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陕师大本科优秀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02:50:07

陕师大本科优秀学位论文

陕西高考省排名一万左右为您推荐两所大学和三种专业:

先推荐大学:

1、陕西科技大学,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轻工业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成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8年改隶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2、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位于陕西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推荐比较有前景的专业:

1、会计专业

会计在企业里是一个核心部门,企业的任何账务都得经过会计的手,可想而知会计在企业里永远不会被边缘化。但是想要上升空间,可以考一些相关的证书,比如CPA、ACCA、AICPA等。

2、汽车专业

汽车服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营销及售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护、汽车保险与评估、汽车运输、物流经营等领域就业,从事管理、技术服务、科研等工作。国内汽车服务是新兴行业,属于第三产业,目前市场的发展程度来看,前景还很广阔。

3、高级厨师

厨师,是以烹饪为职业、以烹制菜点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如果能进入世界级餐厅工作,那工资可是按年薪算的。

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厨师职业也不断发展,专职厨师队伍不断扩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1世纪初,世界厨师队伍已发展到数千万人,中国素以烹饪王国著称于世,厨师力量和人数首屈一指。

陕西师范大学新生入学指南考试时间入学手册和军训注意事项陕西师范大学2014级新生入学须知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6万余人(含继续教育毕业生9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甘晖研究员,校长程光旭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工程硕士9个领域)。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4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近66%。专任教师中有教授近400人,副教授680余人,博士生导师293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特聘教授1人,“*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特聘教授10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共5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5个,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陕西省“三五”人才、“三秦学者”“*”等人才工程入选者42人,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入选者3人。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余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900余人,研究生15300余人(其中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7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3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900余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项目(包含10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近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0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183项,教育部项目156项;特别是,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42项(不含单列学科),居全国第12位;出版学术著作529部,发表学术论文6885篇;有108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自然科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5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中央财政技术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1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1项,省部级创新团队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141部,发表学术论文7735篇;37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授权专利395项,其中发明专利334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十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万册、电子图书22000GB。学校还设有博物馆,由妇女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9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4000余人。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有2所孔子学院。

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百年名校、陕西省重点中学、首批陕西省示范高中,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学校、金泰丝路花城学校、奥林匹克花园学校、陕西师范大学曲江第一中学、金泰假日花城学校、大兴新区小学等。

学校是全国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当前,陕西师范大学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新校区都是四人间,老校区不一定,你们历史系照往年的经验,如果你是女生,应该是住四人间,男生可能会住六人间。上床下柜,老校区都是公共水房,四人间有阳台,新校区的每个宿舍有独立卫生间,没有阳台。住宿条件请你放心,你能想到该有的东西,除了空调以外,都有;另外,陕师大是高校里面少有的晚上不断电的学校。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有63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工程硕士9个领域)。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5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8%,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7%。专任教师中有教授近400人,副教授600余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特聘教授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0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青年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陕西省“*”特聘教授20人,陕西省“三秦学者”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计划入选者45人,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等人才计划入选者3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个

陕师大优秀学位论文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计合理,软硬件设施齐全,注重德育。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计合理,软硬件设施齐全,注重德育。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计合理,软硬件设施齐全,注重德育。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计合理,软硬件设施齐全,注重德育。学习氛围很好,环境也很好,同学们老师也都很好,缺点可能就是男女比例吧,是有一些比较大的差距的,我是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我们学校食堂和周边的饭都很好吃。对于师范生来说,学校很不错,社会认可度很高。对普通专业学生来说,学校一般。但无论怎样,还是属于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中的一所,实力还是相对较强的。学校师资力量强大,学生项目多,老师负责,学生学习的状态很不错,我作为一个物理学院的研究生经常带领学生做教具,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但本科生大部分动手能力很差,师范类学校,可能是通病。

陕西高考省排名一万左右为您推荐两所大学和三种专业:

先推荐大学:

1、陕西科技大学,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轻工业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成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8年改隶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2、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位于陕西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推荐比较有前景的专业:

1、会计专业

会计在企业里是一个核心部门,企业的任何账务都得经过会计的手,可想而知会计在企业里永远不会被边缘化。但是想要上升空间,可以考一些相关的证书,比如CPA、ACCA、AICPA等。

2、汽车专业

汽车服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营销及售后服务、汽车检测与维护、汽车保险与评估、汽车运输、物流经营等领域就业,从事管理、技术服务、科研等工作。国内汽车服务是新兴行业,属于第三产业,目前市场的发展程度来看,前景还很广阔。

