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对大学精神的理解论文5000字高中生

发布时间:2024-07-02 08:32:59

对大学精神的理解论文5000字高中生

在大学,我们都说我们自由了,是指我们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去学习,去自己思考,是指思想上的自由,我们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去看不一样的世界。自由,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而是我们实现的过程中思想发展上的自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少扯蛋,好好学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毕业后你该后悔了!

大学生活  随便逃课、随便挂科、随便恋爱、随便搏夜、随便吃饭、随便叛逆、随便花钱……对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顶着终年不褪的“熊猫眼”、把考试卷子视为平生第一仇敌、在父母和老师眼皮底下装“好孩子”的高中生来说,大学就是天堂!大学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一直在高中校园里流传。当我们闭关3年,修炼圆满,终于得以步入“江湖”之后,才知道那些早已耳熟于心的传说,其实只是一个又一个“谣言”。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一:个性  落叶,余晖,校园小路,拿一本英语书的长裙长发女生,邂逅;每个男生都很有个性; 自由恋爱,看上哪个是哪个;随意交友,不爽哪个鄙视哪个;不用担心父母的说教,他们远在千里之外;老师?你得想点办法才能找到他;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只要不犯法。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二:情调  幽静的校园深处,我把长发高高地挽起,在湖边写生,浑身散发出艺术气息,然后在早晨的阳光中穿行过校园的小路,秀发在风中轻轻飘起,那是大学生活里最美的画面。闲暇时,和伴侣徜徉于校园中青绿的草坪,呼吸最新鲜的空气,一切都是幽雅而温馨、充实而忙碌的。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三:学习  有宽大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有高贵魁梧的教学楼,实验楼有各种专业的器材,有阶梯教室,有很好的食堂和宿舍。一个月未见到面的大学班主任,慈祥和蔼可亲的教授,不再像高中老师那样凭借武力来要求学生做这做那。讲课的老师都是夹着讲义进课堂,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一画就走了,学累了随时可以拿着篮球玩上一两个小时。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四:自由  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无数的现场比赛活动,熄灯后的卧谈会,可以泡一天的图书馆。随便跷课,然后在厕所里熬夜复习,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课堂上睡觉。跟在学兄、学姐后面瞎转悠,蹭学长的饭,把学弟呼来唤去,为学妹介绍男生。给食堂的菜编打油诗,在大排档吃烧烤喝啤酒做愤青。赚第一桶金,结伴去旅行。散伙饭,无疾而终的恋情,还有无限的遗憾和永恒的回忆。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五:成长  理想的大学可以让我成长,可以让我在毕业的那一年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要向哪里继续走,让我四年后在回顾的时候可以骄傲地说,我学到了很多,我舍不得离开。要有几个知己好友,可以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要有如诗如画的风景;要有学术渊博的大师;要有丁香花一样的女孩,更要有至真至纯、生死不渝的爱情!  大学教材上的知识与高中课本知识有专业深度上的重大差别,但高中的课程仍是基础。高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的学习大有帮助。  大学从来都不缺乏友谊,而“友谊”也是大学里从来不曾消失的期望。相比于高中的单纯,大学已经是一个“社会”,牵扯到太多的名利,上演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微版”,有了勾心斗角,有了谗言诽谤,诋毁流言。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改变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是从高中就要开始学习的“做人”功课。  “大学的爱情简直就像是一场没心没肺的游戏。”这是一位过来人眼里的大学爱情。当幻想中的大学,在现实中一天天变得无聊枯燥时,爱情就成了许多人打发孤独的调味品,和高中时的不同在于,爱与不爱,都可以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完成。而学会“爱”,不只是高中和大学,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关于大学爱情,还有一句经典:“我们预约毕业时失恋!”  许多过来人对许多大学社团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失望!”这里人际关系复杂,功利多于兴趣。每年开学的招新活动后,随即迎来的就是退社高潮。除了开不完的“官僚会议”,理不清的各种问题,弄不完的繁琐事务,唯独缺乏实质内容。许多新生满怀激情加入社团,才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之地,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愿做的事被逼着做。加入社团,不在多而在精,在高中时想清楚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才不至于重蹈前辈的覆辙。  从高中到大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选择,它将直接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走向。那些流传着的各种“大学传说”,是我们高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份温暖和寄托。因为,在那些“传说”里,深藏着我们的梦想。然而,真实的大学生活,总是以强烈的反差,让我们手足无措。  一项通过全国志愿者资源,对4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大一新生和一些高三学生进行的“高中和大学心理衔接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想象过于“理想化”,与真实的大学生活存在巨大的认知反差。  调查显示,54%的高中生对“大学生活满意度”抱有很高的期待,而在校的大学生只有2%觉得大学“完全达到”自己的期待,3%认为基本达到。高达72%的高中生认为大学“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而认同这一说法的大学生只有20%。  认为大学里“每个人都很善良、会交到很多朋友”这一说法,大学生的平均认同度只有25%左右。会去“参加大学联谊活动”的大学生只有8%,而27%的高中生则选择“一定去,可以认识朋友”。  认为大学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会积极参加”的大学生约为40%,高中生为67%,3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社团”搞的东西水平有限。  “成长认知”方面,只有3%的大学生认为“给了比高中多的机会”,而高中生的选择为42%。认为“大学会令你的视野开阔”的大学生只有7%,2%的高中生则认为这是肯定的,“因为接触社会更多”。  67%的大学生表示,在填报志愿时因为不了解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未来就业情况,这是许多大学生学习不够主动的根本原因,而近85%的高中生则认为“根据高考的分数再决定”,54%的高中生根本还没有意识到需要了解这些。  正是这种“理想化”,使我们在大学很“受伤”。“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破灭的地方!”这是许多人毕业时和大学感情复杂的道别。真实的大学生活,既不是一个“传说”,也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我们“受伤”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自由”的大学,需要一个独立的自我,去面对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样的过程,就如一场放弃与追逐的游戏,结果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而独立,是我们成长中都要学会的人生第一课!  大学精神  黄炎培曾经表示:“中国的读书人顶怕用手,除掉写字和吃饭、穿衣、上茅厕以外,简直像天没有给他两手似的。在糊里糊涂中,把社会分做两下:一是号称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一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老不用读书的,好罢!吾们来矫正一下。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做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现今吾校工场‘劳工神圣’额,还是最初所提,就是当时所用的口号)。”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是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界,需手脑并用。”这两段话通俗、生动而又深刻地表达了黄炎培的劳动创造历史、以民为本的历史观以及服务平民的教育观、职业平等的职业观。“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是黄炎培整个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精髓。  当代大学精神的树立应当以此为借鉴,大学生应当成为大学精神的继承者:用手创造未来,用脑丰富世界。  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不再是可以躲在“象牙塔”里自说自话的组织了,作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大学甚至被寄予了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期待,那么“大学的社会责任使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否可以凝练为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并由此提升大学文化自觉,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既是精神的东西,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的积淀。制度如果能延续,就会不断地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变成人们认可的一种状态,慢慢积淀成文化。我们在研究时要有特别重要的视角,一定要关注有形制度和无形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从硬邦邦的制度,变成人的一种和谐状态。  研究大学文化一定要和先进文化联系,先进文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首先应该来自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所处的核心地位,包含的时代精神是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崭新时代和实践所呼唤的。  此外,研究大学文化理念还要兼顾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中国的大学形式和大学精神有一个很强壮的根,就是中国传统的研究型学术组织,如果把这个根挖掘出来,做一些恢复性的实验,可能能使我们的大学跳出西方大学发展的逻辑,形成自己的特色。过去我们基本是拿西方的东西来评价我们,而我们自己没有标准。  大学不是万能的。大学生很多思想、行为、习惯都定型了,他们体现出的思想问题、价值观,好多是中小学行为,部分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有些甚至是幼儿园行为。所以大学问题要和教育的整体发展一起思考。如果只在大学的4年、7年来考虑大学的问题,很多时候会走入误区。  民主、包容、创新等等精神都应该包括在大学精神中,这种精神不靠一两个口号形成,而在于学风的养成,教育风格的形成。  如何判断现代大学精神?有两种倾向或思潮,一种是悲观的论调,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大学精神,即使中国大学原来有,解放之后我们也没有了,或者说已经衰亡、衰微。一种是相对乐观的,觉得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主流还是健康和良好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精神需要重建,或者推倒重来,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觉得当代大学精神和文化应该培育和弘扬。客观来讲,从解放之后,我们的大学精神所传承的最大一个方面就是爱国奉献,文革时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没有丢,改革开放后比原来更强。  《没有灵魂的卓越》一书写到哈佛大学在不断发展中也渐渐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今天的大学出了一些问题,从根儿上讲就是越来越失去了一种文化和精神。过去讲大学应该是“灯塔”,是引领社会的,现在随波逐流甚至导致大学诚信危机;大学教师开始比房子、车子,而不追求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学生则纷纷追求什么哈韩、哈日啊——我们的大学没有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来建构,格调不高,越来越庸俗化了。  大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社会责任和学术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就不会创造知识,大学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校自治和社会责任也一样,要保持独立的文化底蕴才能引领社会。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创造的大学文化自然与人有别,否则就谈不上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在我看来,大学精神的建设不是短期的,但只要你撒下种子,最后总会开花结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发扬自身的德行,造福社会),在亲民(亲通新,启发民智),在止于至善(可以理解为追求至善的境界,也可以理解为立足于追求美好)。而要做到这些,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分别为格物(研究事物的极限或者边界,了解事物的全貌)、致知(弄清事物的本末即来龙去脉,知道一件事情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诚意(因为致知了,所以取巧、侥幸等心理没了,去伪存真,做事情会越来越诚于本意和初心)、正心(逐渐摒除忿懥、好乐、恐惧、忧患之心)、修身(心正了,各种偏执成见就少了,不会因为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而蒙蔽双眼,影响对事物的准确判断)、齐家(正心、修身之后可以齐家,家如小国,家都治不好,不可以治国)、治国以及平天下,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后面几个就离我们比较远了,所以君子需立下追去美好的初心,通过学习(格物致知),不断的正心修身,以此为本,渐至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

