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有关闽南歌曲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30 10:37:30

有关闽南歌曲的毕业论文

1,可以写,绝对有价值可以写2,可以写几个方面: a 莆仙话的形成年代以及大致分布使用人口 b 莆仙话的声韵以及和普通话的声韵变化区别 c 莆仙话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及历史书籍词典典故 d 现代莆仙话的社会使用层以及受普通话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e 莆仙话的历史演变3,可以写莆仙话对福州话和闽南话的相互影响单单写以上内容就要你翻阅大量的资料和做大量的田野调查了。加油,做好了发我一份吧~

闽南乡亲遍布全世界,近8成台胞祖籍地为闽南。闽南语歌曲浓缩了闽南文化的精华,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中广受喜爱。闽南语歌曲,是“土歌”,是“乡音”,它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闽南歌又叫“歌仔”“锦歌”。歌仔,通行闽南语的闽南、潮汕、台湾等地区对民歌、小曲的通称,台湾、厦门、漳州、泉州发音为gua a,潮汕音gua gia,声调相同,意思都是歌、小歌。闽南人的“歌仔”是一个非常模糊宽泛的概念。从文学的范畴讲,“歌仔”指的是闽南方言口传文学中的各种民谣。无论是作为歌唱的民歌,或作为念诵的童谣,都称为“歌仔”。从音乐的范畴讲,“歌仔”则泛指闽南音乐中比较通俗的歌曲,比如儿歌叫婴仔歌仔,采茶山歌叫采茶歌仔,渔歌叫行船歌仔。唐宋间锦歌初步形成,明代已较为定型完整。它来自民间,以方言演唱,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流畅朴实,富有表现力,内容通俗健康,易学易懂,为群众所喜爱,许多农村都有“歌仔阵”、“歌仔馆”。锦歌进入城市后,改用南琵琶、洞箫、三弦、二弦等乐器,唱腔由原来的活泼、粗犷、豪放转为婉约柔细,姿势安逸。曲牌名称,原来的“七字仔”改称“四空”,“大调"”称“五空”、“贝思”。演唱中有时插入几小节南乐,称“曲爿”。农村仍保留原有风格,逐渐形成农村、城镇和原始的月琴三大流派。城镇的“亭”派有八乐吟、乐吟亭、集弦阁、盛音园、进德社;农村的“堂”派有庆丰堂、庆贤堂、东音堂、锦云堂、一德堂、攀和堂;“月琴”派有长泰、华安、平和以及盲艺人的走唱(乞食调)和云霄的“四管齐”。明末清初,随闽南人民东渡,锦歌在台湾落户。目前仍在台湾流传的有“牛犁歌”、“病囝歌”、“天乌乌”。台湾歌仔戏的音乐是在锦歌基础上融合当地民间音乐而成。同时,锦歌也随移居者在南洋诸地流行。民国18年(1929年),漳州锦歌艺人陈丽水、林庭、赖耀山、王清吉、陈胶掠、朱亚、钟青、陈不得等应邀到南洋诸地演唱,以艺会友,并在新加坡兴登堡百代公司灌制唱片40多张。他们演唱的《陈三磨镜》、《审陈三》、《安童闹》、《无影歌》、《赌钱歌》、《大伯公歌》。1950年,漳州市有锦歌社10多个,较著名的有龙眼营锦歌社、霞薰锦歌社、新桥锦歌社、东岳锦歌社和浦南锦歌社。1952年,龙溪县石码成立锦歌剧社,演出锦歌剧《孔雀东南飞》。1956年、1978年应中国唱片公司和香港东方唱片公司邀约,灌制唱片和录制卡式带发行国内外。60年代初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挖掘锦歌传统曲本,至1963年共挖掘、记录锦歌曲本26个,曲调150多支。改革开放以后,创作许多新的剧目,如:《思亲》、《寻祖》、《水仙情》、《台湾阿婆看女排》、《乔先生回漳州》等,参加省和全国文艺调演,获得多项奖。1983年,锦歌新秀王素华曾赴新加坡演出。80年代,各地锦歌社团多次集会观摩,加强艺术交流,锦歌表演艺术不断提高。广东粤语地区流行粤语歌曲,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流行吴哥等等。

