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论文20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3 22:23:28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论文2000字

汉斯有本(环境保护前沿),你可以参考学习下吧

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压抑,成长不良,抗病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物能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大气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日趋严重。所谓农田大气污染是指向农田大气排放的各种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大气稀释、净化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对农作物直接或间接造成不良的影响:各种形式的大气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直接影响农作物、果树、蔬菜、饲料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

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有三种情况。急性伤害:植物叶子出现水渍斑点,进一步枯死、脱落,全株枯死;慢性伤害:在浓度较低,接触时间较长时,叶片退绿、枯黄、植物体内污染物积累;不可见伤害:从外观上用眼观察不到任何反应,但生理代谢受影响,生长发育受阻,农作物品质下降,如蔬菜老化、不耐贮存、易腐烂等。各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农作物危害症状列举如下。(1)二氧化硫燃料所含的硫在燃烧过程中大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硫。目前世界上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5亿吨,二氧化硫是普遍存在的大气污染物,我国大气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二氧化硫易对植物产生危害,其可见症状主要表现在植物叶片上叶脉之间的伤斑,由于二氧化硫有漂白作用,而使伤斑因漂白而失绿,逐渐变成棕色坏死。由于受叶脉限制,叶片病斑呈不规则点状、块状、线状,严重时整片叶枯死。二氧化硫首先危害功能叶,严重时其他叶片也受害。麦类作物受二氧化硫危害叶部症状:首先是叶片变淡绿或灰绿色,萎蔫,有白色点状斑,严重时叶尖卷曲,麦粒变小。麦芒易受害,常作为警报材料,在其他部位未受害时,麦芒首先失绿枯干。水稻受二氧化硫危害症状类似于麦类作物,幼穗形成期至开花期最易受害,注意在此期间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蔬菜受二氧化硫危害主要是叶片,受害程度与蔬菜种类有关。萝卜、白菜、青菜、番茄等叶片出现灰白斑或黄白斑;葱、辣椒、红豆、豌豆、洋葱、韭菜、油菜、菜豆和黄瓜出现浅黄或浅土黄色伤斑;茄子、胡萝卜、土豆、南瓜、地瓜出现褐色斑;蚕豆出现黑斑。果树受二氧化硫危害时,叶片呈白色或褐色。梨树先是叶尖、叶缘或叶脉间退绿,渐变成褐色,几天后出现黑褐色斑点。葡萄在叶片中央出现赤褐色斑点。桑树受二氧化硫污染后,叶片呈红色,严重时出现烟斑,在叶片内积累,进一步危害蚕的消化器官。不同的植物在同样环境条件下对二氧化硫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来为农业生产服务。如在二氧化硫浓度较高的区域种植抗性强的作物。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抗性也不一样,例如谷类作物抽穗开花期,以果实为产品的植物开花期都易受二氧化硫危害。表1、表2列出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表1 各种农作物和花卉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注:*指某些产品。表2 各种绿色树种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2)氟化物危害植物的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四氟化硅、氟硅酸等,以氟化氢污染最普遍、毒性最大、影响最严重。氟化物对植物危害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10~100倍,大气中含有1×10-9~5×10-9,较长时间接触就会使敏感的植物产生伤害:叶片失绿、产生伤斑、落叶和枯死等,严重时可以使植物死亡。农作物受害后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如水稻受害后空瘪率增加,籽粒不饱满;小麦麦粒萎缩,出粉率降低;果树受害后叶片易脱落;林木受害后生长量降低,严重时成片森林死亡。生长在磷肥厂、铝厂或其他氟化物污染源附近的葡萄等果树,结果率降低,果实含量减少;可使成熟前的桃、杏等果实在沿缝合处果肉过早成熟,呈现红色、软化,降低果实品质,桃子会出现硬尖。植物对氯化物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污染区植物叶片含氟量明显较高,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体产生危害。例如牧草含氟量高,牲畜食后在体内积累,牲畜引起氟骨病,关节肿大,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在我国大气氟化物污染较重的牧区经常发生,对畜牧业影响较大。氟化物危害植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受害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形成明显的界限,有时在两者之间产生一条红棕色的色带。多数植物未成熟的叶片易受害,因而常使植物枝梢顶端枯死,成熟叶抗性较强,不同植物受害症状也有差别。氟化物危害植物的浓度要比二氧化硫低得多。接触时间的长短,对植物受害程度不一样。即使氟化物浓度不高,只要接触时间较长,植物体中氟化物积累到一定数量也能产生危害。植物的不同品种和种类之间,对氟化物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非常敏感的植物如杏、唐菖蒲,与氟化物有一定时间的接触就会产生伤斑,而大多数植物在这种浓度下,接触时间长几倍也不会受害,各种植物对氟化物的敏感性见表3。