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毕业论文琵琶曲春雨

发布时间:2024-07-06 18:59:42

毕业论文琵琶曲春雨

你说的是 2353 那段吗?指法是“中大食大”中指 大指 食指 大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春雨话题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看惯了人世间的各种汹涛,各种雄壮,我觉得雨才是世间最完美的景色,更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带走世间的污秽。因而,我喜欢观雨。

小时候听奶奶说,雨是天上来的使者。于是我愣愣地仰望天空,望着那些使者满怀柔情地轻吻大地。但令我悲哀的是,雨落在地上,便再也不见了雨的踪迹。奶奶叫我不要悲哀,雨只是化作水带着世间秽物离开了。当时的我虽然不懂奶奶的话,但我却从此珍惜每一次看雨的机会。

而如今我长大了,我才明白了奶奶的话,和雨的使命。

那是入秋的第一天,天空中飘起蒙蒙细雨,雨不大但却很密,我走在路上仰望着天空,什么都没变,灰色的云衬着无色的雨。雨轻柔地滴下,流过皮肤,流过了心灵,流过心中最完美的自留地,瞬时,我有一种解脱感,随着雨水从指尖滑落,如一次长吻的结束,雨带走了我的痛苦、不满、欲望、嫉妒和贪婪。任何失利、创伤、挫折和失落在一瞬流逝不见。我如初生的婴儿,用至纯至洁的心灵来理解这女神的赠礼,轻轻地、真实地感受到最纯净的自我。

理解完雨的洗礼,我注视着从指尖滴落的雨水流进了阴沟,随着秽物流出了我的视线。

我喜欢观雨,不仅仅是因为他带给了一个真实的我,更是因为它为人洗礼,却甘心化作秽物,离开人们的视线。造物主造雨,不!造这些爱的使者,正是想让人们像他们一样,无私的奉献,不求回报。

窗啪啪作响,

我抬起头,望着窗外,又下雨了

春雨,永远是那样的温柔,那样的细腻,就像一匹最柔软、最舒适的丝绸一样。

伴着一声轰然作响的春雷,紧密而轻柔的春雨也随之而来。我认为,春雨是彩色的。你瞧,它落在朵朵花苞上,花儿们就争先恐后地绽开了红扑扑的笑颜;它抚摸着刚刚萌芽的小草,广阔的草原在那一刻,换上了充满希望的绿色;它轻吻着泥土,大地在那一瞬间,变得生机勃勃……你说春雨神奇么?

你听,丝丝雨点在演奏美妙的乐曲,“沙沙沙”那是摇铃的声音,“嗒嗒嗒”那是架子鼓被敲响。纤细的柳树来了兴致,扭动着腰肢,舞动“秀发”。小草小花迫不及待地舒展身姿,雨中弥漫着快乐的气息。

春雨不像夏雨般疯狂,也不似秋雨般冰凉,它永远是带着温暖的微风,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它像绣花针那样细,像牛毛那样密,也许它就是天上派下执行任务的天使,滋润着冰封的大地,给予我们清凉的水源。

我径直走到雨下,用双手接住细柔的春雨,低下头,轻轻一抿,雨点湿润了我的舌头,这清凉的触感化解了我口中的干燥,一股清香在口中开始蔓延,包含着阵阵甜蜜蜜的花粉,这感觉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春雨滴在小河上,推开了一层层冰纱,让小河重获自由,它们在一起开心地笑着、闹着。雨点儿在杏树周围活跃地跳动,密密麻麻,不留一点空隙,为杏树蒙上一层薄薄的轻纱,为它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雨渐渐停了,太阳从白云后面跑出来。在春雨的滋润下,整个大地更加生机,更加艳丽。春雨啊,感谢你对万物的奉献!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昨天晚上,这“油”好似仙界中的甘露,轻轻地撒向大地。昨天晚上,一阵“沙沙”声传入我的耳朵,我不禁感到好奇,赶忙来到窗户边,“呀,下雨了!”虽然这场雨下在晚上,但是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那漆黑如墨的夜,而是大地一片葱绿的景色。

沙沙的雨声让小鸟喳喳叫;沙沙的雨声让花儿露花苞;沙沙的雨声让小草出头笑;沙沙的雨声像是在给大地洗澡。一切生命都被这场雨叫醒!小鸟喳喳叫,俗话说“以鸟鸣春”,我如今是彻底领悟了;迎春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迎着春雨,含苞欲放;小草的嫩芽让大地充满生机;柳树嫩绿的嫩芽,好像长出了了长长的秀发,有时微风一吹,她就把头发甩一甩,把绿叶的清香带给我们。!

我仿佛看见迎春花在向我们招手,丁香花在向我问好。春天是那样美好!

清晨我来到室外,深深地吸了一口空气;啊!一股泥土的湿润芳香扑面而来真是沁人心脾。小草和树叶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雨滴。微风吹来雨滴像珍珠一样在叶子上滚来滚去,美丽及了。风婆婆轻盈地飘过大江南北,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一层薄雾给大地蒙上一层轻轻的纱。在雨水滋润下;竹笋露笑脸,带着露珠钻出地面;遍地的野花也吐出花苞,在这美好的春风里,小朋友门在草地上嬉戏玩耍……这一切都让我赞叹不已!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珍惜春天,珍惜每分每秒。

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场雨让春天充满新意,让大自然充满生机!

夏天是喧闹的,因为有雨落在五颜六色的伞上发出的噼啪声;秋天是寒冷的,雨又会让空气更加冰凉;冬天是安静的,因为雨已不再欢乐,而变成了雪花在大地上沉睡了。

然而,有时看过在春天的毛毛雨中打着伞的人们?这样轻盈的雨滴落在脸上,如同温柔的手,然后在这湿润里每一个毛孔都张开肆无忌惮的享受着水的气息。大人们趁此机会在雨中散步,不断的闲聊声像春雨一样带来快乐;孩子们不会慌张,他们欢快的叫着,嚷着。再看看,哪朵花儿不昂起头接收这馈赠,这温柔的抚摸;哪棵草儿不轻轻摆动叶片表示感恩。其实,春雨中,“绿肥了,红也不会瘦”。那苍老的树干在暴雨中低下头去,雨压得它喘不过气,“吱吱”的叫唤着,可春雨中,它却挺直了躯干,摇动着树叶,发出欢快的“簌簌”声。春雨是温柔的,所以,春天是快乐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看那夏天的雨,是多么的心高气傲,总爱一群群的打在地上,仿佛向人们宣告“我来了”。若是人们不理会,便让江水将那堤坝冲毁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却只能换来人们的厌恶;而春雨则不同,它的到来无需说明。只是悄悄地落在需要它的地方,不惊扰任何人的梦,是一个充满爱的母亲。到第二天,人们自然的发现了藏在花瓣中、睡在草叶上的她。

其实,春雨并非无声,夜晚未睡的植物总会摆动叶片向她问好,这便是给春雨的回报。在春天,每个有雨的晚上都将有一首歌,你听懂了吗?

