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2024-07-03 01:09:04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20武大版核心期刊RCCS权威、核心及准核心期刊目录发布者:qks发布时间:2020-12-04浏览次数:32305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RCCSE》)是邱均平教授团队创立的四大科教评价报告之一,于2009年3月正式推出第1版,后于2011年后连续推出了《RCCSE》第2版、第3版、第4版和第5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项目组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科学评价体系,是国内主流的七大期刊评价体系之一。 《RCCSE》(第六版)研制工作得到权威学术期刊(A+等级)366种,核心期刊(A和A-)1693种,B+等级(准核心期刊)1914种,B等级(一般期刊)1847种,C等级(较差期刊)570种。 现将《RCCSE》(第六版)军事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科学、统计学、自然科学综合、医学综合、社会科学综合、人文科学综合学科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及准核心期刊目录分享给业界,以便全国期刊业界、学界及相关人员参考。2020年RCCSE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中文学术期刊类:军事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指挥与控制学报A+_29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A+陕西29后勤工程学院学报A重庆29火力与指挥控制A山西29海军工程大学学报A湖北29装备学院学报A北京29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A北京29军事历史研究A-上海29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A-北京29国防科技A-湖南29武警学院学报B+湖北29空军预警学院学报B+_29中国军事科学B+北京29军事交通学院学报B+天津29制导与引信B+上海29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B+湖北29军事历史B+北京29军械工程学院学报B+河北29国防B+_29中文学术期刊类:社会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社会学研究A+北京33人口研究A+北京33社会A上海33中国人口科学A北京33人口学刊A吉林33人口与经济A北京33社会保障评论A_33人口与发展A北京33妇女研究论丛A-北京33社会保障研究A-湖北33社会学评论A-北京33西北人口A-甘肃33青年研究A-北京33青年探索B+广东33南方人口B+广东33人口与社会B+江苏33社会工作B+江西33社会建设B+吉林33社会发展研究B+_33当代青年研究B+上海33青少年犯罪问题B+上海33中华女子学院学报B+北京33中文学术期刊类: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民族研究A+北京33民俗研究A+山东33广西民族研究A广西33贵州民族研究A贵州33文化纵横A_33西北民族研究A甘肃33文化遗产A广东33黑龙江民族丛刊A黑龙江33世界民族A-北京33中原文化研究A-河南33民族学刊A-四川3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A-_33中国名城B+江苏33民间文化论坛B+_33民族论坛B+湖南33中国藏学B+北京33青海民族研究B+青海33文化软实力研究B+湖北33中医药文化B+上海33上海文化B+上海33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B+西藏33回族研究B+宁夏33中文学术期刊类: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新闻与传播研究A+北京62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A+北京62国际新闻界A+北京6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A+北京62新闻记者A上海62编辑之友A山西62新闻大学A上海62编辑学报A北京62当代传播A新疆62新闻与写作A北京62新闻界A四川62科技与出版A北京62出版发行研究A北京62出版科学A湖北62中国出版A北京62新闻与传播评论A湖北62出版广角A广西62新闻爱好者A河南62现代出版A-北京62中国编辑A-北京62编辑学刊A-上海62科普研究A-北京62青年记者B+山东62传媒B+北京62新闻战线B+北京62未来传播B+浙江62新闻研究导刊B+重庆62教育传媒研究B+_62对外传播B+_62读书B+北京62全球传媒学刊B+北京62新闻知识B+陕西62电视研究B+北京62东南传播B+福建62新闻世界B+安徽62新闻传播B+黑龙江62中国广播电视学刊B+北京62中国图书评论B+辽宁62中国传媒科技B+北京62中国记者B+北京62科技传播B+_62中文学术期刊类: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中国图书馆学报A+北京69情报学报A+北京69图书情报工作A+北京69图书情报知识A+湖北69情报理论与实践A+北京69情报科学A吉林69大学图书馆学报A北京69情报杂志A陕西69图书与情报A甘肃69情报资料工作A北京69图书馆论坛A广东69图书馆杂志A上海69现代情报A吉林69国家图书馆学刊A北京69图书馆A湖南69档案学研究A北京69档案学通讯A北京69图书馆学研究A-吉林69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A-北京69信息资源管理学报A-湖北