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通信网络发展历程及趋势论文10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6 23:11:23

通信网络发展历程及趋势论文1000字

什么是手机---移动电话,通常称为手机,旧称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  手机外观上一般都应该包括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和一套按键(部分采用用触摸屏的手机减少了按键)。      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未成功。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给他说:‘乔,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我听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手机时代划分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        第二代手机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       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手机的主要品牌  诺基亚摩托罗拉  三星索爱HTC(多普达)LG华为中兴苹果小米i 手机的几大系统:  现行主流:苹果OS,安卓,WP,塞班(还有不少的人在用)  曾经的经典辉煌时代: 塞班分为,塞班4和塞班6其中4不属于智能系统。6属于智能系统。塞班6又分为一版,二版,三版。一代表机型有NG等;二版有:3230,7610,N70等等,三版:3250,n73,6120,E63,E5,E52,E等等横行天下。      Linux  见于摩托罗拉的手机,经典的如L7,刀锋系列(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美感),E2(周杰伦代言的第一款手机)       再往前》。。。。 曾经的NO1  palm。后背惠普收购,然后惨死在惠普手里面,至今被许多PALM铁粉们,耿耿于怀!!!(惠普收购后,该出了WEBOS系统)       windowsmobile,。微软的手机系统,当年(05年左右)多普达其实她就是现在的HTC只不过但是国内叫多普达也是一方巨擘!       黑莓, BLACKBERRY。这个手机风起云涌于911事件。机器硬朗商务风范浓厚。信号辐射比诺基亚低1/3!当年的经典机型也是雨后春笋。后来诺基亚由于触屏横空出世,打压之下也开始了狗屎的触屏之旅,像5230,5800等等系统分两个塞班3^  和塞班5版。  现在已经死尽。   如今,苹果,安卓主流,WP想分杯羹,三分天下。-----------------手打,请尊重劳动。

世界移动通信发展史 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1897年,M·G·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试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距离为18海里。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当时使用三个频道,间隔为120kHz,通信方式为单工,随后,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英国(1959年)等国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美国贝尔实验室完成了人工交换系统的接续问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华盛顿也开始启用。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扩大。到1985年3月已扩展到47个地区,约10万移动用户。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汽车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神户等地投入商用。西德于1984年完成C网,频段为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地址通信系统(TACS),首先在伦敦投入使用,以后覆盖了全国,频段为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移动通信网,并投入使用,频段为450MHz。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要求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之外,还有几方面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首先,微电子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这使得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种轻便电台被不断地推出。其次,提出并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随着用户数量增加,大区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饱和,这就必须探索新体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试验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所谓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可以说,蜂窝概念真正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进展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为大型通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费用较贵,业务种类受限制以及通话易被窃听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实际上,早在70年代末期,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接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预计1995年将覆盖欧洲主要城市、机场和公路。可以说,在未来十多年内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将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及有可能成为陆地公用移动通信的主要系统。 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目前,当数字蜂窝网刚刚进入实用阶段,正方兴未艾之时,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方案纷纷出台,其中最热门的是所谓个人移动通信网。关于这种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各家解释并未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性优质服务,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务这一移动通信的最高目标。傅立叶变换最早是在19世纪由法国的数学家JB Fourier提出,他认为任何信号(例如声音,影像等)均可被分解为频率、振幅。由于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可以把图象或者信号在频域中进行处 理,从而达到简化处理过程、增强处理效 对电信发展贡献可想而知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的商业化,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世界,很快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的无数企业纷纷涌入Internet,带来了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 3、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关于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 我国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为我国Internet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ChinaPAC)。该网于1993年9月开通,1996年底已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与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 (2)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该网于1994年开通,1996年底覆盖到3000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和乡镇。我国的四大互联网的骨干大部分都是采用ChinaDDN。 (3)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该网已在我国的8大区的省会城市设立了节点,向社会提供高速数据和多媒体通信。 (4)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该网于1995年与Internet互联,物理节点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业务范围覆盖所有电话通达的地区。1998年7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二期工程将八个大区间的主干带宽扩充至155M,并且将八个大区的节点路由器全部换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国电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术,对ChinaNet进行了大规模扩容。目前,ChinaNet网络节点间的路由中继由155M提升到5Gbps,提速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国内总带宽已达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国际出口总带宽突破3Gbps。 关于中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6-3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 Only)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发展经历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1: CNPAC,9: CHINAPAC) 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阶段为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国内互联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2000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1002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163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839万台,上网用户约265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54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793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403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CN下注册的域名128362个,WWW站点242739个,国际出口带宽3257Mbps。 详情可参考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Internet发展大事记》。 中国目前有十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互联网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互联网骨干单位。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200家左右。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中国先后启用了数个国际光缆系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韩、环球海底光缆系统、亚欧陆地光缆系统;正在建设的有:亚太2号海底光缆、中美海底光缆、亚欧海底光缆。1999年共有13条国内干线光缆投入使用或试运行。光缆总长100万公里。国内互联网骨干网络对原有信道全面扩容,中继电路以155M为主。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建设,互联网骨干网带宽可达5G-40G。 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冷荣泉介绍,我国因特网骨干网从1996年至今已经历了3个阶段:1996年之前,多数采用64K至2M传输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从115M跳到了5G;从2002年开始,将逐步进入10G时代。 2002年1月11日,中国电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开通,该通道所构建的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采用了思科公司长途波分复用系统和系列高速互联网路由器。这一系统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电信运营商用于构建规模庞大、运行快速稳定的“IP+Optical”网络,并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先进性。这条全国最宽的数据通信通道的开通,标志着我国因特网骨干传输网从5G步入10G时代,标志着中国电信数据传输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电信的数据网已经成为真正的高速数据网络、海量带宽网。 关于中国十大互联网简况 目前我国有10家网络运营商(即十大互联网络单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经营资格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十大互联网络单位分别是: (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2)中国科技网(CSTNET)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已并入网通) (5)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6)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7)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8)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9)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 (10)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 其中非营利单位有四家: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和中国长城互联网。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都拥有独立的国际出口。调查显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国的国际出口带宽总和已达到5724M(见下图,未包括中国长城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数据),与CNNIC在2001年1月的互联网统计调查报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国大陆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国际出口带宽增加了2925M,增幅为105%。其中,与美国相连的有4023M(占3%),与日本相连的有314M,与韩国相连的有251M,与中国香港相连的有749M,与中国澳门相连的有14M,还与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相连。另外,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与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NAP)之间的连接带宽也达到3558M。我国十大互联网单位之间的相互连接带宽数,以及我国部分ISP与十大互联网单位之间的连接带宽数和国际出口带宽情况请参考中国互联网联接带宽Flash图。 4、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当前正在迈进信息社会。信息作为继材料、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首先,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得以共享。 其次,网络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生产力进步。 第三,网络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联网的确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在奇迹背后,存在着日益突出的问题,给人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比如,信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财富分配出现不平等;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共享和经济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网络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高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网络带来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剧了文化渗透,各国都在为捍卫自己的网络文化而努力。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这种厚重的文化在网络上得以延伸,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Internet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3个阶段。至今,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知道Internet的确切规模。Internet正以当初人们始料不及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今天的Internet已经从各个方面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随时从网上了解当天最新的天气信息、新闻动态和旅游信息,可看到当天的报纸和最新杂志,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炒股、网上购物、收发电子邮件,享受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当今世界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的源动力,并且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互联网络及其应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Internet已经构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和未来信息社会的蓝图。纵观Internet的发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运营产业化 以Internet运营为产业的企业迅速崛起,从1995年5月开始,多年资助Internet研究开发的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经营权转交给美国3家最大的私营电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2)应用商业化 随着Internet对商业应用的开放,它已成为一种十分出色的电子化商业媒介。众多公司、企业不仅把它作为市场销售和客户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为传真、快递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价替代品,借以形成与全球客户保持联系和降低日常的运营成本。如:电子邮件、IP电话、网络传真、VPN和电子商务等等的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便是最好例证。 3)互联全球化 Internet虽然已有三十来年的发展历史,但早期主要是限于美国国内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和它的盟国范围内使用。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各国纷纷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各个国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联宽带化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带宽瓶颈约束将会消除,互联必然宽带化,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并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网络需求。 5)多业务综合平台化、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图像、话音和数据“三网合一”的多媒体业务综合平台,并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学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内,互联网将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的影响力,逐渐形成“第四媒体”。 综上所述,随着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趋势的加强,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一个真正的多网合一、多业务综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来的互联网是移动+IP+广播多媒体的网络世界,它能融合现今所有的通信业务,并能推动新业务的迅猛发展,给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一场革命。

