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药现代化发展论文摘要写什么类型

发布时间:2024-07-04 04:24:00

中药现代化发展论文摘要写什么类型

我可以给你,不上传,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题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  摘要:为顺应中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时代需求,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和创新是实现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在进一步提升中药学专业人才质量的目标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对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构建的实践与探索,打造具备“合、通、博、辨”(知行合一、汇通中西、旁搜博览、慎思明辨)4大特征的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为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人才培养路径;中药高等教育;中药学专业  我国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内涵的现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的提出,为中药高等教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势提供了契机,也为推动中药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内在动力。各院校坚持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践行“双思维”,推进中药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升级及大中药健康产业的转型优化新态势,加快推动中药行业从传统转向绿色智能。但目前中药学类专业定位和专业布局与其存在一定差距[1],培养专业从业人员数量不能满足产业人力需求、高校间中药本科教学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部分高校中药学类专业的设置与区域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整合还未达到与前沿研究进展深入对接等诸多不足,使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链新兴行业对跨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着力提升中药学专业人才内涵特质,使之具备的综合素质能适应更为动态、复杂、开放的中医药发展环境,从而服务国家战略、匹配大中药健康事业发展转型升级尤为重要。  我校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路径  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地处上海和“双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坚持“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同向同行,加大将地域优势与优质学科资源直接转化为中药学专业资源的力度,保障中药高等教育与国家及上海重大发展战略相对接,以造就具备“合、通、博、辨”(知行合一、汇通中西、旁搜博览、慎思明辨)4大特征的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不断提升与中医药科技创新、健康服务特色优势及上海开放型地区经济形势的吻合度。  2.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即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交融。中药学专业的重要特点是专业实践性强,有效培养学生“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根据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2],在中药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时长,通过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反复强化,达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效果。(1)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有效更新,打好学生扎实专业知识功底。围绕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中药炮制学、中药综合实验等多门主干课程课堂教学中导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3]、研究性[4]、情景式[5]等混合教学模式,配合“基本型—综合型—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梯次拓展实验教学体系以及中药基本技能多站式考核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四年学制中递进式强化,打造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功底。(2)科学思维的有效融入,创造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环境。学校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锻炼,以众多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支撑,整合优质科研资源向人才培养集聚。例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做到科学思维融入全覆盖,依托高水平科研实验平台营造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的环境,通过低年级学生与导师结对、高年级学生毕业实习等载体,将优质学科资源转化为中药学专业资源。在2017年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3.55[6]。(3)研究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对中医药事业的兴趣与自信。学院以“学术导向,兴趣驱动”为理念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中药的热情与原创能力。此外,灵活设置毕业实习时间段,严格实施“一人一题”,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生物医药集聚优势融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在此过程中得以拓展、延伸以及应用。学生开发“中药饮片识别”APP、“药用植物虚拟解剖实验室”等科创成果在2016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得到展示。  2.2汇通中西  汇通中西,即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理论能力的同时,强化国际化视野和中医药融入世界能力的培养。上海中医药大学秉承“海派中医文化”的精髓,一方面将融入中医药思维的教学案例全覆盖写入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指南[7];另一方面加大国际化合作力度及普及面,通过“海外名师”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境外访学、短期交流等多种方式,从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且具备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的中药学专业人才。(1)中医药思维的有效聚焦,打造一流中医药精品教育。为了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成为经常性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重视中医药经典着作的学习,通过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等引入导修课程;开设中医文化趣谈、中华文明史撷要等传统文化类课程;新增说文解药等通识拓展类课程,将中医药思维序贯于4年的培养方案中。另外在中药学讲授过程中,吸纳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8],例如“历久弥香数陈皮”“九九重阳探茱萸”等,结合名师名医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中药文化现象切入中药性能功效、精准把握思辨特点,协调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中医药思维与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辩证关系。(2)国际视野的有机融合,内化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学校致力于为师生创造更多的国际化发展机遇与平台。依托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巴美国圣马丁大学、香港大学等合作机制,推进骨干教师各类访学进修、学习计划,增加学生在学期间赴海外交流人数,帮助师生扩充自身国际知识储备、开拓国际视野。同时,发挥学生参与建设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中医药慕课及“药论———一带一路与中药”系列微视频拍摄的能动性,促进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而树立起自身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传承过程中的责任感、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  2.3旁搜博览  旁搜博览,即为构建学生广博的中医药知识体系。为了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积淀,学校重点营造开放的、一流的学术环境和学习环境,加强课程中心、文献资料库等网络资源建设,并设定教师坐班答疑制度保障,着力拓展及融合中药质量标准化、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等交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升群体知识结构的多元组合效应,增强学生适应中医药发展的契合性和时效性。(1)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有效构筑,实现学生博览并蓄的条件保障。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信息化和实践条件对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对外交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近年来以“浸润式学习”为理念拓展开放式学习与讨论式学习空间。充分挖掘学分制及优质网络平台潜力,建设“走近中药”“中药麻黄”“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中药与文化”等品牌课程,创建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内在需求、有效地进行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学习。(2)多学科的有效交叉,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融合理解。