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关于王尔德的毕业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2024-07-01 03:08:07

关于王尔德的毕业论文选题

唯美主义的奠基人

奥斯卡·王尔德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王尔德富有过人的自信和天赋,虽然他的晚年极为潦倒,但他的艺术成就仍使他成为世界经典的艺术家。他的童话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王尔德也因此被誉为“童话王子”。

王尔德写作特点

尽管王尔德的悲剧童话作品不论故事背后暗藏的是同性还是异性的情愫,他所用的语言词藻对情爱的修饰近乎一种浮华的美,但这种美对于世俗之爱的爱情最终的幻灭与消逝无济于事,能够达成完满的唯有博爱的基督和至上的艺术。正如王尔德自己所言“艺术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真实,而是复杂的美。”他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示唯美主义风格的悲剧故事,打造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玩世不恭、唯美追求都体现在其著作中。

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当我们读到海子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甚至很难与一个最终卧轨自杀的人联系起来。在我们这些乐观的人想来,海子的死显然是一种消极式的逃避,甚至我们可以将之定为“懦夫”。 我并不肯定海子的做法,但如果我们能真正读懂他的内心世界,也许我们发现他还是情有可原的。 海子是一个诗人,一个当代诗人,一个活于80代旺盛青春的诗人。他也想过做一个幸福的人。然而他的身份与性格决定这只能是幻想,连梦想和理想都称不上。 鲁迅曾经说过,诗人是痛苦的。诗人的痛苦显然来自于心灵层面。诗人是一个时代中最清醒也是最迷惘的一群人。说他们清醒,是他们比之我们常人,也即庸人更为敏锐的触角去探察在我们身边极易被我们忽视的生活细节与生活真实,但往往便是生活残酷的真相。生活是美好的,这只是片面之辞,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夹杂罪恶、欺、卑贱等等我们都冠以之丑恶的东西。但确实这些是我们生活的现实。诗人是生活在理想天堂与现实地狱的矛盾体。诗人写诗的终极目标引起大众心灵共鸣,是为了大众灵魂的救赎,使之弃恶扬善,从而达到至臻至善的境界。但完美是不存在的,有时候甚至连美都显得那么渺小。现实欲望的洪流裹挟的是太多的利益与追求,作为诗人,其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因为恰恰纯正的当代诗人是远离我们庸俗之人所孜孜以求的东西。 于是我们看到在幻想中追求幸福的海子在现实中是那么的无奈无助。当生活的贫困日益围迫他,当爱情的烟火熄灭之后,当周围之人冷眼旁观白眼以相待之之时,我们清楚地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那么寂寞与孤独。诗人不怕孤独,但却不能长久地忍受孤独,精神的完美与现实的挣扎注定将类似于海子这样的诗人推进人生的两种境地:一种随庸人们逐流,向现实妥协,继而为自己的人生开创出另一片天地,换种说法,不做诗人或做不纯正的诗人;一种是继续孤守精神的阵地,在人生的绝望中痛苦地如顾城们死去,这样他们还是诗人。 海子选择了后者,于是“所有的明天”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便是对“今日”的绝望,所有“祝愿”就是对现实的嘲讽与无奈。而他给我们留下一具孤独的背影,独自面对大海,面向“春暖花开的精神乐园”,追求幸福。 对于海子自己来说,他用死亡去寻找“做一个幸福的人”的路径。有些异类,而且无法被我们这些常人所理解。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幸福的人,是每个常人的愿望。 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两则意味深长的报道,一个人因为家境穷困,无力再赡养两个孩子,从楼上跳下来。一个是日本的一位年轻有为的人不堪精神压力跳楼自杀。 之所以将两则故事联系起来,是因为我们通过比较很容易得到一些重要信息。从结果来看,都是一样的;并且从方式的角度来看,也出奇的相似。原因也都是精神不堪。不同的是一个是贫困之人,一个是富有之人。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将幸福的人定义为“有钱、有权、有位”之人。