表3 各种植物对氟化物的敏感性(3)氯气氯气进入植物叶片后,对叶肉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能很快破坏叶绿素,使叶子产生退绿伤斑,严重时会全叶漂白、枯卷,甚至脱落。氯气危害植物叶片引起的伤害症状与二氧化硫症状比较相似,受害伤斑主要分布于叶脉之间,成不规则点状或块状,其特点是:受害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同一片叶子上常常分布着不同程度的受害伤斑或失绿黄化,有时呈现一片模糊,这是与二氧化硫危害的主要区别。叶龄不同对氯气敏感程度不一样,与二氧化硫类似,刚成熟已充分展开的叶片最易受伤害,老叶次之,未充分展开的幼片不易受害。因此,当发生急性伤害时,枝条顶端的幼叶仍能继续生长,这与氟化物危害情况不同,氟化物危害往往能使枝条顶端的幼叶严重伤害,而使顶端生长点不能继续生长。对针叶树讲,当年生叶比去年生叶易受伤害,特别是新叶初展时最为敏感。环境条件、季节变化、植物年龄、生长发育情况均会影响到植物的抗性。幼苗比成年树敏感,处在旺盛生长阶段的植物比老熟阶段敏感;花期最为敏感,休眠期抗性最强;一天中以中午最敏感,晚上敏感性降低,则不易受害。不同植物敏感性不一样。敏感植物有:白菜、青菜、菠菜、韭菜、葱、番茄、冬瓜、大麦、水杉、赤杨等。抗性中等的植物有:甘薯、水稻、棉花、西瓜、茄子、辣椒、玉兰、石榴、月季等。抗性强的有:茭白、红豆、狗牙根、银杏、枣、刺槐、臭椿、桑、丁香、木槿、无花果等。(4)乙烯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乙烯,由于对人体影响较小,因而并不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但对植物的影响却十分大。乙烯是植物体的一种内源激素,植物本身产生极微量,控制调节生长发育过程。当大气中乙烯较多时,就会干扰植物的正常发育。在高压聚乙烯车间周围观察到玉米、大叶黄杨、瓜子黄杨等20多种树木、花卉在乙烯的影响下,叶片脱落,死亡;夹竹桃、黑松等10多种植物虽然能正常生长而未死亡,但大多数出现了生长异常现象;一些对乙烯敏感的植物如芝麻、棉花、豆类、瓜类植物的花和结果器官产生影响,引起不正常的脱落,造成结荚、结果、结瓜减少。乙烯对植物危害产生的症状比较复杂,对不同植物产生的症状不一样。在乙烯的影响下,植物所产生的症状较多,不同植物及不同品种在不同浓度下产生不同反应。表4、表5列出了一些植物对乙烯的反应症状及对乙烯的敏感程度。表4 不同植物对乙烯的相对敏感性(引自《大气污染伤害植物症状图谱》)表5 一些作物对乙烯的反应症状(5)氧化烟雾氧化烟雾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氮氧化物等,其中臭氧约占90%以上。①臭氧:臭氧是氧化烟雾的主体,对植物有很强的毒性,对农业危害很大。特别在农业发达的国家,是危害农业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物。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大气环境中的臭氧浓度也在加重。臭氧对植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叶片的症状首先发生在成熟的叶片上,幼嫩叶片不易发生危害。叶片黄化,褪色变白。植株生长受阻,芽的形成和开花均受抑制。还能抑制植物生长和引起器官脱落。很多植物对臭氧比较敏感,表6列出了农作物对臭氧的敏感性。表6 农作物对奥氧的敏感性②过氧乙酰硝酸酯(PAN):过氧乙酰硝酸酯对植物的毒性很强,在比臭氧浓度低10倍时就能对植物产生伤害。在危害作物时,初期叶片背面呈银灰色或青铜色,严重时变成褐色,且叶正面也表现症状。受害症状多发生在幼叶上,很少在成叶上出现。幼叶受害,生长受阻,形成小形叶或畸形叶。③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中,主要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硝酸烟雾,而以二氧化氮为主。在农业生产中,塑料薄膜栽培植物,若施氮肥太多,转化为二氧化氮,使作物受危害。二氧化氮危害作物的症状类似于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二氧化氮对植物毒性较弱,一般无急性伤害,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在阴天,弱光下作物易受二氧化氮的危害;晴天、强光下不易受害。(6)固体颗粒物烟尘是大气中粉尘的主要成分,以煤作燃料的地方均产生烟尘,冶炼厂、焦化厂、钢铁厂,若未治理排放大量粉尘于空气中,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常在大城市及工业区附近发生。烟尘中颗粒较大的在污染源周围降落,在各种作物的嫩叶、新梢、果实等幼嫩组织上形成污斑。果实受害后硬化,果皮粗糙,质量降低;在成熟期间受害则易于腐烂。叶片上的降尘能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退绿,黄化,甚至死亡。粉尘是在机械粉碎、运输、堆积等时产生。水泥粉尘是产生量较大的一种,它对植物的影响主要在雾、细雨和日光作用下,在植物的叶、花和枝条上形成一层相当厚的水泥壳、膜,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引起枯死。若降落到花器中,影响授粉从而减产。(7)塑料薄膜各种塑料薄膜虽然对农业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在一些地区产生了对植物的危害问题。主要是在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做增塑剂,这类增塑剂对蔬菜有较大的危害,还可以在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而影响人体健康。蔬菜受塑料薄膜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危害的典型症状是失绿、叶片老化或皱缩卷曲。油菜、菜花、甘蓝、黄瓜等对酯较敏感,表现新叶及嫩叶成黄白色,老叶和子叶边缘变黄,叶小而薄,生长弱,严重时逐渐干枯而死亡。(8)复合污染大气中两种以上污染物对植物产生伤害,称复合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对植物危害实际上是多种污染物共同作用的结果,类似于农药,有些农药相混使用则增效,而有些农药相混则降低效果。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或过氧乙酰硝酸酯混合,对农作物的危害与各自单独存在时的危害相同,称为相加作用;而二氧化硫与甲醛相混对植物毒性为相乘作用,即两者混合后,毒性比两者单独存在时大大提高;氯化氢气体与氨作用发生中和反应,两者混合对农作物的毒性降低。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论文

