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地理学报80周年

发布时间:2024-07-05 12:05:59

地理学报80周年

地理名人黄秉维简介 [日期:2007/03/30来源: 作者:]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黄秉维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还是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理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通讯会员、国际山地学会顾问。曾获得1996年国际地理联合会特别荣誉奖、1997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纪念黄先生在我国地理学上的卓越贡献,特请黄先生第一位研究生牛文元教授撰写此文。 少时,粗读《五柳先生传》,对于那种“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乃至“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者,常心向往之,并默默地奉为人生之楷模。及长,有幸忝列黄秉维教授门下,历经30余载,先生之学识、风范、道德、文章,耳濡目染,遂使脑海中一直膜拜的影子,逐渐活化,逐渐清晰,并越来越凸显出来。 黄秉维先生诞生于1913年2月1日的广东惠州。20世纪的20年代,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一个屈辱的年代。军阀混战,列强侵凌,民生日益凋敝,山河危如累卵。一个面世不久的少年,聪颖早慧,正义满怀,稚嫩的心灵过早地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为其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广东,是清末民初的革命发祥地,各种思想汇聚于此。惠州毗邻香港,民族精英廖仲凯、邓演达、叶挺等生于兹、长于兹,与广大民众一道,奏出了那个时代的强音。年方8岁的他,虽不深谙世事,却也领受到“责任感”这个沉甸甸的字眼。在学堂中他听老师朗读“皇皇华夏,即将于奴;戚戚江山,日变其色”,不禁潸然泪下,不能自己。稍长,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壮举,“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浩歌,都曾使他十分激奋,至今虽然已经过了近70年的时光,每当忆起,仍能历述往事,一一道其仿佛。 黄秉维先生12岁之前就进了私塾,汲取了不少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尤其是在他舅父家所接受的熏陶,整个地影响了他的一辈子。他舅父早年追随康有为,鼓吹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于是隐居故里,寓情山水,老于林泉,独善其身。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他痛恨社会黑暗,不甘大地陆沉,常常教读他的外甥许多正气之作,借以抒发“不仕王侯,高尚其事”,“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情怀。这些文化的混合体,不能不对黄秉维的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时隔半个多世纪了,黄先生对此作总结时,还深有感触地写道:“隐逸者的思想,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内容。对汲汲于名利者,是一剂良药;对为祖国为人类的功利主义者却可能起负面作用。为祖国,为人类,有时可能要效法伊尹,治亦进,乱亦进。……隐逸思想的浸染,对我60多年的地理工作也有不少影响。” 黄秉维先生自幼以孝悌见称于乡里。由于家境日衰,使他深切地感到那种衣餐不继的忧虑。在他即将面临挑选职业时,虽然深知在外国控制下的机构(如邮电局、海关等)作事,可以觅得一个薪资不菲的“铁饭碗”,但他决然舍去,粪土当年那种在洋人羽翼下的富贵。恰在那时,他从报刊上得悉各类外国人在华探险考察,深入到西北、西南腹地,而中国人自己能够参加这些考察者,却寥若晨星,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在爱国主义充盈内心的他看来,实在是国人的耻辱。他在《自述》(1992)中说:“乃昕夕衔枚。疾足奔放,以两年时间,连跳五级,考入中山大学理科预科。”接着,在学习化学还是地理学这个终身学业的决定中,虽然他还不可能洞悉近代地理学的内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由于痛感中华民族的子孙不能对祖国秀丽山河作深入的研究,于是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地理学的大门。作为一个门门优秀的学生而言,他毅然与地理学结缘,其中既有献身者的情怀,也不乏勇士般的悲壮。只有当个人的不平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造就一种执着的人生。自从17岁致力于中山大学地理学的研习后,直到逝世前一天,他一直耕耘在这块园地之中。 中国近代的地理学,起步并不早。中山大学地理系,是系统传授西方地理思想的先锋基地之一。1929年,中大地理系从“近代地理学的故乡”——德国延聘威尔赫姆·克勒脱纳教授担任系主任,其后又聘请威尔弗冈·卞莎教授接任系主任,同时还邀集其他几位当时在国际地学界有声望的教授,整个地将西方地理学体系移植了过来。众所周知,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祥地,一大批星光灿烂的大师如洪堡、李特尔等,曾令众多的地理学史研究者们叹为观止,赞誉他们为“在科学的历史上有如巍巍高山”。黄秉维先生在这个体系中从事科学地理学的研习,一下子就进入了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并将自己的根值于中华大地这个深厚沃土的基础之中。 展示于先生面前的科学地理学,既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高度艰深的学科,稍一不慎,不是陷于浮泛堆砌的泥坑,就是陷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惑境地,决非一般平庸之辈在一旁鄙视地理、轻视地理时来得那样的“潇洒”。因此,能真正清醒认识地理学的真谛者,为数并不太多。而且通常要花费一辈子甚至几代人的时间,经过“糊涂—清醒,再糊涂—再清醒”的多重波折,才能体会到它的内涵及外延,去领略凤凰涅槃般的惊喜:原来地理学竟是一个如此多彩的世界。 在中山大学地理系,他专心致志地听课,他如饥似渴地读书,他苦思冥索地探求,逐渐地领悟出:要了解地理学的规律,必须借助于地理事实的发现、地理内容的比较和地理实验的开展;就得积累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还要借鉴相邻学科的成功经验,舍此去认识地理学的综合,不啻于无米之炊。在校期间,他选修或旁听不少地质学与生物学的课程,对于矿物学、古生物学、动物学进行了多方涉猎;由于对德籍教授的某些观点产生疑问,他自修了简易的高等数学;从学习气候学中想到了地理定位实验研究的重要;他曾对地貌学有所偏爱,由此推及到掌握大地构造、内营力以及土壤学的知识;他学习了人文地理学中的“三纲六目”,对于聚落地理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进而对于人口统计和人为作用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为了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特别重视野外考察。那时中大地理系,每两周就有一次野外考察活动,黄秉维先生体力荏弱,第一次随德国教授克瑞勒脱纳去白云山,未及行远,就体力不支,脸色发青,休息许久,才能为继。但他遇难而进,以后对所有的野外实习,无役不齐,经过一年的锻炼,“已能履险如夷,从不后人”了。正是经过严格的智能训练和体能训练,在他的四年大学生活中,不仅广博了他的知识结构,也有了一个健壮的体魄,为此后从事地理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自己如是说:“四年学习中,我知道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有待建筑的大厦。草莱初辟,材料不全,齐云落星,尚须艰苦缔造。” 他的毕业论文“惠州西湖与铜湖之间地形”,由于考察详尽,说理透辟,分析精到,结论确当,卞莎教授给了97分的高度评价,四年总成绩居全院第一名。获得校方授予金质优学奖章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 地理区域的综合识别,地理结构的客观排布,地理空间的分异规律,地理过程的振荡节律,历来成为地理学所追逐的基本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理大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东侧,也位于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侧,恰好被夹在地球上“两大活动带”之间,自然环境十分复杂,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地理特点及区域分异特征,殊非易事,需要有坚实的地理学理论基础,需要有翔实并带有条理性的资料,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缜密的思考,更需要有贯通许多研究领域的能力。黄秉维先生的先天秉赋与后天刻苦,便他具备了胜任这个艰巨任务的前提。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到社会上工作,他都一如既往地背负着这个繁难的“十字架”,不止息地前进着。 1934年,黄秉维先生在中山大学理学院以当届毕业生中成绩最优被何衍璇教授和卞莎教授推荐进入北平地质调查所。德国著名学者李希霍芬在考察中国后,曾认定中国南方海岸为下沉型,北方海岸为上升型,使得中外科学家一直信而不疑。年轻的黄秉维根据自己的考察与多方面的对比,对这位世界级的权威提出了挑战,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我国地学的开山鼻祖之一翁文灏先生,鼓励这位青年科学家到山东进行海岸地貌考察。于是他两赴山东,对荣成附近的贝眆、日照沿岸几道平行的沙洲、芝罘岛上小型的穿山峡等,都作了严密的观察记录,最后断定山东海岸不是上升而是沉溺型的。