69图书馆建设A-黑龙江69图书馆工作与研究A-天津69数字图书馆论坛B+北京69文献B+北京69北京档案B+北京69图书馆理论与实践B+宁夏69情报工程B+_69图书情报导刊B+山西69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B+北京69档案与建设B+江苏69浙江档案B+浙江69情报探索B+福建69新世纪图书馆B+江苏69中国科技资源导刊B+_69高校图书馆工作B+湖南69大学图书情报学刊B+安徽69山西档案B+山西69图书馆学刊B+辽宁69农业图书情报学刊B+北京69图书馆研究B+江西69中国档案B+北京69图书馆研究与工作B+浙江69中文学术期刊类:教育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教育研究A+北京294远程教育杂志A+浙江294中国电化教育A+北京294电化教育研究A+甘肃294开放教育研究A+上海294现代远程教育研究A+四川294中国高教研究A+北京294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上海294高等教育研究A+湖北294课程·教材·教法A+北京294高等工程教育研究A+湖北294现代教育技术A+北京294思想理论教育A+上海294教育发展研究A+上海294全球教育展望A+上海29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A+北京294思想理论教育导刊A北京294教学与研究A北京294思想教育研究A北京29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A北京294高校教育管理A江苏294中国教育学刊A北京294比较教育研究A北京294教师教育研究A北京294职教论坛A江西294教育与经济A湖北294中国远程教育A北京294学前教育研究A湖南294现代教育管理A辽宁294重庆高教研究A重庆294数学教育学报A天津29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A北京294教育与职业A北京294复旦教育论坛A上海294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A湖北294教育学报A北京294中国高等教育A北京294现代远距离教育A黑龙江294教育科学A辽宁294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A北京294外国教育研究A吉林294教育科学研究A北京294中国大学教学A北京294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河北294教育学术月刊A江西29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A黑龙江294江苏高教A江苏294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A上海294教育研究与实验A湖北294教育探索A黑龙江294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A湖南294教育理论与实践A山西294教育教学论坛A河北294中国特殊教育A北京294黑龙江高教研究A黑龙江294职业技术教育A吉林294高教探索A广东29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A北京294当代教育科学A山东294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A-天津294研究生教育研究A-安徽294现代大学教育A-湖南294民族教育研究A-北京294大学教育科学A-湖南294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江苏294中国成人教育A-山东294继续教育研究A-黑龙江294当代教育论坛A-湖南294计算机教育A-北京294教育评论A-福建294外国中小学教育A-上海294教育经济评论A-北京294基础教育A-上海294成人教育A-黑龙江294高教发展与评估A-湖北294教育与教学研究A-四川294高等农业教育A-辽宁294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A-江苏294上海教育科研A-上海294高等建筑教育A-四川294中国教育信息化A-北京294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浙江294人民教育A-北京294华文教学与研究A-广东294终身教育研究A-江苏294当代教育与文化A-甘肃294当代继续教育A-湖北294高等理科教育A-甘肃294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A-福建294高教论坛B+广西294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B+北京294中小学教师培训B+吉林294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河北294职业教育研究B+天津294中国考试B+北京294民族高等教育研究B+内蒙古294创新与创业教育B+湖南294化学教育(中英文)B+_294高教学刊B+黑龙江294数字教育B+_294中国高校科技B+北京294高校辅导员B+山东294高校辅导员学刊B+安徽294药学教育B+江苏294现代教育科学B+吉林294中国校外教育B+北京294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B+内蒙古29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B+北京294教学研究B+河北294现代中小学教育B+吉林294大学教育B+广西294教学与管理B+山西294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B+陕西294教育测量与评价B+湖南294中医教育B+北京294中国林业教育B+北京294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B+湖南294