春雨,如春天的柳絮,轻柔,无声。

雨,给了百姓福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给了诗人灵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给了儿童欢悦,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我爱下雨天,尤爱春雨。也许是缘于春雨贵如油吧!春天来了,春雨光临,小草冒尖、枝条发芽、百花吐蕊。绿了眼帘,绿了情绪,绿了春天的畅想。

不经意间,牛毛般的细丝悄然沾湿了人们的发丝,晶亮的雨滴儿似颗颗细碎的珍珠,在发梢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下雨了!毛毛细雨从天上飞下,缠缠绵绵像朦胧的雾,湿了房屋,润了万物。滴滴答答的雨声和唧唧喳喳的鸟鸣声在天空交响,仿佛是一曲欢快的歌儿。听小雨的声音,淅淅沥沥,像一位良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述一个动听的故事。渐渐地,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的砸下来,打在遮阳板上,像紧锣;弹在树枝上,是完美的琴声;滴在璃里瓦上,是掌声。叮叮咚咚,瓢泼大雨落在地上,溅起无数朵不停怒放的花儿。

过了一会儿,雨又小了起来,一丝丝时断时续的雨线,从天上飘落下来。点点晶莹的雨珠、条条倾斜的雨线,发出哗哗啦啦的声音。竹笋听到了,于是它奋力的往上钻,想看

一看这幅春天的画卷;柳树听到了,于是它便吐出了淡绿的嫩芽,准备迎接春天;花儿也听见了,于是它绽开了艳丽的花朵,张望这色彩斑斓的春季花儿的芬芳、泥土的清香、万物的苏醒,到处都有春雨的足迹。

好美的雨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滋润了大地,养育了万物,可自我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听!雨淅淅沥沥,这是春雨滋润万物的声音。

外面下着小雨,空气里混杂着雨和泥土的气息,春雨不比夏雨的热情,不比冬雨的冷漠,只带着它自己独有的柔情,仿佛世间所有疑难都被它融化,消散。

今天的我如以前一样在学校,家和补习班三者之间辗转,这不又要去补习了,匆匆忙忙背起书包,踏上“征途”。看时间快到了便一路狂奔,到了已经是气喘吁吁,头发被蒙蒙小雨沾湿了带着雨气。我深呼吸了一口,恢复心情,忐忑地打开门,悄悄地探出头“没有老师安全”我心想。

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下,不久后老师来了还有一个新同学,她好像很害羞一直低下头把玩着手指,老师让她随意坐,她张望了一下,坐在了我的旁边。

老师让我们拿出记概念的本子,我翻了翻书包,没有,再仔细翻翻还是没有,我开始慌了,怎么没有呢!一定是我夹在哪个书里了,书一本本地翻过了希望渐渐消失,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窜。

我努力回想自己最后一次看到本子,在哪里,一次又一次地不死心地翻找,却是一次又一次失望,心剧烈地跳着,我不敢想要是老师知道我没有带概念的表情。感觉整个人都被一股寒气包围。

手心里冷汗直冒,心也越呆越慌。“拿个本子先应付一下吧。”一个细如蚊子的声音响起,我愣了一下抬起埋在书包里的头,转身看,她微笑回应,片刻后才回过神来“哦”我拿出了一个和概念本一模一样的本子,应付一下,我偷偷看了看她,有些结巴“谢谢……谢谢。”她同样微笑回复。

好在应付过去这悬着的心也被放下来了,外面的雨似乎下大了淅淅沥沥的雨落在地上屋顶上树上更落在了我的心中,使那慌乱有干涸的心得以滋润。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也是个滋润心灵的季节,而春雨更是柔情,温暖。

春天的风吹走了大片大片的阴暗的云层,带来了蔚蓝的天空,太阳驱赶走了寒冬,坚冰开始融化了,春天展开欢乐的翅膀飞回来了,田野开始变绿了,树木也开始膨胀树芽,鸟儿唱出美妙的歌声。

早上,天空云彩忽然多了起来,不久,远处传来了阵阵阴沉的隆隆声,仿佛有人在远方敲鼓,乌云开始慢慢堆积,天空阴沉下来,“鼓声”阵阵,一抹亮色划过天空,是打雷了,这早春的天气居然打雷了,天空开始弥漫着轻雾,一阵一阵的,地面传出了唦唦的声音,轻轻地,轻轻地,宛如春蚕在咀嚼桑叶一样,是下雨了啊。

又起风了,这些薄雾啊,如同少女手中飞舞的轻纱,不停地变幻着各种形状,在风中涌动着;那些雨丝,就像一张细密的网,从天空罩向大地,吹落在脸上,一片的清凉。都说春雨贵如油,我看春雨它就是油啊!干渴了几个月的树木呀,花草呀,田野里的庄稼呀都张开了口,大口大口的吸吮着这及时的雨露,吐出胸中的郁闷,化作清新的空气,融入这雨丝之中。这就是那润如酥的春雨呀!地面开始起雾了,漫步在如梦似幻的烟柳之间,我不由得痴了!

雨过天晴,整个天地好像都被洗涤了一遍,田野翠绿翠绿的,像翡翠雕琢的一样,嫩黄的迎春花绽开笑颜,站在枝头挥舞着手臂,柳条随风轻舞,宛如婀娜多姿的少女一样,哪些枯败的树木枝条也焕发出春的光彩,一扫那颓败的冬的景象,显现出勃勃生机,小小的花苞正在孕育,花的海洋就要到来了。

桃花红了,杏花开了,春雨又来了,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春雨,而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杏花雨啊!在拂动的杨柳之间,听那如丝的细雨悄然的滋润着大地,你能听到它在轻声的述说吗?

我醉了,原来,春天就在你我的心间!

