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竞赛获奖名单怎么查

发布时间:2024-07-03 10:12:55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竞赛获奖名单怎么查

挑战杯官方网站 或者百度文库

这个是全国的信息报备系统,有作品信息的。不过要是看完整的作品信息是找不到的。因为很多作品的内容涉及版权问题,部分作品还牵扯专利等问题。如果真的看上哪个作品,可以和作者试着联系一下

在举办方的官方网站,一般正规的都会给你地址的。或者近期在网上找大赛的获奖名单。

官方平台。2022年度“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赛点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获奖名单。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名。具体名单可以去官网查询。2022年度“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共有107个赛项68个赛点,近10000名学生同场竞技。其中高职高专组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赛项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主办,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承办。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竞赛获奖名单

1、试论民俗事项中民歌的特点,《教育与教学研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中册;2、试论民歌与民俗的相互关系, 《信阳师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98(1);3、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 《音乐教育与改革》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6);4、论豫南民间歌舞“花鼓灯”音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4);5、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99(2);6、豫南“岔灯”民俗,《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2000(1);7、解读性张力下的汉族情歌,《民族艺术》国家民委主办2000(2);8、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二),《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3);9、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一),《旋律研究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06);10、豫南“岔灯”的民俗文化解义,《美与时代》2002(1);11、河南太康道情戏考略,《戏曲研究》2002(1);12、略论太康道情戏的形成与音乐的板式类型,《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2);13、从淮西民歌的旋律音调中看文化过渡区的音乐风格,《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4);14、管窥传统和声学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与发展(一),《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5、淮西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3(3)。16、管窥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发展(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17、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8、论豫南“岔灯”民俗之基础,《艺术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2)。19、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20、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二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21、乐谱:承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符号体系,《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学报2007(3)。22、论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基础,《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3)。23、论中国民间音乐音调中的多元化受容——以“槐口坠子书”唱腔的受容性为例,《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8(3)。24、论豫南皖西“杠天神戏”的基本功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25、一本以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为基础的道乐研究专著——读孙凡《全真正韵闵谱研究》有感,《美与时代》2008(7)。26、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音乐研究》2009(5)。27、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展演的空间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余围子乡吕胡刘村吕庄的杠天神仪式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28、从个体到群体的中国音乐教育谱系研究,《音乐探索》2011(1)29、论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的概念、方法和表达方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30、论音乐过渡与融合——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的基本特质为例,《音乐研究》2011(3)。31、在神圣与凡俗之间转换——以豫南皖西民间仪式舞蹈展演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凤阳大东关一号墓出土乐器的测音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宣读学术论文20余篇。 《大学生音乐基础》,副主编,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交响音乐赏析》,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中国传统音乐述稿》,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4、《中国民族音乐》,专著,撰写“中州音乐”部分,2008年8月版;5、《中国传统艺术论》,专著,撰写“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论”部分,2008年12月版;6、《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10月版;7、《封尘的绝响:钟离国钟磬乐器研究》,专著(合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8、《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探索》,专著(合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年11月。9、《中州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07月。 歌曲《中原之歌》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歌曲《我的母亲我的中华》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1998年6月河南省音乐教改研究论文一等奖; 豫南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1999年10月河南省音乐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8月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贡献一等奖2002年9月获得信阳师范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三等奖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5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一等奖。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10、论高师音乐人才培养的知识储备方法,2009年2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效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11、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12、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信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3、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4、《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获奖编号:2012-C-T032,815、《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编号:2013-023, 豫南民间音乐研究,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 结项。音乐表演者的临场心理问题研究,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高师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整体优化改革研究,0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师范教育科研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豫南民间歌舞的审美研究,02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主持人, 结项。关于抢救和开发河南道情戏的研究,09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8河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 结项。淮河流域河南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1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7国家艺术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化问题研究,2005年4月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历史文化资料挖掘、拯救与开发研究——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6年11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研究,2007年7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研究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中原文化生态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三完成人,结项。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1年8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莆仙地区民间信仰舞蹈研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2010C019。跨文化的草根艺术——大别山民歌的音乐形态与文化特质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号:12YJA湖湘音乐文化史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12YBA329。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3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准号:13DD25。民间音乐艺术市场化转化方式研究-以信阳民歌表演的市场运作为例, 2013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主持人:张荣华,项目编号:201310477026,批准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时间:2013年9月17日,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草根阶层的民歌文化志研究,项目编号:13YBA351,批准时间:2013年10月 1997年11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理事;1998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99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2002年6月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理事;2002年10月信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术带头人;2004年8月“河南省教育系统科学技术学术带头人”;2007年5月信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年9月全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理事;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基地”民间艺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0年5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年8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2011年5月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专家。2013年4月河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评定专家。2014年6月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

