学术论文百科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能力提升方案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07-07 10:47:58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能力提升方案心得体会

利用暑假的时间,认真阅读了《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受益匪浅,随感而发。 一、选题要适当 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价值大小和写作的成功与否。因此,确保选题没有毛病,应该是论文写作首先要考虑的。一般而言,在有研究价值的前提下选择较小的题目。小则容易出新,容易写实、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不要动不动就是素质教育、均衡化之类的,而是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把素质教育、均衡化这些宏大命题具体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论文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或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 怎样才能做到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呢? 第一,教师写论文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教师的论文不是教育理论的“高端”发现,而是要强调教育理论的“终端”运用和结合实践的创新。而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从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因为课堂是教师最好的实验室。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打破思维定式,不人云亦云,不迷信专家。这样才会有所创新。 第二,可以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限制,或者从纵向上来截取,或者从横向上来摄取,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 二、论证要清晰科学 观点是论文的灵魂和统帅。一篇论文如果在观点上有失误,立论的根基不稳,其价值如何或有无价值,就值得怀疑了。论文在观点上容易出现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错误,论文从总体上站不住脚;观点偏颇,未能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问题;观点不够鲜明,要说明什么心中无数;观点陈旧,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思想空泛,认识肤浅,缺乏深度;观点与材料不合,论点论据不够和谐统一;观点自相矛盾,前后说法不一。 列小标题无论对读者阅读,还是作者本人写作,都有指导作用。建议基层教师写论文要先列小标题,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小标题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至少二级标题必须是句子。因为短语的意思是不明确的,跟着短语写会跑题。只有把小标题列好了,才能保证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能紧紧扣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谈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有分寸感,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话说绝对、说过头。常会见到有的文章对所要阐释的问题、方法等的意义或作用等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如论述培养发散思维,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又贬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维和它是对立的,是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的产物。再如谈到多媒体教学时,就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学的规律也改变了,只有这样才显示了教育的现代化。写教育论文,同样不能靠贬低其他来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两点而不及其余。

一、调整心态,激发兴趣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思维,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对于写论文更不能心怀畏惧,觉得这是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广大教师们应挖掘自己的潜力,要看到许多有利条件:现在报刊杂志种类多、稿件需求量大,论文评比活动举行频率高,获取相关资讯的手段更加简便,因此发表论文的机会也就更多更容易。当然,教育论文发表并非写论文的惟一目的,更关键的是它可以反过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当然,重在实践,乐于参与,不要把发表论文作为唯一的目的,要看中在创作过程的思考和收获。兴趣是成功的基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结合本岗实际德育工作,发展、培养对某一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对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二、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经常问一问自己:“有哪些工作该做而没有做?有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这个问题换种解决方法效果又会如何?……”在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有很多人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主持过较大的课题,但成果、论文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静下心来,进行工作小结,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同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针对特定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分析自身特点,提出措施,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能论文的选题创造条件,也能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三、不断学习,收集资料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根本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下功夫。要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广泛阅读相关方面的经典书籍。要带着汲取的心态去阅读,从中吸取营养,借助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去发现许多仅凭教学经验认识不到的问题,并以这些理论为支撑来指导自己的论文创作。要多学习本学科的教育发展史,关注当前的教育动态,特别是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等热点问题.注意各种教育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以便为自己的论文创作提供丰富的思想的源泉和素材。

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所谓“小”是指: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是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的研究。教师本人作为研究者,研究内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研究成果可以是总结报告、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周期长短咸宜,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学年、几学年等。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研究。不刻意要求完整运用某种研究方法,阅读、记录、反思、行动可灵活运用。总之,小课题的特点可以用“小”、“近”、“实”、“真”来概括,“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数学应用题问题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类似于“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   概括来说,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  二、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1.选题  选题的一般步骤是先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确定研究课题。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呢?