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地貌论文5000字开头的作者

发布时间:2024-07-07 08:52:09

中国地貌论文5000字开头的作者

浦庆余(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学界的老人都知道叶良辅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地质学家,袁复礼是我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叶良辅也是我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为什么呢,私以为叶良辅长期患肺病,又长期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他培养的地貌学研究生又大多任职于地理界。一位地质学者任职于地理界,往往非但不被地质界而且也不被地理界重视,而横跨学科的人才却是最难得的人才。一、叶良辅的生平概要叶良辅(1894~1949),字左之,祖籍浙江杭县,出生在杭州,从杭州盐务小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中学。在读中学期间,深为在该校任教的丁文江器重。丁文江于1913年受聘为工商部矿政司佥事、地质科科长,创办地质研究所,专事培养地质人才,叶良辅即考进地质研究所学习。三年后,叶良辅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入工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他在毕业时撰写的《北京西山地质志》于1920年出版。同年1月被派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进修,除了学习地质方面的课程外,还随DWJohnson教授学习地形学。192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并于当年7月回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其间曾一度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至1928年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和教授,并受同学朱庭祜之邀,共同创建两广地质调查所。1928~1937年受聘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员。李四光有病时和去北京大学讲课时,由叶代理所长职务。后因工作劳累、生活艰苦,叶良辅在1936年患了肺病,不得已在杭州家中养病。1937年夏,抗战爆发,淞沪沦陷,叶良辅举家避居诸暨乡下,1938年初应聘担任浙江大学史地系地质学教授。于当年4月携眷随校西迁,先至江西泰和,再至广西宜山,最后抵达贵州遵义,沿途饱受风霜,备受艰难,以致病又加剧,但他一直带病工作。1943年暑期后,史地系主任张其盷赴美讲学,校长竺可桢改聘叶良辅为史地系主任,并负责史地研究所工作。叶良辅一般主持系务会议和所务会议,研究处理重大问题,而将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具体系务工作分别交给李洁非和严德一帮助办理。1945年张其盷返校后,叶良辅才得以卸去重担。抗战胜利后,1946年暑期,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叶随校东返。按学校规定,回杭州后休假一年,但叶良辅的研究工作却一直没有间断。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不久受聘为浙江大学地理系主任,羸弱之体承受不了繁忙劳累的工作和学习,终因大病,于1949年8月17日下午2时溘然长逝,享年56岁。二、叶良辅在地貌学方面的成就讲叶良辅在地质学上的成就,就会想到我国首部区域地质著作《北京西山地质志》和《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质构造及地文史》,以及他在火成岩方面的成就。对他在地貌学方面的成就,几乎无人提及,或只是一般性地提及,着墨不多。《北京西山地质志》分五章,引言,第一章地层系统,第二章火成岩,第三章构造地质,第四章地文,第五章经济地质,附录石景山附近永定河迁流辩。有将近1/5的篇幅论述地文发育,这在区域地质著作中是少见的。北京西山的地文期,叶良辅多参照维理士和安得生的研究。与谢家荣合著之《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质构造及地文史》主要讲的是地文史,实际上是一篇长江中下游古地理发展史和地貌发育史的论文。还有与喻德渊合著的《山东海岸变迁之初步观察及青岛一带火成岩之研究》等。编著《瀚海盆地》一书。叶良辅在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干燥区地貌,以及新生代古气候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叶良辅为研究生编写的《地形研究指要》是他研究地形的方法论总结,也是一篇地形研究法的简论。他在引言中说:“地形研究,除基本学识之外,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头脑清楚,思虑周密;二、身体强健。更有附带条件:地形测量准确,地图精良。在决定地形之因素一节指出决定地形的基本因素有三:①内外营力及其作用;②岩石性质;③地质构造。在成因的地形态一节,将地形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类,又可概括为侵蚀类和沉积类。在地形发育阶段与侵蚀轮回一节,阐述了平衡剖面、准平原、泛平原的概念,介绍了台维斯的河成侵蚀轮回、风成侵蚀轮回、海成侵蚀轮回和冰成侵蚀轮回等。在地文史一节阐述了地文史可分为单式地形和区域地形变迁史,‘地文史之重心’,在于地形史实之继承程序每期之史实,现在确有地形现象为之证明者。按地形现象,为地质历史最近之一幕,故地文史与地质史应有互相重复之处,或畛域固难分清。”还指出“地文史与古地理学又有重复”。还意味深长地说:“区域地形之变迁,非始于内营力之消长,如造山陆诸运动,岩浆侵入喷出之类。即基于外营力之变换,如河流作用之继以冰川作用,冰川作用之继以海蚀作用等是也,变迁之时代,地形学者可以不问,而变迁之先后,不能不顾。兼长地质史者,序述地文,不妨涉及地质史,以收引证之效,但莫忘以地形为目标。专攻地形学者,亦不能完全脱离地质史而独立”。这里,他论述了地形学与地质学的关系,地质学者和地理学者研究地文可能根据各自的专长有所侧重,但都要注意地质学与地理学的结合。这是很有见地的,意味深长的。对后学有着刻骨铭心的教益。在准平面之比较一节中,以美国东部新英格兰高地的准平面研究历史为例,说明准平面的先后与交接问题。以此推知相隔千里不同区域准平面的对比,必须审慎。在河成梯阶地之比较一节,分别指出冲积阶(含纯由冲积物组成和有薄层冲积物覆盖的岩阶)和岩阶的地文意义,对称的和不对称的冲积阶的成因,地壳运动和河流水量增减在冲积阶形成中的作用,要区别对待。还指出河成阶地的区域对比要小心谨慎。最后,在地文区一节,将地文区定义为:“地质构造、自然作用与发育阶段,三者相同之区域。其主要地形现象,必是一致之状态。质言之,亦即地文发育史相同之区域也。是为地文区,亦称自然区。”他还以美国地文区划分为例,说明不同级别地文区的划分原则。而“地形过于错综复杂,不易集合成区者,则以土壤气候地形及地质构造合而观之,以求其共同之特点可也。”他转而述说:“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故于地文区之分析,颇有研究余地。”接着他列举翁文灏著述矿产地质志,先叙述全国地形区,张其盷编述本国地理,亦先分全国为若干地形区,克雷曼编著中国地理基础,梭颇编著中国土壤,均涉及中国地形区。“最近黄秉维编著高中本国地理亦按自然区叙述一切,参考不谓不周。然对于区域地形之材料,略嫌缺乏。”叶良辅此文发表于1940年,而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英文原著于193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当时叶是不可能见到的。李四光在这部著作中也是以中国自然(地形)区为开篇的。叶良辅在文末指出:“总之中国地形之可以分区毋论矣。蒙新高原、康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河平原、皆是荦荦卓著也。但各区之详情如何,地文史如何,其他各地以如何分区为最合理,则处处有困难,有问题。据黄先生参考所及,关于边疆区域之地文材料反优于本部各省,而国人对于本部之地质工作实多于边疆区之工作,此中参差,必是工作时之目标不同有以致之。试查地质报告,往往有地形一章叙述山河形势,但于山河与地质构造之关系,有详明之叙述者,则甚鲜。故吾辈以后欲于地形学有所贡献,当知如何致力也。”这就是叶良辅下决心培养20名中国地形学者的原动力。叶良辅还有《科学方法之研讨》和《科学方法与地学研究》诸文,当另行介绍。三、培养我国一代地貌学家叶良辅从1938年起就一直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浙大史地系由竺可桢首创,以历史与地理合一系,在国内谨有。系主任张其盷是人文地理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化情有独钟。叶良辅作为一位地质学家在史地系任教,实属不易,他曾开设普通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地质课程,还开设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的教授较为稀缺,地形学是介于地质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学问。叶良辅留美时除学习地质学以外,还随美国著名地形学家DWJohnson学习地形学,打下了这方面的基础。叶良辅还是浙江大学研究院史地学部的地形学组首席导师,精心培养了一批青年学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地貌学的骨干力量,并开拓了地貌学的若干新领域,他们又培养了大量新一代的中国地貌学家。