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贵州侗族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06 08:14:58

贵州侗族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岩洞位于贵州省黎平,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又是独柱鼓楼的故乡。侗寨古朴的木质结构民居、寨门、戏台、花桥、鼓楼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幅独特的“民族风情画”。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有“述洞独柱鼓楼”、“竹坪青石桥”、“竹坪款禁碑”、“万麻墓”、青石板水井和青石凿成的瓢井等。

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萨玛”杏妮  ——万流景仰的侗族圣母  侗族是我国江南一带古越人中“骆越”的一支。因躲避战乱及瘟疫,历朝历代屡屡南迁。隋唐时期,曾在今广西与广东交界的梧州、湖南与湖北交界的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一带居住。史料记载:唐朝建立之初,为扩疆拓土,朝廷曾数次驱逐边疆少数民族。至629年止,针对居住在岭南、梧州一带“越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达四次。侗族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溯江沿河逃往今贵州、广西、湖南交界及湖北西南一带居住至今。  “萨玛”,或称“萨岁”、“萨享”、“萨丙”,侗语意即“圣母”、“大祖母”。 “萨玛”幼名“婢奔”,成人名“杏妮”,其父母随避难的乡亲逃到今贵州南部,他们在黎平、从江两县交界的大团寨住下。父母被丹阳的汉人大财主李董顺加害致死后,杏妮来到六甲寨与舅父居住,并与当地青年石道结为夫妇。为躲避李董顺的欺压,夫妇两人来到螺蛳寨安身,后仍被李董顺找上门。夫妇两人不堪***,遂率众反抗。李董顺在州府做官的儿子李顶郎上书朝廷,诬称“峒蛮”***。朝廷派大军赶来***。由于众寡悬殊,杏妮最后在龙额“弄堂概”处跳崖身亡。从那时起,杏妮被侗族人民所敬奉,被尊为神,几乎每座侗族村寨都建有圣母“萨玛”庵坛纪念她。初建“萨玛”庵坛时,均得到“萨玛”灵山——“弄堂概”或六甲寨“圣母萨坛”来取土(有寻根问祖、接“萨”灵魂之意)。 一直以来,侗族圣母“萨玛”杏妮的故事在侗乡广为传颂……  一、凄凉家世  隋朝末年,广西梧州地方有个叫党工的侗族穷人被一财主老爷逼死,丢下身怀六甲的妻子。她有百般苦楚,生下一个男孩之后,便在悲愤中跳河自尽,追随丈夫而去。  这里有一对吴姓侗族夫妇,常年靠打渔为生,他们已育有一儿,名叫吴都强。这天,夫妇俩来到河边,突然看到一个胖娃娃无人照管。他们便将娃娃抱回家抚养,取名吴都囊(侗语“囊”即“弟弟”)。他们把都囊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看待,都强也分外照顾这个捡来的弟弟。几年过去了,都强、都囊都已长大,他们长得腰圆膀阔,力大无穷。于是老人教他们学武艺,他们刀枪棍棒样样精通。  有一年,洪水成灾。汉人李家趁机霸占良田,引起寨上众人的愤恨。大家在都强和都囊的带领下纷纷起来和李家做斗争,终究是李家财多势大,经过几番较量,都强在混战中英勇牺牲了,大家忍着悲痛把他埋在一棵大树下(侗族由此崇拜古树、信仰山神)。  不久,收养都囊的两位老人相继辞世。田地荒芜,加上李家的盘剥,人们只好拖儿带女背井离乡随河而上。来到浪泡河口(都柳江支流),他们不知该沿那条河走。于是他们将两条河的水来称,结果八洛河水较重,他们便经八洛(今从江县辖)来到六洞一带(以今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为中心、黎平和从江交界一带的侗族村寨)。  行进途中,都囊走到最后,他看到一个身着侗衣的姑娘昏倒在路边,便急忙将她扶起,并用手捧水给她喝,把自己带的粑粑送给她吃。姑娘告诉都囊,她叫仰香,父母早死,只剩自己和哥哥沿河而上,不幸走失,只好沿河乞讨寻找哥哥。  都囊很同情这个不幸的姑娘,扶着她一起上路。来到大团寨(属今从江县洛香镇辖,一说是平瑞,属今从江县丙妹镇辖),这里已有人落寨了,他们便在大团住下,结成夫妇。  二、杏妮出生  都囊和仰香相亲相爱,但到了四十岁仍没有孩子。一天晚上,夫妻俩同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颗明亮的星子飞落在自家屋顶上,接着,见一位银发老婆婆牵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来到家中。不久仰香怀孕了。后来生了一个女娃,因是梦见星子飞落而生,他们便取其乳名为“婢奔”(侗语即 “飞来的姑娘”之意)。