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3000字高考范文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01 14:48:20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3000字高考范文及答案

我们学了16年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品德,11年自然生物,5年物理,4年化学,学的死去活来,考的遍体鳞伤。­ 辛苦这么多年学了这么多东西,我们却什么都不是,再次等待我们的是四年的荒废和难以寻得的工作。­韩寒说的好,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全面平庸,况且做多学科的题目也不算是全面发展。­16年,16年,16年啊。­ 总共也没有多少的青春,我们没有用来体味生活,而全部是荒废在了做不完的题目,曾经坚定的理想被应试教育无情的抹杀。­ 我相信学16年的声乐,我们可以成为优秀的歌手。­ 我相信学16年的舞蹈,我们可以成为优秀的舞者。­ 我相信学16年的绘画,我们可以成为优秀的画家。­ ……­ 这些各种各样,都是我们的理想,都是我们无法实现的理想,然后我们还被告知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听了这话,我们除了说“放你吗的狗屁”,还能说什么呢­ ……­ 16年下来,我们什么都不是,只能拿着用青春换来的高考分数踌躇在大学校门,对前途迷茫,理想被习题淹没的再也找不到。­ ……­ 回想起来,我们不明白为什么题目不会做就应该被骂的狗血淋头,不明白为什么学校怕出事故担责任而禁止我们的运动,不明白为什么假期可以理所当然的排上课程。­ ……­ 我们在试卷中长大,在题目中成年,等到步入社会,发现自己一无所知。­ 曾引以为傲的高分卷子2毛钱一斤。­ 政治书中被赞的像神一样的共、产、党,原来是这么黑暗;所谓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也长着一副丑恶嘴脸。­ 被誉为祖国花朵的我们,连牛粪都插不上。­ ……­ 我们燃烧了自己的生命,照亮的尽是曲折。­ ……­ 我们渺小的只能抱怨。­ ……­ 可是,这样的环境之下,你告诉我,我们的热血能换来什么????­ 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这样能改变的什么,当我明白这个问题时,自己也是伤痕,可这就是长大的烦恼,长大时自己总要看到现象的本质问题,我明白当自己看到本质时,总是会伤心后悔的,可是时代是残酷的,现实也是残酷的,我不可以这样想吧,我只能说是自己不幸,而不能说是自己生在这个国家的不幸。坚持在坚持,是我唯一能做的。如果这一切的不幸我只能归根到底那就是 中国只是个发展中国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自己兴趣、爱好前提下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发展方案。详细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和满足学生成才需求的重要意义以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措施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需求、就业途径与方式,呈现日益多样化的态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加关心,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越来越关注,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契机。顺应形势,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追求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突出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在教育的本质上是统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发展方案,并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加以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个体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的抓手,并以此为途径实现教育导向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学生上大学的目的越来越现实。就是为了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学生开始关注自己所学的是否是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但是毕竟学校里的每一个专业招收人数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希望学“热门”专业的学生的意愿,这些没能如愿以偿的同学就容易造成不牢固的专业思想,从而影响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通过学生入校时泛泛的专业讲解和思想引导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实际思想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学生自我认知,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这种把“冷”、“热”门专业等同于个人前途的错误想法,加强大学期间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为后面成功步入社会并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大学生考入大学以后高考的紧张压力骤然消失,以前为了考上大学而读书的目标已经实现,多数学生进入了一个目标缺失的状态;大学阶段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以及时间管理,会令学生产生很多的不适;再加之现在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从一入校开始就感受着毕业时的择业就业压力。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学生的思想困惑,产生心理上的失衡,造成学生学习没有动力,迷恋网络等现象十分严重。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导向作用,而成长成才又是每一个学生最关注、最强烈的愿望。基于心理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以个体发展目标的确定为导向,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我为什么而学”,“我希望以后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我应该怎样做”,在进行自我思考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索自己所处环境、所学专业以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从而解决思想的迷茫,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根据2004年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中提到,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很多学生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在选择时能够兼顾兴趣和未来发展空间的只占了5%。这说明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成才需求,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完成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的工作模式变换,使学生在择业就业时能够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选择,实现“和谐”就业和“发展性”就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建立专业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机构   队伍建设是关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涉及到了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而且要求辅导老师必须了解社会需求、熟知市场变化,同时必须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这就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团队,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顺利开展。一方面,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指导和咨询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下大力气引进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   机构健全是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要从传统的“学校就业中心+各学院就业辅导员+学生就业协会”发展成为“学校职业发展辅导中心+各学院职业发展辅导员+学生职业发展社团”一个全新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机构,它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直接分管学校的就业工作,同时也是专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机构。2 引进科学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测评体系,实现学生自我认知   “知己”是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做好自己人生的定位。自我认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一个人对自己作出的判断很容易受到自己主观的影响,为此,正确的自我认识必须借助科学的测评工具,通过科学的测评体系得出客观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的评价。学校需要引进北森大学生职业规划测评系统、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工具等,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学校可以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学生通过列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及道德水准等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明确努力提高自己的方向。   3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进行职业生涯理念导人、方法传授和目标设定   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课程的开设首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经营自我”理念的导人,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可以教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具体做法,例如个人“swOT”分析法,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仔细评估出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机会和威胁所在,并将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强弱项标出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做出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指导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充实有序的开展;最后结合现有的就业形势政策分析和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面试礼仪、求职技巧,完成择业和就业的选择,帮助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开始真正的职业发展道路。   