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闽南文化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28 01:50:03

闽南文化毕业论文

闽南,祖国版图上的一个东南小隅,它虽不大,却是锦绣中华的灿烂奇葩,它所特有的闽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璀璨耀眼的明珠放射出熠熠光芒,是一种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使闽南人永不言败、爱拼敢赢,更是闽南人优秀精神品质的重要体现!我们是闽南人,我们爱闽南,爱有着独特魅力的闽南文化,爱脚下这片叫做闽南的土地! 在这小小的土地上,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代代闽南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今天我们跟随着市委书记黄少萍一起走进闽南,走进这一片我们至深至爱的土地,与海内外的观众一起,品味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 古色古香的南音表演,旋律缠绵深沉,让我们再次聆听了中原地区的天籁之音;木偶戏《钟馗斩妖》表演得惟妙惟肖,将钟馗的浩然正气、刚正不阿表现得淋漓尽致;身着短衫、头戴花布巾的惠安女勤劳、坚韧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现代女子学习;闽南歌《爱拼才会赢》激励人心,它替那些失意的人们拂去心头的阴霾,抚平眉头的皱纹,让他们再次从充满正能量;菲律宾侨领陈永栽,倾嚷兴学,每年资助1000名菲律宾华侨子弟,带领他们来中国,来泉州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古老的镀金唱片带着闽南精髓――闽南语到广袤无垠的外太空寻觅外太空知音,留给闽南人无限的遐想和充溢心间的自豪与骄傲;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心系家乡,无法割舍闽南这块令他们魂牵梦萦的土地,走到哪都不忘家乡,为家乡走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造福家乡百姓 ……闽南用它独特的魅力,告诉我们,闽南韵就是爱拼敢赢、勤劳坚韧、重乡崇组的代名词。 爱拼才会赢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歌。它鼓励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绊脚石的失意人们不要灰心失望,不要对前途的光明丧失信心,要抱定信心,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人生好比海上的浪,有时起,有时落”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遇到惊涛骇浪的袭击,有时会触到海底的礁石,但我们闽南人不会惧怕,我们迎难而上,绝不半途而废,会持之以恒和困难对抗到底。歌中“一时失志毋免怨叹,一时落魄毋免胆寒”告诉我们的、要我们学习的就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着实可贵,我们新一代的闽南人要学习并且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诸葛亮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歌中认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与诸葛亮的想法背道而驰。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而我比较喜欢歌中的的说法,“七分靠打拼”。一个人成败与否大部分不是依靠上天是否眷顾,而是取决于自己。我相信只要你锁定一个目标,并且制定一个严谨、周密的计划,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我想不久后,成功将在不远处朝你招手。就拿闽南本地的一个卫生用品企业家来说吧。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许多企业老板开始裁员或在等着熬过这段困难期,而他没有,只是降低原来的价格,做工更精细,一件件东西物美价廉。拿到市场上,很快就被抢购光,他们的销售额上升了几十个亿。那个企业家把歌词改成了“人生好比海上的海浪,有时起,不要落”。我以前也是都在实践诸葛亮的那句话,记得有次考试没有提前准备的我居然取得了较不错的成绩,我就觉得奇怪,拿来一看,原来算错了分。我当时就觉得这一定是自己的运气好,之后一定能再次走运。于是在下次考试前,我就放开了玩,根本不管考试的事,可等到试卷发下来一看,就傻眼了,得了一个令我意想不到的差数,我的泪水流了下来,自那次以后,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不偷工减料,我的成绩也不断提升。我更加坚信三分靠命运,七分靠打拼这句话了。我跟企业家的事例都说明要想成功不能空等,要付诸于行动,上帝只眷顾会动脑子愿努力的人。这一条令我受益匪浅,也说明了这首歌不仅是闽南人的精神表现,也是我们心灵的良师益友。 深沉婉转的古韵,精致典雅的戏服,南音的演奏乐声袅袅,余音绕梁、悠远绵长。南音—中原音乐的遗响,经历了历史的沧桑、风雨的洗礼仍有着不老的韵味。我曾有幸听过南音,我心中的“天籁之音”的表演,旋律缠绵悠远。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像一股清泉缓缓流入我心间,缓缓的沁入我心田,心中像是被什么洗净一样,没有丝毫杂念,久久荡漾在心中的就是这优美的音律。 在外的闽南人每每听到南音就想起故乡,就忍不住潸然泪下,南音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 南音在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名录。我们为了南音能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泉州地区在中小学开设了南音课,让闽南的孩子从小就能感受南音的美妙乐声。南音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是闽南地区的“天音”,我们要传承保护它,让它在历史长河中不被城市的喧嚣湮没,仍能响彻在华夏大地上! 身着短衫、头戴花头巾的惠安女顶着烈日在海边劳作着,她们脸上都挂着恬静的微笑,在海边着挥洒汗水,展现出她们勤劳坚韧的品格。她们是闽南文化的代表,她们与蔚蓝必碧净的大海连成一片,构成一幅唯美,有深意的闽南画卷。 看到她们在海边劳作着,任劳任怨,毫无怨言,而我在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温室里还不满意,我顿时感到羞愧万分。我实在是不如他们,不如她们吃苦耐劳,不如他们品格坚韧。我自此下定决心,要以他们为榜样,像她们一样,做一个勤劳能干的女子。在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学校,帮老师擦黑板,帮同学打扫地板等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劳的好习惯,不再懒惰。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皇宫起”,世上独一无二的摩尼教寺庙,独特有韵味的闽南语等众多闽南代表事物将我们领进闽南,让我们感受到闽南韵,让许许多多的人了解这片叫做闽南的土地。 通过观看海纳百川 闽南韵这个节目,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人更加了解了闽南,看到了闽南人包容兼蓄、爱拼敢赢、海纳万物的海洋精神和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我希望我们新一代闽南人将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闽南文化更好保护与传承!最后,我想说:“闽南搏击了历史长浪、翱翔了浩瀚太空,从远古走来,告诉人们闽南韵是中华神韵,中华不变的精彩!