早晨,我推开窗子,望见窗外白茫茫的一片,天空就像一个大棉被,笼罩着我们。远处,一座座被云雾遮挡的楼房,若隐若现,就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仔细一看,噢,原先下雨啦。我连忙跑下楼,来到小区的喷水池旁,只见春雨像绵丝一样细细的.。春雨落到水里就溶化了,没有激起一丝的涟漪,若不仔细看,还感不到在下雨呢!这时,春雨落在了我的脸庞,我感到一阵凉丝丝的,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庞,把我脸上的寒意全给带走了。

春雨姐姐最先轻轻地叩响了花丛里小草的大门。他探探头、揉揉眼、伸伸懒腰,东看看、西瞧瞧,想:原先是春雨姐姐来了呀!我要好好报答她,好好长大,不要辜负春雨姐姐的一片好心。小草又唤醒了不知名的小野花。小野花的花瓣是粉红色的,一层层的叠在一齐,平展开来,摸上去像丝绸一样平滑,在春雨的滋润下,湿漉漉的。雨水凝成了一颗雨珠,在花瓣上嬉戏,仿佛一颗珍珠在红丝绒的印衬下,发出了淡淡的红晕。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呀。

转头向河边的柳树望去,堤旁的柳树那长长的枝条,在春风的帮忙下,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雨雾中醉得直摇晃。走近细看,有些细叶在开始变绿了。这时,我发现柳树开出了一朵朵小黄花,像毛毛虫一样。我忽然想起一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突然,一阵“唧唧”鸣叫打破了原有的宁静。我回头看去,只见几只麻雀轻柔地掠过了我的头顶,它们在一棵树上盘旋了几圈,最后停在了我身旁的这棵树上,让春雨滴湿了整个身子,就像在用春雨洗澡。

阿,春雨中的景色真美呀!

游岳麓山时,乌云在刹那间笼罩了天空——要下雨了。我加快了脚步,赶紧去爱晚亭避雨。

“唦唦,唦唦”,刚走进爱晚亭,雨便倾盆而下。这时,山间的绿被雨水冲淡了,变得更浅了。在山涧流动的雨水汇集成一条“雨水溪”,犹如在这幅本来美丽的山水画上添了几丝墨迹,这几笔拿捏得恰到好处,使水更清了,使山更绿了,让这幅画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了。

雨落下来,落在爱晚亭上。雨水随着亭檐滴落在地面。“丁冬丁冬”,声音是那么清脆、响亮,让人神迷心醉。眼前本来平静的湖面,被春雨一折腾,变得波光粼粼了。很明显,春雨是个调皮的孩子,那本来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他踩碎的吗?

绿油油的树叶上,有着几滴小水珠。小水珠顺着低垂的叶片缓缓滑下,但在叶尖上停住了。小水珠似乎在努力挣扎,试图不让自己掉落。但是,它还是无法再坚持下去,终于掉落在湖面上,融入了那片碧蓝。雨拍打着树叶“哒哒”作响,树枝则随着春雨拍打出的节奏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我被这迷人的景象吸引了,不顾时间的存在,好像心也随着它们舞蹈着。

人们陆续来到爱晚亭,而我却不顾一切来到雨中,投入春雨的怀抱。也许,这就是春雨的迷人所在。我踩着地面上的水,“啪、啪”,溅起了一片片水花。我仰起头,雨水流进我的眼睛里、耳朵里、鼻子里。人们在爱晚亭中避雨,而我却在雨中穿梭,在雨中玩耍,在雨中奔跑,在雨中嬉戏。

人们喜爱雨,孩子们在雨中嬉戏,农民伯伯用雨水灌溉农田。雨的价值在这里得到升华。

渐渐地,雨停了。“滴答、滴答”,仿佛是春雨越来越远的脚步声。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个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所倾注,有的人喜爱花卉;有的人喜爱江河;而有的人喜爱太空……而我却对春雨情有独钟。

雨,是春天的使者。记忆里的春季没有什么好天气,雨会不知不觉地洒下来,漫天的琳琳漓漓,似乎有一点重量。微风拂过,便斜斜地轻扬,给恰然复苏的万物蒙上一层轻纱。在春雨的洗涤下,墙下的小草,抬起了微笑的脸庞;枯萎的花朵,再度绽放美丽的笑容;无精打采的老榕树,又闪烁着生命的喜悦;远山在朦胧的雨中多了一分妩媚;小溪的涟漪的荡漾中显得分外清澈。雨里带了些空净清新的气息,有点儿像薄荷的清香,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腥气,毕竟是春天了。雨,更是女性,她在人家的房上、屋顶上、草木的绿叶上、花瓣上,跳起轻盈的舞蹈,重复倾诉水的柔情。 春雨淅淅沥沥,如丝如缕地飘荡在田野上,滋润着嫩绿的麦苗。 春雨霏霏,雨雾弥漫,千万条因私,荡漾在半空中,恰似穿成的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着一切。活泼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梭,想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雨帘…… 春雨绵绵,洒落在柳树的叶子上,沙沙沙,像妙龄少女轻轻抚弄琴弦,又像蚕宝宝在吞食桑叶…… 春雨潇潇,小雨珠飘落在桃花那美丽的花瓣上,滚动着,犹如千万颗闪烁着五颜六色光彩的珍珠。 春雨淅淅沥沥,你是春姑娘的使者,你伴随着春姑娘一起来到大地,滋润嫩绿的麦苗,拥抱涓涓的小溪,散发泥土的芳,给大地带来一片繁荣之景。

有人说:“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而我却要说:“不经春雨,哪有世间的繁荣之景?”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从天上来到人间,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在楼房周围弥漫着层层薄雾,在雨中静默着。

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和着雨滴的节奏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在古朴曲调的美之中,谓情的韵味悠悠,恬静清逸,似听到雨滴迸溅在石子上的灵动,为我们展示了一番清悠、美妙的风景。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

春雨没有夏日雨的急、泼辣,却比夏雨多几分文静、温柔;没有秋日雨的成熟、阅尽沧桑,却有着少女的单纯、羞涩。

夏日的雨,不曾停歇,大嫂般的忙碌;秋日的雨,不曾落寞,在绘制绚丽的秋之图。而春日的雨呢?她还如孩子一样,到处玩闹,这儿停停,那儿走走,好不自由!偶尔她也会化化妆,把鲜花插在头上,到河塘的水面照一照自己美妙的身姿。

