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大赛

发布时间:2024-07-04 08:53:4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大赛

荣获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奉献奖”,1993年至2003年主编广西高校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教材奖、教育部评为合格教材,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奖,论文“‘三个代表’思想进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材的思考”荣获国家民委教育司全国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专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研究》荣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荣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自治区三等奖。

主持或参与完成10余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工作。在《中国高等教育》、《学海》、《中国青年研究》、《甘肃社会科学》、《江苏高教》等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参编通用教材一部,多篇论文和研究成果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奖、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江苏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以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主持在研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资助项目一项,参与在研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曾获“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  1、国家级:1998年被国家档案局评为“为本单位达到科技事业单位‘国家二级’档案管理标准做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2、市 级:1)1996—1999年连续四年被重庆市委组织部评为“党刊优秀发行工作者” 2)2004年被重庆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团市委、市教委等多部门联合评为“重庆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3、校 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资助工作先进个人”、“少数民族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军训优秀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暑期‘三下乡’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  论文获奖  1、“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网络平台为例”(第一作者 )获校“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喜迎党的十八大和学校第二 次党代会理论研讨会”征文一等奖。(2012年10月)  2、“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强化高校辅导员贴近学生育人功效——以西南大学辅导员进驻学生园区为例”(第二作者)、“论弘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第二作者) 分别获”西南大学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三等奖。 (2011年6月)  3、“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独立)获“西南大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研讨会”论文一等奖。(2009年1月)  4、“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独立) 获“校建党84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三等奖(2005年)  5、“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 实现高校德育创新”(独立)获“第八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2003年)  6、“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探索高校德育工作新思路”(独立)获校“三个代表”征文比赛一等奖 (2003年)  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独立)获西南师范大学1997--1999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大赛官网

大学生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而人们在价值追求上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构成了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内容。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价值观有自觉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包含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其核心内容和最高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特殊观念系统。进一步说,它是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特有的形式,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领域,还是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地存在着价值问题。人们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些问题,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都是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内容。社会意识归根到底反映社会存在。人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同他们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条件相联系的,是基于自身利益和需要的产物。正因为如此,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价值观就有了自觉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一种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条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 价值观对主体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人的信念、信仰、理想总是像心目中的“坐标”、“天平”和“尺子”一样,随时都在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同时,国家和社会也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它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为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往往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目前,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在世界上,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之间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冲突,在国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影响也日益突出。在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空前伟大的事业,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主导价值观,作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推动力的共同理想、信念,为我们事业的成功提供有力的精神保证。