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与老虎之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3 03:02:18

与老虎之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2016年7月23日15时许,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东北虎伤人事件,造成1死1伤。调查组对事发原因作出如下认定: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一是赵某未遵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对园区相关管理人员和其他游客的警示未予理会,擅自下车,导致其被虎攻击受伤。二是周某见女儿被虎拖走后,救女心切,未遵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施救措施不当,导致其被虎攻击死亡。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在事发前进行了口头告知,发放了“六严禁”告知单,与赵某签订了《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猛兽区游览沿途设置了明显的警示牌和指示牌,事发后工作开展有序,及时进行了现场处置和救援。结合原因分析,调查组认定“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件不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报告原文如下:2016年7月23日15时许,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发生一起东北虎伤人事件,造成1死1伤。延庆区人民政府于事发当日成立了“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调查组),由区安全监管局牵头,区监察局、区总工会、延庆公安分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旅游委等有关部门组成,邀请区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东北虎园事发地点进行了实地勘查并详细制作现场勘验笔录,调取了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立项、审批、许可批复材料以及各类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78份;对事件当事人及事件相关人员共27人次进行调查取证,制作了8万余字的调查询问笔录;查阅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国家标准、东北虎饲养、习性等大量文献资料。调查组还邀请了动物学、医学和旅游方面的专家,成立2个专家组,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在综合当事人陈述、现场勘验笔录、证人证言、视听资料、书证、专家组意见等证据的基础上,查明了事发经过,分析了事件原因,认定了事件性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概况1.工商登记情况。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于1998年3月16日登记成立。住所地为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岔道村水泉沟;注册资本298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野生动物繁殖,经营陆生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观赏、养殖,旅游项目开发等。2. 相关审批情况。(1)1997年12月3日,延庆县计划委员会批准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项目建设。(2)1998年7月27日,国家林业局、北京市林业局核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明确规定该公司必须接受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3)2007年10月9日,北京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该景区为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4月23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该景区为AAA级旅游景区。(4)2002年4月17日,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园区开设自驾游游览项目(国家未设立野生动物园自驾游项目行政审批,行业没有相关标准)。3. 园区安全警示牌及监控情况。(1)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园区共设置安全警示牌135块,指示牌167块。警示牌内容:动物散放、关好车窗、锁好车门、严禁下车;您已驶入猛兽区、请关好车门窗,谨慎驾驶;珍爱生命、严禁下车等。事发地东北虎园入口安全门上设置安全警示牌1块,园区内设置安全警示牌11块(分布于游览线路沿途两侧间距30-100米不等的醒目位置),指示牌7块。(2)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安装监控摄像头106个,其中东北虎园东北门、西北门各有1个监控摄像头,运行良好。(二)事发东北虎园概况1.事发现场情况。东北虎园位于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东临孟加拉虎园,北临非洲狮园,猛兽区的各园之间用两道安全门隔离。东北虎园由散放区和虎舍两部分组成,其中虎舍又分为室外天井和室内关虎铁笼两部分。该园区游览路线呈U形,全长约700米。园区东北门为入口,西北门为出口,安全门开关由2名工作人员控制。园内配备2辆巡逻车。事发地距出口19米,为一条宽6米的南北向柏油路,道路西侧是净高9米、坡度为40—60度的土坡,坡顶紧挨虎舍东墙。2.东北虎园内东北虎情况。东北虎园共有东北虎12只,按照族群分两批进行放养,17时左右收笼喂食。事发当日3只虎放于散放区供游人参观,7只虎放于虎舍室外天井中,另有1只母虎和1只幼虎在虎舍铁笼内。本次事件涉及的3只东北虎为同父异母的中年公虎,身体状况良好,喂食正常。3.日常收虎程序。(1)东北虎园区安全门岗工作人员确认园区无游览车辆后,通知东北虎舍饲养员和巡逻车收虎;(2)饲养员打开虎舍吊门,巡逻车拉响警报、轰响油门将天井内的虎陆续驱赶入虎舍铁笼,关闭吊门;(3)饲养员确认天井内的虎入笼后,巡逻车开至园区散放区,拉响警报、轰响油门将散放的虎赶往虎舍天井,虎陆续进入虎舍。二、事件发生和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一)事件发生经过2016年7月23日下午14时许,赵某驾驶一辆白色大众速腾小客车(以下简称速腾车),载着其夫刘某、其母周某和其子(2周岁)到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游览。刘某在正门南侧彩钢大棚处的一次检票口购买了3张成人门票和1张自驾车门票。检票人员口头陆续告知了包括赵某一家在内的自驾车游客进入猛兽区严禁下车、严禁投喂食物等相关注意事项,发放了“六严禁”告知单(严禁开窗,严禁下车,严禁投喂食物,严禁携带宠物,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严禁酒后、心脏病者驾驶),赵某还与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签订了《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该协议载有“严禁下车”等相关内容。14时17分该车通过二次检票口开始游览。据赵某、刘某陈述,行车游览至可下车参观的野性天地游览园时,速腾车由赵某换为刘某驾驶;14时56分该车与另外两辆自驾游车先后从入口进入东北虎园。15时00分07秒—33秒,刘某将车停在距东北虎园西北门出口19米左右柏油路中间,赵某从副驾驶位置下车,向车头前方绕行。位于速腾车右前方约13米的标号为3号的巡逻车司机发现赵某下车,立即用车载高音喇叭警示喊话要求其上车。同时,速腾车左后方的两辆自驾车按响车喇叭进行警示。随后赵某绕到速腾车主驾驶车门外,并侧身向车尾方向张望。此时,位于速腾车西侧约13米平台上的第一只虎窜至赵某身后,咬住其背部,并拖回该平台,该平台的另一只虎撕咬赵某面部右侧。刘某下车,向前追赶几步又返回。15时00分32秒,周某打开左后车门与刘某追至该平台坡下。15时00分33秒,标号为3号的巡逻车拉响警报冲上柏油路,对虎进行驱赶。同时用对讲机呼叫标号为8号的巡逻车进行支援。周某上至该平台,用右手拍击虎,被该平台其中一只虎咬到背部右侧。此时,距该平台西南侧约8米的第三只虎冲过来咬住周某左枕部并甩头,周某停止挣扎。(二)应急救援处置过程15时01分14秒,同在东北虎园内的标号为8号的巡逻车赶到现场,共同驱虎。刘某要求标号为3号的巡逻车司机下车参与救援,该司机按照《猛兽区巡逻车司机安全职责》及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责令刘某马上上车驶离事发现场。15时02分26秒,刘某将车驶离东北虎园。随后,相邻园区的4辆巡逻车陆续赶到事发地进行支援,并引导游览车辆驶离东北虎园。15时06分02秒—16分43秒,东北虎舍饲养员与巡逻车配合将虎舍天井内的7只虎收回虎舍铁笼,然后将3只虎从事发地驱至虎舍天井,并收入虎舍铁笼。期间,一辆白色金杯车载着救援人员赶至东北虎园区内。15时16分43秒—19分22秒,救援人员下车施救,未发现周某有呼吸和脉搏;发现赵某面部撕裂,伴有呼喊。救援人员于15时17分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因正在执行任务的120车辆距事发现场较远,为争取抢救时间,救援人员迅速将赵某和周某抬入金杯车内,15时22分27秒金杯车驶离东北虎园。15时23分,园区工作人员刘某某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以下简称延庆医院)急诊中心负责人打电话,请求做好抢救准备。15时44分送至延庆医院,医务人员立即分两组同时对赵某、周某进行抢救。经延庆医院初步检查,周某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电图呈直线,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无生命体征。受伤部位为:左枕部斜行皮裂伤,长约15公分,探查深达寰枢椎,关节离断;右颈部斜行皮裂伤,长约5公分;右肘部外侧皮裂伤,长约3公分;双肺未及呼吸音。在对周某实施抢救过程中,采取了心电监护、肾上腺素分次静脉推注以及持续心肺复苏等措施。直至17时12分,周某仍无自主呼吸及心率,心电图呈直线,经刘某签字同意,医院停止抢救。赵某初步诊断为:右侧颌面部撕裂伤,深达下颌骨,有活动出血;头颈部皮肤浅表撕裂伤,背、胸、臀部浅表抓伤,没有明显活动出血,有少量伤口渗血;心率110次/分,血压130/80mmHg,呼吸23次/分,体温℃,生命体征平稳。初步诊断结果为:右颌面部开放损伤、全身多发软组织裂伤、多发骨折待查。口腔科、普外科、骨科、急诊外科的4名医生进行了会诊。会诊后医生建议安排赵某转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在转院前,医生采取了伤口压迫止血处理、气管插管、吸出呼吸道内误吸血液、给予镇静止痛及接氧气管等治疗措施。17时40分赵某由120急救车送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三、伤亡人员情况本次事件共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伤亡人员具体情况如下:周某,女,57周岁,身份证号:34052119590810****,户籍安徽省当涂县,为赵某母亲。在本次事件中死亡。赵某,女,32周岁,身份证号:34052119840621****,户籍安徽省当涂县。在本次事件中被虎咬伤,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治疗,目前已出院。四、原因认定调查组通过调查取证和对各类证据材料的分析论证,结合专家组意见,对事发原因作出如下认定: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一是赵某未遵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对园区相关管理人员和其他游客的警示未予理会,擅自下车,导致其被虎攻击受伤。二是周某见女儿被虎拖走后,救女心切,未遵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施救措施不当,导致其被虎攻击死亡。五、性质认定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在事发前进行了口头告知,发放了“六严禁”告知单,与赵某签订了《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猛兽区游览沿途设置了明显的警示牌和指示牌,事发后工作开展有序,及时进行了现场处置和救援。结合原因分析,调查组认定“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件不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六、工作建议调查组在对事件从严、延伸调查中,发现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日常管理中员工培训考核制度未完全落实,存在有培训无考核、部分应急演练资料缺失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工作建议:(一)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需进一步加大对游客的安全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意识,提升宣传水平,创新宣传方式,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随时保持警惕。(二)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台账,如实记录员工的教育培训情况,完善应急演练相关档案资料,行业部门和属地政府督促整改。(三)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内的安全设备设施、日常管理、安全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各方面进行隐患排查,由第三方机构出具报告,有关部门督促整改、参与验收。(四)建议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参照国内其他野生动物园建设的先进安全做法,配备先进装备,进一步提高安全防护措施。“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故调查组