歌仔戏的形成与闽南人民开发台湾及曲艺锦歌等民间伎艺的传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歌仔戏的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此外,它还吸收了台湾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部分戏曲音乐作为补充。生旦净丑都用真嗓演唱。主要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台湾笛和月琴等。它的表演、角色、服装、脸谱和打击乐等方面基本上都取法于京剧。歌仔戏的演出剧目,最初多为民间传说故事,如《山伯英台》、《陈三五娘》等,后来大量搬用了京剧等剧种的传统剧目,增加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剧目。歌仔戏是以流传于闽南的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它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台湾岛,是我国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它流传于台湾、福建闽南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一部歌仔戏的历史,可以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闽南的歌仔随着“唐山过台湾”传播台湾,经过数百年的孕育,终于创造出了“七字调”。“七字调”的产生标志着歌仔戏的诞生。歌仔戏很快就传到厦门,并迅速传遍闽南和东南亚。世纪初厦门在台湾师傅戴水保等的传授下成立了闽南最早的二个歌仔戏班“双珠凤”、“新女班”,随后台湾歌仔戏名班“玉兰社”,“霓生社”等来到厦门。闽南演出,引起轰动,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留在了闽南。抗日战争时期,闽南的邵江海等民间艺人,融合歌仔戏和闽南歌仔创造了“杂碎调”,推动了歌仔戏新的艺术发展。1948 年厦门都马歌仔戏剧团赴台演出并从此长留台湾。都马班把“杂碎调”带到了台湾,受到台湾艺人和观众的热烈欢迎,把“杂碎调”称为“都马调”,从此,杂碎调和七字调一起成为歌仔戏两个最主要的唱腔,歌仔戏是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它已经成为维系两岸人民的一条重要精神文化纽带。

你干脆写台湾歌仔戏有好看又有知名度,这样就有很多人帮忙啦

有关闽南文化的毕业论文

闽台文化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异。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意识两岸文化异性,寻找两岸文化的共同性,特别是在妈祖文化、关公文化、南音、戏剧、旅游诸方面加强合作,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在新的领域推动创新。海峡两岸本同根,血脉相连一家亲;一衣带水一线牵,两岸携手情更深。 台湾本省人大部分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厦门闽南金三角。可以说,台湾的文化和福建的闽南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联系,台湾讲的地方方言也是以闽南话和客家话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近代史中,在荷兰人统治下长达38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也有50年,台湾光复之后,国民党时期也有50多年,所以,多元文化在台湾和谐共存,从人们的思维、语言诸方面都有了台湾的特色,这一切都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的,这也是台湾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差异,这是事实,也是绝对不可否认的。 但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台湾大部分的人信仰佛教,特别是福建妈祖,中国历史上的关公在台湾信徒甚众,由于台湾的地理环境,信仰妈祖的是海洋文化的最大特征,妈祖作为沿海人民的保护神,在台湾大受崇拜,这也是海峡两岸文化的最大共同点,我们要充分寻找两岸人民大众都能接受的共同之处,和风细雨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特别是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润物细无声,让广大的台湾民众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光辉。 一道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情与缘,更阻挡不了两岸人民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愿望。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以来,福建省凭藉闽台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大批台湾同胞到福建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兴办实业,推动了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往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这一祥和的氛围对于同根同族的两岸骨肉同胞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陈支平教授科研成果显著,承担省部级以上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专著有:《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获全国高校第二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明史新编》(获1995年国家教委第一届社会科学二等奖)、《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福建宗教史》、《基督教与福建民间社会》、《福建族谱》、《客家源流新论》、《民间文书与明清赋以史研究》、《历史学的困惑》、《透视中国东南》等,主编大型丛书《台湾文献汇刊》100册及《闽台民间族谱汇编》、《福建民间文书》等。目前正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福建社会文化史的研究。陈支平教授在担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期间,加强学科建设,努力培养合理的学术梯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使历史系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增至三个,并成为国家教委首批批准建立的文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继续保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在学术界的领先地位。一、著作《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明史新编》(合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福建宗教史》,1996年《福建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客家源流新论》,1997年《福建六大民系》,2000年《透视中国东南——文化与经济的整合研究》(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与社会》,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民间文书与明清赋役史研究》,黄山书社,2004年《民间文书与台湾社会经济史》,岳麓书社,2004年《历史学的困惑》,中华书局,2004年《中国通史教程(第三卷)》二、主编《台湾文献汇刊》100册《台海研究丛书》《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闽南文化丛书》三、论文试论康熙初年东南诸省的“熟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清代江西的粮食运销,《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试论康熙年间大陆与台湾统一的经济必然性,《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福建华安仙都的蓄奴制调查——明清福建社会制度调查报告之一,陈支平、林仁川,《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1期清初更名田立法考实,《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杨国桢、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一),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二),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三),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4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四),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五),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