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与周瑟瑟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5 05:19:36

与周瑟瑟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周瑟瑟主要著作有诗集《17年——周瑟瑟诗选》、《松树下:周瑟瑟编年诗选》、《尘世的礼物》、《披着语言飞翔》、《卡丘卡丘》、《缪斯的情人》、《私有制》等7部,评论集《批评的盛宴》,以及长篇小说《暧昧大街》、《原汁原味》、《野花》、《苹果》、《中关村的乌鸦》等5部,以及三十集战争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小说创作)等500多万字。在《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青年文学》《十月》《天涯》《长江文艺》《山花》《小说林》等刊物,以及台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日本、韩国等地刊物发表大量作品。曾获首届博客汉语诗歌大赛一等奖(2005)、第十八届柔刚诗歌奖(2009)、2009年度中国最有影响力十大诗人、2008年度十大诗人博客、首届《诗参考》归来诗人奖(2011)、第二届《诗参考》经典诗歌奖(2011)、首届孔子诗歌奖(2012)等。作品收入国内外一百多家选本,其长篇小说多次进入文学图书排行榜。

《17年――周瑟瑟诗选》: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诗集精选了周瑟瑟自1985年至2001年创作的近百首诗歌,这些诗作充满了少年的浪漫、青春的狂乱、中年的忧伤,是周瑟瑟17年来痴迷于诗歌语言“炼金术”的成果。诗选由著名评论家程光炜教授作序,诗集装帧精美,发黄的牛皮纸封面包住了高贵的诗篇,书内有十多副后现代黑白插图与诗人十年前放荡不羁的长发旧照片,书后附有诗人李建春写的诗歌导读。这是近年出版的特具史料价值与收藏价值的一部诗集,是了解中国诗歌从朦胧诗后到第三代诗歌发展的一个绝好的读本。程光炜在序言《中关村大街与孤独的漫游者》中认为:“一部诗集从写作到出版,竟跨越了浪漫主义和市场经济两个不同的时期,这种‘出版现象’真可谓是一个‘奇迹’。在我看来,正是这一时空的交叉和杂陈交错,大大增加了诗集的可读性,和它所构成的历史复杂性和错层感。”《松树下:周瑟瑟编年诗选》:这是一部纯粹的个人诗歌史,诗人周瑟瑟从少年到中年,时间跨度23年的诗歌精选《松树下――周瑟瑟编年诗选(2008-1985)》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厚达21个印张,300多页,大16开本。23年沉淀,蔚为壮观。周瑟瑟这23年的创作由热血沸腾到如今的禅定入境,从嬉皮士的先锋到隐士的美学,一部编年诗选,一部诗人的精神史。一半红色革命激情,一半禅宗风骨。20幅山水画插图,传统美学暗香浮动,这就是周瑟瑟的《松树下》。从诗人的近作长诗《隐士的美学》《广成子,神仙生活》到少年的代表作《穷人的女儿》,23年时光,在一个诗人身上折射出新诗美学的流变,是近年出版的颇具份量的诗人个人重要选本。《卡丘卡丘》:这是周瑟瑟转向长篇小说创作从而中断诗歌写作多年后,推出的一部最新诗集。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博导、著名评论家程光炜教授以《从戏剧性的角度看》在书前对卡丘主义的探索给予评介。全书分为诗与文论两部分,文论部分有卡丘主义主要成员对卡丘主义的理论阐述,同时收录有湖北青蛙、韩宗宝、卢辉等诗人对周瑟瑟诗歌的评论。是一部从诗歌文本到理论阐述都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诗集,是卡丘主义推出的第一部个人诗歌史料性的选本。《卡丘卡丘》由华龄出版社出版,收录有作者的卡丘风格的照片,设计颇具经典气质,装帧另类而大气,体现了周瑟瑟的卡丘趣味与艺术要求,是近年来以艺术流派的形式呈现个人的生活与艺术趣味的一部独特诗集。《缪斯的情人》: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诗人周瑟瑟少年时代的诗歌作品精选集,是诗人的处女诗集,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现已绝版。虽是少作,但其抒情品质纯正,题材开阔,具有超前的现代化视野,是周瑟瑟从少年作家转型为现代诗歌写作者的试验之作,其中大部分作品在《湖南文学》《理论与创作》《语文报》《岳阳晚报》《湖南日报》《诗刊》上发表,对诗人的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诗集由武汉诗人、诗歌评论家赵国泰先生作序,出版后在当年的校园诗坛与青年诗坛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披着语言飞翔》:新加坡赤道风出版社出版,这是周瑟瑟在上世纪九十年的诗歌与诗歌评论集,现已绝版。周瑟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着力于诗歌的先锋精神,在“第三代诗”后坚持孤独的语言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大部分作品在当时的《诗神》《诗刊》《诗歌报》《星星》《绿风》《诗林》《黄河诗报》《诗潮》等主要诗歌阵地发表,获得了多次全国诗歌奖项。书中还收入了周瑟瑟对第三代主要诗人的数十篇评论。《尘世的礼物》:这是周瑟瑟2006年至2008年创作的诗歌精选集,收入周瑟瑟近两年主要代表性作品,由山东80后先锋诗人周琦先生与北京诗歌收藏家、出版家世中人先生编辑出版。因印量少,而更具纪念意义的一部诗集。在诗歌比黄金更加沉重的时代,这部诗集的出版体现了诗人之间纯正的友情与对诗歌写作的热爱。尘世的礼物--献给泰山与周孔秋先生的礼物。