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淮海工学院学报投稿字数

发布时间:2024-07-01 10:16:32

淮海工学院学报投稿字数

建议重庆科技学院

学术期刊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主要特色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与现当代中国”、“西游记研究”、“‘村官’研究与实践”等。2002年被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以来,连续保持一级期刊,并被华东地区优秀报刊评审委员会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4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提名期刊奖,进入江苏省期刊方阵。该刊是“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高校学术文摘》资料库的收录源之一。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创刊于1985年,为中文季刊,内容涉及数理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食品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以及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该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获“第六届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编校质量奖”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并且已参加全国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该刊是《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是《CEPS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剑桥结构数据库》(CSD)、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源刊。 图书馆藏 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互为补充,已逐步形成了以海洋科学为特色,以工学为重点,文、理、商、法及艺术兼具的馆藏体系。根据2014年8月学校图书馆网站显示,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万册,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电子图书53万种,电子期刊15908种。现已购置了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EBSCO、DIALOG、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系统21个,自建海洋专题数据库。

都差不多,不入流学校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投稿字数

(1)稿件需用计算机打印,并寄软盘。用字要规范,字迹和图要清晰;打印的稿件需加大字号和行距。作者可通过E-mail投稿,但不要和文字稿重复。(2)题名(含中英文)。应符合索引要求,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的内容,并符合题录。(3)作者姓名(含中英文)。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大写,名字第一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4)作者单位。包括部门、单位、省市名,邮编。英文邮编之后加列国名。(5)摘要(含中英文)应尽量写成报道性,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以300字内为宜。(6)关键词(含中英文)。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每篇文章给出3-8个关键词,写在摘要下方。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共出版文献5907篇、总被下载1571655次、总被引6647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载文量为2277篇,被引量为32929次,下载量为115957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