第一次考察报告问世,即在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季刊发表,洪思齐教授旋即在《大公报》刊出书评,语多嘉勉,深为中国学者在重大问题上的真知灼见而自豪。 黄秉维先生思路清晰,逻辑显明,如椽手笔,文字宏巨,自认不大善辞令,尝思“以笔代说”自许。大凡天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任你巧舌如簧,如无真才实学,也只能哗众取宠,博得个腹中空空的下场。尽管黄先生自认口才不济,但因他说的内容实在,道理朴拙,听者还是很有收获的。就在一次中国地质学会年会上,与葛利普讨论华北海岸时,他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引起了当时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先生的赞许。作为当时地学泰斗之一的丁先生,与翁文灏、曾世英合编的有划时代意义的申报馆《中国地图集》出版未久,他又在准备编著一本中国地理长编,并据以写简要本高中中国地理。在会上听到黄秉维的发言,第二天即约黄先生参与工作。这的确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工程。众所周知,在30年代中期,真正可资利用的地理资料不但很少,而且详略悬殊,在地域上和时间上的口径不一,很难予以对比。黄秉维深知任务艰巨,却毫无惧色,慨然允诺,并于1935年秋来到南京,开始投入又一个曲折的旅程,当时他的年纪只有22岁。 从事编纂中国地理的第一步,就是对南岭进行认真地考察。在我国,传统的观点是把南岭作为一条“明确的地理界线”对待,并有“一树梅花岭上开,南枝向暖北枝寒”等诗句作为佐证。而在国内外的各类地理著述中,也都因袭相传,习以为然。按照当时的认识,中国北半部的地理界线比较清楚,基本上没有多大争议;南半部则问题较多,丁文江先生指出南岭是其中最主要的疑难,他要求黄秉维去实地解决。一向做事认真的黄秉维,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遍历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发现仅仅从地貌一项去判断,不足以求得问题的答案,必须联系到气候、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才可以综合判定地理区域的性质。最后的结论是:南岭只是一条分水线,不是一条山脉,更不应作为一条自然地理界线。就这样,他从实际考察入手,步入了综合分析中国地理特点的道路。 《中国地理》专著(丁文江先生称之谓“长编”)只完成了三分之二,即值抗战军兴。图书装箱、机关迁移,野外作业更无法进行,“长编”撰写工作被迫中辍,仅只完成了高中本国地理一函。在保存的部分原稿中,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虽屡遭兵火,在已经泛黄的纸上,字迹仍清晰可辨。在那部书稿中,旁征博引,内容极丰,理论、资料、结构、谋篇,乃至遣词造句,都极讲究。以1936年写于南京的《中国植物地理大纲》为例,共136页,凡三万五千余言,分别就中国的植物区系成分、人类活动与天然植物、中国的植物区域、国产植物之利用这四个基本部分展开论述。在充分参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把中国划为26个植物区,并一一加以说明,至今读起来,仍深深感到它的学术价值。本卷尤其论述了人类对于天然植被的干扰与破坏,书中写道:“每值干戈扰攘之时,官邸民居,不免毁废;乱平之后,流民渐归故里,生聚日趋繁庶,必建筑居室,以应需要;政府或大兴土木,以营奂轮之美,则需用木材为量更多矣,……致昔日森林成为秃岭。”由于该卷分析中肯,张其昀先生曾将其中的植物分区部分,发表于《史地杂志》上,受到学术界的推崇。 在编纂中国地理的同时,黄秉维先生一直把正确划分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域作为工作的目标之一,而这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早在学生时代,黄先生就养成了博览群书的习惯,并且具有极可宝贵的开拓型的学习精神。以此种进取精神为经,以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作纬,编织成了他对地理学认识的基本网络,浸染着他那孜孜以求和奋发进取的特质。在他整个的研究工作中,综合的观点、比较的方法、因果的联系、实际的意义、应用的价值等一系列近代地理学的内涵,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黄先生喜爱的一句格言,这充分显示出他在学术道路上勤奋、刻苦、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大学的初期,他偏爱地貌学,平生所写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广东西湖与潼湖之间的地貌”;到了大学三年级,他又对气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后受到维斯曼的影响,系统地学习了植物地理。到了1936年,他有感于当时地理界不大熟悉土壤学的弱点,乃就教于土壤地理学家梭颇及其他中国同事,并参加了土壤调查和博采外国所发表的新疆、内蒙古、东北的土壤资料,重新编制了全国土壤图,不仅弥补了前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编制的中国土壤图之空白(该图不包括上列各省区),在论述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上,亦具独到之处,尤其重视土壤与其他自然因素的联系。正是这种广泛的涉猎和深入的研讨,使他从中逐步发现了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形成和结构的真谛,奠定了他研究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基础。 黄秉维先生在1984年10月访问日本时,曾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讲:“地理学家都了解,不同规模的区划是认识‘地’的一种手段。按照认识的顺序来说,应当先作自然区划。”这就一语中的地道出了他特别重视地理区划研究的原因,也就会理解为什么这类研究会整整地贯穿于他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活动之中,在未完成的《中国地理》书稿中,他已经系统地对于各个自然要素作了全国性的区划,这对于客观认识中国的地理特征,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他先后完成了“中国河流区划”、“中国气候区划”、“中国地貌区划”、“中国土壤区划”、“中国植被区划”,以及“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在上述区划中,有的系他首次提出,有的虽有前人作过,但他依照综合的观点重新加以划定。以“中国气候区划”为例,竺可桢和涂长望二位先生原已作出,但考虑的因素较单一,尤其未及考虑地貌、植被、土壤等要素的交互作用,致令将云贵划成一个单元。针对此,黄秉维先生在其“中国之气候区划”一文中,作了某些重大变更,将原先的云贵一区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他的这种见解,不仅为时人所瞩目,尤为气候区划原作者所激赏,涂长望先生力主将他的这篇论文公诸于众,发表于浙江大学史地教育研究室的出版物上,作为一家之言,互为印证,以求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的求实精神和切磋学问的态度,一时传为佳话。 大约就在20世纪的30年代,黄秉维先生已经正确地划出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雏形,并且明白无误地将青藏高原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大区,这与1957—1959年间组织的大规模自然区划工程有异曲同工之效。1949年之后在竺可桢和黄秉维的领导下,聘请了多名苏联专家作顾问,开展了中国自然区划的整体研究。在华担任总顾问的萨莫依洛夫教授,在区划原则和方法诸方面,都介绍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思想,但他对于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远没有中国学者理解得那样深刻,以致所提具体建议不尽合理。黄秉维先生根据多年的实践,以充分的论据推翻了萨莫依洛夫教授坚持很久的意见。 由于黄秉维先生在中国自然区划研究中的巨大贡献,也由于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在国际上的重大影响,1964年罗马尼亚科学院授予他名誉通讯院士的称号,表彰他在中国地理事业中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这些成就包括了他对黄河中游土壤侵蚀的研究、他对我国第一部自然地图集的贡献、他对我国实验地理学的倡导、他对现代地理学研究新方向的探讨、他对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的追求、他对我国首次开展的热量水分平衡研究的设计与领导、他对中国地理事业发展的组织工作等。 1990年,正值《地理知识》创刊40周年,他以流利的草体写下了两句深切的话:“倚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这位以书为友、以书为伴、以书为食的忠厚长者,几十年如一日在书的海洋中倘佯,乐之者、好之者,其中三昧,非亲历者不可道也。人们都说: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类。自幼及老,他一直将这种节操和思想融入在他所挚爱的事业中。 作为一名科学家,黄秉维先生一向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先生聘任他为地理研究所的领导,在此岗位上,他明确地提出了三大任务:1.黄河中游山陕之间峡谷土壤侵蚀的研究。他把黄河的中上游与下游联系在一起,他把水土保持与黄河治理联系在一起,他把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联系在一起,他把黄河安危与国计民生联系在一起,显示出高瞻远瞩的气魄。2.南方山地的利用。他知道中国人口的压力,他知道土地资源的宝贵,他知道山地利用的潜力,他当然更知道一个科学家的责任。3.厂址选择。这是地理工作者应用空间分异理论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良好用武之地,从更为一般的推论去分析,也是他“科学救国”的合理延续。上述三项任务,涉及到环境、农业、工业诸方面,经过40余年的检验,可以看出是十分富有远见的。