近日来,一男子携妻女和朋友一块去动物园参观。妻子与孩子买票入园,而该男子却攀越了三米高的动物园外围墙,又无视警示标志钻过铁丝网,进入了老虎散放区,被老虎咬死。我虽然倾向后者的说法,但又有所不同。我认为男子应负主要责任,但动物园因为管理上存在疏忽,也难辞其咎。如果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个角度说,该男子的行为,对人们在公共场合要随时预约是自己的行为,极具警示意义。虽然该男子已死,我们无从了解他当时进入老虎散放区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猜测主要原因不外乎这些:任性,无视动物园的制度和要求;好面子,在亲人面前得瑟一把;无知,认为圈养的老虎没有野性等等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男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也是,极其错误的。在公共场合,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秩序,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否则害人害己,贻祸无穷。比如该男子的行为,除了丢掉自己的性命,给亲人带来无穷的痛苦,只是给社会提供了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反面教材。

人民日报7月26日报道 “七七八八,冷淡交叉”。进入暑期,人们都在准备着与家人、孩子外出旅游,心情和幸福难得一起在路上,一场悲剧却让舆论场荡起了层层波澜。据报道,几名自驾行游客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游玩时,一女性中途下车,被身后老虎拖走,随行同伴救助时也被攻击,造成1死1伤。这样的悲剧实在罕见,加上事发时的视频及伤者被咬伤的惨况,故而立即引发大家的点击、转发、关注。然而,人们在追问惨剧是如何发生的,相互提醒游玩中怎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时,也出现了超越安全范畴以外的声音。比如同行人员关系说、男女争执悲剧说、游园不守规矩说、虎园管理不善说、游客园区责任说等,甚至由此引发了创作段子的小高潮,譬如“母老虎不如真老虎”“外地人带老婆来北京看老虎”“老妈比老公更心疼自己”。当段子比事实多、戏谑比反思多、冷嘲热讽比切身关怀多时,这样的“关注”,实在令人心寒。“要看一个民族是否文明,看三件事:一看他们怎样对待小孩,二看他们怎样对女人,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利用闲暇时间带着孩子旅游的女士出了意外,发生了死伤悲剧,人们的关注,难道不应首先是对遇难者表达哀伤、为伤者祈祷、为这个遭遇不幸的家庭给予同情吗?但舆论场上,猜疑的、指责的、嘲弄的、演绎的,依然不乏少数,甚至还有人因为游客自行下车这一细节,而用“活该”甚至“作死”这样的词来表达。难怪,很多人看到诸如此类的文章和议论,忍不住说:起码的同情心都到哪里去了?我们不是都无比渴望“社会是温暖的”,为什么却对一起悲剧当事人如此刻薄与冷漠呢?不管最终认定的责任在谁,这起野生动物园里的“老虎吃人”悲剧,说到底还是概率极小的一次意外。倒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极端个案为什么能成为一起舆论场上的公共事件?以前也曾发生过“守在某国家前元首病房外等待死讯”、“进入某知名女歌手的停尸间拍照”等事件,说白了,都是一种“消费灾难”的畸型心态与行为。而现在,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开始手持“全民话筒”时,当传播更加轻而易举、覆盖面广时,如果任由“猎奇”“消费”,无异于是对悲剧承受者个人与家庭的再度残忍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媒体,应尽到一份责任,多一些温暖的人性释放,少一些冷血的无端指责;多一些“如何杜绝悲剧”的思考,少一些“消费悲剧”的推波助澜。当人人可以通过社交平台畅快发声时,传播的定力、媒体的专业、平台的责任不应该缺位,新媒体越是发展迅速,也越应该恪守新闻伦理。“凡尽善尽美的都不存在,凡存在的皆非尽善尽美。”已发生的悲剧令人痛心,愿逝者安息。或是“血的教训”能让更多人为之警醒,让规则成为常识、把安全记在心里,这个暑期才能从暴雨、高温与意外中归于平静。

与死之后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看这里节选一部分:探寻死亡之谜:西方死亡哲学[align=left] [color=#2e3012]人是什么?人的死亡之谜是什么?怎样理解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灵魂的可毁灭性与不可毁灭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死亡和永生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他们如何克服死亡的恐惧?中世纪人们的死亡观念是怎样的?近代和现代西方人是如何漠视和直面死亡的?……本书阐释了西方人心中的死亡之谜和西方死亡哲学的基本意涵,而后具体地考察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进程……[/color][/align]2006-11-29 17:23 轻风竹影西方死亡哲学概论 《西方死亡哲学》一书旨在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逻辑地和历史地阐释西方死亡哲学。它将首先以“概论”的形式阐释西方死亡哲学概念的基本意涵,而后再分章依序具体地考察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以期在读者心里形成西方死亡哲学就是西方死亡哲学史,西方死亡哲学史就是西方死亡哲学的印象。 我们之所以在“概论”里着力阐述西方死亡哲学概念,乃是因为,在我们看来,“概论”不当是普遍意义上的“弁言”。弁言虽然也被冠于著作之首,但它未必能成为著作的一个有机部分。恰如一顶帽子,虽然它可以被人戴在头上,虽然它也可以使人更气派些,但它于人未必算得上一个必不可少之物,更谈不上它之为人之一有机部分了。 “概论”也不当是“泛论”,它当触及研究对象最内在的层面,揭示其最本质的内容。惟其如此,它才能成为规定、制约或统帅一本著作全部材料的活的灵魂:不仅构成该著作的逻辑起点,而且也构成该著作的逻辑终点,从而使整部著作有可能赢得一个较高的理论水准,内蕴着一种普通著作少见的整体性、有机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诚然,对研究对象的“概念”把握,只能是我们对对象进行长期艰苦细致研究的一个结果,然而,无论如何,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描述我们的研究对象时,从解析它的“概念”入手。 老黑格尔在其著名的《哲学史讲演录》里,曾经突出地强调了“考察”或“发现”“真的哲学概念”于“哲学工作”的重要意义。他宣布:只有依据“真的哲学概念”,才有可能理解那些“根据哲学的真概念从事哲学工作的哲学家的著作”,才有可能从事本真意义上的哲学工作;“真的哲学概念”或“哲学的真概念”的“发现”,乃是哲学研究、哲学理解和哲学阐释的首要工作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6。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他的哲学概念和哲学体系提出这样那样的异议,但当我们进行哲学著述时,却不能不考虑他的这一建议。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哲学识见,我们在逻辑地和历史地阐释西方死亡哲学时,将首先致力于“真的哲学概念”的“发现”,致力于“真的西方死亡哲学概念”的“发现”。

