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绿色学校及生态环境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6 21:34:53

绿色学校及生态环境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可以看下(世界生态学)这样的期刊呗~写论文前多看看文献~总能找到自己的论文吧

荆门市屈家岭一中 龚雪 我校座落太子山下,在自从1998年建新校区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之路,把创建绿色学校一并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 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使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希望,它能有效地促进我校校风、校容、校貌的进一步转变,是我校全体师生的一致愿望。 一. 提升理念抓绿色德育 1、 绿色德育理念的发展与提升。 “绿色德育”是我校在开展的一项以“崇尚自然、关爱生命,注重人文、尊重人性”为主题的德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师生自觉地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和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来达到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体验绿色、净化心灵地目的。 我校在2000年提出了“开展绿色德育、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设想,在初始阶段,学校是以开展学生环保教育作为创建工作的主导思想。主要是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时机,组织学生参加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对学生进行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观教育。2002年,学校把“绿色德育”的理念提升为:一切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工作统称为“绿色德育”。即:把过去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教育拓展为师生共同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开展绿色德育、创建绿色学校”融入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生生活等领域。今天,我校再为绿色德育理念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使“绿色德育”的发展历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绿色德育”已从单纯的面向环境保护的教育,转向一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绿色德育”,不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 2、 绿色德育网络的构建与完善。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伊始,学校就成立了课题小组,政教处主任为组长,各科老师积极参加成为“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构建起“领导小组——教师——学生”三点一线的绿色德育网络。随着绿色德育理念的提升,我校将绿色德育向家庭、社会延伸的同时,又确立了每位教师都是“绿色德育”辅导员的观念,构建起“领导、教师、学生”层层互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绿色德育网络。为“开展绿色德育、创建绿色学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3 “绿色德育”的学科渗透与校本课程开发。 学科教育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主渠道,课堂是进行“绿色德育”的主阵地,我校把“绿色德育”渗透到各门学科当中,搬入课堂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受到绿色教育,从细微之处受到绿色意识的培养,把绿色教育当作润物无声的细雨渗入到学生的心田。要求各学科教学泛出“绿意”,从而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例如思品课的老师在<生命因世界而精彩一课中,用一些真实的照片和一些数据,介绍首都北京的沙尘暴天气与甘肃民勤的土地沙漠化,向学生讲授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人类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作为发展的前提,要为当代人和后来人的生存着想等。生动的环保教育渗透,使传统学科教学的纷纷泛出点点“绿意”。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校已把“绿色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进行研发。目前,全校师生正在充分利用我校丰富的绿色资源,发挥才智,自己动手,搜集资料,编写教材。预计《绿色教育》将于2006年作为校本课程走进课堂,通过主渠道播撒绿色。 二 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 首先要弄清“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概念的含义和它的教育功能,在实施此项工程的过程中,坚持落实“四个优化”,深信辛勤的汗水,定会换来丰硕的果实。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与存亡。保护和改善绿色环境,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和不懈的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绿色环境的主人,祖国靠他们去建设,优美的绿色环境靠他们去创造。因此,应该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热爱环境、善对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从小就增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 1、“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概念界定从“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教育战略高度出发,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是中学教育中不容置疑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实施好这门课程教育?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这一概念的含义。所谓“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它既包括校容、校貌的校园物质环境,又包括校风、学风、行为规范教育,以及课余生活在内的校园精神环境。“和谐的绿色”意思应是:校园绿化、室内美化、室外净化、教育科学化、师生行为规范化、课余生活文明化等。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就是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校园环境。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施行课程改革的今天,营造良好的绿色校园环境氛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硬、软件环境建设优化的具体展现,是学校这一群体赖依生活的环境,也是学校在当今社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首要条件。 2、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虽然不是通过正式的课程教学实施教育,但是,它却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它通过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以它特殊的魅力教育和感染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为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个场所环境对学生个性的形成、道德修养的提高、文化知识的掌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推断,创建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成功与否,它不仅制约着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和能力的形成,而且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社会风气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优化硬件建设“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静,使学生获得超然世外之感,在万籁空寂之中悟道皈真”。努力把校园建成:春有花香、夏有浓荫、秋有桂蕾、冬有长青的优美高雅环境。让学生无论身处在校园那一个角落都能受到教育的熏陶。要力争让校园里的每一块墙壁、每一方土地、每一棵花草树木都会“说话”,都能发挥育人的作用。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工作,具有强烈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硬件环境建设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 (2)、优化育人制度建设育人的制度环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之功。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学校无小事,事事能育人。创建出适合本校校情的规章制度,在浓郁的人文化制度的环境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学生得到精神的塑造;心灵的淘冶,在宽松和谐、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的氛围中,严格执行学生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水平,进行文明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人人遵章守纪,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3)、优化课堂教学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阵地。新课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要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按教学新理念的要求,教师作为权威性课堂主体应转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要视自己为学生团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同行人。课堂教学氛围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环境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不仅在宏观上揭示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而且在微观上具体提供了人类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手段与方法。中学许多学科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在完成自己学科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渗透环保教育的内容。如此,对语文、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社会实践、劳动技术等学科教学的教师,要求他们对蕴涵环保内容的章节、片段,进行挖掘、编目,并列入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写好渗透教案,结合各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教学。这样,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掌握了一定的环保知识,甚至还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4)、优化课余生活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学校、教师都应当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在学生的课余时间,除了正常的课外活动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类环保活动,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完成好此项系统是不容易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此工程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的任务也会越来越艰巨,不过,只要我们各级学校的领导、教师,对此项工程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位,创建的意识不断增强,营造的行动永不停止,深信辛勤的汗水,定会换来丰硕的果实。 三 注重环保实践,开展绿色活动, 实践活动是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升师生环保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立足校园:将德育与环保教育结合,广泛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清洁校园,做环保卫士”活动。同学们自觉、认真、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积极为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做贡献。活动中涌现出一系列的环保活动优秀班级和田东中学环保卫士,收到了很好的环保教育效果。(2)每年开展美化教室、寝室的活动,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装饰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开展“绿色与生命”手抄小报、电脑绘画比赛,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和应用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丰富了环保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激发了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热情。(4)举办校园“环保时装秀”,增强环保意识,提升审美情趣。 走向社会:清洁周边环境、宣传环保政策,以积极行动影响社区群众。 (1)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净化、美化社区环境活动。学校在“学雷锋活动月”、“国家植树节”、“爱国卫生月”组织学生到街道、市场、区文化中心参加美化家园的义务劳动,师生每学年参加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和清洁卫生义务劳动的普及率近100%。另外,学校还在“世界卫生日”、(2)组织学生参加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绿色环保绘画比赛活动;美术班的学生还在老师指导下创作了大量呼吁环境保护、宣传生态文明的书法美术作品(3)积极参加社区创建绿色家园活动,积极参加辖区组织的文艺宣传演出、和篮球比赛;响应办事处号召,积极帮助所在社区清理卫生死角,拆除乱搭建,向住户宣传创建绿色家园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五.积极展开“绿色教育”,让校园‘绿’起来   师生是学校的主人,在对全院师生提供很好的空间和环境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动”起来,学会如何维护和参与。第一是欣赏,只有建立对美的认知,才会由生爱护之情。学院应利用其中的绿色空间,营造氛围,提升全院师生的审美能力。第二则是劳动,任何人的享受不是唾手可得的,是需要付出劳动才能体会到美的真谛。让师生参与到适量适时的绿化劳动中,既可以增加对自然的识别能力,也可以建立劳动的美德,同样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第三是学会保护,好的环境取决于好的维护。知道了劳动的艰辛,自然会对劳动成果爱护有加。从小的方面看是对一片绿化带、一盆小盆栽、一株小树木的爱护,推而广之则是对大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的培养。正所谓以小见大,在绿色的环境中培养“绿色习惯”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绿色实践过程、绿色大学教育内容应成为学院综合教育的重要环节。   建设绿色校园既是推进绿化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又是育人的需要。优美宜人的育人环境,让一代又一代毕业生终身难忘。不少人回忆起当年的学校生活,楼房可能拆掉了,人模样可能模糊了,但是校园的那片树林却深深地留在记忆里。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学院绿色校园建设也将稳步推进。 怎样创建绿色校园,可谓挑战与机遇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它在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其中首要便是环境问题。当各界人士积极投身于环保活动中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怎能置之度外?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创建绿色校园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段话:“薄情会产生冷漠,冷漠会产生自私自利,而自私自利则是残酷无情之源。为了防止薄情的滋生,孩子们要学会真诚地关怀、惦念、怜惜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东西,并设法去保护它们免遭灾难,那么这个孩子待人也不会冷酷无情。” 是的,其实,着眼于人的修养,才是营造绿色校园的意义所在。看着那娇嫩的小花小草,你忍心摧残它吗?当你随意吐下一口痰时,也吐掉了你的修养,而你随手扔下了垃圾的同时,也丢掉了你的品行。请不要小看校园,校园是个小社会,如果同学们在有管理的校园中都不能做到保护环境,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又能有什么大作为呢?凡事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一片纸,我们捡起;一滴水,我们节约;一堆垃圾,我们打扫……或许不能做到完美,但尽善尽美还是可以的,对吗?环保意识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创建绿色校园,不仅要有绿色的校园环境,同样还需要绿色的校园文化文明、绿色为我们的理念。我们要向社会证明,我们是高素质的一代。文明的学校由文明的学生支撑,文明的学生用文明的行为展现。“行胜于言”让我们构建和谐的绿色校园! 建立绿色和谐文明校园!”不是口头说说,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应该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多走几步,不要穿越花草丛,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吧!