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有三种情况。急性伤害:植物叶子出现水渍斑点,进一步枯死、脱落,全株枯死;慢性伤害:在浓度较低,接触时间较长时,叶片退绿、枯黄、植物体内污染物积累;不可见伤害:从外观上用眼观察不到任何反应,但生理代谢受影响,生长发育受阻,农作物品质下降,如蔬菜老化、不耐贮存、易腐烂等。各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农作物危害症状列举如下。(1)二氧化硫燃料所含的硫在燃烧过程中大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硫。目前世界上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5亿吨,二氧化硫是普遍存在的大气污染物,我国大气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二氧化硫易对植物产生危害,其可见症状主要表现在植物叶片上叶脉之间的伤斑,由于二氧化硫有漂白作用,而使伤斑因漂白而失绿,逐渐变成棕色坏死。由于受叶脉限制,叶片病斑呈不规则点状、块状、线状,严重时整片叶枯死。二氧化硫首先危害功能叶,严重时其他叶片也受害。麦类作物受二氧化硫危害叶部症状:首先是叶片变淡绿或灰绿色,萎蔫,有白色点状斑,严重时叶尖卷曲,麦粒变小。麦芒易受害,常作为警报材料,在其他部位未受害时,麦芒首先失绿枯干。水稻受二氧化硫危害症状类似于麦类作物,幼穗形成期至开花期最易受害,注意在此期间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蔬菜受二氧化硫危害主要是叶片,受害程度与蔬菜种类有关。萝卜、白菜、青菜、番茄等叶片出现灰白斑或黄白斑;葱、辣椒、红豆、豌豆、洋葱、韭菜、油菜、菜豆和黄瓜出现浅黄或浅土黄色伤斑;茄子、胡萝卜、土豆、南瓜、地瓜出现褐色斑;蚕豆出现黑斑。果树受二氧化硫危害时,叶片呈白色或褐色。梨树先是叶尖、叶缘或叶脉间退绿,渐变成褐色,几天后出现黑褐色斑点。葡萄在叶片中央出现赤褐色斑点。桑树受二氧化硫污染后,叶片呈红色,严重时出现烟斑,在叶片内积累,进一步危害蚕的消化器官。不同的植物在同样环境条件下对二氧化硫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来为农业生产服务。如在二氧化硫浓度较高的区域种植抗性强的作物。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抗性也不一样,例如谷类作物抽穗开花期,以果实为产品的植物开花期都易受二氧化硫危害。表1、表2列出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表1 各种农作物和花卉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注:*指某些产品。表2 各种绿色树种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2)氟化物危害植物的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四氟化硅、氟硅酸等,以氟化氢污染最普遍、毒性最大、影响最严重。氟化物对植物危害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10~100倍,大气中含有1×10-9~5×10-9,较长时间接触就会使敏感的植物产生伤害:叶片失绿、产生伤斑、落叶和枯死等,严重时可以使植物死亡。农作物受害后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如水稻受害后空瘪率增加,籽粒不饱满;小麦麦粒萎缩,出粉率降低;果树受害后叶片易脱落;林木受害后生长量降低,严重时成片森林死亡。生长在磷肥厂、铝厂或其他氟化物污染源附近的葡萄等果树,结果率降低,果实含量减少;可使成熟前的桃、杏等果实在沿缝合处果肉过早成熟,呈现红色、软化,降低果实品质,桃子会出现硬尖。植物对氯化物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污染区植物叶片含氟量明显较高,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体产生危害。例如牧草含氟量高,牲畜食后在体内积累,牲畜引起氟骨病,关节肿大,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在我国大气氟化物污染较重的牧区经常发生,对畜牧业影响较大。氟化物危害植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受害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形成明显的界限,有时在两者之间产生一条红棕色的色带。多数植物未成熟的叶片易受害,因而常使植物枝梢顶端枯死,成熟叶抗性较强,不同植物受害症状也有差别。氟化物危害植物的浓度要比二氧化硫低得多。接触时间的长短,对植物受害程度不一样。即使氟化物浓度不高,只要接触时间较长,植物体中氟化物积累到一定数量也能产生危害。植物的不同品种和种类之间,对氟化物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非常敏感的植物如杏、唐菖蒲,与氟化物有一定时间的接触就会产生伤斑,而大多数植物在这种浓度下,接触时间长几倍也不会受害,各种植物对氟化物的敏感性见表3。表3 各种植物对氟化物的敏感性(3)氯气氯气进入植物叶片后,对叶肉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能很快破坏叶绿素,使叶子产生退绿伤斑,严重时会全叶漂白、枯卷,甚至脱落。氯气危害植物叶片引起的伤害症状与二氧化硫症状比较相似,受害伤斑主要分布于叶脉之间,成不规则点状或块状,其特点是:受害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同一片叶子上常常分布着不同程度的受害伤斑或失绿黄化,有时呈现一片模糊,这是与二氧化硫危害的主要区别。叶龄不同对氯气敏感程度不一样,与二氧化硫类似,刚成熟已充分展开的叶片最易受伤害,老叶次之,未充分展开的幼片不易受害。