学校强调科研反哺教学,鼓励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开设本草基因组学、中医药与“一带一路”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学科交叉创新课程的品牌课程群。同时,每月邀请学术大家、中医药产业链各环节行业专家开设高水平专题讲座,凸显交叉科学特有的发展性、前沿性和创新性。此外,精心打造学科融合性课程,对专业核心知识点进行关联、衔接和组合,引导学生树立及强化对中药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化观念,提升交叉知识的有效融会贯通。  2.4慎思明辨  慎思明辨,即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形成批判性思维。学校通过建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跨界协同德育”工作体系,实现100%的课程建立德育目标并渗透德育元素。此外,通过热点话题的引入,鼓励学生在扎实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其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1)专业特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发挥价值取向引领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把优秀传统文化菁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挖掘中药的职业行为与德育相关的元素。例如: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以中药文化的角度阐释中药药性中的对立统一、中药理论中的破立有度等方面特性[9],达到“以文化人”的作用。此外,将科研学术思路作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撰写22门核心课程学习指南和教学设计汇编,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成才与价值观完善的同频共振,有效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层次。(2)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建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等主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小班化教学环境,并构建中药药性理论分析、中药质量标准进展、药事热点讨论等若干情境或案例,激活课堂教学。例如“以马兜铃酸毒性事件论中药传承与创新”“从药性角度看干姜、附子、吴茱萸的毒性”“从对黄疸的认识比较利胆退黄与利湿退黄的异同”等话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以开放的角度进行详细探问、加强信息分析处理,达到明晰分辨的效果。  实施成效  上海中医药大学近3年通过对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构建的探索及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已初步呈现,具体表现在:①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知识技能及实验技能大赛中连续多次荣获团体第一及多个个人奖项的佳绩,凸显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通达;②新增9门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微课、市级精品课程、全英语示范性课程,取得3项教育教学类项目研究支持,在专业教学中逐步实现经典传统与现代科技相贯通;③不断优化、丰富软硬件条件,吸纳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帮助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含SCI论文3篇),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和拓展;④结合德育元素加强课内、课外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中远志杯、上汽教育杯、知行杯等竞赛及评选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市级及以上奖项27人次,增强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的运用相融通。3年来学生出国和升学率平均约占30%;毕业就职于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药学服务、文化信息、大健康相关企业的人数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15.8%,实现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地域中药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传播与推广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杨琳,郭宏伟,彭代银,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中药学类专业设置的思考[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5):85-88  [2]郭宏伟.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研究[J].中医教育,2017,36(2):10-13  [3]尤丽莎,安叡,梁琨,等.构建“为学习而评价”的有机化学评价体系[J].药学教育,2016,32(3):20-23  作者:沈岚 夏瑜桢 徐宏喜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范文来源:学术堂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文章主要以中药的现代化发展为本体对象,试图理清中药自古以来的发展,以及中药在现代的发展形势和趋势。通过文章初步了解中药的发展历史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期对中药的发展作一次简单的回顾性综述。关键词:中药 现代化 发展 文献综述引言: 中药从中国古代开始缘起,在中国的医药历史上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中国的国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渐渐暴露出其本身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这并不代表中药有被西药取代的可能。中药仍是中国医药的特色。发展中药有了新的方向,中药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展现代化中药,以弥补中药的不足之处。一、 中药的起源在人类求生存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当采集野生植物的了果实、枝叶、根类或狩猎野兽肉类、捕鱼等所获得食物等充饥时,偶尔误食了一些具有强烈生理反应的食物而引起中毒症状,特别是对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如呕吐、腹泻、麻木和昏迷等,由此发现和认识了一些有毒植物或动物。由于在自然界活动中,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加深,进而在继续找寻食物时就会有意识地加以选择和取舍了。这种在生存活动中的偶然遭遇,积累了原始保健的意识,许多动植物被逐渐作为抗病的药物了。所以古代曾称药物为“毒药”。继后随着人类对天然药物的发现和药物对机体作用意识的积累,同时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相继创造了农耕畜牧的方法和技术,进而在有意识种植谷物和蔬菜及驯化家禽过程中,主动地去识别和尝试各种动植物,以分辨哪些动植物无毒可供食用,哪些动植物是有毒的,有毒的则选作药用,所以有“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之说。就此可知天然药物的发现,亦就是用药医病的开端,这些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农耕畜牧技术的发明分不开的。【1】药物起源有两大途径,一是起源于人类先天的本能,即人类继承了动物(类人猿)所用的药物;二是人类从后天获得。后者来源有三:有来源于食物,即药食同源;有来源于有病找寻非食物也非已知药物的天然物质来治疗而发现药物;有从动物自己治病用药得到启发而发现药物。【2】从大量的文献看来,中药起源很早,从原始人类开始。由此可见,中药在古代的中国医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 中药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中药是中国的国粹,特别是在还未对外开放的中国,没有西医西药的年代,人们治病都靠传统中医,均以服用中药为主。中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治病救人,养生保健的中药作用,在中国历史的医学界有着崇高的地位。中药是中医学的中药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理论的表达工具。回顾中药发展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365种药物,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收录了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355种。目前,我国的天然药物资源已发展到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还在不断地更新和增补。中药已成为我国医疗保健中的主要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3】中国传统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先人在华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是伟大的知识宝库。中医学起源于时间,是以治疗疾病为中心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以“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为核心和主要特色。“辩证论治”是中医药的理论核心和临床诊疗应用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与理论精华,是中医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今本仿佛和原则,是中医独特理论体系中丰富临床时间经验的集中体系,是中医辨治理论体系中的点睛之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4】中药是中医药体系的中药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不仅在中国古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中药在现代的发展传统中药以汤药为主,味道较苦,不方便服用。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便所需,中药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最直接和最显著的是中药形式的改变,从汤药向饮片或颗粒药物转型。不仅方便人们服用,而且也能集中药物的有效成分,使中药的药效更为显著。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最能体现中医“辩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特色,有着灵活多变的特点,敬酒不衰。