4 结合校内外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知行合一,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实践”,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检验自我认知是否正确、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结合校内外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   首先,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职业发展起点。诸如以“三观三义”为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及“感恩、诚信、责任”等为主题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其次,开展“校企合作”实习活动,促进学生进行未来职业体验,利用节假日时间,依托“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实习基地”和“毕业设计实习单位”,鼓励学生深入企业、亲身体验,了解社会实际需求,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检查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否合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促进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为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又必须以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为切入点,以教育导向性和学生主体性为结合点,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高校思想政治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挖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借以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基本矛盾及其引导途径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制约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本矛盾,提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基本矛盾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长远发展。  在大学生价值观研究领域,前辈们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并获得了比较多的科研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袁贵礼,刑建辉等(2006)[1]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王易(2008)[1]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报告。  尽管科研成果比较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又呈现出新的问题,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充满矛盾,所以本文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此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些帮助。  基本的研究思路是:以塔里木大学的学生为代表,用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当代学生的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一)政治倾向  思想政治倾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亲眼目睹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亲身感受了我国2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肯定的。中国加入WTO后,他们多数认为“新世纪的中国更加强大”。他们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认识的成熟和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社会问题的理性态度,是当代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民族观念、集体观念  当代大学生在主体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希望祖国强大,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少数人显示出媚外心态。  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人对集体持中性态度甚至对立态度。  (三)学习观、职业观  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就业的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始由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向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面向新世纪,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增强,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追求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成为求职大学生的首要目标。  (四)交际观、消费观  当代大学生的交际环境变为虚拟与真实交错的二维空间。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走向了跨时空、跨地域的网络沟通时代,这一方面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交往的便捷性,有利于新型代际关系的形成,但这又使人际交往变得虚拟化,一部分大学生成了“数字化”人;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热情、诚实、开朗、大方,开创了现代交际新风尚。但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  当代大学生追求消费时尚,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他们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二、制约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本矛盾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尽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总体上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倾向,但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巨大变革,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矛盾与冲突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价值观表现出不和谐的矛盾状态。其中,理想与现实、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的矛盾,是制约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最基本的矛盾。  (一)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  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是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首先活在现实中,可人总是不满足于现实,总是要使现实变成对人来说是更为理想的现实,这是人类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是处于自觉状态的,人基于改变现实的愿望而对美好生活的设计,是人超越现实的一种价值努力和追求。人只有作为一种理想性的存在,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使人的生活真正符合于人的本性。大学生群体本应是富有理想又脚踏实地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价值观应该是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体。但是当前的问题是,一部分大学生淡漠理想、过度追逐功利,他们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在人际交往中讲究实惠、重利轻义。由于他们对金钱、权利的过度追求,使他们对理想信念表现出淡漠态度。还有的大学生处于“耻言理想,拒绝崇高,怎么都行”的理想虚无主义境地。大学生价值观中实用化的倾向使其价值观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呈现出排斥的状态。  (二)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这对矛盾实质上是在社会和个体关系中究竟是偏重个人价值取向还是偏重社会的价值取向的问题。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现实矛盾在观念中的反映,即“大我”与“小我”、社会与个体的矛盾关系的反映。  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与大学生个体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矛盾。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个体意识较为薄弱,所以,社会的价值观就是个体的价值观,不存在明显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他们有明确的自我观念、独立的意向性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张扬个性,追求自由、重视个人权利,甚至拒绝一切约束,我行我素,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他们个体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也就变得有些尖锐起来。在这种矛盾冲突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个人主义倾斜。他们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关系,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唯我主义”,淡忘了社会责任和义务,对前途的关注远远高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显然,对大学生价值观中的负面表项不加以克服,就会使大学生价值观偏离社会主导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只有正确引导其价值观向健康方向发展,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营造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军政训练、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事件,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三)优化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情况最熟悉,教育也最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家庭教育增加了情感教育,可以更好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为此父母要注意加强对子女的品德、人格教育,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价值观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就必须把价值观体系的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法制化,通过法律手段来弘扬某些价值精神,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  四、结语  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观念的群体,随着他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在市场的大潮冲击下,其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出现“唯我”和“功利”等不好现象。所以我们必需引导他们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乐锋.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袁贵礼,刑建辉.透视灵魂—世纪之初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网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3000字高考题目及答案

