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某公司的培训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22:53:20

某公司的培训效果研究论文

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论文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惟一途径就是充分开发、科学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重要方式是企业员工的培训。通过培训可以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提升,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现代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员工培训的理解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虽然一些企业重新设计和调整了组织机构,在形式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这些企业的人员构成并没有改变,员工和企业的发展观念,以及企业文化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企业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更新观念,从而在根本上并未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

2.缺乏深入细致的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是培训工作最关键和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很多企业往往忽视这项工作。这里的培训需求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员工个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来说,培训不是针对岗位进行分析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从课程入手,单纯地考虑接受这些课程的培训能掌握什么知识、提高什么技能导致培训不能充分体现员工自身的实际需求,使培训工作有很大的盲目性。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来说,培训计划成为一种摆设,为应付有关法规政策规定或其他原因而做计划,企业培训往往是在企业出现较大问题时,或者经营业绩不好的情况下才进行培训,这仅仅满足企业短期利益的需要。

3.培训效果缺乏评估

在我国企业的培训管理中,培训效果评价功能缺乏严重,缺乏检验的培训自然也就难以获得效益。由于人们较为重视的是培训资金投入的问题或者如何改善培训的方法和技术问题,没有将精力放在培训的评估工作上,导致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培训后到底与培训前相比较究竟有什么重大变化,没有了评价就很难说明培训的.效果,也难以对培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也无法形成培训与提高员工技能的良性循环。

4.没有相对稳定的培训师队伍

每个企业无论是在技术上、工艺上还是管理上等都有其独特之处,所以这并不是由社会上的培训资源就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培训需要。很多企业出于节约的本能,一般没有设置专职培训师或聘请兼职讲师,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或兼职讲师队伍,平时又疏于对培训教材的开发和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培训时教材东拼西凑,难以保证培训效果。

二、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研究

1.各级管理者应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20XX年5月,我国政策颁发了《20XX~20XX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在第八部分“加强教育培训”中明确指出“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这就明确号召作为国民经济微观基本单元的企业,应该把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提高到战略层次,各级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紧密结合新时期员工培训的发展趋势,把员工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任务,自觉地将其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从而真正发挥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主体作用。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企业员工培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员工培训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即有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并探讨了提高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方式,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能力;培训

一、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

1.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劳动中从事具体劳动的体现,职业功能是职业实现的社会功效、价值,即“该职业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并详细解释了辅导员的能力特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教育引导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重大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复杂问题和形势的分析判断驾驭能力[1]。本文将这些能力特征投射到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将其概括为八项职业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学生事务管理、危机事件应对、科研。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承担了较多日常事务性工作,更承载了较强的教育教化使命。

2.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能力

所谓辅导员核心能力,就是辅导员立足岗位特殊性,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指导、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能切实提高工作效果的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针对性、感染力、吸引力的综合能力[2]。笔者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提炼出三大核心能力: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其中每项核心能力中又可细分为若干内容,如学习能力中的学习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既有专业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也有在处理日常事务中遇到的技能知识,如信息处理、新软件的使用等。见表1。

二、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获得

1.入职前获得的核心能力

学习能力: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的入职条件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要求,及是“中共党员”的政治要求。一般来讲,能够顺利应聘成为辅导员的个人,其一定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储备,掌握相关的技能,如要向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辅导员必须先自学就业政策;要指导学生开发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就必须先了解开发的总体步骤,等等。辅导员还应掌握基本的知识创新能力,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共情能力:共情,也称为同理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辅导员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共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变“说教”为“感染”。共情能力多表现为耐心倾听、设身处地、敏锐思考的能力。共情恰当时,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愿意了解自已、帮助自己,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这也就迈开了思想工作的第一步。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该是清楚地明白交流的对象、目的、方式、手段,这些能力是在大量的生活经历中逐渐获得的,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具有持续性的,在人的不同阶段都存在提高的空间。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页有助于他们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2.入职后获得的核心能力

辅导员工作的大部分核心能力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岗位角色的深入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需要通过计划性、目的性较强的培训予以强化。情感能力中的“自我定位能力”,即进入工作后能否准确定位工作角色的能力。很多辅导员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太多的工作经历一下子从“学生”到“老师”,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他们能否尽快适应新角色,真正担当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引导学生学业、职业规划,成人成才”的重任,与能否准确地自我定位有直接的关系。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尽快地准确定位自我、调整自我,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赋予自己的使命。工作中自我定位能力往往需要实际工作后得以体现与发展。管理能力:包含规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非空洞的说教,是通过管理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体现的,管理任务很繁重,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完成。管理中普遍使用到的功能在党团的工作、贫困生工作、奖助学金工作、就业工作、心理工作等中,需要规划、组织、控制。因为单靠自己亲自做所有的工作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合理地安排学生做一些辅助工作,其中应根据各项工作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对工作进行分类,向学生授权、分工,人尽其能,并采用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之形成有机的组织结构(如学生会、班委会等),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此外,辅导员还需要较强的控制能力,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三、围绕核心能力建设的培训

1.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定位能力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认为,可以根据年龄将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且每个阶段各有其发展任务,他将生涯发展分五个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辅导员的成长正是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职业匹配的动态过程[3]。根据相关的研究,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的自我定位与要求大致有以下四类:一是职业型,仅仅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二是学者型,这类辅导员有着较高的学识素养,以知识学习为工作兴趣;三是事业型,把自身的工作当作一生奋斗的事去干;四是教育家型,这类辅导员的层次最高,真正契合了教育的本质目的[4]。部分辅导员感觉工作繁琐、压力大、没发展,这实际反映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自我定位不清,动力不足。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与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培训中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其中,它能帮助辅导员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采用SWOT分析法等,结合时代特点,确定最为理性的职业奋斗目标,促进自我定位能力的提升。该类培训应关注辅导员自我分析、职业潜力、阶段性规划,帮助辅导员制定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发展。

