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29 06:48:45

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较好不算省部级奖励。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是陕西省级的奖励,虽然是省级奖励,但并不属于省部级奖励。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项目编号:59278329);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一项; UTC(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容闳项目资助课题一项;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一项;论文: 张旭 陈沛霖 风冷冷水机组与DEC联用系统性能及应用前景 暖通空调 vol29(6) 1999,12 张旭 陈沛霖 空气热湿处理的不可逆热力学分析及Le数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vol27(5) 1999,10 张旭 薛卫华等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 暖通空调 vol29(2) 1999, 4 张旭 陈君红 陈沛霖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传递过程的解析解及验证 同济大学学报, vol26(4) 1998, 9 张旭 陈沛霖 直接蒸发冷却过程不可逆热动力学分析 同济大学学报, vol23(6) (分别被CA和ELF ANTAR FRANCE 摘录) 1995, 12 张旭 陈沛霖 供暖散热器辐射放热量的实验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vol23(6) (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5, 12 (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278329) 张旭 官燕玲 顾瑞英 我国中部地区连续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动态分析 暖通空调,vol27(6), 1997,12 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278329) 张旭 叶天鸿 孙承波 控制强热源诱导含尘浮射流最佳通风量的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29(3) 1997, 9 张旭 陈文良 于文剑 等 常用供暖散热器对流-辐射放热量比例的实验研究 暖通空调,Vol 24(6)(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四等奖) 1994,12 (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278329) 张旭 王正慧 等 TIEC中传递过程的理论模型及其解析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30(4) 1998, 12 张旭 陈沛霖 A NON-EQUILIBRIUM THERMDYNAMICS MODEL FOR SIMULTANEOUS HEAT & MASS TRANSFER IN FORCED AIR STREAM. Tsinhua HVAC'9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0 张旭 陈沛霖 秦慧敏 空调空气处理中热湿交换的不可逆热力学分析及Lewis数的取值范围的研究 98全国暖通年会论文集 1998,11 张旭 陈沛霖 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近似解析解 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 5. 张旭 陈君红 陈沛霖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的研究全国96暖通空调年会论文集,(年会优秀论文奖)1996, 8 张旭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传递过程的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95年会论文集 1995,10. 张旭 陈沛霖 机械通风冷却塔中传递过程不可逆热力学分析 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6, 5. 谭良才 张旭 大空间浮射流流动规律的数值分析及试验验证 同济大学学报, vol26(6) 1998,12 官燕玲 张旭 大空间中强热源诱导含尘气流控制模型实验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29(3) 1997, 9 谭良才 张旭 沙高原 大空间中强热源诱导含尘气流控制模型实验研究 通风除尘, vol16(2) 1997, 4. 薛卫华 张旭 供暖房间设计计算的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vol30 (4) 1998,12 陈沛霖 张旭 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传递过程解析解及实验验证 暖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8,11,1 沙高原 张旭 谭良才 CO2模拟开敞大空间中瞬态含尘气流的实验研究 通风除尘, vol16(1), 1997, 2. 谭良才 张旭 圆环紊动浮射流流动的数值分析 全国暖通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8,11,1 简瑞民 张旭 沙高原 强热源诱导含尘浮射流的浓度示踪及捕集效率 同济大学学报,vol27, (2) 1999,12 谭良才 张旭 自由紊动圆环浮射流流动规律的研究 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8,5. 薛卫华 张旭 供暖房间热环境参数的实验研究及人体热舒适的模糊分析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0(2)