1938年以前,我国地貌研究大多在地质调查时,由地质工作者附带进行,编写地质报告时列为地文期一节,而且是很不起眼的一节,或作为新生代地层的一部分——更新统也是一笔带过而已。这些论述是零碎的、片段的,显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是对区域地貌发育很少作全面的揭示。然而,区域地貌发育的研究这一现代地貌学的重要方面,当时在国外已经开展,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地貌学家,例如,叶良辅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曾随DWJohnson教授学习地貌学,DWJohnson 教授是著名的地貌学大师Davse 教授的学生,他自己也是著名地貌学家,更专长海岸地貌。而我国当时还没有一位专门从事地貌学研究的人员,叶良辅在浙江大学史地系担任教授,不时有一些部门聘他高就,都被婉辞。他常说:我国地质学界现在已经人才辈出,没有他的服务,地质学的进步不会受到重大的影响,但我国地理学正急需进步,因人才较少,他在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国家或许会有更大的贡献。他有多么敏锐的洞察力,有甘为人梯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叶良辅曾对他的弟子说,他计划培养20名左右的中国地貌学家,以推动中国地貌学的发展。叶良辅培养地貌学研究人才的办法是招收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给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高等地貌学课并开专题讲座,如“地形研究指要”、“科学方法与地学研究”、“中国瀚海盆地”、“美国阿帕拉契亚山”等。这些讲座贯穿地质史、地文史,从内动力构造变化到外动力流水和风沙等地貌过程,全面地加以分析和总结,还传播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使学子终生受用。叶良辅在浙江大学任教从1938年至1949年,在11年时间里培养了地貌学研究生9人,他们是严钦尚、丁锡祉、沈玉昌、杨怀仁、施雅风、蔡仲瑞、陈述彭、陈吉余和李治孝。他们研究论文都是由叶良辅根据当时的条件,学生情况与本人商量而定。叶良辅特别重视学生的野外调查能力的培养和室内分析能力的训练,对论文认真审读,后发式地进行指导,反复修改。这批20世纪40年代毕业的研究生大多在地理界服务。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地理界的后起之秀,研究中国地貌学的骨干。严钦尚是叶良辅培养的第一位地貌学研究生,毕业后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随地理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后一度调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任教。他是华东师范地理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第四纪沉积学。丁锡祉为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曾在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授。他在区域地貌、冰缘地貌方面有很深造诣。沈玉昌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地貌研究室主任,长期致力于河流地貌学研究。如果他不是过早逝世,或许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合适人选。杨怀仁是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研室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毅然从英国回来,在南京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地貌学专业,从1954年开始至今已培养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本科生60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20多名。他在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领域做了不少开拓性的研究,如第四纪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第四纪冰川与冰缘地貌、构造地貌等。陈述彭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地貌区划和地貌制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有很深造诣。他参与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施雅风是中国科学院寒区和旱区地理研究所和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现代冰川调查和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由他主持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冰川与冻土研究所,该所后与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合并为寒区和旱区研究所,他任名誉所长。陈吉余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河口与海岸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随地理系调入华东师大。他开创了我国河口与海岸动力地貌研究的新领域,为海港建设和滩涂利用及开发作出了贡献。蔡仲瑞为原水电部水电总局总工程师,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程,与谷德振共同组织工程地质人员,根据水电单位提供的120项工程的总结资料(到现场查勘30项),总结出版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一书。李治孝是原浙江省地质矿产厅教授级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曾参与负责筹建浙江大学地质系,一度担任副系主任。他在浙江地质矿产的调查、研究和应用,地质教育方面,均卓有成绩。此外,叶良辅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主任兼代所长时,曾对丁骕从事地貌研究给以鼓励和掖助,丁骕后来在地貌学上的成就一部分实出于叶良辅之赐。其他如地理学家赵松乔、谢觉民、杨利普和海洋学家毛汉礼等,也都在浙大史地系就读时,得到过叶良辅的指导。叶良辅生前曾对他的学生说过:“我们教导的诸位,是否成功,要看诸位毕业之后,做人做事的成绩如何。诸位的成绩远在若干年后,才可明白,所以我们是否成功,亦须等到若干年后,才见分晓。”我们可以告慰他的是,他的学生真的在若干年后个个作出了骄人的成绩,他学生的学生也作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叶良辅不愧是中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四、几点说明1)有人在阐述丁文江、翁文灏与李四光的友谊时,举例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刚成立时,缺少高级研究人员,翁文灏将叶良辅与李捷从中央地质调查所调动到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这件事有些出入,中研院地质所成立于1928年1月,李四光和翁文灏都是筹备委员,李四光兼任所长。李捷当时在周口店主持发掘,将李捷调给中研院地质所,发掘工作交给了贾兰坡主持。然而,叶良辅1927年已离开地质调查所,1927~1928年担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兼教授,并受同学朱庭祜之邀筹建两广地质调查所,1928年,中研院地质所成立后,才调任该所研究员。所以,叶良辅在中研院地质所任职,不能说是翁文灏支持李四光。2)叶良辅的学生、在天津做中学教师的张颖秋回忆叶师时写道:“叶师有学识,有能力,具有刚直不阿的性格,这在旧社会里常会遭到人们的嫉妒和受压制。据说他曾因一句什么话得罪过翁文灏,以致后来处处受刁难,永无出头之日。”我们推想,叶良辅离开地质调查所,去中山大学地质系任职,是否是这个原因,或是原因之一,尚待有更可靠的资料才能弄清。可是,当时中山大学的校长是朱家骅,朱与翁是好友,而叶去中大是任教授兼系主任,后来在中研院地质所任研究员,李四光离所时代行所长职务。也就是说朱家骅和李四光是看重叶良辅,在浙大史地系,系主任张其盷赴美深造时,竺可桢校长任命叶良辅为史地系系主任,可见在浙大他也是受到重视的。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受聘为浙大地理系主任。因此,张颖秋所说得罪了翁文灏,以致后来处处受刁难,永无出头之日,是张长期在天津的中学任教,对地质地理界的情况不熟悉的缘故。3)本文的写作参考了我的老师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杨怀仁为他的老师逝世40周年主编的《叶良辅与中国地貌学》。由于这本书出版较早,又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的书,印数又少,地质界读到的人不多。而地质界撰写叶良辅生平的文章在叶对中国地貌学的贡献又了解不多,笔墨较少。因此,我不揣冒昧,除了参阅该书外,将我所知叶的学生的情况补充进去,说明中国地貌学的主要力量在地理界,以使读者了解叶良辅确是中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