2.多途径培训,提升管理能力

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组织、计划、控制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工作经验的累加,经验来源于亲身实践与外部培训,为提高培训的效果,途径及形式应多样化。如进行辅导员岗前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专家讲座等培训,这类培训方式优点在于人员与时间安排相对集中,知识传授较系统化,有利于集中学习。近些年来职业技能竞赛被越来越多地引用到辅导员工作领域,正因为职业能力大赛很好地为辅导员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培训工作中应当借鉴职业技能竞赛对核心能力的指向功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设置,充分考察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与个人魅力,强调辅导员人格素养的完善与丰富,这就要求技能培训方案要十分缜密全面,这也是对辅导员培训提出的更为高级的要求。

3.提升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是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工作之后的持续学习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与组织的发展潜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关于职业守则的规定是:辅导员要“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想要胜任辅导员这一工作,必须提升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是辅导员的一项核心能力,通过外部培训与自我培训共同实现,如开展辅导员座谈会、学习交流论坛等形式不断增强学习的意识,并增进“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我”的自省性体悟。

4.由内及外培养情感能力

共情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从幼年时期即可体现出的,工作后显现较为明显,而且随着工作的需要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类情感能力是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自我体会、自我培养重于外部培训。如何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传达信息,都成为辅导员“内功”修炼的目标。辅导员要从根本上提高关爱学生的觉悟,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情商。在外部培训方面,高校应请专业人士传授共情与沟通的技巧,让辅导员“听得懂”“说得出”,促进师生间有效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培养情感能力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我们的国家,并将实现自我价值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艾思明.高校学生辅导员核心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祥军,郑红运,陈道刚.大学辅导员成长体系的构建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1):83-84.

[3]项鑫,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7):240.

摘要:

培训需求分析作为系统培训的首要环节,不仅是培训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培训准确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多种研究方法,简述目前中小企业在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一、概述

所谓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一般情况,对企业培训需求的分析可以从战略分析、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和人员职业生涯分析五个方面进行。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它对于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后的评估有着重要作用。培训需求分析可以确认绩效、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距,有助于帮助查找问题根源,确立培训重点内容;培训需求分析可以改变企业固有分析方式,当组织面临变革时,及时的培训需求分析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规划,迅速配合企业的变革;培训需求分析可以评估培训的成本与价值,企业培训是一项内部投资,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培训,提升员工价值,获取更大的收益;培训需求分析为企业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制定的企业培训需求和目标,能为培训绩效测评提供考核依据。

三、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培训需求分析是保证企业培训具备相应有效性的必要手段,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要求能够客观评估企业、部门及员工的具体情况。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企业的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对培训意义认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导致企业培训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培训效果负增长的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不规范。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人员去从事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也有相当数目的企业在培训前不会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没有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为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不仅浪费了公司的资金而且还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质疑培训的作用,从而轻视企业培训工作,造成恶性循环的结果。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只有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的人力资源策略,才能使企业的培训活动发挥其战略价值。然而,大部分企业的战略意识还相对淡薄,做培训需求分析时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导致企业的培训理念不明晰,企业各级对培训内容以及培训的目标不能达成一致,影响企业培训效果。

3、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缺乏科学性。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企业中,培训需求的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技术方法指导,不能保证企业培训需求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缺乏科学的技术方法的指导,可能会使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从而削弱了企业培训的效果,无形中浪费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二)建议

1、在制定企业培训计划之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合理的培训需求分析得到的企业培训需求,才能为企业制定出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方案。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方向和对企业人才储备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其战略目标,就必须有相应的人才保证,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等手段来获取人才,但这并非是解决企业人才储备的最佳手段。因此,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培训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

3、规范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中小企业要将人才战略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层来考虑,提升企业管理者的专业水平,让企业的管理层认识到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制定培训流程、步骤,明确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地位;增加培训需求分析的专业人才;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多种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使业的培训活动能够有效进行,保证企业的培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企业相关管理者一定要明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对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意义的认识,重视并支持企业的培训工作。在企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的模式,严格按照分析步骤执行,以此制定的培训方案,才能使企业的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创造高效的业绩,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员工培训的效果研究论文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企业员工培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员工培训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即有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并探讨了提高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方式,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能力;培训

一、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

1.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劳动中从事具体劳动的体现,职业功能是职业实现的社会功效、价值,即“该职业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并详细解释了辅导员的能力特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教育引导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重大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复杂问题和形势的分析判断驾驭能力[1]。本文将这些能力特征投射到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将其概括为八项职业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学生事务管理、危机事件应对、科研。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承担了较多日常事务性工作,更承载了较强的教育教化使命。

2.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能力

所谓辅导员核心能力,就是辅导员立足岗位特殊性,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指导、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能切实提高工作效果的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针对性、感染力、吸引力的综合能力[2]。笔者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提炼出三大核心能力: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其中每项核心能力中又可细分为若干内容,如学习能力中的学习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既有专业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也有在处理日常事务中遇到的技能知识,如信息处理、新软件的使用等。见表1。

二、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获得

1.入职前获得的核心能力

学习能力: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的入职条件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要求,及是“中共党员”的政治要求。一般来讲,能够顺利应聘成为辅导员的个人,其一定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储备,掌握相关的技能,如要向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辅导员必须先自学就业政策;要指导学生开发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就必须先了解开发的总体步骤,等等。辅导员还应掌握基本的知识创新能力,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共情能力:共情,也称为同理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辅导员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共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变“说教”为“感染”。共情能力多表现为耐心倾听、设身处地、敏锐思考的能力。共情恰当时,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愿意了解自已、帮助自己,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这也就迈开了思想工作的第一步。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该是清楚地明白交流的对象、目的、方式、手段,这些能力是在大量的生活经历中逐渐获得的,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具有持续性的,在人的不同阶段都存在提高的空间。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页有助于他们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2.入职后获得的核心能力

辅导员工作的大部分核心能力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岗位角色的深入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需要通过计划性、目的性较强的培训予以强化。情感能力中的“自我定位能力”,即进入工作后能否准确定位工作角色的能力。很多辅导员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太多的工作经历一下子从“学生”到“老师”,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他们能否尽快适应新角色,真正担当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引导学生学业、职业规划,成人成才”的重任,与能否准确地自我定位有直接的关系。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尽快地准确定位自我、调整自我,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赋予自己的使命。工作中自我定位能力往往需要实际工作后得以体现与发展。管理能力:包含规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非空洞的说教,是通过管理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体现的,管理任务很繁重,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完成。管理中普遍使用到的功能在党团的工作、贫困生工作、奖助学金工作、就业工作、心理工作等中,需要规划、组织、控制。因为单靠自己亲自做所有的工作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合理地安排学生做一些辅助工作,其中应根据各项工作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对工作进行分类,向学生授权、分工,人尽其能,并采用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之形成有机的组织结构(如学生会、班委会等),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此外,辅导员还需要较强的控制能力,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三、围绕核心能力建设的培训

