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论文综述怎么写呀

发布时间:2024-07-06 18:04:51

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论文综述怎么写呀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盐城乡村旅游基本情况及发展思路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全国的商品棉、商品粮基地之一。自2004年通过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以来,乡村旅游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市场认知度和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安置农村劳动动力、促进城乡和谐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我市乡村旅游基本情况目前,我市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家,还有特色各异的农庄、农户型休闲观光点等。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经营业态丰富、投资形式多元、市场亮点鲜明、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我省乡村旅游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现代新农村之旅:以新农村建设为引领,倾心打造寓教于游的经典产品,重点展现农村富裕景象。形成了以盐东镇东南村等为代表新农村建设典型系列的特色产品。二是高新科技农业之旅: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倾心打造展示农业科技进步的专项产品。形成了以东台仙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大丰丰收大地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普旅游产品系列。三是乡村生态环境之旅:崇尚环保绿色理念,倾心打造适应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体验产品。形成了以江苏桃花源生态农庄等为代表的生态绿色旅游产品系列。四是古村落风情之旅:传承文化经典,倾心打造展现深厚历史文化的古村落旅游产品。形成了以东台安丰镇等为代表的村落旅游产品。五是农俗节庆活动: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倾心打造展现农俗风情的节庆旅游产品。形成了阜宁桃花节、响水荷花节等为代表的乡村节庆旅游产品。六是乡村休闲农园:借助城市近郊优势,倾心打造展现乡村度假休闲的旅游产品。形成了以盐城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亭湖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康健旅游产品。除此之外,各地还积极整合开发了多种多样农业主题公园、水产养殖、农(渔)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受到城市居民的普遍欢迎。二、发展乡村旅游的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 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依托,坚持“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的原则,以规划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发展模式为手段,实现乡村旅游向集中、集约、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不断壮大乡村旅游产业,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和档次,促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乡镇、特色旅游村,培育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指导体系,初步构建具有 我市特色的乡村旅游新格局。通过3—5年努力,全市力争创建全国特色旅游县1—2个,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3个,创建省等级乡村旅游区10—20个,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类型的乡村旅游专业户100个,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线路10条以上,建设较大规模的乡村休闲、度假、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10个以上。 (三)发展思路今后,要把乡村旅游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上的创意产业,乡村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富民产业,城乡居民友善交往的和谐产业来打造,以此全力推动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是科学规划求发展。近几年全国乡村旅游自发成长的速度都很快,农民的勤劳加上市场的机遇造就了许多乡村旅游点的出现。但令人担忧的是,缺乏科学规划、产品品质低已逐步成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乡村旅游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科学保护、合理开发与有续利用的原则,坚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特色农产品生产、新农村建设、区域环境、经济状况、客源市场状况以及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等综合因素,按照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从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确定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潜力,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当地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确保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二是开拓创新促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促进乡村旅游迈向新目标的动力。1、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规划制定、环境优化、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投资、市场开发、产品营销、经营服务等方面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2、要正确处理好提升产业素质和扩大产业规模的关系。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素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要注重品质和效益的提升。要着力推动我省乡村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由单一依靠投入拉动向依靠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内涵提升转变。3、要促进乡村旅游形式和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在满足游客需求、延长逗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上做足文章。推进乡村体制机制的创新,关键点应放在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活力上。4、要培育壮大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引导旅游企业以农民参与等方式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改变“大产业、小景点”的现状。5、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外投资开发商的资金、品牌、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6、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宣传营销规律性的研究,针对旅行商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形式、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的而非单一的、立体的而非平面的、系统的而非零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做好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民间传播渠道,加大和主流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力求宣传效应最大化。三是齐心协力抓发展。在新一轮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乡村旅游不单单是旅游部门一家的事,而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要把工作方式创新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与繁荣上,不孤立地就旅游讲旅游,而是始终把乡村旅游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有效整合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行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乡村旅游区(点)的带动作用,树立乡村旅游的良好形象。 三、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重点 1、加快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发展”原则,把乡村旅游业纳入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把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并将乡村旅游建设与城镇及村级规划建设统筹考虑,指导和引导农民、开发业主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档次和水平,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完善相应设施设备,全方位、综合性地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规模化经营管理。一要解决交通、通信、厕所、污水处理等基础公共设施问题。二要推进旅游路网和乡村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规范完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游客接待、信息咨询、标识系统、停车场、汽车营地、风貌整治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要大力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积极扶持有关单位和县(市、区)开办地方土特产旅游购物中心,形成系列化规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积极扶持有关单位和县、区开办地方土特产旅游购物中心。三是要统一规划和建设。通过大旅游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平衡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循环顺畅、功能增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乡村旅游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城市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加大投入,推进乡村的健康发展。 3、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需要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一要科学有序推进。有条件的县(市、区)在整合旅游要素的基础上,针对地理形态、地形走向,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科学确定乡村旅游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功能分区,策划设计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景观和品牌节庆活动。并将乡村旅游建设与城镇及村级规划建设统筹考虑,指导和引导农民、开发业主发展乡村旅游。二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三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四要突出体现地方特色,在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当地的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五要重视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氛围。如让游客一起制作工艺品、绿色食品,一起参与节庆活动;也可根据经济农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识性和乐趣性的农家旅游活动项目,如举行水果采摘节等。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游客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游客从中收获一定的知识,满足游客寓教于乐的需求。 4、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介。 乡村旅游要产生效益,关键是要通过营销来扩大市场,聚集人气。一要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要充分发挥旅游部门在宣传营销中的协调作用,大力举办乡村旅游节会活动,有效整合促销活动,针对活动主题,实行统一包装,整体宣传营销。二要加强宣传营销的针对性。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推出不同的乡村旅游线路,重点进行宣传促销;四要拓宽宣传营销渠道。要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着力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也要着眼于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一要做好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启动学习和培训工程。针对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分别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分级、分批、分类实施乡村旅游就业培训。开展以推动农村的产业重构、农民就地转化、旅游经营、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乡村旅游从业培训,为促进农村富余人口充分就业做出积极的产业贡献。二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广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四、主要保障措施 1、招引项目,加大投入。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到多种产业政策的衔接,中央和省、市出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等一系列政策,涉及到农村道路建设、村镇规模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农村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人才培养和扶贫脱贫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同时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对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实施整体包装,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引智,拓宽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本投入渠道,引进先进的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还要实施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发展投入模式,集聚吸纳,加大投入,提高投资效率,改善乡村旅游硬件设施,鼓励农户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议各级财政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列入全市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等,实施政府贴息或以奖代补。 2、制订标准,规范管理。 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区(点)的管理,制定和健全乡村旅游专项接待和服务质量标准,落实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引导乡村旅游区(点)做到“方便、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切实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实施“百名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旅游型镇村干部,乡村旅游景点经营、从业人员,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旅游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招聘、选调一批业务强、钻劲足、能吃苦的专业人才充实乡村旅游发展队伍。组织相关旅游企业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 3、加强领导,部门联动。 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协调,建立有关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有条件的成立乡村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协作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为发展乡村旅游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引导有基础、有特色的镇、村设立“旅游办公室”,直接参与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形成我市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合力。 4、明确责任,强化考核。 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要切实加强对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为旅游者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要引导建立新型乡村旅游管理经济组织,对乡村旅游实行统一经营,分类管理,发挥乡村旅游的行业自律经营管理作用。建议市委、市政府把乡村旅游工作纳入每年的全市现代农业现场会的观摩点,并作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林业产业的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加大对督查考核力度。盐城市观光休闲农业情况汇报盐城市农业委员会一、发展现状全市已初步形成里下河、204国道沿线和沿海滩涂三大观光农业带,建设了27个观光农业景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类型和特点:1.水乡自然风光型。以盐都大纵湖、建湖九龙口、阜宁马家荡、亭湖大洋湾等湖荡风景区为典型代表,将休闲观光与荷藕、慈姑种植和螃蟹等水产养殖相结合,水乡自然风光特色明显。2.观光与采购结合型。以盐都区华都森林公园等为代表,栽植桃、梨、苹果等多种果树。春季可以踏青赏花,夏秋季节既能旅游观光,又能亲自体验农事活动,采摘购买果品,集休闲与购物消费于一体。3.农业科技教育型。以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区为代表,集中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发挥了园区的示范教育功能。4.生态环保型。