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关于财政的论文题目怎么写初中英语

发布时间:2024-07-08 15:59:25

关于财政的论文题目怎么写初中英语

公共财政(Public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这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的财政模式,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就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财政,公共财政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公共财政理论和公共财政学,实际上就是市场财政学。“公共财政”的要义:并不在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所表明的“市场失效”这一经济逻辑起因,而在于其预算法治和民主财政的“政治实质”内涵。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正确认识推行公共财政的意义,明确其特征,找出当前推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现代国家公共财政收入主要形式有:1、税收收入。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公共收入形式,是世界各国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般约占各国经常性公共收入的90%以上;2、债务收入。债务收入包括国内发型的公债,国库券,经济建设债券,向国外政府、各级组织和商业银行的借款等。3、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政府凭借其资产所有权取得的股息、红利、租金、资金占有费、土地批租收入、国有资产转让及处置收入等。4、政府费收入。指政府各部门收取的各种费用和基金性收入,包括行政执法过程中收取的各种规费和公共财产使用费。它们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我国现阶段政府费收入主要有5类:①规费收入;②共产使用费;③特别课征;④各种摊牌性费用;⑤特许金。5、其他收入形式。指上述几种收入之外的政府各项杂项收入,常见的有:①罚没收入;②对政府的捐赠;③“通货膨胀税”。

1 促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2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 3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4 积极财政政策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与化解 5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问题研究 6 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7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 8 公共物品市场化提供问题探讨 9 论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改革 1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 11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城乡差异及统筹发展研究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浅析 13 浅析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问题 14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15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问题探讨 16 我国公用事业财政补贴改革研究 17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财政思考 1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地方财政风险防范研究 19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2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对策分析 2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提高地方财政效率研究 22 后农业税时代农民的增收问题研究 23 减少农村贫困对策研究 24 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25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思考 26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27 不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选择 28 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 29 关于民生财政的探讨 30 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 31 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32 论我国财政公共选择与决策制度的完善 33 论我国财政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 34 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研究 35 关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 36 我国教育支出效率探讨 37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8 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效率的思考 39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 40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41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42 国债适度规模及风险探讨 43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分析 44 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研究 45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防范的思考 46 论我国复式预算改革中存在问题 47 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思考 48 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初探

关于财政学毕业论文题目有很多,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供大家进行参考:  1、现阶段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设计  4、现阶段财政支农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5、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6、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7、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8、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研究  10、财政支出绩效问题研究  11、论财政支出效益  12、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13、政府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研究  14、我国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及其治理  15、招标采购与政府采购的关系  16、我国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比较研究  17、我国政府采购模式研究  18、政府采购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19、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与完善  20、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21、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2、我国教育财政体制问题研究  23、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研究  24、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研究  25、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6、财政支持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7、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财政支持方式探讨  28、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  29、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30、财政投融资问题研究  31、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32、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33、公共教育支出研究  3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35、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36、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37、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研究  38、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财政思考  39、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及其改进  40、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41、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42、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构想研究  43、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财政对策分析

