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4 17:15:51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怎么写

基础写法论点的基本要求是:作者的主张看法和观点;论据基本要求是:事实论据(名人事例)和道理论据(有权威性的名言,格言,诗句和俗句);论证的基本要求是:对比说理、比喻说理和引证法。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通过对比更突显作者的观点。认真思考1.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就事论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认真分析一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中发现了问题,这就是高瞻远瞩。2.见微知著:也就是说,要从报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种发展的趋势,看到一种大的事情。3.由表及里:要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4.由此及彼:有时两个事物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你要能把他们挂起钩来。注意材料1.占有材料2.库存材料: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对做什么事情都很重要,也要以信息化来促进教学质量。信息是仓库,有的同学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就因为摄入的信息量少,所以要善于捕捉信息,占有库存材料。3.运用材料:在写作时,要对储存的材料库进行筛选,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语言表达分析提炼出了观点,又筛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语言表达了。语言不在华丽,关键是准确、简洁,历来大作家们的作品看起来都不是很华丽,但却读起来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就像如今我们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能感到语言很优美。其实,大部分同学语言表达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决策中的主要技术经济问题,本文在广泛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承担或参与的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课题和铁道部高速铁路研究课题,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科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决策科学、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高速客运专线的客运需求、速度目标值、建设时机、技术系统选择、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均为国内首次采用。为我国高速铁路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定量化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工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在高速铁路客运市场份额研究方面,通过研究旅客对交通工具的选择行为,分析了影响旅客选择行为的经济、技术、心理和生理因素,首次将交通工具的多种技术特征引入效用函数中,建立了客运交通工具的效用评价理论;进而用多目标决策、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建立了交通工具市场份额分析模型。该模型从理论上避免了目前一些常用分析理论在某些交通走廊应用的误差较大甚至出现矛盾的现象。由该模型算出的客运需求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具有很好的一致,实例验证取得较好的结果。 (2)在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方面,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化、信息传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社会客运需求影响,结合国内外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统计资料,提出了社会客运需求长期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旅客对交通工具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各种交通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论证了高速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和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并建立相应模型。以京沪线为例进行的计算表明,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是:首先因经济发展规模的增长而增加,后因旅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发生变化,市场份额降低,客运需求增速减缓甚至下降。这一规律符合培育、发展、饱和和停滞的商品经济规律。 (3)在国内首次系统地通过理论研究和总结实际定线资料,研究了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与其客运需求、工程投资、机车车辆购置费、运营支出等技术经济指标的量化关系。为我国高速铁路项目的科学化、定量化决策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4)在速度目标值决策方面,考虑速度目标值对客运需求、土建工程投资、机车车辆购置费、运营有关支出、无关支出等基础数据的影响,以高速铁路项目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用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速度目标值。以京沪线为例的计算结果证实了最佳速度目标值的存在。该最佳速度目标值是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状况的结果,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速列车速度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 (5)在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决策方面,提出了以旅客对旅行时间节省的支付意愿为表征的高速铁路建设时机研究方法。以各种交通工具的技术经济特征为基础,运用本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建设高速铁路的合理时机。同时,以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投入和产出,结合高速铁路市场需求长期变化规律的分析,以京沪线为例进行的计算表明:目前就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最佳时机。上述研究结论与国内高速铁路技术的成熟性、经济发展对客货运输能力的综合要求、项目建设资金的供给条件等研究相结合,可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当然,本文算例结论的前提是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保持相对稳定。一旦某种交通工具的服务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或者有新的交通系统被引入,研究结论将可能发生变化。 (6)在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方面,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我国的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提出我国现行的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办法中效益计算部分尚待探讨。提出了计算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的新观点。并对其中一些观点提出了算法。 (7)在高速磁悬浮铁路技术经济特征分析方面,全面研究了国外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资料,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总结了高速磁悬浮铁路的线路设计理论;提出了影响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因素和磁浮列车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全面分析了高速磁悬浮铁路的工程投资、运营支出等经济特征和能量消耗、土地占用与地表破坏、交通噪声、有害物质排放、磁辐射等环境影响特征。