中国环境污染造成了1875亿元损失 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估算却仍然是一个新鲜话题。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公开发表的一份关于“90年代中期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的报告给予了公众一个参考。根据估算,1995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1,875亿元,占当年GNP值的27%。该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是大头 报告认为,他们计算得来的1875亿元经济损失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大气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固体废弃物和其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这三部分中,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最为庞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考虑因地球物理原因形成的水污染造成的损失,仅仅计算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和排放的废弃物进入自然界水体所造成的水体污染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数目就达到了9亿元,占环境污染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值的20%。 其中,工业污染性缺水是各项损失中最严重的一项。1995年,全国工业污染性缺水就造成直接工业经济损失750亿元,占了水污染造成的损失的一半以上。 另外,报告指出,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包括南方水网地区和北方农村地区)、水污染对渔业的损失、水污染对农业的损失、水污染对旅游业的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损失组成项目。大气污染损失也不可轻视 除了水污染之外,大气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也不可轻视。报告指出,大气污染已对我国经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O2)等对我国人民的健康损害尤其大,1995年全国因为大气 TSP(和SO2)污染影响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失估算达到171亿元。 另外,酸雨也是一个“大杀手”。酸雨不仅对农作物和森林损害极大,而且酸雨对于建筑材料也有极其大的腐蚀作用,从而对建筑物造成危害。报告估算,1995年,我国因为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30亿元。 损失还来自多方面 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已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固体废弃物和其它因素的损失也日渐增多。这多方面组成的第三大部分损失已达2亿元。 该报告所计算出来的损失1875亿元虽然已是数目庞大,骇人听闻,然而,撰写该报告的专家指出,我国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还远远不止此数目,该数字只是部分可以计算的环境损失。由此看来,我国保护环境的任务还任重道远。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法律,设置了机构,逐步增加了投入,加大了重点地区的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形势严峻。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废水排放量2003年达到460亿吨,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6万吨,超过环境容许量68%。城市垃圾产生量已接近每年4亿吨,处理率仅2%,无害化处理率更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每年约1000万吨,1/3没得到安全处置。 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五类,一类水最好,源头没有任何污染,三类以上的可作饮用水源,最差的五类可以用于农业灌溉。2003年七大水系407个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的水仅占1%,劣五类的水占7%,即近1/3的水用于农业灌溉都不合格,可见污染之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三级,一级标准空气质量最好,长期生活在超过三级标准的大气中,身体会受到伤害。2003年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40个城市中达到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的城市有142个,占7%;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91个,占8%。 目前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凸现,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压缩型,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我国江河湖海有机污染依然严重,同时湖泊和海域又出现以氮、磷为主要污染物的富营养化问题。不少城市饮用水源地已监测到许多微量的有毒有害化合物,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大气中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污染尚未解决,大城市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发展,氮氧化物及其带来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呈明显加重趋势。除了大气和水污染之外,土地污染也日益突出,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废旧汽车、家电造成的污染也成为新的环境问题。放射性污染威胁也在增加,国内已有6万多枚各类放射源,每年还以15%的速度增加,尚有上万枚废弃源未得到合理收贮,几乎每月都发生放射源被盗事件上,威胁公众安全。 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土地资源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别是后者,目前面积仍在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增长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草原退化面积大、程度重。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北方更为突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下降、湿地干涸,旱灾、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破坏很严重,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有些已经绝迹,品种资源锐减,野生种源大量流失,外来物种危害加剧。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首先是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专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1年的研究表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3~4%。世界银行1997年发表的报告测算,中国仅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约540亿美元(以1995年计),占同期GDP的8%。据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调查,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94亿元,占9省区GDP的13%。如果从微观上分析,水质污染导致饮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处理成本增高;超标的污水用于农灌,既减少农作物的产量,又降低其品质。今年3月份由于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违法排污造成沱江严重污染,仅初步调查,损失就达二亿多元。 其次,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成为群众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局部地区土法冶炼金属已造成周围人群患病。中国与美国的一项联合研究证明,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已影响到儿童的肺功能。世界银行上个世纪末一项研究表明,我国主要城市中,每年约有8万人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过早死亡,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致病而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 第三,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众来信来访呈显著上升趋势,经常发生因污染问题企业与周边群众矛盾尖锐。上下游水污染和跨界污染纠纷近年来日益增多,甚至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冲突。法院审理涉及环境保护的各类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已签署和批准了30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履约任务繁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我国际形象,同周边国家存在的环境问题处理不好会成为外交摩擦的隐患。我国工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环境标准低,有些还没有环境标准,直接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断受到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 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实现的。这不仅制约经济持续增长,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二要转变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转变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干部政绩考核不仅要考核GDP是否增长,还应考核环境质量变化的指标和环保法规执行的情况。三要制定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政策,包括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转到新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强调的原则是,资源“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从国内和国际一些试点的经验看,在企业层次可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最大限度减少生产中原材料的消耗,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不排或少排废弃物。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或把不同企业联合起来,相互利用生产的废弃物,从而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并扩展到消费领域,建立循环型社会。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究表明,国家发展有四类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加工资本(实物)和自然资本。如果在经济增长中其他资本增加了,而自然资本减少了,总资本量可能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如果单纯用GDP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可能导致不计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后果。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 要做到环境信息公开,公开发布国家和各地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开政府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让人民群众了解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还要依法公开企业排污行为,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 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最强大的力量。要发动群众为环保献计献策,鼓励群众对违法排污企业检举报告。要支持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环保社团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倡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关注并采取措施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室内污染和白色污染等问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发展环保标志产品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工作,推广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政府要带头制定绿色采购政策,扶持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占领市场。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环保跨越式发展?一靠机制、体制创新,二靠科学技术进步。今后技术进步应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国际上有学者提出四倍跃进的观念,即通过采用新技术,可以做到消耗一份能源或资源,创造目前四倍的经济增长。 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是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由于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落后,我国工业生产无论是单位产品还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和一些原材料都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GDP占世界的3%左右,而每年消耗的钢材、水泥分别占到世界的25%和50%。建立节约型社会,除了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制定法律和各项经济政策,确定合理的资源价格外,更重要的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能源和资源及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利用的技术,发展静脉产业。 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提高处罚标准,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要有各种引导措施,激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努力实现双赢。要逐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某些耐用消费品和对环境有影响产品的企业,要负责这些产品使用后回收和处理,能再利用的再利用,能作为资源回收的,处理后作为资源再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做到无害化处理。 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增加对环境保护投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这一方面是政府实施公共财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尽可能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投入是其自发倾向。政府为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加大法制的力度,严格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政府自身也应加大投入,起到引导促进作用。城市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国家为民族长远利益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珍稀物种保护、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的投入。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要通过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家还应探讨设立环境税和环保专项基金的可能性,为保护和治理环境建立可靠的资金渠道。 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国际社会为解决这些全球环境问题制定了几十个环境公约和议定书。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这些公约和议定书的谈判和相关项目的合作。一方面维护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合法的环境权益,一方面对外介绍我国的环保工作,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影响,努力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国际交往中需要处理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我国不少产品特别是农牧产品,由于环境污染或产品不符合对方的环境标准而被发达国家限制进口。这一方面需要提高我国产品的环境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外交手段,消除发达国家有意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是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我国党和政府已经做出了正确选择,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通过各项具体工作认真加以落实。