可是上述的事例正将这个定义打破,告诉我们富有之人、高位之人并不一定是幸福之人。那么,从本质上来说,幸福与物质层面相联系的较少,而更多的是与人的精神层次相联系。幸福更多的是人们对现实中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价值的一种肯定与满足。缺少了这种肯定与满足,必然会导致精神的痛苦。而当痛苦过多,积压过重,人的幸福感就很快容易消失,取而代之是对生活的失望与沮丧。所以做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更强调对自己现实的肯定。 物质的过度贫困是不容易产生幸福感的,但物质的过度充足也会产生幸福的危机感。经常有彩票中大奖的现实事件产生,我们经常容易被那些巨大的数字所吸引,进而叹息。但又有谁去关注一个人突然暴富所带来的幸福的失衡?我想一个人在突然得知自己获取巨大财富兴奋的同时,是不是会伴有惶恐、惊惧呢?如何不是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获取巨奖后举家一夜搬迁之事。其实事情远没有停止,巨额财富恐怕将原先的家庭的一种幸福感打破,那么就需要花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重塑一种新的幸福感。 其实我们的幸福来源于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我们的不幸福感常来自于我们的缺失。我们常常放大我们的缺失,进而产生自己不幸福的感觉,于是对自己所拥有的视而不见。街边的乞丐照样有迷人的微笑,陶渊明的自我认识对他的幸福感的产生就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将人的生死都能够淡然地看成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学会真正勇敢地去面对,将人生的酸甜苦辣看成是丰富人生的必要成分,史铁生地坛般的参透必不可少。那么,做一个幸福的人其实很容易。 就像我们现在,手捧一本书,沉浸于其中,享受古今中外文化知识的积淀,不就正在做着幸福的人吗?做一个幸福的人如果幸福是一粒渺小的种子,那么感恩的心便是土壤,自信犹如水源而无私则为阳光。将幸福的种子植根于感恩的土壤,用自信之泉浇灌,用无私之光照耀。我们看到幸福的大树茁壮成长,郁郁苍苍。 如果幸福是一条平凡的小船,那么感恩的心便是大海。自信作帆无私成风,将幸福的小船放置于感恩的大海,张扬自信的风帆,扬起无私的海风,我们看到幸福的小船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其实幸福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当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当我们充满自信,当我们无私地为他人着想,我们都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早已被幸福的感觉围绕,做一个幸福的人,原来很简单。 当人们纷纷追逐演艺明星,小品演员的时候,还记得桑兰吗?一次失误让她与奖牌失之交臂,让她与运动生涯就此别过,更让她成了一位残疾人,终日只能坐在轮椅之上。从云端跌落,换作是其他人可能早就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苦痛,可桑兰却坚定地“站”起来的,她进入北京大学,她主持着一档关于奥运的节目,她在访谈节目中频频亮相,用自己的微笑告诉世人:她是一个幸福的人。他用感恩的心包容了所有的不幸,她用感恩的心支撑起了自己幸福的生命。 她感恩,所以她幸福。 记得刘翔说过:“我也曾经担心是否会摔倒,但只要我站在起跑线上,我就充满自信。”凭着这份自信,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黄皮肤小子在2000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以13秒91的成绩平了男子110米栏的世界记录;凭着这份自信,他又以12秒88的成绩刷新世界记录。为中国乃至亚洲赢得了极大的荣誉,收到无数人的崇拜。刘翔无疑成了一个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正来源于他的自信。 他自信,所以他幸福。 牛玉儒,任长霞,这些名字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他们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上,以无私的心关注着百姓的生活,他们受到百姓的爱戴,他们成的真正幸福的人。 他们无私,所以他们幸福。 用自信之泉浇灌感恩的土壤,用无私的阳光照耀,我们看到幸福的大树上开出绚丽的花朵,馥郁芬芳。 用无私之风鼓起自信之帆,我们看到幸福的小船满载而归,并期待又一次远航! 