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地理学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劝君不用刻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黄秉维先生的事业和人格,凡是与他有所接触的人,无不明白如水。漫长的80余载岁月,他的生活近乎枯燥,但他的世界却异常多采;他的索取少之又少,但他的贡献却无法用车载斗量为计;他说的远没有做的那样多,但他的形象却几乎用不着人们再去多说一点什么。他精神矍铄,健行不息,没有人会相信他已是80岁的老人。他没有直接对我说过他对未来地理学发展的意见,但我窃想,用他自己的一句话也许可以表达:“地理学向来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它研究自然,又不脱离自然基础去研究社会经济”,即继续应用地理学的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国计民生,也许会概括他的回答吧! 简历与生平1913年2月1日生于广东惠阳(现惠州市)。1928年秋考入中山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中山大学本科。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金质优学奖章。1934年—1935年获洛克菲勒文教基金会奖学金,在北平地质调查所研究山东海岸,提出海岸下沉的证据,修正了李希霍芬()关于中国长江以北海岸属上升性质的论点。1935年—1938年,应丁文江、翁文灏先生之邀,在地质调查所和地质研究所编撰《中国地理》(长篇)与《高中中国地理》。1938年—1942年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讲师、副教授。1942年—1949年在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先后任专员、专门委员、简任技正、研究委员。承担并主持中国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计划水库调查、长江三峡和黄河下游多目标流域规划等任务。1949年—1953年,任南京市生产建设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工业部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工矿普查组主任、基本建设处副处长。1950年夏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副主任。1953年调地理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代理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以来,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大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长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56—1979年)、理事长(1980—1991年)和名誉理事长(1991—),并长期担任《地理学报》(1964—1984年)和《地理研究》(1982—1992年)主编。1964年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通讯院士(后改为院士)。1979年当选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1980年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名誉通讯会员,1980年被聘为国际山地学会顾问。黄秉维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黄秉维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注视国际研究动向和趋势,提倡学科间交叉和渗透,强调综合研究,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为经济建设,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并身体力行。自50年代以来,黄秉维不断开拓并指导了自然地理的许多综合性研究工作,如中国自然区划、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保持、华北水利与农业、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他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黄秉维对中国自然区划的研究始于30年代末,40年代发表的“中国之植物区域”及“中国之气候区域”,在中国早期部门区划中具有开拓意义。1959年主编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则为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国内外迄今未见类似著作。中国自然环境异常复杂,在众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下,客观上存在着地带性规律难以辨识的困难。黄秉维这一专著揭露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存在,这对于中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突破。60年代和80年代,他对原有方案进行了简化和修订,更便于应用,强调将区域单元作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来认识,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此项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成果几十年来一直被农、林、水、牧、军事等部门广泛应用。早在50年代后半期,黄秉维就提出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方向。这比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开展类似的研究约早20多年。其后又提出应当围绕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及其相互关系试验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农田自然生产潜力”的理论和方法。黄秉维为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影响了中国自然地理学界的几代学者。黄秉维1953年首次完成黄河中游土壤侵蚀方式分类,编制出中国第一幅1:400万黄河中游土壤侵蚀分区图。这些工作至今仍是黄土高原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水利部门编制的有关规划中至今一直沿用黄秉维当年的分区方案和说明,为中国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治理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黄秉维重视中国东部坡地的利用和改造,指出既要防止土壤侵蚀及土壤物理性质变坏,又要使土壤养分供应不减少;坡地改良利用在战略上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最大限度提高一面坡或一小流域的持续生产力,最好的途径是凭借速生植物除害兴利,为坡地利用与改良指明了方向。作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先驱者,黄秉维主张反复利用bottomup和topdown方法,按照自然区划来观察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危险地带开展研究,要研究中国在农、林、牧业和能源利用方面对于全球变暖问题所应采取的积极对策和措施。他指出地理学有必要研究适合中国情况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以50年为主要目标时间,以此带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在地球系统中应以陆地系统及其与大气、海洋的外延叠合为工作重点,并冶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为一炉。这些意见均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和工作指南。综上所述,黄秉维院士开拓并指导了我国自50年代以来的自然地理许多综合性研究,成就卓著,推动了我国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为农林牧水及军事等部门的重要参考资料,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黄秉维是我国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曾刚,笔名:无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翰林艺术进修学院教师、上海市虹口画院画师。 曾刚热爱生活,卷恋大自然,长期坚持写生,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及相临省份。传统笔墨基础较坚实,好作宏遍巨构,颇得气势,石质坚凝,树木密茂,急流卷浪,云气浮动,而且法度谨严、有生活气息、并在色彩上有所探索、力求把绚丽的色彩同水墨协调起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94年,出版《曾刚速写稿》。1994年,在成都市美术馆举办五人联展。1995年,获四川省三峡风情画展三等奖。1996年,获全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画展三等奖。1998年,出版《曾刚山水画选》。1998年,在四川省美术展览馆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上海教育电视台专报道其艺术事迹。2000年,迁入上海发展,并受聘多所学校任教。2001年,中国书画报刊登其作品及文章。2001年,在上海豫园艺术苑举办个人画展。2001年,获第六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精品展金奖。