《中关村的乌鸦》: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以中关村某IT公司副总裁为故事线索,把一个IT公司的管理各个环节以黑色幽默的风格讲述得妙趣横生,而又充满了生存与毁灭的沉重启示,同时,把人的情感的不确定性与生活的残酷,写得入木三分,女性与男性的紧张关系在小说中时常爆发出“乌鸦一样”沙哑的尖叫声。周瑟瑟是讲故事的高手,他注重讲故事,能把故事讲好是诗人写小说的一道关键,并且不矫情,不故作哲人姿态,能把自己彻底放到生活层面讲出好看的故事,才是小说家的本份,这一点周瑟瑟做到了。《中关村的乌鸦》不是时下流行的“职场小说”,有“商业小说”的背景,但更是诗人情怀的生活叙述,坚硬与柔软,理想与现实,在小说中推动人物命运走向毁灭。颇有悲剧色彩的结局却偏偏有一个喜剧的过程。在这里,作者不是诗人周瑟瑟,而是小说讲述者周老九,一个以讲故事为乐事的中关村观察者。《苹果》: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的是三段恋情,但以回望的角度切入,语言完全是诗意的,结构却故作随意,短小的句式,优美的语言风格,读起来轻松过瘾,对青春的定义与讲述,极尽诗人抒情本色,对中年情感的剖析,坦诚而尖锐。生活的真谛,爱情的无力,小说主题残酷,超脱了一般的传统小说的语言与结构,看得出周瑟瑟是在不经意中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但沉淀了作者从青春年少到中年的沉重的思考:“我们到底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到底需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周瑟瑟如此说:“小说家坚硬的角色,在此时获得了诗意的渗透,诗人的身份在小说的场域里获得了更加自由的时空,放开诗人的种种束缚,无法通过诗歌的‘叙事性’实现的讲故事的可能,通过写小说轻松就实现了,这是一种享受。”诗人小说往往过于讲究诗意,而忽略了故事性。周瑟瑟认为,好的小说家一定要能把故事讲好,通过小说,诗人获得了讲故事的快感。《中国兄弟连》:三十集战争情感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火爆全国各大电视荧屏。由著名作家、诗人、导演周瑟瑟创作的长篇小说《中国兄弟连》,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重现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宏伟画卷,弘扬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和灵魂,唤起国人最原始的爱国情怀,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撼山易,撼中国兄弟连难!《暧昧大街》: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语言充满了诗意,叙写方式独到,表达了对纯洁灵魂、收敛欲望的强烈诉求,并有意模仿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其人物设置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几乎雷同,但背景本土化,叙述主题词也从“媚俗”转到“暧昧”。周瑟瑟以这部小说宣称向文学大师米兰·昆德拉致敬,并直言,同米兰·昆德拉关注人物在政治背景下的命运转折不同,他更加强调中国经济转型期人物的情感变化。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情感关系将会越发暧昧。什么是暧昧?暧昧的民间说法是含混,不清白。在周瑟瑟看来,暧昧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它与灵魂的错位有关,与精神迷失情感无序有关;它是孤独者的一种通常的生活状态,同时映照生活未处理完善时所面临的某种空白。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下简称《轻》)的主人公托马斯是个外科医生身份的设置一样,《暧昧大街》(以下简称《暧》)中的主人公胡春是个以治疗精神病为主的医生;他的生活中也同托马斯一样被女人围绕。当然,《暧》对《轻》的模仿并不那么简单,在似曾相识中出现了众多相对的变化。托马斯同情人特丽莎有着相濡以沫的爱情,胡春却一直对他的小诊所的惟一护士、狂热追求他的唐粉鹅有所拒绝;托马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公共情人,胡春却因不堪妻子的放荡不羁而离婚试图寻找泛情时代的一片净土。《暧》中的两个女主角,一个是胡春的前妻宝宝,一个是表面上的情人唐粉鹅,她们正好分别与《轻》中的特丽莎和萨宾娜隐隐对应。宝宝和特丽莎同样出身低俗,特丽莎是出淤泥而不染,绝不媚俗,宝宝却是骨子里浪荡成性;萨宾娜有着典型的女权思想,唐粉鹅却是飞蛾扑火般要做个为所爱的人勇于献身的小女人……不同于《轻》中对媚俗的批判性的揭示,《暧》则笼罩着一股浓浓的暧昧气息。小说中,胡春与前妻、与护士唐粉鹅的关系是暧昧的。他对前妻依然有一种依恋,但在性情上两人却似针尖对麦芒。他对唐粉鹅没有非份之想,潜意识里却不愿舍弃她女性的热烈与温柔。主人公胡春自己就是一个说不清的暧昧者:他向往纯情鄙弃堕落,但从不反抗他四周的一片混乱,在迷醉的日子里甚至投身于其中,然后在清醒的时刻严肃地反省,以达到内心的安宁。除此之外,小说中其他人物也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样有着非现实气息。有名有姓者也好,无名无姓者也好,他们无不成双成对地活在一种错综复杂的暧昧关系中。诗人与文学女青年,画家与少女模特,铁匠与离婚女子,可怜男人与市井女人……生活如此紊乱和空虚,构成了一条气味独特的《暧昧大街》。

