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2021关于国际关系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1 21:30:33

2021关于国际关系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既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quot;(主标题)有源位错群的动力学特性--(副标题)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特性'。

‍大外交·青年智库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Glory DiplomacyN2021/ N137技术变革与国际关系作者:丹尼尔·W·德茨纳(Daniel W Drezner):塔夫茨(Tufts)大学弗莱契尔(Fletcher) 法律和外交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在外交政策方面有诸多著作,同时也是《华盛顿邮报》和其他公共论坛的作家。摘要:本文反思了上个世纪技术变革对国际关系的两点主要影响。首先,他们相互影响;虽然不可否认技术变革影响着国际关系,但世界政治的变化也影响着技术变革。其次,任何技术变革是经济再分配和社会突破的一种表现。在技术变革之下,不仅会出现新的赢家,也会出现新的输家。技术变革改变了行为体的偏好,并且使新规范和新组织进行战略性构建。技术本身的性质以及公共部门推动创新的程度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为证明以上论点,本文特别关注了上个世纪对国际关系十分重要的两大创新:核武器和互联网。要词:创新;国际关系理论;互联网;自由主义;核武器;现实主义;技术文源:Daniel W Drezner,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编译:郭青城,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员助理研究员,现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审校:李燕,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员助理研究员,现就读于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再审:张童沿,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项目组《大译编参》执行主编,现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编译精选引言2019年,技术与国际关系(IR)之间的联系将出现变革。创新给各国带来了经济效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极度贫困的现象。而与此同时,新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威胁。与现代军队相比,上世纪军队的破坏力相形见绌。除此之外,创新也会引起社会动荡;这些变化引起某些人的焦虑情绪,进而催生了从伊斯兰国到反性骚扰的各种运动。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国赶超发达工业经济体,一些技术也导致了国家间权力分配从根本上转变,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也已经改变。世界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但另一方面,埃博拉疫情等事件也凸显了全球化体系的脆弱性。跨境互动高速发展,推特外交成为一种新外交形式。尽管存在保护主义激增的现象,但全球化仍在迅速发展。技术变革持续降低跨境交流的成本,其速度远超于政府提高壁垒的速度。一、理性主义对技术的看法对于大多数主权国家而言,技术与政治的关系十分简单,即拥有更多的技术创新等于拥有了更多的权力与财富。经济学家强调,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有着独特的重要性。大量经济计量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为发达国家贡献了60%至85%的经济增长;并且技术向较不发达经济体的扩散同样重要。据相关文献称,在大多数国家,外国技术来源约占生产力增长的90%;无论国家的权力分配或经济发展是怎样的状态,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都来自技术。而正是通过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才能将其经济实力转化为国家权利。由于技术能够使一个国家获得的财富最大化,并且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国家的安全,许多学者采用理性主义思想来看待国家行为体促进创新的活动。这在经济学文献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通常侧重于用国内经济变量来解释技术创新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可用性和成熟度、市场规模或经济体的创业能力。即使经济学家考虑到国家的作用,情况也是如此。他们认为政治因素发挥着次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经济学家经常将非经济因素视为附带因素。新现实主义者提出了一种与经济学家相呼应的看法。他们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迫使所有大国展开技术变革,否则将面临无法生存的风险。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依然很简单:无政府状态迫使技术在全世界迅速扩散。艾米莉•戈德曼(Emily Goldman)指出,“大多数新现实主义研究中,没有考虑技术传播会出现障碍,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源和信息”新现实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都认为,获取新技术的动机主导着其余一切因素。而这并不是大多数政治学家对国家制度变迁的看法。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无摩擦理论存在几个问题。最明显的是,它们忽视了国际关系是影响技术创新速度的自变量。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定义的五大典型创新类别:发明、生产过程创新、开拓新市场、发现新的供应来源、发展新的经济组织模式,皆涉及社会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机遇。熊彼特的三类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国际关系来实现的。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指出,“西欧各个王国和城邦之间的军事竞争刺激各国不断进行军事创新”。由此推断,在国家权力分配中,存在一个平衡点,能够激励各国投入技术创新。根据这一逻辑,单极世界会减慢技术创新的速度。超级大国感到十分安全,所以几乎没有动力投资于颠覆性创新;而其他国家认为自己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差距太大而失去创新信心。而多极化世界下,存在安全或不安全因素,并且这些因此能够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会刺激创新更加迅速发展。其他国际关系理论方法将领导者和落后者的国内政治作为关键解释变量。长周期理论和权力过渡理论都强调,有抱负的霸权国家的国内条件决定了它们的相对崛起。各国之所以获得霸权地位,是因为它们为在主导部门发展一系列技术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根据一些经济学家的说法,技术落后的国家在追赶上有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相对落后来跨越技术的死角。这些关于国际政治如何推动技术变革的解释本质上都体现了理性主义思想。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作为推动大规模科技投资的一个颇具说服力的因素——威望的作用被忽视了。威望的力量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才能从中受益,胜过其他参与者。历史上,许多被认为最重要的社会环境都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这可能导致国家行为体直接投资于军事领域的,或经济价值有限但能够极大树立国家威望的技术项目。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冷战时期,超级大国为载人航天项目投入了巨额资金。这种为了提高国家威望的科技投资,直到21世纪仍然影响着各国的研发投资。例如,2003年中国首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引发了竞争国的疯狂反应,包括美国承诺要重返月球并向火星发射载人任务。尽管如此,预算严重紧张的其他国家也表示有兴趣投资于空间研究。中国于2019年1月将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也同样引起了其他各国的反应。理性主义者关于国家为何投资于技术创新的解释,从直觉上讲是有道理的,但这样的解释是不充分的,尤其是对国际政治如何影响技术变革的描述并不正确。权力的分配、主要经济体国内机构的性质以及树立国家威望的需要等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技术创新,都不同于严格理性主义所给出的解释。二、国际政治中技术变革的多样性抽象地谈论技术变革有可能使我们一刀切的看待技术创新。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进行评估,各个国家并不是对所有技术一视同仁。例如,尽管一个国家的军事发展需要核武器以及互联网作为驱动力,但这两项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截然不同。有两个标准有助于分析不同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首先是开发或采用新技术所需的固定成本投资。大多数技术创新所需的固定成本较高,但随着一项技术逐渐标准化,开发此技术所需的投资可能会逐步减少。尽管如此,有些技术即使在标准化之后,仍然需要大量的投资,而这可能是因为技术投入生产的经济成本很高。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越大,各国试图获取新技术的壁垒就越大;而技术创新固定成本投资越低,有能力开发和使用该技术的国家就越多。另一个方面是技术创新的发起者更加符合公共部门的利益还是私营部门的利益。最有意义的技术创新是能够创造出“通用”的技术,既可以用来保护国家安全,也能服务民生。然而,一些技术创新并不能够投入到民用领域。那些固定成本高但有重要民用作用的技术是战略性技术(strategic tech),固定成本高的技术所得回报不断增长,这需要国家频繁干预,使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处于顶尖水平,避免依赖外国技术,民用飞机行业与当前5G网络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固定成本高、民用作用有限的技术属于威望技术(prestige tech),只有国家才有动力去开发,例如核武器的研发。固定成本低但私营部门机会有限的技术将被视为公共技术(public tech)。也就是说,如果技术创新的壁垒低,但对于私营部门利润微乎其微,那么这种新技术就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质。因此,私营部门开发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技术的动力较小,而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可观的社会效益,那么政府就会进行必要的投资。像疫苗研发之类的公共卫生创新就属于这类技术。最后,固定成本较低、多由私营部门进行的技术创新属于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这些产品的开发或许最初是以公用为目的,但其商业化十分明显,这逐渐成为这类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这种技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而人工智能未来也大有这种发展趋势。公共政策在决定技术扩散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各国有多种国内和国际激励措施来规范新技术的传播。并且处于技术前沿的政府将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理论上,这会促进技术创新。这种政策的连锁反应是限制了技术的跨国传播。同样,政府也可能限制影响国家军事实力的技术——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致力于抑制核武器扩散。三、技术如何影响国际关系有关国际关系的理论十分有限,不同的理论强调的要素也不同,但从现实主义理论到后结构主义的理论都侧重于权力、利益和规范等。技术变革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世界政治。本章将论述核武器和互联网的创新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权力核武器如何对国际政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核武器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这与其他大国确立地位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十分不同,从而改变了强权政治。一旦一个国家拥有了可被感知到的二次打击能力——通过增强国防或隐蔽其核储备的位置——他们就拥有了威慑力。然而,核威慑与常规军事威慑措施之间没有关联。同时,由于核武器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它们在世界政治其他领域的用途是有限的。即使与军事力量的其他方面相比,核武器的力量也不是完全可以替代的。发展核武器的一个自相矛盾的后果是,它使我们对国家权力的衡量与其他技术创新领域脱节。尽管成为核武器拥有国的门槛很高,但技术落后的国家有时也能够克服困难。建国初期的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仍然成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无论巴基斯坦还是朝鲜,都不处于技术前沿,然而这些国家却能够发展核弹头和弹道导弹技术。一旦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地位会大有不同,即使在一个国家在其他领域落后的情况下,其国家地位也会提高。这就解释了俄罗斯为什么会被视为21世纪的大国之一,尽管它的经济总量不到世界总量的4%。同时,这也是伊朗和朝鲜在过去几十年里受大国关注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核武器技术颇具名声,但互联网及其各种应用属于通用技术。网络空间的商业化产生了两种思想,是有关于互联网对权力的影响的。首先,互联网改变了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权力平衡。第二种观点认为,互联网赋予了自由民主政体,而非其他政体以权力。网络空间起源于美国,似乎十分重视开放性。而美国也认为互联网能够增强国家各方面的软实力。最近的发生的学术研究事件及其他事件使情况更加混乱。各国政府学会了如何对互联网进行监管,以更及时为国家利益服务。在内容监管、版权和隐私等问题上,大国政府得以在网络空间上有所作为。核武器这类威望技术增强了研制这些武器的国家行为体的力量,加剧了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之间的力量不平等。网络空间这类通用技术最初让自由民主国家受益更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修正主义行为体对它的扩散和利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权力平衡。(二)利益国家行为体将国际体系视为零和游戏还是非零和游戏引起学术界的激烈讨论。这种偏好差异是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存在差异的根源。各国如何对核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作出反应,为技术如何改变或揭示国家偏好的变化具有指导作用。核武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令人震惊的一点是,它歪曲了世界政治是零和游戏的概念。核时代的学者一致认为,美国在其存在的头十年在核武器方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美国对使用原子武器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毫不后悔。如果像现实主义者所宣称的那样,世界政治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场零和游戏,那么美国应该在20世纪50年代使用其武器对苏联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鉴于当时在军备竞赛中的优势,华盛顿在随后的任何冲突中都会获得相对优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看到核武器的出现,使一个强大政权致力于军备控制和核不扩散。从1963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开始,美国和俄罗斯达成了一系列军备控制协议,通过限制核弹头产量、运载工具类型和相关系统限制其核储备。事实上,核武器体制远比常规武器体制强大。而作为一种通用技术,互联网有望推动劳动生产率并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各国期待一种更加注重合作、非零和的监管体系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国和欧盟在竞争政策和隐私权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对于网络创新未能显著改变国家偏好,有几种可能的解释。由于网络空间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与对州际关系的影响一样大,各国政府在阐明政策偏好时会优先考虑国内政治因素。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互联网预期的生产力繁荣并未实现。与网络技术发展相关的一个经济趋势是自然垄断经济的出现。在世界政治中,威望技术和通用技术对国家行为体利益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核武器的破坏力导致了各国改变了其零和偏好,从而寻求更多的合作。对于自由主义者,核武器合作表明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可以促成各国在不太可能形成合作的领域进行合作。同时,网络创新的正和性质并不一定导致网络空间的更多合作。而对于现实主义者,网络空间中的冲突表明更多的相互依赖会产生更大的冲突。(三)规范据推测,技术对国际体系中规范的传播具有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无疑促进了规范的形成,而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是规范在新技术的使用中所起的作用。几乎按照定义,新技术出现在缺乏本土规范的环境中。新技术对社会世界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很难想象哪些规范、规则和行为准则是合适的。新的创新可能试图复制相似技术的规范和实践,但这些规范是否同样适用于新的技术领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试图将旧的规范应用到新的领域可能给人们带来严重的误解。这种动态在核武器和网络空间规范的演变中得到了体现。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最近的研究集中在改变或限制特定规范的战术和战略上。这与两个最大的核武器国家在核禁忌范围内获得某种程度的战术灵活性的努力是平行的。本世纪,反导和中导条约相继结束,削弱了整个军控体制。俄罗斯最近改变了其核理论,以降低使用低当量武器的门槛。作为回应,美国还改变了其理论,以“增强其定制威慑选项的灵活性和范围……以维护对区域侵略的可信威慑”。这种理论的转变是否会导致规范的转变尚不清楚。尽管如此,核武器作为一种界定大国关系的技术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核武器已经70多年没有使用过了。与核武器一样,网络空间的环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例如,在治理问题上,围绕如何管理互联网的辩论与创建网络空间架构的学术研究人员所熟悉的多利益相关者主义准则相呼应。到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建立在公私伙伴关系基础上的多利益相关者模式。正如杰弗里·兰蒂斯(Jeffrey Lantis)和丹尼尔·布鲁伯格(Daniel Bloomberg)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分散的网络空间,这个网络将是“民主的”,并将大公司、政府、民间社群,甚至学术界的观点视为同等重要的,以帮助建立互联网运行的标准”。最后,社交媒体的泛滥也改变了外交准则。现代互联网的创造者们几十年来对这种现象一直都有这种预感。1985年,研究人员警告说,网络话语不同于其他交流方式,它“倾向于唤起接受者的情感……而且接受者随后可能会做出加剧这种情况的反应”。有专家总结说,这些媒体与其他任何传播手段都有很大不同。许多旧规则不适用于这种模式。在这个世纪中,大国竞争对手在推特网上互相恶搞。在不同的技术领域,技术创新规范的演变各不相同。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对其使用的强烈禁忌表明,规范的标准建构主义模式正在深化和内化。然而,在网络空间方面,从其他领域引进的最初一套规范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网络规范仍在不断变化。四、结语本文探讨了技术创新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与严格理性主义的观点相反,文化和声望也会影响技术的创新和扩散的模式。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技术不仅仅是一个自变量,而是与国际关系相互影响。不管是哪种技术,其重大创新都会增强利用这些发明的参与者的力量。这种能源优势能否持续,取决于技术本身的质量。通用技术的均衡效应大于威望技术,技术对国家利益的影响是矛盾的。核武器极大促进了各国的合作,而网络空间发展却意想不到地引发了更大的冲突。威望技术创建的规范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强大。另一方面,通用技术下,发展出了一个更有争议的规范环境。通用技术的创新步伐可能会加快,与此同时其技术规范的创建和维护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技术创新会制造新威胁的担忧并不新鲜。另一方面,那些刚出现时看起来无法控制的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看起来发展得却很稳重。2019年,推特外交的概念似乎有些陌生;十年后,它可能会像我们现在听到外交电报一样奇怪。更准确地说,创新可能会在世界政治中造成暂时的不确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适应这些新技术。译者评述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上述文章将技术分为不同种类,论述了不同的技术是如何影响国家权力以及国际关系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并不充分,此前,更多的是借用经济学领域的思想理论,来解释技术对国家的影响,并且是以严格的理性主义来看待技术。而这种解释实际上并不全面,理由也不充分。