中药饮片质量优劣与正确使用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对整个中医药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各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合理现象,困扰和阻挠了中药饮片的正确制备和健康发展,影响了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地位,须高度关注,积极应对。在遵从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以政策制度改善推进中药饮片的标准化、规范化,真正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中药饮片是中药材一种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不经过任何溶剂提取、浓缩、制粒等工序。临床使用能因时、因地、因人对厨房中药物和药量进行适当地领过化裁和加减,显示了很强的生命力。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中药走到了传统中药、配方颗粒、纳米中药、超微中药等并存的时代,但目前临床大量使用的仍以传统饮片为主。【5】四、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众多专家一致认为,中药要发展现代化,关键在于要将中药一些不必要的杂质弃除,摈弃传统的以汤药为主的用药原理。防止药材过量,可是真正有疗效的成分却微乎其微。中药现代化发展,就是要将中药材中真正有疗效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加工处理,更加方便有效的应用到医学中。(一)新药研发中药新药研发是中医药产业化地中药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中药新药研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中药新药研发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即利用和借助相待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全是中药新药的科学内涵,并保持中医特色基础下的高速持续发展,是我们不可回避并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6】(二)中药饮片的发展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积极推行中药饮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是确保中药饮片临床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探索和建立于我国国情相符,在保护环境和资源前提下,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模式,确保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中药饮片临床疗效验证研究总结,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核心,建立中药评价体系。在诊断正确、选药合理、使用方法得当的前提下,疗效是检验药物优劣的唯一标准。同时提升中医药人员素质,在现阶段强调医药分工明确、紧密结合下,为传承和提升中医药事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7】(三)中药化学研究中药化学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和当今世界对天然药物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世界植物药市场正在迅猛扩张,同时,中医药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然而,由于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发挥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有效成分多数尚未明确,有的甚至连中药所含化学成分都不清楚,可供定量用的对照品品种数量更是有限,因此造成选择质量控制指标上的困难,使中药质量控制的水平不高。目前所用质量控制指标尚不能体现中药内在质量的差异,无法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稳定均一,很难被世人理解和接受,已成为严重制约中药作为治疗药走向世界的瓶颈。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化学研究是前提,是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途径。【8】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不仅要求对其中指标性成分进行精确的含量测定,还需对其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进行鉴别,从而达到整体全面地控制与评价中药质量。中药药效成分的研究不仅要求对其本身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区分鉴别,还需对其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确定可能的药效成分,同时进一步对其体内代谢过程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合中药方证模型和药理指标来评价药效,最终确定中药方证相关的有效成分。 中药成分分析研究的复杂性与整体性,决定了单靠一种类型的分析技术并不能满足中药分析的要求,所以必须考虑采用多种联用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发挥各种联用技术的优势。【9】(四)中药现代化质量监控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药的质量控制却依然依赖于传统的化学呈色反应和植物学鉴定,没有建立起来一套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在应用与推广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人们在“回归自然”的热潮中,重新引起对传统药物的极大重视。另一方面强大的跨国医药集团以及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传统医药产品和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植物药将给中药带来巨大冲击。因而,中药现代化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而中药材(中成药)的质量监控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10】中药质量的优劣,归根结底在于其形态,所含化学成分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图象,色谱和光谱反映出来,因此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指纹谱图对中药内含物质群的总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目前,所用的分析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法、质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毛细管电泳法等电化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指纹图谱监控中药材(中成药)的质量是否稳定,在国内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国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11】参考文献:【1】 王孝涛,曹晖 略论中药炮制技术起源【J】时针国医国药,1999年10月,3期【2】 骆和生 中药起源探讨【J】广州中医大学学报,1997年1月,3期【3】 李恩,李志华 中药在医疗保健中的地位及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疑难病杂志,2007年7期【4】 尹天雷,刘天舒,丁正香,朱克俭 证候在重要新药临床研究中的地位与现状的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09年5月。第25卷第3期【5】 徐玲玲,王凌 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5期【6】 尹天雷,刘天舒,丁正香,朱克俭 证候在重要新药临床研究中的地位与现状的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09年5月。第25卷第3期【7】 徐玲玲,王凌 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J】要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5期【8】 洪净,王跃生,巢志茂,边宝林 加强中药化学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中药化学研究的现在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2月,第29卷第2期【9】 张海 现代联用分析技术在中药药效成分辨识中的应用研究【D】2008年 第二军医大学:药物分析学【10】 严云丽基于现代分析方法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R】2009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11】 严云丽基于现代分析方法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R】2009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

第一,避免出现谦词、关联词、感叹词、疑问词等。第二,摘要属纯客观介绍,一般用第三人称。第三,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般不用分段。第四,摘要应避免和论文引言、结论部分重复。第五,摘要要结构严谨避免冗杂,用简洁话语表述即可,一般不用长句。

中药现代化发展论文摘要写什么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文章主要以中药的现代化发展为本体对象,试图理清中药自古以来的发展,以及中药在现代的发展形势和趋势。通过文章初步了解中药的发展历史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期对中药的发展作一次简单的回顾性综述。关键词:中药 现代化 发展 文献综述引言: 中药从中国古代开始缘起,在中国的医药历史上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中国的国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渐渐暴露出其本身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这并不代表中药有被西药取代的可能。中药仍是中国医药的特色。发展中药有了新的方向,中药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展现代化中药,以弥补中药的不足之处。一、 中药的起源在人类求生存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当采集野生植物的了果实、枝叶、根类或狩猎野兽肉类、捕鱼等所获得食物等充饥时,偶尔误食了一些具有强烈生理反应的食物而引起中毒症状,特别是对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如呕吐、腹泻、麻木和昏迷等,由此发现和认识了一些有毒植物或动物。由于在自然界活动中,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加深,进而在继续找寻食物时就会有意识地加以选择和取舍了。这种在生存活动中的偶然遭遇,积累了原始保健的意识,许多动植物被逐渐作为抗病的药物了。所以古代曾称药物为“毒药”。