闽南文化对闽企的创业及转型成功的重要作用总结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闽南人,见证了闽南的民营企业的从创业、发展到成功的全过程。我看到了闽南的文化在这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看到许多发生在身边转型案例,因此,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认识的闽南文化,同时分析一下闽南文化在闽南企业的成功及转型发挥的重要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闽南文化?闽南文化又是包含了什么样的精神和理念呢?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来了伊斯兰文化,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又带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的结果。闽南文化各种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先进因素有机地融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有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时至今日,闽南文化对社会影响最大,是其中的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用如今被许多国人广为传颂的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后,闽企的发展速度惊人,特别是以泉州范围内诸多企业为代表的闽派服装和运动品牌(主要分布在泉州各区、晋江、石狮一带),知名的有:安踏、特步、匹克、361°、乔丹、劲霸、柒牌、九牧王等。他们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其中很大归功于闽南文化的驱动。

闽南文化这种“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闽南企业的成功和转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都清楚,闽南地区的企业绝多数为家族式企业,都是由当地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创立,由于生于此、长于此,闽南地区的历史人文对这一代创业人的熏陶是深远的,不可替代的。闽南文化的内涵几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经营理念和创业精神。而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他们把这种文化深深的融入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企文化氛围,这样闽南文化为闽企的成长、成功提供了土壤、水与空气,成就了一批具有浓郁闽南文化内涵的著名企业。

这些富含闽南文化基因的企业,发挥“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一次次的战胜自己,征服客户,最终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辉煌成果,在残酷的市场较量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匹克”,即是这众多的在闽南文化驱动下发展起来的佼佼者,匹克的成功是闽南文化驱动企业转型成功的典型案例。

那么下面我就来分析他们从创业至今,在发展历程中四次重大转型,让大家感受一下,闽南文化从中所起的作用。

第一次转型:被逼自创品牌!

匹克在创立的伊始就被逼改变初衷自创品牌,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转型。

谈起匹克的创立,不得不提到他们的创始人,现任的董事长因为家境贫寒,高中毕业的许景南不得不加入到拉板车的行列。正是在这卖苦力的行当里,许景南挖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来,世界品牌耐克的鞋厂将落户泉州,凭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提出与耐克合作,为耐克做配套加工,并于1988年开始筹资建厂。没想到就在他建好厂房后,耐克却从泉州搬走了。始料不及的变故让许景南和他的工厂陷入了进退两难境地。窘迫之下,许景南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做鞋,创自己的牌子!他将耐克留下的技术人员、工人全部吸收到自己的工厂,快速建立自己的研发和生产系统,开始了艰难的自创品牌之路。

第二次转型:改变传统营销渠道

1991年,伴随着赞助八一篮球队,匹克名声大振。匹克鞋很快成为了当时的抢手货,匹克由此取得了飞快的发展。

然而1998年以后,由于安踏等一大批运动品牌的兴起,市场竞争的加剧,体育用品行业的渠道体系由“以商场为主”转向了“以专卖店为主”营销模式。

一直以“大商场营销”和走批发路线为主的匹克因此发展步伐迟缓,在与其他新崛起的闽籍运动品牌的竞争中处在了下风,先后被许多后来者赶超。

于是,匹克开始了第二次转型——经销渠道的变革,确立了把专卖店开到各大城市中去的战略。从此匹克专卖店在全国各省市像雨后春笋纷纷冒出,遍及全国各个人口密集的`地方。

第三次转型:国际化品牌战略,“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内运动品牌。

随着事业的快速发展,加上来自国内外各种品牌的竞争,匹克预感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出,光靠产品质量还远远不够,匹克还需建立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核心价值,于是匹克迎来了第四次转型——发展国际化品牌的战略转型。匹克正式联姻nba,走出了一条与其它体育品牌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利用转型的资源,匹克在篮球领域的资源优势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匹克的“篮球装备专业制造商”的形象得到了强化。

第四次转型:强强联手,打造国际化企业。

匹克上市之后,面临再一次的转型,从一个家族企业转变成真正一个国际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国际化的管理要求摆在眼前——企业的财务分析、科学决策、防范风险、计划执行、协同办公、信息共享等诸多方面都必须在短期内获得快速提升,国际化的品牌必须配予国际化的管理。

企业迫切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手段和一个更为系统的信息沟通平台,用于加强内部的现代化标准管理,实现全世界各地的分支构和销售门店,以及各区域的合作伙伴的协同“作战”。投入重大力量全力配合,始终以帮助客户成功为己任,未来将在匹克的第四次重大转型中添加一笔浓墨重彩。

只要有那份勇气去敢于转型,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就会有新的机遇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是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有关闽南文化的毕业论文