春天过去了,春雨也玩累了。不过她可闲不住,等第二年春天,又会少女般姗姗而来。

沙沙沙,沙沙沙&&柔丽清新的旋律,温情脉脉的音乐语言,廪人遐想的意境,犹如潺潺的清泉,融入大地,融入春天,融入每一个人的心中。这,就是春雨,我喜欢这丝丝春雨! 轻轻的细雨它飞洒向大地。快看!地面上已是清亮亮的一片,浅浅的倒映出人的身影。当雨水滴到小河中时,水面便泛起一圈一圈的淡淡的涟漪,随后便慢慢地荡漾开去。 又是一阵微风吹来,它把雨帘吹斜了,雨珠飞快地向小草奔去,小草在风中轻轻地摇动,雨珠顶着它那纤柔的腰肢滑落下来,滴入了泥土,便再也寻找不到了! 春雨弟弟又向花儿飞去,沙沙沙,沙沙沙&&这一定是它在唱春天的歌谣。你看那边,老杨树抖了抖身子,田里的麦子披上了绿袍,柳树姑娘也抽出了新枝&&大地上的植物都咧开了嘴,因为春雨是大自然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春雨让它们知道寒冬已经过去,迎接它们的是温暖的春天! 小雨又跑到了我家,我走出了大门,在贪玩的雨宝宝的带领下,我和它玩起了游戏。我静静地站在那儿,张开嘴巴,让雨珠跃到你的嘴中,然后合上嘴,多么爽心啊!我细细地聆听着春雨落在雨棚上的声音,这春雨没有舒伯特小夜曲那么恬畅,没有贝多芬交响曲那么欢跃,只是细细地,洋洋洒洒地从空中垂落。凉意中掺着无私,湿润中含着热情,温馨中透着细腻,荡着温柔。春雨是那样地缠缠绵绵地,虽然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不便,可是我只想说一句话: 春雨,我好喜欢你呀!江苏南通如东县实验小学五年级:幻影梦境

春雨,永久是那样的温柔,那样的细腻,就像一匹最柔软、最舒适的丝绸一样。

伴着一声轰然作响的春雷,紧密而轻柔的春雨也随之而来。我认为,春雨是彩色的。你瞧,它落在朵朵花苞上,花儿们就争先恐后地绽开了红扑扑的笑颜;它抚摸着刚刚萌芽的小草,广阔的草原在那一刻,换上了充满期望的绿色;它轻吻着泥土,大地在那一瞬间,变得生机勃勃……你说春雨神奇么?

你听,丝丝雨点在演奏美妙的乐曲,“沙沙沙”那是摇铃的声音,“嗒嗒嗒”那是架子鼓被敲响。纤细的柳树来了兴致,扭动着腰肢,舞动“秀发”。小草小花迫不及待地舒展身姿,雨中弥漫着快乐的气息。

春雨不像夏雨般疯狂,也不似秋雨般冰凉,它永久是带着温暖的微风,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它像绣花针那样细,像牛毛那样密,也许它就是天空上派下执行任务的天使,滋润着冰封的大地,给予我们清凉的水源。

我径直走到雨下,用双手接住细柔的春雨,低下头,轻轻一抿,雨点湿润了我的舌头,这清凉的触感化解了我口中的干燥,一股清香在口中开始蔓延,包含着阵阵甜蜜蜜的花粉,这感觉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春雨滴在小河上,推开了一层层冰纱,让小河重获自由,它们在一齐开心地笑着、闹着。雨点儿在杏树周围活跃地跳动,密密麻麻,不留一点空隙,为杏树蒙上一层薄薄的轻纱,为它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雨渐渐停了,太阳从白云后面跑出来。在春雨的滋润下,整个大地更加生机,更加艳丽。春雨阿,感谢你对万物的奉献!

随着阵阵微风,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泉水弹起优美动听的琴声,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为大地铺上一层绿茸茸的毛毯,各色鲜花把绿毯装点得更加漂亮。春水轻轻流淌,春光在碧波里荡漾,柳树在河边垂下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简直就是一条条绿宝石项链,春天的大地就像一幅巨大的美丽的图画。

春天的风不再像冬天的风那么猛烈、寒冷,它柔和地抚摸着人们的脸,吹着人们的眼皮,不一会儿就把人吹得瞌睡了。春天的觉真好睡,不知不觉就到了早晨,醒来一看,原来春天的风夜里给我们送来了一场喜雨,悄悄地滋润着干了一冬天的大地。

雨又接着下了两天,春雨在春天的风中斜斜地飘着,细细的,密密的,像细细的毛线,又像密密的头发,不停地从空中纷纷飘落下来。我一仰脸,雨就调皮地拍打着我的脸,我很想尝尝雨的味道,于是,我就伸出舌头,呀!春雨原来是凉丝丝、甜蜜蜜的。春雨在天地中尽情地唱着歌,跳着舞,把树木打扮得更绿了,给小草戴上了亮晶晶的项链,为小花添了几枚别致的发夹。

几天的雨让花草树木还有田里的庄稼喝了个够,空气变得更加新鲜了,大地被洗刷得干干净净,到处焕然一新。经过雨水的浇灌,那花草树木就蹿枝拔节很快地长起来,变得更加葱茏青绿了。我们的心情也像洗了个澡,变得又高兴又清爽,原来我们也像长在土里的花朵一样,需要雨水的滋润啊!

春天的雨来的正是时候,滋润着天地万物,真是一场喜雨呀!

前些天,看着密密斜斜,细细如织的春雨,我觉得春雨是甜的,一向甜进了我的心。

滴答、滴答又下雨了,这是春姑娘梳洗长发,我不拿雨伞就往雨中跑,我来到小溪边,春雨在柳枝上停住了,在细叶上跳起了舞,又象滑滑梯一样滑到地面上。我欢快地用手接过小雨滴,她也乖乖地躺在我手上,我轻轻地摸了摸小雨滴,并向她问好:“你好!小雨点,你想和我一齐回家吗”呼——一阵春风迎面吹来,一条柳枝吹到了我的眼前,哦!太棒了,小溪边上的小鱼也高兴地跳起了欢乐的舞姿,这样美的舞蹈,多么像花样游泳的姑娘们在轻盈旋转,阿!多么动人的舞姿阿!