以大丰糜鹿自然保护区、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代表,观光沿海原始滩涂湿地,欣赏几百种珍稀动植物,将农业观光休闲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5.综合开发型。以大丰斗龙庄园、东台永丰林农业生态园和射阳洋马十里菊香园为代表,以“三资”开发为主体,实行企业化运作,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观光、休闲和娱乐购物为一体,实施综合开发,放大了农业功能,提升了农业效益。二、发展思路与目标定位我市发展观光农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观光农业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农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基础,把观光农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总体目标是,以204国道沿线及沿海农业风光带为主线,以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为重点,以景点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湿地生态旅游,在全市建成“一园”(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三湖”(大纵湖、大洋湾、九龙口)、“五景”(射阳苏东自然农园、东台西溪风景区、东台永丰森林农业生态园、华都森林公园、黄河古道暨红色精典生态文化景区)、“十带”(沿海、盐高速、沿铁路、沿省道建设10条现代农业观光带)、“百园”(百个以上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的农业观光旅游新格局,尽快把我市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建设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东部沿海湿地生态旅游首选城市。(三)关键措施1.发挥优势,把观光农业作为我市旅游的特色品牌来培植。我市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和广阔的湿地生态资源是我市的两大特色,是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资源,也是我市发展旅游的独特资源,为打造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射阳县洋马镇大面积种植药材已有40多年历史,常年种植药材7万多亩,60种近300个,年产量近3万吨以上,其中菊花和丹参的规模、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是全省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全国最大的白菊花基地。该镇充分挖掘和放大药材生产优势,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观赏于一体的特色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观光农业基地。2.明确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组建观光农业管理机构,负责全市观光农业发展的管理、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各县(市、区)要在全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和特点,做好本县(市、区)的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并切实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发展。3.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观光农业项目因要兴建一些旅游接待设施,可能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行业管理部门要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搞好观光农业项目的环境治理、保护和美化,把观光农业区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4.鼓励投资,加快观光农业的启动步伐。观光农业项目按照市场经济形式和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鼓励社会各种投资者,包括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人以及外商参与兴办观光农业项目,政府在各项政策上都一视同仁,给予扶持。十二五期间,在稳妥推进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项目的同时,重点实施五个观光农业项目。(1)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二期工程。重点建设休闲度假、水生蔬菜观光园、垂钓、娱乐、餐饮等设施。(2)东台永丰林农业生态园。续建农业生态、休闲娱乐、度假等项目。(3)华都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农林果园生态民俗文化、生态观光、休闲等项目。(4)射阳洋马十里菊香景点。新建农业生态、休闲娱乐、度假等项目。(5)亭湖区张庄观光农业园。新建农业观光、湿地生态、度假、休闲项目。盐城市打造1小时环城乡村度假圈2012-03-17 09:55:00 来源:盐城新闻网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复制链接】  “目前,盐城市乡村旅游资源相对分散,相互之间缺少关联性。部分旅游景点景区规模小、层次低、资金投入不足。”谈到盐城乡村旅游的现状,市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高金林这样总结。但是,作为此次总体规划制定的参与者,高金林对未来盐城乡村旅游的发展却充满了信心,“从今年起到总体规划末期,也就是2020年,盐城乡村旅游将逐步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高金林说,此次发布的总体规划,提出了“一圈、两带、五组团”的空间布局规划思路。“一圈”即环城乡村休闲度假圈;“两带”为通榆路沿线乡村旅游发展带、临海高等级公路乡村旅游发展带;“五组团”是指古黄淮风情文化发展组团、湖荡湿地田园发展组团、鹤祥乡村休闲养生组团、怀旧岁月乡村风情发展组团、西溪风情古村体验组团。  环城乡村休闲度假圈,以市中心城区为中心,包括盐都区和亭湖区,形成环城市中心驾车1小时休闲度假圈,为市区居民提供一体化乡村旅游服务。盐都区将以华都森林公园和S331西段现代化农业发展区为核心,打造生态农业园与温泉度假休闲经济带。亭湖区有东南村驿龙湾、千鹤湾、盐东镇生态农业示范区等乡村特色景区,这些为构建沿S331东段的生态休闲度假走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做足乡村旅游“金丝线”  “通榆路沿线乡村旅游发展带,将打造国家级最美乡村景观走廊。”高金林说。通榆路从南向北将我市乡村田园景观、自然景观、湿地景观串联起来。“打个比方,通榆路就是盐城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中的一条‘金丝线’。”  据高金林介绍,通榆路沿线各景区将考虑旅游配套设施的需求,新建停车场、加油站等,完善道路标识,统一规划、统一设置乡村旅游标识系统,形成完整的乡村旅游交通标识网,让通榆路这条旅游“金丝线”,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盐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我市沿海有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众多乡村特色旅游景点。沿海高等级公路乡村旅游发展带,就是以沿海高等级公路为轴线,发展集海滨度假、渔家体验、养生休闲、湿地观光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度假带。据了解,沿途的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亭湖区、大丰市、东台市将各自设立一个自驾车旅游基地,为游客提供全面的自驾车旅游服务。  五个组团各具特色  高金林说,总体规划中,响水县、滨海县和阜宁县北部地区,以渔农家休闲、文化体验、滨海度假等为发展方向。  湖荡湿地田园发展组团集中在阜宁县中南部、建湖县和盐都区西南部地区,以水乡湿地观光和乡村风情体验为主题。  鹤祥乡村休闲养生组团主要位于射阳县境内,主打文化休闲和养生度假两张牌。围绕“长寿、吉祥,中药养生、禅宗养生、运动养生”主题,突出射阳旅游的中药文化和宗教文化特点,将鹤祥乡村养生组团打造成乡村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怀旧岁月乡村风情发展组团,充分挖掘大丰海盐文化和知青历史。该组团将建造盐运古村,再现盐民生活场景;而大丰知青纪念馆是上海游客怀旧体验之旅必去的地方。  西溪风情古村体验组团,古村风情游、乡村爱情游、贤孝文化游三种发展思路,紧贴“天仙配”发源地西溪古镇,打造休闲旅游中心。

近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前来我国旅游的动机,虽名目繁多,但仍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即是仰慕中国悠久的游牧、农耕文明史以及围绕此而产生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他们认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其反朴归真的愿望的“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应首推中国。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国旅游事业建设若没有如此丰富的田园风光极浓的资源,简直难以想象能吸引国内外如此众多的游客。因此,笔者认为,乡村旅游资源堪称我国旅游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潜在的优势不容忽视。旅游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重视。 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苏州是我国主要的旅游城市,以“东方的威尼斯”而著称世界,苏州周围的江南水乡,河网纵横,稻浪千重,新型楼式农居排排矗立,古代民居古迹散布乡间,乡情浓郁的吴歌依语,乡韵十足的吴女绣袋等,使苏州古城显得更加迷人。失去这乡村景观的烘托,苏州城将大失光彩。可以讲,在苏州的旅游业中,乡村是构成整个吴文化的宏大的地理背景,是发展旅游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苏州旅游更具有魅力。 2.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北京、西安、杭州、苏州等旅游热点情况更为突出,苏州旅游高峰时,每日游客已逾25万多人次,一些名园如拙政园、留园、西园等游人摩肩接踵,身置其间犹如进入拥挤的商场。西安的兵马俑馆、北京故宫、颐和园、杭州灵隐寺、西湖等处情况亦然。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如浙江富阳的“农家乐”,新安江的“渔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以及北京市郊利用广阔的塞上草原发展草原旅游,使游客通过旅游领略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莽原意境,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值得借鉴。 3. 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创汇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由于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形势要求,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 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乡村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议,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山乡云缠雾绕,梯田重迭,山青水秀林美;水乡平畴沃野、水网交错,棉海稻浪菜花飘香;海乡依陆临海、海阔天高,阳光海浪沙滩迷人;内蒙古草原的牧乡,地势坦荡,羊群如云;大小兴安岭的林乡,莽莽林海、茫茫雪原,气魄宏大……另外,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在乡村自然景观表现上亦更加丰富,如广东、四川盆地的蔗乡,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的果乡,长江中、下游的竹乡,江、浙、皖、闽的茶乡,华北平原的棉乡,新疆吐鲁番的瓜果之乡等无不以其乡村风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 2. 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我国民族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就民族而言,我国有56个民族,如云南的傣乡、贵州的苗乡、广西的壮乡、湖南的瑶乡、海南的黎乡、新疆的维乡、浙江的畲乡、西藏的藏乡等都具有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景观。这些少数民族,或能歌、或善舞、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内在,或以种植为主,或以游牧为生,或过着原始的渔猎采集生活,或以独特的生活习惯世代繁衍生存。这些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风情,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源泉。再以盛行于我国乡村传统的节日为例,汉族有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藏族有浴佛节、雪顿节,苗族有“赶秋”,彝族有火把节,壮族有歌墟,傣族有泼水节;伊斯兰教有开端节、古尔邦节等,五彩纷呈,令人神往。传统的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景洪族泼水节,贵阳苗族四月八,内蒙古蒙族的“那达慕”,丽江的龙王庙会等都是深受中外游客欢迎的乡村民情风俗旅游资源。另外,盛行于我国农村的游春踏青、龙舟竞渡、摔跤、赛马、射箭、斗牛、荡秋千、赶歌、阿西跳月等各种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 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我国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如盛行于我国乡村的舞龙灯、舞狮子,陕北农村的大秧歌,东北的二人转,西南的芦笙盛会,广西的“唱哈”会,里下河水乡的“荡湖船”等脍炙人口。我国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天津乡间的杨柳青年画、潍坊年画,贵州的腊染,南通的扎染,常熟的花边,以及各种刺绣、草编、竹编、木雕、石雕、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欢迎。我国乡村自古以来流传有各种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笑话、轶闻,引人入胜,耐人回味。流传于云南民间的阿诗玛、壮乡的刘三姐、内蒙古草原上的江格尔、苏南水乡的沈七哥,都能使游客听之动情,如醉如痴。另外,乡村烹食风味独特。四川的麻婆豆腐以辣闻名,湖南的臭豆腐以臭著称,内蒙古草原上的涮羊肉味美肉嫩,新疆的羊肉串香气扑鼻,这些乡村烹饪文化对广大的外国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4. 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乡村民居建筑,不但能给游人以奇趣,而且还可为游客提借憩息的场所。不同风格的民居,给游客以不同的精神感受。由于受地形、气候、建筑材料、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民居可谓千姿百态,风格迥异。青藏高原上的碉房,内蒙古草原上的毡包,喀什乡村的“阿以旺”,云南农村的“干阑”,苗乡的“吊脚楼”,纳西族的“井干”,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等可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使游客耳目一新。另外,我国乡村中还有众多古代民居与建筑,如安徽黔县西递村有清代民居120多幢,深宅大院,栋宇鳞次,布局精巧,砖石木雕琳琅满目,堪称乡村古代民居之宝库,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我国农村还有许多古代工程、古老庄院、桥梁古道、古代河道等,如纵贯苏北江淮之间的古邗沟为吴王夫差所开,沿河阡陌纵横、风车摇转、相映成趣;四川秦汉时所辟的蜀道,穿行于川北山乡崇岭,广植松柏,称“翠云廊”,壮观而幽美;广西侗乡有一风雨桥,桥上建亭,形态奇特,也是乡民贸易聚会之所,富有民族特色,为侗乡一胜景。这些民居与乡村建筑等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特点,乡韵无穷,令人叫绝。 5. 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这些劳作诸如水车灌溉、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石臼舂米、渔鹰捕鱼、摘新茶、采菱藕、做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三、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问题是怎样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 乡村旅游资源虽有良好基础,但在一个县的范围内,还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如县内乡村旅游资源,应如何发展?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预测如何?资金如何筹集? 3. 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4. 乡村旅游业政策尚未配套。如保护政策、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政策等。 5. 目前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服务,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6. 缺乏商品意识。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而我国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四、开发我国乡村旅游业的构想 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1.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必须领导重视。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 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 3. 因陋就简,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资金来源是个关键。因此,广开财源、广集财路十分重要。但是,发展乡村旅游决不能东施效颦,与城市攀比,好大喜洋,以金钱铺路。笔者认为,“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应该因陋就简,就土避洋,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旅游旅馆为例,可利用乡村民居形式,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客店,平原水乡的草屋茅舍,山中古寨,林间幽禅、草原穹幕等都可利用作为旅馆。在湖荡水网地区,亦可憩息于船楼舟棚之中,水上住,水上吃,水上玩,戴斗笠、披蓑衣、摘新莲、采鲜藕等,耗资不多,受益可观。在乡村旅游点的开发建设中、亦应以土为本,避免与城市旅游点雷同,如草堂竹亭,竹栅栏、草径石道、独木小桥等都可体现乡村风貌。 4.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如无锡市根据江南水乡风光和农家生活风情的特色,精心设计了乡村民俗旅游,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水乡画境,体验民情风俗,参观村庄田园、耕作收割、养鸡放鸭,节日欢庆等一切劳动生活,并让游客食宿农家、穿街走巷、市场,与农家座谈,亲自操作古老传统的农具,与农民到田间一起劳动等乡村生活,这一旅游活动倍受日本和美国等国外游客的欢迎。 5. 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如“四合院”、“林间草房”等;从行来说,乡村旅游的交通工具应有别于飞机、火车等大型交通工具。它应该适应当地自然的环境具备的灵活轻便的特色,它的设主应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使之为旅游活动增添色彩。 6.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但由于广大乡村农民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高,保护环境意识较低,使我国许多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多年来,古建筑、古迹失修,森林的砍伐、围湖造田、猎杀动物等人为破坏,严重破坏了乡村旅游资源,甚至使许多景观濒于绝境。由于现代耕作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古老的农具、耕作方式已成为凤毛麟角,如不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保护,将会使乡村旅游资源逐渐失去最富魅力的光彩。 旅游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起来的