关于财政的论文题目大全初中英语

1997年下半年,始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当时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地调整了宏观调控策略,实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一、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理念长期化的隐忧  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态势,总体上已由“经济短缺”过渡到“经济过剩”,“经济过剩”有可能成为我国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常态”。对此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我国近几年大规模财政赤字及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  首先,“扩张性”财政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从短期看,的确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是,不管哪个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都要受到国家财政能力的制约,没有足够的财力做后盾,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难以支撑的。虽然从1999年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来看,我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12.93%(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60%左右),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重为17.60%(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30%左右),说明我国国债的发行仍有较大的余地;但从国债偿还率指标来看,我国1999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16.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10%左右),已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再从债务依存度看,这一指标逐年增加,居高不下,全国债务依存度1999年达30.6%(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20%左右),而中央债务依存度更是高达9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30%左右),都远远地高于国际公认的控制标准。1998年以来,整个国家财政有1/4的支出、中央财政有1/2的支出依靠发行国债来维持,这充分显示出我国财政的脆弱性,必将对我国未来的财政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尽管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距国际警戒线较远,但实际上我国的财政债务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债务并没有现实可比性。因为西方的财政债务一般都等于公共部门债务,而我国的财政债务一般小于公共部门的债务。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项目:一是准国债项目;二是国有银行体系不良资产中的潜在损失;三是隐性养老金债务。显然,如果只单纯计算国家的财政债务,而不把以上三个项目考虑在内,就自然会低估政府债务规模;反之,如果把以上三个项目计算在内,则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就会大大增大。在我国,由于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财政是所有公共部门债务的实际最后承担者,所以,我国的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要远远高于财政债务规模。据有的学者估算,1999年我国公共部门的实际债务已超过当年GDP的50%,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其次,“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加大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理论上讲,只要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保持良好的信心,一定的财政赤字规模(由此导致的国债规模)就是可以承受的,也不会导致什么财政风险,即随着赤字与债务的继续增加,到未来的某一天,政府既无法用财政结余来弥补赤字,又不能通过借新债来换旧债和弥补赤字,且又得不到国际上的有力援助。那么,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多印发钞票;二是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的破产,这两者都意味着经济或政权的崩溃。本人认为,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本来是在萧条时期应该暴露出来的问题,如经济结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等,在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下,被暂时地掩盖起来,一旦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减弱,这些问题就又会重新暴露出来,对经济增长形成障碍,应引起足够重视。  再次,政府债务筹资,也需要支付成本。就政府债务而言,其成本就是债务利息。一般来讲,债务筹资成本是与政府的信誉成反比。但是,即使信誉再高的政府也不能做到一味地以低利率在国内外无限量地借款。在一般情况下,债台高筑的政府信誉级别与其债务规模成反方向变动,而政府的债务风险却又随债务规模的扩大、信誉级别的下降而增加,如俄罗斯财政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要靠政府机构来运作,并与行政行为结合在一起,这在执行过程中必然要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容易导致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归,弱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效率。由于我国目前的产权改革一直没有真正到位,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法人财产主体,所以,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投资决策失误、效率低、效益差的局面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变。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公共投资被贪污、被侵占、被挪用和大量流失现象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这都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财政支出的实际效果。  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是相互交织、相伴而生的,采取简单的总量扩张政策是难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却始终启而不发,关键在于日本未能将结构调整政策有效地结合于总量扩张政策之中,未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目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扩大财政赤字与大规模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的增加,必须建立在财政收入可靠增长的基础之上,同时注意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应该从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入手。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财政投资这种直接手段转向利用财政投融资、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使政府投资成为杠杆,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具体包括:(1)改变财政投融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2)采取多种手段吸纳社会资金。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但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外,还应全面落实引导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如落实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上切实实行国民待遇,防止税负不公、双重征税等歧视性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  第二,运用公共支出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当多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投资风险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第三,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启动最终消费。在这方面,一是要从调整体制内人员的收入水平入手,以处于类似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国内体制外的工资水平为参照系,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货币化的政策,调整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要通过改革,认真落实对企业和农民的减负政策,为提高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与购买力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适当增加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加大国家财政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制度等需要财政支持的改革,要制定反周期的操作。要力求减轻居民支出中的改革费用负担,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  第四,应充分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主要是通过市场和消费替代、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出口需求替代,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财政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一整套带动产业调整和不断升级的创新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费关系,使税制本身对经济景气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论文题目: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向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极大了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会。