我们有专业的团队,原创论文,包你满意

地形 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山区 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地势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即使在北方或南方地区内部,在自然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自西部青藏高原发源,向东流经九、十个省、市、自治区后,分别注入渤海和东海。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大体上反映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中国的地形不仅西高东低,而且各种地形类型大致围绕被称做“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像阶梯一样作半圆状向着太平洋逐级降低。由两条山岭组成的地形界线,明显地把大陆地形分成为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也是中国地形上最高一级的阶梯。它雄踞西南,在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自北而南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在高原的山岭间则镶嵌有许多牧草丰美、湖光潋滟的大小盆地。这里还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   越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一线,地势就迅速下降到海拔 1000~2 000米左右,局部地区可在500米以下,这便是第二级阶梯。它的东缘大致以大兴安岭至太行山,经巫山向南至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为界。这里分布着一系列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和盆地,自北而南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翻过大兴安岭至雪峰山一线,向东直到海岸,这里是一片海拔 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它们可作为第三级阶梯。在这一阶梯里,自北而南分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以南还有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一般统称为东南丘陵。前者海拔都在200米以下,后者海拔大多在200~500米之间,只有少数山岭可以达到或超过千米。  从海岸线向东,则是一望无际的碧波万顷、岛屿星罗棋布、水深大都不足 200米的浅海大陆架区。也有人把它当作中国地形的第四级阶梯。   从陆地地形来说,两条界线,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大致可以勾绘出中国地形的总轮廓。而这种阶梯状的地形形势,从中国东经 89°线的地形剖面和北纬30°线的地形剖面中都可以得到反映。  中国这种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不仅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的气候产生深刻而良好的影响,使中国东部平原、丘陵地区能得到充分的降水,尤其是最多的降水期和高温期相一致,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热条件;而且也使大陆上的主要河流都向东奔流入海,既易于沟通中国的海陆交通,也便于中国东西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交流;同时,这种阶梯状的地形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河流,使之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从而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异常巨大的水力资源。【形态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的地形类型,无论是从成因来看,还是从形态来看,都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盆地和平原。在温暖湿润的东部和南部,有各种各样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在干旱的西北,有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漠景观;在西部高山上,有别具风格的冰川作用的地貌;在西南部石灰岩分布地区,则有景色迷人的喀斯特地貌……。   青藏、云贵、内蒙古和黄土高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原。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盆地。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造成了许多广大而肥沃的平原。在平原上点缀有葱郁秀丽的低山丘陵,而在西部更有无数高大崎岖的山地。多种多样的地形为中国农、林、牧、副、渔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统计,中国的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如果把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那末中国山区的面积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山区虽然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交通运输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却埋藏着丰富的矿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它们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仅山区面积广大,而且大小山脉纵横全国,它们的分布规则有序,按一定方向排列,大致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为最多,西北—东南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较少。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的一列就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这种走向的山脉主要也有三列: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最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中国中部,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呈一向南凸出的弧形,平均海拔6000米。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蜂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上述这些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它们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分布在这些网格中的高原、盆地、平原以及内海、边海的轮廓,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山脉的制约。   横亘全国的东西向山脉,又是一些大河的分水岭。秦岭山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南岭山脉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河流的流向明显地受着山脉的制约,如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它们的流向都受到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等山脉的控制。长江、黄河总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但许多河段也受山脉走向的制约,时宽时窄,时而向东南流,时而向东北流,最后东流入海。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中国地貌论文5000字开头的作者是谁

地理论文5000字 多好写呀,凑凑就够了,不会写就去那些论文网上想办法。591论文网什么的。有挺多论文范例。

其实我觉得这位朋友您无需所有东西都摘抄,推荐一部电视剧给您 《走向共和》,剧中关于李鸿章的表演很到位,给李鸿章这个角色配音的是著名国家一级配音演员吴俊权,就是三国演义的旁白,你自己看过之后,感触会比一楼的要深恨多,我建议你自己写,这是你拓宽思路和视野的好机会。

