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战史论文摘录

发布时间:2024-07-04 09:03:02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战史论文摘录

你拿着初中的历史书看起吧我也说不清,没时间总结,就看1840鸦片战争的开端到1949新中国的成立就行了,相信你能很轻松就能写出历史论文了。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影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因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 Arrow War)。又称“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即鸦片战争,相对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3、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4、中法战争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战略性大胜:法国远东舰队虽于海战赢得全胜,并一度攻占基隆,却因沪尾(今台北县淡水镇)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无法达成拿下台湾岛的战略目的。而清军虽于初期陆海皆遭惨败,导致由恭亲王奕䜣领班的军机处被全面撤换(甲申易枢),但后期台湾及杭州湾防卫成功,且有冯子材统率各部于镇南关之役给法国陆军带来较重伤亡,导致费里政权垮台。以此为契机,两国重启和谈,结果订定《中法新约》,清方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两国重开贸易。受此战的影响,清廷于台湾设省,以刘铭传为巡抚大力推展现代化防务及新政,并积极筹建北洋水师。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侵华的联合国军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法战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战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鸦片战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鸦片战争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假如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啰哩啰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战史论文摘要

你拿着初中的历史书看起吧我也说不清,没时间总结,就看1840鸦片战争的开端到1949新中国的成立就行了,相信你能很轻松就能写出历史论文了。

最佳答案 近代:1840开始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日海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再到后来就是国内军阀混战,抗日战争1931-1945,三年内战1946-1949近代时期战争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842年 中英鸦片战争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 捻军起义 1852年(清咸丰二年)12月至1853年1月 武汉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3月 江宁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5年5月 太平军北伐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6年4月 太平军西征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7年12月 镇江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至1855年 上海小刀会起义 1854年(清咸丰四年)6月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5月 大成国起义 1854年(清咸丰四年)10月 湘军攻武汉之战 1855年(清咸丰五年)1月至2月 湖口之战 1856年(清咸丰六年)2月至6月 一破江北江南大营 1856年(清咸丰六年)6月至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5月 云南回民起义 1856年(清咸丰六年)至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清咸丰七年)6月至1863年(清同治二年)6月 石达开远征 1858年(清咸丰八年)8月至9月 二破江北大营 1858年(清咸丰八年)11月 三河大捷 1858年(清咸丰八年)12月至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11月 黔西南回民起义 1859年(清咸丰九年)6月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1859年(清咸丰九年)至1865年(清同治四年) 李永和、蓝朝鼎起义 1860年(清咸丰十年)2月至5月 二破江南大营 1860年(清咸丰十年)5月至6月 楚雄之战 1860年(清咸丰十年)9月至1861年9月 安庆之战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6月 二郎场之战 1862年(清同治元年)2月至1864年4月 浙江之战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4年7月 天京之战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3年10月 陕西回民起义 1862年(清同治元年)至1873年 甘肃回民起义 1865年(清同治四年)5月 高楼寨之战 1867年1月23日(清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灞桥之战 1869年(清同治八年至十年)至1871年 金积堡之战 1869年(清同治八年)5月 黄飘之战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12月 纸桥之战 1876年(清光绪二年)至1878年 收复新疆的战争 1883(清光绪九年)至1885年 中法战争 1883年(清光绪九年)5月 第二次纸桥之战 1884年(清光绪十年)8月 马尾海战 1884年(清光绪十年)10月 淡水之战 1884年(清光绪十年)冬至1885年春 宣光之战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2月至3月 镇海之战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3月 镇南关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至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 平壤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 黄海海战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月至2月 