如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大和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除了选择风险小、盈利性强的投资项目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加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关键。进一步认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意义, 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新《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法规对企业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企业适应新的竞争形势、防范经营风险的迫切需要。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必须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 存在问题; 完善措施  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arrival of the kownledge economy has improved social productivity greatly, have brought the limitless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o enterprise How to realize the fast enlargement of enterprise's business scale and high growth of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f selecting the superior and eliminating the inferior, choose risk little, profitability strong investment project and adopt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a key to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control in the Accounting control strengthens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to enterprises to further know inside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business efficiency, construct inside enterprises the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 is a new " accounting law " <>Wait for regulation to important task that enterprise put forward one of, it is enterprise that meet new competition situation, urgent need to 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business risk Construct enterprise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 must problems such as accounting control goal, content, method, further investigate to enterprise, analyze its existing problem and reason, thus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completion measure  keyword :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The problem exists; Improve the measure  现代企业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和实践的深入,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日益重要,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基本上仍属于以费用核算为主的报表型财务管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而全面提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现代财务管理发展方向略予论述。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  在任何条件下,企业一旦成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也是企业管理的总目标。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总目标,必须通过财务管理在以下三方面作出承诺和保证。  1.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持续地生存下去,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一个要求。  2.投入经营资金就必须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这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二个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能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不能发展自己,就会被其他企业排挤出去。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集中表现为扩大收入,其中根本途径是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的数量,这就必须投入资金。  3.财务管理的责任就是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这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三个要求。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只有获利,才有发展的可能。  不难看出,只有当财务管理达到上述三方面的要求,企业的总目标才能实现。所以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比如在资金筹集问题上,所选择的方式会因为品种的多样性而灵活机动。  第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投资、筹资以及收益分配等主要工作上不够完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资金管理的“主旋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与企业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有关外,可能与认为投资、筹资以及收益分配等是涉及企业经营发展的大事,单单依靠财务部门很难完成有关,也有可能有些人把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混淆起来有关。  二、财务管理的发展命脉及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实践活动,无疑有着与人类生产活动同样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无论就其实践还是就其理论发展而言,都只是近百年的事情。早在l5世纪,商业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就出现了有社会公众入股的城市商业组织。商业股份经济的初步发展,要求企业做好资金筹集、股息分派和股本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到了20世纪初,由于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许多公司都面临如何为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加速企业发展筹措所需资金的问题,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O世纪2O年代末。近代、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的发展,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发展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1.筹资财务管理阶段。2O世纪3O年代的大危机使得破产倒闭的企业空前增多,于是企业财务管理重点迅速转移到破产与重组以及公司偿债能力的管理上,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为公司的组建和发展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是企业与外部市场之间的财务关系处理。  2.外部财务管理阶段。2O世纪5O年代后期,企业财务管理的焦点开始从外部转向内部,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成为公司管理的重心,人们将计算机应用于财务分析的财务规划,以及现金、应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日常管理,各种计量模型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内部管理带来的巨大压力。  3.投资财务管理阶段。到了20世纪6O年代后期和2O世纪7O年代,财务管理的重心又重新从内部向外部转移,结构和投资组合的优化,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而2O世纪8O年代以来通货膨胀及利率的多变、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企业集团化和国际化等,使财务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加入WTO,对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带来很大影响。我国企业在这变化着的环境中如何适应和发展,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财务管理应如何调整、变革以适应未来这一形势,这又是财务管理面临的新的挑战。  