化工高等教育B+上海294职教通讯B+江苏294高等财经教育研究B+山西294青少年学刊B+山东294中国地质教育B+北京294教师教育学报B+重庆294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B+河北294历史教学(上半月)B+天津294中国轻工教育B+天津294机械职业教育B+江苏294中国农业教育B+江苏29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B+湖南294当代教师教育B+陕西294工业和信息化教育B+北京294煤炭高等教育B+江苏294高等教育研究学报B+湖南294科教导刊(中旬刊)B+湖北294高师理科学刊B+黑龙江294航海教育研究B+辽宁294纺织服装教育B+上海294现代教育论丛B+广东294考试研究B+天津294教育文化论坛B+贵州294化学教学B+上海294高等继续教育学报B+湖北294中国教育技术装备B+北京294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B+四川294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B+广东294教育现代化B+北京294英语教师B+天津294上海教育评估研究B+上海294南方职业教育学刊B+广东294中国现代教育装备B+北京294山东高等教育B+山东294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B+辽宁294基础教育研究B+广西294中国冶金教育B+北京294思想政治课研究B+上海294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B+黑龙江294美育学刊B+浙江294河北职业教育B+河北294教育信息技术B+广东294教师教育论坛B+湖北294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B+重庆294辽宁科技学院学报B+辽宁294中文学术期刊类:体育科学期刊名称水平所在地区期刊总数体育科学A+北京46北京体育大学学报A+北京46武汉体育学院学报A+湖北46上海体育学院学报A上海46体育学刊A广东46体育与科学A江苏4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A四川46首都体育学院学报A北京46西安体育学院学报A陕西46中国体育科技A北京46沈阳体育学院学报A-辽宁46体育学研究A-江苏46体育文化导刊A-北京46山东体育学院学报A-山东46冰雪运动A-黑龙江46天津体育学院学报A-天津4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B+广东46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B+黑龙江46河北体育学院学报B+河北46南京体育学院学报B+江苏46吉林体育学院学报B+吉林46体育科研B+上海46浙江体育科学B+浙江46当代体育科技B+_46体育科学研究B+福建46山东体育科技B+山东46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有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1个,市级研究中心2个,校级研究机构19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广东海事研究中心。 省级技术开发中心1个:广东省高校船舶信息化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2个:广州国际航运经济研究中心,南海神庙文化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机构19个:航海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船舶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物流工程研究所,国际航运人力资源研究所,企业与市场研究所,国际航运与港口物流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电子商政研究所,英语应用研究所,港航工程研究所,交通会计研究所,航运经济研究所,海事产业政策研究所,海事金融研究所,海事经济研究中心,航海体育研究所,航海文化研究中心,艺术研究与交流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技术研究所。 截止到2012年8月,学校先后发表了《航海院校德育教育中海洋文化价值培育》、《从海权意识培养看航海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航海大国》、《建国之际招商局海轮的艰辛回归》、《南海神信仰:维护南海海权的文化力量》等数十篇文章;与黄埔区政府合作了《广州海事博物馆文本设计》、《南海神庙与广州对外文化交流》等横向课题;承担了《航运与广州现代化研究》省级重点课题。截止到2010年7月,教师主持和承担各类教学和科研项目360余项,出版专著与教材共132部,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8篇,其中被三大国际索引收录61篇。 图书馆截止到2013年7月,学校拥有各类图书72多万册,电子图书万种,电子期刊5293种。 学术期刊《广州航海学院学报》被列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收录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2006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06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集美学村历遭日寇轰炸,学校辗转搬迁安溪、大田内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集美,在几同废墟的原址上,重建学校。民国36年秋,学校虽分设航海、渔捞两科,打破20多年的渔航混合设置,但渔捞只招收一届,后即全部招收航海科学生。