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八十年代青年杂志

发布时间:2024-07-03 16:36:39

八十年代青年杂志

宋庆龄基金会有一本:;《环球慈善》,你说的应该是这个,CN:11-5633/C,ISSN :1674-1838,邮发代号:80-540

15期。截止2022年12月7日八十年代的山东青年杂1980年15期赠日历。《山东青年杂志》是共青团山东省委的机关刊物,读者对象定位于广大青年。

八十年代辽宁青年杂志

宋威,5岁开始研习书法。师从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聂成文大师。他是首届世界华人书画展执行委员、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组成员、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是中国国学研究会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其作品被收入《当代书画篆刻家名人大全》、《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大观》、《中国专家人才库》等辞书中。宋威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书法教学活动以来,始终遵循中国的书法艺术要想发扬光大必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在30多年的育人过程中,培养出无数的书法俊才,这其中有不少人在全国各类书法大赛中获奖,孩子们的书法作品大多在《小学生报》、《小书画家》、《辽宁青年》、《中国书法》等报刊杂志发表。

值钱。因为年代的基本上属于老物件尤其那些有登录大事件的都较有收藏价值的,尤其是那些喜欢收集老品类的80年代的有收藏价值很值钱。80年代,指中国八十年代,是年轻、朝气蓬勃、文艺、单纯、理想主义的年代,80年代是中国开始发展的年代

是不是汪国真?汪国真(1956~ ),中国大陆当代诗人。祖籍福建厦门,生于北京。他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人)。追求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炼、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重庆等城市18岁以上居民完成的“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结果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汪国真在书画创作领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书法作品已被镌刻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云梦山,云台山,花果山,周瑜陵园,解州关帝庙等名胜风景区,他还应邀为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涉外饭店创作书画作品。2002年他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当年出版的《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一书。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了音乐的研究与创作。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艺术人生》、《综艺大观》、《正大综艺》和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等栏目都对他作过介绍。2003年11月连续四期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擂台》歌手比赛评委。 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1990年开始出版诗集。第一部诗集为《年轻的潮》,以后又出过多部诗集。曾经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汪国真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在湖南杂志《年轻人》1984年第10期上发表,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汪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造成一定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经由一位女教师将此信息告知身为某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丈夫,触发出版社的商业敏感,迅速与作者联系出版其作品。1990年4月20日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汪国真热”出现于这本诗集出版之后,此书在装卸中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达十五万册。紧接着又出版了《年轻的风》(1990年10月花城出版社)、《年轻的思绪》(截止1991年初,三次印刷达十四万册)、《年轻的潇洒》等诗集,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九种,中国妇女出版社会 出版了《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另外还有专收汪国真格言短句的随笔著作及其与他人的对话录。作为回应,市场上也出现了评介性的《年轻的风采──专访汪国真》。中国歌坛1991年2月推出了《青春时节──汪国真抒情歌系列之一》的盒带,并被《中国青年报》列为该月十盘优秀畅销磁带的第三名。1990年7月4日,其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1990年10月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1990年在出版界被称为是“汪国真年”。在上海,这种热潮来得稍晚一些。1990年10月上海徐家汇书店购进已经在北京走红的汪国真诗集《年轻的思绪》二十本,但二个月后才卖完。1991年春,上海《文学报》发表特写文章《美的征服,始于“手抄本”》报导汪国真的情况,这是他首次被完整介绍到上海。而《文汇报》为了将汪国真在"文汇书展"上重点推出汪作,则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连续介绍推崇汪国真,称汪国真为“诗坛王子”,造成舆论攻势,从而使得1991年3月27日的“文汇书展”中出现汪诗销售的热潮。追问: 请问汪国真是现代的吗 回答: 呃~严格的说应该算当代的

八十年代流行杂志

《幽默大师》杂志,幽默大师是从小学开始买一直买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记得那时幽默大师的价格从最开始的3元,再到元,然后再到5元,随着价格的增长,杂志的封面也从纸质的到像涂了点油的那种纸来做封面,然后封面的那些画的人物和幽默大师几个字也都在周围用什么东西浇了一圈,就是很有立体感了。到了高中,也在买幽默大师,但是就很少看了,看的杂志也从读者,意林往萌芽那方向看了。

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十月收获萌芽啄木鸟钟山花城青年文学等等

《读者》《小说月报》《十月》《收获》《故事会》《萌芽》

科普画王,科幻世界画刊,科幻类,画风独特,有一种神秘感过去与现在交叉叙述,绘画学徒丽丽安,80天拯救世界,《识夜描银》,《carrier携带者》,科幻悬疑,情节和设定都很吸引人。

收获杂志八十年代作品

你喜欢什么?