淮海工学院学报知网

(本文索引收录:《中国哲学》2013年;原发期刊:《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九期。)《吕氏春秋·不二》说:“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兼)”。胡适说:“孔门说仁虽是爱人,却和后来墨家说的‘兼爱’不相同。墨家的爱,是‘无差等’的爱,孔门的爱,是‘有差等’的爱。故说:‘亲亲之杀’。”“墨家重在‘兼而爱之’的兼字,儒家重在‘推恩足以保四海’的推字,故同说爱人,而性质截然不同。”[1]98冯友兰说:“墨家主张爱无差等,而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换句话说,在爱人的问题上,墨家强调同等,儒家强调差等。”[2]82儒家之仁爱主张爱人应重视血缘亲情和宗法等级,体现爱人的次第厚薄差别,符合并维护礼的基本精神——别亲疏、明贵贱;而墨家之兼爱则极力反对儒家以血缘亲情关系为仁爱基础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3]287的差爱、别爱,认为这样的爱必将引起“天下之大害”[3]114,必须“兼以易别” [3]115。儒家仁爱之差等与墨家兼爱之平等主要体现在爱人的次第、厚薄上的不同。 一、由亲及疏与先人后己——爱人的次第不同 (一)由亲及疏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4]4“立爱自亲始”。(《礼记·祭义》)儒家仁爱重视亲情孝道,主张爱人应以家庭为本位,以亲亲、孝悌为始点向外推扩、延伸至泛爱众,有先后次序地实现爱之普遍性道德理想。在儒家看来,“孝”、“悌”与“泛爱众”本质上虽都是“爱人”,但由于人首先是一种有私心的情感动物,爱人应该、也必然遵循由亲及疏、推己及人的路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16、“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5]322、“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5]324。爱的对象是普遍的大众,但以亲、贤为优先,他将这种从血缘亲情出发,由亲及疏,由近及远,逐步推扩的爱概括为“亲亲”、“仁民”和“爱物”三个次第。他说:“君子之于物也, 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5]322“这告诉人们,爱是一个链子,起码有三个环节:亲、民、物。在具体的境遇关系里,首先是爱亲,其次是爱民,最后才是爱物,这是一个从亲到疏、从近到远的价值推进取向,与‘泛爱众,而亲仁’所揭示的价值取向相一致。”[6]24儒家的仁爱总是从人天生的血缘亲情出发,以“孝悌”为始点,由亲及疏,推己及人、及物,体现出爱的次第差别。因此,儒家“仁爱”之爱本质上是一种对亲人的爱,是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有差别的、先满足个人的私心,它是一种有亲疏之别的爱。[7] (二)先人后己 与儒家特别看重人的血缘亲情以及由此导致的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爱人次第迥然不同,墨家淡化人的血缘亲情,反对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地爱人,主张先人后己、投桃报李地爱人。尽管墨家也“以孝视天下”,(《汉书·艺文志》)主张孝、爱父母,但墨家之孝、爱父母以“利亲”和“交孝子”为要义,强调以“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3]125的先人后己、投桃报李的方式来间接地尽孝道、爱利父母,从兼爱利他再到孝利吾亲,不是从人天生的血缘亲情出发,自然而然、由亲及疏地孝敬至亲,而是出于世俗功利的考量先去爱利他亲以获得他人爱利吾亲的功利回报,这与孔子“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4]14-15更强调敬亲、悦亲大相径庭。因此,墨家“利亲”、“交孝子”式的孝道、爱亲具有明显的平等、互惠意识和功利色彩,改变了儒家孝道、仁爱由血缘亲疏所决定的爱人次第,取消了己亲在孝道中的优先地位。墨家先人后己的爱人次第似乎比儒家由亲及疏的爱人次第更无私,却与人之常情相违背,也更具功利色彩,不合国人耻于公开言利的道德心理。此外,这种先人后己式的兼爱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大众普遍地以长远的眼光,经过理性的功利考量之后的投桃报李和知恩图报,但这一条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从利己出发却采取利他的先人后己式的兼爱主张由于没有现实的力量支撑,只能假借非现实的、虚无缥缈的赏罚权威——天、鬼,最终只会事与愿违,只有极少数人在威逼利诱下先人后己地爱人,极多数人却毫无畏惧、只有利诱地仅爱自己,极少数人先人后己的兼爱利他德行只能是“曲高”而“和寡”,没有普遍性,流于空想性,造成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悖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8]209。这正是墨家兼爱学说不能持久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亲亲之杀,尊贤之等”与“厚不外己,爱无厚薄”——爱的程度不同 (一)“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儒家以“孝悌”为始点和优先的“仁爱”还有爱的厚薄程度差别,爱亲胜爱疏,爱己胜爱人,厚此薄彼。尽管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6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121,这种推己及人式的仁之方似乎在爱人的程度上不分厚薄、一视同仁,但《中庸》载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9]40,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5]179。孔孟事实上都视事亲最重,在孟子心目中,“亲亲”不仅在爱的次序上先于“仁民”和“爱物”,在爱的程度上也更厚重。并且,当爱亲与爱众出现冲突时,孔孟都不顾事实、不论是非地选择爱亲而舍弃爱众。《论语·子路》载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4]137,对于桃应所假设的“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的道德选择之两难,孟子给出了“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履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5]317的选项,在孔孟的人际价值坐标中,爱亲、事亲显然具有最高价值。孔子提出的“亲亲为大”、“父子相隐”的伦理原则,孟子“事亲为大”的伦理主张和“舜窃负而逃”的道德行为选择,都是为了维护血缘亲情关系,特别是父子亲情关系。在孔孟看来,血缘亲情关系,特别是父子亲情关系是所有人伦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对亲人的爱理应厚于他人,一旦这种血亲之爱的首要性、绝对性遭到质疑,“仁爱”便失去了自然的情感基础,成为没有情感基础支撑的空中楼阁。 儒家的“仁爱”还要求依照礼的精神——明贵贱、别亲疏,有厚薄地爱人,以维护宗法礼制秩序。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4]121,依礼行仁以别亲疏贵贱,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126的差序和谐。并且,儒家认为亲人活着时应依礼爱之,亲人去世后也应通过丧葬之礼延续这种爱,对亲疏、尊卑关系不同的逝者服差等的丧葬之礼,表达程度不同的内心哀丧,做到尊卑有等、亲疏有别。