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费马大定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0:59:38

费马大定理研究论文

怀尔斯关于费马方程证明的简介胡振武摘要本文将介绍怀尔斯使用模形式、谷山—志村猜想、伽罗瓦群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大致过程。关键词费马大定理(FLT)简介中图分类O156 1引言1637年,费马提出:“将一个立方数分为两个立方数,一个四次幂分为两个四次幂,或者一般地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为两个同次的幂,这是不可能的。”即方程当正整数指数n>2时,没有正整数解。当然xyz=o 除外。这就是费马大定理(FLT),于1670年正式发表。费马还写道:“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一种奇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的空白太小,写不下。据前人研究,任何一个大于2的正整数n,或是4的倍数,或是一个奇素数的倍数,因此证明FLT,只需证明两个指数n=4及n=p时方程没有正整数解即可。方程无正整数解已被费马本人及贝西、莱布尼茨、欧拉所证明。方程无正整数解,p=3被欧拉、所证明;p=5被勒让德、狄利克雷所证明;n=7被拉梅所证明;特定条件下的p相继被数学家所证明:只需继续证明一般条件下方程没有正整数解,即证明FLT。又据前人研究,为了证明的方便,经常把FLT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对于素指数p,不存在x、y、z,使p⊥xyz且第二种情形,对于素指数p,不存在整数x、y、z,使p│xyz且。因此,只需证明在两种情形下,方程皆没有正整数解,即证明FLT成立。1995年,怀尔斯用模形式、谷山—志村猜想、伽罗瓦群等现代数学方法精彩地证明FLT。

费马大定理: 当整数n > 2时,关于x, y, z的不定方程 x^n + y^n = z^n. 的整数解都是平凡解,即 当n是偶数时:(0,±m,±m)或(±m,0,±m) (补充:(0,0,0)是其中一个特殊解2008年由赵浩杰提出) 当n是奇数时:(0,m,m)或(m,0,m)或(m,-m,0) 这个定理,本来又称费马最后定理,由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而当时人们称之为“定理”,并不是真的相信费马已经证明了它。虽然费马宣称他已找到一个绝妙证明,但经过三个半世纪的努力,这个世纪数论难题才由普林斯顿大学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和他的学生理查·泰勒于1995年成功证明。证明利用了很多新的数学,包括代数几何中的椭圆曲线和模形式,以及伽罗华理论和Hecke代数等,令人怀疑费马是否真的找到了正确证明。而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由于成功证明此定理,获得了1998年的菲尔兹奖特别奖以及2005年度邵逸夫奖的数学奖。安德鲁·怀尔斯(公元1953年4月11日—)是当代有名的英国数学家。1974年毕业于牛津大学默顿学院。1977年在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获博士学位。其后任克莱尔学院初级研究员及哈佛大学助理教授。1981年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员。1982年任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教授,1988—1990年任牛津大学皇家学会研究教授。1989年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994年以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欧根‧希金斯(Eugene Higgins)讲座教授。怀尔斯对数学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历时350多年的、著名的费马猜想。在此之前,他于1977年和科茨(Coates)共同证明了椭圆曲线中最重要的猜想——伯奇—斯温耐顿—代尔(Birch-Swinnerton-Dyer)猜想的特殊情形(即对于具有复数乘法的椭圆曲线);1984年和马祖尔(Mazur)一起证明了岩泽理论中的主猜想。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他于1994年通过证明半稳定的椭圆曲线的谷山—志村—韦伊猜想,从而完全证明了费马最后定理。他因此赢得多种荣誉和奖励:199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并获该科学院数学奖;同年还获欧洲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奖和瑞典科学院舍克奖、法国的费马奖;1997年获美国数学会科尔奖,同年最终获得1908年沃尔夫斯科尔(Wolfskehl)为解决费马猜想而设置的10万马克奖金。由于他在费马最后定理方面的成就又获1996年度沃尔夫奖,以及199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附:安德鲁·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故事 解答数学“大问题”——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故事 为了寻求费马大定理的解答,三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们前赴后继,却壮志未酬。199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安德鲁·怀尔斯教授经过8年的孤军奋战,用130页长的篇幅证明了费马大定理。怀尔斯成为整个数学界的英雄。 费马大定理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它是用一个每个中学生都熟悉的数学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来表达的。2000多年前诞生的毕达哥拉斯定理说: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即X2+Y2=Z2。大约在公元1637年前后 ,当费马在研究毕达哥拉斯方程时,他写下一个方程,非常类似于毕达哥拉斯方程:Xn+Yn=Zn,当n大于2时,这个方程没有任何整数解。费马在《算术》这本书的靠近问题8的页边处记下这个结论的同时又写下一个附加的评注:“对此,我确信已发现一个美妙的证法,这里的空白太小,写不下。”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费马大定理或称费马最后的定理。费马制造了一个数学史上最深奥的谜。要证明费马最后定理是正确的 (即x^ n+ y^n = z^n 对n>2 均无正整数解) 只需证 x^4+ y^4 = z^4 和x^p+ y^p = z^p (P为奇质数),都没有整数解。 费马大定理证明过程: 对费马方程x^n+y^n=z^n整数解关系的证明,多年来在数学界一直颇多争议。本文利用平面几何方法,全面分析了直角三角形边长a^2+b^2=c^2整数解的存在条件,提出对多元代数式应用增元求值。本文给出的直角三角型边长a^2+b^2=c^2整数解的“定a计算法则”;“增比计算法则”;“定差公式法则”;“a值奇偶数列法则”;是平方整数解的代数条件和实践方法;本文提出建立了一元代数式的绝对方幂式与绝对非方幂式概念;本文利用同方幂数增比性质,利用整数方幂数增项差公式性质,把费马方程x^n+y^n=z^n原本三元高次不定方程的整数解判定问题,巧妙地化为了一元定解方程问题。 关键词:增元求解法 绝对方幂式绝对非方幂式 相邻整数方幂数增项差公式 引言:1621年,法国数学家费马(Fermat)在读看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Diophantna)著写的算术学一书时,针对书中提到的直角三角形三边整数关系,提出了方程x^n+y^n=z^n在n=2时有无穷多组整数解,在n>2时永远没有整数解的观点。并声称自己当时进行了绝妙的证明。这就是被后世人称为费马大定理的旷世难题。时至今日,此问题的解答仍繁难冗长,纷争不断,令人莫衷一是。 本文利用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费马方程平方整数解新的直观简洁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本文利用同方幂数增比定理,对费马方程x^n+y^n=z^n在指数n>2时的整数解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证,用代数方法再现了费马当年的绝妙证明。 定义1.费马方程 人们习惯上称x^n+y^n=z^n关系为费马方程,它的深层意义是指:在指数n值取定后,其x、y、z均为整数。 在直角三角形边长中,经常得到a、b、c均为整数关系,例如直角三角形 3 、4、 5 ,这时由勾股弦定理可以得到3^2+4^2=5^2,所以在方次数为2时,费马方程与勾股弦定理同阶。当指数大于2时,费马方程整数解之研究,从欧拉到狄里克莱,已经成为很大的一门数学分支. 定义2.增元求解法 在多元代数式的求值计算中引入原计算项元以外的未知数项元加入,使其构成等式关系并参与求值运算。我们把利用增加未知数项元来实现对多元代数式求值的方法,叫增元求解法。 利用增元求解法进行多元代数式求值,有时能把非常复杂的问题变得极其简单。 下面,我们将利用增元求解法来实现对直角三角形三边a^2+b^2=c^2整数解关系的求值。 一,直角三角形边长a^2+b^2=c^2整数解的“定a计算法则” 定理1.如a、b、c分别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Q是增元项,且Q≥1,满足条件: a≥3 { b=(a^2-Q^2)÷2Q c= Q+b 则此时,a^2+b^2=c^2是整数解; 证:在正方形面积关系中,由边长为a得到面积为a^2,若(a^2-Q^2)÷2Q=b(其中Q为增元项,且b、Q是整数),则可把面积a^2分解为a^2=Q^2+Qb+Qb,把分解关系按下列关系重新组合后可得到图形: Q2 Qb 其缺口刚好是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补足缺口面积b^2后可得到一个边长 Qb 为Q+b的正方形,现取Q+b=c,根据直角三角形边长关系的勾股弦定理a^2+b^2=c^2条件可知,此时的a、b、c是直角三角形的三个整数边长。 故定理1得证

