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承德避暑山庄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1 07:27:20

承德避暑山庄论文的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①中国古典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它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古典园林是如何巧妙地体现它的意境美的呢?②首先,它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优雅的环境具有调节生活、怡情养性的功能。而环境之美,莫过于自然景色之美。大自然集中了一切美好的东西,山川江河、日月星辰、奇花异木构成了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诗情画意。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人类珍视环境、保护环境、善于利用自然环境的典范。承德避暑山庄展示了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自然本色。③其次,它巧妙置景,酿造意境美。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中,置景取得了最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置景又称“造景”,是按艺术构思对景物进行巧妙布局,突破空间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常用的置景手法有借景、分景、隔景、对景等。④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最普遍的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湖万里船”,这是古代诗人的“远借”。中国古典园林借鉴的这种诗情画意,也常常出现在邮票上。⑤分景是运用廊、园门、假山、墙垣等形式,把园林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景区,形成曲折多变、层层深入的艺术空间。岭南庭园中的“余荫山房”,以亭桥为界,将园林景色分成东西两区,东区以玲珑水榭(八角亭)为中心,水池绕亭与外界沟通;西区的深柳堂、临池别馆,中间隔以荷花;各建筑又以风雨廊相连,极富岭南特色。⑥隔景是在园林中另辟相对独立的小空间,也就是大园林中的小园林。扬州瘦西湖的岛屿、土岗、湖滨等处,因地制宜地建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小园,以湖水相连,引人入胜。⑦对景是于景之间,动与静、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相互对应,丰富景观的内蕴。⑧此外,它还利用建筑风格,烘托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轩、榭、廊、桥等,配合山水花木,曲径通幽,组成不同的园景,体现情趣各异的诗情画意。颐和园便是无数民间建筑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全园不求规则对称,随意挥洒,形散而意不散;而留园的长廊环绕全园而建,廊壁上镶嵌着异第彩纷呈的中国历代书法家的碑贴石刻,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人们于观景之外,怎能不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呢?⑨中国古典园林中特色纷呈的建筑,是观赏景致的最佳视点,也是园林景观的精彩之笔,它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往往总是匠心独运,使环境的建筑美与园景的自然美互为映衬,融为一体。⑩中国古典园林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卓越的审美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你看看这篇行吗?

1]胡永红,黄卫昌. 美国植物园的特点──兼谈对上海植物园发展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01,(4). [2]鲍滨福,马军山. 两“园”合一 学用并举——浙江林学院植物园规划设计探索[J]. 中国园林,2006,(5). [3]李春娇,董丽. 试论植物园专类区规划[J]. 广东园林,2007,(2). [4]李惠卓,张彦广,吴杨哲,张亮,陈莉瑶,姬鹏,崔容华. 保定市植物园土壤特性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4). [5]林昌虎,孙超. 加强科普教育建设 扩大植物园生存空间[A]. 张治明.中国林业出版社[C].: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6]郑金贵. 校园多功能教学基地“中华名特优植物园”的建设[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7]胡文芳. 人工与自然的科学结合——体验巴塞罗那植物园[J]. 中国园林,2005,(3). [8]周练. 基于生态休闲文化的南亚热带植物园规划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9]陈艺芬. 论植物园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 柳州师专学报,2009,(6). [10]厦门植物园万石阁设计方案[J]. 建筑与文化,2008,(3). [11]黄远钧,黄惠明. 对园林围墙与园路进行设计与施工的分析[J]. 科学之友,2010,(6). [12]张和山. 浅谈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 科学之友,2010,(10). [13]李永红,杨倩. 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基于有机更新和生态修复的设计[J]. 中国园林,2010,(7). [14]郭鸿英,孙超,储蓉. 植物园数字化建设[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4). [15]孟宪民. 沈阳植物园的现状分析及同北京植物园的比较[D].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05. [16]唐宇丹,靳晓白. 植物园的外来种引种和生物安全[A]. 张治明.中国林业出版社[C].: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7]张晓芹. 枸杞在园林中的应用及栽培管理技术[J]. 河北农业科学,2007,(2). [18]遆卫国,王晶晶. 喷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19]杨庆绪,蒋三登,张运德,刘毓. 园林建设志在环境友好 绿化发展重在资源节约[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20]尉秋实,李爱德. 植物保护、科研、开发三项功能建设的思路与对策[A]. 张治明.中国林业出版社[C].: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1]Mauro Ballero,Giovanni Piu,Alberto Ariu. The impact of the botanical gardens on theaeroplankton of the city of Cagliari, Italy[J]. 2000,(1). [22]韦标. 试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J]. 科学之友,2011,(6). [23]吴徳智.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成活率[J]. 科学之友,2010,(10). [24]胡永红. 专类园在植物园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对上海辰山植物园专类园设置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06,(7). [25]郦文俊. 园林景观栽植中的植物色彩设计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2). [26]麻广睿. 植物园发展与更新规划[D].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09. [27]金晓雯. 园林建筑小品人性化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2006. [28]Alessandro Travaglini,Diletta Ravaziol,Maria Grilli Caiola. A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nd a pollen trap at the botanical garden and arboretum of the university of Rome Tor Vergata[J]. 2000,(2). [29]Dr. Boguslaw Molski,Roman Kubiczek,Jerzy Puchalski. Rye genetic resources evaluation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in Warsaw[J]. 1981,(1). [30]G. V. Kovaleva,T. G. Dobrovol’skaya,A. V. Golovacheva. The structure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brown forest soils of the Botanical Garden on Murav’eva-Amurskogo Peninsula[J]. 2007,(5). [31]Giuseppe Venturella. The Popularization of Mycology within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Palermo[Z]. :1994,1. [32]李忠实. 加强园林施工质量管理浅谈[J]. 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2). [33]何勇军. 浅谈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 科学之友,2010,(6). [34]肖振甲,宋国祥. 浅谈园林驳岸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 科学之友,2010,(14). [35]朱丹粤. 浅谈如何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 华东森林经理,2007,(2). [36]齐海鹰,安吉磊. 浅谈观赏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37]郭丹.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浅谈[J]. 广东园林,2007,(6). [38]计桂珍. 浅述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4). [39]Metal bioaccumulation in plant leaves from an industrious area and the Botanical Garden in Beijing[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2). [40]N. Rascio,A. Camani,L. Sacchetti,I. Moro,G. Cassina,F. Torres,E. M. Cappelletti,M. G. Paoletti. Acclimatization trials of someSolanum species from Amazonas Venezuela at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Padova[J]. 2002,(4). [41]Irena Maryniak. Oles Shevchenko et al in the Botanical Gardens[Z]. :1989,5. [42]A. Alfani,G. Bartoli,R. Santacroce. Sulphur contamination of soil and Laurus nobilis L. leaves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Naples University[Z]. :1983,5. [43]邵丹锦. 一个永续发展的热带风情植物园——新加坡植物园[J]. 中国园林,2011,(3). [44]肖春芬,彭艳琼,杨大荣. 植物园在物种迁地保护中的作用——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榕树和榕小蜂的保护为例[J]. 中国园林,2010,(5). [45]任康丽. 植物园景观设计功能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从美国费尔柴尔德热带植物园看景观设计的组构[J]. 中国园林,2010,(9). [46]李忠超,陈红锋. 我国植物园新时期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考——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例[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 [47]欧阳欢,王庆煌,黄根深,龙宇宙,宋应辉. 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植物园的创建——以兴隆热带植物园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4). [48]孟宪民. 国外植物园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04,(5). [49]任海,简曙光,张征,郑祥慈,张奠湘,王峥峰,郝刚,段俊,廖景平,魏孝义,傅德志. 数字化植物园的理论与技术思考—以华南植物园为例[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5). [50]林有润. 植物园,“植物系统与工程学”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基地———兼论《巨系统》理论对植物园建设及对植物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义[J]. 植物研究,1998,(4).

Chengde Mountain Resort is also known as the Royal Summer PalaceChengde was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1703, the summer resort was built by Kangxi of Qing Dynasty, which became the second political center of Qing Dynasty; Rehe hall was set up in 1723; In 1733, Yongzheng adopted the meaning of "inheriting the virtue of ancestors"; The word "emperor inherits the virtue of heaven" means that the emperor inherited the virtue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set up Chengde Zhili Prefecture, known as "Chengd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early liberation, it was the capital of former Rehe province; In 1955,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Rehe province was abolished, and Chengde was put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Hebei 's summer resort and its surrounding temples are China's top ten scenic spots, top 40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s. They have been approved 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and are also the first batch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n summer resort, also known as "Chengde Palace" or "Rehe Palace" and "Royal Summer Palace", is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 national AAAAA tourist attraction,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 and one of the four famous gardens in China. The vill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Chengde City Center in Hebei Province, on the narrow valley along the West Bank of WuLie river. It is a place for the Qing emperors to spend summer and deal with government summer resort was built in 1703 (the 42nd year of Kangxi). It was built in 1792 after 89 years of Kangxi, Yongzheng and Qianlong dynasties. It covers an area of million square meters. It is the largest existing royal garden in the world. In 1961, it was announced as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summer resort is selected and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China, with the topography of Northwest Mountainous Area, Southeast Lake area and northern plain area as the epitome of China's territory.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皇家避暑行宫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庄,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雍正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并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老龙湾】在山东临胸县东南海浮山下。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流而成。郦道元《水经注》载,此处原有冶官祠,为古代冶官驻地。传春秋时吴越间人欧冶子曾铸剑于此,因称熏冶泉。当地民间还有神龙潜居的传说,故又名“老龙湾”。水面40余亩,深数丈,清澈见底,冬暖夏凉,主要泉水有熏冶泉、万宝泉、青年泉、八角湾等,地下泉眼,多不胜数。泉水喷涌,犹如珍珠万串,熠熠生光。冬日湾上云雾蒸腾,烟霞蔽天,尤为壮观。熏冶泉南有磐石横卧,侧镌明末雪蓑道人书“铸剑池”三字,字体遒劲,气势飞动。旁镌一联,“天丁叮(呵)护阴阳剑:鬼斧凿开混沌池。”池东有一石桥,旧时桥石微露水面。降雪时雪飘至桥面即为泉温溶化。因名雪化桥,1958年重修。桥南立清人陈向荣画竹石刻,高米,宽1米,镌竹数竿,枝叶劲峭,甚洒脱。湾北岸有清漪亭(后改名“芳洲”),为明末礼部尚书冯琦创建。南岸有江南亭,为明代散曲家冯惟敏所建,并自题“即江南”三字匾。亭前点缀八角湾、太湖石、小云桥、卧柳等。西、北两面临水,凭栏北望,天光云影,碧波荡漾,沿岸种竹植柳,为老龙湾胜境。解放后,凿新泉,修亭阁,已成风景区。【沂山】旧称东泰山,又名东小泰山,为沂蒙山主脉之一。主峰玉皇顶在山东临胸县城南50公里,海拔米。周围有峰二十九座,幢盖纵横。山中万松凝寒,千流沸漾,沂、沭、。。、汶四河均源出于此,蜿蜒回环群峰间,气势磅礴,风景绍佳。自汉代以后历代帝王多立祠祭祀,素有“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之首”之说。宋初于东麓建东镇庙,祀沂山王,殿宇已圮。尚余元明石碑,龟趺龙首,古朴浑厚;壁上镶嵌历代祭文、游人题咏石刻。院内松、槐、银杏龙蟠虬结,参天蔽日。由此上行四五里,峭壁摩天,危崖若坠,瀑布飞溅,是为“百丈崖”。再上为法云寺旧址,相传建于东汉。玉皇顶高耸于群峰之上,峰顶有巨石探出,名“探海石”,可观东海日出。迤西,狮子崮、歪头崮突兀对峙,宛如天阙。登临崮顶,山风劲厉,烟云缥缈,暮色中诸峰皆凝碧如黛,“沂山晚翠”胜景即此。有公路直通玉皇顶。【百丈崖】在沂山东镇庙上行约2公里处。崖高65米,绝壁如削,山陡谷深。雨季水泉四出,激流喷涌,至崖腾空飞溅而下,形成瀑布,如白练悬空。晨曦初上,水雾中虹霓七色,尤为胜景。崖下积雪,春未犹未消融,寒气逼人,古人有“百丈瀑布六月寒”之句。悬崖中腰原有仙客亭,明雪蓑道人题傅希盂所撰联云:“山静凝神气;泉高识道源。”崖北有吕祖洞,古松横出石隙,夭矫凌空,称“万年松”。石壁上镌“海岳”二字,径逾丈。近年利用瀑布水源,修建水电站,入夜灯光灿烂,星斗罗布,颇为壮观。