作品名称《妻妾成群》创作于1990年前后文学体裁:中篇小说作 者:苏童首版时间:1991年

该小说最早载于《收获》1989年第6期 应该算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

20世纪50年代中期,《收获》杂志编委(左起)罗荪、靳以、巴金、周而复在北京北海,他们共同努力创刊了《收获》,并对这份杂志的前景充满信心。 似乎转眼间,《收获》便迎来了它50周岁的生日。在它推出的一批批名篇、杰作的光环背后,这些作品的培育者——编辑们却在渐渐老去,那些精心的编辑过程最终也将消失在历史的深处,或许这就是这个职业的特点吧?但每一位读者和作者似乎都不应该轻易忘记这样一个舞台和这样一批人——尽管,他们并不在聚光灯下,但在我们珍藏的中国文学50年的记忆中不应该缺少他们的篇幅。所以,当《收获》五十华诞到来时,想打捞在那些闪光的文字背后的一点记忆,权作对它生日的祝福。 一 《收获》是一份承续着五四新文学血脉的杂志,五四新文学精神是它的历史传统,也是它以一贯之的品格和与其他文学杂志最为不同的精神气质。不论当今学界对所谓的“新文学”、“纯文学”的概念怎么反思,我认为这种不是将文学作为消遣,而是看重它的精神性,不媚时、不媚俗、拒绝商业化的文学精神仍然是最有意义的一种文学追求。 对于新文学精神的承续和发扬,是《收获》在酝酿创刊时有意识的追求。提议创办《收获》的人都是对郑振铎、靳以、巴金等人创办的大型期刊《文学季刊》,以及后来巴金、靳以联手编辑的《文季月刊》、《文丛》等系列期刊充满感情的人,时为中国作协负责人的刘白羽在回忆录中就明确地说想恢复《文学季刊》这样“卓然不群”的刊物,为此,他去说服了中宣部领导同意创办这样一份杂志,并明确建议编辑部设在上海,由巴金、靳以主编。从刊物的篇幅、选稿的气度、编辑风格而言,《收获》与《文学季刊》等三十年代“文”字系列期刊的确一脉相承。《文学季刊》创刊的1934年,号称中国的“杂志年”,当年定期出版的杂志约三百多种,百分之八十是文艺或半文艺性质的“软性读物”,用茅盾的话说,它们几乎全是幽默与小品的“合股公司”。《文学季刊》却不取媚市场、以纯正的严肃的创作为主打,以切实从事文化建设的决心,赢得读者的尊重和文学杂志的尊严。半个多世纪后,《收获》也面临着同样内外交困的境况:1987年,全球性的纸价上涨,本来就微利甚至无利经营的文学刊物迅疾陷入了经济困境;九十年代以后中国文学的市场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文人下海,休闲文学、影视对纯文学的冲击,这使得许多文学刊物被迫改刊,但在困难中《收获》没有轻言“变革”,而是选择了坚守。主编巴金非常坚定地表示:不希望《收获》做商业化的改变。他鼓励编辑部:《收获》是大有希望的,文学是大有希望的。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凭着这样的信念,《收获》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精神追求。我常常想《收获》真正辉煌可能不仅是发表了莫言、余华、苏童等人的那些名篇,更重要的是在这样时刻对于新文学精神坚持的象征意义,从这个角度讲,有了这种历练之后,《收获》已经不单是《收获》,而成为一个符号,它承载着作家、读者对于文学精神性追求的信心。在这一点上,《收获》一下子就在读者的心中拥有了不同的位置。记得好久,我都珍藏着《收获》的一份征订单,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在世间所有虚妄的追求都过去以后,文学依旧是一片灵魂的净土。 《收获》这样的努力,为文学赢得了尊严,也给了作家们以信心和勇气,大家相濡以沫捍卫着一种文学精神。老作家萧乾当时给主持工作的副主编李小林的信中谈到:“收到你的来信,既佩服你们坚守阵地的勇气,又为文艺前景感到忧虑。”“洁若和我近来采取用稿酬或版税来捐献。……目前浙江文艺出版社正在印我译的《里柯克讽刺幽默选》,不久可出版,共十数万字。我想把出书的稿酬(连同《堡》的——请千万勿汇)一并捐给《收获》。”“向(像)其他捐款一样,我这点心意不外乎表示对《收获》(它的前身是《文学季刊》《文季月刊》)的支持和拥护,并借此推动一下。”(萧乾1993年11月15日致李小林信,本信及下文中所引诸信均为首次公开的未刊稿。)这样的支持不在于金钱,而是道义,是一份杂志的价值观为更多热爱它的人所认同。作为文学边缘化时代中的一份文学期刊,《收获》最为难得的是能够将作家和读者的精气神儿凝聚起来,让大家为了共同的文学理想而奋斗。 二 多少年来,在《收获》的背后始终有着一个高大的身影,那就是巴金先生。谈到与这份杂志的关系,他不断重复的话是:我只是《收获》的挂名主编,当初答应做主编也不过替老朋友靳以助阵而已。在这样的轻描淡写中显示出的是一位杰出作家的为人本色,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待朋友的纯净之心。哪怕老朋友靳以已经去世多年,但谈到《收获》,巴金必然首先想到他。在今年第四期《收获》上,有一个小细节很让人感动。