滴答滴答,我走出了小溪的天堂,来到了田野的怀抱,看看,在春雨田野麦子上有露珠在玩耍,紫微树在洗阿!洗阿!有生命的小草也不停的动着,田野里有一片沙沙沙的细雨在欢乐地运动着,小树也抖着生上的雨水,让自己活得更加快乐,更加健康地成长,再见,再见,这一个有生机的田野,再见,再见。田野里的一切。

沙沙沙---沙沙沙,在春雨中泛出了深深浅浅的绿色。那是怎样的一种绿阿!远远望去树林的底色是深深的,上面仿佛刷了一层娇嫩的黄绿。走近一看,那娇嫩的黄绿又找不到了,似乎在和我玩捉迷藏的游戏,这若隐若现的绿呀,如一种生命在涌动,瞧,山树上的小鸟叽叽吱吱地叫着,仿佛唱着欢乐的歌……春雨,我仿佛望见无限的期望正在雨丝中萌发。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今年的春雨真是贵如油阿。

唐诗阅读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朗读 张牙舞爪

春雨是D调的,作者朱毅,由琵琶弹奏,听起来如名字一般好似春雨绵绵细雨蒙蒙,使人回味无穷。

毕业论文琵琶春雨

可以写十面埋伏,或是天鹅等等,主要是看你对哪部作品比较熟

最早对于琵琶的记载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而这只是人们对琵琶名字的由来做出的一个记录,琵琶本身到底是怎么演变而成的,或者说琵琶的前生又是什么?它经历了怎样的洗礼才发展到现今人们使用的乐器呢?根据参考文献琵琶在古时候被分为直项琵琶与曲项琵琶。首先来看直项琵琶(秦琵琶)它是土生土长的由我国人民创造的一种园体、直项、四弦,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传说琵琶产生于乌孙公主下嫁时,汉武帝为了联络乌孙共同抗击匈奴于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昆弥,念其途中思念之苦,令知音的工人参照了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乐,制成了直项琵琶。可见只能说秦琵琶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乐器。而秦琵琶之后却发展为阮咸(晋朝时因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于弹奏被改称为“阮咸”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阮)。那如今的琵琶到底是由什么演变而成的呢?我们只能从曲项琵琶的历史演变或者前身中研究。曲项琵琶梨形、曲项、四弦、横抱用拨子弹奏。这种琵琶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叫“乌德”,(根据一位古代伊斯兰科学家Al-Farabi研究,乌德琴是由创世纪中的传说人物,亚当的第六代孙Lamech所创,传说中Lamech悲伤的将其儿子的尸体吊在树上,而第一个乌德琴的创造就是来自其儿子的骨骼形状。)汉朝的武将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公元前126)逐渐打开了一条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使得西域诸国的多元化得以进入中原,它对我国南北朝至隋唐的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音乐历来都是各个国家交流的方式,因为它不需要语言的交流就可以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所以它被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同样丝绸之路的开通也促使着中西方的音乐交流,因此经过长时间的音乐文化交流乌德琴经龟兹(新疆库车地区)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传入中原成为曲项琵琶。而传入西方逐渐演变成吉它、曼多林、琉特琴等乐器。传入日本演变成当今的五弦琵琶、乐琵琶、荒神琵琶、盲僧琵琶。第一个高潮时期:隋唐时期。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琵琶在唐朝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高潮。代表人物:苏祗婆(北周至隋代著名的音乐家,我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是当时的宫廷音乐家)、康昆仑、曹善才等。代表作品:《霓裳曲》、《六公》、《明妃曲》、《杨柳枝》从一些文学作品也可以看出当时琵琶的发展程度如:刘景复《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倒腕斜挑掣流电,春雷直戛滕秋鹘”,形象地描绘出琵琶演奏者运拨斜挑时如闪电般的快利,声振如春雷,其艺术效果令人叫绝!第二个高潮时期:明清时期。在宫廷音乐中其主要作用的琵琶开始走向民间;成为说唱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变横式弹拨为竖式弹拨,进一步丰富了演奏手法和表现力;艺术风格出现了“文曲”、“武曲”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富有的江浙一带,优秀的琵琶名家、世家辈出,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昌盛局面。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像唐代涌现出那么多盖世绝伦的诗篇,然而琵琶艺术却扎扎实实在广大演奏者的手中传承并发扬光大。代表人物:张雄、李近楼、陈牧夫、王君锡、鞠士林等。流派:崇明派、无锡派、浦东派、平湖派、汪派等。代表作品:《华秋萍琵琶谱》、《南北派十三套琵琶新谱》等。比如《阳春白雪》、《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月儿高》第三个高潮时期:随着国家的繁荣康胜,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追求。无论是从乐器的制作。人才的培养、到琵琶本身的艺术表现力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国家培养了千千万万的琵琶专家、学术研究者、表演家也在不断推动着琵琶的发展与创新。代表人物:刘德海、林石城、曹安、杨大钧等。代表作品:《彝族舞曲》、《狼牙山武状元》、《春雨》、《渭水情》等。琵琶,这个富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优秀民族乐器,从古至今,充分体现出我们华夏民族对文化艺术的至高追求和卓越贡献,是华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也是值得我们去推崇去学习的宝贵文化产物之一,让我们从中继续探寻它经久不衰的原因,启迪着我们探寻它海纳百川的精髓奥秘,也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去找寻事物发展的真相。