读者文章麦克阿瑟

中学课本中竟然出现麦克阿瑟文章,很快此事引起广大网友,极大关注度。很快出版社表态,表示这些并不是正式教材,只是实验教材。目前这版教材,早在2020年停止使用,全面退出市场。而该出版社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将深刻反省,严肃追责问责。

事实上不少网友感到震惊一点,中国课本应该宣传本民族内容,竟然出现在麦克阿瑟文章,似乎超出人们预期。最近许多教材出现了一些异样的情况,不得不引起人们反思,先是人教社出现问题,接下来就是收录麦克阿瑟文章。

文章的内容

语文课本内容,本身就是宣传爱国思想,书本应该记载都是正能量人物,值得后人推崇。最起码对中国,乃至对世界人民有突出贡献。语文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如果不懂文字意思,可能会影响其他课程。关于语文里面内容,都是经过仔细研究。语文读本也应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应该是别国思想。

因此不少人才会质疑出版社,原本是教育国人爱国地方,不知道为何会出现这种错误做法。

美国霸权主义让人憎恶

这篇文章对“美国军人的道德标准”大加赞赏,试图让人们对美国抱有很强好感。这让人不少人不理解,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教育,这个时候他们爱国主义思想还没有塑造成功。如果给他们传播这种思想,不知道会造成多大危害,难免出版社都不会考虑吗?

这段时间出版社编写书本,都透漏出各种各样问题,必须引起教育界警惕。

有网友直呼,把麦克阿瑟这样“人”,请到中国教课本中,这个究竟做什么呢?原本应该宣传正能量人物。出了这种事,出版社更应该进行严格自纠,调查清楚此事来龙去脉。究竟当初怎么深刻,把这篇文章传递到我们课本,并且杜绝此事再度发生。

肯定要删除这篇文章的,因为这篇文章是麦克阿瑟的文章,并且其中表达的东西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并不适合中学生进行学习,而且很多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东西都是在表现美国的侵略主义,是非常不好的。

小麦克阿瑟很喜欢去乡下的舅母家玩。舅母很疼爱小麦克阿瑟。在锄地的时候,她背着他,或者让他坐在犁柄上,让牛拉着,吆喝着,向牛喝口令,那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快乐,以致后来他一直难以忘怀。在旱田里玩够了,就下水田玩水、玩泥浆。再玩累了,就爬到田边,在树阴下等舅母来接,颇有情趣。大一点儿的时候,麦克阿瑟总是主动要求舅母也带上他去田里一起干活。虽然有点儿累,但心情非常的愉快。小麦克阿瑟的心已溶入大自然,其乐融融,对劳累浑然不觉了。每当回忆起幸福童年生活,那美好、恬静的往昔就再一次地滋润这位五星元帅的心田。