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论文综述怎么写

开题报告首先要写清您的选题背景,然后写清您写论文的目的,以及关于此选题其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结果,然后对它们的研究结果再提出您自己不一样的观点。这个要按照您们学校开题报告的要求来写,包括字数格式等规定。研究内容您可以列个大概提纲,这就像作文的中心内容和层次等等。研究方法可以有很多种,看您是采取的哪种方法了。比如说举例分析法,对比法,引用法,等等,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技术路线您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者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研究难点,您可以分析您在写论文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比如资料来源,自己的熟悉程度,指导方面。可以把您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都写下来。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您写作的目的,写论文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想要表达个什么主题,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或者想让人们了解什么等等,一一把这些问题陈述下来就可。关键还是要从您的论文本身入手,要想清楚您的论题,确定了论题才好写开题报告,进而开展论题的研究。此小米愚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盐城乡村旅游基本情况及发展思路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全国的商品棉、商品粮基地之一。自2004年通过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以来,乡村旅游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市场认知度和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安置农村劳动动力、促进城乡和谐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我市乡村旅游基本情况目前,我市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家,还有特色各异的农庄、农户型休闲观光点等。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经营业态丰富、投资形式多元、市场亮点鲜明、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我省乡村旅游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现代新农村之旅:以新农村建设为引领,倾心打造寓教于游的经典产品,重点展现农村富裕景象。形成了以盐东镇东南村等为代表新农村建设典型系列的特色产品。二是高新科技农业之旅: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倾心打造展示农业科技进步的专项产品。形成了以东台仙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大丰丰收大地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普旅游产品系列。三是乡村生态环境之旅:崇尚环保绿色理念,倾心打造适应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体验产品。形成了以江苏桃花源生态农庄等为代表的生态绿色旅游产品系列。四是古村落风情之旅:传承文化经典,倾心打造展现深厚历史文化的古村落旅游产品。形成了以东台安丰镇等为代表的村落旅游产品。五是农俗节庆活动: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倾心打造展现农俗风情的节庆旅游产品。形成了阜宁桃花节、响水荷花节等为代表的乡村节庆旅游产品。六是乡村休闲农园:借助城市近郊优势,倾心打造展现乡村度假休闲的旅游产品。形成了以盐城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亭湖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康健旅游产品。除此之外,各地还积极整合开发了多种多样农业主题公园、水产养殖、农(渔)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受到城市居民的普遍欢迎。二、发展乡村旅游的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 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依托,坚持“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的原则,以规划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发展模式为手段,实现乡村旅游向集中、集约、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不断壮大乡村旅游产业,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和档次,促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乡镇、特色旅游村,培育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指导体系,初步构建具有 我市特色的乡村旅游新格局。通过3—5年努力,全市力争创建全国特色旅游县1—2个,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3个,创建省等级乡村旅游区10—20个,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类型的乡村旅游专业户100个,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线路10条以上,建设较大规模的乡村休闲、度假、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10个以上。 (三)发展思路今后,要把乡村旅游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上的创意产业,乡村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富民产业,城乡居民友善交往的和谐产业来打造,以此全力推动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是科学规划求发展。近几年全国乡村旅游自发成长的速度都很快,农民的勤劳加上市场的机遇造就了许多乡村旅游点的出现。但令人担忧的是,缺乏科学规划、产品品质低已逐步成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乡村旅游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科学保护、合理开发与有续利用的原则,坚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特色农产品生产、新农村建设、区域环境、经济状况、客源市场状况以及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等综合因素,按照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从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确定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潜力,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当地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确保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二是开拓创新促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促进乡村旅游迈向新目标的动力。1、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规划制定、环境优化、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投资、市场开发、产品营销、经营服务等方面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2、要正确处理好提升产业素质和扩大产业规模的关系。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素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要注重品质和效益的提升。要着力推动我省乡村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由单一依靠投入拉动向依靠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内涵提升转变。3、要促进乡村旅游形式和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在满足游客需求、延长逗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上做足文章。推进乡村体制机制的创新,关键点应放在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活力上。4、要培育壮大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引导旅游企业以农民参与等方式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改变“大产业、小景点”的现状。5、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外投资开发商的资金、品牌、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6、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宣传营销规律性的研究,针对旅行商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形式、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的而非单一的、立体的而非平面的、系统的而非零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做好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民间传播渠道,加大和主流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力求宣传效应最大化。三是齐心协力抓发展。在新一轮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乡村旅游不单单是旅游部门一家的事,而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要把工作方式创新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与繁荣上,不孤立地就旅游讲旅游,而是始终把乡村旅游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有效整合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行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乡村旅游区(点)的带动作用,树立乡村旅游的良好形象。 三、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重点 1、加快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发展”原则,把乡村旅游业纳入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把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并将乡村旅游建设与城镇及村级规划建设统筹考虑,指导和引导农民、开发业主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档次和水平,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完善相应设施设备,全方位、综合性地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规模化经营管理。一要解决交通、通信、厕所、污水处理等基础公共设施问题。二要推进旅游路网和乡村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规范完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游客接待、信息咨询、标识系统、停车场、汽车营地、风貌整治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要大力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积极扶持有关单位和县(市、区)开办地方土特产旅游购物中心,形成系列化规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积极扶持有关单位和县、区开办地方土特产旅游购物中心。三是要统一规划和建设。通过大旅游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平衡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循环顺畅、功能增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乡村旅游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城市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加大投入,推进乡村的健康发展。 3、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需要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一要科学有序推进。有条件的县(市、区)在整合旅游要素的基础上,针对地理形态、地形走向,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科学确定乡村旅游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功能分区,策划设计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景观和品牌节庆活动。并将乡村旅游建设与城镇及村级规划建设统筹考虑,指导和引导农民、开发业主发展乡村旅游。二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三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四要突出体现地方特色,在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当地的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五要重视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氛围。如让游客一起制作工艺品、绿色食品,一起参与节庆活动;也可根据经济农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识性和乐趣性的农家旅游活动项目,如举行水果采摘节等。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游客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游客从中收获一定的知识,满足游客寓教于乐的需求。 4、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介。 乡村旅游要产生效益,关键是要通过营销来扩大市场,聚集人气。一要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要充分发挥旅游部门在宣传营销中的协调作用,大力举办乡村旅游节会活动,有效整合促销活动,针对活动主题,实行统一包装,整体宣传营销。二要加强宣传营销的针对性。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推出不同的乡村旅游线路,重点进行宣传促销;四要拓宽宣传营销渠道。要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着力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也要着眼于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一要做好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启动学习和培训工程。针对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分别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分级、分批、分类实施乡村旅游就业培训。开展以推动农村的产业重构、农民就地转化、旅游经营、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乡村旅游从业培训,为促进农村富余人口充分就业做出积极的产业贡献。二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广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四、主要保障措施 1、招引项目,加大投入。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到多种产业政策的衔接,中央和省、市出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等一系列政策,涉及到农村道路建设、村镇规模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农村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人才培养和扶贫脱贫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同时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对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实施整体包装,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引智,拓宽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本投入渠道,引进先进的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还要实施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发展投入模式,集聚吸纳,加大投入,提高投资效率,改善乡村旅游硬件设施,鼓励农户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议各级财政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列入全市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等,实施政府贴息或以奖代补。 2、制订标准,规范管理。 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区(点)的管理,制定和健全乡村旅游专项接待和服务质量标准,落实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引导乡村旅游区(点)做到“方便、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切实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实施“百名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旅游型镇村干部,乡村旅游景点经营、从业人员,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旅游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招聘、选调一批业务强、钻劲足、能吃苦的专业人才充实乡村旅游发展队伍。组织相关旅游企业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 3、加强领导,部门联动。 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协调,建立有关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有条件的成立乡村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协作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为发展乡村旅游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引导有基础、有特色的镇、村设立“旅游办公室”,直接参与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形成我市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合力。 