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正在走自己民族振兴之路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高举起自己的旗帜,切实加强主导价值观的建设,以使我们在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一等奖(共4名)(排名不分先后,下同)湖南大学:《发挥影视文化的育人功能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南京理工大学:《凝炼国防教育文化特点 营造创新和谐育人氛围》中国海洋大学:《飞翔的海鸥——海鸥剧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南京晓庄学院:《“国旗下讲话”:晓庄独特的文化景观》二等奖(共10名)北京师范大学:《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湘潭大学:《突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构筑校园文化建设的立体工程》浙江大学:《树育人理念 创特色文化——宿舍文化建设成果》武汉大学:《项目运作激发活力 品牌战略带来繁荣——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华南理工大学:《弘扬高雅艺术 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并举 构建财经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长安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天津工业大学:《铸造校魂 培育英才——天津工业大学以弘扬学校精神为主题建设高品质校园文化》西北师范大学:《以学分制的方式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湛江师范学院:《推崇名师 追求学术——“学术人生”系列访谈节目的策划与效应》三等奖(共20名)东北大学:《以爱国爱校教育为主线,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东华大学:《魅力校园 人生讲坛》复旦大学:《复旦的学生传媒:从一种现象到一种文化》中南大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载体、机制、内容与方法的全面创新》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成电讲坛”育人功能 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东南大学:《全员参与 多空间展示 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人文素质平台》天津大学:《多彩校园文化交融科学殿堂》华中科技大学:《推进三大融合 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筑地学特色校园文化 弘扬艰苦奋斗大学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弘扬北航精神 创新文化育人机制 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天津商学院:《突出抓好艺术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中州大学:《培养毕业生爱校意识 形成母校情结 升华感恩情怀》南京师范大学:《浇树要浇根 成人先诚心——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本科生诚信教育特色活动》山东滨州职业学院:《高扬“文化兴院”旗帜 搭建“文化育人”平台 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武汉科技大学:《系统开展感动教育工程 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武汉工业学院:《打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品牌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云南民族大学:《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各族青年团结进步》甘肃农业大学:《发挥宿舍潜在教育功能 努力推进公寓文化建设》新疆大学:《打造绿色大学的绿色使者——新疆大学环保公益活动蓬勃开展》新疆医科大学:《用特色文化打造魅力校园》优秀奖(共30名)中央财经大学:《铭榜样之精神 绘五彩之青春》东北师范大学:《走进“双百论坛” 感悟学术人生》同济大学:《繁荣以高雅艺术为主的多元校园文化 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山东大学:《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全面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基地建设展“魅力校园”新风采》中国矿业大学:《切实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合肥工业大学:《突出亮点,彰显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利用资源 打造精品 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华中农业大学:《一批绿色使者的绿之梦——绿色协会推动绿色文化建设纪实》天津财经大学:《强化主题实践 提高学生素质》天津医科大学:《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德高医粹医学人才》太原科技大学:《树科学工作思路,创一流校园文化》内蒙古大学:《弘扬社会主义旋律 构建清新校园文化》浙江师范大学:《实施“三化”运作 搭建四大平台 促进学子成长》宁波大学:《凝炼精神 打造品牌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福建师范大学:《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服务体系 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集美大学:《发挥学校历史传统优势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扬老区精神 育时代新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老区精神教育活动》湖北美术学院:《美育与德育相结合 人文与艺术相辉映》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全面塑内涵 以创新求发展 以专业为根本——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侧影》四川警察学院:《创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西昌学院:《创新校园文化 建设魅力校园 培育优秀人才》云南财经大学:《大力开展校园活动 推动校园文化蓬勃发展》云南农业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贵州师范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西藏大学:《围绕育人目标 开展丰富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西藏民族学院:《缔造魅力民族校园 营造温馨公寓文化》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京剧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塔里木大学:《胡杨深处惊现青春几缕亮色 大漠边陲昭显风景这边独好》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是一个专业多,老师多,学科建设优秀的学校。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4月,学校设有九院一部,开设了4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艺、教育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9月 ,学校有教师703人,外聘教师174人,折合专任教师总数为790人;职称结构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0人(其中正高职称64人,副高职称1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2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学位结构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 530 人。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4月,学校与华东交通大学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会计、翻译五个专业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科研成果截至2021年4月,三年来,学校获批省级科研立项八十余项,签订横向课题14项;发表高质量论文64篇,其中SCI/EI论文16篇,北大中文核心论文44篇。专利授权120项,1项科技成果获奖正在转化培育;论文《重大疫情促进大学生自立行为发展的方式研究》获2020年度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活动一等奖;《独立学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研究与实践》获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当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把它表述为数学式子,也就是数学模型,然后用通过计算得到的模型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这个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目录背景数学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应用数学建模的意义数学建模应用数学模型过程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模型应用起源进入西方国家大学在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2008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资料竞赛参考书国内教材、丛书国外参考书(中译本)专业性参考书数学建模题目两项题四项题数学建模相关数学建模的意义数学建模经验和体会最新进展数学建模应当掌握的十类算法背景 数学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应用数学建模的意义 数学建模 应用数学模型过程 模型准备 模型假设 模型建立 模型求解 模型分析 模型检验 模型应用起源 进入西方国家大学 在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2008年)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资料 竞赛参考书 国内教材、丛书 国外参考书(中译本) 专业性参考书数学建模题目 两项题 四项题数学建模相关 数学建模的意义 数学建模经验和体会最新进展数学建模应当掌握的十类算法展开 编辑本段背景数学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经济、金融、生物、医学、环境、地质、人口、交通等新的领域渗透,所谓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一种模拟,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划,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   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计算求解。