威海之战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 武昌起义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至1914年(民国三年)8月 白朗农民起义 1911年(清宣统三年)11月至12月 南京之战 1915年(民国四年)12月至1916军6月 护国战争 1917年(民国六年)9月至1918年11月 护法战争 条约: 一、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 英国 二、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10月8日 英国 三、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 四、望厦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五、北京条约 1860年9月21日 俄国 六、马关条约 1895年4月4月17日 日本 七、辛丑条约 1901年9月9月7日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屈辱史:一次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清华—日本侵华战争。抗争史: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正值世界民族觉醒时期,中国适逢其会,以前只知有王朝不知有国家,只知有皇帝,不知有民主。近代以来,也正是借助民族独立,而实现社会转型的机会。但也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相抗争,民族意识觉醒时期。 中国被侵略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相继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当然这是主线,其间还夹有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英国秘密分裂西藏等书上涉猎较少的战争。 反抗战争有:虎门销烟,关天培血战虎门炮如,定海之战,天津之战,马尾海战、平壤之战、黄海海战及义各团反对外来侵略之战等。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战史论文摘要总结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假如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啰哩啰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

中英 广州和约 余保纯 六百七十万两 27-5-1841; 中英 南京条约 耆英,伊布里 二千一百万两 29-8-1842;中英 南京条约补充条款 耆英 22-7-1843;中英 虎门条约 耆英 8-10-1843; 中美 望厦条约 耆英 3-7-1844; 中法 黄埔条约 耆英 24-10-1844;中俄 瑗珲条约 奕山 六十万方公里 28-5-1858;中俄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3-6-1858; 中美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8-6-1858; 中英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6-6-1858;中法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7-6-1858;中英 天津条约补充 桂良 8-11-1858;中英 北京条约 奕欣 一千叁百万两 24-10-1860;中法 北京条约 奕欣 25-10-1860;中俄 北京条约 奕欣 四十多万方公里? 4-11-1860; 中俄 勘分西北界约记 明谊 四十四万方公里 10-7-1864;中美 增续条约 前美公使蒲安臣 7-28-1868; 中英 新修条约普后章程 不详 23-10-1869; 中日 修好条约 李鸿章 13-8-1871;中日 北京条约 奕欣 31-10-1874; 中英 烟台条约 李鸿章 13-9-1876;中俄 里瓦几亚条约 崇厚 2-10-1879;中俄 伊黎条约 曾纪泽 七万方公里 二百八十万两 24-2-1881;中法 会议简明条款 李鸿章 11-5-1884;中日 天津条约 李鸿章 18-4-1885; 中法 新约 李鸿章 9-6-1885;中英 烟台条约 续增条约 不详 9-6-1885;中葡 北京条约 奕□ 1-12-1887;中英 印藏条约 升泰 17-3-1890; 中美 华工条约 杨儒 7-3-1894;中日 马关条约 李鸿章 二亿两 7-4-1895;中日 辽南条约 李鸿章 叁千万两 8-11-1895; 中俄 密约 李鸿章 3-6-1896; 中德 胶澳租借条约 李鸿章 6-3-1896; 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李鸿章 9-6-1898; 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李鸿章 十亿二千二百七十万两 7-9-1901; 中英 续定印藏条约 罗生戛尔曾 7-9-1904;中日 会议[满州善后条约] 22-12-1905;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1840-1842鸦片战争,签定《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圆。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分别和英国、法国、美国、俄国签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地赔款1883-1885中法战争,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签定《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白银,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900八国联军战争,签定《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8亿两白银。

综述:百年国耻,从1840年开始。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2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虎门条约》(0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0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即《中法五口贸易章程》(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上海租地章程》(2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0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05)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即《中俄瑷珲和约》(2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天津条约》(1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美天津条约》(1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