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焦虑症为题的论文主题

发布时间:2024-07-07 03:48:01

焦虑症为题的论文主题

1.《焦虑的迷失》:探讨焦虑症如何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2.《疯狂追寻之路》:探索焦虑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3.《无家可归》:描述焦虑症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关系。4.《被困在焦虑中》:探讨焦虑症如何阻碍人们追求自由。5.《不安的步伐》:描述焦虑症如何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为什么?因为焦虑是影响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病症,它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社会关系,阻碍人们追求自由,并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焦虑的文艺题目以及它们的简短描述:1.《万物生长》(作者:张嘉佳)-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心理变化,他在面对职业、爱情和家庭问题时感到沮丧和焦虑。2.《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F. Scott Fitzgerald)- 这本小说描写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其中主人公盖茨比作为一名富有的商人,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焦虑和孤独感。3.《挪威的森林》(作者:村上春树)- 这本小说通过描述大学生渡边在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时所经历的心理挣扎,揭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无助感。4.《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 Salinger)- 这本小说讲述了青少年霍尔顿的故事,他试图在成长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摆脱焦虑和孤独感。5.《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这本小说描绘了一个男孩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的成长过程,他通过克服恐惧和焦虑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些小说都是经典的文艺作品,既能带给读者情感共鸣,又能引发对焦虑问题的思考

以下是几个与焦虑有关的文艺题目:1. 《挪威的森林》:这本由村上春树所写的小说,主要讲述了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心理困境和焦虑。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展现了许多家庭、友谊以及心理问题。2. 《呼吸》: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有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女子在疗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并通过她的发展和恢复来探讨心理健康和自我治愈。3. 《黑镜》:这部科幻电视剧涉及许多与现代科技相关的主题,其中包括对于社交媒体和技术过度使用所带来的焦虑和沮丧等问题。4. 《大世界》:这本由戴锦华所写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女孩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来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如家庭、教育、工作等,都是造成焦虑的因素之一。这些文艺作品以不同的方式描绘了焦虑的主题和影响,并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自己的情绪和生活方式

以下是两个关于焦虑的文艺题目及其答案: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焦虑主题是什么?《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华和堕落。小说中,焦虑主题主要体现在人物关系的复杂性上。盖茨比对达茨的追求、黛西与盖茨比之间的爱情和托姆对黛西的控制都表明了人们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不安全感和缺乏信任感。此外,小说还反映了许多角色内心的孤独和无处可去的感觉,这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2. 焦虑如何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得到体现?《变形记》是一部探讨社会孤立和个人疏离的小说。故事以一个普通人突然变成一个怪物为背景,描述了主角在家庭和工作中受尽欺凌和不公正待遇的经历。这些事件导致主角感到越来越孤独、沮丧和焦虑。他失去了人类身份,被排除在社会之外,最终因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而死去。小说通过主角的经历刻画了一个恐怖的世界,其中人们不能互相信任,甚至连基本的尊重和同情都没有。这些因素导致主角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孤独之中

论文分离焦虑主题

我看了两篇有关分离焦虑的文章,那么接下来我会以下的思路来展开我的分享,第1点是这两篇文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第2点是第1篇主要讲的是什么?第2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以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解决问题,那么解决方法是什么?共同主题:不要过度干预,包办代替和控制孩子的学习生活,剥夺孩子自主学习生活的机会,阉割和抑制孩子自我功能的发挥。(普遍存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想着不管孩子长多大都还是个孩子,孩子并不认为孩子觉得自己成人了,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照顾了,想独自去飞。父母就会产生分离焦虑,各种担心、不放心。(负面影响)现在孩子比父母想象中的交际能力要强。也特别在意自己在同龄人心中的形象和评价。代替包办的太多,会让别人对自己有看法。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懒,依赖父母。第2篇亲子关系的几个阶段:和谐共生,需要与被需要。开始有主见,渴望个性独立。开始渐渐脱离父母的捆绑和照顾,由粘稠的爱走向分离分离的爱。父母产生分离焦虑的根本原因是:     1.个人精神生活不丰富,参与孩子的生活,来填充自己精神生活的空白。享受被孩子需要的价值感。孩子需要自己,自己就很有价值感,孩子是自己的精神寄托。     2.(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用家人权威来要求,制约孩子,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认为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是牛娃,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普娃)     3.自己早年缺爱,渴望被爱。于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想当年的自己一样缺乏爱。就增加了对孩子爱的浓度,浓到了超出了健康正常的范围。没有边界,太甜了就会变成溺爱     4.习惯和孩子亲密,当产生分离的时候不适应,会变得焦虑不安。没能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这种变化。(调节自己的情绪)     5.做法     6.。(清晰的边界意识,看见孩子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需要夹在孩子身上)孩子需要时再出现,不需要时就去做自己的事情。做孩子的拐杖而不是轮椅。 (如何预防和缓解分离焦虑的产生和缓解分离焦虑)其这几天提前调整和适应,不要让自己的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给孩子做一个积极适应新阶段,新变化的榜样。分离的速度干脆利落,果断离开,不要长时间停留、留恋。让孩子也提前调整和适应新阶段的节奏生活方式,引导孩子对新阶段新变化的向往和热情等。没干过家务的就提前在家锻炼锻炼。    8.     9.在分离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一直不肯放手,会两败俱伤。父母因为焦虑失控,会变的更加不理智,想去占有孩子的全部。而孩子会也不会真正长大。变得越抗拒恐惧厌烦自己父母的这种占有和侵犯。亲子关系恶     10.自己的例子:上大学回来关起门来,在自己的房间做事情的时候, 时间长了坐在客厅的爸爸会发牢骚,一回来就关门儿。非把门关那么严。班里学生带材料的时候明明在书包里,但是因为是要父母帮自己整的书包,装的材料自己就容易忘了。举手告诉我说自己没有带材料。当自己的衣服水杯放到学校没有拿的时候,是家长急忙的在找。自己并不知道水杯、衣服忘拿了,丢了的麻烦。下次还会乱丢。