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可谓是如虎添翼。数学建模应用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和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紧密相关的。数学的特点不仅在于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明确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它应用的广泛性,自从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各种问题的要求越来越精确,使得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数学科学的地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它正在从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后备走到了前沿。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数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扩充使得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数学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普遍实施的技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编辑本段数学建模的意义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这里的实际现象既包涵具体的自然现象比如自由落体现象,也包含抽象的现象比如顾客对某种商品所取的价值倾向。这里的描述不但包括外在形态,内在机制的描述,也包括预测,试验和解释实际现象等内容。   我们也可以这样直观地理解这个概念:数学建模是一个让纯粹数学家(指只懂数学不懂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的数学家)变成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甚至心理学家等等的过程。   数学模型一般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它常常是以某种意义上接近实际事物的抽象形式存在的,但它和真实的事物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描述一个实际现象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录音,录像,比喻,传言等等。为了使描述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事物就称为数学模型。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实验,但这些实验往往用抽象出来了的数学模型作为实际物体的代替而进行相应的实验,实验本身也是实际操作的一种理论替代。应用数学模型  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步。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要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资料,观察和研究实际对象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深厚扎实的数学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对实际问题的浓厚兴趣和广博的知识面。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数学建模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数学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它已成为现代科技工作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科技人才,数学建模已经在大学教育中逐步开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大学正在进行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和参加开放性的数学建模竞赛,将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许多院校正在将数学建模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数学建模教学法和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的新思路,与我国高校的其它数学类课程相比,数学建模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形式灵活,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高等特点,数学建模的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为了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数学建模课程指导思想是:以实验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工作。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经常性地想到用数学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尽量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当代高新科技成果的意识,能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以学生为主,教师利用一些事先设计好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和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 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学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创造一个环境去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举素质,强调的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知识与结果。接受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赛前培训的同学大都需要学习诸如数理统计、最优化、图论、微分方程、计算方法、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数学软件包的使用等等“短课程”(或讲座),用的学时不多,多数是启发性的讲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去学,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潜能。培训中广泛地采用的讨论班方式,同学自己报告、讨论、辩论,教师主要起质疑、答疑、辅导的作用,竞赛中一定要使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如Spss,Lingo,Mapple,Mathematica,Matlab甚至排版软件等。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大赛通知

试论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新途径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化知识素质,同时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思想觉悟。虽然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对问题的理解较深,但他们思想活跃,阅历浅,很容易受社会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容易产生一些不利于党的激进行为。 目前,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素质水准是良好的,但某些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应引起党务工作者的深思。有的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后这些人自然不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些人在党内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党性不纯的现象在部分党员身上都有体现表现。上述种种说明,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修养,不仅是理论上的需要,更是现实中的实际要求。下面就在入党前后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修养的途径谈几个浅见。 (一)入党前 对高校入学新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宣传党的理论、政策、方针。