如果充分发挥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则在投资收益方面会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收益;在融资决策方面,使企业勇于开拓进取,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在日常资金营运方面,可保证销售收入及时收回,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高效使用,从而保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面对新形势,全面加强和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 更新理财观念,建立现代企业理财文化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要建立真正独立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都要彻底更新旧的理财观念,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新观念。企业职工只有更新理财观念,在企业内部建立现代企业理财文化,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寻找新的突破口,为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拓展空间,把企业办成一个管理严谨、经营稳健、实力雄厚和效益优良的现代企业。理财观念的更新重点在于:  1.更新财务管理基本目标的观念。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应是“财富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从企业的内部管理来看,“财富最大化”目标能方便和合理地解释现代企业稳健经营、追求利润的管理要求,有利于强化内部管理和业绩考核。而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则存在未能有效地考虑风险及只能重视短期行为而忽视长远发展等问题。“财富最大化”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风险和报酬之间的关系,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时的短期行为,日益得到了企业界的认同。  2.将“风险”管理纳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应从各类财务信息及深入的财务分析等专业角度,对各类风险给予评价和估算。通过资产负债表管理、预算管理、风险资产配置、盈利预测分析、业绩评价等财务手段,对业务经营活动进行于预和控制,以维护现代企业的正当权益。  3.建立“全员理财”的现代企业理财文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应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全员理财”的现代企业理财文化,使理财观念深入到各部门、各岗位每一员工理念之中,使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领域,有效降低成本,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循环和周转。因此,围绕资金管理应该做到:  1.选择筹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筹集资金,不仅要研究资金的数量和时间,而且要选择经济方便的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考虑合理的资金结构,以求达到资金渠道和筹资方式的最优组合。  2.把握资金使用的方向。财务管理不仅要为企业管理提供信息资料,而且要利用自身的管理职能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如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企业选择风险小、利润大的决策方案,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和科学,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3.压缩成本、费用支出,加强应收帐款的回收力度。应收帐款居高不下。企业风险程度会加剧,只有通过压缩成本、费用支出,加强应收帐款的回收力度,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才会得到缓解。  4.现金流量管理的加强。表现在企业对应收帐款管理、原料物资合理库存、设备购置与管理等方面的细致工作。所以必须做好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协调关系。  (三)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机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表现为现代化、信息化的模式。在加入WTO的经济环境中,资金运动从物资运动中独出来,财务管理主动地支配企业再生产过程,引导企业生产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灵活地进行各类有利可图的投资,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调度资金,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我国企业传统的财会合一的机构设置,往往导致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责不明确,其实这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的职能,因此应分别设立在财务部门内可再分设与财务管理相关的部门,以便及时准确地将各项财务信息上报主管人员,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使财务管理工作真正贯穿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  四、及时沟通企业内部信息,形成财务管理良性循环  许多企业在组织机构及职能设置上是生产、供销、财务等方面各自独立,内部信息不能及时地沟通,财务部门仅仅被看作是专司“簿记”职能的部门,只能被动地记帐、算帐,违背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心”的原则,削弱了现代企业的竞争能力。例如,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可能为追求产量,生产出大量的产品,造成积压;原材料供给部门可能只管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或片面强调节约采购费用而一次大量购货,造成资金大量占用,仓库管理费用增加);销售部门可能会因为合同订得很满而沾沾自喜,却全然不考虑能否按时交货(提供劳务)、按时收回货款等。如此,必然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再如,系统集成商从软件开发、硬件发货、组装、调试、试运行到终验各个过程的信息,应及时反馈到财务部门,以便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付款及回款计划,有效地运用资金和确定筹资规模。同时,由于税务核查时,基于有关费用的限制,税务人员不可能到工程现场观察工程的进度,因此,计税的依据便完全依赖于合同。而实际的情况是,工程由于多方面原因可能未按合同完成,此信息未能及时传到财务部门,造成企业提前纳税或多纳税,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如果各部门能互通信息,让财务管理渗透到产供销各个领域,使财务管理从被动应付和机械算账转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可以有效地避免损失的发生,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益。  五、决策者的重视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财务工作的保证  企业决策者应主动支持财务工作,关心财务工作,为财务人员最大限度施展才华铺路搭桥,使财务人员在加强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企业决策者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经营状况、资金流向进行分析,从而做到科学合理地决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财会业务,还要经常学习财务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了解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同时还要加强财务监督及提高自身法制观念,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另外,在新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趋复杂,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将无法胜任新环境下的财务工作。人才是最关键的资源。因此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有必要的。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适应国际财务环境的能力。通过对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运行的各方面的分析,可以说,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宋希亮.强化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措施的几点看法。财务与会计。2005年第6期.  2、杨有红.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3、鄂秀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财务与会计。2005年第7期.  4、葛家澍,杜兴强.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财会通讯,2003(10),P5.  5、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年版.  7、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8、王卫东.《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9、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10、《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11、张俊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J].会计研究,2001.(5).  12、张明.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商业会讯2003,(4).  13、李孝林.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14、劳秦汉.文化环境、会计人、会计实务与理论[J].会计研究,2001,(1).  15、李桂荣.关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再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4, (7).  16、魏文君,夏文贤.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几点思考——美国会计危机的启示[J].事业财会,2003,(4).  17、杨金观,高永林.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最佳选择[J].商业会计,2004,(8).  18、黄中生,褚友样.关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思考[J].北方经贸 2004,(7).  19、吴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关于财政的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英语