不是,社会调查报告或者学术论文都可以参赛,这是一个概括的说法。对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往往采取调查报告的形式,对于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也可以用学术论文的形式。按照以往的经验,调查报告更容易得到重视,因为针对性强,分析问题的实际意义比较大。但是无论哪种,理论的严谨和资料的丰富都是不可缺少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竞赛获奖名单怎么查询

在举办方的官方网站,一般正规的都会给你地址的。或者近期在网上找大赛的获奖名单。

在报名网站查询或者咨询带教老师。竞赛类型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起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参赛。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只限报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1件。各类作品先经过省级选拔或发起院校直接报送至组委会,再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预审,并最终评选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终审的结果是,参赛的三类作品各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且分别约占该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全民挑战杯:与社会媒体紧密合作,打造综合电视、广播、报纸、周刊、网络、微博等载体的立体传媒平台,挖掘“挑战杯”内涵,推广“挑战杯”文化,以新锐的创意触动公众心灵。以广泛的传播扩大赛事影响,以社会的美誉彰显青年责任,让“挑战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成为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国家盛事。全球挑战杯:向全世界的青年大学生发出邀请,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著名高校参加竞赛,举办国际大学生创业夏令营、创业大讲堂等活动,让中国成为全球创业青年的向往之地,让“挑战杯”引领世界的目光。全体验挑战杯:推动大学校区、城市社区、创业园区的三区联动,调动各类社会资源,为参赛选手提供包括意识培育、技能训练、项目咨询、苗圃孵化、投资融资等在内的全体验式赛事服务,让“挑战杯”参赛经历成为青年学子的真实创业体验。绿色挑战杯:秉持节约办赛的原则,在赛事组织的全过程倡导环保、低碳、生态的“绿色”理念,通过节能减排、低碳交通、省电节水、循环利用、低耗高效等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创业与绿色完美结合,让大学生成为“绿色”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实战挑战杯:坚持实战导向,通过调整赛制(首次将作品分为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完善规则(对已创业作品给予加分)、多元评审(提高来自企业界、投资界的评委比例)等方式,推动“挑战杯”由学术导向型向实战导向型转变,并通过专属的优惠政策,扶持优秀创业项目与团队落地运营。可持续挑战杯:总结“挑战杯”办赛经验,规范“挑战杯”工作体系,努力形成竞赛网络(永久官网)、园区基地(创业园区)、风投基金(专属投资基金)等长效机制,实现“挑战杯”的可持续发展,让“挑战杯”真正成为推动创业教育、支持创业实践的“加速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百度百科挑战杯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竞赛获奖名单公布