继后随着人类对天然药物的发现和药物对机体作用意识的积累,同时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相继创造了农耕畜牧的方法和技术,进而在有意识种植谷物和蔬菜及驯化家禽过程中,主动地去识别和尝试各种动植物,以分辨哪些动植物无毒可供食用,哪些动植物是有毒的,有毒的则选作药用,所以有“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之说。就此可知天然药物的发现,亦就是用药医病的开端,这些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农耕畜牧技术的发明分不开的。【1】药物起源有两大途径,一是起源于人类先天的本能,即人类继承了动物(类人猿)所用的药物;二是人类从后天获得。后者来源有三:有来源于食物,即药食同源;有来源于有病找寻非食物也非已知药物的天然物质来治疗而发现药物;有从动物自己治病用药得到启发而发现药物。【2】从大量的文献看来,中药起源很早,从原始人类开始。由此可见,中药在古代的中国医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 中药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中药是中国的国粹,特别是在还未对外开放的中国,没有西医西药的年代,人们治病都靠传统中医,均以服用中药为主。中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治病救人,养生保健的中药作用,在中国历史的医学界有着崇高的地位。中药是中医学的中药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理论的表达工具。回顾中药发展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365种药物,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收录了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355种。目前,我国的天然药物资源已发展到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还在不断地更新和增补。中药已成为我国医疗保健中的主要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3】中国传统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先人在华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是伟大的知识宝库。中医学起源于时间,是以治疗疾病为中心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以“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为核心和主要特色。“辩证论治”是中医药的理论核心和临床诊疗应用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与理论精华,是中医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今本仿佛和原则,是中医独特理论体系中丰富临床时间经验的集中体系,是中医辨治理论体系中的点睛之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4】中药是中医药体系的中药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不仅在中国古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中药在现代的发展传统中药以汤药为主,味道较苦,不方便服用。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便所需,中药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最直接和最显著的是中药形式的改变,从汤药向饮片或颗粒药物转型。不仅方便人们服用,而且也能集中药物的有效成分,使中药的药效更为显著。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最能体现中医“辩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特色,有着灵活多变的特点,敬酒不衰。中药饮片质量优劣与正确使用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对整个中医药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各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合理现象,困扰和阻挠了中药饮片的正确制备和健康发展,影响了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地位,须高度关注,积极应对。在遵从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以政策制度改善推进中药饮片的标准化、规范化,真正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中药饮片是中药材一种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不经过任何溶剂提取、浓缩、制粒等工序。临床使用能因时、因地、因人对厨房中药物和药量进行适当地领过化裁和加减,显示了很强的生命力。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中药走到了传统中药、配方颗粒、纳米中药、超微中药等并存的时代,但目前临床大量使用的仍以传统饮片为主。【5】四、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众多专家一致认为,中药要发展现代化,关键在于要将中药一些不必要的杂质弃除,摈弃传统的以汤药为主的用药原理。防止药材过量,可是真正有疗效的成分却微乎其微。中药现代化发展,就是要将中药材中真正有疗效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加工处理,更加方便有效的应用到医学中。(一)新药研发中药新药研发是中医药产业化地中药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中药新药研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中药新药研发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即利用和借助相待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全是中药新药的科学内涵,并保持中医特色基础下的高速持续发展,是我们不可回避并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6】(二)中药饮片的发展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积极推行中药饮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是确保中药饮片临床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探索和建立于我国国情相符,在保护环境和资源前提下,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模式,确保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中药饮片临床疗效验证研究总结,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核心,建立中药评价体系。在诊断正确、选药合理、使用方法得当的前提下,疗效是检验药物优劣的唯一标准。同时提升中医药人员素质,在现阶段强调医药分工明确、紧密结合下,为传承和提升中医药事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7】(三)中药化学研究中药化学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和当今世界对天然药物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世界植物药市场正在迅猛扩张,同时,中医药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然而,由于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发挥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有效成分多数尚未明确,有的甚至连中药所含化学成分都不清楚,可供定量用的对照品品种数量更是有限,因此造成选择质量控制指标上的困难,使中药质量控制的水平不高。目前所用质量控制指标尚不能体现中药内在质量的差异,无法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稳定均一,很难被世人理解和接受,已成为严重制约中药作为治疗药走向世界的瓶颈。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化学研究是前提,是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途径。【8】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不仅要求对其中指标性成分进行精确的含量测定,还需对其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进行鉴别,从而达到整体全面地控制与评价中药质量。中药药效成分的研究不仅要求对其本身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区分鉴别,还需对其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确定可能的药效成分,同时进一步对其体内代谢过程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合中药方证模型和药理指标来评价药效,最终确定中药方证相关的有效成分。 中药成分分析研究的复杂性与整体性,决定了单靠一种类型的分析技术并不能满足中药分析的要求,所以必须考虑采用多种联用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发挥各种联用技术的优势。【9】(四)中药现代化质量监控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药的质量控制却依然依赖于传统的化学呈色反应和植物学鉴定,没有建立起来一套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在应用与推广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人们在“回归自然”的热潮中,重新引起对传统药物的极大重视。另一方面强大的跨国医药集团以及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传统医药产品和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植物药将给中药带来巨大冲击。因而,中药现代化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而中药材(中成药)的质量监控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10】中药质量的优劣,归根结底在于其形态,所含化学成分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图象,色谱和光谱反映出来,因此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指纹谱图对中药内含物质群的总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目前,所用的分析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法、质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毛细管电泳法等电化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指纹图谱监控中药材(中成药)的质量是否稳定,在国内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国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11】参考文献:【1】 王孝涛,曹晖 略论中药炮制技术起源【J】时针国医国药,1999年10月,3期【2】 骆和生 中药起源探讨【J】广州中医大学学报,1997年1月,3期【3】 李恩,李志华 中药在医疗保健中的地位及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疑难病杂志,2007年7期【4】 尹天雷,刘天舒,丁正香,朱克俭 证候在重要新药临床研究中的地位与现状的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09年5月。