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方法:x+y=z有无穷多组整数解,称为一个三元组;x^2+y^2=z^2也有无穷多组整数解,这个结论在毕达哥拉斯时代就被他的学生证明,称为毕达哥拉斯三元组,我们中国人称他们为勾股数。但x^3+y^3=z^3却始终没找到整数解。

最接近的是:6^3+8^3=9^-1,还是差了1。于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业余数学家费马提出了猜想:总的来说,不可能将一个高于2次的幂写成两个同样次幂的和。因此,就有了:

已知:a^2+b^2=c^2

令c=b+k,k=……,则a^2+b^2=(b+k)^2。

因为,整数c必然要比a与b都要大,而且至少要大于1,所以k=……

设:a=d^(n/2),b=h^(n/2),c=p^(n/2);

则a^2+b^2=c^2就可以写成d^n+h^n=p^n,n=……

当n=1时,d+h=p,d、h与p可以是任意整数。

当n=2时,a=d,b=h,c=p,则d^2+h^2=p^2 => a^2+b^2=c^2。

当n≥3时,a^2=d^n,b^2=h^n,c^2=p^n。

因为,a=d^(n/2),b=h^(n/2),c=p^(n/2);要想保证d、h、p为整数,就必须保证a、b、c必须都是完全平方数。

a、b、c必须是整数的平方,才能使d、h、p在d^n+h^n=p^n公式中为整数。

假若d、h、p不能在公式中同时以整数的形式存在的话,则费马大定理成立。

关于费马大定理也有不少小插曲,德国人保罗·沃尔夫斯凯尔为费马大定理设立专项基金即是其中之一。按照人们的一般说法,沃尔夫斯凯尔因为失恋而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认为一切就绪,准备于某日午夜准时开枪自尽前的一段时间里,发现了一篇关于费马大定理的论文。

碰巧的是,沃尔夫斯凯尔本人是一个数学爱好者,不知不觉中竟沉湎于论文中,结果错过了原定的自杀时间。之后,沃尔夫斯凯尔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并在死前留下遗嘱,把一大笔财富作为奖给第一个证明费马大定理的人,有效期到2007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德鲁·怀尔斯经过7年的潜心研究,于1993年公布了他对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他的证明在1995年得到确认并最终获得了沃尔夫斯凯尔留下的奖金。

怀尔斯的证明长达一百多页,其中涉及许多最新的数学知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能看懂的人也屈指可数。因此出现了这样的争议:有人认为这不可能是当年费马所想到的证明,应该还有种比这简单的证明未被发现;但也有许多人认为当年的费马其实毫无发现,或者只是想到了一个错误的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费马大定理

已知:a^2+b^2=c^2

令c=b+k,k=……,则a^2+b^2=(b+k)^2。

因为,整数c必然要比a与b都要大,而且至少要大于1,所以k=……

设:a=d^(n/2),b=h^(n/2),c=p^(n/2);

