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素材高中生物

发布时间:2024-07-08 14:49:10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素材高中生物

我有二个自己选: 一: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今日国内聚焦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发展中国家在获取政治独立以后,普遍都走上了寻求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进程中,“工业化就是一切”,农业的发展几乎处于一种被忽视状态,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重工抑农”、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倾向,导致了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农业的停滞和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正如国外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经济上的糟糕处境是和农业政策的失误分不开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农业发展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开始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内容,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紧密互动开始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落后的农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时,基本上都深受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关于“惟工业沦”、“惟资本论”、“惟计划论”的影响,或深受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影响,没能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轻农业,使得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普遍缓慢,这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均可耕地面积。据考察,人均可耕地面积比较多的地方,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般比较高。例如,在亚洲的菲律宾,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可耕地面积是6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达9%;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2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可达5%;而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到了5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达到了4%,可见,可耕地面积的多少成了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因为现代化农业在农业部门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落后的传统农业在农业部门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传统农业表现为劳动力充裕、资本短缺、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农民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低下,加之交通运输不发达、邮电通讯短缺、文化教育落后、信息交流闭塞等,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缓慢,落后的传统农业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虽然拉丁美洲国家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与其他地区比起来相对高一些,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也相对高一些,但是,从亚洲、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封建、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量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农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单一化,农业充其量也仅仅表现为一种生存农业。工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但是,广大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很不强烈,他们把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目的,把商品生产放在从属地位。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始终处于不发达状态。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方面来看,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单一的、畸形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和变化趋势,反过来,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会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农业生产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弱,使得农业生产利用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的能力较差,加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演化的历史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往往处于一种不合理的状态。有的国家只生产一两种或少数几种经济作物支撑农业的发展;有的国家农业生产中几乎没有副业或不发展农业加工业,这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提出了农业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等问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落后;反过来,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会制约农业劳动生产串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关健在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它会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方面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生产的增长可以为农业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在充分利用种植业的副产品的同时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和畜力,林业的发展可以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渔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可以在统筹安排、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各业之间相互利用农业的剩余,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利用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关系的建立。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农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同,因而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实行的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实际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对农业与工业关系问题的认识,已走出了历史的误区,而把农业真正看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把农业发展真正看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余年里,发展中国家由于急于发挥工业主导作用,不重视农业发展,基本上采用了农业辅助工业发展的战略即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经济建设中有限的资金大多被投入到工业,而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也不够,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粮食短缺。中东地区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由原来号称的“世界粮仓”变成了世界农产品的头号买主;亚洲的印度、非洲的马里也因为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而发生了粮食危机。 显然,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是根据“工业是主导,农业服从工业”的理论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许多西方的发展经济学家都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是经济发展中能够起能动作用的主导部门,农业则是应该被削弱的部门,农业的作用只是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以此来推动工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的进程。采用了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农业的发展必然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为视角。因此,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培训,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同时配之以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农产品低价收购政策,在资本积累方面导致了农业部门的资金流向工业部门。正是制定和实施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这一出发点,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和农业生产增长率的低下。在20世纪的整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只有1%,人均农业生产增长率则为零。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减缓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工业部门安置农业中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大量的失业,这是不言而喻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未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连其支持工业发展的初衷也未实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重新探寻发展农业的道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这就是以实现农业的商品化和工业化为目标,以农业的发展既具有支持工业发展的手段价值也具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价值为内容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实施于泰国,随后在其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实施。 泰国在历史上曾是著名的“东南亚粮仓”、国际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一直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中农业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赶超新兴工业国,仿效亚洲四小龙,实施了举债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债务负担沉重、财政发生危机、经济局势严峻的状况。在严重的失误面前,泰国政府及有关机构重新评价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农产品资源的加工出口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而形成了以“新兴农业工业化国家”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就是把农业的发展看做工业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促进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政府改变过去那种低价收购农产品的政策,要求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调政府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合理收购农产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从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深刻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 但是,应该看到,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特定阶段实施的发展战略。这个特定阶段就是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则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点。因此,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应该是工业化发展处于初期或中期的国家,而且也应该是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特点在于:通过土地关系的变革加大农业的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在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 (一)变革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占居统治地位。这些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有庄园制、租佃制、种植园制等。普遍存在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庄园制表现为:庄园既是庄园主的财产,也是一种企业,管家进行庄园的管理活动,工人、移民、小农提供农业劳动,实行粗放式耕作和经营。普遍遭存在于亚洲国家的租佃制亦即地主佃农制,它的特点在于土地归地主所有,土地被分割成小块租给佃农,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实行集约式耕作和经营。普遍存在于亚、非、拉各国特别是热带国家的种植园制,是一种殖民主义者掠夺殖民地国家农业资源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所有制形式上,土地归外国资本所有;在经营方式上,采取企业式的大规模经营;在劳动方式上,雇用农业工人承担农业劳动;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上,土地耕作实行高度集约化。 由于上述三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都具有和土地的占有相联系以及对收入分配进行垄断韵共同特点,因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土地改革中对土地占有制度和租捆制度进行了改革。政府根据土改法令从地主手中征收法定持有最高限额以外的土地,然后将这些土地有偿或无偿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农民,促进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和转移。政府颁布法令减少地租,保障租佃权,以保护佃农的生产利益。对于种植园制,当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以后,一般都将其变革为国营农场或国营种植园。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为实现农村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为激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为实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技术的革新和进步,而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又主要依靠农业的机械化、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提高。对于资本短缺、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机械化的推行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这些国家解决不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增加单位产量中的物质资本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行会带来的失业问题等。