清代福建的蓄奴和佃仆制残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六),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七),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八),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陈支平、郑振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九),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十),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清代前期福建的非正常米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中国古代官方统计数字的价值——兼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一部嘉惠学林的新书——读王戎笙教授《台港清史研究文摘》,《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3期明清福建家族与人口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明清福建货币地租质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1期明清经济史与政治史渗透研究的新成果——评介《明清史辨析》、《明代政争探原》,杨国桢、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明清福建的民间宗教信仰与乡族组织,《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清代东南地区货币地租质论,《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杨国桢、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清人社会生活》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客家人由非客家人分支而来之举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由客家分支而成为非客家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闽江上下游经济的倾斜性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清代闽西商纲零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史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理论的重新思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福建汉人民系的相互交融,《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文集》,1998年6月福州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闽南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兴化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明清时期外省人口向福建的迁移,《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年5月社会调查与史学研究,《东南学术》1999年第4期从契约文书看清代工商业合股委托经营方式的转变,陈支平、卢增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清末民初台北芦洲民间医书试析,《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2期从契约文书看清代泉州黄宗汉家族的工商业兴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清代台北芦洲的土地赋税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三大情结,《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从契约文书看日据时期台北芦洲的土地赋税关系,《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汉人南来与闽北的开拓,《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8月闽南文化三论,《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2003年9月从碑刻、民间文书等资料看福建与台湾的乡族关系,《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1期福建向台湾移民的家族外植与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清代泉州黄氏郊商与乡族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论明末清初民间户粮推收之虚实——以休宁程氏《置产簿》为中心的分析,林枫陈支平,《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清代泉州黄氏郊商与乡族特征,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年8月论傅衣凌先生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研究,陈支平徐晓望,《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2004年8月客家地区教育的时空差异——以科举及第人数为例,周雪香陈支平,《客家文化研究》(下),2004年12月读史为文廿余载——陈支平教授访谈录,陈支平张先清,《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客观与现实的背离——郑和下西洋的从旧思考,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8月清末闽南民间抗粮与乡族势力,《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8月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区域研究的两难抉择,《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S1期唯物史观与明清农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悖论,《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清末民间抗粮与乡族势力,《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理论探索、宏观研究与旧事重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清代闽东畲族社会经济的一个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从新发现的《郑氏族谱》看明末郑芝龙家族的海上活动及其与广东澳门的关系,《明史研究》(第10辑),2007年8月1日清末民初台北芦洲民间医书试析,《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下册(1995~2007)》,2007年10月1日略论台湾杨氏族商的经营方式,《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跨越时空论“封建”,《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12期明代后期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清代泉州晋江沿海商人的乡族特征,《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傅衣凌著作集》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史学集刊》2008年第4期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光明日报》2008年8月10日清代闽台商人间经济纠纷的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3期宗教与风俗史的细部考察与多角度审视——评朱海滨的《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探寻傅衣凌先生开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之路——记《傅衣凌著作集》出版恳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福建民间族谱中所见南明史料辑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清道光二十九年财政岁入岁出数字厘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中国商人历史研究中的制度与文化:一个新的路径,《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追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治史路径——陈支平教授访谈,陈支平佳宏伟,《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明清族商研究的倡言与思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认识明代历史,《学术月刊》2010年第6期

