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12 14:58:59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当前我国药用植物开发利用还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药用植物的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问题主要有:  1、过度采挖,保护力度不够,导致资源量不断减少,有些物种已濒临灭绝;  2、野生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大面积人工栽培工作有待加强;  3、药用植物基础科研、教育和从业人员的数量、质量有待提高;  4、、对药用植物种资源的收集研究工作做得不多,主要集中在人参、玄参、红花、地黄、枸杞等药用植物的品种资源作了一些研究,筛选了一些优良类型,培育了一些优良类型,而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特别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收集保存工作相对滞后;  5、对一些未列入国家、地方标准,但又在民间,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入药的植物未进行充分挖掘、整理,缺乏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  6、对一些目前未知药用价值,甚至可能是未知的植物种类需要进行保存研究,以不断扩大药源。

药用植物发展普查2、药用原料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有了新的发展3扩大了药用部位,使药用资源的研究向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更多资料,明天1、2节更新。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论文摘要及答案大全

药用植物发展普查2、药用原料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有了新的发展3扩大了药用部位,使药用资源的研究向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更多资料,明天1、2节更新。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不会是选修课老师叫查的吧

接上面没有记录的标本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4 培养学生的标本制作能力 1 保证压制标本的质量要指导学生做好药用植物标本,最初压制时,必须使标本舒展,叶片应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叶子,为今后制作药用植物的腊叶标本做好准备。 2 开展标本展评在实习阶段,应组织学生随时进行采集制作标本的讲评话动,指导学生科学采集标本。野外实习结束后,可以进行以学生、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标本展评话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 留存优秀标本把学生野外实习作为教学科研的一部分。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集、制作一批高质量药用植物标本,也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精良的标本,充实学校的标本室和教学科研素材。3 建立自由开放型实验室,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培教学目标是讲授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反复实践是很难掌握的。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有限的课堂教授和实践时间内达不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为此,根据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进行实验改革,提出了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教学理念,在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含义:其一是指一个单元的实验内容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其二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自由,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施开放式探究,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自由开放型实验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一般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向学生开放两个星期,指定一位教师或实验员在实验室值班。这段时间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学习,教师一般不给予辅导,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设计、操作、得出结果。但实验准备所需用的仪器、药材标本、试剂要有充分的余地,比教学目标要求所规定的内容尽可能多,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7, 8]。总之,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用植物学试验教学、野外实习和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实施,有利于本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乃至他们今后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只有教会求学者会学,求学者能学,才能开拓,才能创新。参考文献:[ 1 ] 孙 敏,邓洪平,王明书,等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8(5): [ 2 ] 孙 敏,王彦涵,王明书,等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索质教育探讨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 3 ] 郁 达,卢祥云,吴金男,等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1(1): [ 4 ] 黄宝康,张朝晖药用植物学野外教学的几点体会[J]药学教育,2001, 17(1): [ 5 ] 王丽红,刘 娟,郑淑琴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综述[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 27(5): [ 6 ] 叶创兴,廖家遗,廖文波,等从严要求,提高生物学野外实习的质量,打好生物学专业学生宽广的基础[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 21(5): [ 7 ] 周效思,孙毅东,李明娟,等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构思与实践[J]高教研究, 2006, 24(15): [ 8 ] 张济生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1(2): 我这是从CAJ上复制下来的,又把附件发你QQ邮箱里了,你下载CAJ软件就可以看了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现有有记载的药用植物11146种。目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1、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2、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3、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基本上是这些特点,中药Rh2就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一员~~~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论文题目大全