通过采取讲座、授课、党团活动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政治氛围,使大学生一进校就感受到党的教育,并逐步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共产主义信仰是人生的重要选择,启发学生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入党积极分子有入党的愿望,有加入先进组织的要求,在思想上、理论上有一定的基础,要对此类同学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原则,开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研讨、座谈等活动。 要加强对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教育。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是在思想上、政治上相对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中发展起来的优秀分子,对党的基本知识、纲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防止思想滑坡,教育断层的出现,还必须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学生党员的使命感、正义感、责任感,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二)入党后 对入党后的学生党员的监督和管理是学生党员素质建设的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管理,学生党员才能继续保持入党前的高度热情和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个环节松懈或放弃,学生党员就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管理,出现不学习理论、不坚持原则、不起模范作用的现象,甚至有的党员还会由于疏于教育和管理犯下错误,在群众中造成严重影响。防范胜于补漏,因此提高入党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意义重大。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教育大学生党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辩证准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政治观念性和识别能力,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对待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修养。教育大学生党员要不断地运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自己头脑中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把坚持远大的理想和现实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为完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使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积极工作。 加强组织纪律性的修养。教育大学生党员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观念和法制观念,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加强党的优良作风的修养。教育大学生党员要坚持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斗争。我们只有在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和继承革命老前辈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创业精神,国家繁荣富强才有希望。

一等奖(共4名)(排名不分先后,下同)湖南大学:《发挥影视文化的育人功能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南京理工大学:《凝炼国防教育文化特点 营造创新和谐育人氛围》中国海洋大学:《飞翔的海鸥——海鸥剧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南京晓庄学院:《“国旗下讲话”:晓庄独特的文化景观》二等奖(共10名)北京师范大学:《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湘潭大学:《突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构筑校园文化建设的立体工程》浙江大学:《树育人理念 创特色文化——宿舍文化建设成果》武汉大学:《项目运作激发活力 品牌战略带来繁荣——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华南理工大学:《弘扬高雅艺术 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并举 构建财经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长安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天津工业大学:《铸造校魂 培育英才——天津工业大学以弘扬学校精神为主题建设高品质校园文化》西北师范大学:《以学分制的方式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湛江师范学院:《推崇名师 追求学术——“学术人生”系列访谈节目的策划与效应》三等奖(共20名)东北大学:《以爱国爱校教育为主线,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东华大学:《魅力校园 人生讲坛》复旦大学:《复旦的学生传媒:从一种现象到一种文化》中南大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载体、机制、内容与方法的全面创新》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成电讲坛”育人功能 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东南大学:《全员参与 多空间展示 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人文素质平台》天津大学:《多彩校园文化交融科学殿堂》华中科技大学:《推进三大融合 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筑地学特色校园文化 弘扬艰苦奋斗大学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弘扬北航精神 创新文化育人机制 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天津商学院:《突出抓好艺术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中州大学:《培养毕业生爱校意识 形成母校情结 升华感恩情怀》南京师范大学:《浇树要浇根 成人先诚心——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本科生诚信教育特色活动》山东滨州职业学院:《高扬“文化兴院”旗帜 搭建“文化育人”平台 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武汉科技大学:《系统开展感动教育工程 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武汉工业学院:《打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品牌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云南民族大学:《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各族青年团结进步》甘肃农业大学:《发挥宿舍潜在教育功能 努力推进公寓文化建设》新疆大学:《打造绿色大学的绿色使者——新疆大学环保公益活动蓬勃开展》新疆医科大学:《用特色文化打造魅力校园》优秀奖(共30名)中央财经大学:《铭榜样之精神 绘五彩之青春》东北师范大学:《走进“双百论坛” 感悟学术人生》同济大学:《繁荣以高雅艺术为主的多元校园文化 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山东大学:《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全面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基地建设展“魅力校园”新风采》中国矿业大学:《切实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合肥工业大学:《突出亮点,彰显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利用资源 打造精品 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华中农业大学:《一批绿色使者的绿之梦——绿色协会推动绿色文化建设纪实》天津财经大学:《强化主题实践 提高学生素质》天津医科大学:《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德高医粹医学人才》太原科技大学:《树科学工作思路,创一流校园文化》内蒙古大学:《弘扬社会主义旋律 构建清新校园文化》浙江师范大学:《实施“三化”运作 搭建四大平台 促进学子成长》宁波大学:《凝炼精神 打造品牌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福建师范大学:《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服务体系 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集美大学:《发挥学校历史传统优势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扬老区精神 育时代新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老区精神教育活动》湖北美术学院:《美育与德育相结合 人文与艺术相辉映》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全面塑内涵 以创新求发展 以专业为根本——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侧影》四川警察学院:《创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西昌学院:《创新校园文化 建设魅力校园 培育优秀人才》云南财经大学:《大力开展校园活动 推动校园文化蓬勃发展》云南农业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贵州师范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西藏大学:《围绕育人目标 开展丰富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西藏民族学院:《缔造魅力民族校园 营造温馨公寓文化》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京剧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塔里木大学:《胡杨深处惊现青春几缕亮色 大漠边陲昭显风景这边独好》