绿色学校及生态环境的论文怎么写啊

你可以略选的啊!!! 绿,必须永恒 绿色学校教会我们一个真理:绿,必须永恒! 站在绿色学校放眼望去: 晶莹的蓝天和深沉的黄土地孕育出清新透亮的绿。 绿色这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生命之色。 看群林披翠,万山青葱,那一片片绿带给我们的尽是欣欣向荣的美感。 在我们的生命里,每一根晶亮的松板,每一片沙滩,每一撮幽林里的气息,每一种引人自省、鸣叫的昆虫都是神圣的。 树液的芳香在林中穿越,也渗透了我们亘古以来绿色的记忆。 绿色啊!你怎能抛弃湛蓝的天空、温馨的大地? 你怎能不要新鲜的空气,晶莹的流水? 当我们醉心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辉煌成果, 高踞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宰者和统治者地位的同时, 生态危机"狼狈狰狞的幽灵"已经开始向我们袭来。 眼下,全球3亿多人缺少足够的饮用水,而人类每年仍用800立方千米的工业污水去污染着它。清洁淡水的短缺意味着流行病、饥饿、绝望和死亡。 眼下,人类的友邻物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地球上消失,一片片生命的绿色化为沙垢,世界最基本的资源储备正在我们的不屑中枯萎凋零。 眼下,每年有6亿吨矿物烟尘、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人类头上的天,就已经出现两个大洞,它的直接效应就是每年出现400万皮肤癌患者。 人类抬头看看天,它还有一小块是蓝的么? 人类低头看看地,还有几条像样的河流? 人类四下里看看草木,还有几株是真绿真青的? 人类再看看人类自己,失去绿色意味着什么? 这一切的一切,绿色学校在提醒我们。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向大自然无休止地贪婪地索取,绝不是能真正摆脱贫穷与困境的良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朝一日,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愚蠢加倍地付出。 假如人类的人格矮化速度继续下去,再也不能诞生出保护地球、保护自然、保护人类群体生存资格的真正殉道者。 假如有人用带着血丝的喉咙喊出慑人心魄的呼号,而他的呼号仍转化不了多种的同向意志--政权的,法令的,人心的,文化的,那么地球的消亡不仅是一种必然,也是不配享有任何颂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次污染,就增加一次死神对人类的招唤! 每再增加一次污染,便使这种招唤以滴血的方式更加浓烈! 这一切的一切,绿色学校在唤醒我们: 生命要永恒,绿,必须永恒!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重温去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让人们在发展中注意生态保护,不再任意毁林开荒。 环保论文 21世纪是人类科学发达的一个世纪,由于现在的经济越来越发达,从而使人们对环保的意识大大减弱。虽然现在人类已经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在大力推广要保护环境,但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国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我国的环境问题也首先在城市中突出地表现出来,其中水环境的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为此,如何完善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以更有效地控制我国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使城市在社会经济方面实现全面、持续、稳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和水是分不开的。如果人体减少水分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要死亡。 简言之,每天中稍加间隔就需要而且是必要的水补充和排出,这是生命的象征,也是生命的内容。对人来讲水是可敬的也是可畏的。 2的水资源是丰富的,是极其有限的。若把一桶水比为地球上的水,可用的淡水只有几滴。 人类用水量中,25%的消费被用于工业,70%以上则用于农场和牧场。农业是用水矛盾最突出的领域。 当今世界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 我们应该合理的安排水的分布,以免造成经济的分布不平衡。 大气污染一样威胁着我们的环境。 现在生活好了,汽车也普遍了,但尾气的污染可少不了。几乎所有科学家都认为,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聚集了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按照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指标PPM计算,1万年以来,其指数始终保持在约270左右,40万年来其指数徘徊在200—280之间,可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这个指数猛增,达到了现在的360,而且这个指数还会增加,所以还会更热。 地球植物所释放出大量的甲烷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比二氧化碳严重的多。这并非人们所了解的树木和植物腐烂后产生出的气体。这种气体源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自然副作用,而科学家们却忽略了这很重要一点。据初步统计,现存树木和植物释放到空气中的甲烷占全球沼气比例的10%至30%。 我们应好好改善我们的环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保护我们的环境,从我做起,让我们的环境变的更加美丽。

1000字的,有的了。

一 当今地球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最低级生存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都需要与外界事物进行关联,因此,当人类一方面享受着自己创造的文明成果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品尝着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毫无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着生态平衡。人们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水、大气和土壤等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污染及破坏,导致可供利用的稀有物质资源越来越少,居住、饮食及生命健康已受到严重威胁,地球生物每年也有数千种消失……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目前世界上25%的疾病与死亡是因环境问题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的3/4是因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最大的受害者。事实上,片面追求物质财富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单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出现的还有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200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王君英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中从宏观环境角度出发,引用大量实地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面临的11个方面问题。即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用水严重浪费;大气污染严重;耕地数量日益减少且土地沙化、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湿地减少且生态功能退化;森林与草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环境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物种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农村面塬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等等。面对如此艰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潜在的巨大危害,在十六大、十七大中多次提及环境保护问题,号召全民进行节能减排,树立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面对长期艰巨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大学生应当首先树立先进的环保意识,从而带动整个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和谐。   二 对大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高校办学的重点环节,而环保意识教育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一个高素质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有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所提出的新课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除了要通过制定完备的环境保护法规,组建高素质的环境执法队伍,更重要的是要倡导人民大众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大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树立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任,才能实现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最后,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环保意识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环保问题是关系地球和人类未来的严重问题,树立全球意识和全球观念,认识到人的价值是为人类生存做出贡献,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能使学生学会自觉地关注身边的环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树立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和的责任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自律意识,培养珍视和平及集体主义等美德。   三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分析   1.大学生环保知识较为欠缺   目前,高校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方面,涉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开设的较为局限,根据上海师范大学教师陈源所做的调查现实,很多同学对废弃物资源化知识、废弃物无害化知识了解极少,既说不清其中化学机理的原委,也不明了掌握环保知识的重要意义。   2.大学生主动性不强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时间不长,很多学生对环保知识以及环境问题的危害后果知之甚少,加之学校教育方面的欠缺,致使部分大学生的环境保护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对废弃物减量化的意识、对废弃物分类的意识、节能减排意识、环保活动参与意识等方面。   3.大学生环保活动载体不多   目前,高校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及环境知识普及的主要渠道是授课、讲座、社团活动以及媒体宣传等,从实际状况来看,高校的环保活动载体不够丰富,除缺乏必要的环境相关课程缺乏设置之外,环保类学生社团的建设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致使学生环保活动多以宣传知识为主,很难深入到实践动手环节,致使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缺乏兴趣,进而影响环保意识地培养。   四 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对策   1.加强环保理论知识的普及   首先,高校作为培养教育大学生的主阵地,应当从教育角度入手积极普及大学生环保知识。高校在进行专业培养计划制定时,要重视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要设立1~2门环境方面的必选选修课,如《环境学》、《生态学》等,同时还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如《环境监测学》、《普通生物学》等,借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点环保知识普及,让大学生对环境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条件和方式方法有一定地了解。   2.加强校园环保科技文化活动建设   校园环保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态度,环境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可持续的影响。在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普及及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非教学方式的其他教育手段的开拓。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等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和纪念主题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到学校讲解环保的政策法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解决的途径等;其次,高校还可以与所在社区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共建”等大型活动,充分组织大学生与社会环保组织共同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如与社会环保团体同步进行“地球一小时”关灯活动等;再次,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在大学生当中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技能、设计等竞赛,如大连大学所开展的“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宿舍省电比赛”、“环保创意大赛”等比赛,以此激发大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热情,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3.加强高校内部环保社团建设   高校环保活动主要由校内环保社团发起,并组织开展,如今高校环保社团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我国各类高校基本都成立了自己的环境保护社团。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来宣传和保护环境,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环保社团大部分都是自发组织缺乏专业指导、经费、物质等方面的支持,所以大多自生自灭。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贡献并不明显。所以,高校应当重视环保社团的建设,加大经费及指导力度,开展的活动要突出“小、巧、精、智”,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强、容易成功和见效的特点。如制作高校环保网站,在宿舍设定电池及固体废弃物回收点,设置固定环保知识宣传栏,组织大学生骑自行车外出宣传环保知识等。   总之,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和高学历人才群体,应当也非常有必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自然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尽到一份力量。同时大学生还应当在提高自己环保意识的同时,通过努力带动整个社会群体来关注环保事业,开展环保活动,最终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节能减排的良好环保氛围。