则a^2+b^2=c^2就可以写成d^n+h^n=p^n,n=……

当n=1时,d+h=p,d、h与p可以是任意整数。

当n=2时,a=d,b=h,c=p,则d^2+h^2=p^2 => a^2+b^2=c^2。

当n≥3时,a^2=d^n,b^2=h^n,c^2=p^n。

因为,a=d^(n/2),b=h^(n/2),c=p^(n/2);要想保证d、h、p为整数,就必须保证a、b、c必须都是完全平方数。

a、b、c必须是整数的平方,才能使d、h、p在d^n+h^n=p^n公式中为整数。

假若d、h、p不能在公式中同时以整数的形式存在的话,则费马大定理成立。

扩展资料:

对费马方程x^n+y^n=z^n整数解关系的证明,多年来在数学界一直颇多争议。本文利用平面几何方法,全面分析了直角三角形边长a^2+b^2=c^2整数解的存在条件,提出对多元代数式应用增元求值。本文给出的直角三角型边长a^2+b^2=c^2整数解的“定a计算法则”;

“增比计算法则”;“定差公式法则”;“a值奇偶数列法则”;是平方整数解的代数条件和实践方法;本文提出建立了一元代数式的绝对方幂式与绝对非方幂式概念;本文利用同方幂数增比性质,利用整数方幂数增项差公式性质,把费马方程x^n+y^n=z^n原本三元高次不定方程的整数解判定问题,巧妙地化为了一元定解方程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费马大定理

马斯洛理论研究的论文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学术期刊《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论文《人类动机的理论》。在这篇论文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5个层次的本能,满足了一个层次必然会有高一层次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的本能。(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抵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学术期刊《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论文《人类动机的理论》。在这篇论文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5个层次的本能,满足了一个层次必然会有高一层次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的本能。(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抵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3)感情上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马斯洛原理: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