天津条约》(2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天津条约》(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北京条约》(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德通商条约》(02)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0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修好条规》(187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北京专条》(3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1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改订条约与改订陆路通商章程》(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和约》(0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会议藏印条约》(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会议藏印条款》(05)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1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密约》(0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通商行船条约》(2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辽南条约》(0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刘公岛条约》(1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德胶澳租界条约》(0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旅大租地条约》(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0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0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厦门日本专管租界条款》(25)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1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十一国)《辛丑条约》(0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22)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续订藏印条约》(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满洲里界约》(20) 附(民国初期):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蒙协约》(07) 至于废约,1928年国民党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争回了一些权益,但是并没有真正达到目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与苏联重新签订了友好条约。 2。 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针对1900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规定,所以也叫庚子赔款。赔款按中国当时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计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高达82多亿两,各省"地方赔款"还有2亿两以上。因此,总数达白银10亿两以上。这笔巨款相当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2倍。各国要求赔款的数目如下:俄国130371120两、德国90070515两、法国70878240、英国50620545两、日本34793100两、美国32939055两、意大利32939055两、比利时8484345两、奥地利4003920两、荷兰782100两,其余的43万余两由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国分享。年息4厘,分39年还清,利息共500003000两。本息合计900008000两,以海关税、盐税担保。 条约签字以后,清政府按期给列强赔款。但到1904年以后,银价下跌,而庚子赔款是按银价算的,于是,列国在1905年7月2日,强迫清政府将庚子赔款改为金货债务,并将已经用银偿付的赔款按金价折算,补偿了约8000000两。 3。 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它强迫清朝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以《瑷珲条约》为主,然而从康熙年的尼布楚条约开始,我们胜的情况下送了十万土地止1949年,共夺走我国5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多是我们的属国!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战史论文题目

你拿着初中的历史书看起吧我也说不清,没时间总结,就看1840鸦片战争的开端到1949新中国的成立就行了,相信你能很轻松就能写出历史论文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写作时间:90 分钟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 浅析洋务运动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浅析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不同阶级的救亡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小组学习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小组中国近代史论文 6页 免费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4页 4下载券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参考选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参考选题 1、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本内容,选取你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自拟题目进行写作。 2、近代中国落后原因分析。 