承德避暑山庄论文题目

Chengde Mountain Resort is also known as the Royal Summer PalaceChengde was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1703, the summer resort was built by Kangxi of Qing Dynasty, which became the second political center of Qing Dynasty; Rehe hall was set up in 1723; In 1733, Yongzheng adopted the meaning of "inheriting the virtue of ancestors"; The word "emperor inherits the virtue of heaven" means that the emperor inherited the virtue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set up Chengde Zhili Prefecture, known as "Chengd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early liberation, it was the capital of former Rehe province; In 1955,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Rehe province was abolished, and Chengde was put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Hebei 's summer resort and its surrounding temples are China's top ten scenic spots, top 40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s. They have been approved 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and are also the first batch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n summer resort, also known as "Chengde Palace" or "Rehe Palace" and "Royal Summer Palace", is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 national AAAAA tourist attraction,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 and one of the four famous gardens in China. The vill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Chengde City Center in Hebei Province, on the narrow valley along the West Bank of WuLie river. It is a place for the Qing emperors to spend summer and deal with government summer resort was built in 1703 (the 42nd year of Kangxi). It was built in 1792 after 89 years of Kangxi, Yongzheng and Qianlong dynasties. It covers an area of million square meters. It is the largest existing royal garden in the world. In 1961, it was announced as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summer resort is selected and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China, with the topography of Northwest Mountainous Area, Southeast Lake area and northern plain area as the epitome of China's territory.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皇家避暑行宫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庄,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雍正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并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美景,是指非常美丽的景物和色彩。万里长城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出于军事需要,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只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历时二千多年。北京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自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后完工,历时八十七年,建楼、台、殿、阁、轩、斋、亭、榭、庙、塔、廊、桥一百二十余处,尤以康、乾御题七十二景昭著,与自然山水相辉映,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构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的立体画卷。安徽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奇峰、怪石、云海、苍松构成了无穷无尽的神奇美景。黄山一九九零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文化和自然)”名录,成为中国继泰山之后第二个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杭州西湖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新西湖十景,2007第九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西湖十景。