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6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  互联网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军方的一个系统,然后演进并逐步扩大它的应用。开始是四家大学进行互联,然后扩展到13个点,形成了10个美国国内辅根服务器放置地点。在此之后互联网尽管应用于教育和科研部门,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应用起来。在商业部门开始参与之后,互联网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  互联网的业务经营模式和种类很多,但相对来说形成比较完整的业务价值链主要有以下几个:传统业务的接入服务,它由电信运营商提供业务;网络游戏,由网络游戏服务提供商、游戏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一连串的服务商形成价值链。  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应该是非常严重的,黑客攻击行为、网上盗窃、网上欺诈、网络病毒这些问题非常多。网络运营商的经营已经形成了大家比较固定的观念,比较有保障。  网上行为也要逐步地进行规范。美国这种网上自由、无管理、无法律的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深入全球的,大家曾认为互联网上的任何行为就不应该受到任何规范,不应该有管理。现在出现的问题使大家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确实需要对网上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网上行为同样应该遵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同样应该受现实社会规则的约束,网上出现的网络滥用行为是利用了网上的优良特质,从业者、行业组织、政府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未来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宽带业务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整个宽带的建设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网络的整体发展。互联网经营和生存的模式也将更加丰富。如今,大家在网上更多的是浏览信息、使用聊天工具、玩网络游戏,把互联网更多地当作自己的一个高级的信息技术玩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玩具能够变成工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离不开的工具。网络的应用也更加开放,有许多政府网站已经将其事务到网站上去,如征求意见、地方基层选举等,这些使网络的应用更加开放和多样化。希望网络信息要以人为本,互联网做为一个信息平台它的用户主流50%以上是30岁以下青少年,那么为青少年建设的网络应该是一个可信、健康的网络,它应该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朋友和助手。网络教育将是下一个互联网业务的热点问题,网络搜索,大容量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平台,移动互联网,无线局域网,网络资源信息开发等业务都将成为互联网-业务的热点问题。

通信网络发展历程及趋势论文1000字内容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的商业化,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世界,很快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的无数企业纷纷涌入Internet,带来了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 3、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关于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 我国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为我国Internet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ChinaPAC)。该网于1993年9月开通,1996年底已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与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 (2)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该网于1994年开通,1996年底覆盖到3000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和乡镇。我国的四大互联网的骨干大部分都是采用ChinaDDN。 (3)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该网已在我国的8大区的省会城市设立了节点,向社会提供高速数据和多媒体通信。 (4)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该网于1995年与Internet互联,物理节点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业务范围覆盖所有电话通达的地区。1998年7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二期工程将八个大区间的主干带宽扩充至155M,并且将八个大区的节点路由器全部换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国电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术,对ChinaNet进行了大规模扩容。目前,ChinaNet网络节点间的路由中继由155M提升到5Gbps,提速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国内总带宽已达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国际出口总带宽突破3Gbps。 关于中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6-3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 Only)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发展经历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1: CNPAC,9: CHINAPAC) 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阶段为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国内互联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2000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1002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163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839万台,上网用户约265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54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793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403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CN下注册的域名128362个,WWW站点242739个,国际出口带宽3257Mbps。 详情可参考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Internet发展大事记》。 中国目前有十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互联网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互联网骨干单位。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200家左右。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中国先后启用了数个国际光缆系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韩、环球海底光缆系统、亚欧陆地光缆系统;正在建设的有:亚太2号海底光缆、中美海底光缆、亚欧海底光缆。1999年共有13条国内干线光缆投入使用或试运行。光缆总长100万公里。国内互联网骨干网络对原有信道全面扩容,中继电路以155M为主。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建设,互联网骨干网带宽可达5G-40G。 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冷荣泉介绍,我国因特网骨干网从1996年至今已经历了3个阶段:1996年之前,多数采用64K至2M传输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从115M跳到了5G;从2002年开始,将逐步进入10G时代。 2002年1月11日,中国电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开通,该通道所构建的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采用了思科公司长途波分复用系统和系列高速互联网路由器。这一系统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电信运营商用于构建规模庞大、运行快速稳定的“IP+Optical”网络,并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先进性。这条全国最宽的数据通信通道的开通,标志着我国因特网骨干传输网从5G步入10G时代,标志着中国电信数据传输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电信的数据网已经成为真正的高速数据网络、海量带宽网。 关于中国十大互联网简况 目前我国有10家网络运营商(即十大互联网络单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经营资格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十大互联网络单位分别是: (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2)中国科技网(CSTNET)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已并入网通) (5)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6)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7)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8)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9)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 (10)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 其中非营利单位有四家: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和中国长城互联网。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都拥有独立的国际出口。调查显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国的国际出口带宽总和已达到5724M(见下图,未包括中国长城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数据),与CNNIC在2001年1月的互联网统计调查报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国大陆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国际出口带宽增加了2925M,增幅为105%。其中,与美国相连的有4023M(占3%),与日本相连的有314M,与韩国相连的有251M,与中国香港相连的有749M,与中国澳门相连的有14M,还与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相连。另外,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与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NAP)之间的连接带宽也达到3558M。我国十大互联网单位之间的相互连接带宽数,以及我国部分ISP与十大互联网单位之间的连接带宽数和国际出口带宽情况请参考中国互联网联接带宽Flash图。 4、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当前正在迈进信息社会。信息作为继材料、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首先,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得以共享。 其次,网络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生产力进步。 第三,网络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联网的确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在奇迹背后,存在着日益突出的问题,给人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比如,信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财富分配出现不平等;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共享和经济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网络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高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网络带来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剧了文化渗透,各国都在为捍卫自己的网络文化而努力。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这种厚重的文化在网络上得以延伸,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Internet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3个阶段。至今,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知道Internet的确切规模。Internet正以当初人们始料不及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今天的Internet已经从各个方面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随时从网上了解当天最新的天气信息、新闻动态和旅游信息,可看到当天的报纸和最新杂志,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炒股、网上购物、收发电子邮件,享受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当今世界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的源动力,并且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互联网络及其应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Internet已经构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和未来信息社会的蓝图。纵观Internet的发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运营产业化 以Internet运营为产业的企业迅速崛起,从1995年5月开始,多年资助Internet研究开发的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经营权转交给美国3家最大的私营电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2)应用商业化 随着Internet对商业应用的开放,它已成为一种十分出色的电子化商业媒介。众多公司、企业不仅把它作为市场销售和客户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为传真、快递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价替代品,借以形成与全球客户保持联系和降低日常的运营成本。如:电子邮件、IP电话、网络传真、VPN和电子商务等等的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便是最好例证。 3)互联全球化 Internet虽然已有三十来年的发展历史,但早期主要是限于美国国内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和它的盟国范围内使用。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各国纷纷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各个国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联宽带化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带宽瓶颈约束将会消除,互联必然宽带化,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并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网络需求。 5)多业务综合平台化、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图像、话音和数据“三网合一”的多媒体业务综合平台,并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学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内,互联网将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的影响力,逐渐形成“第四媒体”。 综上所述,随着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趋势的加强,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一个真正的多网合一、多业务综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来的互联网是移动+IP+广播多媒体的网络世界,它能融合现今所有的通信业务,并能推动新业务的迅猛发展,给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一场革命。