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时,需注意可操作性。  (6)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  (7)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  2.搜集资料  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3.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   小课题研究,教师不仅要撰写详细、规范的研究方案,还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从而突出研究重点,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必须明确课题要解决什么教育实践问题,该课题对教育教学质量有哪些方面的改善。  4.实施研究  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况且,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可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要注意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小课题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立足于教师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着眼于解决问题,改变思维方式,转变行为,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注意与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必要时寻求专家引领。同时,管理者要注重课题研究操作的个性化,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开展研究,倡导有能力的教师尝试运用学术型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不强制要求。  5.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实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    三、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管理流程   小课题研究过程简单,这对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教师而言,心理上也就较容易接受,较容易入手,同时,让教师感觉有用。但是,这种研究也并不是自生自灭的,而是需要引导与管理,组织相关培训和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对于学校来讲,如何来组织和管理“草根式”小课题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步骤。  1.教师选题,填写《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单》(见附件),借以了解教师规划的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步骤,还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  2.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立项。对教师提交上来的题目,管理者要进行精心筛选,帮助教师把研究的题目定位在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经验。  3.学校教科室研究,批准立项,向申报者发立项研究通知书。  4.教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过程资料。教科室组织各种集体研讨活动,对教师的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5.阶段性小结,开展中期成果鉴定会,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6.结题。教师向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并交教科室。教科室组织有关专家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7.开展课题成果推广会,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奖励。  四、小课题研究的激励措施  1.管理者要注意创设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氛围   学校科研文化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组织者应设法引领教师意识到研究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从而主动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之中。管理者要帮助教师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性,增强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要考虑教师的能力、素养、时间、精力等因素,这些往往决定着教师可以不可以进行研究,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因此,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2.管理者应多方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   比如,为了易于教师操作,理顺思路,可以把研究流程改制成表格形式,引导教师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教师的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都是有限的,为了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可以让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小课题,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在教学、听课、评课中去实践研究,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一个一个问题去攻关。笔者主张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让具有相同或相近课题的教师结合成“研究共同体”,一起分享、交流、实践、提高,让教师感受到研究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可以选取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轮流上课和研讨,增进教师的相互了解,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利用教师研究论坛、互助交流活动、博客等为教师提供辅助。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教师对小课题研究的忙乱性,让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激发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3.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   管理者要重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以教师的个体自我需求为出发点,高度呵护这种课题研究的自我化倾向性、个性属性。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关注点和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课题,并帮助教师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计划,允许教师过程操作的特色化,保护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4.注重成果评价多元化   基于普通教师的差异性,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定位不应太高。应根据教师的能力来鼓励教师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教师对于自己研究结果的表述,不宜脱离自身的实际可能性去追求高深的理论阐述,应该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成果。要提倡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对高一级的课题申报,原则上是在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名,把教师完成课题研究状况记入教师档案,在评优树先中有所体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日益提高。经历过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认为,小课题研究转变了自己的工作习惯,重新认识了多年来的教学习惯,从只是埋头工作,到学会反思,记录总结教训与经验,教师不再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发牢骚,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团结一致,坦诚相待,分工合作。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那么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会越来越优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要实现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就必须搞研究,尤其要搞小课题研究。基于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可以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促进一批科研成果的诞生和科研骨干的成长。  5.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实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能力提升方案心得

