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语文议论文题目和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06 20:51:12

语文议论文题目和答案

书是我们的知心好友。当淋浴在灿烂的阳光中,膝上摊开一本书,闻着纸上散发着的油墨清香,旁边放上一杯水,听顽皮的风娃娃吹开书页的美妙声音,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议论文 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1

①我们曾读过韩愈的《马说》一文,大意是这样的: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的话,本来资质很好的千里马,就会沦为常马,死了也没人知道它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②也许大家都因之而相信,一定要有伯乐出现,看出自己的潜能,并且尽力栽培,自己的天赋才能够发扬光大。很多未获成功的人,也常常认为自己本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只是时运不济,没遇上伯乐,害得自己的天才被埋没了。

③伯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无疑是有一些作用的。但每位伯乐所扮演的都不是“一路扶持、始终相依”的角色,他或许陪过成功者一段,但终须放手,最重要的障碍还是由成功者自己跨越的。

④人生遇到伯乐,固然有助于成功;而伯乐可遇不可求,不遇伯乐,我们就注定是失败者吗?

⑤不久前,有位记者问曾获得世界冠军的 羽毛球 选手熊国宝:“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木讷的他想了想,坦诚地说:“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自己。”

⑥原来他入选国家队时,只是“绿叶”的角色。教练选了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当陪练。他没有埋怨,也没有懈怠,他赏识自己的球技,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成功。那些年,为了增强体能,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他依然早上5点去晨跑。

⑦那一年他垫档参加世界大赛,大家都认为他是去当“牺牲打”的,没有人在意他会不会打赢。没想到他竟然势如破竹地一路赢了下去,甚至赢了教练心中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得了世界冠军,一战成名。

⑧没有教练赏识自己,他自己赏识自己;没有教练栽培自己,他自己栽培自己。当机遇垂青时,他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如果他当初纠结于“绿叶”的角色,埋怨教练“有眼无珠”,自我放逐,那么,当机遇降临时,他定会措手不及,最终当个“牺牲打”罢了。

⑨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是需要诸葛亮费尽心力来扶持的阿斗。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如果成功者是千里马的话,那根要自己跑快一点的鞭子,99%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向也是自己操纵的。在人生道路上,若不遇伯乐,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1. 文章 开篇从韩愈的《马说》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2.阅读③④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说说 第④段的作用。

3.从论证过程看,文章是如何阐明“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的?(3分)

4.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

答案:

1.(3分)引出议论的话题“伯乐的作用”;作为文章的一个论据;增强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2.(4分)(1)“一些”一词既肯定了伯乐对于人生成功的客观作用,(1分)又表明这些作用是有限的,并非不可或缺。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意思对即可) (2)内容上:表明伯乐可遇不可求,引发读者对不遇伯乐的思考。(意思对即可,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

3.(3分)先简述《马说》文意,阐述伯乐对人的成功有一定的作用。(1分)再举熊国宝的事例,论证“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1分)在此基础上,表明“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1分)(意思对即可。未联系文章分析者,扣1分)

4.(4分)示例一:赞同。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①可以自己赏识自己,自己栽培自己;

②可以将奋进的鞭子紧握在自己手中让自己跑快点;

③可以操纵好自己前进的方向。

示例二:不赞同。

①人很难认清自身的天赋或潜能;

②他人做伯乐才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

③伯乐的尽力栽培可以将自己的天赋发扬光大。(表明态度1分,说明理由3分,计4分。理由的三个要点,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3分。也可联系实际谈体会,言之成理即可)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2

我的老师

魏巍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 儿童 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3)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4)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5)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 爱好 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7)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8)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9)“找蔡老师……”

(10)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11)“不是放暑假了么?”

(12)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3)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我的老师魏巍 阅读答案 由查字典语文我整理,仅供参考:

1、作者一共选取几个经典事例?7分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2、第(2)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为了表现什么?3分

不矛盾。因为“仅仅有一次”这一次也并没有真的打骂我们,与“从来”相符合,体现了蔡老师关爱学生,疼爱学生,温柔善良的品质,所以并不矛盾。

3、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4分

“狡猾”是贬词褒用,狡猾本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在这里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2)段中的画线句?3分

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往事比喻成珍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多少年来把这些往事犹如珍宝似的埋藏在心的深处,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5、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这句话表面是说我想什么时候可以再见见我的蔡老师,深层含义是孩子爱老师竟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作者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便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3

①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

②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科研、军事、 文化 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他们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的勇气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体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变革?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国斯坦的相对论?

③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人才。

④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他们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 经验 、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1.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的横线处补入准确的文字,使第①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的,它的位置应当在第__________段的末尾。

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计划,要求培养有“科技内涵、艺术气质、经贸才干、外语本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类社会活动全球化的需要。

3.这篇文章是____________式结构,文中画线 句子 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的 方法 。

4.第④段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语中许多 成语 都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别具匠心”等,请你再写出两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

答:(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最具有创意和活力的、多功能的、善于协作(三个特性,第一个占2分,后面各占1分)。

2、③。

3、总分(或:总论—分论)。举例(或:事实;列举事实)。

4、先提出本段论点,然后进行道理论证。

5、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独出心裁、自出心裁)、独树一帜(别树一帜)、别开生面、不落窠臼、独辟蹊径。等等。(写对两个即可得满分)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 2017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18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 初一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议论文阅读题练习及参考答案整理

★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议论文阅读及答案2020整理归纳

★ 议论文阅读题答案整理归纳

★ 2017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 初二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情操得到陶冶,梦想得以放飞。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 议论文 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1

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7. 文章 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8.文章第②段运用的论证 方法 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3分)

19.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3分)

20.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3分)

21.你认为本文的观点对生活中的哪些人会有非常大的触动?(3分)

【答案】

17.人人皆可成为国王(3分)(意思相近即可)

18.举例论证(1分)作用是为了证明“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2分)

19.第③段: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1分)

第④段: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1分)

第⑤段: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1分)

20.答案不唯一,能紧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3分)

21.生活中的自卑的人(或骄傲的人)。(3分)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2

江山之助

据记载,隋代僧人智永,“闭门习书三十年,写得《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所退笔头五簏,埋作笔冢”。智永历来被视为勤学典范,尤其是心如古井的寺院生活,使他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沉浸在青灯黄卷、晨钟暮鼓的事佛环境里。

古今确有一些书法家,适应于室内的寂寞生活,离不开邮票般大小的家园。书法本来就是寂寞之道,临摹古帖,遥追古人,都是独自在静谧中进行的。室内的苦练遂成美谈, 似乎,书法学习就是室内的产物。