世界移动通信发展史 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1897年,M·G·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试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距离为18海里。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当时使用三个频道,间隔为120kHz,通信方式为单工,随后,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英国(1959年)等国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美国贝尔实验室完成了人工交换系统的接续问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华盛顿也开始启用。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扩大。到1985年3月已扩展到47个地区,约10万移动用户。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汽车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神户等地投入商用。西德于1984年完成C网,频段为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地址通信系统(TACS),首先在伦敦投入使用,以后覆盖了全国,频段为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移动通信网,并投入使用,频段为450MHz。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要求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之外,还有几方面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首先,微电子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这使得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种轻便电台被不断地推出。其次,提出并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随着用户数量增加,大区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饱和,这就必须探索新体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试验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所谓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可以说,蜂窝概念真正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进展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为大型通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费用较贵,业务种类受限制以及通话易被窃听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实际上,早在70年代末期,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接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预计1995年将覆盖欧洲主要城市、机场和公路。可以说,在未来十多年内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将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及有可能成为陆地公用移动通信的主要系统。 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目前,当数字蜂窝网刚刚进入实用阶段,正方兴未艾之时,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方案纷纷出台,其中最热门的是所谓个人移动通信网。关于这种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各家解释并未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性优质服务,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务这一移动通信的最高目标。傅立叶变换最早是在19世纪由法国的数学家JB Fourier提出,他认为任何信号(例如声音,影像等)均可被分解为频率、振幅。由于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可以把图象或者信号在频域中进行处 理,从而达到简化处理过程、增强处理效 对电信发展贡献可想而知

趋势一,政府推动落实 “互联网加”为全国性,各地政府提出建设主方案,招标或者外包帮助企业做转型服务型企业,在今后长期“互联网加”实施过程中,政府扮演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角色, 符合政策成绩高的企业立为标杆,挖掘有潜力企业,在将来发展成为“互联网加”型企业。趋势二,互联网加”服务商崛起,出现一大批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第三方服务企业,这些企业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传统企业逆袭成为“互联网加”服务商,从服务角度讲传统企业转型为“互联网加”服务商也是一种转型。趋势三,“转型红利”期第一个热门职业会是“互联网加”,社会及行业需要会催生大量专业技术从业者,这个职业群体构成会是成熟技术人员及运营人员,更多是通过培训上岗人员