婢奔五岁起就跟爸爸学武艺,后来她的身手比虎豹仔还要灵便,武艺非常高强。乡亲们见她越长大越漂亮,便以“杏妮”(即“仙女”的侗腔谐音)称呼她。  且说杏妮他们住的寨上,数石耸天落寨最早,占的田地最多,势力也最大。他有个儿子生得很丑陋,又不务正业,硬要杏妮做他的儿媳妇,杏妮不肯。石耸天觉得扫他的面子,便经常为难都囊夫妇。都囊夫妇只好另谋生路。  三、丹阳变故  距大团寨不远的丹阳寨(今从江县庆云乡辖),有个汉族大财主家叫李董顺,也是从梧州迁来的。他有个儿子叫李顶郎,在州府做官。李家在这一带势广田大,都囊夫妇便在他家做长工。  李董顺心怀鬼胎,把最远最坏的田地租给都囊夫妇耕种。一天,李财主把仰香叫到家里来给他织布,趁机调戏仰香,逼仰香做他的第七房妻妾。仰香不同意,并大声呼救。  恰在这时候,都囊从山上回来,听到喊声,急忙冲上楼去,见李董顺正对仰香无礼,顿时气上心头,抡起拳头就打。李董顺被打得哭爹喊娘。李董顺的家丁听到主人喊叫,纷纷持刀持枪冲上楼来。都囊赤手空拳,寡不敌众,边打边退,退到窗台边,不幸跌下菜园,再也起不来了。都囊的鲜血溅红了菜园的苋菜(为了纪念这位敢于抗争的侗族英雄,从此侗族吴姓忌吃苋菜)。再说仰香见丈夫被逼身亡,气得头昏倒地,口吐鲜血,后用头撞向一块大石头,随夫而去。  都囊夫妇死后,李董顺让家丁们把年幼的杏妮锁在楼上,并逼她替母成亲。同在李家做活路、名叫贯公的老人,有飞檐走壁的本事,他对杏妮的遭遇深表同情。一天夜里,贯公将杏妮救出虎口,并指点她离开丹阳寨。  四、六甲安身  杏妮翻山越岭,傍晚来到一座山坳(今名“老虎坳”,属今黎平县龙额乡境),正饥肠咕噜之际,突然,林中狂风骤起,跳出一只老虎朝她扑来。杏妮急中生智,闪身让开。老虎扑了个空,咆哮着翻身又猛扑过来。在这紧要关头,杏妮使出全身力气就势抱住老虎,用头顶老虎的下巴。老虎张开血盆大口,也咬不了杏妮。杏妮和老虎在地上滚来滚去,正在这难解难分的时候,只听见“嗖”的一声箭响,老虎大叫一声,滚到一旁死了。  一个壮如小牯牛的青年人跑上前来,从老虎眼中拔出了箭,看看老虎确实死了,连忙过来扶起杏妮,问道:“小妹,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一个人跑到这深山老林里来?”杏妮回答:“我叫杏妮,只因父母被丹阳寨李家害死了,我才一个人逃了出来,想寻找母亲失散十多年的哥哥、自己从没有见过面的舅舅。”年轻的猎人说:“我叫石道(又有资料称“石幸道”),从小没有父母,住在山下的六甲寨(今属黎平县龙额乡)。”石道一边扛起死虎,一边引杏妮来到六甲寨自己家中暂时安身。“小妹妹,你的母亲叫什么名字?”次日,在六甲寨中,一位老大伯来问杏妮。“我娘叫仰香”杏妮答道。“哎呀!我就是你的舅舅九库啊!”杏妮扑到舅舅怀里放声大哭。  杏妮从此就在舅舅家住了下来,石道天天来照顾她,与她切磋武艺,两人的感情一天比一天好,后来结成了夫妻。  五、杏妮受困  侗乡盛行在每年春秋两季举行赛歌会。一年秋社,八百侗乡三百个寨的姑娘、小伙身着盛装,汇集在“卷夕”田坝(今黎平县龙额乡六约河下游)举行赛歌会。比赛那天,杏妮被推选为领唱,歌声倾倒了在场的人们。这时,李董顺带着家丁气势汹汹地闯进歌堂,并把杏妮抢走。原来李董顺想趁赛歌会选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做他的第七房小妾,没想到正碰上杏妮。此时,石道正在与小伙子们吹芦笙,发现后,他们赤手空拳敌不过李家兵丁,只好忍气吞声地看着李家把杏妮带走。  杏妮被关在李家楼上,乡亲们焦急万分,石道天天带着十几个后生想来营救,无奈李家戒备森严,一时难以下手。  为了安慰杏妮并寻机营救,石道来到关押杏妮的楼房附近唱起了歌:  污泥浑水困着小鲤鱼,  鱼群盼着她早回清水溪。  讲无计来也有计,  污泥水塘崩埂鲤鱼就难离。  杏妮听到歌声,心里明白石道的主意,于是她对李董顺的管家王素说:“李公真的想娶我吗?”王素连忙说:“真心,一点也不假。”杏妮又说:“若是真心,只要答应我两件事我就嫁给他,第一件,请大摆宴酒宴,我要看他全家老少、家丁奴才是不是诚心诚意喝我的喜酒。第二件,办酒席那天,请送四坛酒给六甲寨的乡亲们,算是给我娘家送去的喜酒!别忘了,一定要告诉乡亲们这是‘嫁酒回窝’,坛子上也要贴上‘嫁酒回窝’四个大字。”王素禀报主人,李家一一答应。  六、被救脱身  六甲寨接到李家送来的四坛‘嫁酒回窝’的喜酒,并听说今晚杏妮要和李董顺成亲。经验丰富的九库老人便说:“这是杏妮叫我们趁今夜去营救她呀!”石道猛然抓住九库的手,说:“你怎么知道她叫我们去救营救她呢?”九库说:“杏妮的这句话明明是我们侗家的倒头话,你看,‘嫁酒回窝’颠倒过来不正是‘救我回家’吗?”于是众人便商量搭救杏妮的办法。  深夜,李家楼房灯火辉煌,李家兵丁一个个喝得东倒西歪。石道带着十几个来‘贺喜’的乡亲,打了个暗号与杏妮联系。杏妮知道救兵已到,就里应外合,先把几个兵丁击死,然后打开李家大门。九库,石道等人冲进李家大战一场。李家兵丁伤亡惨重,便派人前往外地请求官兵增援。九库、石道等众乡亲救出杏妮,知道官兵将到,寡不敌众,便退出了丹阳寨。  七、栖身螺蛳寨  九库知李家要来报复,便对石道说:“你快带杏妮远走高飞!免得再受李家***。”杏妮和石道告别了舅舅和乡亲们,离开了六甲寨。