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地理学报2021年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4-07-04 03:32:43

地理学报2021年第四期

一区。地球物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球物理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48年。地理物理学报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地球物理学报》主要栏目设有: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热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地磁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

西藏属于南方。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土地面积为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万人。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扩展资料:

一、位置境域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跨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之间,面积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居第二,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

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邻,东面和东南面同云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与西部自东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国境线长约3842公里。

二、自然气候

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

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由于地势迭次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发生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藏

西藏属于中国四大地理区的青藏地区

西北呢 干嘛不匿名呢 丢脸不 初中地理没及格? 即不是北方 也不是南方 是属于西部的 西部的西南!

水产学报2021年第四期

广西大学是211

广西大学是211大学。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科门类齐全,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2021年招生本科专业67个,其中37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下设26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469人、全日制研究生13071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119人,攻读学历的留学生及港澳台生977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63743人。

学科建设:

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广西一流学科,2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3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20个广西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广西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太阳照在京杭大运河上。多少年过去了,运河依然像高邮作家汪曾祺写的那样,“一片大水,浩浩淼淼,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寂寞,有些神秘”。50岁的扬州江都渔民谢老大想起了自己的那艘船。一个月前,他开船沿京杭运河北上,亲手将跟了自己26年的“吃饭家伙”,送进了扬州市宝应县七里闸附近。在那里,渔船将被拆解。他录下视频,一切近在眼前。江淮地区典型的冬天,天色灰蒙,杨树掉光了叶子,只剩枝桠。视频中,一众蓝色渔船开上了岸。船下,坚硬黑黄的土地取代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某个科幻小说里的场景。“我们家的船,全部到这些地方咯!”伴随谢老大的画外音,挖掘机轰隆隆一路开过,视频画面的右上角,一艘渔船已经解体,蓝色的船头却如往日般,依旧保持着劈风斩浪的姿态。从此,渔船成了谢老大的人生回忆。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重点水域正式实行10年禁捕。为此,靠长江捕鱼为生的近30万渔民舍弃了一艘船乃至原来的栖身之地,赤脚上岸,生活从头开始。上岸只是第一步淮安市盱眙县观音寺社区,距江都两小时车程。30岁的郑伟松和谢老大一样,都是长江退捕渔民。“你要是早点来就好了,现在‘拆迁’都结束了。”郑伟松说,观音寺的渔民们,习惯将退捕称作“拆迁”。去年10月集中退捕,郑伟松总是睡不着,“生活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岸上住房尚未安置妥当,郑伟松和妻子把凉席铺在铁皮制成的船舱顶上,再铺一床被子,盖一床被子。霜降已过,洪泽湖的寒风吹过湖面再掠上舱顶,夫妻两人冻得蜷成一团。退捕前,郑伟松的父亲和八哥哥生活在中间最大的那艘船上郑伟松夫妻睡的舱顶,是哥嫂房间的天花板。他的父亲郑夫庄和八哥哥生活在紧邻的另一条渔船上。上岸前,74岁的郑夫庄坚持住在自家渔船里,“不高兴上岸蹲”。这条住家船长10米、宽3米,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一应俱全。走廊撑开的网兜里,晒着两斤鱼干。等夕阳落到堤坝下面,郑夫庄就开始吃晚饭。一碗白粥配一只四两重的螃蟹,再听一段黄梅戏——老子的心,比儿子大。2020年10月的傍晚,郑夫庄在船舱内吃晚饭那时候,郑伟松还不知道自己能拿到多少退捕赔偿款。他双手向后撑在舱顶凉席上,晒得黝黑,黑色夹克里穿件黑T恤,胸前印着白底红字的“Surprise”。太阳直射湖面,泛出的强光被微风吹散洒落,银色的水波稳稳地,将渔船往岸上推了又推。渔民退捕补偿款主要分为三部分:捕捞权收回、专用生产设备报废和软性补助。根据作业场所的不同,捕捞证又分为长江的和非长江的;专用生产设备为核定的退捕渔船、渔网和捕捞辅助工具等;软性补助则包含临时生活补助和地方配套政策如住房保障等。早在2020年9月30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就有退捕渔民签订了一份《泗洪县洪泽湖水域禁捕退捕补偿协议》,最终获补偿金万元。其中,回收捕捞权万元,报废专用生产设备万元,临时生活补助万,再加一个:“提前签订协议并交证”,奖励万元。200公里以外的扬州江都区,谢老大的渔船与泗洪渔民的同样大小、同样功率,但最终获得退捕金额72万元,是泗洪渔民的两倍多。谢老大认为,关键是捕捞证。“泗洪县渔民的捕捞证上,注明作业范围是‘河荡’,我们的捕捞证,注明作业范围是‘长江江都段’。虽然都在长江上捕鱼,但我们捕捞证上,‘长江’两个字很值钱的”。渔民谢老大的捕捞证,已经被回收了江苏省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解释,“捕捞证回收的金额,与是不是‘长江证’没有关系。退捕补偿款的多少与地区有关。同一个市县,标准是一致的。”泗洪县仅对捕捞证上规定的渔船、网具进行限价赔偿,也就是说,无论该渔民还有多少其他船只、网具,都不纳入补偿范围。相较而言,江都区的退捕政策要“细腻”得多,每一条渔船包括辅助船、住家船等,都可参与评估;船内装修如空调、电视甚至贴的地板砖,也都在评估表内。“我们这里的补偿标准还可以,马马虎虎吧。”谢老大言下透着些自豪,“北方渔民的补偿没有我们好。但是跟南方比,像南通啊张家港啊浙江啊,我们这地方又差得远了。”补偿标准差异的背后,实则是各地财力的差距。