生平简历 1976年出生湖南新邵 2003毕业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3----2005任教四川师范大学教师 2006---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展览 2002全国第六届高等美术学院版画年会展(南京) 2003四川优秀毕业创作展(重庆美术馆) 2005个展(香港世界画廊) 2006联展(香港世界画廊)(中国北京红T空间)(千年时间画廊) 2007联展798艺术节 2007艺术北京(北京农展馆) 2008纽约艺术空间(北京)个展 出版 《当代美术家》,《江苏画刊》,《四川美术学院历届优秀毕业创作》,《美术焦点》等 获奖 全国第六届高等美术学院版画年会奖(2002南京) 四川美院优秀毕业创作奖(2003) 四川美院学生年展二等奖(2002)

曾刚,男,1961年11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简历: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湖北大学地理系本科学生,并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4月至1989年8月,联邦德国Philipps-University Marburg访问学者,接受国际知名地貌学家. Wolfgang Andres的指导,取得“攻博”资格;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联邦德国Justus Liebig-University Giessen区域规划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接受经济地理学家Prof. Dr. Ernst Giese的指导,并获博士学位。工作简历:1982年7月至1988年3月,湖北大学地理系、区域规划研究所任教;1992年7月至1996年3月,联邦德国Justus Liebig-University Giessen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地理研究所博士后、助教、研究员;1996年4月起,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科教工作: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区域规划等领域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与规划、产业集群、企业网络研究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上海市政府、广西南宁市政府、德国DFG(德国国家研究基金会)以及其他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研究项目30余项;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的4本专著先后在国内或国外出版发行。社会兼职: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流域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联邦德国University Duisburg-Essen兼职教授;《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编委;《人文地理》编委;《地域研究与开发》编委;《世界地理研究》编委;《安全与环境学报》编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外伙伴:联邦德国Philipps-University Marburg经济地理学教授Prof. Dr. Harald Bathelt;University Hannover校长、经济地理学教授Prof. Dr. Ludwig Schaetzl。近年发表的部分论文:曾刚、王琛:巴黎地区的发展与规划。载《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第5期,第44-49页。曾刚、孔翔:《科技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浦东干部管理学院教材,2004年11月。曾刚、文嫮:上海浦东信息产业集群的建设。载《地理学报》2004年第59卷增刊,第59-66页文嫮、宁奉菊、曾刚:上海国际社区需求特点和规划原则初探。载《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第5期第17-21页。Harald Bathelt, Gang Zeng: Von ressourcenabhaengigen, unvernetzten Industrien zu Industrieclustern? Das Beispiel der suedchinesischen Grossstadt Nanning. In: Zeitschrift fuer Wirtschaftsgeographie, Jg. 49 (2005), Heft 1, Seite 1-22(南宁市从资源依赖型产业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可行性研究。载德国《经济地理杂志》2005年第1期)。文嫮、曾刚: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第20-27页。王琳、肖勤、曾刚:上海浦东新区电子信息与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比较研究。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第5期第34-37页。曾刚、文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瓷砖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载《经济地理》2005年第4期第467-470页。曾刚、林兰:不同空间尺度的技术扩散影响因子研究。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2期,第22-27页曾刚、李英戈、樊杰: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载《城市规划》2006年第3期,第32-38页。曾刚、林兰、樊鸿伟:论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载《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1期,第1-8页。[编辑本段]2、经济学博士曾 刚,男,1975年8月出生,四川省江油县人。经济学博士,长江证券博士后研究人员。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并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一般性文章数十篇,另出版有译著和专著多部。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理论及银行理论。主要研究成果:《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现代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货币理论与政策》(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货币经济学手册》(译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信用违约率问题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11月“FDI与东道国产业发展”,《世界政治与经济》,2003年1月“银行运行与信用货币供给”,《太平洋学报》,2003年4月“中国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发展及变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2月“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金融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货币稳定、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4“信用评级与银行信用评级”,《银行家》,2004年7月“宏观经济与金融运行分析”,《中国金融》,2005年3月“中性宏观经济政策三题”,《中国金融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货币与信贷运行分析”,《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6月“2005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分析”,《中国金融》,2005年5月“金融稳定:理论与政策”,《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风险管理》(译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货币错配:新兴市场国家的困境与对策》(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货币流量分析理论研究——基本框架及对几个方面的考察》(专著),人民出版社,2005[编辑本段]3、成都新思维学校副校长曾刚,英文名:Frankie。1981年出生。成都新思维学校副校长;成都新思维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四川省十佳优秀教师。成都金牌培训教师。媒体报到 帮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提升成绩8月12日下午2点半,成都新思维学校衣冠庙校区“初升高”英语衔接班,28岁的曾刚正在给学生们上英语课,他没有按照高一的英语教材讲解单词和语法,而是讲授两个英语句子的连接方式。“学会了,高考英语得10分;学不会,这10分就没有了。”戴着小麦克风的曾刚笃定地对着台下六七十个学生讲道。不碰教材、不讲课文,直接从高考英语的18个考点入手讲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是成都新思维学校“考点英语”的教学特色,学生做一张英语试卷就像庖丁解牛,每道题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考点及解题规律,得出正确答案。作为学校副校长、英语教研组组长,为了归纳这18个考点,曾刚准备了800多页的案头资料。从1981年-2009年27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英语题,每一道题考查的内容及方式,都被他“细嚼”了一遍。辛苦历程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英语系的曾刚曾在绵阳师范学院任教,后加盟成都一所著名的考研培训学校。在这里,他认识了全国著名的考研辅导专家任汝芬教授。每次任汝芬到成都来,他所教的考研政治辅导班都爆满。为了解任汝芬教书的诀窍,曾刚也去“蹭”了几次课。他发现,任汝芬教书的一大特色,就是直接从考研考点入手,给学生授课。任汝芬的教学方法给了曾刚很大的启发。既然政治能从考点入手教学,那么英语为什么又不能呢?联想到自己中高考时只知道背课文、记单词,曾刚决定帮中学生找一条英语中、高考的“捷径”。从未上过中学英语课的曾刚找来了四川省高考英语大纲、成都市中考英语大纲和历年的考试真题,着手研究其中的规律。真的动起手来,曾刚才发现,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每道题的考查重点在哪里、容易出现哪些“陷阱”、学生如何能准确找到其中的解题窍门……把这些内容一一列出,最后化繁为简,真的太难了。尽管很艰难,曾刚仍然坚持做下去,因为他相信,自己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半年时间,曾刚一有空闲就钻研中学英语教学,在记了800多页的笔记后,最终归纳出了中、高考英语考点及解题方法。辉煌成就2006年暑假,曾刚带着他的“考点英语”来到成都新思维学校。没有名校学历背景,没有中学教学经验,刚开始,没有几个学生愿意选他曾刚为学生上课的课。面对着教室里稀稀落落的学生,曾刚口吐“豪言”:“不管你们以前英语成绩是好还是差,在这个班上都要‘归零’。我保证你们迅速从‘零’变成‘100’。”曾刚的承诺并没有落空,每堂课上,他先告诉学生考点的名称,考试时是以单选、改错或者别的题型出现,分值是多少,里面可能涉及的细则又是哪些,然后再告诉学生解题方法。上了几次课后,学生都觉得做英语考题容易多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到了暑期快结束时,曾刚已在新思维同时带了五六个班,每个班都有好几十个学生,一些学生为了听他的课,甚至坐在过道里听。暑期结束时,曾刚成为新思维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80后”老师不惧权威3年下来,曾刚已成为新思维学校的名师,他的不少学生拿到了高分。今年中考,曾刚所教的学生小石中考英语成绩为147分,升入成都七中理科实验班。而在初中刚入校时,小石的英语仅考了27分!拿到中考成绩后,小石给曾刚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不论今后怎样,我的心中一定有份空间是属于曾老师的。”曾刚有时会给中学英语教学“挑刺”。他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最困难的还不是完不成学习任务,而是找不到任务是什么。现在一些老师喜欢让学生背固定搭配,3年下来,这么多固定搭配,学生不背成“一团糨糊”才怪!“老师就是要帮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提升学习成绩。”今年年底,曾刚和同事们准备把新思维的“考点英语”总结成书出版,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编辑本段]4、上海市虹口画院画师曾刚,笔名:无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翰林艺术进修学院教师、上海市虹口画院画师。曾刚热爱生活,卷恋大自然,长期坚持写生,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及相临省份。传统笔墨基础较坚实,好作宏遍巨构,颇得气势,石质坚凝,树木密茂,急流卷浪,云气浮动,而且法度谨严、有生活气息、并在色彩上有所探索、力求把绚丽的色彩同水墨协调起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94年,出版《曾刚速写稿》。1994年,在成都市美术馆举办五人联展。1995年,获四川省三峡风情画展三等奖。1996年,获全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画展三等奖。1998年,出版《曾刚山水画选》。1998年,在四川省美术展览馆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上海教育电视台专报道其艺术事迹。2000年,迁入上海发展,并受聘多所学校任教。2001年,中国书画报刊登其作品及文章。2001年,在上海豫园艺术苑举办个人画展。2001年,获第六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精品展金奖。[编辑本段]5、北京职业艺术家生平简历1976年出生湖南新邵2003毕业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03----2005任教四川师范大学教师2006---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展览2002全国第六届高等美术学院版画年会展(南京)2003四川优秀毕业创作展(重庆美术馆)2005个展(香港世界画廊)2006联展(香港世界画廊)(中国北京红T空间)(千年时间画廊)2007联展798艺术节2007艺术北京(北京农展馆)2008纽约艺术空间(北京)个展出版《当代美术家》,《江苏画刊》,《四川美术学院历届优秀毕业创作》,《美术焦点》等获奖全国第六届高等美术学院版画年会奖(2002南京)四川美院优秀毕业创作奖(2003)四川美院学生年展二等奖(2002)