为我国开展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8)在高速交通技术系统比较方面,针对我国对两种技术系统的研究基础相差很大,难以进行工程应用全面对比的情况,本文从两种系统的技术原理出发,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定线和试验设计,对土建投资、列车费用和运营支出进行了比较。另外,从市场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了两种系统的综合服务质量,以旅客平均时间价值为指标,提出了各自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提出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我国高速铁路规划中科学化、定量化决策的辅助工具。本文重点研究辅助决策的技术经济学方法,在具体应用项目的技术经济决策分析中,尚应深化研究主要基础数据,以保证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1、预备阶段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2、过渡阶段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第一条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设线路,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002年,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5公里/小时。3、快速铁路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扩展资料:中国高铁不断立下新的科技创新里程碑。中国正在研发的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列车,可在世界各地不同轨距和基础设施标准轨制的轨道上运行,满足跨国运输需求,有效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联互通水平。此外,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将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货运列车也计划于今年底下线。在高铁建设上,国家保持大规模资金投入,各省市积极进行区域性高铁规划。高铁科技创新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十三五”期间,国家启动了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将使中国高铁的科技创新能力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高铁是最新行业技术、基础工业技术和新兴技术的集大成者,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能力和服务能力的综合展示平台。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高铁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许多惊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技术助跑,中国高铁“一骑绝尘”(专家解读)

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而且它的发展也是越来越迅速,速度也是非常很快的。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论文题目

《新时代高速铁路的安全怎样去保障》以这样的题目展开铁路安全保障阐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对高速铁路的设计建造技术、高速列车、运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并进行了广深铁路提速改造,修建了秦沈客运专线,实施了既有线铁路六次大提速等。2002年12月建成的秦皇岛至沈阳间的客运专线,是中国自己研究、设计、施工、目标速度200公里/小时,基础设施预留250公里/小时高速列车条件的第一条铁路客运专线。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5公里/小时。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铁路通过技术创新,在高速铁路的工务工程、高速列车、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管理、安全监控、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技术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预备阶段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2、过渡阶段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第一条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设线路,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3、快速铁路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4、走出国门中国高铁具有三大优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中国每建设一条铁路其标准至少保证二十年不落后。 扩展资料:"八纵八横" 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铁路

目前高速铁路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普及只是个新生事物,目前正在建设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北京到天津之间已经建成了城轨并投入了运营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

1、预备阶段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2、过渡阶段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第一条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设线路,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002年,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5公里/小时。3、快速铁路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扩展资料:中国高铁不断立下新的科技创新里程碑。中国正在研发的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列车,可在世界各地不同轨距和基础设施标准轨制的轨道上运行,满足跨国运输需求,有效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联互通水平。此外,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将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货运列车也计划于今年底下线。在高铁建设上,国家保持大规模资金投入,各省市积极进行区域性高铁规划。高铁科技创新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十三五”期间,国家启动了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将使中国高铁的科技创新能力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高铁是最新行业技术、基础工业技术和新兴技术的集大成者,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能力和服务能力的综合展示平台。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高铁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许多惊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技术助跑,中国高铁“一骑绝尘”(专家解读)

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通过了大学高等教育,似乎论文写作似乎已经不成为问题了。但是,仔细观察大学教育就会发现,就没有专门写作的课程。这就好像是性教育,

中国铁路由十九世纪初蒸气轮小火车,逐渐地一发展为内然机车,随着时代发展又改造为动力车(绿皮),改革开放以来,铁路部门随着人们出行(省时变捷),我国科技不断的提高,发展为高速,省时,变捷的高速铁路,现在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中国的铁路快速发展点赞!!