财政影响政治,政治反作用于财政。我国财政是人民性财政,公共财政,建设性财政。具有公共性,非赢利性,法制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调节资源配置,平衡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增长。经济要发展财政就要维持平衡。稳定财政收入需要国家税金的主要源头。缴纳好,管理好,分配好,财政支出才会很美好。总之财政的合理支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经济的稳步发展回馈于财政更加关键…

毕业论文。它是大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运用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独立地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问题的论文,它是在撰写学年论文取得初步经验后写作的,它的题目应该比学年论文大一点、深一点。其基本标准应该是: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大致反映作者能否运用大学三四年间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当然,它的选题一般也不宜过大,内容不太复杂,要求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大专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五千字左右,本科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六干字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如果写得好,可以作为学士学位的论文。转自:读客网

1997年下半年,始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当时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地调整了宏观调控策略,实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一、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理念长期化的隐忧  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态势,总体上已由“经济短缺”过渡到“经济过剩”,“经济过剩”有可能成为我国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常态”。对此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我国近几年大规模财政赤字及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  首先,“扩张性”财政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从短期看,的确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是,不管哪个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都要受到国家财政能力的制约,没有足够的财力做后盾,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难以支撑的。虽然从1999年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来看,我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12.93%(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60%左右),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重为17.60%(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30%左右),说明我国国债的发行仍有较大的余地;但从国债偿还率指标来看,我国1999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16.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10%左右),已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再从债务依存度看,这一指标逐年增加,居高不下,全国债务依存度1999年达30.6%(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20%左右),而中央债务依存度更是高达9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30%左右),都远远地高于国际公认的控制标准。1998年以来,整个国家财政有1/4的支出、中央财政有1/2的支出依靠发行国债来维持,这充分显示出我国财政的脆弱性,必将对我国未来的财政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尽管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距国际警戒线较远,但实际上我国的财政债务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债务并没有现实可比性。因为西方的财政债务一般都等于公共部门债务,而我国的财政债务一般小于公共部门的债务。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项目:一是准国债项目;二是国有银行体系不良资产中的潜在损失;三是隐性养老金债务。显然,如果只单纯计算国家的财政债务,而不把以上三个项目考虑在内,就自然会低估政府债务规模;反之,如果把以上三个项目计算在内,则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就会大大增大。在我国,由于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财政是所有公共部门债务的实际最后承担者,所以,我国的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要远远高于财政债务规模。据有的学者估算,1999年我国公共部门的实际债务已超过当年GDP的50%,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其次,“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加大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理论上讲,只要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保持良好的信心,一定的财政赤字规模(由此导致的国债规模)就是可以承受的,也不会导致什么财政风险,即随着赤字与债务的继续增加,到未来的某一天,政府既无法用财政结余来弥补赤字,又不能通过借新债来换旧债和弥补赤字,且又得不到国际上的有力援助。那么,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多印发钞票;二是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的破产,这两者都意味着经济或政权的崩溃。本人认为,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本来是在萧条时期应该暴露出来的问题,如经济结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等,在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下,被暂时地掩盖起来,一旦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减弱,这些问题就又会重新暴露出来,对经济增长形成障碍,应引起足够重视。  再次,政府债务筹资,也需要支付成本。就政府债务而言,其成本就是债务利息。一般来讲,债务筹资成本是与政府的信誉成反比。但是,即使信誉再高的政府也不能做到一味地以低利率在国内外无限量地借款。在一般情况下,债台高筑的政府信誉级别与其债务规模成反方向变动,而政府的债务风险却又随债务规模的扩大、信誉级别的下降而增加,如俄罗斯财政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要靠政府机构来运作,并与行政行为结合在一起,这在执行过程中必然要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容易导致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归,弱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效率。由于我国目前的产权改革一直没有真正到位,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法人财产主体,所以,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投资决策失误、效率低、效益差的局面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变。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公共投资被贪污、被侵占、被挪用和大量流失现象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这都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财政支出的实际效果。  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是相互交织、相伴而生的,采取简单的总量扩张政策是难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却始终启而不发,关键在于日本未能将结构调整政策有效地结合于总量扩张政策之中,未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目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扩大财政赤字与大规模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的增加,必须建立在财政收入可靠增长的基础之上,同时注意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应该从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入手。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财政投资这种直接手段转向利用财政投融资、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使政府投资成为杠杆,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具体包括:(1)改变财政投融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2)采取多种手段吸纳社会资金。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但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外,还应全面落实引导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如落实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上切实实行国民待遇,防止税负不公、双重征税等歧视性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  第二,运用公共支出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当多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投资风险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第三,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启动最终消费。在这方面,一是要从调整体制内人员的收入水平入手,以处于类似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国内体制外的工资水平为参照系,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货币化的政策,调整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要通过改革,认真落实对企业和农民的减负政策,为提高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与购买力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适当增加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加大国家财政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制度等需要财政支持的改革,要制定反周期的操作。要力求减轻居民支出中的改革费用负担,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  第四,应充分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主要是通过市场和消费替代、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出口需求替代,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财政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一整套带动产业调整和不断升级的创新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费关系,使税制本身对经济景气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关于财税的论文题目怎么写初中英语

如果是写工作汇报这方面的呢,你可以把打杂的工作分分类,先写和财务有关的,比如写整理原始凭证啊什么的,再写自己在财务处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建议什么的