老年焦虑症研究论文

1、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症病,总的临床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功能低下、迟缓不敏、体力、精力、脑力全面性下降;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临床总的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病人焦虑不安。如果用一种简短通俗比拟,抑郁症症状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和紧张是惊恐向上的。 2、典型抑郁症病人具有"懒、呆、变、忧、虑""五D征"特征,加上顽固性失眠和躯体不适;典型焦虑症病人具有"不宁、不适、不安"三A征--莫名其妙紧张不宁、全身不适和精神性不安,可资鉴别。 3、心理测定:SCL-90、SDS其他临床评定表,都提示忧郁分值明确显高于焦虑分值(抑郁症);焦虑症则焦虑分值大于忧郁分值。 4、年龄分布:抑郁症见于全人群患病,年龄高峰为25~35岁青年群,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居次。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焦虑症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5、治疗原则:抑郁症以抗郁剂为主干药物,抗焦虑剂和助眠剂起辅助作用;焦虑症以抗焦虑剂作为主体药物,抗郁剂起辅助作用。 6、抑郁症除非难治性病例:一般预后良好,首次发作可以自行缓解,抗郁治疗疗效超过90%。有一定复发倾向,再治疗康复率能够很高,一般无精神残病后患病。焦虑症治疗后短期恢复,症状消除速度很快,但是部分病人病情延迟不能完全恢复,需要长期小剂量维持用药,尤其是中老年期焦虑症患者。

