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夏商周灭亡原因论文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4-07-07 07:09:44

夏商周灭亡原因论文研究报告

共同原因:

1,夏商西周是奴隶制国家,诸侯分封制的必然结果。

2,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权力实际掌握在各地诸侯手里。

3,奴隶制社会的不合理性,必然被封建社会取代。

4,三朝最后君主荒淫无道,政策阻碍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

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

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

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扩展资料:

夏朝灭亡的原因:内部生产力的衰退;外部环境的长期不稳定;夏王朝统治阶级的观念;夏“桀”的个人因素(整日沉湎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

商王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夏朝之诸侯国部落首领契因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商”。

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殷”。经历17代31王(共510年)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灭亡原因:商朝后期,绝大多数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对待奴隶十分残酷。如人祭和人殉等;奴隶主贵族对平民和奴隶们的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激化;商朝统治者连年对外进行战争,大规模地对夷方用兵,国内的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发,加剧了国内的矛盾。

战争俘获的奴隶太多,他没有处理好奴隶的安置,导致了大量的奴隶反水。

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及“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魏、韩、赵、秦)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约为791年。

灭亡原因: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也让危机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周厉王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传至周幽王又破坏宗法制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并“烽火戏诸侯”使诸侯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西周灭亡。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权力架空,加之周平王东迁后更加沦为傀儡;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坏,各地诸侯王的势力日渐增大;并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发展自己势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

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太大,一旦天子不够“贤明”,能力不足驾驭诸侯,很容易导致诸侯叛乱、政令不行等等,最终被灭国。

这个题目设置得不是很严密A明显不对,事实上纣王是很有才干的人,只是他即位之后不久就耽于享乐,残暴不堪,另外几位的在位时间也都相当长,不存在“没有经验”这种问题。B如果说的是夏商西周的话,比较靠谱(毕竟东周属于明显的诸侯大过天子而亡,当然最后的几个国王也确实不是什么明主,赧王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欠赖帐者),不过个人觉得是“荒淫无道”更为合适一点。C这个说法似是而非,请注意当时的国家其实是只有一个的,那就是当时的天子。而其他的诸侯国准确来讲都是方国,之外就是蛮夷,也不是国家。D个人认为是最理想的答案,夏商虽说是“汤武革命”,站在中央政权的角度来讲那就是作乱,而且是很严重的叛乱。西周则是幽王废掉申后激怒了申侯,后者引进犬戎的军队杀了幽王,这是明显的作乱。东周就不用说了,诸侯早就骑到了天子头上,最后也是秦国灭了东周,那自然就是诸侯作乱。但是很显然,D不是我们普遍的观点,我们都是站在后朝的历史角度上,认定问题出在前朝,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更有积极性。所以只能是选B。

基本上没有共同原因夏朝的灭亡,嗯,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尚且被国际史学界所质疑,至于夏朝怎么灭亡,更难说了;商朝的灭亡,来自于诸侯的叛乱,西周趁着商军主力东征,偷袭朝歌得手;周朝的灭亡,分两个部分西周是因为周幽王与申候发生战争,申候不低勾引犬戎入寇,击杀周幽王导致西周灭亡;东周是被秦国灭亡的。嗯,如此说来,夏商周有一个共同的灭亡原因,被境内原想向自己称臣的诸侯革命灭亡。不好意思没有细看题目。应该是D,诸侯内乱。PS:《史记》上,夏商周都是因为国君失德,宠爱某个女人所以灭亡的。但是史记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烽火戏诸侯、放太甲于桐宫等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司马迁公的艺术加工,令其更适合儒家世界观,但是真实性就难说了。

夏商周灭亡原因论文研究

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太大,一旦天子不够“贤明”,能力不足驾驭诸侯,很容易导致诸侯叛乱、政令不行等等,最终被灭国。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王朝的末代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

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幽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他宠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烽火戏诸侯,导致周朝灭亡,可见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夏朝国号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氏族图腾的象形字。

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唐朝张守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遂成为国名,这便是不少历史学家认为的中国世袭王朝的起始。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

夏商周是我国最早的三个朝代,导致其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朝代的君主统治残暴,阶级斗争明显,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或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