有用,这是教育界的正经证书呢。只不过分值不高。能否评上还要看总分。

县级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对于凭职称是有用的,至少是多了一个证,但是只是辅助用,主要还是看多年的教学成果和获奖证书的含金量。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大赛

《邓小平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独特贡献》1997年5月获河北省教育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1998年11月获第三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著作二等奖;《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探析》1998年10月 获河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修养观》 1998年11月获河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试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规律和机制》2002年6月获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弘扬邓小平理论主旋律》2002年7月获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一等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研究》2002年10月获河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部分学术论文:1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交通运输”《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3 年第 2 期(独立完成)2 、“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和国统区”载论文集《中国革命问题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出版(独立完成)3 、“陕西公路运输在抗战中的作用”《抗日战争研究》 1994 年第 1 期(独立完成)4 、“雅尔塔密约与美苏东方战略构想”《西北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3 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世界史》 1995 年第 12 期全文复印(独立完成)5 、“陕甘宁边区教育工作探略”《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 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 周年专刊6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驿运”《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 年第 3 期(独立完成)7 、“二十世纪上半期农村家庭夫妻关系探析”《人文杂志》 1999 年第 4 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 1 作者)8 、“抗日战争前期苏联对华政策及对中国抗战的影响”《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9 年第 2 期(独立完成)9 、“ 1949 — 1997 年:西北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9 年 5 — 6 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 2 作者( 2 人合作)10 、“民国时期农村家庭同居亲属关系种类”《华夏文化》 2000 年第 4 期 (独立完成)11 、“试论毛泽东抗战时期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载论文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思考》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 月出版(独立完成)12 、“抗日战争时期陕西工业发展探析”《抗日战争研究》 2002 年第 3 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独立完成)13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网络挑战”《理论导刊》 2002 年第 5 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 2002 年第 10 期全文复印(独立完成)14 、“ 20 世纪上半期农村家庭亲子关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2 年第 9 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独立完成)15 、“关于互联网上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思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 年第 4 期(独立完成)16 、“西部农业开发应走生态化之路”《前沿》 2003 年第 6 期(独立完成)17 、“法官道德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及作用”《煤炭高等教育》 2003 年第 4 期(独立完成)学术专著:1 、独著:《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经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0 月出版 (全书 4 万字)2 、《“两个飞跃”与中国农业现代化》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出版(参与撰写)3 、《结构!结构!—— 20 世纪陕西经济结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9 月出版(任副主编并参与撰写)4 、《中国抗日战争史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年 7 月出版(参与撰写)5 、《陕西近代史稿》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12 月出版(参与撰写)6 、《中共党史热点重点难点专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年 9 月出版(参与撰写)教材:1 、陕西省统编教材:《中国革命史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7 月出版(参与撰写)2 、陕西省统编教材:《中国革命和建设史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8 月(参与撰写)3 、陕西省统编教材:《中国革命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8 月出版(参与撰写)4 、陕西省统编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8 月出版(参与撰写)5 、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与题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4 月出版项目:1 、 1997 年 1 月,参与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近百年陕西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转换研究”。2 、 1998 年 1 月,参与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上半期北方农村婚姻家庭时态与变迁研究”。3 、 1999 年 1 月,主持西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20 世纪陕北、关中、陕南区域差异与合作发展研究”。4 、 1999 年 1 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与我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5 、 2003 年 7 月,主持共青团北京市委研究课题:“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和共青团工作的影响研究”。获奖情况:1) 1995 年在中宣部、团中央、全国政协、全国青联为纪念抗日战争 50 周年联合举办的全国抗日战争知识竞赛中获特等奖(第一名)。2) 参与撰写的专著《中国抗日战争史纲》获 1996 年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3) 参与撰写的陕西省统编教材:《中国革命史教程》获 1996 年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4) “抗日战争前期苏联对华政策及对中国抗战的影响”获陕西省纪念抗战胜利 50 周年征文三等奖。5) 参与撰写的专著《陕西近代史稿》获 1999 年陕西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6) 1999 年获陕西省高校“两课”教学观摩二等奖。7) 2001 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教学质量二等奖。