药用植物发展普查2、药用原料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有了新的发展3扩大了药用部位,使药用资源的研究向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更多资料,明天1、2节更新。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题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  摘要:为顺应中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时代需求,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和创新是实现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在进一步提升中药学专业人才质量的目标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对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构建的实践与探索,打造具备“合、通、博、辨”(知行合一、汇通中西、旁搜博览、慎思明辨)4大特征的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为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人才培养路径;中药高等教育;中药学专业  我国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内涵的现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的提出,为中药高等教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势提供了契机,也为推动中药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内在动力。各院校坚持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践行“双思维”,推进中药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升级及大中药健康产业的转型优化新态势,加快推动中药行业从传统转向绿色智能。但目前中药学类专业定位和专业布局与其存在一定差距[1],培养专业从业人员数量不能满足产业人力需求、高校间中药本科教学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部分高校中药学类专业的设置与区域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整合还未达到与前沿研究进展深入对接等诸多不足,使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链新兴行业对跨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着力提升中药学专业人才内涵特质,使之具备的综合素质能适应更为动态、复杂、开放的中医药发展环境,从而服务国家战略、匹配大中药健康事业发展转型升级尤为重要。  我校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路径  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地处上海和“双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坚持“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同向同行,加大将地域优势与优质学科资源直接转化为中药学专业资源的力度,保障中药高等教育与国家及上海重大发展战略相对接,以造就具备“合、通、博、辨”(知行合一、汇通中西、旁搜博览、慎思明辨)4大特征的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不断提升与中医药科技创新、健康服务特色优势及上海开放型地区经济形势的吻合度。  2.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即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交融。中药学专业的重要特点是专业实践性强,有效培养学生“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根据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2],在中药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时长,通过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反复强化,达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效果。(1)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有效更新,打好学生扎实专业知识功底。围绕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中药炮制学、中药综合实验等多门主干课程课堂教学中导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3]、研究性[4]、情景式[5]等混合教学模式,配合“基本型—综合型—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梯次拓展实验教学体系以及中药基本技能多站式考核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四年学制中递进式强化,打造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功底。(2)科学思维的有效融入,创造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环境。学校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锻炼,以众多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支撑,整合优质科研资源向人才培养集聚。例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做到科学思维融入全覆盖,依托高水平科研实验平台营造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的环境,通过低年级学生与导师结对、高年级学生毕业实习等载体,将优质学科资源转化为中药学专业资源。在2017年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3.55[6]。(3)研究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对中医药事业的兴趣与自信。学院以“学术导向,兴趣驱动”为理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中药的热情与原创能力。此外,灵活设置毕业实习时间段,严格实施“一人一题”,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生物医药集聚优势融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在此过程中得以拓展、延伸以及应用。学生开发“中药饮片识别”APP、“药用植物虚拟解剖实验室”等科创成果在2016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得到展示。  2.2汇通中西  汇通中西,即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理论能力的同时,强化国际化视野和中医药融入世界能力的培养。上海中医药大学秉承“海派中医文化”的精髓,一方面将融入中医药思维的教学案例全覆盖写入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指南[7];另一方面加大国际化合作力度及普及面,通过“海外名师”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境外访学、短期交流等多种方式,从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且具备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的中药学专业人才。(1)中医药思维的有效聚焦,打造一流中医药精品教育。为了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成为经常性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重视中医药经典着作的学习,通过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等引入导修课程;开设中医文化趣谈、中华文明史撷要等传统文化类课程;新增说文解药等通识拓展类课程,将中医药思维序贯于4年的培养方案中。另外在中药学讲授过程中,吸纳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8],例如“历久弥香数陈皮”“九九重阳探茱萸”等,结合名师名医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中药文化现象切入中药性能功效、精准把握思辨特点,协调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中医药思维与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辩证关系。(2)国际视野的有机融合,内化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学校致力于为师生创造更多的国际化发展机遇与平台。依托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巴美国圣马丁大学、香港大学等合作机制,推进骨干教师各类访学进修、学习计划,增加学生在学期间赴海外交流人数,帮助师生扩充自身国际知识储备、开拓国际视野。同时,发挥学生参与建设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中医药慕课及“药论———一带一路与中药”系列微视频拍摄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而树立起自身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传承过程中的责任感、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  2.3旁搜博览  旁搜博览,即为构建学生广博的中医药知识体系。为了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积淀,学校重点营造开放的、一流的学术环境和学习环境,加强课程中心、文献资料库等网络资源建设,并设定教师坐班答疑制度保障,着力拓展及融合中药质量标准化、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等交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升群体知识结构的多元组合效应,增强学生适应中医药发展的契合性和时效性。(1)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有效构筑,实现学生博览并蓄的条件保障。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信息化和实践条件对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对外交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近年来以“浸润式学习”为理念拓展开放式学习与讨论式学习空间。充分挖掘学分制及优质网络平台潜力,建设“走近中药”“中药麻黄”“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中药与文化”等品牌课程,创建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内在需求、有效地进行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学习。(2)多学科的有效交叉,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融合理解。学校强调科研反哺教学,鼓励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开设本草基因组学、中医药与“一带一路”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学科交叉创新课程的品牌课程群。同时,每月邀请学术大家、中医药产业链各环节行业专家开设高水平专题讲座,凸显交叉科学特有的发展性、前沿性和创新性。此外,精心打造学科融合性课程,对专业核心知识点进行关联、衔接和组合,引导学生树立及强化对中药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化观念,提升交叉知识的有效融会贯通。  2.4慎思明辨  慎思明辨,即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形成批判性思维。学校通过建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跨界协同德育”工作体系,实现100%的课程建立德育目标并渗透德育元素。此外,通过热点话题的引入,鼓励学生在扎实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1)专业特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发挥价值取向引领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把优秀传统文化菁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挖掘中药的职业行为与德育相关的元素。例如: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以中药文化的角度阐释中药药性中的对立统一、中药理论中的破立有度等方面特性[9],达到“以文化人”的作用。此外,将科研学术思路作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撰写22门核心课程学习指南和教学设计汇编,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成才与价值观完善的同频共振,有效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层次。(2)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建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等主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小班化教学环境,并构建中药药性理论分析、中药质量标准进展、药事热点讨论等若干情境或案例,激活课堂教学。例如“以马兜铃酸毒性事件论中药传承与创新”“从药性角度看干姜、附子、吴茱萸的毒性”“从对黄疸的认识比较利胆退黄与利湿退黄的异同”等话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以开放的角度进行详细探问、加强信息分析处理,达到明晰分辨的效果。  实施成效  上海中医药大学近3年通过对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构建的探索及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已初步呈现,具体表现在:①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知识技能及实验技能大赛中连续多次荣获团体第一及多个个人奖项的佳绩,凸显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通达;②新增9门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微课、市级精品课程、全英语示范性课程,取得3项教育教学类项目研究支持,在专业教学中逐步实现经典传统与现代科技相贯通;③不断优化、丰富软硬件条件,吸纳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帮助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含SCI论文3篇),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和拓展;④结合德育元素加强课内、课外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中远志杯、上汽教育杯、知行杯等竞赛及评选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市级及以上奖项27人次,增强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的运用相融通。3年来学生出国和升学率平均约占30%;毕业就职于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药学服务、文化信息、大健康相关企业的人数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15.8%,实现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地域中药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传播与推广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杨琳,郭宏伟,彭代银,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中药学类专业设置的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5):85-88  [2]郭宏伟.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研究[J].中医教育,2017,36(2):10-13  [3]尤丽莎,安叡,梁琨,等.构建“为学习而评价”的有机化学评价体系[J].药学教育,2016,32(3):20-23  作者:沈岚 夏瑜桢 徐宏喜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范文来源:学术堂