第一条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若干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指给予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的奖励,为本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奖励。分为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市长特别奖。第三条 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对获奖成果授予证书和奖金。  对非本市的集体和个人研究吉林市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授予市长特别奖。第四条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负责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审、授予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或修订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实施方案;  (二)选聘、审批初审组和复审学科组成员,并指导监督其工作;  (三)最终审定获奖成果和奖励等级,并向社会公布获奖名单;  (四)决定评奖工作的其它重大事项。  评委会成员由专家、学者和有关负责人组成(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评委会每届任期三年。  评委会的日常工作由吉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第五条 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奖励工作每三年进行一次。评奖前由评审委员会在《江城日报》上发布公告。第六条 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审和授予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注重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原则,保证获奖成果的水平。第七条 凡获奖成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学术研究上有突破和创新,在学术建设有新贡献;  (二)理论联系实际,对我市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具有应用价值。第八条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为下列三类:  (一)著作类,包括正式出版社公开出版的社会科学专著、译著、工具书、教材、古籍整理出版物、通俗读物、研究资料、地方志书;  (二)论文类,包括论文、调查报告;  (三)咨询成果类,包括咨询方案、咨询报告、论证报告。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已经在相当于或者高于本办法奖励级别的评奖工作中获奖的;  (二)著作权有争议尚未解决的;  (三)非学术性的成果,包括大事记、概览、辑集的人物传略、统计资料、年鉴、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和工作汇报等;  (四)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保密范围、不宜公开的。第十条 参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的集体或个人,按下列规定申报:  (一)社会科学市级学会会员向所在学会申报;  (二)县(市)区、企业社会科学工作者向所在县(市)区、企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会(党委宣传部门)申报;  (三)本条第一项、第二项以外的申报者,直接向评委会申报。第十一条 获奖成果确定后,由评委会在《江城日报》上发布公告。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内,如有异议,可向评委会提出,由评委会作出处理决定。第十二条 凡获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其获奖业绩记入本人档案和学术档案,作为考核、晋级、任用、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和享受有关津贴的重要依据之一。第十三条 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奖励经费及有关评审经费,由市财政专项核拨。第十四条 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励的,由评委会撤销奖励,追回奖励证书和奖金,并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由有关机关依法处罚。第十五条 从事评审工作的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有关机关依法处罚。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d27796--011206cjk

2016年自主招生认可的各类竞赛奖项挺多的,不过各个高校要求也会稍有不同。一般像数学奥林匹克CMO、新概念作文大赛等省级以上的竞赛都是可以的。自主招生考试的难度比高考要简单得多,你可以找网上一些免费的自主招生模拟题参考一下哦~~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竞赛获奖作品名称

1、论文《多数规则析论》(载《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获吉林大学199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论文《论民主的内在冲突——一种对民主的理解》(载《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3期)获吉林大学199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奖(最高奖);吉林大学第14届研究生“精英杯”学术成果大奖赛一等奖;吉林大学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吉林省第四次行政管理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吉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2001年12月);长春市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02年1月)。3、论文《为民执政 科学理政 依法行政 从严治政——政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载《科学理政纵横谈——为政府科学理政献计献策征文集》)获第五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4、论文《提高地方政府核心竞争力的行为选择》被评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优秀论文。5、论文《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入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与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吉林省委,2004年7月);同时在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与《吉林政报》编辑部主办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征文”中获优秀奖(2004年7月)。6、专著《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获长春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4年9月);吉林省行政管理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7月);吉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4年12月);首次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著作类)(2004年11月)。7、《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获吉林省行政管理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7月)。8、《社区警务:公共部门治理变革的典型案例》被评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优秀论文(2004年12月)。

《社会科学研究》获得过多项荣誉,建立了较高的学术地位。1984年被我省向中央有关部门推荐为办得好的和比较好的期刊。同年,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第一次评奖中,该刊发表的45篇文章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1项,四等奖13项。1989年第一期刊登的《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文获中共中央委托中宣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入选论文奖。1991年被我省新闻出版局确定为重点联系期刊。1993年,经400多位学科专家鉴定、由全国40多所高校200多人共同研制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从全国理论宣传、社会科学期刊和高校学报中筛选出45种列为“全国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该刊名列其中。同时该刊也被列入哲学类核心期刊(此后,1996、2000年又连续被第二版、第三版《要目总揽》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4年,我省期刊首次好稿评选,该刊送评的5篇文章均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1995年,在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和省期刊协会组织的四川省首届优秀期刊评选中,被评为四川省十佳社科期刊。1996年,在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社会科学期刊质量考评定级中,被评定为四川省一级期刊(1999年再次被评为四川省一级期刊)。1997年,入选由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项目“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研究”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刊物。同年,在四川省“五个一工程”评奖中,该刊发表的3篇文章获奖(2001年,又有4篇文章获奖)。2000年,被中国社科院及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常务副总编刘昌果同志被评为四川省十佳出版工作者。2001年,由省新闻出版局评选并经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审核,入选了“中国期刊方阵”,并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期刊展。