其实书法家艺术生活的另一面是游山玩水。山水之乐同样是书法家的本性,“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是何等的。山水之乐洗去了书斋枯坐的寂寞,场景转换了,心境也为之一变。老子曾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山水间徜徉和在书斋中勤奋,感觉是不一样的。

山水对学书者好像是无所言无所教,但人在周游目览中“以悦为安”。王徽之称:“散怀山林,萧然忘羁”,山水美景洗去了杂念琐碎,使人进入其中,有回归天性的精神自由。像著名的竹林之游、兰亭修禊、西园雅集,文人都带有休闲交流的宽松。走出书斋,优哉游哉,一些佳作也在游山水间产生了。

山水无语,处处都有玄机,试探着书法家的性灵。譬如荷池萧然远俗之美,在书法家眼里,构成了清幽脱俗的韵味。书法家对于景物有着天生的喜爱。王羲之爱鹅,支道林爱鹤爱神骏,王徽之爱竹,都钟情于清洁高雅的审美性格之物,它们传递着鲜活的信息,足以引发书法家遐想神游,使人脱略形迹而重精神享受,联系到书法之理、之趣。

天地万物,品类繁盛,都从不同的方向开启了书法心灵的通道,获得书斋无法给予的生命体验。很多书法家正是由于山水游历而得笔法章法,得形态神韵。这在外人看来,真是荒诞不经,但事实却一再证明着。怀素“观夏云随风变化,顿有所悟,遂至妙绝”;文同“见道上斗蛇,遂得其妙”;黄庭坚“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这些都是美妙的例证。

25.观点提取――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6.思路分析――表示文意的转折、标示本文由此而分为两大部分的一个词是:

27.文题揣摩――从全文内容看,本文标题“江山之助”的含义是:

28.语境品味――“兴高采烈、心旷神怡、豪情满怀、得意忘形”四个 成语 中,最适于用在第三段横线上的一个是:

29.句意诠释――读第6段中画线的句, 说说 “事实一再证明”着什么。

30.笔法探究――文章开头不提观点,却从智永“闭门习书”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

参考答案:

25.山水风物,从不同的方向开启着书法心灵的通道,让书法家获得书斋无法给予的生命体验。

26.其实

27.山水风物,滋润着书法家的性灵,开启着书法心灵的通道,让书法肖获得书斋无法给予的生命体验,帮助他们获得笔法、章法,获得形成形态神韵。

28.心旷神怡

29. 很多书法家正是由于山水游历而得笔法章法,得形态神韵。

30.①先由智永的事例引出人们对书法偏颇的认识,然后笔锋陡转,亮出正题,这样写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颇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3

眼界与读书

(1)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3)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4)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 逻辑思维 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 自然科学知识 ,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5)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问题:

1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2)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4)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 句子 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

14、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5、举例论证,列举了周、冯友兰读书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的观点。

16、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文章第3段说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而第3段只论证了方式方法,第4段则论证了兴趣效果,使得论证更加全面而严密。

17、示例:读书是一件高雅而神圣的事,要从中获得自己的时代使命,并为之努力奋斗。尤其是我们初中生读书,尤其是要超越升学的功利性,明确读书是为了提升自身的 文化 素质,增强自己的品德修养,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 2017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18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初一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17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 初二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 八年级议论文阅读题

★ 初一议论文阅读训练

★ 初中语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议论文的题目和答案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议论文 阅读题及答案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1

①躬行践履,意即亲自实行、亲自去做,体现了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精神。

②道德修养与 社会实践 密切相联。一个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即在与别人、与集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中,才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同样,克服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因此,“躬行践履”无疑是人们完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

③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记叙了他深入实地考察,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的 故事 ,苏轼躬行践履之举,被后世传为佳话。

④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下临深潭。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众说不一,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天晚间,苏轼和儿子苏迈乘坐小船来到石钟山的绝壁下面,只听水上不停地发出噌吰的声音。苏轼仔细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微波流入,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又发现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它的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浪吞吐,发出款坎镗嗒的声音,与刚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如同歌钟演奏一样。至此,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⑤躬行践履,是一个人有所作为、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李冰父子如果不是沿峨江两岸实地考察,弄清水情和地势等情况,就不能带领当地人民建成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毕升如果不是长期从事印刷劳动,并反复试验、摸索,就不能发明活字印刷术。司马迁如果不是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就写不出《史记》。白居易如果不亲自和百姓接触,熟悉人民的生活,就写不出《卖炭翁》等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詹天佑如果不亲临工地现场,反复勘测,与筑路员工并肩奋战,就不能建成工程艰巨的京张铁路……

⑥中华文明的创建,中华文明的高度发展,是与中国人民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优良传统分不开的,先人们躬行践履的好作风,今天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⑦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脱离了实践的认识,是空洞的、无用的;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背离了躬行践履的道路,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

⑧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仅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要真正精通学问,必须亲自去参加实践。

1.“躬行践履”中的“躬”与“躬耕于南阳”中的“躬”意思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行”与“行阵和睦”中的“行”意思不同,“躬行”中的“行”有“实行”、“做”的意思,而“行阵”中的“行”则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1)第②段要论述的主要观点应是什么?

(2)联系全文来看,整个第②段的论述有无问题?试说明理由?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被后世传为佳话”有一点文言色彩,若用现代汉语通俗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说“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试根据作者的叙述,简要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用例子证明观点时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足?

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第⑧两段读来有些累赘,且语气不顺。试加以修改,使之成为简洁、完整、语气通畅的一段(不得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1、亲自、军队。

2、(1)“躬行践履”是人们完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

(2)此段论述有问题,主要是它所论述的内容与全文的论述无密切的关系,后面的所有例子都未证明实践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3、在后世流传,并为后人所称颂。

4、一块中间空而有很多窟窿的石头,经风浪吞吐,发出的声音与水声相和,像歌钟演奏一样。

5、躬行践履是认识事物的前提,也是精通学问、成就事业的必要途径特点;有详有略,大量列举不足;只有中国古人之例,终有些偏颇。

6、(以下供参考,只要意思对即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就毫无意义;要真正精通学问,要保证事业成功,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2

爱藕说

映日荷花,接天连叶,亭亭莲蓬和藕,本是四位一体的。

爱佼佼荷花者有之,咏田田莲叶者有之,赞点点莲子者有之。偏心的诗人哟,为何厚此薄彼?为什么不肯为嫩藕多唱几支短歌?