有关研究闽南语的论文

摘 要: 中原古音随着唐军南下平乱播种在闽粤,加之中原语音和闽粤土著语音融合演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南语”方言。本文从中原文化的播迁,唐宋古音潜移默化,孕育着闽南语方言的萌生及促成闽南语方言的形成进行综合探讨,力求阐明闽南语对唐宋古音的继承与发展并形成自己的方言特色。 关键词: 中原文化 唐宋古音 闽南语 继承与发展 一、中原文化的播迁,促成闽南语方言的形成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唐宋时代建都长安、开封等中原地区,使唐宋古音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标准语音。作为闽南语系的主要区域闽东南、粤东、台湾及南洋地区,相距中原地区万里之遥,又是土著部落杂居,言语交流十分困难,不利于交流和发展需要。据《漳州府志》[1]所载,由于闽南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那些来自中原的将士逐渐把中原地区的家眷迁入闽越,有的和当地土著百姓通婚,从此在这片温暖而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成为大多数闽南百姓的祖先。他们还带来了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生产技术,同时把中原地区的母语——唐宋古音播种在闽粤,而且这种中原语音和当地土著语音随着时代推移互相融合演化,逐渐形成了后来众多方言中独具特色的“闽南语”。据《泉州史志》记载,他们“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2]他们对中原地区流散的人才和北方避难入闽的文人均能包容接纳,而且为他们提供了较为优厚的待遇,并设立了书院,教化中原文明,培养人才,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当年王氏兄弟入闽的中原将士后来大都定居于泉州周边,他们也把中原语音传入福建,进一步扩展了闽南语的流通范围。据《云霄厅志》载:“盗起,攻南海边邑,循州(今广州惠州)司马锭受命专征,檄元光潜师入潮,沿山倍道袭寇垒,俘获以万计。岭南悉平,还军于漳。”[3]在陈元光初任刺史时,“广寇陈谦连结洞蛮苗自成,雷万兴等攻朝阳,陷之,守帅不能制,元光以轻骑讨平之。”(《漳州府志》)陈元光的《龙湖集》中有“平獠宴喜”诗句:“扫穴三苗窜,旋车百粤空。”[4]当时一位将领许天正也唱和吟诗:“长戈收百甲,聚骑破千重。落剑唯戎首,游绳系胁从。”(《和陈元光平潮寇诗》)[5]所有这些无不记叙了入粤平乱的情形。由于粤东区域辽阔,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民穷则生变,寇乱频繁。陈元光“兵革徙威于外,礼让乃格其心”[6]的政治理念,“伦理则风俗自尔渐孚,治法彰则民心自知感激”[7]的施政主张,被当地百姓接受,中原文化、礼仪也得到重视和崇尚,开漳史料《忠毅文惠公行状》中就有“潮人以事闻,请乞陈元光兼戍朝阳”[8]的记载。在陈元光的统辖下,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漳州、潮汕之间的语言不断地交流和融合。至今粤东一带的方言基本纳入闽南语系,同属闽南语范畴,从此往后,无论是闽南地区的“芗剧”,还是潮汕地区的“潮剧”在语言表达上都为两地民众所理解和喜闻乐见。 台湾早在明代以前,就已经有漳、泉一带的百姓前往定居垦荒了。爱国史学家连横先生在《台湾通史·开辟纪》中记载:“历更五代,终极两宋,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台湾为垦服之地,当明中叶,漳、泉之至者已数千人。”他们“手耒耜,腰刀枪,以与生番猛兽相争逐,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难缔造之功,亦良苦矣!”[9]这些记载,体现了明代闽南一带百姓已经跨过海峡,到台湾去开拓创业了,而闽南语方言因此移植台湾,并且在岛上扎下了根。《台湾通史·户役志》所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诏以五十年丁册为常额,滋生人口,永不加赋。”“乾隆元年(1736)诏曰:凡内地百姓与海外番民,皆一视同仁,轻徭薄赋,使之各得其所。”[10]于是有大批福建、广东民众迁入台湾定居。如此往来闽台之间,闽南语就成为台湾岛上最主要的日常交流工具,始终维系着闽台两地的宗族情感。 大概也在明清时期,为数不少的闽南、粤东百姓飘洋过海,来到南洋谋生,当时被称为“过番”。据《漳州简史》载:“吕宋居南海中,去漳州甚近,漳、泉之民贩吕宋者,或折关破产,及犯压各境不及归,流寓土夷,筑庐舍,操佣贾咋作为生活,或聚妇长子孙者有之,人口以数万计。”[11]其余如印度尼西亚的旧港(当时称“三佛齐”)、马来半岛的北大年(当时称“大泥”)、文莱(当时称“婆罗”),大都有闽南、粤东人聚居的记载。这些勇敢的拓荒者经过几代人的艰苦拼搏,在当地开发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家园,定居下来繁衍后代。他们的后代子孙成了现在东南亚各国的华侨,而他们的祖先当年带往南洋的家乡母语——闽南语就在这一片广阔的地域传播世世代代,永不泯灭。 二、唐宋古音潜移默化,孕育着闽南语方言的萌生 探究闽南语的诸多因素,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与唐宋古音有着千丝万缕的特殊关系。由于汉语的发音通常离不开声、韵、调三要素,即“声母、韵母和声调”。古代称声母为“声”或“母”,宋人有三十六母的提法。依据发音部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五类。现代唇音又细分为轻唇、重唇;舌音也细分为舌头、舌上等等。比较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有两点:一是唐宋古音无舌头、舌上之分。舌上音即现在所说的“翘舌音”,如zh、ch、sh、r;舌头音即现在的“舌尖音”,如d、t、l。在唐宋时代,这两类音读是分不清的,这正好与闽南语发音相吻合。闽南语中几乎没有翘舌音,普通话里许多翘舌音,在闽南语都读为舌尖音。例如“蜘蛛、踌躇”,普通话读为“zhīzhū、chóuchú”,而闽南语则读为“dīdū/tiútú”。再注意下列汉字,普通话中声母都是zh,读翘舌音,在闽南语中却读为d:如“重、逐、侄、值、植、朝、张、摘、展、致、直、兆、罩、镇、珍、郑、阵……”二是唐宋古音无轻唇音,即没有现在的唇齿音f。这个特点与闽南语相符。在闽南语中,没有上齿摩擦下唇这个发音动作,也就没有了f这个声母。凡f声母的音节,或读为重唇音,即上唇摩擦下唇爆破发音动作。如“飞、肥、分、富、幅、蜂”等;或读为舌根音h,如“发、翻、反、丰、扶、服”等。闽南语方言区人们学普通话,总是把“繁、凡、烦……”读成“还”;把“泛、犯、范……”读为“换”;把“非、妃、飞……”读成“辉”;把“福、扶、浮……”读成“胡”,诸如此类造成了许多交流困扰,给当今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