1.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定位能力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认为,可以根据年龄将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且每个阶段各有其发展任务,他将生涯发展分五个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辅导员的成长正是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职业匹配的动态过程[3]。根据相关的研究,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的自我定位与要求大致有以下四类:一是职业型,仅仅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二是学者型,这类辅导员有着较高的学识素养,以知识学习为工作兴趣;三是事业型,把自身的工作当作一生奋斗的事去干;四是教育家型,这类辅导员的层次最高,真正契合了教育的本质目的[4]。部分辅导员感觉工作繁琐、压力大、没发展,这实际反映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自我定位不清,动力不足。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与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培训中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其中,它能帮助辅导员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采用SWOT分析法等,结合时代特点,确定最为理性的职业奋斗目标,促进自我定位能力的提升。该类培训应关注辅导员自我分析、职业潜力、阶段性规划,帮助辅导员制定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发展。

2.多途径培训,提升管理能力

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组织、计划、控制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工作经验的累加,经验来源于亲身实践与外部培训,为提高培训的效果,途径及形式应多样化。如进行辅导员岗前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专家讲座等培训,这类培训方式优点在于人员与时间安排相对集中,知识传授较系统化,有利于集中学习。近些年来职业技能竞赛被越来越多地引用到辅导员工作领域,正因为职业能力大赛很好地为辅导员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培训工作中应当借鉴职业技能竞赛对核心能力的指向功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设置,充分考察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与个人魅力,强调辅导员人格素养的完善与丰富,这就要求技能培训方案要十分缜密全面,这也是对辅导员培训提出的更为高级的要求。

3.提升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是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工作之后的持续学习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与组织的发展潜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关于职业守则的规定是:辅导员要“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想要胜任辅导员这一工作,必须提升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是辅导员的一项核心能力,通过外部培训与自我培训共同实现,如开展辅导员座谈会、学习交流论坛等形式不断增强学习的意识,并增进“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我”的自省性体悟。

4.由内及外培养情感能力

共情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从幼年时期即可体现出的,工作后显现较为明显,而且随着工作的需要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类情感能力是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自我体会、自我培养重于外部培训。如何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传达信息,都成为辅导员“内功”修炼的目标。辅导员要从根本上提高关爱学生的觉悟,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情商。在外部培训方面,高校应请专业人士传授共情与沟通的技巧,让辅导员“听得懂”“说得出”,促进师生间有效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培养情感能力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我们的国家,并将实现自我价值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艾思明.高校学生辅导员核心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祥军,郑红运,陈道刚.大学辅导员成长体系的构建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1):83-84.

[3]项鑫,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7):240.

摘要:

培训需求分析作为系统培训的首要环节,不仅是培训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培训准确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多种研究方法,简述目前中小企业在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一、概述

所谓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一般情况,对企业培训需求的分析可以从战略分析、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和人员职业生涯分析五个方面进行。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它对于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后的评估有着重要作用。培训需求分析可以确认绩效、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距,有助于帮助查找问题根源,确立培训重点内容;培训需求分析可以改变企业固有分析方式,当组织面临变革时,及时的培训需求分析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规划,迅速配合企业的变革;培训需求分析可以评估培训的成本与价值,企业培训是一项内部投资,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培训,提升员工价值,获取更大的收益;培训需求分析为企业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制定的企业培训需求和目标,能为培训绩效测评提供考核依据。

三、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培训需求分析是保证企业培训具备相应有效性的必要手段,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要求能够客观评估企业、部门及员工的具体情况。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企业的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对培训意义认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导致企业培训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培训效果负增长的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不规范。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人员去从事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也有相当数目的企业在培训前不会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没有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为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不仅浪费了公司的资金而且还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质疑培训的作用,从而轻视企业培训工作,造成恶性循环的结果。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只有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的人力资源策略,才能使企业的培训活动发挥其战略价值。然而,大部分企业的战略意识还相对淡薄,做培训需求分析时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导致企业的培训理念不明晰,企业各级对培训内容以及培训的目标不能达成一致,影响企业培训效果。

3、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缺乏科学性。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企业中,培训需求的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技术方法指导,不能保证企业培训需求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缺乏科学的技术方法的指导,可能会使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从而削弱了企业培训的效果,无形中浪费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二)建议

1、在制定企业培训计划之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合理的培训需求分析得到的企业培训需求,才能为企业制定出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方案。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方向和对企业人才储备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其战略目标,就必须有相应的人才保证,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等手段来获取人才,但这并非是解决企业人才储备的最佳手段。因此,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培训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

3、规范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中小企业要将人才战略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层来考虑,提升企业管理者的专业水平,让企业的管理层认识到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制定培训流程、步骤,明确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地位;增加培训需求分析的专业人才;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多种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使业的培训活动能够有效进行,保证企业的培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企业相关管理者一定要明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对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意义的认识,重视并支持企业的培训工作。在企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的模式,严格按照分析步骤执行,以此制定的培训方案,才能使企业的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创造高效的业绩,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已足够企业使用,培训只增长员工才干,对企业没有多大益处,即投入小于产出。由于有这样的认识,很多中小企业员工培训是走形式、赶过场,多是以应付为主,由于缺乏明显的效果,长期以往员工培训就被渐渐视为无用。...