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

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

2.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权力实际掌握在各地诸侯手里。

3.奴隶制社会的不合理性,必然被封建社会取代。

4.不能太过奢华靡费,要勤俭节约,更不能好逸恶劳。

夏商西周的其他简介

夏商周在政治制度上都采取的分封制,其中夏商两朝,其本上沿袭了部落联盟时期的旧习,对于臣服的大大小小的部落或国家,并未过多干预其内政。

所谓分封制也叫封建制,意思就是天子或大王把天下的土地分给各个诸侯,这些诸侯对土地以及本国享有自主权,只需要向天子称臣进贡,天子出征时派兵助力就行。这一制度类似于中世纪欧洲各个王国和罗马教廷的关系,以及现代的联邦制度。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因为暴政,教科书上有的,历史老师也是这样讲的。

酸菜鱼致人死亡原因研究论文

吃太多了不好,因为酸菜这种东西属于腌的食品,过食不宜。

酸菜鱼酸菜鱼是人们喜欢的一道菜肴。但是经过腌制后的酸菜,维生素C已丧失殆尽;此外,酸菜中还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由于酸度高食用后易被肠道吸收,在经肾脏排泄时极易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而腌制后的食物,大多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与人体中胺类物质生成亚硝胺,是一种容易致癌的物质。解物:猕猴桃科学发现,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阻断强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减少胃癌和食道癌的发生。而猕猴桃被称之维生素C之王,一个猕猴桃基本可以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 。有害食物2:咸肉、腊肉、香肠等这些东西不仅美味,而且保存时间长,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这些含有大量盐的食物,与猪肉中的物质长期腌制在一起,产生亚硝胺,进入人体后又会形成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很强的致癌性物质。解物:绿茶经研究发现,引用绿茶可以分解这类物质的危害。每天喝几杯绿茶,可以增进健康。如果实在难挡咸鱼、腊肉的诱惑时,不妨在烹制时将肉蒸煮透,再加点醋,可以使亚硝胺分解,又不失美味。有害食物3:火锅对于那些原本容易上火,或经常复发口疮的人来说,是雪上加霜。不仅会加重症状,增加复发机会,长期反复,还会诱发食道癌变。其实,火锅除了容易上火外,浓汤中含有较高的"卟啉"物质,经过消化分解后在肝脏代谢生成尿酸,还可能引痛风病。解物:柚子如果在吃了油腻又麻辣的火锅后,吃个柚子,就能有助于滋阴去火,健脾消食。

可能是里面很多成分加在一起会产生危害。

酸菜吃多了不好,含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较多

研究生因论文坠亡

4月21日,中南大学一名硕士生坠楼身亡。坠楼原因不明,据了解,警方初步判定为高空坠落,排除他杀。而作为中南大学领导表示:对该学生不幸离世深感悲痛和惋惜,对其家属表示深切慰问。目前硕士生坠楼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我说的也不代表就是正确的想法。逝者已逝,希望在天堂少些痛苦吧。

本人经历过2年研究生的生活,身边也有很多读研的朋友,甚至还有延毕的朋友,曾经不止一次听到他们抱怨、吐槽,自己也绝望过,后悔过,但是最后我们都挺过来了。记得当时我那个延毕的朋友也觉得暗无天日、生无可恋,几天没有和大家说话,我也不敢问他什么,后来还是他自己想通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就比大家晚半年毕业嘛,总比天塌下来好。说实话,我挺佩服他的乐观和勇气。

现在回望当时的研究生生活,虽然又苦又累,但这段经历是自己选择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因为人生本就是一个坎坷、曲折的过程,有时候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再去看当时的自己,会觉得曾经的苦难不值一提。我不是在指责逝者,毕竟现在还没有找到坠楼的真正原因,我们也没有权利对他评头论足。只是希望活着的人能够珍爱生命,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那些爱着自己的人,如果我们弃他们不顾,他们背负的痛苦可能持续一生。

希望国家能明确学硕以及专硕的界限,希望可以大幅提高在校研究生的薪酬,希望可以建立公平公开的学术监管机制,希望学校以及导师可以主动关心学生的学术进展以及心理健康。

师德败坏,学校缺乏管理。导师不尊重学生,把学生当牛做马,随意使唤或威胁学生,师德败坏;而作为学校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关爱措施,没有及时了解到该生的状况,以至于发生这样的悲剧,学校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