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不失为一条进行技术革新和进步的主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绿色革命”就是从生物技术方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串的一场革命。“绿色革命代表了以技术变革替代制度变革、以科学进步替代社会进步的一种努力。与土地改革不同,绿色革命鼓励第三世界国家集中力量采用和迅速推广稻谷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高产品种。”它作为一场生物技术方面的革命,并非像发达国家那样是由农业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则是迫于强大的压力,即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压力而发生的。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膨胀和农业的停滞使得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产出的方式失去了效力,因而以高产品种为核心,并辅以水利、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其他现代农业投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墨西哥小麦”、“菲律宾水稻”的育成,曾使这两个国家摆脱了粮食危机,使墨西哥由原来的小麦净进口国变为自给有余,使菲律宾也成为中等数量大米出口国。它们的经验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推广,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高产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在播种、育苗、栽种、除草、施肥、灌溉、排涝、杀虫、收割、脱粒、储藏、运输等劳动投入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所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迫使发展中国家的化肥开始向浓缩化、复合化、长效化、液态化方向发展,可见,生物技术的革命同时也是化学技术的革命。“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展,尽管也存在着诸如加剧了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均、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产品、质量的低劣等问题,但是,它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出路这一点却是世界公认的。 近年来,在“绿色革命”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一场“生物革命”。“生物革命”不同于“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利用传统作物培育技术在有利的农业地区提高了有限作物的产量,而生物革命可能适用于各种门类和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与动物。在这种意义上说,生物革命建立在绿色革命基础之上并扩大了绿色革命。”生物革命是通过四种途径来影响农业的,即(1)用遗传的方法控制和培育作物;(2)工业化栽培;(3)胚胎学的动物运用与遗传工程产品;(4)用遗传方法控制微生物来生产或取代农产品。因此,与绿色革命相比,生物革命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潜在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是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方面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下大力气,而且还要依靠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革命,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很难实现的,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在于调动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和研究、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农业所采取的支持和扶植政策采看,所涉及的面是很广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等。发展中国家在“惟工业化”时期,政府在价格政策方面采取了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的做法;在投资政策方面采取了资本积累集中于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忽视农业投资的做法;在税收政策方面采取了征收高额土地税和农产品出口税的做法;在信贷政策方面,政府对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损害了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政府改变以前的做法,在价格、投资、税收、信贷等政策的制定上,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发展前途。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调整了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扶持作用,为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自己选,(*^__^*) 嘻嘻!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3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4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1 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 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 3 坚持工业反映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 4 坚持不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的关键举措。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保持农业农村较快发展,对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增大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 (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任务十分繁重 (三)城市带动农村作用不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紧迫  三、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一)目标任务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到“十二五”末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任务:   1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2 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3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形成。(二)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子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重点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1 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和提高耕地质量为重点。2 以开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目前,中国农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不足,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较低。“十二五”时期,要围绕提高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强化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加强集成性农业技术和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的研发,开发适合于农民使用的实用技术和设备,加大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是农技推广要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加大“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力度,依托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支持涉农企业向农户推广专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力量承担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项目,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新格局。   三是农民培训要以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加快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努力克服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对农业科技应用的不利影响。   3 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当前,中国农业产业体系还不健全,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优质品率不高。“十二五”时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的扶持力度,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生产、加工、流通、储运等设施向优势产区集聚,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   二是要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对于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要继续推进高产创建,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水平。对于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产品,要推进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对于畜牧、水产等养殖业,要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加强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支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加快良种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   4 以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十二五”时期,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突出位置,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节约农业。开发推广节能技术,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加大节水和排灌机械购置的补贴力度,鼓励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引导农民节约使用种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发展节粮型畜产品和水产品。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延伸农业产业链,将各种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和深度加工。鼓励规模化养殖场和农村社区集中建设大中型沼气设施,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循环农业试点,探索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建设和保护、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保护珍稀物种和种质资源,防止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种入侵。鼓励生产和使用新型化学投入品,科学使用肥料、农药和农膜。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素材高中生

我有二个自己选: 一: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今日国内聚焦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发展中国家在获取政治独立以后,普遍都走上了寻求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进程中,“工业化就是一切”,农业的发展几乎处于一种被忽视状态,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重工抑农”、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倾向,导致了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农业的停滞和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正如国外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经济上的糟糕处境是和农业政策的失误分不开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农业发展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开始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内容,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紧密互动开始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落后的农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时,基本上都深受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关于“惟工业沦”、“惟资本论”、“惟计划论”的影响,或深受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影响,没能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轻农业,使得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普遍缓慢,这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均可耕地面积。据考察,人均可耕地面积比较多的地方,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般比较高。例如,在亚洲的菲律宾,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可耕地面积是6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达9%;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2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可达5%;而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到了5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达到了4%,可见,可耕地面积的多少成了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因为现代化农业在农业部门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落后的传统农业在农业部门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传统农业表现为劳动力充裕、资本短缺、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农民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低下,加之交通运输不发达、邮电通讯短缺、文化教育落后、信息交流闭塞等,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缓慢,落后的传统农业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虽然拉丁美洲国家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与其他地区比起来相对高一些,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也相对高一些,但是,从亚洲、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封建、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量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农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单一化,农业充其量也仅仅表现为一种生存农业。工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但是,广大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很不强烈,他们把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目的,把商品生产放在从属地位。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始终处于不发达状态。