第25卷第3期【5】 徐玲玲,王凌 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5期【6】 尹天雷,刘天舒,丁正香,朱克俭 证候在重要新药临床研究中的地位与现状的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09年5月。第25卷第3期【7】 徐玲玲,王凌 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J】要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5期【8】 洪净,王跃生,巢志茂,边宝林 加强中药化学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中药化学研究的现在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2月,第29卷第2期【9】 张海 现代联用分析技术在中药药效成分辨识中的应用研究【D】2008年 第二军医大学:药物分析学【10】 严云丽基于现代分析方法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R】2009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11】 严云丽基于现代分析方法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R】2009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

第一,避免出现谦词、关联词、感叹词、疑问词等。第二,摘要属纯客观介绍,一般用第三人称。第三,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般不用分段。第四,摘要应避免和论文引言、结论部分重复。第五,摘要要结构严谨避免冗杂,用简洁话语表述即可,一般不用长句。

1、摘要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从摘要上就能看出作者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2、摘要的写法既有可以遵循的规律,比如要写清楚论文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得出的主要结论、研究的意义和不足等。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硬的东西,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3、摘要一定要紧扣题目。注意事项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中药现代化发展论文摘要写什么字

中药国际市场环境分析及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摘要】:2002年11月,我国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经guowuyuan正式批准后颁布,《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让中药在造福国人的同时,实现中药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可以说,中药国际化已承载了政府、企业到国民太多的梦想。加入WTO后,中药打入国际市场面临机遇和挑战;风靡全球的回归自然风尚又令民族、民间药和中药等天然药物类成为众望所归。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中药的发展历史,在分析了国际中药市场现状及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状况下,对国外的投资环境,中药市场细分,经营风险和中药走向市场面临的阻力进行了探讨。 在上述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策略:第一,夯实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主要包括加大资金和管理投入;实施中药规范化管理;打造良好的营销渠道;强化国际市场规则的学习;中药走向国际首先要“铺轨”;建立中药信息网络系统。第二,组建中药企业的行业联盟。第三,中医药走向国际首先要本土化。第四,中药走向国际市场需要战略合作。第五,创办示范中医院是进入国际的最佳途径。第六,扩大中药出口策略。包括目标市场选择;建立健全中药产品出口的相关法规,规范中药产品出口秩序;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促进中药产品出口。第七,我国中药产业对外投资策略。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策略;对发达国家的投资策略。【关键词】:中药 国际市场 环境分析 策略 【目录】: 中文摘要前言第一章 中药的发展历史与相关概念1 中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2 本文需要明确的概念3 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必要性第二章 中药发展现状分析1 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分布状况2 我国中药产业总体状况3 中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状况第三章 中药国际市场环境分析1 中药国际市场投资的法律环境分析2 中药国际市场开拓的风险分析3 中药国际营销市场细分4 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阻力分析第四章 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1 夯实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2 组建中药企业的行业联盟3 中医药走向国际首先要本土化4 中药走向国际市场需要战略合作5 创办示范中医院是进入国际的最佳途径6 扩大中药出口策略7 我国中药产业对外投资策略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你可以到诚信论文发表网(cxlw027),豆丁,红袖添香论文网,维普,携手论文网,万方,知网……这些网站上面找论文,一般文章都可以在那些网站上面找到。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中医论文的格式供大家参考:  (一)标题  论文(设计)标题应简短、明白,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性概括出来标题主标题字数普通不宜超越20个字,能够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  (二)摘要及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论文摘要字数要恰当,中文摘要普通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普通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  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  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普通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运用的英文应该精确、通畅"Key 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三)正文  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次第为:一、(一)、1、(1)、①毕业设计可采用下列标题次第:1、1、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打印,每一局部完毕后另起一页开端下一局部正文内小标题力图简短、明白,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5倍  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恰当,分明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普通居中位于图的下方  文中如有表格,应构造简约,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假如表格援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  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四)注释  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援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一切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  (五)参考文献  按正文参考文献呈现的先后次第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假如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罗列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他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六)页眉  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标题,宋体小五号字,居中  (七)附录  (必要时可加,不用要时,无需附录)  关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能够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依照文中呈现的次第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

中药现代化发展论文摘要写什么内容

中药国际市场环境分析及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摘要】:2002年11月,我国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经guowuyuan正式批准后颁布,《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让中药在造福国人的同时,实现中药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可以说,中药国际化已承载了政府、企业到国民太多的梦想。加入WTO后,中药打入国际市场面临机遇和挑战;风靡全球的回归自然风尚又令民族、民间药和中药等天然药物类成为众望所归。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中药的发展历史,在分析了国际中药市场现状及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状况下,对国外的投资环境,中药市场细分,经营风险和中药走向市场面临的阻力进行了探讨。 在上述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策略:第一,夯实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主要包括加大资金和管理投入;实施中药规范化管理;打造良好的营销渠道;强化国际市场规则的学习;中药走向国际首先要“铺轨”;建立中药信息网络系统。第二,组建中药企业的行业联盟。第三,中医药走向国际首先要本土化。第四,中药走向国际市场需要战略合作。第五,创办示范中医院是进入国际的最佳途径。第六,扩大中药出口策略。包括目标市场选择;建立健全中药产品出口的相关法规,规范中药产品出口秩序;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促进中药产品出口。第七,我国中药产业对外投资策略。