麦克阿瑟是一个早慧的孩子。孩提时代,麦克阿瑟常常提出一大堆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已超出了同龄孩子的想象,如宇宙和人类的起源问题。他从小热爱大自然,对动物如昆虫等很感兴趣。据他个人后来回忆,他对一切活动的生命都十分喜爱,他留意观察鸟的习性,养过金鱼、蛇和乌龟,甚至用帽子装回青蛙。有一次,家里的一只小白鼠死掉了,母亲叫仆人把白鼠扔掉,麦克阿瑟知道后非常伤心,称之为“科学的一大损失”。

麦克阿瑟5岁时就能用英语给父亲写信。6岁那年,母亲为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给小麦克阿瑟打下了一定的德语和法语基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能够听懂希特勒和戈培尔在电台的演说,并可以用法语与人对话,都得益于童年的学习。

麦克阿瑟小的时候,母亲常常读一些故事和浅显的文章给他听。有一次母亲给他阅读时,他趴在地板上专心致志地玩弄父亲的指挥棒。母亲严肃地批评他不够专心,小麦克阿瑟却毫不迟疑地逐句复述了母亲方才朗读过的最后一段,让母亲大吃一惊。为此,他说:“妈妈,我要是不能同时至少做两件事,我会为自己害羞的。”也正因为这样,人们包括老师都称赞小阿瑟是个“聪明过人的小家伙”。

当别的孩子刚刚开始看儿童读物的时候,童年的小阿瑟就已是一位孜孜好学的书报读者了。在过9岁生日的时候,姑妈送给小阿瑟厚厚一大本美国史作为生日礼物。他把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都快能背下来了。

10岁生日时,他把祖母送给他的一幅镶嵌在镜子里的林肯像挂在自己的床头上。下面摘录着朗佛罗的《生活诗篇》中的几行诗:“伟大的一声常提醒我们,要使自己的一生崇高庄严。在去世时,在实践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他对林肯非常崇拜,这时的他就已放弃了最初要当一名飞行员的愿望,踏上实现伟人梦的理想道路。

他后来说:“我父亲充满激情地笃信个人的权利。他传授给我的东西中有这样一种信念:所有男人和女人,不论其肤色或宗教,都生而平等,个人决定他们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决定其一生命运的正是自己的抱负和勤奋。

1889年7月,父亲被调到华盛顿陆军司令部任高级副官助理。这样,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有幸第一次来到首都,就学于华盛顿小学。在这里,他学习了4年,获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华盛顿公立小学是一个个富人子弟学院,它位于一条无轨电车线的起始点上。校舍是一套木制的楼房,有草坪环绕,不远处还有一个不小的操场。校园的环境安静、典雅。刚刚来到慕名已久的首都,麦克阿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出版社做出了诚恳的道歉。他们表示改文章并没有录入教材,而且早已下架。

风萧瑟演唱研究论文

萧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xiāo sè,意思是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一般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环境冷清、凄凉。出自《北征》。

释义

1、拟声词,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2、形容词,形容环境冷清、凄凉。

3、形容词,稀疏。

出处

曹操《观沧海 步出夏门行之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

苏轼《定风波》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仙都山鹿》诗:“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宋 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词: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元·许有壬《太常引》词:“红衣缥缈,清风萧瑟,半醉岸乌巾。”

曹禺《原野》第三幕:“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萧瑟作响。”

《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杜甫《北征》诗:“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一:“ 庾信 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明·杨珽《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清 谭献《桂枝香.瑶流自碧》词:拾翠汀洲,密意总成萧瑟。

老舍《四世同堂》四三:“秋给北平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吴刚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唐·唐扶《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萧瑟两鬓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

1、秋风萧瑟,读音是qiū fēng xiāo sè。萧瑟,有两个意思: (1)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 (2)冷落;凄凉;悲凉的气氛: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2、萧瑟在本词中取第一个意思。秋风萧瑟就是秋风吹树木的声音。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

李约瑟难题毕业论文

亲 需要发表论文吗?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来源:学术堂)