回答 我们知道,校园是老师和同学们工作、学习的场所,优良的校园环境,可以给我们以心旷神怡、美好的感觉我们的校园虽然面积不大,但绿化还算不错,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教室外面、过道走廊张贴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我们都在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环境,使同学们在优良环境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家在优美、整洁、温馨的环境中一天天健康地成长,做一名文明的社会公民!可是,文明、和谐的校园里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课余时间有的同学在教学楼、宿舍楼前的花池上摆起擂台,在万年青、千年矮上面练起梅花桩,好生生的桂花树、香樟、广玉兰也招来他们的摇、拽、踢、拉食堂开水房前的水龙头竟有大半被扭成冲天炮,为了啥?只为了方便自己能洗头,只为了刷牙不带杯子头发也许漂柔了一些,口腔也许清新了一阵,但你们的良知进了潲水桶,人格进了下水道有的同学在教室的课桌上、校园的墙壁上或在上学、放学路上乱写乱画;有的同学随手往教学楼下扔垃圾;有的同学把食品包装等垃圾随手乱扔乱弃;有的同学打扫卫生时为了少走几步路,图个自己方便,把垃圾倒在操场的垃圾桶里有的同学扫地时不提水、浇水,现场制造沙尘暴,伤己伤人伤机器(学校的电脑、投影机等电教设备寿命大打折扣)我们还看到在很多地方窗台和墙面长期不抹,很多位置扬尘和蛛网数月不除,莫不成待到地老天荒自己掉光?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应该都看到了二(3)班同学在过道的黑板上写的倡议书提醒我们应该如何善待校园环境“学校是我家,环境优佳靠大家”这些话不仅仅是写在黑板上的标语,也不仅仅是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号,它应该是我们每个人付诸的行动,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一种爱护学校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学习和生活因为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做人,更加文明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可优美的环境它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我们每一个人去创建和维护的“鲜花还要绿叶扶,校园更需同学护”,作为学校一员的我们应该为学校的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关注自己一举一动,共创你我文明校园”,共同营造一个美丽温馨、干净整洁、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我希望,即将毕业的初三年级同学,要带头维护校园的干净和美丽,为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做出榜样,让他们看到你们的实际行动,学到你们身上的责任心和做事的认真态度“大家添一份自觉。

绿色学校及生态环境的论文题目大全

一 当今地球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最低级生存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都需要与外界事物进行关联,因此,当人类一方面享受着自己创造的文明成果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品尝着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毫无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着生态平衡。人们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水、大气和土壤等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污染及破坏,导致可供利用的稀有物质资源越来越少,居住、饮食及生命健康已受到严重威胁,地球生物每年也有数千种消失……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目前世界上25%的疾病与死亡是因环境问题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的3/4是因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最大的受害者。事实上,片面追求物质财富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单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出现的还有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200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王君英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中从宏观环境角度出发,引用大量实地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面临的11个方面问题。即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用水严重浪费;大气污染严重;耕地数量日益减少且土地沙化、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湿地减少且生态功能退化;森林与草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环境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物种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农村面塬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等等。面对如此艰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潜在的巨大危害,在十六大、十七大中多次提及环境保护问题,号召全民进行节能减排,树立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面对长期艰巨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大学生应当首先树立先进的环保意识,从而带动整个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和谐。   二 对大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高校办学的重点环节,而环保意识教育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一个高素质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有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所提出的新课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除了要通过制定完备的环境保护法规,组建高素质的环境执法队伍,更重要的是要倡导人民大众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大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树立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任,才能实现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最后,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环保意识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环保问题是关系地球和人类未来的严重问题,树立全球意识和全球观念,认识到人的价值是为人类生存做出贡献,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能使学生学会自觉地关注身边的环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树立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和的责任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自律意识,培养珍视和平及集体主义等美德。   三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分析   1.大学生环保知识较为欠缺   目前,高校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方面,涉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开设的较为局限,根据上海师范大学教师陈源所做的调查现实,很多同学对废弃物资源化知识、废弃物无害化知识了解极少,既说不清其中化学机理的原委,也不明了掌握环保知识的重要意义。   2.大学生主动性不强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时间不长,很多学生对环保知识以及环境问题的危害后果知之甚少,加之学校教育方面的欠缺,致使部分大学生的环境保护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对废弃物减量化的意识、对废弃物分类的意识、节能减排意识、环保活动参与意识等方面。   3.大学生环保活动载体不多   目前,高校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及环境知识普及的主要渠道是授课、讲座、社团活动以及媒体宣传等,从实际状况来看,高校的环保活动载体不够丰富,除缺乏必要的环境相关课程缺乏设置之外,环保类学生社团的建设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致使学生环保活动多以宣传知识为主,很难深入到实践动手环节,致使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缺乏兴趣,进而影响环保意识地培养。   四 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对策   1.加强环保理论知识的普及   首先,高校作为培养教育大学生的主阵地,应当从教育角度入手积极普及大学生环保知识。高校在进行专业培养计划制定时,要重视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要设立1~2门环境方面的必选选修课,如《环境学》、《生态学》等,同时还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如《环境监测学》、《普通生物学》等,借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点环保知识普及,让大学生对环境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条件和方式方法有一定地了解。   2.加强校园环保科技文化活动建设   校园环保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态度,环境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可持续的影响。在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普及及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非教学方式的其他教育手段的开拓。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等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和纪念主题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到学校讲解环保的政策法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解决的途径等;其次,高校还可以与所在社区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共建”等大型活动,充分组织大学生与社会环保组织共同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如与社会环保团体同步进行“地球一小时”关灯活动等;再次,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在大学生当中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技能、设计等竞赛,如大连大学所开展的“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宿舍省电比赛”、“环保创意大赛”等比赛,以此激发大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热情,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3.加强高校内部环保社团建设   高校环保活动主要由校内环保社团发起,并组织开展,如今高校环保社团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我国各类高校基本都成立了自己的环境保护社团。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来宣传和保护环境,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环保社团大部分都是自发组织缺乏专业指导、经费、物质等方面的支持,所以大多自生自灭。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贡献并不明显。所以,高校应当重视环保社团的建设,加大经费及指导力度,开展的活动要突出“小、巧、精、智”,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强、容易成功和见效的特点。如制作高校环保网站,在宿舍设定电池及固体废弃物回收点,设置固定环保知识宣传栏,组织大学生骑自行车外出宣传环保知识等。   总之,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和高学历人才群体,应当也非常有必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自然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尽到一份力量。同时大学生还应当在提高自己环保意识的同时,通过努力带动整个社会群体来关注环保事业,开展环保活动,最终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节能减排的良好环保氛围。