2020年9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江苏省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补偿安置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涉及两个及以上设区市或县(市、区)的跨界水域退捕,尽可能统一补偿和安置政策,缩小相对差距,实现同一个水域内基本平衡、相对公平。以捕捞权收回补偿为例,对持有合法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按主机功率2500元/千瓦为基数进行补偿,其中徐州、淮安、宿迁按执行;镇江、扬州、南通、泰州按执行;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按执行。盱眙县农业农村局渔政监督大队的相关负责人解释得很诚恳:“像苏南那边补的价格就高,为什么?人家有钱。如果按照苏南的标准进行补贴,我们盱眙补不下去的,因为财政缺钱。所以只能保证与周边几个县的补贴标准一致,比如盱眙、洪泽、金湖等。”签署协议的这一天终于来了。2020年10月20日下午3点,郑夫庄和很多其他不识字的渔民一起,在盱眙县渔政监督大队的办公室里,伸出指甲磨蚀明显的大拇指,在退捕协议上按下了红手印。郑夫庄获得12万元赔偿,郑伟松获得27万元赔偿。2020年11月底,郑家父子的补偿款全部到账。这场横跨6300多公里、波及10个省市的长江禁捕退捕行动,终于接近尾声。12月15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沿江10省(市)共核定退捕渔船万艘、渔民万人,已提前完成退捕任务。2020年12月28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了赔偿款的具体支付比例:“2020年度安排的长江禁捕退捕专项财政资金中,中央拨付资金占比,省级拨付占比,市县自筹占比。”郑夫庄舍不得退捕。“老话讲,种田不离田头,种园不离园头,近山打鸟,近水吃鱼。渔民就是渔民,祖代都捕鱼。现在叫我们不捕鱼了,不习惯。我们老了,就想在河里抓鱼,两天不抓鱼,心就不好过了。”但对郑家父子来说,上岸只是第一步。未果的转向郑伟松原本会像父亲郑夫庄一样,一辈子在长江里捕鱼。1990年出生的郑伟松是家里的第10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就是劳动力,多生一个就多一个劳动力。我大哥50多岁了,他儿子比我还要大。”9岁那年,郑伟松被带到苏州太仓捕鱼。“鱼好多!伸手都能抓到!”这是郑伟松对长江的最初印象。那时码头少、货船少,岸边芦苇摇荡。“我们就喝长江水,到航道中间水流很急的地方打水。加明矾,净化两三分钟就能喝了,很甜。”退捕前,郑伟松及妻子休息的船舱顶,周边堆放各类生活用具渔民的儿子也曾有人生转向的机会。10岁的郑松伟被带到学校。“老师说,你家这么多小孩,在船上不安全。上来一个,来上学。”刚上一年级的郑伟松什么也不懂,“有个老师就骂我,说渔民的小孩儿吃鱼都很聪明的,就你这个笨。我不服气。”二年级时,郑伟松突然开窍了,“原来上学是这么回事儿”。从那以后,郑伟松的成绩突飞猛进,“整个学校都知道我的名字,后来还当了升旗手,同学都很羡慕我。”2009年,因为不是本地生,郑伟松要交90块钱把户口迁至太仓,才可以继续就读当地高中。“我妈说没钱,就没迁。”考试排名年级前几的郑伟松,只读到初中毕业。“那时候太难了,”郑伟松回忆,“你知道长江那几年被开发得有多严重吗?沿江到处都是化工厂、发电厂、钢铁厂、造纸厂……鱼变得很少很少,抓不到鱼卖钱,就没钱给我上学。”郑伟松人生转向未果,长江渔业资源一路滑坡。“每年的三四月份,河豚都会洄游上来产籽。后来,沿江的钢铁厂排放污水,黑色的水到处都是,很快就看到江面上飘起了河豚。”父亲郑夫庄穿着厚重的黑色棉衣,努力把头往上仰,两腮鼓满,嘴巴一张一合发出“啵啵”的声音,模仿河豚死前挣扎的模样。“有渔民捞了两船死河豚,三毛钱一斤都没人要。”“鱼不像人,大马路上知道往哪里走。鱼不知道哪里有污水,游到污水里就死了。”郑夫庄总结。退学后,郑伟松跟着九哥哥捕鱼,但一家人的生计并未因此改善。每次出去捕鱼,郑伟松就会留意哪些工厂在偷排污水、哪些企业在倾倒垃圾、哪些非法渔民在电鱼、炸鱼,“举报给监管部门,或者让媒体曝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沿江地带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江生态保护被后置,以鲥鱼、河豚等为代表的渔业资源,逐渐走向衰竭。2016年,中央提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后,这一情况方有所缓解、改善。“2016年开始,明显感觉鱼变多了。