闽台文化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异。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意识两岸文化异性,寻找两岸文化的共同性,特别是在妈祖文化、关公文化、南音、戏剧、旅游诸方面加强合作,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在新的领域推动创新。海峡两岸本同根,血脉相连一家亲;一衣带水一线牵,两岸携手情更深。 台湾本省人大部分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厦门闽南金三角。可以说,台湾的文化和福建的闽南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联系,台湾讲的地方方言也是以闽南话和客家话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近代史中,在荷兰人统治下长达38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也有50年,台湾光复之后,国民党时期也有50多年,所以,多元文化在台湾和谐共存,从人们的思维、语言诸方面都有了台湾的特色,这一切都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的,这也是台湾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差异,这是事实,也是绝对不可否认的。 但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台湾大部分的人信仰佛教,特别是福建妈祖,中国历史上的关公在台湾信徒甚众,由于台湾的地理环境,信仰妈祖的是海洋文化的最大特征,妈祖作为沿海人民的保护神,在台湾大受崇拜,这也是海峡两岸文化的最大共同点,我们要充分寻找两岸人民大众都能接受的共同之处,和风细雨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特别是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润物细无声,让广大的台湾民众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光辉。 一道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情与缘,更阻挡不了两岸人民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愿望。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以来,福建省凭藉闽台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大批台湾同胞到福建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兴办实业,推动了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往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这一祥和的氛围对于同根同族的两岸骨肉同胞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陈支平教授科研成果显著,承担省部级以上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专著有:《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获全国高校第二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明史新编》(获1995年国家教委第一届社会科学二等奖)、《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福建宗教史》、《基督教与福建民间社会》、《福建族谱》、《客家源流新论》、《民间文书与明清赋以史研究》、《历史学的困惑》、《透视中国东南》等,主编大型丛书《台湾文献汇刊》100册及《闽台民间族谱汇编》、《福建民间文书》等。目前正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福建社会文化史的研究。陈支平教授在担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期间,加强学科建设,努力培养合理的学术梯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使历史系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增至三个,并成为国家教委首批批准建立的文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继续保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在学术界的领先地位。一、著作《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明史新编》(合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福建宗教史》,1996年《福建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客家源流新论》,1997年《福建六大民系》,2000年《透视中国东南——文化与经济的整合研究》(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与社会》,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民间文书与明清赋役史研究》,黄山书社,2004年《民间文书与台湾社会经济史》,岳麓书社,2004年《历史学的困惑》,中华书局,2004年《中国通史教程(第三卷)》二、主编《台湾文献汇刊》100册《台海研究丛书》《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闽南文化丛书》三、论文试论康熙初年东南诸省的“熟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清代江西的粮食运销,《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试论康熙年间大陆与台湾统一的经济必然性,《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福建华安仙都的蓄奴制调查——明清福建社会制度调查报告之一,陈支平、林仁川,《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1期清初更名田立法考实,《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杨国桢、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一),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二),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三),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4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四),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五),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清代福建的蓄奴和佃仆制残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六),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七),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八),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陈支平、郑振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九),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十),傅衣凌、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清代前期福建的非正常米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中国古代官方统计数字的价值——兼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一部嘉惠学林的新书——读王戎笙教授《台港清史研究文摘》,《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3期明清福建家族与人口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明清福建货币地租质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1期明清经济史与政治史渗透研究的新成果——评介《明清史辨析》、《明代政争探原》,杨国桢、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明清福建的民间宗教信仰与乡族组织,《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清代东南地区货币地租质论,《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杨国桢、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清人社会生活》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客家人由非客家人分支而来之举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由客家分支而成为非客家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闽江上下游经济的倾斜性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清代闽西商纲零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史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理论的重新思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福建汉人民系的相互交融,《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文集》,1998年6月福州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闽南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兴化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明清时期外省人口向福建的迁移,《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年5月社会调查与史学研究,《东南学术》1999年第4期从契约文书看清代工商业合股委托经营方式的转变,陈支平、卢增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清末民初台北芦洲民间医书试析,《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2期从契约文书看清代泉州黄宗汉家族的工商业兴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清代台北芦洲的土地赋税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三大情结,《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从契约文书看日据时期台北芦洲的土地赋税关系,《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汉人南来与闽北的开拓,《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8月闽南文化三论,《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2003年9月从碑刻、民间文书等资料看福建与台湾的乡族关系,《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1期福建向台湾移民的家族外植与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清代泉州黄氏郊商与乡族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论明末清初民间户粮推收之虚实——以休宁程氏《置产簿》为中心的分析,林枫陈支平,《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清代泉州黄氏郊商与乡族特征,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年8月论傅衣凌先生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研究,陈支平徐晓望,《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2004年8月客家地区教育的时空差异——以科举及第人数为例,周雪香陈支平,《客家文化研究》(下),2004年12月读史为文廿余载——陈支平教授访谈录,陈支平张先清,《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客观与现实的背离——郑和下西洋的从旧思考,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8月清末闽南民间抗粮与乡族势力,《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8月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区域研究的两难抉择,《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S1期唯物史观与明清农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悖论,《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清末民间抗粮与乡族势力,《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理论探索、宏观研究与旧事重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清代闽东畲族社会经济的一个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从新发现的《郑氏族谱》看明末郑芝龙家族的海上活动及其与广东澳门的关系,《明史研究》(第10辑),2007年8月1日清末民初台北芦洲民间医书试析,《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下册(1995~2007)》,2007年10月1日略论台湾杨氏族商的经营方式,《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跨越时空论“封建”,《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12期明代后期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清代泉州晋江沿海商人的乡族特征,《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傅衣凌著作集》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史学集刊》2008年第4期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光明日报》2008年8月10日清代闽台商人间经济纠纷的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3期宗教与风俗史的细部考察与多角度审视——评朱海滨的《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探寻傅衣凌先生开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之路——记《傅衣凌著作集》出版恳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福建民间族谱中所见南明史料辑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清道光二十九年财政岁入岁出数字厘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中国商人历史研究中的制度与文化:一个新的路径,《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追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治史路径——陈支平教授访谈,陈支平佳宏伟,《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明清族商研究的倡言与思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认识明代历史,《学术月刊》2010年第6期