马原理研究生毕业论文

一、论文题目 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理解的比较研究 二、论文选题依据 1.选题的来源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选题来源: 首先,熟知并不等于真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一般是把形而上学放在与辩证法的比较中来理解。即:凡是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来看问题就是辩证法,而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来看问题就是形而上学。并由此得出,形而上学是荒谬和错误的结论。其实,我们对形而上学的这种大众化的理解,遮蔽着我们对形而上学本身的真正把握,而且极容易造成思想的各种混乱。因此有必要还形而上学以本来面目。而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没有厘清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不同理解,不知道形而上学的真正含义。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人们沿用的其实是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用法,把形而上学紧紧视为一种思维方式,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起来。恩格斯在他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特别是自然辩证法中,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当作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认为形而上学是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恩格斯写到:“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评价是,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极容易理解的,因为它是合乎常识的,然而,常识在日常应用的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碰到极为惊人的变故。恩格斯认为,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视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由此可见,在恩格斯看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形而上学用孤立的、片面的、凝固僵化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它的内部矛盾,而辩证法则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发展的动力归结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显然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把握不是局限在思维方式这一个角度,马克思在“体系、超越、反思”等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一词,并称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包罗万象的王国”。马克思认为黑格尔以及前人以各种方式来解决脱离或背离现实的纯抽象、纯客观以追溯整个世界的本源的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其主题是对存在及人的本质性的一种超验的追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回避这一主题,而只是以新的方式来阐述这一主题。马克思在对社会存在的反思中,是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入手的,他认为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史。在对现实社会的超验性思考时,他也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状况入手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所以马克思理解的形而上学,应该是指那种反对以寻求“原因”的基本原理为目标的传统形而上学。它并不必然意味着形上之思的终结,而只是说传统哲学意识第一性或理论优先于实践的经典地位被取消,哲学已经转换了思维方式。让形而上学回归到服务现实世界正是马克思对形而上学和哲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其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一些文本中,也是提到了空间问题。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表面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但是完全可以从中读出社会空间的含义,比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讲到了城乡对立,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讲社会空间的断裂。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讲到资产阶级的形成史,即资产阶级通过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等方式进行的全球扩张,实质是这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也就是社会空间的再生产,它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生产上接受这种资本的生产方式,而且要在文化、法律等方面接受这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最后,恩格斯特别关注了城市空间的规划以及工人阶级的居住空间问题。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历时21个月的考察,以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向我们再现了19世纪英国的主要工业城市的面貌。在《论住宅问题》中,他不仅指出了造成工人阶级居住空间的恶劣的根源,而且也提出了空间正义的问题。 理论意义: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进行过不少讨论,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相关研究比较零散,多局限于特定视角和个别问题上,或者是更多的停留在国外空间理论思想的引介上,或者是缺少结合当代人类空间实践的更为开阔的研究视野。因此,本文将这些问题都集中在一起进行梳理和讨论,使得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有一个整体的框架。 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空间理论,从微观方面来讲,就是关于空间正义,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问题;从宏观方面讲,就是全球化的问题。那么,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住房问题,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房价的不断提升而导致的城市居住空间的占有、使用等出现一些问题,那么恩格斯关于这方面的思想就可以给于我们以启发,而不至于走了老路、走了弯路。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与世界接轨,作为全球资本链条上关键的一环,我们该如何走下去。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认清形势,真正做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资料收集情况(含主要参考文献) 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6)、李春敏:《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7)、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8)、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9)、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0)、张一兵:《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5)、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6)、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Blackwell publishing ,1991。 论文类: (17)、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8)、胡大平《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哲学动态》,2011年第11期。 (19)、段进军、胡火金:《发展主义空间观的批判与空间观的转型》,《哲学动态》,2011年第11期。 (20)、刘怀玉:《不平衡发展的“现在”历史空间辩证法》,《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6期。 (21)、庄友刚:《空间生产范式的资本批判与中国马克思哲学创新论域》,《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22)、王金福:《“空间、空间生产”五问——对张之沧教授几个观点的质疑》,《学术月刊》,2012年1月 第44卷 1月号。 (23)、张之沧:《再论空间的生产、建构和创造——回应王金福教授的“质疑”》, 《学术月刊》,2012年1月 第44卷 1月号。 (24)、庄友刚:《西方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逻辑、问题与趋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 (25)、陈忠:《城市启蒙与城市辩证法:再论城市哲学的建构》,《河北学刊》,2012年5月 第32卷 第3期。 (26)、吴细玲:《城市社会空间与人的解放》,《哲学动态》,2012年第4期。 (27)、董慧:《身体、城市及全球化:哈维对解放政治的空间构想》,《哲学研究》,2012年第4期。 (28)、赵海月、赫曦滢:《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辨识与建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3月 第52卷 第2期。 (29)、邹诗鹏:《空间转向的生存论阐释》,《哲学动态》,2012年第4期。 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基本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的关注在不断提升,许多学者主持翻译了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著,撰写了以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为主题的论文,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相关研究比较零散,多局限于特定视角和个别问题上,缺乏整体的梳理和探讨。 首先,马克思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界定。国内学界的阐释路径一是将时空作为物质运动之存在形式的逻辑贯彻到底,强调社会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二是将马克思的社会空间观作为对纯粹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然空间观的一种扬弃和实践的唯物主义在空间观上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实践使空间具有社会属性,并与价值、自由、社会革命这样的问题关联在一起。 其次,世界历史与全球空间生产。世界历史是马克思社会空间探讨的重要维度,学界对此进行了诸多探讨,任平等从资本视角入手,指出空间生产方式一直是从当年马克思到当代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马克思的空间视野中,资本不仅是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而且也是一种空间的生产方式,资本全球化使历史成为全球性的历史过程。 再次,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问题。学界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庄友刚指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范畴内在地暗含着空间本身的生产这一内涵,因为社会生活本身的生产意味着社会生活空间的扩张,也就是社会生活空间的生产。刘怀玉认为,空间化问题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当代意义的独特视角,空间化问题研究弥补了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空间角度的缺失,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根本途径。 最后,城市空间生产与空间剥夺。城市空间生产是马克思探讨社会空间又一重要维度。高鉴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空间的探讨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后者促进了新型城市的迅速增长,同时占据垄断地位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城市化国家,利用国际间的城乡差别和对立,控制和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剥削发展中国家。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不仅彰显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体系中,而且渗透于当代空间研究的其他理论派别,涉及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空间哲学等多个学科,这说明马克思在当代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中不但没有缺场,而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第一,对马克思社会空间观的重新思考。国外相关研究普遍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着空间维度缺失的问题,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不应只是充当一种辅助物或背景,恰恰相反,它本身就是主角;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核心是生产关系的生产,而生产关系的生产本身就是一种空间的生产。哈维也认为,马克思关注空间和地理的重要性,他敏锐的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同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理活动和策略交织在一起的。苏贾也认为,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渗透着清晰的地理学分析,比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涉及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地理扩张问题。 第二,在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的思考基础之上提出的研究方法。列斐伏尔提出了“社会—空间—历史”三元辩证法,这是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将辩证法空间化的重要尝试,在此基础上,他从空间的社会属性出发,将空间区分为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与实际的空间,并以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与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将人类空间化历史概括为六个阶段。哈维提出了将历史唯物主义升级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主张,同时用“时空压缩”这一范畴阐发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新时空体验。苏贾区分了“空间”与“空间性”,认为后者是空间社会属性的真正表达,他在梳理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空间分析的几种不同理论倾向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社会—空间辩证法”,并为其设定了理论前提。 三、研究方案 1.论文提纲(主要研究内容)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 引言 空间与资本 (一)、关于空间 1、空间的概念 2、空间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二)、关于资本 1、资本的概念 2、资本的表现形式(物的形式及人格化的资本、一种关系、一种过程) 一、微观视域下的社会空间:资本主义工业城市 (一)、资本主义工业城市及现代资本的形成 1、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形成(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繁荣和衰败。简单协作。机器的使用。工厂制度。工业城市形成。) 2、现代资本的形成(共同体尽头交换的出现。商人阶级的出现。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换。) (二)、工业城市:资本积累的重要载体 1、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空间(过剩人口的出现:失地农民、破产的家庭手工业者等。便利的交通条件:铁路、港口等。生产资料:资金的充裕、机器的使用等。) 2、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科学技术与资本的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机器的不断改良。) 3、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点(城市空间的聚集效用。资本的空间集合能力。并存劳动。) (三)、空间正义:住宅问题 1、城市规划(工人住宅区的集中。商业街区的建立及原住民的拆迁。工人居住区域的不合理规划。疾病爆发、高死亡率等。) 2、居住环境(工人与资本家居住环境的对比:室内和室外、居住区周边的交通、卫生状况等。生活方面:购物、饮食、娱乐等。) (四)、城乡空间二元对立:资本发展的必然后果 1、城乡分离向城乡对立的转化(前资本主义时期城乡状况。现代资本的出现,工业城市的形成。乡村的附属地位确立。) 2、城乡对立的形成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乡村手工业者破产。城市的就业机会增加。对乡村资源的掠夺。乡村工厂:乡村城市化。) (五)、工业城市:工人运动的发源地 1、工人阶级的集中(居住区域的划分。不断涌入的农民。多地区、多民族的工人汇合。) 2、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觉醒(机器改进使得大批工人失业。由对机器的仇恨转向资本家。意识到自身的状况。) 3、工人革命运动的发源地(对生产资料的破坏。各种形式的罢工。有组织的革命运动,巴黎公社等。) 二、宏观视域下的社会空间:资本的全球化 (一)、全球空间的形成 1、资本的发展:区域空间的形成(新航线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对新空间的占领。资源的掠夺。原始积累。) 2、资本的扩张:生产关系的空间再生产(殖民地理论。) 3、资本的必然趋势:全球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过度积累。国内市场的饱和。开辟新市场的紧迫性。) (二)、全球空间的断裂 1、不平衡地理发展(客观地理环境。三个从属: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国际劳动分工的形成(工业国家为核心。农业国家为附属。农业服务于工业。) (三)、资本的全球空间再生产 1、生产方式的全球化(空间支配。资本再积累。转移过度积累。)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货币。交换。自由。平等。) (四)、资本全球化的意义 1、积极方面(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交往的普遍化。) 2、消极方面(生态的破坏。人的片面发展。) 3、资本主义的灭亡(多国胜利论。)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对我国目前空间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二)、对当下人类空间实践方面的指导意义 2.论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写作重点: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的空间理论的两个视角的描述如何将逻辑与历史进行统一。 写作难点:除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理论进行阐述外,如何将当代新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哈维等)的空间理论与其进行更好的融合,以凸显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写作创新点:本文对资本及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及扩张等置于空间视角,从而将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空间转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解放。 3.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论文写作的计划、进度安排 研究的思路:鉴于目前国内外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将主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为根本依据,并对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阅读以便补充。 研究方法:在查找与本文相关的书籍、各类期刊、学术报告等二手资料的基础之上,回归文本,忠于原著。 论文写作的计划、进度安排: (1)、20xx年3月至20xx年5月:收集资料并阅读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20xx年6月至20xx年10月:进一步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论文初稿。 (3)、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反复研读修改初稿后,提交导师指导。 (4)、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定稿。 (5)、20xx年5月:进行论文答辩。