怀抱感恩,自信,无私之心,做一个幸福的人,我们都可以。做一个幸福的人我是一名记者,每天忙忙碌碌,东奔西走,风吹日晒,采访一些跟我毫无关系的人和事,我烦透了。 “你幸福吗?”我不下数千次问过受访的人。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以此作为采访的尾声。著名企业家告诉我:“我还没有真正得到幸福,因为只有钱在我的生活里打转。”著名作家告诉我:“我每天熬夜到五点半,小说并不很畅销。”影视明星告诉我:“我太不幸了,我没法做我自己。”他们讲得很实在,我同意。 我也觉得自己很不幸,怎么自己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对于工作,父母什么忙也帮不上。赶稿赶到清晨,还常常被老编臭骂……生活,在我这儿已没了色彩。下班后,我累极了,把自己泄了气的皮囊扔进了一辆出租车。面无表情地对着窗外那些高大建筑,心中生出无数的憎恶。“小姐,你听歌吗?我这有几张CD,你选,我来放。”这年头,出租车行业竞争也大啊,司机服务质量升级了,我心想着,冷冷地冒出两个字“随便!”“我看你似乎很累,放首抒情点的歌吧,噢,对了,你旁边有一些杂志,是最新的,你可以看。”我应了一声,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司机是个很健谈的人,他一路上絮絮叨叨跟我讲了很多他见过的奇闻轶事,即使我不回答,他依然滔滔不绝。我突萌生了好奇,问他:“你觉得自己幸福吗?”他先是一愣,我料到了。他透过后视镜,看着我,证实我不是在开玩笑,回答道:“幸福。嗯,是的。”他又看了看我:“这么说是不是很奇怪。连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呢。其实,你想我们出租车司机整天风里来,雨里去,人家说上哪我们不得上哪啊!有客拉还好,没人的时候就是满城瞎转悠,而且这年头,做出租车司机,危险!你说是吧?”我笑笑。他接着说道:“可是我每天起床都会对自己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这样心情也就好了,对待乘客就更细心了,大家也都爱乘我的车,上个月还评上‘十佳’呢!”他的脸上是喜滋滋的笑容。“小姐,看得出来你过得不舒心,别怪我多事啊。”他又说道。我摇了摇头。临下车时,他送了我一句话:“幸福与否是由自己决定的。” 其实仔细想来,我的生活也不赖,何必有诸多抱怨呢,烦脑人人有,但总挡不住幸福的大道的。 当你打开一盒巧克力的时候,由你决定它好不好吃。 做一个幸福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决定它的方向。做一个幸福的人有一种花以脸庞为花圃,以五官为花瓣,以善良为衬叶,以真诚为花蕊。百花园里难寻芳踪,群芳谱上未载芳名。这就是绽放在人们脸上的微笑。 没有人不喜欢绽放在别人脸上的微笑,它代表着人们真诚的心,善良的理解。 父母的微笑是冬天的火炉,暖心;朋友的微笑是清凉的薄荷,清心;同事的微笑是夏日里的阵阵清风,爽心;就连仇人送来的微笑也如沙漠中的清泉,沁心。 桃花虽艳,有人嗤其凡;玫瑰虽香,有人嫌其俗;牡丹国色,有人妒其姿。但没有人嫌弃微笑。 我有个嗜好收藏各种树叶。有一次隔壁家姐姐从香山旅游回来带给我一张火红火红的枫叶,我高兴极了。这枫叶红似凤凰,通体火红。 第二天我把那枫叶带到学校,待到同学到齐之后,我才漫不经心地拿出那片枫叶,坐在位置上玩弄。 “哇!好美的枫叶。”当我后桌的小A惊叫之后,许许多多的同学围绕过来,欣赏我那片枫叶,当时,我自豪极了。 “小心,别弄坏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只见一只小手“嗖”地缩了回去。我抬头看着那小手的主人,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她,正是我的同桌小B。 二节课后,做操,我将枫叶夹在书中,便出操了。做好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出枫叶把玩。可找了半天,都没个影儿。 下一节语文课,我完全没有心思听课,胡乱地翻看着语文课本。我无意之间瞥见小B书中有一张红红的纸,当时也没太在意,但看到小B焦虑的眼神,我断定她拿了我的枫叶。我企盼她将枫叶还给我。 第三天,我桌上多了一个信封,里面藏着那片枫叶。 “谢谢你给我的微笑,是它让我鼓起勇气向你承认错误,谢谢你昨天没有揭穿,给我保留了颜面。请求你原谅。”这是小B的信,看完后我给了她一个很沁心的微笑。 我没有因为一件小事失去一个朋友,这是微笑的功劳,是它给我们的友谊点燃了希望。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因微笑而幸福。 明智,充满智慧的人会给别人微笑,因为你在付出的时候也收获了幸福;愚钝的人,只会索取微笑,那样幸福就会渐渐远离他。 所以若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就学会微笑吧。