研究闽南文化的论文

自己去看

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空间研究【中文摘要】在《北京宪章》中曾这样指出:“技术与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建筑环境趋同,文化的多样性逐步消失。”作为中国古建筑瑰宝之一的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能否摆脱这种危机?在逐步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步伐当中,客家土楼特色文化能否屹立不倒?在未来的城市中,土楼能否体现其特有的人文与历史价值并继续延续下去?其空间构成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色魅力?带着诸多问题,本文试对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空间进行了相关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南迁的汉人来到荒芜的山林,面对重重生活困难,逐步开始了他们聚居生活。为了能够对福建客家土楼作出更好更细致的研究,本文主要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群当中的圆楼(圆寨)为典型研究对象,并围绕圆楼展开一系列检索与调研。首先对土楼的建筑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影响土楼建筑形成的历史与人文因素。另外,从客家土楼当地的自然资源入手,寻找土楼形成的自然与历史因素。然后重点分析土楼建筑的空间特质,从平面到立面,从墙体到空间结构逐一作出分析与诠释。探究其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接下来,从客家土楼的结构与装饰风格入手,进一步研究土楼空间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特性。最后重点阐述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对今天现代建筑空间及空间形态设计的启发。重点通过圆形土楼研究其空间形成的过程与构造特色,解释其内在的物质精髓与文化精髓,来探索与寻找空间设计的进一步发展途径。【关键词】:客家土楼建筑空间结构目录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Ⅱ绪论…………………………………………………………………………………1第一节课题研究意义………………………………………………………………1第二节课题研究的现状……………………………………………………………1第三节课题研究的特征、范围及基本框架………………………………………2第一章.客家土楼建筑环境的状况与成因………………………………………3第一节自然与地域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31.1.1地理气候、地形、地貌…………………………………………………31.1.2自然资源、建筑资源……………………………………………………3第二节社会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41.2.1人文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41.2.2历史环境…………………………………………………………………41.2.3思想观念(传统风水文化)……………………………………………5第二章.土楼建筑空间解析………………………………………………………5第一节.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形式特征……………………………….52.1.1土楼建筑空间的平面分析……………………………………………….2土楼建筑内部空间合理性……………………………………………….3土楼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4客家土楼建筑的空间形态组合………………………………………….5客家土楼建筑的立面设计………………………………………………9第二节土楼建筑的结构、材料与技术要素…………………………………….1土楼建筑结构的主要特征……………………………………………102.2.2土楼建筑结构与材料的有机联系……………………………………11第三节土楼建筑空间形态的风格与装饰要素…………………………………132.3.1土楼建筑装饰风格的主要特征………………………………………132.3.2土楼建筑装饰构造与装饰手法………………………………………13第三章.土楼建筑空间的形态与技术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启示…………15第一节土楼建筑空间的形式与功能互化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启示……………15第二节土楼建筑空间的生态技术手段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启示………………16第三节土楼建筑空间的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启示………………17第四章.结论与建议………………………………………………………………17致谢…………………………………………………………………………………19参考文献……………………………………………………………………………201绪论第一节.课题研究意义福建客家土楼作为中国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正式向联合国申报。福建客家土楼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它又凭借什么样的优势与特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奇葩之一究竟对我们今天的建筑与空间有什么影响,而今天的生活空间设计又能从土楼之中汲取到哪些养分呢?等等这些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与研究的。第二节.课题研究的现状福建永定(注释1),客家土楼(图1-1)达到2万多座,从造型上分就有方形、圆形、五凤形、八角形、日字形、一字形、殿堂式围楼、府第式方楼等30多个种类,分布于永定县各个乡镇。而土楼最早在公元13世纪的元代以后就已经出现。客家土楼最突出的功能是聚族而居,同时它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祖堂常是宗族议事、婚丧喜庆、会客、宴会、演戏的好地方。楼有门坪,既可作为休闲和举行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又可晾晒农作物、调节阳光等。其他建筑物,如水井、浴室、厕所、牛栏、猪舍、磨房等,也一应俱全。福建省文物局有关人士表示,福建土楼是汉民族客家民系形成并创造特殊文明的标志物。随着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专家、学者们对土楼的研究兴趣大增。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研究与阐释,如:马丽《对土楼聚居环境现状的思考》,程爱勤《风水学说对客家土楼的影响》,李志一个县级市,是客家分布区域之一。2文《客家土楼的建筑艺术特色》、《客家土楼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与精神性建构序列》,严志铭《永定客家土楼利用与保护间的共生关系》,张昉《土楼建筑与文化》等。第三节.