他死亡的时间以及尸体旁边有没有什么东西,这些都有可能是案件的重要线索。死亡时间可以推断他当时大概干了什么事。如果是自杀,书桌应该会有要交代的事,所以书桌上的信息也很重要。

2021年4月22日,中南大学发生了这么一起令人心痛的事件,从官方平台上面公布的情况看出,在当天早上6点左右,该校19级的硕士生黄某突然坠楼身亡。而此次坠楼的原因尚不得知,有猜测可能是因为此前黄某发布的一期学术论文,在后期核对的过程中发现数据不对,害怕该文章成为了自己学术不端的证明,心理压力过大之下选择了跳楼身亡。

该事件在发生之后,警方第一时间介入了调查,从现场的情况已经排除他杀,初步判定该受害人是高空坠亡。虽然特别惋惜,但是学校方面也第一时间做好善后工作。而根据同学提供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得出来,这次意外伤身亡很有可能与黄某之前发表过的一篇论文相关。黄某一直以来在学校期间特别优秀,此前还曾经在某国际期刊上面发表个人论文,然而就是这么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却没有想到这篇论文将黄某推入了黑暗的边缘。

从黄某与同学的聊天记录基本了解到黄某在坠亡之前的心理状态,在2021年的3月22日,黄某在网站上发表的论文被接收。然而在之后两天时间里,黄某再次修改其论文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论文存在些许的问题,希望撤回论文,但是论文已经发表并不能够撤回。

3月30日,论文问题依旧没办法解决,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明显上升,在4月10日时论文正式发表出来,黄某心理承受的压力特别严重。要知道论文对于黄某毕业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该错误被整个学院知道之后,很有可能会举报,如果判定为学术不正,则会被取消学位。此后在4月20日时,黄某依旧挣扎在论文的深渊中,还和老师交流。虽然和导师讲述自己已经看开了此次事件,但没想到就在4月21日选择了跳楼身亡。

其实在当下年轻人不堪心理重负,而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种事件并不少见。就在今年的4月份笔者所在的小县城里面就发生了一起高中生跳河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当时还觉得特别惋惜,毕竟还只是17岁,还没有见识过这个世界的大千美好,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管是对于其自己而言还是对于家人来讲,都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有很多在我们看来当下难以解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磨砺,等成熟了之后再回头看,只会一笑而过,所以千万不要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北周灭北齐研究论文

北齐(550年-577年),享国27年,被北周所灭。北周(557年-581年),享国24年,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

可以看出,北齐和北周基本兴起于一个时代,国祚极短,各自的奠基人是死对头,两国之间也是攻伐不断,那么为何最初弱小的北周可以灭亡北齐,进而为隋朝的大一统奠定基础呢,这一切都要从北周和北齐的兴起开始说起。

北周北齐兴何兴起?

北魏末期,六镇起义耗光了北魏的国力。进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就是后来北周的开国皇帝宇文泰;而东魏的实际掌权者是北齐的奠基人高欢,而东魏基本继承了北魏的国力,所以不论在军力、经济或文化上均胜过西魏,而西魏只有关中及其周边地区,军队数量、综合国力都落后于北齐。

北周疆域(572年)

图 北齐疆域 (后期)

之所以北周和北齐的命运发生逆转,和他们各自统治者的决策有很大关系。北周走上了强国、强军 之路 ,而北齐走上了扩张 、奢靡、享乐之路。

先来说北周。

北周在没有代替西魏时,就攻占西川,进而攻打梁朝,将长江中上游的荆、雍、梁、益诸州,划西魏所有。

政治上北周君主们推崇德治奉行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统治原则。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这些儒家道德规范。同时又向人民灌输孝悌、仁顺、礼义,用这些儒家伦理纲常观念束缚人们思想,以心和志静,邪僻之念不生,稳定统治秩序。用人上奉行唯贤是举,不限资荫。用法颇严",一旦发现贪赃枉法的官吏,即给予惩治。