· 意识形态:政治无意识 (01-04)· 试析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12-28)· 试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特征 (12-28)· 近20年来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 (12-28)· 赫鲁晓夫与毛泽东的性格冲突与中苏大论战 (12-28)· 论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 (08-24)· 试论毛泽东历史观的特征 (08-24)· 浅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特色 (08-24)· 毛泽东方法学的人学意蕴 (08-24)· 论青年毛泽东的“湖南自治”和“湖南共和国”思想 (08-24)· 正确评价毛泽东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 (08-24)· 从调查到决策——毛泽东同志留给我党处理现实问题的法宝 (08-24)· 论邓小平的稳定观 (08-24)· 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08-24)·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08-24)· 社会时空·科学技术·人的自由—从马克思的视角看 (08-24)·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命题与邓小平政治理论的使命 2 (08-24)·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 (08-24)· 马克思的两种历史进步观:封闭的与开放的 (08-24)· 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08-24)· 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知识论核心的转换 (08-24)· 马克思信仰思想的经济视角 (08-2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08-24)· 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08-24)·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与再确立及其意义 (08-24)·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 (08-24)·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08-24)·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08-24)· 全球化趋势与马克思的方法论 (08-24)· 略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构成内容 (08-24)·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 (08-24)· 试析马克思的技术观 (08-24)· 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08-24)·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08-24)·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时代特征 (08-24)· 浅析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的探索 (08-24)· 毛泽东的历史创造者思想探析 (08-24)· 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08-24)·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08-24)· 论毛泽东对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08-24)· 试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08-24)· 毛泽东构成的人类文化现象诠释 (08-24)· 文学·社会生活·个体生命—重评毛泽东的文艺源泉论 (08-24)·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08-24)· 关于毛泽东革命转变理论的若干思考 (08-24)· 毛泽东成功的个性因素 (08-24)· 毛泽东人生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关系辨析 (08-24)·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08-2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代意境之再思索 (08-24)· 论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三个特质 (08-24)·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失误探因 (08-24)·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范畴的独特贡献 (08-24)· 浅议毛泽东的唯物史观 (08-24)·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探微 (08-24)· 论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 (08-2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自己兴趣、爱好前提下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发展方案。详细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和满足学生成才需求的重要意义以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措施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需求、就业途径与方式,呈现日益多样化的态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加关心,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越来越关注,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契机。顺应形势,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追求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突出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在教育的本质上是统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发展方案,并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加以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个体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的抓手,并以此为途径实现教育导向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学生上大学的目的越来越现实。就是为了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学生开始关注自己所学的是否是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但是毕竟学校里的每一个专业招收人数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希望学“热门”专业的学生的意愿,这些没能如愿以偿的同学就容易造成不牢固的专业思想,从而影响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通过学生入校时泛泛的专业讲解和思想引导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实际思想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学生自我认知,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这种把“冷”、“热”门专业等同于个人前途的错误想法,加强大学期间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为后面成功步入社会并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大学生考入大学以后高考的紧张压力骤然消失,以前为了考上大学而读书的目标已经实现,多数学生进入了一个目标缺失的状态;大学阶段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以及时间管理,会令学生产生很多的不适;再加之现在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从一入校开始就感受着毕业时的择业就业压力。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学生的思想困惑,产生心理上的失衡,造成学生学习没有动力,迷恋网络等现象十分严重。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导向作用,而成长成才又是每一个学生最关注、最强烈的愿望。基于心理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以个体发展目标的确定为导向,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我为什么而学”,“我希望以后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我应该怎样做”,在进行自我思考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索自己所处环境、所学专业以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从而解决思想的迷茫,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根据2004年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中提到,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很多学生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在选择时能够兼顾兴趣和未来发展空间的只占了5%。这说明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成才需求,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完成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的工作模式变换,使学生在择业就业时能够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选择,实现“和谐”就业和“发展性”就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建立专业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机构   队伍建设是关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涉及到了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而且要求辅导老师必须了解社会需求、熟知市场变化,同时必须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这就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团队,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顺利开展。