论文题目: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向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极大了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会。如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大和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除了选择风险小、盈利性强的投资项目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加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关键。进一步认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意义, 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新《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法规对企业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企业适应新的竞争形势、防范经营风险的迫切需要。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必须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 存在问题; 完善措施  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arrival of the kownledge economy has improved social productivity greatly, have brought the limitless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o enterprise How to realize the fast enlargement of enterprise's business scale and high growth of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f selecting the superior and eliminating the inferior, choose risk little, profitability strong investment project and adopt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a key to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control in the Accounting control strengthens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to enterprises to further know inside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business efficiency, construct inside enterprises the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 is a new " accounting law " <>Wait for regulation to important task that enterprise put forward one of, it is enterprise that meet new competition situation, urgent need to 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business risk Construct enterprise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 must problems such as accounting control goal, content, method, further investigate to enterprise, analyze its existing problem and reason, thus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completion measure  keyword :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The problem exists; Improve the measure  现代企业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和实践的深入,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日益重要,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基本上仍属于以费用核算为主的报表型财务管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而全面提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现代财务管理发展方向略予论述。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  在任何条件下,企业一旦成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也是企业管理的总目标。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总目标,必须通过财务管理在以下三方面作出承诺和保证。  1.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持续地生存下去,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一个要求。  2.投入经营资金就必须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这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二个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能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不能发展自己,就会被其他企业排挤出去。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集中表现为扩大收入,其中根本途径是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的数量,这就必须投入资金。  3.财务管理的责任就是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这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三个要求。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只有获利,才有发展的可能。  不难看出,只有当财务管理达到上述三方面的要求,企业的总目标才能实现。所以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比如在资金筹集问题上,所选择的方式会因为品种的多样性而灵活机动。  第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投资、筹资以及收益分配等主要工作上不够完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资金管理的“主旋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与企业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有关外,可能与认为投资、筹资以及收益分配等是涉及企业经营发展的大事,单单依靠财务部门很难完成有关,也有可能有些人把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混淆起来有关。  二、财务管理的发展命脉及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实践活动,无疑有着与人类生产活动同样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无论就其实践还是就其理论发展而言,都只是近百年的事情。早在l5世纪,商业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就出现了有社会公众入股的城市商业组织。商业股份经济的初步发展,要求企业做好资金筹集、股息分派和股本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到了20世纪初,由于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许多公司都面临如何为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加速企业发展筹措所需资金的问题,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O世纪2O年代末。近代、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的发展,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发展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1.筹资财务管理阶段。2O世纪3O年代的大危机使得破产倒闭的企业空前增多,于是企业财务管理重点迅速转移到破产与重组以及公司偿债能力的管理上,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为公司的组建和发展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是企业与外部市场之间的财务关系处理。  2.外部财务管理阶段。2O世纪5O年代后期,企业财务管理的焦点开始从外部转向内部,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成为公司管理的重心,人们将计算机应用于财务分析的财务规划,以及现金、应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日常管理,各种计量模型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内部管理带来的巨大压力。  3.投资财务管理阶段。到了20世纪6O年代后期和2O世纪7O年代,财务管理的重心又重新从内部向外部转移,结构和投资组合的优化,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而2O世纪8O年代以来通货膨胀及利率的多变、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企业集团化和国际化等,使财务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加入WTO,对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带来很大影响。我国企业在这变化着的环境中如何适应和发展,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财务管理应如何调整、变革以适应未来这一形势,这又是财务管理面临的新的挑战。  如果充分发挥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则在投资收益方面会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收益;在融资决策方面,使企业勇于开拓进取,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在日常资金营运方面,可保证销售收入及时收回,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高效使用,从而保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面对新形势,全面加强和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 更新理财观念,建立现代企业理财文化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要建立真正独立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都要彻底更新旧的理财观念,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新观念。企业职工只有更新理财观念,在企业内部建立现代企业理财文化,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寻找新的突破口,为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拓展空间,把企业办成一个管理严谨、经营稳健、实力雄厚和效益优良的现代企业。理财观念的更新重点在于:  1.更新财务管理基本目标的观念。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应是“财富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从企业的内部管理来看,“财富最大化”目标能方便和合理地解释现代企业稳健经营、追求利润的管理要求,有利于强化内部管理和业绩考核。而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则存在未能有效地考虑风险及只能重视短期行为而忽视长远发展等问题。“财富最大化”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风险和报酬之间的关系,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时的短期行为,日益得到了企业界的认同。  2.将“风险”管理纳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应从各类财务信息及深入的财务分析等专业角度,对各类风险给予评价和估算。