阎崇年的,权威! 上一讲我讲了咸丰帝的11年在位的三个错误,就是错、错、错,错坐了皇帝宝座,错逃了皇都北京,错定了顾命大臣,咸丰皇帝的错误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焚劫。下面我讲三个题目,就是圆明园的兴建、价值和焚毁。 现在讲第一个问题圆明园的兴建,大家知道满族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对北京的人文、地理、民族、气候诸方面的条件,很不适应,多尔衮说过,说:“北京春秋冬三季犹可居止,至于夏月,溽暑难堪”。就说北京这个气候,春天、秋天、冬天还可以,夏天就是太热,因为满族皇帝在关外,他冬天不怕冷,北京夏天那么热,他受不了,所以,多尔衮决定在塞外修喀拉城,为了避暑和游猎,清朝皇帝迁都北京为了春秋游猎,夏季避暑,所以在北京及京畿地区大修皇家园林。康熙朝修畅春园、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雍正乾隆朝修畅春园、就是后来的颐和园,和圆明园,圆明园包括三个园子,就是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后改名叫绮春园。圆明园始建是在康熙48年,就是1709年,康熙把原来明朝皇亲国戚的一个废的园子,赐给了雍亲王。名字是康熙御定的,叫“圆明”。康熙死了之后,康熙经常在那个畅春园,主要是皇太后居住。所以雍正,就长期居住在圆明园,从雍正朝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圆明园,圆明园位置在北京西北郊,颐和园和今清华大学之间。周围二十华里,圆明三园规模最大的是圆明园。圆明园大宫门、二宫门,再往里就是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的外面有内务府、宗人府、军机处、内阁、六部、督察院、理藩院等等办公的场所,归置上相当于皇宫。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主要的宫殿,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和乾清宫,皇帝在正大光明殿朝会和听政。每年正月十五皇帝在正大光明殿接见王公大臣,接见外藩蒙古的王公,还接见回部等首领。正大光明殿的旁边有一个重要的殿宇,叫“勤政亲贤殿”,简称“勤政殿”。这个殿宇很重要,殿有一个匾额,雍正的手书,三个字,“为君难”。乾隆皇帝对他父亲这三个字,“为君难”做了新的解释,乾隆说,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就是做了皇帝难,做大臣也不容易,乾隆还阐发创业跟守城的关系,乾隆说,“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就是守成难,创业难,两个哪个最难?有人强调是创业难,有人强调是守成难,乾隆的意思创业难,守成也难。清朝皇帝在这个殿宇做什么事情呢?文献记载三句话,叫“披览奏章,召对臣工,亭午始退”,意思就在这里批阅大臣的奏章,接见大臣议商国事,“亭午始退”,就到中午才开始退朝,所以就叫勤政亲贤殿,就突出了两个意思,第一是要勤政,不要怠政,第二要亲贤臣,不要亲小人。 圆明园总共有48个景区,重要的景区一个叫做“山高水长”,“山高水长”前面一片开阔地。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皇帝在这里会见皇子、王公大臣、蒙古王公等等。正月十五的晚上是元宵节,山高水长殿的前头,竖了一个灯座,这个灯高六丈有余,大约有二十多米高,挂满了灯笼,整个殿前一片光明,在这里较射比武,耍龙舞狮表演马术还有其它杂技。档案上有一记载,有一次乾隆在这里过正月十五,一共放了大小炮竹是994个。还有一个重要的殿叫“万方安和”,“万”就是万字的“万”,就是这个殿的形状像一个“万”字,这个殿在水里面,地基完全打在水里面,上面盖一个万字形的殿,四面八方都是水,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惟独一例。它前面没有,它后面也没有。雍正在这里接见臣工,商讨国事,也在这里观赏湖中的游鱼。再有就是同乐园,就是圆明园里头的戏园,这个戏园很重要。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皇帝在这里听戏,请皇子、公主、后宫的妃嫔,王公贵族一部分朝廷的大臣,连演十天大戏,康乾盛世的时候,特别是乾隆的时候,这里体现出了一片歌舞升平,再有就是福海,福海的面积很大。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水面宽,水中有岛,岛中有建筑,建筑方面有园林,水,建筑,园林景观糅合在一起,福海的中间有个叫做蓬岛瑶台,就仿造李思训的那个意境建造了一个天上人间。后来清朝皇帝特别是乾隆时候,觉得圆明园规模还不够,又往东北方向扩展,就是长春园。乾隆到南方,六次下江南,他下令一些匠师把江南的名胜描绘成图,在圆明园里面仿造,也在长春园里头仿造。长春园建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西洋楼。这是其它园林没有,乾隆皇帝要朗世宁、王士诚等等来进行设计。按照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特点,在圆明园里面,就是在圆明园里面的长春园设计成西洋楼。这个西洋楼的特点,它是一个东西走向,是一个“丁”字形,南北东西一组建筑,长春园的建筑,南边这组叫谐奇趣,北面那组叫万花阵,中间靠西是储水楼,靠东叫养雀笼,养雀笼以东依次是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线法山和方河,整个西洋楼的建筑重点有这么九处,譬如说远瀛观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它是南北向,北边是远瀛观,就是人造喷池,南面是观法,就是皇帝坐的看人造喷泉的宝座。它这个景观,就是这组西洋楼景观是设计得非常好,譬如说十狗逐鹿,它做了一个铜鹿像奔跑的一样,两侧有十条狗,这狗喷水的时候,都喷到鹿的身上,所以说叫十狗逐鹿,这个造诣都是很新颖很奇特,也很好看。海晏堂,它这个喷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个生肖,做了十二生肖的头像,是用铜做的。象征着十二个时辰,到了时辰点的时候,这个动物就喷水,中午12点的时候,这12个生肖的肖像同时喷水,很壮观,也很巧妙,就是把中国的建筑,十二生肖属于中国的,和西洋的建筑水法,就是人工喷泉,把它结合起来,所以西洋楼是西洋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的特点,融合到一起的产物,这是长春园。 在长春园的南面是万春园,后来改名叫绮春园,这组建筑也是三十个景点,精巧自然,著名的天地一家春就在万春园,就是绮春园,咸丰皇帝在位的时候,寻欢作乐主要是在万春园,就是绮春园。慈禧最喜欢的地方,也是这个万春园。圆明三园我们通常称圆明园,我刚才说过,周围二十华里,一共108处景点。这些景点集中了中国南北园林的长处,结合了东西造园的手法,把中国从商朝以来,近三千年的造园艺术达到了一个造园艺术的顶峰。可以说,圆明园是我们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粹,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库,圆明园有着重要的价值。 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就是圆明园的价值,圆明园的价值我想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圆明园不是一个普通的一个公园,普通一个花园,而是整个我们中华各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的一个创造。它把南方园林胜景移到圆明园里面,譬如说杭州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断桥残雪,苏堤春晓,雷峰夕照,麴园风荷,柳浪闻莺,南屏晚钟仿造在圆明园里面,名字也是用了杭州的名字。譬如说宁波天一阁,仿造在圆明园里头,建了一个叫文源阁,比如说苏州的狮子林,在圆明园里面建了一个狮子林。比如浙江海宁的安澜园,也在圆明园里头建了安澜园等等。所以圆明园是集中了中华各个民族南方和北方,东方和西方的智慧和精华,108处建筑景区。譬如说嘉庆的时候,叫“省耕别墅”、“接秀山房”这两处景点,门窗家具用紫檀木建造的。紫檀木叫做寸木寸金,里面的陈设,珊瑚、玛瑙、珍珠、钟鼎、陶瓷、字画等等,任何一件东西可以说都是国宝。大家知道12生肖的猴头,铜制的猴头花了一千多万才把它收回来。这种是有12个的,就是这12个动物的铜首,在整个圆明园宝库的汪洋大海当中也只是沧海一粟。那里面的唐画,宋画,明画任何一件都可以说价值连城。我们想一想,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的国宝,那个价钱根本想不到。所以圆明园是中华五千年的一个艺术博物馆,里面的陈设,龙袍也好,被褥也好,锦缎,云锦、浙秀、苏绣,任何一件珍贵的云锦的制品,今天的价钱都可以说价值连城。圆明园的价值,乾隆有一句话,乾隆写了一篇文章叫《圆明园后记》他这么概括的,乾隆说:“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天下没有一处可以超过圆明园的,这是乾隆皇帝的评价。外国人怎么评价呢?法国的大文学家雨果,他对圆明园有一个评价。雨果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艺术,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艺术,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雨果又说:“圆明园如同月宫式的仙境,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无可比拟的杰作”。雨果的这个话,并不过分,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圆明园里面还珍藏着1792年英使马嘎尔尼进贡的文宝,中国文化的精粹一部分是集中在皇宫,另一部分就集中在圆明园。中国的皇家园林,重要的有三个:一个是避暑山庄,一个是圆明园,一个是颐和园。避暑山庄主要是康熙和乾隆时期,那里面珍宝也多,它究竟是皇帝在那儿生活的时间比较短一些;再一个就是颐和园,颐和园主要是在光绪和宣统的时候,这时候清朝已经没了。清朝强盛的时候,主要的皇帝生活在圆明园。皇帝是过了正月初一,郊祭完了之后,就到圆明园,一直到冬至大祀之前回到皇宫,常年在圆明园。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个皇帝死在皇宫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乾隆,剩下都死在皇家园林里头。可以说,圆明园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151年,集中举国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兴修的圆明园,集中了中华五千年各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于一处。所以圆明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无论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但是,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下面我要讲第三个问题,圆明园的焚毁。 八月二十二,10月6日,英法侵略军沿着北京城的城墙,到了德胜门。因为城墙高大,德胜门外沿着城墙西走,就到了海淀,遇到了北京军民,特别是民众的抵抗。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就到了圆明园,先攻大宫门,又攻二宫门。圆明园的技勇太监就进行抵抗,八品太监叫任亮殉职。1983年清华大学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块石碑,这是关于任亮的石碑,碑文是这样的:“勇哉明亭,遇难不恐,念食厚禄,必要作忠,奋力直前,寡弗抵众,殉难身故,忠勇可风”。牺牲的不只是任亮,以任亮为首的很多的太监,为了守卫圆明园阵亡。这里我要说一点,既然圆明园这么重要,几乎是同皇宫同等重要。皇宫有高大的城墙,墙外有很深的护城河,防卫森严,圆明园是修在清朝的太平盛世,虽然有围墙。还是这天,法国的公使、法国侵略军的司令率领军队攻进圆明园后,就占领了正大光明殿。守卫圆明园的总管太监叫文丰,一见寡不敌众,就投了福海自尽,里面的宫女妃嫔就一片惊恐。八月二十三,就是10月17日上午,英法联军的头目就在正大光明殿就商量怎么样抢掠和瓜分圆明园的财物,就这样圆明园的珍宝惨遭劫掠。九月初四,就是10月7日,有一个参与侵略的记者他后来记述到:“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劫掠,于是英法军官与士兵疯狂抢夺,每个人都是腰囊累累,满载而归,这时全员秩序大乱,法国兵驻扎园前,法人手持木棒,遇珍贵可携者则争夺,遇珍贵不可携者如铜器、瓷器等物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英法联军犯下了抢掠圆明园的罪行,为了掩盖他们的罪名,想出了一个毒谋,就是放火焚烧。英国侵略军司令额尔金说:“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一烧了之,分不清谁抢了谁。当天,英法侵略军就开始四处放火,焚烧圆明园,九月初五日,10月18日,这一天永远值得中国人民记住,就是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大规模地焚毁圆明园。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司令格兰特派马队三四千人,闯入圆明园。以正大光明殿为指挥部,派兵四处纵火,全园一片火海。第二天下午,正大光明殿和大宫门地区放火焚毁,大火燃烧、浓烟冲天,三昼夜不绝,圆明园珍宝化为一片灰烬。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是黑烟迷漫,掩蔽天日,万千火舌,往外喷发,火声若吼,草木箫瑟,悲戚之状,惨不可言”。焚烧圆明园的英法兽兵,野兽的“兽”,四处横行,有个人叫格赫,他在《我们是怎样占领北京的》,这里面记载,他说:“所有庙宇,宫殿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历代富有皇家风味和精华的物品,都付之一炬了”。园内的建筑大约有17万平方米,完全化为一片焦烟,法国有个翻译官叫德里松,在《翻译官手记》里面,它记述了英法侵略军抢掠圆明园的情景,他这么说的:“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唤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来。诅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向四面八方跑去”。英法侵略军到德胜门的时候,只有一辆车,装着他们将军的一些东西,到他们撤退的时候,车队接起来有几里路程,车队摆着有几里路程,里面装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国宝,英法侵略军的暴行引起了各国监督舆论的谴责。 1861年11月25日,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在谈到圆明园的时候说:“我们教堂的所有财富加起来,也无法和这一东方巨大的且又漂亮的博物馆相比较”。他又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放火焚烧”。雨果痛斥到:“一个胜利者,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历史”。这是法国文学家说的话,圆明园惨遭西方侵略者的焚毁和劫掠,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第一,圆明园惨遭焚劫,是清朝150年举全国物力、财力、人力和智慧凝聚的皇家园林,被化为一片灰烬。第二,圆明园惨遭焚劫,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丰富的宝藏,或被劫掠或被焚毁,这是中国从宋朝以来一千多年从来没有过的巨大的空前的文化灾难。我说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一场巨大的劫难,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一场巨大的劫难。第三,圆明园惨遭焚毁,对清朝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大伤元气,加快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第四,圆明园惨遭焚劫,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的耻辱。这件事情永远教育我们的后代,不能忘记这个耻辱,要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历史。现在圆明园还有一片遗址,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前面还有一对华表,中山公园还有一个兰亭八柱,仅留下的这些遗迹永远告诉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要奋发图强,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任何侵略势力都不敢欺负我们。咸丰皇帝犯下了错误,咸丰皇帝铸下的错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焚烧圆明园,咸丰自己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加快了他的死亡,咸丰皇帝心理上受了这个巨大的创伤,使他难以平复,可以说咸丰皇帝是在痛苦中死去的。

The Mountain Resort in Chengde (Chinese: 避暑山庄; pinyin: Bìshǔ Shānzhuāng; literally: Mountain Resort for Avoiding the Heat; Manchu: Halhūn be jailara gurung) or Ligong (Chinese: 离宫; pinyin: Lígōng, the Qing Dynasty's summer palace) situated in the city of Chengde in Hebei Province,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existing imperial between 1703 and 1792, the Mountain Resort took 89 years to complete. It covers a total area of km�0�5, almost half of Chengde's urban area. It is a vast complex of palaces and administrative and ceremonial buildings. Temples of various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imperial gardens blend harmoniously into a landscape of lakes, pastureland and Kangxi, Qianlong and Jiaqing Emperors often spent several months a year here to escape the summer heat in the capital city of Beijing and the palace zon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resort was therefore designed to resemble 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It consists of two parts: a court in front, where the emperor received high officials, nobles of various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foreign envoys; and bed chambers in the rear, which were the imperial family's living quarters. Emperor Jiaqing and Xianfeng both died while staying at Chengde in 1820 and 1861 spots The Mountain Resort is most famous for the 72 scenic spots which were named by the Kangxi and Qianlong Emperors. Many of the scenic spots around the resort's lake area were copied from famous landscaped gardens in Southern China. For instance, the main building on Green Lotus Island, "Tower of Mist and Rain," (Chinese: 烟雨楼; pinyin: Yānyǔ Lóu) is a copy of a tower in Nanhu Lake at Jiaxing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ort's plain area also possess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enery of the Mongolian grasslands. Forested mountains and valleys are dotted with various buildings. This includes a 70 m tall stone Chinese pagoda built in the year 1751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Qianlong Emperor. The pagoda is shaped with an octagonal base, while the pagoda's nine stories are decorated with colorful glazed tiles and the steeple is crowned with a gilded round spire. 希望能帮的到你,祝开心快乐每一天o(~_~)o

避暑山庄自然科学论文范文

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 文化 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 作文 ,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一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

在山庄里,古木参天,芳草萋萋,鸟语花香。过了正门后,东西两边各有一个钟楼一个鼓楼。晨钟暮鼓,催人奋进,时时提醒皇上,玩性不能太大,是要以江山社稷为重。

两侧的配殿建的也较素朴,过去可能是王宫大臣们住宿的地方。而现在是皇上御用物品展,有当年外国敬奉的各式座钟,也有皇帝皇后和妃子们把玩过的各种精美玉器。敬诚斋后便是“四知书屋”是清帝大典前休息更衣以及平时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后寝主要有烟波致爽殿和云山胜地楼。烟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寝宫,正中设宝座;西暖阁是皇帝的卧室,床后有暗道;东暖阁是皇帝与大臣议论国事的地方。云山胜地楼是帝后观赏湖光山色的地方,它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磴道。

出正宫门便是万壑松风殿,这是清帝批阅奏章及读书处。正宫东侧为松鹤斋,原供皇太后居住。烟波致爽殿,烟云袅绕,流韵犹存。山庄上一花一草都长满 故事 ,一沟一壑都是藏有鲜为人知的宫中秘密。

在草原区,奇花异树,曲径通幽。既有大草原的壮美,又有林区风光,在火热的夏季,能尽享这山庄清凉的也只有这热河泉边的草原和浓荫下的凉爽。我们一行到达万树园门,就坐在石凳上尽享山庄的清凉。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十大名胜之一——承德避暑山庄,是你一生中的必游之地。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二

一提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一定会想到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而我要介绍的,是承德的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和热河行宫,是清朝历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承德避暑山庄这项巨大的园林建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建于一七零三年,耗时八十九年才完成。它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寺庙群组成,面积相当于颐和园的二十五倍大。承德避暑山庄还和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呢!