4、明确责任,强化考核。 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要切实加强对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为旅游者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要引导建立新型乡村旅游管理经济组织,对乡村旅游实行统一经营,分类管理,发挥乡村旅游的行业自律经营管理作用。建议市委、市政府把乡村旅游工作纳入每年的全市现代农业现场会的观摩点,并作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林业产业的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加大对督查考核力度。盐城市观光休闲农业情况汇报盐城市农业委员会一、发展现状全市已初步形成里下河、204国道沿线和沿海滩涂三大观光农业带,建设了27个观光农业景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类型和特点:1.水乡自然风光型。以盐都大纵湖、建湖九龙口、阜宁马家荡、亭湖大洋湾等湖荡风景区为典型代表,将休闲观光与荷藕、慈姑种植和螃蟹等水产养殖相结合,水乡自然风光特色明显。2.观光与采购结合型。以盐都区华都森林公园等为代表,栽植桃、梨、苹果等多种果树。春季可以踏青赏花,夏秋季节既能旅游观光,又能亲自体验农事活动,采摘购买果品,集休闲与购物消费于一体。3.农业科技教育型。以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区为代表,集中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发挥了园区的示范教育功能。4.生态环保型。以大丰糜鹿自然保护区、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代表,观光沿海原始滩涂湿地,欣赏几百种珍稀动植物,将农业观光休闲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5.综合开发型。以大丰斗龙庄园、东台永丰林农业生态园和射阳洋马十里菊香园为代表,以“三资”开发为主体,实行企业化运作,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观光、休闲和娱乐购物为一体,实施综合开发,放大了农业功能,提升了农业效益。二、发展思路与目标定位我市发展观光农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观光农业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农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基础,把观光农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总体目标是,以204国道沿线及沿海农业风光带为主线,以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为重点,以景点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湿地生态旅游,在全市建成“一园”(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三湖”(大纵湖、大洋湾、九龙口)、“五景”(射阳苏东自然农园、东台西溪风景区、东台永丰森林农业生态园、华都森林公园、黄河古道暨红色精典生态文化景区)、“十带”(沿海、盐高速、沿铁路、沿省道建设10条现代农业观光带)、“百园”(百个以上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的农业观光旅游新格局,尽快把我市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建设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东部沿海湿地生态旅游首选城市。(三)关键措施1.发挥优势,把观光农业作为我市旅游的特色品牌来培植。我市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和广阔的湿地生态资源是我市的两大特色,是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资源,也是我市发展旅游的独特资源,为打造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射阳县洋马镇大面积种植药材已有40多年历史,常年种植药材7万多亩,60种近300个,年产量近3万吨以上,其中菊花和丹参的规模、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是全省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全国最大的白菊花基地。该镇充分挖掘和放大药材生产优势,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观赏于一体的特色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观光农业基地。2.明确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组建观光农业管理机构,负责全市观光农业发展的管理、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各县(市、区)要在全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和特点,做好本县(市、区)的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并切实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发展。3.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观光农业项目因要兴建一些旅游接待设施,可能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行业管理部门要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搞好观光农业项目的环境治理、保护和美化,把观光农业区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4.鼓励投资,加快观光农业的启动步伐。观光农业项目按照市场经济形式和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鼓励社会各种投资者,包括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人以及外商参与兴办观光农业项目,政府在各项政策上都一视同仁,给予扶持。十二五期间,在稳妥推进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项目的同时,重点实施五个观光农业项目。(1)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二期工程。重点建设休闲度假、水生蔬菜观光园、垂钓、娱乐、餐饮等设施。(2)东台永丰林农业生态园。续建农业生态、休闲娱乐、度假等项目。(3)华都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农林果园生态民俗文化、生态观光、休闲等项目。(4)射阳洋马十里菊香景点。新建农业生态、休闲娱乐、度假等项目。(5)亭湖区张庄观光农业园。新建农业观光、湿地生态、度假、休闲项目。盐城市打造1小时环城乡村度假圈2012-03-17 09:55:00 来源:盐城新闻网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复制链接】  “目前,盐城市乡村旅游资源相对分散,相互之间缺少关联性。部分旅游景点景区规模小、层次低、资金投入不足。”谈到盐城乡村旅游的现状,市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高金林这样总结。但是,作为此次总体规划制定的参与者,高金林对未来盐城乡村旅游的发展却充满了信心,“从今年起到总体规划末期,也就是2020年,盐城乡村旅游将逐步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高金林说,此次发布的总体规划,提出了“一圈、两带、五组团”的空间布局规划思路。“一圈”即环城乡村休闲度假圈;“两带”为通榆路沿线乡村旅游发展带、临海高等级公路乡村旅游发展带;“五组团”是指古黄淮风情文化发展组团、湖荡湿地田园发展组团、鹤祥乡村休闲养生组团、怀旧岁月乡村风情发展组团、西溪风情古村体验组团。  环城乡村休闲度假圈,以市中心城区为中心,包括盐都区和亭湖区,形成环城市中心驾车1小时休闲度假圈,为市区居民提供一体化乡村旅游服务。盐都区将以华都森林公园和S331西段现代化农业发展区为核心,打造生态农业园与温泉度假休闲经济带。亭湖区有东南村驿龙湾、千鹤湾、盐东镇生态农业示范区等乡村特色景区,这些为构建沿S331东段的生态休闲度假走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做足乡村旅游“金丝线”  “通榆路沿线乡村旅游发展带,将打造国家级最美乡村景观走廊。”高金林说。通榆路从南向北将我市乡村田园景观、自然景观、湿地景观串联起来。“打个比方,通榆路就是盐城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中的一条‘金丝线’。”  据高金林介绍,通榆路沿线各景区将考虑旅游配套设施的需求,新建停车场、加油站等,完善道路标识,统一规划、统一设置乡村旅游标识系统,形成完整的乡村旅游交通标识网,让通榆路这条旅游“金丝线”,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盐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我市沿海有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众多乡村特色旅游景点。沿海高等级公路乡村旅游发展带,就是以沿海高等级公路为轴线,发展集海滨度假、渔家体验、养生休闲、湿地观光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度假带。据了解,沿途的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亭湖区、大丰市、东台市将各自设立一个自驾车旅游基地,为游客提供全面的自驾车旅游服务。  五个组团各具特色  高金林说,总体规划中,响水县、滨海县和阜宁县北部地区,以渔农家休闲、文化体验、滨海度假等为发展方向。  湖荡湿地田园发展组团集中在阜宁县中南部、建湖县和盐都区西南部地区,以水乡湿地观光和乡村风情体验为主题。  鹤祥乡村休闲养生组团主要位于射阳县境内,主打文化休闲和养生度假两张牌。围绕“长寿、吉祥,中药养生、禅宗养生、运动养生”主题,突出射阳旅游的中药文化和宗教文化特点,将鹤祥乡村养生组团打造成乡村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怀旧岁月乡村风情发展组团,充分挖掘大丰海盐文化和知青历史。该组团将建造盐运古村,再现盐民生活场景;而大丰知青纪念馆是上海游客怀旧体验之旅必去的地方。  西溪风情古村体验组团,古村风情游、乡村爱情游、贤孝文化游三种发展思路,紧贴“天仙配”发源地西溪古镇,打造休闲旅游中心。

近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前来我国旅游的动机,虽名目繁多,但仍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即是仰慕中国悠久的游牧、农耕文明史以及围绕此而产生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他们认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其反朴归真的愿望的“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应首推中国。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国旅游事业建设若没有如此丰富的田园风光极浓的资源,简直难以想象能吸引国内外如此众多的游客。因此,笔者认为,乡村旅游资源堪称我国旅游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潜在的优势不容忽视。旅游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重视。 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苏州是我国主要的旅游城市,以“东方的威尼斯”而著称世界,苏州周围的江南水乡,河网纵横,稻浪千重,新型楼式农居排排矗立,古代民居古迹散布乡间,乡情浓郁的吴歌依语,乡韵十足的吴女绣袋等,使苏州古城显得更加迷人。失去这乡村景观的烘托,苏州城将大失光彩。可以讲,在苏州的旅游业中,乡村是构成整个吴文化的宏大的地理背景,是发展旅游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苏州旅游更具有魅力。 2.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北京、西安、杭州、苏州等旅游热点情况更为突出,苏州旅游高峰时,每日游客已逾25万多人次,一些名园如拙政园、留园、西园等游人摩肩接踵,身置其间犹如进入拥挤的商场。西安的兵马俑馆、北京故宫、颐和园、杭州灵隐寺、西湖等处情况亦然。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如浙江富阳的“农家乐”,新安江的“渔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以及北京市郊利用广阔的塞上草原发展草原旅游,使游客通过旅游领略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莽原意境,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值得借鉴。 3. 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创汇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由于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形势要求,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 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乡村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议,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山乡云缠雾绕,梯田重迭,山青水秀林美;水乡平畴沃野、水网交错,棉海稻浪菜花飘香;海乡依陆临海、海阔天高,阳光海浪沙滩迷人;内蒙古草原的牧乡,地势坦荡,羊群如云;大小兴安岭的林乡,莽莽林海、茫茫雪原,气魄宏大……另外,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在乡村自然景观表现上亦更加丰富,如广东、四川盆地的蔗乡,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的果乡,长江中、下游的竹乡,江、浙、皖、闽的茶乡,华北平原的棉乡,新疆吐鲁番的瓜果之乡等无不以其乡村风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 2. 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我国民族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就民族而言,我国有56个民族,如云南的傣乡、贵州的苗乡、广西的壮乡、湖南的瑶乡、海南的黎乡、新疆的维乡、浙江的畲乡、西藏的藏乡等都具有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景观。这些少数民族,或能歌、或善舞、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内在,或以种植为主,或以游牧为生,或过着原始的渔猎采集生活,或以独特的生活习惯世代繁衍生存。这些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风情,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源泉。再以盛行于我国乡村传统的节日为例,汉族有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藏族有浴佛节、雪顿节,苗族有“赶秋”,彝族有火把节,壮族有歌墟,傣族有泼水节;伊斯兰教有开端节、古尔邦节等,五彩纷呈,令人神往。传统的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景洪族泼水节,贵阳苗族四月八,内蒙古蒙族的“那达慕”,丽江的龙王庙会等都是深受中外游客欢迎的乡村民情风俗旅游资源。另外,盛行于我国农村的游春踏青、龙舟竞渡、摔跤、赛马、射箭、斗牛、荡秋千、赶歌、阿西跳月等各种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 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我国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如盛行于我国乡村的舞龙灯、舞狮子,陕北农村的大秧歌,东北的二人转,西南的芦笙盛会,广西的“唱哈”会,里下河水乡的“荡湖船”等脍炙人口。我国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天津乡间的杨柳青年画、潍坊年画,贵州的腊染,南通的扎染,常熟的花边,以及各种刺绣、草编、竹编、木雕、石雕、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欢迎。我国乡村自古以来流传有各种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笑话、轶闻,引人入胜,耐人回味。流传于云南民间的阿诗玛、壮乡的刘三姐、内蒙古草原上的江格尔、苏南水乡的沈七哥,都能使游客听之动情,如醉如痴。另外,乡村烹食风味独特。四川的麻婆豆腐以辣闻名,湖南的臭豆腐以臭著称,内蒙古草原上的涮羊肉味美肉嫩,新疆的羊肉串香气扑鼻,这些乡村烹饪文化对广大的外国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4. 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乡村民居建筑,不但能给游人以奇趣,而且还可为游客提借憩息的场所。不同风格的民居,给游客以不同的精神感受。由于受地形、气候、建筑材料、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民居可谓千姿百态,风格迥异。青藏高原上的碉房,内蒙古草原上的毡包,喀什乡村的“阿以旺”,云南农村的“干阑”,苗乡的“吊脚楼”,纳西族的“井干”,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等可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使游客耳目一新。另外,我国乡村中还有众多古代民居与建筑,如安徽黔县西递村有清代民居120多幢,深宅大院,栋宇鳞次,布局精巧,砖石木雕琳琅满目,堪称乡村古代民居之宝库,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我国农村还有许多古代工程、古老庄院、桥梁古道、古代河道等,如纵贯苏北江淮之间的古邗沟为吴王夫差所开,沿河阡陌纵横、风车摇转、相映成趣;四川秦汉时所辟的蜀道,穿行于川北山乡崇岭,广植松柏,称“翠云廊”,壮观而幽美;广西侗乡有一风雨桥,桥上建亭,形态奇特,也是乡民贸易聚会之所,富有民族特色,为侗乡一胜景。这些民居与乡村建筑等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特点,乡韵无穷,令人叫绝。 5. 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这些劳作诸如水车灌溉、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石臼舂米、渔鹰捕鱼、摘新茶、采菱藕、做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三、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问题是怎样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 乡村旅游资源虽有良好基础,但在一个县的范围内,还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如县内乡村旅游资源,应如何发展?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预测如何?资金如何筹集? 3. 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4. 乡村旅游业政策尚未配套。如保护政策、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政策等。 5. 目前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服务,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6. 缺乏商品意识。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而我国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四、开发我国乡村旅游业的构想 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1.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必须领导重视。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 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 3. 因陋就简,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资金来源是个关键。因此,广开财源、广集财路十分重要。但是,发展乡村旅游决不能东施效颦,与城市攀比,好大喜洋,以金钱铺路。笔者认为,“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应该因陋就简,就土避洋,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旅游旅馆为例,可利用乡村民居形式,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客店,平原水乡的草屋茅舍,山中古寨,林间幽禅、草原穹幕等都可利用作为旅馆。在湖荡水网地区,亦可憩息于船楼舟棚之中,水上住,水上吃,水上玩,戴斗笠、披蓑衣、摘新莲、采鲜藕等,耗资不多,受益可观。在乡村旅游点的开发建设中、亦应以土为本,避免与城市旅游点雷同,如草堂竹亭,竹栅栏、草径石道、独木小桥等都可体现乡村风貌。 4.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如无锡市根据江南水乡风光和农家生活风情的特色,精心设计了乡村民俗旅游,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水乡画境,体验民情风俗,参观村庄田园、耕作收割、养鸡放鸭,节日欢庆等一切劳动生活,并让游客食宿农家、穿街走巷、市场,与农家座谈,亲自操作古老传统的农具,与农民到田间一起劳动等乡村生活,这一旅游活动倍受日本和美国等国外游客的欢迎。 5. 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如“四合院”、“林间草房”等;从行来说,乡村旅游的交通工具应有别于飞机、火车等大型交通工具。它应该适应当地自然的环境具备的灵活轻便的特色,它的设主应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使之为旅游活动增添色彩。 6.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但由于广大乡村农民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高,保护环境意识较低,使我国许多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多年来,古建筑、古迹失修,森林的砍伐、围湖造田、猎杀动物等人为破坏,严重破坏了乡村旅游资源,甚至使许多景观濒于绝境。由于现代耕作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古老的农具、耕作方式已成为凤毛麟角,如不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保护,将会使乡村旅游资源逐渐失去最富魅力的光彩。 旅游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起来的