“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13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应该延续到他们去世以后,在情感上发自肺腑,在程度上重于他人,对亲、贤应厚葬久丧。     (二)“厚不外己,爱无厚薄” 墨子虽也重孝,不反对天生的亲亲之爱,也认可现实的社会等级差异,但墨子极力反对儒家的仁爱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反对儒家仁爱的宗法等级差异性。《墨子》曰:“举义不辟贫贱”、“不辟疏”、“不避远”、[3]44“不党父兄,不偏富贵”[3]49、“爱人若爱其身”[3]100、“厚不外己,爱无厚薄”[3]407。在墨子看来,爱人应一视同仁、无有偏私,对他人、他亲、尊者的爱与对己、己亲、卑者的爱应无厚薄之分,普遍地、相互地、平等地爱、利天下之人。在爱他、利他与爱己、利己出现冲突的时候,应遵循道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尊重事实,区分是非善恶,平等公正地加以取舍。墨家锯子腹〈黄享〉之子杀人被父亲大义灭亲(参见《吕氏春秋·去私》)的案例就是墨家兼爱之超越尊卑贵贱,不分亲疏厚薄的真实写照,这与孔子“父子互隐”的伦理主张和孟子“舜窃负而逃”的道德选择大相径庭。与儒家仁爱以家庭为本位,特重自然血缘亲情不同,墨家的兼爱以社会为本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性、民主性,消解了人的血缘亲情关系的特殊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宗法等级。墨家超越尊卑贵贱,不分亲疏厚薄的兼爱主张是对宗法等级制的否定,对父权、君权至上的合法性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孟子攻击、谩骂墨家“无父”、“禽兽”[5]155,荀子批评其“僈差等”[10]61。正是鉴于墨家兼爱观包含的这种平等、民主意蕴对君主专制统治构成的严重威胁,汉代以后的统治集团在确定正统的官方意识形态时,从没想到要选择墨家,而总是慧眼独具地青睐儒家。[11]与儒家对亲者、尊者厚葬久丧不同,墨家在“兼爱”、“交利”原则指导下,不分亲疏尊卑一视同仁地薄葬短丧,具有明显的平等、功利意识。 三、结语 儒家的“仁爱”以人天生的血缘亲情为基础,以“孝悌”为始点,自然而然,由亲及疏,这种普遍而有差等的“仁爱”顺遂人情、心理,又符合宗法礼制,切合宗法制社会的实际,有利于封建大一统社会的父权、君权统治,因而受到民众和统治者的认可和遵奉。而墨子的“兼爱”是普遍平等的爱,没有人我之分,爱人如己,爱己如人。[12]这种淡化血缘亲情、消解宗法等级、带有强烈的世俗功利色彩的兼爱主张,不近人之常情,脱离以家族为本位的血缘宗法制社会的实际,因而不受大众欢迎,也遭到提倡“爱有差等”的儒家的贬斥,也被奉行“以孝治天下”、“移孝作忠”的统治者否定,这种平等之爱最终只能流于空想。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由于儒家讲‘爱有差等’,爱有先后、轻重、厚薄之分,必然导致等级论,更好地为传统宗法社会服务。墨子则讲‘爱无差等’,爱无先后、轻重、厚薄的区别,爱对任何人都是一致的、平等的,这必然导致平等论。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中,特别是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和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社会规范中,‘爱无差等’必然不合于时,不为治国者所重,这就是墨学式微而儒学大兴、定于一尊的根本原因。”[13]92[参考文献] [1]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许建良.先秦儒家的道德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参见张斌峰.墨子“兼爱”学说的新透视[J].中国哲学史,1998,(1):41-48. [8] (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蒋庆,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9]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10]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 刘清平.论墨家兼爱观的正当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59-65. [12]梁继峰.儒家与墨家“仁”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3. [13] 滕新才,曾超,曾毅.仁[M]//傅永聚主编.中华伦理范畴丛书:第1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校长刘健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于1985年在连云港市创办的一所以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面向全国招生。1993年6月,淮海工学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9月,被中国教育工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9月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学校”, 同年底获得省级2001-2002年度“文明单位”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文明单位”标兵。2004年3月,学校被全国绿化工作委员会表彰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淮海工学院已经成为江苏高校中一支有水平、有实力、有影响、有地位的生力军。1998年以来,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 学校目前占地1852亩,资产总值6亿元,校舍44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教职工1500多人。学校现有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 、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经济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理科学、空间信息科学、法学、体育、大学外语等14个系部和海洋学院、东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3个二级学院, 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生物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日语、英语、艺术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海洋技术、生物技术、水产养殖学、新闻学、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工业设计、通信工程、制药工程、财务管理、自动化、工程管理、环境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海洋管理、国际经济贸易、地理信息系统和市场营销等39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了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七大学科。 