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于2003年10月12日开通运营,这条设计时速250km/h的高速铁路悄然开始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之路。2008年8月1日,120公里长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这条设计时速350km/h的高速铁路,将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紧紧相连。这也是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00km/h的高速铁路。2009年12月份武广高铁开通运营,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是2010年继郑西客运专线、沪宁城际之后开通的又一条设计时速350km/h的高速铁路。至此,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74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11月15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该线路贯穿北京、山东、上海等7省市,新建铁路全长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km/h,并有全线提速至380km/h的预留空间,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任务,到2020年,全面完成基本实现我国铁路的现代化,客运专线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间都有快速客运铁路,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更会形成公交化的城际快速客运网。随着客运专线的“四通八达”,我国铁路技术装备也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铁路以铁道部为主导、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实现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并全部拿到核心技术,实现了最低价格引进,达到了国产化目标。2008年6月24日,国产CRH3C型动车组列车在京津高速城际铁路上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纪录,创造了世界上投入运营列车的时速最高纪录。这是中国铁路进入高速时代的庄严宣告。截止2013年12月28日,我国铁路里程已达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突破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而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中,“四纵”除京沈客运专线正在建设以外已全部贯通,“四横”已有部分开通运营。我国高速铁路网已经初具规模。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1小时内能到达天津、石家庄等城市;2小时能到达郑州、济南、沈阳、太原等城市;3小时能到达南京、合肥、长春、大连等城市;4小时能到达上海、杭州、武汉、西安、哈尔滨等城市。除海口、南宁、昆明、乌鲁木齐、拉萨、台北外,北京到全国省会城市都将在8小时以内。目前,我国铁路“瓶颈”制约已有初步缓解,到2015年,“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将得到较大改观。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论文目录

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而且它的发展也是越来越迅速,速度也是非常很快的。

1、预备阶段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2、过渡阶段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第一条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设线路,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3、快速铁路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4、走出国门中国高铁具有三大优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中国每建设一条铁路其标准至少保证二十年不落后。 扩展资料:"八纵八横" 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铁路

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1月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高速铁路2万公里以上。 2008年,中国政府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6万公里以上。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以“四纵四横”为重点,构建快速客运网的主要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铁路客运通道,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四纵”:一是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贯通环渤海和长三角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高速铁路,全长2350公里,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三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全长1612公里,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高速铁路,全长1650公里,连接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地区。   “四横”:一是青岛~石家庄~太原高速铁路,全长906公里,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二是徐州~郑州~兰州高速铁路,全长1346公里,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三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高速铁路,全长1922公里,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高速铁路,全长2264公里,连接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同时,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辽中南、山东半岛、中原地区、江汉平原、湘东地区、关中地区、成渝地区、海峡西岸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为重点,建设城际高速铁路,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2004年4月,中国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问题,形成了《研究铁路机车车辆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提出加快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总体要求“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其中引进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技术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帷幕就此拉开。   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在论证建设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对世界高铁技术的追踪可能还要早一些。但是,中国高铁发展的真正起点是在2004年,以中国国务院召开的两次关于铁路的重要会议并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与《研究铁路机车车辆有关问题的会议纲要》为标志。   经过紧张有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大批高速铁路开工建设。 2005年6月11日,石家庄至太原铁路高速铁路开工,设计时速250公里,这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第一条开工建设的高速铁路。 2005年6月23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第一条长大干线的高速铁路。 2005年7月4日,北京至天津城际铁路开工,这是中国第一条高速城际铁路。……   中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 2006年11月10日—16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综合牵引试验。