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策略;对发达国家的投资策略。【关键词】:中药 国际市场 环境分析 策略 【目录】: 中文摘要前言第一章 中药的发展历史与相关概念1 中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2 本文需要明确的概念3 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必要性第二章 中药发展现状分析1 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分布状况2 我国中药产业总体状况3 中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状况第三章 中药国际市场环境分析1 中药国际市场投资的法律环境分析2 中药国际市场开拓的风险分析3 中药国际营销市场细分4 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阻力分析第四章 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1 夯实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2 组建中药企业的行业联盟3 中医药走向国际首先要本土化4 中药走向国际市场需要战略合作5 创办示范中医院是进入国际的最佳途径6 扩大中药出口策略7 我国中药产业对外投资策略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你可以到诚信论文发表网(cxlw027),豆丁,红袖添香论文网,维普,携手论文网,万方,知网……这些网站上面找论文,一般文章都可以在那些网站上面找到。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文章主要以中药的现代化发展为本体对象,试图理清中药自古以来的发展,以及中药在现代的发展形势和趋势。通过文章初步了解中药的发展历史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期对中药的发展作一次简单的回顾性综述。关键词:中药 现代化 发展 文献综述引言: 中药从中国古代开始缘起,在中国的医药历史上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中国的国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渐渐暴露出其本身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这并不代表中药有被西药取代的可能。中药仍是中国医药的特色。发展中药有了新的方向,中药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展现代化中药,以弥补中药的不足之处。一、 中药的起源在人类求生存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当采集野生植物的了果实、枝叶、根类或狩猎野兽肉类、捕鱼等所获得食物等充饥时,偶尔误食了一些具有强烈生理反应的食物而引起中毒症状,特别是对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如呕吐、腹泻、麻木和昏迷等,由此发现和认识了一些有毒植物或动物。由于在自然界活动中,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加深,进而在继续找寻食物时就会有意识地加以选择和取舍了。这种在生存活动中的偶然遭遇,积累了原始保健的意识,许多动植物被逐渐作为抗病的药物了。所以古代曾称药物为“毒药”。继后随着人类对天然药物的发现和药物对机体作用意识的积累,同时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相继创造了农耕畜牧的方法和技术,进而在有意识种植谷物和蔬菜及驯化家禽过程中,主动地去识别和尝试各种动植物,以分辨哪些动植物无毒可供食用,哪些动植物是有毒的,有毒的则选作药用,所以有“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之说。就此可知天然药物的发现,亦就是用药医病的开端,这些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农耕畜牧技术的发明分不开的。【1】药物起源有两大途径,一是起源于人类先天的本能,即人类继承了动物(类人猿)所用的药物;二是人类从后天获得。后者来源有三:有来源于食物,即药食同源;有来源于有病找寻非食物也非已知药物的天然物质来治疗而发现药物;有从动物自己治病用药得到启发而发现药物。【2】从大量的文献看来,中药起源很早,从原始人类开始。由此可见,中药在古代的中国医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 中药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中药是中国的国粹,特别是在还未对外开放的中国,没有西医西药的年代,人们治病都靠传统中医,均以服用中药为主。中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治病救人,养生保健的中药作用,在中国历史的医学界有着崇高的地位。中药是中医学的中药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理论的表达工具。回顾中药发展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365种药物,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收录了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355种。目前,我国的天然药物资源已发展到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还在不断地更新和增补。中药已成为我国医疗保健中的主要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3】中国传统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先人在华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是伟大的知识宝库。中医学起源于时间,是以治疗疾病为中心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以“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为核心和主要特色。“辩证论治”是中医药的理论核心和临床诊疗应用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与理论精华,是中医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今本仿佛和原则,是中医独特理论体系中丰富临床时间经验的集中体系,是中医辨治理论体系中的点睛之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4】中药是中医药体系的中药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不仅在中国古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中药在现代的发展传统中药以汤药为主,味道较苦,不方便服用。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便所需,中药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最直接和最显著的是中药形式的改变,从汤药向饮片或颗粒药物转型。不仅方便人们服用,而且也能集中药物的有效成分,使中药的药效更为显著。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最能体现中医“辩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特色,有着灵活多变的特点,敬酒不衰。中药饮片质量优劣与正确使用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对整个中医药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各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合理现象,困扰和阻挠了中药饮片的正确制备和健康发展,影响了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地位,须高度关注,积极应对。在遵从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以政策制度改善推进中药饮片的标准化、规范化,真正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中药饮片是中药材一种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不经过任何溶剂提取、浓缩、制粒等工序。临床使用能因时、因地、因人对厨房中药物和药量进行适当地领过化裁和加减,显示了很强的生命力。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中药走到了传统中药、配方颗粒、纳米中药、超微中药等并存的时代,但目前临床大量使用的仍以传统饮片为主。【5】四、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众多专家一致认为,中药要发展现代化,关键在于要将中药一些不必要的杂质弃除,摈弃传统的以汤药为主的用药原理。防止药材过量,可是真正有疗效的成分却微乎其微。中药现代化发展,就是要将中药材中真正有疗效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加工处理,更加方便有效的应用到医学中。(一)新药研发中药新药研发是中医药产业化地中药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中药新药研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中药新药研发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即利用和借助相待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全是中药新药的科学内涵,并保持中医特色基础下的高速持续发展,是我们不可回避并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6】(二)中药饮片的发展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积极推行中药饮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是确保中药饮片临床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探索和建立于我国国情相符,在保护环境和资源前提下,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模式,确保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中药饮片临床疗效验证研究总结,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核心,建立中药评价体系。在诊断正确、选药合理、使用方法得当的前提下,疗效是检验药物优劣的唯一标准。同时提升中医药人员素质,在现阶段强调医药分工明确、紧密结合下,为传承和提升中医药事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7】(三)中药化学研究中药化学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和当今世界对天然药物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世界植物药市场正在迅猛扩张,同时,中医药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然而,由于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发挥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有效成分多数尚未明确,有的甚至连中药所含化学成分都不清楚,可供定量用的对照品品种数量更是有限,因此造成选择质量控制指标上的困难,使中药质量控制的水平不高。目前所用质量控制指标尚不能体现中药内在质量的差异,无法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稳定均一,很难被世人理解和接受,已成为严重制约中药作为治疗药走向世界的瓶颈。