要是去承德避暑山庄,那一定要在秋季。

秋季的避暑山庄是梦幻的,一片片树叶飘飞到路边和湖中,从湖岸眺望远处的关帝庙,还能隐隐约约看见乾隆皇帝题写的御匾“忠义伏魔”。关帝庙碑首有四条蟠龙,龙头降于四角,每条龙都刻得栩栩如生,好像石碑中的龙就要腾空出世了。

我也曾去过一次避暑山庄,那是在冬天,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条热河。顾名思义,河水是热的。冬天的时候,河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在河边站立,如同在仙境一般。

不仅如此,避暑山庄的外围也十分美观。在避暑山庄的周围有着许多庙宇,就像众星捧月般托着避暑山庄。庙宇个个都姿态各异,人在避暑山庄,被这些庙宇包围着,好像时空穿梭,一下子回到了清朝。

承德避暑山庄中的湖区也十分美丽。夜晚时,皎洁的月光倾泻在湖面上,熠熠生辉。山庄内万籁俱寂,时而有几只鸟儿啼叫几声,倒有了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避暑山庄的美,美在恢弘的建筑,美在清爽的湖泊,美在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真不愧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称。

避暑胜地,当属承德避暑山庄,只有身临其境,方知有人间仙境。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__,今天由我来做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承德避暑山庄,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避暑山庄的大门外,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康熙皇帝亲题的“避暑山庄”四个大字。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的帝王宫苑,它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我们大家现在要依次排好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有名的皇家园林吧。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些宫殿,请大家绕过回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有名的四知书屋。皇帝上朝前后,都会在这里更衣,有时也在此召见王公大臣和少数民族首领。

跨过曲桥,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就是闻名遐尔的热河泉。泉边上这块石碑,写着“热河”两个大字。因为泉水温热,又有上游的温泉水汇入,所以冬天也不结冰。尤其是周围白雪皑皑时,这里的湖面却热气蒸腾,实为奇观。我们现在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有名的月牙河,你们知道它名字的来历吗?你们大家可以蹲下来往下看,你们是不是看到了像月亮一样的月牙,这就是月牙河名字的来历了。今天我们的旅程就到此结束了,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希望大家下次还能来避暑山庄游玩,我还做你们的导游好不好啊?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四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河北的承德!

首先,我们来到了避暑山庄。我们一进去感觉凉爽扑面而来,仿佛来到了秋天,格外凉爽。这里不仅凉爽,建筑也很特别。就是古代的屋子,柱子都是用红木做的。

接着,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以前皇帝住的屋子。虽然只能在外面观看,但还是可以闻到那股陈旧的气味。

然后,我们来到了金山岭长城。这次我们决定步行,刚准备爬的时候我就后悔了,因为长城看不见尽头啊!正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于是,我最终还是决定步行。我终于爬到了长城的最顶端,从上往下看,长城下的风景好美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塞罕坝大草原。放眼望去,天地相接的地方出现了成群的牛羊,有的互相追赶;有的悠闲地吃着草;还有的在睡觉……

我们还在塞罕坝骑了马。因为那时候我还小,不可以独自骑一匹马,所以我和姐姐骑一匹。刚开始我还有些害怕,紧紧地抱住姐姐的腰,到后来就不怕了,把手渐渐的放开,从马上下来后,我感觉太爽了,再玩几百遍都没有问题!

这么好玩又好看的地方,难道你不想来吗?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五

“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避暑山庄游览。”我姓汤,大家可以叫我汤导游。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下“避暑山庄”名字的 传说 吧:据说有一天,天进五更,满、蒙管围大臣便率领大批人马出营,分左右两翼进发,按预定地点进行合围,形成数十里的大包围圈,圈内野兽横窜乱跳。清晨,皇帝率领臣、侍卫、亲随等入围,分级进行射猎。经过一场拼搏战以后,大部分野兽被击毙,少部分侥幸冲出包围圈者,也逃不出外围 射击 手、虎枪手的射击。这样的行围每次要连续二十多天,需要大批物资。为了解决沿路的吃、住、休息及物资运输等问题,于康熙四十年以后,沿途陆续建立了二十多座行宫,避暑山庄的前身—热河行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避暑山庄现在是全国保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小朋友们你们看,避暑山庄一直到现在都保存得那么好,你们惹心去破坏它吗?所以请小朋友不要乱扔垃圾。

接下来就请大家自己细细去观赏吧!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六

十一小长假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游览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宫苑,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

我们从丽正门进入避暑山庄,这里是避暑山庄博物馆,这里陈列着《珐琅》、《清代工艺品》、《挂屏》等清代王朝皇家御用的古代文物,它们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帝王的文化生活。

走出博物馆后,我眼前一亮,美景尽收眼底,由近向远望去,有山、有水、有桥……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皇家园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湖泊区。爸爸租赁了一条脚踏船。我和爸爸一边蹬脚踏船,一边欣赏湖光山色。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湖水偶尔在微风的吹动下,一动一动的像跳动的音符。靠近湖岸的荷花池里,那一片片绿色的荷叶给湖水添上了一抹绿色。一条条船上有大人、老人还有孩子,他们在这里享受着家庭的欢乐,让这里成为家的港湾。

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文津阁、永佑寺等景点都让我难忘。避暑山庄真美丽呀!我还想再去一次。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七

今天,我们来到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承德避暑山庄。

四大名园,大家都不陌生,我的家乡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北京的颐和园,还有我们今天在游玩的避暑。我的心里激动万分,因为前三个我都浏览过了,就差避暑山庄便可凑齐了四大名园。

避暑山庄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大,问了妈妈才知道它的占地面积是颐和园的2倍,北海公园的8倍。我们没有选择正门(丽正门),而是从德汇门进入(唔,这里的门还真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栈道,想必是用来观景的吧!承德避暑山庄景区的主要布局分别为宫殿区(即博物馆)、湖区、平原区和山区。

我们先选择了博物馆为主要浏览地带,这曾是皇帝办公、住宿的地方。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42年,前后历时近90年,于乾隆年间竣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为了训练军队、固边守防曾在此定期办公。咸丰年间,由于外国侵略者攻向北京,咸丰皇帝携皇宫妃子落荒而逃,在此避难,并签署了《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九龙半岛割与英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丧失。

一进入正门,便看见了一座在建筑叫做澹泊敬诚殿。由于是全都用楠木制成,所以也称“楠木殿”,殿内有楠木之香,使人神清气爽。在澹泊敬诚殿的后面是会谈室,会客厅、待朝室,这也是宫与殿的分界线。再往后走,便是皇帝的寝宫了,据说,咸丰和喜庆曾驾崩于此。

出了宫殿区,我们来到了湖区。在清澈的池塘里静静地绽放着一朵朵莲花,我顿时想起了《爱莲说》中的“出於泥而不染,浊清莲而不妖”。那一朵朵泛红的荷花,虽然从泥潭而来,却没有一点儿泥的颜色,反而让人感到一股淡雅的气息。微风拂过,那碧绿的荷叶随风舞动,正如朱自清笔下那舞女的裙。远远望去,那莲花亭亭玉立,林黛玉般地面带羞涩站在那里,时隐时现。犹似梦境,此景只应江南有,此国何时有见闻?

时间过得好快,我们还没来得及浏览平原区和山区,就已经是夕阳西下了。带着浓浓的皇家园林气息,携着那散发出清香美丽的莲花,我们离开了避暑山庄。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八

各位美丽的小姐,帅气的先生,可爱的小朋友们早上好。欢迎来到么里的避暑山庄。我是风采旅行社的导游,肖明喻,大家可以叫我小瑜。我很荣幸可以和大家一起欣赏这个美丽的景点。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这个美丽的皇家园林。

你们知道吗?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里面有热河泉,平原区等美丽的景点。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定不要乱扔垃圾。

大家注意了,我们即将看到的是湖区。这就是美丽的湖区,湖区的总面积为万平方米,有着八个不同的湖。即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等。湖中有一座岛屿叫“月色江声”。每当月上东山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照映在湖面上美极了。这么多的湖,这么美丽的岛屿大家不妨自己去欣赏它们的美丽。但美是美丽,一定要注意安全,按时集合哦!

过了三十分钟了,大家注意了要集合了。

接下来我们要去另外一个景点,这个景点可是非常著名的哦!这就是承德避暑山庄最大的宫殿——万壑松风殿。康熙帝曾在这里接见官吏,批阅奏章,读书写字。康熙帝曾将避暑山庄的侧躺“万壑松风”赐予皇四子和硕雍亲王第四子弘历,即乾隆帝。后弘历继位,将这座殿提名为纪恩堂。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这次的旅游就到这里了,谢谢你们对我工作的配合与支持,祝你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欢迎下次再来。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九

十一长假期间,我们一家和叔叔一家去了河北的5A级景区——承德避暑山庄。

出发的那一天,北京晴空明净,碧空如洗。气温当然也在二十多度左右,十分宜人。而到了承德,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白天还好,一到晚上,睡觉都要盖棉被。气温也下降了十几度。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出来旅游的愉快心情。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占据承德市总面积三分之二的避暑山庄。它建于1703年,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这里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山区、外八庙。别看这里不大,可转上两天也转不完。所以,我们只看了这里的主要区域:宫殿区和湖区。

一进宫殿区的大门,映入我眼帘的就是两只大石狮子。一只狮子的脚底下有一只小狮子,而另一只狮子脚下有一个球。经导游阿姨的讲解我才知道,脚下有小狮子的是母狮子,有球的则是公狮子。据说,当时日本人想要搬走这对石狮子,可想尽了办法也搬不动。于是,有人说,这两只狮子是和地基连着的,永远也搬不走。至今,这对狮子还完好的保存着。进了宫殿,里面陈列着很多古代皇帝的东西。什么康熙皇帝用过的碗、碟;乾隆皇帝的物件等,共3万件。在澹泊敬诚殿中,所有的木料都是上好的木料。它们不会受蛀,还会发出淡淡的清香。这种木材就是“楠木”。在殿中,还悬挂着“澹泊敬诚”的匾额呢!