3、高级厨师

厨师,是以烹饪为职业、以烹制菜点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如果能进入世界级餐厅工作,那工资可是按年薪算的。

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厨师职业也不断发展,专职厨师队伍不断扩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1世纪初,世界厨师队伍已发展到数千万人,中国素以烹饪王国著称于世,厨师力量和人数首屈一指。

我觉得陕西师范大学特别好,一流大学。

陕西高考省排名一万左右推荐上延边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专业可以报读热门的专业。

1、延边大学

学校有7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专业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省级精品课程。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2项。

2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2、新疆师范大学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自治区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科13个,已形成包括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生教育、预科教育、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3、石河子大学

截至2020年4月,学习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

4、青海民族大学

学校有13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校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省级重点学科:法学、公共管理、中国民族史、汉语言文学、化学、药学、数学、政治学等

专业硕士学位点: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金融硕士、会计硕士

5、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省级一流学科(A类高峰学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云南省级一流学科(B类高峰学科):康复医学(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地方高发疾病防治(优势特色研究方向)、重大疾病防治的天然药物药理(优势特色研究方向)

云南省级一流学科(A类高原学科):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

华中师范大学优秀本科学位论文

吴毅、陈颀:《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社会学研究》(A类权威)2015年5期。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目标与可能路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陈颀、吴毅:《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社会》(B类权威)2014年1期。《“地根政治”:揭示农地制度新变革的真问题》,《北京日报》2013年8月19日。吴帆、吴毅:《整风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湖北大冶县矿山公社为例》,《开放时代》(B类期刊)2013年2期。吴毅、陈颀:《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社会学研究》(A类权威)2012年6期。吴帆、吴毅、杨蓓:《意识形态与发展进路:农业合作化运动再反思》,《天津社会科学》(B类期刊)2012年1期。杨蓓,吴毅:《人民公社:现代乌托邦的追求与受挫》,《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吴毅、吴帆:《结构化选择: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再思考》、《开放时代》(B类期刊)2011年4期。吴毅、吴帆:《传统的翻转与再翻转——新区土改中农民土地心态的建构与历史逻辑》,《开放时代》(B类期刊)2010年3期。吴帆、吴毅:《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与特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理想抑或常态:农地配置探索的世纪之摆——理解20世纪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史的一个视角》,《社会学研究》(A类权威)2009年第3期。吴毅等:Twenty Years of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The Rise and Fall of a Public Academic Movement,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Fall 2008 Vol. 41 No. 01.(SSCI)。吴毅等:The Path and Subject of Rural Governance Studies: A Response to Ying Xing's Critique,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Fall 2008 Vol. 41 No. 01.(SSCI)。《权威民主化: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中国改革报》2008年11月17日。《治道的变革——也谈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权建设》,《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9期。《从革命走向革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5期。《“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A类权威)2007年第5期。《迎检的游戏——乡镇调查手记》,《读书》2007年第6期。《何以个案 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质问》,《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吴毅、李德瑞:《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开放时代》(B类期刊)2007年第2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载。《局促的改革空间——一个学者眼中的乡镇机构改革》,《南风窗》2005年5月(上半月刊),该文为《南风窗》对吴毅的专访。吴毅等:《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兼答应星先生的批评》,《开放时代》(B类权威)2005年4期。《最后的征收》,《读书》2005年5期。 《农村政治研究:缘自何方,前路何在》,《开放时代》(B类权威)2005年2期。《“诱民致富”与“政府致负”》,《读书》2005年1期。《对农地征用中政府与农民争利现象的两点思考》,《上海行政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催收与拖欠》,《天涯》2004年5期。《乡村的权力承包》,《天涯》2004年5期。《法的正义抑或情的入理》,《天涯》2004年5期。《不同语境下的乡村关系》,《探索与争鸣》,2004年9期。《农地征用中基层政府的角色》,《读书》2004年7期。《农民“种房”与弱者的反“制”》,《书城》,2004年5期。《税费改革中乡村利益张力下的村级财务困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杨震林、吴毅:《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中州学刊》2004年1期。吴毅、杨震林:《道中“道”:一个村庄公共品供给案例的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期。《宗族权威的变异与经纪模式的消解》,《文史哲》2003年4期。《从革命到后革命:一个村庄政治运动的历史轨迹》,《学习与探索》2003年2期。《记述村庄的政治》,《读书》2003年3期。 《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管理世界》(A类权威)2002年11期。《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缺失治理资源的乡村权威与税费征收中的干群博弈》,《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4期。《公共空间》,《浙江学刊》,2002年2期。吴毅、杨震林、王亚柯:《村民自治中“村委会自治”现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学海》2002年1期。徐勇、吴毅、贺雪峰等:《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浙江学刊》2002年1期。《无政治村庄》,《浙江学刊》2002年1期。《“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开放时代》(B类权威)2001年12期。贺雪峰、吴毅、仝志辉:《村庄选举研究:眺望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窗口》,《江海学刊》2001年1期。吴毅、贺雪峰:《村治研究论纲——对村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尝试性揭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3期。《新规则是如何演绎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冬季卷(国际性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与评论中文期刊)。吴淼、吴毅:《村民自治:理论资源和运作绩教》,《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4期。《制度与国家: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政治透视》,《天津社会科学》(B类权威)1999年3期。《制度引入与精英主导:民主选举规则在村落场域的演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2期。《村民自治的成长:国家进入与社区内生》,《政治学研究》(A类权威)1998年3期。《村治中的政治人——对一个村庄村民公共参与和公共意识的分析》,《战略与管理》1998年1期。《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天津社会科学》(B类权威)1997年5期,《新华文摘》1997年12期全文转载。《农村衰败与晚清现代化的受挫》,《天津社会科学》(B类权威)1996年3期。被《新华文摘》1996年5期部分转载。《跨世纪的课题: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1期。《跨世纪的课题:中国农村的协调发展》,《社会科学报》1995年12月14日。《社会政治取向与政治稳定关系的结构分析》,《政治与法律》1995年4期。徐勇、吴毅:《地区发展非均衡性的政治影响分析》,《学习与探索》1994年3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环境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与制约》,《重庆社会科学》1993年3期。《试论我国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制约因素》,《社会主义研究》1992年4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教学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1年5期。《发展我国城市的正确方针》,《城市开发》1991年5期。《论城市发展的历史机会》,《城市科学》1991年3期。《从日本的国策看其对华北的渗透》,《重庆史学》1989年2期。