如今,传统的课内写作教学在学生的写作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仍然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但它也存在很多不足。当前写作教学中的问题是:一是写作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上课时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二是写作素材来源比较贫乏,学生大都是间接从作文书中吸取素材;三是学生作为写作主体得不到体现,大都处于被动的地位。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最重组成部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②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小学教育阶段肩负着不可卸载的责任。写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沟通社会,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小学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界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尽管当前学生写作教学改革千帆竟逐,百花竟艳。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谨严的影响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惯性影响,使我们仍然滑入了另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作文范式,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本体性的理性认识,忽视人文精神的承载。小学写作教学领域仍是山重水复,春光不现,致使小学写作教学陷入了“以文为本”的误区。课内写作教学虽然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适应新时期小学写作教学的需要,我们从课外活动去寻找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因素,来弥补小学课内写作教学的不足,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课外写作对于提高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意义重大。那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口头写作水平 在课内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其教学中穿插一些类似于表演、演讲、论辩的活动。但是由于课内写作教学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这些活动所发挥的效果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还没来得及就收场了。课外活动中的表演、演讲、论辩等活动,有更充足的时间保证,因此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从而更好提高学生口头写作水平。  (二)从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书面写作水平  从校内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书面写作水平 校内课外活动是指地点在学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其主要形式有阅读、练习片断以及经验交流。传统的课内写作教学对这些形式的运用是不充分的。例如阅读方面,传统的教学中都是在应付考试时才让学生进行有限的阅读,在作文课上却较少让学生进行阅读;而在作文训练时,教师往往进行整篇的命题写作,较少让学生进行片断的练习;说到经验交流方面,传统的课内写作也比较少,最多只能让少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进行经验介绍。校内的课外活动能弥补传统课内写作的不足。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的校内课外活动有不同的特点。  (1)广泛阅读,迁移运用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道破了阅读对写作的作用。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环节。好的阅读能为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写作则是对阅读中体会到的知识运用,从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数量的增加和阅读水平的提高。生活经历还不够丰富和学习经验也不高制约着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如果能在课外广泛阅读,去积累有关词句。这样不仅可让他们了解写作,还能使他们乐于写作。在不知不觉中,将在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渐渐用于写作中,由此,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得到提高。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长知识和长身体的学生。我们可以在学校举行有关专题阅读活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有关书籍。比如让他们去搜集有关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然后用活动的方式进行交流,最后还再让他们去写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这样不但可以让他们懂得时间的宝贵,还让他认识很多名人,更可以丰富他们写作的素材。课外活动中的阅读对于自主还不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可以使他们学会做人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练习片断,多记日记 好的作文都是练出来的,这种练须有时间的保证。而仅仅凭课内写作的时间来练,未必也太少机会让学生去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好的文章又何从谈起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高年级明确规定的写作教学要求是使学生“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⑧。这样的目标我们怎样使学生达到呢?最好的法就是让他们多练习片段多记日记。练习片段,难度相对较低,学生容易下笔;多记日记,内容相对自由,学生能从中积累材料。但这两种形式都只能鼓励多写,不能定量定得过死,要鼓励创新,又不能放任自流,得把握好一个度。比如记日记,只要求他们把当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就行,在字数和思想上均不作要求,哪怕只有平平淡淡的一两行文字。时间长了,他们因为经验的增加会有所改变。课外练笔是很重要的。除了每天的日记外,还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呢?这要“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多角度训练”,要“结合课内作文进行同题材练写”,要“结合学生生活进行自由练笔”。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课外小小的练笔,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为学生语言表达打下扎实的基础。  (3)经验交流,相互促进 经验交流是很能重要的。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从中积累的经验也不一样。经验交流中,可以吸取别人的好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经验。课外活动中的经验交流对小学写作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更好提高,仅仅凭在课内写作教学的时间来读几篇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是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相互交流,互相提高。课外的经验交流方式尽可能多样化。如可让他们开写作经验交流会,也可让学生用文字形式进行交流,例如编辑经验交流报等。还有,课外的经验交流的内容也可多样化,如可以是关于对写作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是阅读好文章的收获,更可以是对某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些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难度,可以从最简单做起。时间长了,学生的交流就会变得丰富,写作经验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积累,写作水平也会由于经验的丰富而得到提高。  