地理学报2021年第四期

一区。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球物理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48年。地理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地球物理学报》主要栏目设有: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

西藏属于南方。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土地面积为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万人。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扩展资料:

一、位置境域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跨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之间,面积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居第二,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

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邻,东面和东南面同云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与西部自东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国境线长约3842公里。

二、自然气候

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

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由于地势迭次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发生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藏

西藏属于中国四大地理区的青藏地区

西北呢 干嘛不匿名呢 丢脸不 初中地理没及格? 即不是北方 也不是南方 是属于西部的 西部的西南!

健康周报老年天地最新文章

快乐老人报、中华养生保健、健康博览、糖尿病天地、中老年保健、健康人生、家庭中医药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建议你去看看!

1.《老年生活报》: 青岛 邮发代号23-207每周一、三、五出版全年定价63元2.《家庭生活报》:30-40岁的都市女性读者及中老年读者。邮发代号:23-2293.《家庭保健报》 周报 全年零售价元/年 邮发代号13-34.《中老年保健》:邮发代号:82-221

人有生就有死,有来就有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人人都要变老,早晚都有这一天,后娘打孩子迟早就有这一回! 我们吃过糠菜用过石磨,扫过树叶烧过柴草。点过油灯推过水车,没有手表撵过驴车。用铣翻地扬场放磙,如今住上新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手机不离身,买商品不用带现金。过的时光比蜜甜,享受的是现代文明,我们一天一天地变老了,脸庞爬满了皱纹,双眼模糊准备好了要戴眼镜。汗味老年味增多,脑子反映迟钝。步态蹒跚好唠叨,血压三脂要增高。电脑打不开,电子办公困难真不少。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不知不觉已经被时代吹落到垃圾清理的边缘! 年老要准备好躺倒床上,也许得窝床不起。想想早年来到世上见天地,母亲把咱生下照顾无微不至,老年又回到床上原点。父母的心血没有白下,爹娘的恩情报答不清。爸妈的恩爱大于天,深于海重于山。到这时人才会醒悟透彻! 年老身边陪伴咱的人会越来越少,身上的疾病会越越多。老人要适应和疾病相伴,心情好可以少得病并能抗病。人老可能骨折,可能脑子失意。可能脑委缩,可能偏瘫半身不由己。可能迷失方向,可能得老年痴呆症,可能得阿尔茨海默病,人老要警惕多。人老反应慢又好认死理。要防止推销迷信开光,要拒绝沾光心里。要小心网络感情色诱。人老不要逞能,要少操心少发急,少言语少嘟囔少瞒怨。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子孙做马牛! 人老知道老伴好,子孙满堂莫如半路夫妻。有他在就有钱花,有他在就有安全。有他就不孤独,有他在半夜说话能要口水喝。有她在就能讨口好饭菜,有她在共同回忆当年爱情的甜蜜。 人老在还能走动的时候,尽量多到公园和广场转转。人要善于交流谈心,可以舒通心中闷气。人高兴可以增强免疫力。人们交谈增加喜气享受快乐。人们跳舞可以锻炼身体,减少肥胖陶冶情操,远离病魔! 渐渐地人们会明白,人这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并不是大富大贵亿万资产,而是到了容颜衰去彼此都健康还在不离不弃。夫妻只要深深相爱白头到老,哪怕是贫穷也是福气,哪怕是步态缓缓,也要搀扶着走完路程。这是苍天对我们最好的眷恋。人生苦短人海万千,做一回夫妻不容易,一定要相爱珍惜到永远!一日夫妻百日恩,相守同屋同床人!写下今日不休书,结下来生双棺带!

