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7-01 17:36:24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免费物流毕业论文 物流是指计划、执行与控制原材料或最终产品从产地到使用地点的实际流程,物流服务具体包括定单管理、运输、仓储、装卸、送递、报关、退货处理、信息服务及增殖业务。显然,货物运输路径的选择,仓库地址的选择等,都涉及到如何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而缩短物流时间,降低成本的问题,而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不仅具有对空间和属性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而且可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见,将其应用于物流配送系统中,可大大加强对物流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实现高效、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本文分以下几部分对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 现代物流与GIS融合 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可作为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这种集成是对信息的各种加工、处理过程的应用、融合和交叉渗透,并且实现各种信息的数字化的过程。 在GIS中,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分别描述地理实体的两面,以地理实体为主线组织起来。空间信息还包括了空间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使GIS能够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以便于制定规划和决策。现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兴起更使其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领域用来作为一种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工具[3],GIS技术本身也融入了这些商业领域的通用模型(如ARC/INFO的网络分析模块),因而GIS技术在各个商业领域的应用在深度上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事实上,凡是涉及到地理分布的领域都可以应用GIS技术。 2)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也向着现代化方向迅速发展。物流现代化不仅指物流手段 (物流设施、设备等 )和物流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指物流管理 (包括物流组织、物流计划的编制、物流运输方案的选择、经济指标的确定,等等)的科学化[4]。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5],它通过降低流通费用,缩短流通时间,可以整合企业价值链、延伸企业的控制能力,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 尤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商必须全面、准确、动态地掌握散布在全国各个中转仓库、经销商、零售商以及各种运输环节之中的产品流动状况,并以此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推动了现代物流业迅速兴起。 那么,把GIS技术融入到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就能更容易地处理物流配送中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各个环节(如图1),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这样才符合现代物流的要求,才有助于物流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实际上,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和GIS本身的发展,GIS技术将成为全程物流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图1 物流配送过程 3 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设计 1 需求分析 如以某一城市中的物流配送过程为例,那么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客户提供的详细地址字符串,确定客户的地理位置和车辆路线; 2)、通过基于GIS的查询、地图表现的辅助决策,实现对车辆路线的合理编辑(如创建、删除、修改)和客户配送排序; 3)、用特定的地图符号在地图上表示客户的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客户(如普通客户和会员客户,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等)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4)、通过GIS的查询功能或在地图上点击地图客户符号,显示此客户符号的属性信息,并可以编辑属性; 5)、在地图上查询客户的位置以及客户周围的环境以发现潜在客户; 6)、通过业务系统调用GIS,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业务系统的各种相关操作结果的数值信息; 7)、基于综合评估模型和GIS的查询,实现对配送区域的拆分、合并; 2 系统总体结构 设计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空间数据索引采用基于改进R-Tree的空间数据索引结构,属性数据索引采用B+树数据结构;网络数据传输采用三层结构模型,并采用Java Applet进行开发,这样与平台无关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使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共享成为可能。系统网络结构图如下: 图2 系统网络结构图 3 系统模型设计 由上述分析,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应集成以下主要模型:设施定位模型、车辆路线模块、配送区域划分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客户配送排序模型。 1)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路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2)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 3)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货物从N个仓库运往到M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个商店,所耗的运输代价最小。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4) 配送区域划分模型。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5)空间查询模型。如可以查询以某一商业网点为圆心某半径内配送点的数目,以此判断哪一个配送中心距离最近,为安排配送做准备。 4 系统功能实现 那么,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可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车辆和货物跟踪:利用GPS和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或货物的实际位置,并能查询出车辆和货物的状态,以便进行合理调度和管理。 2)提供运输路线规划和导航 规划出运输线路,使显示器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设计线路,并同时显示汽车运行路径和运行方法。 3)信息查询 对配送范围内的主要建筑、运输车辆、客户等进行查询,查询资料可以文字、语言及图象的形式显示,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位置。 4)模拟与决策 如可利用长期客户、车辆、订单和地理数据等建立模型来进行物流网络的布局模拟,并以此来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以提供更有效而直观的决策依据。 5结束语 当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再次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业愈来愈成为热点[6]。利用GIS能高效地处理空间和属性数据的优势来建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虽处于初始阶段,但无疑是有益的尝试,它必将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铎 《我国物流企业如何迎接电子商务》中国流通经济 1 p12~13; 2、刘秉镰,姜国杰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的若干问题》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1 p2 3、屈春燕等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地震学报 1p91 4、叶杰刚《关于物流问题的理论探索》当代经济科学1 p51~56; 5、陈罕琳 《信息技术让物流货畅路通》 计算机周刊 37,p14; 6、兰洪杰,沈家洪 《电子商务下配送问题浅析》中国流通经济 1 p10~11

你好啊请问下你的论文写完了吗?还有没有底呀发一份给我好吗?我现在也在写这个题目,到处找不到资料,可否借参考下呢?我的邮箱是