是有的,你自己来拿吧,行不

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的生活,融入一体的新文明、新风尚的生活。 绿色生活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将绿色生活概括为五个方面: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由于过度开发和技术的相对落后造成资源日渐贫乏,环境问题也显现出来,倡导绿色生活,要求人们充分而无污染或少污染地利用资源;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绿色生活还倡导人们选购环保节能产品,比如节能日光灯,选购小排量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这个离我们学生还比较远了。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充分利用资源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一纸多用,双面打印,一水多用。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对于废旧电池类的回收不仅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回收贵重金属,也不知大家有没有什么方法处理这些,我是没有办法,只有少用,并且保留着,不让他进入环境。 5、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环境日益明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超出了自然净化所能承受的能力,破坏了大自然中的平衡。 而在实际行动中,绿色生活的内容也非常广泛,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燃气,选用节能电器和灯具,少用或不用超薄塑料袋,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少寄或不寄贺卡(选择电子贺卡),少用餐巾纸多用手帕,不浪费食物,不大吃大喝,少制造生活污水;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尤其不要乱扔废旧电池,分类放置垃圾(在我们实际情况难衽啊,不过有条件的话就不定不要忘记);爱护花草,爱护树木,少用化学药剂,使用无磷洗衣粉,不乱挖发菜、甘草、冬虫夏草;还可以报名参加植树,现在我们还不太习惯为环保捐款,不然的话还可以为环保捐点钱。一句话,有利环境的事情多做,不利环境的事不做,同时多多向家人、亲属、朋友宣传环保知识和环保观念 绿色生活还要求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一种安全健康、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活;是人类通过自身包括生活举止在内的所有实际行动,来实践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它的最终目的则是要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天然节奏和自然循环相一致。因此,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时尚,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与素养。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创造优质的校园环境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树立良好学习风气,促进师生教、学积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创造“绿色校园”硬件环境的同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保障教师、学生身心健康,在当今的高等教育工作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大学校园是师生教、学、活动、生活的场所,是学生成长、走向社会的重要通道。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创建一个绿色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能更好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绿色校园建设即是要建设环境绿色环保、管理服务科学、思想进步创新、生活愉悦健康的“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建设要具有可持续性,可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一 校园绿化。校园绿化建设应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学生娱乐区、家属区。这四大区域形成了校园整体布局,每个区域由于功能不同,所以相对独立,但是又要有一定的联系,各个区域与其周围空间就构成了绿化环境的小单元。雨水处理。校园场地可利用雨水渗透保持自然雨水流动。在校园花园和路面建设中,尽量采取可透性强的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可渗透水地面的面积。 日照采光。天然光相比其他能源具有清洁、安全的特点,充分利用天然光可节省大量照明用电。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采光,实现自然光与照明光自控相结合。未来扩展。场地开发应当包含学校未来所有潜在扩展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二、“绿色校园”人文建设 :绿色管理。管理机构尽可能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约使用办公用品,尤其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纸张和电脑耗材;按照规划对高能耗的办公用建筑及其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照;冬夏两季使用空调时,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调节温度。 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的建设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充满爱心,教学不厌其烦、语言合理、举止文明,学生才会“亲其师”,继而“信其道”。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德育专家来校做师德讲座,并利用教师听课、进修的机会进行师德教育。学校德育部门还可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泛进行师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让良好的师德师风来感染学生,引领学生。 学生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些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学生知荣明耻,在学校中营造良好的学风,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奋发学习、积极向上的绿色氛围之中。绿色校园的建设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绿化,其特殊性是由校园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决定。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在现阶段,人类只能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只有一个。用实际行动切实遏止污染物的排放,进而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一项伟业。作为地球大家庭的一员,中国已经责无旁贷地投身于这项崇高的事业之中。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是遭受全球环境污染不利影响较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问题上,虽然也经历过挫折,但中国一直坚持负责任的态度,承担了应有的国际义务,并大力倡导、支持和积极参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中国政府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减缓人口增长、推进法制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并确立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到2010年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2%提高到20%等目标。我们正在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复兴的宏伟战略,也是关系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平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国在环保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赞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对其主要任务作出具体部署,完全符合13亿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对全球环保事业的积极贡献。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进步,也是人类发展理念、道路、模式的可喜升华。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   环境问题事关人类的好。生存与发展,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危机,要求世界各国采取一致行动。唯有各国联手妥善应对,我们居住的地球才有望变得更加蔚蓝可爱、生机盎然。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各国互相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人类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和谐美 垃圾的分类回收是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垃圾分类回收现行的办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垃圾场对大批量的垃圾集中分类,其缺点是很难实现准确分类,回收的各个种类中含杂质成分较多,且设备较为庞大。第二种方法是在垃圾投放源头利用人工将垃圾依规定分为若干类,此法要求投放者有较高的素质和垃圾分类常识,准确率低的同时也给投放者造成诸多不便。比如在环保意识较强的德国,一贯的理论是:让市民先分类,也就是利用黄口袋、褐色垃圾桶等方式,对垃圾进行事先分类。这种分类虽然从理论上说可行,但在实际运作中,人们会将大约30%以上的垃圾扔错地方,特别是在大城市。 根据垃圾分类的发展趋势和现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自动分类垃圾桶,即在投放源头,利用机器把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分类筛选,并作出适当的预处理,以减少人员在垃圾回收中的劳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如: 1放置在公园,街道,体育馆等公共场所。2可一次性投放多个垃圾,但每次仅对一件垃圾进行分类。3回收三类最有价值材料:塑料,玻璃,金属。4其余垃圾归为其他类。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将不同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能有效控制垃圾管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并保护环境。同时,将可回收物筛选出来,使其进入循环利用系统,能避免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的混合,保护垃圾再生性且有效减少处理量。作为生活垃圾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分类收集还能有效减少碳排放量,具有社会环境的多重效益。 地球是我们温暖的家园,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大家园里,就应该好好的爱护、保护它现在,每一座城市都在倡导低碳生活,只要我们不污染环境,不浪费能源,就能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环保、更绿色 亲爱的朋友们,做到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每个人应该从节水、节电、节气、节碳、节油这种小事做起,一起去建立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行动,就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低碳环保,。。。。。。。

轻轻的我走了 。。。。。

绿色学校及生态环境的论文摘要怎么写

一 当今地球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最低级生存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都需要与外界事物进行关联,因此,当人类一方面享受着自己创造的文明成果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品尝着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毫无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着生态平衡。人们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水、大气和土壤等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污染及破坏,导致可供利用的稀有物质资源越来越少,居住、饮食及生命健康已受到严重威胁,地球生物每年也有数千种消失……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目前世界上25%的疾病与死亡是因环境问题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的3/4是因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最大的受害者。事实上,片面追求物质财富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单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出现的还有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200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王君英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中从宏观环境角度出发,引用大量实地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面临的11个方面问题。即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用水严重浪费;大气污染严重;耕地数量日益减少且土地沙化、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湿地减少且生态功能退化;森林与草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环境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物种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农村面塬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等等。面对如此艰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潜在的巨大危害,在十六大、十七大中多次提及环境保护问题,号召全民进行节能减排,树立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面对长期艰巨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大学生应当首先树立先进的环保意识,从而带动整个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和谐。   二 对大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高校办学的重点环节,而环保意识教育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一个高素质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有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所提出的新课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除了要通过制定完备的环境保护法规,组建高素质的环境执法队伍,更重要的是要倡导人民大众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大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树立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任,才能实现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最后,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环保意识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环保问题是关系地球和人类未来的严重问题,树立全球意识和全球观念,认识到人的价值是为人类生存做出贡献,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能使学生学会自觉地关注身边的环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树立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和的责任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自律意识,培养珍视和平及集体主义等美德。   三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分析   1.大学生环保知识较为欠缺   目前,高校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方面,涉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开设的较为局限,根据上海师范大学教师陈源所做的调查现实,很多同学对废弃物资源化知识、废弃物无害化知识了解极少,既说不清其中化学机理的原委,也不明了掌握环保知识的重要意义。   2.大学生主动性不强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时间不长,很多学生对环保知识以及环境问题的危害后果知之甚少,加之学校教育方面的欠缺,致使部分大学生的环境保护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对废弃物减量化的意识、对废弃物分类的意识、节能减排意识、环保活动参与意识等方面。   3.大学生环保活动载体不多   目前,高校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及环境知识普及的主要渠道是授课、讲座、社团活动以及媒体宣传等,从实际状况来看,高校的环保活动载体不够丰富,除缺乏必要的环境相关课程缺乏设置之外,环保类学生社团的建设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致使学生环保活动多以宣传知识为主,很难深入到实践动手环节,致使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缺乏兴趣,进而影响环保意识地培养。   四 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对策   1.加强环保理论知识的普及   首先,高校作为培养教育大学生的主阵地,应当从教育角度入手积极普及大学生环保知识。高校在进行专业培养计划制定时,要重视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要设立1~2门环境方面的必选选修课,如《环境学》、《生态学》等,同时还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如《环境监测学》、《普通生物学》等,借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点环保知识普及,让大学生对环境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条件和方式方法有一定地了解。   2.加强校园环保科技文化活动建设   校园环保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态度,环境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可持续的影响。在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普及及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非教学方式的其他教育手段的开拓。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等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和纪念主题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到学校讲解环保的政策法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解决的途径等;其次,高校还可以与所在社区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共建”等大型活动,充分组织大学生与社会环保组织共同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如与社会环保团体同步进行“地球一小时”关灯活动等;再次,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在大学生当中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技能、设计等竞赛,如大连大学所开展的“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宿舍省电比赛”、“环保创意大赛”等比赛,以此激发大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热情,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3.加强高校内部环保社团建设   高校环保活动主要由校内环保社团发起,并组织开展,如今高校环保社团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我国各类高校基本都成立了自己的环境保护社团。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来宣传和保护环境,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环保社团大部分都是自发组织缺乏专业指导、经费、物质等方面的支持,所以大多自生自灭。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贡献并不明显。所以,高校应当重视环保社团的建设,加大经费及指导力度,开展的活动要突出“小、巧、精、智”,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强、容易成功和见效的特点。如制作高校环保网站,在宿舍设定电池及固体废弃物回收点,设置固定环保知识宣传栏,组织大学生骑自行车外出宣传环保知识等。   总之,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和高学历人才群体,应当也非常有必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自然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尽到一份力量。同时大学生还应当在提高自己环保意识的同时,通过努力带动整个社会群体来关注环保事业,开展环保活动,最终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节能减排的良好环保氛围。