乡村旅游发展的论文综述怎么写

赣菜味型之我见  2006-9-1   一个菜系,代表一个地方的风味特色,一个地方风味,代表当地人们的饮食口味。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和人们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各省区人们都有其特殊的口味偏爱和要求,如山东、东北多喜咸,江苏、浙江多喜甜,山西、陕西多喜酸,四川、湖南多喜辣,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这些饮食口味的偏爱是形成地方风味特色的根本原因。  江西简称赣,江西菜又称赣菜。它的形成有其社会、经济、文化、物产资源各方面因素,气候环境、饮食习俗更是其主要因素。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四季气候为春多梅雨、夏炎热、秋干燥、冬潮冷。山区地带更为湿润,由于特殊的环境气候所致,江西人的饮食习惯中也是多喜香辣和偏爱咸鲜,口味注重浓郁,菜肴形成的特色颇具鲜明。 赣菜菜品品种多样,赣菜调味丰富多采。它的调味和其它地方菜肴一样,也是充分利用当地调味用料,在菜肴烹制过程中,巧妙配合,使不同的调料相互扩散,相互渗透,并融为一体,产生滋味。同时,利用各种调味料的特殊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加以调和,达到清除异味,突出正味,丰富口味的效果。同时赣菜也不忽视加热中和加热前、加热后的辅助调味、补充调味,基本做到口味定标准,投料按比例,投料时间恰到好处,投料次序分明适当。赣菜的调味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又有其调味的基本格局,产生的赣菜味型独具特色。 赣菜的菜品味型较多,称得上多姿多采,其大致可划分为原汁原味型,复合味型和特殊味型三大类,其中尤以三杯味、家乡味、多味、姜茶味、桔香味最为突出。  原汁原味型中的三杯味  赣菜的不少菜肴属原汁原味型,它是赣菜菜肴的一大主要特色。即通过原料自身的鲜味相互渗透的烹调方法,辅以适当的调味料来突出主料本味的一种味型。三杯味型的调和是以一杯烹猪油,一杯甜米酒,一杯鲜酱油为调味料(一杯的定量标准视热菜原料质的老嫩而定,原则上75克一杯为度)。江西菜"三杯鸡"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它选用万载三黄子鸡,剁块后直接盛入砂钵内用炭火炉焖制,使鸡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充分溶解于汤汁之中,调味料中只需投放酱油、猪油、米酒各一杯,以达到除去腥味,突出鲜味,增加滋味的目的,从而使主料的香鲜味得到充分的体现。采用三杯调料进行调味和炭火炉焖制出来的"三杯鸡"色泽红亮,鸡肉香鲜骨酥,汁稠味浓、原汁原味,风味独特。此外,赣菜中采用三杯调味烹制和以三杯命名的系列菜品尚有不少,如"三杯脚鱼"、"三杯乳狗"、"三杯石鸡"、"三杯肫肝"等。它们均属于原汁原味型的传统三杯味菜肴,其共同的特点是香鲜酥烂,汁稠味浓,原汁原味。 复合味型中的家乡味  由于江西气候环境的湿润,人们依靠食物进行补充人体的不适,以达到正常的生理平衡,形成的饮食习俗和口味偏爱是顺理成章的,因而赣菜中的偏香辣,重咸鲜,喜浓醇的菜品屡见不鲜,特别是家喻户晓的家乡味型,民间均广为流传。  家乡味:它是选用鲜蒜头、干红椒、葡萄豆豉、精盐、料酒、酱油等调味料进行综合调和形成的一种复合味,其中豆豉为不可缺少的调料,以突出它的家乡风味。豆豉中,含有人体多种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咸甜兼备,醇厚鲜美。制作家乡菜肴时,以精盐渗透,豆豉增香,干椒提味,用量上以达到咸辣浓醇为度,突出家乡味的特色,此味豉香浓厚,咸鲜香辣,四季皆宜。赣菜中?quot;家乡肉"是其代表菜品之一。取猪瘦肉刀片,加笋片、青蒜、生姜、干红椒、豆豉一起旺火煸炒出香味后,加精盐、料酒、酱油一起焖制而成。赣菜中家乡口味菜品的"家乡鱼"、"家乡豆腐"、"家乡鸡"、"家乡牛肉"等都具有咸鲜兼辣、豉香味浓的共同特点。  特殊味型中的多味、姜茶味和桔香味  赣菜菜品中,味型丰富多采,尤其是通过传统赣菜发展产生出来的新品菜式和形式的新型口味菜肴,构成了由多种各具芳香的调味原料配比、融合、形成的新复合味型,它们都具有开胃、健脾、助消化吸收等多种保健功效。因而,赣菜中视这些味型为特殊味型。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多味、姜茶味和桔香味。  多味:多味的产生是由精盐、酱油、白糖、黄酒、红酒、味精、胡椒粉、五香粉、姜末、蒜末、红椒粉调合而成。它具有咸、甜、辣、香、鲜等味感,别具一格。这些调味品的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复合后,使菜肴在食用中同时能感觉到多种的滋味。"烤多味肉串"就是新派赣菜中的多味菜代表,它选用前夹猪肉切厚片,经上述调味料拌匀腌渍,铁钎串好入烤箱,烤至金黄成菜。其特点是外香肉嫩,一菜多味。赣菜中采用鸡、鸭、鱼、肉,炸、溜、爆、炒烹制出来的多味菜品均深受广大食客欢迎。  姜茶味:取老姜去皮切碎,与浓茶叶、精盐、味精、香葱、香油调和而成。其味清鲜淡雅、略显苦涩、又隐苦香、菜品爽口,在调味中,以精盐定味,重用姜茶汁,突出姜茶香味,味精增鲜,香油衬托姜茶的浓郁香味。生姜中富含醇、姜烯、姜酮等诸多物质,它具有驱寒、发汗、解毒等功效。茶叶含芳香油、茶碱、鞣质和少量维生素等物质,药用功能可解泻、提神、消食利尿。赣菜中采用姜茶味调味的"姜茶鸭子"就是典型的菜例。"姜茶鸭子"取姜茶汁与调味料一起烧焖而成,其味清淡,甘香、辛辣、鲜嫩、饶有风味。以此推演出来的姜茶系列菜品有动物性、植物性多种原料,烹调方法也以炒、溜、烧、焖、蒸皆宜。由此创新调制的系列姜茶味菜肴?quot;姜茶虾仁"、"姜茶桂鱼"、"姜茶鸽子"、"姜茶豆腐"等美味佳肴,它在赣菜中显得别具一格,并赢得消费者青睐。  桔香味:赣菜发展中产生的又一种新型口味。它是利用鲜桔汁,鲜桔皮、干桔皮的特有芳香气味烹制菜肴,以达到去腥除膻的作用,即调和菜肴的滋味,又增香添色。桔香味的产生,它是以皮薄肉甜的南丰蜜桔皮、桔肉汁、精盐、白糖、料酒、葱、姜调和而成的,其特点是菜肴桔香味浓,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鲜桔肉富含糖、核黄素、尼克酸、胡萝卜素等,还含有维生素P,桔皮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油精,它们具有理气、化痰、健胃、降血压等作用,还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桔香味调味的菜品在赣菜中也有多款,诸如"桔香狗肉"、"桔汁鱼"、"金桔粉蒸肠"、"桔皮鸡丝"、"桔味虾"等,均是利用鲜桔皮切丝去涩与执菜原料爆炒,桔汁鲜甜与调味料调和对汁烹制热菜,去肉整桔皮装菜肴作盛器取其香味作菜,特色新颖、风味别致。赣菜中调味的独到之处,味型的独特风格,丰富了赣菜的品种,增添了赣菜的花式。  进入现代餐饮消费市场后,烹饪行业发展迅猛,伴随着全国众多的风味菜点进一步在各地的交流、荟串、融合。赣菜也处在不断的探索、创新、发展之中、力求调味的技法、技巧和新型口味的赣菜不断开发,在注重不失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一改过去菜肴口味的偏咸、多油、重色、重芡的格局,正朝着符合现代餐饮消费领域、适合当地人们饮食习惯、适应各消费群体的口味要求发展。如果说烹饪是艺术,那么烹制菜肴的调和滋味则是艺术中的精髓。用江西烹饪原料结合新工艺,取新型调味用料,大胆、创新、改良制作的诸多新味型特色菜品,是现今赣菜的一大突破,如:用水发刺参作主料的"龙马精神"、鸡脚筋烹制的"酱炒凤筋"、庐山石鸡蒸制的"荷香石鸡"以及"爽爆鸡心球"、"红焖地虎"、"美极鸭咀"、"豉油蒸鳙鱼头"、"XO酱炒米粉"等,炸、溜、爆、炒、蒸、烧、焖的创新菜式都具有制作新颖、以味为重的特点,并形成了当地调料与外埠调料互相作用的新型复合味菜式,尤其是一些独特口味和特殊菜肴调味酱汁的综合运用,使之赣菜口味更为丰富。这些新味型菜式,业内人士称之为"迷宗新味型",其菜式色、香、味、形在创意、风格上均得到一种品味的升华,格调的提高,使之赣菜呈现出颇具新潮的风貌。  赣菜要步入全国性主菜系,必须要将传统特色与新派风格有机结合,要使赣菜系统的完善,要形成新风味特色的整体,尚须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赣菜厨师的共同努力追求下,定能将赣菜发扬光大,并挤身于全国知名地方菜系的行列之中。  著名菜点有:三杯子鸡、香质肉、冬笋干烧肉、黎毫炒腊肉、原笼船板肉、石鱼炒蛋、沼阳鱼片、炸石鸡、兴国豆腐、米粉牛肉、金钱吊葫芦、信丰萝卜饺、樟树包面、黄元米果等。

采纳以后来我这里拿论文。。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但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后者也往往被称为综述性文章(Review)。学术论文的出版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出现了从传统的印刷版到网络上电子格式的兴起。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对这三点加以重视。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写作,即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对学习和工作的学术总结和创新。[1]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题目(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命题方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署名(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引言(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材料方法(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实验结果(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中文摘要: 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这种大环境下,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以促进该区域的资源的科学利用,完善旅游系统结构,解决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是在对前人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科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新农村建设理论开展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定量及实证分析研究,重点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进行了构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立起了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模型分析,并运用该模型对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太子岩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SWOT分析,构建了河北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论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次将技术环境运用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中,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运行目标,构建了系统运行的保障机制,创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动态调控机制。论文  英文摘要: In 2006,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entitled the year the theme of“Rural Travel in C”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DRT) is of great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rich in resource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purpose to promote the region’s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目录: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10-19  1 乡村旅游本质及其发展 10-13  1 乡村旅游本质 10  2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10-12  3 乡村旅游的类型 12-13  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15  1 理论研究方面 13-14  2 开发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14-15  3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5-16  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7  5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19  第二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进展 19-33  1 国外乡村旅游理论相关研究 19-27  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6  2 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 26-27  2 国内乡村旅游相关研究 27-30  1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背景 27  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27-30  3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比较 30-32  1 研究内容的差异 30-31  2 研究层次的差距 31  3 研究方法的差异 31  4 研究理念的差异 31-32  4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33-47  1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的历程 33-35  1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步和逐步形成 34  2 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 34-35  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35-40  1 发展模式现状 35-36  2 主要的开发形式和分布 36-37  3 乡村旅游运行机制的现状分析 37-40  4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特点 40  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0-46  1 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41  2 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41-43  3 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 43-45  4 负面影响日益加剧 45-46  4 本章小结 46-47  第四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47-67  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47-50  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50-66  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50-54  2 旅游系统理论 54-56  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56-60  4 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理论 60-66  3 本章小结 66-67  第五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分析 67-90  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 67-69  2 乡村旅游系统的结构 69-71  1 旅游客源市场系统 69-70  2 旅游目的地系统 70  3 旅游出行系统 70-71  4 旅游支持系统 71  3 乡村旅游运行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分析 71-76  1 区域生态环境 72  2 区域经济环境 72-73  3 社会文化环境 73-74  4 政治法律环境 74-75  5 技术环境 75-76  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目标分析 76-81  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76-77  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目标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77-81  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分析 81-87  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系统 81-82  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系统 82  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系统 82-83  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系统 83-84  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保障系统 84  6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支持系统 84-85  7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危机管理机制系统 85-87  6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调控系统分析 87-89  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与反馈分析 87  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的调控 87-89  7 本章小结 89-90  第六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90-107  1 乡村旅游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90-91  1 评价标准 90  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90-91  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1-96  1 评价目的 91  2 评价内容 91-92  3 指标的筛选 92-93  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及其赋值 93-96  3 综合评价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 96-106  1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96-98  2 各评价指标的评分 98-99  3 评价模型 99  4 灵敏度分析 99-101  5 案例分析: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太子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101-106  4 本章小结 106-107  第七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107-129  1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107-108  2 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08-111  1 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08-109  2 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特征 109-110  3 河北省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110-111  3 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11-118  1 优势分析(S) 112-114  2 劣势分析(W) 114-116  3 机遇分析(O) 116-118  4 威胁分析(T) 118  4 河北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118-127  1 总体发展思路 118-121  2 发展策略 121-127  5 研究展望 127-128  6 本章小结 128-129  参考文献 129-139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139-140  致谢 140