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化学研究是前提,是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途径。【8】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不仅要求对其中指标性成分进行精确的含量测定,还需对其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进行鉴别,从而达到整体全面地控制与评价中药质量。中药药效成分的研究不仅要求对其本身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区分鉴别,还需对其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确定可能的药效成分,同时进一步对其体内代谢过程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合中药方证模型和药理指标来评价药效,最终确定中药方证相关的有效成分。 中药成分分析研究的复杂性与整体性,决定了单靠一种类型的分析技术并不能满足中药分析的要求,所以必须考虑采用多种联用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发挥各种联用技术的优势。【9】(四)中药现代化质量监控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药的质量控制却依然依赖于传统的化学呈色反应和植物学鉴定,没有建立起来一套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在应用与推广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人们在“回归自然”的热潮中,重新引起对传统药物的极大重视。另一方面强大的跨国医药集团以及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传统医药产品和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植物药将给中药带来巨大冲击。因而,中药现代化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而中药材(中成药)的质量监控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10】中药质量的优劣,归根结底在于其形态,所含化学成分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图象,色谱和光谱反映出来,因此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指纹谱图对中药内含物质群的总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目前,所用的分析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法、质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毛细管电泳法等电化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指纹图谱监控中药材(中成药)的质量是否稳定,在国内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国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11】参考文献:【1】 王孝涛,曹晖 略论中药炮制技术起源【J】时针国医国药,1999年10月,3期【2】 骆和生 中药起源探讨【J】广州中医大学学报,1997年1月,3期【3】 李恩,李志华 中药在医疗保健中的地位及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疑难病杂志,2007年7期【4】 尹天雷,刘天舒,丁正香,朱克俭 证候在重要新药临床研究中的地位与现状的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09年5月。第25卷第3期【5】 徐玲玲,王凌 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5期【6】 尹天雷,刘天舒,丁正香,朱克俭 证候在重要新药临床研究中的地位与现状的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09年5月。第25卷第3期【7】 徐玲玲,王凌 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J】要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5期【8】 洪净,王跃生,巢志茂,边宝林 加强中药化学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中药化学研究的现在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2月,第29卷第2期【9】 张海 现代联用分析技术在中药药效成分辨识中的应用研究【D】2008年 第二军医大学:药物分析学【10】 严云丽基于现代分析方法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R】2009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11】 严云丽基于现代分析方法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R】2009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

1、论文字符数以2000-6000为宜;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齐全。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合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3、稿件须注明通讯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  4、论文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并脚注于文题页下方。  5、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1。序号后不用黑点,标题层次不超过4级,文内接排的序号用圆括号。标题序号后应拟定标题,正文内标题一律顶格。  6、稿件中的外文字母、符合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等在首次出现时,请注明。文中计量单位务必使用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7、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实验研究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综述文章只附指示性摘要。  8、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文章名后注明 文献类型,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邮编: 100195

中药现代化发展论文摘要怎么写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文章主要以中药的现代化发展为本体对象,试图理清中药自古以来的发展,以及中药在现代的发展形势和趋势。通过文章初步了解中药的发展历史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期对中药的发展作一次简单的回顾性综述。关键词:中药 现代化 发展 文献综述引言: 中药从中国古代开始缘起,在中国的医药历史上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中国的国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渐渐暴露出其本身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这并不代表中药有被西药取代的可能。中药仍是中国医药的特色。发展中药有了新的方向,中药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展现代化中药,以弥补中药的不足之处。一、 中药的起源在人类求生存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当采集野生植物的了果实、枝叶、根类或狩猎野兽肉类、捕鱼等所获得食物等充饥时,偶尔误食了一些具有强烈生理反应的食物而引起中毒症状,特别是对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如呕吐、腹泻、麻木和昏迷等,由此发现和认识了一些有毒植物或动物。由于在自然界活动中,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加深,进而在继续找寻食物时就会有意识地加以选择和取舍了。这种在生存活动中的偶然遭遇,积累了原始保健的意识,许多动植物被逐渐作为抗病的药物了。所以古代曾称药物为“毒药”。继后随着人类对天然药物的发现和药物对机体作用意识的积累,同时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相继创造了农耕畜牧的方法和技术,进而在有意识种植谷物和蔬菜及驯化家禽过程中,主动地去识别和尝试各种动植物,以分辨哪些动植物无毒可供食用,哪些动植物是有毒的,有毒的则选作药用,所以有“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之说。就此可知天然药物的发现,亦就是用药医病的开端,这些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农耕畜牧技术的发明分不开的。【1】药物起源有两大途径,一是起源于人类先天的本能,即人类继承了动物(类人猿)所用的药物;二是人类从后天获得。后者来源有三:有来源于食物,即药食同源;有来源于有病找寻非食物也非已知药物的天然物质来治疗而发现药物;有从动物自己治病用药得到启发而发现药物。【2】从大量的文献看来,中药起源很早,从原始人类开始。由此可见,中药在古代的中国医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 中药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中药是中国的国粹,特别是在还未对外开放的中国,没有西医西药的年代,人们治病都靠传统中医,均以服用中药为主。中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治病救人,养生保健的中药作用,在中国历史的医学界有着崇高的地位。中药是中医学的中药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理论的表达工具。回顾中药发展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365种药物,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收录了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355种。目前,我国的天然药物资源已发展到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还在不断地更新和增补。中药已成为我国医疗保健中的主要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3】中国传统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先人在华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是伟大的知识宝库。中医学起源于时间,是以治疗疾病为中心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是以“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为核心和主要特色。