将技术的影响放在国际关系理论下来解释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视角。技术创新与国际关系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早期的研究中,把技术只看做自变量,实际上技术也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关系的演变,使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实施创新。例如,冷战时期的美国和俄国进行军备竞赛,各国为了增强军事实力,在核武器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并且出于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即便是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也会斥巨资进行核技术的创新研发。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在国家权力方面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例如,核武器的研发会提高各国的国家地位,使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更有话语权。像核武器等这类威望性技术,会直接改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实力。再例如,中国5G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因为先进网络技术的作为一种通用技术,能够在民用领域发挥广泛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会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其作用。同时,国家利益与技术创新联系十分紧密。虽然技术在权力、利益等方面给各国带来不少积极影响,但同时如何规范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的问题也变得迫在眉睫。对于新兴的技术,有些常用的技术规范并不适用,怎样制定合理的规范仍然是我们在发展新技术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新技术固然关系到国家的权利,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也早已不是单纯的零和博弈,各国应当抱有合作的态度,适应技术创新爆发的时代,以服务国家,造福世界人民。问题互动问题1、威望技术对国际政治关系有何影响?问题2、如何看待各国抑制核武器扩散的做法?如果您对大外交智库【大译编参】本期的“编译精选”、“译者评述”、“问题互动”有所思考或高见,请在文末留下墨宝。编辑 / 王潇洒 审核 / 陈际界再审 / 王盖盖大外交青年智库独家出品个人|群体|企业|高校|智库|媒体|政府|国际组织合作联系邮箱大外交智库官方网站大外交智库即大外交青年智库(Youth Think-tank Of The Glory Diplomacy,简称Glory Diplomacy 或GD)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创始人是王盖盖。2020年,大外交智库又在中国深圳成立专门咨询公司,目前已成研究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与全球治理等事务的综合性全球思想库。此前,大外交智库聚焦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的青年原创方案、青年发展计划和青年外交延伸的助力与服务,推动大外交青年智库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下为中国大外交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也特别提倡、鼓励并支持大外交领域内青年大胆原创小心求证来实现价值增值,以期实现全球青年价值最优,从而聚集了全球各地区有志青年一起在当今时代为实现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目标而奋斗。因此,大外交智库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的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效果非常明显,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中营”,是中国大外交新型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1产业资本回流诱发我国产业空心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出台了很对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从而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资金困难的问题,是我国搭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快车,抓住了发展机遇。这期间大量美国企业来华投资设厂,我国制造业企业也抓住了这一机遇,带动了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但是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加深了我国对外资的依赖。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战略是为美国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美国政府的许多税收政策已对返回美国的制造公司给予了许多优惠,包括苹果,通用电气和福特汽车。随着跨国制造公司的回归,外资流入该国制造业的数量减少了,这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水平,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资本流动。导致国内资本减少,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作为竞争优势,它还将挤出低成本的住宅房地产行业。工业公司将不得不转移到国外利率较低的地区,另一方面,资本也将流向资本回报率较高的地区和行业。随着制造业资本的稳定流出和利率的稳定上升,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弱,制造业的资本流入也就越来越快。这可能会导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并最终削弱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外国投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2008年之前和之后。2008年之前,我国主要集中在吸引外国投资上,因此外国投资的份额并不高。2003年,外国投资仅产生23亿美元,外国投资总额为5亿美元。但是,直接生产中的直接生产占中国外国投资总额的86%,所占比例很高,此后此比例一直很低,少于20%。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08年以后我国对外总投资高达1亿美元,是2003年的近20倍。在大量的外资流出后,我国的制造业比重正处于下降的状态,在201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峰值达到45%后开始出现颓势,在2019年已经下降至17%。反观美国在制造业回归之后,2019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为35%,而我国只有21%。美国的“再工业化”在拉拢回归国内的制造业商,吸引外资流入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蚕食着中国制造业的支柱和遏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2加速技术创新发展,拉大中美技术差距 美国生产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达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高峰,并专注于制造业的发展。结果,美国政府在新领域的投资增加了,例如新能源,新材料和技术,重点是培养技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以支持集群发展的复杂方面。 美国的高级人才和技术创新,并确保其在全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一方面,美国将进一步扩大与我国当前技术的技术差距,加深我国对美国技术产业的依赖。另一方面,它将为我国创造先进的技术壁垒。加强对技术先进产品和技术要求苛刻的运输和出口的控制,减少该技术对废水对中国加工业的影响,并减缓中国的技术进步。同时,为了解决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国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来增加低端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鼓励中国制造业公司继续效仿和吸收其制造技术降低成本。随着美国新一轮技术创新取得革命性成果,中国制造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大的技术和工业壁垒,进一步降低我国的制造业优势。3美国制造业保护主义抑制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作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势必会大力发展国内制造业,利用商业外交扩大产品的需求市场。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巨额财政赤字。如果实施出口补贴以提高其出口的竞争优势,无疑将出现财政赤字。基于美国的世界经济概念,保护性措施已成为改善与提高出口竞争力的最佳方法。奥巴马早在2009年就签署了7,870亿美元的ARRA,然后在“购买美国商品的规定”中加入了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一方面,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产品在美国面临更大的贸易壁垒。它可以使用关税,技术壁垒和其他措施来增加中国公司的出口成本并降低产品竞争力。中国市场的产品销售和利润下降,运营效率低下的中国出口公司将面临破产。另一方面,他们经常利用倾销,统一,337研究和贸易保护来经常向中国制造业出口商品。贸易研究严重恶化了中国和美国的商业环境。在2009年至2018年期间,美国对中国提起了165起诉讼,几乎是“重新工业化”调查数量的两倍。有关行业不仅限于钢铁和工程等传统领域,还涵盖了光伏和电信等技术先进的行业。通过频繁的贸易摩擦,美国让中国制造业企业厌倦了处理各种贸易摩擦,它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扩大市场,挤压中国商品的国际出口空间,从而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降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4美元贬值政策进一步降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最终,产品市场将出现跨境竞争,产品价格通常是产品竞争的关键,这就是汇率对国际贸易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或被低估,它将为其产品出口做出贡献。为了减少中国和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美国将不可避免地使用弱势的美元来支持本地制造业公司的出口。同时,美元贬值将导致人民币真正升值,而人民币的增长将进一步阻碍我国的出口。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通过向市场投入大量资本,降低资本成本,支持商业投资以及向家庭消费放贷以刺激经济复苏,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于我国而言,人民币奖将降低我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目前,中国的出口贸易仍以加工贸易为特征。它利用价格作为竞争优势,并在汇率变化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中美之间的工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使用美元升值人民币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制成品对美国的竞争优势,并可能扰乱两国之间的长期分工。这可能会进一步缩小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利益。5促使中国制造业加快出口结构升级,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推出了一项生产计划,该计划为制造业创造了竞争优势,并加快了新一轮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总体战略是在先进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领域中与开发系统竞争,革命是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重点发展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疗服务,环境保护,海洋和航天技术等。制造业的回归不仅是传统工业的复兴和回归,而且是基于高科技和新兴技术(例如数字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中国一直将“劳动力成本优势”视为最大的“比较优势”,并大力发展了许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纺织和服装。我们忽略了传统的高科技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尤其是生物和未来的主导产业已在全球范围内被确认和培育,这导致我国的出口商品成为“比较优势陷阱”:出口过于集中于低技术含量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的明显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相对薄弱。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已恢复正常,资源和环境制约因素增加,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长急剧下降。专注于扩展内容和资源规模的全面开发模型是不可持续的。面对美国制造业的重新崛起以及一场新技术革命的“双边危机”,这场技术革命太独特并且依赖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中国制造业的当务之急是适应,出口和升级其出口结构并改善其质量和效率5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对策建议1从出口角度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1出口市场的开拓与丰富 首先是稳定和扩展欧盟,美国,中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市场。这种市场通常非常经济,具有强大的购买力,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市场。第二,寻找新的出口市场,例如非洲,东盟和拉丁美洲,以扩大业务范围。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价格低,与这些市场的消费量相符,因此在出口方面具有优势。第三是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根据中国的自由贸易网站,中国已经签署了13个自由贸易区。这些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比世界贸易组织(WTO)更有利,并大大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近年来,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区数量逐渐增加。中国将加强全球经济市场的拓展,开辟新的贸易路线,消除在出口国过度集中的风险。2 出口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一是加强42个制造业的出口,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2025年中国制造”倡议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第一步:奋斗十年,努力成为一个伟大的制造业国家。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水平将达到制造业实力领域的平均水平,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已大大提高,优势产业可以引导全球创新,实现全面工业化的目标。第三步:到2049年,稳定中国的制造业实力,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领导者。同时出口规模的稳定增长,优化出口结构,改变中国的出口增长方式,并侧重于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出口增长包括独立品牌、独立知识产权和独立上市,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引导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二是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自主出口,继续利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支持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第三,逐步取消加工贸易密集型能源密集型产业,在污染和资源密集型的,同时取消或减少税收减免、求生出口关税和出口控制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污染和资源密集型的监护;第四,同意原则、消除和输出“支持”,改善产品指导目录,目录和目录工业加工、贸易准入标准提高贸易和MAC的处理加工产品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吸引跨国公司的高科技生产工艺转移和中国研发中心为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企业独立的处理贸易和贸易促进逐步转换,从OEM加工到OEM设计和创建独立品牌。为了实现制造业的目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加强总体设计,促进创新能力建设,制定相应政策,完成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化,达到制造状态。3 出口摩擦的预警与处理 作为对美国制造业回归造成的贸易摩擦的回应。对于从中国进口的制成品,政府应建立出口预警机制,主要包括对本国和出口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市场状况进行检验。改变对关键市场或产品的分析,组织相关出口部门研究贸易壁垒的主要问题和趋势,加强对出口产品的敏感预警,及时发布信息,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高企业应对贸易冲突的能力与此同时,制造业出口商必须了解美国有关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政策,有效利用国际经济规则,积极应对争端。商业救济调查案件,如复杂的“反证据”案件,诉讼响应过程是困难的,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公司应该雇佣在处理商业纠纷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律师。此外,律师必须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告知公司应对过程,并解释每个阶段的各种预防措施和提前准备。如果有必要,他们也可以寻求政府的帮助。2从人力资本利用角度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1 促进人力资本利用中国制造业商协会的作用 中国制造商协会是由世界先进制造企业自愿设立的国际商会。这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建立组织的目的是敦促中国制造业接洽世界先进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经历一向科技创新,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和现代化,完成工业文明和建立一个可持续生产系统。制造业就业重回中国制造企业有显著的影响,中国的制造企业可以发挥协会作用,桥中间链接:一方面,中国制造企业协会可以添加广告显示屏制造企业,具体位置、领域、申请条件和其他条件在自己的网站。为了满足人才招聘的条件,中国制造商协会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找到工作,促进业务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协会也可以在中国各地举办专门的制造业人才招聘会,以满足制造业企业和失业或失业的制造业人才的招聘和就业需求。2 人力资本的培养与利用第一,积极推动教育体制创新,改变就业理念,教育部长袁桂仁在2016年两会期间表示,政府应推动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过渡。中国高等教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人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是不合理的。通过转型,我们创造出更符合实体经济发展、更能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人才。主要是鼓励、指导和监督地方高校的转型。要适应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从理论人员培训转向技术人员培训。第二,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提供实习平台。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要积极推进“人才创新促进计划”,重点建设一批领导者和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团队。鼓励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生产、教学和科研工作,利用人力资源、大学和科研院所和科技资源直接提供技术支持企业发展和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 3 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创新企业还可以通过实施激励措施来增加就业机会。制造企业可以根据其业务目标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评估可能与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有关。企业可以奖励合格的员工,以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招聘员工时,企业可以明确员工有培训机会,重视员工培训。因为定期的员工培训可以为员工提供大量与工作内容相关的经验,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帮助企业吸引优秀、高质量的员工。与此同时,它还实施了一项人类激励政策。制造企业在招聘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感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做好工作。同时,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在正确的环境中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例如,谷歌公司。它是为员工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的知名公司之一。公司配备了“隔音空间胶囊”,员工疲劳时可以好好休息。同时,它还配有滑梯,供员工下班后娱乐,也可用于消防疏散。同时,台球和电子娱乐和游戏设施可在大多数办公区域,给予员工适当的劳逸结合。