古人说七十古来稀,如今却不稀奇,这是 社会 进步带来的,随着经济医疗等等的改善, 我国人均寿命也越来越长,已经达到77岁 。而我们的目标也不仅仅只是平均年龄的增加,而是 老年生活 健康 质量的保证 。

随着年龄的增大,“三高”、老年痴呆、心脑血管问题等等都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 健康 水平,给个人、家庭及 社会 造成了巨大的 健康 及财产损失。而 这些疾病通常都可以依靠生活方式的改善而减少其危害 ,因此宣传 如何正确 养生 也是一名医生应该做到的事,以前小王医生就已经写过中老年 养生 的相关文章,今天打算说说关于 1.中老年 养生 到底是静养好还是运动好?2.最适合各年龄段中老年人的运动是什么?以及其注意事项3.又有什么适合不方便运动的高龄或身体不便的锻炼方式?

今天的文章内容较多稍微有点长,让我来慢慢说,您请耐心看,相信一定对您有所收获

要想知道如何正确 养生 ,我们必须先知道 养生 的关键是什么 ?关于中老年年 养生 到底是追求静养还是运动其实是 一直都是有争议的 。

就比如拿 例子 举例说明 有在深山老林静养寻道的百岁老者及众多被报道长寿之乡的老人喜好静养; ‖ 也有如坚持运动的著名健美运动员施瓦辛格年纪大了依然体格强于多数年轻人 。

再拿 科学研究 说明,既有研究表明通过 合理的运动对身体保持年轻和 健康 有利 ,比如 英国圣乔治大学学者发表的文章就提到: 运动是疾病防治极具成本效益的措施 。适当运动,可有效防治超 35种慢性疾病 ,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率和它造成的死亡率。 当适当的运动过程中,会促进全身的血液加快循环,而且可以消耗热量,控制体重, 这些都对各种慢性疾病好好处,有利于 养生 增寿 。

‖ 也有科学研究也证明了哺乳动物的心率的半对数与寿命之间的作图,也能很明显可以看出—— 动物的寿命与心跳速度呈一定负相关 。这样来看似乎静养更适合 养生 延寿。

似乎这些都有其 养生 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么到底 养生 在静养还是运动呢? 事实上中老年 养生 的 关键在度 ——不管是静养还是运动,最重要的是要 适合您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 。 我们无法说中老年人的 养生 模式是,绝对的静养还是绝对的多运动好,最好的方法就是 根据每个人的实际状况 , 动静结合!

就比如运动虽然好处多多,但 运动量大点是长期累积循序渐进的,中老年人切不可过度过量 , 即使心态年轻但零件毕竟磨损老化这是客观规律谁都抗拒不了 ,只不过快慢而已。 比如很多朋友都知道运动对 健康 有利,却因为年轻时不锻炼,老了想靠拼命锻炼,这样反而违反了自然规律,结果把身体弄垮了。所以最重要的是 运动之余还是要注重休息调养 。

我们前面讲了 中老年养身重在度,要寻求适合自己的运动量 。可先不说不同年龄段人的体质不同,比如我们不能拿80岁以上老年人和60来岁的中老年比,就算是同年龄段,也因为本身的身体素质而耐受不同再加上很多中老年朋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清楚,那么有没有什么 万金油的运动 推荐给中老年朋友们呢?当然有——那便是 散步 。 为何建议中老年以散步作为运动的最佳方式?

首先不说别的, 散步是最平民化的运动了 !散步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他不受时间,地点等等因素影响,也不像别的运动需要特意去学习去训练,这样一来在大部分中老年朋友的推广就成为了可能。

其次散步是一种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的锻炼方式。也就是说步行本身就符合我们前面说的 动静结合 的道理。我们可以到处走走,累了就停停,没有那么多讲究束缚,更符合我们的 养生 之道。

再者 散步是全身参与进行的 。通过步行帮助全身通过走路来使得全身气血运转,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来调节全身 又不剧烈 ,十分适合中老年朋友。

事实上,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步行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 ,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适合各年龄段的朋友。不仅如此,散步健步走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我们的古老中医论述称为“ 百炼之祖 ”。所以对于中老年朋友而言,散步是十分适合的运动项目!

散步好处多多,且简单,说白了就是走路步行,似乎我们一岁之后就会的行为,能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一、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小的事情也有其细节,散步也不列外——

首先我们要做好 正确的穿着准备 : 我们要尽可能穿一双软底的鞋子,这样才能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穿一身舒适的运动装,有利身体活动 。合适的运动装可以让我们充分舒展身心,也能减少运动收到伤害。要知道 中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受伤 ,不像年轻人恢复快。 所以尽可能选择舒服的衣物鞋子来散步是最重要的前提 !

其次我们要 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虽然散步本身属于小量的活动,但做做伸展、拉伸四肢的运动,也能防止运动损伤。

二、慢走比慢跑更适合中老年朋友:

可能很多读者朋友在前面就会有一个疑问?跑步和散步不是差不多嘛?为什么要推荐散步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我们的膝盖也老了 —— 我们的骨骼支撑这我们身体,除了意外骨折,那么全身最容易受伤的骨组织便是膝关节的软骨了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的磨损也不可避免,而中老年朋友或多或少都有,步行较跑步更适合,跑步时人上下波动幅度远远大于散步,所以从 长远运动的角度看,散步更加适合 。同样的道理为了保护好膝关节, 尽量不要选择爬山或者爬楼梯这样的运动方式 。

三、注意走路姿势:

为了让步行能锻炼更多全是尽可能多的肌肉关节,当散步时 尽量甩甩手,甚至假装模仿跑步动作进行手臂摆幅 ,不用太剧烈就行,这样可以进行更多的关节肌肉锻炼,效果更好。

最佳的做法是 ——走路时要尽可能把背、腰挺起来,充分做到挺胸抬头,我们的双脚十个脚趾要朝向行走的方向,每一步都要用到脚趾发力,让我们全身的肌肉尽可能地参与进来,甚至要有一种把人弹起来的感觉。