一直以来都想要专门写一篇关于焦虑症的文章,不仅是因为长期以来有很多朋友私信我询问应该如何缓解焦虑症状。同时也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 焦虑症这种心理疾病,其实广泛存在,但并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现在大家讨论更多的是抑郁症 ,但焦虑症也是一个会给人身心带来很多痛苦和折磨的,常见心理疾病。而焦虑症,在经过专业心理医生指导和自我调适, 是完全可以得到明显缓解、改善,甚至是治愈的。 当然,焦虑症也分很多种,笔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些, 全当是病友之谈,不能代替专业医师意见。 在开篇之前补充一下我的现状:焦虑症完全康复,几乎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与疾病作斗争的同时,继续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并就业。 01概述 我是在读研一时(2016年年末)确诊焦虑症的。症状非常明显,就是 持续地 心脏跳得特别快,胸口很紧,整个人几乎 不间断地 处于惊恐状态, 长达数月天天如此,每时每刻如此 。我恨不得把心脏挖出来让它安静一会儿。 一般来说,人正常受到刺激或惊吓,惊恐状态大约只会保持20分钟。 但我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恶性循环中,我 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它不听使唤。我一度无法理解,而这种不能理解自我的心理,更使我恐慌和焦虑。因为 不间断地处于极度惊恐状态 ,自然也难以入睡,每天就只能睡着几个小时,持续数月。 简而言之,就是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失去了情绪的自主调节能力。 我自然 不是无缘无故 就陷入到这种状态的。直接导火索,是刚一入学研一时感受到的巨大学业压力。到了一看到和“课程”“学业”相关的字眼,就浑身发抖的程度。但其实,虽然我被确诊是在研一,但这其实只是焦虑症汹涌爆发的时间, 真正的病根,是在从前不经意的时光中,数年经久累积下的 。 02焦虑症的特点 我眼中的焦虑症,有以下特点。 1、 隐蔽性。 这正是它难以被人们所察觉和关注到的重要之一。很多人焦虑症发作时会觉得“突然”、“莫名其妙”,等刺激事件消失,焦虑症平复,又误以为没事了。但等到下次压力和刺激来临时,原来累积的症状就会再度爆发,反复数次,焦虑症发作时的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焦虑和惊恐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到把人的精神压垮。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是“莫名其妙”的,只是此前一次次的累积的时候并没有察觉。 2、 累积性 。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重要的考试前、关键的面试前等时刻, 会经历超乎寻常的焦虑和紧张 。具体表现有彻夜难眠、持续发抖等。 不要以为考试结束、面试过去就好了, 这些超乎寻常的焦虑情绪和状态,没有得到疏导,便会累积下来,积少成多后,引发焦虑症。直到那天,发现自己不能受任何刺激,似乎只能活在“真空”中。再加上特点一的隐蔽性, 等到病情严重才引起重视,这时疏导起来就非常困难了。所以,应当及时疏解焦虑情绪,不仅疏导难度低,也会让自己少受折磨。 3、 自我提醒加剧性 。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皮肤破了,可能不会感到更加疼痛,但是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焦虑时,会变得更加焦虑。 当我每次紧张得睡不着的时候,我会责怪自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为什么又睡不着?然后我就变得更紧张和焦虑了,然后就更睡不着。在经历一夜未眠后,更加焦虑担心自己的状态。而这种焦虑担心。又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就这样,我的病情日渐加重,在焦虑症病情中越陷越深。我对自己的焦虑症状本身的自我提醒,也是病情日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消耗性。 持续的高度焦虑为人带来强烈的身心不适感,会加速消耗人的精神和肉体能量。会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废人,每天没有办法正常做事。时间长了,甚至还可能会导致 并发抑郁症 。 5、 扩散性, 即 焦虑泛化 。病情开始的时候,可能只由某件具体的小事刺激引发,但发展到后来,人就会如同“惊弓之鸟”,“风声鹤唳”。哪怕理智上都知道无需担心, 躯体化症状 也将使人难以自控。 原本精神层面上的紧张焦虑,慢慢就会演变为心跳加速、躯体持续麻木抽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令人产生 濒死感 。 焦虑症本质是长期焦虑情绪引发质变的结果。焦虑情绪可以自行消退,而形成质变的焦虑症却 难以自行消退 。越想要强行压制、若无其事、极力否认,越会使病症严重,直至折磨到自己精神崩溃。 03焦虑症的潜伏及预防 这部分的分享和梳理,主要是想帮助大家发觉一些 可能导致焦虑症的隐患 ,希望能帮助到一些 “潜伏期”患者 意识到,也许自己也正处于这样的阶段而未曾察觉。 若能通过阅读本文而有所察觉,从而可以及早采取措施, 也许就不用像我一样到严重了才去治疗,经历非常曲折的过程。 其实我在2016年年底正式确诊焦虑症之前,是 经历了至少长达5年的潜伏期 的: 我 最早开始因为焦虑而持续多日失眠 是在2011年高考前。就是觉得每天上课下课晚自习节奏特别紧,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心里还是发紧,停不下来,每天失眠很久,睡眠很少还要应付繁重的课业。那时我和我父母说了这一情况,他们只告诉我高考结束后就好了,让我再忍几个月。 第二次积累 是在2012年。为了参加一个能够去央视做实习生的选拔,因为担心选不上但我又特别想去,导致我又因紧张焦虑持续失眠。同样地,这次爆发后, 我依然没有引起重视 ,觉得选拔完毕这件事过去了,我也不用紧张了,失眠也好了,这个事就过去了。 第三次积累 是在2014年9月开始。这次时间很久, 但我依然没有引起重视。 