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论文综述怎么写啊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盐城乡村旅游基本情况及发展思路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全国的商品棉、商品粮基地之一。自2004年通过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以来,乡村旅游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市场认知度和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安置农村劳动动力、促进城乡和谐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我市乡村旅游基本情况目前,我市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家,还有特色各异的农庄、农户型休闲观光点等。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经营业态丰富、投资形式多元、市场亮点鲜明、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我省乡村旅游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现代新农村之旅:以新农村建设为引领,倾心打造寓教于游的经典产品,重点展现农村富裕景象。形成了以盐东镇东南村等为代表新农村建设典型系列的特色产品。二是高新科技农业之旅: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倾心打造展示农业科技进步的专项产品。形成了以东台仙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大丰丰收大地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普旅游产品系列。三是乡村生态环境之旅:崇尚环保绿色理念,倾心打造适应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体验产品。形成了以江苏桃花源生态农庄等为代表的生态绿色旅游产品系列。四是古村落风情之旅:传承文化经典,倾心打造展现深厚历史文化的古村落旅游产品。形成了以东台安丰镇等为代表的村落旅游产品。五是农俗节庆活动: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倾心打造展现农俗风情的节庆旅游产品。形成了阜宁桃花节、响水荷花节等为代表的乡村节庆旅游产品。六是乡村休闲农园:借助城市近郊优势,倾心打造展现乡村度假休闲的旅游产品。形成了以盐城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亭湖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康健旅游产品。除此之外,各地还积极整合开发了多种多样农业主题公园、水产养殖、农(渔)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受到城市居民的普遍欢迎。二、发展乡村旅游的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 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依托,坚持“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的原则,以规划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发展模式为手段,实现乡村旅游向集中、集约、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不断壮大乡村旅游产业,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和档次,促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乡镇、特色旅游村,培育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指导体系,初步构建具有 我市特色的乡村旅游新格局。通过3—5年努力,全市力争创建全国特色旅游县1—2个,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3个,创建省等级乡村旅游区10—20个,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类型的乡村旅游专业户100个,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线路10条以上,建设较大规模的乡村休闲、度假、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10个以上。 (三)发展思路今后,要把乡村旅游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上的创意产业,乡村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富民产业,城乡居民友善交往的和谐产业来打造,以此全力推动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是科学规划求发展。近几年全国乡村旅游自发成长的速度都很快,农民的勤劳加上市场的机遇造就了许多乡村旅游点的出现。但令人担忧的是,缺乏科学规划、产品品质低已逐步成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乡村旅游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科学保护、合理开发与有续利用的原则,坚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特色农产品生产、新农村建设、区域环境、经济状况、客源市场状况以及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等综合因素,按照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从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确定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潜力,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当地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确保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二是开拓创新促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促进乡村旅游迈向新目标的动力。1、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规划制定、环境优化、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投资、市场开发、产品营销、经营服务等方面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2、要正确处理好提升产业素质和扩大产业规模的关系。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素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要注重品质和效益的提升。要着力推动我省乡村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由单一依靠投入拉动向依靠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内涵提升转变。3、要促进乡村旅游形式和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在满足游客需求、延长逗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上做足文章。推进乡村体制机制的创新,关键点应放在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活力上。4、要培育壮大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引导旅游企业以农民参与等方式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改变“大产业、小景点”的现状。5、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外投资开发商的资金、品牌、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6、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宣传营销规律性的研究,针对旅行商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形式、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的而非单一的、立体的而非平面的、系统的而非零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做好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民间传播渠道,加大和主流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力求宣传效应最大化。三是齐心协力抓发展。在新一轮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乡村旅游不单单是旅游部门一家的事,而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要把工作方式创新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与繁荣上,不孤立地就旅游讲旅游,而是始终把乡村旅游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有效整合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行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乡村旅游区(点)的带动作用,树立乡村旅游的良好形象。 三、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重点 1、加快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发展”原则,把乡村旅游业纳入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把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并将乡村旅游建设与城镇及村级规划建设统筹考虑,指导和引导农民、开发业主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档次和水平,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完善相应设施设备,全方位、综合性地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规模化经营管理。一要解决交通、通信、厕所、污水处理等基础公共设施问题。二要推进旅游路网和乡村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规范完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游客接待、信息咨询、标识系统、停车场、汽车营地、风貌整治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要大力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积极扶持有关单位和县(市、区)开办地方土特产旅游购物中心,形成系列化规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积极扶持有关单位和县、区开办地方土特产旅游购物中心。三是要统一规划和建设。通过大旅游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平衡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循环顺畅、功能增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乡村旅游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城市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加大投入,推进乡村的健康发展。 3、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需要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一要科学有序推进。有条件的县(市、区)在整合旅游要素的基础上,针对地理形态、地形走向,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科学确定乡村旅游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功能分区,策划设计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景观和品牌节庆活动。并将乡村旅游建设与城镇及村级规划建设统筹考虑,指导和引导农民、开发业主发展乡村旅游。二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三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四要突出体现地方特色,在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当地的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五要重视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氛围。如让游客一起制作工艺品、绿色食品,一起参与节庆活动;也可根据经济农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识性和乐趣性的农家旅游活动项目,如举行水果采摘节等。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游客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游客从中收获一定的知识,满足游客寓教于乐的需求。 4、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介。 乡村旅游要产生效益,关键是要通过营销来扩大市场,聚集人气。一要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要充分发挥旅游部门在宣传营销中的协调作用,大力举办乡村旅游节会活动,有效整合促销活动,针对活动主题,实行统一包装,整体宣传营销。二要加强宣传营销的针对性。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推出不同的乡村旅游线路,重点进行宣传促销;四要拓宽宣传营销渠道。要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着力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也要着眼于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一要做好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启动学习和培训工程。针对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分别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分级、分批、分类实施乡村旅游就业培训。开展以推动农村的产业重构、农民就地转化、旅游经营、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乡村旅游从业培训,为促进农村富余人口充分就业做出积极的产业贡献。二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广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四、主要保障措施 1、招引项目,加大投入。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到多种产业政策的衔接,中央和省、市出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等一系列政策,涉及到农村道路建设、村镇规模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农村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人才培养和扶贫脱贫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同时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对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实施整体包装,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引智,拓宽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本投入渠道,引进先进的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还要实施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发展投入模式,集聚吸纳,加大投入,提高投资效率,改善乡村旅游硬件设施,鼓励农户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议各级财政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列入全市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等,实施政府贴息或以奖代补。 2、制订标准,规范管理。 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区(点)的管理,制定和健全乡村旅游专项接待和服务质量标准,落实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引导乡村旅游区(点)做到“方便、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切实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实施“百名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旅游型镇村干部,乡村旅游景点经营、从业人员,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旅游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招聘、选调一批业务强、钻劲足、能吃苦的专业人才充实乡村旅游发展队伍。组织相关旅游企业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 3、加强领导,部门联动。 