那是《收获》创刊30周年(1987年)时冰心的一段题词,她谈到对《收获》的喜爱,其中有一句话原文是这样写的:“因为《收获》是我的好友巴金创办的,我一看到《收获》就想起巴金一家。”现在刊出的手迹中,两处“巴金”前面分别加上“靳以”的名字,而最后“一家”两个字也划掉了。这三处改动分明不是冰心的笔迹,仔细辨认原来这是巴老的改动! 虽然巴老不曾参与到杂志的具体编辑工作中,但这位从未领过工资的“挂名”主编,却对《收获》一直非常关心,哪怕在多病的晚年,自己阅读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不断听身边的人读《收获》,余秋雨、李辉等人的专栏,还有一些小说,他都认真地读完了。对于《收获》的编辑而言,巴金是这份杂志的灵魂,是将五四新文学精神带到这份杂志中一面旗帜。这样的影响是虚的,也是实实在在的。巴金也会如同当年拍板鼓励靳以消除顾虑推出曹禺的《雷雨》一样,在一些重要时刻和关键作品上给予编辑部以明确的支持。著名作家从维熙就曾满怀深情地回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中篇小说《远去的白帆》在被其他杂志拒绝的时候,是巴老亲自拍板让《收获》发表了它。他也谈到《大墙下的红玉兰》在《收获》上发表后遭到一些思想保守的人的批评,而此时巴老鼓励编辑部要“百无禁忌更进一步”,“因而使当年的《收获》,成了历史新时期解放思想的一面文学旗帜。”他还举了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的例子,“也是在《收获》死而后生的,这又是巴老在文学新时期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一个佐证。”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在《收获》发表后,上海当时一位主要领导在一次干部万人大会上,点名批评了这部作品,编辑部的同志感到压力很大,巴老得知此事后,立即阅读全文,他说:我觉得这部作品没有什么问题。时间也证明了这一点,《浮躁》还在国外获了大奖,也被文学界公认为是反映城乡时代变迁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巴老简短的一句鼓励,给编辑部的是做好工作的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收获》副主编萧元敏就曾说过:“巴老在时,他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了他的护佑,我们的勇气会更大一些。现在他不在了,他的精神始终在激励着我们,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有时却会变得难以想象的艰难,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偏离前辈们创建的这个圆心和跑道。” 巴老不是一个喜欢张扬的人,他对作家和杂志的支持常常是那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老作家陈荒煤写了散文《梦之歌》,以此抒发内心积郁的情感,原来并不打算立即发表。但巴老了解陈荒煤的心境:新时期以来,荒煤一直支持和鼓励青年作家的写作和探索,然而,他的做法一度不被人理解甚至遭人非议。巴老没有多说什么安慰他的话,只是指示《收获》立即发表荒煤的这篇散文。得知这一情况,荒煤很激动,1984年3月1日给巴金的信上说:“我的散文《梦之歌》,原未打算就发表。没想到,却得到您的鼓励,认可。既然您批准了,就稍作修改寄小林发表吧。”“我很高兴,到今天为止,您还鼓励我写点东西!”同日给李小林的信上他又写道:“文化部整党仍在进行中,大部时间都去开会。我今年也七十一了,总想挤点时间写点东西;但实在是疲劳不堪。”“此篇原不准发,既然你爸爸觉得还可以,就发吧。我觉得大概不致被认为有污染吧。”荒煤的感动不是毫无缘由的,他也一定会想起50年前,作为一个无名的投稿者巴金将他的作品看后又交给靳以决定在《文学季刊》第三期发表,从此将他领入文坛的往事。想不到,年逾古稀,巴金还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 有了陈荒煤、从维熙、贾平凹这样的经历,我们才能够体会到青年作家李洱这段话的分量:“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学甚至中国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如果没有巴金,其情形都很难想象。这不仅是指巴金给后来的中国文学提供了道德基石,也是指巴金以自己的伟大存在给中国文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空间。经历了这个时期的文学史家当然会注意到这一点,但未来的文学史家却未必会留意。”《收获》因为“主编巴金”让人感受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文学的尊严,在人们的心中也有了不一样的位置。 