试验数据表明:中国铁路已经掌握既有线提速到时速200—250公里的整套技术,既有线提速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正式实施,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胶济、广深等既有繁忙干线大量开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这标志着中国铁路一举进入高速时代。   中国铁路提速后,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货运量、总换算周转量分别达到25亿人、2亿吨、33118亿换算吨公里,比2002年分别增长4%、6%、6%。   ——旅客运输产品优化。在大城市群内和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间大量开行时速200—250公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增开一站直达和夕发朝至列车。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较1997年第一次大提速前普遍压缩一半以上,最高运行时速达到了250公里,提速铁路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达到5分钟。   ——货物运输产品优化。丰富列车运输产品,开行5000—6500吨级重载货物列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以及货物直达列车、双层集装箱列车和行包专列。提速铁路货物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达到6分钟。   ——运营管理技术创新。建立了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体系,在运输管理模式、固定设备维修、动车组检修运用、调度指挥、客运服务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运营管理技术实现重大创新,实现了中国高速铁路安全可靠、运营有序、服务优质、管理一流。   ——调度指挥水平提高。适应“和谐号” 高速动车组列车公交化和大密度开行的模式,开发并广泛采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全面实现了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   ——设备维护安全可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检测列车每10天对固定设备进行一次综合检测,日常采用轨检车、探伤车、网检车等先进检测设备进行不间断检查检测。   ——检修基地设施完善。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六大动车组列车检修基地和39个动车组列车运用所,负责动车组列车的高级修程检修和日常维护检修。   ——客运服务以人为本。按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改进服务方式,努力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自主设计开发了适应大客流量、响应时间短、系统安全性高的综合客运服务系统,推行自助化、智能化服务,列车保洁、餐饮实行专业化管理。   在对既有铁路干线实施提速的同时,建设新的高速铁路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经过紧张的施工建设,从2008年开始,一大批新建的高速铁路陆续投入运营。   ——北京至天津城际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北京南站,终到站为天津站,全长120公里。2008年8月1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3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30分钟,列车最小追踪间隔为3分钟。令人振奋的是,2008年6月24日,CRH3型“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试验运行中创造了时速3公里的纪录。这条铁路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全面贯彻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大量采用“以桥代路”,桥梁长度占到线路总长的87%,不仅大大提高了线路基础稳固程度,有效减少了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土地。“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全部采用再生制动。北京南站、天津站设计了超大面积的玻璃穹顶,在各层地面还做了透光处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在铁路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了桥下植被绿化、边坡绿色防护等措施,既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又绿化美化了沿线环境。对全线的桥梁、站房、雨棚、站区等建筑,首次进行了“景观设计”,力求与既有建筑和谐相融。安装了声屏障,有效降低了噪音污染。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为形成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之后,两地“同城化”效应明显,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起点站为武汉站,终到站为广州南站,全长6公里。2009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3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3小时08分钟。全线共设18座车站,正线大中桥691座、隧道226座,桥隧比例达7%。在武广高速铁路试运行的时候,两列重联的“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创造了时速3公里的世界新纪录。   ——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起点站为郑州站,终到站为西安站,全长505公里。2010年2月6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3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1小时48分钟。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建设于湿陷性黄土地域的高速铁路。   ——上海至南京城际高速铁路。起始站为上海虹桥站,终到站为南京站,全长301公里。2010年7月1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3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1小时13分钟。上海至南京高速铁路是目前中国开通运营的站点最密集、站间距最小、行车密度最高的高速铁路。   ——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起点站为上海虹桥站,终到站为杭州东站,全长202公里。这条高速铁路全线共设9个车站,2010年10月26日通车运营,列车直达运行时间45分钟。除了一批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陆续通车运营以外,中国还新建了一大批时速250公里的高速铁路。   ——合肥至南京高速铁路。合宁高速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新建时速250公里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有砟轨道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合肥站,终到站为南京站,全长123公里。2008年4月18日通车运营,2008年8月1日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列车直达运行时间54分钟。   ——青岛至济南高速铁路。起点站为青岛站,终到站为济南站,全长362公里。2008年12月20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2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2小时50分钟。   ——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合肥站,终到站为汉口站,全长333公里。2009年4月1日通车运营,“和谐号”动车组列车运营时速2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1小时55分钟。   ——石家庄至太原高速铁路。起点站为石家庄北站,终到站为太原站,全长231公里。2009年4月1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2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59分钟。其中,全长8公里的太行山隧道为中国最长的铁路山岭隧道。   ——宁波至台州至温州高速铁路。北起宁波站,南经温州市瓯海站与温福铁路相连,全长282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1小时12分钟;2009年9月28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250公里。   ——温州至福州高速铁路。起点站为温州南站,终到站为福州站,全长298公里,列车直达运营时间1小时15分钟。2009年9月28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250公里。