通过资产负债表管理、预算管理、风险资产配置、盈利预测分析、业绩评价等财务手段,对业务经营活动进行于预和控制,以维护现代企业的正当权益。  3.建立“全员理财”的现代企业理财文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应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全员理财”的现代企业理财文化,使理财观念深入到各部门、各岗位每一员工理念之中,使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领域,有效降低成本,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循环和周转。因此,围绕资金管理应该做到:  1.选择筹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筹集资金,不仅要研究资金的数量和时间,而且要选择经济方便的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考虑合理的资金结构,以求达到资金渠道和筹资方式的最优组合。  2.把握资金使用的方向。财务管理不仅要为企业管理提供信息资料,而且要利用自身的管理职能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如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企业选择风险小、利润大的决策方案,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和科学,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3.压缩成本、费用支出,加强应收帐款的回收力度。应收帐款居高不下。企业风险程度会加剧,只有通过压缩成本、费用支出,加强应收帐款的回收力度,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才会得到缓解。  4.现金流量管理的加强。表现在企业对应收帐款管理、原料物资合理库存、设备购置与管理等方面的细致工作。所以必须做好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协调关系。  (三)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机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表现为现代化、信息化的模式。在加入WTO的经济环境中,资金运动从物资运动中独出来,财务管理主动地支配企业再生产过程,引导企业生产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灵活地进行各类有利可图的投资,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调度资金,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我国企业传统的财会合一的机构设置,往往导致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责不明确,其实这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的职能,因此应分别设立在财务部门内可再分设与财务管理相关的部门,以便及时准确地将各项财务信息上报主管人员,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使财务管理工作真正贯穿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  四、及时沟通企业内部信息,形成财务管理良性循环  许多企业在组织机构及职能设置上是生产、供销、财务等方面各自独立,内部信息不能及时地沟通,财务部门仅仅被看作是专司“簿记”职能的部门,只能被动地记帐、算帐,违背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心”的原则,削弱了现代企业的竞争能力。例如,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可能为追求产量,生产出大量的产品,造成积压;原材料供给部门可能只管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或片面强调节约采购费用而一次大量购货,造成资金大量占用,仓库管理费用增加);销售部门可能会因为合同订得很满而沾沾自喜,却全然不考虑能否按时交货(提供劳务)、按时收回货款等。如此,必然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再如,系统集成商从软件开发、硬件发货、组装、调试、试运行到终验各个过程的信息,应及时反馈到财务部门,以便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付款及回款计划,有效地运用资金和确定筹资规模。同时,由于税务核查时,基于有关费用的限制,税务人员不可能到工程现场观察工程的进度,因此,计税的依据便完全依赖于合同。而实际的情况是,工程由于多方面原因可能未按合同完成,此信息未能及时传到财务部门,造成企业提前纳税或多纳税,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如果各部门能互通信息,让财务管理渗透到产供销各个领域,使财务管理从被动应付和机械算账转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可以有效地避免损失的发生,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益。  五、决策者的重视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财务工作的保证  企业决策者应主动支持财务工作,关心财务工作,为财务人员最大限度施展才华铺路搭桥,使财务人员在加强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企业决策者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经营状况、资金流向进行分析,从而做到科学合理地决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财会业务,还要经常学习财务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了解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同时还要加强财务监督及提高自身法制观念,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另外,在新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趋复杂,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将无法胜任新环境下的财务工作。人才是最关键的资源。因此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有必要的。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适应国际财务环境的能力。通过对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运行的各方面的分析,可以说,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宋希亮.强化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措施的几点看法。财务与会计。2005年第6期.  2、杨有红.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3、鄂秀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财务与会计。2005年第7期.  4、葛家澍,杜兴强.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财会通讯,2003(10),P5.  5、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年版.  7、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8、王卫东.《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9、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10、《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11、张俊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J].会计研究,2001.(5).  12、张明.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商业会讯2003,(4).  13、李孝林.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14、劳秦汉.文化环境、会计人、会计实务与理论[J].会计研究,2001,(1).  15、李桂荣.关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再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4, (7).  16、魏文君,夏文贤.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几点思考——美国会计危机的启示[J].事业财会,2003,(4).  17、杨金观,高永林.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最佳选择[J].商业会计,2004,(8).  18、黄中生,褚友样.关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思考[J].北方经贸 2004,(7).  19、吴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给我汉字 Funds are the lifeblood of our ability to operate normally, while the fund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of corporat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is exclusively through certain technical means and methods of accounting for funds, and specifically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decision-mak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a As we all know,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the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in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ccordingly,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of quality, a direct impact on the managers, operators, investor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but also affect the company's economic, social image and social credibility, and therefore the process of socio-economic operations irreplaceabl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designed to achieve maximum benefits in the enterprise, that is a great honor to bring to the enterprise, and the various enterprises will realiz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 condition is through the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cash flow statement and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directly through the corporate accounting, business conditions and results for effective financial analysis, not only to promote enterprise managers can quickly understand how much of the current corporate profits and the level of debt capacity, but also can be found Enterprise The size of the risks, pros and cons of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so that the operators use many aspects of the enterprise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with minimal risk, the most healthy financial position to achieve the maximum profit the At the same time, you can also find some essential issues, in order to improve management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some relevant