一方面,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指导和咨询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下大力气引进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   机构健全是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要从传统的“学校就业中心+各学院就业辅导员+学生就业协会”发展成为“学校职业发展辅导中心+各学院职业发展辅导员+学生职业发展社团”一个全新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机构,它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直接分管学校的就业工作,同时也是专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机构。2 引进科学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测评体系,实现学生自我认知   “知己”是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做好自己人生的定位。自我认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一个人对自己作出的判断很容易受到自己主观的影响,为此,正确的自我认识必须借助科学的测评工具,通过科学的测评体系得出客观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的评价。学校需要引进北森大学生职业规划测评系统、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工具等,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学校可以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学生通过列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及道德水准等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明确努力提高自己的方向。   3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进行职业生涯理念导人、方法传授和目标设定   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课程的开设首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经营自我”理念的导人,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可以教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具体做法,例如个人“swOT”分析法,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仔细评估出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机会和威胁所在,并将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强弱项标出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做出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指导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充实有序的开展;最后结合现有的就业形势政策分析和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面试礼仪、求职技巧,完成择业和就业的选择,帮助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开始真正的职业发展道路。   4 结合校内外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知行合一,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实践”,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检验自我认知是否正确、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结合校内外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   首先,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职业发展起点。诸如以“三观三义”为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及“感恩、诚信、责任”等为主题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其次,开展“校企合作”实习活动,促进学生进行未来职业体验,利用节假日时间,依托“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实习基地”和“毕业设计实习单位”,鼓励学生深入企业、亲身体验,了解社会实际需求,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检查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否合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促进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为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又必须以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为切入点,以教育导向性和学生主体性为结合点,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高校思想政治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挖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借以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3000字高考题目答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自己兴趣、爱好前提下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发展方案。详细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和满足学生成才需求的重要意义以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措施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需求、就业途径与方式,呈现日益多样化的态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加关心,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越来越关注,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契机。顺应形势,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追求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突出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在教育的本质上是统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发展方案,并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加以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个体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的抓手,并以此为途径实现教育导向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学生上大学的目的越来越现实。就是为了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学生开始关注自己所学的是否是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但是毕竟学校里的每一个专业招收人数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希望学“热门”专业的学生的意愿,这些没能如愿以偿的同学就容易造成不牢固的专业思想,从而影响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通过学生入校时泛泛的专业讲解和思想引导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实际思想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学生自我认知,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这种把“冷”、“热”门专业等同于个人前途的错误想法,加强大学期间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为后面成功步入社会并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大学生考入大学以后高考的紧张压力骤然消失,以前为了考上大学而读书的目标已经实现,多数学生进入了一个目标缺失的状态;大学阶段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以及时间管理,会令学生产生很多的不适;再加之现在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从一入校开始就感受着毕业时的择业就业压力。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学生的思想困惑,产生心理上的失衡,造成学生学习没有动力,迷恋网络等现象十分严重。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导向作用,而成长成才又是每一个学生最关注、最强烈的愿望。基于心理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以个体发展目标的确定为导向,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我为什么而学”,“我希望以后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我应该怎样做”,在进行自我思考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索自己所处环境、所学专业以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从而解决思想的迷茫,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根据2004年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中提到,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很多学生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在选择时能够兼顾兴趣和未来发展空间的只占了5%。这说明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成才需求,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完成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的工作模式变换,使学生在择业就业时能够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选择,实现“和谐”就业和“发展性”就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建立专业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机构   队伍建设是关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涉及到了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而且要求辅导老师必须了解社会需求、熟知市场变化,同时必须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这就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团队,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顺利开展。