三 《收获》的这期50周年的纪念号,目录的上方醒目位置刊发的是巴金先生的一段题词:“《收获》是向青年作家开放的,已经发表过一些青年作家的作品,还要发表青年作家的处女作。”这段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手迹,是1979年巴老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写下的,当时《收获》刚刚复刊不久。无论在当时,还是多年后公开这段话,都表明了《收获》杂志的一贯的开放态度,那就是“不惟名家,不薄新人”。最新一期的《收获》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期推出的主要是一组青年作家的作品,长篇小说是何世华的《陈大毛偷了一枝笔》,中短篇的作者是于晓威、丁伯刚、乔叶、须一瓜、叶弥、田耳、戴来、徐则臣等人,都不是什么文坛宿将,但却是有创作实力的青年作家。浏览《收获》50年的目录,你能够看到很多在文学界闪光的名字,但你也会发现,其中很多人在《收获》上发表作品的时候并非已经在文坛上红得发紫,包括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的余华、苏童这样一批当年的先锋作家。但这话或许可以这样说,是《收获》给许多优秀作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通过《收获》这个舞台,他们才闪光起来了。 支持青年作家的创作,并非是没有原则的捧场,而是为他们提供舞台、创造机会,是让他们不断完美而不是昙花一现,为此,《收获》的编辑们与作者反复沟通、不断修改稿件,这成了文学界出了名的“编辑特色”。作家格非曾在14年前撰文谈到过这些:“……但是当作品寄往编辑部之前,稿件中仍会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情通常比较矛盾。完成一件工作后的喜悦与轻松常使明知存有缺陷,仍然硬着头皮送往编辑部。但是,我的侥幸心理很快就会破灭。”《收获》的编辑不会将这些缺陷轻易放过的。“我的小说,比如《迷舟》,《边缘》,《湮灭》等作品都经历了这样一个修改过程。如果说我从改稿中所学到的东西往往超过创作所得,这也并非是一种夸张之语。”格非还说,就他所知,余华、洪峰、孙甘露等作家都经历过与他相似的改稿经历,在交谈中,他们曾多次谈到编辑们对刊物以及作品一丝不苟的精神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都说“文章是自己的好”,都说作家们最忌讳别人动他的稿子,但也不尽然,关键是作者与编辑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信,一种坦诚的沟通,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编辑们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也会打动作家们,同时为杂志赢得尊严。在这样一种平等、互信、开放和坦诚的气氛中,《收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着每一位作者,也和每一位作者一起成长。 四 在《收获》创刊的时候,被巴金形容“像母亲对待子女一样”捧着新杂志的靳以曾经有过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他以激动的心情给尚在北京开会的巴金写信,信上说: 《收获丛书》事还望你负责,许多什事我可以帮助你做。现在我们正计划把家璧抓过来,将来搞一个“上海作家出版社”,专出创作,独立经营,不设上海作协和北京作家出版社领导,由上海宣传部领导。三个刊物都由这里出。家璧的丛书(约有四套)以外,“收获丛书”,《文艺月报》也可以理论小丛为主出一个丛书。《萌芽》也可以来一个丛书,编辑部人不要了,主要是依靠外力编丛书。只要把印刷发行搞好就定了。你看如何?……(靳以1957年7月11日致巴金信) 半个世纪前的宏伟计划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实行的价值,可是“反右”正酣的时候,这些又怎么可能实现呢?更令巴金痛心的是第一个《收获》在靳以去世后不到一年就停刊了,靳以可谓壮志未酬便撒手西去。但后来者并没有辜负前辈们的苦心,风风雨雨中《收获》走过了半个世纪,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收获。我听说,最近《收获》要编一套丛书,将它这50年来的精品之作尽纳其中,这真是一件喜讯,我盼望着能够尽早看到它,珍藏这样一套书,那是珍藏着前辈们的文学心愿,珍藏着一代代编辑的奉献身影,也是珍藏着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学记忆。对于多年来喜欢《收获》的读者来说,这不是一件最为值得期待的事情吗?