我只是有点“习惯了”,觉得自己就这样, 每次都寄希望于外部压力事件结束。我就可以得到解脱。 2014年9月起就在为2015年8月份的暑期保研夏令营而准备。当时在山大也只是成绩中上,但就特别不切实际地希望自己能保送去清华北大读研,压力也是可想而知了。我不仅是长期睡前焦虑,导致每天都只能睡着几小时,也不仅是参加笔试面试前焦虑异常, 甚至连正常上课的时候心口都是紧的, 对,就是那种不点名不提问的水课,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已经是 焦虑泛化 了)。 但我那时觉得我这些症状不重要,我自己身心难受不重要,只要能保送去名校有一个好前途就好。 我那时也试图去找一些治疗失眠的方法,觉他其他的痛苦都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我并没找到有效的治疗失眠的方法, 因为失眠本来就是焦虑症所致,不去消除因而只想改变果又怎么可能。 在2015年10月确定保送人大后,我又一次活过来了。 第四次积累 是2016年暑假,即研一入学前的暑假。因为在入学前就听说了学校对我们这一级的毕业的要求,感到不可能完成,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每天都难受的想把心脏抠出来。但因为我这样已经好几次了, 更不好意思和家里人又提 ,我又紧张焦虑压力大…… 现在回想最后悔的就是 从保研结束到研一入学前明明是很轻松悠闲的一段时间,我却因对“焦虑症”没有概念, 错过了一个很好的黄金治疗期,导致了我研一入学后的大爆发。 9月入学第一天我就彻夜未眠,第二天起来哭了一上午哭湿了整床被子,而后面的情况只有比这一天越来越严重。 --------------------------- 通过我的潜伏期的经历的分析,可以看到,就因为 我在焦虑症的潜伏期时经历多次焦虑爆发的情况而都没有引起重视 ,导致了焦虑症状的愈演愈烈,直至爆发后经历了很艰难的历程才得以康复。 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说不出更多的 预防焦虑症的途径 ,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就是 要防微杜渐 ,在最初感到紧张焦虑压力大的时候, 要寻找到有效的途径去疏解。 而 不是就认命了 “我就是心理素质差”, 任由焦虑情绪堆积下去,仅仅期待某一场选拔或其他重要的考试赶紧过去。 应该明白就算下午2点有重要的考试,那么1点-1点半都应该是能够睡着和休息的,这才是最正常的状态。 甭管多重要的事,都不值得我们拿命去搏,都不值得我们把自己紧张焦虑到心脏要跳出来为代价。 04焦虑症的疗愈 如果没有及早重视提前预防,已经得了焦虑症,那就要想办去解决。 就我认为, 治疗的重要前提也是唯一方法就是 ——正规途径就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就医大致上分为两类途径: 1、接受正规心理咨询,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听从心理咨询师建议,是否服药;2、直接去公立医院\校医院就医,谨遵医嘱。 个人比较推荐第一类途径。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讲, 吃药是属于见效快,但效果维持期很短的一个方法。 因为说白了,之所以躯体化,本质上是心理上长期累积无法疏通焦虑和惊恐情绪,反映于身体的表现。吃药只可以暂时缓解身体的不适,但如果心理上的问题没有被解决,源头没有剪断,不停地吃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要想要调整心理, 关键在于改变思维认知。 而认知和思维的调整。并非普通人自己可以做到, 往往需要专业人士引导帮助 。同时,如前所说。焦虑症都是长期多次积累的结果,局面也 不是一两次的心理辅导 就可以彻底扭转。也需要长期多次的重复,方能巩固效果。不过,重复并不需要次数同等。例如,一个人之前经历了100次的焦虑情绪的积累而形成焦虑症,而往往可能只需要10-20次的心理辅导,即可康复。 关于吃药,希望大家不要有心理负担。 虽然我前面说, 吃药治标不治本,但也有它的作用。 在身心被焦虑症折磨得特别难受时,用吃药缓解一下身体难受未尝不可。 只有身体状态先好转,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配合心理咨询。 就好比感冒了也会靠吃药来缓解症状,那么感冒药没有副作用吗?为什么没有人觉得,感冒了吃感冒药有心理负担呢?而不同的是,感冒不吃药可能过几天也能自行恢复,但焦虑症不吃药不仅不会自行痊愈,只会更加令人感到煎熬。总而言之,吃药是很正常的事。 其实病态,本质是因为外界的力量加诸,超过了自身调节能力的极值。感冒是因为外界温度变化,超出了身体可以调整适应的范围。而焦虑症,也是因为压力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 05   辅助康复方面 困于条件所限,很多人没有机会去接受专业帮助干预。包括我自己,也是很长一段时间,才走向了看医生的道路。作为一个经历过患病、挣扎、缓解、复发、康复全过程的病友,可以分享一些tips,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1.接纳自己患病的事实 有很多人嘴上说自己接纳了,或者以为自己接纳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接纳自己。完完全全地接纳,就是 不再怀疑和责怪自己,不再努力劝服自己,不再与自己对抗。 对,告诉自己—— 是的,我就是持续的紧张焦虑,我就是特别的痛苦,我就是睡不着。虽然我的理智让我觉得没什么好担心好害怕的,或者说不至于害怕和紧张到如此的程度,但既然我的身体这么难受,那一定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它在努力地向我输送危险的信号,我接受到了,我知道了。我生病了。 2.呼吸法缓解 我患病时,有搜到一些建议,提及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焦虑。但很快我就发现,我 强行和刻意转移注意力,只会强化了让我焦虑的事情 。就是前面提到的,自我提醒加剧性。经向心理医生求证, 呼吸法是一个能够自然转移焦虑情景的方法。 具体做法: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呼吸上,认真感受气流从口鼻经过气管,进入肺部,再从肺部经过气管缓缓排出。 专注于这个过程,如果中途跑神或者是去想其他了,继续把注意力调整到呼吸上、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即可。