课题研究的特征、范围及基本框架通过实地考察,从了解客家土楼到理解客家土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与诠释客家土楼的过程。为了能够作出更好更细致的研究,本文主要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群当中的圆楼(图1-2)为典型研究对象,并围绕圆楼展开一系列检索与调研。首先对土楼的建筑环境进行考察,调研影响客家土楼建筑形成的历史与人文因素。另外,从客家土楼当地的自然资源入手,寻找土楼形成的自然因素。然后重点分析土楼建筑的空间特质,从平面特征到立面特征,从墙体到空间逐一进行分析与诠释,探究其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接下来,从客家土楼的空间结构与装饰风格入手,进一步研究土楼空间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特质。最后重点阐述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对今天现代建筑空间及空间形态设计的启发。重点通过圆形土楼研究其空间形成的过程与构造特色,解释其内在的物质精髓与文化精髓,来推动空间设计的进一步发展。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群居建筑,独特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其二,福建客家土楼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和重大社会变迁与动乱中,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的民族传统基础之上的建筑艺术成就和历史见证;其三,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和“风水”建筑规划学说,就地取材,其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图1-3)。其实建筑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人类栖身居所的不断演变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居无定所到结庐而居,每一小步都是先人劳动创造的结晶。其中福建客家古民居无疑是一笔宝贵的建筑艺术与文化遗产,无论其空间结构方面还是其成因、工程特质、形式与功能特色。第一章.客家土楼建筑环境的状况与成因第一节.自然与地域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1.1.1地理气候、地形、地貌福建西南部山区地带海拔一般较高,山高水冷,地湿雾重。客家居民亦集中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这一地区山势蜿蜒,层峦叠嶂,山路盘旋。土楼则星罗棋布地坐落在山谷盆地。土楼民居建筑具体选址多在依山傍水的坡地或近溪山谷中,或选在山、水、田、楼相和谐的地理环境之间。书洋乡田寮坑土楼群、曲江河坑村的土楼群、塔下村土楼群、下版寮土楼群、后桥村土楼群、均沿溪流建筑在山坡、谷地,四周山峦环绕,天然的保护屏障(图2-1)。1.1.2自然资源、建筑资源人丁兴旺,自古以来是中国老人对家族的祈愿。伴随着客家家族人口猛增的势头,则不可避免的面临居住难题。为了解决这一朴素而迫切的要求,客家人开始思索着究竟用什么材料来铸造自己的家园。于是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始被逐渐挖掘出来。无从考证土楼的第一个发明者是谁,实际上土楼也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发明的。土楼是客家人迷恋历史情愫、超凡脱俗的天才想象和现实的物质条件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客家人建造的第一座土楼很丑陋,并没有眼前的壮观、美丽,很不成熟;甚至可能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客家人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努力创造,夯土技术越来越娴熟高超,审美境界越来越开阔,土楼也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越来越美红壤土、瓦砾土、田岬泥,当地最常见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平凡不过的竹、木等,通过客家人勤劳的双手演绎出高大、坚固、壮丽的土楼。其中,土作为首选,这是就地取材的最佳途径,比起石头更方便开采,更方便运输,更环保等等。第二节.社会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1.2.1人文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福建客家土楼以其鲜明的建筑风格屹立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其建筑特色有着深厚的地域与人文烙印。没有客家人就没有客家土楼,没有客家人自我防护的团结意识也不会有客家土楼。从一筐土到一段墙到一座楼都是凝聚着客家人的智慧与汗水。客家的人文生活造就了土楼,然而土楼的灵魂依然是客家人,土楼建成之后倘若长时间没有人在内居住,很快便会荒废掉,有人气才有土楼的生气,没有了客家人,土楼便会在风吹日晒中渐渐被风化,侵蚀,很快消失。而且土楼空间环境所以能保留几百年,正是因为土人的居住。生活在土楼中间的人们每天生火做饭,无疑使得环境干爽很多,而且人每时每刻呼出的二氧化碳有阻碍风化的作用。由此也可见“天人合一”是土楼的精髓所在。1.2.2历史环境客家土楼民居,是历史时期中原地区南迁汉人在极为艰险的自然社会环境下,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它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图2-2夯筑的土墙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2-3夯筑的土墙图片来源:土楼漫游5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体现出了客家土楼民居的文化适应.在中国福建省西南部,广袤千里的九龙江流域,成千上万幢建筑特别、造型别致的土楼矗立在平畴绿野、崇山谷地(图2-4)(图2-5).它折射出当地先民对于居住文化非同寻常的美学追求,反映出闽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南迁家族一路崎岖,荆棘满布,从兵荒马乱的北方走向偏安一偶的南方,时有强盗与猛兽出没,偷袭侵扰,时有山间瘴气弥漫,更是击倒不少壮健的身体。这种种情况必然加剧了南迁人们对家的渴望!同时安全因素与群居习惯促使他们必须聚居,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得以更好地生存。1.2.3思想观念(传统风水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理论,特别是由此衍生出来的“风水学说”,不仅深刻影响着客家民居的建筑思想和建筑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风水理论”规范着,乃至决定着客家民居的建筑思维.传统风水文化自始至终影响和决定着土楼始末(图3-1)。通常情况下,建造土楼之前,聘一风水先生,择一良辰吉时是头等大事。永定县裕昌楼依五行分为五个单元,楼内天井中心祖堂前面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振成楼,其实是一座八卦外形的同圆心内外两环组成的土楼。