当然 上面那个方法虽好但比较复杂,我们也可以寻求简化版的方法 ——在 美国出版的《走路!不要跑步》一书中,作者史塔曼博士就这么指出:行走健身要求 双臂摆动,抬头挺胸,收腹提臀,曲臂摆动 。 可 不要以为健步行走就是简单的下肢运动

四、注意运动量:

前面我们就说过运动适量为度,散步也不例外, 走多了也是容易伤身的 ——比如就有报道 50多岁的张阿姨,平时爱好锻炼身体的她,经常到附近公园散步,基本上每天2万步打底。正是因为走路步数太多,对膝盖产生了损伤,时间长了,原本应该起到润滑关节作用的关节腔液越来越多,这才形成了积液。

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正常人而言,每天应该走 6000~10000步 ,里程3~5公里比较合适。千万不要和年轻人比步数

五、其他个别注意点 :

散步作为一种既锻炼全身又不剧烈的运动,是十分适合中老年朋友的。但也有些时候,比如对于一些 高龄老人 ,走不了多少远就容易喘气,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如 骨折,心肺功能减弱等等 的朋友而不能耐受散步的 ,又有什么办法嘛?当然也有,小王医生不会忘记我的这部分读者朋友的

一、大笑:

我们都说“ 笑一笑,十年少 ”,这是有科学道理的!我们都知道很多情况下脸上经常有笑容的人,一般心态都会比较好,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也会更多,这对 健康 是有利的。

据研究发现——每当我们大笑时, 从脸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 。也就相当于变相的运动了 甚至有说法当大笑100次,相当于骑15分钟的自行车,而这可以 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可见笑不仅仅是我们的面部表情,更是另一种意义的运动 对 养生 长寿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二、早晨晒晒太阳拍拍手 :

中医认为早上太阳刚刚升起, 天地间的阳气也开始慢慢积累,传统医学认为天人相应,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旭日开始升发,天人合一 。而阳气在中医看来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的动力,也是防御外来疾病的卫气,称作 卫阳 。

当早晨太阳升起之时, 此时拍手可以顺应自然促进人体阳气的升发,更利于全身之气血的运行 。加上中医认为手上有许多 手穴与脏腑相关 ,拍手可以刺激相应部位,以此来达到 养生 保健的目的

拍手的 具体方法 为: 双手十指分开,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均匀拍击,动作要由慢到快,由轻到重,逐渐以自己的双手能承受为度。

同时就论单单 晒太阳本身也能使人体气血运动加快 ,虽然我们人是恒温动物,不用像冷血动物一般完全依靠太阳的能量,但晒太阳也是能给我们带来一定温度的 此外 晒太阳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对中老年朋友预防骨质疏松有好处

三、晚上泡泡脚 :

我们都知道大冬天是最容易冰凉的就是我们的下肢,尤其是脚。事实上 脚是我们人体血液循环的较差的地方 ,当我们我们血液循环放慢,热量与能力就不能通过血液传输到此,所以这个地方就比别处容易感受到冷。所以每天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可以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血管机能,此外还能缓解疲劳,促进睡眠 。

不要 要注意 ——泡脚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应以 脚背稍稍泛红、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对中老年人而言可以泡20~30分钟,水温不要超过50 为宜。另外要需要注意 不有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糖尿病足、严重心脏病的中老年人群不适合泡脚 。

细心的朋友注意到了,不管是散步,还是小王医生推荐的这三种替代散步的方法, 核心都是帮助我们身体的 气血运行 !因为气血运行顺畅人体才能保证各项基本生命活动的展开。而中老年朋友因为各种慢性疾病,比如“三高”,动脉硬化等等而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了一系列 健康 问题——如 肢体酸痛,失眠乏力,记忆力下降等等。 所以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帮助到各位朋友,也希望各位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 养生

今天更新的文章有点长,是我用心写的,希望对各位读者有帮助 另外主页已经 置顶之前写的关于中老年朋友 养生 的文章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 小王医生头像主页 查看

地理学报和地理科学

1,《经济地理》,目前惟一以经济地理命名的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前沿性较强,适合经济地理、旅游地理、人文地理方向的朋友阅读。2,《地理研究》仅次于《地理学报》的地理学类综合权威刊物,论文质量高,最大的特色是论文的领域比较均衡(不似地理学报过于偏重在狭义自然、经济、GIS三块),自然地理、GIS与遥感、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文化地理的论文基本都能找到,论文的可读性也较强,难度较低。3,《地理科学》,中科院长春地理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各方面综合来讲稍逊色于《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且区域性比较明显,刊登的很多的研究论文都是以东北为背景着手。4,《人文地理》,我国惟一的人文地理类核心期刊,由西安外语学院人地所主办,侧重于刊登经济、城市、旅游、社会、文化方面的人文地理类论文,可读性较强,难度较低,是人文地理学专业方向必读的刊物之一。5,《城市规划》,强烈推荐,也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非地学类核心期刊,但是却非常值得城市地理学专业的同学浏览,里面的有很多大家的论文,看这本期刊,你不仅会体会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区别跟联系,还会有更大的收获。6,《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类权威刊物,由我国历史地理学科很强的陕西师大主办。论文主要反应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历史人地关系、历史人文过程。适合历史、历史地理、文化地理方向的同学阅读,不过由于是挂在历史学下面的刊物,所以论文的思路大多按照传统的文科历史模式召开,地理学特征不明显。7,《城市问题》,这个期刊严格说来不能算地理学类,按中图法的分号是“C”打头,即社科类期刊,我大概翻过几期,感觉论文质量一般,论文的作者来源很杂,但地理学者不占主导,里面的论文综合性、理论性很强,可读性一般。8,《地理科学进展》,也是很权威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和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并列为地理学传统的四大核心期刊。