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素质较高、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在900多名专任教师中,320多位教师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420多位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0位教师被其他高校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近几年,有1位教师荣获“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称号,2位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10位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4位教师被列为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5位教师被列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31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7人被列为连云港市“521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高等数学”等12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一类、二类优秀课程。2001年,“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会计制度设计教改研究”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苏北高校机械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等6项教学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以来,我院学生共有2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在2002年底全省大学生禁毒知识辩论赛中夺得冠军,在200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2个全国一等奖、1个全国二等奖,在2004年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电脑网络大赛中夺得金奖; 在2005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上,我院代表队获得总分第七名的好成绩,荣获二等奖一项;在近五年的全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共有9人次获得一等奖。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中考取重点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多。建校二十年来,淮海工学院坚持“立足连云港,服务江苏,辐射全国”的办学宗旨,向社会输送了两万多名合格的本专科毕业生。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 全院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海洋生物学” 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近五年,全院教师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 被SCI、EI、ISTP三大国际权威期刊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90余部;100多个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和验收,“智能卡式水表及其小区网络系统设计研究”、“系列新型有机多胺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数字城市空间管理动态信息采集研究”获得中国测绘学会科技进步奖,“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获得江苏省软科学成果奖,一批成果获得连云港市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近几年学校加快建设步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科研仪器值8100万元。“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7个基础实验室被列为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和基础化学实验室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室示范中心建设点;和连云港市科技局共建了“连云港现代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连云港海洋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和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康淮海洋药物研究所”。学校与东南大学、赣榆县人民政府和榆城集团等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学校图书馆藏书78万册,中外文期刊1100余种,建成了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镜像站、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海洋与核能文献服务项目中心,拥有万方、VIP、EBSCO、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系统,广大师生可以在校园网上快捷地查阅上万种电子期刊。《淮海工学院学报》是江苏省一级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进入江苏省优秀期刊方阵。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每年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并邀请美、加、英、新、日等国文教专家来校讲学任教。学院目前已与澳大利亚佛林德斯大学、科廷理工大学、高登理工学院、英国格莱摩根大学、新西兰维特利亚国立理工学院、东方理工学院、俄罗斯陶里亚蒂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日本关西国际大学、韩国大佛大学等2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6所外国高校签署了科研与教育友好合作协议。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世纪的人才需要,全院师生正抓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机遇,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地处滨海城市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海洋品牌,为实现“两个确保,一个力争”(确保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保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力争在2010年前后建成江苏海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淮海工学院学报版面费