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对李约瑟难题做出了相关分析,供参考李约瑟难题内涵丰富,解答困难。本文分别从“科学,技术,社会”三方面分析“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这一问题,并着重从社会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一.科学的本质——“由特殊到一般”与“由一般到特殊”的碰撞 古代西方科学的本质特点与中国科学的本质特点是不同的。他们对于事物的研究是采用分类的方法。例如,他们把科学分成一个一个的大段,从而有一个一个的大的学科,如物理,数学,生物学等,每一个大段还可以分成若干个小段,每个小段再可细分,如生物学的分类系统就有7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他们科学的任务就是分别研究实是的各个品种。如此的分类就使得他们的科学注重不同事物所特有的东西,因此,西方科学的显著特点是“特殊性”,即寻求这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特点。然后,再把分类的事物加以整理,归纳,形成一个个大的学科,从而形成科学。相比于西方,古代中国科学的本质特点则是“一般性”,中国古人的科学强调“道理”,也就是推之万物之理。正如老子所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这意思是说,道理不仅不以实践为基础,过多的实践,沉溺于具体的食物,会妨碍我们对整体道理的把握。因此,古代中国学者总是先去探寻事物的本质道理,在把得出的普遍道理加以应用,推广。 不同的本质特点,决定着不同的发展规律。由于中国古代学者的聪明智慧,总可以总结出许多相对正确,科学的道理,并加以实践,应用,因此这种“速成”发使得中国在很早就有了如李时珍的《本草》,勾股定理的之类的发现,相比于西方还在研究事物的“特殊性”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许多相对整体的科学,如“黄帝内经”“水经注”等著作,因此古代中国的科学遥遥领先于西方。但因为中国对于事物特殊性的研究过少,也就是实践的过少,使得理论并不完善,且进步,发展缓慢。而“重学轻用”的特点使得实践是作为对 “道理”的补充而存在的,不是最核心的内容,因此整体中国科学发展缓慢。而西方科学的发展由于几个世纪甚至是十几个世纪对自然认识的不断积累,实践,便可以对各种学术进行整理和分类,从而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科学。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力学》,托勒密的《天文学》。再加上文艺复兴后,科学家大量的实践研究(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钟摆试验,人体解剖)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又深化了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因此古代中国科学在近代被西方科学超越也是不足为奇了。 二.技术的进步——“经验”与“工具”“理论”的主导地位 技术与实践紧密相关,它直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服务,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技术大致包括“经验技能”“工具设备”“理论应用”三个方面的要素。在古代,由于工具设备的落后和理论应用的残缺,经验技能起主要作用。中国从公元前475年就已进入封建社会(战国),并且社会在长达2000年的时间内相对稳定,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因此中国关于生产,生活方面的技术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积累。而欧洲封建社会的开始是以西罗马帝国(公元后476年)的灭亡为标志的。换句话说,中国封建社会比欧洲早950年,长达数个世纪的经验积累以及工具设备、理论的传承保证了中国古代技术相对于西方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近代随着科学的发展,理论的不断发现和创新,特别是重大理论研究的发现(如牛顿力学3定律,能量转移与守衡定律)以及工具设备的不断更新,工具设备和理论应用对于技术的影响渐渐代替了经验技能,对于技术的发展起主要作用。如第一次科技革命:纺纱机、织布机、蒸汽机等工具设备的产生使生产技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电机、电动机、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就是建立在科学的电磁理论基础之上的。现代的技术更加依赖科学,理论应用日益成为了影响技术的最关键性因素。因此,在近代由于中国的工具设备尤其是相关的科学知识落后于西方,技术也落后于西方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社会的发展历程——“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新老代替 当然,我认为之所以在科学、技术等方面一直领先的中国在近代被西方超过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西方社会因素的不同。我认为这是以下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a) 长达2000年的封建制度是把双刃剑。中国从公元前475年就已进入封建社会(战国),而相对稳定的社会为经验的传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悠久的历史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与西方。但残酷的封建制度严重的扭曲了劳动人民的人性,压抑了人们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的主体,中国人民在如此的制度下只能仅仅维持生计,没有精力也没有条件去创造,研究,去发展科学。而西方科技的发展和科技革命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兴起的,资本制度的产生和建立极大的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人们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而资本主义的本质“最大程度的榨取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争先恐后的不断研究科学,研究技术,从而进一步的推动生产力以及科技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基础。相对于封建的小农经济,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可以更有效的推动科技,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而稳定的中国封建统治抑制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导致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的全面落后。 b) “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影响中国科技进步又一重要原因。科技的进步与实践密不可分,而交流是使实践扩大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看不到西方世界的进步,缺少与世界先进技术的交流,闭门造车,中国便缺少了科技进步的客观因素。再加上国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使得中国人民不愿发展商业和金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把人束缚在了土地上,限制了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开拓精神。中国又失去了发展科技的主观因素。而相比于中国的西方,随着资本主义产生,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探索自然的禁区,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突飞猛进,发生了科技革命。海外贸易和掠夺又使得西方国家为商品生产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引发了工业革命,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久而久之,西方的科学,技术相对于中国已遥遥领先。 c) 千年的儒家文化和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国民的影响深远。中国人民是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度过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儒家思想重视求道,《论语》《诗经》《周礼》《大学》等都包含了丰富的科技知识,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人道和学问,也就是儒家思想更注重个人内心的修养,以及对于道理的理解,对于实践却并不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其次儒家文化重视发展农业,把人民束缚在土地上,从而束缚了人民的创造力,也对科技的发展起了一定的阻碍总用。封建科举制度,为平民登上仕途提供了道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民对文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科技的发展。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毫不变革的科举制度,尤其是明朝开始兴起的“八股文”形式单一,知识 片面,重点在于对个人修养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客观事物的了解以及对自然、社会的实践,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创新,牢牢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的阻碍科技的进步。 此文仅仅是个人对李约瑟问题的一些粗浅理解,同时也借鉴了不少学者对此问题的看法,期待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中国和欧洲不一样,几千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炎黄大帝大战蚩尤的时候,那时候,我神舟大地城池屹立、华夏儿女以种植水稻!白种人还以野人形态为生,可想这是何种差距!正是因为这样,中国长期强大,除战国时期,各国苦战最后秦国统一中国2000年!此后我中华,就没有发生过像战国时期那样弱者必亡的战争!虽然自秦国以后,仍有战事,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以其说是国以国战争,还不如是皇族之间的争斗,中国还是中国,强者还是强者!正应长期如此才慢慢衰退啊!西方就不同了,基本相同的面积有几十个国家如果你不聪明你不强大地图上就没有你!战国时期就是典型的例子,那个时候已经有铁、刚、还有弓箭、弩…领先世界2000年!这就是竞争,可是中国人没有!而西方人为了获得一块土地,不惜付出生命远赴重洋开阔国土。这样就会变的更富有、更强大!在相符的争斗中发明了大炮,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为了胜利什么事,什么办法都想的出来!可是中国是王不需要!西方不要就亡国!这才是事情前因后果啊!但是中国一旦觉醒!!!