地理专业的期刊有很多的,《地理科学研究》还不错的,你看过里面的论文再进行选择

【期刊发表经验分享】《地理科学》南北双核+CSCD核心期刊 《地理科学》是地理学领域 国内三大顶级期刊之一(《地理学报》、 《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致力于 地理学研究的精品成果刊载。 因此期刊从 初审、外审、校对刊载等环节都相对严 格。初审十分关注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创 新性及学术规范性问题,研究成果在质量 上(研究深度)达不到期刊的定位标准, 一般很难进入外审环节。 外审一般会选则 2-3位外审专家审阅,审稿周期一般基于 外审专家的审稿速度而定,快的几天甚至 几周就结束,慢的有的等3-4个月,这个 时候需要主动联系编辑部工作人员,编辑 部人员很nice,会帮您催一下外审专家或 者更换外审专家。 针对审稿,一般如果外审专家中 有以为提出退稿,稿件一般会在外审后之 间退掉,但是这个期刊的好处是都会把外 审意见详细告诉作者以供作者参考修改 (不收取审稿费)。 对于创新度较高但问 题较大的稿件有可能经过修改后再审,这 个时候需要认真对待外审专家的每一条意 见,争取做到一一修改回复。 针对质量尚 可的稿件,则经过相关修改后可进入编辑 排版状态。我个人感觉编辑部编校人员是 一个值得我们科研人员好好学习的群体, 他们对于语言的严谨性,逻辑的合理性, 学术的规范性等方面经验都相当丰富,建 议每一位投稿者在该过程中一定要好好吸 收她们提供给我们的宝贵经验,这是提升 我们写作水平很好的学习机会。 稿件出版周期一般在 8-12 个月之 间。

地理学报地理模型

作者(标明独著还是合著) 论文题目 发表的刊物 (或会议) 发表时间1王家骏(译文、独撰)日本的人口及其分布 《国外地理科学文献选译》82年3期2王家骏(第一作者)孙中山“芜-宜-沪”运河规划刍议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86年3期3王家骏(独撰)试论风景资源的择优开发—以淀山湖风景区为例《经济地理》86年3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经济》86年5期4王家骏(独撰)徐霞客的洞穴学研究 《地理知识》87年1期5王家骏(第一作者)1997-90年旅锡国外游客人数预测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87年3期6 王家骏(独撰)无锡市民旅游意向的初步调查 《无锡论坛》87年3期7王家骏(独撰)集休憩、游娱、体育于一身的度假村 《社会科学家》 87年4期8王家骏(第二作者)孙中山对无锡地区交通建设的设想 《经济史论衡》南京大学出版社87年5月9王家骏(独撰)试论风景资源开发次序的确定 《社会科学家》 87年6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经济》88年期10王家骏(独撰)洞穴学研究的先驱:徐霞客 《徐霞客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87年9月版11王家骏(独撰)徐霞客探察过的岩溶洞穴名录《全国岩溶风景学术论文集》园林出版社 87年12月版12王家骏 关于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全国人文地理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 87年12月30日于深圳13王家骏(独撰)徐霞客旅游洞穴开发论 《旅游研究》 88年1期14王家骏(独撰)我国旅游湖泊开发的宏观决策《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88年1期15王家骏(独撰) 度假村区位探讨 《旅游学刊》 88年1期16王家骏 关于度假村区位选择 “发展江苏旅游研讨会”大会发言,88年12月8日于南京17王家骏(独撰) 如何科学地确定度假村理想区位《发展江苏旅游》 江苏人民出版社89年1月版18王家骏(独撰)A Practicle Method to Evaluate Tourist Resources and Determine the Exploitative Order: A Case Study of Six Chinese Seashore Locations “GeoJournal” 90/1-219王家骏(独撰)保护性开发:发展太湖旅游的基本原则 《华东信息报》94/1/1220王家骏(独撰) 适用于旅游地理学的一种概念模型《地理学报》94年6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95年1期21王家骏(独撰)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 96年4月版22王家骏(独撰)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xtbooks in English Secondary Geography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97年2期23王家骏 关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98年8月18日于湖北神农架24王家骏(独撰)旅游系统模型—整体理解旅游的钥匙《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期25王家骏 关于旅游系统研究模型 ,“旅游发展、旅游规划、旅游地理高级研讨班”发言,2000年10月7日于广州中山大学26王家骏(独撰) 生态旅游探微《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27王家骏(独撰) 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1期28王家骏 关于环太湖旅游圈度假产品及产品设计,“ 03华东旅游高校专家论坛”大会发言,2003年3月29日于宜兴29王家骏(独撰)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初探 《华东旅游报》2003/9/16

旅游领域论文:1、李山、蒋轶红、吴兵、杨晓曦,2001,中国城市居民旅游感应空间研究-以上海为例,旅游学刊,(1),16(1):22-26。2、王铮、周嵬、李山、王瑛、黄涛、蒋轶红,2001,基于铁路廊道的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场域分析,地理学报,(3),56(2):206-213。3、王铮、蒋轶红、王瑛、李山、王莹、翁桂兰,2002,旅游域模型及其结合GIS的应用,旅游学刊,(3):17(2):57-62。4、吴兵、李山,2002,成都市民旅游感应空间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9-46。5、李山,2002,基于PRED协调的风景名胜区旅游设施建设初探-以风景名胜区索道建设为例,人文地理,(10),17(5):7-11转40。6、王铮、王莹、李山、翁桂兰、宋秀坤,2003,贵州省旅游业区位重构研究,地理研究,(5),22(3):313-323。7、邓悦、王铮、刘扬、李山、周嵬,2003,旅游集散地规划的地计算模型及案例,地理学报,(9),58(5):781-788。8、李山、毛可晶、王铮,2004,面向对象的景区总体规划研究,人文地理,(9),19(4),8-13。9、翁桂兰、王铮、李山、王莹,2004,地方旅游业战略规划模式研究-以贵州省镇远县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3(5):73-76。10、王铮、李山,2004,论旅游区的文脉,地域研究与开发,23(6):65-68。11、刘丽、李山、王铮、何有缘、刘娟,2004,论旅游业的关系营销,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4-58。12、李山、王慧、王铮,2005,中国国内观光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游时研究,人文地理,(4),20(2):51-56。13、李山、王铮,2006,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人文地理,已录用。14、李山、洪基军,2006,论旅游景区的电影艺术属性,地域研究与开发,已录用。其他领域论文1、 陈中原、洪雪晴、李山、王露、史晓明,1997,太湖地区环境考古,地理学报,(3),52(2):131-137。2、 李山、施莲莉、陈中原、洪雪晴,1997,太湖平原地理环境变化对良渚文化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环境遥感考古专辑),12:63-70。3、 王铮、蔡砥、李山、郑一萍、王莹、吴兵、黎华群、陈建国,2003,中国SARA流行的季节性风险探讨[J],地理研究,22(5):541-550。4、 王铮、蔡砥、李山、杨妍、黎华群、毛可晶,2003,SARS流行期的天气学尺度分析[J],第四纪研究,23(6):692-701。5、 王铮、李山、蔡砥、刘扬,2003,全国“非典”风险与分区分期防疫的可能性[J],科学新闻,第11期31-32页(2003年6月10日出版)。6、 王铮,李山,蔡砥、刘扬、吴兵、王莹、郑一萍、陈建国、黎华群,2004,SARS流行期的气候学尺度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4(3):67-72。著作:1、 王铮主编,李山、刘扬副主编,2004,城市与区域管理分析的地计算研究-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北京。2、 李山主译(Zongqing Zhou〔美国〕著),2005,旅游电子商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