物流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当代物流学 双语的 小保罗R墨菲 唐纳德F伍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提供一些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写作参考。[1] 刘凌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02) [2] 于承恩 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绩效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1) [3] 李明睿 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9,(03) [4] 章思平 浅议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 现代商业, 2009,(02) [5] 靳荣利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务模式实践的研究[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6]第三方物流能为客户创造哪些经济效益[J] 北京物资流通, 2008,(01) [7]何谓第三方物流[J] 广东交通, 2008,(05) [8] 王玲玲,李晓萍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9,(01) [9] 马普 第三方物流组织运作模式探讨[J] 机械管理开发, 2009,(01) [10] 杜鸣 扫除沟通障碍 提高物流效率———浅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沟通障碍及对策[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1] 贺晓甫;浅谈煤炭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性[J]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2009,(12)[2] 马琨;浅析煤炭企业仓库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2期[3] 秦晋丹 企业仓库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年02期[4]陈枫 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体系的探讨[J ] 今日科苑2009年第12期 [5] 蔡秀芹 煤炭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 ] 《魅力中国》,2011 ,(6) [6] 韩新春 煤炭企业物资集中管理模式浅析[J ] 企业导报,2012 第9期

一、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 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还计划兴建100个物流中心,以及7个主要交易中心,由此看来,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项目。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二、现阶段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主要问题配送中心设施利用率低,发展缓慢长期以来,我国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尽管近几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仓储设施仍较陈旧落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仓库还有较多仍在使用,而且仓储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加快我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投资物流行业,国家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配送中心总体配送比率较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从我国现有商业零售企业来看,除了一些中大型、知名的商业企业以外,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大多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这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自己的“连锁”分店,但实际上商店经营的商品并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这使得部分商业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显得有名无实!而在其他已经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实现商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配送中心的效用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这进而影响到了连锁企业综合采购成本优势的发挥,导致配送中心配送的比率非常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物流的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低,还表现在物流配送企业的小和散,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在物流配送的各环节上衔接配套差,服务功能不完善,能做到“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少。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储运企业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仍然存在。物流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缺乏覆盖面较广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种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例如目前采用较多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产品识别条码(B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地理信息系统(GIS)、自动分拣系统(ASS)、柔性物流系统(AGV)、全球定位系统(GPS)、仓库管理系统(WMS)等。从国际国内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来看,美国的连锁商业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配合信息系统的整合作业模式,例如电动叉车、传送带、装卸搬运、吊车等机械设施配合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就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员成本。美国立体化的商业物流中心很多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入库、移动、配装等都通过计算机控制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进行。日本采用的计算机机器人进行物流作业的模式已经广泛存在。相比而言,我国商业物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就相对落后了。据零点研究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实行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物流作业,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企业中,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手段,例如配送中心内部基本上是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到货分拣、商品组配、商品盘点等无专业电子扫描装置;计算机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的事务性管理(例如商品进、销、存、配、送信息的记录与存档等);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仓库管理系统(WM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为主,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三、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基本对策1、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物流配送能力国家实施“八五”、“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始得到显著的发展,例如政府对铁路、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强;各地物流园区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增加;中重型卡车产销量的上升;现代化物流营运设备的逐渐采用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物流配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相对于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要求来说,目前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还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例如我国当前进行西部大开发,这对于我国以及外资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都是一大发展契机,而西部地区目前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显然不能满足连锁企业在当地的物流配送,因此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配送能力的角度出发,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主要是西部地区以及其它物流业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高速铁路建设;提高城市内部交通的通畅性,减少交通“堵塞”现象;同时加快开发和引进高科技的物流设备,例如集装箱、散装专用船、各种装卸器具、移动运输器具等的进口或生产等,提高商业企业本身物流现代化管理水平,进而从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运营硬件方面为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2、 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的发展目前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多集中在百货公司、超级市场、大型卖场、折扣店等业态领域。每个商业连锁企业由于各自的主营业态差异较大,因此他们建设配送中心的思路也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百货公司由于自营商品比重较低,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可能性较大;超级市场以企业经销或代销商品为主,因此它们选择自建配送中心的可能性较大;当然其它不同业态的物流配送模式都会存在一定差异,但不管是何种零售业态,随着企业门店的不断增加,他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还是与其它零售企业共建配送中心?在进行配送中心规划决策中,企业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的连锁门店数量较少,如果自建配送中心投资成本太大,资金流量出现困难;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也并非一种特别有效的战略,而且会分流企业的利润。