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15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1 14:38:23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1500字

为什么这么多问论文的啊,在百度里面搜索一下啊,感觉那个“毕业论文E网”还不错

我自己有一份,不过是我们交过的作业。不知道可以吗?2010-201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政策操作的主要特点摘要:2010-201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但物价上涨较快。围绕保持物价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我国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关键词:货币政策 准备金 央行票据2010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货币信贷增长从上年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在此期间,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同时,由于对房地产过热,导致银行发放大量贷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禁止炒房现象,同时也使得大一部分资金流入市场,加剧通货膨胀。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其政策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由2010年采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2011货币政策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一、灵活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灵活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2010年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 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 万亿元;2011年加大对中央票据的操作力度。2011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1年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300亿元,央行6月14日发行10亿1年期央票。实践证明,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二、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重新启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2011年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三、深化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5%的历史高位。所谓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四、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再贷款甚至是以回收为主,再贴现的规模也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在投资拉动和流动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往往比较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应合理、均衡放款;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增加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六、适当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2010 年前三季度,利率政策保持稳定。第四季度以来,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抑制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于10 月20 日、12 月26 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上调至75%,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31%上调至81%,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2月26 日同时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其中1 年期流动性再贷款利率由33%上调至85%;1 年期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由88%上调至35%;再贴现利率由80%上调至25%。2011年2月9日和4月6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75%提高到25%,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81%提高到31%,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目的,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1500字开头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目的,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为什么这么多问论文的啊,在百度里面搜索一下啊,感觉那个“毕业论文E网”还不错

1 2001年整体经济运行状况   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和贸易明显减速。从全球范围来看,估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5%,远低于2000年7%的水平,美国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日本2001年经济的下滑幅度将为9%;欧盟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数据)。与世界经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经济在国内需求强劲扩张的推动下,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据权威部门的初步预计,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5%,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可以认为,2001年作为“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其各项主要指标已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整体上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2001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明显提高。前三个季度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相关,行情)达到2点,比2000年提高4点;全年实现利润达到或略高于去年的4300亿元,前三个季度财政收入实现242%的增长率,高于名义GDP的增长幅度,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与涉外企业所得税的增长速度均在50%以上。   2001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若干亮点。亮点之一是多年亏损的煤炭行业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在国家重点监控的14个重点行业中,2000年只有煤炭和军工行业没有实现扭亏。今年19月份,煤炭全行业实现利润2亿元,同比减亏增盈4亿元。房地产投资与消费的迅猛增长是2001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第二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受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导致资本净流入的大幅度增长是第三个亮点。第四个亮点是西大开发的综合效应开始显现,对基本建设投资、最终消费和国际资本流入的增长均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最后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经济运行抹上浓彩的一笔。2001年通过一系列对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与监管以及市场运行规则的变化从整体上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2001年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之一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需求贡献度下降   2001年我国实现GDP7%的增长主要归功于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下的政府投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的增长上。由财政资金支持的基本建设投资在前十一个月的增长率为4%,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而且政府通过国债资金对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大,导致前十一个月的更新改造投资增长203%,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2001年我国消费需求基本上是平稳增长的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左右,与2000年基本持平,但是与去年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影响而言,2001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监测报告》显示,2001年12月份,综合描述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程度和对未来经济走向预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经历了4个月的下挫之后,再次呈现攀升势头,从11月份的9点回升至1点。这说明,尽管世界经济前景扑塑迷离,消费者仍然对中国经济的走向保有信心。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回升,首先应归功于消费者即期收入的增长以及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牵引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的第二个因素是总体经济的表现,牵引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的第三个因素是物价及消费环境的变化。 之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速度加快   2001年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重点行业全部盈利,长线产业(煤炭)成功扭亏,垄断行业破冰在即,新兴行业引领大势。   结构调整优化的第一个表现是2001年全国14个重点行业实现全行业盈利,尤其是长期亏损的煤炭行业终于扭亏为盈。结构调整优化的第二个表现是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对内需的拉动明显。110月份,国有及其他工业企业完成更新改造投资3160亿元,同比增长1%。在880个国债技改项目中,已经开工604个,到年底将有290个左右项目建成投产。这批项目的建成,预计可实现新增利润158亿元,新增税金88亿元,出口创汇5亿美元。