浦庆余(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学界的老人都知道叶良辅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地质学家,袁复礼是我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叶良辅也是我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为什么呢,私以为叶良辅长期患肺病,又长期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他培养的地貌学研究生又大多任职于地理界。一位地质学者任职于地理界,往往非但不被地质界而且也不被地理界重视,而横跨学科的人才却是最难得的人才。一、叶良辅的生平概要叶良辅(1894~1949),字左之,祖籍浙江杭县,出生在杭州,从杭州盐务小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中学。在读中学期间,深为在该校任教的丁文江器重。丁文江于1913年受聘为工商部矿政司佥事、地质科科长,创办地质研究所,专事培养地质人才,叶良辅即考进地质研究所学习。三年后,叶良辅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入工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他在毕业时撰写的《北京西山地质志》于1920年出版。同年1月被派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进修,除了学习地质方面的课程外,还随DWJohnson教授学习地形学。192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并于当年7月回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其间曾一度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至1928年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和教授,并受同学朱庭祜之邀,共同创建两广地质调查所。1928~1937年受聘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员。李四光有病时和去北京大学讲课时,由叶代理所长职务。后因工作劳累、生活艰苦,叶良辅在1936年患了肺病,不得已在杭州家中养病。1937年夏,抗战爆发,淞沪沦陷,叶良辅举家避居诸暨乡下,1938年初应聘担任浙江大学史地系地质学教授。于当年4月携眷随校西迁,先至江西泰和,再至广西宜山,最后抵达贵州遵义,沿途饱受风霜,备受艰难,以致病又加剧,但他一直带病工作。1943年暑期后,史地系主任张其盷赴美讲学,校长竺可桢改聘叶良辅为史地系主任,并负责史地研究所工作。叶良辅一般主持系务会议和所务会议,研究处理重大问题,而将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具体系务工作分别交给李洁非和严德一帮助办理。1945年张其盷返校后,叶良辅才得以卸去重担。抗战胜利后,1946年暑期,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叶随校东返。按学校规定,回杭州后休假一年,但叶良辅的研究工作却一直没有间断。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不久受聘为浙江大学地理系主任,羸弱之体承受不了繁忙劳累的工作和学习,终因大病,于1949年8月17日下午2时溘然长逝,享年56岁。二、叶良辅在地貌学方面的成就讲叶良辅在地质学上的成就,就会想到我国首部区域地质著作《北京西山地质志》和《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质构造及地文史》,以及他在火成岩方面的成就。对他在地貌学方面的成就,几乎无人提及,或只是一般性地提及,着墨不多。《北京西山地质志》分五章,引言,第一章地层系统,第二章火成岩,第三章构造地质,第四章地文,第五章经济地质,附录石景山附近永定河迁流辩。有将近1/5的篇幅论述地文发育,这在区域地质著作中是少见的。北京西山的地文期,叶良辅多参照维理士和安得生的研究。与谢家荣合著之《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质构造及地文史》主要讲的是地文史,实际上是一篇长江中下游古地理发展史和地貌发育史的论文。还有与喻德渊合著的《山东海岸变迁之初步观察及青岛一带火成岩之研究》等。编著《瀚海盆地》一书。叶良辅在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干燥区地貌,以及新生代古气候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叶良辅为研究生编写的《地形研究指要》是他研究地形的方法论总结,也是一篇地形研究法的简论。他在引言中说:“地形研究,除基本学识之外,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头脑清楚,思虑周密;二、身体强健。更有附带条件:地形测量准确,地图精良。在决定地形之因素一节指出决定地形的基本因素有三:①内外营力及其作用;②岩石性质;③地质构造。在成因的地形态一节,将地形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类,又可概括为侵蚀类和沉积类。在地形发育阶段与侵蚀轮回一节,阐述了平衡剖面、准平原、泛平原的概念,介绍了台维斯的河成侵蚀轮回、风成侵蚀轮回、海成侵蚀轮回和冰成侵蚀轮回等。在地文史一节阐述了地文史可分为单式地形和区域地形变迁史,‘地文史之重心’,在于地形史实之继承程序每期之史实,现在确有地形现象为之证明者。按地形现象,为地质历史最近之一幕,故地文史与地质史应有互相重复之处,或畛域固难分清。”还指出“地文史与古地理学又有重复”。还意味深长地说:“区域地形之变迁,非始于内营力之消长,如造山陆诸运动,岩浆侵入喷出之类。即基于外营力之变换,如河流作用之继以冰川作用,冰川作用之继以海蚀作用等是也,变迁之时代,地形学者可以不问,而变迁之先后,不能不顾。兼长地质史者,序述地文,不妨涉及地质史,以收引证之效,但莫忘以地形为目标。专攻地形学者,亦不能完全脱离地质史而独立”。这里,他论述了地形学与地质学的关系,地质学者和地理学者研究地文可能根据各自的专长有所侧重,但都要注意地质学与地理学的结合。这是很有见地的,意味深长的。对后学有着刻骨铭心的教益。在准平面之比较一节中,以美国东部新英格兰高地的准平面研究历史为例,说明准平面的先后与交接问题。以此推知相隔千里不同区域准平面的对比,必须审慎。在河成梯阶地之比较一节,分别指出冲积阶(含纯由冲积物组成和有薄层冲积物覆盖的岩阶)和岩阶的地文意义,对称的和不对称的冲积阶的成因,地壳运动和河流水量增减在冲积阶形成中的作用,要区别对待。还指出河成阶地的区域对比要小心谨慎。最后,在地文区一节,将地文区定义为:“地质构造、自然作用与发育阶段,三者相同之区域。其主要地形现象,必是一致之状态。质言之,亦即地文发育史相同之区域也。是为地文区,亦称自然区。”他还以美国地文区划分为例,说明不同级别地文区的划分原则。而“地形过于错综复杂,不易集合成区者,则以土壤气候地形及地质构造合而观之,以求其共同之特点可也。”他转而述说:“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故于地文区之分析,颇有研究余地。”接着他列举翁文灏著述矿产地质志,先叙述全国地形区,张其盷编述本国地理,亦先分全国为若干地形区,克雷曼编著中国地理基础,梭颇编著中国土壤,均涉及中国地形区。“最近黄秉维编著高中本国地理亦按自然区叙述一切,参考不谓不周。然对于区域地形之材料,略嫌缺乏。”叶良辅此文发表于1940年,而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英文原著于193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当时叶是不可能见到的。李四光在这部著作中也是以中国自然(地形)区为开篇的。叶良辅在文末指出:“总之中国地形之可以分区毋论矣。蒙新高原、康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河平原、皆是荦荦卓著也。但各区之详情如何,地文史如何,其他各地以如何分区为最合理,则处处有困难,有问题。据黄先生参考所及,关于边疆区域之地文材料反优于本部各省,而国人对于本部之地质工作实多于边疆区之工作,此中参差,必是工作时之目标不同有以致之。试查地质报告,往往有地形一章叙述山河形势,但于山河与地质构造之关系,有详明之叙述者,则甚鲜。故吾辈以后欲于地形学有所贡献,当知如何致力也。”这就是叶良辅下决心培养20名中国地形学者的原动力。叶良辅还有《科学方法之研讨》和《科学方法与地学研究》诸文,当另行介绍。三、培养我国一代地貌学家叶良辅从1938年起就一直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浙大史地系由竺可桢首创,以历史与地理合一系,在国内谨有。系主任张其盷是人文地理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化情有独钟。叶良辅作为一位地质学家在史地系任教,实属不易,他曾开设普通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地质课程,还开设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的教授较为稀缺,地形学是介于地质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学问。叶良辅留美时除学习地质学以外,还随美国著名地形学家DWJohnson学习地形学,打下了这方面的基础。叶良辅还是浙江大学研究院史地学部的地形学组首席导师,精心培养了一批青年学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地貌学的骨干力量,并开拓了地貌学的若干新领域,他们又培养了大量新一代的中国地貌学家。1938年以前,我国地貌研究大多在地质调查时,由地质工作者附带进行,编写地质报告时列为地文期一节,而且是很不起眼的一节,或作为新生代地层的一部分——更新统也是一笔带过而已。这些论述是零碎的、片段的,显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是对区域地貌发育很少作全面的揭示。然而,区域地貌发育的研究这一现代地貌学的重要方面,当时在国外已经开展,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地貌学家,例如,叶良辅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曾随DWJohnson教授学习地貌学,DWJohnson 教授是著名的地貌学大师Davse 教授的学生,他自己也是著名地貌学家,更专长海岸地貌。而我国当时还没有一位专门从事地貌学研究的人员,叶良辅在浙江大学史地系担任教授,不时有一些部门聘他高就,都被婉辞。他常说:我国地质学界现在已经人才辈出,没有他的服务,地质学的进步不会受到重大的影响,但我国地理学正急需进步,因人才较少,他在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国家或许会有更大的贡献。他有多么敏锐的洞察力,有甘为人梯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叶良辅曾对他的弟子说,他计划培养20名左右的中国地貌学家,以推动中国地貌学的发展。叶良辅培养地貌学研究人才的办法是招收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给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高等地貌学课并开专题讲座,如“地形研究指要”、“科学方法与地学研究”、“中国瀚海盆地”、“美国阿帕拉契亚山”等。这些讲座贯穿地质史、地文史,从内动力构造变化到外动力流水和风沙等地貌过程,全面地加以分析和总结,还传播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使学子终生受用。叶良辅在浙江大学任教从1938年至1949年,在11年时间里培养了地貌学研究生9人,他们是严钦尚、丁锡祉、沈玉昌、杨怀仁、施雅风、蔡仲瑞、陈述彭、陈吉余和李治孝。他们研究论文都是由叶良辅根据当时的条件,学生情况与本人商量而定。叶良辅特别重视学生的野外调查能力的培养和室内分析能力的训练,对论文认真审读,后发式地进行指导,反复修改。这批20世纪40年代毕业的研究生大多在地理界服务。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地理界的后起之秀,研究中国地貌学的骨干。严钦尚是叶良辅培养的第一位地貌学研究生,毕业后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随地理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后一度调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任教。他是华东师范地理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第四纪沉积学。丁锡祉为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曾在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授。他在区域地貌、冰缘地貌方面有很深造诣。沈玉昌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地貌研究室主任,长期致力于河流地貌学研究。如果他不是过早逝世,或许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合适人选。杨怀仁是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研室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毅然从英国回来,在南京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地貌学专业,从1954年开始至今已培养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本科生60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20多名。他在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领域做了不少开拓性的研究,如第四纪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第四纪冰川与冰缘地貌、构造地貌等。陈述彭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地貌区划和地貌制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有很深造诣。他参与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施雅风是中国科学院寒区和旱区地理研究所和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现代冰川调查和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由他主持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冰川与冻土研究所,该所后与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合并为寒区和旱区研究所,他任名誉所长。陈吉余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河口与海岸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随地理系调入华东师大。他开创了我国河口与海岸动力地貌研究的新领域,为海港建设和滩涂利用及开发作出了贡献。蔡仲瑞为原水电部水电总局总工程师,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程,与谷德振共同组织工程地质人员,根据水电单位提供的120项工程的总结资料(到现场查勘30项),总结出版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一书。李治孝是原浙江省地质矿产厅教授级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曾参与负责筹建浙江大学地质系,一度担任副系主任。他在浙江地质矿产的调查、研究和应用,地质教育方面,均卓有成绩。此外,叶良辅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主任兼代所长时,曾对丁骕从事地貌研究给以鼓励和掖助,丁骕后来在地貌学上的成就一部分实出于叶良辅之赐。其他如地理学家赵松乔、谢觉民、杨利普和海洋学家毛汉礼等,也都在浙大史地系就读时,得到过叶良辅的指导。叶良辅生前曾对他的学生说过:“我们教导的诸位,是否成功,要看诸位毕业之后,做人做事的成绩如何。诸位的成绩远在若干年后,才可明白,所以我们是否成功,亦须等到若干年后,才见分晓。”我们可以告慰他的是,他的学生真的在若干年后个个作出了骄人的成绩,他学生的学生也作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叶良辅不愧是中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四、几点说明1)有人在阐述丁文江、翁文灏与李四光的友谊时,举例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刚成立时,缺少高级研究人员,翁文灏将叶良辅与李捷从中央地质调查所调动到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这件事有些出入,中研院地质所成立于1928年1月,李四光和翁文灏都是筹备委员,李四光兼任所长。李捷当时在周口店主持发掘,将李捷调给中研院地质所,发掘工作交给了贾兰坡主持。然而,叶良辅1927年已离开地质调查所,1927~1928年担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兼教授,并受同学朱庭祜之邀筹建两广地质调查所,1928年,中研院地质所成立后,才调任该所研究员。所以,叶良辅在中研院地质所任职,不能说是翁文灏支持李四光。2)叶良辅的学生、在天津做中学教师的张颖秋回忆叶师时写道:“叶师有学识,有能力,具有刚直不阿的性格,这在旧社会里常会遭到人们的嫉妒和受压制。据说他曾因一句什么话得罪过翁文灏,以致后来处处受刁难,永无出头之日。”我们推想,叶良辅离开地质调查所,去中山大学地质系任职,是否是这个原因,或是原因之一,尚待有更可靠的资料才能弄清。可是,当时中山大学的校长是朱家骅,朱与翁是好友,而叶去中大是任教授兼系主任,后来在中研院地质所任研究员,李四光离所时代行所长职务。也就是说朱家骅和李四光是看重叶良辅,在浙大史地系,系主任张其盷赴美深造时,竺可桢校长任命叶良辅为史地系系主任,可见在浙大他也是受到重视的。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受聘为浙大地理系主任。因此,张颖秋所说得罪了翁文灏,以致后来处处受刁难,永无出头之日,是张长期在天津的中学任教,对地质地理界的情况不熟悉的缘故。3)本文的写作参考了我的老师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杨怀仁为他的老师逝世40周年主编的《叶良辅与中国地貌学》。由于这本书出版较早,又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的书,印数又少,地质界读到的人不多。而地质界撰写叶良辅生平的文章在叶对中国地貌学的贡献又了解不多,笔墨较少。因此,我不揣冒昧,除了参阅该书外,将我所知叶的学生的情况补充进去,说明中国地貌学的主要力量在地理界,以使读者了解叶良辅确是中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