8 ) 2001 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首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优秀论文奖。9 ) 2002 年获校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10 ) 2003 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党员称号。11 ) 2003 年获校公民道德建设月征文一等奖。12 ) 2004 年获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奖。13 ) 2004 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14 )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努力做好2003年邮政思想政治研究工作,为推动邮政向良性循环迈进提供服务,中国邮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围绕全国邮政工作的总体部署,提出2003年工作要点。  2003年邮政政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2003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邮政中心任务,服务邮政工作大局,密切联系邮政改革发展的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积极配合邮政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邮政企业发展战略,在推进邮政企业全面进步的同时,促进邮政职工全面发展为研究重点,扩大研究课题的深度与广度,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各级领导决策做好服务,为推动邮政向良性循环迈进做出新贡献。  一、主要研究内容  2003年,各级邮政政研会要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中心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宗旨,把改革发展的难点、职工思想的疑点、行业工作的热点作为政研工作的重点,帮助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方针政策,特别是正确理解国家局党组提出的“2003年中国邮政总体上初步步入良性循环”的目标要求,不断激发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为邮政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一)研究如何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同邮政改革发展的实践密切联系起来,以十六大精神来统领、指导和推动政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研究如何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邮政部门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行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三)研究如何围绕推进邮政迈向良性循环的工作大局,有效开展邮政形势、任务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为邮政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四)研究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企业即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塑人”的观念,突出邮政职工建设、管理企业的主体作用,激发邮政职工工作热情,维护邮政职工切身利益以及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等方面的方法和途径。  (五)研究如何在邮政企业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树立邮政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研究如何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行风建设,进一步扩大邮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行风建设的新途径、新成果。  (七)研究如何培育有邮政特色的企业文化,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企业文化氛围。  (八)研究如何对先进典型的经验进行深入总结、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广,努力形成“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九)研究如何针对邮政改革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难点、热点问题,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行作用和导向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的方法和途径。  (十)研究如何使邮政政研工作体现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特点,不断探索邮政政研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各级邮政政研会要结合上述十个方面主要研究内容,从本单位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立足于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进一步提出各自政研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细化内容和形式,明确方法和步骤,努力形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不断推出新成果的政研工作态势。  二、几项重点工作  2003年,各级邮政政研会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使邮政政研工作的触角延伸到邮政的各个层面,使邮政政研工作的成果体现到邮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一)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大力推进邮政政研工作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各级邮政部门及邮政政研会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邮政政研会要协助各级党组织做好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组织工作,在学习的内容、形式上提供建议,在贯彻的方法、步骤上积极配合,特别是在引导邮政干部职工把思想统一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加快邮政发展,服务小康建设”的使命上来,把力量和行动凝聚到推进中国邮政2003年总体上初步步入良性循环的目标上来等方面发挥参谋、引导作用。要用十六大精神来指导政研工作,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深入学习研究十六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深入研究总结邮政独立运营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特别要重点研究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同邮政改革发展实践紧密结合的形式、方法,把推动研究、勇于实践、解决问题作为各级邮政政研会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协调多方力量,加大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加强邮政企业文化建设,是推进邮政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当前邮政政研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各级邮政政研会要重点研究如何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理念,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引导职工服务社会、奉献群众;如何以品牌形象为目标指向,加强企业文化的机制建设,以高层次的品牌文化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企业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阵地,保持企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如何在鼓励宣传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重视物质利益的能动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思想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的联动作用。  2003年上半年,中国邮政政研会将牵头组织多方力量,研究草拟邮政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和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通过向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等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和修改完善后,报请国家局党组研究审定。各级邮政政研会也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研究如何推动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方法,研究如何在全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框架下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点的研究,使两者形成合力服务于邮政发展改革工作。  (三)广泛调查研究,完成《邮政职业道德读本》的编写  要继续探索如何在邮政行业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邮政职业道德建设,提高邮政诚信服务水准。中国邮政政研会将把邮政职业道德建设作为2003年重点研究课题,拟定《邮政职业道德读本》编写大纲,组织相关人员,尽快完成编写工作。各省(区、市)局、各直属单位邮政政研会要加强对本单位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已形成邮政职业道德规范的要不断补充完善,未启动这项工作的要积极进行研究探索。中国邮政政研会将以组织到部分省(区、市)局调研、调阅部分邮政企业职业道德建设资料等形式,研究和了解各地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为《邮政职业道德读本》的编写提供参考。  (四)深入研究,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  各级邮政政研会要注意研究总结先进典型的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把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带动职工群众作为邮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作为探索邮政思想政治研究工作的重要源泉。一是注意发现工作成绩突出、能够代表邮政形象、被社会认可的先进典型,如劳动模范、先进集体以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等等,把他们树立成“标杆”、“品牌”。二是深入挖掘提炼先进典型的事例,以新闻媒体、论文文章、巡回演讲等多种手段广泛进行宣传推广,造成一定宣传声势,形成一定舆论氛围。三是注重研究各类先进典型的培育形式和激励机制,积极向本单位党政领导提出建议意见,从制度上为先进典型的成长创造必要条件,努力形成学赶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局面。  为推动对先进典型培育形式、激励机制等问题的研究,中国邮政政研会在开展年度政研论文征集评比活动时,继续要求各省(区、市)局、各直属单位邮政政研会提交的论文中,研究上述问题的论文要占有一定比重。  (五)注重创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研究运用  各级邮政政研会要针对思想政治工作政策性、层次性、阶段性的特点,注重情和理、言和行、点和面、正和反、冷和热、虚和实等运用方法的研究,在功能上突出发挥思想传播和文化整合作用,在运用上突出解决思想问题的实际效果。要根据形势、政策、工作对象思想的变化趋势,探索思想问题预报预警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研究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导向融入到硬性管理中,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行政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要根据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在继承过去好作风、好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继承和创新、当前和长远的统一。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研工作水平  (一)巩固大政工管理下的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各级邮政政研会要坚持在各级党组(党委)统一领导下,突出政研干部“一岗双责”作用的发挥,继续把各方力量调动起来,不断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兼职政工干部为骨干,广大管理干部为基础,职工群众广泛参与,职责明确、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邮政政研工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继续推动各省(区、市)局、各直属单位政研会的研究活动  在做好日常政研工作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局、直属单位要安排好本单位政研会年会,认真总结交流,研究部署工作,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各学区的组长单位要牵头组织好本学区的学组活动,并按照确定的学区活动内容、形式进行,保证本学区每年不少于一次的集中交流活动。  (三)认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交流活动  2003年中国邮政政研会将选择一些重点研究课题,如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职业道德建设等,结合中国邮政政研会换届筹备的工作需要,抽调部分政研干部到相关单位开展深层次的专项或综合调研活动。各级邮政政研会也要安排一定时间,组织政研干部和相关管理干部,有计划、有主题地开展一些调研活动。  要发挥好邮政政研会特约研究员以及退休政工干部或管理干部的作用,中国邮政政研会将安排适当的研究课题,组织他们参与一些研究活动和调研活动,发挥他们的丰富经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要继续办好政研工作信息和各级政研会会刊,加强政研工作交流的力度。各省(区、市)局、各直属单位邮政政研会要在做好本单位政研工作宣传交流的基础上,及时上报工作信息、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等。中国邮政政研会秘书处要及时收集汇总各方面情况,定期下发政研工作信息,做好上下、内外和不同层面的信息交流服务工作。  (四)继续开展年度政研论文征集评比活动  各级邮政政研会要结合中国邮政政研会提出的十个方面的重点研究内容,围绕本单位发展改革工作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并努力形成一大批研究论文和调研报告。同时,做好内部交流推广和评选推荐工作。  中国邮政政研会秘书处负责组织好政研论文征集评比工作,加大对政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要汇编印发推广,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将提交有关领导或部门参阅参考。  (五)努力提高政研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设学习型的社会,前提是培育学习型的人。各级政研干部要力争成为学习型的政研干部,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从书本中汲取营养,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在研究中得到历炼,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要加强对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中国邮政政研会将于2003年下半年举办第四期政工干部培训班,进一步拓展政工干部的视野,提高研究工作的水平。各级邮政政研会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一定的研究资料经费、外出考察经费,给予政研干部更多的学习提高机会。  四、积极做好中国邮政政研会第二届理事会的筹备工作  按照《中国邮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章程》规定,中国邮政政研会第一届理事会将于年底届满。2003年下半年要认真做好中国邮政政研会第二届理事会的筹备工作,总结邮政政研会成立四年来邮政政研工作情况,交流推广基层工作经验,安排部署新形势下全国邮政政研工作,审议新修订的《中国邮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章程》,确认产生第二届理事会的组成人员,表彰全国邮政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邮政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全国邮政优秀政研会。  各级邮政政研会要按照中国邮政政研会的统一部署,认真总结邮政实现三年扭亏、推进邮政向良性循环迈进进程中开展政研工作情况和取得的经验,分析工作中的不足,研究改进工作的建议意见,提出政研工作的新思路,评选表彰本单位政研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上述工作应在2003年10月底前完成,并按要求做好上报工作。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共4名)(排名不分先后,下同)湖南大学:《发挥影视文化的育人功能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南京理工大学:《凝炼国防教育文化特点 营造创新和谐育人氛围》中国海洋大学:《飞翔的海鸥——海鸥剧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南京晓庄学院:《“国旗下讲话”:晓庄独特的文化景观》二等奖(共10名)北京师范大学:《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湘潭大学:《突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构筑校园文化建设的立体工程》浙江大学:《树育人理念 创特色文化——宿舍文化建设成果》武汉大学:《项目运作激发活力 品牌战略带来繁荣——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华南理工大学:《弘扬高雅艺术 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并举 构建财经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长安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天津工业大学:《铸造校魂 培育英才——天津工业大学以弘扬学校精神为主题建设高品质校园文化》西北师范大学:《以学分制的方式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湛江师范学院:《推崇名师 