⊙﹏⊙不会是选修课老师叫查的吧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论文摘要及答案解析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现有有记载的药用植物11146种。目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1、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2、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3、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基本上是这些特点,中药Rh2就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一员~~~

(一)植物资源现状地球上的植物资源是相当丰富的。现已鉴定的植物约40万种,其中高等植物约25万种,较低等植物约15万种,这与地球上实际存在的数目还有一定的差距。据估计,仅尚未描述的高等植物就可能有3万种。森林是生物资源最丰富的保存场所(图5-28,图5-29)。随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全世界森林的覆盖面积不断下降。在人类大规模砍伐以前,世界上的森林和林地覆盖面积曾达60×108hm2,1954年下降为大约40×108hm2,总体减少了1/3。近几十年来,这种下降速度明显增快。1950~1983年,中美洲森林和林地面积下降了38%,非洲下降了23%。就世界而言,亚洲和非洲的森林覆盖面积较低,分别占总面积的26%和24%;而拉丁美洲和欧洲较高,分别占总面积的46%和37%。图5-28 森林资源1森林是生物圈这个巨系统中一个最重要的子系统。其生态功能意义巨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物质生产和能量存储;调节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最大的物种基因库等。我国植物种类丰富。据调查,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其中木本植物约7000多种,占世界被子植物木本类的95%。不少是珍稀物种,如银杉(图5-30)、珙桐(图5-31)、银杏(图5-32)、金钱松(图5-33)等。我国目前林地面积为22×108hm2,森林覆盖率仅为7%,远低于22%的世界平均值,人均不足13hm2。由此可见,我国植物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图5-29 森林资源2(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对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我国启动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及“中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工程。为确保中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今后应采取如下对策: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就是加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正确掌握森林资源消耗与生长变化动态,对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监督和管理以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同时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加强现有中幼龄林的抚育,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图5-30 银杉图5-31 珙桐图5-32 银杏图5-33 金钱松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资源,首先要坚持多林种、多树种、多形式、多层次的植树造林,以扩大森林面积。其次,要建设地域布局合理、生产力高、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资源体系和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同时,还应抓好森林资源集约经营,提高森林单位面积生产力,以增加森林资源的内涵和森林资源的质量。抓好资源综合利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多功能开发,包括维持森林景观、提供游乐机会、保存原始林相、提供动植物生态环境、治理森林环境、生产木材及林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这对于人口众多,森林资源相对贫乏,可用资源十分有限的中国来讲相当重要。适度利用和参与开发海外森林资源为弥补国内林产品的结构性短缺,应积极拓宽进口渠道,除继续从美国、俄罗斯、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进口针叶林材和从马来西亚、缅甸、印尼、加纳、新加坡等国进口热带原木外,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进行海外森林资源开发。加强林业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加大林业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在优良品种、集约经营、产品利用、节约代用等方面努力。如我国竹林资源丰富,应提倡以竹代木,加大竹地板开发力度,以竹胶合板及竹制板材在建筑、维修、交通、水利等领域代替木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