王尔德的论文研究方向

人物评价:王尔德富有过人的自信和天赋,虽然他的晚年极为潦倒,但他的艺术成就仍使他成为世界经典的艺术家。他的童话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王尔德也因此被誉为“童话王子”。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他一生中就写过九篇童话,但每一篇都是精华,他的童话作品可以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相媲美。人物影响:他被誉为“才子和戏剧家”。最体现王尔德才华的,不是童话,也不是短篇小说,而是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等长篇小说,以及《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莎乐美》等戏剧作品,其戏剧作品堪称一时之绝唱。建立起以享乐主义为基础的唯美主义思想,并成为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道林·格雷的画像》的序言和论文集《意图》中系统阐述“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认为作品的价值在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而与社会伦理道德无关。后接连发表风俗喜剧《理想的丈夫》(1898)等,演出后颇受欢迎。1895年《认真的重要》被认为是他的代表剧作。唯美主义哲学尖锐批判了当时的物质社会和庸人主义。倡导人应该在生活中发现美、鉴别美、享受美,充分地展现个性。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无论是他的主张还是他的个性或者作品都是充满魅力的。王尔德醉心于艺术形式美的追寻,其断言只有风格才能使艺术不朽。王尔德不仅在服饰、装饰、语言的表达以及行为举止等人生的各方面创造了绚烂多彩的审美形式,并成功折射到他的作品中去。王尔德对唯美主义的探求,拓展了美的领域和艺术表现的范围,提高了艺术表现的能力,为艺术发展提供了若干可资后人借鉴和研究的新经验,新因素,这也未尝不是艺术上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和进步。

唯美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最初起于诗坛,后来渐及小说、戏剧,主要流行于英国。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法国作家戈蒂耶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耶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鼓吹者。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说,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因此,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艺术越远离现实、超脱现实越妙?quot;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就艺术对生活的作用而言,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再现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生活仅仅是艺术的学生,艺术是至高无上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的客观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观点,陷入了本末倒置的认识论。从文艺创作的目的性上说,他鼓吹"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如思想有独立的生活一样"。不言而喻,王尔德散布的这些文艺思想是极其荒谬的。他颠倒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搞乱了人们的认识路线,企图诱导作家钻进资产阶级艺术"象牙之塔",以挽救资产阶级必然没落的命运。小说《杜莲格莱的画像》是王尔德的代表作,也是唯美主义的旨在说明人生是艺术的模仿,破坏了艺术,人的生命就不存在了。唯美主义思潮对我国文坛颇有影响。本世纪三十年代,它曾流入我国,"新月派"文人徐志摩的诗,就明显地存在美唯美主义色彩,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所严厉痛斥。有关童话文学的知识到这里看:至于你的论文可以借鉴一下这篇论文:《论王尔德童话及其唯美主义》奥斯卡·王尔德的名字是和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唯美主义运动牢牢地拴在一起的。长期以来,人们把王尔德的生活方式、思想理论和文学创作当作解剖唯美主义的标本。同时,由于人们对唯美主义的评价一直存有争议,对王尔德的为人、理论和创作也始终毁誉不一。� 然而,有一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这就是王尔德的童话作品,自问世以来,整整一个世纪,一直受到不同倾向、不同观点的人们一致赞赏而享有世界性的盛誉,似乎从未有过大的非议和责难!……全文地址:

王尔德论文参考文献

风俗喜剧基本内容西方喜剧的一种。17世纪后兴盛于欧洲各国戏剧舞台。描绘并讽刺上流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准则,谴责贪婪、虚伪、纵欲、诽谤、陷害等社会罪恶。在幽默的语言和滑稽的情节中,探讨爱情、婚姻、教育及其他社会问题,包含着严肃的道德目的。代表剧作家有法国的莫里哀、英国的哥尔斯密和谢立丹、西班牙的维加等。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以其深厚文学功力闻名于世,其四部风俗喜剧近百年来在戏剧舞台上一直经久不衰。王尔德以其幽默滑稽的语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更是引人深思。本论文将从预设理论的角度分析王尔德的四部风俗喜剧,揭示其幽默语言的运行机制。本论文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王尔德生平和他的四部风俗喜剧、国内外研究动态、预设理论概述以及本论文实施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第二章主要从预设的触发语出发,从词汇、句法、音系三个层面分析了幽默的产生。第三章从幽默乖讹和四种预设机制入手,四种预设机制包括保存预设、撤销预设、矛盾预设和虚假预设,分析喜剧中幽默话语的运行过程。读者在理解喜剧幽默语言的过程中与自己预期的结果产生了差距;从而引发乖讹。通过乖讹的消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幽默话语的运行。第四章研究了幽默语言所带来的效果,王尔德通过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人物形象,表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主题思想,揭露了维多利亚时代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阐述了他对维多利亚时代与众不同的见解。第五章为结论。王尔德的风俗喜剧,使得沉寂的英国戏剧舞台重新恢复了生气,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王尔德通过其幽默的语言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生活上的空虚,精神上的困境。同时,王尔德也借助其幽默的语言阐述了其美学理念,他依托这种美学理念,冲破了维多利亚时代沉闷的道德风气。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谎言的衰落》

英国十九世纪末唯美主义作家、诗人王尔德著。这是王尔德的重要著作,同《批评家即艺术家》等论文一起,收入他的论文总集《意想集》中。

王尔德在文中,通过万维恩之口宣传自己的“新美学”观点。其理论核心是对立美与真、艺术与生活,以美否定真,以艺术睥睨生活。他认为艺术是美而不真的“谎言”,艺术超越现时代,超越现存生活,超越道德,如果艺术失去这种超越,而拘泥于生活之中,那艺术也就开始了自己的衰落。针对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传统摹仿说,王尔德提出一个标新立异的观点:生活摹仿艺术。 “生活对艺术摹仿远远多过艺术对生活的摹仿。……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创造一个典型,而生活就试去摹仿它。……生活是艺术的最好的学生、艺术的唯一的学生。”王尔德授予艺术以至高无上的荣誉桂冠,从中可以看出他唯美主义艺术观所达到的无以复加程度。

同其他唯美主义者一样,王尔德极力推崇艺术的形式,认为“形式就是一切。它是生命的奥秘。”艺术的目的就是为生活提供美的形式,并通过形式使生活获得活力;至于观赏者则“首先须拜倒在形式的脚下,这样,艺术的任何微妙才会对你公开。”

由于王尔德美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使他突出地强调艺术的主观想象,艺术家的个性表现,并进而完全否认现实主义的艺术价值,崇尚浪漫主义为其美学思想表现的理想模式。王尔德的唯美派批评是悬浮在空中的美学玄想,因而最后必然走入颓废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歧途。