网上找找看有没有啊,或者找人代写一下 到这个上面悬赏一下,会有超多专业人帮你完成的卓创威客网

我跟我同学刚在这里写了论文,感觉论文质量和服务都还挺不错,建议你去看看,或许能够帮到你的。

员工培训效果研究论文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企业员工培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员工培训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即有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并探讨了提高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方式,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能力;培训

一、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

1.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劳动中从事具体劳动的体现,职业功能是职业实现的社会功效、价值,即“该职业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并详细解释了辅导员的能力特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教育引导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重大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复杂问题和形势的分析判断驾驭能力[1]。本文将这些能力特征投射到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将其概括为八项职业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学生事务管理、危机事件应对、科研。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承担了较多日常事务性工作,更承载了较强的教育教化使命。

2.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能力

所谓辅导员核心能力,就是辅导员立足岗位特殊性,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指导、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能切实提高工作效果的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针对性、感染力、吸引力的综合能力[2]。笔者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提炼出三大核心能力: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其中每项核心能力中又可细分为若干内容,如学习能力中的学习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既有专业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也有在处理日常事务中遇到的技能知识,如信息处理、新软件的使用等。见表1。

二、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获得

1.入职前获得的核心能力

学习能力: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的入职条件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要求,及是“中共党员”的政治要求。一般来讲,能够顺利应聘成为辅导员的个人,其一定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储备,掌握相关的技能,如要向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辅导员必须先自学就业政策;要指导学生开发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就必须先了解开发的总体步骤,等等。辅导员还应掌握基本的知识创新能力,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共情能力:共情,也称为同理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辅导员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共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变“说教”为“感染”。共情能力多表现为耐心倾听、设身处地、敏锐思考的能力。共情恰当时,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愿意了解自已、帮助自己,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这也就迈开了思想工作的第一步。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该是清楚地明白交流的对象、目的、方式、手段,这些能力是在大量的生活经历中逐渐获得的,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具有持续性的,在人的不同阶段都存在提高的空间。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页有助于他们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2.入职后获得的核心能力

辅导员工作的大部分核心能力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岗位角色的深入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需要通过计划性、目的性较强的培训予以强化。情感能力中的“自我定位能力”,即进入工作后能否准确定位工作角色的能力。很多辅导员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太多的工作经历一下子从“学生”到“老师”,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他们能否尽快适应新角色,真正担当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引导学生学业、职业规划,成人成才”的重任,与能否准确地自我定位有直接的关系。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尽快地准确定位自我、调整自我,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赋予自己的使命。工作中自我定位能力往往需要实际工作后得以体现与发展。管理能力:包含规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非空洞的说教,是通过管理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体现的,管理任务很繁重,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完成。管理中普遍使用到的功能在党团的工作、贫困生工作、奖助学金工作、就业工作、心理工作等中,需要规划、组织、控制。因为单靠自己亲自做所有的工作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合理地安排学生做一些辅助工作,其中应根据各项工作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对工作进行分类,向学生授权、分工,人尽其能,并采用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之形成有机的组织结构(如学生会、班委会等),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此外,辅导员还需要较强的控制能力,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三、围绕核心能力建设的培训

1.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定位能力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认为,可以根据年龄将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且每个阶段各有其发展任务,他将生涯发展分五个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辅导员的成长正是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职业匹配的动态过程[3]。根据相关的研究,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的自我定位与要求大致有以下四类:一是职业型,仅仅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二是学者型,这类辅导员有着较高的学识素养,以知识学习为工作兴趣;三是事业型,把自身的工作当作一生奋斗的事去干;四是教育家型,这类辅导员的层次最高,真正契合了教育的本质目的[4]。部分辅导员感觉工作繁琐、压力大、没发展,这实际反映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自我定位不清,动力不足。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与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培训中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其中,它能帮助辅导员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采用SWOT分析法等,结合时代特点,确定最为理性的职业奋斗目标,促进自我定位能力的提升。该类培训应关注辅导员自我分析、职业潜力、阶段性规划,帮助辅导员制定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发展。

2.多途径培训,提升管理能力

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组织、计划、控制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工作经验的累加,经验来源于亲身实践与外部培训,为提高培训的效果,途径及形式应多样化。如进行辅导员岗前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专家讲座等培训,这类培训方式优点在于人员与时间安排相对集中,知识传授较系统化,有利于集中学习。近些年来职业技能竞赛被越来越多地引用到辅导员工作领域,正因为职业能力大赛很好地为辅导员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培训工作中应当借鉴职业技能竞赛对核心能力的指向功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设置,充分考察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与个人魅力,强调辅导员人格素养的完善与丰富,这就要求技能培训方案要十分缜密全面,这也是对辅导员培训提出的更为高级的要求。

3.提升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是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工作之后的持续学习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与组织的发展潜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关于职业守则的规定是:辅导员要“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想要胜任辅导员这一工作,必须提升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是辅导员的一项核心能力,通过外部培训与自我培训共同实现,如开展辅导员座谈会、学习交流论坛等形式不断增强学习的意识,并增进“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我”的自省性体悟。

4.由内及外培养情感能力

共情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从幼年时期即可体现出的,工作后显现较为明显,而且随着工作的需要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类情感能力是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自我体会、自我培养重于外部培训。如何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传达信息,都成为辅导员“内功”修炼的目标。辅导员要从根本上提高关爱学生的觉悟,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情商。在外部培训方面,高校应请专业人士传授共情与沟通的技巧,让辅导员“听得懂”“说得出”,促进师生间有效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培养情感能力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我们的国家,并将实现自我价值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艾思明.高校学生辅导员核心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祥军,郑红运,陈道刚.大学辅导员成长体系的构建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1):83-84.

[3]项鑫,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7):240.