军事上建立府兵制度。增加军队中汉族士兵的比重,提高军队素质。用氏族部落的血缘纽带来组织府兵,使官兵之间蒙上了一层宗族的亲密色彩,以搞好将领和士兵间的结合,提高府兵的战斗力。士兵的身份提高了,地位改善了,从而使府兵的战斗力也增强了。

经济上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积极劝课农桑,奖励耕植,并相应地制定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就是将被破坏了的均田制恢复起来,使那些由于土地兼并、战乱、天灾而丧失土地,流落他乡的农民和土地重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

思想上宇文泰雅好儒术,以儒家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去除鲜卑族的一些落后习俗和摒弃当时思想领域中风靡一时的空谈玄理、崇佛论道一类的腐朽风习。在京师长安设立国子学,拜儒学大师卢诞为国子祭酒,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儒家思想观念的人士,作为政权的支柱。

经过连年的苦心经营,北周扭转了不利局面,积蓄力量,576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决定北连突厥,南和陈朝,并乘陈攻占北齐淮南地之机,发起攻灭北齐的战争。

北齐后来产生了内乱北周乘虚而入!

从西魏宇文泰到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氏政权经过宇文泰等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和不断改革,国势日渐昌盛。在政治方面,遵循“六条诏书”中“擢贤良”的精神,吸纳许多贤才。在军事方面,创建了府兵制度,加强了武装力量。在经济方面,释放奴婢、杂户,禁断佛、道二教,大大增加了国家的均田农民的数量和经济实力。通过这些改革,到北周武帝后期,不仅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而且国家实力与东方的北齐相比,也是由弱变强,蒸蒸日上。与此相应的是,军事局势也发生变化,由对北齐的积极防御转变为主动出击,全面进攻。与北周相反,北方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却是每况愈下,帝王贵族荒淫腐败,倾轧不已,国内各种矛盾日趋激化,齐后主高纬上台后,政治更为混乱。他厌倦政事,整日怀抱琵琶弹唱“无愁之曲”,和唱者数百人,被人称之为“无愁天子”。而且也又宠幸一奸佞之人,委宦官重任,让他们参预朝政,允许他们卖官鬻爵。此外州县之官多来自富商大贾,这些人得官后不顾百姓死活,贪赃枉法,税括百姓,大发横财,造成了“官由财进,政以贿成”民不聊生的政治局面。他又胡乱封官拜爵,庶姓封王者以百数,开府一千多人,仪同无数。他豢养的跑马、斗鸡、鹰、犬等,竟也被授予仪同、郡居、开府等官爵,与大臣一样享有同等俸禄。后宫婢女也皆封为郡君,宫女中宝衣玉食者达五百余人,宫女一裙值万匹,一个镜台值千金。又大发徭役,盛修宫苑,极为装丽,建成后稍不如意,则折毁重建,至使百工匠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劳费亿计,人牛死者不可胜纪”。与北周武帝和北周的政治相比,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周武帝即位以后,北周就不断进攻北齐,北周保定三年(北齐河清二年,563年),北周大将杨忠、达奚武与突厥曾联合分路讨伐北齐,一度兵临晋阳城下,后被北齐军中的精锐部队击退。北齐名将斛律光还乘势反攻入北周境内,俘掠三千余人。此后北周军队又数次东进,由于北齐有斛律光、段韶等名将名臣,政治虽然败坏,而军事上却还保持一定实力,故北周军队收获并不大。周武帝杀宇文护后,亲自掌握了高军权,他一面与北齐通商和好,使对方麻痹松懈,一面却加紧练兵,积极准备,伺机灭齐。周武帝杀宇文护后三个月,齐后主诬蔑斛律光谋反,将其诛杀,尽灭其族。周武帝听到此讯大喜,为之大赦。北周建德四年(北齐武平六年,575年),周武帝与诸将伐齐。大将韦孝宽献计三策:一为联合陈朝、稽胡等军队,数道并进,可一举而成。二为广事屯田,招募强悍之士,严加训练,与陈朝军队互相配合,使其疲于奔命。