对大学精神的理解论文5000字高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发扬自身的德行,造福社会),在亲民(亲通新,启发民智),在止于至善(可以理解为追求至善的境界,也可以理解为立足于追求美好)。而要做到这些,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分别为格物(研究事物的极限或者边界,了解事物的全貌)、致知(弄清事物的本末即来龙去脉,知道一件事情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诚意(因为致知了,所以取巧、侥幸等心理没了,去伪存真,做事情会越来越诚于本意和初心)、正心(逐渐摒除忿懥、好乐、恐惧、忧患之心)、修身(心正了,各种偏执成见就少了,不会因为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而蒙蔽双眼,影响对事物的准确判断)、齐家(正心、修身之后可以齐家,家如小国,家都治不好,不可以治国)、治国以及平天下,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后面几个就离我们比较远了,所以君子需立下追去美好的初心,通过学习(格物致知),不断的正心修身,以此为本,渐至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

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大学还包括高等专科(高职)学校。 纽曼曾说:大学乃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与发现,实验与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而洪堡则认为大学应当相对独立,研究学术,发展科学为科学是重布鲁贝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解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哪里就会有大学雅斯贝尔斯:大学士研究与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于其他任务,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按照大学的理想这四项任务缺一不可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校的:“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用于今天。  由于经济现代化的作用,作为传统的教育的传递者——家庭,已经削弱。因此,比起以前,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大学教育通过确立教育内容,对人类文化进行选择;对人类文化进行整理。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取向,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  从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看,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一个基本职能,现在大学的科研成果的多少也就是标志着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如果把大学为社会培养的创造性人才称为高素质的劳动者,那么,大学的科研成果则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又一直接贡献,二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生产力与生命力的标志。“斯坦福精神” 之所以被世人称道,关键在于她拥有众多的诺贝尔奖及全美科学奖的获得者,拥有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硅谷效应。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另一方面,大学也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社会理想是社会需要的具体反映,这种需要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的。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知识分子,特别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与社会其他结构相比,大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知识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大学生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追求理想的永恒特性。  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开始,就有了自治的传统,并以传播知识和研究学问为最高理想,相对超越于社会现实。大学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现为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否定非科学的内容,破除迷信与保守主义,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可以这样说,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史就是科学史重要过程的展开史,是一个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扬弃过程。  大学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进入技术时代后,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和敏感,结果,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人性又屈服于技术,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两个极端而言,出现了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现实社会改变这种“技术毒害”是无力的,而大学教育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却将其作为应有的内容。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现行被一再呼吁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无不是针对技术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结果。批判精神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大学知识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科学决策是政府决策的关键,但是由于决策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做到科学决策并不容易,所以要倾听专家意见,请专家参与决策成为决策机制中的一环,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职业所特有的对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的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是第一推动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大学已经被越来越深入地卷进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社会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