没有希望。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中师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网络本科毕业论文拿到70分是没有希望拿学位的,因为这个分数是不可以提出申请学位的。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占地面积160余万平方米,藏书300余万册;设有28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75个本科专业。

陕西省优秀学位论文

1.《清代诗歌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独著2.《清代诗歌发展史》(修订本),台湾文津出版社,入选“大陆地区百部文史哲博士论丛”,1994年11月,独著3.《论唐诗繁荣与清诗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独著4.《文艺的“复古”与创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3月,独著5.《唐诗精品附历代诗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主编6.《新选新注唐宋八大家书系·韩愈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97年3月,主编7.《绝妙唐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月,主编8. 十三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主编9. 《〈钦定学政全书〉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作者10.《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独著11.《雁塔圣教序译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两人合注 1.《试论高适的边塞诗》,《理论研究》,1983年第6期,独撰2.《略论〈西游记〉的讽刺艺术》,《理论研究》,1984年第1期,独撰3.《研究古代文学应弄清用典》,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1985年4月9日,独撰4.《释杜诗中的“转愁疾”》,《语文园地》,1986年第9期,独撰5.《军歌与战鼓齐鸣 吟坛共战场并捷——〈怀安诗社诗选〉刍议》,《抗战文艺研究》,1987年第2期,独撰6.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平议——兼及中国旧诗英译中的一些问题》,《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专刊,独撰7.《新诗潮与中国诗歌传统关系的思考》,《求索》,1988年第2期,与导师王昌猷先生合作,第二作者8.《念奴娇·赤壁怀古诠释中的几个问题》,《唐都学刊》,1988年第2期,独撰9.《郑谷诗歌美学观初探》,《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独撰10.《〈西游记〉正面喜剧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独撰11.《论郑燮的诗论及创作》,《学术论丛》,1992年第3期,独撰12.《叶燮的诗歌理论及创作实践》,《唐都学刊》,1992年第2期,独撰13.《郑谷生平事迹考略》,《河北学刊》,1992年第4期,独撰14.《论翁方纲的诗论及诗作》,《江海学刊》,1992年第3期,独撰15.《论晚唐诗坛巨擘郑谷的诗歌创作》,《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独撰16.《论沈德潜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渭南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独撰17.《论赵翼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咸阳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独撰18.《王士祯的“神韵说”及创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独撰19.《龚自珍“个性解放”思想初探》,《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2期,独撰20《袁枚“性灵说”内涵考辩》,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29号,1995年3月出刊,独撰21.《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与王孟的诗歌创作》,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0号,1996年3月出刊,独撰22.《试论袁枚的〈新齐谐〉——兼及康乾之际的文言短篇小说创作》,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1号,1997年3月出刊,独撰23.《当代生态学发展与新人文主义思潮》,日本《信州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纪要》第2号,1997年3月出刊,第一作者24.《“异闻”海内勤搜取 笔蘸“精忱”树世型——新刊晚明孤本拟话本小说〈型世言〉探讨》,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2号,1998年3月出刊,独撰25.《论中国当今的通俗文学》,日本《信州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纪要》第4号,1998年3月出刊,第一作者26.《为现代作家立传同样要注意用典》,《文艺报》,1998年7月4日,独撰27.《略谈中国古典诗中的对仗及其形成过程》,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39号,1999年2月出刊,独撰28.《略论郑珍及道咸之际的宋诗运动》,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3号,1999年3月出刊,独撰29.《也谈“会计”溯源》,日本《华风新闻》2000年1月1日,独撰30.《略谈中国唐代时禅宗与文人的诗歌创作》,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40号,2000年2月出刊,独撰31.《近代“诗界革命”与黄遵宪的诗歌创作》,日本国立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34号,2000年3月出刊,独撰32.《刘禹锡诗歌创作中的“尚怪”之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独撰33.