他们翻过九条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他们看到山脚下有个寨子,便朝那个寨子走去。为了逃避李家的跟踪,他俩暂再离寨子不远的深山里观察动静,第二天清晨才敢进寨子细细打听。他们来到寨边,恰好遇到一位白发老妇人,他们打听:“这叫什么寨?”“这是螺蛳寨(在今黎平县水口镇境内,另一说是黎平县罗里乡境内)。”老人回答。石道又问:“寨里有外人吗?有丹阳寨李家的亲戚吗?”老婆婆摇摇头说:“我们都是穷人,哪有李家的亲戚啊。你们两个娃崽好象是走投无路,有熟人吗?要是没有,就到我家歇歇,只是屋小人穷啊。我叫萨天帕,无儿无女,孤寡一人。”“这就麻烦你老人家了!”杏妮和石道来到老人家里安身,并象自己的母亲一样细心照料这位老人。从此,他们便在螺蛳寨上长住了下来。后来,杏妮先后生下两个女儿,一个叫佳巨,一个叫佳美。杏妮从小教她们唱歌,石道从小教她们练武。一家代,过得和和美美。  螺蛳寨人多水少,杏妮夫妇就与乡亲们一道,准备把寨前的那眼龙井挖成池塘蓄水,在井底,大家看到有两把宝剑插在冒水缝隙里,便纷纷尝试拔出,最后只有杏妮夫妇力气最大,轻松拔出宝剑。其剑锋刃无比,上刻“九龙宝剑”四字。大家也就将新池塘命名为“九龙塘”。 杏妮夫妇用宝剑和乡亲们一起开荒。渐渐地,寨上的田塘越来越多,贫穷的村寨也一天天富裕起来,九龙塘的鱼虾又肥又大,寨上的人吃不完,外地的乡亲也来捞鱼捉虾,螺蛳寨一时名扬侗乡。  八、愤怒起抗争  这事传到李董顺的耳朵里了。一天,他带着几十个家丁来到螺蛳寨上,并击鼓召集众人议事。李董顺站在鼓楼坪上对众人说:“这寨后的九龙山是我们李家的山,你们把龙井挖了,就断了我们李家的龙脉,你们必须把井恢复,把宝剑奉还,另外,一年交千挑谷万斤鱼!”  众人听了都很气愤,但没有一个人敢出来与李家论理。萨天帕气急了,对李董顺说:“我们螺蛳寨三百侗寨的很多地方原是苗家居住的,后来苗家主公说这地方风水不好才全部搬走。你们李家从梧州搬到这里居住不过是三代人,怎么说这山是你家李公的山呢?你要我们一年交千挑谷万斤鱼,寨上的人还拿那样来填肚子呢?”李董顺见萨天帕竟敢当众顶他,气得脸色铁青,胡须直往上吹。他猛地冲了过来,一脚把萨天帕踢倒在地,口吐鲜血。杏妮和石道惊叫着跑上来扶起老人,她已经没气了。众人怒吼着涌向李董顺,李董顺的管家王素一看众怒难犯,在家丁的掩护下,忙拉着李董顺逃离了螺蛳寨。  乡亲们悲愤难忍,要为萨天帕报仇,他们多少年来一次又一次地被李董顺欺凌。仇恨的种子也深深埋在杏妮的心里,她拔出了剑,石道张起了强弓,乡亲们也纷纷磨砺刀枪。在杏妮夫妇的带领下,他们连夜冲进丹阳寨,愤怒的人群呼喊着涌进李家楼房。杏妮手舞宝剑,寒光闪闪,李家兵丁纷纷倒地。李董顺从梦中惊醒,刚要跳窗逃跑,杏妮赶上前去一剑把他砍翻,给父母报了仇。众人捉住管家王素,他吓得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连喊救命。杏妮正要举剑把王素砍死,石道一把抓住劝道:“留着他吧!他认得字,要他把李家的银钱、禾谷分给穷乡亲们。”石道叫王素把谷仓和银库打开,三百侗寨的乡亲们都聚集道丹阳寨来分钱分粮,好不热闹。  杏妮站在高处,高声对众人说:“乡亲们,李家仗着他有财有势,欺压我们种田人,今天我们杀了李董顺,出了心中一口气,大家又分到粮食和钱,可是李董顺的儿子李顶郎是州官,他决不会甘心的,我们三百侗寨只有拿起刀枪,结成大款,才能保住田地,才能保住父老乡亲。”众人纷纷高呼同意。九库听说螺蛳寨起款了,也带着六甲寨的乡亲们来入款。贯公也带着寨上的老人老帮款队搓绳,打草鞋。  九、艰难鏖战  不出所料,李顶郎得知父亲被杀、家产被分的消息后,当即恨得咬牙切齿。为了“报仇雪恨”,便调派八千官兵杀往侗乡。  官兵一路烧杀抢掠,在丹阳寨附近的山冲时,突然锣声震天,鼓声动地,两边檑木飞石轰然而下,吓得官兵们纷纷跑进山路两旁躲命。谁知路边净是埋了竹签的陷阱,他们个个掉下陷阱,死伤人马半数。李顶郎见大事不好,急忙下令退出山冲,改从两边向上进攻。奉命坚守丹阳寨的贯公等人也带着众人狠命猛击,凭借着险要地势,一直把官兵压在九龙山下。  官兵探知六甲寨侗族群众即将过“六月六”节,遂分三路兵马欲趁机围剿。杏妮即让人通知各家各户,在杀好煮熟了的鸡鸭鱼肉中掺拌桐油,把酒菜摆在桌上,人躲上山。官兵冲来,见剩一座空寨,大喜,即放手大吃。岂料吃后却中了毒,上吐下泻。杏妮见状率众冲出山林,横扫官兵,使之损失过半。官兵整治兵马后,卷土重来,采取杀光烧光手段袭击村寨。杏妮等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叫人暗用干杉树叶,围堆官兵驻地,火烧其营寨。官兵落荒而逃。  官兵大败,三百侗寨吹笙敲锣,庆祝胜利。杏妮知道敌人不会罢休,还会调来更多的兵马,于是她同石道去到“九洞”(以今从江县往洞乡为中心、从江和黎平、榕江交界一带的侗族村寨)、“三宝”(今榕江县车江乡、忠诚镇交界的18座自然村寨)等地联络更多乡亲共同起款,扩大队伍,以对付更加凶恶的敌人。  李顶郎败回州府,连夜派人去禀报朝廷,并说“峒蛮”***了。皇帝听说“峒蛮”***,连忙派出“平蛮将军”率八万人马前来帮李顶郎严惩“峒蛮”。官兵每到一个侗寨,就血洗一处山村。