宏观类: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资本跨国流动的现状与前景,中国资本如何走出去,中国对外FDI(或者外国对中国的FDI)的现状与未来,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分析,香港(或者台湾)市场吸引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中非合作的利与弊,人民币海外流通现状与前景,欧盟第五次东扩的利与弊,论土耳其加入欧盟,俄罗斯经济复苏的原因分析,论世界经济进入转轨时期,中国巨额外汇的利与弊,论外资转移定价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应如何应对欧美的反倾销(或者技术垄断,或者贸易管制等等),中小型企业对外贸易现状与前景等等。微观类:中移动的对外投资策略的研究,论微软近期在华反盗版策略的影响(番茄花园,“黑屏”等),联想近期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等等。(提供了一些题材,希望能令你满意。同时写论文时建议使用双标题,因为双标题比较容易引起老师的兴趣)。

2021关于国际关系的论文怎么写

‍大外交·青年智库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Glory DiplomacyN2021/ N137技术变革与国际关系作者:丹尼尔·W·德茨纳(Daniel W Drezner):塔夫茨(Tufts)大学弗莱契尔(Fletcher) 法律和外交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在外交政策方面有诸多著作,同时也是《华盛顿邮报》和其他公共论坛的作家。摘要:本文反思了上个世纪技术变革对国际关系的两点主要影响。首先,他们相互影响;虽然不可否认技术变革影响着国际关系,但世界政治的变化也影响着技术变革。其次,任何技术变革是经济再分配和社会突破的一种表现。在技术变革之下,不仅会出现新的赢家,也会出现新的输家。技术变革改变了行为体的偏好,并且使新规范和新组织进行战略性构建。技术本身的性质以及公共部门推动创新的程度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为证明以上论点,本文特别关注了上个世纪对国际关系十分重要的两大创新:核武器和互联网。要词:创新;国际关系理论;互联网;自由主义;核武器;现实主义;技术文源:Daniel W Drezner,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编译:郭青城,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员助理研究员,现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审校:李燕,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员助理研究员,现就读于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再审:张童沿,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项目组《大译编参》执行主编,现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编译精选引言2019年,技术与国际关系(IR)之间的联系将出现变革。创新给各国带来了经济效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极度贫困的现象。而与此同时,新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威胁。与现代军队相比,上世纪军队的破坏力相形见绌。除此之外,创新也会引起社会动荡;这些变化引起某些人的焦虑情绪,进而催生了从伊斯兰国到反性骚扰的各种运动。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国赶超发达工业经济体,一些技术也导致了国家间权力分配从根本上转变,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也已经改变。世界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但另一方面,埃博拉疫情等事件也凸显了全球化体系的脆弱性。跨境互动高速发展,推特外交成为一种新外交形式。尽管存在保护主义激增的现象,但全球化仍在迅速发展。技术变革持续降低跨境交流的成本,其速度远超于政府提高壁垒的速度。一、理性主义对技术的看法对于大多数主权国家而言,技术与政治的关系十分简单,即拥有更多的技术创新等于拥有了更多的权力与财富。经济学家强调,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有着独特的重要性。大量经济计量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为发达国家贡献了60%至85%的经济增长;并且技术向较不发达经济体的扩散同样重要。据相关文献称,在大多数国家,外国技术来源约占生产力增长的90%;无论国家的权力分配或经济发展是怎样的状态,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都来自技术。而正是通过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才能将其经济实力转化为国家权利。由于技术能够使一个国家获得的财富最大化,并且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国家的安全,许多学者采用理性主义思想来看待国家行为体促进创新的活动。这在经济学文献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通常侧重于用国内经济变量来解释技术创新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可用性和成熟度、市场规模或经济体的创业能力。即使经济学家考虑到国家的作用,情况也是如此。他们认为政治因素发挥着次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经济学家经常将非经济因素视为附带因素。新现实主义者提出了一种与经济学家相呼应的看法。他们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迫使所有大国展开技术变革,否则将面临无法生存的风险。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依然很简单:无政府状态迫使技术在全世界迅速扩散。艾米莉•戈德曼(Emily Goldman)指出,“大多数新现实主义研究中,没有考虑技术传播会出现障碍,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源和信息”新现实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都认为,获取新技术的动机主导着其余一切因素。而这并不是大多数政治学家对国家制度变迁的看法。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无摩擦理论存在几个问题。最明显的是,它们忽视了国际关系是影响技术创新速度的自变量。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定义的五大典型创新类别:发明、生产过程创新、开拓新市场、发现新的供应来源、发展新的经济组织模式,皆涉及社会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机遇。熊彼特的三类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国际关系来实现的。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指出,“西欧各个王国和城邦之间的军事竞争刺激各国不断进行军事创新”。由此推断,在国家权力分配中,存在一个平衡点,能够激励各国投入技术创新。根据这一逻辑,单极世界会减慢技术创新的速度。超级大国感到十分安全,所以几乎没有动力投资于颠覆性创新;而其他国家认为自己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差距太大而失去创新信心。而多极化世界下,存在安全或不安全因素,并且这些因此能够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会刺激创新更加迅速发展。其他国际关系理论方法将领导者和落后者的国内政治作为关键解释变量。长周期理论和权力过渡理论都强调,有抱负的霸权国家的国内条件决定了它们的相对崛起。各国之所以获得霸权地位,是因为它们为在主导部门发展一系列技术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根据一些经济学家的说法,技术落后的国家在追赶上有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相对落后来跨越技术的死角。这些关于国际政治如何推动技术变革的解释本质上都体现了理性主义思想。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作为推动大规模科技投资的一个颇具说服力的因素——威望的作用被忽视了。威望的力量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才能从中受益,胜过其他参与者。历史上,许多被认为最重要的社会环境都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这可能导致国家行为体直接投资于军事领域的,或经济价值有限但能够极大树立国家威望的技术项目。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冷战时期,超级大国为载人航天项目投入了巨额资金。这种为了提高国家威望的科技投资,直到21世纪仍然影响着各国的研发投资。例如,2003年中国首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引发了竞争国的疯狂反应,包括美国承诺要重返月球并向火星发射载人任务。尽管如此,预算严重紧张的其他国家也表示有兴趣投资于空间研究。中国于2019年1月将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也同样引起了其他各国的反应。理性主义者关于国家为何投资于技术创新的解释,从直觉上讲是有道理的,但这样的解释是不充分的,尤其是对国际政治如何影响技术变革的描述并不正确。权力的分配、主要经济体国内机构的性质以及树立国家威望的需要等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技术创新,都不同于严格理性主义所给出的解释。二、国际政治中技术变革的多样性抽象地谈论技术变革有可能使我们一刀切的看待技术创新。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进行评估,各个国家并不是对所有技术一视同仁。例如,尽管一个国家的军事发展需要核武器以及互联网作为驱动力,但这两项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截然不同。有两个标准有助于分析不同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首先是开发或采用新技术所需的固定成本投资。大多数技术创新所需的固定成本较高,但随着一项技术逐渐标准化,开发此技术所需的投资可能会逐步减少。尽管如此,有些技术即使在标准化之后,仍然需要大量的投资,而这可能是因为技术投入生产的经济成本很高。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越大,各国试图获取新技术的壁垒就越大;而技术创新固定成本投资越低,有能力开发和使用该技术的国家就越多。另一个方面是技术创新的发起者更加符合公共部门的利益还是私营部门的利益。最有意义的技术创新是能够创造出“通用”的技术,既可以用来保护国家安全,也能服务民生。然而,一些技术创新并不能够投入到民用领域。那些固定成本高但有重要民用作用的技术是战略性技术(strategic tech),固定成本高的技术所得回报不断增长,这需要国家频繁干预,使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处于顶尖水平,避免依赖外国技术,民用飞机行业与当前5G网络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固定成本高、民用作用有限的技术属于威望技术(prestige tech),只有国家才有动力去开发,例如核武器的研发。固定成本低但私营部门机会有限的技术将被视为公共技术(public tech)。也就是说,如果技术创新的壁垒低,但对于私营部门利润微乎其微,那么这种新技术就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质。因此,私营部门开发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技术的动力较小,而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可观的社会效益,那么政府就会进行必要的投资。像疫苗研发之类的公共卫生创新就属于这类技术。最后,固定成本较低、多由私营部门进行的技术创新属于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这些产品的开发或许最初是以公用为目的,但其商业化十分明显,这逐渐成为这类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这种技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而人工智能未来也大有这种发展趋势。公共政策在决定技术扩散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各国有多种国内和国际激励措施来规范新技术的传播。并且处于技术前沿的政府将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理论上,这会促进技术创新。这种政策的连锁反应是限制了技术的跨国传播。同样,政府也可能限制影响国家军事实力的技术——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致力于抑制核武器扩散。三、技术如何影响国际关系有关国际关系的理论十分有限,不同的理论强调的要素也不同,但从现实主义理论到后结构主义的理论都侧重于权力、利益和规范等。技术变革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世界政治。本章将论述核武器和互联网的创新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权力核武器如何对国际政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核武器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这与其他大国确立地位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十分不同,从而改变了强权政治。一旦一个国家拥有了可被感知到的二次打击能力——通过增强国防或隐蔽其核储备的位置——他们就拥有了威慑力。然而,核威慑与常规军事威慑措施之间没有关联。同时,由于核武器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它们在世界政治其他领域的用途是有限的。即使与军事力量的其他方面相比,核武器的力量也不是完全可以替代的。发展核武器的一个自相矛盾的后果是,它使我们对国家权力的衡量与其他技术创新领域脱节。尽管成为核武器拥有国的门槛很高,但技术落后的国家有时也能够克服困难。建国初期的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仍然成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无论巴基斯坦还是朝鲜,都不处于技术前沿,然而这些国家却能够发展核弹头和弹道导弹技术。一旦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地位会大有不同,即使在一个国家在其他领域落后的情况下,其国家地位也会提高。这就解释了俄罗斯为什么会被视为21世纪的大国之一,尽管它的经济总量不到世界总量的4%。同时,这也是伊朗和朝鲜在过去几十年里受大国关注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核武器技术颇具名声,但互联网及其各种应用属于通用技术。网络空间的商业化产生了两种思想,是有关于互联网对权力的影响的。首先,互联网改变了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权力平衡。第二种观点认为,互联网赋予了自由民主政体,而非其他政体以权力。网络空间起源于美国,似乎十分重视开放性。而美国也认为互联网能够增强国家各方面的软实力。最近的发生的学术研究事件及其他事件使情况更加混乱。各国政府学会了如何对互联网进行监管,以更及时为国家利益服务。在内容监管、版权和隐私等问题上,大国政府得以在网络空间上有所作为。核武器这类威望技术增强了研制这些武器的国家行为体的力量,加剧了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之间的力量不平等。网络空间这类通用技术最初让自由民主国家受益更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修正主义行为体对它的扩散和利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权力平衡。(二)利益国家行为体将国际体系视为零和游戏还是非零和游戏引起学术界的激烈讨论。这种偏好差异是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存在差异的根源。各国如何对核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作出反应,为技术如何改变或揭示国家偏好的变化具有指导作用。核武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令人震惊的一点是,它歪曲了世界政治是零和游戏的概念。核时代的学者一致认为,美国在其存在的头十年在核武器方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美国对使用原子武器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毫不后悔。如果像现实主义者所宣称的那样,世界政治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场零和游戏,那么美国应该在20世纪50年代使用其武器对苏联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鉴于当时在军备竞赛中的优势,华盛顿在随后的任何冲突中都会获得相对优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看到核武器的出现,使一个强大政权致力于军备控制和核不扩散。从1963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开始,美国和俄罗斯达成了一系列军备控制协议,通过限制核弹头产量、运载工具类型和相关系统限制其核储备。事实上,核武器体制远比常规武器体制强大。而作为一种通用技术,互联网有望推动劳动生产率并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各国期待一种更加注重合作、非零和的监管体系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国和欧盟在竞争政策和隐私权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对于网络创新未能显著改变国家偏好,有几种可能的解释。由于网络空间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与对州际关系的影响一样大,各国政府在阐明政策偏好时会优先考虑国内政治因素。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互联网预期的生产力繁荣并未实现。与网络技术发展相关的一个经济趋势是自然垄断经济的出现。在世界政治中,威望技术和通用技术对国家行为体利益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核武器的破坏力导致了各国改变了其零和偏好,从而寻求更多的合作。对于自由主义者,核武器合作表明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可以促成各国在不太可能形成合作的领域进行合作。同时,网络创新的正和性质并不一定导致网络空间的更多合作。而对于现实主义者,网络空间中的冲突表明更多的相互依赖会产生更大的冲突。(三)规范据推测,技术对国际体系中规范的传播具有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无疑促进了规范的形成,而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是规范在新技术的使用中所起的作用。几乎按照定义,新技术出现在缺乏本土规范的环境中。新技术对社会世界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很难想象哪些规范、规则和行为准则是合适的。新的创新可能试图复制相似技术的规范和实践,但这些规范是否同样适用于新的技术领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试图将旧的规范应用到新的领域可能给人们带来严重的误解。这种动态在核武器和网络空间规范的演变中得到了体现。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最近的研究集中在改变或限制特定规范的战术和战略上。这与两个最大的核武器国家在核禁忌范围内获得某种程度的战术灵活性的努力是平行的。本世纪,反导和中导条约相继结束,削弱了整个军控体制。俄罗斯最近改变了其核理论,以降低使用低当量武器的门槛。作为回应,美国还改变了其理论,以“增强其定制威慑选项的灵活性和范围……以维护对区域侵略的可信威慑”。这种理论的转变是否会导致规范的转变尚不清楚。尽管如此,核武器作为一种界定大国关系的技术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核武器已经70多年没有使用过了。与核武器一样,网络空间的环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例如,在治理问题上,围绕如何管理互联网的辩论与创建网络空间架构的学术研究人员所熟悉的多利益相关者主义准则相呼应。到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建立在公私伙伴关系基础上的多利益相关者模式。正如杰弗里·兰蒂斯(Jeffrey Lantis)和丹尼尔·布鲁伯格(Daniel Bloomberg)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分散的网络空间,这个网络将是“民主的”,并将大公司、政府、民间社群,甚至学术界的观点视为同等重要的,以帮助建立互联网运行的标准”。最后,社交媒体的泛滥也改变了外交准则。现代互联网的创造者们几十年来对这种现象一直都有这种预感。1985年,研究人员警告说,网络话语不同于其他交流方式,它“倾向于唤起接受者的情感……而且接受者随后可能会做出加剧这种情况的反应”。有专家总结说,这些媒体与其他任何传播手段都有很大不同。许多旧规则不适用于这种模式。在这个世纪中,大国竞争对手在推特网上互相恶搞。在不同的技术领域,技术创新规范的演变各不相同。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对其使用的强烈禁忌表明,规范的标准建构主义模式正在深化和内化。然而,在网络空间方面,从其他领域引进的最初一套规范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网络规范仍在不断变化。四、结语本文探讨了技术创新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与严格理性主义的观点相反,文化和声望也会影响技术的创新和扩散的模式。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技术不仅仅是一个自变量,而是与国际关系相互影响。不管是哪种技术,其重大创新都会增强利用这些发明的参与者的力量。这种能源优势能否持续,取决于技术本身的质量。通用技术的均衡效应大于威望技术,技术对国家利益的影响是矛盾的。核武器极大促进了各国的合作,而网络空间发展却意想不到地引发了更大的冲突。威望技术创建的规范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强大。