藕,自生与世间,变委身水下,不见日月,在浊泥污土的围困中生活。一旦出淤泥。风采翩翩,洁似玉,白如学,一尘不染。不是贞洁操守。孰能如此?它孔窍玲珑,称得起虚心;它居下而有节,贫贱不屈;它虽然嫩而且柔,藕牙儿却能穿透青泥碧水,劲挺起翡翠一般的绿茎,托起红花碧叶,算得上是柔中有刚。

古人将六月二十四日,奉为荷花节日。默默困顿于泥水里的藕,谁知它声于何时?它像竹鞭那样,孕出藕牙,长大开花,再生出莲子以续生生之脉,谁知它年寿几何?它节节横生,从未与花叶争宠夺艳,甘居地下,无日无夜的托着花儿叶儿,像是母亲的玉臂偎抱着幼子,睡知它有几多辛劳?

给我一支花的诗笔吧,我想寻找动情的诗句,写给养育那莲花的母亲——玉藕;也想把真挚的感情奉献给千千万万的妇女——伟大的含辛茹苦的母亲!

咏莲

迸发出心中最真的火焰,打印在夏日的扉页中的是莲。你在这里重新锤炼,终于挣脱出那泥牢中的锁链,婷婷盛开在这苍茫大地间,向世人倾诉着至善的语言。坚忍的意志在这苦海中尽显,最终铸成一朵金刚净莲。

心中的一团圣火,理想中的一只白鸽,都成了你的主宰,多少智者依你而眠,多少善者永远在心中把你挂牵。看那一柄净碧的荷叶荡涤着人们迷中的眼,一片淡粉的莲瓣成了多少代人的梦幻,凸起的莲籽成了永不改变的琴键,奏响了激荡万古的乐章。

人间的一朵净花,凡尘的一方净土。生命因你而明白了纯净的内涵——哦,莲!

莲子

中国是莲子的故乡。早在五千年前仰韶 文化 遗址中,就曾发掘到两粒莲子;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隰有荷花”的诗名。

莲子补中养神,止渴去热,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是一种纯天然高级营养保健品,历来为御膳房必备之物。莲子食用方便,既可制成莲子羹,莲子汤,八宝粥,糖水莲子,又可炖鸡,炖鸭等制作美味佳肴,是强身健体,养颜驻容,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产于浙江宣平的莲子更有它的独到之处。一般的莲子颗粒较小,久煮不酥,而宣莲由于本地独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颗粒较大(465粒即达500克),酥而不烂,味美爽口。它含有高蛋白质、钙、磷、镁等多种物质。因而浙江宣莲成了历代的贡品。

12.细读《爱藕说》, 说说 藕有哪些优秀品质。(写出其中4点)(4分)

13.《咏莲》中“心中最真的火焰”指的是什么?(2分)

14.《莲子》一文中写到的产于宣平的莲子有哪些独到之处?(4分)

15.《莲子》中说“早在五千年前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曾发掘到两粒莲子;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隰有荷花’的诗名”,而《咏莲》中也有两个诗句和这句话意思相近,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这三则材料是从不同角度写莲的。某校校刊编辑要把这三则材料一齐收录在一个栏目里,现在请你为这个栏目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7.这三则文字都是赞美莲的,人们在赞美莲的时候,常常赋予它美好的品格。在其他花草树木中,你最想赞美什么?它具有怎样的品格?(3分)

答案

12.贞洁操守 虚心 贫贱不移 柔中有刚 默默奉献 含辛茹苦

13.红莲

14.颗粒较大 酥而不烂,味美爽口 它含有高蛋白质、钙、磷、镁等多种物质

15. 凸起的莲籽成了永不改变的琴键,奏响了激荡万古的乐章。

16.莲之声 莲之韵 莲的文化等

17.略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3

科学家是快乐的

①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曾说:”获奖与工作本身相比,前者令人兴奋的程度还不如后者的一半。”抛开她对名利的淡泊之心,这句话还表达了另一层意思:没有什么比探究未知并有所收获更令人开心了。居里夫人追求的,是科学家真正的快乐。

②再看当下,公众视野中的科研人员,似乎很难与快乐、轻松、喜悦这些词联系到一起,就连人们对居里夫人的关注,也是关注她数年有教职无薪酬的悲惨经历,以此反衬出这位女科学家在逆境中的隐忍。在很多人眼里,科研人员个性古板压抑,生活单调枯燥,常常为事业放弃兴趣和家庭。的确,科研人员要潜心钻研,需要付出更多艰辛,忍耐更多寂寞,有时候还要牺牲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但这与快乐并不冲突。

③实际上,当我们仔细翻阅科学家的传记时,快乐这个词的出现频率极高,很多科学家都愿意用快乐来描述自身的生活。他们快乐的源泉是什么?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对未知领域的征服、对科学之美的执着、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④科学家的快乐首先源于他们对真理的追求。从兴趣出发,当攻克难题得出结果时,很多科研人员都有打通任督二脉般的畅快和欣喜。也正是这种快乐的心情,支撑着他们走向下一次研究。就像居里夫人所说的,一位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他还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 神话故事 一般。物理学家丁肇中被记者询问做基础研究是否要耐得住寂寞时说:“我没有觉得寂寞,不然我就不做了。”在他眼里,沉醉和寂寞是两回事。

⑤科学家的快乐也源于他们对科学之美的执着之心。在旁人眼里乏味复杂的数字、稀松平常的花草、遥远的卫星,在他们看来,都有着极致的美感和深厚的诗意.数学家张益唐说:“数学有很多美,数论可能是最美的一种,这些年来支撑我的,就是对美的追求。”航天专家李恒年眼中的卫星是优美地运行在轨道上的。不止一位科学家提到,研究物理学的人,从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推算出的方程式中获得了美感、庄严感和初窥宇宙的敬畏感。

⑥科学家的快乐还源于他们对人文精神的追求。许多科学家有着极其广泛的 兴趣 爱好 和丰富的业余生活。比如,数学家吴文俊喜欢看电影,物理学家黄昆爱读式侠小说和侦探小说,王选院士从京剧中得到了无与伦比的乐趣和慰藉。自由多彩的文化生活,为科研人员带来了轻松恬淡的心情,能够缓解科研给他们带来的焦虑,还能帮助科学家找到迸发灵感的火花,因为创新来自想象,想象又植根于博学和积淀。

⑦那些抱怨不快乐的科研工作者,大抵还是为名利所累,为世俗所驱,为外物所惑。而那些对未知领域充满探索欲望的人、那些对科学之美抱有执着之心的人、那些对人文精神尚有追求的人,就像梦想家一样,在事业的强烈吸引下,不是一味追求金钱和荣誉,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荣耀和辉煌,最后由衷地发出快乐的感叹。但愿更多的人不仅记住科学家的贡献,更记住他们的快乐。

(刘诗瑶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文章 第①段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中画线 句子 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 方法 ?有什么好处?

