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论文题目大全

发布时间:2024-07-07 00:39:01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论文题目大全

才10分啊,我自己论文都没写呢,你给个1000分,我再考虑看看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论文题目

才10分啊,我自己论文都没写呢,你给个1000分,我再考虑看看

一西部地区概述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和内蒙古西部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其区域面积为61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8%。人口为3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本区域从南到北跨越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 降水从1600mm减至250mm以下, 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地势起伏高差悬殊, 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内有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不同地理单元。受纬度带谱和垂直带谱影响,本区域几乎包含了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态系统,构成了类型齐全、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 该地区的共同特征是:生态条件十分脆弱,而且还在继续恶化,经济发展比东部沿海地区明显滞后。 二、西部地区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多数在500mm以下,有一半地区小于200mm,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仅如此,近年来仅有的少量水域有一部分已经受到工业“三废”、农药化肥和生活垃圾与污水的严重污染,更使西部缺水问题雪上加霜,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 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西部地区分布着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山脉,如秦岭、巴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等。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这些森林资源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最严重的首推秦岭。从1949-1985年,森林植被覆盖率由5%下降到了27%左右;再者为陕西商洛地区,解放后的20年间,山区森林线升高了300-500之多,导致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灾难频发,山区河流水质恶化,水量减少。而且这种恶化趋势还在加剧。 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生物的生存条件日趋恶化,致使众多生物灭绝或面临灭绝的危险,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人们物质需求的尖锐矛盾成为生物资源缩减、物种消失的首要威胁因素。盲目采伐森林和原始的农耕、捕猎习俗也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普遍很低,全国15-25度的坡耕地为67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就占了70%以上。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整个西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陕、甘、宁、青四省、区。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不仅面积大,而且流失量大,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占全国泥沙流失量的1/5,其中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8亿吨,加上甘肃省每年输入18亿吨,仅这两省因水土流失而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即达13亿吨,相当于黄河泥沙流入量的80%左右。 沙漠戈壁面积大,土壤肥力低下 西部地区分布着全国最大的沙漠和戈壁,沙漠总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69%;戈壁总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戈壁总面积的3%。沙漠和戈壁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对一切生命物质均出现死亡威胁,不适合进行经济活动。除沙漠和戈壁地区以外,其他大部分土地由于长期以来植被的掠夺性破坏、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下、作物产量甚低、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沙漠化、沙化、草地退化、盐渍化面积逐年增加 西部的草地退化严重而且还在继续恶化。新疆全境草地退化和沙化面积已达33万平方公里,占草地面积的2%,现在每年仍在以29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退化;在青海,退化草场面积已达73万平方公里,占草地总面积的3%,沙化草地93万平方公里,草原植被消亡、土地裸露的“黑土滩”面积已达33万平方公里。草地的退化、沙化使其产草量和载畜量严重下降。而且新疆、宁夏、陕西、甘肃和青海地区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盐渍化问题。其中以新疆最为严重,盐渍化土地占耕地面积的45%。 三、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 大抓植树造林种草及农田防护林建设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中国生态农业技术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  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二)森林资源锐减  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四)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  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宜,在逐年增大的拓垦中,草地面积已在逐年缩减。再加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的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  (五)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水资源紧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例如陕、甘、宁地区;二是工程型或设施型缺水;三是污染型缺水。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也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2300立方米。  (六)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生物种类趋于单一化,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而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基本的自然基础。  (七)城市污染环境恶化  上海、广州、沈阳、西安等城市的大气质量一直位于全球70个被监测城市中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列。城市生活用垃圾也在逐渐侵蚀着城市的环境质量。  (八)非环保产业污染严重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对资源开发建设进行生态环境监督监测。加大立法执法力度,把改善宏观生态环境纳入法制轨道,通过科学的论证和评估,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避免因重大决策失误造成新的生态破坏  这是我国目前有共性的环境问题之一。非环保产业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把应由自身负担的排污费用与排污治理成本转嫁给社会,既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又打乱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二)采用多种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三)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同步”方针  (四)解决水资源危机  (五)积极发挥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  依法采取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进污染的集中控制,提高治理投资效益和污染防治能力;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定量考核,每年公布结果。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认真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开展跨部门的协作,加强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做好自然保护工作。  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积极参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认真贯彻和积极宣传我国政府关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注意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之,我们要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重点实施有关预防和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科学技术的、工程的、宣传教育的各种措施和活动。