在大学,我们都说我们自由了,是指我们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去学习,去自己思考,是指思想上的自由,我们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去看不一样的世界。自由,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而是我们实现的过程中思想发展上的自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自由精神:大学精神的灵魂,包括思想、学术、言论自由。独立精神: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判断。人文精神: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关系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包括高人的价值,追求自身完善及实现理想世界及理想人格;道德精神,主体意识,理性原则,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研究才能、科学良心和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大学是探索、发现、传播新知识的场所,大学的创新精神包括培养发明家;以新思想、新制度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具有开拓创新人才;改造和发展大学自身。批判精神:以真理为唯一标准的价值观及由此形成的追求真理、批判错误、纠正错误的行为规范及精神气质。 包括以批判的眼光看文化:各种思想观念在批判与反批判和交锋中发展;与批判和监督中发挥大学自身作用。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如何塑造、发扬大学精神:正因为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都应塑造或发扬符合本身实际的、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精神,从而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但在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方面,却有着许多共性的条件,表现为:1、选择校长至关重要。治校要有校训,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克拉克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认为大学校长必须具备三种品质:决断、勇敢、坚韧,校长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寻求一致的人、劝说者、瓶颈口;但他主要是一个调解者,作为调解者的头等大事就是相安无事?如何使“七十二行不和谐的派别相调和”。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的校长是带起一所好的大学的前提条件。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而之所以能拥有一批这样的校长,是因为这些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校长是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他们多为学贯中西、思想开放、又有爱国热情的仁人志士。因此,一所好大学,必须要有好校长,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选拔好校长的运行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校长多由本校内部产生或由上级委任,开拓意识不强,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缺乏持续性战略思考,对大学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说,“在确认大学校长的中心作用时,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校长是否为大学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宏图大计和远景规划?”所以,重建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很有必要,使大学并不因一个好校长的离去而放弃大学应有的追求和使命。2、建设校园文化义不容辞。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精神就充分体现、弥漫于校园文化中。较之于社会的其他角落,大学校园显得更为纯净。身居其中的大学人也不知不觉地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正如,人们总体认为北大人好动、灵活、争强好胜,而清华人好静、踏实、谦虚谨慎一样,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而且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文化(校园环境建设)更为重要。现在很多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硬件方面建设,而相对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软件方面的建设。因为校园环境的改善是看得见的,而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建设却不能很快收到成效。这种短视行为,使大学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软肋”,带来了不少显而易见的不良现象。学生读书于校园,潜心做学问的少,意在出国深造谋好职业、浮于跟随社会潮流的多;校外投影厅、酒吧打折优惠的海报比校园学术讲座的海报更有气势;学年伊始各社团纷纷招兵买马一阵热乎过后,就偃旗息鼓……,校园内,除了树林中晨读的身影和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情景让人心动外,还有多少值得品味的“文化”,又怎能使学生对大学产生归宿感,怎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呢?“校园文化是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传统、讲座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因此,塑造或发扬大学精神也必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建设。3、师生关系有待改造。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才建设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虽然大学生在生理上已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所增强,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教师的传统地位有一定冲击,但教师的形象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传道、授业、解惑”本应成为教师的光荣职责,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理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以及腐朽、落后思想的传播,大学围墙里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上完课后,教师夹起讲义就走,平时几乎不和学生交流,上了一学期的课,认不得几个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教师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深厚的师生情谊自然就无从谈起;不少教师放弃了两袖清风的知识分子形象,业余兼职,下海经商,锱铢必较,言必称利,遮掩了教师头顶的神圣光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敬重;有的教师对学生亲疏有别,甚至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如不及格的学生给任课教师送点礼,就可以顺利过关,这必然会有损教师的形象;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师德败坏,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教师也失去了来自学生的敬重,师生关系渐趋冷漠。大学教师与学生感情的淡漠,既制约了大学精神之花的盛开,又加速了大学精神之花的枯萎、凋谢。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改造师生关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还十分迫切。雅斯贝尔斯说得好,“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1991)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发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作为大学主人的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成为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合作伙伴。这种师生关系的确立、巩固与代代相传,不仅是大学精神酝酿与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大学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对大学精神的理解论文5000字高中作文