结构调整优化的第三个表现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于其他行业的增长,这些新兴行业包括移动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和光通讯设备行业,其中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1-10月份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5%,居各行业之首,比全部工业高出8个百分点。结   构优化的第四个表现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开始有所转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投资增长速度远高于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结构优化的第五个表现是,一些垄断行业包括民航业和电信业,在进行大规模的业内重组的同时,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的政策方案相继推出。 之三资本净流入替代出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2000年我国出口出现8%超常增长,因此,今年的出口是在去年基数很高的基础上起步的。今年出口增速逐季下降其中有正常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美国经济减速,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美国的经济规模和进出口贸易均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美国经济发展的减缓,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0%以上,外贸出口的下降,不但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于就业、税收等也产生不利的影响。尽管从年中开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出口的措施,延缓了出口下滑的速度,但是预计今年出口能保持4%左右的增长速度已是难能可贵。   2001年利用外资的意外增长是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给我国带来的仅有的外部拉动因素。国际资本内流甚至可能接近500亿美元,成为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之一。2001年在外部投资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改善投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和新的优惠政策,尤其是《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经营法》的修订,使我国今年在利用外资方面扭转了自99年开始出现的增长率减缓的态势,2001年合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达到45%以上,实际外资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 2经济增长预测 1经济增长的引擎   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强劲的政府投资,其中主要归功于房地产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的大幅增长,其二是外资增长对2001年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加大,而出口和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降。展望2002年的投资、出口、消费和资本净流入,我们基本的观点是,由政府投资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净流入仍将左右着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依然较小,出口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继续趋弱。   由于预期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0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可能保持平稳增长,估计其增长幅度将在11%-13%之间,略低于2001年。其中房地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高速增长的态势将继续保持,估计其投资增幅分别在20%和18%左右,基本建设投资增幅度相对较低,大约仍在8%左右的水平徘徊。   2002年将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佳时机,有利的因素远远多于不利因素。其有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1)2002年的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甚至更加严峻。最乐观的预期是美国经济最快在2002年下半年才可能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因此中国将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良港”。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健也鼓励了境外投资者的信心,据美国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2001年4月的调查,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信心指数为1.69,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2)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WTO将对2002年的引进外资产生巨大的推动。3)为了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国家推出了吸引外商投资的10大优惠政策,并把“西气东输”等重要工程向外资全面开放。预计2002年我国的资本净流入将在2001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保持强劲增长的态势。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国GDP增长率平均增加3-4个百分点(张昌彩),资本净流入将继续成为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之一。   2002年的出口由于国际环境未有改善和国内政策调整的空间有限,因此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呈持续下滑态势。在2000年度,我国出口增长了27.8%,但这样的强劲增长显然在2001年急剧失速,出口增长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预计出口在2002年的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将继续呈下降的态势。   2002年的消费预期将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水平,一般的预测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0%,略低于2001年的增长水平或基本持平,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预期会继续下降。但是由于最终消费在我国GDP构成中的比例高达3%,因此其对经济增长的意义仍然不可低估。 2 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预测   权威的IMF对中国2002年的经济增长持有乐观的预期,据其估计,2002年即使全球经济成长放缓,中国今明两年经济仍将强劲成长,预估2001年将达到5%的增长率,2002年预估为1%。IMF预估中国将不会像亚洲其他各国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因为高科技产品出口仅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小部份,远低于亚洲其他新兴国家。其他机构对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最乐观的预测是增长7%,最悲观的预测为5%。下面是全球权威机构对中国2002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 ●野村综合研究所:2002年中国GDP增长7% ●所罗门美邦:2002年中国GDP增长6% ●OECD:2002年中国GDP增长2% ●IMF:2002年中国GDP增长1% ●亚洲开发银行:2002年中国GDP增长0% ●摩根士丹利:2002年中国GDP增长0% ●世界银行:2002年中国GDP增长5%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对2002年GDP增长的预测结果是,依2002年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力度,存在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在继续保持增发国债规模(1500亿元)和货币政策不保持稳定的情况下,GDP将实现7%的增长;第二种可能性是将国债发行规模提高到1800亿元,同时要求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不再持续下滑,GDP将实现5%的增长;第三种可能性是长期建设债券发行规模达到2000亿元同时货币政策开始松动,M1增长5%,GDP的增长速度将达到8%。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预测结果是,在保持扩大内需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必要力度的条件下,我国经济仍能达到7%左右的增长率,如果世界经济形势较快转入复苏,又能把入世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经济增长率也可望达到2001年的水平。反之,经济增长率则可能略低于2001年。   在综合分析2002年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考虑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我们估计2002年GDP的增长有望维持在2001年的水平,围绕7%的增长率水平其上下波动的幅度估计不会超过5个百分点,而向下波动的可能性大于向上波动。 3 2002年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1)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和世界经济前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国际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化对我国吸引外资将十分有利。   2)我国仍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取向上看,2002年将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的具体优惠政策正在逐渐落实。结合国家的“十五”计划,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特大型工程项目已经启动。同时,西部地区也出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吸引内外资的优惠政策,这将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投资的增长。   4)最终消费的平稳增长将为2002年的经济增长提供内需的基础。国家调整居民收入政策有利于扩大居民的消费,农村费改税和减负力度的加大、增加扶贫和转移支付的财政支出将有望提高农民的收入;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提高基本工资的办法来增加收入,全国各省市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政策措施都将对2002年的最终消费产生正面影响。同时2001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其效应将在2002年显现出来。另外最近几年逐步形成的部分消费亮点如假日经济和住宅消费等,将在2002年继续成为带动消费的积极力量。 4 2002年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持续下滑,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将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去年接近1%,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活动与国际市场有关,因此全球经济的衰退与不稳定将使2002年我国的出口贸易形势显得异常严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月中所作的预测显示,2001年全球经济的增速仅为4%,而联合国10月1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则认为,200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只有4%。