假如百度知道的答案可以用百度币悬赏,你是不是也会说,“钱有的是”?原创论文,不会因为你给多少悬赏而轻易转让的,即使写玩了,估计百度限定的15天也早都过去了,所以,楼主在这里提问空耗时间,还不如拿着一沓钞票到文科生堆里面,就像星爷在逃学威龙里一样,看看有没有一呼百应的效果。在百度里面,不要问论文,最好不要问原创论文,自始至终,百度知道在解决问原创论文的问题上,解决率不超过1%,即使有,很多也都是复制过来的,知道网友们几乎不会提供这样问题的解答的。

中国地貌论文5000字开头的作者是什么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疆域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优 越 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3)濒临的海洋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0�5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千米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图片取自国家测绘局网站) 几百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历史上此一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貌。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杨怀仁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科学家,对环境变迁及全球变化也有独到的研究成果。1940年代他对贵州高原的地貌分期与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195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第四纪冰缘现象;1960年代初发现 “天山小冰期”并对天山及其他地区近代冰缘作用和堆积过程进行了研究;1970年代建立造貌运动等内力作用与中国地貌发展的理论;1980年代初发表中国自然环境演变的长篇论文,在国内首次提出中国的古季风问题以及中西部气候地貌与堆积差异的机理;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主要对中国气候及海面变化、中国第四纪环境演变规律及未来环境变化趋势预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990年代重点对气候与海面突变问题、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区域地生态系统变化等课题进行了研究。杨怀仁教授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广泛引用,得到国际同行学者的普遍赞誉,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我的家乡——山东 山东简称“鲁”或“齐鲁”。东临海洋,西靠大陆。水平地形分为半岛和大陆两部分。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庙岛群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部是起伏和缓、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为鲁东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为鲁西北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南,京杭大运河以东,是全省地势最高、山地面积最广的地区。主峰在千米以上的泰、鲁、沂、蒙诸山构成全区的脊背。鲁东丘陵区位于沭河、潍河谷地以东,三面环海。除海拔700米以上的崂山、昆嵛山、艾山等少数山峰耸立在丘陵地之上。 山东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山东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龙山陶书”,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拥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这里还是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山东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对中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仍然是中外军界和商界推崇的经典。 山东省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境内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点约493处,古建筑、古遗址3万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9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构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山东旅游独特的风格。 山东旅游把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基本形成了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山水圣人”旅游区;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风光旅游区;以潍坊市区为中心,以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区;以淄博齐国故城、殉马坑、蒲松龄故居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自然风貌为主体的东营黄河口旅游区;以水浒故事为主线;以梁山、阳古为重点的“水浒”旅游线。 简称:鲁 省会:济南 位置:山东省是我国10个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大致介于北纬34°22′52〃至38°15′02〃,东经114°19′53〃至122°43′之间。 面积:全省面积67万平方公里。 人口:全省人口共8000多万。 行政区划分:山东省现辖17个市地,139个县、市、区。其中地级市15个、地区2个、县级市33个、市辖区45个、县61个。 景观:泰山、曲阜、烟台、威海、蓬莱、青岛。 济南,百泉汇集,以“泉城”美誉蜚声海内外。境内的长清灵岩寺和历城四门塔,历史悠久,文化价值极高。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故里,儒家学说的发祥地,孔庙,孔府,孔林规模宏大,文物荟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首”,雄伟壮丽的风光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象征着中华之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山东的海岸线上,分布着风光绮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前海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鱼果之乡”烟台,“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 山东中部,民俗风情丰富多彩,“世界风筝都”潍坊的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石家庄民俗旅游等卓有特色。以古老齐文化著称的古齐国都城淄博,拥有齐国故城遗址,东周殉马坑,齐长城遗址等古迹。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山东汇入渤海,黄河入海口自然风光壮丽奇特,令人叹为观止。而梁山水泊遗址,菏泽的牡丹,聊城的光岳楼,铁塔,德州的苏禄王墓,枣庄万亩石榴,微山湖山湖十万亩荷花以及古运河游等也都各具特色。