多次重复和练习,效果会更好。 也可以配合身体其他的动作,如在吸气时保持不动,呼气时 双脚交替轻踏 地面,反复重复这一过程。注意呼吸尽量 放缓,精神要完全集中在【当下】 3.不要什么都不做 前面也有说到,在自然状态下,人是不会持续紧张焦虑超过20分钟的。 除非是专心刻意保持 (尽管可能主观上并不想保持焦虑和紧张)。我发现,如果我专注于完成课程作业时(就是突然通知要交作业啦),反而可以获得片刻的安宁与平静。 但如果是为了转移焦虑紧张情绪而刻意为自己找事情做 (不是工作学习中本来就自然存在的事),效果也是适得其反的, 反而强化了焦虑。 (这就类似于你告诉自己,不要想吃东西,不要想男朋友,结果反而是强化了想吃东西、想见男朋友的念头。) 所以我意识到,相比于适当忙碌,过度的清闲反而是不利于焦虑症康复的。这会让你失去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从而更加专注于焦虑。我自己也是因此打消了原本一直在考虑 的退学、休学的念头。 最好让自己有机会做一些 简单而有意义 的事情,有助于重新建立自信心。比如打扫房间、教儿童学习,娱乐等等。 4. 不要着急 人生没有什么必须和应该的。不是就必须踩着点。分享一段网上知名的语录: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身后,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 既然已经得了焦虑症,就要遵循规律, 对病程要有合理的预期。不要总想它会突然在某一秒就消失了。 焦虑症确实不会自行痊愈,但是如果用错了劲儿,就会适得其反,越着急越好不起来。抱着慢慢来的心态,反而结果会“快一点”。要知道,得了焦虑症未必会真的影响什么, 康复后反而会让你意识到,曾经看似寻常的普通的平静有多值得珍惜和可贵。 5.   争取亲友等身边人的支持谅解 有很多人由于种种担心和顾虑不敢让身边人知道自己患焦虑症终日备受折磨的状态。 这是不可取的。 焦虑症的成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压力、焦虑得不到化解积累而成, 那么如果能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状况,每多争取到一份支持,便少一份压力,就能多一份精力用于自身恢复。 我在患病其间,我的家人给了我很多经济、精神上的支持;我的研究生导师给了我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在师门、在学校所需承担和完成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给予减免或延期交付的安排,在我的心态方面,给了很多调整的建议;我的朋友给了我很多陪伴和鼓励,并帮我找到很多的心理辅导方面的资源,减少了很多的搜寻成本,节省了我本就不多精力  @简唯 。 但我不敢告诉我的室友和同班同学,后来他们知道了,对我说,“我们真的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注意不要很晚还在寝室打闹喧哗,加剧你的痛苦”。而我也觉得 苦苦隐瞒吃药、看心理医生,真的很累。 其实说开了,就可以早一些得到轻松了。 6顺气自然、为所当为 简单说就是 该干嘛干嘛 。该上课、看书、学习, 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不做 ,就歇着,也许你觉得胸口发紧、喘不上气,不要停下去搜如何缓解焦虑症,就暂时先不管它,专心于学习;该娱乐、放松、休息 也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取消 ,就当焦虑症不存在一样,该怎么生活怎么生活。不该熬夜、放纵等,也 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允许自己去做 。 当觉得焦虑或情绪不好时,不要和这些状态和情绪对抗,也不要和它们纠缠,轻轻对自己说声“我知道了”,该忙啥接着忙~ 允许不舒服、不痛快以及那些负面的情绪和感受流过自己,如同一阵轻风拂过,不留一丝痕迹 。 06关于康复和复发 康复其实是一个逐渐、自然而然的过程。 于我自己而言,就是在接受心理辅导大半年之后,我发现自己每次遇到刺激后需要平复的时间慢慢变短,从开始持续焦虑几个月、到持续一周再到持续两三天。焦虑症发作对我生活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少,每次发作的时候,应对也越来越有经验。 焦虑症康复后,是有可能会复发的。 具体是否复发,以及复发的程度,要视原有认知和思维改变的彻底程度而定。生活中总会面临很多的压力和情况变化,如果原有的认知和思维没有真正,就还是很容易感受到焦虑。焦虑情绪累积多了,再次超过自身调节能力范围,就会焦虑症复发。 当焦虑症复发的时候,可能第一感觉是,曾经一个让你特别痛苦的折磨又来了。 但更应该想,既然之前能够康复,那这一次比上一次,至少多了一些应对的经验,和康复的信息。 并且,也不妨试着 当它是个老朋友 ,当它复发时,可以和它说一句“嗨,老朋友,你又来找我玩了呀”。 有多排斥它、恐惧它,康复就有多慢;有多接纳它、承认它,康复就有多快。 07如何帮助焦虑症亲友 1.不要妄下评判和结论 我并不想说,“大家要多理解患有焦虑症的朋友,多一些耐心”之类的话。因为我知道,人们对于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情,同理心是十分有限的。你可能理解不了他为什么痛苦,为什么居然被一个你眼中稀松平常的小事吓得魂不守舍,还持续那么多天。居然“不干正事”,还每天说自己痛苦和难受。 但 我们可以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保持一份敬畏 。每个人有很多不懂的事,如果你愿意帮助你的亲友,你可以试着去了解这种病症,试着去理解他的感受;如果不愿意去了解,至少也要做到不要去妄下评论和指责。 2.帮助他寻找专业心理辅导机构资源 焦虑症并不是什么罕见病或疑难杂症。 我们如果想帮助亲友,可以帮忙联系心理医生进行辅导,并努力打消他接受专业心理辅导和治疗的顾虑。 3.相信,并告诉对方“我爱你” 往往深陷焦虑症的人,可能会觉得任何亲友的安慰都如同隔靴搔痒。 事实上真正要康复,确实要靠自己的努力,任何人无法代替。 但我们 依然要让患病亲友知道,我们相信你,不会放弃你。我们爱你,会一直陪伴你,挣扎的尽头,是温暖和期待。 4.避免与其发生争吵,或在其面前争吵。 尽量减少他情绪上的刺激和波动。焦虑症泛化以后,患者会极度焦虑。脆弱的神经还没修复,就请尽量少刺激它。也不要表现得比他还紧张,好像他得了多么难以治愈的重病一样,这只会增加他的压力和焦灼感。 