1949年9月,集美解放,学校立即抢修校舍,于11月7日正式上课。11月11日,学村又遭到国民党飞机滥炸,酿成“双十一惨案”,学校被迫疏散同安上课,直至1950年6月重返集美。1952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与厦门大学航务专修科合并,成立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1953年,院系调整,高教部决定将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并入大连海运学院。陈嘉庚同意上述调整,但提出大连海运学院每年必须向福建招生,以维持福建高级航海人才的培养。1958年,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的水产、航海分开建校,航海部分改称福建省厦门市私立集美航海学校。1961年,改称福建集美航海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被迫停止招生7年,大量教学仪器、设备和部分校舍被毁坏,图书资料散失殆尽。1970年,学校并入厦门大学,筹建海洋系航海专业。1973年,撤销厦门大学航海专业,复办集美航海学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为大专学校——集美航海专科学校。1984年秋,该校试办五年制专科班,招收初中毕业生。目前,该校设有驾驶、轮机、电气3个系;海洋船舶驾驶、海洋船舶通讯与导航、海洋船舶轮机管理、海洋船舶电气管理4个专业。1985年以来,举办76期各种培训,为企业培训技术人才4017人。经国家教委批准,该校于1986年成立夜大学,学制三年半。1987年,该校举办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船员应用英语、柴油机动力装置与管理和修船学基础等四门单科函授,学制均为一年半。该校已建设有一支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1989年,全校共有教职工757人,专任教师264人,其中高级职称的51人、中级职称的121人。学校重视科研工作,至1989年,有9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其中一项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铜牌奖,3项获省、市科技成果进步奖。教师、干部共出版专著17部。1983年开始,编辑出版《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学报》。该校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与学习环境。改为大专后,学校增建了一系列实验室,建立了实习船队,购置3万吨级的远洋实习船,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海模拟器等一流设备。学校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1955年改为四年制后,实习时间约占一年,分为海上实习、航行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阶段。由于有严格的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较强。据统计,四年制的第一届(1959年)毕业生,凡是上船工作的,后来都当了船长。该校毕业生航证考试的合格率,83届为,87届达。学校图书馆藏书230085册,订有中文期刊890种,报刊103种,外文刊物139种。馆藏中,船舶驾驶等专业方面的书刊资料丰富。学校占地291亩,建筑总面积81719平方米。校园绿化40多亩,覆盖率达。1987年,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学校重视面向海外,对外交流。1983年,香港集美校友会向中央建议,发扬母校面向海外、广纳侨生的办学特色,恢复在海外招生。1984年秋,获准对海外招生。1980~1989年,学校先后接待了美、英、法、挪威、瑞典、新加坡、泰国等32个国家的外宾来校参观访问。1985年12月,联合国经社委员会与中国交通部联合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举办国际商法讲习班,国际海事委员会4位专家开了讲座。学校相继从澳大利亚、美国聘请4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学校两次组团到香港考察海运教育和航运状况。学校领导先后赴埃及访问阿拉伯海运学院及赴瑞典参加世界海事大学召开的教育讨论会。1984年以来,先后选派12名中青年教师赴挪威、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进修学习。该校在海内外素享盛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9年中,共毕业学生470人,为中国培养了早期的优秀海员和现代航海业的先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培养毕业生7275名,他们遍布国内航运部门,有许多航海人才进入国际航运界。校友中,有担任过世界最大客轮“伊利莎白皇后”号船长、世界最大油轮“维运”号船长、中国最大远洋拖轮“德大”号船长、最大油轮“丹湖”号船长、最高级远洋客轮“耀华”号船长;有中国第一个驾船进入北极圈的船长,参加第一次太平洋洲际导弹试验的唯一民用船船长等。1986年,作为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队长的王岩,就是该校1983年的毕业生。1989年5月,国家教委批准该校升格为集美航海学院。本、专科并存,本科学制为四年,专科为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本科,修业年限为5年。集美航海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专门从事培养航海人才的学院。?