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害怕之。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 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 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 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们所应该要做的 只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 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 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 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但实质上," 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向死 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无不都如此。大凡有生命者,都 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生与死虽然截 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 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谁 都害怕死亡的降临。因为,在人们的眼中,"生"是盈满着生机,充溢着温暖、活 力、光明、拥有;而死则是生机顿失,是冰冷、枯竭、黑暗、丧失,人们怎不求生 畏死呢?但是,人是一种生物,必然逃不脱死亡的命运,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死亡都会在某时某刻来临。既然如此,人们就必须正视死亡,活着时不要回避死亡 的问题,因为即使你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实际上,人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若是没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其它生物也 好,又怎能在这个世界上挤得下?从生命之本源来说,每个生者都不应该太自私, 正如《庄子》书中所讲的:天地为"父母"生我养我,那就好好地活;天地"父母" 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临。这实际上是留下位置让新的生命成长, 岂非也是我们一份无量的功德? 可是,即便人们从生命之根理解了死亡的必至性,仍然会在情感上万分恐惧与 害怕死亡。这一点必须从死亡本质的角度来加以化解。古希腊的圣哲指出:死是人 无法体验的对象,当人还活着时,死非常遥远;当死来临时,人们已经毫无感觉和 思虑了。人们对死的害怕、焦虑、恐惧,等等,无不都是一种活着时才有的感受, 而死亡一降临,人所有的知觉、心理的反映等等都不存在了,人们又怎能害怕呢? 既然不能够去害怕,我们活着时就没有必要去恐惧死亡。也就是说,当人存在的时 候,死亡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当我们不存在死去时,我们根本就无法害怕。因此, 活着的人又何苦要怕死呢? 可见,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根本不是起于死亡本身,而是人们从棺材、死尸等死 亡的现象中获得的一些恐怖的观念。仅仅是观念而已,并不是一种实在的对象。所 以,人类的确可以从主观上努力,改变以至取消这些观念,以消除对死的焦虑、恐 惧、害怕和担心。这些有关死亡本质及如何免于对死亡恐惧的方法实际上是相当有 效的,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应该经常沉思一下,去倾听古代贤哲的声音,积极地思考 生与死的问题,以获得某种生死的智慧,从对死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这样,也只有 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获得幸福。 但是,人们又会提出另一个问题:既然生而必死,自己生前拥有的一切都必然 地要完全丧失掉,那"生"又有何意义呢?我们生前的奋斗、获得、悲欢离合等等, 又有什么价值呢?一句话,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既然 凡"有"都必归于"无",那又何必要"有"呢?实际上,应该延伸一下再深入地 思考思考:"无"之后又是什么呢?那必是"有"!所以,一个现代人要如中国古 代哲人所说的那样,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应该做到"大其心",要跳出自己此生 此世的限囿,立于宇宙大化的本体之境来看生死。如此,人又何必要悲泣于自我必 死的结局呢?要明白,"我"之死正是"他"之生,"我"必死然后"他"才能生; 有生命之物的死,恰恰是万物之生的前提。况且,没有前者之死,又那会有我们每 个人的生?既然"我"之生建基于"他"之死的基础之上,那"我"为何不能当一 下他人之生的基础而无畏地面对死,从而勇敢地步入死途呢?正如我们人在生活中 不能太自私一样,我们在生死的问题上同样不能自私。而且,人们在生活中自私一 点关系并不太大,不过会造成一些人生中的麻烦罢了;可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一 个人若很自私,极不情愿地面对死,那就必然造成自我的生与死的品质极低——在 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极度地恐惧死。可是,无论你愿意与否都不可能改变人必死的结 局,死亡肯定会在某时某刻必然出现。所以,任何一个人都应在生死的问题上达到 心胸广阔,无私地对待生,也无私地对待死。当一个人能够正确地对待死时,他也 就必能正确地对待生;当一个人真正免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害怕时,其生活与人生 便走上了一条坦途。 二、关于死亡的意义 一般人皆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而且,它还进而吞噬掉了所有的人生 意义。但是,人们若明白了人之生必然相伴于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 始,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过程,那么,我们在生的过程中就应该去体验死,去沉思 死,去由对死的扣问而让自我的生命获得长足的发展,建构出一个健康正确有意义 的人生观,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价值。这种方法可称之为"生死相长"。 首先,死亡的存在,以及我们对死亡的沉思,可以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 ,这就能使我们能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让生命中的每一段都充满内 容,都可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可见,"死"的存在不是使"生"毫无意义,而 是更凸显出"生"的意义与价值。当一个人能够牢牢抓住生活,不浪费人生中的宝 贵时光,努力地从事各种创造的活动,珍惜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人情,并 尽可能多地品尝种种人生的滋味,那么,人们就能在死亡来临之际,毫无恐惧,心 安理得,并为自己即将永久地安息和为别的生命之诞生做基础而欣喜不已,这就达 到了生死两相安的最佳境界了。可见,由"死"可以反观出"生"的真正的意义所 在。任何人在"生"的阶段时都应该生机勃勃,奋发努力;而到了死时,则应该心 安坦然,无所牵挂。 其次,死亡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拥有更健康的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常可看见 许多人埋首于求这求那,总以为拥有得越多就越好;在为人处世时,刻薄、吝啬、 毫无怜悯心,无所不为。也许他的确成功了,拥有了很多很多,可是他在这个世界 上不爱别人,不帮助别人;当然别人也就不会爱他,也就不会帮助他。因此,他在 现世的生活就肯定相当的孤独;而当他面对死亡时,他会因为所拥有的一切都将永 久地丧失而痛苦万分。人之生死的吊诡性就在于:人们生前拥有的少,死时就丧失 的少,其痛苦也就相对要小;人们生前拥有的越多,死时就丧失的越多,按一般的 逻辑,痛苦就必然会大。对于那些在人世间一心只知攫取者而言,这一生死的规律 实在是太不利了。 所以,为了避免死时的更大痛苦,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人生观做极大的改变。 为了生活和生存,我们当然要去谋生,要去赚钱;但我们不能以赚钱为唯一的人生 目的,不能以聚财为全部生活中关注的唯一追求。要明白一个深刻的生死之理:人 世间的物质性拥有不是人生的一切,甚至不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东西;人活着时最重 要的还是一个情字,是和谐的关系,是温馨的亲情。所以,我们在世间生活,对物 质性的东西要拿得起放得下,要以与人和谐生活、爱和助人为乐作为人生中最最值 得追求的东西,并发而为实际的生活准则。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得到 他人的爱和帮助,由此我们便由对死亡的体认而获得了做人的正确立场。 再次,死亡的存在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人生态度。人们若只是沉在日常的生 活中,往往对什么都十分地执着。你的我的他的,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让别人从 自己这里取得一丝一毫,什么都得分得清清楚楚,不仅执着于己的,更盯着他的, 还渴望取得你的。而且,对那怕是一点点的损失也无法忍受,那怕是吃上一点点的 亏也是坚决不干的。这样的话,人们在生活中一定累得很,苦得很,无奈得很。如 果我们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中超拔出来,学会由死观生的方法,心胸便会豁然开朗, 意识到: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时,是一无所有的来;而我们死时离开这个世间也将赤 条条的去。生前的所有,都为暂时而已,我们又何必执着?实际上,我们又何能执 着?而且,我们在世间走一遭,与各种人结成各种的关系,实在都是有缘。这些人 际的关系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故而是弥足珍贵的。因此,我 们何必执着于你的我的他的呢?又何必因此而形成你我他之间的紧张关系呢?所以, 我们如果在生的过程中,稍稍去想想死的问题,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便会想得更开一 些,面对各种复杂的关系也能处理得更好一些。这样一种人生的态度当然对我们的 一生都会有益处,而它似乎只能建构在对死亡沉思的基础之上。 最后,死亡的存在使我们能时刻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生 命自身却相当的脆弱,十分容易受到外在的和自我的伤害。人的此在生命只有一次, 死亡意味着人们此生的完全结束,这就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护自己脆弱的生命,不要 使之受到损伤,更不要沦入非正常的死亡。我们不仅要细心地保护自我的生命,还 要通过各种锻炼和养生努力地活够大自然赋于我们的自然寿命,而且在任何的情况 下,都不要采取自杀的过激行为。人生中的挫折固然很多,人生中的痛苦虽然强烈, 但我们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态度咬咬牙也就会过去的。自杀不仅是人生中的怯弱行为, 更是对神圣生命的亵渎,它也是一种最不好的解决生死问题的方式。对自杀者而言, 人生的所有问题似乎都得到了解决,但对社会和死者的亲人来说,令人痛心的一大 堆问题才刚刚开始,这如何是解决生死问题的良方呢? 由此可见,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非常之大,关键在我们能否仔细地去思 索,去发掘,去显现。能够做到这一点,对我们的人生实在是有很多的益处。 三、关于死亡的超越 从根本上而言,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从死之中寻找意义的努力,都源于人 们认为的死是生的全部的毁灭这一观念。如果人们能寻获超越死亡的方法和途径, 意识到死亡并非是人之生的全部归于无,则死亡之恐惧也好,死亡的意义问题也好, 都可以迎刃而解。 动物不自觉"生",故而只能在生理性需求的驱策下被动地活着,但它们因此 而免去了死亡的恐惧问题;人类自觉到"生",故而能运用自我的智能与体能去改 变外在的环境,从而能够主动地生活,但却因此同时自觉到了死,品尝到了痛苦的 死亡恐惧。可见,造物主是仁慈的、公平的,人类虽然有了比动物多出的"生"的 欢欣,可却要饱尝动物没有的"死"的悲伤。然则,这一人生最大最深刻的痛苦, 却也使人类能够走上寻求超越死亡之路,并因此而更显露出自身的伟大。 人类寻找超越死亡的方法和途径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走了无数的弯 路,甚至付出了许多生命与血汗的代价。比如,中国古代的方士们、道士们,认为 人们可以通过服用某种药物(如外丹),或者经过某种身体的锻练(如内丹),便 可达到肉身成仙,永生不死。为了验证这一观念,也为了真正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 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人投入了无数的财力、物力、人力去做,可是,除了许多人因 此而丧命之外,所有的努力均告失败。此外,中外历史上的许多帝王想尽了一切的 办法,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来解决尸体防腐的问题,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保存 完好的尸体并不能如愿以偿地复活。所以,企图从物理的角度,通过一些实际的操 作来使我们人的肉身长生不老是一定会失败的。 一切人类历史上超越死亡的尝试都证明,肉身不朽决无可能。因此,我们只能 另辟途径,从精神之途去求得对死亡的超越。 人之精神与肉体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人的肉体之身是一种实在之物,它只能占 有一定的空间,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之内;而人之精神虽然是人之肉体的一种派生物, 但它却能够不受肉体的束缚,既可游于无限的空间,又可回溯和前行于无穷的时间, 它是一种真正的具有超越性的东西。精神的这种特殊性,使其可以担负起超越死亡 的重任。 精神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却可以形成一种凝结物,它就是关系。 人们通过语言将自己的观念、思想、意识等精神性的东西传达给对方,从而与之建 立起了人际的关系。自我的精神传达给对方越多,则所建构的关系就越紧密;同理, 他人的精神性的东西也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与自己发生着联系,我们接受得越多,则 与之的关系也就越密切。 这样,人与人之间便建立起了由各式各样的内蕴精神质所组成的关系。一般而 言,人们既离不开对物质的摄取以维持身体的存在;同时,人们也离不开精神性的 关系,它是人维持一个人的存在的根本。离开了精神性的关系,人也许还活着,但 却不是作为人而活,只是作为一个物而存在着。 弄明白了精神的特质,以及其与人的存在的复杂关系,我们便可进而求得超越 死亡的途径和方法了。 人的肉身当然会死,而人的精神性的关系却可永存,这是精神可以超越死亡的 第一个方面。当一个人与他人、与许多的人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关系时,他的肉体虽 然经过一定的时间会必然地死去,可这些关系却保持了下来,它超越了个体生命的 限囿,通过与他人相系的精神性的纽带而超越了死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下去。 很显然,这种精神性的关系对死亡的超越与人们在世间建立的关系之亲密程度 成正比。一个人在世间与他人建立的关系越紧密,其精神性的超越死亡就越持久; 一个人在世间与越多的人建立的关系越深,则其精神性超越死亡也就越广泛。可见, 人们从精神关系的方面想超越死亡也不是永恒的。人们若想更长久的超越死亡,更 广泛地超越死亡,就必须在活着时以一种好的人生观与人生态度去与各种人相交往。 不仅要与亲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而且应该与其他的人也保持良好的交往。在人世 间的关系越多越深,也就意味着你超越死亡的追求越成功。 人的肉身当然会死,而人的创造物却可永存,这是精神可以超越死亡的第二个 方面。与人无关的物那就只是一个自然物,但若加进了人的智慧与主观的意识,则 就成了一个人的创造物。它实际上就是注入了人之精神的物,是人的意识的结晶, 此时,这个物就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了,它具有了某种价值,使社会或一些人愿意 去欣赏、保存。比如那些不朽的画作,撼人心魂的音乐,伟大的科学发明,等等。 创造了这些物的主人,由于将自己的精神和意识贯进了其中而得以使生命永存。 很自然的,人在创造物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心血越多,则创造出的 物就越有价值,因此它在世间就会保存得越久,那么,人们通过将精神贯注在创造 物之上而达到的对死亡的超越就越有效,相反,则对死亡的超越就十分有限。 对死亡超越的追求对人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人生的定位、人生意义的确 立、生活的追求目标,等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没有对死亡超越的追求者, 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沦入无所事事,或无所不为,或无所用心的状态;而有着对 死亡超越的企盼者,则在自我的生活中目标坚定,行为规范,有所作为。因此,当 我们从死亡的恐惧中摆脱出来,并意识到了死亡也有它的意义与价值之后,我们就 必须树立超越死亡的追求,这不仅仅可能使我们经过努力真的达到了对死亡的超越,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方向,内蕴更为丰富,生活步入辉煌。 主要参考文献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美)米奇·阿尔博姆著,白裕承译 大块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 《一起面对生死》,(日)山崎章郎著,林真美译 圆神出版社1995年版 《生死智慧》,郑晓江著,汉欣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中国死亡智慧》,郑晓江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版 (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你就当参考吧) 参考资料: 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害怕之。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 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 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 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们所应该要做的 只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 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 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 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但实质上," 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向死 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无不都如此。大凡有生命者,都 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生与死虽然截 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 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谁 都害怕死亡的降临。因为,在人们的眼中,"生"是盈满着生机,充溢着温暖、活 力、光明、拥有;而死则是生机顿失,是冰冷、枯竭、黑暗、丧失,人们怎不求生 畏死呢?但是,人是一种生物,必然逃不脱死亡的命运,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死亡都会在某时某刻来临。既然如此,人们就必须正视死亡,活着时不要回避死亡 的问题,因为即使你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实际上,人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若是没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其它生物也 好,又怎能在这个世界上挤得下?从生命之本源来说,每个生者都不应该太自私, 正如《庄子》书中所讲的:天地为"父母"生我养我,那就好好地活;天地"父母" 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临。这实际上是留下位置让新的生命成长, 岂非也是我们一份无量的功德? 可是,即便人们从生命之根理解了死亡的必至性,仍然会在情感上万分恐惧与 害怕死亡。这一点必须从死亡本质的角度来加以化解。古希腊的圣哲指出:死是人 无法体验的对象,当人还活着时,死非常遥远;当死来临时,人们已经毫无感觉和 思虑了。人们对死的害怕、焦虑、恐惧,等等,无不都是一种活着时才有的感受, 而死亡一降临,人所有的知觉、心理的反映等等都不存在了,人们又怎能害怕呢? 既然不能够去害怕,我们活着时就没有必要去恐惧死亡。也就是说,当人存在的时 候,死亡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当我们不存在死去时,我们根本就无法害怕。因此, 活着的人又何苦要怕死呢? 可见,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根本不是起于死亡本身,而是人们从棺材、死尸等死 亡的现象中获得的一些恐怖的观念。仅仅是观念而已,并不是一种实在的对象。所 以,人类的确可以从主观上努力,改变以至取消这些观念,以消除对死的焦虑、恐 惧、害怕和担心。这些有关死亡本质及如何免于对死亡恐惧的方法实际上是相当有 效的,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应该经常沉思一下,去倾听古代贤哲的声音,积极地思考 生与死的问题,以获得某种生死的智慧,从对死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这样,也只有 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获得幸福。 但是,人们又会提出另一个问题:既然生而必死,自己生前拥有的一切都必然 地要完全丧失掉,那"生"又有何意义呢?我们生前的奋斗、获得、悲欢离合等等, 又有什么价值呢?一句话,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既然 凡"有"都必归于"无",那又何必要"有"呢?实际上,应该延伸一下再深入地 思考思考:"无"之后又是什么呢?那必是"有"!所以,一个现代人要如中国古 代哲人所说的那样,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应该做到"大其心",要跳出自己此生 此世的限囿,立于宇宙大化的本体之境来看生死。如此,人又何必要悲泣于自我必 死的结局呢?要明白,"我"之死正是"他"之生,"我"必死然后"他"才能生; 有生命之物的死,恰恰是万物之生的前提。况且,没有前者之死,又那会有我们每 个人的生?既然"我"之生建基于"他"之死的基础之上,那"我"为何不能当一 下他人之生的基础而无畏地面对死,从而勇敢地步入死途呢?正如我们人在生活中 不能太自私一样,我们在生死的问题上同样不能自私。而且,人们在生活中自私一 点关系并不太大,不过会造成一些人生中的麻烦罢了;可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一 个人若很自私,极不情愿地面对死,那就必然造成自我的生与死的品质极低——在 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极度地恐惧死。可是,无论你愿意与否都不可能改变人必死的结 局,死亡肯定会在某时某刻必然出现。所以,任何一个人都应在生死的问题上达到 心胸广阔,无私地对待生,也无私地对待死。当一个人能够正确地对待死时,他也 就必能正确地对待生;当一个人真正免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害怕时,其生活与人生 便走上了一条坦途。 二、关于死亡的意义 一般人皆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而且,它还进而吞噬掉了所有的人生 意义。但是,人们若明白了人之生必然相伴于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 始,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过程,那么,我们在生的过程中就应该去体验死,去沉思 死,去由对死的扣问而让自我的生命获得长足的发展,建构出一个健康正确有意义 的人生观,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价值。这种方法可称之为"生死相长"。 首先,死亡的存在,以及我们对死亡的沉思,可以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 ,这就能使我们能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让生命中的每一段都充满内 容,都可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可见,"死"的存在不是使"生"毫无意义,而 是更凸显出"生"的意义与价值。当一个人能够牢牢抓住生活,不浪费人生中的宝 贵时光,努力地从事各种创造的活动,珍惜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人情,并 尽可能多地品尝种种人生的滋味,那么,人们就能在死亡来临之际,毫无恐惧,心 安理得,并为自己即将永久地安息和为别的生命之诞生做基础而欣喜不已,这就达 到了生死两相安的最佳境界了。可见,由"死"可以反观出"生"的真正的意义所 在。任何人在"生"的阶段时都应该生机勃勃,奋发努力;而到了死时,则应该心 安坦然,无所牵挂。 其次,死亡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拥有更健康的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常可看见 许多人埋首于求这求那,总以为拥有得越多就越好;在为人处世时,刻薄、吝啬、 毫无怜悯心,无所不为。也许他的确成功了,拥有了很多很多,可是他在这个世界 上不爱别人,不帮助别人;当然别人也就不会爱他,也就不会帮助他。因此,他在 现世的生活就肯定相当的孤独;而当他面对死亡时,他会因为所拥有的一切都将永 久地丧失而痛苦万分。人之生死的吊诡性就在于:人们生前拥有的少,死时就丧失 的少,其痛苦也就相对要小;人们生前拥有的越多,死时就丧失的越多,按一般的 逻辑,痛苦就必然会大。对于那些在人世间一心只知攫取者而言,这一生死的规律 实在是太不利了。 所以,为了避免死时的更大痛苦,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人生观做极大的改变。 为了生活和生存,我们当然要去谋生,要去赚钱;但我们不能以赚钱为唯一的人生 目的,不能以聚财为全部生活中关注的唯一追求。要明白一个深刻的生死之理:人 世间的物质性拥有不是人生的一切,甚至不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东西;人活着时最重 要的还是一个情字,是和谐的关系,是温馨的亲情。所以,我们在世间生活,对物 质性的东西要拿得起放得下,要以与人和谐生活、爱和助人为乐作为人生中最最值 得追求的东西,并发而为实际的生活准则。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得到 他人的爱和帮助,由此我们便由对死亡的体认而获得了做人的正确立场。 再次,死亡的存在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人生态度。人们若只是沉在日常的生 活中,往往对什么都十分地执着。你的我的他的,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让别人从 自己这里取得一丝一毫,什么都得分得清清楚楚,不仅执着于己的,更盯着他的, 还渴望取得你的。而且,对那怕是一点点的损失也无法忍受,那怕是吃上一点点的 亏也是坚决不干的。这样的话,人们在生活中一定累得很,苦得很,无奈得很。如 果我们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中超拔出来,学会由死观生的方法,心胸便会豁然开朗, 意识到: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时,是一无所有的来;而我们死时离开这个世间也将