另一方面,通用技术下,发展出了一个更有争议的规范环境。通用技术的创新步伐可能会加快,与此同时其技术规范的创建和维护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技术创新会制造新威胁的担忧并不新鲜。另一方面,那些刚出现时看起来无法控制的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看起来发展得却很稳重。2019年,推特外交的概念似乎有些陌生;十年后,它可能会像我们现在听到外交电报一样奇怪。更准确地说,创新可能会在世界政治中造成暂时的不确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适应这些新技术。译者评述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上述文章将技术分为不同种类,论述了不同的技术是如何影响国家权力以及国际关系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并不充分,此前,更多的是借用经济学领域的思想理论,来解释技术对国家的影响,并且是以严格的理性主义来看待技术。而这种解释实际上并不全面,理由也不充分。将技术的影响放在国际关系理论下来解释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视角。技术创新与国际关系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早期的研究中,把技术只看做自变量,实际上技术也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关系的演变,使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实施创新。例如,冷战时期的美国和俄国进行军备竞赛,各国为了增强军事实力,在核武器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并且出于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即便是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也会斥巨资进行核技术的创新研发。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在国家权力方面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例如,核武器的研发会提高各国的国家地位,使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更有话语权。像核武器等这类威望性技术,会直接改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实力。再例如,中国5G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因为先进网络技术的作为一种通用技术,能够在民用领域发挥广泛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会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其作用。同时,国家利益与技术创新联系十分紧密。虽然技术在权力、利益等方面给各国带来不少积极影响,但同时如何规范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的问题也变得迫在眉睫。对于新兴的技术,有些常用的技术规范并不适用,怎样制定合理的规范仍然是我们在发展新技术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新技术固然关系到国家的权利,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也早已不是单纯的零和博弈,各国应当抱有合作的态度,适应技术创新爆发的时代,以服务国家,造福世界人民。问题互动问题1、威望技术对国际政治关系有何影响?问题2、如何看待各国抑制核武器扩散的做法?如果您对大外交智库【大译编参】本期的“编译精选”、“译者评述”、“问题互动”有所思考或高见,请在文末留下墨宝。编辑 / 王潇洒 审核 / 陈际界再审 / 王盖盖大外交青年智库独家出品个人|群体|企业|高校|智库|媒体|政府|国际组织合作联系邮箱大外交智库官方网站大外交智库即大外交青年智库(Youth Think-tank Of The Glory Diplomacy,简称Glory Diplomacy 或GD)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创始人是王盖盖。2020年,大外交智库又在中国深圳成立专门咨询公司,目前已成研究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与全球治理等事务的综合性全球思想库。此前,大外交智库聚焦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的青年原创方案、青年发展计划和青年外交延伸的助力与服务,推动大外交青年智库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下为中国大外交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也特别提倡、鼓励并支持大外交领域内青年大胆原创小心求证来实现价值增值,以期实现全球青年价值最优,从而聚集了全球各地区有志青年一起在当今时代为实现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目标而奋斗。因此,大外交智库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的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效果非常明显,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中营”,是中国大外交新型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一.逼近眼前的生死抉择  和平是人类最持久最朴实的追求。和平意味着生存的机会。人只有在和平的状态下才能正常从事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的建设性活动,生命的尊严也只能在和平状态下才有条件得以普遍展现。然而对和平的持久追求本身也表明了人类长期被战争所伴随的不幸事实。  战争,是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最大灾难之一。无论战争因何而起,它都不仅是手执武器的人互相残杀,更是平民的无辜受难。战争造成的惨烈后果——生灵涂炭、村庄被焚毁、城市成废墟……——从来就是要由人民来承受的。对于人民来说,战争意味着动荡、恐怖和死亡阴影。但战争却总在发生,人民防不胜防。  在人类历史上,和平与战争犹如一对连体儿。一方面,战争手段的运用之普遍和经常,使它几乎成了人类一种常规活动。阿里斯托芬曾通过剧作《和平》发出感慨:“一直在将你期待,一直在将你找寻;非同寻常的期待,非同寻常的找寻。”这正是频繁的战争造成和平稀缺的一个佐证。另一方面,人们从未停止过创造和平局面的努力和在战争的间隙中创造生活的努力。在和平与战争的交替中,是创造与毁灭的悲剧性交替。如果说过去这种悲剧性交替中,人类还可以在战争的间隙中重建生活,如今当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生化武器、核武器被发明出来,诱发战争的因素又愈益增加,核战呈一触即发之势,“生存还是毁灭”这个似乎过于形而上的问题已经逼近眼前,成了全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毁灭性的核战阴云笼罩下,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存在于制止战争和争取持久稳定的和平的努力之中。  二.和平与反战的思想探索  战争使人类历尽苦难而期盼着和平。但持久稳定的和平有赖于许多条件。对战争这一横贯全部人类史、称得上人类常规的活动进行反省并对诱发战争的原因进行探究,有助于为和平创造条件的努力。  在人类思想史上,和平与战争是一对永恒主题,探究从来没有停止过,所涉内容,十分广泛。尤其人们熟知的那些杰出思想家深具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作为思想家,他们不是简单地赞颂和平谴责战争,而是致力于对战争根源的挖掘和对战争性质的剖析,致力于探索摆脱战争的可能性和持久和平得以实现的条件,阐释的思想对于我们理性地认识战争和争取和平有着重要启示。  1.战争根源探究  思想家们从经济、政治、文化、人性等多方面对战争根源作了探寻,揭示了贫穷与战争之间存在着联系,种族、文化、宗教信仰冲突往往成为引发战争的因素,战争与人的攻击性和冒险精神,特别存在于某些人身上强烈的征服欲和野心有着关联。但我认为对战争根源所作的最重要探寻,是揭示了专制政体与战争的内在关系。这一思想在西方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指出专制僭主通过挑起战争使人民需要一个领袖。稍后,亚里士多德把专制政体判定为要靠战争来维系稳定的政体。十八世纪,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揭露了专制统治者和教权主义者为着权欲、为着征服、为着所谓主义把人民推入战祸的真相,并指出对外的战争和征服与对内的独裁专权相互支持这一事实。当代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则不约而同指出近现代一个事实:专制国家不仅屡屡到处挑起战争,而且彼此之间也经常爆发战争,哪怕意识形态相近甚或相同也难免兵戎相见,这与战争从未发生在民主国家之间呈耐人寻味的反差。这一反差对战争是专制政体的内在本性提供了颇为独特且有力的证据。  专制政体之成为战争根源,乃因作为这种政体特色而存在的专断权力在根本上处于无制约无制裁状态以及这种政体本质上的不正义和扩张、征服倾向。事实上,权力占有者对内的不义统治本身就酝酿着内战。对外,由于专制政体的权力来源、是否进行战争的抉择方式和取得战争经费的方式与共和政体判然有别,两种政体下民意的分量和人们生命的分量更是迥然不同,这使得战争决定如康德所指出的,在共和制下是最艰难的决定,但对专制者来说,却可以成为“全世界最不假思索的事情”。①所以,一旦实力具备或者以为实力具备,战争几乎是必然的选择。而对发动征服战争的人来说,战争可能带给他们的东西与带给人民的不一样。胜利带给他们的是财富、土地、荣耀和统治权的扩大,为取胜所必须付的代价却要由人民来支付;如果战败,战争发动者不必为后果负责,其惨烈后果将全部转嫁给人民,尽管人民从来没有机会对是否进行战争表达意见;如果面临灭顶之灾,“绑架”整个国家作“人质”,甚至拉全体人民作陪葬——这在历史和现实中都不少见。专制体制下权力与责任之间荒唐的不对称决定了使战争永久化是形形色色的专制统治者的共性。  但专制制度成为战争根源还不仅在于上述原因,还在于这种制度具有把某些作为战争发生可能性的因素刺激、挑逗起来引向战争的倾向。其实,无论人性中固有的攻击好斗性、冒险性,还是某些人的野心和征服欲,或者种族、文化、宗教信仰差异,都并不必然使人走向战争,它们都只是一些潜在的可能。但专制制度注定要把这些潜在可能变成现实的战争因素。因为这种制度既给了统治者凭借权力强制性驱赶人民上战场卖命从而使他们的野心和征服欲得以兑现的条件,又使他们可以利用欺骗、煽动和暴力思想的灌输使人性中原本可能通过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式释放的攻击性冒险性采取暴力的破坏性发泄方式。至于在不同种族、文化、信仰之间制造隔膜、挑起仇恨,加深误解和冲突,把差异变成战争的理由,更是专制国家惯用手法。  关于专制制度与战争的关系,专制制度导致战争是问题的一方面,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战争对民主国家的自由构成最大威胁。威胁不仅来自外部专制国的战争倾向,还因为战争将不可避免地会破坏民主国家作为人民自由之制度性保障的权力平衡。这就是托克维尔指出的那种危险:战争将不可避免地使参战的民主国家把对一切人的指挥权和对一切事物的管理权强制性地集中到行政当局。而一场持久的战争则势必把权力向行政当局集中的危险趋势固定下来。  战争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多侧面关系,提示了避免战争、实现持久和平的最重要思路。  2.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要避免战争、争取和平,需对战争本身抱理性态度。为和平而谋划的思想家们并不一概反对战争,他们中不少人赞成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战争并为之辩护。最重要辩护是对战争作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区分。把战争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的,与对战争的谴责一样源远流长,而且不光众多思想家作这样的区分,一般民众也自发地倾向这种区分。尽管在“何为正义何为非正义”的问题上分歧重重,但人类还是逐渐取得一些基本共识,如:侵略战争、征服战争,出自压迫、掠夺目的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基于自卫,为保卫和平和家园、为了自由和尊严而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杰出的思想者就战争问题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所作的是非辨析推动了基本共识的形成。从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开始达百年之久的希波战争,对希腊人来说,不仅是反抗侵略,而且是一场为着捍卫自己的城邦制而与强大的专制帝国进行的殊死斗争。斗争的胜利使希腊的独立城邦幸存下来,并创造了对全人类影响深远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基于这双重的正义性,希腊哲学家、诗人们,包括深刻揭露了战争残酷性的三大悲剧诗人无不引以自豪并为之辩护。即使反战立场最鲜明,以一系列喜剧鞭挞讽刺愚弄人民、鼓吹城邦之间内战的政客的诗人阿里斯托芬也对希波战争中抗击波斯入侵者的勇士大加赞扬。世界各大宗教创立者都反对战争,但也认肯了自卫的权利,尤其基督教一些著名神学家,如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他们都对这类权利作过有力论证。阿奎那不仅从战争理由、目的等方面梳理了使一场战争具有正义性的条件,还通过指出暴君在臣民中制造倾轧和纷争是犯了严重的叛乱罪,为推翻暴政的行动作了辩护。在十七世纪思想家洛克眼里,战争状态是一种敌对和毁灭的状态,这种看法表明了对战争的反感,但他同时坚决反对为了和平让无辜者乖乖地任人施暴。在他看来,这种由强暴和掠夺构成的和平无异于要民众充当驯顺的羔羊,不加抵抗地听任豺狼咬断自己的喉咙。人道主义者雨果主张以博爱促进和平,向往不再有持剑的士兵、不再有国界,整个宇宙为一家的和平前景。但他坚定表示,决不要低头屈膝的和平、专制下的和平、王朝下的和平。1869年的洛桑和平大会上,雨果提出和平的首要条件是解放,并认为为此“也许还需要最后一次战争”。二十世纪初,法国社会党领袖饶勒斯就日益逼近的战争对社会党人提出了双重任务:当战火还只是遥远的威胁时,应该用斗争来防止战争,但危急时刻就应该发动捍卫民族独立的战争。至于投入正义战争的必要性,爱因斯坦以反纳粹的战争为例作了透彻的表达。?�担�拔曳炊栽谌魏吻榭鱿率褂梦淞Α保�俺�桥龅揭韵�鹕���康牡牡腥恕保�八�尢跫�匾恍南�鹞液臀业拿褡濉��饩褪俏椅�裁慈衔�诙愿赌纱獾鹿�那榭鱿率褂梦淞κ潜匾�暮秃侠淼摹!雹?/P>  虽然对正义战争的辩护内容、角度各异,但在重要之处存在共性,这就是:基于现实主义的理性态度,注意到某些情势下战争与和平的悖论,看到非正义基础上的和平是不可靠的和虚假的。战争与和平的悖论主要存在于这样一种情况:当和平的吁求全然无效,正义的警告根本没用,这种情况下,拿起武器可能就成了和平的唯一机会。对此,就连反战立场近乎极端,视非正义的和平强于一场正义战争的西塞罗也不反对,他就表示过,享有不受侵扰的和平生活是“可以参战的唯一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使战争的性质转化为“为了和平的战争”、“结束战争的战争”,这个设想作为一种基于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无疑是看到了极端情况下和平局面也是需要以战斗来争取的,否则,为了避免参战而听任航行在公海的商船被一意孤行且无视国际准则的敌人击沉、平民无端丧身,既是对本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也助长了对方的战争气焰。而和平建立于什么样的基础上,直接关系到和平以及与和平相联系的那些价值的命运。当和平局面是以屈从于非正义为代价换来的,尤其当非正义是系统的,那么,无论就国与国之间还是一国之内而言,这种所谓和平都属于洛克、雨果坚决加以拒绝的“暴政下的和平”,它意味着隐型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民的生命以及生命的尊严之无保障,不亚于公开和显性的战争状态。然而,和平之所以珍贵,不就在于它是人们生活和尊严的前提吗?当面对这种情况,和平的机会或者说生存的机会就存在于重建正义的斗争之中。  3.对战争思想的清算  无论何时何处,战争的根源都不在民众。但战争在历史上已经成为惯例,与这不幸的惯例相应的那些道德和价值观长期支配着人们的是非评价。尤其专制主义长期盛行之处,对强力的崇拜把暴力道德化和神圣化,把为了宗教、文化、主义之争——这一切其实往往是统治欲征服欲的伪装——而牺牲人的生命说成天经地义;这些地方通过系统的谎言制造伪现实,通过系统的灌输既弱化人的智力,使人们轻易地相信弥天大谎,又把好战心理普遍植入人们内心,当统治者以个人野心冒充民族命运、把主义之争夸张为战争的必要性时,战争狂热也会像传染病一样在精神被毒害的民众中发作和蔓延。然而为战争殉难的始终是民众,他们应该成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主要力量。古今众多杰出思想者都注意到这一点,在探索建立持久和平的可能性中,清算战争思想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蔑视人的生命、煽动仇恨、制造分裂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思想家们的质疑和批判中首当其冲。这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往往具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不宽容性,这种不宽容可以把分歧和差异变成仇恨和战争;而对人的生命的蔑视,最赤裸裸也最野蛮的表现是要求所有人为某个特殊人物献身。这方面的清算主要是通过批判专制主义来进行的,可以说,古往今来抨击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批判无不涉此内容。这个角度的批判也最具实效。这从人道主义逐渐取得超意识形态、超文化和国界的公理地位,尊重生命日益成为无条件的道德律令和无论何种主义都不得逾越的正义底线以及与这一进程同步的专制主义日益衰落可以看到。尽管那种要所有人为一个人献身的野蛮原则至今在某些地方明里暗里仍在提倡和鼓励,但却已经从天经地义沦为很不合适宜。  在清算战争思想上,对英雄观的反省尤为引人注目。既往的英雄观把征服战争这种蹂躏世界的癫狂行为当成英雄行为来崇拜。这种传统英雄观不可避免要成为各个时代的人道主义思想家的反思目标,尤其自文艺复兴始,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文主义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我认为,在反省传统英雄观上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冲击力的当数伏尔泰。他对不义战争的起因及其恶果作了相当系统和深刻的揭露。特别指出征服战争不仅造成无数看得见的灾难,而且这种罪行在败坏和毁灭人性方面,灾难更无可估量。其大量作品把战争这种人类愚行和罪恶特别刺眼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催逼人们对战争和自身精神状况进行反省。基于对不义战争起因及其惨烈后果的认识,他具有一种独特的英雄观。历史上一向被视为英雄的,在他心目中多是罪犯。欧洲历史上,尤其自中世纪以来的王朝战争中,职业军人成了勇敢美德的化身而受到崇拜。伏尔泰却无情掀掉他们头上的神圣光环,称“这些编号列队的杀人犯在欧洲纵横,为的是干不了更正当的职业”。至于政治家和征服者这类哪个世纪也不短少的人,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特别是那些凭“强者有理”而逞威风的王朝统治者,“这批英雄”不过“是在家禽群中大发威风的狐狸和黄鼠狼”。他一反史家把眼睛盯在国王、征服者等显赫人物身上的作法,以无限的热情去关注开启人类智慧的人、那些在各国交战中不分国际、超越宗教分歧建立广泛交往以促进沟通和理解的人。无论这些人地位、境遇如何,在伏尔泰看来,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对这些在史学家视野之外的人,他作了如下评价:“进步的取得应该归功于散居欧洲某几个地方为数不多的智者和天才。他们几乎都长期默默无闻,时遭迫害。世界受战争蹂躏时,他们光照人世并给人间以安慰。”③伏尔泰的英雄观在撕开人们顶礼膜拜的那些“英雄”面具、破除野蛮原则加诸于人身上的魔咒的同时,又以对增进知识、超越狭隘立场造福于人类的人们的高度评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英雄标准。它有助于人们把误置的英雄崇拜热情转向真正崇高的人和事,转向和平与建设。伏尔泰之后,有更多的思想家致力于以健康有益的英雄观去抵制至今尚支配着许多人、使人倾向于轻视生命、倾向于好勇斗狠等破坏性热情的英雄观。杜威提出的“废除战争的唯一途径是使和平成为英雄的壮举”,便是一例。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多思想家在对战争思想的反省中把理性的触角伸向了爱国主义,对这一观念进行重新认识和具体分析。例如,德国启蒙运动领袖莱辛把“明?分�腊��饕逶谑裁吹胤讲辉俪晌�赖隆笔游�赖鲁墒斓谋曛荆挥胝庖坏赖赂锩�嗪粲Φ氖呛斩�绿岢隽硕园��饕濉凹右蕴崃叮��ピ闫伞钡木�袢挝瘛?9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海涅则在批判德国专制政治时区分了两种爱国主义:使人狭隘和充满仇恨的德国式爱国主义与使人心胸开阔和温暖的法国式爱国主义……。至于民族主义这一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而出现,从19世纪以来不断引发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战争的意识形态,更是被置于理性精神的审视之下,成为战争思想反省的延伸和发展。  还须一提的是,很早就有人注意到某些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使人对是否进行一场战争抱轻率态度。修昔底德发现,伯罗奔尼撒战争受到雅典青年热烈欢迎,他们渴望在战场上赢得荣耀。这种与杀戮连在一起的荣誉心与战争的历史一样古老,又随着战争本身一起延续至今,尽管它也没有逃脱思想者的理性审视。欧里披底斯在悲剧《请愿的妇女》中则揭示了侥幸心理使并非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赞成战争:“人民投票拥护战争,没有谁会想到自己会遇上死神;死尚遥远,他只想到其他人会面临那不幸命运;但如果他自己投票时也面对死神,希腊人就不会被战争的疯狂吞没”。其实,当代那些鼓噪或者加入好战喧嚣的人们很应该以欧里披底斯的揭示为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内心深处。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如何抉择,不仅关系到当下的每个人,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安全和福祉。在这个问题上,人颇为自相矛盾。一方面,人是所有动物中为后代谋划最多最远的,许多人甚至不惜为此铤而走险;另一方面,对子孙将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轻率之极。正如许多人在极端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为眼前利益而断子孙路一样,许多人也不顾战争将给当代和后代带来怎样的灾难而向往战争,某些地方则集体加入好战喧嚣,发作战争痉挛。  对形形色色战争思想的清算表明:为了创造一个没有杀戮的和平的生存环境,在建构一个正义的社会的同时,人也需要在对自身精神状况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克制自己的破坏性欲望和冲动——这是所有致力于和平的思想家们留下的精神遗训。  4.世界主义和世界政府理想  为了和平与正义而建立一个超越地域、文化、宗教界限的世界政府,这在西方是一个古老的梦。它基于各个地区或国家之间战事频仍的现实,依托于世界主义思想。而在对和平之路的探索中,世界主义和世界政府,无论从精神维度还是可操作性看,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一个颇有意思的事实是,探索和平之路的人们都是世界主义者,甘地可能是其中屈指可数的例外,我想这是因为他和他的民族正面临着争取国家独立的迫切任务。