我们又游览了湖区。湖区的景点非常多:观莲所、金山上帝阁、烟雨楼、热河等。因为我们去晚了,荷花都谢了。所以,没有看到美丽的荷花。金山上帝阁共有3层,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用途。烟雨楼是皇上观看烟雨的地方。山雨迷蒙时,雨雾就像烟一样,水空一色,十分美丽。到了这里,就会想起唐代诗人王勃的《腾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供长天一色。”最神奇的,还是这里的热河。这条河无论春夏秋冬,水都是温的,并且到了冬天,水也不会结冰;它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河流。

夕阳西下,这愉快的一天过去了。在这一天里,我参观了有皇室威严、古色古香的各个宫殿;参观了静影沉碧的湖区。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参观,下次我一定还会来,参观平原区、山区!

最后,我们还看到了庄严神圣的小布达拉宫,它是真正的布达拉宫的二分之一。

再见了,避暑山庄;再见了,承德!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十

8月6日中午,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一行四人驾车去避暑山庄——承德旅游,经过3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承德,“就这家旅馆吧,环境还不错,价格也合理。”我说,因为我们事先没定好住处,此时正在找住宿,妈妈勉强答应了。我们找好住处后就去游周围的寺庙:普宁寺、普乐寺,然后去磬锤峰爬山,路上,香肠被我洒了一地,弄得我很是尴尬。爬到售票处,我们都停住了,因为售票员已经下班了,我们只好沿途返回。

第二天,我们早早就出发去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我们先参观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它现已改为博物馆,里面展示了皇上办公的场所、乘用的轿子及许多御用品,甚至各式各样的洋闹钟及当时的清瓷器。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来到湖泊区,其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如意州、烟雨楼、金莲映日、千尺雪等,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特别是金莲映日,有亭亭玉立的荷花以供观赏,景色是那样的迷人。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试马埭和蒙古包,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 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由于那里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生态公园,所以每个地方景色各异,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虽然一路上少不了被蚊虫叮咬,我们还是玩得很开心。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作文十篇相关 文章 :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鉴赏(通用10篇)

★ 游赏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十篇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作文400字最新20篇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600字十篇

★ 承德避暑山庄游记作文600字满分模板

★ 山东曲阜三孔导游词

★ 河北景点介绍导游词范文

★ 5篇优秀的导游词作文

★ 北京南锣鼓巷导游词介绍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避暑山庄是清代的皇家园林,皇上避暑的地方,也是现在承德的后花园,更是普通百姓休闲的好去处。 8月5日,我全家和朋友一起去避暑山庄游玩。我们一出家门,哎呀!路人一看,好几十来人,这是去干什么呀。我们走到了德胜门,一看,妈呀,根本挤不进去。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看来通道之人真的还不少呀! 我们走进德胜门,看到对面的树林里有好几只小鹿,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准备已久的薯片去喂。小鹿见我走过来,它就退到树林里去了,可能是有点怕人吧。但是,过了一会儿,它见我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就慢慢地靠近我。见它走过来,我马上拿出一片薯片,伸到它的嘴边。它慢慢地张开嘴来咀嚼我们给它的薯片。妈妈看到那小鹿的可爱样子,也想喂一下。她拿起一篇薯片,但是不敢伸过去,这时,我喀嚓拍了一张照片……在这十几分钟里,我拍了二十几张照片,把我妈把我妈当时由胆怯到和小鹿融洽的过程完整地拍下来了,我想这一定是这次旅行的最美好的回忆。 记得三年前,我们来避暑山庄,也和鹿拍过合影。那时的鹿是在一个圈里养着,一个没精打采的,而现在,这些鹿已经被人们放到了大自然里,它们恢复了自然活泼的天性。看到它们自由自在的样子,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欣赏完那活灵活现、慢条斯理的小路之后,我们决定坐游船来欣赏美景。 坐上游船,我们驰骋在这清澈见底的湖面上。望着那如洗的碧空,我们心里有一种说不来的愉快。凉风习习,让人觉得神清气爽,就算是早已习惯了南方炎热的我,感觉也是非同凡响。我小表舅家的女儿彤彤,刚三岁,这样的美景,她也觉得很枯燥,想给大家制造一些快乐、一些笑声吧!彤彤让她的妈妈抱着,她的双脚啊在水里游动着,她的双手也在挥动个不停。看到这里,我们都会心地笑了,就连彤彤自己也发出会心的笑,但她还在乐此不疲地玩着。 终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个世界指的是水世界,我们几家分乘两条电动船,开始了长达半个小时的战争。首先由我进攻。我们的船绕道敌方的背后,一阵狂泼,我偷偷地将矿泉水瓶子都用上了,灌水喷射,把敌军打得溃不成军。敌方经过休整,也使用了好几个饮料瓶,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用打开的雨伞将船四面都给封住了。可是,怎能抵挡住四五个大饮料瓶的狂泼,我们也抵挡不住了,这真实两败俱伤呀!双方觉得这样对自己都不利,于是,双方签下了“和平协议”,第三次“世界大战”终于平息了。 玩了一天,走出避暑山庄时,我想,避暑山庄,真的不愧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呀,这不,今天就成了我们家的休闲好去处!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天虽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环山,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故温度要高于其他同纬度地区;夏季凉爽,雨量集中,真是个冬暖夏凉的好地方啊!

我十分喜爱烟雨楼。“果然名实善相随,百尺楼高悦目时。试看浅烟方淡荡,便教不雨也迷离。”这首诗是乾隆在的二次南巡时写的《复游烟雨楼》,表达了乾隆喜爱烟雨楼。

烟雨楼位于青莲岛。此岛位如意洲北,隔湖,曲桥相通。岛面积为贰仟四百平方米,姿态秀美,是山庄湖区游览的胜境之一。

乾隆四十六年 ,仿浙江嘉兴烟雨楼形制在岛上修建了一组建筑,同名烟雨楼,是山庄内最晚的建筑之一。门殿三楹,中为通道。门殿北有围廊,方形,与主楼四面围廊相通。主楼五楹,两层,进深两间,稍间为楼梯,周围廊。北、西廊外湖中起台、置汉白玉望柱。顶层檐下悬乾隆御题“烟雨楼”云龙金匾,另挂楹联“百尺。

烟雨楼布局紧凑,庭院古松挺拔,庄严;院外遍植荷、苇、蒲、菱,素淡,庄严、素淡形成对比。附属建筑设计颇见匠心,一高一低,一远一近,一洞一院,一山一水,既调剂了精神气氛,又丰富了整体内容。假山洞府给青莲岛以幽静;翘檐松枝赋烟雨楼以飞动;白墙月门增添秀气;回廊曲径表现含蓄。山雨迷蒙、风卷云低之时,烟雨楼湖山尽洗,雨雾如烟,水空一色,天地无分。或遇雨后夕霞,水鸭当空旋飞,此时此地虚无漂渺,犹如仙境。尤其是山雨迷蒙的时候,烟雨楼笼罩在雨雾烟云之中,宛若仙山琼阁,充满了神奇缥渺之美。

我爱烟雨楼,更爱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是清代的皇家园林,皇上避暑的地方,也是现在承德的后花园,更是普通百姓休闲的好去处。

8月5日,我全家和姨姥家、姨夫家、舅舅家一起去避暑山庄游玩。我们一出家门,哎呀!路人一看,好几十来人,这是去干什么呀。我们走到了德胜门,一看,妈呀,根本挤不进去,就连我们班的刘一凡挤进去也会成为肉饼的,您不知道,我们班刘一凡一个是能挤,第二个是体胖,肉瓷实。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看来通道之人真的还不少呀!

我们走进德胜门,看到对面的树林里有好几只小鹿,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准备已久的薯片去喂。小鹿见我走过来,它就退到树林里去了,可能是有点怕人吧。但是,过了一会儿,它见我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就慢慢地靠近我。见它走过来,我马上拿出一片薯片,伸到它的嘴边。它慢慢地张开嘴来咀嚼我们给它的薯片。妈妈看到那小鹿的可爱样子,也想喂一下。她拿起一篇薯片,但是不敢伸过去,这时,我喀嚓拍了一张照片……在这十几分钟里,我拍了二十几张照片,把我妈把我妈当时由胆怯到和小鹿融洽的过程完整地拍下来了,我想这一定是这次旅行的最美好的回忆。

记得三年前,我们来避暑山庄,也和鹿拍过合影。那时的鹿是在一个圈里养着,一个没精打采的,而现在,这些鹿已经被人们放到了大自然里,它们恢复了自然活泼的天性。看到它们自由自在的样子,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欣赏完那活灵活现、慢条斯理的小路之后,我们决定坐游船来欣赏美景。

坐上游船,我们驰骋在这清澈见底的湖面上。望着那如洗的碧空,我们心里有一种说不来的愉快。凉风习习,让人觉得神清气爽,就算是早已习惯了南方炎热的我,感觉也是非同凡响。我小表舅家的女儿彤彤,刚三岁,这样的美景,她也觉得很枯燥,想给大家制造一些快乐、一些笑声吧!彤彤让她的妈妈抱着,她的双脚啊在水里游动着,她的双手也在挥动个不停。看到这里,我们都会心地笑了,就连彤彤自己也发出会心的笑,但她还在乐此不疲地玩着。

终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个世界指的是水世界,我们几家分乘两条电动船,开始了长达半个小时的战争。首先由我进攻。我们的船绕道敌方的背后,一阵狂泼,我偷偷地将矿泉水瓶子都用上了,灌水喷射,把敌军打得溃不成军。敌方经过休整,也使用了好几个饮料瓶,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用打开的雨伞将船四面都给封住了。可是,怎能抵挡住四五个大饮料瓶的狂泼,我们也抵挡不住了,这真实两败俱伤呀!双方觉得这样对自己都不利,于是,双方签下了“和平协议”,第三次“世界大战”终于平息了。

玩了一天,走出避暑山庄时,我想,避暑山庄,真的不愧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呀,这不,今天就成了我们家的休闲好去处!