王丽华 琵琶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素有单个民族乐器表现力之“王”的美称,以其丰富的演奏技巧、技法,宽广的音域,清脆明亮的音色成为乐器中的精品。完美的琵琶演奏,并非只应注重手指技巧的操练和音乐感情的演绎,更需掌握琵琶演奏再创造的艺术。为此,本人结合自己30多年的琵琶演奏感受和艺术学习,对如何提高琵琶演奏的技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掌握力度 力度是表达乐曲气氛的重要因素,它可用所用的力量和产生这一力量时发力速度的比值来表示。在琵琶演奏中弹指所用力量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发出,才能产生它的实际效益(即力度)。在演奏中每一弹弦动作刚开始时还没有充分地发力,只有当指甲将要触弦前的一瞬间,力量才被充分地发挥出来(提前发力效果不佳),这一发力的瞬间时值称为发力速度。发力速度有快慢之分,变化多样的发力速度是琵琶演奏中的基本功的组成部分。发力速度的概念和感觉只有在技术训练的过程中才能被认识、运用,使它得到理想的发挥。琵琶在演奏中常用轮指、滚奏、摇指、双飞等技法,在弹奏时要控制指力,大指过重,无名指、小指太弱都会破坏音乐的线条;演奏者要具备旋律的歌唱意识,均匀地弹奏出音乐的线条,给人以连贯和流畅的感觉。如《彝族舞曲》轮指段,用中速偏慢的轮指表现悠扬抒情的旋律,如果颗粒过于清楚,就会破坏旋律的流畅性。 一般来说,较慢的乐曲用较慢的发力速度弹弦,可获得柔和饱满的音质。活泼的乐段,用较快的发力速度弹弦可奏出流畅的音乐效果。快速而激动的旋律,用急促的发力速度弹弦能产生刚强有力的音质以增强乐曲的气氛。演奏各类乐曲要有各种不同的发力速度以满足乐曲内容的需要。这些不同的发力速度从大脑发出指令到手指的动作反应必须十分敏锐,否则就得不到应有的弹奏效果。如在石林县(原路南县)四十周年县庆表演《这里是阿诗玛的故乡》,第三部分“火热的民族”“美伊花”段中的音乐录制时,为了表现石林人心目中这朵绚丽多彩的希望之花、表现阿诗玛故乡的辉煌与灿烂、体现石林人火热的心,我在琵琶演奏中,充分运用弹、挑接长滚、长轮的演奏指法,热烈表现了千朵万朵鲜艳的美伊花怒放。 另外,在琵琶演奏中的噪音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多么高明的演奏家,在演奏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有着噪音的存在,只是他(她)们演奏时的噪音较小,被乐音所掩盖,而使我们耳朵不易察觉罢了。为此,在琵琶演奏中,为了降低噪音,左手按音要结实,按音部位要准确。右手拨弦时要减小指甲与弦的撞击次数,入弦深度一定要浅,接触面要小,击弦要快,即一触即发。同时,快速弹挑和轮指时的触点要离覆手近一些,因为近覆手弦的振幅小,能量小,发出的噪音也小。在拨弦时用力不要过度,不要超过弦的本身负担的能量。 二、控制气息 在琵琶演奏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部位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有机的整体。演奏者要学会从复杂的演奏运动中,抓住主要的用力部位,控制好气息,不断练习、不断调整,力求达到最佳的演奏状态,以促进琵琶演奏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会看到,有的人演奏琵琶轻松自如,表现乐曲淋漓尽致,能引起欣赏者极大的共鸣,而有些演奏者,演奏吃力,给人感觉生硬不灵活,不能引起听众共鸣。显而易见,前者掌握了放松的要领,心理、肌理、气息张弛有度,而后者就用了多余的、超额的力量,影响了演奏的正常发挥。 在琵琶演奏中,气息的节律须随情而变,情动而气动;情急而气促;情缓而气畅;情刚而气壮;情柔而气和;情悲而气断;情气相济,情气贯通,是演奏者的精神世界、内在修养、感情提炼、通过演奏而表达的一种精神领域的产物。拿《春雨》这首琵琶独奏曲来说,它是以江南评弹风格的旋律音调为基础,进行变化发展而谱成的,为我们勾画出一幅春雨降大地,万物复苏,到处充满生机勃勃的图画。乐曲的引子部分由泛音构成,安静而晶莹剔透,仿佛预示着生命的萌动。演奏时,要气沉丹田,徐徐呼出,表现出一种舒展的情调,仿佛让人看到江南春雨滋润翠绿的田野、村庄那种优美的画面,其旋律具有评弹的特点,每句以轮音开始,以泛音结束,音乐流畅优美、清澈透明。这是一个起承转合的句式结构,每小节为一句,演奏时要注意气口,适时换气,并且要把句子的语气演奏出来。 琵琶演奏的情感体现需要与外在表现相统一。在表演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运用技法来延长余音,就可以形成韵味,以发音后余音所产生的细微变化,使单一的声音产生色彩的变换。如《塞上曲》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琵琶曲,乐曲抒发哀婉凄楚的情感,表现了王昭君怀念故国的心情。乐曲第一句中的“7”运用了不同速度和音高的拉弦来表现人物情绪的变化,配合推、拉、吟、揉、打、带等多种左手技法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惆怅,音色富于变化,音乐形象生动感人。演奏琵琶时一定要控制好余音,表现出琵琶的“韵”,追求琵琶音乐的和谐,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它的艺术价值。 而且,不同的音乐形象、音乐情绪,也会对气息有不同的要求。琵琶作为表演艺术,一定要做到表里如一、形神兼备。如琵琶独奏曲《天鹅》,描写天鹅自由飞翔的情趣和姿态,表现出天鹅自由洒脱的高洁气质,旋律安详、平稳。在演奏这首乐曲时需要保持平和静谧的气息,音乐的表达与演奏的状态要自然和谐,气息顺畅,收放自如。而演奏《霸王卸甲》时则需要表现出浓重的英雄悲剧色彩,演奏气息要夸张一些,要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魄,音乐要有棱角,动作要干净利落。音乐是千变万化的,演奏的状态也要符合音乐内容的需要来调整和变化,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达到演奏的表里如一;只有音乐内涵与外在表现达到完美统一,音乐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三、展开想象 琵琶乐曲往往表现着丰富的内涵和场景,需要借助想象力去感受和体验,比如《十面埋伏》中的大气,《霸王卸甲》中的悲壮,《塞上曲》的柔韧,《天鹅》的高雅,《童年》的欢悦,《天池》的田园风光,《大浪淘沙》中的凄凉等。正是琵琶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能把这些不同风格,不同意境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它才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琵琶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对演奏美学的要求与其它乐器也有所区别。琵琶是我国特有的民间乐器,它的演奏几乎不借助于非音乐手段,主要依靠演员自身的二度创作来完成演奏。而完美的琵琶演奏关键在于传神,演奏者要把握作品风格的神韵,而不是肤浅地完成乐谱,必须用心来感受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用真情实感来表现音乐,这样的音乐才是有生命力的。 琵琶演奏是一种寓个人情感于演奏之中的技巧性表演,其终极目的就是要使演奏者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乐曲所蕴含的情感合二为一,并有所创新与发展。例如乐曲《诉》是一首速度慢、温柔含蓄的文曲,是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千古绝唱《琵琶行》的描述。演奏者要用心去体会和想象“自言本是京城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做商人妇”等身世和情境,充分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心体验。在演奏中,对于整个乐曲慢板部分,弹挑时指甲入弦依着情绪偏下锋,触弦面积大,与弦约成平面,手腕动作夸张,发出厚、重、沉、散的声音,以低暗的音色处理,展现神韵。正是演奏者借助直觉、想象、联想等,才能使自身情感与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完美融合,最终进行形象的演奏。 同时,琵琶演奏是一项精神高度集中的音乐行为。演奏中,为了保证音乐的连贯与变换及乐曲情感表达的需要,作为主要动作肢体的左、右手在琵琶弦、品上的空间位置不断的变动。为了保证手指动作位置变动的准确性,除了通过平日多练习,形成动作的自动化和肌体运动的记忆痕迹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大脑中建立清晰的想象,保证演奏时能在大脑中“看到”琴面,“看到”手在琴面上的位置及位置移动,培养良好的空间感受和动觉感受。这时,如果演奏者两眼紧紧盯住琴面,反而会成为演奏的累赘,影响动作和情感的连贯表达。另外在劳累休息时,演奏者还可以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在大脑中通过意念来想象演奏中具体的指法与动作,延续演奏中的空间和动觉感受。例如协奏曲《祝福》中的快板部分,有一段大跳技巧的运用,演奏中,左手需要在Ⅰ至Ⅳ把位之间进行大幅度地跳动。为了保证手指位置变动的准确性,除了平日的大量练习外,就更需要在大脑中建立清晰的想象,培养良好的空间和动觉感受。 总之,要提高琵琶演奏的技艺,让音乐自然流露,表现音乐本色,演奏者必须具备坚实的技术功底与丰富高超的演奏技巧,在演奏中要掌握力度、控制好气息、并对音乐作品展开丰富想象,才能达到音韵的协调控制与演奏的形神兼备,更好地表现出琵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曲不是很好写,春雨可以,从情感跟技巧两部分出发