王尔德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1 Introduction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ossible advantages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n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 early 20th century, translation studies gradually broke away from the marginal status within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established itself as an empirical science. From then on,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kept coming out and each claims its legitimacy for existence. Among these schools is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DTS).DTS approaches translation from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is viewed to be a social activity hav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the receiving culture and for the target community. 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dealt with beyond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language comparison, and is incorporated in social and cultural attention was first directed to DTS by its peculiar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The subject is whatever happen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spectiv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to the process of translator’s choice of strategies, brainstorming and the revision, to the final product making appearance in the target method of DTS is basically descriptive. The prescriptive tendency and the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is abandoned.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noted down. With accumulated data, some underlying truths about translation will come out which will prove to be instructive not only for theoretical probe but also for applied translation practice. I will apply this descriptive method in the case study of this convenient tool has been set up to conduct DTS. “Norm” is operative at every stage of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s well are skeletal structure of what constitute descriptive studies.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accounted for with the help of norm. The case taken in this thesis is the Chinese classic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Two English versions translated respectively by Yang Hsien-yi and David Hawks are compared and observations are made in regard to their translation this regard, my observations are limited to several aspects, I hope in-depth observation and explanation will done in light of Development and major concepts of DTSIn this part I will describe Holms’ basic map of D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I will also discuss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such as pseudo-translation, multipl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ese, norm MethodolgyI will in this part discuss the methodology of DTS before I apply the same to the case study in this thesis with emphasis to be placed on semiotic approach and the concept DTS in contrast to other theoriesA contrast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here with the objective to find the difference of DTS from other theories such as equivalence theory and the Chinese Xin Da Ya criteria. Some advantage will possibly be shown in this Case studyIn this part, translation of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also translated a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will be under investigation in light of DTS. Translation samples to be quoted here will be selected at ConclusionBased on the above elaboration of DTS and the case study, possible conclusion will be on the advantage of DTS in specific study of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n further research efforts will be made also.(Note: While the topic will remain the same, the above arrangement of contents is subject to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0000附录2- 引文范例(仅供参考)“It is therefore pointless to try to make TC more scientific than is sensible in view of its complex subject-matter and available methods. Translating is a mental, multi-factorial activity which cannot exhaustively be investigated within a linguistic framework ignoring the person of the translator.”(Wilss, 1982: 217)‘“噢,这就是恐水病吧?你们贵族圈子怎么流行起这种病来啦?真够呛的!费芬斯小姐,您喝点茶大概没关系吧!”’(张南峰,1990:59-60)附录3- 参考文献范例(仅供参考)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 Problems and Methods. Gunter Narr Verlag Tubingen,,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New York: Prentice Hall, , Dirk. Translating Puns: A false Opposi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arget, 1991(3:2):137-152.张南峰(译). 王尔德戏剧选.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戴炜栋.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附录4- 封面范例(仅供参考)(中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品牌名称翻译的特殊性专 业: 研究方向: 作 者: 导 师: 写作时间: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英文)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Pragmatic Strategies in Advertising: ImplicaturesWang YingA thesis submitted to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April 2002Beijing, China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问题描述: 各位朋友们,我需要一些参考文献,关于奥斯卡.王尔德 的《道林.格雷的肖像画》的参考文献。 多多益善,有英文的参考文献更好。 谢谢了!!!!!!!! 解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内容介绍: 一个有些恐怖的故事。 天生漂亮异常的道林格雷因见了画家霍华德给他画的真人一样大的肖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又听信了亨利爵士的吹嘘,开始为自己韶华易逝,美貌难久感到痛苦,表示希望那幅肖像能代替自己承担岁月和心灵的负担,而让自己永远保持青春貌美。他的这个想入非非的愿望后来却莫名其妙的实现了。他开始挥霍自己的罪恶,最后这幅肖像却成为了记录恶行的证据,他因肖像而生也因肖像而死。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极少的唯美主义小说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唯美倾向,不但文辞绚丽,意象新颖,有许多带有王尔德特色的俏皮话,幽默,似非而是之论,矛盾诡辩之辞。虽有时给人堆砌之感,内容却相当独特,值得耐心细读。 生存是一连串的不确定-读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肖像画》 奥斯卡·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肖像》中说:“这世上只有一样事情比被人议论还要糟糕,那就是不被人议论。”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这种Paradox的风格,这是我专心读的第一本原版书,当初主要是看这本书比较“轻薄”----又轻又薄,看看句子似乎还不至于晦涩得吓倒我,因此就借了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真真是不忍释卷,我被这本书无可救药地吸引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语言的流畅性,其间间或有一点点比较晦涩的单词,但是不足以阻挡我们阅读的乐趣,这本书涵盖了艺术、文学、诗歌等等,反映了作者良好的文学和艺术修养,记得有人曾经说过,我们都有窥探的欲望,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透过一个人的脸,英俊年轻的脸,来看透那张脸背后隐藏的灵魂是如何一步步被污染的------但也许是,原本那灵魂就是污浊的,只是不良的朋友提供了最完美的滋生环境以彻底唤醒邪恶。 书中对于爱情的描写让人难忘,那种不顾一切的沉溺和反复纠缠的柔情让当时不谙世事的我都颇为动容,然而作者对于爱情的态度根本上是批判的,正如前面所说,这本书中似乎永远有两种极端对立的思维在对抗,作者书中一方面把爱情描绘的激烈诱人,但同时又在极力批评爱情的肤浅,稍纵即逝和它带给人的不理智。然而作者又是悲天悯人的善者,他对于被爱情抛弃的女人怀着最深刻的同情,同时为了让这同情入骨,他让那个女人自杀了。 人们常说;“青春易逝”,然而本书的主人公偏偏是个永远不会老去的英俊男子,只因一位画家给他画了肖像画后,他对着肖像画的一点点及其个人的思忖“要是我能像这画中的我一样永葆青春该有多好”,于是奇迹般地应验了,肖像画随着他所做的每一件违反道德的坏事而变得衰老、丑陋,但他本人的脸却丝毫不受岁月的摧残,因此他能够继续掩饰真实的自己... 朋友的选择很重要,Lord Harry就是那种坏朋友的代表,一开始他只是想摆弄玩具一样,一步步将道林·格雷引向邪恶的深渊,他用用各种似是而非的隽语来迷惑道林,使他逐渐迷失了道德的标准,思想一旦腐化,那么行为自然就走向歧途,到了后来,Harry都不能够控制道林。 选择你读的书的时候要慎重。Harry迷惑道林的除了貌似关切的花言巧语之外就是一本神秘的书,据说看了那本书的人都走向了歧途。 书的作者是个同性恋者,但是他对美学和艺术的修养却不得不让人叹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就算你不能接受同性恋,也应该记起钱钟书老先生的一句话“你若喜欢一只鸡蛋,那么尽管享用鸡蛋好了,何必管那下蛋的母鸡?” 最后,引用几句书中的话来作为结尾,同时大家从中也可以小窥到底什么叫做高水平的Paradox. , real beauty, ends where an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begins. is not at all a bad beginning for a friendship, and it is far the best ending for one. Choose my friends for their good looks, my acquaintances for their good character, and my enemies for their good man cannot be too careful in the choices of his ); = SymTmpWinOpen;" vspace=2 border=0>