写下这个题目,隐隐觉得话题有点儿沉重。但每个人都无可奈何地被动地选择了生,而且每个人都要无法回避地必然地面对死这个令人忌讳的字眼儿。 若要穷其究竟,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活着?难道仅仅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难道我们被什么人施予了某种生活计划?难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体验生命的开始与终结这一过程?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终结呢? 活着有什么意思?除非你知道自己被爱着,被需要着。从精神上看,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一活。我们被自己的错误弄得声名狼藉,我们应该回归泥土,去感受它的清新,并在这清新和永恒的滋生中更新自己,象任何一株被严冬摧残的草木一样重新开始。 有些问题似乎怕想深,想透。当它模糊不清时,我们惧怕它,忌讳它。一旦想透了,理清了,它的魔力便消失了 宇宙广阔无垠,人类孤立渺小。人自诩天地灵长,万物主宰。其实和蚂蚁,昆虫一样,脆弱渺小,不堪一击。人生漫长,亦空洞短暂,而且注定一步步走向死亡。 生命是强加给我们的。我们于浑然不觉中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而且也将别无选择地一步步走向死亡。既然生命如此地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它的琐碎与平淡,我们为何不反抗一下,做一个决定自己生命的人? 但深究一下就会发现,所谓反抗其实不是反抗,所谓自绝其实也不是自绝,因为当你以主动结束生命来反抗生命的不自主时,“人终有一死”的前提早已摆在那里,你的反抗只能是这种前提规定好的反抗,你的选择只是别无选择的选择。道理很简单,既然生无所谓,死又怎样呢? 何况生命自有天年,自会终止。人类唯一能做的,只有顺应自然,走完生命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使之丰满,丰富,有益,有义... ... 人其实是无权决定生命的,人所该决择的是自己的行动,是生命的质量和轨迹。至于生与死,福与祸,那是上帝的事,上帝自己会安排的!