从校外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书面写作水平。校外课外活动则指地点是在课外,侧重学生与社会接触,积累社会经验的课外活动。校外课外活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的,但对学生写作作用较大的莫过于参观考查和欣赏自然这两种形式。在实施中,这两者也各有特点。  (1)参观考察参观考察是学生校外课外活动的一种,我们要注重指导。首先,学生要做一定的记录。记录的内容是要求把你在这次参观考察中印象最深的或最有意义的地方记下来。其次,参观考察的内容要多样化。小学阶段的参观考察对象既可是历史名城和历史古迹,也包括博物馆、工厂、农村、工程、科研项目、新产品、新技术等。这可使学生增长见识,受到社会现实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其中历史名城和历史古迹是学生参观考察的最佳对象,因为它们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化遗产,哪怕学生只吸收到其中的那么一点点,对于其写作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再次,参观考察的形式也应多样化。我们既可以让全班一起去,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有必要,还可以让他们单独进行。无论哪种参观考察,其中有些知识是他们在课内写作教学的课堂里学不到的,也是教师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虽然学生的吸收能力有限,有时难以体会出其中的内涵,但教师可成为指导者,如在参观历史名城和历史古迹时,教师可充当学生的导游,把文化内涵尽可能用明了的语言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才能较好地体会其中文化意义,更好地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2)欣赏自然 大自然是美丽的,其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宝藏,蕴含着大量的写作素材。在小学课内写作教学中,学生了解到的都是抽象文字意义上的大自然。其实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开阔视野就得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大自然。最好是用自己的手去触摸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鼻子去嗅一嗅大自然,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大自然。只有这样,大自然在学生的记忆中才会是深刻的。才能在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记忆的印象,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写作素材。欣赏自然,不能走马观花,要让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如观察的时间、顺序、重点等,使学生的观察从点到面、从简到繁逐步发展。还可把其观察后的体会也记录在本子上。在欣赏自然中,学生遇到一些好奇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回答,增强大自然对学生的吸引力,便于学生对大自然进一步的探索。欣赏自然,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既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单凭课内写作教学的讲授,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用真实可感的大自然去印证书本中的大自然,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用自己的笔去抒写他们心中的大自然。

一、调整心态,激发兴趣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思维,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对于写论文更不能心怀畏惧,觉得这是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广大教师们应挖掘自己的潜力,要看到许多有利条件:现在报刊杂志种类多、稿件需求量大,论文评比活动举行频率高,获取相关资讯的手段更加简便,因此发表论文的机会也就更多更容易。当然,教育论文发表并非写论文的惟一目的,更关键的是它可以反过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当然,重在实践,乐于参与,不要把发表论文作为唯一的目的,要看中在创作过程的思考和收获。兴趣是成功的基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结合本岗实际德育工作,发展、培养对某一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对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二、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经常问一问自己:“有哪些工作该做而没有做?有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这个问题换种解决方法效果又会如何?……”在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有很多人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主持过较大的课题,但成果、论文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静下心来,进行工作小结,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同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针对特定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分析自身特点,提出措施,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能论文的选题创造条件,也能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三、不断学习,收集资料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根本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下功夫。要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广泛阅读相关方面的经典书籍。要带着汲取的心态去阅读,从中吸取营养,借助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去发现许多仅凭教学经验认识不到的问题,并以这些理论为支撑来指导自己的论文创作。要多学习本学科的教育发展史,关注当前的教育动态,特别是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等热点问题.注意各种教育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以便为自己的论文创作提供丰富的思想的源泉和素材。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利用暑假的时间,认真阅读了《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受益匪浅,随感而发。 一、选题要适当 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价值大小和写作的成功与否。因此,确保选题没有毛病,应该是论文写作首先要考虑的。一般而言,在有研究价值的前提下选择较小的题目。小则容易出新,容易写实、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不要动不动就是素质教育、均衡化之类的,而是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把素质教育、均衡化这些宏大命题具体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论文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或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 怎样才能做到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呢? 第一,教师写论文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教师的论文不是教育理论的“高端”发现,而是要强调教育理论的“终端”运用和结合实践的创新。而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从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因为课堂是教师最好的实验室。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打破思维定式,不人云亦云,不迷信专家。这样才会有所创新。 第二,可以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限制,或者从纵向上来截取,或者从横向上来摄取,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 二、论证要清晰科学 观点是论文的灵魂和统帅。一篇论文如果在观点上有失误,立论的根基不稳,其价值如何或有无价值,就值得怀疑了。论文在观点上容易出现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错误,论文从总体上站不住脚;观点偏颇,未能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问题;观点不够鲜明,要说明什么心中无数;观点陈旧,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思想空泛,认识肤浅,缺乏深度;观点与材料不合,论点论据不够和谐统一;观点自相矛盾,前后说法不一。 