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方面来看,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单一的、畸形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和变化趋势,反过来,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会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农业生产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弱,使得农业生产利用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的能力较差,加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演化的历史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往往处于一种不合理的状态。有的国家只生产一两种或少数几种经济作物支撑农业的发展;有的国家农业生产中几乎没有副业或不发展农业加工业,这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提出了农业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等问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落后;反过来,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会制约农业劳动生产串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关健在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它会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方面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生产的增长可以为农业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在充分利用种植业的副产品的同时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和畜力,林业的发展可以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渔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可以在统筹安排、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各业之间相互利用农业的剩余,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利用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关系的建立。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农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同,因而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实行的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实际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对农业与工业关系问题的认识,已走出了历史的误区,而把农业真正看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把农业发展真正看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余年里,发展中国家由于急于发挥工业主导作用,不重视农业发展,基本上采用了农业辅助工业发展的战略即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经济建设中有限的资金大多被投入到工业,而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也不够,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粮食短缺。中东地区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由原来号称的“世界粮仓”变成了世界农产品的头号买主;亚洲的印度、非洲的马里也因为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而发生了粮食危机。 显然,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是根据“工业是主导,农业服从工业”的理论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许多西方的发展经济学家都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是经济发展中能够起能动作用的主导部门,农业则是应该被削弱的部门,农业的作用只是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以此来推动工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的进程。采用了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农业的发展必然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为视角。因此,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培训,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同时配之以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农产品低价收购政策,在资本积累方面导致了农业部门的资金流向工业部门。正是制定和实施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这一出发点,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和农业生产增长率的低下。在20世纪的整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只有1%,人均农业生产增长率则为零。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减缓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工业部门安置农业中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大量的失业,这是不言而喻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未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连其支持工业发展的初衷也未实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重新探寻发展农业的道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这就是以实现农业的商品化和工业化为目标,以农业的发展既具有支持工业发展的手段价值也具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价值为内容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实施于泰国,随后在其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实施。 泰国在历史上曾是著名的“东南亚粮仓”、国际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一直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中农业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赶超新兴工业国,仿效亚洲四小龙,实施了举债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债务负担沉重、财政发生危机、经济局势严峻的状况。在严重的失误面前,泰国政府及有关机构重新评价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农产品资源的加工出口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而形成了以“新兴农业工业化国家”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就是把农业的发展看做工业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促进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政府改变过去那种低价收购农产品的政策,要求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调政府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合理收购农产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从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深刻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 但是,应该看到,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特定阶段实施的发展战略。这个特定阶段就是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则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点。因此,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应该是工业化发展处于初期或中期的国家,而且也应该是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特点在于:通过土地关系的变革加大农业的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在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 (一)变革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占居统治地位。这些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有庄园制、租佃制、种植园制等。普遍存在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庄园制表现为:庄园既是庄园主的财产,也是一种企业,管家进行庄园的管理活动,工人、移民、小农提供农业劳动,实行粗放式耕作和经营。普遍遭存在于亚洲国家的租佃制亦即地主佃农制,它的特点在于土地归地主所有,土地被分割成小块租给佃农,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实行集约式耕作和经营。普遍存在于亚、非、拉各国特别是热带国家的种植园制,是一种殖民主义者掠夺殖民地国家农业资源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所有制形式上,土地归外国资本所有;在经营方式上,采取企业式的大规模经营;在劳动方式上,雇用农业工人承担农业劳动;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上,土地耕作实行高度集约化。 由于上述三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都具有和土地的占有相联系以及对收入分配进行垄断韵共同特点,因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土地改革中对土地占有制度和租捆制度进行了改革。政府根据土改法令从地主手中征收法定持有最高限额以外的土地,然后将这些土地有偿或无偿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农民,促进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和转移。政府颁布法令减少地租,保障租佃权,以保护佃农的生产利益。对于种植园制,当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以后,一般都将其变革为国营农场或国营种植园。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为实现农村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为激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为实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技术的革新和进步,而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又主要依靠农业的机械化、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提高。对于资本短缺、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机械化的推行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这些国家解决不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增加单位产量中的物质资本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行会带来的失业问题等。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不失为一条进行技术革新和进步的主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绿色革命”就是从生物技术方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串的一场革命。“绿色革命代表了以技术变革替代制度变革、以科学进步替代社会进步的一种努力。与土地改革不同,绿色革命鼓励第三世界国家集中力量采用和迅速推广稻谷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高产品种。”它作为一场生物技术方面的革命,并非像发达国家那样是由农业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则是迫于强大的压力,即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压力而发生的。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膨胀和农业的停滞使得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产出的方式失去了效力,因而以高产品种为核心,并辅以水利、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其他现代农业投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墨西哥小麦”、“菲律宾水稻”的育成,曾使这两个国家摆脱了粮食危机,使墨西哥由原来的小麦净进口国变为自给有余,使菲律宾也成为中等数量大米出口国。它们的经验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推广,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高产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在播种、育苗、栽种、除草、施肥、灌溉、排涝、杀虫、收割、脱粒、储藏、运输等劳动投入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所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迫使发展中国家的化肥开始向浓缩化、复合化、长效化、液态化方向发展,可见,生物技术的革命同时也是化学技术的革命。“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展,尽管也存在着诸如加剧了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均、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产品、质量的低劣等问题,但是,它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出路这一点却是世界公认的。 近年来,在“绿色革命”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一场“生物革命”。“生物革命”不同于“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利用传统作物培育技术在有利的农业地区提高了有限作物的产量,而生物革命可能适用于各种门类和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与动物。在这种意义上说,生物革命建立在绿色革命基础之上并扩大了绿色革命。”生物革命是通过四种途径来影响农业的,即(1)用遗传的方法控制和培育作物;(2)工业化栽培;(3)胚胎学的动物运用与遗传工程产品;(4)用遗传方法控制微生物来生产或取代农产品。因此,与绿色革命相比,生物革命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潜在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是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方面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下大力气,而且还要依靠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革命,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很难实现的,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在于调动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和研究、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农业所采取的支持和扶植政策采看,所涉及的面是很广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等。发展中国家在“惟工业化”时期,政府在价格政策方面采取了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的做法;在投资政策方面采取了资本积累集中于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忽视农业投资的做法;在税收政策方面采取了征收高额土地税和农产品出口税的做法;在信贷政策方面,政府对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损害了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政府改变以前的做法,在价格、投资、税收、信贷等政策的制定上,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发展前途。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调整了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扶持作用,为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自己选,(*^__^*) 嘻嘻!