杏妮的队伍虽然壮大了,但刀剑终究不足,只好借地形险峻,与官兵常年周旋。经战九年又九个月,田地荒芜了,粮食没有了,乡亲们就剥树皮挖野菜充饥,勒紧裤带和官兵作战。杏妮夫妇率残部退据岜三顺(今榕江县境),后突围沿河而下,行至八洛,官兵乘船即尾追而至。无奈,杏妮夫妇遂又率众改道上山,经云洞、丹阳(今从江县境),辗转至“弄堂概”的九龙山(今黎平县龙额乡境)安营扎寨。不久官兵又追寻而来,团团将九龙山围困。由于山上严重缺水少食,杏妮夫妇决议率众下山拼战以突围。也正在这紧要关头,被杏妮夫妇饶命不死的王素骗取佳巨、佳美的信任,盗出九龙宝剑,用狗血浇淋,使之失去威力。在鏖战中,杏妮夫妇英勇杀敌,宝剑弯得像一张弓。由于饥饿和伤亡,杏妮的人马越来越少,官兵却一天比一天增多,他们步步为营,包围款众。其中,一万官兵专剿杏妮夫妇所率的不足千人的款众。杏妮夫妇只得带领众人退入地势险要的“弄堂概”深山悬崖(今黎平县龙额乡马尾滩“三龙抢宝”境)坚守。  十、决战“弄堂概”  李顶郎带着官兵随后追来,把“弄堂概”围得水泄不通,战斗越来越激烈。款众使用的滚木、檑石、刀剑越来越少,官兵步步逼上山来。款众拼死抵抗,伤亡越来越大,但仍然坚持打退官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石道吩咐杏妮守住山顶,自己率领部分款众冲下山腰杀敌。混在款众中的王素突然对准冲在前面的石道张开弓箭,九库眼明手快,立即对准王素狠狠地放了一箭。石道英勇地倒下了,王素也被九库的箭牢牢地钉在一棵大树上。  石道牺牲了,官兵嚎叫着杀上山来,九库和勇士们也在混战中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杏妮指挥剩下的款众向山顶撤退,经过几天几夜的血战,最后只剩下他们母女三人。杏妮让佳巨、佳美站在山顶上,自己隐藏在山腰石头后面。李顶郎看见山上只有两员女将,就一马当先冲上山来。杏妮从石头后面猛然跃出,一剑把他劈成两段,然后把尸体踢下山谷。  十一、杏妮得永生 官兵象蚂蚁一样越来越多,佳巨、佳美两姐妹冲下山来掩护母亲,她们三人又折回山顶。母女三人站在山顶上,官兵向山顶爬来,步步逼近。前面是层层围困的官兵,后面是悬崖陡壁,下面是万丈深潭,再也没有后退的路了,杏妮抱住两个女儿悲愤地说:“这里的山是我们侗家的山,水是我们侗家的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土地上。我们葬身在家乡的水中,决不能让官家捉去,决不把尸骨抛在外乡。”  佳巨和佳美紧紧地抱住母亲的手臂,说:“女儿生死都离不开自己的妈妈!”杏妮也紧紧地搂着两位女儿,姐妹俩望着母亲,同时点了点头,母女三人纵身往岩下跳去……  杏妮母女三人就这样英勇地跳下了悬崖。官兵撤退后,贯公带着躲在山洞里的乡亲们呼叫着杏妮的名字赶到“弄堂概”山来。可是,人们已经见不到自己的英雄了。  后来有传说:杏妮母女三人跳下“弄堂概”以后,佳巨、佳美英勇牺牲了,但杏妮并没有摔死,而是掉下了深潭,后顺水漂到了龙额寨并被一垂钓老人救活。为了躲避官家的追杀,更是不让侗家人因此受到牵连,杏妮不让老人宣扬此事。从此,她扮成贫妇,栖身于深山岩洞之中,偶尔还到附近的村寨去教侗家妇女纺纱织布的技艺。若干年后,六甲寨来了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妇人,上了年纪的一名寨老认出了她——这不是我们侗家的英雄杏妮吗?而此时,杏妮已是92岁的高龄了!杏妮在六甲留下后,给当地群众带来了风调雨顺,人蓄发旺的世外桃源景象。杏妮所到之处也都给当地人民带来好运。一天,人们看不见杏妮,即四处寻找,发现杏妮已在寨边的一处岩洞里寿终正寝  为纪念自己的英雄,六甲人在杏妮归天之岩洞处修建木结构神堂,称“圣母庵堂”,将其视为保佑一方的神灵。并从潭溪(今黎平县属)请来杏妮丈夫的亲人石万财负责管护庵堂、给杏妮敬茶。他们把杏妮尊称为“萨岁”(侗语“老祖母”、“圣母”之意),把神堂称为“圣母庵堂”,并于堂内雕塑“圣母”像,将她视为保佑一方的神灵。每年正月初八至初十隆重举行“祭萨” 活动。  后来,杏妮的故事越来越被人们传颂,贵州省黎平、从江、榕江,广西三江、龙胜及湖南通道、靖州等县的侗族村寨都纷纷到黎平县龙额乡上地坪村的“弄堂概”——“萨玛”灵山或黎平县龙额乡六甲寨“圣母萨坛”来取土(有寻根问祖、接“萨”之意),建立庵祠,把杏妮称“萨岁”或称“萨玛”、“萨莽”、“萨享”。  每年春社前的春分前后一两天,或秋社至次年春社之间,乡亲们聚集在本寨的“萨玛”庵堂附近,按照祖规,围“圣母庵堂”转数圈,给萨玛像鞠躬、烧香、敬茶,以表祭祀。然后,男人们吹起芦笙,姑娘们跳起踩堂舞,老人们则领众人“多耶(侗族踩歌堂)”,歌颂“萨玛”功德,等等,表达对“萨玛”的怀念和敬意。从此,“祭萨”活动成了侗族人民最古老、最隆重、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长期以来,比较隆重的“祭萨”活动有黎平县龙额乡六甲寨、肇兴乡纪堂、堂安、夏格、从江县贯洞、龙洞、云洞的正月“措也”活动; 黎平县地坪乡半江村的六月十五“萨享节”;广西三江、融水的“萨当节”、“萨丙节”。进入21世纪以来,由榕江县委县政府主办“萨玛节”规模较大,影响较广。