广州航海学院期刊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有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1个,市级研究中心2个,校级研究机构19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广东海事研究中心。 省级技术开发中心1个:广东省高校船舶信息化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2个:广州国际航运经济研究中心,南海神庙文化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机构19个:航海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船舶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物流工程研究所,国际航运人力资源研究所,企业与市场研究所,国际航运与港口物流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电子商政研究所,英语应用研究所,港航工程研究所,交通会计研究所,航运经济研究所,海事产业政策研究所,海事金融研究所,海事经济研究中心,航海体育研究所,航海文化研究中心,艺术研究与交流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技术研究所。 截止到2012年8月,学校先后发表了《航海院校德育教育中海洋文化价值培育》、《从海权意识培养看航海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航海大国》、《建国之际招商局海轮的艰辛回归》、《南海神信仰:维护南海海权的文化力量》等数十篇文章;与黄埔区政府合作了《广州海事博物馆文本设计》、《南海神庙与广州对外文化交流》等横向课题;承担了《航运与广州现代化研究》省级重点课题。截止到2010年7月,教师主持和承担各类教学和科研项目360余项,出版专著与教材共132部,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8篇,其中被三大国际索引收录61篇。 图书馆截止到2013年7月,学校拥有各类图书72多万册,电子图书万种,电子期刊5293种。 学术期刊《广州航海学院学报》被列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收录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2006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06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于1992年在原交通部广州海运学校(创办于1964年)和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分部的基础上正式组建,直属交通部,1998年划转广东省管理,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航海高等院校。 学校位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经济中心广州市。学校现有2个校区,总面积428183.平方米,其中校本部毗邻著名的黄埔港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校区坐落于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之东、“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黄埔村。校园环境幽雅,绿树葱笼,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求道授业的理想之地。 学校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校舍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87820平方米;拥有总值为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建有国内先进的大型海船操纵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自动化机舱综合实验室、GMDSS模拟机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43个;建立了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个;图书馆已建成具有鲜明海运特色的综合性藏书体系,现有馆藏图书万册 ,电子文献6600多件,订购中外文期刊600多种,并建有完备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学校设有航海系、轮机系、港口与航运管理系、航务工程系、商贸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外语系、基础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软件学院及现代化教学中心等七系二部两院一中心,开设了紧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海事管理、海关管理(海商法)、国际航运业务管理(外贸运输管理)、港口业务管理(港航商务管理)、港口航道与治河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业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连锁经营管理、商务英语等49个专业,涉及工学、管理学、社会学科、人文学科四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783人。 学校拥有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3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21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交通部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优秀教师12人。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组建了科研机构,成立了航海技术与信息、船舶工程与自动化、国际航运人力资源、港航工程设计、航运经济、航海文化等13个研究所,形成了有一定实力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2000年以来我校教师共承担教研教改和科研项目11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3项、厅局级34项;出版专著或教材110部,发表论文1029篇。一批教师在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中国航海教育研究会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各专业学会担任了学术职务。 学校按照国际海事组织和国家海事局要求,建立覆盖全校教学与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按国际惯例及交通部的要求对学生实行严格的半军事管理。学校于1999年首次通过了国家海事局的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3年再有效认证、2005年通过了中间认证(证书号:KAK6002)。学校具有航运高级从业人员各项专项技能培训能力,是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高等航海教育机构,是国内少数几所可以直接申办国际船员证的院校之一。富有特色的办学与严格规范的管理结出了丰硕的教育成果:近四年,学校水上专业学生参加国家海事局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平均考证通过率为85%,远高于全国航海类院校69%的平均考证通过率,更是远远高于各航海职业技术学院41%的平均考证通过率。近三年,学生参加英语应用能力(A级)统考通过率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5年通过率更是创新高地达到86%,比全省平均通过率高出近55个百分点。长期以来,我校学生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同层次高校中名列前茅,尤其是航海类毕业生,多年来社会需求均大大超过应届毕业生人数。全校连续三年平均初次就业率高达90%以上,总就业率在95%以上。2006年,全校平均初次就业率达到,超出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 学校除承担普通全日制教育任务外,还积极开办本科和专科函授、夜大等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和短期干部培训,并建有广州经济技术专科学校、中海国际船舶广州分公司等多个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践行“勤学,善思,厚德,求新”的校训,坚持“严谨治学,突出特色,为国家和航海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质量方针,2001年确定了升格本科院校的目标。近年来,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的设置标准开展工作,以评促建,各项办学指标均已达到甚至超过本科办学标准。目前,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奋力拼搏,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准备迎接国家教育部对我校的升本评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一定能够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海运特色鲜明的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我国的航运现代化建设及航运强国地位的确立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郑州航空航天学院学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二本学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学校占地1700余亩,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实验场所面积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208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77人,另外聘有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227人。