可以看下(世界生态学)这样的期刊呗~写论文前多看看文献~总能找到自己的论文吧

环境保护是现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低碳出行。而且让使用电瓶车。

回答 我们知道,校园是老师和同学们工作、学习的场所,优良的校园环境,可以给我们以心旷神怡、美好的感觉我们的校园虽然面积不大,但绿化还算不错,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教室外面、过道走廊张贴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我们都在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环境,使同学们在优良环境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家在优美、整洁、温馨的环境中一天天健康地成长,做一名文明的社会公民!可是,文明、和谐的校园里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课余时间有的同学在教学楼、宿舍楼前的花池上摆起擂台,在万年青、千年矮上面练起梅花桩,好生生的桂花树、香樟、广玉兰也招来他们的摇、拽、踢、拉食堂开水房前的水龙头竟有大半被扭成冲天炮,为了啥?只为了方便自己能洗头,只为了刷牙不带杯子头发也许漂柔了一些,口腔也许清新了一阵,但你们的良知进了潲水桶,人格进了下水道有的同学在教室的课桌上、校园的墙壁上或在上学、放学路上乱写乱画;有的同学随手往教学楼下扔垃圾;有的同学把食品包装等垃圾随手乱扔乱弃;有的同学打扫卫生时为了少走几步路,图个自己方便,把垃圾倒在操场的垃圾桶里有的同学扫地时不提水、浇水,现场制造沙尘暴,伤己伤人伤机器(学校的电脑、投影机等电教设备寿命大打折扣)我们还看到在很多地方窗台和墙面长期不抹,很多位置扬尘和蛛网数月不除,莫不成待到地老天荒自己掉光?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应该都看到了二(3)班同学在过道的黑板上写的倡议书提醒我们应该如何善待校园环境“学校是我家,环境优佳靠大家”这些话不仅仅是写在黑板上的标语,也不仅仅是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号,它应该是我们每个人付诸的行动,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一种爱护学校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学习和生活因为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做人,更加文明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可优美的环境它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我们每一个人去创建和维护的“鲜花还要绿叶扶,校园更需同学护”,作为学校一员的我们应该为学校的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关注自己一举一动,共创你我文明校园”,共同营造一个美丽温馨、干净整洁、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我希望,即将毕业的初三年级同学,要带头维护校园的干净和美丽,为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做出榜样,让他们看到你们的实际行动,学到你们身上的责任心和做事的认真态度“大家添一份自觉。

绿色学校及生态环境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 人为因素造成的第二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物,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此外,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譬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草原超载等。 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 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於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减至5000㎏,严重地破坏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中国大陆50年代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是由於害虫的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 信息系统的破坏 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就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受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雌性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前来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法律,设置了机构,逐步增加了投入,加大了重点地区的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形势严峻。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废水排放量2003年达到460亿吨,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6万吨,超过环境容许量68%。城市垃圾产生量已接近每年4亿吨,处理率仅2%,无害化处理率更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每年约1000万吨,1/3没得到安全处置。 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五类,一类水最好,源头没有任何污染,三类以上的可作饮用水源,最差的五类可以用于农业灌溉。2003年七大水系407个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的水仅占1%,劣五类的水占7%,即近1/3的水用于农业灌溉都不合格,可见污染之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三级,一级标准空气质量最好,长期生活在超过三级标准的大气中,身体会受到伤害。2003年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40个城市中达到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的城市有142个,占7%;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91个,占8%。 目前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凸现,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压缩型,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我国江河湖海有机污染依然严重,同时湖泊和海域又出现以氮、磷为主要污染物的富营养化问题。不少城市饮用水源地已监测到许多微量的有毒有害化合物,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大气中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污染尚未解决,大城市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发展,氮氧化物及其带来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呈明显加重趋势。除了大气和水污染之外,土地污染也日益突出,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废旧汽车、家电造成的污染也成为新的环境问题。放射性污染威胁也在增加,国内已有6万多枚各类放射源,每年还以15%的速度增加,尚有上万枚废弃源未得到合理收贮,几乎每月都发生放射源被盗事件上,威胁公众安全。 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土地资源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别是后者,目前面积仍在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增长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草原退化面积大、程度重。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北方更为突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下降、湿地干涸,旱灾、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破坏很严重,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有些已经绝迹,品种资源锐减,野生种源大量流失,外来物种危害加剧。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首先是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专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1年的研究表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3~4%。世界银行1997年发表的报告测算,中国仅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约540亿美元(以1995年计),占同期GDP的8%。据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调查,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94亿元,占9省区GDP的13%。如果从微观上分析,水质污染导致饮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处理成本增高;超标的污水用于农灌,既减少农作物的产量,又降低其品质。今年3月份由于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违法排污造成沱江严重污染,仅初步调查,损失就达二亿多元。 其次,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成为群众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局部地区土法冶炼金属已造成周围人群患病。中国与美国的一项联合研究证明,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已影响到儿童的肺功能。世界银行上个世纪末一项研究表明,我国主要城市中,每年约有8万人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过早死亡,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致病而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 第三,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众来信来访呈显著上升趋势,经常发生因污染问题企业与周边群众矛盾尖锐。上下游水污染和跨界污染纠纷近年来日益增多,甚至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冲突。法院审理涉及环境保护的各类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已签署和批准了30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履约任务繁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我国际形象,同周边国家存在的环境问题处理不好会成为外交摩擦的隐患。我国工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环境标准低,有些还没有环境标准,直接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断受到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 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实现的。这不仅制约经济持续增长,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二要转变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转变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干部政绩考核不仅要考核GDP是否增长,还应考核环境质量变化的指标和环保法规执行的情况。三要制定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政策,包括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转到新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强调的原则是,资源“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从国内和国际一些试点的经验看,在企业层次可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最大限度减少生产中原材料的消耗,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不排或少排废弃物。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或把不同企业联合起来,相互利用生产的废弃物,从而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并扩展到消费领域,建立循环型社会。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究表明,国家发展有四类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加工资本(实物)和自然资本。如果在经济增长中其他资本增加了,而自然资本减少了,总资本量可能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如果单纯用GDP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可能导致不计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后果。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 要做到环境信息公开,公开发布国家和各地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开政府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让人民群众了解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还要依法公开企业排污行为,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 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最强大的力量。要发动群众为环保献计献策,鼓励群众对违法排污企业检举报告。要支持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环保社团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倡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关注并采取措施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室内污染和白色污染等问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发展环保标志产品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工作,推广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政府要带头制定绿色采购政策,扶持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占领市场。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环保跨越式发展?一靠机制、体制创新,二靠科学技术进步。今后技术进步应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国际上有学者提出四倍跃进的观念,即通过采用新技术,可以做到消耗一份能源或资源,创造目前四倍的经济增长。 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是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由于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落后,我国工业生产无论是单位产品还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和一些原材料都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GDP占世界的3%左右,而每年消耗的钢材、水泥分别占到世界的25%和50%。建立节约型社会,除了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制定法律和各项经济政策,确定合理的资源价格外,更重要的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能源和资源及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利用的技术,发展静脉产业。 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提高处罚标准,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要有各种引导措施,激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努力实现双赢。要逐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某些耐用消费品和对环境有影响产品的企业,要负责这些产品使用后回收和处理,能再利用的再利用,能作为资源回收的,处理后作为资源再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做到无害化处理。 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增加对环境保护投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这一方面是政府实施公共财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尽可能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投入是其自发倾向。政府为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加大法制的力度,严格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政府自身也应加大投入,起到引导促进作用。城市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国家为民族长远利益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珍稀物种保护、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的投入。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要通过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家还应探讨设立环境税和环保专项基金的可能性,为保护和治理环境建立可靠的资金渠道。 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国际社会为解决这些全球环境问题制定了几十个环境公约和议定书。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这些公约和议定书的谈判和相关项目的合作。一方面维护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合法的环境权益,一方面对外介绍我国的环保工作,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影响,努力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国际交往中需要处理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我国不少产品特别是农牧产品,由于环境污染或产品不符合对方的环境标准而被发达国家限制进口。这一方面需要提高我国产品的环境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外交手段,消除发达国家有意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是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我国党和政府已经做出了正确选择,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通过各项具体工作认真加以落实。