《王维、贾至、杜甫、岑参“早朝”唱和诗平议》,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41号,2001年2月出刊,独撰34.《试论卢纶的边塞诗》,《运城高专学报》,2001年第2期,独撰35.《由“义”词源的演化略探〈水浒〉的忠义》,《唐都学刊》,2001年第4期,独撰36.《魏源文学主张及诗歌创作刍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独撰37.《唐初诗歌的承传与演进——兼论初唐诗人杨师道》,《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独撰38.《略论元和诗风及刘禹锡的创作》,日本东京论说资料保存会《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42号,2002年2月出刊,独撰39.《钟嵘〈诗品〉论谢诗源出曹植寻绎》,《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独撰40.《苍凉诗史兼心史——关于钱谦益〈投笔集〉的思考》,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2003年8月27日,独撰41.《刘辰翁暮年词作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一作者42.《文学传播学刍议》,《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43.《略论明清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44.《关于中国文学史“重写”的若干思考》,《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独撰45.《清人张问陶诗学理论及创作成就观照》,《复旦学报》,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46.《略论〈西游记〉对〈型世言〉中“神魔”情节的若干影响》,《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独撰47.《略论〈红楼梦〉成书的女性主义创作方略》,《西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48.《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独撰49.《清代科举文献与科举制度的文化观照——以〈钦定学政全书〉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4期,独撰50.《由〈钦定学政全书〉看清前期科举的人才选拔制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独撰51.《立志仍须追稷契 传薪岂必效黄陈》,《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第一作者52.《晚清诗人周福清创作平议》,《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独撰 1.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清代诗歌发展史》,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3年11月颁发2.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论唐诗繁荣与清诗演变》,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5年4月颁发3.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文艺的“复古”与创新》,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7年11月颁发4.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文学编年史》(13卷),陈文新主编,《隋唐五代卷(下)》分卷主编霍有明,中央人民政府2008年2月颁发5.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包公文学及其传播》(李永平博士论文),导师霍有明,陕西省学位委员会2009年3月颁发6.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关于中国文学史“重写”的若干思考——以晚唐五代为中心》,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6月颁发7.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霍有明(唯一),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11月颁发8.西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霍有明(唯一),西安市委、市政府2011年9月颁发9.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诗词大赛二等奖,《贺香港回归》《澳门妈祖阁感怀》,霍有明(唯一),北京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活动委员会2007年7月颁发10.中国当代散文大赛一等奖,《千禧金秋忆信州》,霍有明(唯一),中国散文家协会2010年11月颁发

1、博士论文《新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式――分频输电系统的研究》获1999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二获奖者:《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的理论基础及算法研究》,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的理论基础及算法研究》,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电力可靠性评估的关键技术与综合应用》,2002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水电站主接线优化及应用》,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奖技术三等奖;《福建电网可靠性研究,福建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8;《电力系统优化规划》,1992年全国优秀电力科技图书一等奖。 3、共出版著作5本。4、在国内外期刊及国际、国内会议上共发表的文章75篇,其中有5篇被SCI检索,11篇被EI检索,4篇被ISTP检索。论文中本人为第一作者的共21篇,另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篇。