全球经济2002年的前景将主要取决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西方各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的运行情况。从目前来看,美国经济衰退出现放缓迹象。由于经济衰退程度尚属温和,美国连续11次降低利率也将逐步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美国经济明年年中前后开始复苏的可能性较大。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石油价格下跌、美国消费开支回升、企业库存调整以及阿富汗战事得手等有利因素,将使美国经济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反弹。在美国经济遭遇经济衰退的同时,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经济出现了20年来最严重的同步下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明年将下降到7%。今年欧盟经济增长率为7%,明年放慢到3%。日本经济今年将下滑4%,明年将再下滑1%。   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谨慎乐观。尽管其预期全球经济将在2002年将开始复苏,其中发展(相关,行情)中国家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01年的9%增加至2002年的7%,随着美国联储一再降息和推出财政刺激措施,美国消费者支出将会恢复,与此同时欧盟的降息和石油价格的下降,世界经济在2002年将以6%的速度增长,但是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的复苏预期显然缺乏信心,其认为在全球经济运行态势不稳的情况下,任何意外的冲击影响均会被放大,并有可能将世界经济推向衰退。   2)制约民间投资回升的体制性障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2001年政府在启动民间投资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收效并不显著,2001年前三个季度集体投资与个体投资的增幅落后于国有经济,远远低于其他经济类型的投资尤其是股份制经济的投资增幅。2002年影响民间投资的几个主要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尚存疑虑。其一是投资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包括特殊行业的进入壁垒、融资机制、税收制度等。其二是经济结构失衡带来投资环境不利的问题。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失衡、消费品投资结构失衡和投资品的投资结构失衡从长期看对民间投资形成制约。   3)2002年将可能重新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通货紧缩是近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在经历了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的通货紧缩缓解之后,自2001年第四季度开始,各类价格指数走势再次全面走低,作为反映通货膨胀先行指标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在2001年5、6月份由正变负,预示着2002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可能再次受到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4)其他将对2002年的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包括: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下岗失业压力有增无减,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与消费信心,目前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使下岗分流问题更趋突出;社会风气不良、腐败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经济运行,带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2002年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微观基础尚不健全。 5 2002年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   2002年至少存在着下列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一是世界经济的下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双重的。对我国的出口将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却可能加快我国的资本净流入。二是入世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会为符合WTO规则而进行调整,由于政策调整尚待时日,因此这种可能的政策调整会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何种性质的影响目前难以判断。三是我国入世后各贸易成员国与我国的贸易往来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是有利的,但是就短期而言,入世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都存在,判断那种效应更大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四是市场化进程加速,2002年各要素市场是否完全走出传统经济的模式,资源配置是否真正能够市场化尚难预料。 3宏观经济政策   1就财政政策而言,积极的财政政策在2001年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效显著,其对2002年的经济增长仍然是最重要的驱动力,尽管其影响力有减弱的趋势。同时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开始凸现出来。   始于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特殊的时期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周期调节的一种尝试。实践表明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了巩固前三年的政策效果,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和健康的发展,2001年我国政府继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01年的主要政策内容包括:增发1000亿元建设国债,用于弥补前期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后续资金不足,一般不开工新项目;发行500亿元特种国债,以支持西部开发,主要用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生态建设等一些重大基础设建设;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休人员的养老金。   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持续保持GDP达到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始受到批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一种短期的政策被长期化,以增发国债为主的政策其积极效应开始减弱。据有关人士测算(张昌彩),1998年下半年发行建设国债1000亿,拉动当年GDP增长5个百分点;1999年发行建设国债1100亿,拉动当年GDP增长2个百分点;2000年发行建设国债1500亿,仅拉动当年GDP增长7个百分点。其二,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的税收政策开始对非政府投资和消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的财政税收增长大幅度超过GDP的增长,2002年元至九月份的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高于GDP的三倍多。这种财政税收的超常规增长在反经济周期的政策中有其合理性,但是由此给企业尤其是非国有经济和农民带来沉重的税收负担,其结果是直接导致民间投资和农村消费的减少。   因此,2002年是否需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理论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我们的观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但是不宜取消。200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将不容乐观导致我国的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投资与消费的增长也存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依靠出口、民间投资和最终消费均难以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尤其是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的走势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对2002年实现7%以上的GDP增长仍然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此不宜取消。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主要应当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继续维持较高的长期建设国债总规模(1000亿-1500亿)的前提下,调整建设国债的投资方向,适当减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在保证在建项目和必要的新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加大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力度,对制度性的改革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中小科技性企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二,调整和完善现行的税收制度,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范围,切实减轻农民的税收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和刺激农村消费的增长;继续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统一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调动企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   2就金融政策而言,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和制度建设是我国2001年金融政策的主要基调,其中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消费信贷政策是今年金融政策的亮点。2002年金融政策的重点应当放在改革银行体制疏通货币传导机制、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和谨慎制定国有股减持与流通政策等三个方面。   2001年我国货币政策继续贯彻扩大内需为主的方针,在保持稳健的同时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表现在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但是总体表现稳健有余而发力不足,对2001年的经济增长的作用不甚理想。