学校拥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优秀专家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于1983年创刊,季刊,大16开,112页,定价为:元。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1-1200/ 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7-9734。本学报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全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学校有中国航空工业质量与生产力改进研究中心、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等近27个科学研究机构,有16个教学科研实验中心。 主要机构类型名 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路面改性沥青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物流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高透水性路面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生产中心虚拟现实实验室新型复合材料与工程电子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航空材料与工程技术实验室土木节能环保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陶瓷材料界面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会计数据挖掘实验室多模信息感知计算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现代设计制造创新工程中心省(部)级研究中心 河南省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制造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信息智能处理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通用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生产中心虚拟现实实验室 会计数据挖掘实验室省(部)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航空制造及装备研究中心省(部)示范教学中心管理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会计实验教学中心中国航空工业质量与生产力改进研究中心国防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郑州市级实验室 郑州市“航空产品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 郑州市郑州航院院士工作站郑州市“航空材料”重点实验室郑州市“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航空材料试验中心国防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室郑州航院校级研究中心(所) 中国航空工业质量与生产力改进研究中心河南审计发展研究中心郑州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航空动力研究所航空装备保障技术研究所航空材料研究所精密成形与模具研究所机器人与自动化研究所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航空材料实验室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研究中心工商管理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所艺术研究所土木工程与管理技术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中国文化与市场经济研究所文化经济研究中心文字信息化研究所产业与投资研究所CAD/CAM研究所经济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质量工程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工业工程研究所企业与法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审计研究所会计与财务研究所2011协同计划创新中心河南航空经济研究中心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单位: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航空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单位:中航工业609所(中航工业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郑州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复合材料与工程电子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航空物流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航空经济研究中心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信息智能处理工程技术中心土木节能环保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郑州航院颁发或修订《郑州航院科研工作奖励办法》等15个关于科研管理制度,设立了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青年基金、教授基金和学术交流基金,用于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术队伍、组建科研梯队、拓展合作领域、开展学术交流,投入近2000万元的科研配套和奖励资金。学校建立力度较大的科研激励制度,各学科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作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2000年以来,各学科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40多项,经费总额达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等省部军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4项,被采用和转让成果64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出版专著和教材122本,发表论文1639篇,被三大检索机构收录44篇。承担科研经费合计1760万元。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基于NSFC的国际合作项目1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项。承担国防科研项目135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9项、中国航空基础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航空管理科学基金项目、解放军总装备部技术基础项目、财政部项目、国家审计署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60多项。 学校把开展学术交流作为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措施,先后与丹麦、瑞典、韩国、日本、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班戈大学、普利茅斯大学等国外高校和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中航光电集团、富士康集团等企业进行合作研究。郑州航院先后承办过“2001年中韩质量国际会议”、“2001年中国会计教授会常务理事会年会”、“2002年新世纪情报学教育战略研讨会”、“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建筑经济高峰论坛”、“2009管理工程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1年度学术研讨会”、“2011年第三届信息管理与工程国际会议”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会议。学校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质量管理与经济发展国际会议”、“中韩质量科学与生产力促进国际会议”、“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等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会议,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2013年5月18日上午10点,“河南航空经济研究中心”和“约翰·卡萨达中国工作室”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揭牌成立。 学校出版的学术期刊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管理工程师》、《航空财会》。该校主办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连续多届被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评选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11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活动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我校主办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工程师》,荣获“河南省一级期刊”称号 。学校出版的交流期刊有《校友通讯》、《郑州航院报》、《图书馆通讯》、《航货》。《校友通讯》是母校与校友进行交流的内部刊物,由该校校友总会办公室主办。其办刊宗旨是“联络校友、凝聚力量、弘扬传统、爱校荣校”。

目前通用航空的主管部门是民航总局,然而通用航空的政策还没有明朗,市面的通用航空杂志也是介绍国外为主,国内通用航空最新消息的杂志当属,民航总局的期刊

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

不是。可以说10年内都不可能是。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二本学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学校占地1700余亩,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实验场所面积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208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77人,另外聘有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227人。

学校拥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优秀专家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杂志

1.体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2.中国体育科技(cssci+北大核心)3.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北大核心)5.体育与科学(cssci+北大核心)6.体育学刊(cssci+北大核心)7.武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8.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9.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0.体育学研究(cssci+北大核心)11.沈阳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2.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3.首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4.体育文化导刊(cssci扩展+北大核心)15.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1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最不友好期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州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全年6期、单月末出版,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