1961年,袁隆平身为湖南省安江农校的一位教师。盛夏七月,他在田中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子,后来被确认为天然杂交稻,触动了袁隆平的灵感。袁隆平认为,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可是在传统理论中,水稻,这种在袁隆平身边最多,也是中国人最主要食物的作物,恰恰没有杂交优势,它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一株水稻只要一开花,雄花自然就会给同株上同时开放的雌蕊柱头授粉。难道水稻真的不能杂交?袁隆平对这种理论产生怀疑。他开始去稻田中寻找突破。民以食为天,湘西普通的中专教师,把天大的担子,在支持者寥寥、科研环境险恶的情况下,揽在了自己肩头。责任、道义、知识、对过时理论的质疑、勤奋、灵感,一个个成功因素悄悄地出现在袁隆平身上。很多人对当年的农校教师,转而自觉自愿地研究杂交水稻百思不得其解。他的学生李必湖说:“当时我国大学和科研院所有许多水稻方面的鸿儒,为什么对杂交水稻想也不敢想,不敢去动那个禁区,而一个普通的中专教师敢于提出这一问题,这正是袁隆平老师的高明可贵之处”。今天的袁隆平,回顾往日,把成功的因素归为8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还特地解释说,灵感很重要,你找找不到。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思索、智慧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了的产物。手捧着那棵偶然得之的天然杂交稻,袁隆平用实践推翻了原本的经典理论。这一年,他31岁。如果想让水稻杂交,必须找到一种自身雄花不能授粉的品种,雌花才能接受来自异株的花粉。4年后,袁隆平又在这片稻田里,在国内首次找到了第一株天然不育雄性株,经过人工授粉,结实数百粒,为杂交水稻育种试验找到了最初的物质基础。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在《科学通报》杂志上,事有凑巧,这期杂志变成了“文革”到来时的最后一期,随后杂志停刊。“文革”到来了,全国一片狂热中,袁隆平为首的杂交水稻研究小组悄然诞生。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素材高中生初中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3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4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1 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 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 3 坚持工业反映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 4 坚持不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的关键举措。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保持农业农村较快发展,对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增大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 (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任务十分繁重 (三)城市带动农村作用不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紧迫  三、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一)目标任务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到“十二五”末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任务:   1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2 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3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形成。(二)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子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重点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1 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和提高耕地质量为重点。2 以开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目前,中国农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不足,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较低。“十二五”时期,要围绕提高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强化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加强集成性农业技术和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的研发,开发适合于农民使用的实用技术和设备,加大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是农技推广要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加大“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力度,依托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支持涉农企业向农户推广专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力量承担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项目,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新格局。   三是农民培训要以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加快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努力克服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对农业科技应用的不利影响。   3 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当前,中国农业产业体系还不健全,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优质品率不高。“十二五”时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的扶持力度,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生产、加工、流通、储运等设施向优势产区集聚,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   二是要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对于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要继续推进高产创建,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水平。对于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产品,要推进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对于畜牧、水产等养殖业,要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加强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支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加快良种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   4 以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十二五”时期,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突出位置,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节约农业。开发推广节能技术,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加大节水和排灌机械购置的补贴力度,鼓励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引导农民节约使用种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发展节粮型畜产品和水产品。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延伸农业产业链,将各种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和深度加工。鼓励规模化养殖场和农村社区集中建设大中型沼气设施,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循环农业试点,探索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建设和保护、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保护珍稀物种和种质资源,防止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种入侵。鼓励生产和使用新型化学投入品,科学使用肥料、农药和农膜。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

农业分布 种植业: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西北国营农场(商品谷物农业) 西北地区 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灌溉农业) 新疆地区(绿洲农业) 西南地区 云贵高原(坝子农业) 横断山区(垂直农业)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 、 阳光农业 城市,矿区周围---乳畜业 珠江三角洲---新颖混合农业 季风区 -------水稻种植业 畜牧业: 内蒙古高原---草原牧场 新疆天山----山地牧场 青藏高原----高寒牧场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科教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由70年代的27%,增加到90年代初的30%、1996年的39%、90年代末的42%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我国最主要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丰收计划,从1987年开始实施起,至今已经推广了257类先进技术,新增产值700亿元,新增产粮食420亿公斤;还有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推广等等,这些都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的农民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比重高达90%,农村迫切需要农业技术的推广队伍在近年来却出现了萎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数曾经从高峰时的150万人,到流失了一半;近年来虽然有所恢复,但也只是恢复到100万人左右的境地。而且,农技推广的投入却在逐年减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人均年活动经费从1986年的1167元减少到1995年的894元。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在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由1987年的0.33%下降到1995年的0.23%,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4倍。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00,而我国目前则为1:1200。

我有二个自己选: 一: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今日国内聚焦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发展中国家在获取政治独立以后,普遍都走上了寻求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进程中,“工业化就是一切”,农业的发展几乎处于一种被忽视状态,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重工抑农”、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倾向,导致了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农业的停滞和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正如国外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经济上的糟糕处境是和农业政策的失误分不开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农业发展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开始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内容,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紧密互动开始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落后的农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时,基本上都深受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关于“惟工业沦”、“惟资本论”、“惟计划论”的影响,或深受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影响,没能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轻农业,使得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普遍缓慢,这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均可耕地面积。据考察,人均可耕地面积比较多的地方,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般比较高。例如,在亚洲的菲律宾,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可耕地面积是6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达9%;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2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可达5%;而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到了5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达到了4%,可见,可耕地面积的多少成了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因为现代化农业在农业部门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落后的传统农业在农业部门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传统农业表现为劳动力充裕、资本短缺、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农民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低下,加之交通运输不发达、邮电通讯短缺、文化教育落后、信息交流闭塞等,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缓慢,落后的传统农业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虽然拉丁美洲国家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与其他地区比起来相对高一些,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也相对高一些,但是,从亚洲、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封建、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量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农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单一化,农业充其量也仅仅表现为一种生存农业。工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但是,广大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很不强烈,他们把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目的,把商品生产放在从属地位。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始终处于不发达状态。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方面来看,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单一的、畸形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和变化趋势,反过来,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会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农业生产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弱,使得农业生产利用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的能力较差,加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演化的历史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往往处于一种不合理的状态。