贵州侗族文化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 侗族家里来了贵客,通常要拿出最好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酸鱼、酸肉及各种酸菜进行款待,因而有“苦酒酸茶”待贵客之说。侗族民间用鸡、鸭待客时,首先主人要把鸡头、鸭头或鸡爪、鸭蹼敬给客人。客人应双手接过,或转敬给席上的长者,以表示主客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 到侗族家里做客,食用腌鱼时,主人将一堆酸鱼块放入客人碗中,但客人最好不要吃光,留1、2块,以表示“有吃有余”。 生诞婚丧之日,都要进行不同规模的宴客活动。 在广西三江地区的侗族民间,婚后妇女头胎儿女诞生,都有以“三朝酒”祝贺之习。“三朝”指三天,即在小孩生卜后十天内,选其中二个单数日子,如:五、七、九(有的地方生男选单日,生女选双日),进行祝贺。孩子周岁时,还要喝对周茶(有的吃周岁酒)。

我心目中的贵州文化 摘要:贵州一个神奇的地方,早在二十四多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史前文化。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南蛮地区的大国。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明代,贵州建省。清朝,贵州疆域基本行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49年11月15日,贵州县贵阳解放。同时,贵州是一个三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会。 关键词:心目 中 引论:作为一名贵州人明明知道贵州是祖国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一块宝地,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充满发展情景的山区省份。那为什么我们不去了解、查阅、论证我们的家呢?下面,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我们一起了解贵州的文化、民族、美食、旅游吧! 一、 贵州的历史文化 贵州一个神秘而历史悠久的地方。尽管贵州有“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里平。”的记载,后来又有“人无三分银”之说, 但是贵州有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大家知道贵州的八大名产:仁怀茅台酒、安顺腊染、镇宁波波糖、威宁火腿、大方漆器、独山盐酸、玉屏筲笛、都匀毛尖。就说仁怀茅台酒,那是世界闻名的名酒。仁怀茅台酒的著名不仅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我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不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更因为他被国际一致认为与“白兰地”,“威士地”比肩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 同时,贵州的文化以多元包容著称,贵州本土的苗、布依、侗、彝等十多个民族, 大多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音乐、舞蹈、刺绣、蜡染、傩戏、水书等等,都曾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看好。 这就是贵州,美丽神奇的贵州。 二、 贵州的民族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贵州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居住着汉、苗、布衣、侗、彝、仡佬、水、穿青人等共18个民族。 各民族共同繁衍,共同生效息,为贵州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很大贡献。贵州大多数少数民族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都通晓汉语普通话,并以其作为民族交流的工具。 同时,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苗族的“跳花坡”、“打嘎”,彝族的“搓子舞”,布依族的“六月六”,穿青人的“打亲家”等,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舞姿古朴、矫健、惊奇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曾多次出国演出获得好评。此外,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也别具特色,令人赞叹。 就说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生而不原始,粗犷而不粗俗,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原生态展现,更不是猎奇和迎合时尚,它是一种人性本真意义上的艺术升华,为贵州本土文化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出名。也因如此它具有许多荣誉,如1990年9月,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誉为“贵州省高原明珠”; 1992年6月,随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团,赴荷兰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先后到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等国演出,受到空前赞誉;1994年4月,参加在贵州省大方县举行的百里杜鹃花节,之后又于10月参加在贵阳举行的全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第一名,获一等奖,11月应国家民委邀请到北京进行对外接待文艺表演; 2011年9月10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第一名等等。 《滚山珠》就是这样原滋原味的东西,让人们耳目一新,久久难忘。 因此, 2006年纳雍县《滚山珠》经申请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并被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三、 贵州的城市美食文化 众所周知,贵州的城市美食文化非常丰富。 辣香是贵州菜的主要特点,著名菜点大多与辣椒密切相关,如宫保鸡丁、各类火锅、肠旺面等,都需要用辣椒来调味,黔菜带辣味的菜肴更是口感各异,又分为油辣、糊辣、青辣、酸辣、麻辣、蒜辣等几大系列,有的辣而酸、有的辣而香、有的辣得令人张口咋舌、大汗淋漓。 贵州的风味小吃着实令人垂涎。 贵阳有花溪牛肉粉,肠旺面,青岩豆腐,卤味,丝娃娃,洋芋粑,青岩卤猪脚,青岩鸡辣角,清镇黄粑,青岩玫瑰糖,息烽阳朗辣子鸡; 遵义有羊肉粉,豆花面,豆腐皮火锅,赤水竹笋,绥阳空心面条,遵义鸡蛋糕 ;兴义有刷把头,兴义鸡肉汤圆,安龙凉剪粉,贞丰糯米;兴仁有兴仁盒子粑;安顺有安顺镇宁波波糖,安顺荞凉粉,安顺裹卷,鸡肉饼, 毕节汤圆,威宁火腿,威宁荞酥;黄平牛肉干一品大包等等 。 贵州菜主要属于川菜系列,但贵州菜又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四川主要是麻辣型,云南为甜辣型,而贵州主要是鲜辣、酸辣为主要特色。辣、麻、酸是黔菜很突出的风味。吃不惯的朋友可以提出少放油和辣椒。贵州的干锅系列再加上农家自酿的米酒,农家风味地道醇厚。贵州菜的酸不像山西靠醋来调味,而是酸汤。酸汤是苗族饮食的一大特色,为火锅系列,尤其以酸汤鱼最为好吃。 终而言之,贵州的食文化非常丰富的。如果你来贵州可别错过哦! 四、 贵州的旅游文化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风光尤其著名。在里有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就坐落在安顺境内。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山川、河流、溶洞、瀑布众多,北部有国家历史名城遵义,以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娄山关等遗址形成了独特的黔北的红色之旅,省会贵阳打造避暑之都,毕节市的草海以及百里杜鹃,铜仁地区的梵净山,黔西南地区的马岭河峡谷,安顺的黄果树瀑布和龙宫,黔东南和黔南地区的侗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都独具特色,近年来,贵州的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以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荔波喀斯特水上森林和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 结语:随着西部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完善,亟待揭谜的是西部人文景观。为了寻求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古朴的民族人文风情、旅游景观,我们不妨一同踏上这方热土,一起去感受这个花的世界、鸟的天堂、人类的天堂的多彩的贵州吧!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贵州,一个神奇美丽的家园,正如广告上说的:“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