都差不多,不入流学校

更正后的参考文献格式如下,寻找不易,还望采纳,如有疑问请追问。1、陈钢, 王建平. 关于工程变更和索赔问题的讨论[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2, 19(3): 、王祖志, 甘焱. 因素分析法管理多因素影响施工活动工期责任的方法研究[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23(3): 、钱克威. 工程承包合同的索赔管理[J]. 港口工程, 1998 (3): 、龚业明, 蔡淑琴. 基于 KDD 的工程施工索赔问题发现机制[J]. 管理工程学报, 2000, 14(1): 、纪昌明, 李继清, 张玉山. 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的物元模型[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5, 32(1): 、谢崇宝, 袁宏源. 多指标权重分配模型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6, 17(4): 、鹿中山, 杨树萍. 三因素作用下的工期索赔[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8): 、张丽霞, 沲国庆. 物元模型在城市化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32(3): 、杨玉凤, 吴秀芹. 学习曲线在成本预测中的应用[J]. 淮海工学院学报, 2000, 9(2): 74-76.

你没能提供稿件的类型,属社科还是自然科学或是其它类别?正常学报发表与你个人需求有关,你发表论文如果与评职相关,那你需要考虑对核心期刊的要求,经查淮工的社科版为非核心期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上称其为核心期刊,以上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淮海工学院学报