4.请简述本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5.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

参考答案:

(1)科学家是快乐的(1分)

(2)既可以引出中心论点,(1分)又可以作为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1分)还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1分)(意对即可.3分)

(3)道理论证(引用论证),(1分)引用数学家张益唐的话,论述了“科学家的快乐也源于他们对科学之美的执着之心” 这一分论点(1分),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1分)(意对即可.3分)

(4)首先提出“科学家的快乐还源于他们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这一分论点;然后,列举数学家吴文俊、物理学家黄昆、王选院士的事例论述“许多科学家有着极其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业余生活”;最后,指出自由多彩的文化生活,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一层一分,意对即可.3分)

(5)① 总结 全文②与文题相呼应③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3分)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归纳相关文章:

★ 2017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18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初一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17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 中考语文的议论文阅读题技巧归纳

★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初二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八年级议论文阅读题

★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 初中语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书是我们的知心好友。当淋浴在灿烂的阳光中,膝上摊开一本书,闻着纸上散发着的油墨清香,旁边放上一杯水,听顽皮的风娃娃吹开书页的美妙声音,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议论文 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1

①我们曾读过韩愈的《马说》一文,大意是这样的: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的话,本来资质很好的千里马,就会沦为常马,死了也没人知道它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②也许大家都因之而相信,一定要有伯乐出现,看出自己的潜能,并且尽力栽培,自己的天赋才能够发扬光大。很多未获成功的人,也常常认为自己本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只是时运不济,没遇上伯乐,害得自己的天才被埋没了。

③伯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无疑是有一些作用的。但每位伯乐所扮演的都不是“一路扶持、始终相依”的角色,他或许陪过成功者一段,但终须放手,最重要的障碍还是由成功者自己跨越的。

④人生遇到伯乐,固然有助于成功;而伯乐可遇不可求,不遇伯乐,我们就注定是失败者吗?

⑤不久前,有位记者问曾获得世界冠军的 羽毛球 选手熊国宝:“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木讷的他想了想,坦诚地说:“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自己。”

⑥原来他入选国家队时,只是“绿叶”的角色。教练选了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当陪练。他没有埋怨,也没有懈怠,他赏识自己的球技,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成功。那些年,为了增强体能,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他依然早上5点去晨跑。

⑦那一年他垫档参加世界大赛,大家都认为他是去当“牺牲打”的,没有人在意他会不会打赢。没想到他竟然势如破竹地一路赢了下去,甚至赢了教练心中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得了世界冠军,一战成名。

⑧没有教练赏识自己,他自己赏识自己;没有教练栽培自己,他自己栽培自己。当机遇垂青时,他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如果他当初纠结于“绿叶”的角色,埋怨教练“有眼无珠”,自我放逐,那么,当机遇降临时,他定会措手不及,最终当个“牺牲打”罢了。

⑨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是需要诸葛亮费尽心力来扶持的阿斗。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如果成功者是千里马的话,那根要自己跑快一点的鞭子,99%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向也是自己操纵的。在人生道路上,若不遇伯乐,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1. 文章 开篇从韩愈的《马说》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2.阅读③④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说说 第④段的作用。

3.从论证过程看,文章是如何阐明“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的?(3分)

4.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

答案:

1.(3分)引出议论的话题“伯乐的作用”;作为文章的一个论据;增强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2.(4分)(1)“一些”一词既肯定了伯乐对于人生成功的客观作用,(1分)又表明这些作用是有限的,并非不可或缺。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意思对即可) (2)内容上:表明伯乐可遇不可求,引发读者对不遇伯乐的思考。(意思对即可,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

3.(3分)先简述《马说》文意,阐述伯乐对人的成功有一定的作用。(1分)再举熊国宝的事例,论证“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1分)在此基础上,表明“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1分)(意思对即可。未联系文章分析者,扣1分)

4.(4分)示例一:赞同。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①可以自己赏识自己,自己栽培自己;

②可以将奋进的鞭子紧握在自己手中让自己跑快点;

③可以操纵好自己前进的方向。

示例二:不赞同。

①人很难认清自身的天赋或潜能;

②他人做伯乐才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

③伯乐的尽力栽培可以将自己的天赋发扬光大。(表明态度1分,说明理由3分,计4分。理由的三个要点,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3分。也可联系实际谈体会,言之成理即可)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2

我的老师

魏巍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 儿童 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3)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4)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5)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 爱好 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7)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8)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9)“找蔡老师……”

(10)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11)“不是放暑假了么?”

(12)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3)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我的老师魏巍 阅读答案 由查字典语文我整理,仅供参考:

1、作者一共选取几个经典事例?7分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2、第(2)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为了表现什么?3分

不矛盾。因为“仅仅有一次”这一次也并没有真的打骂我们,与“从来”相符合,体现了蔡老师关爱学生,疼爱学生,温柔善良的品质,所以并不矛盾。

3、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4分

“狡猾”是贬词褒用,狡猾本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在这里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2)段中的画线句?3分

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往事比喻成珍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多少年来把这些往事犹如珍宝似的埋藏在心的深处,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5、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这句话表面是说我想什么时候可以再见见我的蔡老师,深层含义是孩子爱老师竟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作者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便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3

①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

②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科研、军事、 文化 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他们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的勇气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体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变革?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国斯坦的相对论?

③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人才。

④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他们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 经验 、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1.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的横线处补入准确的文字,使第①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的,它的位置应当在第__________段的末尾。

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计划,要求培养有“科技内涵、艺术气质、经贸才干、外语本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类社会活动全球化的需要。

3.这篇文章是____________式结构,文中画线 句子 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的 方法 。

4.第④段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语中许多 成语 都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别具匠心”等,请你再写出两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

答:(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最具有创意和活力的、多功能的、善于协作(三个特性,第一个占2分,后面各占1分)。

2、③。

3、总分(或:总论—分论)。举例(或:事实;列举事实)。

4、先提出本段论点,然后进行道理论证。

5、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独出心裁、自出心裁)、独树一帜(别树一帜)、别开生面、不落窠臼、独辟蹊径。等等。(写对两个即可得满分)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 2017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18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 初一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议论文阅读题练习及参考答案整理

★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议论文阅读及答案2020整理归纳

★ 议论文阅读题答案整理归纳

★ 2017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 初二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英语论文答辩问题和答案

英语论文答辩的常见问题指导

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会影响到组织答辩会目的的实现以及学员答辩水平的发挥。主答辩老师有必要讲究自己的提问方式。一起看看英语论文答辩中有哪些常见问题吧?