我们有专业的团队,原创论文,包你满意

中国地貌论文5000字开头的作者有哪些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疆域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优 越 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3)濒临的海洋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0�5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千米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图片取自国家测绘局网站) 几百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历史上此一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貌。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浦庆余(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学界的老人都知道叶良辅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地质学家,袁复礼是我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叶良辅也是我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为什么呢,私以为叶良辅长期患肺病,又长期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他培养的地貌学研究生又大多任职于地理界。一位地质学者任职于地理界,往往非但不被地质界而且也不被地理界重视,而横跨学科的人才却是最难得的人才。一、叶良辅的生平概要叶良辅(1894~1949),字左之,祖籍浙江杭县,出生在杭州,从杭州盐务小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中学。在读中学期间,深为在该校任教的丁文江器重。丁文江于1913年受聘为工商部矿政司佥事、地质科科长,创办地质研究所,专事培养地质人才,叶良辅即考进地质研究所学习。三年后,叶良辅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入工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他在毕业时撰写的《北京西山地质志》于1920年出版。同年1月被派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进修,除了学习地质方面的课程外,还随DWJohnson教授学习地形学。192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并于当年7月回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其间曾一度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至1928年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和教授,并受同学朱庭祜之邀,共同创建两广地质调查所。1928~1937年受聘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员。李四光有病时和去北京大学讲课时,由叶代理所长职务。后因工作劳累、生活艰苦,叶良辅在1936年患了肺病,不得已在杭州家中养病。1937年夏,抗战爆发,淞沪沦陷,叶良辅举家避居诸暨乡下,1938年初应聘担任浙江大学史地系地质学教授。于当年4月携眷随校西迁,先至江西泰和,再至广西宜山,最后抵达贵州遵义,沿途饱受风霜,备受艰难,以致病又加剧,但他一直带病工作。1943年暑期后,史地系主任张其盷赴美讲学,校长竺可桢改聘叶良辅为史地系主任,并负责史地研究所工作。叶良辅一般主持系务会议和所务会议,研究处理重大问题,而将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具体系务工作分别交给李洁非和严德一帮助办理。1945年张其盷返校后,叶良辅才得以卸去重担。抗战胜利后,1946年暑期,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叶随校东返。按学校规定,回杭州后休假一年,但叶良辅的研究工作却一直没有间断。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不久受聘为浙江大学地理系主任,羸弱之体承受不了繁忙劳累的工作和学习,终因大病,于1949年8月17日下午2时溘然长逝,享年56岁。二、叶良辅在地貌学方面的成就讲叶良辅在地质学上的成就,就会想到我国首部区域地质著作《北京西山地质志》和《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质构造及地文史》,以及他在火成岩方面的成就。对他在地貌学方面的成就,几乎无人提及,或只是一般性地提及,着墨不多。《北京西山地质志》分五章,引言,第一章地层系统,第二章火成岩,第三章构造地质,第四章地文,第五章经济地质,附录石景山附近永定河迁流辩。有将近1/5的篇幅论述地文发育,这在区域地质著作中是少见的。北京西山的地文期,叶良辅多参照维理士和安得生的研究。与谢家荣合著之《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质构造及地文史》主要讲的是地文史,实际上是一篇长江中下游古地理发展史和地貌发育史的论文。还有与喻德渊合著的《山东海岸变迁之初步观察及青岛一带火成岩之研究》等。编著《瀚海盆地》一书。叶良辅在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干燥区地貌,以及新生代古气候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叶良辅为研究生编写的《地形研究指要》是他研究地形的方法论总结,也是一篇地形研究法的简论。他在引言中说:“地形研究,除基本学识之外,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头脑清楚,思虑周密;二、身体强健。更有附带条件:地形测量准确,地图精良。在决定地形之因素一节指出决定地形的基本因素有三:①内外营力及其作用;②岩石性质;③地质构造。在成因的地形态一节,将地形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类,又可概括为侵蚀类和沉积类。在地形发育阶段与侵蚀轮回一节,阐述了平衡剖面、准平原、泛平原的概念,介绍了台维斯的河成侵蚀轮回、风成侵蚀轮回、海成侵蚀轮回和冰成侵蚀轮回等。在地文史一节阐述了地文史可分为单式地形和区域地形变迁史,‘地文史之重心’,在于地形史实之继承程序每期之史实,现在确有地形现象为之证明者。按地形现象,为地质历史最近之一幕,故地文史与地质史应有互相重复之处,或畛域固难分清。”还指出“地文史与古地理学又有重复”。还意味深长地说:“区域地形之变迁,非始于内营力之消长,如造山陆诸运动,岩浆侵入喷出之类。即基于外营力之变换,如河流作用之继以冰川作用,冰川作用之继以海蚀作用等是也,变迁之时代,地形学者可以不问,而变迁之先后,不能不顾。兼长地质史者,序述地文,不妨涉及地质史,以收引证之效,但莫忘以地形为目标。专攻地形学者,亦不能完全脱离地质史而独立”。这里,他论述了地形学与地质学的关系,地质学者和地理学者研究地文可能根据各自的专长有所侧重,但都要注意地质学与地理学的结合。这是很有见地的,意味深长的。对后学有着刻骨铭心的教益。在准平面之比较一节中,以美国东部新英格兰高地的准平面研究历史为例,说明准平面的先后与交接问题。以此推知相隔千里不同区域准平面的对比,必须审慎。在河成梯阶地之比较一节,分别指出冲积阶(含纯由冲积物组成和有薄层冲积物覆盖的岩阶)和岩阶的地文意义,对称的和不对称的冲积阶的成因,地壳运动和河流水量增减在冲积阶形成中的作用,要区别对待。还指出河成阶地的区域对比要小心谨慎。最后,在地文区一节,将地文区定义为:“地质构造、自然作用与发育阶段,三者相同之区域。其主要地形现象,必是一致之状态。质言之,亦即地文发育史相同之区域也。是为地文区,亦称自然区。”他还以美国地文区划分为例,说明不同级别地文区的划分原则。而“地形过于错综复杂,不易集合成区者,则以土壤气候地形及地质构造合而观之,以求其共同之特点可也。”他转而述说:“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故于地文区之分析,颇有研究余地。”接着他列举翁文灏著述矿产地质志,先叙述全国地形区,张其盷编述本国地理,亦先分全国为若干地形区,克雷曼编著中国地理基础,梭颇编著中国土壤,均涉及中国地形区。“最近黄秉维编著高中本国地理亦按自然区叙述一切,参考不谓不周。然对于区域地形之材料,略嫌缺乏。”叶良辅此文发表于1940年,而李四光的《中国地质学》英文原著于193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当时叶是不可能见到的。李四光在这部著作中也是以中国自然(地形)区为开篇的。叶良辅在文末指出:“总之中国地形之可以分区毋论矣。蒙新高原、康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河平原、皆是荦荦卓著也。但各区之详情如何,地文史如何,其他各地以如何分区为最合理,则处处有困难,有问题。据黄先生参考所及,关于边疆区域之地文材料反优于本部各省,而国人对于本部之地质工作实多于边疆区之工作,此中参差,必是工作时之目标不同有以致之。试查地质报告,往往有地形一章叙述山河形势,但于山河与地质构造之关系,有详明之叙述者,则甚鲜。故吾辈以后欲于地形学有所贡献,当知如何致力也。”这就是叶良辅下决心培养20名中国地形学者的原动力。叶良辅还有《科学方法之研讨》和《科学方法与地学研究》诸文,当另行介绍。三、培养我国一代地貌学家叶良辅从1938年起就一直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浙大史地系由竺可桢首创,以历史与地理合一系,在国内谨有。系主任张其盷是人文地理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化情有独钟。叶良辅作为一位地质学家在史地系任教,实属不易,他曾开设普通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地质课程,还开设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的教授较为稀缺,地形学是介于地质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学问。