“辩证论治”是中医药的理论核心和临床诊疗应用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与理论精华,是中医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今本仿佛和原则,是中医独特理论体系中丰富临床时间经验的集中体系,是中医辨治理论体系中的点睛之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4】中药是中医药体系的中药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不仅在中国古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中药在现代的发展传统中药以汤药为主,味道较苦,不方便服用。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便所需,中药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最直接和最显著的是中药形式的改变,从汤药向饮片或颗粒药物转型。不仅方便人们服用,而且也能集中药物的有效成分,使中药的药效更为显著。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最能体现中医“辩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特色,有着灵活多变的特点,敬酒不衰。中药饮片质量优劣与正确使用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对整个中医药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各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合理现象,困扰和阻挠了中药饮片的正确制备和健康发展,影响了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地位,须高度关注,积极应对。在遵从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以政策制度改善推进中药饮片的标准化、规范化,真正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中药饮片是中药材一种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不经过任何溶剂提取、浓缩、制粒等工序。临床使用能因时、因地、因人对厨房中药物和药量进行适当地领过化裁和加减,显示了很强的生命力。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中药走到了传统中药、配方颗粒、纳米中药、超微中药等并存的时代,但目前临床大量使用的仍以传统饮片为主。【5】四、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众多专家一致认为,中药要发展现代化,关键在于要将中药一些不必要的杂质弃除,摈弃传统的以汤药为主的用药原理。防止药材过量,可是真正有疗效的成分却微乎其微。中药现代化发展,就是要将中药材中真正有疗效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加工处理,更加方便有效的应用到医学中。(一)新药研发中药新药研发是中医药产业化地中药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中药新药研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中药新药研发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即利用和借助相待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全是中药新药的科学内涵,并保持中医特色基础下的高速持续发展,是我们不可回避并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6】(二)中药饮片的发展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积极推行中药饮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是确保中药饮片临床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探索和建立于我国国情相符,在保护环境和资源前提下,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模式,确保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中药饮片临床疗效验证研究总结,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核心,建立中药评价体系。在诊断正确、选药合理、使用方法得当的前提下,疗效是检验药物优劣的唯一标准。同时提升中医药人员素质,在现阶段强调医药分工明确、紧密结合下,为传承和提升中医药事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7】(三)中药化学研究中药化学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和当今世界对天然药物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世界植物药市场正在迅猛扩张,同时,中医药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然而,由于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发挥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有效成分多数尚未明确,有的甚至连中药所含化学成分都不清楚,可供定量用的对照品品种数量更是有限,因此造成选择质量控制指标上的困难,使中药质量控制的水平不高。目前所用质量控制指标尚不能体现中药内在质量的差异,无法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稳定均一,很难被世人理解和接受,已成为严重制约中药作为治疗药走向世界的瓶颈。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化学研究是前提,是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途径。【8】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不仅要求对其中指标性成分进行精确的含量测定,还需对其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进行鉴别,从而达到整体全面地控制与评价中药质量。中药药效成分的研究不仅要求对其本身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区分鉴别,还需对其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确定可能的药效成分,同时进一步对其体内代谢过程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合中药方证模型和药理指标来评价药效,最终确定中药方证相关的有效成分。 中药成分分析研究的复杂性与整体性,决定了单靠一种类型的分析技术并不能满足中药分析的要求,所以必须考虑采用多种联用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发挥各种联用技术的优势。【9】(四)中药现代化质量监控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药的质量控制却依然依赖于传统的化学呈色反应和植物学鉴定,没有建立起来一套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在应用与推广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人们在“回归自然”的热潮中,重新引起对传统药物的极大重视。另一方面强大的跨国医药集团以及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传统医药产品和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植物药将给中药带来巨大冲击。因而,中药现代化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而中药材(中成药)的质量监控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10】中药质量的优劣,归根结底在于其形态,所含化学成分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图象,色谱和光谱反映出来,因此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指纹谱图对中药内含物质群的总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目前,所用的分析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法、质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毛细管电泳法等电化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指纹图谱监控中药材(中成药)的质量是否稳定,在国内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国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11】参考文献:【1】 王孝涛,曹晖 略论中药炮制技术起源【J】时针国医国药,1999年10月,3期【2】 骆和生 中药起源探讨【J】广州中医大学学报,1997年1月,3期【3】 李恩,李志华 中药在医疗保健中的地位及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疑难病杂志,2007年7期【4】 尹天雷,刘天舒,丁正香,朱克俭 证候在重要新药临床研究中的地位与现状的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09年5月。第25卷第3期【5】 徐玲玲,王凌 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5期【6】 尹天雷,刘天舒,丁正香,朱克俭 证候在重要新药临床研究中的地位与现状的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09年5月。第25卷第3期【7】 徐玲玲,王凌 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地位【J】要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5期【8】 洪净,王跃生,巢志茂,边宝林 加强中药化学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中药化学研究的现在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2月,第29卷第2期【9】 张海 现代联用分析技术在中药药效成分辨识中的应用研究【D】2008年 第二军医大学:药物分析学【10】 严云丽基于现代分析方法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R】2009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11】 严云丽基于现代分析方法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R】2009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

第一,避免出现谦词、关联词、感叹词、疑问词等。第二,摘要属纯客观介绍,一般用第三人称。第三,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般不用分段。第四,摘要应避免和论文引言、结论部分重复。第五,摘要要结构严谨避免冗杂,用简洁话语表述即可,一般不用长句。

1、摘要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从摘要上就能看出作者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2、摘要的写法既有可以遵循的规律,比如要写清楚论文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得出的主要结论、研究的意义和不足等。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硬的东西,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3、摘要一定要紧扣题目。注意事项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