荆门市屈家岭一中 龚雪 我校座落太子山下,在自从1998年建新校区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之路,把创建绿色学校一并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 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使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希望,它能有效地促进我校校风、校容、校貌的进一步转变,是我校全体师生的一致愿望。 一. 提升理念抓绿色德育 1、 绿色德育理念的发展与提升。 “绿色德育”是我校在开展的一项以“崇尚自然、关爱生命,注重人文、尊重人性”为主题的德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师生自觉地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和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来达到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体验绿色、净化心灵地目的。 我校在2000年提出了“开展绿色德育、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设想,在初始阶段,学校是以开展学生环保教育作为创建工作的主导思想。主要是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时机,组织学生参加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对学生进行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观教育。2002年,学校把“绿色德育”的理念提升为:一切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工作统称为“绿色德育”。即:把过去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教育拓展为师生共同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开展绿色德育、创建绿色学校”融入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生生活等领域。今天,我校再为绿色德育理念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使“绿色德育”的发展历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绿色德育”已从单纯的面向环境保护的教育,转向一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绿色德育”,不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 2、 绿色德育网络的构建与完善。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伊始,学校就成立了课题小组,政教处主任为组长,各科老师积极参加成为“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构建起“领导小组——教师——学生”三点一线的绿色德育网络。随着绿色德育理念的提升,我校将绿色德育向家庭、社会延伸的同时,又确立了每位教师都是“绿色德育”辅导员的观念,构建起“领导、教师、学生”层层互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绿色德育网络。为“开展绿色德育、创建绿色学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3 “绿色德育”的学科渗透与校本课程开发。 学科教育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主渠道,课堂是进行“绿色德育”的主阵地,我校把“绿色德育”渗透到各门学科当中,搬入课堂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受到绿色教育,从细微之处受到绿色意识的培养,把绿色教育当作润物无声的细雨渗入到学生的心田。要求各学科教学泛出“绿意”,从而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例如思品课的老师在<生命因世界而精彩一课中,用一些真实的照片和一些数据,介绍首都北京的沙尘暴天气与甘肃民勤的土地沙漠化,向学生讲授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人类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作为发展的前提,要为当代人和后来人的生存着想等。生动的环保教育渗透,使传统学科教学的纷纷泛出点点“绿意”。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校已把“绿色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进行研发。目前,全校师生正在充分利用我校丰富的绿色资源,发挥才智,自己动手,搜集资料,编写教材。预计《绿色教育》将于2006年作为校本课程走进课堂,通过主渠道播撒绿色。 二 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 首先要弄清“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概念的含义和它的教育功能,在实施此项工程的过程中,坚持落实“四个优化”,深信辛勤的汗水,定会换来丰硕的果实。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与存亡。保护和改善绿色环境,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和不懈的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绿色环境的主人,祖国靠他们去建设,优美的绿色环境靠他们去创造。因此,应该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热爱环境、善对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从小就增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 1、“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概念界定从“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教育战略高度出发,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是中学教育中不容置疑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实施好这门课程教育?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这一概念的含义。所谓“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它既包括校容、校貌的校园物质环境,又包括校风、学风、行为规范教育,以及课余生活在内的校园精神环境。“和谐的绿色”意思应是:校园绿化、室内美化、室外净化、教育科学化、师生行为规范化、课余生活文明化等。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就是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校园环境。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施行课程改革的今天,营造良好的绿色校园环境氛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硬、软件环境建设优化的具体展现,是学校这一群体赖依生活的环境,也是学校在当今社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首要条件。 2、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虽然不是通过正式的课程教学实施教育,但是,它却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它通过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以它特殊的魅力教育和感染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为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个场所环境对学生个性的形成、道德修养的提高、文化知识的掌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推断,创建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成功与否,它不仅制约着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和能力的形成,而且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社会风气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优化硬件建设“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静,使学生获得超然世外之感,在万籁空寂之中悟道皈真”。努力把校园建成:春有花香、夏有浓荫、秋有桂蕾、冬有长青的优美高雅环境。让学生无论身处在校园那一个角落都能受到教育的熏陶。要力争让校园里的每一块墙壁、每一方土地、每一棵花草树木都会“说话”,都能发挥育人的作用。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工作,具有强烈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硬件环境建设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 (2)、优化育人制度建设育人的制度环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之功。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学校无小事,事事能育人。创建出适合本校校情的规章制度,在浓郁的人文化制度的环境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学生得到精神的塑造;心灵的淘冶,在宽松和谐、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的氛围中,严格执行学生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水平,进行文明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人人遵章守纪,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3)、优化课堂教学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阵地。新课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要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按教学新理念的要求,教师作为权威性课堂主体应转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要视自己为学生团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同行人。课堂教学氛围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环境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不仅在宏观上揭示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而且在微观上具体提供了人类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手段与方法。中学许多学科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在完成自己学科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渗透环保教育的内容。如此,对语文、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社会实践、劳动技术等学科教学的教师,要求他们对蕴涵环保内容的章节、片段,进行挖掘、编目,并列入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写好渗透教案,结合各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教学。这样,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掌握了一定的环保知识,甚至还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4)、优化课余生活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学校、教师都应当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在学生的课余时间,除了正常的课外活动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类环保活动,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完成好此项系统是不容易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此工程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营造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的任务也会越来越艰巨,不过,只要我们各级学校的领导、教师,对此项工程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位,创建的意识不断增强,营造的行动永不停止,深信辛勤的汗水,定会换来丰硕的果实。 三 注重环保实践,开展绿色活动, 实践活动是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升师生环保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立足校园:将德育与环保教育结合,广泛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清洁校园,做环保卫士”活动。同学们自觉、认真、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积极为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做贡献。活动中涌现出一系列的环保活动优秀班级和田东中学环保卫士,收到了很好的环保教育效果。(2)每年开展美化教室、寝室的活动,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装饰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开展“绿色与生命”手抄小报、电脑绘画比赛,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和应用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丰富了环保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激发了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热情。(4)举办校园“环保时装秀”,增强环保意识,提升审美情趣。 走向社会:清洁周边环境、宣传环保政策,以积极行动影响社区群众。 (1)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净化、美化社区环境活动。学校在“学雷锋活动月”、“国家植树节”、“爱国卫生月”组织学生到街道、市场、区文化中心参加美化家园的义务劳动,师生每学年参加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和清洁卫生义务劳动的普及率近100%。另外,学校还在“世界卫生日”、(2)组织学生参加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绿色环保绘画比赛活动;美术班的学生还在老师指导下创作了大量呼吁环境保护、宣传生态文明的书法美术作品(3)积极参加社区创建绿色家园活动,积极参加辖区组织的文艺宣传演出、和篮球比赛;响应办事处号召,积极帮助所在社区清理卫生死角,拆除乱搭建,向住户宣传创建绿色家园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五.积极展开“绿色教育”,让校园‘绿’起来   师生是学校的主人,在对全院师生提供很好的空间和环境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动”起来,学会如何维护和参与。第一是欣赏,只有建立对美的认知,才会由生爱护之情。学院应利用其中的绿色空间,营造氛围,提升全院师生的审美能力。第二则是劳动,任何人的享受不是唾手可得的,是需要付出劳动才能体会到美的真谛。让师生参与到适量适时的绿化劳动中,既可以增加对自然的识别能力,也可以建立劳动的美德,同样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第三是学会保护,好的环境取决于好的维护。知道了劳动的艰辛,自然会对劳动成果爱护有加。从小的方面看是对一片绿化带、一盆小盆栽、一株小树木的爱护,推而广之则是对大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的培养。正所谓以小见大,在绿色的环境中培养“绿色习惯”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绿色实践过程、绿色大学教育内容应成为学院综合教育的重要环节。   建设绿色校园既是推进绿化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又是育人的需要。优美宜人的育人环境,让一代又一代毕业生终身难忘。不少人回忆起当年的学校生活,楼房可能拆掉了,人模样可能模糊了,但是校园的那片树林却深深地留在记忆里。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学院绿色校园建设也将稳步推进。 怎样创建绿色校园,可谓挑战与机遇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它在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其中首要便是环境问题。当各界人士积极投身于环保活动中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怎能置之度外?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创建绿色校园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段话:“薄情会产生冷漠,冷漠会产生自私自利,而自私自利则是残酷无情之源。为了防止薄情的滋生,孩子们要学会真诚地关怀、惦念、怜惜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东西,并设法去保护它们免遭灾难,那么这个孩子待人也不会冷酷无情。” 是的,其实,着眼于人的修养,才是营造绿色校园的意义所在。看着那娇嫩的小花小草,你忍心摧残它吗?当你随意吐下一口痰时,也吐掉了你的修养,而你随手扔下了垃圾的同时,也丢掉了你的品行。请不要小看校园,校园是个小社会,如果同学们在有管理的校园中都不能做到保护环境,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又能有什么大作为呢?凡事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一片纸,我们捡起;一滴水,我们节约;一堆垃圾,我们打扫……或许不能做到完美,但尽善尽美还是可以的,对吗?环保意识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创建绿色校园,不仅要有绿色的校园环境,同样还需要绿色的校园文化文明、绿色为我们的理念。我们要向社会证明,我们是高素质的一代。文明的学校由文明的学生支撑,文明的学生用文明的行为展现。“行胜于言”让我们构建和谐的绿色校园! 建立绿色和谐文明校园!”不是口头说说,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应该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多走几步,不要穿越花草丛,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吧!