叶良辅留美时除学习地质学以外,还随美国著名地形学家DWJohnson学习地形学,打下了这方面的基础。叶良辅还是浙江大学研究院史地学部的地形学组首席导师,精心培养了一批青年学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地貌学的骨干力量,并开拓了地貌学的若干新领域,他们又培养了大量新一代的中国地貌学家。1938年以前,我国地貌研究大多在地质调查时,由地质工作者附带进行,编写地质报告时列为地文期一节,而且是很不起眼的一节,或作为新生代地层的一部分——更新统也是一笔带过而已。这些论述是零碎的、片段的,显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是对区域地貌发育很少作全面的揭示。然而,区域地貌发育的研究这一现代地貌学的重要方面,当时在国外已经开展,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地貌学家,例如,叶良辅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曾随DWJohnson教授学习地貌学,DWJohnson 教授是著名的地貌学大师Davse 教授的学生,他自己也是著名地貌学家,更专长海岸地貌。而我国当时还没有一位专门从事地貌学研究的人员,叶良辅在浙江大学史地系担任教授,不时有一些部门聘他高就,都被婉辞。他常说:我国地质学界现在已经人才辈出,没有他的服务,地质学的进步不会受到重大的影响,但我国地理学正急需进步,因人才较少,他在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国家或许会有更大的贡献。他有多么敏锐的洞察力,有甘为人梯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叶良辅曾对他的弟子说,他计划培养20名左右的中国地貌学家,以推动中国地貌学的发展。叶良辅培养地貌学研究人才的办法是招收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给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高等地貌学课并开专题讲座,如“地形研究指要”、“科学方法与地学研究”、“中国瀚海盆地”、“美国阿帕拉契亚山”等。这些讲座贯穿地质史、地文史,从内动力构造变化到外动力流水和风沙等地貌过程,全面地加以分析和总结,还传播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使学子终生受用。叶良辅在浙江大学任教从1938年至1949年,在11年时间里培养了地貌学研究生9人,他们是严钦尚、丁锡祉、沈玉昌、杨怀仁、施雅风、蔡仲瑞、陈述彭、陈吉余和李治孝。他们研究论文都是由叶良辅根据当时的条件,学生情况与本人商量而定。叶良辅特别重视学生的野外调查能力的培养和室内分析能力的训练,对论文认真审读,后发式地进行指导,反复修改。这批20世纪40年代毕业的研究生大多在地理界服务。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地理界的后起之秀,研究中国地貌学的骨干。严钦尚是叶良辅培养的第一位地貌学研究生,毕业后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随地理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后一度调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任教。他是华东师范地理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第四纪沉积学。丁锡祉为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曾在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授。他在区域地貌、冰缘地貌方面有很深造诣。沈玉昌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地貌研究室主任,长期致力于河流地貌学研究。如果他不是过早逝世,或许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合适人选。杨怀仁是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研室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毅然从英国回来,在南京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地貌学专业,从1954年开始至今已培养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本科生60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20多名。他在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领域做了不少开拓性的研究,如第四纪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第四纪冰川与冰缘地貌、构造地貌等。陈述彭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地貌区划和地貌制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有很深造诣。他参与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施雅风是中国科学院寒区和旱区地理研究所和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现代冰川调查和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由他主持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冰川与冻土研究所,该所后与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合并为寒区和旱区研究所,他任名誉所长。陈吉余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河口与海岸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随地理系调入华东师大。他开创了我国河口与海岸动力地貌研究的新领域,为海港建设和滩涂利用及开发作出了贡献。蔡仲瑞为原水电部水电总局总工程师,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程,与谷德振共同组织工程地质人员,根据水电单位提供的120项工程的总结资料(到现场查勘30项),总结出版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一书。李治孝是原浙江省地质矿产厅教授级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曾参与负责筹建浙江大学地质系,一度担任副系主任。他在浙江地质矿产的调查、研究和应用,地质教育方面,均卓有成绩。此外,叶良辅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主任兼代所长时,曾对丁骕从事地貌研究给以鼓励和掖助,丁骕后来在地貌学上的成就一部分实出于叶良辅之赐。其他如地理学家赵松乔、谢觉民、杨利普和海洋学家毛汉礼等,也都在浙大史地系就读时,得到过叶良辅的指导。叶良辅生前曾对他的学生说过:“我们教导的诸位,是否成功,要看诸位毕业之后,做人做事的成绩如何。诸位的成绩远在若干年后,才可明白,所以我们是否成功,亦须等到若干年后,才见分晓。”我们可以告慰他的是,他的学生真的在若干年后个个作出了骄人的成绩,他学生的学生也作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叶良辅不愧是中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四、几点说明1)有人在阐述丁文江、翁文灏与李四光的友谊时,举例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刚成立时,缺少高级研究人员,翁文灏将叶良辅与李捷从中央地质调查所调动到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这件事有些出入,中研院地质所成立于1928年1月,李四光和翁文灏都是筹备委员,李四光兼任所长。李捷当时在周口店主持发掘,将李捷调给中研院地质所,发掘工作交给了贾兰坡主持。然而,叶良辅1927年已离开地质调查所,1927~1928年担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兼教授,并受同学朱庭祜之邀筹建两广地质调查所,1928年,中研院地质所成立后,才调任该所研究员。所以,叶良辅在中研院地质所任职,不能说是翁文灏支持李四光。2)叶良辅的学生、在天津做中学教师的张颖秋回忆叶师时写道:“叶师有学识,有能力,具有刚直不阿的性格,这在旧社会里常会遭到人们的嫉妒和受压制。据说他曾因一句什么话得罪过翁文灏,以致后来处处受刁难,永无出头之日。”我们推想,叶良辅离开地质调查所,去中山大学地质系任职,是否是这个原因,或是原因之一,尚待有更可靠的资料才能弄清。可是,当时中山大学的校长是朱家骅,朱与翁是好友,而叶去中大是任教授兼系主任,后来在中研院地质所任研究员,李四光离所时代行所长职务。也就是说朱家骅和李四光是看重叶良辅,在浙大史地系,系主任张其盷赴美深造时,竺可桢校长任命叶良辅为史地系系主任,可见在浙大他也是受到重视的。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受聘为浙大地理系主任。因此,张颖秋所说得罪了翁文灏,以致后来处处受刁难,永无出头之日,是张长期在天津的中学任教,对地质地理界的情况不熟悉的缘故。3)本文的写作参考了我的老师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杨怀仁为他的老师逝世40周年主编的《叶良辅与中国地貌学》。由于这本书出版较早,又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的书,印数又少,地质界读到的人不多。而地质界撰写叶良辅生平的文章在叶对中国地貌学的贡献又了解不多,笔墨较少。因此,我不揣冒昧,除了参阅该书外,将我所知叶的学生的情况补充进去,说明中国地貌学的主要力量在地理界,以使读者了解叶良辅确是中国地貌学的一代宗师。