因此,当发生急性伤害时,枝条顶端的幼叶仍能继续生长,这与氟化物危害情况不同,氟化物危害往往能使枝条顶端的幼叶严重伤害,而使顶端生长点不能继续生长。对针叶树讲,当年生叶比去年生叶易受伤害,特别是新叶初展时最为敏感。环境条件、季节变化、植物年龄、生长发育情况均会影响到植物的抗性。幼苗比成年树敏感,处在旺盛生长阶段的植物比老熟阶段敏感;花期最为敏感,休眠期抗性最强;一天中以中午最敏感,晚上敏感性降低,则不易受害。不同植物敏感性不一样。敏感植物有:白菜、青菜、菠菜、韭菜、葱、番茄、冬瓜、大麦、水杉、赤杨等。抗性中等的植物有:甘薯、水稻、棉花、西瓜、茄子、辣椒、玉兰、石榴、月季等。抗性强的有:茭白、红豆、狗牙根、银杏、枣、刺槐、臭椿、桑、丁香、木槿、无花果等。(4)乙烯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乙烯,由于对人体影响较小,因而并不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但对植物的影响却十分大。乙烯是植物体的一种内源激素,植物本身产生极微量,控制调节生长发育过程。当大气中乙烯较多时,就会干扰植物的正常发育。在高压聚乙烯车间周围观察到玉米、大叶黄杨、瓜子黄杨等20多种树木、花卉在乙烯的影响下,叶片脱落,死亡;夹竹桃、黑松等10多种植物虽然能正常生长而未死亡,但大多数出现了生长异常现象;一些对乙烯敏感的植物如芝麻、棉花、豆类、瓜类植物的花和结果器官产生影响,引起不正常的脱落,造成结荚、结果、结瓜减少。乙烯对植物危害产生的症状比较复杂,对不同植物产生的症状不一样。在乙烯的影响下,植物所产生的症状较多,不同植物及不同品种在不同浓度下产生不同反应。表4、表5列出了一些植物对乙烯的反应症状及对乙烯的敏感程度。表4 不同植物对乙烯的相对敏感性(引自《大气污染伤害植物症状图谱》)表5 一些作物对乙烯的反应症状(5)氧化烟雾氧化烟雾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氮氧化物等,其中臭氧约占90%以上。①臭氧:臭氧是氧化烟雾的主体,对植物有很强的毒性,对农业危害很大。特别在农业发达的国家,是危害农业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物。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大气环境中的臭氧浓度也在加重。臭氧对植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叶片的症状首先发生在成熟的叶片上,幼嫩叶片不易发生危害。叶片黄化,褪色变白。植株生长受阻,芽的形成和开花均受抑制。还能抑制植物生长和引起器官脱落。很多植物对臭氧比较敏感,表6列出了农作物对臭氧的敏感性。表6 农作物对奥氧的敏感性②过氧乙酰硝酸酯(PAN):过氧乙酰硝酸酯对植物的毒性很强,在比臭氧浓度低10倍时就能对植物产生伤害。在危害作物时,初期叶片背面呈银灰色或青铜色,严重时变成褐色,且叶正面也表现症状。受害症状多发生在幼叶上,很少在成叶上出现。幼叶受害,生长受阻,形成小形叶或畸形叶。③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中,主要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硝酸烟雾,而以二氧化氮为主。在农业生产中,塑料薄膜栽培植物,若施氮肥太多,转化为二氧化氮,使作物受危害。二氧化氮危害作物的症状类似于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二氧化氮对植物毒性较弱,一般无急性伤害,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在阴天,弱光下作物易受二氧化氮的危害;晴天、强光下不易受害。(6)固体颗粒物烟尘是大气中粉尘的主要成分,以煤作燃料的地方均产生烟尘,冶炼厂、焦化厂、钢铁厂,若未治理排放大量粉尘于空气中,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常在大城市及工业区附近发生。烟尘中颗粒较大的在污染源周围降落,在各种作物的嫩叶、新梢、果实等幼嫩组织上形成污斑。果实受害后硬化,果皮粗糙,质量降低;在成熟期间受害则易于腐烂。叶片上的降尘能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退绿,黄化,甚至死亡。粉尘是在机械粉碎、运输、堆积等时产生。水泥粉尘是产生量较大的一种,它对植物的影响主要在雾、细雨和日光作用下,在植物的叶、花和枝条上形成一层相当厚的水泥壳、膜,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引起枯死。若降落到花器中,影响授粉从而减产。(7)塑料薄膜各种塑料薄膜虽然对农业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在一些地区产生了对植物的危害问题。主要是在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做增塑剂,这类增塑剂对蔬菜有较大的危害,还可以在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而影响人体健康。蔬菜受塑料薄膜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危害的典型症状是失绿、叶片老化或皱缩卷曲。油菜、菜花、甘蓝、黄瓜等对酯较敏感,表现新叶及嫩叶成黄白色,老叶和子叶边缘变黄,叶小而薄,生长弱,严重时逐渐干枯而死亡。(8)复合污染大气中两种以上污染物对植物产生伤害,称复合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对植物危害实际上是多种污染物共同作用的结果,类似于农药,有些农药相混使用则增效,而有些农药相混则降低效果。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或过氧乙酰硝酸酯混合,对农作物的危害与各自单独存在时的危害相同,称为相加作用;而二氧化硫与甲醛相混对植物毒性为相乘作用,即两者混合后,毒性比两者单独存在时大大提高;氯化氢气体与氨作用发生中和反应,两者混合对农作物的毒性降低。