世界主义基于公理和人类的立场,把人性看得高于民族性,把人类共同利益看得高于任何特定民族或国家的利益。所以,世界主义者把对人类的忠诚置于一切责任之上,认为自己首先是人类的一员,然后才是特定民族特定国家的一员;这种立场和胸怀必然伴随着精神上的宽容,尊重差异和多样性,致力于从差异中发现共性,从多样性中看到统一性。世界主义早在古希腊就有萌芽和生长,尽管城邦之间具有强烈的排外性,但存在于整个希腊世界的几大圣地和共同节庆挑战了狭隘的地方观念,传输了一种“类世界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特别为视野广阔、思想突破了城邦界限的哲学家和诗人们所青睐。经过罗马这一颇具世界帝国之风的时代、又经具普世性的基督教会以及创建于中世纪时期的大学的催化,世界主义在思想界成为一种很具影响的精神倾向。但它真正成为遏止战争的重要精神资源应该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之时和之后。在这一过程,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充满血腥。世界主义者们相信,一个世界性的国家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和普世和平的保障。他们为着和平以各自的方式对世界施加了影响。例如,16世纪,北文艺复兴代表伊拉斯谟撰文揭露党派精神的狭隘,呼吁理性、宽容、公正解决争端和人类和睦相处;而他的欧洲统一梦作为一笔宝贵精神遗产深刻影响了日后的欧洲知识界。18世纪,莱辛已经明确提出超越民族偏见和不屈从于宗教偏见,通过剧本《智者纳旦》表达了世界一体、人类一家以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同出一源的思想,倡导宗教宽容和人类和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陷入民族主义迷狂的欧洲不仅变成各国混战的战场,而且交战国之间的仇恨成了一种气氛、一种习惯。要在这种情况下表现超越国界的公正立场无异于把各方仇恨引向自身,罗曼罗兰却超乎混战之上,以《超越混战》等一系列文章向仇恨公开宣战,并把“祖国还是公正?”“良心,即永恒真理还是祖国?”的尖锐问题推到人们面前。在欧洲,世界主义者有一个很长的精神谱系,仅从这里提到的便可看到,他们的正义呼声给了饱受战祸之苦的世界以慰藉;他们同失去理智的世界对话的努力给迷茫中的人们提示了回归理性的道路。  而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拥有自行其是的主权往往成为在国与国之间实现和平的最大障碍。对于和平之路的探寻者来说,寻求一种可以遏制战争、实现公正和平的超国家机构,乃是顺理成章的。最早明确表达世界政府理想的是尚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交的诗人但丁的著作《论世界帝国》。对这一理想作出热烈反应的伊拉斯谟的《呼吁和平》、法国圣皮埃尔的《永久和平方案》和卢梭的《圣皮埃尔〈永久和平方案〉摘要》等,都是有关世界政府设想的重要文献。但作了最系统探讨和论证的是康德。在《永久和平论》和其他一系列相关著作中,他提出,通过建立全球政府和平解决争端,历史将克服战争这种国际关系形式而趋向永久和平。他相信,通过建立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进而通过建立各个国家的联合体而实现世界大同,这是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自然而又必然的过程。他借关于永久和平的三大正式条款对此作了集中表述:第一,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是共和制;第二,国际权利以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第三,世界公民权利将限于以普遍的友好为条件。康德的设想及其所依托的理念受到黑格尔的奚落④,更被许多“现实主义者”讥为乌托邦,但其生命力和可操作性一步步被后来的历史发展所证明。  谈及世界主义和世界政府,国家主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世界主义精神意味着一种高于爱国主义的更高更广的忠诚;世界政府机构要有效或者说要有存在意义,则意味各个国家必须让渡出部分主权。一个各国拥有绝对主权的世界,只能是战争之剑高悬的祸患无穷的世界。大概正因为如此,探寻和平之路的思想家对国家主权往往持保留态度,当主权在一些地方成为抵拒公理的掩体从而阻碍建立正义与和平的努力,对主权观的检讨也就势所必然。  无论如何,宽容、尊重公理、世界主义等,为人们以理性的和平方式来消除社会灾难,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精神构架。  三. 创造和平局面的实践(上)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或者说是人们在战祸和战争阴影笼罩下争取和平的历史。在争取和平上,除了思想上的持续探索,还有实践上持续不断的努力,这些努力曾经或者正在起着遏制战争的作用,其中一些努力对于争取持久和平意义重大。  1. 和平主义运动  和平主义是一种反对用暴力解决冲突,以消灭战争和争取实现各民族间持久和平为目标的努力和主张,它是思潮也是社会运动。作为思潮的和平主义可以追溯到古代,作为一种运动,在欧洲也有上千年历史了。最早具规模的和平运动出现于暴力盛行的10、11世纪。这就是约10世纪末始于法国、11世纪初传遍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上帝和平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是在战争频繁发生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减少战事并在战争状态下遏制和缓和野蛮行为;其方式是通过多次宗教会议发出上帝和平令和上帝休战令。上帝和平令要求基督徒集体发誓支持和平,主要精神是严禁私斗和在战时保护非战斗人员,禁止在任何情况下侵犯僧侣、朝圣者、商人、妇孺、农民及其财产。通过上帝休战令则逐渐禁止在某些日子(如每周的某几天、某些宗教节日和大斋节期间)进行一切战争。就第一次和平运动把战事限制在一定时间和保护非战斗人员这两大内容看,如果向上追溯,其实是对希腊城邦时期一些从宗教节日中产生的惯例的回归,诸如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希腊全境必须休战,前往运动会的旅客不论来自何处、途经哪个城邦,都不得受干扰和侵犯。这在西方是一个可上溯很早又一直向后传递和延伸的传统。在这传统的链条上,以其教徒拒绝参加战争而闻名的贵格会是值得一提的重要一环。贵格会兴起于17世纪中叶的英格兰和北美殖民地。其教义的精神特征是和平主义,认为暴力导致分裂,而所有具高度道德价值的行为都是一种深刻而潜在的人类统一的表现,因而反对任何战争。贵格会教徒因其信仰拒绝参加战争,却并不能避免战争发生。正因为如此,教徒们有一种特别的义务感去致力于治愈战争创伤,自兴起到现在的三百多年间,教徒们在西方每次战争中都尽可能为交战双方提供援助,并致力于通过教育渠道消除既作为战争原因也是战争后果的仇恨和误解。⑤  无论历史和现实中,和平主义都有绝对的和有条件的之分。绝对的和平主义无条件地反对武力和战争。然而这种主义虽宽容却不明智。和平主义所依托的价值理念是尊重生命,这使得无条件反对一切战争的绝对和平主义无论在实践上和逻辑上都面临不可克服的困难。当面对爱因斯坦所说的那种敌人时,反对进行战争无异于听任无辜者的生命被消灭。二战时期,当侵华日军在我们国土上烧杀抢掠,当纳粹军队的铁蹄践踏着法国土地、纳粹的空军在伦敦上空日夜轰炸,拒绝拿起武器无异于把祖国拱手送给侵略者,无异于听任生命和文明一起毁灭。何况,在这类情况下,当战争已经发生而拒绝上战场,实际上正如一些论者所指出的,是把应该共同分担的危险推给了别人,这就产生了道义上的问题。罗尔斯曾批评道:在任何条件下都拒绝参与所有的战争是一种天真的必然具有偏狭色彩的观点。⑥我认为,天真在于不了解特定情况下战争与和平的悖论;由此也导致否认任何正义战争可能性的偏狭。正因为如此,在具和平主义思想的杰出人物中几乎没有谁绝对反对武力。即使和平运动无可争议的代表和精神象征甘地和马丁路德金,他们也支持某些情况下使用武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反对趁英国之危提出自治要求,而支持印军开赴欧洲战场“参加保卫帝国”,号召在英国的印度人在战争中作些工作,号召愿意参加的人登记为志愿队;第二次世界大

你的国际关系理论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新课标高中

2021关于国际关系的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好写的国际经济学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电子商务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研究  2、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3、对话与合作:环境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4、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  5、共赢性博弈论  6、东亚经济一体化主导问题研究  7、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8、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  9、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10、国际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学分析:一个“适当论”的视角

1、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2、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3、 广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4、 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5、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6、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功能定位7、 泛珠三角有关问题研究8、 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9、 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促进10、珠三角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1、企业集群与城镇化研究12、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研究13、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14、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15、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及预测16、广东城镇居民消费趋势预测与对策17、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研究18、科技进步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分析19、经济增长点问题研究20、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21、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22、政府宏观调控问题研究23、对公用事业规制的研究24、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研究25、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6、论经济增长方式27、论中国的经济增长28、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29、新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30、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史研究31、新自由主义意识与经济全球化3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33、制度与经济增长34、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35、虚拟经济研究36、我国的收入分配演变研究37、广东、香港、台湾三地经济发展状况对比38、广州支柱产业选择分析39、广东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40、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分析41、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42、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机制研究4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44、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契约关系分析45、相对优势原则与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46、腐败的经济学分析47、国民精神素质与经济增长48、李斯特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的借鉴49、转轨时期的经济思想研究50、相关行业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国际关系的论文2021怎么写啊

‍大外交·青年智库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Glory DiplomacyN2021/ N137技术变革与国际关系作者:丹尼尔·W·德茨纳(Daniel W Drezner):塔夫茨(Tufts)大学弗莱契尔(Fletcher) 法律和外交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在外交政策方面有诸多著作,同时也是《华盛顿邮报》和其他公共论坛的作家。摘要:本文反思了上个世纪技术变革对国际关系的两点主要影响。首先,他们相互影响;虽然不可否认技术变革影响着国际关系,但世界政治的变化也影响着技术变革。其次,任何技术变革是经济再分配和社会突破的一种表现。在技术变革之下,不仅会出现新的赢家,也会出现新的输家。技术变革改变了行为体的偏好,并且使新规范和新组织进行战略性构建。技术本身的性质以及公共部门推动创新的程度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为证明以上论点,本文特别关注了上个世纪对国际关系十分重要的两大创新:核武器和互联网。要词:创新;国际关系理论;互联网;自由主义;核武器;现实主义;技术文源:Daniel W Drezner,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编译:郭青城,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员助理研究员,现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审校:李燕,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员助理研究员,现就读于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再审:张童沿,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项目组《大译编参》执行主编,现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编译精选引言2019年,技术与国际关系(IR)之间的联系将出现变革。创新给各国带来了经济效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极度贫困的现象。而与此同时,新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威胁。与现代军队相比,上世纪军队的破坏力相形见绌。除此之外,创新也会引起社会动荡;这些变化引起某些人的焦虑情绪,进而催生了从伊斯兰国到反性骚扰的各种运动。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国赶超发达工业经济体,一些技术也导致了国家间权力分配从根本上转变,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也已经改变。世界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但另一方面,埃博拉疫情等事件也凸显了全球化体系的脆弱性。跨境互动高速发展,推特外交成为一种新外交形式。尽管存在保护主义激增的现象,但全球化仍在迅速发展。技术变革持续降低跨境交流的成本,其速度远超于政府提高壁垒的速度。一、理性主义对技术的看法对于大多数主权国家而言,技术与政治的关系十分简单,即拥有更多的技术创新等于拥有了更多的权力与财富。经济学家强调,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有着独特的重要性。大量经济计量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为发达国家贡献了60%至85%的经济增长;并且技术向较不发达经济体的扩散同样重要。据相关文献称,在大多数国家,外国技术来源约占生产力增长的90%;无论国家的权力分配或经济发展是怎样的状态,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都来自技术。而正是通过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才能将其经济实力转化为国家权利。由于技术能够使一个国家获得的财富最大化,并且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国家的安全,许多学者采用理性主义思想来看待国家行为体促进创新的活动。这在经济学文献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通常侧重于用国内经济变量来解释技术创新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可用性和成熟度、市场规模或经济体的创业能力。即使经济学家考虑到国家的作用,情况也是如此。他们认为政治因素发挥着次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经济学家经常将非经济因素视为附带因素。新现实主义者提出了一种与经济学家相呼应的看法。他们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迫使所有大国展开技术变革,否则将面临无法生存的风险。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依然很简单:无政府状态迫使技术在全世界迅速扩散。艾米莉•戈德曼(Emily Goldman)指出,“大多数新现实主义研究中,没有考虑技术传播会出现障碍,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源和信息”新现实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都认为,获取新技术的动机主导着其余一切因素。而这并不是大多数政治学家对国家制度变迁的看法。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无摩擦理论存在几个问题。最明显的是,它们忽视了国际关系是影响技术创新速度的自变量。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定义的五大典型创新类别:发明、生产过程创新、开拓新市场、发现新的供应来源、发展新的经济组织模式,皆涉及社会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机遇。熊彼特的三类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国际关系来实现的。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指出,“西欧各个王国和城邦之间的军事竞争刺激各国不断进行军事创新”。由此推断,在国家权力分配中,存在一个平衡点,能够激励各国投入技术创新。根据这一逻辑,单极世界会减慢技术创新的速度。超级大国感到十分安全,所以几乎没有动力投资于颠覆性创新;而其他国家认为自己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差距太大而失去创新信心。而多极化世界下,存在安全或不安全因素,并且这些因此能够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会刺激创新更加迅速发展。其他国际关系理论方法将领导者和落后者的国内政治作为关键解释变量。长周期理论和权力过渡理论都强调,有抱负的霸权国家的国内条件决定了它们的相对崛起。各国之所以获得霸权地位,是因为它们为在主导部门发展一系列技术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根据一些经济学家的说法,技术落后的国家在追赶上有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相对落后来跨越技术的死角。这些关于国际政治如何推动技术变革的解释本质上都体现了理性主义思想。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作为推动大规模科技投资的一个颇具说服力的因素——威望的作用被忽视了。威望的力量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才能从中受益,胜过其他参与者。历史上,许多被认为最重要的社会环境都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这可能导致国家行为体直接投资于军事领域的,或经济价值有限但能够极大树立国家威望的技术项目。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冷战时期,超级大国为载人航天项目投入了巨额资金。这种为了提高国家威望的科技投资,直到21世纪仍然影响着各国的研发投资。例如,2003年中国首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引发了竞争国的疯狂反应,包括美国承诺要重返月球并向火星发射载人任务。尽管如此,预算严重紧张的其他国家也表示有兴趣投资于空间研究。中国于2019年1月将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也同样引起了其他各国的反应。理性主义者关于国家为何投资于技术创新的解释,从直觉上讲是有道理的,但这样的解释是不充分的,尤其是对国际政治如何影响技术变革的描述并不正确。权力的分配、主要经济体国内机构的性质以及树立国家威望的需要等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技术创新,都不同于严格理性主义所给出的解释。二、国际政治中技术变革的多样性抽象地谈论技术变革有可能使我们一刀切的看待技术创新。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进行评估,各个国家并不是对所有技术一视同仁。例如,尽管一个国家的军事发展需要核武器以及互联网作为驱动力,但这两项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截然不同。有两个标准有助于分析不同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首先是开发或采用新技术所需的固定成本投资。大多数技术创新所需的固定成本较高,但随着一项技术逐渐标准化,开发此技术所需的投资可能会逐步减少。尽管如此,有些技术即使在标准化之后,仍然需要大量的投资,而这可能是因为技术投入生产的经济成本很高。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越大,各国试图获取新技术的壁垒就越大;而技术创新固定成本投资越低,有能力开发和使用该技术的国家就越多。另一个方面是技术创新的发起者更加符合公共部门的利益还是私营部门的利益。最有意义的技术创新是能够创造出“通用”的技术,既可以用来保护国家安全,也能服务民生。然而,一些技术创新并不能够投入到民用领域。那些固定成本高但有重要民用作用的技术是战略性技术(strategic tech),固定成本高的技术所得回报不断增长,这需要国家频繁干预,使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处于顶尖水平,避免依赖外国技术,民用飞机行业与当前5G网络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固定成本高、民用作用有限的技术属于威望技术(prestige tech),只有国家才有动力去开发,例如核武器的研发。