地理名人-黄秉维简介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奠基者 ——黄秉维院士1913年2月1日生于广东惠阳淡水。 1928年秋考入中山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中山大学本科。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金质优学奖章。 1934年—1935年获洛克菲勒文教基金会奖学金,在北平地质调查所研究山东海岸,提出海岸下沉的证据,修正了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关于中国长江以北海岸属上升性质的论点。 1935年—1938年,应丁文江、翁文灏先生之邀,在地质调查所和地质研究所编撰《中国地理》(长篇)与《高中中国地理》。 1938年—1942年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讲师、副教授。 1942年—1949年在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先后任专员、专门委员、简任技正、研究委员。承担并主持中国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计划水库调查、长江三峡和黄河下游多目标流域规划等任务。 1949年—1953年,任南京市生产建设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工业部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工矿普查组主任、基本建设处副处长。1950年夏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副主任。1953年调地理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代理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0年以来,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大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长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56—1979年)、理事长(1980—1991年)和名誉理事长(1991—),并长期担任《地理学报》(1964—1984年)和《地理研究》(1982—1992年)主编。 1964年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通讯院士(后改为院士)。1979年当选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1980年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名誉通讯会员,1980年被聘为国际山地学会顾问。 黄秉维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贡献 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黄秉维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注视国际研究动向和趋势,提倡学科间交叉和渗透,强调综合研究,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为经济建设,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并身体力行。 自50年代以来,黄秉维不断开拓并指导了自然地理的许多综合性研究工作,如中国自然区划、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保持、华北水利与农业、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他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 黄秉维对中国自然区划的研究始于30年代末,40年代发表的“中国之植物区域”及“中国之气候区域”,在中国早期部门区划中具有开拓意义。1959年主编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则为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国内外迄今未见类似著作。中国自然环境异常复杂,在众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下,客观上存在着地带性规律难以辨识的困难。黄秉维这一专著揭露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存在,这对于中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突破。60年代和80年代,他对原有方案进行了简化和修订,更便于应用,强调将区域单元作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来认识,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此项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成果几十年来一直被农、林、水、牧、军事等部门广泛应用。 早在50年代后半期,黄秉维就提出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方向。这比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开展类似的研究约早20多年。其后又提出应当围绕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及其相互关系试验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农田自然生产潜力”的理论和方法。黄秉维为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影响了中国自然地理学界的几代学者。 黄秉维1953年首次完成黄河中游土壤侵蚀方式分类,编制出中国第一幅1:400万黄河中游土壤侵蚀分区图。这些工作至今仍是黄土高原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水利部门编制的有关规划中至今一直沿用黄秉维当年的分区方案和说明,为中国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治理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秉维重视中国东部坡地的利用和改造,指出既要防止土壤侵蚀及土壤物理性质变坏,又要使土壤养分供应不减少;坡地改良利用在战略上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最大限度提高一面坡或一小流域的持续生产力,最好的途径是凭借速生植物除害兴利,为坡地利用与改良指明了方向。 作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先驱者,黄秉维主张反复利用bottomup和topdown方法,按照自然区划来观察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危险地带开展研究,要研究中国在农、林、牧业和能源利用方面对于全球变暖问题所应采取的积极对策和措施。他指出地理学有必要研究适合中国情况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以50年为主要目标时间,以此带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在地球系统中应以陆地系统及其与大气、海洋的外延叠合为工作重点,并冶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为一炉。这些意见均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和工作指南。 综上所述,黄秉维院士开拓并指导了我国自50年代以来的自然地理许多综合性研究,成就卓著,推动了我国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为农林牧水及军事等部门的重要参考资料,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黄秉维是我国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中国地貌论文5000字开头的作用

古人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鲁迅也曾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写起来就会很快。有的人不重视写作前的准备,对所写的对象只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急于动笔,在写作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弄得次序颠倒,手忙脚乱,或做或掇,时断时续,结果反而进展缓慢。所以,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下笔之后,则要坚持不懈地一口气写下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这是许多文章家的写作诀窍。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边写边琢磨词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来查半天字典。这样写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断。其实,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无关大局。暂时不必去改动它,等到全部初稿写成后,再来加工不迟。鲁迅就是这样做的,他在《致叶紫》的信中说:  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在创作的途中,一面炼字,真要把感兴打断的。我翻译时,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些字空起来,仍旧译下去,这字待稍暇时再想。  否则,能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对我们写毕业论文也极有启发。

地理美育是指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教育方法,它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地理教学在优美艺术气氛中实施的过程。地理美育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美育能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地理学科中涉及自然美、人为环境美的内容十分丰富,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通过教学,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其效果远远超过单纯的说教。2.地理美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地理集聚精华,展示特色,现其原理,谁不向往闻名中外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谁不好奇神秘奥妙的宇宙天空、海洋大漠?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向往欲时,教师随即指出,你怎样去了解?又怎样去欣赏、评价呢?地理知识可以告诉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3.地理美育能使学生受到艺术教育。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环境,身边的美好事物常被我们忽略,当我们仔细观察时,就会发现这些地理事物是那么美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身边的地理事物,比如,带学生去参观学校附近一处古迹,或者看一座古建筑,或游览一处风景区,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平常中的美,学生就能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4.地理美育能激发追求美的良好愿望。自然环境美、人为环境美、教师的形象美、举止美、语言美、板书美、绘图美和心灵美等等,都能够激发学生向往和追求美的良好愿望。久而久之,就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地理教育中如何使美育得到渗透和实施,还需要从以下诸方面做起:1.以地理教师自身的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应以自身美的素质、美的教学艺术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美的活动中,在美的环境和气氛中,学会审美,提高美的鉴赏力。2.诱发美感,激发求知欲,启迪思维。为了消除人们对地理的误解,还地理的本来面目,教师可以从学生步入地理世界的第一天开始,就采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参观、访问、调查等来体现地理的美,使学生在地理美的陶冶之中,唤起探索地理美的兴趣,强化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另外,富有美感的教学内容和外部学习环境,能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活跃思维、开展想象。富有美感的地理板图和电化教学手段等,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转化。3.运用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美能力。课堂语言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优美的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良好载体,而且是塑造美、体现美的美育源泉。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常常表现为:讲授新课善于引人入胜,课堂提问能够启发思维;巩固已学知识善于回答学生疑问,逐一分析讲深讲透;教学重点再三强调,知识难点讲解通俗易懂;描述地理事物字斟句酌,地理用语准确无误;辅导自学激发兴趣,教学语调抑扬顿挫。这种语言艺术是一种才华,是一种力量,是需要经历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和磨砺才能掌握的。这是培养学生审美、创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总之,地理教育中的美育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课题,应该进行探索实践。地理教师应该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