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协调,建立有关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有条件的成立乡村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协作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为发展乡村旅游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引导有基础、有特色的镇、村设立“旅游办公室”,直接参与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形成我市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合力。 4、明确责任,强化考核。 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要切实加强对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为旅游者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要引导建立新型乡村旅游管理经济组织,对乡村旅游实行统一经营,分类管理,发挥乡村旅游的行业自律经营管理作用。建议市委、市政府把乡村旅游工作纳入每年的全市现代农业现场会的观摩点,并作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林业产业的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加大对督查考核力度。盐城市观光休闲农业情况汇报盐城市农业委员会一、发展现状全市已初步形成里下河、204国道沿线和沿海滩涂三大观光农业带,建设了27个观光农业景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类型和特点:1.水乡自然风光型。以盐都大纵湖、建湖九龙口、阜宁马家荡、亭湖大洋湾等湖荡风景区为典型代表,将休闲观光与荷藕、慈姑种植和螃蟹等水产养殖相结合,水乡自然风光特色明显。2.观光与采购结合型。以盐都区华都森林公园等为代表,栽植桃、梨、苹果等多种果树。春季可以踏青赏花,夏秋季节既能旅游观光,又能亲自体验农事活动,采摘购买果品,集休闲与购物消费于一体。3.农业科技教育型。以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区为代表,集中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发挥了园区的示范教育功能。4.生态环保型。以大丰糜鹿自然保护区、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代表,观光沿海原始滩涂湿地,欣赏几百种珍稀动植物,将农业观光休闲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5.综合开发型。以大丰斗龙庄园、东台永丰林农业生态园和射阳洋马十里菊香园为代表,以“三资”开发为主体,实行企业化运作,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观光、休闲和娱乐购物为一体,实施综合开发,放大了农业功能,提升了农业效益。二、发展思路与目标定位我市发展观光农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观光农业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农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基础,把观光农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总体目标是,以204国道沿线及沿海农业风光带为主线,以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为重点,以景点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湿地生态旅游,在全市建成“一园”(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三湖”(大纵湖、大洋湾、九龙口)、“五景”(射阳苏东自然农园、东台西溪风景区、东台永丰森林农业生态园、华都森林公园、黄河古道暨红色精典生态文化景区)、“十带”(沿海、盐高速、沿铁路、沿省道建设10条现代农业观光带)、“百园”(百个以上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的农业观光旅游新格局,尽快把我市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建设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东部沿海湿地生态旅游首选城市。(三)关键措施1.发挥优势,把观光农业作为我市旅游的特色品牌来培植。我市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和广阔的湿地生态资源是我市的两大特色,是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资源,也是我市发展旅游的独特资源,为打造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射阳县洋马镇大面积种植药材已有40多年历史,常年种植药材7万多亩,60种近300个,年产量近3万吨以上,其中菊花和丹参的规模、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是全省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全国最大的白菊花基地。该镇充分挖掘和放大药材生产优势,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观赏于一体的特色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观光农业基地。2.明确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组建观光农业管理机构,负责全市观光农业发展的管理、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各县(市、区)要在全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和特点,做好本县(市、区)的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并切实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发展。3.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观光农业项目因要兴建一些旅游接待设施,可能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行业管理部门要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搞好观光农业项目的环境治理、保护和美化,把观光农业区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4.鼓励投资,加快观光农业的启动步伐。观光农业项目按照市场经济形式和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鼓励社会各种投资者,包括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人以及外商参与兴办观光农业项目,政府在各项政策上都一视同仁,给予扶持。十二五期间,在稳妥推进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项目的同时,重点实施五个观光农业项目。(1)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二期工程。重点建设休闲度假、水生蔬菜观光园、垂钓、娱乐、餐饮等设施。(2)东台永丰林农业生态园。续建农业生态、休闲娱乐、度假等项目。(3)华都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农林果园生态民俗文化、生态观光、休闲等项目。(4)射阳洋马十里菊香景点。新建农业生态、休闲娱乐、度假等项目。(5)亭湖区张庄观光农业园。新建农业观光、湿地生态、度假、休闲项目。盐城市打造1小时环城乡村度假圈2012-03-17 09:55:00 来源:盐城新闻网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复制链接】  “目前,盐城市乡村旅游资源相对分散,相互之间缺少关联性。部分旅游景点景区规模小、层次低、资金投入不足。”谈到盐城乡村旅游的现状,市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高金林这样总结。但是,作为此次总体规划制定的参与者,高金林对未来盐城乡村旅游的发展却充满了信心,“从今年起到总体规划末期,也就是2020年,盐城乡村旅游将逐步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高金林说,此次发布的总体规划,提出了“一圈、两带、五组团”的空间布局规划思路。“一圈”即环城乡村休闲度假圈;“两带”为通榆路沿线乡村旅游发展带、临海高等级公路乡村旅游发展带;“五组团”是指古黄淮风情文化发展组团、湖荡湿地田园发展组团、鹤祥乡村休闲养生组团、怀旧岁月乡村风情发展组团、西溪风情古村体验组团。  环城乡村休闲度假圈,以市中心城区为中心,包括盐都区和亭湖区,形成环城市中心驾车1小时休闲度假圈,为市区居民提供一体化乡村旅游服务。盐都区将以华都森林公园和S331西段现代化农业发展区为核心,打造生态农业园与温泉度假休闲经济带。亭湖区有东南村驿龙湾、千鹤湾、盐东镇生态农业示范区等乡村特色景区,这些为构建沿S331东段的生态休闲度假走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做足乡村旅游“金丝线”  “通榆路沿线乡村旅游发展带,将打造国家级最美乡村景观走廊。”高金林说。通榆路从南向北将我市乡村田园景观、自然景观、湿地景观串联起来。“打个比方,通榆路就是盐城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中的一条‘金丝线’。”  据高金林介绍,通榆路沿线各景区将考虑旅游配套设施的需求,新建停车场、加油站等,完善道路标识,统一规划、统一设置乡村旅游标识系统,形成完整的乡村旅游交通标识网,让通榆路这条旅游“金丝线”,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盐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我市沿海有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众多乡村特色旅游景点。沿海高等级公路乡村旅游发展带,就是以沿海高等级公路为轴线,发展集海滨度假、渔家体验、养生休闲、湿地观光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度假带。据了解,沿途的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亭湖区、大丰市、东台市将各自设立一个自驾车旅游基地,为游客提供全面的自驾车旅游服务。  五个组团各具特色  高金林说,总体规划中,响水县、滨海县和阜宁县北部地区,以渔农家休闲、文化体验、滨海度假等为发展方向。  湖荡湿地田园发展组团集中在阜宁县中南部、建湖县和盐都区西南部地区,以水乡湿地观光和乡村风情体验为主题。  鹤祥乡村休闲养生组团主要位于射阳县境内,主打文化休闲和养生度假两张牌。围绕“长寿、吉祥,中药养生、禅宗养生、运动养生”主题,突出射阳旅游的中药文化和宗教文化特点,将鹤祥乡村养生组团打造成乡村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怀旧岁月乡村风情发展组团,充分挖掘大丰海盐文化和知青历史。该组团将建造盐运古村,再现盐民生活场景;而大丰知青纪念馆是上海游客怀旧体验之旅必去的地方。  西溪风情古村体验组团,古村风情游、乡村爱情游、贤孝文化游三种发展思路,紧贴“天仙配”发源地西溪古镇,打造休闲旅游中心。

乡村旅游发展的论文综述怎么写啊

采纳以后来我这里拿论文。。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但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后者也往往被称为综述性文章(Review)。学术论文的出版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出现了从传统的印刷版到网络上电子格式的兴起。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对这三点加以重视。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写作,即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对学习和工作的学术总结和创新。[1]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题目(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命题方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署名(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引言(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材料方法(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实验结果(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盐城乡村旅游基本情况及发展思路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全国的商品棉、商品粮基地之一。自2004年通过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以来,乡村旅游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市场认知度和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安置农村劳动动力、促进城乡和谐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我市乡村旅游基本情况目前,我市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家,还有特色各异的农庄、农户型休闲观光点等。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经营业态丰富、投资形式多元、市场亮点鲜明、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我省乡村旅游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现代新农村之旅:以新农村建设为引领,倾心打造寓教于游的经典产品,重点展现农村富裕景象。形成了以盐东镇东南村等为代表新农村建设典型系列的特色产品。二是高新科技农业之旅: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倾心打造展示农业科技进步的专项产品。形成了以东台仙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大丰丰收大地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普旅游产品系列。三是乡村生态环境之旅:崇尚环保绿色理念,倾心打造适应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体验产品。形成了以江苏桃花源生态农庄等为代表的生态绿色旅游产品系列。四是古村落风情之旅:传承文化经典,倾心打造展现深厚历史文化的古村落旅游产品。形成了以东台安丰镇等为代表的村落旅游产品。五是农俗节庆活动: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倾心打造展现农俗风情的节庆旅游产品。形成了阜宁桃花节、响水荷花节等为代表的乡村节庆旅游产品。六是乡村休闲农园:借助城市近郊优势,倾心打造展现乡村度假休闲的旅游产品。形成了以盐城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亭湖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康健旅游产品。除此之外,各地还积极整合开发了多种多样农业主题公园、水产养殖、农(渔)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受到城市居民的普遍欢迎。二、发展乡村旅游的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 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依托,坚持“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的原则,以规划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发展模式为手段,实现乡村旅游向集中、集约、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不断壮大乡村旅游产业,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和档次,促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乡镇、特色旅游村,培育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指导体系,初步构建具有 我市特色的乡村旅游新格局。通过3—5年努力,全市力争创建全国特色旅游县1—2个,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3个,创建省等级乡村旅游区10—20个,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类型的乡村旅游专业户100个,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线路10条以上,建设较大规模的乡村休闲、度假、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10个以上。 (三)发展思路今后,要把乡村旅游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上的创意产业,乡村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富民产业,城乡居民友善交往的和谐产业来打造,以此全力推动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是科学规划求发展。近几年全国乡村旅游自发成长的速度都很快,农民的勤劳加上市场的机遇造就了许多乡村旅游点的出现。但令人担忧的是,缺乏科学规划、产品品质低已逐步成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乡村旅游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科学保护、合理开发与有续利用的原则,坚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特色农产品生产、新农村建设、区域环境、经济状况、客源市场状况以及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等综合因素,按照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从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确定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潜力,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当地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确保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二是开拓创新促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促进乡村旅游迈向新目标的动力。1、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规划制定、环境优化、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投资、市场开发、产品营销、经营服务等方面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2、要正确处理好提升产业素质和扩大产业规模的关系。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素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要注重品质和效益的提升。要着力推动我省乡村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由单一依靠投入拉动向依靠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内涵提升转变。3、要促进乡村旅游形式和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在满足游客需求、延长逗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上做足文章。推进乡村体制机制的创新,关键点应放在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活力上。4、要培育壮大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引导旅游企业以农民参与等方式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改变“大产业、小景点”的现状。5、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外投资开发商的资金、品牌、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6、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宣传营销规律性的研究,针对旅行商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形式、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的而非单一的、立体的而非平面的、系统的而非零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做好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民间传播渠道,加大和主流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力求宣传效应最大化。