烟台大学本科优秀学位论文

算。根据查询烟台大学学校官网显示:此学校的毕业论文是算绩点的,烟台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烟台,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管理跟电子,管理系是我们学校第一大系,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是我们学校第二大系。 我本人是文经电子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我个人感觉电子系领导班子的精神气质很好,很有潜力。管理系简介: 管理系拥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本专科共八个热门专业,目前在校生近三千余人,占全院三分之一。管理系始终秉承着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宽广的舞台。在学校,我系举办各类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能力,先后主办承办了财经知识大赛、辩论赛、学生会常委直选等比赛活动,充分展示了我系学生风采。在今年我系的专升本考试中,我系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顺利升入本科院校。今年的毕业生中有一部分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还有考入北京税务局、天津海关等国家机关的优秀毕业生。在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心下,管理系的明天会将越来越美好。主要专业简介: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培养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各种财务,会计审计方法,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研究所,经济管理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从事财务,会计,审计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财会人才。主要课程: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成本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高级财务会计,西方财务会计,企业税务会计,外商投资企业会计,管理会计,证券市场。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培养既懂得经济,又懂得技术,系统掌握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手段,能从事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主要课程:管理科学,企业经营战略,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学,国际贸易与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学,运筹学等。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营销,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消费心理学,生产及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销售管理,市场实务,销售策划,市场营销战略,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城市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及其他组织从事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国际贸易与金融,市场学,会计学,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行政管理,地区经济,城市规划,电子商务等。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简介: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简介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等三个专科专业。现在读学生共1698人,其中在读本科生1062人,在读专科生636人。系主任由烟台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计算机工学博士 武秀川 老师担任。依托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和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及本系专任教师,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师资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共78人,70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19人,在读博士12人。具有高级职称人数为41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0人,讲师29人,助教8人。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系教学质量优秀,多门课程为校级优秀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显著,在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竟赛、嵌入式系统设计竟赛、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竟赛以及各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竟赛中多次取得骄人成绩。2005年以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竟赛中共获得山东省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七项,通信工程专业的董承志、孙亚磊、徐占波三位同学组成的竞赛组获得2007年全国二等奖。我院在首次组队参加的2008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我系派出的3支参赛队全部获得山东省一等奖,这一成绩在山东省各高校中位居前列。在2008年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竞赛中,由我系学生组成的三支参赛队分别获山东省三等奖。近年来,有多篇本科毕业设计或论文获烟台大学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和认同,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影响力。考研率不断提升,2008届毕业生共有22名同学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的多名同学考取了全国211高校和重点高校如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本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周圣川同学以383分的高分获得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学院全体考生的第一名被录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何达因同学则顺利考取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生。2009年本系共有80名同学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有35名同学达到各类地区的研究生招收录取分数线,多名同学已被北京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重庆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录取。在学院各部门和本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专科教学水平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专升本录取比例逐年提高,在2009年的专升本考试中,本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的录取比例分别达到了、和%。多年来,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教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发表各类核心专业期刊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出版教材20余部。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建立了较好的实践与实训环境与平台。目前设有计算机网络、EDA、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微机接口、DSP数字信号处理、PLC、操作系统等多个实验室,计算中心具有600余台高配置的pc机。还建有烟台软件园加中软件与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烟台市信息中心实习基地、华东电子实习基地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实训环境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提供了优良、丰富和完善的环境和条件。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制 四年,授予 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工程实践或计算机应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 计算机导论、电路原理、离散数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微型计算机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自动化专业: 学制 四年,授予 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备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工程、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科学研究、系统设计与技术开发、工程组织与企业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基础、电路分析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软件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自动检测技术、过程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 四年,授予 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经济、科技、文化、工程、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使学生具备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测量技术、EDA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基础等。通信工程专业:学制 四年,授予 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理论与编码、信息安全基础、通信原理等。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制 三年本专业将面向信息产业及其服务业和与社会信息化有关的领域,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一定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地计算机操作、应用与维护能力,能从事软件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组网与Web开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学制 三年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与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基本技术,能在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通信技术专业:学制 三年本专业培养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法制观念强,思想品质好,劳动观念强,基础知识足够,专业知识扎实,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对现代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及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进行制造、应用和维护的高等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最主要看你喜欢什么专业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