有的国家只生产一两种或少数几种经济作物支撑农业的发展;有的国家农业生产中几乎没有副业或不发展农业加工业,这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提出了农业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等问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落后;反过来,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会制约农业劳动生产串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关健在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它会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方面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生产的增长可以为农业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在充分利用种植业的副产品的同时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和畜力,林业的发展可以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渔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可以在统筹安排、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各业之间相互利用农业的剩余,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利用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关系的建立。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农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同,因而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实行的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实际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对农业与工业关系问题的认识,已走出了历史的误区,而把农业真正看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把农业发展真正看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余年里,发展中国家由于急于发挥工业主导作用,不重视农业发展,基本上采用了农业辅助工业发展的战略即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经济建设中有限的资金大多被投入到工业,而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也不够,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粮食短缺。中东地区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由原来号称的“世界粮仓”变成了世界农产品的头号买主;亚洲的印度、非洲的马里也因为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而发生了粮食危机。 显然,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是根据“工业是主导,农业服从工业”的理论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许多西方的发展经济学家都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是经济发展中能够起能动作用的主导部门,农业则是应该被削弱的部门,农业的作用只是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以此来推动工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的进程。采用了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农业的发展必然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为视角。因此,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培训,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同时配之以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农产品低价收购政策,在资本积累方面导致了农业部门的资金流向工业部门。正是制定和实施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这一出发点,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和农业生产增长率的低下。在20世纪的整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只有1%,人均农业生产增长率则为零。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减缓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工业部门安置农业中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大量的失业,这是不言而喻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未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连其支持工业发展的初衷也未实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重新探寻发展农业的道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这就是以实现农业的商品化和工业化为目标,以农业的发展既具有支持工业发展的手段价值也具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价值为内容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实施于泰国,随后在其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实施。 泰国在历史上曾是著名的“东南亚粮仓”、国际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一直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中农业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赶超新兴工业国,仿效亚洲四小龙,实施了举债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债务负担沉重、财政发生危机、经济局势严峻的状况。在严重的失误面前,泰国政府及有关机构重新评价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农产品资源的加工出口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而形成了以“新兴农业工业化国家”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就是把农业的发展看做工业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促进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政府改变过去那种低价收购农产品的政策,要求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调政府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合理收购农产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从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深刻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 但是,应该看到,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特定阶段实施的发展战略。这个特定阶段就是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则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点。因此,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应该是工业化发展处于初期或中期的国家,而且也应该是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特点在于:通过土地关系的变革加大农业的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在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 (一)变革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占居统治地位。这些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有庄园制、租佃制、种植园制等。普遍存在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庄园制表现为:庄园既是庄园主的财产,也是一种企业,管家进行庄园的管理活动,工人、移民、小农提供农业劳动,实行粗放式耕作和经营。普遍遭存在于亚洲国家的租佃制亦即地主佃农制,它的特点在于土地归地主所有,土地被分割成小块租给佃农,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实行集约式耕作和经营。普遍存在于亚、非、拉各国特别是热带国家的种植园制,是一种殖民主义者掠夺殖民地国家农业资源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所有制形式上,土地归外国资本所有;在经营方式上,采取企业式的大规模经营;在劳动方式上,雇用农业工人承担农业劳动;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上,土地耕作实行高度集约化。 由于上述三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都具有和土地的占有相联系以及对收入分配进行垄断韵共同特点,因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土地改革中对土地占有制度和租捆制度进行了改革。政府根据土改法令从地主手中征收法定持有最高限额以外的土地,然后将这些土地有偿或无偿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农民,促进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和转移。政府颁布法令减少地租,保障租佃权,以保护佃农的生产利益。对于种植园制,当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以后,一般都将其变革为国营农场或国营种植园。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为实现农村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为激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为实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技术的革新和进步,而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又主要依靠农业的机械化、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提高。对于资本短缺、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机械化的推行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这些国家解决不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增加单位产量中的物质资本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行会带来的失业问题等。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不失为一条进行技术革新和进步的主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绿色革命”就是从生物技术方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串的一场革命。“绿色革命代表了以技术变革替代制度变革、以科学进步替代社会进步的一种努力。与土地改革不同,绿色革命鼓励第三世界国家集中力量采用和迅速推广稻谷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高产品种。”它作为一场生物技术方面的革命,并非像发达国家那样是由农业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则是迫于强大的压力,即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压力而发生的。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膨胀和农业的停滞使得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产出的方式失去了效力,因而以高产品种为核心,并辅以水利、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其他现代农业投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墨西哥小麦”、“菲律宾水稻”的育成,曾使这两个国家摆脱了粮食危机,使墨西哥由原来的小麦净进口国变为自给有余,使菲律宾也成为中等数量大米出口国。它们的经验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推广,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高产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在播种、育苗、栽种、除草、施肥、灌溉、排涝、杀虫、收割、脱粒、储藏、运输等劳动投入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所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迫使发展中国家的化肥开始向浓缩化、复合化、长效化、液态化方向发展,可见,生物技术的革命同时也是化学技术的革命。“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展,尽管也存在着诸如加剧了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均、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产品、质量的低劣等问题,但是,它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出路这一点却是世界公认的。 近年来,在“绿色革命”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一场“生物革命”。“生物革命”不同于“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利用传统作物培育技术在有利的农业地区提高了有限作物的产量,而生物革命可能适用于各种门类和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与动物。在这种意义上说,生物革命建立在绿色革命基础之上并扩大了绿色革命。”生物革命是通过四种途径来影响农业的,即(1)用遗传的方法控制和培育作物;(2)工业化栽培;(3)胚胎学的动物运用与遗传工程产品;(4)用遗传方法控制微生物来生产或取代农产品。因此,与绿色革命相比,生物革命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潜在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是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方面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下大力气,而且还要依靠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革命,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很难实现的,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在于调动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和研究、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农业所采取的支持和扶植政策采看,所涉及的面是很广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等。发展中国家在“惟工业化”时期,政府在价格政策方面采取了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的做法;在投资政策方面采取了资本积累集中于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忽视农业投资的做法;在税收政策方面采取了征收高额土地税和农产品出口税的做法;在信贷政策方面,政府对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损害了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政府改变以前的做法,在价格、投资、税收、信贷等政策的制定上,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发展前途。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调整了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扶持作用,为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自己选,(*^__^*) 嘻嘻!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素材高中历史

自耕农、重农抑商的政策,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推广,但同时影响了商业的发展,并且这种传统政策并没有给广大百姓带来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国美术史论文中国的历史文化书法绘画建筑,甚至的饮食,可以称之为是中国式的艺术。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他的艺术是伴随着他的历史一起成长的。13亿人口让中国在地球上占据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因而它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风。魏晋时期佛教的传如使中国绘画有了新的血液,石窟艺术的发展成为今天中国文化宝库的一块瑰宝;上千年的中国山水画在当今世界上找不到相同风格的画风;中国的书法被世界人称奇……