生物多样性科学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贵州是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据统计,贵州省境内植物种数在国内名列第四位,动物种数在国内名列第三位,贵州还是野生食用菌生长的天然温室,此外还拥有十分丰富的极端微生物资源和生长环境。显然,贵州典型喀斯特岩溶山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及开发利用与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贵州省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着力量分散及创新不够等问题,已难于适应今后贵州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使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真正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依托,对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已势在必行。本文概要介绍了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贵州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本情况、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有待拓展的学科领域以及贵州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技资源概况,并提出了对贵州省科技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的初步设想。

这题目太大,一篇论文岂能说得清楚,非一 本书不能尽述。

贵州侗族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

我心目中的贵州文化 摘要:贵州一个神奇的地方,早在二十四多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史前文化。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南蛮地区的大国。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明代,贵州建省。清朝,贵州疆域基本行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49年11月15日,贵州县贵阳解放。同时,贵州是一个三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会。 关键词:心目 中 引论:作为一名贵州人明明知道贵州是祖国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一块宝地,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充满发展情景的山区省份。那为什么我们不去了解、查阅、论证我们的家呢?下面,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我们一起了解贵州的文化、民族、美食、旅游吧! 一、 贵州的历史文化 贵州一个神秘而历史悠久的地方。尽管贵州有“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里平。”的记载,后来又有“人无三分银”之说, 但是贵州有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大家知道贵州的八大名产:仁怀茅台酒、安顺腊染、镇宁波波糖、威宁火腿、大方漆器、独山盐酸、玉屏筲笛、都匀毛尖。就说仁怀茅台酒,那是世界闻名的名酒。仁怀茅台酒的著名不仅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我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不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更因为他被国际一致认为与“白兰地”,“威士地”比肩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 同时,贵州的文化以多元包容著称,贵州本土的苗、布依、侗、彝等十多个民族, 大多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音乐、舞蹈、刺绣、蜡染、傩戏、水书等等,都曾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看好。 这就是贵州,美丽神奇的贵州。 二、 贵州的民族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贵州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居住着汉、苗、布衣、侗、彝、仡佬、水、穿青人等共18个民族。 各民族共同繁衍,共同生效息,为贵州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很大贡献。贵州大多数少数民族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都通晓汉语普通话,并以其作为民族交流的工具。 同时,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苗族的“跳花坡”、“打嘎”,彝族的“搓子舞”,布依族的“六月六”,穿青人的“打亲家”等,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舞姿古朴、矫健、惊奇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曾多次出国演出获得好评。此外,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也别具特色,令人赞叹。 就说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生而不原始,粗犷而不粗俗,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原生态展现,更不是猎奇和迎合时尚,它是一种人性本真意义上的艺术升华,为贵州本土文化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出名。也因如此它具有许多荣誉,如1990年9月,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誉为“贵州省高原明珠”; 1992年6月,随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团,赴荷兰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先后到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等国演出,受到空前赞誉;1994年4月,参加在贵州省大方县举行的百里杜鹃花节,之后又于10月参加在贵阳举行的全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第一名,获一等奖,11月应国家民委邀请到北京进行对外接待文艺表演; 2011年9月10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第一名等等。 《滚山珠》就是这样原滋原味的东西,让人们耳目一新,久久难忘。 因此, 2006年纳雍县《滚山珠》经申请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并被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三、 贵州的城市美食文化 众所周知,贵州的城市美食文化非常丰富。 辣香是贵州菜的主要特点,著名菜点大多与辣椒密切相关,如宫保鸡丁、各类火锅、肠旺面等,都需要用辣椒来调味,黔菜带辣味的菜肴更是口感各异,又分为油辣、糊辣、青辣、酸辣、麻辣、蒜辣等几大系列,有的辣而酸、有的辣而香、有的辣得令人张口咋舌、大汗淋漓。 贵州的风味小吃着实令人垂涎。 贵阳有花溪牛肉粉,肠旺面,青岩豆腐,卤味,丝娃娃,洋芋粑,青岩卤猪脚,青岩鸡辣角,清镇黄粑,青岩玫瑰糖,息烽阳朗辣子鸡; 遵义有羊肉粉,豆花面,豆腐皮火锅,赤水竹笋,绥阳空心面条,遵义鸡蛋糕 ;兴义有刷把头,兴义鸡肉汤圆,安龙凉剪粉,贞丰糯米;兴仁有兴仁盒子粑;安顺有安顺镇宁波波糖,安顺荞凉粉,安顺裹卷,鸡肉饼, 毕节汤圆,威宁火腿,威宁荞酥;黄平牛肉干一品大包等等 。 贵州菜主要属于川菜系列,但贵州菜又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四川主要是麻辣型,云南为甜辣型,而贵州主要是鲜辣、酸辣为主要特色。辣、麻、酸是黔菜很突出的风味。吃不惯的朋友可以提出少放油和辣椒。贵州的干锅系列再加上农家自酿的米酒,农家风味地道醇厚。贵州菜的酸不像山西靠醋来调味,而是酸汤。酸汤是苗族饮食的一大特色,为火锅系列,尤其以酸汤鱼最为好吃。 终而言之,贵州的食文化非常丰富的。如果你来贵州可别错过哦! 四、 贵州的旅游文化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风光尤其著名。在里有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就坐落在安顺境内。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山川、河流、溶洞、瀑布众多,北部有国家历史名城遵义,以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娄山关等遗址形成了独特的黔北的红色之旅,省会贵阳打造避暑之都,毕节市的草海以及百里杜鹃,铜仁地区的梵净山,黔西南地区的马岭河峡谷,安顺的黄果树瀑布和龙宫,黔东南和黔南地区的侗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都独具特色,近年来,贵州的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以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荔波喀斯特水上森林和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 结语:随着西部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完善,亟待揭谜的是西部人文景观。为了寻求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古朴的民族人文风情、旅游景观,我们不妨一同踏上这方热土,一起去感受这个花的世界、鸟的天堂、人类的天堂的多彩的贵州吧!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贵州,一个神奇美丽的家园,正如广告上说的:“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

岩洞位于贵州省黎平,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又是独柱鼓楼的故乡。侗寨古朴的木质结构民居、寨门、戏台、花桥、鼓楼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幅独特的“民族风情画”。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有“述洞独柱鼓楼”、“竹坪青石桥”、“竹坪款禁碑”、“万麻墓”、青石板水井和青石凿成的瓢井等。