与狄青之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我热爱战争,工作和振奋人心的事,和平对我来说是一座地狱。”这是二战时期,美国著名将领巴顿将军的名言。 巴顿将军一生获得过无数的奖励和勋章,可惜他在1945年12月,外出打猎时遭遇车祸意外死亡了。在电影《巴顿将军》中,布雷德利将军曾指责巴顿将军:“我打仗是因为他们训练我打仗,而你打仗是因为你爱打仗。”

布雷德利的指责无可厚非,对于巴顿将军这样的职业军人来说,只有战场才会让他们兴奋起来,所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巴顿将军自己也清楚这一点,他曾说过“如果没有仗可打,那么无论我从事何种职业都无关紧要了,因为除了做一名军人,我什么也不会。”

严格来说,巴顿将军是个不爱好和平的人,他打胜仗是因为军人的自尊心,而不是为了结束战争。他的这一个特征,甚至连敌人都了解,希特勒的手下在战败撤退时就说道:“我们战败了,巴顿也活不长了。”因为和平对巴顿来说甚至如同坟墓。注意这句话,如果你认真梳理一下中外 历史 上的那些著名将领,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

清朝时期,年羹尧曾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年羹尧之所以一路平步青云,当然是以他的战功作为基础的。

年羹尧治军极严,手下将士对其言听计从,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载:“大将军羹尧尝舆从出府,值大雪,从官之扶舆而行者,雪片铺满手上,几欲堕指。将军怜之,下令曰:‘去手!’盖欲免其僵冻也。从官未会其意,竟各出佩刀,自断其手,血涔涔遍雪地……”

军令严峻是好事,但也得看情况。在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在西北地区打了大胜仗后班师回京,雍正当着百官论功行赏,要求将军们“卸甲”,可是将军们嘴上说答应,却跪在地上不为所动。

直到年羹尧说了句,“既然皇上叫你们卸甲,你们就卸吧!”将军们这才照做了。年羹尧还给雍正解释,“皇上不要介意。他们在军营里呆惯了,只知道军令,不知道皇上”。

年羹尧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简直把雍正肺都气炸了。晚上到年贵妃寝宫时,雍正还在嚷着“卸甲”,把贵妃听得无所适从,一脸茫然。可见,雍正内心是极其在意这件事的。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军事将领不听皇帝命令,这还了得。 从此,年羹尧与雍正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同年12月,年羹尧在位极人臣之后,落得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的下场。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历史 总是在重复过去的故事,北宋时期的狄青也与巴顿将军、年羹尧的结局类似,只是没有那么惨烈而已。 狄青(1008—1057)字汉臣,山西汾阳人,出身于贫苦农家。年少入伍,先当养马兵,后来调到保卫首都的拱圣营。由于狄青善骑射,武艺好,几年之后升任为下级武官。

北宋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元昊在我国西北称帝建国,宋朝派中央禁军前往征讨,狄青以下级武官的身份随军前往。这场战争前后打了四年,最后以宋朝失败讲和而告终。然而,当时不被人注意的狄青,却在战争中有勇有谋,常常取胜,从此一举成名。

彼时,范仲淹告诉狄青,作为武将,要有勇有谋。狄青从此博览群书,熟读兵法,终于成为北宋一代良将。这时,狄青才是个三十多岁的青壮年。战争结束后,狄青又在宋、夏边境驻防,屡建功勋,被升任为枢密副使。

到了北宋皇祐四年(1052),由于朝廷政策上的失误,广西人侬智高起兵反宋,从广西打到广东,南方吃紧。宋仁宗任命狄青为宣抚使,带兵前往两广,全权处理军务。狄青到广西后,迅速将侬智高打败。

这时,狄青四十多岁,正值年富力强的中年。狄青凯歌还朝,百官称贺。论功行赏,经过一番周折,狄青被升为枢密使。枢密使是个权大位高的官职,有权处理军国要政。狄青由行伍而升任为枢密使,为宋代所罕有。究其原因,全靠狄青的才能与勇敢。

狄青不但作战有术,而且带兵有方。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宿将,在他当上枢密使,掌握军事大权之时,正是他走向不幸之日,最后终于被排挤出了中央,忧愤而死。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狄青是武将。北宋建国,就严防武将掌握重兵。文武相比,武将倍受轻视。这种重文臣而轻武将的风气,一直延续下来。尤其是像狄青这样出身农家的武将,当时的文臣们根本不把他放在服里。

由于狄青出身低微而又是武将,所以在出征侬智高前,有人主张不能让狄青单独带兵,必须有文臣来监视他。宋仁宗犹豫未决。幸而宰相庞籍认为若用文臣来牵制狄青,必然使狄青难以指挥,这才使宋仁宗下定决心。

然而等到狄青南征胜利还朝,庞籍却又极力反对他当枢密使。 庞籍的理由很简单:宋朝开国以来,还没有武将担任过枢密使的,这个头不能开。庞籍这话倒是事实。北宋武将当枢密使的,仅有两人,其中之一就是狄青,另一人是北宋开国将领曹彬。

但是,这正是宋朝军政制度的弊端。试想,掌握军机要务的枢密使之职,不能由作战有功、有经验的武将担任,而由文臣来担任,宋朝的对外战争,还能打胜仗吗?这真是千百年来的怪现象。所以当时参知政事梁适,反驳了庞籍的说法。梁适问道:文彦博出征旦州而胜,回朝当了宰相;而狄青讨平广南两路,为什么不能当枢密使?

庞籍回答说,文臣为相,出入无常;武臣为枢密使,没有大过不能换。这回答当然不能服众。但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朝廷是怕武将当枢密使,久而久之,掌握了军权,威胁朝廷。 梁适进而对宋仁宗说:狄青功大而赏薄,以后谁还愿为皇上效力。宋仁宗这才结束了这场争论,任命狄青为枢密使。

武将狄青当上了枢密使,这成为当时爆炸性的新闻。当时的将士及普通百姓,都为此而高兴自豪,多以一见狄青为荣。但是,当时的文臣们多不以为然,群起而攻之。有人说狄青深受将士拥戴,是否要重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上生了角;有人说狄青家有怪光异火;有人说狄青曾擅上金殿。 总之,一切猜忌、责难与诽谤,都向狄青泼来;这种种杀人的舆论,使狄青坐立不安。

狄青的这种有苦难言、进退两难的处境,当时欧阳修是体察到了。欧阳修曾为此而上过《论狄青》札子。然而,欧阳修并没有为狄青伸冤,反而人云亦云,同样以世俗观念责难“青本武人,不知进退”,建议“为青计者,宜自退避事权,以止浮议。”

文彦博则公然叫嚷将狄青罢职,调离首都。狄青万般无奈,只得去见皇帝,以表明心迹。狄青说,“无功而受两镇节磨,无罪而出典外藩”是不公平的。宋仁宗将这话告诉了文彦博,并对文彦博说;“狄青是忠臣。”

文彦博告诫宋仁宗:“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宋仁宗听了,觉得有理:谁能保证狄青不会效法宋太祖,代自己而自立呢? 狄青却蒙在鼓里,还去找文彦博。文彦博严肃地对狄青说,贬斥他的原因没有别的,就在于“朝廷疑耳”。此言一出,把狄青吓得目瞪口呆。是啊,叛逆之臣的罪名,谁能担待得起呢?

这样,当了几年枢密使的狄青,终于在公元1056年带着莫须有的叛臣之嫌,被逐出京,到河南陈州去了。行前,狄青十分悲楚,对人说:“青此行必死。”在陈州,狄青惊恐未定,听到朝廷有人来,便“惊疑终日”。不到半年,忧愤交加的狄青,便在陈州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表面上看,狄青是死于病,实质上说,狄青是被排斥、打击与迫害,含冤而死的。他死于皇帝对他的猜疑,死于文臣对他的诽谤陷害,死于 社会 对他的歧视。 不过,现在看来欧阳修的话也不无道理,因为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武将应该知进退,也就是要藏拙,这样才能得善终。

譬如同为枢密使的曹彬,就比狄青在为官方面更有心机。曹彬为人仁敬和厚,在朝廷从未违旨,也从未谈别人的过失。讨伐后蜀、南唐,丝毫无所取。位兼将相,不以等第威势自异于人。在路上遇到士大夫,一定引车回避……如此种种,使得曹彬深得皇帝信任,赵匡胤评价曹彬道:“不欺其主者,独曹彬耳。”(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狄青传》《宋史》)

狄青是受朝廷猜忌,抑郁而死的。

狄青利用上元节的一个风雨之夜,整饬军纪,出其不意,袭取昆仑关。又巧施迷阵,发挥骑兵优势,大败侬智高。宋军追杀50余里,杀侬智高弟侬建中、侍郎黄师宓及士卒2200余人,俘500余人。

狄青立下大功,宋仁宗都说狄青乃“朕之关张”,但是,向来看不起武人的文臣们开始攻击狄青。狄青深受士卒爱戴,也没做错什么事,于是文臣们开始说狄青家有光,说狄青家狗长了角,说他穿过浅黄色衣服。宋仁宗坚持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马说:“本朝太祖皇帝也曾是周世宗忠臣。”

后来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文臣们抓住这个把柄,上书说京城洪水是上天对狄青的警告。如此压力之下,狄青最终被外放陈州,第二年抑郁而终。

对于一个武将忠臣来说,没有死在战场和敌人手中,却死在自己人的口水、嫉妒中,何其悲哀!

扩展资料: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将。

狄青出身贫寒,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累官延州指挥使。他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常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狄青平生主要经历二十五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袭昆仑关最著名。

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狄青

嘉祐元年(1056年),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对此颇有疑惑议论,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离京出判陈州。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狄青嘴生毒疮。三月,抑郁而终。仁宗在禁苑中为他举哀,追赠中书令,赐谥“武襄”。仁宗后为其神道碑额题名为“旌忠元勋”。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将。

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

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狄青平生主要经历二十五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袭昆仑关最著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狄青

狄青之死,据宋史狄青传所记,是因为“疽发髭”。这不过是近因。依我们看来,狄青之死是多年愤忧虑惊恐的结果。他为国家血战立功,而一般人却讥笑他轻视他,侮辱他,以科第自负的文臣,更随时欺负他,压迫他,怎教他不愤?他是很忠於国家忠於朝廷的,而一般人却要进他的谣言,与他不合的文臣,便摭拾关於他的谣言想陷害他,怎教他不忧虑,不惊恐?他若不是遇事谨慎,恐怕早已遭祸了。谣言愈来愈多,以致皇帝也怀疑猜忌他,将他罢免,使他格外惊恐。他抱着颓丧的心情走向陈州,已自知不久久世。假使在陈州的生活稍为安静一点,也许可以多活几年。那知宋仁宗和文彦博还是不放他,每月两次遣使探视他的近况。他一听有使者来,即“惊疑终日”不久他便“病作而卒”了。这样恐吓他,是文彦博的设计(野老纪闻),但一定得到宋仁宗的同意,如果宋仁宗要保全他,决不会有如此的结局。 中国过去的名人,往往因愤怒忧虑而“疽发背死”,如~范增,刘表,都是很显著的例子。狄青的发疽,与狄青的心境是很有关的。不过他疽发於髭,不像~范增刘表疽发於背罢了。狄青之死,可说是不明显的被杀,他被时代和环境杀死了。不明显的被杀,比明显的被杀还惨。提到岳飞的死,大家同声致慨,提到狄青的死,有几个知道为他抱屈的?狄青死时,不过五十岁,他若不死,必有更大的贡献,可惜他毕竟屈死了。笔者写成这篇短文,目的不仅在悼念狄青,希望能借此说明狄青的时代。五代的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珂,和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在当时,军队拥立皇帝,差不多形成习惯。推溯这种习惯的来源,远在唐代。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军队拥立节度使的事,真是数见不鲜,到五代,军队便进一步拥立皇帝了。五代军队拥立皇帝,和唐代拥立节度使,可说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五代的君主,名为皇帝,实际不过是势力较大的节度使而已。宋太祖上结五代的残局,下开北宋的新局,不愧是出的政治家。他的取得君位,虽还是由军队拥立,但他在即位之后,便努力扫除多年来纪纲废弛威柄下移的弊病。他最大的成功为收回军权,使私人武力成为国家武力。经他整顿的结果,将领再也不能专兵自恣,兵士也不敢像以前的骄横不法,军队拥立皇帝的恶习,从此就被消灭了。可惜宋太祖矫枉未免过正,太宗以后,更变本加厉,猜忌武臣,传为宋朝的家法,重文轻武,流为社会的习俗。这种情形之下,怎能产生优秀的将才?太祖太宗时,还有几个后周留下来的旧将可用,太祖太宗全靠他们统一中国,防御异族,以后便很少能够继起的。偶尔出一个两个绝伦轶群的将领,也禁不起君主的猜忌,文臣的压迫,和世人的轻视或疑谤,而难免不幸的结局。无怪宋代对外不竞,累遭外患,终於亡国了。 狄青 通观两宋,除北宋开国诸将外,能够称为名将的,北宋首推狄青,南宋首推岳飞。二人的结局,都很悲惨,他们可说是被时代和环境,屈死了。