这里稍微谈一下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容易导致孩子焦虑及焦虑症的爆发(仅就我个人观察而言): 人力资源之父——尤里奇指出:抑郁、焦虑是因为相比要完成的目标而言,资源不够。而不是目标太高。所以我认为是: 1)不是高标准、严要求,而是只有高标准严要求却不提供支持、指导和资源; 2)和1)同理,只注重结果,不重视过程; 3)家庭关系不和睦,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冷热暴力;(我焦虑症最严重的时候,1个噪音都能引起我的心脏跳动异常) 4)父母观念守旧、僵化,认知和思维缺乏灵活性,认为就必须如何如何或就应该如何如何,也会让孩子觉得一件事只能有一个解法,必须解决,遇到阻碍就得死,别无他法; 5)不能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给予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6)缺少陪伴、鼓励以及肯定,经常对孩子批评、讽刺、否定。 08写在最后:复盘和总结 其实焦虑症并不神秘。 往往都是先是学业或工作压力大,引起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一直堆积,等到严重了以后躯体化症状,身体难受更无法继续学业或工作了; 这个恶性循环,也是要一环一环的解。 先通过吃药先能让身体得到休息和放松,身体状态好了再做心理疏导,最后再专心解决工作或学业上的难题,难题解决了自然也不会焦虑。解决难题只会增加一个人的信心,从而帮助人进入正向循环。 我自己也是因为战胜了焦虑症而信心倍增的,康复后状态反而比没生病前都好更多:觉得自己 战胜了一项以前也没接触过的、而且也很有难度的挑战。 焦虑症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劫后余生,又焉知非福呢? 通过一场焦虑症 ,我知道自己身心难受是最终要的事,远比什么学业前途更重要;我知道撑不住了要说不学会承认和放弃,远比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坚持说我可以更重要;我知道真正爱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远比别人怎么看待我喜不喜欢我更重要。 更神奇的是,我以这样从前会觉得是 “不求进取”“消息怠惰” 的方式生活,不仅没有失去所谓的前途,反而使自己拥有了更好的个人素质,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 见识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和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请大家放心爱自己,果断去说不,勇敢去接纳,淡定从容地欣赏人生美景无数O(∩_∩)O 附:我个人经历焦虑症的全阶段 以下是我从16年得焦虑症后的详细经过和克服的历程: 1)潜伏阶段: 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学业上的节点,我就会整日睡不着,但是持续时间比较短,顶多顶多一两个月,或者三四个月自行消退,这是在还未读研时; 2)爆发阶段: 就是在16年上研一开始,由于学业的刺激,开始疯狂的哭,能哭一上午,把被子哭湿那种,然后不停地想,不行我得退学,以及整日失眠,心跳剧烈,浑身发抖 3)持续阶段 :我非常明白这不同于以往,果然过了好几个月,不见缓解,反而更加加剧,然后不停地想要不然去死,要不然退学,死也不行,退学也不行……尤其在凌晨三四点,真想直接从宿舍窗户上跳下去。 在这个期间发表了paper,学分绩虽然倒数但是也没有挂科。 4)“死也不看心理医生”阶段: 觉得我怎么至于也到了这一步,我是不是非常严重,再也好不了了,我觉得只要迈出这一步,性质就变了,我从此就真的万劫不复,变成了所谓的“问题学生”。 5)妥协阶段: 觉得如果心理医生能够看好我,那也行啊。我那时以为,看一两次就能马上康复的。结果看了三四次和没看没有区别,心里更加沮丧了,感觉唯一的希望也没有了。到此,我都没有和任何的同学和老师说过我生病的事情。都是偷偷地去看心理医生,偷偷地寻找治疗焦虑症的资源和药物。 6)僵持阶段: 和导师说退学,导师不同意。我也没有勇气再提。一面看着心理医生,一周一次,我至少看了20多次。每次心理咨询结束,那个医生都要问我,会不会自杀,会不会在下次咨询前控制不了自己而自杀。 这个阶段大概有4个月左右。就是一面痛苦,一面坚持,最难受的时候,想要自杀,也始终没有迈开那一步。 自己心里就是觉得好赖读着吧,哪天被劝退,我等学校来通知我。但是我并没有等来那一天。 在这个阶段,因为我已经在心里接受了“生病+不可以退学”的选择,所以反而也没那么多纠结和犹豫了,知道是这样,那就要让自己在学校里过的好一点。所以我也去问了很多很多人,关于读英文文献,关于心理疾病等等。 7)好转阶段: 就我发现我也可以一周读100多页的英文paper了,也可以跟得上课程了,,虽然有点吃力。而且因为我和导师沟通好,除了课程的事情,关于其他的事,我一律不做。论文发表了,不用再写了,导师派活,我也一律不需要接。这种方法虽然生硬,但有效。 8)心有余悸阶段: 就慢慢过上了比较正常,不那么歇斯底里的生活。也会经常出去玩啊什么的。但是我不敢要好,不敢求上进,生怕一个不慎,又要回到深渊中去,这时我已经停掉看心理医生了,而读研也将近一年半了。就不敢上进,感觉自己变得不那么要尖,甚至有些游戏人生玩世不恭也持续了很久,想想自己曾经的辉煌,还经常暗自伤神。 9)彻底康复阶段: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事情。就是和我关系匪浅的一个同学也出现了很严重的事情,甚至到了自杀未遂的程度。这个同学的事情我不好多说,但我是因为之前经历过一遍大概能理解对方的心情,历时将近一年的时间,成功开导了这个同学,对方现在状态也非常好。我通过帮助他人,救赎了自我。就突然感觉在知名的学校里,自己也突然有了价值。能够搞定其他同学、甚至连老师都觉得棘手的事情。在其他同学被TA的负能量影响而难以承受之时,我竟然没有被带进去。那时候我知道,我是真的好啦! 10)验证阶段: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事情,我就该找工作了。然后就发现,自己在面对2019年经济下行,北京户口指标紧缩,对女性不友好等不利局面,能够一步步地去克服困难,没有焦虑失眠。虽然那段时间0 offer,竟然还是美滋滋的,依然去尽最大的努力。我毫无心理负担地定了一个非常难的目标,竭尽全力,经过一段时间,就拿到了自己心仪的offer。我发现, 我遇到困难时的思维和视角,和过去完完全全不同了。我已经是一个升级版本的自己了。 至于焦虑症?哪怕它再复发再来折磨我,我也不再害怕了。