外环以标准八卦图式分八个单元,每卦设一楼梯。第二章.土楼建筑空间解析第一节.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形式特征2.1.1土楼建筑空间的平面分析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土楼一米多厚甚至更厚的土夯筑墙并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夯筑土墙围合形成的空间,即老子所言的“无”土楼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舂压、夯筑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通常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可以讲土楼是一座巨大的群居空间。土楼的形式多样,从总体平面布局来说可以划分为方、圆两大类。多以阴阳五行八卦等风水理论为依据进行平面规划,同时非常注重与环境的协调性(图3-2)。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规划,从唐宋至明清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原则:一是依山傍水,有利于生产生活;二是尽量选择坡地或者荒杂地做楼基,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三是利用自然条件构成村落景观,优化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三个原则使得永定的青山绿水和特殊的坡、台地段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通过规划在土楼建筑的组群部落上造就了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杰出范例。土楼的平面规划是把建筑本身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创造出富于自然美的生活空间。从南宋至元明,土楼建筑大多规划在依山傍水的坡地,这样的地带方便族人就近耕作,上山砍柴捕猎,便于采摘和捕捉。例如南溪、洪坑、湖坑、大溪等地绝大多数土楼都建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山腰坡地上。而且它们或南北对峙,或东西相望,在彼此相向之间,保留着生意盎然的田野、河流或谷地农田作为村落的内部空间,使得生活其中的村民泰7然自若、心旷神怡。从明清至民国,为了使居住环境更佳,客家人又在串珠状的河谷盆地创造了利用四周山峦构成群山环抱的生态空间。这种设计表现手法,多以市(市场)为中心采用周边是的土楼来组群空间。可以看到溪口,洪山等地的土楼群,它们的特点便是耸立在山川田野之间的、围绕于市的土楼建筑作为整个区域的内部空间处理,而把四周的层峦叠嶂作为维护生态的天然屏障。一句当地俗话说:“永定八山一水一分田”可见山多田少。节省耕地,充分利用和创造空间显得尤为重要。聪明的客家人用石砌小路联系三五成群的土楼如诗如画的生活空间。土楼建筑内部空间合理性土楼不是“四合院”,每栋土楼中间居住的不是一户人家,而是一个家族、一个宗亲系族;所以在内部空间规划上来讲,具有其独特性与复杂性。而且圆楼与方楼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然而圆楼是永定客家土楼的精髓所在,为了少占地方,扩大空间,适应山区河谷陡峭地形,永定客家土楼选择了更加美妙绝伦的圆形空间圆形土楼空间在合理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空间价值,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空间有诸多优点:①、方楼当中四个角落称为“死角”,光线暗,通风差,紧靠楼梯道噪音大,不受欢迎,而圆楼则不存在“死角”。②圆有平等均等的特点,好坏差别不明显,利用房间的分配和家族的和谐。③、一个简单的道理,同样周长的圆形空间面积是方形空间面积的倍。所以采用圆形空间将得到比方形空间更大的内院空间。④、圆楼的屋顶比方楼简化,施工相对简便。⑤、圆楼的构件比较统一8方便计算,方便生产与安装。⑥、圆楼的每个房间都被分割为扇形空间,由于外弧较长,以土墙承重,内弧较短,以木承重。因此,同样面积的扇形空间比矩形空间更节省木材。同时由于圆楼空间消除死角,对大木料的需要相对减少。所以防漏空间比原露空间更节省木材。⑦、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路有路煞,方有方煞,方楼的某个角总会碰上煞气,而圆楼无角则无煞。抛开迷信色彩,把煞气理解为山风,方楼阻力大,圆角阻力更小(图3-5)。⑧、从抗震角度看,圆楼能更均匀地传递水平的地震力,因此同样高度、墙厚相同的圆楼与方楼相比,如果圆的直径和方的边长相等,无疑圆楼具有更强的抗震能力。所以圆楼空间比方楼空间更安全(图3-6).3土楼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在土楼的建筑空间当中集中体现了虚与实结合、个体与群体的有机整合,从外观上看是一个单体建筑,而步入土楼大门,呈现在眼前的的是伟大的家和缩微的国整体与个体紧密连接、相辅相成。如永定承启楼平面规划上,占地5376平方米,直径73米,外墙周长229米,圆中带圆,圈中带圈,一共四圈,主墙为土内墙为木,围合出丰富的空间。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规划布局上按照五行八卦依次排开,在阴阳两极开水井命名“阳井”“阴井”(图3-7)。四部楼梯,共400个房间,最多居住时80多户,宛如现代的居民小区井井有条。外环楼共四层,一层空间规划为厨房,但作用远远超出了厨房的范畴,同时为二层粮仓的保持干燥及整栋楼体的除湿保干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充分利用了热能,无疑从形式和功能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二层为粮仓,搬运起来不用爬的太高,同时又避免了粮食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容易生霉腐烂。三层以上为居室。每层平均划分72个房间。第三环为两层,每层40个房间,这一区域空间主要规划为书房。第二层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4客家土楼建筑的空间形态组合点状柱网结构、线装墙体结构、面装层面结构,这三大体系的有机组合便是土楼空间形态的基本组合形式。其中土墙承接了线与面,既是立柱又是立面,既是“线”又是“面”。将“点”的排列与“线”的交织以及“面的组合统一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结构整体(图3-8)。圆土楼当中环形空间,中心为祖堂为议事之处,外圈为居住,从动静功能分析上来看比较合理,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妥善协调规划。议事祖堂,这一空间之外围规划为会客厅,再向外一圈是书房(图3-9),从而降低了议事祖堂对书房的干扰。三楼作为卧室,相对来讲比较安静,同时外圈距离外界最近,以便于察觉外界是否有入侵者,从而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其中可见在客家土楼当中,公共空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安排在中心位置。从空间规划上来讲对于每个房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利于人群的集中与疏散。