8月9号上午,导游带我们去游玩承德的避暑山庄。

我听说承德的避暑山庄建于1703——1792(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七年),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皇家园林,集南秀北雄于一园。其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山区,各具特色,风景秀丽。避暑山庄于1961年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到了避暑山庄,导游去买了门票,发给我们每人一张门票,然后我们检票进去。我们这个团队人都进来了,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在一边玩,大人们在听导游解说,我们边玩边听。大人们是三分看、七分听,而我们小孩子是三分看、两分听、五分玩,总而言之玩是最重要的。

导游说门票不要丢掉,门票还要检一次。我心想:唉,真麻烦。导游说完以后收了每人120块钱,说是要坐车、坐船、再坐船的。

我们就开始参观,避暑山庄主要是乾隆和康熙留下来的一些东西。进了避暑山庄,再是澹泊敬诚,“澹泊”出之《易经》,取“静以养身,俭以养德”之意,它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举行庆典的地方;后是四知书屋,“四知”出之《易经》,取“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涵义,它则是皇帝临朝前后休息、更衣和近臣的地方。

我们参观好了宫殿区去坐车,车单独坐的话要40块钱,我和邓宇洲哥哥、王艺雄哥哥坐上了皇家A44。我们翻山越岭游玩了四面云山亭、马道和冷宫。在四面云山亭可以远眺承德山城;在马道则可以远眺昨日游过的为皇帝祝寿而建的小布达拉宫;冷宫是为皇妃修建的,因她修改朝纲而被打入冷宫,后她在里面绝食而死,我们进去转了一圈。

坐车游了山区,再看了平原区,后坐船游了湖区。大家在《还珠格格》中小燕子飞来飞去的拍摄景点烟雨楼前留恋往返,最后我们坐游船到热河上。因另一景点有接待任务游客免进,我们就不能再坐船啦,景点导游退费给大家,后送团队一本贴有集体照的承德画册,为的是帮他们宣传以扩大知名度,这一招挺妙。

========================================

范文,借鉴一下!

(1)承德避暑山庄

今年我去了龙辉旅行社组织的“小脚走世界系列之我到草原去牧歌”夏令营。七月二十七日范导、姜老师就带着我们去了承德避暑山庄。

范导首先介绍说:避暑山庄是清朝历代皇帝夏天避暑修养的地方。这里山青水秀,夏季凉爽宜人。

我们乘车来到承德避暑山庄,看到两颗参天大树。有一座房子里放着乾隆用过的箭和火铳。乾隆是一界武皇帝,这是他为了练习骑射用的。

第二道门前面有两个铜狮子。铜狮高大挺秀,身上乌黑,两眼炯炯有神,长着尖牙利齿,很是威风。小日本占城的时候没有把它拉走是因为它看上去是放在地上的,其实它身体里有一个大铁柱紧紧镶在一个大石头上,所以小日本没有拉动。

如果你们仔细看狮子是有一点斜的,不是正对着南方的。那是因为唐山大地震对承德也有影响,把狮子给震斜了。

我们还在避暑山庄里看到了热河。热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热河以河面上的桥为分界线,冬季左边的河水冰冻三尺,而右边的河水温度在7-8度左右。

承德避暑山庄真是太美了!有机会你们一定要来看看哦!

(2)酷热难耐的夏天,古时没有空调和电扇,皇帝们是怎样避暑的呢?为了探寻这个答案,今年暑假,我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它依山而建,因山就势,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

经山庄九门之首的“丽正门”步入山庄,参天的古树把炎热挡在了山庄之外。沿着道路上斑驳的日影,我信步来到了正殿——澹泊敬诚殿。这里是清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乍一看,大殿全部都是原木建造,淡雅庄重,丝毫没有奢华的气息。但是听导游介绍,这座大殿竟然是用十分珍贵的金丝楠木建成的。我大吃一惊,赶紧静心凝神,果然,丝丝缕缕的若有若无的清香仿佛飘渺的歌声一样把我轻柔地缠绕。置身其中,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妙不可言!

带着这种美妙的感觉,我又来到了烟雨楼,就是《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漱芳斋。烟雨楼是乾隆四十六年仿照浙江嘉兴烟雨楼修建的。主楼有三层,进深两间,四面是围廊。顶层檐下悬挂着乾隆御题“烟雨楼”云龙金匾,檐上盘旋着四条体态矫健,威风凛然的龙,龙嘴里叼着的珠子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烟雨楼布局紧凑,庭院中小燕子练功的那棵松树依旧傲然耸立,院外池塘里芦苇摇曳,荷花含羞……听说在山雨迷蒙的时候,烟雨楼被雨雾烟云笼罩,虚无缥缈,犹如仙境一般。可惜了,今天没下雨,我也只能在想象中感受它的无穷魅力了。

出了烟雨楼,我们划着小舟,穿行在世界最短的河——热河上。午后的阳光明媚而慵懒,一朵朵荷花,淡淡地绽放在碧绿的荷叶间,宛若一粒粒的明珠。白荷、粉荷掩映着游船画舫,仿佛在无言诉说着世纪的更迭,岁月的变迁。

上岸后,我们改乘电动车,继续游览,领略整个山庄的面貌。电动车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行驶,清新沁凉的空气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整个山庄殿宇巍峨,古朴凝重;明湖百顷,洲岛错落;平川旷野,芳草如茵;山峦苍翠,林木葱郁。120多组风格各异的古代建筑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真的是“园中有山,山中有园”。

我终于懂得为什么每年有近一半的时间,皇帝们要在这里度过了。我深深地陶醉在这片如诗如画的山庄里 。

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他是祖国各地锦绣河山的一个缩影,它即象征着中华民族之统一,又兼具南秀北雄之美。

凡是到过山庄的人总会被那富有诗请的画面而陶醉。他们一边领略着山庄内的美景,一边想象着那时修筑山装的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艺术趣味的高超,就像山庄内的风景一样,古朴典雅,雄伟壮观。设计者匠心独运的艺术想象力,加上匠师们巧妙建筑,构造出嵯峨威严的宫殿,碧波荡漾的湖泉,绿草如茵的平原,古树参天的森林,还有峰峦起伏的群山围抱着半个山庄。好一个清幽秀丽的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内的宫、苑、风景共七十二景,史称康前七十二景,每到一个景点都有不同的感受。景的风格也决不雷同。

宫殿的建筑,雄伟气派,有的殿还具有特色。无论站在哪一方,哪一面,哪一点上看,宫殿的样子不会改变。只是颜色稍稍有些变化。金黄变淡黄,身绿变浅绿,鲜红变枣红。这些颜色很讲究变化规律与颜色的对称关系。若不仔细观察,游览者是分不出殿前、殿后的,这样的布局真是妙,即显示宫殿的富丽堂皇,又显示出设计者高超的艺术力。

避暑山庄里的湖水,清澈,水中的游鱼水藻都可以看见。一阵微风吹过,臂路清澈的忽视面碧绿清澈的湖面荡漾开来。水面微波粼粼,就像调皮的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荡“秋千”,从湖的一岸荡过湖的对岸,一个接着一个。好一个自然知趣。

避暑山庄内的草原虽不象坝上草原那样一望无际,但它小玲珑。放眼望去,草原如茵还真有平原草地之图。在山庄草原上的人们,有的踢球,有的赛跑,有的捉迷藏,他们笑着 、唱着,笑声冲出草原,歌声冲出蓝天。山庄内有许多参天大树,游览者走在树林里,就好象身在树林一样。那些书从未得到人们的修饰,它们顺其自然的生长着。

游览了草原,森林后,你应该毫不要犹豫地登上“南山积雪”。站在山顶的亭子里,举目远眺,居高临下,大半个山庄的风景进受眼底。的确,就是这样“一览众山晓的感觉”。

回眼看,草原、森林,山庄的每一处景,都这么气派,壮观,秀丽、清幽啊!好一个兼具南秀北雄之美的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游记避暑山庄是清代的皇家园林,皇上避暑的地方,也是现在承德的后花园,更是普通百姓休闲的好去处。

9月14日,我和我的家人一同去避暑山庄游玩,站在避暑山庄的大门前,首先看到的是蜿蜒万米、一望无际的城墙,好似一条长蛇盘在山庄的周围。避暑山庄像一个巨大的迷宫,北京的颐和园虽大,可避暑山庄却抵得上它的两倍。

我远远地看到,在翠绿的树木之中,一片白色显得十分显眼。我快步跑过去,啊!竟然是群鸟儿,鸟儿旁边座落着一个庙宇,我被它吸引住了,走进去一看,庙里别有洞天,大门处有一个小凉亭,凉亭前面有一个斜坡,斜坡上铺着草坪,草坪上有几棵是树,满是醉人的绿。

几只鸟儿在草坪上欢呼雀跃。漫步其中像是在绿色的海洋里遨游,又像是走进了人间仙境。

这里是昆虫的天堂,是我们的天堂!游完这座庙宇,我向小布达拉宫走去,一路上有许多梅花鹿在树丛中欢快地跳跃,偶尔有几只骆驼在路上惬意的地走着,不时看一看路过的游人。如果说那座庙宇是一种醉人的美,那么这儿则是一种文明的美。

首先,进入小布达拉宫要通过蜿蜒曲折的楼梯,楼梯很长,这些楼梯寓意节节升高。上去之后让我大吃一惊,这满是一些巨大的编钟,仔细打量一番这些编钟有两个西瓜那么大,堪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