关于ū韵母,唐代的韵书《切韵》分韵母为206部,后来改称为《唐韵》[12]。由于当时的科举考试有“试贴诗”的科目,写诗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去押韵,因此《唐韵》成为官书,成为各时学子考举写诗用韵的绝对标准。《唐韵》至少有两个地方和普通话的韵母系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是唐代的撮口呼韵母尚未形成,虽然韵目有“鱼”、“虞”之名,但实际上与合口呼u混在一起。例如“书、初、除、猪”和“余、居、渠、徐”同属“鱼”韵部;而“扶、朱、胡,儒”和“区、娱、渝、须”同属“虞”韵部。可见,在唐代语音中ü和u是混在一起的,当时人们发音也许并没有明显的撮口动作,就这一点与闽南语正好相同。在闽南语中,至今找不到有撮口发音的音节,漳州人读ü为i;厦门及泉州地区则读ü为u;诏安及潮汕地区读ü则近似于-i(后)。如“居、区”两个词,漳州人读gī、kī;厦门及泉州人读gū、kū;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有撮口呼韵母。二是鼻辅音m、n、ng充当韵尾的问题。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n、ng充当韵尾,分别组合成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而m只当声母,不能充当韵尾了。但在唐代语音中,这三个鼻辅音却都能充当韵尾,例如《唐韵》中的“侵、覃、盐、咸”四个韵部,收录的就是以m为韵尾的字。例如“林、临、阴、心、琴、今、金、音……”为“侵”韵部;“潭、参、南、男、庵、涵、含、甘……”为“覃”韵部;“檐、严、帘、帘、嫌、蟾、添、尖……”为“盐”韵部;“咸、函、缄、衔、杉、监、岩、谗……”为“咸”韵部。 如果我们用普通话朗读上面的例字,那么第一行的韵母都是in,本来不应该和属于《唐韵》中“真”韵部的“因、辛、亲、邻、津”等字分开。而其他三行的韵母都是an或ian,本来也不应该和属于《唐韵》中“寒”韵部的“寒、安、丹、残、刊”等字分开。但是在当年,这两者之间的读音那是决然不同的,试着用闽南语读读这些字,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归入《唐韵》中“侵”韵部的字,韵尾都是m,例如“林”,闽南语读为līm;“邻”,闽南语读为līn,其实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韵部。归入“覃、盐、咸”韵的字,韵尾也都是m,例如“含”,闽南语读为hām;“寒”,闽南语读为hān,它们应属于不同的韵部。由此可见,闽南语比较完整地继承了唐宋古音中鼻辅音充当韵尾的语音特点。唐陈元光的《龙湖集》中有“落成会咏”诗句:“云霄开岳镇,日月列衙瞻。胜日当佳庆,清风去积炎。山畚遥猎虎,海船近通盐。龙泽覃江浦,螭坳耀斗蟾。文床堆玉笏,武座肃金签。奇计绳陈美,明诚学孔兼。忠勤非一日,箴训要三拈。千古清漳水,居官显孝廉。”[13]全诗共用八韵,依次是“瞻、炎、盐、蟾、签、兼、拈、廉”,全属“盐”韵部之韵,假如用闽南语读之,全是m收尾的鼻韵母。而且这种语音现象持续到元代,元代以后,大概由于北京成为国都,北方话成了“官话”广泛流传,北方方言取得了绝对的优势,那么大部分地区以m为韵尾的字音逐渐消亡,最终归并到以n为韵尾的字音中去了。 至于声调,古人把它分为“平、上、去、入”四调,且以平为“平”;以上、去、入为“仄”。“平”者不升不降,其音轻扬;“仄”者或升或降,如山路之起伏。古代格律诗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平仄递替,构成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感。到了近代,入声渐渐分化消失,原来的入声字后归入“阴、阳、上、去”四声中去了,因此现代汉语语音中已经没有了入声这个声调了。据说现在的北方人学诗词格律,辨别平仄时,古入声字这个部分总是把握不好,也许他们会感到困惑,一些明明现在读起来音调属于阴平的字,为何要把它们归入据说是急迫而短促的入声调里去呢?在通行闽南语一带,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因为在闽南语里,至今仍然顽强地保留着入声这种声调。试以普通话朗读下列例字:“剥、削、卓、踢、逼、突、出、发、一、膝、屋、督、约、缺”;“德、国、竹、笛、学、习、集、合、值、得、独、逐、敌、革”。很明显第一部分为阴平调,第二部分为阳平调。可是改用闽南语读之,它们就变成一种又急又短的入声调了。原来这些字都是古入声字,在诗词格律中属于仄声字。 综上所述,说明闽南语仍然保留了唐宋古音在声、韵、调方面的许多重要特征,无怪乎有人把它称为“中古音的活化石”了。拥有一口闽南语,伴随着这一群华夏儿女一往无前、万难不屈的足迹从历史的烟云中走来,见证多少悲欢离合,创造了多少辉煌业绩。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还会继续发扬艰苦拼搏的开漳精神,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朝着祖国强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朝着民族大团结的明天奋勇前进。