大学生活  随便逃课、随便挂科、随便恋爱、随便搏夜、随便吃饭、随便叛逆、随便花钱……对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顶着终年不褪的“熊猫眼”、把考试卷子视为平生第一仇敌、在父母和老师眼皮底下装“好孩子”的高中生来说,大学就是天堂!大学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一直在高中校园里流传。当我们闭关3年,修炼圆满,终于得以步入“江湖”之后,才知道那些早已耳熟于心的传说,其实只是一个又一个“谣言”。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一:个性  落叶,余晖,校园小路,拿一本英语书的长裙长发女生,邂逅;每个男生都很有个性; 自由恋爱,看上哪个是哪个;随意交友,不爽哪个鄙视哪个;不用担心父母的说教,他们远在千里之外;老师?你得想点办法才能找到他;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只要不犯法。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二:情调  幽静的校园深处,我把长发高高地挽起,在湖边写生,浑身散发出艺术气息,然后在早晨的阳光中穿行过校园的小路,秀发在风中轻轻飘起,那是大学生活里最美的画面。闲暇时,和伴侣徜徉于校园中青绿的草坪,呼吸最新鲜的空气,一切都是幽雅而温馨、充实而忙碌的。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三:学习  有宽大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有高贵魁梧的教学楼,实验楼有各种专业的器材,有阶梯教室,有很好的食堂和宿舍。一个月未见到面的大学班主任,慈祥和蔼可亲的教授,不再像高中老师那样凭借武力来要求学生做这做那。讲课的老师都是夹着讲义进课堂,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一画就走了,学累了随时可以拿着篮球玩上一两个小时。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四:自由  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无数的现场比赛活动,熄灯后的卧谈会,可以泡一天的图书馆。随便跷课,然后在厕所里熬夜复习,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课堂上睡觉。跟在学兄、学姐后面瞎转悠,蹭学长的饭,把学弟呼来唤去,为学妹介绍男生。给食堂的菜编打油诗,在大排档吃烧烤喝啤酒做愤青。赚第一桶金,结伴去旅行。散伙饭,无疾而终的恋情,还有无限的遗憾和永恒的回忆。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五:成长  理想的大学可以让我成长,可以让我在毕业的那一年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要向哪里继续走,让我四年后在回顾的时候可以骄傲地说,我学到了很多,我舍不得离开。要有几个知己好友,可以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要有如诗如画的风景;要有学术渊博的大师;要有丁香花一样的女孩,更要有至真至纯、生死不渝的爱情!  大学教材上的知识与高中课本知识有专业深度上的重大差别,但高中的课程仍是基础。高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的学习大有帮助。  大学从来都不缺乏友谊,而“友谊”也是大学里从来不曾消失的期望。相比于高中的单纯,大学已经是一个“社会”,牵扯到太多的名利,上演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微版”,有了勾心斗角,有了谗言诽谤,诋毁流言。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改变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是从高中就要开始学习的“做人”功课。  “大学的爱情简直就像是一场没心没肺的游戏。”这是一位过来人眼里的大学爱情。当幻想中的大学,在现实中一天天变得无聊枯燥时,爱情就成了许多人打发孤独的调味品,和高中时的不同在于,爱与不爱,都可以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完成。而学会“爱”,不只是高中和大学,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关于大学爱情,还有一句经典:“我们预约毕业时失恋!”  许多过来人对许多大学社团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失望!”这里人际关系复杂,功利多于兴趣。每年开学的招新活动后,随即迎来的就是退社高潮。除了开不完的“官僚会议”,理不清的各种问题,弄不完的繁琐事务,唯独缺乏实质内容。许多新生满怀激情加入社团,才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之地,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愿做的事被逼着做。加入社团,不在多而在精,在高中时想清楚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才不至于重蹈前辈的覆辙。  从高中到大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选择,它将直接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走向。那些流传着的各种“大学传说”,是我们高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份温暖和寄托。因为,在那些“传说”里,深藏着我们的梦想。然而,真实的大学生活,总是以强烈的反差,让我们手足无措。  一项通过全国志愿者资源,对4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大一新生和一些高三学生进行的“高中和大学心理衔接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想象过于“理想化”,与真实的大学生活存在巨大的认知反差。  调查显示,54%的高中生对“大学生活满意度”抱有很高的期待,而在校的大学生只有2%觉得大学“完全达到”自己的期待,3%认为基本达到。高达72%的高中生认为大学“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而认同这一说法的大学生只有20%。  认为大学里“每个人都很善良、会交到很多朋友”这一说法,大学生的平均认同度只有25%左右。会去“参加大学联谊活动”的大学生只有8%,而27%的高中生则选择“一定去,可以认识朋友”。  认为大学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会积极参加”的大学生约为40%,高中生为67%,3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社团”搞的东西水平有限。  “成长认知”方面,只有3%的大学生认为“给了比高中多的机会”,而高中生的选择为42%。认为“大学会令你的视野开阔”的大学生只有7%,2%的高中生则认为这是肯定的,“因为接触社会更多”。  67%的大学生表示,在填报志愿时因为不了解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未来就业情况,这是许多大学生学习不够主动的根本原因,而近85%的高中生则认为“根据高考的分数再决定”,54%的高中生根本还没有意识到需要了解这些。  正是这种“理想化”,使我们在大学很“受伤”。“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破灭的地方!”这是许多人毕业时和大学感情复杂的道别。真实的大学生活,既不是一个“传说”,也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我们“受伤”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自由”的大学,需要一个独立的自我,去面对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样的过程,就如一场放弃与追逐的游戏,结果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而独立,是我们成长中都要学会的人生第一课!  大学精神  黄炎培曾经表示:“中国的读书人顶怕用手,除掉写字和吃饭、穿衣、上茅厕以外,简直像天没有给他两手似的。在糊里糊涂中,把社会分做两下:一是号称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一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老不用读书的,好罢!吾们来矫正一下。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做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现今吾校工场‘劳工神圣’额,还是最初所提,就是当时所用的口号)。”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是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界,需手脑并用。”这两段话通俗、生动而又深刻地表达了黄炎培的劳动创造历史、以民为本的历史观以及服务平民的教育观、职业平等的职业观。“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是黄炎培整个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精髓。  当代大学精神的树立应当以此为借鉴,大学生应当成为大学精神的继承者:用手创造未来,用脑丰富世界。  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不再是可以躲在“象牙塔”里自说自话的组织了,作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大学甚至被寄予了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期待,那么“大学的社会责任使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否可以凝练为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并由此提升大学文化自觉,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既是精神的东西,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的积淀。制度如果能延续,就会不断地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变成人们认可的一种状态,慢慢积淀成文化。我们在研究时要有特别重要的视角,一定要关注有形制度和无形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从硬邦邦的制度,变成人的一种和谐状态。  研究大学文化一定要和先进文化联系,先进文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首先应该来自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所处的核心地位,包含的时代精神是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崭新时代和实践所呼唤的。  此外,研究大学文化理念还要兼顾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中国的大学形式和大学精神有一个很强壮的根,就是中国传统的研究型学术组织,如果把这个根挖掘出来,做一些恢复性的实验,可能能使我们的大学跳出西方大学发展的逻辑,形成自己的特色。过去我们基本是拿西方的东西来评价我们,而我们自己没有标准。  大学不是万能的。大学生很多思想、行为、习惯都定型了,他们体现出的思想问题、价值观,好多是中小学行为,部分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有些甚至是幼儿园行为。所以大学问题要和教育的整体发展一起思考。如果只在大学的4年、7年来考虑大学的问题,很多时候会走入误区。  民主、包容、创新等等精神都应该包括在大学精神中,这种精神不靠一两个口号形成,而在于学风的养成,教育风格的形成。  如何判断现代大学精神?有两种倾向或思潮,一种是悲观的论调,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大学精神,即使中国大学原来有,解放之后我们也没有了,或者说已经衰亡、衰微。一种是相对乐观的,觉得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主流还是健康和良好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精神需要重建,或者推倒重来,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觉得当代大学精神和文化应该培育和弘扬。客观来讲,从解放之后,我们的大学精神所传承的最大一个方面就是爱国奉献,文革时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没有丢,改革开放后比原来更强。  《没有灵魂的卓越》一书写到哈佛大学在不断发展中也渐渐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今天的大学出了一些问题,从根儿上讲就是越来越失去了一种文化和精神。过去讲大学应该是“灯塔”,是引领社会的,现在随波逐流甚至导致大学诚信危机;大学教师开始比房子、车子,而不追求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学生则纷纷追求什么哈韩、哈日啊——我们的大学没有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来建构,格调不高,越来越庸俗化了。  大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社会责任和学术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就不会创造知识,大学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校自治和社会责任也一样,要保持独立的文化底蕴才能引领社会。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创造的大学文化自然与人有别,否则就谈不上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在我看来,大学精神的建设不是短期的,但只要你撒下种子,最后总会开花结果。