下面那位 人家要的是空气啊 不是大气

当前国内总体来看农田大气环境状况基本良好,但局部地区污染相当严重,如二氧化硫(SO2)污染仍在加重,酸雨形势相当严峻。我国广东、广西上述复合污染的农田面积在450多万米2。大气中的氟化物(F)污染已成为普遍的环境问题,年排放量达50多万吨,其中乡镇企业的排放量约占2/3以上,氟化物污染造成对农业的危害不低于二氧化硫。另外,空气中的总悬浮微粒(TSP)、一氧化碳(CO)、过氧化物(O3)等等均能对果树及其产品形成污染。大气受到上述污染源的污染时,动物会因吸收有害物质而中毒,严重的死亡;对农作物、果树等植物机体也同样会产生生理、生物化学的变化而表现急性危害,使叶片产生伤斑或枯萎脱落死亡。低剂量的污染则产生慢性危害,使叶片褪绿,即使在植物外表不出现受害症状时,但其生理机能或遗传系统却受到了影响,造成无形的产量下降,品质变坏。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矿企业、机动运输工具、工业锅炉、民用炉灶等排入大气的有害物质。其中有害气体SO2,我国的年排放量高达1400多万吨,主要排放源是火力发电厂、炼铁厂、工业锅炉等。SO2对果树危害相当普遍,不仅能直接产生危害,而且还能在空气中被氧化,形成酸雨,产生区域性的间接污染。氟化物对植物的毒性要比SO2强10~100倍,不仅有直接危害症状而且对植物污染还能产生累积性,使品质变坏。含氟废气主要来自磷肥厂、炼铝、小钢铁、砖瓦、玻璃、陶瓷等工业,尤其是“三废”治理差的中、小型企业。另外,污染大气的重要一类物质是颗粒物,其中包括有毒重金属的粉尘。在矿石焙烧、金属冶炼及燃料燃烧过程中都会排到大气中大量的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其中最主要的是铅。在运输繁忙的公路两侧100米以内的果园,果树植株、叶片、果实中含铅量比远离公路的植株高近100倍。植物不仅可以通过地上部分吸收沉降大气中的重金属微粒,而且也能通过根吸收沉降于土壤中的大气污染物,在农产品中积累,影响人体健康。此外,光化学烟雾对农作物不是一次性污染物,而是一些一次污染物如NO2、CO、CH化合物等在日光作用下生成一系列带有氧化性、刺激性的二次污染物。如臭氧(O3)、硝酸盐的衍生物,对植物绿色部分会造成伤害。

有两本期刊你可以参考学习下,如(环境保护前沿)、(气候变化研究快报),都汉斯汉斯出版社的OA期刊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论文1000字

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之一 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燃素学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然而燃素学说终究不能解释自然界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第二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是不可思议的。1774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否定燃素学说。拉瓦锡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1/5,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空气的组成才确定为氮和氧。 空气的成分之二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使百分之八十的空气集中在离地面平均为十五公里的范围里。这一空气层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很大。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指的是这一范围内的空气污染。工业的发展,向空气排放了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使空气里增加了有害成分。当空气里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某些物质,又会使人的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等等。因此,必须大力防止空气的污染。 排放到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粉尘类(如炭粒等),金属尘类(如铁、铝等),湿雾类(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类(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的氧化物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是煤、石油在燃烧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主要是汽车开动时排出的。从全球估计,一氧化碳的排出量超过二氧化硫的排出量。 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保护人民健康,关系到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解决好环境保护的问题。

写作思路:写有关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并给出保护环境的方法。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它们在空气中的总容积约占96%。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成分,如二氧化碳、氖、氦、臭氧等。干洁空气是大气中的不变组成。(二)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比较低,但它在大气中的含量随时间、地域、气象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很大,在干旱地区可低到02%,而在温湿地带可达6%。水汽对天气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悬浮微粒:悬浮微粒是指由于自然因素而生成的颗粒物,如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无论是它的含量、种类,还是化学成分都是变化的。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环境的现象。按污染的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和全球性大气污染。燃料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工业和化工工业大规模的发展也增加了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农业方面,由于各种农药的喷洒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空气被各种有害物质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大气污染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而产生的。近百年来,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事件日趋增多,20世纪50~60年代成为公害的泛滥时期,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等,不仅严重地危害居民健康,甚至造成数百、数千人的死亡。大气污染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基本的策略应该是监测干预,评价。第1步,通过对环境污染和人群健康的监测,掌握情况;第2步,针对问题制订对策,进行干预治理;第3步,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再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此循环往复,将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人群健康状也越来越好。