三是齐心协力抓发展。在新一轮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乡村旅游不单单是旅游部门一家的事,而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要把工作方式创新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与繁荣上,不孤立地就旅游讲旅游,而是始终把乡村旅游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有效整合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行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乡村旅游区(点)的带动作用,树立乡村旅游的良好形象。 三、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重点 1、加快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发展”原则,把乡村旅游业纳入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把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并将乡村旅游建设与城镇及村级规划建设统筹考虑,指导和引导农民、开发业主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档次和水平,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完善相应设施设备,全方位、综合性地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规模化经营管理。一要解决交通、通信、厕所、污水处理等基础公共设施问题。二要推进旅游路网和乡村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规范完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游客接待、信息咨询、标识系统、停车场、汽车营地、风貌整治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要大力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积极扶持有关单位和县(市、区)开办地方土特产旅游购物中心,形成系列化规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积极扶持有关单位和县、区开办地方土特产旅游购物中心。三是要统一规划和建设。通过大旅游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平衡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循环顺畅、功能增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乡村旅游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城市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加大投入,推进乡村的健康发展。 3、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需要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一要科学有序推进。有条件的县(市、区)在整合旅游要素的基础上,针对地理形态、地形走向,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科学确定乡村旅游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功能分区,策划设计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景观和品牌节庆活动。并将乡村旅游建设与城镇及村级规划建设统筹考虑,指导和引导农民、开发业主发展乡村旅游。二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三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四要突出体现地方特色,在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当地的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五要重视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氛围。如让游客一起制作工艺品、绿色食品,一起参与节庆活动;也可根据经济农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识性和乐趣性的农家旅游活动项目,如举行水果采摘节等。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游客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游客从中收获一定的知识,满足游客寓教于乐的需求。 4、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介。 乡村旅游要产生效益,关键是要通过营销来扩大市场,聚集人气。一要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要充分发挥旅游部门在宣传营销中的协调作用,大力举办乡村旅游节会活动,有效整合促销活动,针对活动主题,实行统一包装,整体宣传营销。二要加强宣传营销的针对性。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推出不同的乡村旅游线路,重点进行宣传促销;四要拓宽宣传营销渠道。要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着力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也要着眼于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一要做好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启动学习和培训工程。针对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分别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分级、分批、分类实施乡村旅游就业培训。开展以推动农村的产业重构、农民就地转化、旅游经营、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乡村旅游从业培训,为促进农村富余人口充分就业做出积极的产业贡献。二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广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四、主要保障措施 1、招引项目,加大投入。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到多种产业政策的衔接,中央和省、市出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等一系列政策,涉及到农村道路建设、村镇规模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农村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人才培养和扶贫脱贫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同时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对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实施整体包装,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引智,拓宽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本投入渠道,引进先进的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还要实施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发展投入模式,集聚吸纳,加大投入,提高投资效率,改善乡村旅游硬件设施,鼓励农户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议各级财政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列入全市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等,实施政府贴息或以奖代补。 2、制订标准,规范管理。 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区(点)的管理,制定和健全乡村旅游专项接待和服务质量标准,落实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引导乡村旅游区(点)做到“方便、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切实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实施“百名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旅游型镇村干部,乡村旅游景点经营、从业人员,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旅游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招聘、选调一批业务强、钻劲足、能吃苦的专业人才充实乡村旅游发展队伍。组织相关旅游企业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 3、加强领导,部门联动。 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协调,建立有关部门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有条件的成立乡村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协作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为发展乡村旅游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引导有基础、有特色的镇、村设立“旅游办公室”,直接参与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形成我市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合力。 4、明确责任,强化考核。 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要切实加强对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为旅游者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要引导建立新型乡村旅游管理经济组织,对乡村旅游实行统一经营,分类管理,发挥乡村旅游的行业自律经营管理作用。建议市委、市政府把乡村旅游工作纳入每年的全市现代农业现场会的观摩点,并作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林业产业的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加大对督查考核力度。盐城市观光休闲农业情况汇报盐城市农业委员会一、发展现状全市已初步形成里下河、204国道沿线和沿海滩涂三大观光农业带,建设了27个观光农业景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类型和特点:1.水乡自然风光型。以盐都大纵湖、建湖九龙口、阜宁马家荡、亭湖大洋湾等湖荡风景区为典型代表,将休闲观光与荷藕、慈姑种植和螃蟹等水产养殖相结合,水乡自然风光特色明显。2.观光与采购结合型。以盐都区华都森林公园等为代表,栽植桃、梨、苹果等多种果树。春季可以踏青赏花,夏秋季节既能旅游观光,又能亲自体验农事活动,采摘购买果品,集休闲与购物消费于一体。3.农业科技教育型。以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区为代表,集中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发挥了园区的示范教育功能。4.生态环保型。以大丰糜鹿自然保护区、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代表,观光沿海原始滩涂湿地,欣赏几百种珍稀动植物,将农业观光休闲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5.综合开发型。以大丰斗龙庄园、东台永丰林农业生态园和射阳洋马十里菊香园为代表,以“三资”开发为主体,实行企业化运作,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观光、休闲和娱乐购物为一体,实施综合开发,放大了农业功能,提升了农业效益。二、发展思路与目标定位我市发展观光农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观光农业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农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基础,把观光农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总体目标是,以204国道沿线及沿海农业风光带为主线,以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为重点,以景点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湿地生态旅游,在全市建成“一园”(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三湖”(大纵湖、大洋湾、九龙口)、“五景”(射阳苏东自然农园、东台西溪风景区、东台永丰森林农业生态园、华都森林公园、黄河古道暨红色精典生态文化景区)、“十带”(沿海、盐高速、沿铁路、沿省道建设10条现代农业观光带)、“百园”(百个以上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的农业观光旅游新格局,尽快把我市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建设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东部沿海湿地生态旅游首选城市。(三)关键措施1.发挥优势,把观光农业作为我市旅游的特色品牌来培植。我市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和广阔的湿地生态资源是我市的两大特色,是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资源,也是我市发展旅游的独特资源,为打造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射阳县洋马镇大面积种植药材已有40多年历史,常年种植药材7万多亩,60种近300个,年产量近3万吨以上,其中菊花和丹参的规模、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是全省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全国最大的白菊花基地。该镇充分挖掘和放大药材生产优势,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观赏于一体的特色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观光农业基地。2.明确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组建观光农业管理机构,负责全市观光农业发展的管理、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各县(市、区)要在全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和特点,做好本县(市、区)的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并切实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发展。3.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观光农业项目因要兴建一些旅游接待设施,可能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行业管理部门要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搞好观光农业项目的环境治理、保护和美化,把观光农业区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4.鼓励投资,加快观光农业的启动步伐。观光农业项目按照市场经济形式和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鼓励社会各种投资者,包括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人以及外商参与兴办观光农业项目,政府在各项政策上都一视同仁,给予扶持。十二五期间,在稳妥推进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项目的同时,重点实施五个观光农业项目。(1)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二期工程。重点建设休闲度假、水生蔬菜观光园、垂钓、娱乐、餐饮等设施。(2)东台永丰林农业生态园。续建农业生态、休闲娱乐、度假等项目。(3)华都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农林果园生态民俗文化、生态观光、休闲等项目。(4)射阳洋马十里菊香景点。新建农业生态、休闲娱乐、度假等项目。(5)亭湖区张庄观光农业园。新建农业观光、湿地生态、度假、休闲项目。盐城市打造1小时环城乡村度假圈2012-03-17 09:55:00 来源:盐城新闻网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复制链接】  “目前,盐城市乡村旅游资源相对分散,相互之间缺少关联性。部分旅游景点景区规模小、层次低、资金投入不足。”谈到盐城乡村旅游的现状,市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高金林这样总结。但是,作为此次总体规划制定的参与者,高金林对未来盐城乡村旅游的发展却充满了信心,“从今年起到总体规划末期,也就是2020年,盐城乡村旅游将逐步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高金林说,此次发布的总体规划,提出了“一圈、两带、五组团”的空间布局规划思路。“一圈”即环城乡村休闲度假圈;“两带”为通榆路沿线乡村旅游发展带、临海高等级公路乡村旅游发展带;“五组团”是指古黄淮风情文化发展组团、湖荡湿地田园发展组团、鹤祥乡村休闲养生组团、怀旧岁月乡村风情发展组团、西溪风情古村体验组团。  环城乡村休闲度假圈,以市中心城区为中心,包括盐都区和亭湖区,形成环城市中心驾车1小时休闲度假圈,为市区居民提供一体化乡村旅游服务。盐都区将以华都森林公园和S331西段现代化农业发展区为核心,打造生态农业园与温泉度假休闲经济带。亭湖区有东南村驿龙湾、千鹤湾、盐东镇生态农业示范区等乡村特色景区,这些为构建沿S331东段的生态休闲度假走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做足乡村旅游“金丝线”  “通榆路沿线乡村旅游发展带,将打造国家级最美乡村景观走廊。”高金林说。通榆路从南向北将我市乡村田园景观、自然景观、湿地景观串联起来。“打个比方,通榆路就是盐城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中的一条‘金丝线’。”  据高金林介绍,通榆路沿线各景区将考虑旅游配套设施的需求,新建停车场、加油站等,完善道路标识,统一规划、统一设置乡村旅游标识系统,形成完整的乡村旅游交通标识网,让通榆路这条旅游“金丝线”,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盐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我市沿海有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众多乡村特色旅游景点。沿海高等级公路乡村旅游发展带,就是以沿海高等级公路为轴线,发展集海滨度假、渔家体验、养生休闲、湿地观光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度假带。据了解,沿途的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亭湖区、大丰市、东台市将各自设立一个自驾车旅游基地,为游客提供全面的自驾车旅游服务。  五个组团各具特色  高金林说,总体规划中,响水县、滨海县和阜宁县北部地区,以渔农家休闲、文化体验、滨海度假等为发展方向。  湖荡湿地田园发展组团集中在阜宁县中南部、建湖县和盐都区西南部地区,以水乡湿地观光和乡村风情体验为主题。  鹤祥乡村休闲养生组团主要位于射阳县境内,主打文化休闲和养生度假两张牌。围绕“长寿、吉祥,中药养生、禅宗养生、运动养生”主题,突出射阳旅游的中药文化和宗教文化特点,将鹤祥乡村养生组团打造成乡村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怀旧岁月乡村风情发展组团,充分挖掘大丰海盐文化和知青历史。该组团将建造盐运古村,再现盐民生活场景;而大丰知青纪念馆是上海游客怀旧体验之旅必去的地方。  西溪风情古村体验组团,古村风情游、乡村爱情游、贤孝文化游三种发展思路,紧贴“天仙配”发源地西溪古镇,打造休闲旅游中心。

就是一些出处和概念,你可以查大量的文献和资料,然后套进去就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