一方面,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指导和咨询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下大力气引进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   机构健全是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要从传统的“学校就业中心+各学院就业辅导员+学生就业协会”发展成为“学校职业发展辅导中心+各学院职业发展辅导员+学生职业发展社团”一个全新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机构,它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直接分管学校的就业工作,同时也是专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机构。2 引进科学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测评体系,实现学生自我认知   “知己”是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做好自己人生的定位。自我认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一个人对自己作出的判断很容易受到自己主观的影响,为此,正确的自我认识必须借助科学的测评工具,通过科学的测评体系得出客观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的评价。学校需要引进北森大学生职业规划测评系统、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工具等,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学校可以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学生通过列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及道德水准等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明确努力提高自己的方向。   3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进行职业生涯理念导人、方法传授和目标设定   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课程的开设首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经营自我”理念的导人,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可以教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具体做法,例如个人“swOT”分析法,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仔细评估出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机会和威胁所在,并将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强弱项标出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做出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指导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充实有序的开展;最后结合现有的就业形势政策分析和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面试礼仪、求职技巧,完成择业和就业的选择,帮助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开始真正的职业发展道路。   4 结合校内外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知行合一,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实践”,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检验自我认知是否正确、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结合校内外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平台。   首先,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职业发展起点。诸如以“三观三义”为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及“感恩、诚信、责任”等为主题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其次,开展“校企合作”实习活动,促进学生进行未来职业体验,利用节假日时间,依托“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实习基地”和“毕业设计实习单位”,鼓励学生深入企业、亲身体验,了解社会实际需求,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检查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否合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促进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为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又必须以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成才需求为切入点,以教育导向性和学生主体性为结合点,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高校思想政治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挖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借以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意识形态:政治无意识 (01-04)· 试析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12-28)· 试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特征 (12-28)· 近20年来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 (12-28)· 赫鲁晓夫与毛泽东的性格冲突与中苏大论战 (12-28)· 论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 (08-24)· 试论毛泽东历史观的特征 (08-24)· 浅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特色 (08-24)· 毛泽东方法学的人学意蕴 (08-24)· 论青年毛泽东的“湖南自治”和“湖南共和国”思想 (08-24)· 正确评价毛泽东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 (08-24)· 从调查到决策——毛泽东同志留给我党处理现实问题的法宝 (08-24)· 论邓小平的稳定观 (08-24)· 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08-24)·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08-24)· 社会时空·科学技术·人的自由—从马克思的视角看 (08-24)·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命题与邓小平政治理论的使命 2 (08-24)·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 (08-24)· 马克思的两种历史进步观:封闭的与开放的 (08-24)· 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08-24)· 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知识论核心的转换 (08-24)· 马克思信仰思想的经济视角 (08-2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08-24)· 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08-24)·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与再确立及其意义 (08-24)·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髓 (08-24)·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08-24)·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08-24)· 全球化趋势与马克思的方法论 (08-24)· 略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构成内容 (08-24)·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 (08-24)· 试析马克思的技术观 (08-24)· 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08-24)·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08-24)·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时代特征 (08-24)· 浅析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的探索 (08-24)· 毛泽东的历史创造者思想探析 (08-24)· 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08-24)·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08-24)· 论毛泽东对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08-24)· 试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08-24)· 毛泽东构成的人类文化现象诠释 (08-24)· 文学·社会生活·个体生命—重评毛泽东的文艺源泉论 (08-24)·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08-24)· 关于毛泽东革命转变理论的若干思考 (08-24)· 毛泽东成功的个性因素 (08-24)· 毛泽东人生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关系辨析 (08-24)·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08-2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代意境之再思索 (08-24)· 论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三个特质 (08-24)·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失误探因 (08-24)· 论毛泽东对确立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范畴的独特贡献 (08-24)· 浅议毛泽东的唯物史观 (08-24)·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探微 (08-24)· 论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 (08-24)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3000字高考范文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基本矛盾及其引导途径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制约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本矛盾,提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基本矛盾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长远发展。  