陕西省优秀学位论文

1.《清代诗歌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独著2.《清代诗歌发展史》(修订本),台湾文津出版社,入选“大陆地区百部文史哲博士论丛”,1994年11月,独著3.《论唐诗繁荣与清诗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独著4.《文艺的“复古”与创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3月,独著5.《唐诗精品附历代诗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主编6.《新选新注唐宋八大家书系·韩愈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97年3月,主编7.《绝妙唐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月,主编8. 十三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主编9. 《〈钦定学政全书〉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作者10.《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独著11.《雁塔圣教序译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两人合注 1.《试论高适的边塞诗》,《理论研究》,1983年第6期,独撰2.《略论〈西游记〉的讽刺艺术》,《理论研究》,1984年第1期,独撰3.《研究古代文学应弄清用典》,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1985年4月9日,独撰4.《释杜诗中的“转愁疾”》,《语文园地》,1986年第9期,独撰5.《军歌与战鼓齐鸣 吟坛共战场并捷——〈怀安诗社诗选〉刍议》,《抗战文艺研究》,1987年第2期,独撰6.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平议——兼及中国旧诗英译中的一些问题》,《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专刊,独撰7.《新诗潮与中国诗歌传统关系的思考》,《求索》,1988年第2期,与导师王昌猷先生合作,第二作者8.《念奴娇·赤壁怀古诠释中的几个问题》,《唐都学刊》,1988年第2期,独撰9.《郑谷诗歌美学观初探》,《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独撰10.《〈西游记〉正面喜剧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独撰11.《论郑燮的诗论及创作》,《学术论丛》,1992年第3期,独撰12.《叶燮的诗歌理论及创作实践》,《唐都学刊》,1992年第2期,独撰13.《郑谷生平事迹考略》,《河北学刊》,1992年第4期,独撰14.《论翁方纲的诗论及诗作》,《江海学刊》,1992年第3期,独撰15.《论晚唐诗坛巨擘郑谷的诗歌创作》,《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独撰16.《论沈德潜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渭南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独撰17.《论赵翼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咸阳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独撰18.《王士祯的“神韵说”及创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独撰19.《龚自珍“个性解放”思想初探》,《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2期,独撰20《袁枚“性灵说”内涵考辩》,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29号,1995年3月出刊,独撰21.《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王孟的诗歌创作》,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0号,1996年3月出刊,独撰22.《试论袁枚的〈新齐谐〉——兼及康乾之际的文言短篇小说创作》,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1号,1997年3月出刊,独撰23.《当代生态学发展与新人文主义思潮》,日本《信州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纪要》第2号,1997年3月出刊,第一作者24.《“异闻”海内勤搜取 笔蘸“精忱”树世型——新刊晚明孤本拟话本小说〈型世言〉探讨》,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2号,1998年3月出刊,独撰25.《论中国当今的通俗文学》,日本《信州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纪要》第4号,1998年3月出刊,第一作者26.《为现代作家立传同样要注意用典》,《文艺报》,1998年7月4日,独撰27.《略谈中国古典诗中的对仗及其形成过程》,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39号,1999年2月出刊,独撰28.《略论郑珍及道咸之际的宋诗运动》,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3号,1999年3月出刊,独撰29.《也谈“会计”溯源》,日本《华风新闻》2000年1月1日,独撰30.《略谈中国唐代时禅宗与文人的诗歌创作》,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40号,2000年2月出刊,独撰31.《近代“诗界革命”与黄遵宪的诗歌创作》,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4号,2000年3月出刊,独撰32.《刘禹锡诗歌创作中的“尚怪”之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独撰33.《王维、贾至、杜甫、岑参“早朝”唱和诗平议》,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41号,2001年2月出刊,独撰34.《试论卢纶的边塞诗》,《运城高专学报》,2001年第2期,独撰35.《由“义”词源的演化略探〈水浒〉的忠义》,《唐都学刊》,2001年第4期,独撰36.《魏源文学主张及诗歌创作刍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独撰37.《唐初诗歌的承传与演进——兼论初唐诗人杨师道》,《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独撰38.《略论元和诗风及刘禹锡的创作》,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42号,2002年2月出刊,独撰39.《钟嵘〈诗品〉论谢诗源出曹植寻绎》,《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独撰40.《苍凉诗史兼心史——关于钱谦益〈投笔集〉的思考》,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2003年8月27日,独撰41.《刘辰翁暮年词作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一作者42.《文学传播学刍议》,《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43.《略论明清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44.《关于中国文学史“重写”的若干思考》,《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独撰45.《清人张问陶诗学理论及创作成就观照》,《复旦学报》,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46.《略论〈西游记〉对〈型世言〉中“神魔”情节的若干影响》,《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独撰47.《略论〈红楼梦〉成书的女性主义创作方略》,《西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48.《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独撰49.《清代科举文献与科举制度的文化观照——以〈钦定学政全书〉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4期,独撰50.《由〈钦定学政全书〉看清前期科举的人才选拔制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独撰51.《立志仍须追稷契 传薪岂必效黄陈》,《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第一作者52.《晚清诗人周福清创作平议》,《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独撰 1.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清代诗歌发展史》,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3年11月颁发2.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论唐诗繁荣与清诗演变》,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5年4月颁发3.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文艺的“复古”与创新》,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7年11月颁发4.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文学编年史》(13卷),陈文新主编,《隋唐五代卷(下)》分卷主编霍有明,中央人民政府2008年2月颁发5.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包公文学及其传播》(李永平博士论文),导师霍有明,陕西省学位委员会2009年3月颁发6.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关于中国文学史“重写”的若干思考——以晚唐五代为中心》,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6月颁发7.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11月颁发8.西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霍有明(唯一),西安市委、市政府2011年9月颁发9.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诗词大赛二等奖,《贺香港回归》《澳门妈祖阁感怀》,霍有明(唯一),北京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活动委员会2007年7月颁发10.中国当代散文大赛一等奖,《千禧金秋忆信州》,霍有明(唯一),中国散文家协会2010年11月颁发