我有二个自己选: 一: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今日国内聚焦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发展中国家在获取政治独立以后,普遍都走上了寻求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进程中,“工业化就是一切”,农业的发展几乎处于一种被忽视状态,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重工抑农”、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倾向,导致了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农业的停滞和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正如国外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经济上的糟糕处境是和农业政策的失误分不开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农业发展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开始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内容,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紧密互动开始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落后的农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时,基本上都深受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关于“惟工业沦”、“惟资本论”、“惟计划论”的影响,或深受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影响,没能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轻农业,使得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普遍缓慢,这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均可耕地面积。据考察,人均可耕地面积比较多的地方,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般比较高。例如,在亚洲的菲律宾,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可耕地面积是6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达9%;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2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可达5%;而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到了5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达到了4%,可见,可耕地面积的多少成了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因为现代化农业在农业部门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落后的传统农业在农业部门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传统农业表现为劳动力充裕、资本短缺、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农民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低下,加之交通运输不发达、邮电通讯短缺、文化教育落后、信息交流闭塞等,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缓慢,落后的传统农业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虽然拉丁美洲国家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与其他地区比起来相对高一些,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也相对高一些,但是,从亚洲、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封建、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量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农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单一化,农业充其量也仅仅表现为一种生存农业。工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但是,广大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很不强烈,他们把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目的,把商品生产放在从属地位。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始终处于不发达状态。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方面来看,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单一的、畸形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和变化趋势,反过来,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会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农业生产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弱,使得农业生产利用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的能力较差,加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演化的历史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往往处于一种不合理的状态。有的国家只生产一两种或少数几种经济作物支撑农业的发展;有的国家农业生产中几乎没有副业或不发展农业加工业,这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提出了农业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等问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落后;反过来,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会制约农业劳动生产串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关健在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它会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方面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生产的增长可以为农业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在充分利用种植业的副产品的同时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和畜力,林业的发展可以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渔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可以在统筹安排、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各业之间相互利用农业的剩余,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利用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关系的建立。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农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同,因而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实行的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实际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对农业与工业关系问题的认识,已走出了历史的误区,而把农业真正看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把农业发展真正看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余年里,发展中国家由于急于发挥工业主导作用,不重视农业发展,基本上采用了农业辅助工业发展的战略即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经济建设中有限的资金大多被投入到工业,而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也不够,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粮食短缺。中东地区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由原来号称的“世界粮仓”变成了世界农产品的头号买主;亚洲的印度、非洲的马里也因为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而发生了粮食危机。 显然,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是根据“工业是主导,农业服从工业”的理论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许多西方的发展经济学家都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是经济发展中能够起能动作用的主导部门,农业则是应该被削弱的部门,农业的作用只是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以此来推动工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的进程。采用了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农业的发展必然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为视角。因此,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培训,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同时配之以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农产品低价收购政策,在资本积累方面导致了农业部门的资金流向工业部门。正是制定和实施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这一出发点,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和农业生产增长率的低下。在20世纪的整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只有1%,人均农业生产增长率则为零。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减缓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工业部门安置农业中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大量的失业,这是不言而喻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未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连其支持工业发展的初衷也未实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重新探寻发展农业的道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这就是以实现农业的商品化和工业化为目标,以农业的发展既具有支持工业发展的手段价值也具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价值为内容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实施于泰国,随后在其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实施。 泰国在历史上曾是著名的“东南亚粮仓”、国际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一直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中农业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赶超新兴工业国,仿效亚洲四小龙,实施了举债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债务负担沉重、财政发生危机、经济局势严峻的状况。在严重的失误面前,泰国政府及有关机构重新评价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农产品资源的加工出口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而形成了以“新兴农业工业化国家”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就是把农业的发展看做工业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促进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政府改变过去那种低价收购农产品的政策,要求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调政府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合理收购农产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从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深刻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 但是,应该看到,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特定阶段实施的发展战略。这个特定阶段就是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则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点。因此,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应该是工业化发展处于初期或中期的国家,而且也应该是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特点在于:通过土地关系的变革加大农业的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在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 (一)变革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占居统治地位。这些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有庄园制、租佃制、种植园制等。普遍存在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庄园制表现为:庄园既是庄园主的财产,也是一种企业,管家进行庄园的管理活动,工人、移民、小农提供农业劳动,实行粗放式耕作和经营。普遍遭存在于亚洲国家的租佃制亦即地主佃农制,它的特点在于土地归地主所有,土地被分割成小块租给佃农,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实行集约式耕作和经营。普遍存在于亚、非、拉各国特别是热带国家的种植园制,是一种殖民主义者掠夺殖民地国家农业资源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所有制形式上,土地归外国资本所有;在经营方式上,采取企业式的大规模经营;在劳动方式上,雇用农业工人承担农业劳动;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上,土地耕作实行高度集约化。 由于上述三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都具有和土地的占有相联系以及对收入分配进行垄断韵共同特点,因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土地改革中对土地占有制度和租捆制度进行了改革。政府根据土改法令从地主手中征收法定持有最高限额以外的土地,然后将这些土地有偿或无偿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农民,促进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和转移。政府颁布法令减少地租,保障租佃权,以保护佃农的生产利益。对于种植园制,当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以后,一般都将其变革为国营农场或国营种植园。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为实现农村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为激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为实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技术的革新和进步,而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又主要依靠农业的机械化、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提高。对于资本短缺、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机械化的推行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这些国家解决不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增加单位产量中的物质资本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行会带来的失业问题等。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不失为一条进行技术革新和进步的主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绿色革命”就是从生物技术方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串的一场革命。“绿色革命代表了以技术变革替代制度变革、以科学进步替代社会进步的一种努力。与土地改革不同,绿色革命鼓励第三世界国家集中力量采用和迅速推广稻谷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高产品种。”它作为一场生物技术方面的革命,并非像发达国家那样是由农业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则是迫于强大的压力,即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压力而发生的。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膨胀和农业的停滞使得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产出的方式失去了效力,因而以高产品种为核心,并辅以水利、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其他现代农业投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墨西哥小麦”、“菲律宾水稻”的育成,曾使这两个国家摆脱了粮食危机,使墨西哥由原来的小麦净进口国变为自给有余,使菲律宾也成为中等数量大米出口国。它们的经验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推广,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高产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在播种、育苗、栽种、除草、施肥、灌溉、排涝、杀虫、收割、脱粒、储藏、运输等劳动投入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所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迫使发展中国家的化肥开始向浓缩化、复合化、长效化、液态化方向发展,可见,生物技术的革命同时也是化学技术的革命。