三本论文,台湾中央图书馆,一本全文下载,一本是纸本论文扫描档(限国图所属电脑使用) ,所以第三本除非台湾有人可以去学校弄,请教授或学校与对方学校连系帮忙吧,当然这要花钱的以下是台湾地区的中央图书馆(又称国家图书馆)网址,你可以也申请帐号下载的第一本邱湘云的 1. 海陆客家话和闽南语构词对比研究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94/博士 研究生:邱湘云 指导教授:锺荣富 电子全文 被引用:5点阅:182评分:下载:60书目收藏:0 1. 台湾四县客语量词系统研究 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89/硕士 研究生:吴莉雯 指导教授:戴浩一/罗肇锦 纸本论文扫描档(限国图所属电脑使用) 被引用:8点阅:82评分:下载:0书目收藏:0 1. 台湾闽南语及客语量词系统比较研究 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91/硕士 研究生:陈韵予 指导教授:戴浩一 被引用:3点阅:86评分:下载:0书目收藏:0

日本语有许多是吴音,也就是吴越地区的话被吸收了,这些依然保留当地地区语言的特点,就是没有N这个音,比如终わる是完的意思,日语用罗马音表示OWARU 完的汉语拼音是WAN 他那边是WA,这都是受吴越地区口音影响的,在唐日本九州和四国都有归中国管的属地,你看下地图这两个岛离吴越地区最近,因为我们是发达国家在古代,我们有东西日本不一定有,而刚好日本也用汉字来做自己文字,所以我们这里叫什么它也叫什么,这就是音读,音读就是我们这里传到那里去的,就拿我是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人来说吧,壮语没有电话这个词,所以用壮语说电话这个词,我们还是说电话,所以日本很多古代词语是我们这里读音,但是说到近代此话基本上是日本人先翻译,我们这里接受的,就拿电话说,最早清朝人说电话叫“德律风”这个就是电话的英文谐音,是日本人把他翻译成电话的,其实我们现在日常用的60%近代此话都是日本人在明治维新时期翻译的,包括 共和 民主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大部分西洋传入的思想和概念!还有一点日本人和中国人没有一点关系,这个国家统一比较晚,但是出现文明也早,日语和我们不是一个语系,黏着语,只能说它受了吴越地区语言的影响!因为他们早期国家和曹操魏国建交,魏国表示对日本的友好把魏字拆了一半,给了个倭字给他们,倭字表示中国没有把日本民族当做蛮夷,因为这个人次旁是有尊敬意思。所以不要听那些愤青说什么日本是我们后裔,根本就不搭界事情!

歌曲绒花的毕业论文

《绒花》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以“反色调”的处理方法与“翠姑跪走风车矶”这个场面同时出现,它不是外在的一般性的称赞,而是通过委婉的叙说深沉地揭示了人物内心无比崇高的精神世界。

银幕上,一方面是翠姑为救哥哥艰难地抬着担架爬越石梯:一方面起伏的山峦、挺拔的青松、美丽的光斑交替出现,汇集成一幅壮美的青春图画。这时,电影插曲《绒花》响起,音乐以影片主人公的视角。如说如唱,倾诉心声。

首唱者李谷一老师收放自如的“气声唱法”的运用,使其旋律虚幻飘逸。优美中略带淡淡的哀愁。形成了典雅、细腻、含蓄的音乐美。达到了朴实自然、亲切生动的艺术效果。

在这里,《绒花》不是对何翠姑艰苦攀登这一画面意义的简单重复。而是以优美的歌声赞颂她崇高的思想、美好的心灵。电影插曲成功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与画面相对位而存在。

抒情的音乐和艰苦攀登的画面。从不同的侧面同时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部动作的意义,使人物呈现出多侧面、立体感。电影插曲《绒花》的有效运用给观众带来视听合一的巨大震。

简介:

《绒花》是一首情感质朴、率真的歌曲。它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是为电影《小花》制作的的插曲。在第三届电影“百花奖”评选中,《绒花》获得“最佳音乐奖”。无疑作曲者在其中凝聚了对“情、美、新、理、味、力、趣”的追求。

电影《小花》以赵小花、何翠姑寻找哥哥的故事情节为主线,描写了战争年代人的悲欢离合。这部电影改编自军事题材小说《桐柏英雄》,却把烽火硝烟推到后景,在人民革命战争的背景下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兄妹情、母女情。