利率政策方面,人民银行调高再贴现利率,从16%提高到97%,外币存款利率自2000年以来连续9次调低,今年元至八月份先后7次调整外币利率,一年期美圆存款利率由5%下调至2%,比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低25个百分点,利率政策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是公开市场操作招标利率已经成为货币市场交易主体的主要参考指标,对市场利率的走势起着重要的作用。信贷政策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加大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使2001年的消费信贷获得迅猛发展,截止八月底的消费信贷余额达到6115亿元,累计增加18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3亿元。   有必要对2001年的货币政策的得失进行反思与调整。在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金融监管超前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分强调金融风险,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灵,货币供应量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增长需要。2002年的货币政策至少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首先,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缺乏配合。通货紧缩压力犹存,导致实际利率过高,严重抑制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使政府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带动力与影响力受到限制。从资金供求的角度看,2001年存贷差进一步扩大,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特别是M0和MI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下降。2001年10月,M0增长66%,比上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M1增长率为123%,比上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两相指标均未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值。第二,从2001年9、10月份开始,银行放贷困难,货币供应量下降。1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仅增长9%;1至9月份货币流动性比率(M1/M2)为2%,比年初有所降低,表明货币的流动性在减弱。由于人民币的低利率政策已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2002年降息政策的操作空间很小,降息的意义不大,甚至可能导致利率陷入“流动性陷阱”。   我们认为,2002年的货币政策的重点应当是继续推进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建议适度放松金融监管,积极疏通货币传导机制。由于银行体制改革关系到货币传导机制是否正常发挥作用,因此需要通过银行内部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再造,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多存少贷的问题。在利率政策方面,2002年在贷款利率下调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应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实际利率,为社会民间投资的启动和增长创造条件。   与货币政策的表现平平相比,2001年金融政策反映在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方面成效卓著。2001年证券市场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措施,包括对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使B股市场再次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和恢复其筹集资本的功能;实施新股发行由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变,使证券市场由一个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市场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具有革命性的步伐;而相继实施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与打击力度以及实行国有股减持政策等,对证券市场从微观制度到市场规则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从而为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2002年证券市场的政策将在以监管与规范为主基调的前提下,维护市场的稳定将受到重视,其中,国有股减持与流通政策将对2002年的证券市场产生广泛与深远的影响,我们对此保持谨慎乐观。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1500字怎么读

同学啊,800字实在是有点难,我就只能写成这样了,你自己缩缩看吧  试论我过当前的货币政策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背景  从国际因素看,自2002 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给我国货币政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被动购入外汇的,大量吐出基础货币,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从国内因素看,近两年国内经济增速都比较高,但是由于自然灾害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居民收入等措施,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形成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金融危机体现出金融机构面对系统风险时的抵抗力不足。   我过现行货币政策概况  蒙代尔在试图解决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矛盾时,假定预算对国民收入、就业等国内因素影响较大,而利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较大,从而提出货币政策应注重解决外部平衡,财政政策应注重解决内部均衡问题。由于我国经济不能经受住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的冲击,现阶段货币政策主要用于稳定汇率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也必须兼顾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具体来说,为了稳定汇率,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入美元,在针对外部均衡的问题上,主要是如何通过适当的干预使人民币汇率不出现大幅波动,这更多的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从内部均衡上看,为了冲销外汇占款所带来的基础货币增量,人民银行在国内市场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发行央行票据  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其灵活性与市场化的特点,成为央行对冲政策的首选工具。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以及债券卖断受到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于是央行选择了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回收流动性。发行央行票据使央行在货币调控上获得较大的主动权,同时也对完善我国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一定好处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自2003年9月到2011年2月,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2次,其中上调28次,下调4次,目前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5%。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缩小货币乘数,且该工具主动性较强,可及时,快捷地深度冻结流动性。   建立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主要是针对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及某些贷款扩张过快的金融机构,将其存款准备金率在一般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这样既可以加大冻结流动性的效力,又可以降低系统风险。   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  在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已经很多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二是改进和完善再贴现管理方式,通过票据选择明确再贴现支持的重点,优先为涉农票据、县域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办理再贴现。   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在市场化进程中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  中央银行实行二元化的利率调控模式,即一方面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上下限)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及各类中央银行利率引导市场利率。  (以上一至六条参考:张晓慧:国际收支顺差条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  _html)   对我国货币政策走势预测分析  由于汇改重启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有所减弱,外汇占款也应逐步下降。但是由于国内的通货膨胀因素,今后的货币政策很可能还是总量上适度从紧,结构上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以助于国内经济的成功转型。   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利弊得失  货币政策转向后最大的特点是人民币升值,同时国内利率上升。这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有利也有弊。  弊端: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不利于我国总产出的增加。  货币政策整体适度从紧之后会使经济的增长速度降低。  利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出口产品由低端加工向高端发展,同时也造成进口物价下降,有利于我国以较低价格获取短缺资源及高端设备。  利率上升使一些收益率较低的项目不能上马,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收益率。  对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有利于突破国民经济的瓶颈约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及中小企业的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