“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展,尽管也存在着诸如加剧了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均、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产品、质量的低劣等问题,但是,它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出路这一点却是世界公认的。 近年来,在“绿色革命”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一场“生物革命”。“生物革命”不同于“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利用传统作物培育技术在有利的农业地区提高了有限作物的产量,而生物革命可能适用于各种门类和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与动物。在这种意义上说,生物革命建立在绿色革命基础之上并扩大了绿色革命。”生物革命是通过四种途径来影响农业的,即(1)用遗传的方法控制和培育作物;(2)工业化栽培;(3)胚胎学的动物运用与遗传工程产品;(4)用遗传方法控制微生物来生产或取代农产品。因此,与绿色革命相比,生物革命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潜在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是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方面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下大力气,而且还要依靠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革命,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很难实现的,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在于调动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和研究、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农业所采取的支持和扶植政策采看,所涉及的面是很广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等。发展中国家在“惟工业化”时期,政府在价格政策方面采取了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的做法;在投资政策方面采取了资本积累集中于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忽视农业投资的做法;在税收政策方面采取了征收高额土地税和农产品出口税的做法;在信贷政策方面,政府对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损害了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政府改变以前的做法,在价格、投资、税收、信贷等政策的制定上,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发展前途。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调整了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扶持作用,为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自己选,(*^__^*) 嘻嘻!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素材高中数学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3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4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1 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 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 3 坚持工业反映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 4 坚持不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的关键举措。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保持农业农村较快发展,对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增大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 (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任务十分繁重 (三)城市带动农村作用不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紧迫  三、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一)目标任务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到“十二五”末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任务:   1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2 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3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形成。(二)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子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重点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1 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和提高耕地质量为重点。2 以开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目前,中国农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不足,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较低。“十二五”时期,要围绕提高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强化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加强集成性农业技术和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的研发,开发适合于农民使用的实用技术和设备,加大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是农技推广要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加大“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力度,依托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支持涉农企业向农户推广专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力量承担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项目,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新格局。   三是农民培训要以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加快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努力克服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对农业科技应用的不利影响。   3 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当前,中国农业产业体系还不健全,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优质品率不高。“十二五”时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的扶持力度,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生产、加工、流通、储运等设施向优势产区集聚,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   二是要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对于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要继续推进高产创建,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水平。对于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产品,要推进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对于畜牧、水产等养殖业,要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加强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支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加快良种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   4 以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十二五”时期,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突出位置,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节约农业。开发推广节能技术,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加大节水和排灌机械购置的补贴力度,鼓励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引导农民节约使用种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发展节粮型畜产品和水产品。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延伸农业产业链,将各种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和深度加工。鼓励规模化养殖场和农村社区集中建设大中型沼气设施,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循环农业试点,探索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建设和保护、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保护珍稀物种和种质资源,防止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种入侵。鼓励生产和使用新型化学投入品,科学使用肥料、农药和农膜。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

我有二个自己选: 一: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今日国内聚焦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发展中国家在获取政治独立以后,普遍都走上了寻求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进程中,“工业化就是一切”,农业的发展几乎处于一种被忽视状态,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重工抑农”、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倾向,导致了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农业的停滞和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正如国外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经济上的糟糕处境是和农业政策的失误分不开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农业发展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开始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内容,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紧密互动开始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落后的农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时,基本上都深受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关于“惟工业沦”、“惟资本论”、“惟计划论”的影响,或深受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影响,没能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轻农业,使得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普遍缓慢,这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均可耕地面积。据考察,人均可耕地面积比较多的地方,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般比较高。例如,在亚洲的菲律宾,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可耕地面积是6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达9%;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2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可达5%;而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到了5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达到了4%,可见,可耕地面积的多少成了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因为现代化农业在农业部门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落后的传统农业在农业部门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传统农业表现为劳动力充裕、资本短缺、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农民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低下,加之交通运输不发达、邮电通讯短缺、文化教育落后、信息交流闭塞等,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缓慢,落后的传统农业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虽然拉丁美洲国家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与其他地区比起来相对高一些,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也相对高一些,但是,从亚洲、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封建、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量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农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单一化,农业充其量也仅仅表现为一种生存农业。工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但是,广大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很不强烈,他们把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目的,把商品生产放在从属地位。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始终处于不发达状态。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方面来看,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单一的、畸形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和变化趋势,反过来,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会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农业生产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弱,使得农业生产利用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的能力较差,加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演化的历史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往往处于一种不合理的状态。有的国家只生产一两种或少数几种经济作物支撑农业的发展;有的国家农业生产中几乎没有副业或不发展农业加工业,这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提出了农业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等问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落后;反过来,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会制约农业劳动生产串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关健在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它会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方面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生产的增长可以为农业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在充分利用种植业的副产品的同时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和畜力,林业的发展可以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渔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可以在统筹安排、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各业之间相互利用农业的剩余,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利用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关系的建立。