甬台温和温福高速铁路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建成、同期建设标准最高的有砟轨道高速铁路。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起点站为福州南站,终到站是厦门站,全长9公里。2010年4月26日通车运营,运行时速250公里。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北接长三角经济板块,南接珠三角经济发达区,使长三角、珠三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经济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制约问题。   ——南昌至九江高速铁路。起点站为九江站,终到站为南昌站,全长132公里,2010年9月20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2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45分钟。   ——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起点站为成都站,终到站为青城山站,全长65公里。2010年5月12日通车运营,最高时速为220公里,共设15个车站,线路与地铁同站台换乘,是中国第一条市域高速铁路。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运营状况总体很好。一是设备质量可靠。无论是线路基础、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等固定设备,还是动车组等移动设备,质量稳定,运行平稳。二是运输安全稳定。高速安全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职工队伍素质过硬,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没有发生旅客伤亡事故。三是经营状况良好。高速铁路受到广大旅客的青睐,市场需求旺盛。高速铁路为人民群众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新时空,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中国加快高速铁路建设,是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高速铁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在运行速度上,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堪称陆地飞行;在运输能力上,一个长编组的列车可以运送1000多人,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个列车,运力强大;在适应自然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在列车开行上,采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可以随到随走;在节能环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正因为如此,高速铁路正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高速铁路对于保证城镇人口的大量流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   ——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发展高速铁路,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节约大量能源尤其是宝贵的石油资源,可以大量减少碳排放。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高速铁路不仅是高新技术的集成,而且产业链很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速铁路为旅游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于提高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产生了重要作用。   ——有利于释放中国铁路的货运能力。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中国铁路繁忙干线可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把既有线的能力腾出来,发展货物运输,极大地释放了既有线货运能力,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货运保障。展望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未来按照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和建设绿色铁路的要求,中国正在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   ——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北京南站,终到站为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公里,共设24个车站,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沿线7省市人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0%。2008年4月18日开工建设,预计列车最高运营时速将达到380公里,全程直达运行时间4小时。这条铁路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工程地质复杂,全线桥梁244座、隧道21座,桥隧长度占全线正线长度的81%,无砟轨道线路约1298公里。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这条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全长273公里,是中国首座按六线轨道设计的铁路大桥,也是世界上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桥。大桥主桥为两联连续钢桁梁和六跨连续钢桁拱桥,通航净空32米,能够确保万吨级船舶顺利通航。丹阳至昆山特大桥全长164公里,是世界铁路最长的桥梁,所经地区软土分布广泛,除少数特殊跨度外,大量采用32米箱梁结构。   ——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段。京哈高速铁路哈大段起点站为大连站,终到站为哈尔滨站,全长904公里。2007年8月23日开工建设,预计列车直达运行时间2小时。共设24个车站。全线桥梁162座、隧道8座,桥隧长度占全线正线长度的42%。哈大高速铁路是在北纬42度以北严寒地区修建的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北京至武汉段。京广高速铁路京汉段起点站为北京西站,终到站为武汉站,全长1125公里。北京至石家庄段2008年10月8日开工建设,石家庄至武汉段2008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全线共设20个车站,正线桥梁236座、隧道39座,桥隧长度占全线正线长度的6%,无砟轨道线路约1107公里,是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东环高速铁路。海南东环高速铁路起点站为海口站,终到站为三亚站,2007年9月开工建设。   ——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贵广高速铁路起点站为贵阳站,终到站为广州站,全长857公里。2008年10月开工建设。   ——南京至杭州高速铁路。宁杭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南京站,终到站为杭州站,全长249公里。2008年12月开工建设。   ——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南广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南宁站,终到站为广州南站,全长356公里。2009年3月开工建设。   ——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高速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起点为兰州站,终到站为乌鲁木齐站,全长1776公里。2010年1月开工建设。   ——大同至西安高速铁路。大西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大同站,终到站为西安站,全长678公里。2010年3月开工建设。   ——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合福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合肥南站,终到站为福州站,全长810公里。2010年4月开工建设。   ——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杭州至昆明段。沪昆明高速铁路杭州至昆明段起点站为杭州站,终到站为昆明站,全长2091公里。2010年4月开工建设。   此外,一批城际高速铁路也正在建设中。目前,中国在建城际高速铁路总长1427公里,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江汉平原、中原及成渝等地区。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工程建设进度,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达到3万公里。   