关于李约瑟难题论文范文资料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热烈。中国著名科学泰斗钱学森曾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同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解答:

从文化竞争模型给出另一个解答:中国小农经济的资源限制和保守倾向,阻碍了劳动分工和科学文化的多样发展。中国以前人多地少,却认为人口少,所以各个王朝建立的一个首要任务是鼓励生育;而西欧人少地多,他们却认为生活的空间狭小,要向外扩张,这个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

一、资源因素。中国多山少地,半干旱气候的生态约束促使中国发展了节省能源、消耗劳力的农业技术,而非扩张资源、节省劳力的牧农技术,导致周期性的生态危机和治乱循环,阻碍了劳动分工的发展。

二、文化因素。从文化竞争模型可以看到:冒险精神利于多元和创新,避险倾向利于稳定和赶超。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流派的主导思想无不是规避风险、明哲保身。

三、系统复杂性因素。劳动分工的发展,要求稳定的环境,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的出现不是单一文化的自身延展,而是多种文明冲突演化的结果。中国面临单一小农经济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恶化,秦汉以来自然灾害的周期不断缩短,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不断,加上政府货币、财政政策的多变,都不利于劳动分工的保持。

西方研究者们对李约瑟难题的分析如下:

1、那些超群的技术所依赖的不是那些悠闲学者的天才发明,而是在家族内手手相传的工艺技能。

2、(关于科举考试)指定的文本和评注旨在记忆而不是批评,因此形成了一种狭隘的一致性并最终变成了国家教条。这种僵化不仅扼杀了原创性,而且还意味着许多学者更注重道德和古代哲学辩论,而不是现实问题或科学疑问。