追求学术——“学术人生”系列访谈节目的策划与效应》三等奖(共20名)东北大学:《以爱国爱校教育为主线,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东华大学:《魅力校园 人生讲坛》复旦大学:《复旦的学生传媒:从一种现象到一种文化》中南大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载体、机制、内容与方法的全面创新》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成电讲坛”育人功能 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东南大学:《全员参与 多空间展示 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人文素质平台》天津大学:《多彩校园文化交融科学殿堂》华中科技大学:《推进三大融合 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筑地学特色校园文化 弘扬艰苦奋斗大学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弘扬北航精神 创新文化育人机制 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天津商学院:《突出抓好艺术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中州大学:《培养毕业生爱校意识 形成母校情结 升华感恩情怀》南京师范大学:《浇树要浇根 成人先诚心——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本科生诚信教育特色活动》山东滨州职业学院:《高扬“文化兴院”旗帜 搭建“文化育人”平台 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武汉科技大学:《系统开展感动教育工程 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武汉工业学院:《打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品牌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云南民族大学:《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各族青年团结进步》甘肃农业大学:《发挥宿舍潜在教育功能 努力推进公寓文化建设》新疆大学:《打造绿色大学的绿色使者——新疆大学环保公益活动蓬勃开展》新疆医科大学:《用特色文化打造魅力校园》优秀奖(共30名)中央财经大学:《铭榜样之精神 绘五彩之青春》东北师范大学:《走进“双百论坛” 感悟学术人生》同济大学:《繁荣以高雅艺术为主的多元校园文化 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山东大学:《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全面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基地建设展“魅力校园”新风采》中国矿业大学:《切实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合肥工业大学:《突出亮点,彰显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利用资源 打造精品 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华中农业大学:《一批绿色使者的绿之梦——绿色协会推动绿色文化建设纪实》天津财经大学:《强化主题实践 提高学生素质》天津医科大学:《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德高医粹医学人才》太原科技大学:《树科学工作思路,创一流校园文化》内蒙古大学:《弘扬社会主义旋律 构建清新校园文化》浙江师范大学:《实施“三化”运作 搭建四大平台 促进学子成长》宁波大学:《凝炼精神 打造品牌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福建师范大学:《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服务体系 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集美大学:《发挥学校历史传统优势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扬老区精神 育时代新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老区精神教育活动》湖北美术学院:《美育与德育相结合 人文与艺术相辉映》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全面塑内涵 以创新求发展 以专业为根本——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侧影》四川警察学院:《创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西昌学院:《创新校园文化 建设魅力校园 培育优秀人才》云南财经大学:《大力开展校园活动 推动校园文化蓬勃发展》云南农业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贵州师范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西藏大学:《围绕育人目标 开展丰富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西藏民族学院:《缔造魅力民族校园 营造温馨公寓文化》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京剧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塔里木大学:《胡杨深处惊现青春几缕亮色 大漠边陲昭显风景这边独好》

1 、论文《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研究》,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辽宁省同类论文征文一等奖,并被收入年会论文集《与时俱进——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2 年;2 、论文《加强、改进和创新: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方针》,获辽宁省高校学习十六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并被收入辽宁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选 ;3 、论文《论“中国先进文化”与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被评为辽宁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优秀论文二等奖;4 、论文《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治国方略的演进》,荣获辽宁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2001 年度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5 、论文《中国共产党民主制度建设的反思与前瞻》,入选全国首届博士生学术会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 2009 年 7 月)。

荣誉称号  1、国家级:1998年被国家档案局评为“为本单位达到科技事业单位‘国家二级’档案管理标准做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2、市 级:1)1996—1999年连续四年被重庆市委组织部评为“党刊优秀发行工作者” 2)2004年被重庆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团市委、市教委等多部门联合评为“重庆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3、校 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资助工作先进个人”、“少数民族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军训优秀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暑期‘三下乡’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  论文获奖  1、“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网络平台为例”(第一作者 )获校“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喜迎党的十八大和学校第二 次党代会理论研讨会”征文一等奖。(2012年10月)  2、“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强化高校辅导员贴近学生育人功效——以西南大学辅导员进驻学生园区为例”(第二作者)、“论弘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第二作者) 分别获”西南大学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三等奖。 (2011年6月)  3、“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独立)获“西南大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研讨会”论文一等奖。(2009年1月)  4、“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独立) 获“校建党84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三等奖(2005年)  5、“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 实现高校德育创新”(独立)获“第八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2003年)  6、“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探索高校德育工作新思路”(独立)获校“三个代表”征文比赛一等奖 (2003年)  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独立)获西南师范大学1997--1999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