哈哈我们一个班的呢~

通信网络发展历程及趋势论文选题

作为依赖高端技术起家的新兴产业,IT业发展初期就笼罩着浓厚的技术特征。它的发源地中关村就是明证,最初的创业者往往也是科学工作者。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IT业已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点到面进行扩散,最终形成了一个发展最快、前景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全新产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它的历史轨迹。  从产业走向战略  现在许多人已经把IT纳入产业范畴,并将它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分开,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归类于高科技。因为它不只是高科技,更是一个大众产业。如开办IT企业的创业人员已不全是科研人员,更多的是经营人才。如果更形象地形容IT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特点的话,那就是爆炸式成长——企业遍地开花,产品层出不穷,整个产业日新月异,产业的发展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  但现在的IT已经不单单用产业可以涵盖它了。至少有不少人开始认识到,即使把IT归纳成产业范畴,也应该定位于战略性产业,因为IT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不仅如此,IT在许多人眼中还被认为是战略性工具,或者战略性平台,因为它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太深远了。  目前IT的战略性地位已经成为国家决策,那就是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的基础就是IT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也只有IT发展了,信息化才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可以看出,IT曾经从科技分支演化成高新产业,再到战略性工具,其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实现我国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从边缘走向主流  IT从边缘走向主流,这可以从媒体的演变中得到证实。曾经何时,计算机方面的媒体一直被认为是专业性、小众媒体,但是到现在,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方面的媒体都成了大众化了。而且媒体数量越来越多,媒体广告收入越来越多,从事IT媒体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大报也按捺不住,纷纷增开了IT产业版面。关于IT产业的话题,也几乎成了公众话题,那些IT企业的管理者几乎成了公众人物,甚至他们的隐私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人物频频出现在各种报纸、媒体和网页上,也以“嘉宾”的身份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探讨各种各样的话题。  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还不仅体现在媒体上,更多的是经济实力——IT产业的增长速度每年高出GDP三倍以上,IT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影响越来越明显。有研究表明,IT产业至少给中国经济增长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份额中很明显有一块就来自IT产业,以至在每年的人大会议上,一些来自IT产业的人大代表特别风光,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  不仅如此,由于IT的疯狂发展使不少相关产业也受惠多多,最为明显的是依赖IT的广告、公关和会展业。如果没有IT,它们将会如何?真的很难想象。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中关村,北京的房价肯定要比现在低很多。  主流的另一个反映是词汇的变化。近年来的新词语,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IT产业。IT这个词就是典型例子,试想在五年前,有几个人听说过IT,又有几个人在说IT呢?可现在,又有几个人不在说IT呢?HTML、光纤、3G、IP、蓝牙等非常专业技术词语频频出现在大众报纸上;电子商务、网络经济、B2B、B2C、CRM、ERP等非常专业的企业管理和经济术语也频频冲击人们的视野。  从专家走向平民  从专家走向平民是IT成长和转换的一个特征。由于IT高度的技术化,在科技比较落后的国度,它一直给大众是高科技形象,因此从事研究和使用该产品的人员都被赋予专家色彩。十多年前,计算机是不能轻易触摸的。而如今,平民化打破了IT的高科技形象,促进了IT产业在全国各地大小城市的开花、结果和生根。  IT的平民化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使用者平民化;二是参与者平民化。现在为止,诸多市民都与IT打过交道,从身边的电脑、手机和家庭的宽带网,乃至到银行的存款和炒股票的工具,都是与IT息息相关。IT越来越像工业革命初期的电一样,构成我们人类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参与者平民化,这是IT的平民化一个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在中关村流传一个笑话,随便抓一个人问,他可能都与IT相关,不管他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学经济的可能在运作企业,学技术的可能在开发产品,刚毕业的中专生可能在站柜台卖IT产品,甚至连外来的低文化农民也在卖盗版光盘。  从进口走向出口  从进口走向出口是IT产业势力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初期的几乎完全的依赖国外产品,经过不断模仿开发和生产,与外国企业争夺国内市场,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开始大规模出口IT产品了。特别是一些计算机配件,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相当高的市场份额,芯片和微电子等尖端领域,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自主开发和批量生产。  从进口到出口,这个变化说明了我国IT产业正在参与全球IT产业的循环,也说明了我国在IT产业发展中迅速引进技术、研究技术,已形成初步的自主式开发生产,同时,我国IT产业在国际布局中的崛起。  但是,我们在出口的同时,还在不断进口IT产品,一些顶级技术、更高价值的尖端性产品,还严重依赖进口。从进口到出口,从模仿到自主开发,这个漫长的道路上,我们还在长征中。  从狂热走向理性  构架于IT技术上的网络经济在20世纪最后两年出现了过度繁荣,甚至出现了非理性的狂热。狂热主要表现在网络领域,由于国际上(主要是美国)在网络上的持续疯狂,网络股在资本市场上的突出表现,使全球的IT产业受到深刻影响,一时间风险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大量的网络企业风起云涌,IT需求得到空前扩大,大量宣传和炒作此起彼伏。  但是由于缺乏企业利润作支撑,过度繁荣的网络经济必定不能得到长久支持,结果出现了急剧下滑,造成了不少网站经营困难,甚至萎缩和倒闭。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次狂热对我国整个产业的损害还不深,而且IT企业正在走向理性,明白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利润,理性要基于对发展的清醒判断,也要基于自身实力。  从模仿走向竞争  中国的IT产业发展,必须以世界为坐标,以未来为方向。在这一方面,不论是过去的模仿和学习,还是今日与IT巨头的竞争都是必要的。  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IT业巨头身上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是国外计算机一统天下,最多也是我国IT企业进行组装,到后来,一些企业模仿生产,与国外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到现在已经是国内计算机产品为主了。联想的机器不仅在国内市场占取很大份额,而且也开始了大批量出口国外。我国的IT产业在模仿中成长,在竞争中长大。  IT的未来会怎样  从IT的一路高歌行进的历史进程中,从不断演进和变换的人和事中,IT行业有哪些规律或轨迹可以探寻呢?  一、IT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激情创业、理性发展是IT企业的共有规则。二、IT是无情的。企业淘汰、产品淘汰和人物淘汰都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大舞台,每天都在演绎着不同的情节,但IT不死,还在发展。三、IT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扶持。政府对本国的幼稚产业发展负有重大责任,特别对一个战略性产业来说,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影响。四、IT产业从萌芽到成长,乃至成熟,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产业界和资本界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五、IT产业形态随时在变化,企业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应该看到,产生在IT基础上的网络经济本身就在急剧地改变这个产业的特征。六、IT产业具有天然国际化特征,而且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要十分注意国际上相关变化,为中国的IT的发展提供资本环境。

邮件到达提示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基于NS2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AODV协议的改进基于RFID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软件设计基于FPGA的情报板显示系统的实现Web服务器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基于VC语言的数字图像变换设计数字签名技术在移动电子支付中的应用研究基于WSN的矿井环境及人员监测控制中心系统研究车载信息系统(Telematics)-内嵌式车载卫星导航天线设计车载信息系统(Telematics)-卫星多媒体广播天线设计移动数字电视DVB-H信道编码调制的研究与设计TD-LTE系统中上行信道估计方法研究(2)基于Ad-Hoc的短距离无线网络研究基于IP网络的工业电视系统设计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集技术的分析及RAKE接收机仿真实现TDS-OFDM技术在DMB-T系统中的应用DVB-T解调器同步模块的设计与仿真一种可调光LED台灯的设计某地区GSM移动通信网网络优化设计仓库温度无线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WCDMA系统的物理层技术研究基于无线技术的巷道车辆定位和调动系统研究基于Jsp的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基于组态软件的通信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搭建1000M光纤冗余自愈工业环网数字锁相环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通信网络发展历程及趋势论文题目