摘要:

培训需求分析作为系统培训的首要环节,不仅是培训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培训准确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多种研究方法,简述目前中小企业在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一、概述

所谓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一般情况,对企业培训需求的分析可以从战略分析、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和人员职业生涯分析五个方面进行。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它对于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后的评估有着重要作用。培训需求分析可以确认绩效、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距,有助于帮助查找问题根源,确立培训重点内容;培训需求分析可以改变企业固有分析方式,当组织面临变革时,及时的培训需求分析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规划,迅速配合企业的变革;培训需求分析可以评估培训的成本与价值,企业培训是一项内部投资,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培训,提升员工价值,获取更大的收益;培训需求分析为企业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制定的企业培训需求和目标,能为培训绩效测评提供考核依据。

三、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培训需求分析是保证企业培训具备相应有效性的必要手段,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要求能够客观评估企业、部门及员工的具体情况。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企业的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对培训意义认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导致企业培训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培训效果负增长的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不规范。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人员去从事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也有相当数目的企业在培训前不会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没有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为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不仅浪费了公司的资金而且还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质疑培训的作用,从而轻视企业培训工作,造成恶性循环的结果。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只有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的人力资源策略,才能使企业的培训活动发挥其战略价值。然而,大部分企业的战略意识还相对淡薄,做培训需求分析时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导致企业的培训理念不明晰,企业各级对培训内容以及培训的目标不能达成一致,影响企业培训效果。

3、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缺乏科学性。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企业中,培训需求的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技术方法指导,不能保证企业培训需求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缺乏科学的技术方法的指导,可能会使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从而削弱了企业培训的效果,无形中浪费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二)建议

1、在制定企业培训计划之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合理的培训需求分析得到的企业培训需求,才能为企业制定出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方案。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方向和对企业人才储备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其战略目标,就必须有相应的人才保证,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等手段来获取人才,但这并非是解决企业人才储备的最佳手段。因此,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培训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

3、规范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中小企业要将人才战略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层来考虑,提升企业管理者的专业水平,让企业的管理层认识到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制定培训流程、步骤,明确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地位;增加培训需求分析的专业人才;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多种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使业的培训活动能够有效进行,保证企业的培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企业相关管理者一定要明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对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意义的认识,重视并支持企业的培训工作。在企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的模式,严格按照分析步骤执行,以此制定的培训方案,才能使企业的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创造高效的业绩,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你是自己写还是找人代写呢?如果不间等待太久。实在不想写的话,建议找代写吧。推荐一下,希望可以给你点参考,QQ号好像是1+0+3+7+2+5+2+6+5+7他们是完成论文,满意再付款的. 企业员工培训论文

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已足够企业使用,培训只增长员工才干,对企业没有多大益处,即投入小于产出。由于有这样的认识,很多中小企业员工培训是走形式、赶过场,多是以应付为主,由于缺乏明显的效果,长期以往员工培训就被渐渐视为无用。...

我跟我同学刚在这里写了论文,感觉论文质量和服务都还挺不错,建议你去看看,或许能够帮到你的。

某公司绩效考核的研究论文

浅谈公司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着重运用绩效管理的理论并结合中信大锰锰业有限公司的具体实践来解决本企业中的难题,促进本企业构建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促使全体员工树立一个与企业价值相同的奋斗目标。关键词: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对策;重点事项1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1)对绩效考核的定位不够清晰一般公司在制定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时,往往没有对具体岗位所应承担的业务目标和工作责任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只是简单地追求理论上的完美性,考核标准不明确,使被考核者认识模糊,缺乏必要而准确的评估信息,最终造成考核陷入尴尬的境地。结果是考核流于形式。2)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够合理由于在考核的定位问题上的偏差,所以没有从不同的绩效指标来确定开展考核的周期问题,如对于任务绩效的指标,需要较短的的考核周期,这是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产出有较清晰的记录和印象,另一方面,对工作的产出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及时地改进工作;周边绩效的指标,则适合于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考核,因为这些关于人的表现的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3)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看待很多人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这势必会造成绩效目标不明确,绩效管理过程无法控制,最终绩效得不到反馈,从而使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都无法提高。2采取的措施1)制定一整套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绩效管理有效落实成立各个部门的绩效管理推进小组,小组成员由各部门有一定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和员工组成。各小组成员负责要本部门有效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并定期向绩效管理推进委员会和绩效管理支持与咨询小组汇报工作进展以及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绩效管理支持与咨询小组成员向委员会成员和推进小组成员培训绩效管理的思想、操作方法、制度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最后,绩效管理推进小组和支持与咨询小组对绩效考核实施全过程进行定期跟踪、了解制度操作、部门和员工绩效改进等方面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及时对制度进行优化、改进工作。2)开展详细的职务分析和职务评价公司要通过职务分析,制定公司每个员工的职务说明书,形成绩效管理的基础性文件,作为未来绩效管理实施的有效工具。对各个职务进行客观评价,对岗位价值进行有效排序,确定每个岗位的价值,为以后的薪酬变动提供可衡量的价值参考。3)制定系统的员工培训发展计划通过各种教育培训途径及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方式,为企业培养当前和未来所需要的各级各类合格人员,在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技术水平的同时,整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的运行,可以为组织提供了总体人力资源质量优劣程度的确切情况,获得所有人员晋升和发展潜力的数据,为组织的未来发展制定公司人力资源规划。4)做好绩效管理各个环节的相关工作a制定切合实际的绩效计划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帮助员工找准路线、认清目标。根据目标管理的原则,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应由公司高层领导人先制定出企业年度业务目标:在此大方向下,各个部门的目标设定后,部门主管再根据这个目标,根据部属的具体情况,通过与员工的有效沟通,为部属制订相应的目标。b建立起动态持续的绩效沟通绩效管理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而且,这种交互沟通必须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首先,在进行绩效考核之前,公司管理者应该认清目标,分析工作,然后制定绩效标准,并把标准告知员工加以讨论。企业让员工清楚地了解绩效考核制度的内容、制订目标的方法、衡量标准、努力与奖酬的关系、工作业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同时,还要聆听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期望及呼声,这样绩效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1]。5)整合创新绩效考核a考核指导思想上新的创新。由原来的强调考核本身变为强调以管理为中心、以绩效提高为目标,明确绩效考核定位。b考核方式上的创新。应由原来单向的评价变为双向的沟通绩效考核。如由原来的管理者为员工填写一张绩效评价报告单,变为管理者与员工相互沟通的一个机会。形成“宽带信息往来空间”,避免因认知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冲突。而且这种沟通不仅仅注重效果,而且更注重创新,为员工规划出有意义的努力方向,能够有效指导员工取得更大成就,从而也使人本管理上升到更高层次。c考核周期上的创新。绩效考核应由过去的绩效回顾变成不断的信息反馈过程,由过去的亡羊补牢变成了现在的未雨绸缪,从而能够更为主动地把握机遇,调整步伐,创造更好的工作绩效。同时,这种持续性的考核,将成为管理者日常管理和决策工作的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也成为管理者自身绩效的一个重要考察内容。6)绩效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a寻求公司高层领导的全面支持。实践证明,绩效管理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很多障碍,这些问题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是无法得到解决的。b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和认同。绩效管理对企业的一般员工来说可能是一种压力,他们就会以消极的态度看待绩效管理。因此,需要管理者必须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使员工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让员工知道,绩效管理并不是要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进而给予相应的奖惩,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以提高他们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c寻求中间各层管理人员的全心投入。企业中各级管理人员使绩效管理活动的中坚力量,对绩效管理负主要责任,他们既是被考评人,同时也是考评者。抓住了”企业领导层”和”一般员工”这两头,致使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更重要的”吃透中间”。所谓”吃透中间”,就是要端正中层管理人员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绩效管理水平,使每个管理人员都成为积极的有效的考评者[2]。7)正确认识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关系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它是指组织为了达到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使员工明确未来的工作,指导并监督任务的完成。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控制、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持续改善组织和个人的绩效,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应当起到沟通公司战略、指引努力方向、层层落实推进公司战略目标的作用。绩效管理的过程,通过规范化的工作目标设定、绩效考核与反馈工作,改进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成效,促进被考核者工作方法和绩效的提升,最终实现组织整体工作方法和工作绩效的提升[3]。3公司在实施绩效考核中应注意的重点事项1)全体员工中宣传、渗透绩效管理的理念宣传、渗透绩效管理的理念,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引导考核双方认识到:a实施绩效管理惟一目的是提供一条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真诚合作的途径,帮助员工和企业提高绩效,更为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并非为了批评和指责员工;b通过宣传让企业所有成员明白虽然绩效管理表面上关注的是绩效低下的问题,却旨在成功与进步;c绩效管理虽然平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沟通时间,但它却能使企业防患于未然,最终将给企业带来长远效益。让员工懂得:企业推行绩效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绩效考核不是制造员工之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扬长避短,得以改进提高。2)建设高绩效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组织一致的目标,并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目标保持步调一致;能为员工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因此,公司要成功实施绩效管理制度,适应这个急剧多变的竞争市场,最大地发挥企业潜力,就必须致力于建设一种与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相融和的高绩效企业文化。主要做法有:a奖惩分明,创造一种公平考核的环境,制造一种主动沟通的氛围;b鼓励员工积极学习的文化,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学习、培训的机会,使员工不断提高素质;c创造一种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如考核中适当采用相对考核方式,把属于同一工作水平的同仁放在一起评比,就能合理考核每个人在该工作领域的表现;d使工作丰富化的文化;e提倡多变,鼓励承担责任的文化;f为高素质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和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的文化;g通过满足客户需求来保障股东利益的文化。建设高绩效文化还要与一定的配套措施相结合,这些配套措施主要有:a经常宣传高绩效企业文化的好处,说明企业实施某种政策、塑造某种文化的原因;b提供各式各样的训练,帮助员工适应企业的变革;c员工考核制度紧扣企业高绩效文化;d考绩制度与员工个人技能发展相结合,员工自我培训计划书与考核系统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产生良性循环,创造更高的绩效;e宣传与训练都无法使某些员工与高绩效文化兼容时,不必勉为其难,企业应该将其辞退。参考文献:[1]贝金兰,董保真,黎娜娜,等·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有效途径探讨[J]·兰州学刊,2002,(3):25-27·[2]吕际荣·走出绩效管理的几个误区[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7):13-15·[3]王旭·绩效考核重点解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4):164-165·