四年时间里,我和九哥哥一条船,大概捕了40万斤鱼,毛利率200万,相当于一年赚50万。如果算上螃蟹,就更多。运气好的话,一网就一千多斤,能卖五六万元。但我们主要还是捕杂鱼,比如花鲢、鮰鱼、桥丁、鲈鱼……大概有20多个品种。”和其他渔民不同,台风天时,郑伟松和哥哥偏要顶风出港捕鱼。“他开船,我放网收网。风一刮,鱼就出来了。台风天时鱼也贵,一网下去,说不定就有几千块钱。”郑伟松喜欢捕鱼,“只要网在水里,就一定有收获。在长江捕鱼有种冒险和探索未知的感觉,有爆发性。”只要捕够一天要卖的鱼,郑伟松和九哥哥就收网回家。“我哥跟我说,鱼在长江里,又不会跑,明天再去抓吧,要细水长流。我们家就是这样,真正的渔民理念。”郑伟松一张一张地翻看手机里的照片。“你看这个,”郑伟松指着平铺成一排的刀鱼,“一个鳞都不少,特别漂亮。我保存了14天,从两千块钱一斤保存到四千块钱一斤才卖的。我不仅会抓鱼,还可以把刀鱼保存得很好,感觉很自豪。”郑松伟展示自己曾经捕捞到的刀鱼消失的鲥鱼郑伟松说,他自己想不到有一天长江会禁捕。2020年7月1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解释:“近年来,长江已经基本丧失捕捞生产价值,‘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如今,长江鱼类捕捞产量占全国淡水捕捞产量不足1/630。”在业内专家们看来,长江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过度捕捞外,长江水域环境污染、闸坝的修建、航道运输、违规采砂、外来物种违规引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长江鱼类原有的生态系统。以长江江苏段为例,该江段位于长江下游,长364公里,水域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水产资源丰富,鱼类组成多样。2010年刊发在《长江大学学报》上的《长江江苏段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及保护对策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提到:“良好的水域环境是鱼类等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但沿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该地区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该文章举例,江苏沿江地区2010年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水总量为万吨,与2002年相比,足足增长了。修建闸坝是致使长江渔业资源急遽减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北京大学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对比研究发现,建闸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使其失去了索饵场、繁殖场和育肥场,造成洄游性鱼类的比重急剧下降,鲥鱼等珍稀鱼类基本消失。鲥鱼是“长江三鲜”之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陈大庆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长江鲥鱼最重要的产卵场在赣江,“1986年万安水电站大坝开始截流,淹没了产卵场,同时大坝下的水温改变,对产卵场也有影响。”万安水电站截流的第二年,长江禁捕鲥鱼三年。江西新干到吉安江段,是鲥鱼的主要产卵场,1987-1989这几年间,每年的6月1日至7月31日,长江都要禁捕鲥鱼。但这仍未换来鲥鱼的重新出现。郑夫庄回忆,禁渔三年后,“却一条鲥鱼都捕不到了。”他分析,“坝多了,鲥鱼游不上来”。鲥鱼消失了,没有什么能停止改变。2020年12月7日,郑伟松把微信名从“小郑水产”,改成了“执着的赶路人”。手握27万元补偿款,上岸后究竟靠什么维生,成了他亟需解决的人生难题。岸上的陌生人渔民上岸了,有个家、有份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因为祖祖辈辈从事捕鱼,不少渔民既没有耕地,也没有宅基地。2010年,新京报曾报道:“我国内陆水域‘连家渔船’渔民有万户,约万人。他们在大