首先,你应该把你论文中涉及到的概念都弄清楚,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应该能用英语做简单的讲解。比如,礼貌准则 , 这就是一个概念,老师可能会问,“什么是礼貌准则?”“礼貌准则起什么作用?”等;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方面也准备一下: 比如,礼貌准则与日常交流、礼貌准则与英语教学等。

老师问的问题也是基于你的论文中探讨的东西,你只要对所讨论的题目清楚明了,把这些变成自己的话用自然流畅的英语表达出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有时候,老师可能提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Where do you find this quotation?”"Do you agree with it? and why?"

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不能只给出一个简单的信息,要展开一下。例如,

I cited this from Dr. Samovar and Porter, from their book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in a chapter in which they discuss the possibilities that cause communication find it supportive to my arguments here.

开场白里面简单地介绍自己的研究和论文的主题,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简单说几句研究过程和方法。这里一定要给出一个Roadmap, 也就是说明你的论文有几部分,每一部分里面都探讨的什么问题。这一点很重要。

对于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可以看看老师的问题和你的研究是不是有focus 上的差异,这样你可以强调一下这种差异,因不是你的研究重点,你没有过多在意。不会就是不会,可以让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注意答辩过程中和老师的目光交流。回答问题时要看着他们的'眼睛,声音要洪亮,这样才能表达出你的自信。

拓展阅读:

一般来说,在个人陈述的时候介绍一下,why did you choose this topic?然后整个论文的结构,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大致内容~~

个人陈述的模版网上有,不过还是自己写的好,因为怕其他人也是在网上下的那个模版

一般来说,上台介绍自己的姓名,然后指明自己的supervisor是谁,"with his/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I finished my paper..."等等

关于会问到什么问题,就要看你的答辩老师咯~有的老师估计会针对你论文中的某个商标翻译而考你噢,所以要熟悉你论文中作为例子的翻译。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一般会问的问题如下:

1、在答辩开始前,答辩老师一般都会让学生介绍一下论文的大概内容,也就是你这篇论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要叙述一下文章的整体框架就可以了,即这篇文章主要包括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写的是什么。一般学生根据文章的大标题来说就可以了。

2、针对论文中某些论点模糊不清或者不够准确和确切的地方,对论据不够充分的地方,对论证层次比较混乱、条理难辩的地方提出问题。论文中没有说周全、没有论述清楚或者限于篇幅结构没有详细展开细说的问题,答辩委员也可能提问。

答辩注意事项:

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

英语论文答辩常见问题

在论文答辩时,不用太紧张,把老师问的问题认真回答就好,应该不会为难同学们的。

简单的问题:

What's the significance of your paper?

What's the originality of your paper?

这类问题很常见,你对自己的论文较熟悉就行。

难点的问题:

老师可能会挑出你写出来的某一点很细节的东西来问,比如说:别人认为这个人物是这样的,为什么你会认为是那样的,而这两种看法刚好相反?

我答辩的时候老师问我:我写的是的《纳尼亚传奇》。老师问:作者写的Narnia真的会实现吗?这就很难回答了,因为站在作者的观点是有可能的,从现实的角度看几乎不可能了。

答辩的时候,一般是不会翻论文的。因为你必须对自己的论文很熟悉,另一方面,老师问的问题,你读答案也不太好。除非老师说翻到某一页,你这一页有什么观点,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才会翻论文看。

老师有的.时候也不问什么难问题,只是指出你的论文那个地方修改,因为最后答辩后还要交终稿存档,所以会让你继续改改格式之类的。

建议:要对自己的Bibliography(参考文献)有一定的了解,有的老师会问某本文献里讲了什么观点,这类问题笼统回答一下就好,所以你得知道自己用了什么文献。

Good morning, professors and everyone. I come from JMU College. I am XXX and my supervisor is prof XXX. With her sincere and intellectual guidance,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Ahab’s Personality Tragedy in Moby Dick. I choose this title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ly, I am fond of literature works , especially gothic literature works. Secondly, I am quite familiar with this work as this is one of the texts in our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 . Last but not least , Moby-Dick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summit not only of Melville’s art but of American nineteenth-centry fi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study Captain Ahab,the role in Moby-Dick, whose leg was bitten by the white whale in his process of the whaling. After losing his leg, he determined to revenge Moby Dick and tried to kill it. In order to revenge, Ahab ultimately dooms the crew of the Pequod (save for Ishmael) to death by his obsession with Moby Dick. By 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perspective of Moby-Dick, this thesis will point out tha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hab.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art one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life of the Author Herman Melvillehe ,Part two presen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hab.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have been divided to analyze his characters: his monomania , his selfishness, and his individualism. Part three presents The Consequences of Ahab's Personality Tragedy.

OK, that's all. Thank you !

Questions :

1. 怎样运用理论去分析的

2. 针对你论文中的某个商标翻译而考你噢,所以要熟悉你论文中作为例子的翻译

3. 什么是monomania(偏执狂)?

4. 白鲸记的象征意义有哪些

5. 亚哈船长为何复仇

其实答辩每个老师提问的风格都不一样,看老师,但是要做最好的准备,对论文内容要烂熟于心,有自己的想法,条理清晰,对老师的问题从容面对,实在很偏的问题,诚实的说不了解就可以了,能解释的尽量做好解释,不能解释的虚心接受!态度很重要,希望对你有帮助,祝答辩顺利!