企业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 人力资源管理 重要内容的绩效管理是所有企业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预算绩效管理难点及对策研究 》

摘要: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 财经 秩序、堵塞管理漏洞、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把握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标准、缺少评价标准体系及部门行业评价专业性强等问题却给管理人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本文通过对当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围绕解决 方法 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预算绩效;难点;对策

一、推进绩效管理面临的难点

(1)绩效管理的理念尚未树立。被管理单位绩效意识淡薄,对绩效管理不理解,不接受,甚至不配合。绩效管理评价人员对绩效管理认识不统一,对绩效管理更多地停留在概念上绩效管理评价人员未能跳出传统财务收支管理以及合法合规管理的思维定式,过于注重微观资金使用情况,未能运用绩效管理的理念指导新时期的管理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人员面对绩效管理存有畏难情绪,不愿过多涉及绩效管理,总感觉摸不到边际,付出与回报不对称。

(2)缺乏完整的预算执行绩效指标体系。目前,财政、管理部门从上到下没有建立统一合理预算执行绩效指标体系,虽然有些部门根据自己部门行业特点针对有些项目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在制定过程中由于所处角度局限性,指标体系不够精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指标评价体系缺失的情况下,绩效管理评价人员往往会根据掌握的客观材料,凭着自已的主观想像及专业判断,得出自己认为合适的管理评价。不同的绩效管理评价人员,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管理结论也不尽一致,因此出具的管理 报告 ,特别是对问题的定性,得不到被管理单位和社会的普遍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公信力。

(3)缺乏判断部门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的尺度。绩效评价标准是评价被管理对象效益状况的判断尺度,是提出管理意见、作出管理结论的客观依据。目前,各职能部门尚未建立针对其职能、行业的绩效考核标准,加之绩效管理的内容、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因人而异,因此造成绩效管理结果成效不明显。就是同一项目,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差异,衡量标准的难以确定,给绩效管理评价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造成了困难。

(4)证据收集难,管理风险大。绩效管理更多地需要使用相对宏观、全面且存在一定关联度的数据、资料,这些可能与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没有太大的联系,收集的难度较大。若由绩效管理评价人员通过管理方法获取,不仅成本大而且有可能因指标口径、统计不全面导致数据不够准确;若由被管理单位提供,由于缺乏外部数据印证,则会相应增加管理风险。与此同时,绩效管理中往往通过调查、座谈、查询等方式获取管理证据,但在实际工作中,采取这些方法进行管理,时常难以保证证据的充分性。如:对方不愿意配合调查;调查笔录对方不愿意签名;相关的业务资料愿意提供;查询问题回答避重就轻;行业数据资料难以获取等等。