雪绒花是奥地利的国花,而每年入冬的那一天,就是奥地利的绒花节。这一天,人们都会用白色丝带在胸前系上一枚精致的蝴蝶结,当地人叫它绒花结,它象征着洁白的雪绒花,寄予着人们对于美好、纯洁的向往。 而这一年的绒花节,络拉兹小城飘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和人们胸前的白色绒花结相互映衬,仿佛共同庆祝着这个美丽的节日。大雪漫天飞舞,雪花飘落在一个刚刚从异国他乡归来的男人身上,也打湿了他胸前的绒花结。他小心翼翼的把雪花放在掌心,看着它们慢慢融化。 这个男人名叫凯文,若干年前的绒花结,正是他向未婚妻艾薇儿求婚的日子。在小城的一家咖啡吧,他们为彼此系上绒花结,他们还有个共同的习惯,就是系完绒花结后还会在上面用手指画一个圈。艾薇儿总说这样才会幸福。 可是,凯文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们婚礼的前夜,艾薇儿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歹徒的强暴!一瞬间,幸福就被击得粉碎!精神几近崩溃的艾薇儿选择了用自杀来结束这一切,她默默吞下了上百片安眠药。 那年的绒花节,他们的世界充满阴霾。送到医院,艾薇儿经过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但是因为脑部长时间缺氧,她一度处在昏迷状态。凯文日夜守侯着艾薇儿,他将那枚绒花结亲手系在艾薇儿床头,希望她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 历经了七天七夜的昏迷后,艾薇儿终于醒了。可艾薇儿的父母挡在病房门口,不让凯文接近艾薇儿。原来,苏醒过来的艾薇儿失去了所有关于凯文的记忆,医生说这是选择性失忆症,当人受到刺激时,会逃避性的藏起一些记忆。 艾薇儿的父母老泪纵横,他们声泪俱下的恳请凯文不要再出现,“就让她忘了那一切吧!你的出现会勾起她伤心的过往,她可能会再度陷入昏迷,甚至又选择自杀。”这对老人几近哀求的眼神,让凯文无法拒绝。随着厚厚的玻璃窗,他远远的凝望着艾薇儿平静的脸,这成了他记忆里最后的印记…… 若干年后今天的这场雪不知不觉,飘舞的雪花带走了凯文手掌的体温,可他不愿缩回,他感受着片片雪花悄悄的落在掌心,那柔软的、小小的躯体,多像这些年来自己对艾薇儿的思念。 “第十个绒花结了。”凯文心里默默数着,到今天为止,他退出艾薇儿的生活已经整整十年了。雪越下越大,凯文走到一家咖啡吧门口,他一下子喜欢上这个咖啡吧的名字——“绒花驿站”。 “欢迎光临!”年轻的女店主笑容温和。她没有抬头,正忙着给咖啡吧的每个杯子上系绒花结。一旁的炉子上住煮着刚刚磨碎的咖啡豆,浓郁的咖啡香,溢满了整个房间。 凯文在吧台上坐下,看着女店主那柔和细腻的侧脸,不由得又想起艾薇儿那张美丽的脸。他的心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变成一个小小的绒花结,被她绕在指间。他品了一口咖啡,忽然对店主说:“可以请教你一个问题吗?” “你问吧!”女店主语调轻柔。凯文的心揪得更紧了,他说:“一个男人坚守了十年的爱情,一个女人因为意外已经遗忘了十年的爱情,你觉得还能开始吗?” “既然你这么爱那个女孩,她不记得也没关系,重新开始吧,再追求她一次,重新谈一次恋爱,也很不错吧!”女店主抬起头,带着浅浅的笑,两个娇小的酒窝透着红润。 “但是,”女店主低下头,似乎若有所思,“但是如果她已经结婚了,那你还是放弃吧,不要伤害另一个男人。”女店主的眼神一下子伤感起来,她看了看坐在不远处的凯文。 此刻,凯文正情不自禁的将咖啡杯上松掉的绒花结系好,末了他习惯性的在上面画了个圈。这一切让女店主看在了眼里。“你的绒花结松了,”女店主柔声道,“我帮你再系一下吧!”她走在凯文面前,低头帮他重新系好,末了也画了个圈。 这让凯文猛地抬起头,他看见了女店主的脸。他的心都要碎了,眼泪几乎溢满眼眶。在他的面前,正是十年来让他魂牵梦萦的艾薇儿!十年前的这一天,她也为他做过同样的动作,只是现在……难道她已完全认不出自己了吗? 就在同时,凯文瞥见了艾薇儿无名指上漂亮的结婚戒指。原来,那些没有自己的日子里,她真的过得平和安详,甚至已经有了爱情的归宿。一滴温暖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下来,落在凯文胸前的绒花结上,溅在艾薇儿手指上。 女店主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她真的就是艾薇儿。她摘下戒指,放在凯文手中。那几个如雪绒花般美丽的名字清晰的出现在凯文的眼帘——戒指里刻的,是凯文的名字! “真的是你吗,凯文?”幸福的泪水终于交织在了一起,咖啡吧里的绒花结也在为他们起舞。其实,爱情里的一次意外便是人生中的一个驿站,只有两颗相爱的心相碰才能系出美丽的绒花结,当然不要忘记还要在上面画一个圈才会幸福……