贵州侗族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侗族的传统文化艺术 侗族大歌民歌艺术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而在贵州省的黎平县是全国侗族聚居最多的县,有侗族人口35万。侗族居住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民风淳朴,而且侗族也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民族,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由于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上个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中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偶然发现。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甚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来构成;大歌的演唱场合是比较讲究的,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称为“鼓楼大歌”。侗族大歌分为四大类: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柔声大歌(侗语称“嘎嘛”)、伦理大歌(侗语称“嘎想”)、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吉”),其中的声音大歌是最精华的部分,声音的标题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的名称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1986年10月,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约瑟芬?玛尔格维茨听了侗族大歌后激动地说:“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注:复调音乐指几个旋律性声部在运动中按照对位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与主调音乐相对。构成复调音乐的各声部并无主次之分,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创造技法以对位和模仿为主。 侗族的语言文字艺术感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南、北两个方言又各分三个土语区。侗语以侗文的标准音贵州榕江话为代表,声母有32个,韵母有56个,声调舒声9个,促声6个。由于声调多,词汇丰富,所以侗语是一种“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过去,侗家人没有与自己语言相适应的文字。1958年根据自愿的原则,国家帮助侗族创造了文字。侗文采取了拉丁字母的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侗文的产生,标志着侗族文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侗文的推行,对促进侗族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虽然,侗文从创制推行以来,其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是实践证明,侗文对保存、继承、发扬侗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学习汉语文,吸收先进民族的科学文化,都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侗族的美术民间艺术 侗族的民间手工艺制品有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等,大都实用美观,富有鲜明特色。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在服饰上刺绣出各种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侗锦是侗族人民的手工工艺品。一般侗家都有称作陡机的织锦工具。洞锦图案的线条都呈直线,常见的有人字形、十字形、口字形、之字形、米字形、万字形等。经过织锦姑娘的精心规划,将这些图案组成一幅幅简练明快的画面。画面的内容大多取材于山区人民常见的事物。如描摹动物、植物、器皿等,少数大型侗锦也有取材于古代神话故事的。现在侗锦的品种也由过去一般的花边、袖口、腰带和头巾发展到几垫、台布、提包等家具或日用品的装饰上。 侗族的刺绣文化艺术 侗族刺绣的简介侗族刺绣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黔东南都是一个很难到达、神秘气息很浓重的地方。侗族人世代生活在那里,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风雨桥、吊脚楼、古井、古驿道,还是非物质的侗戏、侗歌、侗绣,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特别是侗族剌绣,古朴自然,颜色艳丽。侗族刺绣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形式,绣品不仅图案精美,具有极高的装饰价值,其反复绣缀的工艺还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农历网)侗族的刺绣品上,还有些独特的起点缀作用的附属物。如苗族使用的附属物有较厚金黄色纸片,还有铜片和玻璃斤。这些附属物大多为圆形,也间有方形和三角形的。绣在图案上,可以填充空间,组成线条,还可利用它的色泽增加服饰品的光彩。当姑娘们在节日里穿戴上这些服饰翻翻起舞时,人们很远就可看到衣服上的摺摺光彩。 侗族刺绣的渊源侗族刺绣是是侗族人民一针一线在侗布上绣出来的,其风格自然、朴素、大方。侗绣中的精品当属北侗盘轴滚边绣,该绣种仅在锦屏县的平秋、石引、黄门等北部侗族群体中流传。据说,盘轴滚边绣是纯手工制作,历经作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制作一件完整的盘轴滚边绣精品往往要花一年的时间。自古以来,这里的群众穿着很有特色,特别是侗族妇女,头上包着自织的白头巾,上身穿着对襟花衣,两边袖口镶有宽幅花边,衣脚衣叉都配有花边,分层次,胸部另配一块胸兜,因其部位是最能显示技艺的地方,极其花样繁多,有的绣上双龙抢宝,有的绣上金钱葫芦,有的绣上牡丹富贵,有的绣上孔雀开屏等图案,这些就是具有浓厚的原始趣味的侗族刺绣。侗族刺绣的艺术品繁多,头巾图案、婴儿背带、妇女胸兜、布花鞋、鞋垫、烟袋、挎包刺绣等内容相当广泛。 侗族刺绣是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侗族文化的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侗族妇女的心灵手巧,还展现了我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侗族的戏曲文化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侗戏的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人民群众集体创作、集体传播、不断得到加工、改造,古朴而不单调,抒情而不低劣。民族民间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尚在发展之中,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清新活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从学术上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 侗戏的主要剧目侗戏流传的剧目较多,来源也比较广。侗族广为流传的琵琶歌、民间故事和汉族故事都是改编侗戏的素材。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珠朗娘美》、《刘美》、《金俊与娘瑞》等;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剧目有《陈世美》、《梁祝姻缘》等;历史故事剧有《吴勉王》、《李万当》等;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有《生死牌》、《十五贯》、《白毛女》等;创作的现代剧目有《团圆》、《二十天》、《一个南瓜》、《杨娃》、《好外孙》等。这些剧目故事情节与其它剧种的剧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结构与格式却按侗戏的特点编写。侗戏剧本词句生动,韵律严格,讲究尾韵、腰韵、连环韵,一出戏,也就是一首叙事长诗。与其它剧种比较,侗戏在这方面别具一格。 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戏协会成立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戏协会经长期筹划,精心准备,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3年10月31日成立。通道县是侗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侗族文化遗产保存最为真实完整的区域之一,境内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侗戏协会的成立是侗戏保护、研究、传承、创新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一件好事,更是一件喜事,它的成立必将对侗戏的保护传承、研究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弘扬侗文化、宣传侗文化、提升侗文化产生积极影响,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工作意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侗戏剧目已发展到多个。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波及到了黔、湘、桂、鄂等整个侗族地区,并且十分活跃在民间,茅贡乃至整个侗族地区形成了"少儿学戏,青年唱戏,老人看戏"的浓厚氛围,引起了国际及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有苗族和侗族苗族文化博物馆,黔东南是百节之乡,民族文化深厚,服饰很有特色。