考研马原理写错有20分。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有一个网友马原理一个点都不对,但满满当当写了八页。没用任何原理,主观题也拿了20+,老师都会尽量给分的。

马浚伟北大研究生论文

我觉得向优秀的人看齐,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变得优秀,不要畏惧,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这样你就会遇到努力的自己,慢慢的你就远离了不好的自己。

从去年的不知知网博士翟天临、哈佛毕业范玮琪,再到今年的高考小手段仝卓,可以说,如今娱乐圈的“学霸”人设几乎成为了大明星们的“高危”人设,毕竟明星在公众场合的“高谈论阔”是常有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暴露”自己!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真明星学霸的故事,他虽出身草根家庭,却无畏追梦路上所有艰难辛酸,把一手烂牌打出了王炸,希望他的人生故事可以带给你一些勇气和继续成长的力量。

49岁北大硕士毕业

一位我们曾经的港剧男神马浚伟从北大EMBA硕士毕业的消息荣登微博热搜,开始的时候我们提到了明星用高学历标签来包装自己很常见,而且“翻车”的也不少见。

但49岁的马浚伟这一波是“包装”还是真材实料就显而易见了,因为他毕业论文的查重率只有,这可以说十分厉害了,让许多网友大喊:“请收下我的膝盖!!!”

不仅网友们膜拜,连《中国青年报》也发表了对马浚伟的肯定,但稍后不久,马浚伟就在微博回应了这样一段话,里面几句“大家实在过誉了,毕业的是课程,不是学位,不能相提并论。”让人不由的感到马浚伟十分谦虚和耿直。

说到这了,大家可能还不知道马浚伟是哪位,但看到照片,很多人就知道他谁了。

他是98版《鹿鼎记》里面的康熙皇帝,又帅又嫩,意气风发;《洛神》里面的曹植,七步成诗,心善痴情;《妙手仁心》里面的张家裕,乐观聪明,英俊儒雅,等等还有许多精彩的角色都带给了许多80后、90后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

20多年前的他,清朗俊秀翩翩公子;现在的他,不仅风采依旧,还内外兼修表里如一,20年的时间对他来说不仅仅是时间的推移,还是自我的一场蜕变。

命途多舛,一路乘风破浪

在电视上我们看到的马浚伟几乎都是一位出身高贵、饱读诗书的儒雅形象,但现实生活中,马浚伟却是一位历经沧桑、经历曲折的悲情人物。

1971年,马浚伟出生在香港深水埗白田邨这个贫民区,父亲是九龙巴士车长,母亲是工厂里的一名女工,但就在他生下来没过几年,母亲就患上了到现在还人人抵触的癌症,这让本来经济上不太宽裕的家庭更是一下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中。

他饰演的康熙6岁登基,日日勤勉,而马浚伟的六岁却是日日被父亲嘱咐如何照看生病的母亲(父亲要上班),于是在他14岁初中还未毕业的时候,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就开始工作了。

先是在雪糕店卖雪糕,后是到图书馆做管理员,本应该是继续读书明治或者年少轻狂的日子,马浚伟却只能选择工作来维持生计。

然而就在这样看不到尽头的日子里,一束光照进来填补了他的灵魂,那就是音乐,美妙的歌声带给了马浚伟希望,他开始了在工作结束以后去参加一次又一次的歌唱比赛。

终于在43次失败以后,马浚伟在第44次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通过比赛成功签约到了华纳(全球最大的电影和电视娱乐制作公司)。

这一年马浚伟22岁,这是生活带给他的一束光,却也像是一次无言的磨练。

签约到公司以后,就迅速推出了个人首张专辑《幸运就是遇到你》,谁成想公司给他安排的出道宣传语竟然是:

“他不是克勤,他不是学友,他不是黎明,他是马浚伟。”