3、不同于欧洲多种多样的小封地,而是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管理体制。

4、哲学和宗教的态度分歧。中国的宇宙学家们没假设有某种不动的第一推动者通过自然法则来管辖宇宙,而是相信天体的行为与凡间的人类社会相关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约瑟难题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 李约瑟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李约瑟问题其实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欧洲经历了一千年宗教的黑暗时期,希腊、罗马的古代典籍也被欧洲中世纪的焚书毁灭,欧洲从阿拉伯帝国保存的希腊、罗马古籍复兴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消化吸收了中华文明的科技与产业、体制与文艺等成就,从而诞生了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 - 全球化地球文明.从马可·波罗游记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与研究东方文明.从1643年牛顿诞生到1765年瓦特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欧美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然而,1840年的中国却进入了鸦片战争时期.1840年前后,英国的机器化生产已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47年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建立,开启了电气化时代.从马可·波罗的诞生到工业革命电气化的开始,欧洲经历了约6百年的努力终于彻底超过了中国.难题表述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李约瑟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表征意义“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古代中华文明领先于世,工业革命却在西方爆发,致使近代西方后来居上,这是为什么?

以上便是李约瑟难题。时间已过了半个多世纪,尚无明确、完整答案。其实,尽管是一道难题,总不至于把人难倒。这样的话,就太小看人类智慧了。答案在《大命共慧》一书中可以找到。下面,将书中解答概括如下:

让东西方人各写一个‘人’字,得到“人”和“MEN”两种。前者象形,后者拼音。象形字靠意念抉择,拼音字由音节合成。意念来自精神,声音源于物质。精神决策,东方文字务虚而成;物质决策,西方文字务实而成。其实,日常生活中,东西方这务虚务实差异何止表现于文字创造。如在健康作为方面,东方中医以实务虚、气功以虚务虚,西方西医以实务实、心理疗法以虚务实。而在社会发展领域,东方擅长自上而下的精神集中;西方擅长自下而上的物质民主。总之,人所在方位不同,其思想观念有别。这里,不同思想观念对应不同时期有不同发展作用。作用不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东西方行为便交替领先。行为交替,便东方古代领先于世,西方近代则后来居上。东方古代领先,究其原因,便是由于其擅长务虚。西方后来居上,究其原因,则是由于其擅长务实。那么,务虚务实不同这何以能造就人类社会的古今之别呢?人类东西之别,一个从精神到物质,一个由物质去精神。擅长精神作为,东方得事物宏观抽象;擅长物质作为,西方得事物微观具体。宏观抽象强调局部服从整体,故东方人集中意识浓厚;微观具体强调整体依靠局部,故西方人民主观念强烈。这样,当社会矛盾适宜由极权解套,人类东方先进西方落后。当社会矛盾适宜以民主解套,人类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当然,两种方法均有不足。克服不足,东西合璧,故人为全球化乃大势所趋。然而,全球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达成目标,在社会上层建筑方面,这要经历其集权、民主两个精神行为阶段;在社会经济基础方面,这要经历其不足、过剩两个物质行为阶段。试想,东西方都想取得物质繁荣。在奴隶封建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体行为难与集体抗衡。而集中为东方见长,故谁比谁繁荣不言而喻。可是,到了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个体行为的作用增强,而民主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劳动热情。于是,工业革命就在西方爆发,进而使西方社会后来居上。以上,我们看到,风水轮流致人类进步。事到如今,东方再度崛起,人类从资本主义跨入了社会主义行为年代。在社会主义时期,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人类物质生产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物资丰富。丰富多彩,何必相争?排除了物质相争必要,人为就抵达了其下一个矛盾区域,即面对人与自然的行为冲突。这样一来,人类走社会主义道路便是要在资本主义“繁荣富强”的基础上产生其“繁荣富好”行为状态。社会主义繁荣不为富强而为富好,何谓其好?直到资本主义前期,人类都在因物资不足相互竞争。到了后期产能过剩,致使竞争造成挥霍。人为浪费,自然遭殃。人肥地瘦,且肥的愈肥,瘦的愈瘦,这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其社会主义面临的最大课题。事到如今,人类已走过了其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行为里程。往后发展,欲适者生存当以强扶弱。以使生产力的提高惠及全人类。与此同时,还要让人类生存状态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此这般,社会主义便取得了其繁荣富好行为状态。以上答题简单为之。作全面、系统了解,需参阅《大命共慧》。

参考资料:《大命共慧》李南著网页链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