闽南石狮的毕业论文

关于石狮的“吃”,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人间烟火,这份独属于“家”的味蕾记忆,一直是众多石狮游子们永远解不开的乡愁。因为在这里,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鲜美根本没法停下来。 来到石狮一日三餐不知道吃什么?那不妨就用清晨的一碗花生汤打开你一天的味觉。一手油条、一手花生汤,大概是许多老石狮人的早餐标配,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时候务必将油条掰断了,浸泡在花生汤里,就着浓郁的花生汤下肚,这才是最地道的吃法。如果不喜欢清早吃甜的朋友,那在石狮,咸口美食的选择也依旧很多,一碗肉质细腻、汤汁浓郁的牛肉羹;一碗入口即化,包罗万象的面线糊……都可以是你早餐时段的绝佳之选。 此时,临近午饭时分,八卦街传统业态市场的市井老字号都忙得火热。“福记”蚵仔煎、新华路大肠猪血、马脚桥肉粽等摊位上,客人们络绎不绝,店家们大声招呼着,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面。 对于喜好夜宵文化的石狮人来说,石狮的夜最具浪漫。除了人们最为熟知的王吉螺仔摊,此时海岸线上的海洋风味才是最令人回味无穷的。永宁红塔湾、祥芝古浮湾……在这里,人们沐浴着略带咸味的海风,品味着最鲜甜的海鲜,倾听着骰子声、酒杯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的动听乐章……这大概就是所有石狮人的人间至味。 在石狮,除了一日三餐能够体验烟火,这里的一年四季,也是倍有仪式感。闽南,是一个注重风俗礼节的地方,石狮尤甚,然而这种讲究在“吃”上面体现得尤为到位。正月十五的“上元圆”、清明前后吃润饼、端午忙煎“堆”……每一个节日,石狮都以它特定的饮食习惯,来传递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然更迭的敬畏,正是这种沉淀了几百年的饮食文化,让众多远居海外的游子更怀乡愁。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食是人类的生存结晶,更是一个地方的人文写照。在石狮,即便是街头一些不起眼的冰水店、螺仔店,都可能是当地人用心经营了几十年的老铺子,它们的存在不仅熨帖着人们的胃和心,也仿佛能从中触摸到时光溜走的痕迹。在这里,打动人的或许不仅仅只是美味,更是美食所折射出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认真,假如有机会,不如来石狮,来品味一下这种不紧不慢,不随便应付的美食文化。 (陈嫣兰)

以前小学有发一本书叫做<乡土>的...上面都是...

那就讲讲人文地理吧。

泉州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泉州市 面积11244平方千米,丰泽区 面积 132平方千米,鲤城区 面积52平方千米,洛江区 面积 382平方千米,泉港区 面积 326平方千米,石狮市 面积 189平方千米,晋江市 面积 721平方千米,南安市 面积2035平方千米,惠安县 面积 762平方千米,安溪县 面积2983平方千米,永春县面积1452平方千米,德化县面积2210平方千米,金门县(待统一) 黄山归来不看山,泉州归来不看闽!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是一座属于客人的城市环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因此别称刺桐城。那些橘红色的骑楼已经泄漏了关于这个城市的过去。穿行在古老的民居当中不少楼房的红墙上都镶嵌着诸如“江夏衍派” “九牧传芳”之类的牌匾这些似曾相识的地名,让我颇有几分困惑今天的泉州城不少人祖上都是西晋永嘉之乱中南迁的中原人.古书上曾有记载,“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虽然千年以降,他们早已经是这个城市的主人但是他们依然保留着从中原带来的某些生活习性,还有他们不变的姓氏。而那些镌刻在红房子上的文字正是他们的郡望之所。 老房子精雕细刻非常精美,虽然岁月轮回,但是那些细节依然动人。这些房屋当年都是那些贵族和望族所有的,但很多也是数易其主了,那些房子的主人已经不在是那些牌匾的主人了。所谓“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今天泉州古居的真实情境了。 虽然那些牌匾已经失去了承载一段信史的作用,但是每一个懂得南音的人,依然承担着这样一个身分认同的作用。因为这种独具特色的乐曲正是源于当年南来的中原人的行囊,是当年中原宫廷音乐和闽南音乐的一种衍生。入夜时分,独自去逛夜市的时候,在泉州文化馆边上看到了唱南音的台子。台上有人横弹琵琶,有人竖拿洞箫,曲调悠扬婉转,在泉州并不很明亮的夜晚颇有几分缠绵的意味但要一小壶茶,一个人闭上眼睛去感受,从那些咿咿呀呀当中也能够听出一些心潮彭湃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