固定成本低但私营部门机会有限的技术将被视为公共技术(public tech)。也就是说,如果技术创新的壁垒低,但对于私营部门利润微乎其微,那么这种新技术就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质。因此,私营部门开发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技术的动力较小,而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可观的社会效益,那么政府就会进行必要的投资。像疫苗研发之类的公共卫生创新就属于这类技术。最后,固定成本较低、多由私营部门进行的技术创新属于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这些产品的开发或许最初是以公用为目的,但其商业化十分明显,这逐渐成为这类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这种技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而人工智能未来也大有这种发展趋势。公共政策在决定技术扩散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各国有多种国内和国际激励措施来规范新技术的传播。并且处于技术前沿的政府将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理论上,这会促进技术创新。这种政策的连锁反应是限制了技术的跨国传播。同样,政府也可能限制影响国家军事实力的技术——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致力于抑制核武器扩散。三、技术如何影响国际关系有关国际关系的理论十分有限,不同的理论强调的要素也不同,但从现实主义理论到后结构主义的理论都侧重于权力、利益和规范等。技术变革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世界政治。本章将论述核武器和互联网的创新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权力核武器如何对国际政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核武器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这与其他大国确立地位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十分不同,从而改变了强权政治。一旦一个国家拥有了可被感知到的二次打击能力——通过增强国防或隐蔽其核储备的位置——他们就拥有了威慑力。然而,核威慑与常规军事威慑措施之间没有关联。同时,由于核武器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它们在世界政治其他领域的用途是有限的。即使与军事力量的其他方面相比,核武器的力量也不是完全可以替代的。发展核武器的一个自相矛盾的后果是,它使我们对国家权力的衡量与其他技术创新领域脱节。尽管成为核武器拥有国的门槛很高,但技术落后的国家有时也能够克服困难。建国初期的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仍然成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无论巴基斯坦还是朝鲜,都不处于技术前沿,然而这些国家却能够发展核弹头和弹道导弹技术。一旦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地位会大有不同,即使在一个国家在其他领域落后的情况下,其国家地位也会提高。这就解释了俄罗斯为什么会被视为21世纪的大国之一,尽管它的经济总量不到世界总量的4%。同时,这也是伊朗和朝鲜在过去几十年里受大国关注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核武器技术颇具名声,但互联网及其各种应用属于通用技术。网络空间的商业化产生了两种思想,是有关于互联网对权力的影响的。首先,互联网改变了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权力平衡。第二种观点认为,互联网赋予了自由民主政体,而非其他政体以权力。网络空间起源于美国,似乎十分重视开放性。而美国也认为互联网能够增强国家各方面的软实力。最近的发生的学术研究事件及其他事件使情况更加混乱。各国政府学会了如何对互联网进行监管,以更及时为国家利益服务。在内容监管、版权和隐私等问题上,大国政府得以在网络空间上有所作为。核武器这类威望技术增强了研制这些武器的国家行为体的力量,加剧了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之间的力量不平等。网络空间这类通用技术最初让自由民主国家受益更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修正主义行为体对它的扩散和利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权力平衡。(二)利益国家行为体将国际体系视为零和游戏还是非零和游戏引起学术界的激烈讨论。这种偏好差异是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存在差异的根源。各国如何对核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作出反应,为技术如何改变或揭示国家偏好的变化具有指导作用。核武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令人震惊的一点是,它歪曲了世界政治是零和游戏的概念。核时代的学者一致认为,美国在其存在的头十年在核武器方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美国对使用原子武器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毫不后悔。如果像现实主义者所宣称的那样,世界政治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场零和游戏,那么美国应该在20世纪50年代使用其武器对苏联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鉴于当时在军备竞赛中的优势,华盛顿在随后的任何冲突中都会获得相对优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看到核武器的出现,使一个强大政权致力于军备控制和核不扩散。从1963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开始,美国和俄罗斯达成了一系列军备控制协议,通过限制核弹头产量、运载工具类型和相关系统限制其核储备。事实上,核武器体制远比常规武器体制强大。而作为一种通用技术,互联网有望推动劳动生产率并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各国期待一种更加注重合作、非零和的监管体系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国和欧盟在竞争政策和隐私权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对于网络创新未能显著改变国家偏好,有几种可能的解释。由于网络空间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与对州际关系的影响一样大,各国政府在阐明政策偏好时会优先考虑国内政治因素。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互联网预期的生产力繁荣并未实现。与网络技术发展相关的一个经济趋势是自然垄断经济的出现。在世界政治中,威望技术和通用技术对国家行为体利益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核武器的破坏力导致了各国改变了其零和偏好,从而寻求更多的合作。对于自由主义者,核武器合作表明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可以促成各国在不太可能形成合作的领域进行合作。同时,网络创新的正和性质并不一定导致网络空间的更多合作。而对于现实主义者,网络空间中的冲突表明更多的相互依赖会产生更大的冲突。(三)规范据推测,技术对国际体系中规范的传播具有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无疑促进了规范的形成,而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是规范在新技术的使用中所起的作用。几乎按照定义,新技术出现在缺乏本土规范的环境中。新技术对社会世界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很难想象哪些规范、规则和行为准则是合适的。新的创新可能试图复制相似技术的规范和实践,但这些规范是否同样适用于新的技术领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试图将旧的规范应用到新的领域可能给人们带来严重的误解。这种动态在核武器和网络空间规范的演变中得到了体现。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最近的研究集中在改变或限制特定规范的战术和战略上。这与两个最大的核武器国家在核禁忌范围内获得某种程度的战术灵活性的努力是平行的。本世纪,反导和中导条约相继结束,削弱了整个军控体制。俄罗斯最近改变了其核理论,以降低使用低当量武器的门槛。作为回应,美国还改变了其理论,以“增强其定制威慑选项的灵活性和范围……以维护对区域侵略的可信威慑”。这种理论的转变是否会导致规范的转变尚不清楚。尽管如此,核武器作为一种界定大国关系的技术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核武器已经70多年没有使用过了。与核武器一样,网络空间的环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例如,在治理问题上,围绕如何管理互联网的辩论与创建网络空间架构的学术研究人员所熟悉的多利益相关者主义准则相呼应。到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建立在公私伙伴关系基础上的多利益相关者模式。正如杰弗里·兰蒂斯(Jeffrey Lantis)和丹尼尔·布鲁伯格(Daniel Bloomberg)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分散的网络空间,这个网络将是“民主的”,并将大公司、政府、民间社群,甚至学术界的观点视为同等重要的,以帮助建立互联网运行的标准”。最后,社交媒体的泛滥也改变了外交准则。现代互联网的创造者们几十年来对这种现象一直都有这种预感。1985年,研究人员警告说,网络话语不同于其他交流方式,它“倾向于唤起接受者的情感……而且接受者随后可能会做出加剧这种情况的反应”。有专家总结说,这些媒体与其他任何传播手段都有很大不同。许多旧规则不适用于这种模式。在这个世纪中,大国竞争对手在推特网上互相恶搞。在不同的技术领域,技术创新规范的演变各不相同。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对其使用的强烈禁忌表明,规范的标准建构主义模式正在深化和内化。然而,在网络空间方面,从其他领域引进的最初一套规范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网络规范仍在不断变化。四、结语本文探讨了技术创新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与严格理性主义的观点相反,文化和声望也会影响技术的创新和扩散的模式。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技术不仅仅是一个自变量,而是与国际关系相互影响。不管是哪种技术,其重大创新都会增强利用这些发明的参与者的力量。这种能源优势能否持续,取决于技术本身的质量。通用技术的均衡效应大于威望技术,技术对国家利益的影响是矛盾的。核武器极大促进了各国的合作,而网络空间发展却意想不到地引发了更大的冲突。威望技术创建的规范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强大。另一方面,通用技术下,发展出了一个更有争议的规范环境。通用技术的创新步伐可能会加快,与此同时其技术规范的创建和维护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技术创新会制造新威胁的担忧并不新鲜。另一方面,那些刚出现时看起来无法控制的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看起来发展得却很稳重。2019年,推特外交的概念似乎有些陌生;十年后,它可能会像我们现在听到外交电报一样奇怪。更准确地说,创新可能会在世界政治中造成暂时的不确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适应这些新技术。译者评述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上述文章将技术分为不同种类,论述了不同的技术是如何影响国家权力以及国际关系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并不充分,此前,更多的是借用经济学领域的思想理论,来解释技术对国家的影响,并且是以严格的理性主义来看待技术。而这种解释实际上并不全面,理由也不充分。将技术的影响放在国际关系理论下来解释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视角。技术创新与国际关系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早期的研究中,把技术只看做自变量,实际上技术也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关系的演变,使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实施创新。例如,冷战时期的美国和俄国进行军备竞赛,各国为了增强军事实力,在核武器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并且出于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即便是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也会斥巨资进行核技术的创新研发。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在国家权力方面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例如,核武器的研发会提高各国的国家地位,使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更有话语权。像核武器等这类威望性技术,会直接改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实力。再例如,中国5G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因为先进网络技术的作为一种通用技术,能够在民用领域发挥广泛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会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其作用。同时,国家利益与技术创新联系十分紧密。虽然技术在权力、利益等方面给各国带来不少积极影响,但同时如何规范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的问题也变得迫在眉睫。对于新兴的技术,有些常用的技术规范并不适用,怎样制定合理的规范仍然是我们在发展新技术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新技术固然关系到国家的权利,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也早已不是单纯的零和博弈,各国应当抱有合作的态度,适应技术创新爆发的时代,以服务国家,造福世界人民。问题互动问题1、威望技术对国际政治关系有何影响?问题2、如何看待各国抑制核武器扩散的做法?如果您对大外交智库【大译编参】本期的“编译精选”、“译者评述”、“问题互动”有所思考或高见,请在文末留下墨宝。编辑 / 王潇洒 审核 / 陈际界再审 / 王盖盖大外交青年智库独家出品个人|群体|企业|高校|智库|媒体|政府|国际组织合作联系邮箱大外交智库官方网站大外交智库即大外交青年智库(Youth Think-tank Of The Glory Diplomacy,简称Glory Diplomacy 或GD)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创始人是王盖盖。2020年,大外交智库又在中国深圳成立专门咨询公司,目前已成研究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与全球治理等事务的综合性全球思想库。此前,大外交智库聚焦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的青年原创方案、青年发展计划和青年外交延伸的助力与服务,推动大外交青年智库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下为中国大外交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也特别提倡、鼓励并支持大外交领域内青年大胆原创小心求证来实现价值增值,以期实现全球青年价值最优,从而聚集了全球各地区有志青年一起在当今时代为实现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目标而奋斗。因此,大外交智库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的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效果非常明显,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中营”,是中国大外交新型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国际关系论文 文献综述多少字?同学发给你啊

当前的国际关系经济上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政治上各国寻求自冷战结束后新的战略平衡点时期,文明上是西方现在文明改造东方文明,或者说是与伊斯兰文明不断冲突,中华现代文明寻求崛起的时期。总的的来说就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期 谢谢

2021关于国际关系的论文怎么写啊

国际关系论文 文献综述多少字?同学发给你啊

‍大外交·青年智库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Glory DiplomacyN2021/ N137技术变革与国际关系作者:丹尼尔·W·德茨纳(Daniel W Drezner):塔夫茨(Tufts)大学弗莱契尔(Fletcher) 法律和外交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在外交政策方面有诸多著作,同时也是《华盛顿邮报》和其他公共论坛的作家。摘要:本文反思了上个世纪技术变革对国际关系的两点主要影响。首先,他们相互影响;虽然不可否认技术变革影响着国际关系,但世界政治的变化也影响着技术变革。其次,任何技术变革是经济再分配和社会突破的一种表现。在技术变革之下,不仅会出现新的赢家,也会出现新的输家。技术变革改变了行为体的偏好,并且使新规范和新组织进行战略性构建。技术本身的性质以及公共部门推动创新的程度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为证明以上论点,本文特别关注了上个世纪对国际关系十分重要的两大创新:核武器和互联网。要词:创新;国际关系理论;互联网;自由主义;核武器;现实主义;技术文源:Daniel W Drezner,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编译:郭青城,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员助理研究员,现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审校:李燕,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员助理研究员,现就读于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再审:张童沿,大外交智库外文编译评论项目组《大译编参》执行主编,现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编译精选引言2019年,技术与国际关系(IR)之间的联系将出现变革。创新给各国带来了经济效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极度贫困的现象。而与此同时,新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威胁。与现代军队相比,上世纪军队的破坏力相形见绌。除此之外,创新也会引起社会动荡;这些变化引起某些人的焦虑情绪,进而催生了从伊斯兰国到反性骚扰的各种运动。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国赶超发达工业经济体,一些技术也导致了国家间权力分配从根本上转变,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也已经改变。世界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但另一方面,埃博拉疫情等事件也凸显了全球化体系的脆弱性。跨境互动高速发展,推特外交成为一种新外交形式。尽管存在保护主义激增的现象,但全球化仍在迅速发展。技术变革持续降低跨境交流的成本,其速度远超于政府提高壁垒的速度。一、理性主义对技术的看法对于大多数主权国家而言,技术与政治的关系十分简单,即拥有更多的技术创新等于拥有了更多的权力与财富。经济学家强调,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有着独特的重要性。大量经济计量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为发达国家贡献了60%至85%的经济增长;并且技术向较不发达经济体的扩散同样重要。据相关文献称,在大多数国家,外国技术来源约占生产力增长的90%;无论国家的权力分配或经济发展是怎样的状态,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都来自技术。而正是通过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才能将其经济实力转化为国家权利。由于技术能够使一个国家获得的财富最大化,并且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国家的安全,许多学者采用理性主义思想来看待国家行为体促进创新的活动。这在经济学文献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通常侧重于用国内经济变量来解释技术创新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可用性和成熟度、市场规模或经济体的创业能力。即使经济学家考虑到国家的作用,情况也是如此。他们认为政治因素发挥着次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经济学家经常将非经济因素视为附带因素。新现实主义者提出了一种与经济学家相呼应的看法。他们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迫使所有大国展开技术变革,否则将面临无法生存的风险。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依然很简单:无政府状态迫使技术在全世界迅速扩散。艾米莉•戈德曼(Emily Goldman)指出,“大多数新现实主义研究中,没有考虑技术传播会出现障碍,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源和信息”新现实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都认为,获取新技术的动机主导着其余一切因素。而这并不是大多数政治学家对国家制度变迁的看法。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无摩擦理论存在几个问题。最明显的是,它们忽视了国际关系是影响技术创新速度的自变量。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定义的五大典型创新类别:发明、生产过程创新、开拓新市场、发现新的供应来源、发展新的经济组织模式,皆涉及社会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机遇。熊彼特的三类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国际关系来实现的。