自由精神:大学精神的灵魂,包括思想、学术、言论自由。独立精神: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判断。人文精神: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关系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包括高人的价值,追求自身完善及实现理想世界及理想人格;道德精神,主体意识,理性原则,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研究才能、科学良心和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大学是探索、发现、传播新知识的场所,大学的创新精神包括培养发明家;以新思想、新制度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具有开拓创新人才;改造和发展大学自身。批判精神:以真理为唯一标准的价值观及由此形成的追求真理、批判错误、纠正错误的行为规范及精神气质。 包括以批判的眼光看文化:各种思想观念在批判与反批判和交锋中发展;与批判和监督中发挥大学自身作用。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如何塑造、发扬大学精神:正因为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都应塑造或发扬符合本身实际的、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精神,从而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但在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方面,却有着许多共性的条件,表现为:1、选择校长至关重要。治校要有校训,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克拉克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认为大学校长必须具备三种品质:决断、勇敢、坚韧,校长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寻求一致的人、劝说者、瓶颈口;但他主要是一个调解者,作为调解者的头等大事就是相安无事?如何使“七十二行不和谐的派别相调和”。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的校长是带起一所好的大学的前提条件。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而之所以能拥有一批这样的校长,是因为这些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校长是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他们多为学贯中西、思想开放、又有爱国热情的仁人志士。因此,一所好大学,必须要有好校长,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选拔好校长的运行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校长多由本校内部产生或由上级委任,开拓意识不强,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缺乏持续性战略思考,对大学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说,“在确认大学校长的中心作用时,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校长是否为大学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宏图大计和远景规划?”所以,重建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很有必要,使大学并不因一个好校长的离去而放弃大学应有的追求和使命。2、建设校园文化义不容辞。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精神就充分体现、弥漫于校园文化中。较之于社会的其他角落,大学校园显得更为纯净。身居其中的大学人也不知不觉地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正如,人们总体认为北大人好动、灵活、争强好胜,而清华人好静、踏实、谦虚谨慎一样,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而且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文化(校园环境建设)更为重要。现在很多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硬件方面建设,而相对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软件方面的建设。因为校园环境的改善是看得见的,而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建设却不能很快收到成效。这种短视行为,使大学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软肋”,带来了不少显而易见的不良现象。学生读书于校园,潜心做学问的少,意在出国深造谋好职业、浮于跟随社会潮流的多;校外投影厅、酒吧打折优惠的海报比校园学术讲座的海报更有气势;学年伊始各社团纷纷招兵买马一阵热乎过后,就偃旗息鼓……,校园内,除了树林中晨读的身影和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情景让人心动外,还有多少值得品味的“文化”,又怎能使学生对大学产生归宿感,怎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呢?“校园文化是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传统、讲座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因此,塑造或发扬大学精神也必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建设。3、师生关系有待改造。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才建设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虽然大学生在生理上已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所增强,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教师的传统地位有一定冲击,但教师的形象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传道、授业、解惑”本应成为教师的光荣职责,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理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以及腐朽、落后思想的传播,大学围墙里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上完课后,教师夹起讲义就走,平时几乎不和学生交流,上了一学期的课,认不得几个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教师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深厚的师生情谊自然就无从谈起;不少教师放弃了两袖清风的知识分子形象,业余兼职,下海经商,锱铢必较,言必称利,遮掩了教师头顶的神圣光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敬重;有的教师对学生亲疏有别,甚至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如不及格的学生给任课教师送点礼,就可以顺利过关,这必然会有损教师的形象;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师德败坏,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教师也失去了来自学生的敬重,师生关系渐趋冷漠。大学教师与学生感情的淡漠,既制约了大学精神之花的盛开,又加速了大学精神之花的枯萎、凋谢。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改造师生关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还十分迫切。雅斯贝尔斯说得好,“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1991)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发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作为大学主人的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成为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合作伙伴。这种师生关系的确立、巩固与代代相传,不仅是大学精神酝酿与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大学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阅读与写作》是我大学里最喜欢的一门课,而教授该课的马瑞鸿老师亦是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第一次去上《阅读与写作》课,便被马老师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住了。第一堂课上,马老师以“为领导写演讲稿”为题引入了写作的大局观概念。紧接着便通过网络热门事件让大家站在大局观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记下并走上讲台向大家表达自己的观点。台下的同学则在马老师的指导下,对台上的同学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建议。开始大家对这种课堂教学多少有点不太适应,不是不敢言就是言之无物,在马老师的热切鼓励和引导下,大家变得活跃起来,独特的观点,精彩片段不断涌现。大家还沉浸在热烈的讨论当中,马老师话题一转,以我们刚刚经历过的支教生活为切入点,开始了对写作技巧的学习。从文章立意到提纲段落,从修辞文法到字词斟酌逐一讲解。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极短的时间内,大家便都落笔成文了。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不由得感叹:原来写文章可以如此容易! 往后的课堂上,马老师引用不同的话题,变换着不同的活动形式,教授我们如何进行写作,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进行口头表达,如何快速完成一篇文章。课下对我们的作业亦是进行十分认真的批改,帮助我们对文章进行审阅、修改乃至在相关刊物上发表。马老师这种敬业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以至于在这大四的上学期,同学们都忙着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的时期,每节《阅读与写作》都有非常多的人自觉自愿来上课,这对大四的课堂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 一学期下来,每堂《阅读与写作》课都让人感觉紧张而又刺激,新颖而又充实,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一种写作知识,同时也习得了一种写作的兴趣和爱好。每节课堂仿佛都是一场脱口秀现场,虽无光怪陆离的的舞台装饰,但却有一种追求真知、树立个性、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在其中散发光辉,使其产生一种独特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它的每一位观众!