(5)绩效管理评价人员综合素质尚不能适应绩效管理的要求。绩效管理是管理的高级阶段,要求绩效管理评价人员在开展绩效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懂财务,还要熟悉宏观经济理论、法律、管理、工程建设、计算机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有过硬的查账能力,还要有较强综合分析问题和提升管理质量、运用管理成果的能力。当前,绩效管理评价人员具备上述综合素质的综合性人员不多,从而不能对被管理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

(6)评价结果应用比较难。当前,各地绩效评价工作大部分是由财政部门牵头在做,主导推进 措施 力度大打折扣,加之技术和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导致绩效评价报告的整体质量不高,致使在评价结果应用中只停留在反馈意见和通报层面,对报告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引起单位的重视,甚至不予理睬,使评价工作流于形式,大大影响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推进。

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绩效管理法规建设,消除模糊认识。依法管理是管理的基本原则,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管理确定下来,绩效管理评价人员在进行管理时才有法可依。当前,应研究制定绩效管理准则或管理指南,对绩效管理作出框架性规定,初步解决绩效管理管理范围、管理方式的问题。

(2)建立完善科学的部门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标准和体系。当前,应加强对财政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历史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绩效管理评价标准。具 体操 作上,以市级为单位,按照不同的分类,集合各类专资深和具有丰富工作 经验 者深入调研制定某一类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各地再将指标体系和形成的评价报告逐级上报汇总,最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近两年绩效管理工作实践证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依赖于长期的绩效管理探索和实践,因此,绩效管理评价人员应在 总结 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系统完善和符合实际需要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和操作规范,以指导绩效管理实践,规范管理行为。

(3)要强化绩效评价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绩效管理人员水平。由于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启动较晚,各地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业务水平不高,这也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不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采取各项措施,通过不同 渠道 加强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绩效管理队伍,以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对绩效管理的认知水平,牢固树立绩效管理的理念,使广大绩效管理评价人员不仅有开展绩效管理的愿望,更要有开展绩效管理的能力。

(4)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绩效评价的最终落脚点就是绩效评价结果是否得到合理的应用。因此,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一是要把绩效评价结果向人大政府和预算部门反馈,与单位预算安排挂钩。二是本着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对财政支出资金存在效益低下和有关问题进行问责,同时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突出的单位给以一定奖励。通过强化结果应用,不断增强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和绩效观念。

《 共青团绩效管理思考 》

又到年终考核时,与团干们分享下中能硅业团委绩效管理的做法及背后的设计。

一、要绩效管理,不要绩效考核

IBM前总裁郭世纳有句很有名的话:“员工只会做你考核的工作,而不会做你希望的工作”,指出了考核对工作推进的重要性。但是近一段时间来,业内出现妖魔化绩效管理的声音。有的学者将索尼等世界知名企业的衰败归罪于绩效管理,有国内异军突起企业的创始人在介绍其成功之道时,指出其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没有绩效管理,企业早就去KPI了……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都会看得出,这些现象其实是缘自对绩效管理的误读、误操作和僵化认识。认为绩效管理就是考核,事实上,绩效管理不等于绩效考核,也不等于绩效主义。绩效考核本是人力资源六大业务模块之一,现在业界更多谈的是“绩效管理”,因为后者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而不只是一项业务。中能硅业团委的绩效考核始于2011年,起初只是为了给所有的兼职团干部们牺牲个人时间和精力做团的工作一些奖金性津贴。由于金额很有限,有些兼职团干部并不在乎因为考核分数低而减少的百十元考核奖金,导致考核无法有效推进工作、提高效率、有效激励。此时,笔者在中能团委全面引入了绩效管理。首先考核项目及权重是在月初先发给所有被考核人征求意见,让被考核人心中有数,按计划推进工作。同时月末的考核结果同时发给所有被考核人并允许其对个人绩效评分提出异议,考核人上级予以合理说明或调整。对没有完成工作人员我们会分析是能力问题还是意愿问题,能力问题我们提供绩效辅导,意愿问题我们提供绩效访谈。我们让每一位被考核者明白,希望通过考核不断提升每位团干部的岗位胜任能力,助力团干部的职业生涯发展。团委的绩效管理初见成效。

二、要复合式绩效,不要单一绩效复合式绩效

是指既要有岗位绩效,又要有组织绩效或项目绩效。这样的设计让被考核人和组织目标紧密相连,可以让其明白个人绩效的好坏对整个组织的影响,也明白了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有利于激活每个人的心智能力与内驱力。中能硅业团委的考核分为三级,团委月度工作考核、团委委员月度工作考核和支部团干部月度考核。每个月末,团委会制定次月月度 工作计划 ,基本包括三部分:上级团组织安排工作、集团或公司相关工作以及团委开展工作。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组织绩效,让中能团委的工作紧密配合上级团组织,积极贴近集团及公司业务,同时还有自主创新。团委委员的考核也包括三部分,结合当月团委月度工作计划,参与当月工作及活动项目评估30%,固定工作项目评估45%,委员本职工作项目评估25%,结合岗位 说明书 中的主要任务列出。支部团干部的考核主要分为参与当月工作及活动项目评估和固定工作项目评估两部分,也与组织绩效紧密相连。

三、要绩效精神,不要绩效主义

何为绩效精神?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的理解是:组织输出的成果大于输入的所有努力的总和,创造出新的能量。简单说就是1+1>2。索尼董事天外伺郎在总结索尼公司的衰败时,说出了这样一段话:“今天的索尼职工好像没有了自发的动机。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他对绩效主义的理解是: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为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在体力工人的管理时代,这句话逻辑上没有错误,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受 教育 水平的提高,所有组织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就是知识员工全面取代体力员工,团的干部就是知识型员工的代表。知识型员工不单纯为了钱工作,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因此知识员工时代,我们所提倡的不该是绩效主义,而是绩效精神。绩效精神有四层含义: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组织必须关注员工的优势、关注“机会”而不是“问题”、人员的决策必须体现组织价值观。中能硅业团委会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公司级、市级、省级“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五四红旗团支部”的依据。每年“青年文明号”的推选我们也会参考支部团干部的年度考核成绩。绩效考核早已不只是单一的奖金,而是提高到了个人及组织的荣誉。2012年中能硅业团委被上级公司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授予“度最佳团队”,这是保利协鑫所有公司中唯一一个全部由兼职人员成立的部门获此奖项。2014年,中能硅业团委被协鑫集团授予“最佳 企业 文化 团队”,全集团下属100多家公司,这个奖项只有5个。