八十年代中国妇女杂志

ELLE法语是“她”的意思,中文名字依都锦.上个世纪80年代初,也就是法国著名ELLE时尚杂志诞生40多年后,以ELLE命名的服饰品牌随即诞生了,以红、白、蓝为主色调,面料多以棉为主。ELLE旗下有ELLESPORT和ELLEPARIS两个各具风格的女装品牌ELLE也是一本专注于时尚、美容、生活品味的女性杂志《世界时装之苑-ELLE》为世界著名杂志《ELLE》的中文版。ELLE是著名法国时装品牌,以时尚导向,是女性化的、现代的、积极向上、亲切的、潮流而又充满生活气息。ELLE杂志在世界各地月销量为5百万本,并且早在1985年就超过法国的界限成为领导世界时尚的杂志。HeleneLazareff的最初目标是创造一个主要是时装、美容和生活的女性周刊,提供一个时代,前瞻性的、可供选择的潮流出版物,让ELLE杂志成为新的、有希望的、有前途的时装产业。今天,ELLE已经超出时尚杂志的范畴,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时尚品牌。目前全球超过150个版权商,和250产品种类.它代表女性——自信的、有活力的、有魄力的、活泼的、好奇的、有魅力的、自由的形象。ELLEPARIS系列针对23-28岁年轻职业女性。办公室化的设计路线,高雅简洁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职业女性提供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灵活搭配方案。ELLESTUDIO以青春及潮流的休闲设计见称,深受紧贴潮流的年轻女性所喜爱。目标受众是18至25岁充满青春活力又紧贴潮流的年轻女性。ELLE女鞋为法国著名时装品牌,法国总公司不断派专人作潮流分析,故品牌一直以紧贴潮流见称。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四百八十九。法国1945年创刊,国际版本达70份的惊人扩充能力,代表着法国桦榭集团的最强实力。相对于VOGUE与Bazaar的较年轻作风,以及贴近时下年轻女性的时尚需求,加上“女性都向年轻看齐”的心理暗合自然法则,ELLE全球开花的经济效益策略正日见其影响力。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ELLE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时尚品牌。ELLE是一本专注于时尚、美容、生活品味的女性杂志,1945年创刊于法国,1988年进驻中国,ELLE杂志全球36个国家发行,拥有超过2000万忠实读者。通过对时尚流行趋势的精确分析、传播、选择,ELLE不仅拥有全世界的时尚读者,更在产品形象上形成独一无二的风格。品牌形象:现代、朝气、优雅、活力创造性和可及性的完美组合:领先的流行元素,独特的季节潮流,高品质设计,中高档的价位,多种类的产品选择,无限的开发空间,以满足时尚女性的完美需求。