一二年后,待其内部离叛,然后乘机举攻下。三为作长期打算,签订盟约,安民和众,蓄锐养威,观衅而动。周武帝又与齐王宇文宪,内史王谊、安州总管于翼长计议,于这年七月下诏伐齐。出兵十八万,命宇文纯、司马消难、达奚震为前三军总管,宇文盛、侯莫陈崇、宇文招为后三军总文宪,于谨、李穆等将所向势靡,连取北齐三十余城。周武帝大军在金墉城下遭到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的顽强抵抗,数攻未克。这时,周武帝忽然患病,又逢北齐右丞相高阿那肱率援军自晋阳赶至河阳,故周军不得不弃城撤军。次年,北周再次大举攻齐,周武帝认为前一年未能灭齐,原因主要在于“直为拊背,未扼其喉”。这次应直攻高欢发迹之地晋州,争得此地,北齐必派重兵援救,我军可严军以待,击之必胜,然后乘破竹之势,挥军东进,定可“穷其巢穴”,灭亡高齐。十月,周武帝再次亲征,以宇文盛、宇文亮、杨坚为右三军,宇文俭、窦泰、丘崇为左三军,宇文宪、宇文纯为前军,亲率中军,开入齐境,并驻军于晋州汾曲(今山西临汾市南)。然后分判派遣宇文宪率精骑二万驻守雀鼠谷,宇文纯率步骑二万驻守千里径,达奚震率步骑一万守统军川,韩明率步骑五千守齐子岭,尹升率步骑五千守鼓钟镇,辛韶率步骑一万驻守汾水关。又遣王谊监诸军进攻平阳城(今山西临汾市),但是北齐海昌王尉相贵据城坚守。周武帝宇文邕赶赴平阳城下督战,城中情况紧急,北齐诸将纷纷投降,北周军队占领了平阳,生擒尉相贵及其部下八千余人。宇文宪率领的另一路军也攻克洪洞、永安二城。本计划乘胜前进,但由于北齐军焚桥守险,军不得进,只好屯守永安。齐后主此时正带着冯淑妃与右丞相高阿那肱在天池(今山西宁武县西)围猎。晋州告急的信使,从清晨至中午,连来三批。高阿那肱却拦住信使,不准报告,说:“皇帝正围猎高兴,何必急着报告。”到了黄昏,又一信使赶到,报告“平阳已陷”,高阿那肱乃转报齐后主。齐后主闻讯准备立即返回晋阳,但冯淑妃此时正在兴头上,请再围猎一次,齐后主便又留下继续围猎。猎毕,齐后主才携带冯淑妃回晋阳,调兵遣将,分军向千里径、汾水关发动反攻。齐后主自率主力开上鸡栖原。驻守汾水关的宇文盛派人告急,宇文宪马上率兵来援,大破这一路齐军。齐后主率大军到达平阳城下,周武帝见齐军声势颇盛,周军疲惫,长留下一些将士镇守平阳,自率主力军西退。齐军包围了平阳,昼夜攻城。城已残破不堪但仍不能攻克。北周守将梁士彦慨慨激昂,身先士卒,激励了士卒。守城军民士气大振,无不是以一当百。齐军再次挖地道攻城,城墙塌陷十余步,齐军将士呼喊着要冲进去,被齐后主下令阻止。齐后主派人召冯淑妃来观看,冯淑妃正在化妆,等她化妆完毕,周军已用木棍塞住缺口,齐军再次进攻,已经冲不进去。周武帝本已引兵西归,闻平阳危急,又率军赶至平阳,会集诸军,向齐军发起猛烈攻击。齐后主与冯淑妃在阵后并骑观战,东边稍退,齐后主便与冯淑妃率先逃走,齐军见皇帝先跑,随之全线溃败。齐后主逃回晋阳不久,周军又尾追而来。齐后主任便命安德王高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领山西兵,自己却不顾群臣劝阻,在夜里砍杀守城门的士兵,率少数侍卫逃出晋阳城。他想投奔突厥,侍官多所不愿,许多人半路悄悄溜走。领军梅胜郎也百般谏阻,他这才带着剩下的数十人逃到邺城。穆提婆见大势已去,不得己投降了周军。周军包围了晋阳,高延宗在北齐留守将帅的坚决要求下,即皇帝位。周军四面攻城,终于攻破东门,周武帝率数千人冲进去,却在城内展开基战,周武帝几乎被困在城内,好不容易才突围出城。直到二次组织攻城,才占领了晋阳,俘虏了高延宗。谁知齐后主在邺城,听望气的人说,当有革易,遂禅位于太子高恒。次年正月,高恒即位,是为幼主。改元承光,尊齐后主高纬为太上皇,朝政大权却仍掌握在高阿那肱手里。高阿那肱对主战将领颇为猜忌,于是齐军士气聚而复散,更加离心离德。周军进兵邺城,齐军出击,大败而归,高纬只得带上高恒东逃。周军攻入城内,俘获百官。高纬逃至济州,留下高阿那肱守济州关,又与穆后、冯淑妃、高恒、韩凤等数十人逃至青州、准备投奔江南的陈朝。不料高阿那肱表面上虽劝高纬先居住青州,暗地里却勾结周军速至青州,将高纬、高恒等人全部俘虏。北齐灭亡。北齐自显祖文宣帝高洋至幼主高恒,凡6帝,28年(550—557年)。北方自东西魏分裂以来,已近半个世纪,至此终于统一。周武帝准备乘势“平突厥,定江南”,统一全国,可是不久他便病死在征讨突厥的途中,统一全国的事业未能由他完成。但是他为统一所作的一切准备并没有白费,为后来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1.强大的北齐