作为依赖高端技术起家的新兴产业,IT业发展初期就笼罩着浓厚的技术特征。它的发源地中关村就是明证,最初的创业者往往也是科学工作者。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IT业已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点到面进行扩散,最终形成了一个发展最快、前景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全新产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它的历史轨迹。  从产业走向战略  现在许多人已经把IT纳入产业范畴,并将它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分开,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归类于高科技。因为它不只是高科技,更是一个大众产业。如开办IT企业的创业人员已不全是科研人员,更多的是经营人才。如果更形象地形容IT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特点的话,那就是爆炸式成长——企业遍地开花,产品层出不穷,整个产业日新月异,产业的发展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  但现在的IT已经不单单用产业可以涵盖它了。至少有不少人开始认识到,即使把IT归纳成产业范畴,也应该定位于战略性产业,因为IT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不仅如此,IT在许多人眼中还被认为是战略性工具,或者战略性平台,因为它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太深远了。  目前IT的战略性地位已经成为国家决策,那就是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的基础就是IT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也只有IT发展了,信息化才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可以看出,IT曾经从科技分支演化成高新产业,再到战略性工具,其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实现我国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从边缘走向主流  IT从边缘走向主流,这可以从媒体的演变中得到证实。曾经何时,计算机方面的媒体一直被认为是专业性、小众媒体,但是到现在,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方面的媒体都成了大众化了。而且媒体数量越来越多,媒体广告收入越来越多,从事IT媒体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大报也按捺不住,纷纷增开了IT产业版面。关于IT产业的话题,也几乎成了公众话题,那些IT企业的管理者几乎成了公众人物,甚至他们的隐私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人物频频出现在各种报纸、媒体和网页上,也以“嘉宾”的身份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探讨各种各样的话题。  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还不仅体现在媒体上,更多的是经济实力——IT产业的增长速度每年高出GDP三倍以上,IT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影响越来越明显。有研究表明,IT产业至少给中国经济增长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份额中很明显有一块就来自IT产业,以至在每年的人大会议上,一些来自IT产业的人大代表特别风光,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  不仅如此,由于IT的疯狂发展使不少相关产业也受惠多多,最为明显的是依赖IT的广告、公关和会展业。如果没有IT,它们将会如何?真的很难想象。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中关村,北京的房价肯定要比现在低很多。  主流的另一个反映是词汇的变化。近年来的新词语,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IT产业。IT这个词就是典型例子,试想在五年前,有几个人听说过IT,又有几个人在说IT呢?可现在,又有几个人不在说IT呢?HTML、光纤、3G、IP、蓝牙等非常专业技术词语频频出现在大众报纸上;电子商务、网络经济、B2B、B2C、CRM、ERP等非常专业的企业管理和经济术语也频频冲击人们的视野。  从专家走向平民  从专家走向平民是IT成长和转换的一个特征。由于IT高度的技术化,在科技比较落后的国度,它一直给大众是高科技形象,因此从事研究和使用该产品的人员都被赋予专家色彩。十多年前,计算机是不能轻易触摸的。而如今,平民化打破了IT的高科技形象,促进了IT产业在全国各地大小城市的开花、结果和生根。  IT的平民化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使用者平民化;二是参与者平民化。现在为止,诸多市民都与IT打过交道,从身边的电脑、手机和家庭的宽带网,乃至到银行的存款和炒股票的工具,都是与IT息息相关。IT越来越像工业革命初期的电一样,构成我们人类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参与者平民化,这是IT的平民化一个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在中关村流传一个笑话,随便抓一个人问,他可能都与IT相关,不管他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学经济的可能在运作企业,学技术的可能在开发产品,刚毕业的中专生可能在站柜台卖IT产品,甚至连外来的低文化农民也在卖盗版光盘。  从进口走向出口  从进口走向出口是IT产业势力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初期的几乎完全的依赖国外产品,经过不断模仿开发和生产,与外国企业争夺国内市场,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开始大规模出口IT产品了。特别是一些计算机配件,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相当高的市场份额,芯片和微电子等尖端领域,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自主开发和批量生产。  从进口到出口,这个变化说明了我国IT产业正在参与全球IT产业的循环,也说明了我国在IT产业发展中迅速引进技术、研究技术,已形成初步的自主式开发生产,同时,我国IT产业在国际布局中的崛起。  但是,我们在出口的同时,还在不断进口IT产品,一些顶级技术、更高价值的尖端性产品,还严重依赖进口。从进口到出口,从模仿到自主开发,这个漫长的道路上,我们还在长征中。  从狂热走向理性  构架于IT技术上的网络经济在20世纪最后两年出现了过度繁荣,甚至出现了非理性的狂热。狂热主要表现在网络领域,由于国际上(主要是美国)在网络上的持续疯狂,网络股在资本市场上的突出表现,使全球的IT产业受到深刻影响,一时间风险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大量的网络企业风起云涌,IT需求得到空前扩大,大量宣传和炒作此起彼伏。  但是由于缺乏企业利润作支撑,过度繁荣的网络经济必定不能得到长久支持,结果出现了急剧下滑,造成了不少网站经营困难,甚至萎缩和倒闭。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次狂热对我国整个产业的损害还不深,而且IT企业正在走向理性,明白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利润,理性要基于对发展的清醒判断,也要基于自身实力。  从模仿走向竞争  中国的IT产业发展,必须以世界为坐标,以未来为方向。在这一方面,不论是过去的模仿和学习,还是今日与IT巨头的竞争都是必要的。  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IT业巨头身上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是国外计算机一统天下,最多也是我国IT企业进行组装,到后来,一些企业模仿生产,与国外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到现在已经是国内计算机产品为主了。联想的机器不仅在国内市场占取很大份额,而且也开始了大批量出口国外。我国的IT产业在模仿中成长,在竞争中长大。  IT的未来会怎样  从IT的一路高歌行进的历史进程中,从不断演进和变换的人和事中,IT行业有哪些规律或轨迹可以探寻呢?  一、IT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激情创业、理性发展是IT企业的共有规则。二、IT是无情的。企业淘汰、产品淘汰和人物淘汰都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大舞台,每天都在演绎着不同的情节,但IT不死,还在发展。三、IT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扶持。政府对本国的幼稚产业发展负有重大责任,特别对一个战略性产业来说,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影响。四、IT产业从萌芽到成长,乃至成熟,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产业界和资本界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五、IT产业形态随时在变化,企业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应该看到,产生在IT基础上的网络经济本身就在急剧地改变这个产业的特征。六、IT产业具有天然国际化特征,而且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要十分注意国际上相关变化,为中国的IT的发展提供资本环境。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69亿户,普及率为8%。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4%,意大利为65%,卢森堡为34%;当时,中国为09%。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中国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按NGN演进发展的思路,拿出快速应对3G或3G演进发展业务及所谓全业务竞争的有效务实对策,并以市场需求驱动为导向,通过细分市场开发对用户更有吸引力的应用。一旦发放新牌照,市场格局必将重新划分,几大运营商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同时,必会因建设新网络而掀起新的投资高潮,设备制造商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一旦3G启动,整个通信行业的产业链会高速旋转起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将由此实现第三次突破。  具体说来,3G将改变现有的运营市场布局,改变市场结构,促进中国通信产业发展。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角度看,3G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T企业。从宏观层面上看,3G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3G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通信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军力量,也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部分。3G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抓住3G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移动通信市场的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提升我国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G的来临,正是移动通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现在无法想像的科技产品会飞快地出现在我们身边,那时,手机不会再仅仅是你的个人通讯工具,相信它会成为你可靠的工作助手(上网、记事、制定工作计划、照相、录音、互动学习、电子商务、移动银行、)和有趣的娱乐伙伴(游戏、听MP3、音乐、看电影、体育赛事),而它的形状也会有各种各样(手表、头戴式、分离式、笔式)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要求,让我们共同期待移动通信创造的美好未来吧!