在法律上,男性和女性的法律地位相同,是平等的,这在宪法中就有体现 在时实践中,女性的政治地位不高 中国政坛女官员数量呈下降趋势 据统计,中国女“议员”的国际排名已从一九九五年的第12位下降到二○○四年的第37位;省级领导班子中,仅有一位女性担任正职;668个城市中,正职女市长仅占1%。为改变目前这种女性参政数量的下降趋势,中国已修改立法从制度上保障女性有效参政 放眼世界,“政坛丽人”正在日益涌现。全球知名杂志《福布斯》公布的“二○○五年度最有影响女性排行榜”中,前三甲都是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其中,美国国务卿、有“女性基辛格”之称的赖斯荣膺冠军。自诩“小女子”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以中国女性独有的政治智能名列亚军。夺得季军的则是时下风头正健的乌克兰“美女总理”尤莉娅·季莫申科。 一位西方政治家曾经指出:“女性,使政治世界人性化了。”不过,女性参政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在政治中加入人性的因素,更在于打破男性垄断政治权力的传统格局。事实上,政治领域的两性平等,恰恰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无论是构建政治文明,还是营造民主社会,女性参政都是无法绕开的关节点。 政坛难显“半边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在上海政府部门担任局长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陈士能,回忆起当年跟随上海市政府代表团出访欧洲的经历,至今唏嘘不已:“在瑞士跟日内瓦市市长座谈时,双方都很友好,但是当上海代表团介绍中国妇女解放、妇女地位提高的情况时,对方来了一句:‘你们代表团里都没有一位女性,能说妇女地位提高吗?’” 事情虽然发生在二十多年前,但却折射出持续至今的女性参政状况。封建中国数千年的政治生态中,罕有女性一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的参政水平实现了跨越式进步,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政坛上依然存在着男强女弱的现象。 有调查表明,中国女性领导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的比例明显偏低,而且层级越高,比例越低,值得注意的还有女性领导的“副职现象”,进入领导层的女性,大多只能担任副职,或者主管一些所谓的“非要害”、“非实权”部门。根据二○○二年的统计,全国省级领导班子中,仅有一位担任正职的女领导。668个城市中,正职女市长仅占1%。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权力资源的配置同样出现了两性失衡的局面。农村村委会的女性成员曾一度达到60%左右,近年来却迅速下降至不足20%,担任村委会主任的女性仅占1%。 传统偏见以及公平竞争机制的匮乏,是女性难以分享行政权力、自治权力等权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不少地方选拔领导干部时,一直有意无意地奉行两性区别对待的潜规则:女性即使德才兼备、能力出众,也只能长期原地踏步,或者只能在领导班子中当配角,男性即使品行素质都有瑕疵,也无碍于委以重任、挑起大梁;男性年过半百仍有上升空间,女性一过45岁就只能“站好最后一班岗”…… 权力配置和政治参与的两性不平衡,不仅普遍存在于行政等部门,也集中显现于各种政治组织。二○○二年的统计就表明,中共十六大有382名女代表,仅占18%。全国政协有373名女委员,仅占。 自从代议制民主成为现代国家民主政治的通用模式以来,议会等代议机构已成为最富民主特质的民意机关。与之相对应,女性参政、分享政治权力的最高形式,就是能否进入议会等民主政治载体,其比例已是国际社会衡量两性平等和民主水平的重要指针。令人忧虑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各级人大中的女代表始终比例偏低,个别时期和一些地区数字甚至有所下降。二○○二年青海省的乡镇人大换届选举时,曾经要求女代表比例达到20%,然而不少地方最终的选举结果,却变成了5%左右。 中国女性参政的国际排名,也出现了逐渐下滑的趋势。根据各国议会联盟的统计,中国女“议员”比例的国际排名,已从一九九五年的第12位下降到二○○四年的第37位。 政治为何让女人走开 政治参与和权力配置的两性失衡,仅仅是一种表像,其背后则是排斥女性参政的狭隘观念、人文心理、现实体制等等,这些盘根错节的因素,共同交织成了“政治,让女人走开”的社会大环境。 身为女性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赵地,耳闻目睹了许多轻视、刁难参政女性的社会偏见:“哪个地方选了一个女市长、女部长,马上就有人议论她父母是谁,爱人是谁,或者谁替她说话了,大家就找她的后台,而不是评论这位女性德才怎么样,符合不符合官员条件。另外,同样的工作,如果男领导没有干好,人们只是说他能力差。如果是女领导没有干好,干脆就说‘女的就是不行’。” 在实际生活中,甚至连参政女性的性格、穿著也会横遭非议,“有的女干部、女领导开朗一点,说话活泼一点,别人就说她疯疯癫癫。如果比较沉稳一点,不爱讲话,就说她没有水平,窝窝囊囊。如果穿得稍微讲究一点,就说人家好打扮。