这虽然非常快的就让他打出了名声,但却不是好的名声,因为这样一整他属于一下拉踩了3位天王,就算唱的歌再好,也让三位天王的粉丝将他骂了个不轻。

最厉害的一次马浚伟在一场演出中,主持人介绍他时,无意说了句“长得像黎明”,下面观众一瞬间就开始唏嘘喝起倒彩来,这让后台的马浚伟迟迟不敢上台,这一次的状况也让公司难以收场,于是选择了快速和马浚伟解约。

解约以后,马浚伟已经25岁了,三年的歌手生活让他一下成长起来。

这束光换了一个角度折射

解约以后,马浚伟本来打算继续回家做一些像营业员、管理员这样的工作,然就在这时,无线电视制作部总监曾励珍找上门来,鼓励他从事演员的工作,于是马浚伟一想,拍戏也可以,最起码不至于自己现在就离开娱乐圈。

于是马浚伟就开始了他的演艺之路,先是跑一些小龙套,也能勉强度日,后来由于一次机遇,出演了陈小春这这一版的《鹿鼎记》里面的少年康熙。

出乎意料的是,这部剧一上映马浚伟就凭借着儒雅的面貌纯真的演技一炮走红,吸引了不少香港和内地的粉丝,就连金庸也评价他,是众多版本中演得最似康熙的一个。

出演这部剧的时候,顺便还继续他的音乐梦想,在里面一曲《头顶一片天》,更是默默诉说了少年天子心中的寂寥,与从前发小的不舍与留恋,都是回不去的日子。

从这开始,他的演艺事业开始一马平川的发展,《紫禁惊雷》、《突围行动》《金牌冰人》等很快让马浚伟成为了无线当红小生。

事业上重获新生,家庭却突遭变故

母亲这么多年一直遭受着癌症的折磨,在医生的建议下,马浚伟日日恳求母亲进行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十分痛苦,马母之前一直不想做手术),于是马母答应了,但在进手术室前母亲因为害怕,拉着儿子的手问:

“你是不是要我死!”

之后手术结束,医生告知结果是成功的,这让一家人都喜极而泣,然就在母亲醒来没一会儿,就永远的离开了这世界。这让马浚伟一下陷入深深地后悔和自责之中。

久而久之,马浚伟因为内心的痛苦开始自暴自弃,成日酗酒,发展到最后他患上了严重的惊恐障碍和抑郁症,在这期间,一直在谈的女朋友也因为无法忍受而转身离去了!

内心的崩塌,意味着更大的精神世界等待你去重组。

8年里,他经历了上千次的发作,一个人在深渊里苦苦挣扎着,不断的进行药物治疗和运动健身,努力寻找着活下去的力量,终于伤口在经历了反复裂开以后坚强的愈合了。

这期间的煎熬痛苦都逐渐转化成了马浚伟的创作源泉,他将自己的这份经历变成了一部自编自导电影《生前约死后》,讲述的是一个儿子从自怨自责放弃人生,最终释怀放下重新上路的成长经历。

这个故事表达的是:情绪并不可怕,爱与痛的纠缠过后,要愈加懂得投入当下生活的可贵,实实在在做个有担当的人。

先自爱沉稳,而后爱人

40岁以后,马浚伟走出阴霾,重新握住了生活的方向盘,弥补自己前半生的时光,追回那些被搁浅的梦想。

就像近两年,先是努力考入北大EMBA,两年顺利毕业后;就要到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基础班,结束以后12月还有一个短期的儿童心理学课程。

抑郁症虽带给马浚伟无法挽留的伤害,但也让他更有了明确的规划,不断通过工作和学习提升自己,做到先自爱沉稳,而后爱人。

在这期间,马浚伟还在新加坡学习咖啡师课程,拿到了SCA咖啡文凭,创建咖啡品牌,将爱好变成了事业。

2013年,成立了一家连锁教育培训机构,2019年为此出版教辅图书。

据说这几年马浚伟一边照常拍戏工作,一边坚持到北京上课,到各地进修,在学费和交通住宿上的花费了将近200万。网友们称他为“真·时间管理大师”。

他能做到有时间就去各种地方进修,并非单纯有钱任性,而是内心有一种上进意志在支撑着。

我不怕输,但我想赢!

他近半百次尝试歌手之路才踏入门槛,进去以后又承受着万千观众的唏嘘和鄙视,换种道路才见曙光却又受到命运的打击,但这些都不能阻挡他坚持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呼喊,那就是赢,就是热爱!

马浚伟说:

“我走过的路,很多是出自自己的心愿,有些不是,但我感到是有上天带领的,我的路就是这样。既然有勇气争取,就要有勇气承担。”

这就是49岁的真男神马浚伟!

结语

远道而来这世间,面对痛苦起伏,要勇敢战胜,把余生献给热爱的事,以平凡之身,对抗世事艰难,换取惊鸿瞬间。

现在已经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好像是珠宝公司,事业过得蒸蒸日上,平时也会去买一些奢侈用品。

两次拍摄《洛神》和《帝女花》合作的马浚伟和郭足琳传出丑闻。 当媒体问起马浚伟这段恋情时,马浚伟害羞地笑了。 是的,我们在恋爱。郭足琳多次否认,并公开指责马浚伟想借此炒作。至此,两人心中产生了隔阂,一度不和,马浚伟甚至拒绝与郭足琳合体拍照。

TVB演员马浚伟在社交网络上透露自己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进行的硕士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并顺利毕业的消息。有网友总结了马浚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涯,称他在北大入学前,因为兴趣考了咖啡师执照,还要写剧本、演话剧、演电影,甚至还在运营公司开教育辅导、做咖啡。