通信网络发展历程及趋势论文的摘要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69亿户,普及率为8%。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4%,意大利为65%,卢森堡为34%;当时,中国为09%。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中国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按NGN演进发展的思路,拿出快速应对3G或3G演进发展业务及所谓全业务竞争的有效务实对策,并以市场需求驱动为导向,通过细分市场开发对用户更有吸引力的应用。一旦发放新牌照,市场格局必将重新划分,几大运营商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同时,必会因建设新网络而掀起新的投资高潮,设备制造商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一旦3G启动,整个通信行业的产业链会高速旋转起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将由此实现第三次突破。  具体说来,3G将改变现有的运营市场布局,改变市场结构,促进中国通信产业发展。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角度看,3G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T企业。从宏观层面上看,3G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3G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通信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军力量,也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部分。3G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抓住3G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移动通信市场的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提升我国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G的来临,正是移动通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现在无法想像的科技产品会飞快地出现在我们身边,那时,手机不会再仅仅是你的个人通讯工具,相信它会成为你可靠的工作助手(上网、记事、制定工作计划、照相、录音、互动学习、电子商务、移动银行、)和有趣的娱乐伙伴(游戏、听MP3、音乐、看电影、体育赛事),而它的形状也会有各种各样(手表、头戴式、分离式、笔式)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要求,让我们共同期待移动通信创造的美好未来吧!

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已很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现在还有一些国家的个别原始部落,仍然保留着诸如击鼓鸣号这样古老的通信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铁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他利用自己设计的电码,可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乐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进行了“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并于1876年申请了发明专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就成立了著名的贝尔电话公司。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这个实验轰动了整个科学界,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到6年的时间,俄国的波波夫、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04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管。1906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成功地研究出无线电广播。1907年美国物理学家德福莱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美国电气工程师阿姆斯特朗应用电子器件发明了超外差式接收装置。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24年第一条短波通信线路在瑙恩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建立,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和第一第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电磁波的发现也促使图像传播技术迅速发展起来。1922年16岁的美国中学生菲罗法恩斯沃斯设计出第一幅电视传真原理图,1929年申请了发明专利,被裁定为发明电视机的第一人。1928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兹沃尔金发明了光电显像管,并同工程师范瓦斯合作,实现了电子扫描方式的电视发送和传输。1935年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设立了一座电视台,次年就成功地把电视节目发送到70公里以外的地方。1938年兹沃尔金又制造出第一台符合实用要求的电视摄像机。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和改进,1945年在三基色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美国无线电公司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全电子管彩色电视机。直到1946年,美国人罗斯威玛发明了高灵敏度摄像管,同年日本人八本教授解决了家用电视机接收天线问题,从此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超短波转播站,电视迅速普及开来。 图像传真也是一项重要的通信。自从192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第一部实用的传真机以后,传真技术不断革新。1972年以前,该技术主要用于新闻、出版、气象和广播行业;1972年至1980年间,传真技术已完成从模拟向数字、从机械扫描向电子扫描、从低速向高速的转变,除代替电报和用于传送气象图、新闻稿、照片、卫星云图外,还在医疗、图书馆管理、情报咨询、金融数据、电子邮政等方面得到应用;1980年后,传真技术向综合处理终端设备过渡,除承担通信任务外,它还具备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成为综合性处理终端。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等等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此外,作为信息超远控制的遥控、遥测和遥感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遥控是利用通信线路对远处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用于电气事业、输油管道、化学工业、军事和航天事业;遥测是将远处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气压、温度、流量等变换成电量,利用通信线路传送到观察点的一种测量技术,用于气象、军事和航空航天业;遥感是一门综合性的测量技术,在高空或远处利用传感器接收物体辐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加工处理或能够识别的图像或电子计算机用的记录磁带,提示被测物体一性质、形状和变化动态,主要用于气象、军事和航空航天事业。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改进。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和莫希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材料的革新进一步促使电子计算机朝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半导体材料,用它制成晶体管,替代了电子管。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莱、巴丁和布拉坦发明了晶体三极管,于是晶体管收音机、晶体管电视、晶体管计算机很快代替了各式各样的真空电子管产品。1959年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从此微电子技术诞生了。1967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诞生了,一块米粒般大小的硅晶片上可以集成1千多个晶体管的线路。1977年美国、日本科学家制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0平方毫米的硅晶片上集成了13万个晶体管。微电子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处理功能,成为现代高新科技的重要标志。 为了解决资源共享问题,单一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通信介质从普通导线、同轴电缆发展到双绞线、光纤导线、光缆;电子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也飞速发展起来,扫描仪、绘图仪、音频视频设备等,使计算机如虎添翼,可以处理更多的复杂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计算机具备了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至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标志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 通信发展史 有线通信 美国莫尔斯(FBMorse):约5km的电报(点,划,空间→字母,数字); 美国贝尔(AGBell):取得电话机专利(电信号→语音); 美国普宾:通信电缆; 1972年 日本:公共通信网的数据通信,传真通信业务; 美国:发表贝尔数据网络,英国:图像信息服务实验; 现代 通信系统利用某些集中转接设施→复杂信息网络 →"交换功能"→实现任意两点之间信号的传输 无线通信 1864年 英国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存在设想; 1888年 德国赫兹(HHertz):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1895年 意大利马可尼:传距仅数百米的无线通信; 1901年 意大利马可尼:横渡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1938年 法国里本斯:PCM方式; 1940年 美国CBS:彩色电视实验广播; 1951年 美国CBS:彩色电视正式广播; 现代 无线通信遍及全球并通向宇宙, 如GPS其精度可达数十米之内 数学分析方法发展史 一,傅立叶分析 1822年 法国数学家傅立叶(JFourier):奠定傅立叶级数理论基础; 泊松(Poisson),高斯(Gauss):应用到电学中; 19世纪末 用于工程实际的电容器→处理各种频率的正弦信号; 20世纪 谐振电路,滤波器,正弦振荡器→扩展应用领域 二,拉普拉斯变换 19世纪末 英国工程师赫维赛德(OHeaviside):运算法(算子法)-先驱;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PSLaplace):拉普拉斯变换方法; 20世纪70年代后 CAD求解电路分析方法 →替代拉氏变换 离散等其它系统的发展→ 三,Z变换 1730年 英国数学家棣莫弗(De Moivre):生成函数-类似; 19世纪 拉普拉斯: 贡献 20世纪 沙尔(HLSeal): 贡献; 20世纪50~60年代 抽样数据控制系统 →Z变换应用 数字计算机的研究与实践 四,状态方程分析 20世纪50年代 经典的线性系统理论(外特性); 20世纪60年代 现代的线性系统理论(内部特性), 卡尔曼(REKalman):状态空间方法