焦虑症论文答辩崩溃

来源: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作者:贾小凡

当翟天临因为学术不端事件被锤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大概没料到自己半年后还会被挖出来“鞭尸”——

最近翟天临的微博下面,成了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情绪发泄垃圾场。

大家的中心思想大概是:都赖你整出这事儿,害得我毕业也变成了hard模式!

起因显然是那场学术圈大地震。不仅硕士博士感到危机,今年多所高校都发布通知要求严查本科生论文,部分学校还将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开展质量跟踪监控。

即便学校没有明文规定,许多同学也能从导师的叮嘱和要求中感受到,想成功毕业,大概得挠秃两百根头发。

对于始作俑者翟天临,抱怨和痛恨接踵而至。

不过说真的,难道没有翟天临捅的篓子,中国大学生毕业论文这关就能轻轻松松地过吗?

毕业论文=渡劫

毕业论文,名义上是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标志和成果,实际上却是一批批年轻人彻底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前必须要渡的劫。

这件事上的众生相,充分体现了大学中的阶级差异。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个学神,早早保研成功,跟着自己心仪的导师认真学术、勤恳搬砖,本科毕业论文不过是他们学术进阶之路的起步。

还会有那么几个彻底放弃治疗的同学(或者自己就是),直接钻空子抄袭、当个论文裁缝,或者借用前辈的论文一用,就蒙混过关了。

最痛苦的,就是不上不下的大多数。

一言以蔽之,良心尚存但能力不足。

这就导致,写本科毕业论文这件事成了无数人22年的人生拖延症、焦虑症、狂躁症、自我怀疑的集大成之作。

对于许多中国本科生来说,写毕业论文的确不简单。

光是找选题这一件事就够让人头疼,要么已经被前人写滥毫无新意,要么到最后发现自己流的泪都是选题时脑子进的水。

更惨的客观现实是,许多人在四年间都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学术技能培训,没有被好好教过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论文。

尽管各门课程的期末论文可能写了几十篇,到了最后这一关还是觉得像在裸奔。

再叠加上当代年轻人“越痛苦越不敢面对”的通病,越是自觉菜的人,越是不敢和导师交换眼神。

怕他迟迟不找我,又怕他突然找来。发邮件收到导师的回复必须得做好心理建设才敢打开,不时在妄自菲薄和盲目自信中来回切换,仿佛一个在热恋中辗转反侧的少女。

心路历程百转千回,可不代表整个写作过程也那么曲折漫长——

2014年《劳动报》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

合着大家都是靠着在朋友圈哀嚎完成了想象中的论文进度,然后在短时间内完成“拖延→惭愧地拖延→焦虑地拖延→屁滚尿流没日没夜地赶完”的标准流程。

但是,不要以为尬写完内容,痛苦就结束了——

大数据充分暴露了年轻人面对毕业论文的茫然和无知。

百度指数显示,每年每逢12月底和5月中旬,“论文格式”的搜索量将如约攀升到高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标志着一批又一批应届生在简历上写的“熟练使用office”其实都是人的。

到最后会发现,合着全文几千字里,最畅通无阻的大概就只有“致谢”了。

答辩,大型公开处刑现场

更让人窒息的还在后面——如果说写论文是死到临头前一个人的挣扎,那论文答辩就是一群人轮流表演自己的求生欲。

答辩的目的本是由该领域的老师当面检验学生的能力和课题的完成度,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足以拿到学位。

但在答辩的人眼里,它本质上像是进产房生孩子:

进教室之前大家都给你加油打气“加油没事放轻松”,进去之后大脑空白呼吸急促两眼发黑,出来之后立刻被焦急地包围,“怎么样,顺利吗……”

又或是,这算是日后职场在同事和大佬面前丢人的预演了。

有人因为过于紧张,嗓音都不自觉地变得像被门碾了的尖叫鸡。

有人明明是英语专业,一不小心中文脱口而出还嘴瓢成了俄语口音。

还有不怕死的,敢于坚持自己的真理、把老师的意见怼回去,殊不知有的老师就是看你越死鸭子嘴硬,越要教教你什么叫天高地厚……

在旁边瑟瑟发抖的小透明由此获得人生真理:面对大佬的质疑,不要干,就是怂。

但最尴尬的情况,莫过于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的意见相反。

导师让你加的内容,答辩老师觉得多余让你修改;导师首肯过的结论,答辩老师频频摇头……

此时已经离真理越来越遥远的菜鸡,内心活动如下↓↓↓

不过也有很多人事后才发现自己白寝食难安那么多天,答辩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全靠老师大发慈悲。

有人的答辩现场,变成了老师恨铁不成钢手把手格式指导大会。(看来百度出来的也不太靠得住)

有些老师,问的都是无关痛痒的问题,眼看你快撑不住了就自动在脑子里修正了你的回答,眼中充满了鼓(pi)励(juan)。

还有网友称自己的答辩老师就写了几个问题让同学回去自己写,还担心会不会太难,说不会的话就自己换几个简单的。

毕竟,老师要是真跟你较真,那超过一半的人毕业证可能都岌岌可危。

甚至有些学校本科生专业压根不设置答辩这个环节,这让本科生如释重负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是菜到老师不愿意浪费时间了吧。

老师比你还痛苦

学生写论文痛苦,导师们也的确不容易。

高等教育逐年扩招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的“师生比”本来就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师生比是远远低于1:14这个标准的。

反映在论文上也一样,常常是一个导师除了要带研究生的论文,可能还要超负荷指导相当数量的本科生论文。

2017年的数据

当然,导师和导师的态度也可以很不一样。

有些导师就像只是挂个名,你可能半年都没见过他人,就稀里糊涂地毕业了。

有的导师则负责任得让人都羞愧。

这两天网上流传着很多大家情到浓时自发创作的毕业季专用表情包↓可是,老师眼中的学生真的有这么可爱吗……

恐怕不仅没有,可能还得为学生操碎了心。

有的老师又是提前举办预答辩,又是现场跟哄孩子似的安慰学生别太紧张,还要在答辩的台下忍受着“台上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但依然滔滔不绝”的痛苦,最后千叮咛万嘱咐给你的意见一定要好好修改。

要是有脾气暴躁的老师碰上态度吊儿郎当混日子的学生,可能心里已经像前几天的一则新闻中那个当场发飙的老师一样怒摔论文了。

或者一直对于学生的废柴隐忍不发,直到冷不丁地发了条朋友圈才让人醍醐灌顶、脊背发凉。

许多学生的痛苦,也来源于自己确实不够努力也能力不足,交了论文其实是把压力和焦虑转嫁给导师那边了。

可要是有幸碰上认真负责的老师,对着我们炮制的学术垃圾还能谆谆教诲,惭愧的压力真是瞬间又转回到自己这边了。

毕业总归得蜕层皮

正因为综上所述的血泪史,网络上也不止一次地讨论过,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到底有没有必要?