避暑山庄还有许多景色,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呼啸山庄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其内容和形式都十分独特。在呼啸山庄中极多的意象,都有着丰富的意蕴。其中,“窗子”这一意象,具有强烈的、深刻的象征意义。本文从两代人与窗子这一象征的联系之中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探讨丰富的象征内涵,尤其是对两代主人公命运轨迹和内心情感变化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象征;窗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被戴维·塞西尔认为是“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的光辉的杰出作品”,其内容和形式都十分独特。小说中的象征、隐喻等手法,将一部暴风骤雨式的小说主题烘托的无比浓烈,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曾经指出:“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隐喻一次,但如果它作为呈现或再现不断重复,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系统的一部分。而作为背景的意象很容易具有象征性,甚至会变成‘气氛’、‘情调’,进而会被看做是人物的转喻性或隐喻性表现,或一个人的意志的表现”。《呼啸山庄》里的各种象征,或许是主人公内心心境的外化,又或者暗示着情节的突变。在呼啸山庄中有着极多的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其中,“窗子”这一意象,具有强烈的、深刻的象征意义,巧妙地暗示着主人公命运轨迹和内心情感的变化,对情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第一代人与窗 窗子作为一种禁锢的象征,它隔断着象征文明的画眉田庄和象征原始的呼啸山庄,窗子的打开,象征着这种禁锢的松开。在第一代人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爱情命运和人生轨迹中,伴随着非常多的“窗子”的象征。 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隔膜的开始,便是二人跑去画眉田庄透过窗户偷窥,凯瑟琳被窗户里那个温暖文明的世界所吸引,而希思克利夫曾表示“就是再让我活一千次,我也不要拿我在这儿的地位和埃德加在画眉田庄的地位交换”。从此,一扇大玻璃窗将“野小子”和小姐分离开来。凯瑟琳渐渐变得举止文雅而外表整洁,男女主人公第一次感到了地位上的差异。这扇窗使希凯的爱情命运发生变化,而这时候的凯瑟琳走向了与自己天性和内心相背离的文明一方。当希思克利夫回来的前夕,凯瑟琳透过画眉田庄窗户看见呼啸山庄隐藏在银白色的雾气中。银白色的雾气象征着凯瑟琳内心的彷徨和迷茫,她在文明与原始之间不知何去何从。而这扇窗子,使凯瑟琳看不见呼啸山庄,象征她无法追求自我的原始本性。 凯瑟琳生病时,精神已经失常的她坚信:“只要让我一到那些小山上的石楠丛中,我马上就会恢复到我本来的样子。再把窗子打开,开大!把打开的窗子钩上!”病重的凯瑟琳竟然挣扎着下床,把窗子一把推开,然后大口大口的呼吸起从荒原刮来的凛冽的寒风。凯瑟琳此时认识到了自己的原始本性,她渴望重回呼啸山庄,挣脱文明的束缚,获得灵魂的自由。如艾米莉·勃朗特诗中所写,“我若祈祷/那唯一启动我双唇的祷文只有/请别扰乱我心/给我自由”。  为凯瑟琳守灵之夜,希思克利夫通过内莉的帮助,从一扇窗子里跳进画眉田庄,去见凯瑟琳的遗容,做最后的告别。在这里,窗子不仅是一个象征或隐喻,同时还有着作为窗子本身的现实功用。窗子的敞开终于消泯了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肉体的距离,但实际上,此时二人之间却已经又竖起一道生与死的障碍。  凯瑟琳死去之后,成为孤魂野鬼,一直想进呼啸山庄而不得。小说开篇,洛克伍德夜宿山庄,暴风雪使得树枝不停敲打窗户,他打碎玻璃,想要去抓树枝,却握到了一只冰凉的小手,一个声音呜咽着说:“让我进去——让我进去吧!”二十年来,凯瑟琳一直在荒原上游荡,而她想要回到呼啸山庄,追求自由原始的渴望总是被阻隔。 而在小说的结尾,希思克利夫死亡之后,窗子的意象又再次出现,“我根本没有想到他会死去,可是他的脸上,咽喉上,全都淋满雨水,床单也在滴水,他却一动不动。窗子来回摇摆,刮着了他搁在窗台上的一只手,可是刮破的皮肤上不见渗出血来。”希思克利夫在死之前,打开窗子,消除了窗子对凯瑟琳的阻隔,至此,自由与禁锢的冲突,生与死的障碍,都消失不见,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灵魂终于重新在一起,都回归到了自由的荒原之上。   二、第二代人与窗  相比较第一代人,第二代人故事的叙述中并没有太多的象征,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窗子这个意象依旧被延续着。 在小凯瑟琳被希思克利夫软禁起来之后,凯瑟琳迫切想见濒死的父亲一面,在她的苦苦哀求之下,良知未泯的小林敦将她偷偷放走。凯瑟琳溜进母亲小时候住的那个房间,悄悄从窗子钻出,回到了画眉田庄。这里的窗子同样有着象征意义与现实功用。小凯瑟琳更向往文明,而不是原始的野蛮。这是她与上一代人不同的地方。她被禁锢在呼啸山庄,凯瑟琳囿于画眉田庄,于她们,都是与内心的渴望追求相悖的。 而当小说的结尾,洛克伍德最后一次访问呼啸山庄之时,山庄里门户大开,畅通无阻,空气中传来花朵的芬芳,一派文明景象。这与希思克利夫在世时的门窗紧闭的阴郁场景完全不同。窗子打开,象征着古老的呼啸山庄接纳了文明的画眉田庄,敞开了通向文明之窗。文明与原始的冲突,也随着第二代人的对文明的自觉选择而消失殆尽。自此,窗内窗外终于和谐统一,无论是活着的或者死去了的灵魂都自由无拘。   参考文献:[1]艾米莉·勃朗特著.宋兆霖译.呼啸山庄[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2]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张静波.《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J].世界文化,2007.                      [4]张帆.窗内与窗外的世界——《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解析[J].大家,2012.

The Love and Hate in Wuthering HeightsShi Xueping1. IntroductionWuthering Heights, the great novel by Emily Bronte, though not inordinately long is an amalgamation of childhood fantasies, friendship, romance, and revenge. But this story is not a simple story of revenge, it has more profound implications. As Arnold Kettle, the English critic, said," Wuthering Heights is an expression in the imaginative terms of art of the stresses and tensions and conflicts, personal and spiritual, of nineteenth-century capitalist society.” The characters of Wuthering Heights embody the extreme love and extreme hat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erEmily Jane Bronte was the most solitary member of a unique, tightly knit, English provincial family. Born in 1818, she shared the parsonage of the town of Haworth, Yorkshire, with her older sister, Charlotte, her brother Branwell, her younger sister, Anne, and her father, the Reverend, Patrick Bronte. All five were poets and writers; all but Branwell would publish at least one was the Bronte children's one relief from the rigors of religion and the bleakness of life in an improverished region; they invented a series of imaginary kingdoms and constructed a whole library of journals stories, pomes, and plays around their inhabitants. Emily's special province was a kingdom she called Gondal, whose romantic heroes and exiles owed much to the poems of stays at several boarding schools were the sum of her experiences outside Haworth until 1842, when she entered a school in Brussels with her sister Charlotte. After a year of study and teaching there, they felt qualified to announce the opening of a school in their own home, but could not attract a single 1845 Charlotte Bronte came across a manuscript volumn of her sister's poems. She knew at once, she later wrote, that they were "not at all like the poetry women generally write... they had a peculiar music-wild, melancholy, and elevating." At her sister's urging, Emily's poems along with Anne's and Charlotte's, were published pseudonymously in 1846. An almost complete silence greeted this volume, but the three sisters, buoyed by the fact of publication, immediately began to write novels. Emily's effort was WUTHERING HEIGHTS; appearing in 1847, it was treated at first as a lesser work by Charlotte, whose JANE EYRE had already been published to great acclaim. Emily Bronte's name did not emerge from behind her pseudonym of Ellis Bell until the second edition of her novel appeared in the meantime, tragedy had struck the Bronte family. In Septermber of 1848 Branwell had succumbed to a life of dissipation. By December, after a brief illness, Emily too was dead; her sister Anne would die the next year. WUTHERING HEIGHTS, Emily's only novel, was just beginning to be understood as the wild and singular work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ory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was Mr. Lockwood’s visiting of Wuthering Heights. His amazement of Heathcliff's surliness and curiosity of beautiful Catherine's rudeness urged him to listen to a very strange and frightening love story from Nelly Dean. In the summer of 1771 Mr. Earnshaw brought home an orphan later called Heathcliff he had found in Liverpool. This waif was persecuted by young Hindley, but deeply loved by his daughter Catherine. So there was contradiction between Hindley and Heathcliff since childhood. After the death of their parents and his own marriage, Hindley treated Heathcliff as a servant, but this was relieved by the pleasant times with one of their expeditions they reached Thrushcross Grange where she stayed as the Linton’s guest for several weeks. When she returned to the Wuthering Heights, she was altered a lot: she had been deeply attracted by the dress, luxury of the Lintons, especially the handsome and gentle Edgar Linton. Although she still loved Heathcliff she could not compare Heathcliff’s snobbishness with the gentility of her new friends. Heathcliff was even more badly treated by Hindley after his wife’s death, which increased Heathcliff’s more anger. After overhearing part of Catherine’s conversation with Nelly that she would marry Edgar, Heathcliff could not bear the indignation and degradation and left Wuthering ’s conversation with Nelly was that if Heathcliff could remain, even though all else perished, she should still continue to be. She and Heathcliff belonged to the same kind. But Heathcliff didn’t hear it. So after Heathcliff’s leaving, Catherine was desperately ill and recovered by the care of Linton couple. Three years later Catherine was married to months later, Heathcliff, a different man, appeared. Catherine was so pleased at the news. But out of her surprise Heathcliff took on his two-fold revenge, first on Hindley who had treated him so badly in the past, secondly he threatened Catherine to marry Edgar’s sister Isabella fell in love with Heathcliff and Heathcliff married her out of love, but for the property of Thrush cross Grange. At the same time Catherine locked herself in the room because Edgar refused Heathcliff. The she became delirious from illness and had brain fever. Eventually she recovered but remained delicate. Edgar worried too much about Catherine’s health and Heathcliff and Catherine met again. There was a terrible scene between them. Both of them showed their anger and love to each other which worsened Catherine’s health. Then two hours after her daughter — Cathy’s birth Catherine died. When Heathcliff got the news he was desperately Catherine’s death Isabella returned to Thrushcross Grange after three months with Heathcliff. Hindley died and Heathcliff took Wuthering years later Isabella died, leaving her son Linton to Heathcliff, a weakling boy. Then Edgar Linton and young Linton died and so Heathcliff, Cathy and Hareton, an ill-assorted trio, were left at the Heights; while Thrush Grange was left to Lowood, to whom Nelly told the story ended with the death of Heathcliff and the marriage of Hareton and Cathy. This was two generations’ love story. The first generation’s love was transcendental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s love was Introduction of social backgroundIn Viction's period, the rich are enormously proud of their success and property; the secular sense of hierarchy penetrates into the daily life of common people; money and property is nothing but everything. In literature, the smoky, threatening, miserable factory-towns were often represented in religious terms, and compared to hell. The poet William Blake, writing near the tur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peaks of England’s “dark Satanic Mills.” Therefor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is concept, the spirit of human is vehemently suppressed, and the humanity is cruelly twisted and deformed. At this time, Emily who has great rebelling spirit and strong desire of freedom, wrote WUTHERING HEIGHTS, disclosed the evilness of society. The work depicts how humanity was twisted, broken, band destroyed under the hand of violent devastation. But the great death is the steady faith of and yearns for happy life. In the world reined by Heathcliff, the bud of love, coming from Hareton and Cathy, broke through the hard soil of hatred. The betrayal of love brings the twist of humanity but pure love cures the wound, consoles the injured heart, and saves the degenerated soul. Emily shows her positive attitude to the pure love and their destructibility of Theme of the novelWuthering Heights, the creation of Emily Jane Bronte, depicts not a fantasy realm or the depths of hell. Rather, the novel focuses on two main characters' battle with the restrictions of Victorian Society. Social pressures and restrictive cultural confines exile Catherine Earnshaw and Heathcliff from the world and then from each other. Hate can't make love disappear, and love is stronger than . LoveWuthering Heights is a love novel. It has praised human’s moral excellence, has attracted the will of the people’s darkness, unfolding the human with the common custom life and pursueing the fine in the novel is manifested in many Earnshaw's love for HeathcliffForty years ago Wuthering Heights was filled with light, warmth and happiness. , a farmer, lives happily with his boisterous children Catherine and Hindley. However, being a kind and generous fellow, he can’t help rescuing a starving wretch off on the streets of Liverpool, a gypsy child named Heathcliff. In time Heathcliff becomes one member of the family, loved by all except Hindley (who nurtures the feeling of being usurped).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Earnshaw's love for Heathcliff stems from Catherine' love for HeathcliffAs a child, her father was too ill to reprimand the free spirited child, ‘who was too mischievous and wayward for a favorite. (P46). Therefore, Catherine grew up among nature and lacked the sophistication of high society. Catherine removed herself from society and, "had ways with her such as I never saw a child take up before; she put all of us past our patience fifty times and oftener in a day; from the hour she came downstairs till the hour she went to bed, we had not a minute’s security that she wouldn’t be in mischief. Her spirits were always at high-water mark, her tongue always going--singing, laughing, and plaguing everyone who would not do the same. A wild, wicked slip she was--"(P51). Catherine further disregarded social standards and remained friends with Heathcliff despite his degradation by Hindley, her brother. ‘Miss Cathy and he [Heathcliff] were now very thick; ’(P46) and she found her sole enjoyment in his companionship. Catherine grew up beside Heathcliff, ‘They both promised to grow up as rude as savages; the young master [Hindley] being entirely negligent how they behaved, ’(P57). During her formative years Catherine’s conduct did not reflect that of a young Lady, ‘but it was one of their chief amusements to run away to the moors in the morning and remain there all day, (P57). Thus, Catherine’s behavior developed and rejected the ideals of an oppressive, over-bearing society, which in turn created isolation from the institutionalized world. Therefore, Catherine's love for Heathcliff is pure, and Heathcliff's love for Catherine is tinged with danger and Isabella's love for HeathcliffThe first time when Isabella sees Heathcliff, attracted by the charming man, she falls in love with him. No matter how Catherine persuades her, she makes her mind to get married with Heathcliff. Her love for Heathcliff is pure. While, Heathcliff just uses Catherine's sister-in-law Isabella Linton as a weapon, caring not for the poor Catherine's love for EdgarWhen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exist their private island unchecked until Catherine suffers an injury from the Linton's bulldog. Forced to remain at Thrushcross Grange----the Linton's home, which isolates Catherine from Heathcliff and her former world of reckless freedom. Living amongst the elegance of the Lintons transforms Catherine from a coarse youth into a delicate lady. Her transformation alienates Heathcliff, her soul mate and the love of her life. Catherine fits into society like a square peg trying to fit in a round hole. However, she feels pressure to file her rough edges and marry Edgar Linton. All in all, it is the social pressures and restrictive cultural confines that force Catherine to pretend to fall in love with Edgar. However, Edgar loves Catherine with gracious and transquility.