大气污染物浓度超过植物的忍耐限度,会使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产品品质变坏,群落组成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植物个体死亡,种群消失。 概述 植物容易受大气污染危害,首先是因为它们有庞大的叶面积同空气接触并进行活跃的气体交换。其次,植物不像高等动物那样具有循环系统,可以缓冲外界的影响,为细胞和组织提供比较稳定的内环境。此外,植物一般是固定不动的,不像动物可以避开污染。 植物受大气污染物的伤害一般分为两类:受高浓度大气污染物的袭击,短期内即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称为急性伤害;长期与低浓度污染物接触,因而生长受阻,发育不良,出现失绿、早衰等现象,称为慢性伤害。 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影响较大的是二氧化硫(SO)、氟化物、氧化剂和乙烯。氮氧化物也会伤害植物,但毒性较小。氯、氨和氯化氢等虽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但一般是由于事故性泄漏引起的,为害范围不大。 对各级组织水平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可以从群落、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和细胞器、酶系统五个水平陈述。 对群落的影响 不同的植物种和变种对污染物的抗性不同,同一种植物对不同污染物的抗性也大有差异。在污染物的长期作用下,植物群落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一些敏感种类会减少或消失;另一些抗性强的种类会保存下来甚至得到一定的发展。 对个体的影响 表现为生长减慢、发育受阻、失绿黄化、早衰等症状,有的还会引起异常的生长反应。在发生急性伤害的情况下,叶面部分坏死或脱落,光合面积减少,影响植株生长,产量下降。在发生慢性伤害的情况下,代谢失调,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机能等不能正常进行,引起生长发育受阻。 对器官组织的影响 叶组织坏死,表现为叶面出现点、片伤斑,这是植物受大气污染物急性伤害的主要症状。各种污染物对叶片的伤害往往各有其特有的症状,成为大气污染“伤害诊断”的主要依据。器官(叶、蕾、花、果实)脱落是污染伤害的常见现象。植物接触大气污染物如SO、O(臭氧)等以后,体内产生应激乙烯或伤害乙烯,是器官脱落的原因。 对细胞和细胞器的影响 细胞的膜系统在一些污染物的作用下,差别透性被破坏,引起水分和离子平衡的失调,造成代谢紊乱。破坏严重时,细胞内分隔作用消失,细胞器崩溃,最后导致死亡。膜类脂是污染物的一个主要作用点,例如臭氧使膜类脂发生过氧化,干扰它的生物合成。新近的研究表明,SO的伤害也与膜类脂的过氧化过程有关。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得知,叶绿体的膜结构是在O和SO的作用下被破坏的。 对酶系统的影响 污染物通过对酶系统的作用而影响生化反应,导致代谢的破坏。例如氟化物是多种酶的抑制剂,对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重要成分烯醇化酶的抑制作用特别显著。又如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是强氧化剂,使蛋白质中的巯基被氧化,许多酶(如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多聚糖合成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G-6-P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等)因巯基氧化而失活。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硫是植物必需的元素。空气中少量 SO,经过叶片吸收后可进入植物的硫代谢中。在土壤缺硫的条件下,大气中含少量SO对植物生长有利。如果SO浓度超过极限值,就会引起伤害。这一极限值称为伤害阈值,它因植物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异。综合大多数已发表的数据,敏感植物的SO伤害阈值为:8小时25ppm,4小时35ppm,2小时55ppm,或1小时95ppm。 典型的SO伤害症状出现在植物叶片的脉间,呈不规则的点状、条状或块状坏死区

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压抑,成长不良,抗病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物能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大气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日趋严重。所谓农田大气污染是指向农田大气排放的各种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大气稀释、净化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对农作物直接或间接造成不良的影响:各种形式的大气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直接影响农作物、果树、蔬菜、饲料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论文题目

zv_12345 说的很全面,去掉第一点

一、大气污染特点 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ollution)是指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从而对人类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等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大气污染有的是由于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及动植物腐烂等产生的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有的则是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目前受到人们注意的大气污染物约有100多种,按照它们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这些污染物都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各种程度的危害,如硫酸烟雾强烈刺激和损害皮肤、眼结膜、鼻黏膜、咽喉等,煤烟引起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大气污染除直接造成破坏和影响外,还会通过间接的环境效应而带来危害,这种环境效应的危害有时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如大气污染所衍生出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环境效应。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二、大气污染物对农作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威胁,而且对植物也有很大危害。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表现为三种情况:(1)在高浓度污染物影响下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称坏死斑),或者直接使植物叶片枯萎脱落;(2)在低浓度污染物长期影响下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3)在低浓度污染物影响下产生所谓不可见伤害,即植物外表不出现受害症状,但生理机能受到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坏。大气污染除对植物外形和生长发育产生上述直接影响外,还通过减弱植物生长势,降低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使植物病虫害危害加重,从而间接引起危害。