琵琶曲论文题目

琵琶行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音乐诗之一。前面描述琵琶声音的片段非常精彩。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琵琶女子高超的演奏技巧,使读者仿佛亲耳听到了音乐的声音,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平

通过描写琵琶姑娘一生的不幸,结合诗人本人在仕途上的打击,他唱出了“我们相遇时为什么会相遇?”。社会的动荡,世界的冷淡,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自己失望的情感,所有这些深藏在他们心中的痛苦情感,一起倾注在这首诗中。它的艺术成功还在于运用优美、独特、音乐化的语言,用视觉形象表达听觉感受;凄凉秋风的自然风光和离别的心情使作品更加动人。

自己写吧,这是锻炼你,好好学习,不要投机取巧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括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琵琶曲诉论文参考文献

一江春水,一轮孤月,几多思绪 ——走近《春江花月夜》中文摘要:关于琵琶曲《春江花月夜》的研究历来并不少见,普遍认为这首曲子分为10段,描绘了春江花月之夜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而很少涉及乐曲的意境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因而本文旨在挖掘乐曲中展现的对人生的领悟,对宇宙的思考。关键词:琵琶 哀而不伤 艺术特点 意境才子张若虚写在长江上的一篇《春江花月夜》千百年来流入了多少人的心。春,江,花,月,夜,每个字都蕴含着美的遐思,每个字都浸透着美的体味。醉人的明月,滟滟的湖水,洁净的天空,汀上的白沙。这一美景,感动了千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于这个虚拟的场景,沉醉于这春江花月夜。同名名曲借用原诗的意境进行演绎,一唱三叹,不激越,也不豪放。温柔的弦音撩拨起宁静的空气,一幅人生至美的山水画渐渐展开:在暮鼓送走夕阳,萧音圆月的傍晚,人们驾起轻舟,在平静的春江上漫游,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南的秀美与诗句的隽永,柔柔地融入委婉质朴的旋律和流畅多变的节奏之中。音乐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配器晶莹剔透,使人回味无穷。[1] 1.曲子的背景及地位:乐曲原是一首琵琶大曲,名为《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1736~1820)的传抄琵琶谱以及清光绪元年(1875年)吴畹卿的手抄本1895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园把它收录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1925年后上海大同会将其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更名为《春江花月夜》,解放后又经多次整理改编,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完善。[2]此曲曾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聆听乐曲:琵琶声起,一幅幅精致的画面将春、江、花、月、夜的韵味如流动的音符一样地弹出;琵琶啊,你身拂着的是古人的风吗?诗的气息氤氤氲氲地弥漫;你手叩着是典故的门吗?门开处那惊鸿一瞥的,是女子伴月盼君归的双眸?乐曲《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核心音调为基础的旋律展开手法,它以两个核心音调为基础环节进行模进或变奏,构成旋律的呈示与展开。各段音乐在发展变化后往往用一个共同的素材作为小段的合尾,把全曲贯穿起来,使乐曲听起来十分和谐。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上的欣赏习惯与运用特点,在宁静中不断有新的表现和流动,这个流动又淹没在中庸与典雅的秀美之中。[4]全曲十一段结构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二至五段,是主题的呈示部分。第二部分为第六段,它是以第一主题素材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一个略有对比性的段落,旋律在低音区出现,音调含蓄深沉。第三部分为七至十一段,第十段是全曲的高潮,主要运用快速和各种模进的手法,形成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迂回旋律线上下起伏两次,形象地描绘出橹声急促,船水相拍,波浪起伏,轻舟近岸时的欢乐情景。具体分析如下:(1)引子:采用了自由散板节奏,由琵琶模拟远处江上传来的隐隐约约的鼓声,萧和筝则奏出轻微的波音,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水涟的景色。(2)《江楼钟鼓》乐队奏出优美如歌的全曲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由萧和琵琶奏出的尾句是一个循环贯穿于每一个段落的固定终止型乐句,好似人们在耳闻目睹萧鼓、明月、花影、云水、渔歌等景色时,由衷的发出“春江月夜美如画”的赞叹之声。(3)《月上东山》主题移高四度作自由模进,旋律有一种徐徐上升的动感,呈示出明月升空的景色。(4)《峰回曲水》这是乐曲的第二个变奏的部分。曲调层层下旋后又回升,呈示出水波涟漪的景色。生动表现了江风拂水和泛舟江上的人们的欢快心情。(5)《花影层叠》这是乐曲的第三变奏的部分。在七小节徐缓的旋律之后,琵琶以四组先紧后宽的音型奏出一段华彩的旋律,颇具气势。情绪陡然起伏,然后仍接合尾,犹如水中花影摇曳、纷乱叠层,与前所描绘的恬静画面形成鲜明对比。(6)《水云深际》在浑厚中低音区,琵琶、筝和萧齐奏回旋,接着八度跳跃,并运用颤音和泛音奏出飘逸的音效。音区和音色的对比,不禁使人联想起那江天一色、空旷朦胧的江中晚景。(7)《渔歌唱晚》本段音乐非常有特色,它在每一句的第三小节都用休止半拍起板,显得风趣、生动。萧和琵琶在木鱼的伴奏下,吹奏出一段如歌的递降旋律,好似渔夫一边摇橹,一边唱歌,而其他乐器在每句长音后的齐奏,又如船上的人应声合唱,把人们尽兴夜游的欢乐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为乐曲增添了诙谐、活跃的气氛。(8)《洄澜拍案》这是乐曲的第五变奏部分。先由琵琶以轮指、扫等技法奏出一串由慢渐快顿挫有力的模进音型,然后乐队全奏,恰似渔舟破水、江水拍案、波涛飞溅之意境。(9)《桡鸣远籁》运用流水声、摇橹声等,来刻画众多的渔船在回家的路上。因与第九段有重复,常删去不奏。(10)《唉乃归舟》这是全曲的高潮段落,音乐呈反复式递升,筝划奏的音如流水,速度由慢而快,由弱至强,旋律紧凑有力,激动人心。生动的勾画出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唉乃、由远而近的画面。当音乐推向高潮以后,即转慢恢复原速。古筝自低向高划奏,紧接着转入第十一段的尾声。(11)《尾声》当二胡与箫先后奏出悠扬的主旋律,音乐又回到乐曲开始时的诗情画意中。结尾处轻而缥缈的一声大锣,使音乐更具有深远、悠长的意境。好似轻舟渐渐远去,江天一片宁静的夜色。[3]3.感悟乐曲:曲子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听众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有人说,这首曲子 “哀而不伤”,在展现春江花月之夜迷人景色的同时,又带有一丝丝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思考;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哀而不伤,怨而不乱。一方面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而在这感叹之中也包含着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无穷生命力的体悟。明月长存,江流不尽,相比之下,人生是渺小而短暂的,然而也正是这渺小而短暂的人生,面对这无穷的宇宙,便有了一份超越于生存局限之外的沉思与梦想。另一方面是对生命的顾慕与流连。漫步于江畔,春夜静谧,玉兔东升,江面荡舟,花影摇曳。耳边琵琶弦动,丝丝入扣……最后的最后,散了,静了,离去了,只剩无尽的江水和皎洁的明月。春江花月之夜的良辰美景,渺茫的江天,无穷深邃的宇宙,这样的情景总能勾起人渺茫而又低回不已的思绪。耳边的乐声有些沉重,犹如长着的低吟,深厚凝重的乐声,不需要言语,却仿佛在向世人发问:“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不知是谁第一个惊诧月色的皎洁,更无人能知晓,这光照春江的明月,是从何时开始洒遍人间。短暂的生命总是过于脆弱,岁月总是那样的无情,琵琶演绎的沧桑诉说着人世变幻的道理:人生如此渺小短暂,哪及宇宙之深邃永恒。抬头仰望明月,不知今夕是何夕。结束语:名曲《春江花月夜》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株奇葩。在欣赏的时候我们不但要从其曲调、韵律、节奏等方面综合分析,同时还要注意借助张若虚同名诗歌的意境,来领悟其欢悦后的沉思。人生代代无穷更替,唯独不变的,也只留下江月的年年依旧了;但从另一方面看,生命固然短暂,宇宙万物却生生不息,拥有无穷生命力。哀伤,但却不乏希望。注释: [1].《音乐欣赏教程(上册)——中国部分》[2].《音乐基础知识及名曲欣赏》[3].《中国传统音乐简明教程》[4].《音乐与音乐赏析》参考文献:【1】张丽民.《音乐欣赏教程(上册)——中国部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2007年3月第3次印刷【2】李亮.《音乐基础知识及名曲欣赏》,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3】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简明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2007年1月第2次印刷【4】张俊,郭爱民,李岳庚主编. 《音乐与音乐赏析》,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5】钱仁康,胡企平主编.《音乐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2005年11月第2次印刷【6】余丹红主编.《大学音乐鉴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7】张又弛,张富岩编著.《中国器乐作品赏析》,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8】刘承华著.《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自己写吧,这是锻炼你,好好学习,不要投机取巧