关于道德选择的论文题目

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本文整理了关于道德的作文题目,欢迎阅读。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害人害己》

《请弯一弯手》

《车前,那个老人谁来扶?》

《车前的呐喊,谁的良心在哭泣》

《拷问道德》

1、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2、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王充

3、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刘向译文

4、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誊莱

5、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恩格斯

论文题目(篇名、标题)是论文内容的集中概括,是论文的总纲,是传入读者脑内的第一个信息。关于德育的论文该如何选题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各阶段德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学德育论文题目

1、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 教育

2、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改革的思路

3、论中学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

4、浅谈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5、论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6、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论中学隐性德育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8、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恩威并施”教育

9、中学政治课开展“三观”教育初探

10、营造生态文明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绍兴市元培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11、 家庭教育 功能的弱化与当前中学德育的困境

12、浅谈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以重庆市杏林中学儒香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为例

13、利用地方德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 方法 探讨

14、论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

15、浅析中学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16、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浅谈

17、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德育创新论析

18、心理学辅导技术在中学生态德育的实践初探

19、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德育教育的启示

20、实现大学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思考

21、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策略

22、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3、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对中学德育的新解读

24、浅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

25、深化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26、农村中学德育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关系的思考

27、道德信仰失范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困境

28、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

29、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德育评价理论探讨

30、地理教学德育要素的挖掘与利用探讨

31、“微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工作探析

32、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3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化低效分析

34、与“生”俱进 优化德育策略

35、时事政治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策略研究

36、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37、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8、新媒体下的翻转课堂对提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作用