马浚伟看到网友的总结很是惊讶并回应道:“原来有这么多相关报道,我自己也吓了一跳!多谢大家支持和鼓励!学海无涯,学然后知不足,我仍会继续努力,希望真的能完善自己,成就别人,回馈社会!感恩!”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道:“励志男神!”“你是一个特别好的榜样!”“这才是正能量的偶像!加油”。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一出便成名门,说起寒门贵子最让人觉得厉害的还莫过于那位TVB的演员马浚伟,他的一生至今为止都是十分的精彩也十分的优秀。

斥资百万念书,终完成硕士论文据悉,攻读北大EMBA(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学费并不低,马浚伟早在报名时就耗费74万多,更何况他还要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不仅如此,马浚伟还透露称自己的下一步计划是去读中医学,继续当学生,还预备考中医执照。如今的他,真的是活得随性而又洒脱了。马浚伟曾经说过:他已经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了,觉得自己可以做的就会去做。如今的他已经有承担一切后果的能力了。

斑马鱼毒理机制研究论文

1 溴系阻燃剂的毒理学研究进展2 爬行动物应用于毒理学研究的现状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性别分化的影响4 污染场地中有机氯农药对土壤原生动物群的影响5 铀胁迫对两种蓝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6 人血淋巴细胞检测浊漳河地表水的遗传毒性7 水体Hg2+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血淋巴酶活性的影响8 西维因对雄性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研究9 镉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致动脉硬化的毒理学机制10 丁烯氟虫腈对家蚕(Bombyx mori)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价11 山西工矿区土壤二氧化硫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12 基质诱导硝化测定的土壤中锌的毒性阈值、主控因子及预测模型研究13 镉对不同生态型水稻的毒性及其在水稻体内迁移转运14 氯化镉和敌敌畏突发胁迫下斑马鱼的行为差异15 毒死蜱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影响