为什么这么多问论文的啊,在百度里面搜索一下啊,感觉那个“毕业论文E网”还不错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2004年,面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健康和不稳定因素,党  《2010形势政策论文》《2010年最新学习范文》  关于《2010年最新学习范文》的文章《2010形势政策论文》正文开始>>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2004年,面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健康和不稳定因素,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有效避免了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实现了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200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方面,某些领域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已得到控制,薄弱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货膨胀势头得到了抑制;另一方面,在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的同时,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较快、活力较强的良好势头;投资、消费、净出口仍保持着较为强劲的态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从总体上看,2005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基本在合理区间运行。一季度GDP增长4%;预计二季度GDP增长速度也不会低于9%。可以认为,当前经济运行已转入稳定的增长阶段。  具体而言,宏观调控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宏观调控效应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719亿元,同比增长4%,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比上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比增长分别为5%和6%,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8和1个百分点。投资增速的回落以及投资增速结构上的变化,凸显宏观调控的积极效应。  消费增长平稳,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今年前四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亿元,增长3%,比上年同期加快2个百分点。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8%。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同比有所上升,环比略有下降。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67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居民收入较大幅度的提高,确保了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增强了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  CPI和PPI增幅差距逐渐缩小,价格上涨压力有所减缓。今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同月上涨8%,其中城市上涨4%,农村上涨4%。与4月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2%。1~5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4%。分类别看,5月食品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8%,非食品价格上涨2%,消费品价格上涨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趋于合理,CPI全年控制在4%的目标可以实现。1~5月,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比上年同月分别上涨2%、5%、1%、7%、7%,回落比较明显。目前,上下游价格背离的现象有所缓解,对于经济结构调整较为有利。但对成本推动、服务价格上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可能形成的通胀压力,仍不可掉以轻心。  财政和货币信贷保持稳定。今年1~5月,全国财政收入完成135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69亿元,增长1%;全国财政支出95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63亿元,增加2%;全国财政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3956亿元。在增收节支保持良好势头的同时,各项财税改革积极推进,财政支持“三农”的力度继续加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政策措施得到积极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教科文卫等重点支出项目得到进一步保障。货币总量增长保持平稳。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9万亿元,同比增长6%,继续保持在13%~15%的区间内,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一季度储蓄存款新增9705亿元,同比多增1459亿元,各项贷款新增7375亿元,同比少增976亿元,存差有所扩大。  对外贸易总量持续扩大。今年1~5月,进出口总额5228亿美元,同比增长2%。在部分商品国际价格上扬以及美元低位运行等因素作用下,出口增长强劲,出口2764亿美元,增长2%;受原油、钢材、汽车等产品进口量下降的影响,进口增长趋缓,进口2464亿美元,增长7%。进出口相抵,顺差300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贸易逆差92亿美元。  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有所改善。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业继续增产和农民收入继续增加。2005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预计为58亿亩,比上年增加3%。其中夏粮种植面积95亿亩,增加8%,扭转了连续7年下降的局面。行业投资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今年以来,煤、电、油、运等瓶颈行业的投资继续加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193亿元,同比增长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投资404亿元,增长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198亿元,增长2%。而部分过热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控制。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经济增长转入稳定期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关系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加大。宏观调控既要防止出现反弹,又要防止出现过度回落的问题。  防止出现反弹。第一,投资率和投资增长速度依然偏高。1~5月,投资增速达4%。虽比上年同期的8%有较大回落,但这是建立在上年高速增长基础之上的,投资规模仍非常可观。从今年已公布的数据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除1~3月略有回落外,基本保持了逐月增高的态势,已出现反弹征兆。  第二,上游产业利润空间较大,对投资有一定的吸引力。今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968亿元,同比增长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滑了9个百分点。但上游产业利润空间仍然较大,对投资有一定的吸引力。1~5月,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采矿业利润同比仍有较大增长,分别达到88%、8%、6%、7%、6%。其中,石油开采业利润逐月上升,由一季度的增长7%,到1~4月的8%,再到1~5月的8%。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其利润扩大的主要原因。  第三,较高的储蓄率和逐步增加的银行存差为投资反弹提供了资金条件。财政方面,财政政策虽已由扩张转向稳健,但仍然带有一定的扩张性特点。2005年,将继续发行相当规模的长期建设国债,且财政预算仍然安排了3000亿元的赤字,因此,财政资金使用方向需严格控制。金融方面,近年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差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年2月以来存差增速明显提高,相对于1997年1月以来长期趋势线的偏离程度越来越高。5月存差已突破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0%,比上年末增加了21%,比上月增加了8%。商业银行体系巨额的存差与持续上升的存差与贷款余额之比,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有大量的资金并没有通过商业银行体系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商业银行需要为过多的剩余资金寻找出路。此外,大量民间资本不断积聚,力量日益壮大,也为投资反弹创造了条件。  第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仍然很高,具有投资反弹的内在动力。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但许多地方增加投资、上项目的冲动仍较强。今年农用地转建设用地计划为400万亩,各地申请用地量是计划的3倍,投资扩张压力还非常大。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也是可能出现反弹的因素之一。  防止出现过度回落。目前,出现过度回落的风险,主要是CPI变动低于预期水平、企业利润增速下降、亏损面扩大。但生产资料价格水平依然较高,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  第一,从行业方面看,下游产业亏损面扩大。今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幅下滑,这一方面是前一阶段部分行业盲目扩张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迅速上升。值得警惕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的亏损额有逐月增高的趋势:1~5月亏损额917亿元,同比增长1%,增速比1~4月高1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高近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和应收账款也一直在高位运行。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11241亿元,同比增长4%;应收账款净额23551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与前几个月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1~5月石油加工及炼焦行行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并出现全行业亏损,净亏损额达3亿元。同时化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建材、电力、电子通信等行业也出现利润下降或亏损。由于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不畅的局面,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所以下游企业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如果这种格局长期持续,对经济运行不利。  第二,从产业方面看,服务业缺乏活力。虽然工业增长明显超过长期平均值,但服务业仍显滞后。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不仅低于10%的长期平均水平,而且低于改革开放以来最低时期1998~2002年平均2%的增长水平。  第三,从外贸方面看,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对出口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今年以来,贸易摩擦逐渐升温,反倾销个案迅速增加。