3、中国近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论文题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论文题目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题目 1、为什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最终没能使23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及要求A(236)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A 卷)教学站 学号 开卷 100 分 姓名 手机号 成绩 考试题目: 试论近代中国近现代史课题论文桂林摩崖石刻在我国碑刻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 一斑。清朝著名金石学家叶昌炽在《语石》中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唐宋士大夫度 岭南来,题名赋诗,摩崖殆遍。”这种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论文题目20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论文题目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的过程,特别是加入 WTO 以后,中国经济进 入全面加速阶段,作为多边体制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论文(3000字)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论文(3000字)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在抗战历史中反省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 2、中国近代史的里程碑——辛亥革命 3、关于好与坏的中国近代史论文中国近代史小论文 2页 免费 中国近代史论文选题 2页 1下载券 中国近代史论文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屈辱的血泪史, 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 史,关于近代史的一个课题论文关于近代史的一个课题论文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对近代史一个选择方向进行中国近代史上进行的一场引 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

历史的车轮带给了我们文明和进步,中西文化的发展进程诉说着血和泪的历史,差异让我们更加正视自己。  汉使甘英千里西行寻大秦未果,中西方最初的交流擦肩而过。可这历史火车头的作用是无法泯灭的。几十年后,当大秦使臣从遥远的西方一路风尘来到东土时,迎接他们的却已是走向没落的东汉王朝。历史的见证者秉笔记下,中西方之间有了第一次握手,那是公元166年。    手掌间的轻然接触,迸发出激烈的火花。随之而来的也必是两种文明更为深层次的融合。“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西欧算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华夏毋庸置疑地也是。就在这民族间的不断融合,两个文明得到了发展。  1、思想、宗教:    中国人的思想原本是极其活跃的。三教九流,书生拜孔孟,道士跪李耳,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应该庆幸中国没有过早地形成所谓的封建“神学”,也才会出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性的人生大讨论,他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儒、道、墨、法、兵……虽然立场不同,却不曾相互诋毁和排斥,每个学派各抒己见,一时间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而后呢?随着中国进入漫长的封建时代,当雄才伟略的秦始皇意识到这种思想“混乱”的局面即将对他的统治产生威胁的时候,他便急需在这众多学派中扶持一个来巩固自己的王朝。他选择了韩非,然后是李斯。接着便焚书坑儒了。一个时代的菁华被付之一炬,是历史的遗憾。    再后来,一个叫刘彻的年轻天子被一个叫做董仲舒的鸿儒博士所折服,从他下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旨令的那一刻起,中国的封建“神学”也终于形成。从此,一根无形的绳缚牢了中国人探索的手脚,思维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狭小。    较之中国,西方的宗教信仰则显得单一。除了上帝和耶稣,他们似乎再没有其他的神明偶像,因而思想也较为集中与固定。就好比是一片漆黑寂静的天空,虽然偶有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这样的巨星闪耀,但却是难以与中国诸子的全面繁荣同日而语。基督教义开始是比较宽松的。《圣经》的第一篇,名为“创世纪”,就坚决地承认这种创造的伟大。可到了中世纪中晚期,西方的封建神学也逐渐走向反动的极端,苛刻地禁锢人们的思想。这时候,一位波兰学者挺身而出,拿着他的“日心说”的观点,敲响了旧时代的丧钟。开普勒在教会的监狱里演算着行星椭圆形的运行轨迹,布鲁诺站在熊熊烈火之中诉说着宇宙的无限……几代英杰前赴后继,无情地将愚昧的教义撕得粉碎,新思想在教会的废墟上诞生,前途又重新变得光明。    可在中国,当西方的启蒙思想家们拿着他们的著作到处宣扬人权的时候,中国却始终无法形成一股足以革旧立新的大风气。王阳明将早已变了味的儒学恶化成了心学。那时的中国正是在这样思想引导下死气沉沉。士大夫们言必称孔孟,乾嘉才子龚自珍无可奈何地慨叹“万马齐喑”,这本应是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啊!可这却现实地存在于华夏的九州土地上。    无可否认,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是领先于西方的。并不是产业革命使得西方飞越了中国,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是那位诗人在油灯下创作着他的《神曲》的时候,西方就已经迎头赶上。而古老的中国,先进文明前进的步伐却消失在了无休止的宫廷争斗与愈演愈烈的文字狱里了。    2、军事、外交:    当文明的中国人已渐渐意识到人殉的残酷而改用陶俑替代的时候,为何在古罗马的斗兽场里还有那么多人目睹着血腥?为何斯巴德克的起义将士仍被活活钉死在通向首都的大路两旁?在我的主观世界里,中国文明有着它独有的温柔。    又过了千多年。    西方教会的警铃不断响起,西欧人不停地大喊“黄祸来了”。等他们组织好东征的十字军,迎接他们的却只有惨痛的失败。只因为他们遇到的是来自中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骁骑,成吉思汗的子孙。只因为他们无论是用来制造冷兵器的炼铁术、钢柔术,还是从火铳火炮里发射出的火药,它们都来自于中国。当然,中国人有理由将它们运用得更加完美。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派为正宗,本就注定了这个文明的内向性,也只有边远的中国少数民族才会创造这样不朽的旷世奇勋。囊括了整个西伯利亚,从罗马城下一直到中国的东海岸,辽阔的元版图。    后来,马可?波罗来了,他的游记刺激着西方人的东方寻金梦。西方人用从中国传过去的指南针疯狂地航海扩张,可在中国,指南针却被方术士用来看风水,为死者选择万年吉地。    西方崛起,中国变得落后,利马窦来了,刮起了一股“西学东渐”之风。再后来,马噶尔尼来了。乾隆皇帝却礼貌的拒绝了他,中国失去了最后一次不需要流血的觉醒。    狂热的西方人脑子里充斥着扩张与掠夺。中国人却总是追求着自给自足。