对大学精神的理解论文5000字高中语文

大学生活  随便逃课、随便挂科、随便恋爱、随便搏夜、随便吃饭、随便叛逆、随便花钱……对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顶着终年不褪的“熊猫眼”、把考试卷子视为平生第一仇敌、在父母和老师眼皮底下装“好孩子”的高中生来说,大学就是天堂!大学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一直在高中校园里流传。当我们闭关3年,修炼圆满,终于得以步入“江湖”之后,才知道那些早已耳熟于心的传说,其实只是一个又一个“谣言”。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一:个性  落叶,余晖,校园小路,拿一本英语书的长裙长发女生,邂逅;每个男生都很有个性; 自由恋爱,看上哪个是哪个;随意交友,不爽哪个鄙视哪个;不用担心父母的说教,他们远在千里之外;老师?你得想点办法才能找到他;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只要不犯法。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二:情调  幽静的校园深处,我把长发高高地挽起,在湖边写生,浑身散发出艺术气息,然后在早晨的阳光中穿行过校园的小路,秀发在风中轻轻飘起,那是大学生活里最美的画面。闲暇时,和伴侣徜徉于校园中青绿的草坪,呼吸最新鲜的空气,一切都是幽雅而温馨、充实而忙碌的。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三:学习  有宽大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有高贵魁梧的教学楼,实验楼有各种专业的器材,有阶梯教室,有很好的食堂和宿舍。一个月未见到面的大学班主任,慈祥和蔼可亲的教授,不再像高中老师那样凭借武力来要求学生做这做那。讲课的老师都是夹着讲义进课堂,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一画就走了,学累了随时可以拿着篮球玩上一两个小时。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四:自由  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无数的现场比赛活动,熄灯后的卧谈会,可以泡一天的图书馆。随便跷课,然后在厕所里熬夜复习,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课堂上睡觉。跟在学兄、学姐后面瞎转悠,蹭学长的饭,把学弟呼来唤去,为学妹介绍男生。给食堂的菜编打油诗,在大排档吃烧烤喝啤酒做愤青。赚第一桶金,结伴去旅行。散伙饭,无疾而终的恋情,还有无限的遗憾和永恒的回忆。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五:成长  理想的大学可以让我成长,可以让我在毕业的那一年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要向哪里继续走,让我四年后在回顾的时候可以骄傲地说,我学到了很多,我舍不得离开。要有几个知己好友,可以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要有如诗如画的风景;要有学术渊博的大师;要有丁香花一样的女孩,更要有至真至纯、生死不渝的爱情!  大学教材上的知识与高中课本知识有专业深度上的重大差别,但高中的课程仍是基础。高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的学习大有帮助。  大学从来都不缺乏友谊,而“友谊”也是大学里从来不曾消失的期望。相比于高中的单纯,大学已经是一个“社会”,牵扯到太多的名利,上演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微版”,有了勾心斗角,有了谗言诽谤,诋毁流言。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改变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是从高中就要开始学习的“做人”功课。  “大学的爱情简直就像是一场没心没肺的游戏。”这是一位过来人眼里的大学爱情。当幻想中的大学,在现实中一天天变得无聊枯燥时,爱情就成了许多人打发孤独的调味品,和高中时的不同在于,爱与不爱,都可以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完成。而学会“爱”,不只是高中和大学,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关于大学爱情,还有一句经典:“我们预约毕业时失恋!”  许多过来人对许多大学社团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失望!”这里人际关系复杂,功利多于兴趣。每年开学的招新活动后,随即迎来的就是退社高潮。除了开不完的“官僚会议”,理不清的各种问题,弄不完的繁琐事务,唯独缺乏实质内容。许多新生满怀激情加入社团,才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之地,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愿做的事被逼着做。加入社团,不在多而在精,在高中时想清楚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才不至于重蹈前辈的覆辙。  从高中到大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选择,它将直接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走向。那些流传着的各种“大学传说”,是我们高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份温暖和寄托。因为,在那些“传说”里,深藏着我们的梦想。然而,真实的大学生活,总是以强烈的反差,让我们手足无措。  一项通过全国志愿者资源,对4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大一新生和一些高三学生进行的“高中和大学心理衔接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想象过于“理想化”,与真实的大学生活存在巨大的认知反差。  调查显示,54%的高中生对“大学生活满意度”抱有很高的期待,而在校的大学生只有2%觉得大学“完全达到”自己的期待,3%认为基本达到。高达72%的高中生认为大学“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而认同这一说法的大学生只有20%。  认为大学里“每个人都很善良、会交到很多朋友”这一说法,大学生的平均认同度只有25%左右。会去“参加大学联谊活动”的大学生只有8%,而27%的高中生则选择“一定去,可以认识朋友”。  认为大学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会积极参加”的大学生约为40%,高中生为67%,3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社团”搞的东西水平有限。  “成长认知”方面,只有3%的大学生认为“给了比高中多的机会”,而高中生的选择为42%。认为“大学会令你的视野开阔”的大学生只有7%,2%的高中生则认为这是肯定的,“因为接触社会更多”。  67%的大学生表示,在填报志愿时因为不了解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未来就业情况,这是许多大学生学习不够主动的根本原因,而近85%的高中生则认为“根据高考的分数再决定”,54%的高中生根本还没有意识到需要了解这些。  正是这种“理想化”,使我们在大学很“受伤”。“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破灭的地方!”这是许多人毕业时和大学感情复杂的道别。真实的大学生活,既不是一个“传说”,也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我们“受伤”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自由”的大学,需要一个独立的自我,去面对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样的过程,就如一场放弃与追逐的游戏,结果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而独立,是我们成长中都要学会的人生第一课!  大学精神  黄炎培曾经表示:“中国的读书人顶怕用手,除掉写字和吃饭、穿衣、上茅厕以外,简直像天没有给他两手似的。在糊里糊涂中,把社会分做两下:一是号称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一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老不用读书的,好罢!吾们来矫正一下。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做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现今吾校工场‘劳工神圣’额,还是最初所提,就是当时所用的口号)。”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是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界,需手脑并用。”这两段话通俗、生动而又深刻地表达了黄炎培的劳动创造历史、以民为本的历史观以及服务平民的教育观、职业平等的职业观。“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是黄炎培整个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精髓。  当代大学精神的树立应当以此为借鉴,大学生应当成为大学精神的继承者:用手创造未来,用脑丰富世界。  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不再是可以躲在“象牙塔”里自说自话的组织了,作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大学甚至被寄予了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期待,那么“大学的社会责任使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否可以凝练为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并由此提升大学文化自觉,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既是精神的东西,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的积淀。制度如果能延续,就会不断地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变成人们认可的一种状态,慢慢积淀成文化。我们在研究时要有特别重要的视角,一定要关注有形制度和无形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从硬邦邦的制度,变成人的一种和谐状态。  研究大学文化一定要和先进文化联系,先进文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首先应该来自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所处的核心地位,包含的时代精神是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崭新时代和实践所呼唤的。  此外,研究大学文化理念还要兼顾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中国的大学形式和大学精神有一个很强壮的根,就是中国传统的研究型学术组织,如果把这个根挖掘出来,做一些恢复性的实验,可能能使我们的大学跳出西方大学发展的逻辑,形成自己的特色。过去我们基本是拿西方的东西来评价我们,而我们自己没有标准。  大学不是万能的。大学生很多思想、行为、习惯都定型了,他们体现出的思想问题、价值观,好多是中小学行为,部分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有些甚至是幼儿园行为。所以大学问题要和教育的整体发展一起思考。如果只在大学的4年、7年来考虑大学的问题,很多时候会走入误区。  民主、包容、创新等等精神都应该包括在大学精神中,这种精神不靠一两个口号形成,而在于学风的养成,教育风格的形成。  如何判断现代大学精神?有两种倾向或思潮,一种是悲观的论调,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大学精神,即使中国大学原来有,解放之后我们也没有了,或者说已经衰亡、衰微。一种是相对乐观的,觉得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主流还是健康和良好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精神需要重建,或者推倒重来,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觉得当代大学精神和文化应该培育和弘扬。客观来讲,从解放之后,我们的大学精神所传承的最大一个方面就是爱国奉献,文革时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没有丢,改革开放后比原来更强。  《没有灵魂的卓越》一书写到哈佛大学在不断发展中也渐渐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今天的大学出了一些问题,从根儿上讲就是越来越失去了一种文化和精神。过去讲大学应该是“灯塔”,是引领社会的,现在随波逐流甚至导致大学诚信危机;大学教师开始比房子、车子,而不追求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学生则纷纷追求什么哈韩、哈日啊——我们的大学没有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来建构,格调不高,越来越庸俗化了。  大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社会责任和学术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就不会创造知识,大学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校自治和社会责任也一样,要保持独立的文化底蕴才能引领社会。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创造的大学文化自然与人有别,否则就谈不上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在我看来,大学精神的建设不是短期的,但只要你撒下种子,最后总会开花结果。