这东西baidu上多了

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压抑,成长不良,抗病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物能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大气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日趋严重。所谓农田大气污染是指向农田大气排放的各种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大气稀释、净化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对农作物直接或间接造成不良的影响:各种形式的大气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直接影响农作物、果树、蔬菜、饲料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论文摘要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有三种情况。急性伤害:植物叶子出现水渍斑点,进一步枯死、脱落,全株枯死;慢性伤害:在浓度较低,接触时间较长时,叶片退绿、枯黄、植物体内污染物积累;不可见伤害:从外观上用眼观察不到任何反应,但生理代谢受影响,生长发育受阻,农作物品质下降,如蔬菜老化、不耐贮存、易腐烂等。各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农作物危害症状列举如下。(1)二氧化硫燃料所含的硫在燃烧过程中大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硫。目前世界上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5亿吨,二氧化硫是普遍存在的大气污染物,我国大气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二氧化硫易对植物产生危害,其可见症状主要表现在植物叶片上叶脉之间的伤斑,由于二氧化硫有漂白作用,而使伤斑因漂白而失绿,逐渐变成棕色坏死。由于受叶脉限制,叶片病斑呈不规则点状、块状、线状,严重时整片叶枯死。二氧化硫首先危害功能叶,严重时其他叶片也受害。麦类作物受二氧化硫危害叶部症状:首先是叶片变淡绿或灰绿色,萎蔫,有白色点状斑,严重时叶尖卷曲,麦粒变小。麦芒易受害,常作为警报材料,在其他部位未受害时,麦芒首先失绿枯干。水稻受二氧化硫危害症状类似于麦类作物,幼穗形成期至开花期最易受害,注意在此期间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蔬菜受二氧化硫危害主要是叶片,受害程度与蔬菜种类有关。萝卜、白菜、青菜、番茄等叶片出现灰白斑或黄白斑;葱、辣椒、红豆、豌豆、洋葱、韭菜、油菜、菜豆和黄瓜出现浅黄或浅土黄色伤斑;茄子、胡萝卜、土豆、南瓜、地瓜出现褐色斑;蚕豆出现黑斑。果树受二氧化硫危害时,叶片呈白色或褐色。梨树先是叶尖、叶缘或叶脉间退绿,渐变成褐色,几天后出现黑褐色斑点。葡萄在叶片中央出现赤褐色斑点。桑树受二氧化硫污染后,叶片呈红色,严重时出现烟斑,在叶片内积累,进一步危害蚕的消化器官。不同的植物在同样环境条件下对二氧化硫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来为农业生产服务。如在二氧化硫浓度较高的区域种植抗性强的作物。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抗性也不一样,例如谷类作物抽穗开花期,以果实为产品的植物开花期都易受二氧化硫危害。表1、表2列出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表1 各种农作物和花卉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注:*指某些产品。表2 各种绿色树种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2)氟化物危害植物的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四氟化硅、氟硅酸等,以氟化氢污染最普遍、毒性最大、影响最严重。氟化物对植物危害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10~100倍,大气中含有1×10-9~5×10-9,较长时间接触就会使敏感的植物产生伤害:叶片失绿、产生伤斑、落叶和枯死等,严重时可以使植物死亡。农作物受害后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如水稻受害后空瘪率增加,籽粒不饱满;小麦麦粒萎缩,出粉率降低;果树受害后叶片易脱落;林木受害后生长量降低,严重时成片森林死亡。生长在磷肥厂、铝厂或其他氟化物污染源附近的葡萄等果树,结果率降低,果实含量减少;可使成熟前的桃、杏等果实在沿缝合处果肉过早成熟,呈现红色、软化,降低果实品质,桃子会出现硬尖。植物对氯化物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污染区植物叶片含氟量明显较高,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体产生危害。例如牧草含氟量高,牲畜食后在体内积累,牲畜引起氟骨病,关节肿大,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在我国大气氟化物污染较重的牧区经常发生,对畜牧业影响较大。氟化物危害植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受害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形成明显的界限,有时在两者之间产生一条红棕色的色带。多数植物未成熟的叶片易受害,因而常使植物枝梢顶端枯死,成熟叶抗性较强,不同植物受害症状也有差别。氟化物危害植物的浓度要比二氧化硫低得多。接触时间的长短,对植物受害程度不一样。即使氟化物浓度不高,只要接触时间较长,植物体中氟化物积累到一定数量也能产生危害。植物的不同品种和种类之间,对氟化物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非常敏感的植物如杏、唐菖蒲,与氟化物有一定时间的接触就会产生伤斑,而大多数植物在这种浓度下,接触时间长几倍也不会受害,各种植物对氟化物的敏感性见表3。表3 各种植物对氟化物的敏感性(3)氯气氯气进入植物叶片后,对叶肉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能很快破坏叶绿素,使叶子产生退绿伤斑,严重时会全叶漂白、枯卷,甚至脱落。