多选最后一题,b c d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历程和趋向(张煦)  [摘要] 本文内容分三部分:首先说明无线移动通信与有线固定通信一同快速发展的趋势;然后  着重讲述无线动通信蜂窝网从模拟至数字和即将进入第三代系统的快速发展历程和今后趋向;  最后简单说明无线卫星通信微波通信也要加快步伐继续向前发展,以发挥重要作用。  [ 关键词]无线通信;移动通信;蜂窝网;卫星通信  1无线移动通信与有线固定通信一同发展  人们常把有线固定通信和无线移动通信作为信息基础结构(NII/GII)的两大组成部分。近  年来它们都以明显的快速步伐向前推进,而且进入新世纪后将更加快速发展,为兴旺的信息时代  作出贡献。传统的有线固定通信网是“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长期来一直保持平稳扩大建设,促使人们普遍装用固定终端的电话机。但是,自90  年代中期起,国际互联网Internet兴起,使全世界的传统通信网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广大  的通信用户开始普遍装用计算机,数据通信的业务量每年急剧上涨,其增长率远远超过传统电话  的每年增长率。按照这样的势头,进入新世纪后的五年左右,全世界的数据信息业务量总数将追  上电话信息业务量总数,而且以后超过的越来越多。因此未来的通信传送网将是以数据信息为重  点的分组交换网(Packet Switching),并且承担电话通信的传送,不再利用原有的电路交换  ( Circuit Switching),但仍保证电话特有的业务质量(QoS)指标。随着计算机技术改进和  功能加多,数据通信将延伸至包含音频、视频信息配合的多媒体通信。这样,未来的有线固定通  信网,将能承担所有信息业务传送的统一通信网,必将是大容量通信网。  无线移动通信网主要是各地城市的蜂窝网(Cellul Network),每一城市分成若干个蜂窝  区,  每区中心设置无线电基台(Base Station),区内所有移动终端和个人无线手机各与基台直接经  由无线线路连通,称为无线接入(Wireless Access)。移动通信原来是只通移动电话,近来也  和有线网一样,容许移动用户于需要时接上Internet,传送数据信息,并且随着计算机的改进,  将来也要传送包含音频、视频信息配合的多媒体通信。移动终端经过无线接入基台又经由基台连  往移动通信交换中心MSC(Mobile-communication Switching Center),除了由无线线路连往  同  一蜂窝网的其它无线电基台外,还连往有线固定通信网的城市交换局。这意味着,无线移动通信  网要与有城固定通信网相连接。移动终端和个人便携手机如欲与同一蜂窝区或同一城市的移动终  端或个人手机直接相互通信,当然可由无线移动通信网来接通。但无线移动通信网仅限于本城市  的蜂窝网,不同城市的蜂窝网仍需由全国性的有线固定通信网来接通。任一无线移动手机如欲实  现国内或国际通信,必须经过无线接入,然后由有城固定网接通。由此可见,有线固定通信网既  承担所有由有线接入的各种各样通信业务,包括原来PSTN用户所需的通信业务,又要承担无线接  入的各种通信业务,所以,固定网的通信业务量总数特大,而且逐年加大,在设计未来的全国有  线固定通信网时,必然要精细测算,考虑大容量而且逐年增加容量的趋势。这就要求传输线路和  通信网内部设备都能方便地按需要加大容量。  鉴于过去数字通信网使用的时分多路TDM虽然作出很大贡献,数字体系从PDH进化为SDH,但  其最高数字速率已难于再提高,因而成为通信网继续加大容量的“电子瓶颈”。可幸,光纤作为  传输线路具有巨大的潜在容量可以发掘利用。而且,从90年代中期起,波分多路/密集波分多路  ( WDM/DWDM)在光纤线路上投入商用,显示出无比优越性。于是,有线通信网中的干线几乎全  部采用光纤并装上波分多路系统,而通信网本身内部,为了便于未来扩大容量,已开始考虑从电  网进化为光网(optical networking),采用以WDM为基的各种光器件/组件,以实现波长路由  和交换等功能,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大网的容量能力。  对于使用电话通信的人们,虽然过去安装的固定终端电话机运行可靠,但与近年推广的便携  无线手机相比,用户觉得各自随身携带一部手机,一个号码,随时随地可以拨打电话找到对方立  即通话,比过去固定终端灵活方便得多。所以近年来移动通信手机的销售量剧增。国际上推测,  不到2010年,全世界用户拥有移动无线手机总数将与装置固定电话终端机总数相等,而且用户需  要呼叫电话时,更乐于使用手机。现在无线移动通信网不仅提供通电话,还在设法让便携计算机  互通数据信息甚至多媒体通信,仅仅因为无线电频谱资源毕竟有限,无线移动通信能够提供每路  信号的频带宽度没有象有线固定通信那样宽裕。所以,在用户需用带宽很大的通信业务的情形,  例如用户上网需要Internet/WWW长时间提供特别大量数据信息,或者用户需’要在家里收看特定  的高质量文娱电视节目或电影片时利用“点播电视/电影”VOD/MOD业务,就有必要利用“有线  接入”。  概括地说,进入新世纪不到十年,对通信业务的发展有两个极其重要的预测:一是大约2005  年全世界数据信息业务量总数追上与传统电话业务量总数相等,其后逐年超过;二是大约201O年  全世界无线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增加多至与传统有线固定通信用户总数相等。由此有线固定通信网  的容量将越来越大,而无线移动通信网的手机越来越普遍,今后两类通信网技术必将一同持续地  -快速发展。  2 蜂窝网从模拟至数字、将进入第三代  无线移动通信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一种是利用蜂窝网方式。它避免了一个城市使用大功率无线  电发射台、覆盖直径40km面积的旧设想,而把一个城市按蜂窝网形状划分为若干互相靠近的六角  形区(cell),每区图形半径可以小于在这样的蜂窝区的中心设立无线电基台BS(base  station),发射功率较小,可与区内所有移动终端MS(mobilestation)或个人随身携带的手机  随时取得联系。当某一MS从一区移动至邻近区,就改与邻近区的BS联系,称这种“交接”为“越  区切换”。某区BS使用的波长与邻近区BS的波长不同,但与隔一、二区的波长可以相同,称为  “频率再利用”,不会引起干扰,这是蜂窝网的优点,节约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80年代初期,  蜂窝网移动通信开始商用,那时使用模拟电话,由于集成电路进步快,又由于话音编码和数字通  信技术研制都很成功。到了80年代下半期,蜂窝网发展至数字式,称为第二代ZG(second  generation)在过渡时期移动手机可以双模运用,既可用于模拟电话,又可用于数字电话。那时  欧洲有标准组织 GSM(Groupe Special Mo-bile),后来在900MHz频谱普遍运用的第二代称为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在开始时数字式移动电话利用“时分多  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90年代中期,又出现“码分多址”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 cess),也在90年代中期,美国指定1850-1990MHz的 14OMHz宽度  的  频谱,供“个人通信业务” 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使用,这些都一直持续  至90年代后期,保持不断的发展势头。  正在2G系统技术持续蓬勃发展的时期,国际上开始议论第三代移动通信3G(third  generation)的前景,既要尽量采用可预见的先进技术,又要照顾现已装置的系统设备,再要订  定全世界都认可的标准,普遍称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设  备  采用2000MHz频谱,于2000年起开始试用。这种3G系统不仅保持移动电话,还要十分重视开展数  据通信,使无线系统和有线通信网一样重视数据传输,包括Internet/互联网规约IP和宽带业务,  以至数据速率为2Mb/s的多媒体通信。