自由精神:大学精神的灵魂,包括思想、学术、言论自由。独立精神: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判断。人文精神: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关系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包括高人的价值,追求自身完善及实现理想世界及理想人格;道德精神,主体意识,理性原则,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研究才能、科学良心和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大学是探索、发现、传播新知识的场所,大学的创新精神包括培养发明家;以新思想、新制度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具有开拓创新人才;改造和发展大学自身。批判精神:以真理为唯一标准的价值观及由此形成的追求真理、批判错误、纠正错误的行为规范及精神气质。 包括以批判的眼光看文化:各种思想观念在批判与反批判和交锋中发展;与批判和监督中发挥大学自身作用。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如何塑造、发扬大学精神:正因为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都应塑造或发扬符合本身实际的、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精神,从而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但在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方面,却有着许多共性的条件,表现为:1、选择校长至关重要。治校要有校训,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克拉克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认为大学校长必须具备三种品质:决断、勇敢、坚韧,校长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寻求一致的人、劝说者、瓶颈口;但他主要是一个调解者,作为调解者的头等大事就是相安无事?如何使“七十二行不和谐的派别相调和”。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的校长是带起一所好的大学的前提条件。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而之所以能拥有一批这样的校长,是因为这些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校长是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他们多为学贯中西、思想开放、又有爱国热情的仁人志士。因此,一所好大学,必须要有好校长,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选拔好校长的运行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校长多由本校内部产生或由上级委任,开拓意识不强,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缺乏持续性战略思考,对大学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说,“在确认大学校长的中心作用时,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校长是否为大学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宏图大计和远景规划?”所以,重建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很有必要,使大学并不因一个好校长的离去而放弃大学应有的追求和使命。2、建设校园文化义不容辞。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精神就充分体现、弥漫于校园文化中。较之于社会的其他角落,大学校园显得更为纯净。身居其中的大学人也不知不觉地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正如,人们总体认为北大人好动、灵活、争强好胜,而清华人好静、踏实、谦虚谨慎一样,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而且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文化(校园环境建设)更为重要。现在很多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硬件方面建设,而相对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软件方面的建设。因为校园环境的改善是看得见的,而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建设却不能很快收到成效。这种短视行为,使大学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软肋”,带来了不少显而易见的不良现象。学生读书于校园,潜心做学问的少,意在出国深造谋好职业、浮于跟随社会潮流的多;校外投影厅、酒吧打折优惠的海报比校园学术讲座的海报更有气势;学年伊始各社团纷纷招兵买马一阵热乎过后,就偃旗息鼓……,校园内,除了树林中晨读的身影和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情景让人心动外,还有多少值得品味的“文化”,又怎能使学生对大学产生归宿感,怎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呢?“校园文化是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传统、讲座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因此,塑造或发扬大学精神也必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建设。3、师生关系有待改造。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才建设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虽然大学生在生理上已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所增强,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教师的传统地位有一定冲击,但教师的形象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传道、授业、解惑”本应成为教师的光荣职责,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理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以及腐朽、落后思想的传播,大学围墙里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上完课后,教师夹起讲义就走,平时几乎不和学生交流,上了一学期的课,认不得几个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教师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深厚的师生情谊自然就无从谈起;不少教师放弃了两袖清风的知识分子形象,业余兼职,下海经商,锱铢必较,言必称利,遮掩了教师头顶的神圣光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敬重;有的教师对学生亲疏有别,甚至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如不及格的学生给任课教师送点礼,就可以顺利过关,这必然会有损教师的形象;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师德败坏,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教师也失去了来自学生的敬重,师生关系渐趋冷漠。大学教师与学生感情的淡漠,既制约了大学精神之花的盛开,又加速了大学精神之花的枯萎、凋谢。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改造师生关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还十分迫切。雅斯贝尔斯说得好,“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1991)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发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作为大学主人的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成为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合作伙伴。这种师生关系的确立、巩固与代代相传,不仅是大学精神酝酿与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大学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少扯蛋,好好学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毕业后你该后悔了!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和准则,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引领、规范、凝聚、激励等重要作用。大学科学合理解释的精神和特点的把握新时代的意义不仅是深入研究和实施全国教育会议的精神,但也的实现项目的重要内容的新时期培养人的美德,也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促进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对历史传统、品质精神、学校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的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度凝练和融合,逐渐形成为广大师生职工自觉实践,已被两代人广泛接受,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创新者进步,但创新者强,但创新者赢。”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注重创新人才的集聚。英国的繁荣、法国的崛起、德国的发展也与这些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是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一流大学,其实力源于大学创新人才对科学研究的巨大贡献。因此,创新精神已成为当代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特征。担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开放的心态、严谨的谨慎思维、谦恭有礼的行为、对哲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前人积累思想的全面理解。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独立行动和思想的个人,但这些人将为社会服务视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一个由个体组成的没有个体独创性和个体自愿标准的统一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性的不快乐的社会。

对大学精神的理解论文5000字开头

大学生活  随便逃课、随便挂科、随便恋爱、随便搏夜、随便吃饭、随便叛逆、随便花钱……对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顶着终年不褪的“熊猫眼”、把考试卷子视为平生第一仇敌、在父母和老师眼皮底下装“好孩子”的高中生来说,大学就是天堂!大学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一直在高中校园里流传。当我们闭关3年,修炼圆满,终于得以步入“江湖”之后,才知道那些早已耳熟于心的传说,其实只是一个又一个“谣言”。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一:个性  落叶,余晖,校园小路,拿一本英语书的长裙长发女生,邂逅;每个男生都很有个性; 自由恋爱,看上哪个是哪个;随意交友,不爽哪个鄙视哪个;不用担心父母的说教,他们远在千里之外;老师?你得想点办法才能找到他;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只要不犯法。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二:情调  幽静的校园深处,我把长发高高地挽起,在湖边写生,浑身散发出艺术气息,然后在早晨的阳光中穿行过校园的小路,秀发在风中轻轻飘起,那是大学生活里最美的画面。闲暇时,和伴侣徜徉于校园中青绿的草坪,呼吸最新鲜的空气,一切都是幽雅而温馨、充实而忙碌的。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三:学习  有宽大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有高贵魁梧的教学楼,实验楼有各种专业的器材,有阶梯教室,有很好的食堂和宿舍。一个月未见到面的大学班主任,慈祥和蔼可亲的教授,不再像高中老师那样凭借武力来要求学生做这做那。讲课的老师都是夹着讲义进课堂,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一画就走了,学累了随时可以拿着篮球玩上一两个小时。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四:自由  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无数的现场比赛活动,熄灯后的卧谈会,可以泡一天的图书馆。随便跷课,然后在厕所里熬夜复习,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课堂上睡觉。跟在学兄、学姐后面瞎转悠,蹭学长的饭,把学弟呼来唤去,为学妹介绍男生。给食堂的菜编打油诗,在大排档吃烧烤喝啤酒做愤青。赚第一桶金,结伴去旅行。散伙饭,无疾而终的恋情,还有无限的遗憾和永恒的回忆。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五:成长  理想的大学可以让我成长,可以让我在毕业的那一年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要向哪里继续走,让我四年后在回顾的时候可以骄傲地说,我学到了很多,我舍不得离开。要有几个知己好友,可以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要有如诗如画的风景;要有学术渊博的大师;要有丁香花一样的女孩,更要有至真至纯、生死不渝的爱情!  大学教材上的知识与高中课本知识有专业深度上的重大差别,但高中的课程仍是基础。高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的学习大有帮助。  大学从来都不缺乏友谊,而“友谊”也是大学里从来不曾消失的期望。相比于高中的单纯,大学已经是一个“社会”,牵扯到太多的名利,上演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微版”,有了勾心斗角,有了谗言诽谤,诋毁流言。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改变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是从高中就要开始学习的“做人”功课。  “大学的爱情简直就像是一场没心没肺的游戏。”这是一位过来人眼里的大学爱情。当幻想中的大学,在现实中一天天变得无聊枯燥时,爱情就成了许多人打发孤独的调味品,和高中时的不同在于,爱与不爱,都可以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完成。而学会“爱”,不只是高中和大学,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关于大学爱情,还有一句经典:“我们预约毕业时失恋!”  许多过来人对许多大学社团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失望!”这里人际关系复杂,功利多于兴趣。每年开学的招新活动后,随即迎来的就是退社高潮。除了开不完的“官僚会议”,理不清的各种问题,弄不完的繁琐事务,唯独缺乏实质内容。许多新生满怀激情加入社团,才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之地,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愿做的事被逼着做。加入社团,不在多而在精,在高中时想清楚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才不至于重蹈前辈的覆辙。  从高中到大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选择,它将直接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走向。那些流传着的各种“大学传说”,是我们高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份温暖和寄托。因为,在那些“传说”里,深藏着我们的梦想。然而,真实的大学生活,总是以强烈的反差,让我们手足无措。  一项通过全国志愿者资源,对4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大一新生和一些高三学生进行的“高中和大学心理衔接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想象过于“理想化”,与真实的大学生活存在巨大的认知反差。  调查显示,54%的高中生对“大学生活满意度”抱有很高的期待,而在校的大学生只有2%觉得大学“完全达到”自己的期待,3%认为基本达到。高达72%的高中生认为大学“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而认同这一说法的大学生只有20%。  认为大学里“每个人都很善良、会交到很多朋友”这一说法,大学生的平均认同度只有25%左右。会去“参加大学联谊活动”的大学生只有8%,而27%的高中生则选择“一定去,可以认识朋友”。  认为大学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会积极参加”的大学生约为40%,高中生为67%,3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社团”搞的东西水平有限。  “成长认知”方面,只有3%的大学生认为“给了比高中多的机会”,而高中生的选择为42%。认为“大学会令你的视野开阔”的大学生只有7%,2%的高中生则认为这是肯定的,“因为接触社会更多”。  67%的大学生表示,在填报志愿时因为不了解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未来就业情况,这是许多大学生学习不够主动的根本原因,而近85%的高中生则认为“根据高考的分数再决定”,54%的高中生根本还没有意识到需要了解这些。  正是这种“理想化”,使我们在大学很“受伤”。“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破灭的地方!”这是许多人毕业时和大学感情复杂的道别。真实的大学生活,既不是一个“传说”,也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我们“受伤”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自由”的大学,需要一个独立的自我,去面对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样的过程,就如一场放弃与追逐的游戏,结果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而独立,是我们成长中都要学会的人生第一课!  大学精神  黄炎培曾经表示:“中国的读书人顶怕用手,除掉写字和吃饭、穿衣、上茅厕以外,简直像天没有给他两手似的。在糊里糊涂中,把社会分做两下:一是号称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一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老不用读书的,好罢!吾们来矫正一下。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做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现今吾校工场‘劳工神圣’额,还是最初所提,就是当时所用的口号)。”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是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界,需手脑并用。”这两段话通俗、生动而又深刻地表达了黄炎培的劳动创造历史、以民为本的历史观以及服务平民的教育观、职业平等的职业观。“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是黄炎培整个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精髓。  当代大学精神的树立应当以此为借鉴,大学生应当成为大学精神的继承者:用手创造未来,用脑丰富世界。  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不再是可以躲在“象牙塔”里自说自话的组织了,作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大学甚至被寄予了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期待,那么“大学的社会责任使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否可以凝练为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并由此提升大学文化自觉,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既是精神的东西,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的积淀。制度如果能延续,就会不断地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变成人们认可的一种状态,慢慢积淀成文化。我们在研究时要有特别重要的视角,一定要关注有形制度和无形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从硬邦邦的制度,变成人的一种和谐状态。  研究大学文化一定要和先进文化联系,先进文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首先应该来自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所处的核心地位,包含的时代精神是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崭新时代和实践所呼唤的。  此外,研究大学文化理念还要兼顾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中国的大学形式和大学精神有一个很强壮的根,就是中国传统的研究型学术组织,如果把这个根挖掘出来,做一些恢复性的实验,可能能使我们的大学跳出西方大学发展的逻辑,形成自己的特色。过去我们基本是拿西方的东西来评价我们,而我们自己没有标准。  大学不是万能的。大学生很多思想、行为、习惯都定型了,他们体现出的思想问题、价值观,好多是中小学行为,部分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有些甚至是幼儿园行为。所以大学问题要和教育的整体发展一起思考。如果只在大学的4年、7年来考虑大学的问题,很多时候会走入误区。  民主、包容、创新等等精神都应该包括在大学精神中,这种精神不靠一两个口号形成,而在于学风的养成,教育风格的形成。  如何判断现代大学精神?有两种倾向或思潮,一种是悲观的论调,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大学精神,即使中国大学原来有,解放之后我们也没有了,或者说已经衰亡、衰微。一种是相对乐观的,觉得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主流还是健康和良好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精神需要重建,或者推倒重来,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觉得当代大学精神和文化应该培育和弘扬。客观来讲,从解放之后,我们的大学精神所传承的最大一个方面就是爱国奉献,文革时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没有丢,改革开放后比原来更强。  《没有灵魂的卓越》一书写到哈佛大学在不断发展中也渐渐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今天的大学出了一些问题,从根儿上讲就是越来越失去了一种文化和精神。过去讲大学应该是“灯塔”,是引领社会的,现在随波逐流甚至导致大学诚信危机;大学教师开始比房子、车子,而不追求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学生则纷纷追求什么哈韩、哈日啊——我们的大学没有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来建构,格调不高,越来越庸俗化了。  大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社会责任和学术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就不会创造知识,大学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校自治和社会责任也一样,要保持独立的文化底蕴才能引领社会。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创造的大学文化自然与人有别,否则就谈不上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在我看来,大学精神的建设不是短期的,但只要你撒下种子,最后总会开花结果。