随着新课程 教育 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音乐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付娜. 儿童 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 河南大学 2014 [2] 王扬扬. 唐代教坊考述[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3] 王珣. 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4] 汪怡帆.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5] 张倩. 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6] 杜化丽.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7] 刘欢.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 贵州师范大学 2014 [8] 李建荣. 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9] 桑玉婷. 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1] 王越. 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2] 陈兆君. 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3] 柴森.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 河北大学 2014 [14] 孙近钧. 新乡市小学生管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与途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陈晓静. 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 [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 [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 [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 [5] 胡彩云,__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 [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 [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 [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 [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梁龙芳.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张婉莹.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教师资补充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5] 丁文婷. 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6] 丁洁. 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7] 杨晓红. 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8] 邢羽佳. 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 钟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0] 贾玉新着.跨 文化 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1] 李振村,庄锦英着.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12] 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13] 朱智贤 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4] (美)库利(Coodley,.)着,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华夏出版社, 1989 [15] 张银萍. 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猜你喜欢: 1.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2.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3. 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 4. 浅谈音乐教育改革论文

论文琵琶曲十面埋伏文献综述

十面埋伏是一首汉族琵琶大曲,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为独奏。这首古曲的改编者正是刘德海。把刘邦、项羽的垓下之战展现得栩栩如生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 传统琵琶曲中的文曲大都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柔平稳,技巧多 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的细腻感 情。 而武曲则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多用右手 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 因而这首乐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突出,既简练,又生 动,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作者是明末有“汤琵琶”之称的汤应曾。 是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日出弹琵琶,日落教琵琶,夜抱枕头梦琵琶。心情好,爱琵琶;气不顺,怨琵琶,腰肌劳损恨琵琶。”这首刘德海生前写下的打油诗,道尽他平凡而绚烂的琵琶人生。从艺七十载,身琴合一是常态,然而这次他真的走了,第一次也将永远与自己心爱的琵琶分离。这位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的“爬坡人”,完成了自己的誓言,明知路没终点仍会一直爬下去,直到生命尽头。

伟大的艺术家也常常伴随着争议。“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会”,青年艺术家如今常用的《十面埋伏》,仍是刘德海在上世纪70年代改编的版本。然而为外界所不知的是,这首让刘德海一炮而红的曲子,在诞生之初就遭到老一辈琵琶艺人的批评,被冠以迎合市场、不尊重传统、丢掉古谱韵味的帽子。回想这段往事,刘德海坦言:“最初的创作是非常叛逆的,把传统的东西也改头换面了很多。做了很多比较过激的东西。”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艺术之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坚守初心、精益求精、追求至臻至善的境界,或许是所有艺术家的共同之处。刘德海坚持做国乐的弄潮儿,在开创“未来的传统”的路上愈走愈远。这样的坚守在当时虽然未得到广泛认可,但经过时间的洗礼而愈显珍贵。那首曾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改编版《十面埋伏》,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典范。面对时间这个最好的见证者,无数的传统成为陈迹,无数的叛逆正在酝酿成为新的传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