从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共建配送中心便是一种既经济能实现利润共享的选择思路!共同配送中心不仅能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强企业联盟的集团竞争力,对于中小型投资主体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网络化程度。一是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配送的规模化效益。二是提高物流网络化、组织化程度,通过适当方式将物流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物流企业更要注意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功能。三是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配送设施资源,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4、更新传统观念,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推动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物流配送中心不够重视,因此,多年来我国物流尤其是物流配送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发展较慢。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的瓶颈,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同时也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引起社会各界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视,鼓励社会化物流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学习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国内中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有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实地考察等,各地区政府部门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强全民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意识,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教育途径,建立高素质、专业配套、层次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快对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探索,从而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当代物流学 双语的 小保罗R墨菲 唐纳德F伍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 贺晓甫;浅谈煤炭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性[J]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2009,(12)[2] 马琨;浅析煤炭企业仓库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2期[3] 秦晋丹 企业仓库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年02期[4]陈枫 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体系的探讨[J ] 今日科苑2009年第12期 [5] 蔡秀芹 煤炭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 ] 《魅力中国》,2011 ,(6) [6] 韩新春 煤炭企业物资集中管理模式浅析[J ] 企业导报,2012 第9期

[1]李宝珠,王颖 基于ANP的企业物流外包服务评价研究[J] 中国农机化,2010,(2) [2]彭本红,罗明,周叶 物流外包中的最优契约分析[J] 软科学,2007,(1) [3]刘福华,陶杰,黄秀娟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与防范[J] 物流科技,2005,(7) [4]黄玉华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物流外包决策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5]黄赪 金恒利公司物流外包服务水平提升策略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6]徐娟,刘志学 基于实物期权的物流外包成本风险[J] 系统工程,2007,(12) [7]熊吉陵,雷霆 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及策略简析[J] 中国市场,2008,(2) [8]李桂艳 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策略[J] 经济与管理,2008,(5) [9]杨淼,邵鲁宁 浅析物流外包[J] 上海管理科学,2004,(3) [10]涂筱兰 生态坊化妆品有限公司物流外包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11]陈文粤 成都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物流外包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12]戴一兵 广州地铁运营物资采购物流外包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13]宗涛 外包关系对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绩效的影响[D]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14]田宠 家具企业物流外包的策略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15]张洁 基于WNN的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预测研究[D]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16]刘健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物流外包激励机制研究[D]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17]姚卓顺,鲁雅萍 基于企业物流外包的第三方物流选择[J] 科技和产业,2010,(8) [18]田宇 从物流外包到物流联盟:契约机制体系与模型[J] 国际贸易问题,2007,(2) [19]罗勇,卿海锋 物流外包和自营物流的比较分析——以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为例[J] 物流技术,2007,(5) [20]赵卫华 物流外包——烟草商业物流的方向[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1]袁志锋 企业物流外包与物流企业博弈探析[J] 中国市场,2008,(10) [22]洪怡恬,李晓青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外包风险分析与评价[J] 物流技术,2008,(9) [23]顾睿 生产企业物流外包中甄选最佳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模型研究[D]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24]曾叶 物流外包及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25]陈志 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及物流外包决策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26]马鹏,刘斌,徐国强,李秋香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双向选择模型[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1) [27]招莉莉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港口企业物流服务外包[D]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28]记者 阮栩 物流外包好看不好吃?[N] 信息时报,2003-01-23(C04) [29]程凯媛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物流科技,2009,(2) [30]田宇,阎琦 物流外包关系中物流服务需求方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7,(5) [31]胡从旭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问题探讨[J] 物流科技,2008,(11) [32]刘联辉,王坚强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3]王淑云 物流外包的效益及外包区域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4,(8) [34]记者 鲁松实习生 时琪 淮矿物流大市场“第三方物流外包”成功运作[N] 淮南日报,2008-08-10(001) [35]杨树果 物流外包决策的模糊综合评价[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4) [36]俞仲秋 当代物流外包中企业战略关系矩阵的探索与研究[J] 物流科技,2011,(4) [37]俞仲秋 当代物流外包中有效沟通系统模型研究[J] 物流技术,2011,(3) [38]杨涛,孙军伟 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述评[J] 价值工程,2011,(13) [39]虞上尚,刘丹 基于承包商视角的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 物流技术,2011,(7) [40]王宇楠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物流外包策略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41]周立军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 物流技术,2010,(21) [42]郑平,何雪君 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矩阵模型[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1) [43]李朝敏 浙江省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程度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2011,(2) [44]陈兰芳,吴刚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7) [45]公彦德,李帮义 三级CLSC物流外包与废品回收的临界条件整合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10,(2) [46]周湘峰 生产企业物流外包决策行为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0,(5) [47]刘艳锐,孙福田,索瑞霞,孙玉凤 基于效益最优的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的量化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10) [48]怀劲梅,颜慧 基于供应链环境的物流外包风险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6) [49]余泳泽,马欣 物流外包中专用性资产投资不足的治理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2010,(12) [50]包祖琦,杨斌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的物流外包服务商数量选择模型[J] 物流技术,2010,(12)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参考文献