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指出,“西欧各个王国和城邦之间的军事竞争刺激各国不断进行军事创新”。由此推断,在国家权力分配中,存在一个平衡点,能够激励各国投入技术创新。根据这一逻辑,单极世界会减慢技术创新的速度。超级大国感到十分安全,所以几乎没有动力投资于颠覆性创新;而其他国家认为自己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差距太大而失去创新信心。而多极化世界下,存在安全或不安全因素,并且这些因此能够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会刺激创新更加迅速发展。其他国际关系理论方法将领导者和落后者的国内政治作为关键解释变量。长周期理论和权力过渡理论都强调,有抱负的霸权国家的国内条件决定了它们的相对崛起。各国之所以获得霸权地位,是因为它们为在主导部门发展一系列技术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根据一些经济学家的说法,技术落后的国家在追赶上有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相对落后来跨越技术的死角。这些关于国际政治如何推动技术变革的解释本质上都体现了理性主义思想。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作为推动大规模科技投资的一个颇具说服力的因素——威望的作用被忽视了。威望的力量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才能从中受益,胜过其他参与者。历史上,许多被认为最重要的社会环境都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这可能导致国家行为体直接投资于军事领域的,或经济价值有限但能够极大树立国家威望的技术项目。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冷战时期,超级大国为载人航天项目投入了巨额资金。这种为了提高国家威望的科技投资,直到21世纪仍然影响着各国的研发投资。例如,2003年中国首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引发了竞争国的疯狂反应,包括美国承诺要重返月球并向火星发射载人任务。尽管如此,预算严重紧张的其他国家也表示有兴趣投资于空间研究。中国于2019年1月将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也同样引起了其他各国的反应。理性主义者关于国家为何投资于技术创新的解释,从直觉上讲是有道理的,但这样的解释是不充分的,尤其是对国际政治如何影响技术变革的描述并不正确。权力的分配、主要经济体国内机构的性质以及树立国家威望的需要等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技术创新,都不同于严格理性主义所给出的解释。二、国际政治中技术变革的多样性抽象地谈论技术变革有可能使我们一刀切的看待技术创新。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军事角度进行评估,各个国家并不是对所有技术一视同仁。例如,尽管一个国家的军事发展需要核武器以及互联网作为驱动力,但这两项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截然不同。有两个标准有助于分析不同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首先是开发或采用新技术所需的固定成本投资。大多数技术创新所需的固定成本较高,但随着一项技术逐渐标准化,开发此技术所需的投资可能会逐步减少。尽管如此,有些技术即使在标准化之后,仍然需要大量的投资,而这可能是因为技术投入生产的经济成本很高。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越大,各国试图获取新技术的壁垒就越大;而技术创新固定成本投资越低,有能力开发和使用该技术的国家就越多。另一个方面是技术创新的发起者更加符合公共部门的利益还是私营部门的利益。最有意义的技术创新是能够创造出“通用”的技术,既可以用来保护国家安全,也能服务民生。然而,一些技术创新并不能够投入到民用领域。那些固定成本高但有重要民用作用的技术是战略性技术(strategic tech),固定成本高的技术所得回报不断增长,这需要国家频繁干预,使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处于顶尖水平,避免依赖外国技术,民用飞机行业与当前5G网络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固定成本高、民用作用有限的技术属于威望技术(prestige tech),只有国家才有动力去开发,例如核武器的研发。固定成本低但私营部门机会有限的技术将被视为公共技术(public tech)。也就是说,如果技术创新的壁垒低,但对于私营部门利润微乎其微,那么这种新技术就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质。因此,私营部门开发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技术的动力较小,而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可观的社会效益,那么政府就会进行必要的投资。像疫苗研发之类的公共卫生创新就属于这类技术。最后,固定成本较低、多由私营部门进行的技术创新属于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这些产品的开发或许最初是以公用为目的,但其商业化十分明显,这逐渐成为这类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这种技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而人工智能未来也大有这种发展趋势。公共政策在决定技术扩散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各国有多种国内和国际激励措施来规范新技术的传播。并且处于技术前沿的政府将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理论上,这会促进技术创新。这种政策的连锁反应是限制了技术的跨国传播。同样,政府也可能限制影响国家军事实力的技术——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致力于抑制核武器扩散。三、技术如何影响国际关系有关国际关系的理论十分有限,不同的理论强调的要素也不同,但从现实主义理论到后结构主义的理论都侧重于权力、利益和规范等。技术变革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世界政治。本章将论述核武器和互联网的创新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权力核武器如何对国际政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核武器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这与其他大国确立地位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十分不同,从而改变了强权政治。一旦一个国家拥有了可被感知到的二次打击能力——通过增强国防或隐蔽其核储备的位置——他们就拥有了威慑力。然而,核威慑与常规军事威慑措施之间没有关联。同时,由于核武器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它们在世界政治其他领域的用途是有限的。即使与军事力量的其他方面相比,核武器的力量也不是完全可以替代的。发展核武器的一个自相矛盾的后果是,它使我们对国家权力的衡量与其他技术创新领域脱节。尽管成为核武器拥有国的门槛很高,但技术落后的国家有时也能够克服困难。建国初期的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仍然成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无论巴基斯坦还是朝鲜,都不处于技术前沿,然而这些国家却能够发展核弹头和弹道导弹技术。一旦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地位会大有不同,即使在一个国家在其他领域落后的情况下,其国家地位也会提高。这就解释了俄罗斯为什么会被视为21世纪的大国之一,尽管它的经济总量不到世界总量的4%。同时,这也是伊朗和朝鲜在过去几十年里受大国关注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核武器技术颇具名声,但互联网及其各种应用属于通用技术。网络空间的商业化产生了两种思想,是有关于互联网对权力的影响的。首先,互联网改变了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权力平衡。第二种观点认为,互联网赋予了自由民主政体,而非其他政体以权力。网络空间起源于美国,似乎十分重视开放性。而美国也认为互联网能够增强国家各方面的软实力。最近的发生的学术研究事件及其他事件使情况更加混乱。各国政府学会了如何对互联网进行监管,以更及时为国家利益服务。在内容监管、版权和隐私等问题上,大国政府得以在网络空间上有所作为。核武器这类威望技术增强了研制这些武器的国家行为体的力量,加剧了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之间的力量不平等。网络空间这类通用技术最初让自由民主国家受益更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修正主义行为体对它的扩散和利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权力平衡。(二)利益国家行为体将国际体系视为零和游戏还是非零和游戏引起学术界的激烈讨论。这种偏好差异是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存在差异的根源。各国如何对核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作出反应,为技术如何改变或揭示国家偏好的变化具有指导作用。核武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令人震惊的一点是,它歪曲了世界政治是零和游戏的概念。核时代的学者一致认为,美国在其存在的头十年在核武器方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美国对使用原子武器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毫不后悔。如果像现实主义者所宣称的那样,世界政治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场零和游戏,那么美国应该在20世纪50年代使用其武器对苏联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鉴于当时在军备竞赛中的优势,华盛顿在随后的任何冲突中都会获得相对优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看到核武器的出现,使一个强大政权致力于军备控制和核不扩散。从1963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开始,美国和俄罗斯达成了一系列军备控制协议,通过限制核弹头产量、运载工具类型和相关系统限制其核储备。事实上,核武器体制远比常规武器体制强大。而作为一种通用技术,互联网有望推动劳动生产率并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各国期待一种更加注重合作、非零和的监管体系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国和欧盟在竞争政策和隐私权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对于网络创新未能显著改变国家偏好,有几种可能的解释。由于网络空间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与对州际关系的影响一样大,各国政府在阐明政策偏好时会优先考虑国内政治因素。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互联网预期的生产力繁荣并未实现。与网络技术发展相关的一个经济趋势是自然垄断经济的出现。在世界政治中,威望技术和通用技术对国家行为体利益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核武器的破坏力导致了各国改变了其零和偏好,从而寻求更多的合作。对于自由主义者,核武器合作表明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可以促成各国在不太可能形成合作的领域进行合作。同时,网络创新的正和性质并不一定导致网络空间的更多合作。而对于现实主义者,网络空间中的冲突表明更多的相互依赖会产生更大的冲突。(三)规范据推测,技术对国际体系中规范的传播具有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无疑促进了规范的形成,而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是规范在新技术的使用中所起的作用。几乎按照定义,新技术出现在缺乏本土规范的环境中。新技术对社会世界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很难想象哪些规范、规则和行为准则是合适的。新的创新可能试图复制相似技术的规范和实践,但这些规范是否同样适用于新的技术领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试图将旧的规范应用到新的领域可能给人们带来严重的误解。这种动态在核武器和网络空间规范的演变中得到了体现。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最近的研究集中在改变或限制特定规范的战术和战略上。这与两个最大的核武器国家在核禁忌范围内获得某种程度的战术灵活性的努力是平行的。本世纪,反导和中导条约相继结束,削弱了整个军控体制。俄罗斯最近改变了其核理论,以降低使用低当量武器的门槛。作为回应,美国还改变了其理论,以“增强其定制威慑选项的灵活性和范围……以维护对区域侵略的可信威慑”。这种理论的转变是否会导致规范的转变尚不清楚。尽管如此,核武器作为一种界定大国关系的技术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核武器已经70多年没有使用过了。与核武器一样,网络空间的环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例如,在治理问题上,围绕如何管理互联网的辩论与创建网络空间架构的学术研究人员所熟悉的多利益相关者主义准则相呼应。到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建立在公私伙伴关系基础上的多利益相关者模式。正如杰弗里·兰蒂斯(Jeffrey Lantis)和丹尼尔·布鲁伯格(Daniel Bloomberg)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分散的网络空间,这个网络将是“民主的”,并将大公司、政府、民间社群,甚至学术界的观点视为同等重要的,以帮助建立互联网运行的标准”。最后,社交媒体的泛滥也改变了外交准则。现代互联网的创造者们几十年来对这种现象一直都有这种预感。1985年,研究人员警告说,网络话语不同于其他交流方式,它“倾向于唤起接受者的情感……而且接受者随后可能会做出加剧这种情况的反应”。有专家总结说,这些媒体与其他任何传播手段都有很大不同。许多旧规则不适用于这种模式。在这个世纪中,大国竞争对手在推特网上互相恶搞。在不同的技术领域,技术创新规范的演变各不相同。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对其使用的强烈禁忌表明,规范的标准建构主义模式正在深化和内化。然而,在网络空间方面,从其他领域引进的最初一套规范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网络规范仍在不断变化。四、结语本文探讨了技术创新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与严格理性主义的观点相反,文化和声望也会影响技术的创新和扩散的模式。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技术不仅仅是一个自变量,而是与国际关系相互影响。不管是哪种技术,其重大创新都会增强利用这些发明的参与者的力量。这种能源优势能否持续,取决于技术本身的质量。通用技术的均衡效应大于威望技术,技术对国家利益的影响是矛盾的。核武器极大促进了各国的合作,而网络空间发展却意想不到地引发了更大的冲突。威望技术创建的规范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强大。另一方面,通用技术下,发展出了一个更有争议的规范环境。通用技术的创新步伐可能会加快,与此同时其技术规范的创建和维护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技术创新会制造新威胁的担忧并不新鲜。另一方面,那些刚出现时看起来无法控制的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看起来发展得却很稳重。2019年,推特外交的概念似乎有些陌生;十年后,它可能会像我们现在听到外交电报一样奇怪。更准确地说,创新可能会在世界政治中造成暂时的不确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适应这些新技术。译者评述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上述文章将技术分为不同种类,论述了不同的技术是如何影响国家权力以及国际关系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并不充分,此前,更多的是借用经济学领域的思想理论,来解释技术对国家的影响,并且是以严格的理性主义来看待技术。而这种解释实际上并不全面,理由也不充分。将技术的影响放在国际关系理论下来解释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视角。技术创新与国际关系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早期的研究中,把技术只看做自变量,实际上技术也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关系的演变,使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实施创新。例如,冷战时期的美国和俄国进行军备竞赛,各国为了增强军事实力,在核武器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并且出于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即便是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也会斥巨资进行核技术的创新研发。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在国家权力方面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例如,核武器的研发会提高各国的国家地位,使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更有话语权。像核武器等这类威望性技术,会直接改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实力。再例如,中国5G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因为先进网络技术的作为一种通用技术,能够在民用领域发挥广泛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会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其作用。同时,国家利益与技术创新联系十分紧密。虽然技术在权力、利益等方面给各国带来不少积极影响,但同时如何规范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的问题也变得迫在眉睫。对于新兴的技术,有些常用的技术规范并不适用,怎样制定合理的规范仍然是我们在发展新技术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新技术固然关系到国家的权利,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也早已不是单纯的零和博弈,各国应当抱有合作的态度,适应技术创新爆发的时代,以服务国家,造福世界人民。问题互动问题1、威望技术对国际政治关系有何影响?问题2、如何看待各国抑制核武器扩散的做法?如果您对大外交智库【大译编参】本期的“编译精选”、“译者评述”、“问题互动”有所思考或高见,请在文末留下墨宝。编辑 / 王潇洒 审核 / 陈际界再审 / 王盖盖大外交青年智库独家出品个人|群体|企业|高校|智库|媒体|政府|国际组织合作联系邮箱大外交智库官方网站大外交智库即大外交青年智库(Youth Think-tank Of The Glory Diplomacy,简称Glory Diplomacy 或GD)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创始人是王盖盖。2020年,大外交智库又在中国深圳成立专门咨询公司,目前已成研究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与全球治理等事务的综合性全球思想库。此前,大外交智库聚焦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的青年原创方案、青年发展计划和青年外交延伸的助力与服务,推动大外交青年智库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下为中国大外交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也特别提倡、鼓励并支持大外交领域内青年大胆原创小心求证来实现价值增值,以期实现全球青年价值最优,从而聚集了全球各地区有志青年一起在当今时代为实现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目标而奋斗。因此,大外交智库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的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效果非常明显,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中营”,是中国大外交新型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一.逼近眼前的生死抉择  和平是人类最持久最朴实的追求。和平意味着生存的机会。人只有在和平的状态下才能正常从事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的建设性活动,生命的尊严也只能在和平状态下才有条件得以普遍展现。然而对和平的持久追求本身也表明了人类长期被战争所伴随的不幸事实。  战争,是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最大灾难之一。无论战争因何而起,它都不仅是手执武器的人互相残杀,更是平民的无辜受难。战争造成的惨烈后果——生灵涂炭、村庄被焚毁、城市成废墟……——从来就是要由人民来承受的。对于人民来说,战争意味着动荡、恐怖和死亡阴影。但战争却总在发生,人民防不胜防。  在人类历史上,和平与战争犹如一对连体儿。一方面,战争手段的运用之普遍和经常,使它几乎成了人类一种常规活动。阿里斯托芬曾通过剧作《和平》发出感慨:“一直在将你期待,一直在将你找寻;非同寻常的期待,非同寻常的找寻。”这正是频繁的战争造成和平稀缺的一个佐证。另一方面,人们从未停止过创造和平局面的努力和在战争的间隙中创造生活的努力。在和平与战争的交替中,是创造与毁灭的悲剧性交替。如果说过去这种悲剧性交替中,人类还可以在战争的间隙中重建生活,如今当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生化武器、核武器被发明出来,诱发战争的因素又愈益增加,核战呈一触即发之势,“生存还是毁灭”这个似乎过于形而上的问题已经逼近眼前,成了全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毁灭性的核战阴云笼罩下,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存在于制止战争和争取持久稳定的和平的努力之中。  二.和平与反战的思想探索  战争使人类历尽苦难而期盼着和平。但持久稳定的和平有赖于许多条件。对战争这一横贯全部人类史、称得上人类常规的活动进行反省并对诱发战争的原因进行探究,有助于为和平创造条件的努力。  在人类思想史上,和平与战争是一对永恒主题,探究从来没有停止过,所涉内容,十分广泛。尤其人们熟知的那些杰出思想家深具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作为思想家,他们不是简单地赞颂和平谴责战争,而是致力于对战争根源的挖掘和对战争性质的剖析,致力于探索摆脱战争的可能性和持久和平得以实现的条件,阐释的思想对于我们理性地认识战争和争取和平有着重要启示。  