关于财政的论文题目怎么写初中

1997年下半年,始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当时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地调整了宏观调控策略,实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一、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理念长期化的隐忧  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态势,总体上已由“经济短缺”过渡到“经济过剩”,“经济过剩”有可能成为我国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常态”。对此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我国近几年大规模财政赤字及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  首先,“扩张性”财政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从短期看,的确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是,不管哪个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都要受到国家财政能力的制约,没有足够的财力做后盾,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难以支撑的。虽然从1999年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来看,我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12.93%(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60%左右),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重为17.60%(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30%左右),说明我国国债的发行仍有较大的余地;但从国债偿还率指标来看,我国1999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16.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10%左右),已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再从债务依存度看,这一指标逐年增加,居高不下,全国债务依存度1999年达30.6%(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20%左右),而中央债务依存度更是高达9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30%左右),都远远地高于国际公认的控制标准。1998年以来,整个国家财政有1/4的支出、中央财政有1/2的支出依靠发行国债来维持,这充分显示出我国财政的脆弱性,必将对我国未来的财政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尽管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距国际警戒线较远,但实际上我国的财政债务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债务并没有现实可比性。因为西方的财政债务一般都等于公共部门债务,而我国的财政债务一般小于公共部门的债务。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项目:一是准国债项目;二是国有银行体系不良资产中的潜在损失;三是隐性养老金债务。显然,如果只单纯计算国家的财政债务,而不把以上三个项目考虑在内,就自然会低估政府债务规模;反之,如果把以上三个项目计算在内,则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就会大大增大。在我国,由于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财政是所有公共部门债务的实际最后承担者,所以,我国的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要远远高于财政债务规模。据有的学者估算,1999年我国公共部门的实际债务已超过当年GDP的50%,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其次,“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加大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理论上讲,只要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保持良好的信心,一定的财政赤字规模(由此导致的国债规模)就是可以承受的,也不会导致什么财政风险,即随着赤字与债务的继续增加,到未来的某一天,政府既无法用财政结余来弥补赤字,又不能通过借新债来换旧债和弥补赤字,且又得不到国际上的有力援助。那么,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多印发钞票;二是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的破产,这两者都意味着经济或政权的崩溃。本人认为,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本来是在萧条时期应该暴露出来的问题,如经济结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等,在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下,被暂时地掩盖起来,一旦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减弱,这些问题就又会重新暴露出来,对经济增长形成障碍,应引起足够重视。  再次,政府债务筹资,也需要支付成本。就政府债务而言,其成本就是债务利息。一般来讲,债务筹资成本是与政府的信誉成反比。但是,即使信誉再高的政府也不能做到一味地以低利率在国内外无限量地借款。在一般情况下,债台高筑的政府信誉级别与其债务规模成反方向变动,而政府的债务风险却又随债务规模的扩大、信誉级别的下降而增加,如俄罗斯财政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要靠政府机构来运作,并与行政行为结合在一起,这在执行过程中必然要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容易导致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归,弱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效率。由于我国目前的产权改革一直没有真正到位,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法人财产主体,所以,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投资决策失误、效率低、效益差的局面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变。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公共投资被贪污、被侵占、被挪用和大量流失现象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这都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财政支出的实际效果。  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是相互交织、相伴而生的,采取简单的总量扩张政策是难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却始终启而不发,关键在于日本未能将结构调整政策有效地结合于总量扩张政策之中,未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目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扩大财政赤字与大规模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的增加,必须建立在财政收入可靠增长的基础之上,同时注意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应该从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入手。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财政投资这种直接手段转向利用财政投融资、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使政府投资成为杠杆,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具体包括:(1)改变财政投融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2)采取多种手段吸纳社会资金。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但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外,还应全面落实引导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如落实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上切实实行国民待遇,防止税负不公、双重征税等歧视性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  第二,运用公共支出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当多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投资风险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第三,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启动最终消费。在这方面,一是要从调整体制内人员的收入水平入手,以处于类似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国内体制外的工资水平为参照系,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货币化的政策,调整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要通过改革,认真落实对企业和农民的减负政策,为提高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与购买力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适当增加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加大国家财政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制度等需要财政支持的改革,要制定反周期的操作。要力求减轻居民支出中的改革费用负担,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  第四,应充分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主要是通过市场和消费替代、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出口需求替代,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财政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一整套带动产业调整和不断升级的创新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费关系,使税制本身对经济景气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关于财政学毕业论文题目有很多,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供大家进行参考:  1、现阶段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设计  4、现阶段财政支农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5、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6、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7、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8、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研究  10、财政支出绩效问题研究  11、论财政支出效益  12、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13、政府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研究  14、我国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及其治理  15、招标采购与政府采购的关系  16、我国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比较研究  17、我国政府采购模式研究  18、政府采购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19、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与完善  20、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21、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2、我国教育财政体制问题研究  23、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研究  24、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研究  25、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26、财政支持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7、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财政支持方式探讨  28、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  29、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30、财政投融资问题研究  31、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32、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33、公共教育支出研究  3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35、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36、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37、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研究  38、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财政思考  39、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及其改进  40、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41、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42、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构想研究  43、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财政对策分析

1 促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2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 3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4 积极财政政策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与化解 5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问题研究 6 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7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及对策建议 8 公共物品市场化提供问题探讨 9 论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改革 1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 11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城乡差异及统筹发展研究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浅析 13 浅析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问题 14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 15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问题探讨 16 我国公用事业财政补贴改革研究 17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财政思考 1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地方财政风险防范研究 19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2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对策分析 2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提高地方财政效率研究 22 后农业税时代农民的增收问题研究 23 减少农村贫困对策研究 24 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 25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思考 26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27 不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选择 28 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 29 关于民生财政的探讨 30 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关系 31 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32 论我国财政公共选择与决策制度的完善 33 论我国财政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建设 34 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研究 35 关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 36 我国教育支出效率探讨 37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8 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效率的思考 39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 40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41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42 国债适度规模及风险探讨 43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分析 44 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研究 45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防范的思考 46 论我国复式预算改革中存在问题 47 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思考 48 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初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