在大学生价值观研究领域,前辈们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并获得了比较多的科研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袁贵礼,刑建辉等(2006)[1]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王易(2008)[1]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报告。  尽管科研成果比较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又呈现出新的问题,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充满矛盾,所以本文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此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些帮助。  基本的研究思路是:以塔里木大学的学生为代表,用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当代学生的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一)政治倾向  思想政治倾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亲眼目睹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亲身感受了我国2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肯定的。中国加入WTO后,他们多数认为“新世纪的中国更加强大”。他们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认识的成熟和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社会问题的理性态度,是当代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民族观念、集体观念  当代大学生在主体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希望祖国强大,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少数人显示出媚外心态。  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人对集体持中性态度甚至对立态度。  (三)学习观、职业观  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就业的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始由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向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面向新世纪,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增强,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追求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成为求职大学生的首要目标。  (四)交际观、消费观  当代大学生的交际环境变为虚拟与真实交错的二维空间。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走向了跨时空、跨地域的网络沟通时代,这一方面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交往的便捷性,有利于新型代际关系的形成,但这又使人际交往变得虚拟化,一部分大学生成了“数字化”人;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热情、诚实、开朗、大方,开创了现代交际新风尚。但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  当代大学生追求消费时尚,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他们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二、制约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本矛盾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尽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总体上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倾向,但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巨大变革,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矛盾与冲突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价值观表现出不和谐的矛盾状态。其中,理想与现实、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的矛盾,是制约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最基本的矛盾。  (一)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  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是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基本矛盾之一。人首先活在现实中,可人总是不满足于现实,总是要使现实变成对人来说是更为理想的现实,这是人类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是处于自觉状态的,人基于改变现实的愿望而对美好生活的设计,是人超越现实的一种价值努力和追求。人只有作为一种理想性的存在,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使人的生活真正符合于人的本性。大学生群体本应是富有理想又脚踏实地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价值观应该是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体。但是当前的问题是,一部分大学生淡漠理想、过度追逐功利,他们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在人际交往中讲究实惠、重利轻义。由于他们对金钱、权利的过度追求,使他们对理想信念表现出淡漠态度。还有的大学生处于“耻言理想,拒绝崇高,怎么都行”的理想虚无主义境地。大学生价值观中实用化的倾向使其价值观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呈现出排斥的状态。  (二)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这对矛盾实质上是在社会和个体关系中究竟是偏重个人价值取向还是偏重社会的价值取向的问题。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现实矛盾在观念中的反映,即“大我”与“小我”、社会与个体的矛盾关系的反映。  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与大学生个体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矛盾。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个体意识较为薄弱,所以,社会的价值观就是个体的价值观,不存在明显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他们有明确的自我观念、独立的意向性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张扬个性,追求自由、重视个人权利,甚至拒绝一切约束,我行我素,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他们个体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也就变得有些尖锐起来。在这种矛盾冲突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个人主义倾斜。他们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关系,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唯我主义”,淡忘了社会责任和义务,对前途的关注远远高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显然,对大学生价值观中的负面表项不加以克服,就会使大学生价值观偏离社会主导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只有正确引导其价值观向健康方向发展,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营造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军政训练、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事件,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三)优化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情况最熟悉,教育也最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家庭教育增加了情感教育,可以更好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为此父母要注意加强对子女的品德、人格教育,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价值观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就必须把价值观体系的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法制化,通过法律手段来弘扬某些价值精神,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  四、结语  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观念的群体,随着他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在市场的大潮冲击下,其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出现“唯我”和“功利”等不好现象。所以我们必需引导他们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乐锋.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袁贵礼,刑建辉.透视灵魂—世纪之初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网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3000字高考范文题目

想一个切入点很小的题目,开题比较容易过关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成长面对着一个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跟上时代的步伐,关注中国和世界,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现在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万人,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十分重要;形势政策教育可以有效地使理论学习和对实际情况的认识相结合,缓解认识上的反差,解疑释惑,起到“桥梁”作用。用一句话来形象比喻,就像“登高望远”,形势政策教育可以帮助人拓宽眼界、增长见识,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可以帮助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国家把形势与政策课专门设置为大学生一门必修课程,是有远见的安排。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首先,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 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 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远大 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