1、试论民俗事项中民歌的特点,《教育与教学研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中册;2、试论民歌与民俗的相互关系, 《信阳师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98(1);3、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 《音乐教育与改革》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6);4、论豫南民间歌舞“花鼓灯”音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4);5、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99(2);6、豫南“岔灯”民俗,《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2000(1);7、解读性张力下的汉族情歌,《民族艺术》国家民委主办2000(2);8、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二),《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3);9、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一),《旋律研究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06);10、豫南“岔灯”的民俗文化解义,《美与时代》2002(1);11、河南太康道情戏考略,《戏曲研究》2002(1);12、略论太康道情戏的形成与音乐的板式类型,《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2);13、从淮西民歌的旋律音调中看文化过渡区的音乐风格,《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4);14、管窥传统和声学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与发展(一),《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5、淮西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3(3)。16、管窥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发展(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17、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8、论豫南“岔灯”民俗之基础,《艺术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2)。19、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20、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二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21、乐谱:承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符号体系,《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学报2007(3)。22、论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基础,《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3)。23、论中国民间音乐音调中的多元化受容——以“槐口坠子书”唱腔的受容性为例,《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8(3)。24、论豫南皖西“杠天神戏”的基本功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25、一本以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为基础的道乐研究专著——读孙凡《全真正韵闵谱研究》有感,《美与时代》2008(7)。26、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音乐研究》2009(5)。27、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展演的空间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余围子乡吕胡刘村吕庄的杠天神仪式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28、从个体到群体的中国音乐教育谱系研究,《音乐探索》2011(1)29、论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的概念、方法和表达方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30、论音乐过渡与融合——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的基本特质为例,《音乐研究》2011(3)。31、在神圣与凡俗之间转换——以豫南皖西民间仪式舞蹈展演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凤阳大东关一号墓出土乐器的测音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宣读学术论文20余篇。 《大学生音乐基础》,副主编,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交响音乐赏析》,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中国传统音乐述稿》,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4、《中国民族音乐》,专著,撰写“中州音乐”部分,2008年8月版;5、《中国传统艺术论》,专著,撰写“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论”部分,2008年12月版;6、《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10月版;7、《封尘的绝响:钟离国钟磬乐器研究》,专著(合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8、《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探索》,专著(合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年11月。9、《中州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07月。 歌曲《中原之歌》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歌曲《我的母亲我的中华》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1998年6月河南省音乐教改研究论文一等奖; 豫南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1999年10月河南省音乐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8月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贡献一等奖2002年9月获得信阳师范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三等奖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5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一等奖。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10、论高师音乐人才培养的知识储备方法,2009年2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效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11、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12、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信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3、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4、《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获奖编号:2012-C-T032,815、《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编号:2013-023, 豫南民间音乐研究,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 结项。音乐表演者的临场心理问题研究,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高师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整体优化改革研究,0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师范教育科研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豫南民间歌舞的审美研究,02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主持人, 结项。关于抢救和开发河南道情戏的研究,09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8河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 结项。淮河流域河南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1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7国家艺术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化问题研究,2005年4月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历史文化资料挖掘、拯救与开发研究——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6年11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研究,2007年7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研究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中原文化生态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三完成人,结项。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1年8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莆仙地区民间信仰舞蹈研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2010C019。跨文化的草根艺术——大别山民歌的音乐形态与文化特质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号:12YJA湖湘音乐文化史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12YBA329。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3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准号:13DD25。民间音乐艺术市场化转化方式研究-以信阳民歌表演的市场运作为例, 2013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主持人:张荣华,项目编号:201310477026,批准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时间:2013年9月17日,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草根阶层的民歌文化志研究,项目编号:13YBA351,批准时间:2013年10月 1997年11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理事;1998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99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2002年6月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理事;2002年10月信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术带头人;2004年8月“河南省教育系统科学技术学术带头人”;2007年5月信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年9月全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理事;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基地”民间艺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0年5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年8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2011年5月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专家。2013年4月河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评定专家。2014年6月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