英语毕业论文答辩问题和答案

d between us unless you obey my rule, and talk th

毕业答辩题和技巧应对答辩老师常提的问题有哪些?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二、答辩技巧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沉着冷静边听边记精神集中认真思考既要自信又要虚心实事求是绝不勉强听准听清听懂听明在回答问题时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构思时要求每个问题所要答的"中心""症结""关健"在哪里?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最好?应举什么例子来证明?回答问题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段有组织的"口头作文"这就要一、文章应有论点、论据二、有开头主体与结尾三、有条理、有层次四、应用词确当语言流畅五、应口齿清楚、语速适度开头要简洁:单刀直入是最好的开头开门见山地表述观点在答辩中是最好的办法主体部份的表述可条分缕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内容逐条归纳分析实际上是对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整理这样的表述就不会流于表面而能深入本质条分缕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实际例子合并整理成若干条目列成几个小标题:分成几点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说出满碗的饭必须一口一口吃满肚子的道理也必须一条一条讲出来环环相扣条条相连令人听完后有清楚的印象假如在准备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那么沿着回答问题的主线再穿上一些玉珠(举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例了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一般会问的问题如下:

1、在答辩开始前,答辩老师一般都会让学生介绍一下论文的大概内容,也就是你这篇论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要叙述一下文章的整体框架就可以了,即这篇文章主要包括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写的是什么。一般学生根据文章的大标题来说就可以了。

2、针对论文中某些论点模糊不清或者不够准确和确切的地方,对论据不够充分的地方,对论证层次比较混乱、条理难辩的地方提出问题。论文中没有说周全、没有论述清楚或者限于篇幅结构没有详细展开细说的问题,答辩委员也可能提问。

答辩注意事项:

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

英语论文答辩的常见问题指导

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会影响到组织答辩会目的的实现以及学员答辩水平的发挥。主答辩老师有必要讲究自己的提问方式。一起看看英语论文答辩中有哪些常见问题吧?

首先,你应该把你论文中涉及到的概念都弄清楚,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应该能用英语做简单的讲解。比如,礼貌准则 , 这就是一个概念,老师可能会问,“什么是礼貌准则?”“礼貌准则起什么作用?”等;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方面也准备一下: 比如,礼貌准则与日常交流、礼貌准则与英语教学等。

老师问的问题也是基于你的论文中探讨的东西,你只要对所讨论的题目清楚明了,把这些变成自己的话用自然流畅的英语表达出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有时候,老师可能提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Where do you find this quotation?”"Do you agree with it? and why?"

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不能只给出一个简单的信息,要展开一下。例如,

I cited this from Dr. Samovar and Porter, from their book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in a chapter in which they discuss the possibilities that cause communication find it supportive to my arguments here.

开场白里面简单地介绍自己的研究和论文的主题,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简单说几句研究过程和方法。这里一定要给出一个Roadmap, 也就是说明你的论文有几部分,每一部分里面都探讨的什么问题。这一点很重要。

对于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可以看看老师的问题和你的研究是不是有focus 上的差异,这样你可以强调一下这种差异,因不是你的研究重点,你没有过多在意。不会就是不会,可以让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注意答辩过程中和老师的目光交流。回答问题时要看着他们的'眼睛,声音要洪亮,这样才能表达出你的自信。

拓展阅读:

一般来说,在个人陈述的时候介绍一下,why did you choose this topic?然后整个论文的结构,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大致内容~~

个人陈述的模版网上有,不过还是自己写的好,因为怕其他人也是在网上下的那个模版

一般来说,上台介绍自己的姓名,然后指明自己的supervisor是谁,"with his/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I finished my paper..."等等

关于会问到什么问题,就要看你的答辩老师咯~有的老师估计会针对你论文中的某个商标翻译而考你噢,所以要熟悉你论文中作为例子的翻译。

议论文训练题目及答案

书是我们的知心好友。当淋浴在灿烂的阳光中,膝上摊开一本书,闻着纸上散发着的油墨清香,旁边放上一杯水,听顽皮的风娃娃吹开书页的美妙声音,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议论文 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1

①我们曾读过韩愈的《马说》一文,大意是这样的: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的话,本来资质很好的千里马,就会沦为常马,死了也没人知道它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②也许大家都因之而相信,一定要有伯乐出现,看出自己的潜能,并且尽力栽培,自己的天赋才能够发扬光大。很多未获成功的人,也常常认为自己本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只是时运不济,没遇上伯乐,害得自己的天才被埋没了。

③伯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无疑是有一些作用的。但每位伯乐所扮演的都不是“一路扶持、始终相依”的角色,他或许陪过成功者一段,但终须放手,最重要的障碍还是由成功者自己跨越的。

④人生遇到伯乐,固然有助于成功;而伯乐可遇不可求,不遇伯乐,我们就注定是失败者吗?

⑤不久前,有位记者问曾获得世界冠军的 羽毛球 选手熊国宝:“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木讷的他想了想,坦诚地说:“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自己。”

⑥原来他入选国家队时,只是“绿叶”的角色。教练选了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当陪练。他没有埋怨,也没有懈怠,他赏识自己的球技,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成功。那些年,为了增强体能,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他依然早上5点去晨跑。

⑦那一年他垫档参加世界大赛,大家都认为他是去当“牺牲打”的,没有人在意他会不会打赢。没想到他竟然势如破竹地一路赢了下去,甚至赢了教练心中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得了世界冠军,一战成名。

⑧没有教练赏识自己,他自己赏识自己;没有教练栽培自己,他自己栽培自己。当机遇垂青时,他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如果他当初纠结于“绿叶”的角色,埋怨教练“有眼无珠”,自我放逐,那么,当机遇降临时,他定会措手不及,最终当个“牺牲打”罢了。

⑨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是需要诸葛亮费尽心力来扶持的阿斗。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如果成功者是千里马的话,那根要自己跑快一点的鞭子,99%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向也是自己操纵的。在人生道路上,若不遇伯乐,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1. 文章 开篇从韩愈的《马说》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2.阅读③④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说说 第④段的作用。

3.从论证过程看,文章是如何阐明“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的?(3分)

4.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

答案:

1.(3分)引出议论的话题“伯乐的作用”;作为文章的一个论据;增强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2.(4分)(1)“一些”一词既肯定了伯乐对于人生成功的客观作用,(1分)又表明这些作用是有限的,并非不可或缺。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意思对即可) (2)内容上:表明伯乐可遇不可求,引发读者对不遇伯乐的思考。(意思对即可,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

3.(3分)先简述《马说》文意,阐述伯乐对人的成功有一定的作用。(1分)再举熊国宝的事例,论证“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1分)在此基础上,表明“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1分)(意思对即可。未联系文章分析者,扣1分)

4.(4分)示例一:赞同。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①可以自己赏识自己,自己栽培自己;

②可以将奋进的鞭子紧握在自己手中让自己跑快点;

③可以操纵好自己前进的方向。

示例二:不赞同。

①人很难认清自身的天赋或潜能;

②他人做伯乐才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

③伯乐的尽力栽培可以将自己的天赋发扬光大。(表明态度1分,说明理由3分,计4分。理由的三个要点,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3分。也可联系实际谈体会,言之成理即可)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2

我的老师

魏巍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 儿童 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3)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4)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5)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 爱好 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7)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8)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9)“找蔡老师……”

(10)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11)“不是放暑假了么?”