氯气危害植物叶片引起的伤害症状与二氧化硫症状比较相似,受害伤斑主要分布于叶脉之间,成不规则点状或块状,其特点是:受害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同一片叶子上常常分布着不同程度的受害伤斑或失绿黄化,有时呈现一片模糊,这是与二氧化硫危害的主要区别。叶龄不同对氯气敏感程度不一样,与二氧化硫类似,刚成熟已充分展开的叶片最易受伤害,老叶次之,未充分展开的幼片不易受害。因此,当发生急性伤害时,枝条顶端的幼叶仍能继续生长,这与氟化物危害情况不同,氟化物危害往往能使枝条顶端的幼叶严重伤害,而使顶端生长点不能继续生长。对针叶树讲,当年生叶比去年生叶易受伤害,特别是新叶初展时最为敏感。环境条件、季节变化、植物年龄、生长发育情况均会影响到植物的抗性。幼苗比成年树敏感,处在旺盛生长阶段的植物比老熟阶段敏感;花期最为敏感,休眠期抗性最强;一天中以中午最敏感,晚上敏感性降低,则不易受害。不同植物敏感性不一样。敏感植物有:白菜、青菜、菠菜、韭菜、葱、番茄、冬瓜、大麦、水杉、赤杨等。抗性中等的植物有:甘薯、水稻、棉花、西瓜、茄子、辣椒、玉兰、石榴、月季等。抗性强的有:茭白、红豆、狗牙根、银杏、枣、刺槐、臭椿、桑、丁香、木槿、无花果等。(4)乙烯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乙烯,由于对人体影响较小,因而并不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但对植物的影响却十分大。乙烯是植物体的一种内源激素,植物本身产生极微量,控制调节生长发育过程。当大气中乙烯较多时,就会干扰植物的正常发育。在高压聚乙烯车间周围观察到玉米、大叶黄杨、瓜子黄杨等20多种树木、花卉在乙烯的影响下,叶片脱落,死亡;夹竹桃、黑松等10多种植物虽然能正常生长而未死亡,但大多数出现了生长异常现象;一些对乙烯敏感的植物如芝麻、棉花、豆类、瓜类植物的花和结果器官产生影响,引起不正常的脱落,造成结荚、结果、结瓜减少。乙烯对植物危害产生的症状比较复杂,对不同植物产生的症状不一样。在乙烯的影响下,植物所产生的症状较多,不同植物及不同品种在不同浓度下产生不同反应。表4、表5列出了一些植物对乙烯的反应症状及对乙烯的敏感程度。表4 不同植物对乙烯的相对敏感性(引自《大气污染伤害植物症状图谱》)表5 一些作物对乙烯的反应症状(5)氧化烟雾氧化烟雾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氮氧化物等,其中臭氧约占90%以上。①臭氧:臭氧是氧化烟雾的主体,对植物有很强的毒性,对农业危害很大。特别在农业发达的国家,是危害农业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物。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大气环境中的臭氧浓度也在加重。臭氧对植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叶片的症状首先发生在成熟的叶片上,幼嫩叶片不易发生危害。叶片黄化,褪色变白。植株生长受阻,芽的形成和开花均受抑制。还能抑制植物生长和引起器官脱落。很多植物对臭氧比较敏感,表6列出了农作物对臭氧的敏感性。表6 农作物对奥氧的敏感性②过氧乙酰硝酸酯(PAN):过氧乙酰硝酸酯对植物的毒性很强,在比臭氧浓度低10倍时就能对植物产生伤害。在危害作物时,初期叶片背面呈银灰色或青铜色,严重时变成褐色,且叶正面也表现症状。受害症状多发生在幼叶上,很少在成叶上出现。幼叶受害,生长受阻,形成小形叶或畸形叶。③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中,主要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硝酸烟雾,而以二氧化氮为主。在农业生产中,塑料薄膜栽培植物,若施氮肥太多,转化为二氧化氮,使作物受危害。二氧化氮危害作物的症状类似于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二氧化氮对植物毒性较弱,一般无急性伤害,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在阴天,弱光下作物易受二氧化氮的危害;晴天、强光下不易受害。(6)固体颗粒物烟尘是大气中粉尘的主要成分,以煤作燃料的地方均产生烟尘,冶炼厂、焦化厂、钢铁厂,若未治理排放大量粉尘于空气中,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常在大城市及工业区附近发生。烟尘中颗粒较大的在污染源周围降落,在各种作物的嫩叶、新梢、果实等幼嫩组织上形成污斑。果实受害后硬化,果皮粗糙,质量降低;在成熟期间受害则易于腐烂。叶片上的降尘能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退绿,黄化,甚至死亡。粉尘是在机械粉碎、运输、堆积等时产生。水泥粉尘是产生量较大的一种,它对植物的影响主要在雾、细雨和日光作用下,在植物的叶、花和枝条上形成一层相当厚的水泥壳、膜,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引起枯死。若降落到花器中,影响授粉从而减产。(7)塑料薄膜各种塑料薄膜虽然对农业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在一些地区产生了对植物的危害问题。主要是在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做增塑剂,这类增塑剂对蔬菜有较大的危害,还可以在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而影响人体健康。蔬菜受塑料薄膜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危害的典型症状是失绿、叶片老化或皱缩卷曲。油菜、菜花、甘蓝、黄瓜等对酯较敏感,表现新叶及嫩叶成黄白色,老叶和子叶边缘变黄,叶小而薄,生长弱,严重时逐渐干枯而死亡。(8)复合污染大气中两种以上污染物对植物产生伤害,称复合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对植物危害实际上是多种污染物共同作用的结果,类似于农药,有些农药相混使用则增效,而有些农药相混则降低效果。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或过氧乙酰硝酸酯混合,对农作物的危害与各自单独存在时的危害相同,称为相加作用;而二氧化硫与甲醛相混对植物毒性为相乘作用,即两者混合后,毒性比两者单独存在时大大提高;氯化氢气体与氨作用发生中和反应,两者混合对农作物的毒性降低。

被空气污染的植物,生长能力和抵抗能力都会减弱,容易被虫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