(本文索引收录:《中国哲学》2013年;原发期刊:《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九期。)《吕氏春秋·不二》说:“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兼)”。胡适说:“孔门说仁虽是爱人,却和后来墨家说的‘兼爱’不相同。墨家的爱,是‘无差等’的爱,孔门的爱,是‘有差等’的爱。故说:‘亲亲之杀’。”“墨家重在‘兼而爱之’的兼字,儒家重在‘推恩足以保四海’的推字,故同说爱人,而性质截然不同。”[1]98冯友兰说:“墨家主张爱无差等,而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换句话说,在爱人的问题上,墨家强调同等,儒家强调差等。”[2]82儒家之仁爱主张爱人应重视血缘亲情和宗法等级,体现爱人的次第厚薄差别,符合并维护礼的基本精神——别亲疏、明贵贱;而墨家之兼爱则极力反对儒家以血缘亲情关系为仁爱基础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3]287的差爱、别爱,认为这样的爱必将引起“天下之大害”[3]114,必须“兼以易别” [3]115。儒家仁爱之差等与墨家兼爱之平等主要体现在爱人的次第、厚薄上的不同。 一、由亲及疏与先人后己——爱人的次第不同 (一)由亲及疏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4]4“立爱自亲始”。(《礼记·祭义》)儒家仁爱重视亲情孝道,主张爱人应以家庭为本位,以亲亲、孝悌为始点向外推扩、延伸至泛爱众,有先后次序地实现爱之普遍性道德理想。在儒家看来,“孝”、“悌”与“泛爱众”本质上虽都是“爱人”,但由于人首先是一种有私心的情感动物,爱人应该、也必然遵循由亲及疏、推己及人的路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16、“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5]322、“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5]324。爱的对象是普遍的大众,但以亲、贤为优先,他将这种从血缘亲情出发,由亲及疏,由近及远,逐步推扩的爱概括为“亲亲”、“仁民”和“爱物”三个次第。他说:“君子之于物也, 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5]322“这告诉人们,爱是一个链子,起码有三个环节:亲、民、物。在具体的境遇关系里,首先是爱亲,其次是爱民,最后才是爱物,这是一个从亲到疏、从近到远的价值推进取向,与‘泛爱众,而亲仁’所揭示的价值取向相一致。”[6]24儒家的仁爱总是从人天生的血缘亲情出发,以“孝悌”为始点,由亲及疏,推己及人、及物,体现出爱的次第差别。因此,儒家“仁爱”之爱本质上是一种对亲人的爱,是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有差别的、先满足个人的私心,它是一种有亲疏之别的爱。[7] (二)先人后己 与儒家特别看重人的血缘亲情以及由此导致的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爱人次第迥然不同,墨家淡化人的血缘亲情,反对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地爱人,主张先人后己、投桃报李地爱人。尽管墨家也“以孝视天下”,(《汉书·艺文志》)主张孝、爱父母,但墨家之孝、爱父母以“利亲”和“交孝子”为要义,强调以“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3]125的先人后己、投桃报李的方式来间接地尽孝道、爱利父母,从兼爱利他再到孝利吾亲,不是从人天生的血缘亲情出发,自然而然、由亲及疏地孝敬至亲,而是出于世俗功利的考量先去爱利他亲以获得他人爱利吾亲的功利回报,这与孔子“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4]14-15更强调敬亲、悦亲大相径庭。因此,墨家“利亲”、“交孝子”式的孝道、爱亲具有明显的平等、互惠意识和功利色彩,改变了儒家孝道、仁爱由血缘亲疏所决定的爱人次第,取消了己亲在孝道中的优先地位。墨家先人后己的爱人次第似乎比儒家由亲及疏的爱人次第更无私,却与人之常情相违背,也更具功利色彩,不合国人耻于公开言利的道德心理。此外,这种先人后己式的兼爱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大众普遍地以长远的眼光,经过理性的功利考量之后的投桃报李和知恩图报,但这一条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从利己出发却采取利他的先人后己式的兼爱主张由于没有现实的力量支撑,只能假借非现实的、虚无缥缈的赏罚权威——天、鬼,最终只会事与愿违,只有极少数人在威逼利诱下先人后己地爱人,极多数人却毫无畏惧、只有利诱地仅爱自己,极少数人先人后己的兼爱利他德行只能是“曲高”而“和寡”,没有普遍性,流于空想性,造成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悖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8]209。这正是墨家兼爱学说不能持久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亲亲之杀,尊贤之等”与“厚不外己,爱无厚薄”——爱的程度不同 (一)“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儒家以“孝悌”为始点和优先的“仁爱”还有爱的厚薄程度差别,爱亲胜爱疏,爱己胜爱人,厚此薄彼。尽管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6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121,这种推己及人式的仁之方似乎在爱人的程度上不分厚薄、一视同仁,但《中庸》载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9]40,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5]179。孔孟事实上都视事亲最重,在孟子心目中,“亲亲”不仅在爱的次序上先于“仁民”和“爱物”,在爱的程度上也更厚重。并且,当爱亲与爱众出现冲突时,孔孟都不顾事实、不论是非地选择爱亲而舍弃爱众。