(12)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3)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我的老师魏巍 阅读答案 由查字典语文我整理,仅供参考:

1、作者一共选取几个经典事例?7分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2、第(2)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为了表现什么?3分

不矛盾。因为“仅仅有一次”这一次也并没有真的打骂我们,与“从来”相符合,体现了蔡老师关爱学生,疼爱学生,温柔善良的品质,所以并不矛盾。

3、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4分

“狡猾”是贬词褒用,狡猾本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在这里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2)段中的画线句?3分

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往事比喻成珍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多少年来把这些往事犹如珍宝似的埋藏在心的深处,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5、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这句话表面是说我想什么时候可以再见见我的蔡老师,深层含义是孩子爱老师竟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作者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便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0整理3

①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

②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科研、军事、 文化 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他们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的勇气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体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变革?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国斯坦的相对论?

③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人才。

④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他们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 经验 、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1.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的横线处补入准确的文字,使第①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的,它的位置应当在第__________段的末尾。

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计划,要求培养有“科技内涵、艺术气质、经贸才干、外语本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类社会活动全球化的需要。

3.这篇文章是____________式结构,文中画线 句子 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的 方法 。

4.第④段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语中许多 成语 都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别具匠心”等,请你再写出两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

答:(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最具有创意和活力的、多功能的、善于协作(三个特性,第一个占2分,后面各占1分)。

2、③。

3、总分(或:总论—分论)。举例(或:事实;列举事实)。

4、先提出本段论点,然后进行道理论证。

5、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独出心裁、自出心裁)、独树一帜(别树一帜)、别开生面、不落窠臼、独辟蹊径。等等。(写对两个即可得满分)

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 2017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18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 初一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议论文阅读题练习及参考答案整理

★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议论文阅读及答案2020整理归纳

★ 议论文阅读题答案整理归纳

★ 2017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 初二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议论文 阅读题及答案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1

①躬行践履,意即亲自实行、亲自去做,体现了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精神。

②道德修养与 社会实践 密切相联。一个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即在与别人、与集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中,才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同样,克服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因此,“躬行践履”无疑是人们完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

③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记叙了他深入实地考察,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的 故事 ,苏轼躬行践履之举,被后世传为佳话。

④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下临深潭。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众说不一,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天晚间,苏轼和儿子苏迈乘坐小船来到石钟山的绝壁下面,只听水上不停地发出噌吰的声音。苏轼仔细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微波流入,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又发现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它的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浪吞吐,发出款坎镗嗒的声音,与刚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如同歌钟演奏一样。至此,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⑤躬行践履,是一个人有所作为、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李冰父子如果不是沿峨江两岸实地考察,弄清水情和地势等情况,就不能带领当地人民建成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毕升如果不是长期从事印刷劳动,并反复试验、摸索,就不能发明活字印刷术。司马迁如果不是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就写不出《史记》。白居易如果不亲自和百姓接触,熟悉人民的生活,就写不出《卖炭翁》等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詹天佑如果不亲临工地现场,反复勘测,与筑路员工并肩奋战,就不能建成工程艰巨的京张铁路……

⑥中华文明的创建,中华文明的高度发展,是与中国人民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优良传统分不开的,先人们躬行践履的好作风,今天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⑦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脱离了实践的认识,是空洞的、无用的;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背离了躬行践履的道路,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

⑧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仅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要真正精通学问,必须亲自去参加实践。

1.“躬行践履”中的“躬”与“躬耕于南阳”中的“躬”意思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行”与“行阵和睦”中的“行”意思不同,“躬行”中的“行”有“实行”、“做”的意思,而“行阵”中的“行”则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1)第②段要论述的主要观点应是什么?

(2)联系全文来看,整个第②段的论述有无问题?试说明理由?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被后世传为佳话”有一点文言色彩,若用现代汉语通俗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说“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试根据作者的叙述,简要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用例子证明观点时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足?

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第⑧两段读来有些累赘,且语气不顺。试加以修改,使之成为简洁、完整、语气通畅的一段(不得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1、亲自、军队。

2、(1)“躬行践履”是人们完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

(2)此段论述有问题,主要是它所论述的内容与全文的论述无密切的关系,后面的所有例子都未证明实践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3、在后世流传,并为后人所称颂。

4、一块中间空而有很多窟窿的石头,经风浪吞吐,发出的声音与水声相和,像歌钟演奏一样。

5、躬行践履是认识事物的前提,也是精通学问、成就事业的必要途径特点;有详有略,大量列举不足;只有中国古人之例,终有些偏颇。

6、(以下供参考,只要意思对即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就毫无意义;要真正精通学问,要保证事业成功,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2

爱藕说

映日荷花,接天连叶,亭亭莲蓬和藕,本是四位一体的。

爱佼佼荷花者有之,咏田田莲叶者有之,赞点点莲子者有之。偏心的诗人哟,为何厚此薄彼?为什么不肯为嫩藕多唱几支短歌?

藕,自生与世间,变委身水下,不见日月,在浊泥污土的围困中生活。一旦出淤泥。风采翩翩,洁似玉,白如学,一尘不染。不是贞洁操守。孰能如此?它孔窍玲珑,称得起虚心;它居下而有节,贫贱不屈;它虽然嫩而且柔,藕牙儿却能穿透青泥碧水,劲挺起翡翠一般的绿茎,托起红花碧叶,算得上是柔中有刚。

古人将六月二十四日,奉为荷花节日。默默困顿于泥水里的藕,谁知它声于何时?它像竹鞭那样,孕出藕牙,长大开花,再生出莲子以续生生之脉,谁知它年寿几何?它节节横生,从未与花叶争宠夺艳,甘居地下,无日无夜的托着花儿叶儿,像是母亲的玉臂偎抱着幼子,睡知它有几多辛劳?

给我一支花的诗笔吧,我想寻找动情的诗句,写给养育那莲花的母亲——玉藕;也想把真挚的感情奉献给千千万万的妇女——伟大的含辛茹苦的母亲!