少扯蛋,好好学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毕业后你该后悔了!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和准则,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引领、规范、凝聚、激励等重要作用。大学科学合理解释的精神和特点的把握新时代的意义不仅是深入研究和实施全国教育会议的精神,但也的实现项目的重要内容的新时期培养人的美德,也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促进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对历史传统、品质精神、学校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的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度凝练和融合,逐渐形成为广大师生职工自觉实践,已被两代人广泛接受,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创新者进步,但创新者强,但创新者赢。”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注重创新人才的集聚。英国的繁荣、法国的崛起、德国的发展也与这些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是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一流大学,其实力源于大学创新人才对科学研究的巨大贡献。因此,创新精神已成为当代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特征。担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开放的心态、严谨的谨慎思维、谦恭有礼的行为、对哲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前人积累思想的全面理解。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独立行动和思想的个人,但这些人将为社会服务视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一个由个体组成的没有个体独创性和个体自愿标准的统一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性的不快乐的社会。

《阅读与写作》是我大学里最喜欢的一门课,而教授该课的马瑞鸿老师亦是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第一次去上《阅读与写作》课,便被马老师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住了。第一堂课上,马老师以“为领导写演讲稿”为题引入了写作的大局观概念。紧接着便通过网络热门事件让大家站在大局观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记下并走上讲台向大家表达自己的观点。台下的同学则在马老师的指导下,对台上的同学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建议。开始大家对这种课堂教学多少有点不太适应,不是不敢言就是言之无物,在马老师的热切鼓励和引导下,大家变得活跃起来,独特的观点,精彩片段不断涌现。大家还沉浸在热烈的讨论当中,马老师话题一转,以我们刚刚经历过的支教生活为切入点,开始了对写作技巧的学习。从文章立意到提纲段落,从修辞文法到字词斟酌逐一讲解。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极短的时间内,大家便都落笔成文了。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不由得感叹:原来写文章可以如此容易! 往后的课堂上,马老师引用不同的话题,变换着不同的活动形式,教授我们如何进行写作,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进行口头表达,如何快速完成一篇文章。课下对我们的作业亦是进行十分认真的批改,帮助我们对文章进行审阅、修改乃至在相关刊物上发表。马老师这种敬业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以至于在这大四的上学期,同学们都忙着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的时期,每节《阅读与写作》都有非常多的人自觉自愿来上课,这对大四的课堂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 一学期下来,每堂《阅读与写作》课都让人感觉紧张而又刺激,新颖而又充实,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一种写作知识,同时也习得了一种写作的兴趣和爱好。每节课堂仿佛都是一场脱口秀现场,虽无光怪陆离的的舞台装饰,但却有一种追求真知、树立个性、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在其中散发光辉,使其产生一种独特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它的每一位观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