广西大学是211。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绥化学院学报2021年第四期

你好,东北农业大学是211,但不是985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省部共建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入选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农村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个,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黑龙江公办大学:

1、黑龙江大学

2、哈尔滨工业大学

3、哈尔滨理工大学

4、哈尔滨工程大学

5、黑龙江科技大学

6、东北石油大学

7、佳木斯大学

8、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9、东北农业大学

10、东北林业大学

11、哈尔滨医科大学

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3、牡丹江医学院

14、哈尔滨师范大学

15、齐齐哈尔大学

16、牡丹江师范学院

17、哈尔滨学院

18、大庆师范学院

19、绥化学院

20、哈尔滨商业大学

21、哈尔滨体育学院

22、哈尔滨金融学院

23、齐齐哈尔医学院

24、黑龙江工业学院

25、黑龙江工程学院

26、黑河学院

27、哈尔滨音乐学院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东北农业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黑龙江有4所211大学,1所985大学,目前985和211大学建设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东北农业大学(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EAU),简称为“东北农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属特色高水平大学,“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487人,全日制在校生31107人,其中研究生6436人、本科生24340人、外国留学生251人。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75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3月,学校专任教师1417人,其中教授333人、副教授48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1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09人。现有“万人计划”入选者15人(含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龙江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22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胡宝忠)、兽医临床教学团队(2008年,王洪斌)国家级教学名师:王洪斌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洪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向文胜、付强、刘忠华、姜毓君、张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向文胜、张颖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向文胜、张颖、付强、刘忠华、姜毓君、王相晶、韩英鹏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杨德光、向文胜、张颖、张淑珍黑龙江省级教学团队:应用化学教学团队(2009,,叶非)、农科数学课程群教学团队(2010,孟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教学团队(2009,赵奎军)、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团队(2010,雷国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2008)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重点专业3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黑龙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2项(涵盖8个专业),黑龙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学、生物技术、农业水利工程、园艺、动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农学、园艺、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乳品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动物科学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乳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东北农业大学-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县种猪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绥化大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大宗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生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西甜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兽医外科学、动物生物化学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保险与生活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乳与健康、生命教育(1~7讲)、大豆与人类健康(1~5讲)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外科学教学成果2017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3月,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群(二级学科),10个黑龙江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草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乳品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畜牧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基础兽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二级学科):蔬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农业部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群:新型农业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黑龙江省级一级重点学科: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学位授予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草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兽医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草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植物保护、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点:工程(生物工程)、兽医、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农业资源利用)、金融等科研平台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区域试验站,3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农业部科研基地,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寒地小浆果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乳酸菌代谢调控与发酵剂制造技术、大豆遗传育种与分子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寒地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生理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鸡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区域试验站:农业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东北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业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动物疾病防控技术与制剂创制、北方寒地园艺作物遗传育种与设施栽培重点实验室、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小浆果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高寒地区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实验动物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寒地农业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寒地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饲料营养重点实验室、生物乳业重点实验室、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和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寒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寒地黑土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寒地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其他省部级研究中心: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全国乳品信息中心、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黑龙江省农业生物基因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研发平台研究成果截至2019年3月,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2项。学术资源截至2019年3月,学校主办的期刊有:《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CABI、CA、CSCD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等奖项。馆藏资源据2019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数据显示,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有各类文献资源200余万册,其中印刷版文献140余万册,电子图书66万余册。印刷本文献中含中外文图书近120万册,中外文学术期刊及报纸2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订阅中外文学术期刊刊及报纸2000余种。馆藏中有文渊阁版《四库全书》一套,《续修四库全书》一套。馆藏文献已经形成以学校重点学科和研究型文献为主,电子文献资源覆盖相关学科的馆藏体系。先后购买清华同方、北京万方和重庆维普等中文数据库,Agricola、FSTA、EBSC0、Springer、CA等外文数据库,购买书生、超星电子图书66万册,自建了“大豆”、“奶牛乳业”、“学位论文”等特色数据库。合作交流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中方秘书处单位,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峡大学学报2021年第四期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13.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审查通过编辑部会通知您一般杂志社审核时间是1-3个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给你论文代发请详细看。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见刊周期网络首发要三个月,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

查知网及有关资料,有以下几个刊物,因为百度不允许写邮箱。只能发刊物介绍和资料。1,《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是三峡大学主办的以水电工程技术为主的学术刊物。主要栏目:水电论坛、土木工程、机电工程、信息技术、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2012版科技核心期刊。2,《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原名《湖北三峡学院学报》)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 主要栏目:博导论坛、三峡文化与经济、经济研究、文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与教育研究、历史研究、语言文学研究。3,《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是由三峡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主要栏目:百家论坛、三峡文化研究、水电文化论坛、水文化研究、生态与环境资源、移民研究、武陵民族研究、三峡田野、屈原研究、昭君研究、杨守敬研究等重点专栏。4,《实用医学进修杂志》(季刊)创刊于1973年,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开设有医学进修专题、学术窗口、医师园地、中医药园地、卫生预防、学生园地、医学新知等10余个栏目。资料来源:学术资讯网如果我们的答复能帮到你一点,请及时采用给分。

煤炭学报2021年第6期

刊名:煤炭学报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主办:中国煤炭学会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0253-9993CN:11-2190/TD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煤炭学报创刊时间:1964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1)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EI 工程索引(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国煤炭工业、中国煤炭医学杂志、煤炭技术、煤矿安全、山西煤炭期刊等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第六版)TD82 煤矿开采类核心期刊表1煤炭学报5煤炭工程9煤矿机械2煤炭科学技术6煤矿开采10工矿自动化3煤矿安全7煤炭技术4煤田地质与勘探8中国煤炭若需要完整目录给个邮箱传给你,楼上不知哪个版本,out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