一、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1、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极为严重。2、土地沙化、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3、自然灾难频繁,水旱灾难交替发生。4、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林草覆盖率低。5、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6、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等燃烧和工业气体排放物。二、形成原因分析: 1、群众长期以来沿袭过去那种挖山种地、广种薄收、超载放牧等传统生产方式,只考虑眼前不考虑后果。这样不仅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问题,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反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了“越穷超垦、越垦越流、越流越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2、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由于一些地方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的心态,导致对大自然的无休止索取和掠夺式开发,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3、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只种地,不养地,只索取,不投入,只垦地,不护地,“种一年地,扒一层皮”,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承载能力弱化,人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 4、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有的地方没有战略眼光,缺乏系统思维,方法简单,措施不力,零敲碎打,应付上级,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5、投入严重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困难大,导致治理标准低,进度慢,效果差。以世界银行水土保持贷款项目为例,每平方公里治理投资平均达40-50万元,而目前国家投资给陕西省的每平方公里治理资金仅为2-3万元,加之陕北地区多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落后,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十分有限,不足部分主要依靠群众投工投劳,因而治理速度慢、规模小、标准低、综合配套差,生态建设的效果不理想。6、边治理边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例如,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亦是贫困地区,盗伐林木现象时有发生;煤、气、油等矿藏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道路交通建设,往往破坏地貌和植被,造成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粗放的掠夺式农牧业生产方式在水土流失重点区普遍存在,成为导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三、解决对策: 1、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营造区域良好环境。水资源严重短缺,干旱连年发生,且持续时间长,追根溯源,就在于植被遭到严重破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在空间布局上,应坚持“北草南林”的原则。 2、理顺思路,调整结构,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适应新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形势,由以粮为主的自给自足型农业向以林牧业为主的生态型农业转变,以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为调整的重点。要在保护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多种经营,培养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开拓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推进农村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生态环境,重在保护。在抓好原有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监督的同时,要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的突破口来抓。要坚持“三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达到“三保”(保土、保水、保肥),实现“三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以流域为单元,一条沟、一面坡、一架山的系统规划,山、水、林、田、路、草综合配套,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互补充,全面提高小流域投入力度。通过清理河道、加固河堤和增加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流失。要把综合治理与科技开发相结合,通过治理一条流域,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最终实现山绿、水清、村美、人富的目标。 4、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要进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山川秀美工程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退耕还林要以造定退,重点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要尊重群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对一时退不下来的陡坡耕地,要实行经济林草与粮油作物间作逐步退耕。以便做到退耕不减产,还林要增收,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要分地区、分步骤搞好封山育林。按照“统一规划、集中配置、统一治理、政府控制的原则,搞好种苗基地建设,抓好省级和区域性重点苗圃,为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5、加强治理,保护资源,实现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 (1)保护好天然林草资源,落实林业采伐政策,严禁乱砍滥伐; (2)加强对已治理区域的治理和保护,对自然及人为造成的破坏及时采取维修和弥补措施,提高治理保护率; (3)果断制止新的垦荒行为,严格推行封山禁牧,把人工治理与植被的自然恢复结合起来; (4)要果断关闭和取缔“五小”企业,对地、市、县属工业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不符合排放规定的企业不答应开机生产,保护空气和水资源不受污染; (5)对地下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要具体规划,配套建设各项开发设施,逐步开发利用,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杜绝破坏性、掠夺性开发; (6)要进一步落实环保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6、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涵就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实现发展的社会进步过程,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因1、生产商不顾环境只为成本。2、政府对环保的重视不够,只是贴贴标语之类的只是形式,没根本做到质的改进。3、自然灾害导致环境更加恶劣措施:1、教育好孩子保护环境(提高全民素质)2、狠抓破坏环境的生产商3、政府应该落实行动,例如污水处理等等,不要只是说,说了几年都没见成果。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论文3000字