这是历史的矛盾,渐渐变得不可调和。    南京,刘家港。六百年前,郑和的船队在这里起锚。他与西方航海家不同,它不需要黄金或是珠宝。他只求明王朝的太平与天威的广播。没有利益的刺激,他的船队归于结束。而西方的航海事业却愈加兴旺。迪亚士知道了好望角,达迦玛来到了印度,而麦哲伦周游了整个地球。西方人在扩张中强大。郑和之后四百多年,中国王朝已变得懦弱不堪。还是在南京,静海寺里,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上了失败方的名字:牛鉴、耆英、伊里布。    中国人到底是有志气的,西方人的船坚炮利不会使我们屈服。勇敢的人们在寻找新的出路。一位祖籍湖南邵阳的士大夫率先喊出了“调夷之仇敌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天朝上国终于放下高傲的架子,向从前的学生学习了。    不用不理解,为什么像拿破仑那样的伟人在滑铁卢之后也会选择投降。他本应该为他的法兰西母亲捐躯的。西方人看重的是生命,而中国人更重气节。头颅可断血可流,民族的魂魄不能丢。人活一口气,就是死,脊梁骨也得是直的!    “用投降换回一条命以求东山在起,如果不觉得可耻,那是在你们英国。我,惟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我的脚下是中国的土地,只要有我在,就决不允许强盗的军舰在这里肆虐。无须多言,水师若败,惟有战至船尽人没而已。”1895年,身临绝境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就是用这样的话回答了手下洋员的劝降。    再一次说起那句名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想要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这将是不可能实现的。进步需要汲取,发展需要交流,我们欣赏着其中的差异,但只有兼收并蓄,这些差异才会展现它们的另一番美好。  3、思维方式:  中西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种差异自西方黑格尔哲学体系形成以后愈趋明显,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不同的行为方式。  中西文化差异若用现代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来概括,中国人重“内”,西方人崇“外”。正因如此,使中国人文科学发达,而西方自然科学领先。但奇怪的是,人与自然一体的观念,比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明显优质,而且更符合自然法则。中华文化这一接近事物本质的闪亮和合理的观念,却没能促进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此点尤应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中国人喜欢从动态中观察分析事物,西方人习惯从静态中观察分析事物。中国人善于把握整体,注重平衡,习惯从整体中看个体;西方人喜欢化整为零,注重分析,习惯从个体中看整体。此点也同样促进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崇尚斗智,因而棋术十分发达;西方文化崇尚斗勇,故而体育甚为突出。中国人历来不重视体育,认为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喜欢用静坐练气,疏通经脉,平衡心态来达到除病延寿之目的。在政治方面,中国人重视集体主义,先团体,后个人,故使中国人容易宽容与忍辱,也利团结合作,但却容易滋生平均主义,公有思想。西方人喜爱竞争冒险,个人奋斗,注重功利,这是西方较早较快进入商业文明的原因,而有极易产生资本主义和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中国人对家庭对社会是一种责任,西方人对家庭对社会是一种需要。  总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立体型,向前看时往往还要顾后,看到胜利时还会回头看看失败,试图从失败中寻找出一些教训来,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此种思维方式的表现。再观西方人却是一向勇往直前,不但不顾后面,连前面有多少障碍都很少顾及,所以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线型的,表层的。而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绝非地域差异和人种不同,是在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灵魂深处有其不同的宗教信仰,或者说是因为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进而导致文化不同,从而决定思维方式不同。  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在汝边”,中国人老子亦说:“道不远人”。中国唐朝文化当时称雄世界,然而唐人还容纳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可以说,时至今日,中国的主流文化仍是以道家、儒家和佛家(教)文化的混合物。不知是佛教在中国找到了契合点,还是中国唐人找到了迎合佛教的契合点,而又为什么中国明朝中叶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没有找到契合点?确实值得研究。再思西方文化,其根基是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原则,或者说是上帝的力量,此种信仰平衡了西方人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和平相处。  应当注意,一个民族最大最具特色的优点,有时恰好是它最大最难克服的缺点(实际上,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对立物两极相通”。比如,中国人重“恕道”,又能“忍辱负重”,推崇“大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得以延续的主要原因。恰恰这一点,却容忍和顺从了封建君主集权制度,又使在西方无处落脚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质上仍是空想社会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文化。依笔者之见,后者不用说,而前者如果将“迎合”改为“容忍”,似乎更为客观。再观西方人,好斗、冲动,想征服世界,但世界并未被征服,而欧洲的版图却四分五裂,国小人稀至今。