39、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举隅

40、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理念新探索

41、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究

42、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43、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兴趣培养之尝试

44、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45、“和 文化 ”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探究

46、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探索

47、面向浅谈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48、中美中学德育实施之比较

49、班级道德讲堂对中学德育途径的创新

50、学习儒家经典文化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51、浅谈乡镇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态体验

52、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手段初探

53、浅谈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培养

54、让德育为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55、浅析新时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6、关于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调查--以武汉市弘桥中学为例

57、如何把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发挥至极致

58、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 反思 与探索

59、利用漫画试题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0、中学历史道德教学实效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浅谈如何对高年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62、浅谈中学德育中的赏识教育

63、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记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以德育人的校长徐超

64、让雷锋精神之花在中学校园美丽绽放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参考

1、也谈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

2、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3、幼儿的德育养成APP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4、浅谈农村幼儿教育的弊端及改变策略

5、幼儿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6、浅析幼儿品德教育问题及策略

7、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

8、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9、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启示

10、幼儿园书法教学浅议

11、幼儿园语言教学 高效课堂 的建构思路分析与实现

12、构建以微信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德育平台的若干思考--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3、浅析 中国传统节日 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

14、构建合作型德育模式,促进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

15、浅议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16、幼儿园德育过程中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17、德育应从娃娃抓起

18、让德育之花在幼儿教育中常开

19、我园加强幼儿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20、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

21、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学的渗透路径

22、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23、如何在幼儿的点滴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

24、关于新视角下幼儿师范生德育价值取向探析

25、浅谈幼儿教师素养对幼儿德育的潜移默化

26、刍议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

27、初探我园德育教育的创新途径

28、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实施

29、试论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 措施

30、基于教师角度下开展农村幼儿德育工作初探

31、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32、试析幼儿园晨练活动的意义及组织策略

33、浅谈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挖掘与利用

34、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35、让幼儿具备竞争意识

36、浅析幼儿园分享教育的有效策略

37、以主题性游戏促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发展

38、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浅析

39、开展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40、浅谈德育课程师生角色互换教学的“多赢”效果

41、让音乐艺术渗透幼儿园常规教育

42、浅谈幼儿的德育教育

43、在幼儿心中播下“德育”种子

44、幼儿德育宜化虚为实

45、学前教育 专业英语 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

46、幼儿舞蹈对幼儿启蒙发展的重要性

47、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

48、推动学前德育教育新发展

49、幼儿的音乐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50、浅谈幼儿园交互式主题墙饰的创设

51、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思路

52、试论幼儿分享教育

53、幼儿教育如何融德育于幼儿生活

54、如何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

55、浅析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56、有效推进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探索

57、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困境与对策探究

58、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途径和措施--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59、幼师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60、基于洛克幼儿教育思想谈我国幼儿园教学理念--以《教育漫话》为例

61、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62、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63、神话 传说 对幼儿德育的培养

64、培育核心价值观从幼儿德育入手

中职、高职班主任德育论文题目

1、中职院校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漫谈

2、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探析

5、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9、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激励的策略

10、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策略

11、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12、职专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方法论

13、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应突出德育为先特点

14、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探讨

15、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18、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

19、职高班主任用爱心构建德育教学

20、职高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策略探究

21、职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措施研究

24、用系统化的理念引领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

32、倾注爱心讲究艺术--浅谈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

33、浅析中职学校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措施

34、浅析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管理有效措施

35、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36、浅析艺术类中职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37、浅谈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

38、浅谈中职班主任的德育管理

40、浅谈职业中专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

41、浅谈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德育工作

42、浅谈职业学校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45、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46、论职业教育中班主任的德育创新

48、基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艺术

50、管育结合的中职班主任德育探讨

51、关于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

52、高职院校德育教师-班主任团队管理研修班 培训心得 体会

53、高职院校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载体

55、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

各阶段德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相关 文章 :

★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 班主任教育论文题目选题大全

★ 中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精选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

★ 教育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 小学德育教育参考论文2500字

★ 各类保险业论文选题题目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2)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3)

★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