与老兵不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们沉侵在和平的喜悦还没有多久,同盟国之间的分裂,就让世界局势再次紧张起来,以美、英两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地抵制来自苏联的扩张。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东、西方相互对立的“冷战”。

在亚洲,日本成了美国在远东的桥头堡,麦克阿瑟更是充当反东方势力的“急先锋”,甚至在他潜意识里,再发动一场大战也不为过,其“好战”的本质显现了出来。作为美国在远东的“土皇帝”,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不断叫嚣着战争。

其实,早在对日本的占领问题上,他就表现出对苏联的排斥。

1945年,因罗斯福总统突然病逝,副总统杜鲁门接任后,对苏联的态度就强硬起来,尤其是有了原子弹“撑腰”,对其更加排斥。当苏联提出由两国共同处理日本战后问题时,当即遭到了杜鲁门的拒绝。说白了,美国要一家独管。

更有甚者,杜鲁门通过麦克阿瑟,发布了《日本投降后美国的对日政策》,规定占领军将置于远东盟军总司令指挥之下,各国间的分歧按照美国的政策行事。也就是说,美军单独占领日本,其他国家无权插手。麦克阿瑟成了日本的“太上皇”。

对美国的过分举动,苏联表示强烈的反对,并提出由美、苏、中、英四国成立对日管制委员会,遭到美国拒绝。忍无可忍的苏方代表,向麦克阿瑟再次提出占领北海道的要求,并愤怒地说道:“不管美国同意与否,苏军都将开进北海道”。

对于这种挑衅行为,麦克阿瑟更是不甘示弱。大声警告到:“如果有一名苏军士兵未经允许踏上日本国土,美军将把苏联驻东京使团全部投入监狱”,苏联代表悻悻离去。在他看来,打败日本的是美国人,理应由美国单独占领。

尽管他的这种认识有些偏执,甚至是有些幼稚,似乎只有美国在跟日本人作战,但也从另一个方面也反应出,麦克阿瑟有着强烈的权力欲,不会容忍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胜利果实。在日本,他更是将东方势力的渗透,当作对手进行严厉打击。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待日本工会的罢工。麦克阿瑟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罢工浪潮,认为这是东方势力的渗透,他要求日本政府和工会禁止总罢工,否则,盟军将出面镇压。面对压力,罢工被迫取消。可见,他对东方势力几乎是“零容忍”。

“冷战”进入高潮,麦克阿瑟跃跃欲试竞选总统。

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了以遏制东方势力,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全面针对苏联在欧洲、亚洲的扩张,双方的矛盾再次激化,冷战再度升级,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麦克阿瑟对此表示赞同和支持。

就在美国实施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遏制东方势力西扩的时候。无独有偶,美国提出在亚洲“要使日本成为对付共产主义的堤坝”,并调整了对日政策,由压制转为扶持,并利用日本企业和军事基地,为美国在亚洲战略服务。

在麦克阿瑟等人的鼓动下,美国政府向日本,提供了总额达20亿美元的贷款和物资援助。作为日本的“太上皇”,他再次成为人们视野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虚荣心膨胀的麦克阿瑟,要求参加总统选举,而且志在必得。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凭借他对日本的成功实践,以及人们对其改革的认可和赞誉,麦克阿瑟认为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治理好一个国家。更何况他身边的人和国内的支持者,在全国各地都建有麦克阿瑟俱乐部,他们希望其竞选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是,在美国竞选总统,没有财团的支持几乎是寸步难行。但在麦克阿瑟的家乡威斯康星州,他的威望很高,在大大大小的书店里,都摆有他的传记。同时,拥护他的大都是有钱人,可以获得大量的竞选经费。他有了一种势在必得的心态。

更主要的是,麦克阿瑟对国内反对他的一伙人始终耿耿于怀,他们嫉妒其才能,处处给其“穿小鞋”、设置障碍。他对这些人的做法极为不满,发誓有一天要把国务院整治得天翻地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竞选总统是唯一的道路。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麦克阿瑟在各地的支持率并不是很高,就连在他的家乡,都没有获得绝对的票数,屈居第二位。这样的惨状,对极爱面子的麦克阿瑟来说,是个沉重打击。曾被舆论界不看好的杜鲁门,再次当选总统。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931年,也就是经济大萧条的第二年,麦克阿瑟来到法国,参加一年一次的军事合作演习。期间各国的军人们,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大家围绕着欧洲,一致地将焦点放在了防备德国上,麦克阿瑟敏锐地感到,这颗“定时炸弹”随时会爆。

更让他揪心的是,纳粹掌权的德国,以空前的速度重振军备,建立了在当时令所有军人羡慕的现代化军队,不仅有独立的空军,而且装甲师的发展更是独树一帜。而美国上下还在浑浑噩噩、停滞不前,还在自欺欺人式的享受着和平的时光。

看不下去的麦克阿瑟,分别向总统和国防部提交了国防建设报告,呼吁重视军备。然而,他的一番论调,显然与盛行的和平主义思想格格不入。在民众看来,战争就是由军火商和具有政治野心的少数人造成的,受苦受难的一定是大众。

大家比较熟悉的电影《西线无战事》,就是当时国内主流思想的真实写照。尽管美国参加一战比较晚,但也损失惨重,民众抵制战争的情绪很大。尽管可以理解,但忽视军备显然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他们看来,不发展军备就能制止战争。

作为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利用一切机会发表演说、到处宣讲,试图唤醒全民的备战意识,但效果甚微。更让他失望的是,去比兹堡大学演讲,居然有一帮主张绥靖主义的人,来到会场进行抗议示威,甚至不得不动用警察来维持秩序。

更有甚者,美国杂志专门进行了一次民意测试,显示大多数人都不愿为国参军,并将结果交给了麦克阿瑟,请他对此发表建议。这分明就是挑衅,麦克阿瑟严厉谴责道:“为国而战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和平只能用武力来保卫”。

麦克阿瑟为了唤醒民众的忧患意识,不辞辛劳地为军队和战备辩护。不明就里的民众说他是“战争贩子”、“好战分子”。同时,政府的精英们也表示极大的反感,在他们看来,发展军队是麦克阿瑟别有用心,实现个人政治野心的手段。

百口莫辩的麦克阿瑟,高调血洗老兵,强调军队作用。

1932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美国国内动荡,抗议不断、示威不止,特别是退伍军人为生活所迫,组织了一场向华盛顿进军的请愿运动。这些一无所有、饥肠辘辘的人聚集在国会大厦附近,人数越来越多,已达2万多人。

他们希望政府伸出援手,提前支付退役金渡过难关,但这个议案在参议院遭到否决,退伍军人们决定留下来坚持到底,并与来清场的警察发生了激烈冲突。混乱中,有2名退伍军人被打死,2名受伤,被彻底激怒的老兵们奋起反击。

5000名老兵将600名警察团团围住,形势急转直下,警察已经控制不了局面了。但在麦克阿瑟看来,这是彰显军队作用的大好机会,他要用事实,狠狠地煽那些官僚们一记耳光,在国家紧急时刻唯一能指望的只有军队,看他们还敢刁难军队吗?

当总统命令出动部队时,他决定大显身手。不仅亲自带队,而且穿上鲜明的军礼服,肩上的4颗将星格外惹眼。作为其高级参谋的艾森豪威尔,劝他不要这样,“街头打架,将军犯不上插手”,而在兴头上的麦克阿瑟,怎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调来了巴顿的第3骑兵团,在6辆的坦克的压阵下,向手无寸铁的老兵们冲了过去,示威人群很快被冲散,麦克阿瑟不依不饶,将他们搭起的“纸板屋”统统烧光。行动过后,麦克阿瑟高调地跟随陆军部长,参加记者招待会并夸夸其谈。

不仅吹嘘军队将美国从一场灾难中拯救出来,而且强调国家拥有一支强大军队的重要性。显然,他把这次行动当成一次炫耀行动,以唤起当局对军备的重视。当然,麦克阿瑟的高调处置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国会对军队的需求不再苛刻了。

意外的是,这件事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全国各地的人们,将矛头都指向了“罪魁祸首”麦克阿瑟,谴责他向曾经为国家而战的老兵们下手,是一件令人作呕的事情。一时间,谩骂声不断,他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尽管他的初衷是想通过一个事件或者战争,达到实现扩充军备,提高军费的目的,但他却可耻地选择了对付老兵,做了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是其军人生涯中最大的污点,也是日后被人饱受诟病、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与小马虎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正确引用

导语: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的一部分,而如何在论文中正确的引用参考文献成为学生们非常苦恼的事情。下面是我分享的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欢迎阅读!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是学术论文参考的范文和深度的体现,是反映论文的真实性的科学依据,是对期刊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正确的引用方式能大大降低论文的重复了。本文介绍硕士毕业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首先说明下参考文献引用的三种作假手法

1、“假引用”就是虚伪的、不真实的引用。最常见的假引用有三种:

一是“友情引用”。引用文献和本文没有多大关系,作者和引用文献的作者相互抬举目的是提高彼此的学术 “知名度”,如作者或是引用者的师长,或是引用者的好友,或是引用者的圈内人。

二是“装门面引用”。引用者罗列一大堆外文文献,引用“权威”的文献,以便给自己装门面,实际上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研读它们,或者它们根本与引用者所论毫不沾边。

三是滥用自引用。必要的和适度的自引用是正当的,能够从中看出引用

者研究的连贯性以及在学术上有无进展和提高。但是,滥用自引用,没有必要,反而会降低论文质量

2、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

所谓“不引用”,正好与假引用形成对照:假引用是不该引用的偏偏要引用,

不引用是指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论文研究受惠于别人的材料和思想却刻意回避它们,在列举的参考文献中难觅其踪影。属于剽窃抄袭行为,这就是论文查重的对象。

3、“伪引用”

有意做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引用,这种做法大多出现在“伪注”中。

如:本来自己没有接触外文原始文献,直接从中译本或别人的译文中抄录了老外的.言论,可是不如实地标注 中译本或间接的出处,却堂而皇之把外文原始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地列出。这也是论文查重的对象。

参考文献正确的引用方式如下:

1、不要抄袭

在国内若适当的抄了,称为引用,注上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抄的多了,这也是抄袭,这时需要进行论文查重。

所以,引用另一篇文章的方法是:

(1)对于观点,需要重新总结,用自己的话,适合自己文章的语言,重新在文章中描述一遍,并注释。

(2)对于数字,需要准确的使用(数据的环境,条件等等),标明来源并注释。

(3)对于一些经典的话,需要引用原文的,需要在文章将原文用用双引号括起来,表明是原文引用。并注明出处。我个人认为这是正确的。文章应该有自己观点和立场,每一篇论文的观点和立场应该有所不同。所以直接照抄其他论文中的原文,实际上是对论文的一种马虎的态度,并没有深刻考虑被引论文的立场和自己论文的上下文。

2、 引用来源

(1)专业论文应该尽量引用专业来源,而不要引用非专业来源。专业来源的优先级大概如下:

学科较著名的开创性的论文、 有影响力的期刊的论文、有影响力的会议的论文、学术著作、一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协议的版本、法律的版本、手册的版本、经典教科书、一般指导性书籍、大众期刊、报纸、商业期刊、网站、 个人博客等

其实,从教科书开始,就不要在学术性的文章中出现了。当然这个先后次序 对不同的专业会有区别,但是基本一致。有人认为为何应用教科书不好。如果想到学术论文应该是研究学术前沿的东西,教科书往往是已经公认,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的成果,引用教科书已经没有重要意义了。

(2)查找引用源应该查找一级出处。

何为一级出处?其实就是根源,最开始发表这一观点的论文。该论文可能被其他论文引用,则引用论文为二级论文。 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引用一级出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级出处才是次观 最真实的表现,其他的二级出处可能掺杂其他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只有找到了一级出处才说明作者对该问题做了较深刻的研究。

(3)引用来源的选择

有时,都是一级出处但是仍然可以选择。比如同时有书,论文,网站,数据库,综述等等。我的观点是这样,论文一定要引论文,论文往往是最原始的。有研究性论文就不要使用综述,综述往往是二级出处。有论文就不用书,除非书中有很大的改动。有论文和书,网站和数据库就不要考虑。

3、 引文出处的排列顺序

按出现顺序排序:在文章中先出现的引用先列出处。现在一般的中文杂志都应该是按照此标准。 但是,其实国内学生的做法往往没有顺序,经常论文中上来就是一个非[1]的注释。看看注释列表也没有什么顺序。这样只能说是还没有了解论文的基本写作原则。更不利于后期的论文查重。

4、出处的写法

一般的杂志都会给出自己的排版方法和顺序,出处是为了方便读者能够找到原文,所以一切以此原则出发。比如篇论文在一个没有出版物的学术会议上发表,那么最好标注上电子版本的地址,同理适用于内部研究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库,手册也应该标注上版本,年代,网址方便查找。书籍应当注明页码。

5、如何准备

一定要在写论文之前就开始考虑参考文献的问题,不要论文写完了,为了做做样子再加参考文献。我看见太多这样的例子了,结果都是一眼就能看出参考文献有问题。特别是论文查重时,就会一片红呀,切记。

在写论文之前,把会被使用到的参考文献先准备出来,甚至按顺序写上,有利于构思论文结构,同时参考文献自然不是后来拼凑上的。然后写论文的时候产能在需要引用的时候合适的找到出处引用上。还是一样,要严谨,不要偷懒。

关于注释的几点补充:

从理论上来说,除非是常识外,都需要加注释,并说明信息来源。注释本身分为两种,一种是引用性,指向你所说的这句话本身来源的文献,也就是说,这句话不是你的想法,而是别人的想法,即便你是转述,同样是需要出注说明。如果同样一句话有多个人曾经说过,而你都看到了,你可以选择罗列多个你看到的想法的文献出处,也可以选择就写一个和你的想法最接近的那个文献的出处。第二种情况是说明性,就是说,你在文章里的表述可能不全面,

可能会引起误导,或者为了文章结构或者整体的原因而需要把不直接相关的内容去掉,但那样又可能造成表意不明确,此时可以在注释的部分为这些问题进行说明。

其中,第一种注释,也就是针对文献的注释,是存在比较多争议的,怎么引用,引用什么,理论上都有自己的规范,以下是本人到现在为止的经验。通常这类引用被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直接引用,就是你看到某个作者的某段话放在你的段落里很完美,那可以用引号引在段落中或者专门出一段的方式来引用,这样的引用也可能出现在数据和图表中,一定要反复确认与原文是否一致,不能有任何误差;

第二种是概括性引用,就是原作者原来可能用了一段来说一个问题,但你觉得用一句话就可以了,而这句话正是你的文章里所需要的,此时你仍然要说明这句话最初的来源,也就是原作者的那段文献;

第三种是观点拓展与总结(conclusion),也就是原作者的某句话启发了你的 想法,或者让你总结出了新的想法,理论上也是要标注出处的。

另外,文章最后的文献索引/参考文献,包括了所有可能启发你想法,或者与这个专题有些关联,但并不直接被你引用的文献的清单,这也是保护知识产权以及确保信息和结论可靠的重要手段。

当然,三种引用的情况具体怎么把握都看每个作者自己的需要。但一旦开始引用了就必须全面并且准确的使用,不能误解或者偏狭的理解作者的原意,或者使之牵强的成为自己的观点。

家庭 教育 在对孩子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优秀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家庭教育优秀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当前,很多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幸福和民族的未来。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家庭的教育。学生是客观存在的人,是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有着一定的情感和思维,父母与孩子有着血缘关系,是孩子的亲人,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生活老师,同时还是孩子赖以生存的经济和生活来源,这就突出显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主要是看能否构建一个温暖、和谐、民主型的家庭关系。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孩子成长 民主家庭

当今教育工作者普遍有种感受——现在的学生与以前的学生大不相同了。他们常常迷茫、缺乏自信、厌学、学习困难、考试焦虑、难以应付挫折、青春期性心理扭曲、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力薄弱、 记忆力 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人际关系差等,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作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的事件。他们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绝非偶然,社会的发展竞争残酷激烈和我国选拔人才的途径比较单一和太过刚性,使得众多家长 对子 女的教育进入“重智轻德”的误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健康状况小而言之影响他自己和他的家庭的健康状况,大而言之直接影响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目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长的主观性教育和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成也父母,败也父母”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学生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现象。 一旦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更多的家长就寄希望于学校,这时候家长认为学校的力量无限大。学校教育确实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但家长忽略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以此本人谈谈有关家庭如何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 家长必须接纳孩子的错误

首先是对孩子的接纳,对孩子百分百的接纳、无条件的接纳。很多家长天真地认为,不接纳孩子的不足是为了孩子更完美,结果却强化了孩子的不足、放大了孩子的不足和巩固了孩子的不足。有的家长一旦听说自己的孩子与同学发生争端、口角或其他什么错误,尤其是考试,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绩没达到自己规定的目标,就会给予严惩,那样做不会得到预期的结果,遇到自己的孩子考试失利,家长不应一味地责备,应安慰孩子,给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 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氛围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建构好夫妻关系,恩爱有加的夫妻关系才是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夫妻关系决定性地影响着家庭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建构着孩子的心理世界,所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成员不和睦、家庭管理的混乱、家庭成员的不健康的 爱好 、经济或社会地位的实际丧失或有丧失的危险等因素,都会使家庭长期弥漫一种紧张的气氛。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母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孩子常常也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

三 构建与孩子平等的关系

民主的家庭应该是谁都有发言权,家庭成员要相互尊重,有关孩子的事情要让孩子参加或了解,父母不能一味地包办到底。虽然孩子所说的所想的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要给孩子一定的发言权、积极参与权。不过决定权还要在父母手中,只不过父母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让孩子感到家庭的平等,这样孩子长大后无论接物还是待人都很客观和友善,并且能以平常心对待一些竞争。孩子拥有阳光的心态,在愉悦、轻松的心境下,其学习效率、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四 要真正关爱孩子

1.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第一,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些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第二,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不一定要在空闲时,家长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孩子玩游戏,这样既不影响家长做家务,又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 经验 ,岂不一举两得? 第三,和孩子一起外出。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上街购物、去公园赏景,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性情。

第四,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交流 观后感 ,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2.要学会爱抚孩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当孩子取得成功时,家长要学会适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也要适时地进行安慰,不一定要太多的言语,让孩子觉得父母永远是爱他、关心他的,那会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动力。

3.学会和孩子沟通

通常沟通的方式主要是谈话。谈话的时候做父母的不能过于啰嗦,要学会迁移和引导,当然也不能像提审犯人似的和孩子谈话。对孩子的过错要指正,不能一味地包容,但也不能永远挂在嘴上,那样做会挫伤孩子希求保密、谅解和宽恕的心情,从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很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进而我行我素,无所顾忌。

现代家长希望与自己的孩子交朋友,但事实却非如人愿。为何父母和自己的孩子往往成不了朋友?笔者提出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用心灵去接近。现在的孩子已有点独立精神,对父母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了,有时对父母的言语表现出逆反心理。

这时,父母只要和孩子友好、平等相处,用心灵接近孩子,还是能和孩子交朋友的。和孩子交朋友,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体会在孩子的年龄状况下的一种心态,才能做到以心交流。