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农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同,因而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实行的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实际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对农业与工业关系问题的认识,已走出了历史的误区,而把农业真正看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把农业发展真正看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余年里,发展中国家由于急于发挥工业主导作用,不重视农业发展,基本上采用了农业辅助工业发展的战略即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经济建设中有限的资金大多被投入到工业,而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也不够,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粮食短缺。中东地区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由原来号称的“世界粮仓”变成了世界农产品的头号买主;亚洲的印度、非洲的马里也因为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而发生了粮食危机。 显然,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是根据“工业是主导,农业服从工业”的理论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许多西方的发展经济学家都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是经济发展中能够起能动作用的主导部门,农业则是应该被削弱的部门,农业的作用只是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以此来推动工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的进程。采用了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农业的发展必然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为视角。因此,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培训,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同时配之以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农产品低价收购政策,在资本积累方面导致了农业部门的资金流向工业部门。正是制定和实施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这一出发点,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和农业生产增长率的低下。在20世纪的整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只有1%,人均农业生产增长率则为零。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减缓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工业部门安置农业中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大量的失业,这是不言而喻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未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连其支持工业发展的初衷也未实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重新探寻发展农业的道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这就是以实现农业的商品化和工业化为目标,以农业的发展既具有支持工业发展的手段价值也具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价值为内容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实施于泰国,随后在其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实施。 泰国在历史上曾是著名的“东南亚粮仓”、国际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一直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中农业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赶超新兴工业国,仿效亚洲四小龙,实施了举债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债务负担沉重、财政发生危机、经济局势严峻的状况。在严重的失误面前,泰国政府及有关机构重新评价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农产品资源的加工出口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而形成了以“新兴农业工业化国家”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就是把农业的发展看做工业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促进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政府改变过去那种低价收购农产品的政策,要求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调政府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合理收购农产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从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深刻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 但是,应该看到,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特定阶段实施的发展战略。这个特定阶段就是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则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点。因此,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应该是工业化发展处于初期或中期的国家,而且也应该是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特点在于:通过土地关系的变革加大农业的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在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 (一)变革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占居统治地位。这些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有庄园制、租佃制、种植园制等。普遍存在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庄园制表现为:庄园既是庄园主的财产,也是一种企业,管家进行庄园的管理活动,工人、移民、小农提供农业劳动,实行粗放式耕作和经营。普遍遭存在于亚洲国家的租佃制亦即地主佃农制,它的特点在于土地归地主所有,土地被分割成小块租给佃农,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实行集约式耕作和经营。普遍存在于亚、非、拉各国特别是热带国家的种植园制,是一种殖民主义者掠夺殖民地国家农业资源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所有制形式上,土地归外国资本所有;在经营方式上,采取企业式的大规模经营;在劳动方式上,雇用农业工人承担农业劳动;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上,土地耕作实行高度集约化。 由于上述三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都具有和土地的占有相联系以及对收入分配进行垄断韵共同特点,因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土地改革中对土地占有制度和租捆制度进行了改革。政府根据土改法令从地主手中征收法定持有最高限额以外的土地,然后将这些土地有偿或无偿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农民,促进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和转移。政府颁布法令减少地租,保障租佃权,以保护佃农的生产利益。对于种植园制,当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以后,一般都将其变革为国营农场或国营种植园。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为实现农村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为激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为实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技术的革新和进步,而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又主要依靠农业的机械化、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提高。对于资本短缺、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机械化的推行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这些国家解决不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增加单位产量中的物质资本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行会带来的失业问题等。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不失为一条进行技术革新和进步的主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绿色革命”就是从生物技术方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串的一场革命。“绿色革命代表了以技术变革替代制度变革、以科学进步替代社会进步的一种努力。与土地改革不同,绿色革命鼓励第三世界国家集中力量采用和迅速推广稻谷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高产品种。”它作为一场生物技术方面的革命,并非像发达国家那样是由农业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则是迫于强大的压力,即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压力而发生的。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膨胀和农业的停滞使得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产出的方式失去了效力,因而以高产品种为核心,并辅以水利、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其他现代农业投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墨西哥小麦”、“菲律宾水稻”的育成,曾使这两个国家摆脱了粮食危机,使墨西哥由原来的小麦净进口国变为自给有余,使菲律宾也成为中等数量大米出口国。它们的经验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推广,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高产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在播种、育苗、栽种、除草、施肥、灌溉、排涝、杀虫、收割、脱粒、储藏、运输等劳动投入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所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迫使发展中国家的化肥开始向浓缩化、复合化、长效化、液态化方向发展,可见,生物技术的革命同时也是化学技术的革命。“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展,尽管也存在着诸如加剧了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均、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产品、质量的低劣等问题,但是,它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出路这一点却是世界公认的。 近年来,在“绿色革命”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一场“生物革命”。“生物革命”不同于“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利用传统作物培育技术在有利的农业地区提高了有限作物的产量,而生物革命可能适用于各种门类和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与动物。在这种意义上说,生物革命建立在绿色革命基础之上并扩大了绿色革命。”生物革命是通过四种途径来影响农业的,即(1)用遗传的方法控制和培育作物;(2)工业化栽培;(3)胚胎学的动物运用与遗传工程产品;(4)用遗传方法控制微生物来生产或取代农产品。因此,与绿色革命相比,生物革命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潜在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是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方面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下大力气,而且还要依靠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革命,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很难实现的,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在于调动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和研究、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农业所采取的支持和扶植政策采看,所涉及的面是很广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等。发展中国家在“惟工业化”时期,政府在价格政策方面采取了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的做法;在投资政策方面采取了资本积累集中于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忽视农业投资的做法;在税收政策方面采取了征收高额土地税和农产品出口税的做法;在信贷政策方面,政府对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损害了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政府改变以前的做法,在价格、投资、税收、信贷等政策的制定上,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发展前途。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调整了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扶持作用,为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自己选,(*^__^*) 嘻嘻!

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是智慧生物探索和神往的目标,其复杂而又系统化的运作规律是近代文明诞生后的结晶。它神秘而又庄严的面纱等待着人们揭开,它是一个怎样的东西,是诞生文明天体之母,还是与之共存空间。其神秘的内涵及现象是现代文化所不了解的,而目前文明只能证明规定用现代逻辑思维发展提炼本质含义,以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趋向,简言之就顺其自然,供其所需,而又不与常理违背。现阶段我们探究到的只是低一级的系统天体,对其出现形成原因,运作规定,演化方式、体态结构等一些列范畴做了全面而又详细的分析,研究,广义概括其基本内容,是近代文化的重大跨越,为现代文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把上面的内容做了调查,并在今后这一块做了深入研究,且初步建立了研究方案,可将其分为地质时期的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过度农业的演变,及近代气候变化于农业发展。对这三个阶段我们只对前两个做了简要分析,而第三个则作了重要研究,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访问了一些具有权威性和知名度的有关机构,进行了集体研讨,并采纳其中大众性的理论认识且又将其分为三个小节,来解释说明中心主体。远古篇据有关资料记载,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初期宇宙的温度极高,只存在一些高温光子,没有任何大块的物质,随着温度的下降,宇宙中逐渐有小到夸克形成了基本粒子,之后慢慢形成凝聚成星际云,这一过程大约经历了三十万年之久,在此过程中银河系缓慢形成,太阳大约形成在五十亿年前,其周围的宇宙物质又凝聚成九大行星,及小行星带。地球大约形成于四十五亿年前,上述是一个及其漫长而复杂的形成过程。此过程的形成方式在现代文明史上是一个空白的记载,目前我们只有试验证明其存在,还不能完全肯定它所形成了具有生命存在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其具有地利因素导致了原始生命的出现,且向高级生命进化的动力,适中的日地距离使地球具有了适宜的温度,适中的质量和体积有了大气层的形成。其地核内的原始海水,有益于液态水的形成。地球和其它行星一样,形成了绕太阳运动及自身运动的方式,且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整体。地球形成后,起初陆地上没有空气,生命成活及演化非常困难,最初的生命仅出现在海洋中,它是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的低级微生物,并随着地球本身的环境变化,形成了生物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过度的进化历程。而地球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引起了部分生物覆灭的必然性,如恐龙的灭绝,有人认为是小行星创地球所导致的,有人认为是起初地球经常发生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时而狂风暴雨,时而雷雨交加,时而雨过天晴,炙热难耐,谷底坍塌,山岭决裂,岩浆溢出,导致植物灭绝,而给生命莫大威胁,而引发生物链的破坏,致使恐龙灭绝。其看法不一,各有争论。之后幸存下来的生物则发生了进化,经过一系列的地理运动后,地球地貌特征基本形成,并且做有规律运动,而地球也安分下来,不再发生大规模运动及形态变化,且能维持地表生物运动和生态平衡。正在此时我们华夏族的大河流域萌芽正在诞生。且经过多次的海水冲刷淤积,沧海桑田形成了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源及优越的地势地貌和气候,华夏大地的农畜业也由此充实、发展形成了一个远古的农业生产基地。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