1.战争根源探究  思想家们从经济、政治、文化、人性等多方面对战争根源作了探寻,揭示了贫穷与战争之间存在着联系,种族、文化、宗教信仰冲突往往成为引发战争的因素,战争与人的攻击性和冒险精神,特别存在于某些人身上强烈的征服欲和野心有着关联。但我认为对战争根源所作的最重要探寻,是揭示了专制政体与战争的内在关系。这一思想在西方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指出专制僭主通过挑起战争使人民需要一个领袖。稍后,亚里士多德把专制政体判定为要靠战争来维系稳定的政体。十八世纪,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揭露了专制统治者和教权主义者为着权欲、为着征服、为着所谓主义把人民推入战祸的真相,并指出对外的战争和征服与对内的独裁专权相互支持这一事实。当代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则不约而同指出近现代一个事实:专制国家不仅屡屡到处挑起战争,而且彼此之间也经常爆发战争,哪怕意识形态相近甚或相同也难免兵戎相见,这与战争从未发生在民主国家之间呈耐人寻味的反差。这一反差对战争是专制政体的内在本性提供了颇为独特且有力的证据。  专制政体之成为战争根源,乃因作为这种政体特色而存在的专断权力在根本上处于无制约无制裁状态以及这种政体本质上的不正义和扩张、征服倾向。事实上,权力占有者对内的不义统治本身就酝酿着内战。对外,由于专制政体的权力来源、是否进行战争的抉择方式和取得战争经费的方式与共和政体判然有别,两种政体下民意的分量和人们生命的分量更是迥然不同,这使得战争决定如康德所指出的,在共和制下是最艰难的决定,但对专制者来说,却可以成为“全世界最不假思索的事情”。①所以,一旦实力具备或者以为实力具备,战争几乎是必然的选择。而对发动征服战争的人来说,战争可能带给他们的东西与带给人民的不一样。胜利带给他们的是财富、土地、荣耀和统治权的扩大,为取胜所必须付的代价却要由人民来支付;如果战败,战争发动者不必为后果负责,其惨烈后果将全部转嫁给人民,尽管人民从来没有机会对是否进行战争表达意见;如果面临灭顶之灾,“绑架”整个国家作“人质”,甚至拉全体人民作陪葬——这在历史和现实中都不少见。专制体制下权力与责任之间荒唐的不对称决定了使战争永久化是形形色色的专制统治者的共性。  但专制制度成为战争根源还不仅在于上述原因,还在于这种制度具有把某些作为战争发生可能性的因素刺激、挑逗起来引向战争的倾向。其实,无论人性中固有的攻击好斗性、冒险性,还是某些人的野心和征服欲,或者种族、文化、宗教信仰差异,都并不必然使人走向战争,它们都只是一些潜在的可能。但专制制度注定要把这些潜在可能变成现实的战争因素。因为这种制度既给了统治者凭借权力强制性驱赶人民上战场卖命从而使他们的野心和征服欲得以兑现的条件,又使他们可以利用欺骗、煽动和暴力思想的灌输使人性中原本可能通过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式释放的攻击性冒险性采取暴力的破坏性发泄方式。至于在不同种族、文化、信仰之间制造隔膜、挑起仇恨,加深误解和冲突,把差异变成战争的理由,更是专制国家惯用手法。  关于专制制度与战争的关系,专制制度导致战争是问题的一方面,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战争对民主国家的自由构成最大威胁。威胁不仅来自外部专制国的战争倾向,还因为战争将不可避免地会破坏民主国家作为人民自由之制度性保障的权力平衡。这就是托克维尔指出的那种危险:战争将不可避免地使参战的民主国家把对一切人的指挥权和对一切事物的管理权强制性地集中到行政当局。而一场持久的战争则势必把权力向行政当局集中的危险趋势固定下来。  战争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多侧面关系,提示了避免战争、实现持久和平的最重要思路。  2.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要避免战争、争取和平,需对战争本身抱理性态度。为和平而谋划的思想家们并不一概反对战争,他们中不少人赞成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战争并为之辩护。最重要辩护是对战争作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区分。把战争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的,与对战争的谴责一样源远流长,而且不光众多思想家作这样的区分,一般民众也自发地倾向这种区分。尽管在“何为正义何为非正义”的问题上分歧重重,但人类还是逐渐取得一些基本共识,如:侵略战争、征服战争,出自压迫、掠夺目的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基于自卫,为保卫和平和家园、为了自由和尊严而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杰出的思想者就战争问题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所作的是非辨析推动了基本共识的形成。从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开始达百年之久的希波战争,对希腊人来说,不仅是反抗侵略,而且是一场为着捍卫自己的城邦制而与强大的专制帝国进行的殊死斗争。斗争的胜利使希腊的独立城邦幸存下来,并创造了对全人类影响深远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基于这双重的正义性,希腊哲学家、诗人们,包括深刻揭露了战争残酷性的三大悲剧诗人无不引以自豪并为之辩护。即使反战立场最鲜明,以一系列喜剧鞭挞讽刺愚弄人民、鼓吹城邦之间内战的政客的诗人阿里斯托芬也对希波战争中抗击波斯入侵者的勇士大加赞扬。世界各大宗教创立者都反对战争,但也认肯了自卫的权利,尤其基督教一些著名神学家,如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他们都对这类权利作过有力论证。阿奎那不仅从战争理由、目的等方面梳理了使一场战争具有正义性的条件,还通过指出暴君在臣民中制造倾轧和纷争是犯了严重的叛乱罪,为推翻暴政的行动作了辩护。在十七世纪思想家洛克眼里,战争状态是一种敌对和毁灭的状态,这种看法表明了对战争的反感,但他同时坚决反对为了和平让无辜者乖乖地任人施暴。在他看来,这种由强暴和掠夺构成的和平无异于要民众充当驯顺的羔羊,不加抵抗地听任豺狼咬断自己的喉咙。人道主义者雨果主张以博爱促进和平,向往不再有持剑的士兵、不再有国界,整个宇宙为一家的和平前景。但他坚定表示,决不要低头屈膝的和平、专制下的和平、王朝下的和平。1869年的洛桑和平大会上,雨果提出和平的首要条件是解放,并认为为此“也许还需要最后一次战争”。二十世纪初,法国社会党领袖饶勒斯就日益逼近的战争对社会党人提出了双重任务:当战火还只是遥远的威胁时,应该用斗争来防止战争,但危急时刻就应该发动捍卫民族独立的战争。至于投入正义战争的必要性,爱因斯坦以反纳粹的战争为例作了透彻的表达。?�担�拔曳炊栽谌魏吻榭鱿率褂梦淞Α保�俺�桥龅揭韵�鹕���康牡牡腥恕保�八�尢跫�匾恍南�鹞液臀业拿褡濉��饩褪俏椅�裁慈衔�诙愿赌纱獾鹿�那榭鱿率褂梦淞κ潜匾�暮秃侠淼摹!雹?/P>  虽然对正义战争的辩护内容、角度各异,但在重要之处存在共性,这就是:基于现实主义的理性态度,注意到某些情势下战争与和平的悖论,看到非正义基础上的和平是不可靠的和虚假的。战争与和平的悖论主要存在于这样一种情况:当和平的吁求全然无效,正义的警告根本没用,这种情况下,拿起武器可能就成了和平的唯一机会。对此,就连反战立场近乎极端,视非正义的和平强于一场正义战争的西塞罗也不反对,他就表示过,享有不受侵扰的和平生活是“可以参战的唯一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使战争的性质转化为“为了和平的战争”、“结束战争的战争”,这个设想作为一种基于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无疑是看到了极端情况下和平局面也是需要以战斗来争取的,否则,为了避免参战而听任航行在公海的商船被一意孤行且无视国际准则的敌人击沉、平民无端丧身,既是对本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也助长了对方的战争气焰。而和平建立于什么样的基础上,直接关系到和平以及与和平相联系的那些价值的命运。当和平局面是以屈从于非正义为代价换来的,尤其当非正义是系统的,那么,无论就国与国之间还是一国之内而言,这种所谓和平都属于洛克、雨果坚决加以拒绝的“暴政下的和平”,它意味着隐型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民的生命以及生命的尊严之无保障,不亚于公开和显性的战争状态。然而,和平之所以珍贵,不就在于它是人们生活和尊严的前提吗?当面对这种情况,和平的机会或者说生存的机会就存在于重建正义的斗争之中。  3.对战争思想的清算  无论何时何处,战争的根源都不在民众。但战争在历史上已经成为惯例,与这不幸的惯例相应的那些道德和价值观长期支配着人们的是非评价。尤其专制主义长期盛行之处,对强力的崇拜把暴力道德化和神圣化,把为了宗教、文化、主义之争——这一切其实往往是统治欲征服欲的伪装——而牺牲人的生命说成天经地义;这些地方通过系统的谎言制造伪现实,通过系统的灌输既弱化人的智力,使人们轻易地相信弥天大谎,又把好战心理普遍植入人们内心,当统治者以个人野心冒充民族命运、把主义之争夸张为战争的必要性时,战争狂热也会像传染病一样在精神被毒害的民众中发作和蔓延。然而为战争殉难的始终是民众,他们应该成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主要力量。古今众多杰出思想者都注意到这一点,在探索建立持久和平的可能性中,清算战争思想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蔑视人的生命、煽动仇恨、制造分裂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思想家们的质疑和批判中首当其冲。这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往往具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不宽容性,这种不宽容可以把分歧和差异变成仇恨和战争;而对人的生命的蔑视,最赤裸裸也最野蛮的表现是要求所有人为某个特殊人物献身。这方面的清算主要是通过批判专制主义来进行的,可以说,古往今来抨击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批判无不涉此内容。这个角度的批判也最具实效。这从人道主义逐渐取得超意识形态、超文化和国界的公理地位,尊重生命日益成为无条件的道德律令和无论何种主义都不得逾越的正义底线以及与这一进程同步的专制主义日益衰落可以看到。尽管那种要所有人为一个人献身的野蛮原则至今在某些地方明里暗里仍在提倡和鼓励,但却已经从天经地义沦为很不合适宜。  在清算战争思想上,对英雄观的反省尤为引人注目。既往的英雄观把征服战争这种蹂躏世界的癫狂行为当成英雄行为来崇拜。这种传统英雄观不可避免要成为各个时代的人道主义思想家的反思目标,尤其自文艺复兴始,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文主义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我认为,在反省传统英雄观上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冲击力的当数伏尔泰。他对不义战争的起因及其恶果作了相当系统和深刻的揭露。特别指出征服战争不仅造成无数看得见的灾难,而且这种罪行在败坏和毁灭人性方面,灾难更无可估量。其大量作品把战争这种人类愚行和罪恶特别刺眼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催逼人们对战争和自身精神状况进行反省。基于对不义战争起因及其惨烈后果的认识,他具有一种独特的英雄观。历史上一向被视为英雄的,在他心目中多是罪犯。欧洲历史上,尤其自中世纪以来的王朝战争中,职业军人成了勇敢美德的化身而受到崇拜。伏尔泰却无情掀掉他们头上的神圣光环,称“这些编号列队的杀人犯在欧洲纵横,为的是干不了更正当的职业”。至于政治家和征服者这类哪个世纪也不短少的人,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特别是那些凭“强者有理”而逞威风的王朝统治者,“这批英雄”不过“是在家禽群中大发威风的狐狸和黄鼠狼”。他一反史家把眼睛盯在国王、征服者等显赫人物身上的作法,以无限的热情去关注开启人类智慧的人、那些在各国交战中不分国际、超越宗教分歧建立广泛交往以促进沟通和理解的人。无论这些人地位、境遇如何,在伏尔泰看来,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对这些在史学家视野之外的人,他作了如下评价:“进步的取得应该归功于散居欧洲某几个地方为数不多的智者和天才。他们几乎都长期默默无闻,时遭迫害。世界受战争蹂躏时,他们光照人世并给人间以安慰。”③伏尔泰的英雄观在撕开人们顶礼膜拜的那些“英雄”面具、破除野蛮原则加诸于人身上的魔咒的同时,又以对增进知识、超越狭隘立场造福于人类的人们的高度评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英雄标准。它有助于人们把误置的英雄崇拜热情转向真正崇高的人和事,转向和平与建设。伏尔泰之后,有更多的思想家致力于以健康有益的英雄观去抵制至今尚支配着许多人、使人倾向于轻视生命、倾向于好勇斗狠等破坏性热情的英雄观。杜威提出的“废除战争的唯一途径是使和平成为英雄的壮举”,便是一例。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多思想家在对战争思想的反省中把理性的触角伸向了爱国主义,对这一观念进行重新认识和具体分析。例如,德国启蒙运动领袖莱辛把“明?分�腊��饕逶谑裁吹胤讲辉俪晌�赖隆笔游�赖鲁墒斓谋曛荆挥胝庖坏赖赂锩�嗪粲Φ氖呛斩�绿岢隽硕园��饕濉凹右蕴崃叮��ピ闫伞钡木�袢挝瘛?9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海涅则在批判德国专制政治时区分了两种爱国主义:使人狭隘和充满仇恨的德国式爱国主义与使人心胸开阔和温暖的法国式爱国主义……。至于民族主义这一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而出现,从19世纪以来不断引发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战争的意识形态,更是被置于理性精神的审视之下,成为战争思想反省的延伸和发展。  还须一提的是,很早就有人注意到某些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使人对是否进行一场战争抱轻率态度。修昔底德发现,伯罗奔尼撒战争受到雅典青年热烈欢迎,他们渴望在战场上赢得荣耀。这种与杀戮连在一起的荣誉心与战争的历史一样古老,又随着战争本身一起延续至今,尽管它也没有逃脱思想者的理性审视。欧里披底斯在悲剧《请愿的妇女》中则揭示了侥幸心理使并非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赞成战争:“人民投票拥护战争,没有谁会想到自己会遇上死神;死尚遥远,他只想到其他人会面临那不幸命运;但如果他自己投票时也面对死神,希腊人就不会被战争的疯狂吞没”。其实,当代那些鼓噪或者加入好战喧嚣的人们很应该以欧里披底斯的揭示为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内心深处。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如何抉择,不仅关系到当下的每个人,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安全和福祉。在这个问题上,人颇为自相矛盾。一方面,人是所有动物中为后代谋划最多最远的,许多人甚至不惜为此铤而走险;另一方面,对子孙将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轻率之极。正如许多人在极端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为眼前利益而断子孙路一样,许多人也不顾战争将给当代和后代带来怎样的灾难而向往战争,某些地方则集体加入好战喧嚣,发作战争痉挛。  对形形色色战争思想的清算表明:为了创造一个没有杀戮的和平的生存环境,在建构一个正义的社会的同时,人也需要在对自身精神状况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克制自己的破坏性欲望和冲动——这是所有致力于和平的思想家们留下的精神遗训。  4.世界主义和世界政府理想  为了和平与正义而建立一个超越地域、文化、宗教界限的世界政府,这在西方是一个古老的梦。它基于各个地区或国家之间战事频仍的现实,依托于世界主义思想。而在对和平之路的探索中,世界主义和世界政府,无论从精神维度还是可操作性看,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一个颇有意思的事实是,探索和平之路的人们都是世界主义者,甘地可能是其中屈指可数的例外,我想这是因为他和他的民族正面临着争取国家独立的迫切任务。世界主义基于公理和人类的立场,把人性看得高于民族性,把人类共同利益看得高于任何特定民族或国家的利益。所以,世界主义者把对人类的忠诚置于一切责任之上,认为自己首先是人类的一员,然后才是特定民族特定国家的一员;这种立场和胸怀必然伴随着精神上的宽容,尊重差异和多样性,致力于从差异中发现共性,从多样性中看到统一性。世界主义早在古希腊就有萌芽和生长,尽管城邦之间具有强烈的排外性,但存在于整个希腊世界的几大圣地和共同节庆挑战了狭隘的地方观念,传输了一种“类世界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特别为视野广阔、思想突破了城邦界限的哲学家和诗人们所青睐。经过罗马这一颇具世界帝国之风的时代、又经具普世性的基督教会以及创建于中世纪时期的大学的催化,世界主义在思想界成为一种很具影响的精神倾向。但它真正成为遏止战争的重要精神资源应该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之时和之后。在这一过程,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充满血腥。世界主义者们相信,一个世界性的国家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和普世和平的保障。他们为着和平以各自的方式对世界施加了影响。例如,16世纪,北文艺复兴代表伊拉斯谟撰文揭露党派精神的狭隘,呼吁理性、宽容、公正解决争端和人类和睦相处;而他的欧洲统一梦作为一笔宝贵精神遗产深刻影响了日后的欧洲知识界。18世纪,莱辛已经明确提出超越民族偏见和不屈从于宗教偏见,通过剧本《智者纳旦》表达了世界一体、人类一家以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同出一源的思想,倡导宗教宽容和人类和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陷入民族主义迷狂的欧洲不仅变成各国混战的战场,而且交战国之间的仇恨成了一种气氛、一种习惯。要在这种情况下表现超越国界的公正立场无异于把各方仇恨引向自身,罗曼罗兰却超乎混战之上,以《超越混战》等一系列文章向仇恨公开宣战,并把“祖国还是公正?”“良心,即永恒真理还是祖国?”的尖锐问题推到人们面前。在欧洲,世界主义者有一个很长的精神谱系,仅从这里提到的便可看到,他们的正义呼声给了饱受战祸之苦的世界以慰藉;他们同失去理智的世界对话的努力给迷茫中的人们提示了回归理性的道路。  而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拥有自行其是的主权往往成为在国与国之间实现和平的最大障碍。对于和平之路的探寻者来说,寻求一种可以遏制战争、实现公正和平的超国家机构,乃是顺理成章的。最早明确表达世界政府理想的是尚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交的诗人但丁的著作《论世界帝国》。对这一理想作出热烈反应的伊拉斯谟的《呼吁和平》、法国圣皮埃尔的《永久和平方案》和卢梭的《圣皮埃尔〈永久和平方案〉摘要》等,都是有关世界政府设想的重要文献。但作了最系统探讨和论证的是康德。在《永久和平论》和其他一系列相关著作中,他提出,通过建立全球政府和平解决争端,历史将克服战争这种国际关系形式而趋向永久和平。他相信,通过建立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进而通过建立各个国家的联合体而实现世界大同,这是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自然而又必然的过程。他借关于永久和平的三大正式条款对此作了集中表述:第一,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是共和制;第二,国际权利以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第三,世界公民权利将限于以普遍的友好为条件。康德的设想及其所依托的理念受到黑格尔的奚落④,更被许多“现实主义者”讥为乌托邦,但其生命力和可操作性一步步被后来的历史发展所证明。  谈及世界主义和世界政府,国家主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世界主义精神意味着一种高于爱国主义的更高更广的忠诚;世界政府机构要有效或者说要有存在意义,则意味各个国家必须让渡出部分主权。一个各国拥有绝对主权的世界,只能是战争之剑高悬的祸患无穷的世界。大概正因为如此,探寻和平之路的思想家对国家主权往往持保留态度,当主权在一些地方成为抵拒公理的掩体从而阻碍建立正义与和平的努力,对主权观的检讨也就势所必然。  无论如何,宽容、尊重公理、世界主义等,为人们以理性的和平方式来消除社会灾难,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精神构架。  三. 创造和平局面的实践(上)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或者说是人们在战祸和战争阴影笼罩下争取和平的历史。在争取和平上,除了思想上的持续探索,还有实践上持续不断的努力,这些努力曾经或者正在起着遏制战争的作用,其中一些努力对于争取持久和平意义重大。  1. 和平主义运动  和平主义是一种反对用暴力解决冲突,以消灭战争和争取实现各民族间持久和平为目标的努力和主张,它是思潮也是社会运动。作为思潮的和平主义可以追溯到古代,作为一种运动,在欧洲也有上千年历史了。最早具规模的和平运动出现于暴力盛行的10、11世纪。这就是约10世纪末始于法国、11世纪初传遍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上帝和平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是在战争频繁发生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减少战事并在战争状态下遏制和缓和野蛮行为;其方式是通过多次宗教会议发出上帝和平令和上帝休战令。上帝和平令要求基督徒集体发誓支持和平,主要精神是严禁私斗和在战时保护非战斗人员,禁止在任何情况下侵犯僧侣、朝圣者、商人、妇孺、农民及其财产。通过上帝休战令则逐渐禁止在某些日子(如每周的某几天、某些宗教节日和大斋节期间)进行一切战争。就第一次和平运动把战事限制在一定时间和保护非战斗人员这两大内容看,如果向上追溯,其实是对希腊城邦时期一些从宗教节日中产生的惯例的回归,诸如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希腊全境必须休战,前往运动会的旅客不论来自何处、途经哪个城邦,都不得受干扰和侵犯。这在西方是一个可上溯很早又一直向后传递和延伸的传统。在这传统的链条上,以其教徒拒绝参加战争而闻名的贵格会是值得一提的重要一环。贵格会兴起于17世纪中叶的英格兰和北美殖民地。其教义的精神特征是和平主义,认为暴力导致分裂,而所有具高度道德价值的行为都是一种深刻而潜在的人类统一的表现,因而反对任何战争。贵格会教徒因其信仰拒绝参加战争,却并不能避免战争发生。正因为如此,教徒们有一种特别的义务感去致力于治愈战争创伤,自兴起到现在的三百多年间,教徒们在西方每次战争中都尽可能为交战双方提供援助,并致力于通过教育渠道消除既作为战争原因也是战争后果的仇恨和误解。⑤  无论历史和现实中,和平主义都有绝对的和有条件的之分。绝对的和平主义无条件地反对武力和战争。然而这种主义虽宽容却不明智。和平主义所依托的价值理念是尊重生命,这使得无条件反对一切战争的绝对和平主义无论在实践上和逻辑上都面临不可克服的困难。当面对爱因斯坦所说的那种敌人时,反对进行战争无异于听任无辜者的生命被消灭。二战时期,当侵华日军在我们国土上烧杀抢掠,当纳粹军队的铁蹄践踏着法国土地、纳粹的空军在伦敦上空日夜轰炸,拒绝拿起武器无异于把祖国拱手送给侵略者,无异于听任生命和文明一起毁灭。何况,在这类情况下,当战争已经发生而拒绝上战场,实际上正如一些论者所指出的,是把应该共同分担的危险推给了别人,这就产生了道义上的问题。罗尔斯曾批评道:在任何条件下都拒绝参与所有的战争是一种天真的必然具有偏狭色彩的观点。⑥我认为,天真在于不了解特定情况下战争与和平的悖论;由此也导致否认任何正义战争可能性的偏狭。正因为如此,在具和平主义思想的杰出人物中几乎没有谁绝对反对武力。即使和平运动无可争议的代表和精神象征甘地和马丁路德金,他们也支持某些情况下使用武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反对趁英国之危提出自治要求,而支持印军开赴欧洲战场“参加保卫帝国”,号召在英国的印度人在战争中作些工作,号召愿意参加的人登记为志愿队;第二次世界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