列小标题无论对读者阅读,还是作者本人写作,都有指导作用。建议基层教师写论文要先列小标题,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小标题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至少二级标题必须是句子。因为短语的意思是不明确的,跟着短语写会跑题。只有把小标题列好了,才能保证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能紧紧扣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谈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有分寸感,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话说绝对、说过头。常会见到有的文章对所要阐释的问题、方法等的意义或作用等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如论述培养发散思维,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又贬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维和它是对立的,是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的产物。再如谈到多媒体教学时,就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学的规律也改变了,只有这样才显示了教育的现代化。写教育论文,同样不能靠贬低其他来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两点而不及其余。

做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11、爱岗敬业的更深体会。很多团队工作的地方都能看到“爱岗敬业“的口号,而真正体会其含义还是在这次学习中,当我们不是迫于其他外来因素,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教育这份工作时,我们便真正的是爱岗了,而此时我们所要做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内心,自然便会用心去爱学生,爱工作,爱所有与之有关的一切,再也不会觉得这些是负担,孩子天真的笑容、一节成功的课堂,家长一句由衷的感谢都是我们幸福的来源,这时我们已经很好地做到了敬业。而这句号召就会具体起来,那些具体的工作也变成一种了与学生交流的工具,于是所有的教学工作都由原来的被要求做变成了我要去做。2、对“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的折服。同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爱学生”,张红老师提出的“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让我耳目一新并为之深深折服。当今教育都让我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为什么不像当初的我们那样听话?张红老师便解开了这个问题的关键:传统教育是一种权利教育,而现代教育则是一种能力教育,这就要求做为现代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教授知识水平的能力,还要学会用爱去教育学生以及去教育爱。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提取码: bwpm

本次校本培训,我有如下心得。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口语突破这个名称,设想,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像是语文,又好像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高中或者初中更没办法看出来。能不能改为小学生口语突破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我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我认为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清楚,就不再赘述了。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道德情操陶冶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建立探索性的个体化的主体学习方式,改变一贯由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在广阔的语文教育教学环境中,通过相互协作、探讨、交流,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领悟知识的真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4、课题研究的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能力提升大讲堂心得体会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如今,传统的课内写作教学在学生的写作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仍然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但它也存在很多不足。当前写作教学中的问题是:一是写作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上课时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二是写作素材来源比较贫乏,学生大都是间接从作文书中吸取素材;三是学生作为写作主体得不到体现,大都处于被动的地位。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最重组成部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②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小学教育阶段肩负着不可卸载的责任。写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沟通社会,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小学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界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尽管当前学生写作教学改革千帆竟逐,百花竟艳。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谨严的影响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惯性影响,使我们仍然滑入了另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作文范式,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本体性的理性认识,忽视人文精神的承载。小学写作教学领域仍是山重水复,春光不现,致使小学写作教学陷入了“以文为本”的误区。课内写作教学虽然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适应新时期小学写作教学的需要,我们从课外活动去寻找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因素,来弥补小学课内写作教学的不足,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课外写作对于提高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意义重大。那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口头写作水平 在课内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其教学中穿插一些类似于表演、演讲、论辩的活动。但是由于课内写作教学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这些活动所发挥的效果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还没来得及就收场了。课外活动中的表演、演讲、论辩等活动,有更充足的时间保证,因此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从而更好提高学生口头写作水平。  (二)从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书面写作水平  从校内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书面写作水平 校内课外活动是指地点在学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其主要形式有阅读、练习片断以及经验交流。传统的课内写作教学对这些形式的运用是不充分的。例如阅读方面,传统的教学中都是在应付考试时才让学生进行有限的阅读,在作文课上却较少让学生进行阅读;而在作文训练时,教师往往进行整篇的命题写作,较少让学生进行片断的练习;说到经验交流方面,传统的课内写作也比较少,最多只能让少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进行经验介绍。校内的课外活动能弥补传统课内写作的不足。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的校内课外活动有不同的特点。  (1)广泛阅读,迁移运用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道破了阅读对写作的作用。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环节。好的阅读能为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写作则是对阅读中体会到的知识运用,从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数量的增加和阅读水平的提高。