北齐和北周虽然并立于北方,但实力并不相当。其实,早在东魏和西魏并立的时候,两国的差距就很明显——东魏处于攻势,而西魏处于守势。这是因为东魏继承了北魏大部分的国力,而且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上,东魏拥有山东半岛和中原大地,沃野千里且有渔盐之利,与之相比,偏西的西魏毫无优势可言。到了北齐和北周的时代依然如此。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北周和北齐以黄河为界,每到冬天黄河结冰的时候,北齐的骑兵就可以踏冰西进,北周无力迎战,只能派兵驻守河边,每到河水结冰,就马上用木棍将冰捣破,以此防守。这非常能够说明两国实力的差距。

02.北周武帝的雄才伟略

尽管北齐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事在人为,成败仍然取决于双方的君主。

北周武帝登基以后,忍辱负重,摆脱了权臣宇文氏的控制,并决心扭转敌强我弱的态势。在减免赋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周武帝展开灭佛运动,再次把比较入世的儒学树立为主流,将隐匿于寺庙的劳动力和田地挖掘出来,使得“租调年增,兵师日盛”。同时,北周武帝还与北方的突厥和南方的陈朝交好,占得外交上的先机。

在武帝的带领下,北周的实力逐渐增长。

03.北齐的衰落

当然,因为双方实力悬殊,若仅靠武帝的奋进,北周尚不能成为北齐的威胁,对于北齐来说,致命的伤害来自于其内部。

这个内部的伤害就是北齐的统治者——齐后主。齐后主相当昏庸,他的荒唐事迹不胜枚举。例如,他非常喜欢声乐,于是,就让很多戏子优伶做了大官;他也非常喜欢养宠物,竟然让自己的猫狗莺鸟也做了大官。这样的脑洞,即便是在昏君当中也不多见。

另外,齐后主还沉溺女色。很多人都知道一个非常香艳的成语——玉体横陈,这个成语讲的就是齐后主和他的宠妃冯小怜的故事。据说齐后主相当宠爱冯小怜,以至上朝的的时候都要把冯小怜搂在怀里,还时不时做出亲昵举动,令大臣十分无语。

可想而知,当北周军队打过来的时候,齐后主将会如何迎战。

576年,北周军队攻打平阳,当地官员派人到首都报信,然而,此时的齐后主正在与狩猎,晋州告急的消息就被竟然被丞相以不破坏皇帝兴致为由拦了下来,直到傍晚,平阳陷落,齐后主才知道了这个消息,准备去救援,然而,此时的冯小怜还不尽兴,央求齐后主继续打猎,齐后主竟然就依从了她的要求,导致平阳附近的晋州也被攻陷。有感于此,李商隐曾作诗讽刺: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在北周和北齐交战的过程中,齐后主一再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贻误战机。577年,北齐最终被北周灭亡,北周统一了北方自北魏以来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而齐后主、冯小怜则都成了北周的俘虏。一手好牌就这样坏在了这对昏君奸妃的手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