《论语·子路》载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4]137,对于桃应所假设的“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的道德选择之两难,孟子给出了“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履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5]317的选项,在孔孟的人际价值坐标中,爱亲、事亲显然具有最高价值。孔子提出的“亲亲为大”、“父子相隐”的伦理原则,孟子“事亲为大”的伦理主张和“舜窃负而逃”的道德行为选择,都是为了维护血缘亲情关系,特别是父子亲情关系。在孔孟看来,血缘亲情关系,特别是父子亲情关系是所有人伦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对亲人的爱理应厚于他人,一旦这种血亲之爱的首要性、绝对性遭到质疑,“仁爱”便失去了自然的情感基础,成为没有情感基础支撑的空中楼阁。 儒家的“仁爱”还要求依照礼的精神——明贵贱、别亲疏,有厚薄地爱人,以维护宗法礼制秩序。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4]121,依礼行仁以别亲疏贵贱,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126的差序和谐。并且,儒家认为亲人活着时应依礼爱之,亲人去世后也应通过丧葬之礼延续这种爱,对亲疏、尊卑关系不同的逝者服差等的丧葬之礼,表达程度不同的内心哀丧,做到尊卑有等、亲疏有别。“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13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应该延续到他们去世以后,在情感上发自肺腑,在程度上重于他人,对亲、贤应厚葬久丧。     (二)“厚不外己,爱无厚薄” 墨子虽也重孝,不反对天生的亲亲之爱,也认可现实的社会等级差异,但墨子极力反对儒家的仁爱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反对儒家仁爱的宗法等级差异性。《墨子》曰:“举义不辟贫贱”、“不辟疏”、“不避远”、[3]44“不党父兄,不偏富贵”[3]49、“爱人若爱其身”[3]100、“厚不外己,爱无厚薄”[3]407。在墨子看来,爱人应一视同仁、无有偏私,对他人、他亲、尊者的爱与对己、己亲、卑者的爱应无厚薄之分,普遍地、相互地、平等地爱、利天下之人。在爱他、利他与爱己、利己出现冲突的时候,应遵循道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尊重事实,区分是非善恶,平等公正地加以取舍。墨家锯子腹〈黄享〉之子杀人被父亲大义灭亲(参见《吕氏春秋·去私》)的案例就是墨家兼爱之超越尊卑贵贱,不分亲疏厚薄的真实写照,这与孔子“父子互隐”的伦理主张和孟子“舜窃负而逃”的道德选择大相径庭。与儒家仁爱以家庭为本位,特重自然血缘亲情不同,墨家的兼爱以社会为本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性、民主性,消解了人的血缘亲情关系的特殊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宗法等级。墨家超越尊卑贵贱,不分亲疏厚薄的兼爱主张是对宗法等级制的否定,对父权、君权至上的合法性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孟子攻击、谩骂墨家“无父”、“禽兽”[5]155,荀子批评其“僈差等”[10]61。正是鉴于墨家兼爱观包含的这种平等、民主意蕴对君主专制统治构成的严重威胁,汉代以后的统治集团在确定正统的官方意识形态时,从没想到要选择墨家,而总是慧眼独具地青睐儒家。[11]与儒家对亲者、尊者厚葬久丧不同,墨家在“兼爱”、“交利”原则指导下,不分亲疏尊卑一视同仁地薄葬短丧,具有明显的平等、功利意识。 三、结语 儒家的“仁爱”以人天生的血缘亲情为基础,以“孝悌”为始点,自然而然,由亲及疏,这种普遍而有差等的“仁爱”顺遂人情、心理,又符合宗法礼制,切合宗法制社会的实际,有利于封建大一统社会的父权、君权统治,因而受到民众和统治者的认可和遵奉。而墨子的“兼爱”是普遍平等的爱,没有人我之分,爱人如己,爱己如人。[12]这种淡化血缘亲情、消解宗法等级、带有强烈的世俗功利色彩的兼爱主张,不近人之常情,脱离以家族为本位的血缘宗法制社会的实际,因而不受大众欢迎,也遭到提倡“爱有差等”的儒家的贬斥,也被奉行“以孝治天下”、“移孝作忠”的统治者否定,这种平等之爱最终只能流于空想。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由于儒家讲‘爱有差等’,爱有先后、轻重、厚薄之分,必然导致等级论,更好地为传统宗法社会服务。墨子则讲‘爱无差等’,爱无先后、轻重、厚薄的区别,爱对任何人都是一致的、平等的,这必然导致平等论。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中,特别是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和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社会规范中,‘爱无差等’必然不合于时,不为治国者所重,这就是墨学式微而儒学大兴、定于一尊的根本原因。”[13]92[参考文献] [1]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许建良.先秦儒家的道德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参见张斌峰.墨子“兼爱”学说的新透视[J].中国哲学史,1998,(1):41-48. [8] (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蒋庆,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9]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10]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 刘清平.论墨家兼爱观的正当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59-65. [12]梁继峰.儒家与墨家“仁”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3. [13] 滕新才,曾超,曾毅.仁[M]//傅永聚主编.中华伦理范畴丛书:第1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浅析企业市场营销面对的困境及出路