[1]李宝珠,王颖 基于ANP的企业物流外包服务评价研究[J] 中国农机化,2010,(2) [2]彭本红,罗明,周叶 物流外包中的最优契约分析[J] 软科学,2007,(1) [3]刘福华,陶杰,黄秀娟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与防范[J] 物流科技,2005,(7) [4]黄玉华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物流外包决策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5]黄赪 金恒利公司物流外包服务水平提升策略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6]徐娟,刘志学 基于实物期权的物流外包成本风险[J] 系统工程,2007,(12) [7]熊吉陵,雷霆 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及策略简析[J] 中国市场,2008,(2) [8]李桂艳 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策略[J] 经济与管理,2008,(5) [9]杨淼,邵鲁宁 浅析物流外包[J] 上海管理科学,2004,(3) [10]涂筱兰 生态坊化妆品有限公司物流外包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11]陈文粤 成都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物流外包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12]戴一兵 广州地铁运营物资采购物流外包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13]宗涛 外包关系对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绩效的影响[D]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14]田宠 家具企业物流外包的策略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15]张洁 基于WNN的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预测研究[D]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16]刘健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物流外包激励机制研究[D]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17]姚卓顺,鲁雅萍 基于企业物流外包的第三方物流选择[J] 科技和产业,2010,(8) [18]田宇 从物流外包到物流联盟:契约机制体系与模型[J] 国际贸易问题,2007,(2) [19]罗勇,卿海锋 物流外包和自营物流的比较分析——以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为例[J] 物流技术,2007,(5) [20]赵卫华 物流外包——烟草商业物流的方向[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1]袁志锋 企业物流外包与物流企业博弈探析[J] 中国市场,2008,(10) [22]洪怡恬,李晓青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外包风险分析与评价[J] 物流技术,2008,(9) [23]顾睿 生产企业物流外包中甄选最佳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模型研究[D]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24]曾叶 物流外包及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25]陈志 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及物流外包决策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26]马鹏,刘斌,徐国强,李秋香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双向选择模型[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1) [27]招莉莉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港口企业物流服务外包[D]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28]记者 阮栩 物流外包好看不好吃?[N] 信息时报,2003-01-23(C04) [29]程凯媛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物流科技,2009,(2) [30]田宇,阎琦 物流外包关系中物流服务需求方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7,(5) [31]胡从旭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问题探讨[J] 物流科技,2008,(11) [32]刘联辉,王坚强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3]王淑云 物流外包的效益及外包区域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4,(8) [34]记者 鲁松实习生 时琪 淮矿物流大市场“第三方物流外包”成功运作[N] 淮南日报,2008-08-10(001) [35]杨树果 物流外包决策的模糊综合评价[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4) [36]俞仲秋 当代物流外包中企业战略关系矩阵的探索与研究[J] 物流科技,2011,(4) [37]俞仲秋 当代物流外包中有效沟通系统模型研究[J] 物流技术,2011,(3) [38]杨涛,孙军伟 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述评[J] 价值工程,2011,(13) [39]虞上尚,刘丹 基于承包商视角的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 物流技术,2011,(7) [40]王宇楠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物流外包策略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41]周立军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 物流技术,2010,(21) [42]郑平,何雪君 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矩阵模型[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1) [43]李朝敏 浙江省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程度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2011,(2) [44]陈兰芳,吴刚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7) [45]公彦德,李帮义 三级CLSC物流外包与废品回收的临界条件整合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10,(2) [46]周湘峰 生产企业物流外包决策行为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0,(5) [47]刘艳锐,孙福田,索瑞霞,孙玉凤 基于效益最优的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的量化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10) [48]怀劲梅,颜慧 基于供应链环境的物流外包风险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6) [49]余泳泽,马欣 物流外包中专用性资产投资不足的治理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2010,(12) [50]包祖琦,杨斌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的物流外包服务商数量选择模型[J] 物流技术,2010,(12)

提供一些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写作参考。[1] 刘凌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02) [2] 于承恩 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绩效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1) [3] 李明睿 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9,(03) [4] 章思平 浅议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 现代商业, 2009,(02) [5] 靳荣利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务模式实践的研究[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6]第三方物流能为客户创造哪些经济效益[J] 北京物资流通, 2008,(01) [7]何谓第三方物流[J] 广东交通, 2008,(05) [8] 王玲玲,李晓萍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9,(01) [9] 马普 第三方物流组织运作模式探讨[J] 机械管理开发, 2009,(01) [10] 杜鸣 扫除沟通障碍 提高物流效率———浅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沟通障碍及对策[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