很多唱衰的声音不止来自想只想赶紧拿文凭毕业的学生,恰恰来自老师本人。

首都经贸大学老师就曾经发微博称,看过几篇本科生毕业论文后自己很赞同取消,“现在的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让所有本科生都写毕业论文貌似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却适得其反,还催生学术不端行为。

的确,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日后的发展方向和自己本科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几乎没有关系。

在大四下半学期这个时间点上,忙着实习、找工作,为了“降重”图省事儿,或者纯粹就是没好好学过、写不出来,种种原因催生了论文代写行业十分活跃。

但是,志不在学术的学生会为此怨声载道、偷工减料,就能说明写论文这件事本身是错的、应该被取消吗?

许多人在肯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意义时,其实是从超越了“专业知识有没有用”的层面来讨论。

这种观点认为,本科教育中的论文是为了培养一种思维,去考验年轻人如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表达观点、解决问题等等,而这些技能并非出了大学校园就毫无用处。

更实际的视角,也很有道理……↓

那么当学生老师对于这最后一次考验都感到不大痛快,问题根本就不在于论文这种形式上了。

不管本科生要以什么形式标志自己圆满完成了学业,其实核心的问题是在这之前,大学里受教育的四年真的能足以支撑人有底气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吗?

学生自己的懈怠,就业压力下更为实际的抉择,教学资源跟不上……其实在大家被毕业论文“折磨”之前,路上坑就已经不少。

退一步讲,既然整个社会都默认一张文凭必不可少,那得到它总归是要付出点努力和“代价”。只不过毕业论文的初衷也并非故意要让人受一次折磨,目前这个让人头秃的难熬状况,只是高等教育弊端的一个缩影罢了。

单单谈“该不该取消毕业论文”其实没有意义,如何让最后这个升华的阶段性总结真的有四年扎实的积累,才是关键。

虽然现状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但只要有心,就算写论文像是西西弗斯推巨石也总归能有收获,哪怕只是体会了“能咬牙挺过难关”是什么感觉也好。

毕竟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人之后,还有那么多比毕业论文和答辩更难对付的呢。

比如我的领导↓

END

每次考试的时候学生们都会紧张和焦虑,半年或一年的努力终于要在这一刻得到验证,比起期中和期末考试答辩更是一个重磅炸弹,在大学四年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学的怎么样要在这一刻得到见证了。答辩不仅是一个四年一次的考试,也关系着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所以大学生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了。没有一个大学生不想在大四的时候顺利毕业,他们可能会很焦虑,要克服这样的心理就要在答辩之前提早做准备,有任何困难都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尽全力做到最好,那么在答辩的时候只要顺利发挥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为什么学生考试的时候会焦虑?

相信大家在学生时代都参加过无数次考试,然而即使是身经百战的考生在面对下一次考试的时候还会有些紧张。考试的结果大家都非常在意,而考试题目是未知的这就导致考试结果更加让人无法预料,所以考生们自然会焦虑。另外,考生考试的时候紧张和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准备好,所以他们没有信心能够考好。

在人生各个关键时刻如何克服焦虑感?

无论是考大学、考公务员还是面试工作、向喜欢的人表白甚至是举行结婚典礼,在这些人生的重要时刻人们都会有一些焦虑。正是因为人们在意事情的结果也在意事件本身才会有担心和焦虑的心情。当然,要克服焦虑感也有一些方法。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人们要确定这真的是自己想做的事情,确定好心意之后就要做好全面的准备,整个过程只要认真完成了就没有必要焦虑。

在人生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重要时刻,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就没有必要担心结果。

我也是 还要答辩麻了。加油吧!再坚持坚持临门一脚了 我们都会上岸。

为何会有答辩焦虑心理?主要是毕业生在面对老师提问的时候,担心自己回答的不好,可能会导致答辩不过。要克服这种恐惧与担心,那可以想一下,多给自己一些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过。不去想自己会不会失败,可能会帮助你更好的克服紧张的情绪。

为毕业论文焦虑

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如果要顺利毕业的话就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如果不付出心血和努力的话,毕业论文的质量就不会高,就不容易通过。但是,由于毕业前基本上已经找好了工作,是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论文中来的。有人问,临近研究生毕业,但是毕业论文写不下去很焦虑怎么办?首先,可以向导师求助,让导师好好开导一下。其次,可以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内心感受。最后,可以花几天时间出门放松一下心情。下面让我们具体看一下。

在学校的时候,如果有任何问题都是可以求助导师的。所以,论文写不下去也不要担心导师会有别的想法,反而需要跟导师好好沟通一下。当导师了解了你的处境之后,就会给出一些指导意见,对你会有不少帮助的。

另外,由于你的同学们也要写毕业论文,跟你的处境应该都差不多,不妨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心得,大家相互分享一下内心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了解到别人的想法是怎么样的,或许别人的想法对你会有帮助。

如果实在很焦虑,不妨出门玩几天好好放松一下心情。焦虑的情绪对你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反而会让你的毕业论文一直写不下去。所以,不妨花几天时间调整一下状态,说不定回来之后就可以快速完成毕业论文了。

因此,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什么糟糕的情况,只是个人心态问题。毕业论文是一定要完成的,不然没法毕业。趁还有时间,把心态调整好即可。大家觉得呢?

首先我们应该放松心情,然后可以去阅读一些书籍帮助我们写作,其次可以多向老师和同学讨论,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

这是正常的呀,害怕论文通不过,感到非常焦虑,我觉得你写完之后可以找朋友或者找班里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帮你看一看,帮你修改修改,这样的话就能提高你的通过率了。

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这样我们放下压力之后,可能灵感就来了,毕业论文就可以很轻松的写出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