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遭遇国外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截至2004年底,已受到各类反倾销起诉600多起。同时,我国有25项出口产品被施加反倾销措施,是被施加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已开始对我国的出口扩张形成实质性制约。  第四,人民币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人民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上调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引致的效应相当复杂。仅就其负面影响而言,可能会造成出口减少和就业压力加大,也会给宏观经济造成向下的压力。  三、政策取向  经济增长转入稳定期以后,保持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大体平衡,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努力拉长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稳定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应抓住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使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在尽可能长的时段内保持在合理区间之内。当前,不必出台新的抑制经济过热的措施,也不要急于出台大的刺激经济的措施。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使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在尽可能长的时段内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按照推动结构调整和实现“五个统筹”的要求,安排好预算内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经济增长转入稳定期以后,针对经济总量关系变化方向不确定性加大的问题,应密切跟踪经济形势,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反弹或过度回落两个方面的苗头,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采取有针对性的微调措施,防止经济总量出现大的失衡。  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好地将市场的调节作用与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在宏观调控中必然需要结合使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在本轮宏观调控中行政型的调控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如果过多依靠行政手段,则会造成市场扭曲。在目前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应更加注意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减少行政手段,注意更好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抓住当前宏观经济进入稳定期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要抓住当前宏观经济进入稳定期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关键领域的各项改革,为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打好体制基础,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除体制性、机制性弊端,经济运行产生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病根”就会存在,旧病复发就有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必须标本兼治,更加重视治本,在铲除滋生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土壤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当前,应努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比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采取切实措施,刺激消费需求,在调整对最终消费有促进作用的政策时需慎重。目前,经济增长过分依靠投资拉动的局面亟需改变,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长期任务。除了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水平之外,创造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的环境也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方面。当前,在落实“有保有压”的结构性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当涉及到对最终消费需求有促进作用的政策进行调整时,需要慎之又慎,防止对消费需求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适度增长,注意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效用。今年1~5月,各月的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同比增幅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注意保持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以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1500字怎么写

我自己有一份,不过是我们交过的作业。不知道可以吗?2010-201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政策操作的主要特点摘要:2010-201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但物价上涨较快。围绕保持物价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我国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关键词:货币政策 准备金 央行票据2010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货币信贷增长从上年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在此期间,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同时,由于对房地产过热,导致银行发放大量贷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禁止炒房现象,同时也使得大一部分资金流入市场,加剧通货膨胀。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其政策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由2010年采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2011货币政策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一、灵活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灵活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2010年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 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 万亿元;2011年加大对中央票据的操作力度。2011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1年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300亿元,央行6月14日发行10亿1年期央票。实践证明,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二、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重新启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2011年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三、深化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5%的历史高位。所谓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四、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再贷款甚至是以回收为主,再贴现的规模也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在投资拉动和流动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往往比较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应合理、均衡放款;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增加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六、适当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2010 年前三季度,利率政策保持稳定。第四季度以来,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抑制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于10 月20 日、12 月26 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上调至75%,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31%上调至81%,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2月26 日同时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其中1 年期流动性再贷款利率由33%上调至85%;1 年期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由88%上调至35%;再贴现利率由80%上调至25%。2011年2月9日和4月6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75%提高到25%,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81%提高到31%,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目的,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 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 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 比1999年预算增长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 (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3 )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4)经济增长。 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 %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 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 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4%。 