国际标准组织已经评审各国提交的无线电传输方案,包  括我国的方案,有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uplex) CDMA、TDMA,还有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的CDMA。总是没法使无线通信在性能、成本和容量等方面都显出优势。  在无线数字式移动通信,为了充分节约利用频谱,话音编码(Speech Coding)技术非常重  要。这与有线通信大不相同,有线数字电话利用脉码调制PCM, 每路电话64kb/s,或自适应脉码  调制AD-PCM,每路32kb/s,对通信网络容量没有困难。无线通信的话音编码,从早期的“线性  预测编码”LPC(Linear Predictive Coding),至80年代开始的“码激励线性预测” CELP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每路话音的数字速率降至 5~13kb/s。同时,在编码  过程中还要考虑克服无线电波传播过程引起损害和背景噪音,保证通话质量。到了3G系统,还  要考虑多媒体通信所需的音频和视频的编码技术,既节约频谱、又保证通信质量。  每一无线电基台一般需要设置几套射频收发信机(RF transceiver)现在从模拟过渡至数  字化,将充分利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专用大规模集成芯片ASIC,并趋向于使用越来越多的新型  软件,导致可编程(programmable)的基台,容许使用多种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标准。  基台将使用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和宽带射频器件,便于增加数字内容,使数字处理尽量靠近天线,  使多个射频同时处理,又使软件完成更多的功能。由于数字移动通信支持多个用户利用CDMA或  TDMA多址通信,数字式可比模拟式减少无线电收发信机数,可在较宽频带进行处理,又容许在  较高频率处理,从基带至中频又至射频都利用数字处理。当基台这样充分利用可编程器件时,  它们就称为“软件无线电”(software。Ra-dio),变得相当灵活,而且容许基台设备更容易配  合“智能无线”(smart antenna或intelligent anten-na)移动终端和无线手机也将趋向于  软件无线电。当业务和标准技术有所改变时,软件无线电可以很快适应新技术,不需大量更换  设备,因而投资成本可以降低。  加多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可促使无线通信的智能天线技术得到有利的发展。智能天线需要  使用多个天线。基台往往有几个定向天线,各分管一个扇形区,对该区内移动终端的无线接入  特别有利,还可能让多个束射经过自适应过程进行快速换接,以获得最好的孔径增益、分集增  益、和遏止干扰,导致性能改进。接收天线如采用两个天线分支,在空间有足够的隔开,就可  获取空间分集的好处,如只有一个无线,则利用极化分集也可得到好处。在自适应智能天线,  发送装用多个天线,可取得更多好处。对于TDMA系统,智能无线可以加大通信容量,由反向线  路传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使正向线路的束射调整得最好。对于CDMA系统,所有移动终端使用  同一频带,只是编码不同。到了3G系统,用户如使用较高数据速率,可以指定特殊符号(pilot  symbol)以控制自适应天线处理来减小用户间的干扰,从而加大通信容量,即在有几个用户  使用高速数据时仍容许较多用户通电话。  无线移动通信网有时为了公共安全的原因,需要相当精确地测定某一移动终端或个人在某  一时间移动至地理上的位置,称为定位技术(geoloca-tion)。现在已有一种独立的手持机能  够附带设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在室外测定移动个人  自己的位置。将来进入3G时代,个人移动无线手机本身可能附有定位功能,它在得到网的协助  下进行定位工作,不必另外携带独立的GPS手持机。就是说,新式的移动通信手机附装协助的  AGPS(assisted GPS), 测定自己在室外,甚至室内的地理位置。通信手机于需要时由网提供  情况,不必由通信手机本身连续跟踪GPS卫星。  蜂窝网3G系统向未来的分组交换有线网看齐,着重于提供尽量高速率的数据通信。蜂窝网  也要提供不对称数字传输。象有线网的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那样,无线电基台至用户的方向  提供较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有线网是在交换局设置多载波离散多音调(DMF,Discrete  Multi-Tone)装备,而无线网是在基台设置多载波正交频分多路(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装备,这对于移动用户接上Internet索取大量信息时非常需  要。  3卫星通信和微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无线移动通信除了大部分依靠城市蜂窝网、如上节所述外,还有卫星通信也非常重要,大  有发展前途。同步卫星对固定通信和广播已经多年实践证明极为可靠,还可有利地提供远程移  动通信、低轨 道、中轨道卫星通信。如在技术、设备、成本各方面深入研究,仍能大有作为,  对全球个人移动通信发挥作用。同温层(平流层)无线通信已有方案提出,如继续具体研究,  对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都有独特作用。此外,无线固定通信包括人们熟知的微波数字接力通信  和最近提倡的无线用户环路(WSL,Wireless Subscriber Loop),在人口较少的地区很适用,它  们与建设光纤光缆和有线市内电话用户线相比,有建设较快、投资较少的优点。毫米波无线电  通信和无线红外线通信已在多处安装试验,证明对短距通信有好处。总之,国际上不少实际应  用和试验经验表明,无线通信优点很多,值得扩大实际使用范围。可以断言,在进入新世纪后,  无线通信必将与有线通信一同快速发展和互相配合应用,不愧为信息基础结构的两大组成部分。  同步轨道运行的卫星过去提供可靠的国际通信和电视传播,享有盛誉。近年加强开发,尤  其对卫星内部的转发器(transponder),放宽传输频带、加大发射功率、改进天线效率,甚至  加装ATM设备,扩大业务功能,以致地面应用越来越增多。一种应用是在地上安装“甚小孔径  天线”的卫星站,称为VSAT,为大企业的广域专用通信提供方便。同步卫星也可能对地面提供  远距移动通信,但地面移动 终端需装较大的对星天线,而且在高楼林立的城市 中心电波传  播有困难。为此,对地面的全球移动通信,曾另行研制发射低轨道、离地面几百至一千公里的  几十颗移动卫星族,称为 LEO(Low Earth Or-bit)。又曾研制发射中轨道、离地约一万公里  的十颗移动卫星族,称为MEO( Medium Earth Orbit)。[相应地,原来离地面36,000km、与地  球同步运行的三颗卫星族,称为 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虽然最近LEO系统  Iridium在开放商用后不久就受到挫折,另一系统Globalstar正在开放商用,可能顺利进行,  但应该冷静地对待。这些LEO/MEO全球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是正确的,但经营商对  用户需求的条件、移动手机的设备和成本,以及向用户收费不宜过贵等问题,似乎预先考虑得  不够周到。如能认真吸取经验,仔细分析原因,很可能得到圆满成功,我们可以热情期待着美  好的前途。无线固定通信也要向前发展,充分利用无线特有的优点,但无线通信受到无线电频  谱资源的限制,为了继续开发应用,必须考虑提高运用频率或缩短运用波长,即从微波(厘米  波)延伸至毫米波、甚至红外波。在这样的延伸进程中,必将遇到新的电波传播问题和器件问  题,都要逐一妥善解决,应该受到有关各方的支持和鼓励。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