侗族习俗侗家人喜聚居,一寨一姓或数姓,一般是房族关系。干栏式房屋。每个村寨周围有寨门、凉亭、风雨桥、鼓楼,很有特色。其服饰,男装较简单,夏穿白色,冬秋青兰色高领对襟衣,宽腿裤;女子服装讲究,上着青、紫、篮色,园领宽袖开襟。下着精致、大而肥的百褶裙。女有"穿不离银"之说。项圈、手镯、耳环等,尤其银项圈以多和大为美、有的从小到大戴七、八个,银光闪闪,叮当作响为最美。侗族地区向来自由恋爱,并有请多自内恋爱的方式。如"坐仓脚"、"行歌坐月",村寨有专门公房,让青年男女交谈、对歌。有婚后不落夫家习俗,即新婚不得同房,待一、二年后女方才在夫家长住。这是母系社会的遗风。仍保留浓厚原始公社制残余,村寨有公山、公田、公林,不分强弱,男女所得进行平均分配。对老弱孤寡,全村有赡养义务,不准乞讨或流落他乡。侗家人好客、讲礼貌、喜交际,有文明礼貌之乡的美称。其丧葬较简单,兴土葬。其传统观念认为,人死是魂归"雁鹅村"即到西方一个极乐世界去了。 二月二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萨神"的祭日。"萨神"即最古老的祖神,侗族自称是萨的后裔。这天全寨都把外嫁的女儿接回村,杀猪宰羊,在萨堂摆酒宴,进行集体祭祀。还诵念歌诵"萨神"祭祠,跳祭把舞蹈、对歌等等,异常隆重。 三月三节(侗) 农历的三月初三是播种节,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就可以下种育秧了。这天各地方村寨之间互访,集体作客,邻近村寨的大聚会,历时三、四天。有的青年男女集体约会,唱对歌、赛歌,互相赠送礼物,然后一双双、一对对进入情网。有的地方又叫"恋爱节"。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侗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有很古老的桐木树,每年三月三开花。桐树开花时,种下谷种,禾苗长得又齐又壮。寨老们决定,每年"三月三"为播种节,并进行庆祝活动。从三月一日起,各家的主妇、姑娘们为节日准备米酒、佳肴,姑娘、后生们为各自的情人准备礼物。还有一种传说,是萨神托梦给各村款首,要在"三月三"农忙之前、给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时间,因而"三月三"也往往是青年们的"歌会节"。通过对歌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 四月八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侗族的"牛节"。传说四月八是牛的诞辰日。这一天吃黑糯米饭。清早家家户户都给牛洗澡,让牛休息一天,也要用黑米饭喂牛,表示对牛的敬意。 侗年 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是侗年日,侗族以农业经济为主,四时劳作,以农忙、农闲、收获季节为节日。由于农历十一月的一切农耕事务完毕。这时禾谷满仓,禽畜满圈,正是庆祝丰收之时。家家杀猪宰羊,以示庆贺。各村寨举行大规模的踩堂歌、跳芦笙舞、放鞭炮等等。由于与汉族交往频繁,特别近数十年受汉族习惯影响,很多地方也以春节过年。并被春节代替。但仍有一些依照古习,在农历十一月初过侗年。 忌戊日 每年年初的六个戊日,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甲、戊戌,不准动土、不准进菜园、不准挑水。据传,戊日动土,田被冲走,戊日下田,天旱三年,戊日挑水,穷得如洗。逢戊日老年人在鼓楼里谈天,唱琵琶歌;青年妇女到通道与广西交界的云雾山,举行盛大的的歌会,又叫上大雾梁。 不踩生 家中有生小孩坐月子的妇女,禁止外人进宅。未满月的妇女,也不得进别人家的门,否则犯大忌。

岩洞位于贵州省黎平,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又是独柱鼓楼的故乡。侗寨古朴的木质结构民居、寨门、戏台、花桥、鼓楼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幅独特的“民族风情画”。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有“述洞独柱鼓楼”、“竹坪青石桥”、“竹坪款禁碑”、“万麻墓”、青石板水井和青石凿成的瓢井等。

贵州侗族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

我以前写过这个方面的,要帮忙吗?理论结合实践,突出你论文的亮点,若是工科类的突出应用性 若是文科就突出思想性 关键性,关键是找你论文的亮点。尤其是文科和理工科的论文要求相差很大。

1、诗歌侗族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抒情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珍贵的文化遗产。2、音乐侗族人民善长音乐,唱歌在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年长者教歌,年轻者唱歌,年幼者学歌,歌师传歌,代代相传,成为社会风习。侗族大歌,琵琶歌,拦路歌,均是侗族音乐的优秀代表。3、舞蹈侗族舞蹈有芦笙舞、“多耶”舞、耍龙舞、狮舞等。其中芦笙舞曲调繁多,舞姿有“鱼跃”、“斗鸡”、“盘龙”等10多样,秋后赛芦笙,参会的芦笙上千架,方圆数十上百个村寨参加,观众达上万人。4、侗戏侗戏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侗戏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由贵州黎平腊洞的吴文彩(约1798-1845年)首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有民间戏班近500个,传统和现代剧目近千出。扩展资料侗族的风俗习惯:1、侗族服饰多种多样,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装饰,有左衽、右衽、对襟;有布扣、铜扣、银扣;有裤装、裙装;喜青、蓝、黑、白各色;有头饰、颈饰、胸饰、腰饰、手饰、脚饰等等。2、侗族饮食习俗很有特色。侗族以大米为主食,也食用小米、玉米、小麦、高粱、薯类,但通常为调剂口味而搭配。3、侗族居住的村寨多具有依山傍水的特点。侗寨一般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寨边梯田层层,寨脚溪河长流,寨头村尾树木参天。大的侗寨六七百户,小的二三十家。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侗族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 侗族家里来了贵客,通常要拿出最好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酸鱼、酸肉及各种酸菜进行款待,因而有“苦酒酸茶”待贵客之说。侗族民间用鸡、鸭待客时,首先主人要把鸡头、鸭头或鸡爪、鸭蹼敬给客人。客人应双手接过,或转敬给席上的长者,以表示主客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 到侗族家里做客,食用腌鱼时,主人将一堆酸鱼块放入客人碗中,但客人最好不要吃光,留1、2块,以表示“有吃有余”。 生诞婚丧之日,都要进行不同规模的宴客活动。 在广西三江地区的侗族民间,婚后妇女头胎儿女诞生,都有以“三朝酒”祝贺之习。“三朝”指三天,即在小孩生卜后十天内,选其中二个单数日子,如:五、七、九(有的地方生男选单日,生女选双日),进行祝贺。孩子周岁时,还要喝对周茶(有的吃周岁酒)。

不用怕,老师既然给你题目了,他肯定有资料,多找老师要资料,其实老师资料很多的,即使你的是新题目,老师那里也有模板的,因为他肯定有往届的毕业论文资料的!现在的论文多是复制出来的,自己写的人不多了,你加油吧呵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