环境保护是现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低碳出行。而且让使用电瓶车。

生态学这个我总觉得很广泛,可以写的东西有很多,可以从环境着手,也可以从生态平衡等等着手,所以,你自己在网上找些参考的吧(世界生态学)可还行

学园部落3000左右得读后感

改善环境从两部分抓起1、调整能源结构因为矿产能源的消耗会附生出一大堆的物质破坏环境。比如,政府现在限制电摩。这样就等于强迫人们去用排污量巨大的汽车和油摩。这需要打破决策层的利益链才能解决。对绿色能源提供方及使用者的补贴,对矿产能源提供者及使用方的税收,也可以做到能源结构的宏观调整,这还得依靠管理者们肯放钱肯出力才行。2、严管污染源近段时间,槽罐车偷排工业废料,乱扔节能灯引起汞污染、河道玻璃污染,食品中的激素、重金属污染等也日益严重。非法排放污染源可以使得种族灭绝,重蹈玛雅人的覆辙。这更需要政府对违法商业链敢于打击,斩草除根才行。反正,要改善环境必需政府支持。决策层的一条禁摩令就能让全中国十面霾雾,只有给他们施压才能有所改变。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论文题目怎么写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第1篇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第1章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理论概述1 城市生态规划2 城市环境规划3 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规划以及其他规划间的关系4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支撑体系第2章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1 绪论2 城市论3 城市人口、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4 城市可持续发展第3章 城市生态环境学理论1 城市生态环境学概述2 城市生态系统3 城市环境系统4 城市景观系统5 城市生态位理论6 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原理第4章 城市环境容载力理论1 城市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2 城市环境容载力概念与特点3 城市环境容载力结构与功能4 城市环境容载力类型及内容第5章 循环经济理论1 循环经济概论2 循环经济类型与制度条件3 循环经济的行动原理4 我国循环经济建设进展第6章 生态工业理论1 生态工业思想与由来2 生态工业的概念及其层次3 生态工业建设的内涵4 生态工业的特征与内容5 工业生态学6 生态工业发展现状参考文献第2篇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第7章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概述1 生态规划的内容与程序2 环境规划的内容与程序3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层次与要点4 城市生态环境方法与技术支撑第8章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方法1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概述2 城市环境评价3 城市生态评价第9章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1 概述2 经济学测量模型3 生态学测量模型——生态足迹4 社会政治学测量模型5 环境学测量模型——城市环境容载力测度第10章 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构建技术1 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内容与规划思路2 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本质3 循环经济的技术战略4 工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与设计5 生态工业园规划与设计第11章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预测与决策技术1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预测技术2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决策技术第12章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2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内容3 地理信息系统的类型4 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 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6 GIS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参考文献第3篇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应用实践第13章 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1 重点城市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简介2 克拉玛依市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案例研究第14章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1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及其规划简介2 克拉玛依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案例研究第15章 生态市建设规划1 国家生态市及其规划简介2 厦门生态市概念性规划案例研究第16章 循环经济规划1 循环经济区及其规划简介2 克拉玛依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建设规划案例研究第17章 生态工业园规划1 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与规划简介2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规划案例研究

如何解决我国环境问题  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居民生活用水污染是中国水污染的三大主体污染治理既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又有水源保护的意义  在农村地区我国历来实行“一龙治水”,但农业的水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不仅对农村的环境造成损害,对城市水源也构成很大的威胁,只不过由于农村地域广大,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农业用水污染问题尚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工业污染治理,包括城市里的工业企业和位于农村的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治理的关键是革除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屈从于当地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畸形发展经济的压力,对企业违法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远不是“一龙治水”就能解决的  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级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作为重要的城市公用设施纳入城市规划,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实行市场化运营,改革成效显著,城市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  目前,城市居民污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体系和监管体制,在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的配套,加快提高处理率,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和提高水平  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事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应该及时厘清和把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坚决舍弃“一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公众参与,积极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政府各部门更应该立足大局,立足“三个代表”,超越门户之见,各尽所能,协同作战,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为国家、为人民做有益的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