生活经历还不够丰富和学习经验也不高制约着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如果能在课外广泛阅读,去积累有关词句。这样不仅可让他们了解写作,还能使他们乐于写作。在不知不觉中,将在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渐渐用于写作中,由此,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得到提高。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长知识和长身体的学生。我们可以在学校举行有关专题阅读活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有关书籍。比如让他们去搜集有关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然后用活动的方式进行交流,最后还再让他们去写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这样不但可以让他们懂得时间的宝贵,还让他认识很多名人,更可以丰富他们写作的素材。课外活动中的阅读对于自主还不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可以使他们学会做人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练习片断,多记日记 好的作文都是练出来的,这种练须有时间的保证。而仅仅凭课内写作的时间来练,未必也太少机会让学生去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好的文章又何从谈起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高年级明确规定的写作教学要求是使学生“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⑧。这样的目标我们怎样使学生达到呢?最好的法就是让他们多练习片段多记日记。练习片段,难度相对较低,学生容易下笔;多记日记,内容相对自由,学生能从中积累材料。但这两种形式都只能鼓励多写,不能定量定得过死,要鼓励创新,又不能放任自流,得把握好一个度。比如记日记,只要求他们把当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就行,在字数和思想上均不作要求,哪怕只有平平淡淡的一两行文字。时间长了,他们因为经验的增加会有所改变。课外练笔是很重要的。除了每天的日记外,还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呢?这要“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多角度训练”,要“结合课内作文进行同题材练写”,要“结合学生生活进行自由练笔”。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课外小小的练笔,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为学生语言表达打下扎实的基础。  (3)经验交流,相互促进 经验交流是很能重要的。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从中积累的经验也不一样。经验交流中,可以吸取别人的好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经验。课外活动中的经验交流对小学写作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更好提高,仅仅凭在课内写作教学的时间来读几篇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是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相互交流,互相提高。课外的经验交流方式尽可能多样化。如可让他们开写作经验交流会,也可让学生用文字形式进行交流,例如编辑经验交流报等。还有,课外的经验交流的内容也可多样化,如可以是关于对写作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是阅读好文章的收获,更可以是对某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些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难度,可以从最简单做起。时间长了,学生的交流就会变得丰富,写作经验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积累,写作水平也会由于经验的丰富而得到提高。  从校外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书面写作水平。校外课外活动则指地点是在课外,侧重学生与社会接触,积累社会经验的课外活动。校外课外活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的,但对学生写作作用较大的莫过于参观考查和欣赏自然这两种形式。在实施中,这两者也各有特点。  (1)参观考察参观考察是学生校外课外活动的一种,我们要注重指导。首先,学生要做一定的记录。记录的内容是要求把你在这次参观考察中印象最深的或最有意义的地方记下来。其次,参观考察的内容要多样化。小学阶段的参观考察对象既可是历史名城和历史古迹,也包括博物馆、工厂、农村、工程、科研项目、新产品、新技术等。这可使学生增长见识,受到社会现实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其中历史名城和历史古迹是学生参观考察的最佳对象,因为它们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化遗产,哪怕学生只吸收到其中的那么一点点,对于其写作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再次,参观考察的形式也应多样化。我们既可以让全班一起去,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有必要,还可以让他们单独进行。无论哪种参观考察,其中有些知识是他们在课内写作教学的课堂里学不到的,也是教师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虽然学生的吸收能力有限,有时难以体会出其中的内涵,但教师可成为指导者,如在参观历史名城和历史古迹时,教师可充当学生的导游,把文化内涵尽可能用明了的语言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才能较好地体会其中文化意义,更好地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2)欣赏自然 大自然是美丽的,其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宝藏,蕴含着大量的写作素材。在小学课内写作教学中,学生了解到的都是抽象文字意义上的大自然。其实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开阔视野就得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大自然。最好是用自己的手去触摸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鼻子去嗅一嗅大自然,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大自然。只有这样,大自然在学生的记忆中才会是深刻的。才能在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记忆的印象,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写作素材。欣赏自然,不能走马观花,要让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如观察的时间、顺序、重点等,使学生的观察从点到面、从简到繁逐步发展。还可把其观察后的体会也记录在本子上。在欣赏自然中,学生遇到一些好奇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回答,增强大自然对学生的吸引力,便于学生对大自然进一步的探索。欣赏自然,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既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单凭课内写作教学的讲授,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用真实可感的大自然去印证书本中的大自然,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用自己的笔去抒写他们心中的大自然。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线上培训心得体会

本次校本培训,我有如下心得。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口语突破这个名称,设想,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像是语文,又好像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高中或者初中更没办法看出来。能不能改为小学生口语突破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我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我认为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清楚,就不再赘述了。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道德情操陶冶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建立探索性的个体化的主体学习方式,改变一贯由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在广阔的语文教育教学环境中,通过相互协作、探讨、交流,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领悟知识的真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4、课题研究的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