第二,语言沟通困难可以用书信的形式。有时候,语言沟通确实困难,容易形成对抗性情绪,使得矛盾激化,这时候用书信的形式沟通最好。因为书信沟通可以避免正面交锋和产生敌对情绪和尴尬,使得交流难以顺利进行,而书信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语言,使语气柔和,孩子容易接受。

当今社会,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目的是让孩子能在这个复杂多变,又富有挑战的人生大舞台赢得一席之地。这些都要求家长学会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了解自己的孩子,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并且尊重孩子、爱护孩子;然后才可以合情合理地予以引导、教育。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成才。

参考文献

[1]维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易春丽等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谢弗著.发展心理学—— 儿童 与青少年(第六版)(邹泓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摘 要】敢问“素质教育”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远兮”。有识之士,上下求索,其实,路就在“家庭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学校积极转变素质教育观念,教师纷纷开展素质教育,学生热情欢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素质教育的推行进程缓慢,甚至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学生家长观念陈旧, 文化 知识水平不高所致。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设置在校内的“家长学校”的潜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的推行不仅要靠国家的大政方针,老师的大力执行,还应得到学生家长的大力配合。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许多学生家长外出谋发展,造成许多学生缺少家庭教育,或隔代教育。农村学校在校内设置的“家长学校”形同虚设,大有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之嫌。据我县不完全调查统计,95%以上的学校内设置的“家长学校”徒有其名,多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设。致使许多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对素质教育默默无闻,有的甚至对素质教育产生抵触,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因些,通过“家长学校”改变家庭教育的现状,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十分必要。

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有以下六大误区:

一是眼睛盯住考试分数的多,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少。

许多家长只看重子女语、数、外等主要科目的成绩,不重视子女的全面发展,不看重子女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发展自己的 兴趣爱好 与特长,不支持子女参加学校的活动,给孩子指定发展方向。许多父母把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着孩子往自己设定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也不喜欢。殊不知,兴趣爱好与特长是一个人成为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因素,不注意、不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就可以扼杀了将来极具前途的有特长的专业人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二是满足子女物质要求的多,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少。

许多家庭应该说还称不上“富门”,却有相当多的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抱着“苦了什么也别苦了孩子”的心态,衣服要穿名牌的,零食要吃进口的,学习用具要买高档的,处处养尊处优,时时惟我独尊,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少子女在家中养成了不懂礼貌、骄横撒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并影响到学校中的行为习惯,给素质教育带来了负面作用。

三是关心子女身体健康的多,关注子女心理健康的少。

对子女身体健康的关心无可厚非,而忽视子女心理健康更为可怕。不少孩子性格孤僻,撒妖撒野,与同伴不合群,只喜欢表扬,不接爱批评,害怕困难,经受不起挫折。在家受批评就哭闹,在校受批评就与老师作对。这些行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家长应与教师配合纠正这些坏习惯。如果家长不够重视,长此以往,会造成孩子的心理扭曲,甚至人格不健全,从而影响学生整体素质。

四是创设顺境的多,逆境锻炼少。

许多家庭条件不是优越,孩子却一直生活在优越顺利的环境之中,感受不到逆境的锻炼,也经受不了挫折,甚至不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有的还造成逆反心理,对老师、家长怀恨在心,故意作对。因此,家长应通过逆境锻炼子女,时刻告诫子女:“家衰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让他们深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朴素的道理,从而让孩子明白,从小在蜜糖罐里泡大的人,是没有多大成就的。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纨绔少伟男”。因此,从小就要让孩子受到逆境的考验,长大才有所作为。

五是重视学习结果的多,平时关注学习过程的少。

许多家长因为忙于工作,平时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只是到了考试后关注孩子试卷上的分数,考得好就高兴,重重奖赏;考得差就大发雷霆,甚至女子“单打”或者男子“单打”。低年级孩子挨打挨骂后不敢吭声,可有的高年级孩子挨打骂后,一边哭一边说:“你们平时不关心我的学习,等到我考差了就打我,你们也有责任”。

六是家长知识欠缺,训斥唠叨多,尊重指导少。

许多家长爱面子,又想鼓励孩子上进,于是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多乖!”常常训斥子女:“你真笨!你不好!你很傻!”等等,把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很多父母抱着传统观念,认为孩子是属于父母的。于是,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对孩子缺少信赖、沟通、讨论,缺少循循善诱,有的甚至把工作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有的家长知识欠缺,知识面狭窄,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缺少必要的指导 方法 。有的家长不注重自身形象,平时出口成“脏”、吸烟、酗酒、赌博等,严重影响了自身形象和孩子的形象。致使两代人之间产生代沟、鸿沟,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以上种种弊端,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因此,应通过学校设置的“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引导、教育,培养家长的素质教育意识,从而最终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健康发展。

如何发挥家长学校“潜能”呢?

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并且发挥监督检查职能,让“家长学校”名副其实。

二是学校家长密切配合,通过“家长学校”参与素质教育。

三是编辑出版“家长学校”的相关教材读物,促进家长创新意识的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是通过“家长学校”的运作、考试、评估,全面提高家长素质能力。

五是改革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总之,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国家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挖掘“家长学校”的潜能,培养提高家长的素质,对整个素质教育的推行,意义十分重大。

摘 要 高中教育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高中生的家庭教育又是高中教育中的难点,抓好高中生的家教事关国家的未来,也是关于学生的一生。

关键词 家庭教育;过度保护;和谐;知心朋友

现在的高中学生进入学校,就进入了学习的最紧张的时期,甚至紧张程度远甚于大学,当前,我国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可能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一、高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孩子溺爱

父母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于是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依赖、迟熟、不能忍让、也不懂自己照顾自己。即使表面看来柔顺温和,但当孩子长大,需要面对难题时,就可能出现性格突变。

父母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无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扼杀了孩子的能力发展。

2.家长过度保护

有时候,由于父母太注重孩子表面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看不见的心理需求,纵使孩子具有优秀的先天条件,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当孩子想跑、想玩时,有的父母会害怕孩子受伤而禁止他。如此的话,孩子便会养成不好动的习惯,身体变得迟熟、孱弱多病,心智的发展也必然受到阻碍,性格也会变得退缩胆小、缺乏自信、无法面对困难。父母必须明白,关怀是心灵上的沟通,并不是行为上的干预。过分的干预会妨碍孩子潜能的发展。

3.家长太望子成龙

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发育情况,强迫他提早学站、学走路、学写字……造成孩子身心严重失衡,导致孩子出现脾气暴躁、焦虑、冷淡、退缩等问题,还可能会出现拒绝学习的问题,也不懂与人和谐相处。

4.家长对子女太苛刻

经常以权威口吻规范孩子的举动、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无法表达自己,只懂唯唯诺诺,并使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另外,为了发泄不满,孩子会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当孩子长大,他更可能会对父母存有怀恨的心理,把以往积压的不满,发泄回父母身上。

二、高中生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1.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比如,高中阶段的孩子学习任务重,要保证充分的营养,尤其是早饭一定要吃好,因为孩子睡了一夜起来,头一天的食物已经完全消化掉了,胃处于一个完全的排空状态,非常饥饿的,上午学习时间又长,又基本都是主课,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只为了充饥吃点馒头之类的,孩子到十来点钟就会觉得很饿,使大脑处于缺血状态,直接影响到第三第四节课的学习效果。研究证明,蛋白质类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大约四小时左右,淀粉类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仅两个多小时。所以,早饭要吃点鸡蛋牛奶豆浆之类的高蛋白食物。

孩子的衣服要整洁大方,切不可追时髦讲排场比名牌,那样会让孩子分散过多精力,还会刺激孩子的攀比欲望,讲究打扮的结果,也会让孩子更容易发生早恋之类的问题。

睡眠:高中阶段孩子学习任务重,要有一个很好的休息环境,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睡好觉是学习好的一个重要保证。

关于偏食的问题,我觉得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重点,高中阶段这个不是校正孩子偏食问题的重点。家长可以在满足孩子营养全面化的情况下,尽量照顾孩子的口味,让孩子吃饱吃好。

2.做合格的家长

家长要不断学习,学习家教的有关知识,研究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研究怎样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和作息时间等各种与孩子有关的问题,全面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比如,家长可以多看一些关于家庭教育、家庭保健之类的书刊杂志,看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电视讲座等,都会对提高我们家长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

3.要创造积极向上的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成为学习型家长,家长的学习行为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中小学生的家庭,最好不要经常在家里打牌玩 麻将 ,也最好不要整日里高朋满座喝酒闲聊的,要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夫妻之间有分歧最好不要当着孩子吵闹,可以找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坐下来慢慢协商解决。尤其是在教育观念上的分歧,更不能当着孩子争论,俗话说“人前教子,人后劝夫”,这样,才会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4.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教育孩子学会理解人、关心人,这样孩子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给自己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

关注孩子心理发展,有些问题要在平时的闲聊中,把家长的观念潜移默化的传输给孩子,而不要等到发现问题了,采取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比如早恋问题,家长可以在平时看电视或谈论某个熟人的孩子的早恋问题时,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有老师教育学生时这样说:爱情的果实是美好的,但不成熟的果实是苦涩的。学生时期正是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个子长高了,看上去像个大人,但是心里还没有完全成熟,每个人的未来发展还都是未知数,这时候谈恋爱很容易处理不好,那样既影响了学习,又会给未来的爱情生活埋下阴影。

不要当着外人指责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更不能翻沉年旧账。尤其是不要当着同学指责孩子。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当众受到上级指责心情会怎样呢?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赞扬和尊重。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应该认识到有波动是正常的,不能总是抱怨名次怎么低了之类的问题,而是在考试后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是马虎大意了还是这一部分没有学好,还是考试时没有合理分配时间,导致最后会做的题目也来不及做,另外,父母家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理解,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都会对孩子有良好的教育作用。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这样,他和同学老师之间有良好的关系,有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比如,家长要经常和老师交流,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要溺爱孩子,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心疼孩子,孩子更会自己娇惯自己,在生活上多关心孩子,而不能在学习上心慈手软,学习的时候就是要专注于学习,不要一会儿送点吃的,一会儿送点喝的,影响孩子专心学习。

总之,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关系到每个家庭,因此每个家庭都要重视起来,勿以恶小而纵容其为之,勿以善小而不教之!

1.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精选

2. 关于家庭教育论文

3. 浅谈家庭教育的论文

4. 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

5. 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

6. 关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