如果穿著普通点,就说人家像农村的生产队长。” 在大众文化层面,排斥女性参政的观念同样根深蒂固。在许多人看来,政治,应该是身强体壮、深谋远虑、性格刚毅的男性的“专利”,而女性“偏弱”的生理素质和“偏软”的心理素质,无力承担从政的重担与风险。台湾作家李敖就曾放言:“最优秀的女人应该去搞男人,让男人去搞政治。”虽是一句戏言,却反映出一种社会心态。由此可见,均衡、持续、正面的社会舆论环境的缺失,是制约女性参政的一个重要因素。 客观而言,女性与男性相比,承载着人类再生产等特殊任务,参政女性既要相夫教子,又要奔走于政治舞台,其生理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中国妇女》杂志的一次抽样调查就表明,不愿从政的女性中,有是因为“事业和家庭难以兼顾”,远远超出了其它原因。事实上,参政的“事业女性”无奈选择终身不婚、不育的,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例。可以说,特殊的性别角色功能,的确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女性的参政热情、进取精神和竞争能力。 不过,政坛上的两性失衡现象,除了各种社会因素外,还需要检讨女性自身。事实上,排斥女性参政的社会偏见和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内化成女性自身的心理定势,从整体上降低了女性的参政意识和参政素质。由于“畏惧”参政、“拒绝”参政,许多女性自然谈不上参政能力的培育和激发,一些已经参政的女性也容易固步自封,缺乏进一步提高参政素质的动力,无法进入更高层级的权力结构。 分一半权力给女人 女性参政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许多国家的实践已表明,立法,是实现两性平等参政最有效的保障措施。综观各国相关立法,对女性参政比例或者女性候选人比例加以强制性规定,已成为促进和保障女性参政的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据统计,到二○○四年七月,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在宪法中规定了国家议会中的女性比例,48个国家和地区在选举法等有关法律中规定了女性参政比例,61个国家的129个政党在使用配额制。 中国现行宪法已经明确宣布了“妇女在政治的……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的宪法原则,选举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也对女性参政规定了一些保障措施。不过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认为:“一九九二年出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且不完整,无法确保女性参政水平的逐步提高。要改变中国女性的参政状况,迫切需要在法律上对女性参政权作出进一步规定。” 二○○五年八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此次修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拓宽女性参政议政的方式和渠道,保障、提升女性参政权利和水平。《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明确各级人大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国家要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各级人大的妇女代表的比例;“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培养、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并有适当数量的妇女担任领导成员”…… 修订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去年十二月一日起正式实施,其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不可否认,新法中不时出现“适当”之类的模糊用语,有难以操作之嫌。一些条款的“口号色彩”也过于浓厚,似乎仅仅具有宣传价值。不过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女性的政治参与固然需要精致的制度安排,更需要培育平等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意识,为女性参政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在某种程度上,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最大意义,恰恰就在于旗帜鲜明地宣示了两性政治平等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这种平等理念不仅应当写在法律的纸面上,更应种植进整个民族的心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