1、博士论文《新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式――分频输电系统的研究》获1999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二获奖者:《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的理论基础及算法研究》,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的理论基础及算法研究》,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电力可靠性评估的关键技术与综合应用》,2002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水电站主接线优化及应用》,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奖技术三等奖;《福建电网可靠性研究,福建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8;《电力系统优化规划》,1992年全国优秀电力科技图书一等奖。 3、共出版著作5本。4、在国内外期刊及国际、国内会议上共发表的文章75篇,其中有5篇被SCI检索,11篇被EI检索,4篇被ISTP检索。论文中本人为第一作者的共21篇,另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篇。

陕西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就目前来说没有发现什么实质性好处。可是就你自己来说能满足你一定的虚荣心,如果你在意的话,你的朋友、室友、同学,在大家都在写论文的多少都会互相问一下情况。而你的优秀怎么说都比及格好听太多。其次,还是能得到一定的成就感。我们专业管理类,学生多老师少,老师们多的带上十个人论文,本科论文含金量真的不高,大部分都是东凑西凑出来的,能稍微看上眼的不过是做些数据分析,在他们看来你的选题和研究方法看一眼就大概知道这是什么水平的文章。但是不管怎样你前期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改稿子也改了不知道多少遍,像我们最后还要排一上午的队去交材料。如果,这个时候你的论文是优秀,你会觉得不枉我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再者,假设你要考研,不管跨不跨专业,如果你的毕业论文跟考研专业有那么一点点的相关也好还是准备期间涉及了一些也好,你能对你考研选的专业有更多的了解。如果你能有更多关于自己的见解,对于复试也是有着一定的帮助。对于部分要考本校本专业的人来说,你的优秀论文让你在你导师那里留了至少是个不坏的印象,如果恰好他的研究方向是你所喜欢的,那么在导师选择上你的起点就比大部分人高了不少

咱们学校给每位同学都发了一本毕业论文小册子,那上面很详细的,估计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平时上课在睡觉吗