咏莲

迸发出心中最真的火焰,打印在夏日的扉页中的是莲。你在这里重新锤炼,终于挣脱出那泥牢中的锁链,婷婷盛开在这苍茫大地间,向世人倾诉着至善的语言。坚忍的意志在这苦海中尽显,最终铸成一朵金刚净莲。

心中的一团圣火,理想中的一只白鸽,都成了你的主宰,多少智者依你而眠,多少善者永远在心中把你挂牵。看那一柄净碧的荷叶荡涤着人们迷中的眼,一片淡粉的莲瓣成了多少代人的梦幻,凸起的莲籽成了永不改变的琴键,奏响了激荡万古的乐章。

人间的一朵净花,凡尘的一方净土。生命因你而明白了纯净的内涵——哦,莲!

莲子

中国是莲子的故乡。早在五千年前仰韶 文化 遗址中,就曾发掘到两粒莲子;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隰有荷花”的诗名。

莲子补中养神,止渴去热,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是一种纯天然高级营养保健品,历来为御膳房必备之物。莲子食用方便,既可制成莲子羹,莲子汤,八宝粥,糖水莲子,又可炖鸡,炖鸭等制作美味佳肴,是强身健体,养颜驻容,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产于浙江宣平的莲子更有它的独到之处。一般的莲子颗粒较小,久煮不酥,而宣莲由于本地独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颗粒较大(465粒即达500克),酥而不烂,味美爽口。它含有高蛋白质、钙、磷、镁等多种物质。因而浙江宣莲成了历代的贡品。

12.细读《爱藕说》, 说说 藕有哪些优秀品质。(写出其中4点)(4分)

13.《咏莲》中“心中最真的火焰”指的是什么?(2分)

14.《莲子》一文中写到的产于宣平的莲子有哪些独到之处?(4分)

15.《莲子》中说“早在五千年前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曾发掘到两粒莲子;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隰有荷花’的诗名”,而《咏莲》中也有两个诗句和这句话意思相近,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这三则材料是从不同角度写莲的。某校校刊编辑要把这三则材料一齐收录在一个栏目里,现在请你为这个栏目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7.这三则文字都是赞美莲的,人们在赞美莲的时候,常常赋予它美好的品格。在其他花草树木中,你最想赞美什么?它具有怎样的品格?(3分)

答案

12.贞洁操守 虚心 贫贱不移 柔中有刚 默默奉献 含辛茹苦

13.红莲

14.颗粒较大 酥而不烂,味美爽口 它含有高蛋白质、钙、磷、镁等多种物质

15. 凸起的莲籽成了永不改变的琴键,奏响了激荡万古的乐章。

16.莲之声 莲之韵 莲的文化等

17.略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3

科学家是快乐的

①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曾说:”获奖与工作本身相比,前者令人兴奋的程度还不如后者的一半。”抛开她对名利的淡泊之心,这句话还表达了另一层意思:没有什么比探究未知并有所收获更令人开心了。居里夫人追求的,是科学家真正的快乐。

②再看当下,公众视野中的科研人员,似乎很难与快乐、轻松、喜悦这些词联系到一起,就连人们对居里夫人的关注,也是关注她数年有教职无薪酬的悲惨经历,以此反衬出这位女科学家在逆境中的隐忍。在很多人眼里,科研人员个性古板压抑,生活单调枯燥,常常为事业放弃兴趣和家庭。的确,科研人员要潜心钻研,需要付出更多艰辛,忍耐更多寂寞,有时候还要牺牲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但这与快乐并不冲突。

③实际上,当我们仔细翻阅科学家的传记时,快乐这个词的出现频率极高,很多科学家都愿意用快乐来描述自身的生活。他们快乐的源泉是什么?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对未知领域的征服、对科学之美的执着、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④科学家的快乐首先源于他们对真理的追求。从兴趣出发,当攻克难题得出结果时,很多科研人员都有打通任督二脉般的畅快和欣喜。也正是这种快乐的心情,支撑着他们走向下一次研究。就像居里夫人所说的,一位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他还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 神话故事 一般。物理学家丁肇中被记者询问做基础研究是否要耐得住寂寞时说:“我没有觉得寂寞,不然我就不做了。”在他眼里,沉醉和寂寞是两回事。

⑤科学家的快乐也源于他们对科学之美的执着之心。在旁人眼里乏味复杂的数字、稀松平常的花草、遥远的卫星,在他们看来,都有着极致的美感和深厚的诗意.数学家张益唐说:“数学有很多美,数论可能是最美的一种,这些年来支撑我的,就是对美的追求。”航天专家李恒年眼中的卫星是优美地运行在轨道上的。不止一位科学家提到,研究物理学的人,从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推算出的方程式中获得了美感、庄严感和初窥宇宙的敬畏感。

⑥科学家的快乐还源于他们对人文精神的追求。许多科学家有着极其广泛的 兴趣 爱好 和丰富的业余生活。比如,数学家吴文俊喜欢看电影,物理学家黄昆爱读式侠小说和侦探小说,王选院士从京剧中得到了无与伦比的乐趣和慰藉。自由多彩的文化生活,为科研人员带来了轻松恬淡的心情,能够缓解科研给他们带来的焦虑,还能帮助科学家找到迸发灵感的火花,因为创新来自想象,想象又植根于博学和积淀。

⑦那些抱怨不快乐的科研工作者,大抵还是为名利所累,为世俗所驱,为外物所惑。而那些对未知领域充满探索欲望的人、那些对科学之美抱有执着之心的人、那些对人文精神尚有追求的人,就像梦想家一样,在事业的强烈吸引下,不是一味追求金钱和荣誉,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荣耀和辉煌,最后由衷地发出快乐的感叹。但愿更多的人不仅记住科学家的贡献,更记住他们的快乐。

(刘诗瑶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文章 第①段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中画线 句子 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 方法 ?有什么好处?

4.请简述本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5.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

参考答案:

(1)科学家是快乐的(1分)

(2)既可以引出中心论点,(1分)又可以作为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1分)还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1分)(意对即可.3分)

(3)道理论证(引用论证),(1分)引用数学家张益唐的话,论述了“科学家的快乐也源于他们对科学之美的执着之心” 这一分论点(1分),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1分)(意对即可.3分)

(4)首先提出“科学家的快乐还源于他们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这一分论点;然后,列举数学家吴文俊、物理学家黄昆、王选院士的事例论述“许多科学家有着极其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业余生活”;最后,指出自由多彩的文化生活,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一层一分,意对即可.3分)

(5)① 总结 全文②与文题相呼应③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3分)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归纳相关文章:

★ 2017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18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初一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17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 中考语文的议论文阅读题技巧归纳

★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初二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八年级议论文阅读题

★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 初中语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