【摘 要】 市场营销是将企业创造的价值转嫁给消费者,以此来获得相应的收益。而企业市场营销所面对的环境是伴随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时时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才能够有所出路。但是很多企业因为自身理由,对于企业自身和市场认识不足,导致了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有所失误,进而为企业带来损失。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目前状况,对企业市场营销所面对的困境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困境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和出路。

【关键字】 市场营销;困境;出路

企业市场营销对于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营销做得好坏关乎企业的未来。而对于现代的企业市场营销,不同的经济环境给企业市场营销带来重大挑战,那么企业就要有所调整,而在调整之前,首先就要注意分析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处于市场中的地位。

一、企业市场营销面对的困境

企业市场营销是与市场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的,但是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为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就要适时做出一定的调整,但是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理由,企业市场营销面对众多困境。

1.市场营销观念陈旧

企业市场营销很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在转变相关管理经验时总是忽略对于市场营销观念的更新,这就导致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没有适用现代市场要求,进而还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和销售。

2.市场营销策略落后

营销策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企业商品的销售,进而就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但是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往往会忽视掉企业的战略发展,并不能在一种宏观的角度制定并将企业的长久利益与短期利益进行有效结合,这也是企业经常忽视的理由之一。

3.企业的高层营销局限

企业高层在制定营销策略时总是应为各种限制性的因素使得其制定的策略并不具一定的先进性,如高层制定策略往往过于宏观,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此外策略的局限性、不确定性。此外企业内各个部门并不能确认自己在整个营销活动的角色进而影响到营销策略的实施。

4.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不足

优秀的员工不仅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不论何时优秀的员工都是企业所必须的。但是很多企业认为市场营销就是卖东西,东西卖的好,营销就一定好。这便是一个认识误区。

5.企业自身开发能力欠缺

企业自行进行开发市场营销方式,开发新的市场要面对很多的风险,若开发不成功,大量的成本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损失,因此企业在开发能力这一块大都重视度不够。此外企业虽然有开发意识,但开发能力不足也是制约企业发展市场营销的限制因素。

二、企业市场营销的出路

通过上述对企业市场营销所面对的困境分析,本文结合市场发展目前状况,给出几点解决办法。

1.更新企业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是提高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根本,个性化是现代营销的一个重要特点,企业要 摒 弃过去传统的经销理念,结合现有的个性化、全球化、多样化、多元化的营销方式,实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建立较为先进的市场营销团队。

2.创新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失去创新可以说便失去了市场,失去了未来存活空间,而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同样要遵循这一定律。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建立品牌营销观念,在服务、网络营销方面跟上脚步,适应市场发展。

3.整合企业高层营销管理人员

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决策者,高层管理人员在营销策略的制定有所偏差,那就在根本上影响到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高层市场营销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整合现有力量,扩大市场。

4.培养优秀员工

企业员工是实施市场营销策略的最基层人员,而基层人员对所制定计划的实施影响着成败,优秀的员工有着良好的基础,对工作更能够适应,尤其是对于市场知识、产品知识、企业文化有所精通的优秀员工更是为企业锦上添花。

5.开拓企业营销市场

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固守在狭小的市场切实是不行的.,因此扩张市场,扩大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必定趋势,扩大市场要求企业市场营销的制定适应不同市场的要求,经验和技术都是企业必备的条件。

三、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的市场营销在这个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面对着很多困境,如陈旧的观念、落后的营销策略、能力不足的高层管理人员、优秀人力资源的缺失、未受到足够重视的开发能力。这些困境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为此针对这些困境,一些新的管理手段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企业带离这种困境,如发展创新、提高员工素质等这些方式,但是不论是哪种方式都要在其根本的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上进行转变,观念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根深蒂固。总之,企业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有所立足,必须在其本质,也就是在观念上具备一定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林振江.基于消费者心理因素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杨瑶然.浅谈企业中物流管理与市场营销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11期

[3]吴万宏.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中的理由与策略[J].企业家天地,2011年06期

[4]朱天博,曲方,宋香云.市场营销组合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