没有风险。一般论文对就业没有多大影响。一般情况下,本科毕业论文优秀率很难超过15%,能被评为优秀论文,是对论文本身和作者的一种肯定。论文答辩的时候,同学的去向基本已定,所以即便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能体现的作用也不明显,只能说这是一种荣誉,是对学生论文研究工作的一个肯定。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如果获得优秀毕业论文,会有几百块钱的奖励。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定的统计源期刊,学报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近年来一直在综合类科技期刊和师范院校学报中居于前列。学报现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多次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陕西省十佳学报,连续三次(1989年,1995年,1999年)荣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受到国家教委、教育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司,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厅、新闻出版局等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01期F_1F_0-ATP酶的超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孙润广 【摘要】:通过X衍射晶体学法、荧光标记显微镜法、负染色体电子显微镜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等对F1F0 ATP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发现,在大肠杆菌、叶绿体和牛心线粒体中,F1F0 ATP酶复合体分别由8、9和16种不同的亚基组成.所有F1F0 ATP酶都有类似的结构,球状的F1和F0是由一个中心转轴和一个外围柄连接在一起.其中,中心转轴由γ和ε亚基组成,外围柄由b2(Ⅰ,Ⅱ)和δ亚基组成.在酶的催化过程中,α3β3亚基通过γ亚基与膜上的c亚基环相互作用,驱动ATP合成酶的中心转轴旋转.F1F0 ATP酶利用电化学质子梯度的能量,催化ADP(腺苷二磷酸)和Pi(无机磷酸盐)形成ATP(腺苷三磷酸).

张家港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1.大直径导线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电力建设(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获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多股导线的股线防滑分析 电力建设(全国中文核心期刊)3.铝钢绞制粗导线的几何与力学特性研究 电力建设(全国中文核心期刊)4.基于BP网络的钢芯铝绞线的弹性系数计算 电力建设(全国中文核心期刊)5.用悬臂梁法研究所有梁的变形 2004第四期 力学与实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高校扩招与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一类大截面导线的结构合理性分析 东北电力技术(电力工业部优秀科技期刊)—1400导线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吉林电力9.聚合物粘弹性特性的时变分析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0.基于导线刚度的线形分析与计算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1.关于Pfaffian form方程的可积性定理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2.再论卡氏定理及其应用 1998第二期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3.科氏加速度产生机理的几何分析 2001第二期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4.梁的刚度设计的二因子法 2001第三期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5.浅谈弹性力学中相容方程的推导 天津大学编辑16.研究变形极值的参变量积分法 2000第二期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7.用有限级数法研究梁的变形极值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还有省级刊物ISSN文章多篇。出版著作教材情况1.出版《热能动力工程自学考试指导书》一部 1995 吉林科技出版社2.主编热能动力工程用《理论力学》教材一部 1991 东北电力学院出版获奖情况(按时间先后为序)1. 2000 大直径导线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获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 2004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 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指导教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业委会3. 2004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 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指导教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业委会4. 2006 东北电力大学《材料力学》精品课负责人5. 2007 《吉林省材料力学》精品课第一主研人6. 2003 吉林省优秀课程《工程力学》课程负责人7. 2007 吉林省优秀课程《工程力学》课程负责人8. 2001 吉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第三主研人9. 2001 校“三育人”先进教师10. 1998 校函授优秀教师11. 2002 校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12. 2004 校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13. 2000 校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第三主研人14. 2004 校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主持人15. 1991 参与全国工科学校理论力学试题库研制工作个人独立完成动力学普遍方程、拉格郎日方程两部分的试题命题和哈密顿原理试题的审核工作.该成果被鉴定为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 校优秀课程《材料力学》课程带头人研究立项 1.改革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03吉林省教育厅省级项目主持人(已完成)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推进素质教育 2003 东北电力大学主持人(已完成并获奖)3.力学课群组间的优化整合研究 2005 东北电力大学主持人(已完成)4.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考试改革研究 2002 东北电力大学主持人(已完成)还有学校科研立项、研究生教学改革立项以及参与项目若干

关于印发《张家港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文单位:20040511文号:张政发[2004]58号发布日期:2004-5-11执行日期:2004-5-11 十一、评定的获奖论文由市人民政府颁奖,每次颁奖的奖金额,一等奖为2500元,二等奖为1500元,三等奖为300元。十二、奖项设定和奖金的数额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评奖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审核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安排。十三、一篇论文有多名作者时,奖励主要作者,证书发给前两名作者。十四、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施,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二00四年五月十一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