斑马鱼中心的全称是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 专门养斑马鱼 ,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的地方。整个中心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一排排大大小小的蓝色水槽了——这是专门的斑马鱼饲养系统。每组系统相互独立,单个系统内共有45个大小不一的“房间”,整个系统循环隔离一体化,特别适合饲育小型水生生物。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内饲养斑马鱼的蓝色水槽。图片:少侠小黄鸡 一种3~5厘米长的小鱼,生活在系统内的每个“房间”里,这便是中心里的核心“住户”——斑马鱼。 生病的它们,是人类的解药 作为一种原产印度的小型鲤科鱼类,斑马鱼 Danio rerio 的配色相较于同属的其他鱼类,要素雅得多,仅在小小的银灰色身体上,排列着几条灰蓝色的纵纹。 自带斑马条纹的小鱼。图片:goodfreephotos 许多来参观的游客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斑马鱼又不好看又不像能吃的样子,养这么多是干嘛用的呢?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生命科学相关领域而言,这些其貌不扬的斑马鱼可是至关重要的 模式生物 。 四种生命科学领域的常用模式生物:大肠杆菌、酿酒酵母、黑腹果蝇以及拟南芥。图片:André Karwath、Jucember / Wikimedia 所谓“模式生物”,是指由科学家们选定供科学研究,以揭示某些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的生物,如高中生物课本出现过的孟德尔使用的 豌豆 ,摩尔根观察的 果蝇 ,以及家喻户晓的 小白鼠 。它们都是经典的模式生物。 “9331”,学生物的人听到都要会心一笑的暗号。照片中使用真的黄圆、绿圆、黄皱、绿皱豌豆,生动地展示了孟德尔发现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图片:日历娘 生命科学研究离不开理想的模式生物,但对脊椎动物发育及遗传的研究,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因为 缺乏理想的模式动物 ,而落后于对无脊椎动物发育的研究。 鼠类虽然带动了现代高等遗传学的发展,但其 胚胎深埋于母体子宫中 ,研究者难以在其发育过程进行观察。而非洲爪蟾虽然是胚胎学的好材料,但因 繁殖太慢 ,而难以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好对象。 经典模式生物非洲爪蟾。图片:Ben Rschr / Wikimedia 而斑马鱼,则兼具了易获得、易大量饲养、繁育力高、体外产卵、体外受精、胚体透明易观察、操作简单可重复等诸多优良实验特性,因此成为了生物学家的理想实验对象。 更重要的是,斑马鱼和人类的基因有着高达 87%的同源性 ——这意味着在斑马鱼身上进行的实验,其结果 大多数情况下可类比到人身上 。因此,大量的胚胎学、遗传学、毒理学研究,以及多种人类疾病相关的实验,选用了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 从胚胎学和遗传学角度来看,斑马鱼 胚胎透明 ,所以便于观察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过程。而且,它们产出单倍体后代的可能性较大,这些单倍体个体非常适合用来观察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而且也可以快速育成该基因的纯合子个体。 透明的斑马鱼胚胎。图片:Adam Amsterdam  et. al.  /  PLoS Biology  (2004) 而从毒理学角度来看,运用斑马鱼检验环境中各类化学物质的 致畸效应 ,具有成本低、影响因素少、可重复性好、易操作、灵敏度高,以及可同时观察多项毒性指标的特点,并且可以进一步研究污染物的 致毒机理 。 胎儿酒精综合征 研究者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处理斑马鱼胚胎,发现随着乙醇浓度升高,斑马鱼胚胎的 致畸率和致死率提高 、孵化率降低,胚胎体长变短、心跳减慢。 其中,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尾部打结、眼睛变小、心包水肿、脊柱弯曲——与人类的胎儿酒精综合征症状相似。由此,人们明确了乙醇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毒害效应。 而利用斑马鱼建立 疾病模型 ,研究治愈人类相关疾病的方法,更是近年来全球热点科研项目。迄今已发现的数千种斑马鱼突变体,可模拟人类贫血、耳聋、视网膜变性、肌无力症、恶性肿瘤、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 近年来人们甚至发现,斑马鱼还可用于 抑郁症 和 药物成瘾 的研究中。不仅如此,由于斑马鱼对精神类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高度敏感,因此可作为药物代谢和药物副作用研究的重要工具。 斑马鱼被用于氯胺酮(俗称K粉)成瘾的相关研究。图片:The .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flickr 此外,斑马鱼的鳍、鳞和部分心脏、大脑、脊柱都可以再生,所以对人类截肢后的治疗也可以说是意义重大。 “献身”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鱼不止斑马鱼一种。近年来,青鳉也逐渐成为了生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甚至在1994年作为脊椎动物代表,被送上太空。而中科院水生所则自主研发了“测毒鱼”稀有鮈鲫(不是数量少的意思,是就叫“稀有鮈鲫”),用于毒性试验和环境监测。图为稀有鮈鲫。图片:少侠小黄鸡 源自实验室的转基因宠物 然而实验用鱼离大家的生活终归有些遥远。对大多数人而言,接触斑马鱼多是在大花鸟市场的水族店中。 由于产量巨大且皮实耐养,斑马鱼几乎是观赏鱼店的必备商品。在“看脸”的观赏鱼界,斑马鱼同样表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有些斑马鱼 鳍条延长飘逸 ,唤作“长鳍斑马鱼”;有些斑马鱼的花纹变成了 断续的斑点 ,唤作“豹纹斑马鱼”;而即便是最普通的斑马鱼, 臀鳍的花纹也会有所区别 。 长着斑点的斑马鱼。图片:Bernat Arlandis / flickr 然而在众多斑马鱼里,最突出的却是要数近些年新出现的“ 五彩斑马鱼 ”了。这些斑马鱼有的呈现出鲜明的红色,有的呈现出温暖的黄色,有的甚至能在紫光灯下发出荧荧绿光。 而你一定想不到,这些五颜六色的斑马鱼,其实是上文提到的 各类实验带来的副产品 。 尽管用于实验的斑马鱼优点突出,却还有一个问题没能得到解决——鱼类胚胎小而透明,发育过程的展示是明晰了,可是细节观察又成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通过转基因技术, 将荧光蛋白导入到斑马鱼受精卵内 ,并使其在特定的组织器官中表达,这样就可以轻松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定器官的发育与生理变化,甚至可以动态追踪其胚胎发育全程,以及外源性物质或基因突变对器官发育的影响。 心脏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斑马鱼。图片:NIGHTSEA / YouTube 荧光转基因斑马鱼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华裔科学家发明。这种转基因斑马鱼能发出绿色荧光,主要得益于一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这种蛋白分离自维多利亚水母,在自然光照射下就能发出绿色荧光。 照亮生命科学的蛋白 GFP由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下村脩 首次分离 ,此后他一直致力于GFP的相关研究。GFP被分离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马丁·沙尔菲教授敏锐地觉察了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开创性地 将GFP基因转到了线虫体内 ,使其发出了绿色荧光。 与此同时,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则对GFP基因进行了改造,创造出崭新的 GFP变体 ,使它们能发出更强、更多样的光,如青绿色、蓝色和黄色光等,从而使GFP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8年,这三位科学家因为荧光蛋白的研究成果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图为转入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图片:DanceWithNyanko 最初,转基因斑马鱼被用来 监测水域环境污染 。科学家们发现,斑马鱼能对周围水域的环境变化产生反应,一旦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毒素(如二恶英或聚氯联苯等)含量升高,这些鱼体内就会产生一些特殊的酶,且酶的含量会随着毒素增加而增加。 而将转基因斑马鱼投放到水域后,一旦受到污染,斑马鱼体内对环境敏感的酶类的表达量就会随之增加,相应的, 鱼体内发出的绿色荧光强度也会随之增加 。这样,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就能知道环境污染情况。这些荧光斑马鱼也被称为“生态警报器”。 一大群荧光斑马鱼。图片:Ruby Jylin / YouTube 然而,由于检测势必要将转基因鱼 投入自然水域 ,而这一行为可能造成 基因污染 等一系列问题。于是荧光鱼在生态检测上的应用前景日趋黯淡。 自2001年起,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约克城科技公司展开合作,为荧光转基因斑马鱼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观赏鱼 。经过历时两年多的大量环境风险评估,2003年12月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作为观赏鱼的转基因斑马鱼Glofish® 不存在任何环境风险 ,也不会进入人们的食物链,因此批准了Glofish®的上市请求。 普渡大学的研究发现,野生型斑马鱼在和红色转基因斑马鱼的生殖竞争中处于优势。尽管野生雌性斑马鱼会更倾向于选择颜色更艳丽的红斑马鱼,但野生雄性斑马鱼会对红斑马鱼进行暴力驱逐,以至于15代后,红斑马鱼几乎全部消失。 Glofish®也成为了美国 第一例获准上市的转基因动物 。 GloFish®售卖的各种荧光斑马鱼。图片: 2006年,研究人员又利用来自珊瑚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开发出了红色荧光斑马鱼品系(也就是最常见的红斑马鱼,生态瓶常用“迫害对象”);同时利用来自水母的一系列荧光蛋白基因,开发出了橙黄色的荧光斑马鱼品系。2011年,人们又开发出蓝色荧光和紫色荧光斑马鱼品系。 除了斑马鱼,人们也在“祸害”其他小鱼,例如中国台湾开发出的荧光青鳉等。源源不断的各色荧光小鱼,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转基因动物。 从不起眼的淡水小鱼,到生命科学领域的明星模式生物,再到身边最常见的观赏鱼,斑马鱼用它小小的身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属于它的传奇故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