(一) 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 大家都知道,由于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洪涝、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预计到2025年达到1亿人。 惨痛的生态教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重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视察申奥城市,就把生态环境改善列为其中重要的内容。我国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台,先后出台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法规,开展了许多保护环境的工作和活动。 我国同时也非常重视保护环境的教育,“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我校的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已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同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但是,我们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仍然有人乱丢纸屑、食品袋废弃物;仍然有人在草坪上肆意践踏;学校的绿化带中,不时发现有深深的脚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首先是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走几步,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母亲,净化绿色校园。 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吧! (二) 做地球的小主人 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可以承载人类生命的星球。人类在了球上生活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就是依靠地球上的资源(空气、水分、阳光)生存、繁衍、发展的,所以,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无论是履行自然还是发展经济,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是与此同时,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在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2000万公顷森林在消失,平均一小时有一种物种在灭绝。由于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在加剧,使用权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南极冰冠开始溶化,海洋平面将不断升高,世界上许多沿海城市、岛屿和大量土地,将被海水吞没。这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爱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六月上旬,联合国在巴西首都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75个国家和15000名代表,其中包括131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都参加了会议,可见,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同学们,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如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不仅损害我们这一代,还要遗害子孙万代! 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把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仅1989年颁布的《环境法》,对环保工作就有100多项法规,保护环境正成为我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同学们,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有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鸟类和其他小动物等等。通过我们的努力,使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天天都是环境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天天都是环境日》。 21世纪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同在,希望与困难共存。它在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环境问题。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极为密切,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很久以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1972年6月5日,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开幕,会上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以后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环境日已过去两天了,但人们对环境的思考和保护永远不会停止,在我们的生命历程里,应该天天都是环境日。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头脑一起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和能量,是人类存在和延续的基础。 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澜。碧海蓝天,看海鸥飞翔;冰封雪飘,听松涛轰鸣;莺飞草长,闻鸟语、嗅花香。清晨,观赏大海分娩太阳;夜晚,清数广宇闪烁星辰;雨天,让雨点亲吻面颊;雪天,让雪花栖挂眉梢;喂蚂蚁美餐,浇花草甘露;问候晨曦"你好",道别月色"晚安"。 美丽的自然带来美丽的心境,美丽的心境带来了美丽的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造福着自己。 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人类由于对环境不够珍惜,随心所欲,滥伐林木,滥建厂房,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尘暴扬,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灾频发,噪音刺耳,臭气熏天,酸雨赤潮,臭氧空洞……空中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河中鱼漂荡,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布,废渣成堆……人为地破坏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早在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就曾发出警告:南极臭氧空洞正逐步增大,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皮肤癌发病率上升;2亿人口生活在混浊的空气里;12亿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亿吨;森林以每年45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惊人的数字,令人毛骨悚然,这其实已向我们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如果只顾盲目地吮吸自然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战斗,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家园吧!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天天都是环境日! 谢谢大家! 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 大家都知道,由于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洪涝、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预计到2025年达到1亿人。 惨痛的生态教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重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视察申奥城市,就把生态环境改善列为其中重要的内容。我国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台,先后出台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法规,开展了许多保护环境的工作和活动。 我国同时也非常重视保护环境的教育,“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我校的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已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同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但是,我们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仍然有人乱丢纸屑、食品袋废弃物;仍然有人在草坪上肆意践踏;学校的绿化带中,不时发现有深深的脚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首先是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走几步,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母亲,净化绿色校园。 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吧! 保护校园环境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又是一个光彩夺目的春天来到了。春天里草木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在这大地回春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我们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棵小草,爱护每一朵鲜花。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绿化校园,让绿色生命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珍惜青春。因此,我们作为全自治区绿色学校——覃塘镇三中的一员,郑重向全校的师生们发起倡议: 让我们共同携手,让一粒粒种子花开似锦,让一颗颗小苗绿树成荫,用实际行动投入到三月的“植树,爱绿,护绿”活动中,从自己身边做起,向全社会证明,我们是高素质的一代,我们真正懂得珍惜绿色爱护绿色! 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爱护绿色的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老师们,同学们: 绿色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里。今年秋,湖北经济学院全体师生迁至藏龙岛校区,学校各方面的建设正在有序的进行着,我们的校园环境也正在发生着全面的变化,校园环境建设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校园绿化程度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着校园生活的几多色彩,当然,绿色校园不只是环境绿化与垃圾处理问题,其涵义应更广更深,指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比如,严肃活泼的学术氛围,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无手机铃声的“绿色课堂”等。我们一致认为:环境问题已到了不能不治、不治不行的严重地步了,无论是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还是人类生存的角度,我们都应重视环境问题,创建绿色校园,不仅只是要有优美的硬件环境,更应该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是护绿天使,我们要用绿色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我们倡议:保护校园环境,共建绿色校园。 1、 立即行动起来,都来关心、支持和爱护绿化,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 2、爱护花草树木设施, 对破坏绿化设施的行为要敢于制止并举报。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烟头,不随地吐痰。 4、不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特别是要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5、树立和倡导绿色文明意识,积极参加校园爱绿护绿行动。 6、勤俭节约,珍惜校园内的各种资源。 7、上课将通讯工具调节成无声状态,共同营造绿色文明课堂。 8、师生和谐,同学友好,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老师们,同学们,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共建绿色校园,让我们行动起来,将绿色作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 (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三原南郊中学的任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找寻生命的绿色》。 记得小时侯,我喜欢抬起头看那嫩绿的柳条,翠绿的松柏,淡绿的银杏,碧绿的河水,蔚蓝的天空。可不知从哪天起,一棵棵高大的树木被砍了,一片片农田被毁了。污浊的洪流不停地淌进了大地的身躯,小河昔日美丽的面容消失了。大地失去了原有的绿色,被红色、褐色、黑色的液体涂抹得面目全非。面对着阳光下四处飘浮的油污泛出的刺眼的光芒,我们的心被刺痛了。我不禁呼唤着大地的绿色,向往那生命的绿啊! 这时候,年轻的我还不曾知道,早在1972年6月5日,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开幕,会上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以后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随后,一系列的环保公约、法规先后出台。 尽管在国际上,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可是在我们中国,至今仍有许多人对环境保护问题置若罔闻,见利忘义,我行我素,破坏环境,制造污染。 举世闻名的长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漫江碧透的长江画景,曾经以豪迈的气势在人们的心中唤起多少美好的回忆……而今天的江水已经失去了绿色,长江边上的某市造纸厂的污水瀑布般倾出,黑乎乎的污水泡沫铺满一江,过往的轮船乘客纷纷掩鼻锁眉,长江的很多港口,江面全都蒙上尘埃和煤屑。如果李白、杜甫再世畅游长江一定会不解,一腔诗兴从何发起?或者白居易的诗该会写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乌黑半江浊”。 森林惨遭毁灭,耕地不断减少,大气严重污染,水资源空前短缺,物种濒临灭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之中。失去绿色,就等于失去了生命。 还记得98年的那场灾难吗?洪水向人们奔涌而来,汹涌湍急,势不可挡。顿时,洪水冲垮了茅屋,淹了鸡鸭,淹没了整个小山村!人们一片混乱,心里充满了恐惧,许多人被洪水强大的水流冲走了。许多人还在水中挣扎,等着人救命,小孩们爬上树枝,哭叫着…… 痛定思痛,我们才发现是人祸引起天灾,人们铲除了长江两岸的广袤的绿色,破坏了长江中上游的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才导致洪水泛滥。这是大地对我们的惩罚。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头脑一起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和能量,是人类存在和延续的基础。美丽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会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 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 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 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 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 聪明的欧亨利在小说中,以最后的一片不凋的绿叶带了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我想,我们也会创造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局,带来人类的新生。终于,绿化环境在我们咸阳已经初见成效,宽阔的马路两旁,洁美的居民小区,都被绿色点缀得美妙绝伦;生态园内,那绿色,撑起了一方清清净净的天;街心公园晨练的老人挥舞的扇子,翩翩的裙摆,那是竟相开放的各色娇艳烂漫的鲜花。绿色开始回归,生命开始回归…… 朋友们,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是生命赋予我们沉重的使命。还记得那个用年轻的生命救助了丹顶鹤的女孩吗?还记得那位用一生来绿化荒山的老伯吗?还记得您身边那些随手捡起纸屑的人们吗?他们是生命的捍卫者,是绿色的化身,是我们的榜样。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捡起地下的一片纸屑,关爱一只小鸟,爱护一棵小树,怀着绿色文明的信念,踏着时代的步伐,找寻绿色的生命,去拥抱绿色的明天。 给地球母亲一份爱,她会还你整个世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