届时,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北京~石家庄、石家庄~武汉、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杭州~宁波、天津~秦皇岛、蚌埠~合肥、厦门~深圳、汉口~宜昌、南京~安庆等高速铁路将建成通车,我国高速铁路网将初具规模。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例如,1小时内能到达天津、石家庄等城市;2小时能到达郑州、济南、沈阳、太原等城市;3小时能到达南京、合肥、长春、大连等城市;4小时能到达上海、杭州、武汉、西安、哈尔滨等城市。除海口、乌鲁木齐、拉萨、台北外,北京到全国省会城市都将在8小时以内。   到2015年,覆盖全国主要中心城市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基本建成,城镇密集地区建成城际铁路,客运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2万公里左右,其中新建高速铁路6万公里。铁路“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铁路在综合交通骨干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突显,为国家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届时,中国发达完善铁路网将全面建成,铁路运输能力总体上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1、预备阶段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2、过渡阶段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第一条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设线路,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002年,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5公里/小时。3、快速铁路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扩展资料:中国高铁不断立下新的科技创新里程碑。中国正在研发的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列车,可在世界各地不同轨距和基础设施标准轨制的轨道上运行,满足跨国运输需求,有效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联互通水平。此外,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将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货运列车也计划于今年底下线。在高铁建设上,国家保持大规模资金投入,各省市积极进行区域性高铁规划。高铁科技创新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十三五”期间,国家启动了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将使中国高铁的科技创新能力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高铁是最新行业技术、基础工业技术和新兴技术的集大成者,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能力和服务能力的综合展示平台。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高铁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许多惊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技术助跑,中国高铁“一骑绝尘”(专家解读)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论文题目怎么写

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于2003年10月12日开通运营,这条设计时速250km/h的高速铁路悄然开始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之路。2008年8月1日,120公里长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这条设计时速350km/h的高速铁路,将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紧紧相连。这也是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00km/h的高速铁路。2009年12月份武广高铁开通运营,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是2010年继郑西客运专线、沪宁城际之后开通的又一条设计时速350km/h的高速铁路。至此,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74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11月15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该线路贯穿北京、山东、上海等7省市,新建铁路全长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km/h,并有全线提速至380km/h的预留空间,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任务,到2020年,全面完成基本实现我国铁路的现代化,客运专线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间都有快速客运铁路,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更会形成公交化的城际快速客运网。随着客运专线的“四通八达”,我国铁路技术装备也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铁路以铁道部为主导、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实现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并全部拿到核心技术,实现了最低价格引进,达到了国产化目标。2008年6月24日,国产CRH3C型动车组列车在京津高速城际铁路上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纪录,创造了世界上投入运营列车的时速最高纪录。这是中国铁路进入高速时代的庄严宣告。截止2013年12月28日,我国铁路里程已达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突破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而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中,“四纵”除京沈客运专线正在建设以外已全部贯通,“四横”已有部分开通运营。我国高速铁路网已经初具规模。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1小时内能到达天津、石家庄等城市;2小时能到达郑州、济南、沈阳、太原等城市;3小时能到达南京、合肥、长春、大连等城市;4小时能到达上海、杭州、武汉、西安、哈尔滨等城市。除海口、南宁、昆明、乌鲁木齐、拉萨、台北外,北京到全国省会城市都将在8小时以内。目前,我国铁路“瓶颈”制约已有初步缓解,到2015年,“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将得到较大改观。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1、预备阶段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2、过渡阶段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第一条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设线路,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002年,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5公里/小时。3、快速铁路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扩展资料:中国高铁不断立下新的科技创新里程碑。中国正在研发的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列车,可在世界各地不同轨距和基础设施标准轨制的轨道上运行,满足跨国运输需求,有效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联互通水平。此外,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将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货运列车也计划于今年底下线。在高铁建设上,国家保持大规模资金投入,各省市积极进行区域性高铁规划。高铁科技创新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十三五”期间,国家启动了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将使中国高铁的科技创新能力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高铁是最新行业技术、基础工业技术和新兴技术的集大成者,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能力和服务能力的综合展示平台。