有关承德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览。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S].20xx.

[2]曹庆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工作[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

[3]刘凤林,心理健康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xx.

[4]衷华,论高校学生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

[1]汪向乐,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36

[2]徐兰清,护理人员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112-113

[3]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

[4]徐斌,吴爱勤.护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杨雪花.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20xx,17(2):66

[6]吴清平.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1997,14(3):104

[7]符霞叶瑞繁,.医科大学五年制护理系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xx,9(4):51

[8]陈妙研,王海燕,祝一虹.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相关分析.医学与社会杂志,20xx,16(3):43

[9]曹枫林,历萍,高庆岭等,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试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护理学杂志,20xx,18(2):83

[10]徐华芬,沈晓红,护理系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xx,4,(2):7

[11]赵国军,姜凌雪,赵红莲.北京市本专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承德医学院学报,20xx,18(2):138

[1] 李伯黍主编:《教育心 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王道俊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版

[3] 张世富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版

[4]云南教育委员会编:《现代教育 理论 》,云南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xx年

1、[期刊论文]表达性艺术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作用分析

期刊:新丝路:上旬 | 2021 年第 007 期

摘要:当前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所以积极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量的实际案例证明,表达性艺术治疗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述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含义,其次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用的优势和主要举措。

关键词:表达性艺术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意义;主要举措

2、[期刊论文]冲突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

期刊:林区教学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冲突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但其负面作用并非无解。将冲突作为教育素材,可有效挖掘学生真正的意愿,明晰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提供精准、有效的心理辅导参考依据。以冲突教育为视野,对冲突的教育价值进行深层次的解构。基于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冲突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基于冲突的教育价值和冲突行为的产生原因,确认基于冲突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开设心理咨询渠道,探究冲突的原因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定向心理建设,肯定学生对事物的辩证思维,弱化冲突中针对"人"的不良影响;开展团体情绪训练,提升学生情绪把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降低冲突的产生频率。

关键词:冲突教育;教育资源;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3、[期刊论文]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索——以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为例

期刊: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2021 年第 007 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独立院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了解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我国独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提供实例样本,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4、[期刊论文]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期刊: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2021 年第 004 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出现了心理亚健康状况,抑郁、自杀、极端行为等情况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好网络这一重要平台,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随后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一些挑战,最后围绕所谈到的挑战,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希望本文所提出的观点给各个高校在网络时代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有益借鉴,继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5、[期刊论文]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期刊:科教文汇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应激性危机事件,造成了全社会的停工停产、国民恐慌,人们社交受限,情绪消极。对居家学习生活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该文基于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设计了生命教育、情绪调适和社会支持三个教学主题,探索疫情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学生反馈参与度高、体验丰富,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团体作用和朋辈效应,学生学会了调用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自身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和疏解,收获颇多。

关键词:疫情;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生命教育;情绪调适;社会支持

6、[学位论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价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著录项

学科:教育技术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7、[学位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以山东D学院为例

著录项

学科:公共管理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8、[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调查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著录项

学科:教育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中图分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调查研究

9、[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研究——以淮海工学院为例

著录项

学科:公共管理硕士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中图分类:体育理论;高等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研究

10、[学位论文]表达性艺术治疗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著录项

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1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表达性艺术治疗

1、[期刊论文]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订阅号的发展路径探究

期刊:《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订阅号面临关注度低,读者忠诚度低等问题,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建立—稳固—忠诚的角度切入,从读者和订阅号主体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此类订阅号的进入机制和发展路径,构建关注度高、忠诚度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信订阅号。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校;心理健康;微信订阅号

2、[期刊论文]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学周刊》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新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中小学生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们智力活动的开展和道德品质的完善,还能有效地预防他们的违法犯罪。学校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因素;重要意义;措施

3、[期刊论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提升及其培养

期刊:《学周刊》 | 2021 年第 003 期

摘要:一直以来,学校和家长都特别重视小学生知识的传递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面对小升初学习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学生有任何的情绪波动,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培养

4、[期刊论文]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期刊:《文学少年》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国家教育机关对于农村小学的教育培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内容之中,而当前农村小学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特色化的要求就是要求从各个领域与各个层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前教 学设计、增加学生的涉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制定新的心理健康的教学模式,事倍功半、充分利用学生身上的优势资源以及特点, 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农村小学;小学教学;合理运用;策略

5、[期刊论文]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期刊:《文学少年》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并且教育的模式是多元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 助同学们更好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促进素质教育与立德树人基本目标的实现。但是,因为在当 前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中依然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对有关孩子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研究已经变成当前 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6、[学位论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

著录项

学科:教育学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1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7、[学位论文]心理健康观的重构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著录项

学科:应用心理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8、[学位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

著录项

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9、[学位论文]遂宁市安居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著录项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10、[学位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影响的研究

著录项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授予学位:硕士

年度:2020

正文语种:中文语种

可以去找下(社会科学前沿)

[1] 伍泽平. 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考[J]. 达州新论, 2006,(02) . [2] 李慧. 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J]. 新疆职业技术教育, 2008,(03) . [3] 葛志华. 转型之痛 “三农”问题的由来与终结[J]. 江海纵横, 2007,(03) . [4]解决“三农”问题的神来之笔——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 江海纵横, 2006,(05) . [5] 孙春明. “三农”问题与城市化进程[J]. 武汉建设, 2008,(04) . [6] 刘涛. “三农问题”的困境及其对策[J]. 商业经济, 2009,(02) . [7] 阴月灵. 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09,(06) . [8] 寇丽. 对我国的“三农”问题的解析[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1) . [9] 谭凌宇.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J]. 文史博览(理论), 2009,(02) . [10] 张西茹. “三农”问题要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做支撑[J]. 西北职教, 2006,(10) . [1] 吴理财. 三农问题的三种解释[J]. 决策, 2005,(01) [2] 丁祥艳. 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浅谈[J]. 铜陵学院学报, 2003,(04) [3] 昌正兴. 解决三农问题有效途径初探[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3) [4] 钟大能. 我国财政制度的完善与贫困落后地区财政的调适——兼谈财政制度对“三农”的制约[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3) [5] 罗恒. 市场化——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J]. 江南论坛, 2004,(08) [6] 任义成, 魏刚.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S1) [7] 王璐, 侯敏娜. 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及解决途径[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8] 叶尚志. 解决三农问题与人才开发[J]. 人才开发, 2005,(05) [9] 何传新. 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探讨[J]. 理论月刊, 2004,(10) [10] 李艳民. 三农问题的症结与对策[J].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