毕业论文闽南元素

白斑病白斑病白斑病吧白斑病白斑病白斑病吧白斑病白斑病白斑病吧男男女女男男女女奶奶密密麻麻密密麻麻妈妈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系自治州自治州自治州子暗暗暗暗暗暗暗暗暗暗生生世世生生世世事实赌东道赌东道赌东道的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各个各个各个各个各个黑糊糊黑糊糊黑糊糊后将计就计将计就计经济可靠可靠可靠可靠可靠哩哩啦啦哩哩啦啦理论亲切亲切亲切亲切亲切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饿饿饿饿饿饿饿饿饿饿额仍然仍然仍然仍然仍然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营业员营业员营业员眼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批评批评批评批评批评!!!!!!!!!!!!!!!!!!!!!!!!!!!!!!!!!!!!!!!!!!!!!!!!!!!!!!!!!!!!!!!!!!!!!!!!!!!!!!!!!

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

2、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

3、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戏剧方面,多种剧种并存,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交相辉映,即便同一剧种,也是各种流派,各种技艺争奇斗艳而竞相发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容入一些马来语等。再如在泉州还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

4、闽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独造性特征。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

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区别汉语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闽南方言的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诸方面者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5、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这同闽南人中多为中原汉族移民及多侨民(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此外,闽南文化具有上承下传的双重传播性特征。即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著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及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

去这里看看 然后我又给你找到这一篇,关于佛教的中国佛教在台湾之发展史p. 289提要现代学者在研究宗教现象时,往往依宗教组织形式之有无,将宗教大别为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或称非制度性宗教、民间宗教、通俗信仰)。[1]但是在各种地方志书中,却将宗教大别为「官方祀典」和「民间崇拜」两大类,近代学者视为制度化宗教的佛教和道教,都归属于「民间崇败」的「大众信仰」宗教,而「官方祀典」也同时是「民间崇拜」的对象。因此,要了解台湾佛教发展史,首先要知道:一、台湾佛教从明郑时代自闽南传来算起,虽已历三百多年之久,但因台湾位处大陆东南海疆的边陲,并且是一新开发的岛屿,所以佛教文化要深层化或精致化,除少数个别情况外,是缺乏足够发展条件的。二、由于地理位置和移垦的人口,都和对岸的闽、粤两省具有密切的地缘关系。所以台湾佛教史的发展性格─边陲性和依赖性─主要便是受此两省的佛教性格影响。三、虽然台湾近三百年来的佛教发展史当中,日据时代的影响只占其中五十年而已,但因日本佛教具有日本宗派文化的特殊性,以及高度政治化的冲击,所以一旦日本势力退出,改由对岸祖国重新接管,在短期间内,便不得不面临再度急据地由日本的佛教转变成为中国化佛教的艰难适应问题。[2]四、近五十年,台湾佛教发展的各个层面,虽然颇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如果说数十年来的台湾佛教全无起色,全未进步,这也非持平之论。从各方面看,尽管进步、革新的幅度不如经济、艺术、政治等层面来得大,但是佛教在台湾的发展,确实已在层层云雾中透露出一线曙光。 关键词:1.台湾佛教2.皇民化运动3.白衣佛教4.斋教 p. 290壹、绪论─不可抹灭的一页1927年,已故的佛学泰斗彻尔巴次基(Th. Stcberbataty)曾说:「虽然在欧洲,自开始了关于佛教的科学性的研究以来已有一百年历史,可是我们对于佛教的教与哲学最根本意义的理解,迄仍在暗中摸索。」[3]从那时以来发生了许多事情,诸多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卓越的佛教学者们出版了许多论文和书籍,演译注释了佛教教理的教义;另一方面,有许多居士们也从佛陀的教训,发现了对二十世纪的人民与国家有妥恰的指导原理。三百年来台湾的佛教发展,从清代以前、清末、日据时期到光复后的各个阶段,皆有各自不同面貌的呈显。其中,在清末以前,主要是闽南系的禅净双修寺院(「闽南化」抑或「斋教化」);日据时期则结合日本曹洞宗在台的发展,而建立起则结合日本曹洞宗在台的发展而建立起较具全岛性的佛教组织(「日本化」、「皇民化运动」)。光复以来,日本佛教的影力消退,而随着大陆各省的佛教僧侣和佛教组织的来台,在传戒与中国佛教会的组织运作底下,使得台湾传统的佛教寺院出现明显的变迁。质言之,近五十年来,已中国化的印度原始佛教,在台湾土地上本土化,又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国际化,在「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弘传里,佛教能有今日的盛况,台湾佛教五十年可说是关键之传承,而曾经为此流血流汗努力播种开创的高僧大德居士,亦将在这历史上留下不可抹灭的一页。贰、郑氏东迁与佛教来台明天启四年至永历十五年之间(1624─1661)荷兰以其政治及经济力量在台湾南部先住民之间传播基督教。[4]公元1636年开始引进中国人到台湾来开垦土地,种植米、蔗、靛菁。至公元1640年移民人数达到一万一千人左右,此后随着中国大陆政局的演变,移民人数或增或减,根据─ 一般人认为这是最后一任台湾长官揆一( )的化名─所发表的〈被遗误的台湾〉一文的记载,在台湾缴交人头税的中国人约有二万五千人,加上妇孺当在五万人以上。[5]荷兰人占领澎湖之后,日渐增加的汉移民在今天台南市区兴建了崇祀医神吴真人(又称大道公、保生大帝)的慈济宫(又称真君庙、 p. 291关山庙)也有明确的记载。[6]「大众信仰」随移民东渡,盛行于闽粤的佛教也于是时随缘来台,应是合理的推论。[7]台湾佛教史之展开,若就信实之史料而言,当自郑氏延平王国东迁始。据延平王户官杨英怔实录,永历八年九月清以海澄公敕印招成功降,并遗其弟持芝龙书劝之,在十七日条下有如下记载:二使到安平镇,发吕太礼物不只就布帆安驻诏敕。藩见其意不善,不肯受诏。又藩复禀与太师(芝龙),禀内: 「九月十一日即回,儿嘱其致意诏使,约期相面,而诏使忽于九月十七日遂到安平,盛设供帐于报恩寺安顿,乃诏使不敢住宿,哨马四出,布帆山坡」云云。[8] 由此可以想象郑氏与佛教不无接触。至于郑氏时期所建之寺庙,可以认为佛教寺院者,根据清代之各府县志记载如下:在宁南坊有观音堂、准提堂,在镇北坊有观音亭、万福庵、赤山堡,六甲之龙湖岩等六处。而在家居士对于佛教有修养者,多为明末遗臣,痛心亡国,不愿再仕,乃变服为僧,或终身持斋,或终日诵经自娱,如沈光文自文开,少比明经贡太学,福王元年授太常博士,闻贵王立粤中,走肇庆,累迁太仆哨卿,永历三年来台,其后为人进谗,几遭不测,故变服为僧。李茂春字正青,隆武二年举孝廉,善属文,永历八年来台,卜居永康里,日讼佛以自娱。林英字云义,崇祯中,次岁贡知昆明县事,后祝发为僧,间道至厦门,入台湾。张士郁,崇祯六年副榜,明亡入山,耿精忠之乱后入台,居东安坊,持斋念佛,倏然尘外。另有明鲁王女,聪慧知书,工刺绣,适南安儒士郑哲飞,生一男三女,夫殁来台依宁静王以居,晚年持斋独处,邑人钦之,以为女师。[9]前述六人,实开台岛在家学佛之先河,且为台湾早期佛教史之珍贵一页。参、清代时期的台湾佛教具体文章: 网页最下面有一些相关的文章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范文