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高铁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许多惊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技术助跑,中国高铁“一骑绝尘”(专家解读)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决策中的主要技术经济问题,本文在广泛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承担或参与的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课题和铁道部高速铁路研究课题,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科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决策科学、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高速客运专线的客运需求、速度目标值、建设时机、技术系统选择、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均为国内首次采用。为我国高速铁路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定量化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工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在高速铁路客运市场份额研究方面,通过研究旅客对交通工具的选择行为,分析了影响旅客选择行为的经济、技术、心理和生理因素,首次将交通工具的多种技术特征引入效用函数中,建立了客运交通工具的效用评价理论;进而用多目标决策、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建立了交通工具市场份额分析模型。该模型从理论上避免了目前一些常用分析理论在某些交通走廊应用的误差较大甚至出现矛盾的现象。由该模型算出的客运需求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具有很好的一致,实例验证取得较好的结果。 (2)在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方面,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化、信息传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社会客运需求影响,结合国内外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统计资料,提出了社会客运需求长期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旅客对交通工具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各种交通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论证了高速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和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并建立相应模型。以京沪线为例进行的计算表明,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的长期变化规律是:首先因经济发展规模的增长而增加,后因旅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发生变化,市场份额降低,客运需求增速减缓甚至下降。这一规律符合培育、发展、饱和和停滞的商品经济规律。 (3)在国内首次系统地通过理论研究和总结实际定线资料,研究了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与其客运需求、工程投资、机车车辆购置费、运营支出等技术经济指标的量化关系。为我国高速铁路项目的科学化、定量化决策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4)在速度目标值决策方面,考虑速度目标值对客运需求、土建工程投资、机车车辆购置费、运营有关支出、无关支出等基础数据的影响,以高速铁路项目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用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速度目标值。以京沪线为例的计算结果证实了最佳速度目标值的存在。该最佳速度目标值是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状况的结果,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速列车速度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 (5)在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决策方面,提出了以旅客对旅行时间节省的支付意愿为表征的高速铁路建设时机研究方法。以各种交通工具的技术经济特征为基础,运用本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建设高速铁路的合理时机。同时,以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投入和产出,结合高速铁路市场需求长期变化规律的分析,以京沪线为例进行的计算表明:目前就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最佳时机。上述研究结论与国内高速铁路技术的成熟性、经济发展对客货运输能力的综合要求、项目建设资金的供给条件等研究相结合,可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机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当然,本文算例结论的前提是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保持相对稳定。一旦某种交通工具的服务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或者有新的交通系统被引入,研究结论将可能发生变化。 (6)在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方面,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我国的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提出我国现行的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办法中效益计算部分尚待探讨。提出了计算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的新观点。并对其中一些观点提出了算法。 (7)在高速磁悬浮铁路技术经济特征分析方面,全面研究了国外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资料,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总结了高速磁悬浮铁路的线路设计理论;提出了影响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因素和磁浮列车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全面分析了高速磁悬浮铁路的工程投资、运营支出等经济特征和能量消耗、土地占用与地表破坏、交通噪声、有害物质排放、磁辐射等环境影响特征。为我国开展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8)在高速交通技术系统比较方面,针对我国对两种技术系统的研究基础相差很大,难以进行工程应用全面对比的情况,本文从两种系统的技术原理出发,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定线和试验设计,对土建投资、列车费用和运营支出进行了比较。另外,从市场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了两种系统的综合服务质量,以旅客平均时间价值为指标,提出了各自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提出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我国高速铁路规划中科学化、定量化决策的辅助工具。本文重点研究辅助决策的技术经济学方法,在具体应用项目的技术经济决策分析中,尚应深化研究主要基础数据,以保证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1、预备阶段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2、过渡阶段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第一条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设线路,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3、快速铁路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4、走出国门中国高铁具有三大优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中国每建设一条铁路其标准至少保证二十年不落后。 扩展资料:"八纵八横" 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铁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