国家屈辱史 吾辈当自强 中华是我们共同的国家,中华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中华是我们共同的梦想……祖国拥有着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养育了十三多亿的中华儿女,我们深爱着她!作为一位黄皮肤的炎黄子孙,作为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的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为能出生在这个充满着智慧的气息的国度而感到激动!每当看到身上佩戴的红领巾我感到无比的荣耀;每当望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每当唱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气壮山河的歌曲,我热血沸腾。  但我也永远不会忘记祖国母亲那一段饱受屈辱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南京大屠杀,从“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桩桩、一件件都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你可记得否?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三十五万无辜的南京同胞,在短短一周内,成为了侵略者疯狂的刺刀下的牺牲品。圆明园,一个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这样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烧毁,付之一炬。那其中凝聚着我们中华儿女多少的心血与智慧啊。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战史论文摘要怎么写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假如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啰哩啰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

这是一系列的问经理,中国近代史的经历过程,屈辱也就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战败只能割地赔款,侵犯了关税权,南京条约以后1895年马关条约全都是战败割地赔款,侵占主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不乏抗战抗争,太平天国运动,农民的运动,但是因为农民救生的局限性而失败。探索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民国。提倡三民主义,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明改变,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全国人民一致抵制外来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页。它不仅标志着中华大地新时代的开辟,更是地球文明史的奇迹。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辛丑、马关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极大地打击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虽然期间民族运动轰轰烈烈、波澜起伏,却它们因为根基浅薄、目的不明、武装力量不足、对国情分析不准确等原因而纷纷夭折。好不容易等来了国内先进思想运动潮流激荡,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本该就此开始绝地反击,却因为国民党的背叛而遭受重创。接着就是令人永生难忘的抗日战争,多少中华儿女战死沙场!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是这无疑是对中国的一次极大侮辱,我们还是不够强。在我看来,中国至此都没有任何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上下齐心,国民党抗日期间甚至早早就开始考虑剿共的问题,而且若不是张杨二位国士的壮举,老蒋犹犹豫豫还不知道会做点什么事。中国至此,在我看来都是屈辱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最严重的苦难,赢了它并没有更深层次地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国共内战就不说了,谈不上抗争和屈辱,倒可以说是扫除了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为建国做了必要准备。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体现了新中国尊严、党和军队崇高风范、中国人民和平企盼的转折点,还要数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是人民的胜利,是正义和和平的胜利,不仅抵御了帝国主义入侵、打破了美军无敌神话,最关键是为新中国赢得了全世界国家的尊重和敬佩。中国接下来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作为发展空间,正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似乎在那一刻,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此起彼伏的抗争终于得到了答复,海国图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资产阶级,到中国共产党坚苦卓绝奋斗最终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滴滴血泪何尝不是中华民族抗争史的生动写照?说完了屈辱和抗争,其实在我看来探索才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走出的最了不起的路。近代中国,用迷雾漫漫、前途渺茫来形容丝毫不为过。清政府统治时,人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提出异议等于造反。有识之士也只能通过和外国人的交流,逐字逐句地慢慢从他们的口中知道原来社会体制是这么一个东西。这就好比我们费尽心思学会一道题目,却发现这题目只是某个学科的入门问题,人的思想被禁锢太久了,要冲破枷锁实在是一件难事。当时被资产阶级充斥的旧社会都难以窥破天机,不难想象,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时那些寻求救国之道的人们究竟需要多么广泛地探索、多么刻苦地钻研才能创立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啊!共产党成立后,党中央多次修改政治路线,多次依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分析国情、因地制宜的思想,救党救国于水火,这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探索行为。没有这些伟大探索,就没有我们的新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如果说建国前的探索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那么建国后的探索就是保障了国家强大和人民富裕。两弹一星,五年计划,改革开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一直到现年的全面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计划,国内国际双向双循环,绿水青山,新冠疫苗,这全部都是中国不断探索而来的成果。中华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我国来说,改革创新就是探索的具体体现。总的来说,中国的近现代史确实是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而在我心里它更是一部奋斗史。没有人民群众的奋斗,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强国。正如那句注定名垂千古的话: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