泉州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泉州市 面积11244平方千米,丰泽区 面积 132平方千米,鲤城区 面积52平方千米,洛江区 面积 382平方千米,泉港区 面积 326平方千米,石狮市 面积 189平方千米,晋江市 面积 721平方千米,南安市 面积2035平方千米,惠安县 面积 762平方千米,安溪县 面积2983平方千米,永春县面积1452平方千米,德化县面积2210平方千米,金门县(待统一) 黄山归来不看山,泉州归来不看闽!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是一座属于客人的城市环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因此别称刺桐城。那些橘红色的骑楼已经泄漏了关于这个城市的过去。穿行在古老的民居当中不少楼房的红墙上都镶嵌着诸如“江夏衍派” “九牧传芳”之类的牌匾这些似曾相识的地名,让我颇有几分困惑今天的泉州城不少人祖上都是西晋永嘉之乱中南迁的中原人.古书上曾有记载,“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虽然千年以降,他们早已经是这个城市的主人但是他们依然保留着从中原带来的某些生活习性,还有他们不变的姓氏。而那些镌刻在红房子上的文字正是他们的郡望之所。 老房子精雕细刻非常精美,虽然岁月轮回,但是那些细节依然动人。这些房屋当年都是那些贵族和望族所有的,但很多也是数易其主了,那些房子的主人已经不在是那些牌匾的主人了。所谓“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今天泉州古居的真实情境了。 虽然那些牌匾已经失去了承载一段信史的作用,但是每一个懂得南音的人,依然承担着这样一个身分认同的作用。因为这种独具特色的乐曲正是源于当年南来的中原人的行囊,是当年中原宫廷音乐和闽南音乐的一种衍生。入夜时分,独自去逛夜市的时候,在泉州文化馆边上看到了唱南音的台子。台上有人横弹琵琶,有人竖拿洞箫,曲调悠扬婉转,在泉州并不很明亮的夜晚颇有几分缠绵的意味但要一小壶茶,一个人闭上眼睛去感受,从那些咿咿呀呀当中也能够听出一些心潮彭湃来。

泉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至远古闽越族文化。周秦以后,特别是西晋和唐朝年间,中原汉族大规模南渡入闽,中原文化开始的泉州大地扎根、衍化,土著文化日渐式微,尤其是唐代,泉州港口经济崛起,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与泉州通商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中原文化蔚为主流,泉州成了“朱子过化之区”。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础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纷拥泉州。泉州文化也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经过长期的交流、碰撞、整合,到了明代,泉州文化更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地方戏曲由成熟,而趋向鼎盛。明未清初,泉州出现了诸如郑成功等许多咤风云的时代英雄人物,促进了泉州文化向海外尤其是对台湾的传播和影响,同时期封建政权实施的“海禁”政策,泉州文化更多地体现出本土特色,地方戏曲等又有了新的发展。泉州山川毓秀,人文鼎盛,哺育出无数英才俊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从唐至清一千多年间,见载史书的人物就有3500多人,他们中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欧阳詹、王慎中,学识渊博的思想家李贽蔡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政绩卓著的政治家曾公亮、梁克家,智勇双全的军事家施琅等等。在近代史上,泉州文化出现了新的景象。“五四”运动后,群众性文化迅猛发展,首先是学校,而后走向社会。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泉州文化界有识之士纷纷起而应之,掀起了群众性的文化运动。特别是“”事变后,泉州人民同仇敌忾,进步团体不断举办各种活动,旧剧改革尉为风气,救亡戏剧不断上演,抗战歌曲响彻名山秀水,的近代史上谱写了革命文化光辉篇章。

那就讲讲人文地理吧。

9000年前,泉州城尚在海中,清源山下一片汪洋。5300年前,今域仅西南升文山(今龙头山)突兀海面,一枝独秀(据《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报告》,2002年编印)。 泉州唐时原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丰州属内陆港口,交通不便,地面狭窄,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因地理形势变化,今泉州城区处陆地升高,清源山下水流冲积,水泽变为陆地,交通方便,范围宽广。因此,唐·久视元年(700年)及景云二年(711年),州治向东南南移5公里,即今泉州城区。泉州历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