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 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 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5 %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 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 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 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 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 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 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二、21世纪初期的财政政策建议 第一种建议认为,考虑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的协调衔接,近期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有以下八个方面: 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反周期”宏观调控方针。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中国经济运行基于“自然节律”的周期波动趋于明显,因此财政政策作为市场经济下“间接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势必要更加自觉和坚定不移地在目前所处的经济运行低谷阶段,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作扩张性的“反周期”调控操作。只要经济景气还未回升到(并相对稳定到)接近中位的水准,市场预期还未普遍由看淡转为看旺,扩张政策调节的取向就不能改变,并要审时度势保持调控措施必要的力度,掌握好各方面具体措施的优化组合。 压力。酌情对积极的扩张财政政策在实施重点和操作方面作出微调。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通盘考虑,近期的投资重点,应向兴办基本农田水利、防治环境污染、建设一般民用住宅等方面适当调整并更为收拢。同时,针对现实问题,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严防挪用,加快资金到位速度,并努力改进工程设计,提高施工质量,以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职能应在退出“越位”和填补“缺位”两个方向上作出积极调整和探索。随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调整,财政应在一般竞争性的生产建设领域“淡出”,其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需要更加强调和重视,摆到更靠前的序位上。 “费改税”渐入快车道。以“清费规税”为重点的政府财力整合,代表了现阶段财政政策的一个必然导向。这也意味着对政府行为的规范约束和对“既得利益”的调整,将随之进入更深入、更具体的阶段。 改革的深化将引出进一步的机制磨合过程。财政政策是服务于发展和改革的,目前既需要作出不同寻常的短期调节,又需要掌握中长期的总体机制转换、协调与配套。财政体系自身走出困境的“振兴”,也有待经济发展、市场成熟过程中财力状况的改善和政府财力运作的规范化。 新调控方式与手段的探索将成为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财政政策需进入市场经济“间接调控为主”的轨道,因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可行的间接调控新方式。1998年在以财政贴息支持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已经破题,而今后经济生活中的客观需要将推动这种探索向更宽广的政策性投融资领域扩展。 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现实生活正在呼唤财政收支管理的进一步严密化和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的接轨。从财政政策指导上看,今后必将强化对收入、支出、转移支付的各个环节与相关领域的管理,使之严密和规范。 进一步推进统一市场和企业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实现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既定方向和动态过程。随相关措施的贯彻落实,我国统一市场的规范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也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第二种建议认为,在我们看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积极效应的同时,还要对其下一步发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适度,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研究。这是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从中长期看,我们必须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和发债规模。要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内的物价走势、国债资金使用效果及还本付息等进行密切监测,早作应对。俄罗斯等国因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过大而引发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的教训,我们要很好研究,以兴利除弊,未雨绸缪。 要把激活消费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而不宜简单地再靠政府投资推动。从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的和持久的拉动力量。因此,今后要逐步把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转到引导刺激消费上来,要修改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限制消费的税费等政策,制定鼓励和引导消费的税费政策。有计划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和引导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进而带动民间投资上。 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措施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必须发挥政策要素的组合效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主要手段,首先必须相协调、相配合,要继续适度加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展消费信贷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以充分发挥两个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力。 要研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要特别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更多地采取通过财政贴息和为高新技术贷款提供担保等间接手段,用较小的投入去启动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合力,但地方财政必须做到收支平衡。 第三种建议认为,对“十五”财政的测算,要按照坏、中、好的经济大环境做三个方案。具体测算如下: 方案一:整个“十五”时期仍未走出经济低谷,需最大限度运用财政扩张政策。 方案二:“十五”中期走出经济低谷,需维持现行财政规模的扩张过渡政策。 方案三:2001年经济走出低谷,恢复适度从紧财政政策。 方案一、方案二各年的赤字绝对额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方案三各年与“九五”末期2000年持平。从赤字率(赤字占GDP 的比重)看,方案一各年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方案二各年与“九五”末期2000年持平,方案三各年比“九五”末期2000年减少。从支出与收入年均增长比较看,方案一支出高于收入1个百分点,方案二收、 支增长同步,方案三支出低于收入1个百分点。 三个方案测算的结果说明,无论最大限度运用财政扩张政策方案,还是维持现行财政规模的扩张过渡政策方案,还是恢复适度从紧财政政策方案,“十五”期间财政赤字绝对量都不可能比“九五”时期减少。因为我国支出刚性的特点所造成的财政政策缺乏弹性的问题,始终还未在机制上解决。按最乐观的方案三所展现的情况,“十五”期间要实现每年保持2000年赤字绝对额不变的水平,财政支出年均增幅必须低于财政收入年均增幅1个百分点。那么,要实现2000 年赤字绝对额减少的目标,起码要低于1个以上的百分点才行。在经济逐步回升的初期, 要求财政大幅度缩减开支,很不实际。 为此,建议选择赤字率的相对标准,作为“十五”期间的财政状况的调控指标,将之控制在GDP3%(含债务利息口径)之内,并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相机采取提高、维持不变或者缩小。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2000字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 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 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 比1999年预算增长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 (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3 )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4)经济增长。 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 %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 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 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4%。 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 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 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5 %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 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 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 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 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 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 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二、21世纪初期的财政政策建议 第一种建议认为,考虑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的协调衔接,近期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有以下八个方面: 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反周期”宏观调控方针。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中国经济运行基于“自然节律”的周期波动趋于明显,因此财政政策作为市场经济下“间接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势必要更加自觉和坚定不移地在目前所处的经济运行低谷阶段,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作扩张性的“反周期”调控操作。只要经济景气还未回升到(并相对稳定到)接近中位的水准,市场预期还未普遍由看淡转为看旺,扩张政策调节的取向就不能改变,并要审时度势保持调控措施必要的力度,掌握好各方面具体措施的优化组合。 压力。酌情对积极的扩张财政政策在实施重点和操作方面作出微调。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通盘考虑,近期的投资重点,应向兴办基本农田水利、防治环境污染、建设一般民用住宅等方面适当调整并更为收拢。同时,针对现实问题,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严防挪用,加快资金到位速度,并努力改进工程设计,提高施工质量,以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职能应在退出“越位”和填补“缺位”两个方向上作出积极调整和探索。随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调整,财政应在一般竞争性的生产建设领域“淡出”,其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需要更加强调和重视,摆到更靠前的序位上。 “费改税”渐入快车道。以“清费规税”为重点的政府财力整合,代表了现阶段财政政策的一个必然导向。这也意味着对政府行为的规范约束和对“既得利益”的调整,将随之进入更深入、更具体的阶段。 改革的深化将引出进一步的机制磨合过程。财政政策是服务于发展和改革的,目前既需要作出不同寻常的短期调节,又需要掌握中长期的总体机制转换、协调与配套。财政体系自身走出困境的“振兴”,也有待经济发展、市场成熟过程中财力状况的改善和政府财力运作的规范化。 新调控方式与手段的探索将成为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财政政策需进入市场经济“间接调控为主”的轨道,因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可行的间接调控新方式。1998年在以财政贴息支持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已经破题,而今后经济生活中的客观需要将推动这种探索向更宽广的政策性投融资领域扩展。 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现实生活正在呼唤财政收支管理的进一步严密化和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的接轨。从财政政策指导上看,今后必将强化对收入、支出、转移支付的各个环节与相关领域的管理,使之严密和规范。 进一步推进统一市场和企业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实现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既定方向和动态过程。随相关措施的贯彻落实,我国统一市场的规范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也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第二种建议认为,在我们看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积极效应的同时,还要对其下一步发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适度,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研究。这是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从中长期看,我们必须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和发债规模。要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内的物价走势、国债资金使用效果及还本付息等进行密切监测,早作应对。俄罗斯等国因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过大而引发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的教训,我们要很好研究,以兴利除弊,未雨绸缪。 要把激活消费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而不宜简单地再靠政府投资推动。从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的和持久的拉动力量。因此,今后要逐步把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转到引导刺激消费上来,要修改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限制消费的税费等政策,制定鼓励和引导消费的税费政策。有计划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和引导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进而带动民间投资上。 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措施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必须发挥政策要素的组合效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主要手段,首先必须相协调、相配合,要继续适度加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展消费信贷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以充分发挥两个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力。 要研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要特别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更多地采取通过财政贴息和为高新技术贷款提供担保等间接手段,用较小的投入去启动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合力,但地方财政必须做到收支平衡。 第三种建议认为,对“十五”财政的测算,要按照坏、中、好的经济大环境做三个方案。具体测算如下: 方案一:整个“十五”时期仍未走出经济低谷,需最大限度运用财政扩张政策。 方案二:“十五”中期走出经济低谷,需维持现行财政规模的扩张过渡政策。 方案三:2001年经济走出低谷,恢复适度从紧财政政策。 方案一、方案二各年的赤字绝对额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方案三各年与“九五”末期2000年持平。从赤字率(赤字占GDP 的比重)看,方案一各年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方案二各年与“九五”末期2000年持平,方案三各年比“九五”末期2000年减少。从支出与收入年均增长比较看,方案一支出高于收入1个百分点,方案二收、 支增长同步,方案三支出低于收入1个百分点。 三个方案测算的结果说明,无论最大限度运用财政扩张政策方案,还是维持现行财政规模的扩张过渡政策方案,还是恢复适度从紧财政政策方案,“十五”期间财政赤字绝对量都不可能比“九五”时期减少。因为我国支出刚性的特点所造成的财政政策缺乏弹性的问题,始终还未在机制上解决。按最乐观的方案三所展现的情况,“十五”期间要实现每年保持2000年赤字绝对额不变的水平,财政支出年均增幅必须低于财政收入年均增幅1个百分点。那么,要实现2000 年赤字绝对额减少的目标,起码要低于1个以上的百分点才行。在经济逐步回升的初期, 要求财政大幅度缩减开支,很不实际。 为此,建议选择赤字率的相对标准,作为“十五”期间的财政状况的调控指标,将之控制在GDP3%(含债务利息口径)之内,并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相机采取提高、维持不变或者缩小。

我自己有一份,不过是我们交过的作业。不知道可以吗?2010-201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政策操作的主要特点摘要:2010-201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但物价上涨较快。围绕保持物价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我国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关键词:货币政策 准备金 央行票据2010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货币信贷增长从上年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在此期间,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同时,由于对房地产过热,导致银行发放大量贷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禁止炒房现象,同时也使得大一部分资金流入市场,加剧通货膨胀。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其政策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由2010年采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2011货币政策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一、灵活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灵活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2010年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 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 万亿元;2011年加大对中央票据的操作力度。2011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1年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300亿元,央行6月14日发行10亿1年期央票。实践证明,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二、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重新启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2011年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三、深化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5%的历史高位。所谓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四、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再贷款甚至是以回收为主,再贴现的规模也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在投资拉动和流动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往往比较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应合理、均衡放款;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增加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六、适当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2010 年前三季度,利率政策保持稳定。第四季度以来,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抑制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于10 月20 日、12 月26 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上调至75%,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31%上调至81%,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2月26 日同时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其中1 年期流动性再贷款利率由33%上调至85%;1 年期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由88%上调至35%;再贴现利率由80%上调至25%。2011年2月9日和4月6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75%提高到25%,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81%提高到31%,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

为什么这么多问论文的啊,在百度里面搜索一下啊,感觉那个“毕业论文E网”还不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