四、要“关键”绩效指标,不要“任性”绩效指标

中能硅业团委考核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在关键绩效指标(KeyProcessIndicator,KPI)的确定上。“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真正体现绩效管理背后的设计,好指标是设计出来的。对团的干部提出了四点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如何让团干部达到要求,对团组织是个挑战,因为这四个要求看上去都比较“虚”,很难衡量。同样,共青团的四大职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权益如何通过团干部落地?也许好的KPI设计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在中能硅业团干部的月度考核指标中有#中青报推荐阅读#微博话题和《中国共青团》 读后感 ,这两个指标确保团干部与团的最高组织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团委单月开展“图说团史学习汇”活动,双月组织团干读书会,都是为了增强团干部对共青团的使命感、责任感,让团的干部志存高远,坚定信念。为了让团干部心系广大青年,我们要求每一位团干部每月要提交“青工思想动态报告”;为了让团干部关注企业发展,我们要求他们每月要提交与“创业创新争先领先”的企业精神相关的“两创两先提案”。这两个考核指标同时也提高了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及文字水平。我们每月对报告和提案还进行评优予以加分,以提高提案质量。在2015年10月的提案中,就有一位支部团干部结合集团董事长“关于在全集团开展 职业规划 倡议书 ”精神进行青工调研,提出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的提案,中能团委的“两创两先”提案因此得到了集团董事长的肯定并指示在全集团100多家公司全面推广。团委还每月开展“青工与职能部门领导面对面”或“青工与高管零距离”交流会,要求团干组织支部团员青年参加,组织的人数也列入考核指标,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提高了团干部组织青年的能力。如果团干部也参加座谈,我们要求必须带着支部青年的问题来,由于面对面提到的问题大部分可以得到解决,而且很高效,也不断提升了团干部在团员青年中的影响力。

当然,KPI的确立和权重一定是动态的,比如2012年,团中央要求“团团开博”,微博的影响力巨大的时候,我们要求支部团干部转播中能团委微博的考核权重高达20%-30%,我们也因此在江苏共青团2012和2013年度的微博大赛上斩获丰厚。进入2014年后,微博影响力大幅降低,我们也及时调整了该指标权重。但是调整都是基于对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分析而做的科学决策,而非任性而为。

五、结语

战略管理中有两大要素——资源和能力,通过绩效管理,要让团干部去挖掘自己的资源,开发自己的能力。对于团组织,更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宜智书记教导我们要“虚功朝实作,难事坚持做”。当我们“有为”,不管在领导心中还是在青年心中,我们才可能“有位”

《 电网 企业管理 中薪酬与绩效管理作用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企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市场体制不断变革的大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来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和绩效管理的作用,为电网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

1对当前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

管理理念过于落后,管理创新意识较为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网企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为了保证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电网企业应结合电力市场的发展不断地对管理观念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电网企业的发展需求[1]。为了保证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电网企业应结合电力市场的发展不断地对管理观念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电网企业的发展需求[1]。当前电网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不高,管理理念意识不足,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效能不能有效地发挥。电网企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对新的管理理念还放不开,尤其是一些资历老的管理人员,依旧秉持着传统的人力管理理念,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薪酬制度的分配上缺乏科学性、有效性,无法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不利于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人力资源的分配缺乏合理性

由于电网企业员工较多、较杂,需要合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分配工作,才能将员工的最大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为电网企业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2]。然而,作者在对当前一些地区的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中发现,人力资源的分配形势不容乐观,很多电网企业在员工分配的过程中,由于对各个岗位的要求以及员工的综合能力掌握的不够全面,从而造成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未能根据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来分配相应的岗位,导致部分员工的实力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对电网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阻碍。

员工流动缺乏合理性

员工流动主要体现在各个岗位之间,会根据员工的综合素质来安排相应的岗位,当然,在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所在职的工作岗位也应进行适当的改变,在岗位调整的过程中,员工的薪资也会发生变动,这样可以促进员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员工工作效能发挥,促进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3]。当前电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与岗位的配比性不高,很多地区的电网企业发展观念依旧停留在“铁饭碗,大锅饭”的时代中,员工进入到电网企业分配到岗之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主观能动性不断降低,长期如此将会导致电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经济发展。

2发挥薪酬和绩效管理的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完善薪酬管理制度,积极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薪酬管理是企业成员普遍关注的内容,是企业员工最直接的工作目的,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薪酬体制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企业自身的效益、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科学的薪酬体制能够激励和提升企业的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不科学的薪酬体制则有可能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瘫痪。目前,电网企业从“以人为本”出发,逐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稳步推进薪酬改革:在地市局推动划小单位核算,让二级生产机构及县区局对薪酬分配有一定的权限进而更好调动员工的积极能动性、工作热情。二级生产结构只有具有一定的薪酬分配权,才能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薪酬制度,通过薪酬激励的方式,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出来,使员工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推动规范化用工改革,彻底解决劳务派遣工与职工间的同工同酬问题。在电网企业的员工结构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在各个供电局中存在很多劳务派遣工在主营业务中与职工共同工作,但在薪酬待遇、福利等方面却与正式编制的职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劳务派遣工心里落差大,在企业中找不到归属感,进而影响工作情绪,影响到电网企业的 安全生产 及和谐发展,同时,也使企业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同工同酬问题改革迫在眉睫。开展岗位胜任能力评价。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制度体系,开展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对照评价结果,结合员工各项技能特点等综合素质,让其上相应的岗位,最大化挖掘员工的工作效率。针对于一些岗位胜任能力低的员工,可以采取调离本职岗位,让能够胜任该岗位的员工上岗,做到各尽其才。推进人员能上能下的理念,打破传统的只上不下的格局,优化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发挥员工的最大效能。结合电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电网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考核机制,避免中庸化,形式化,防止“分猪肉”式的开展绩效考核。同时通过科学的考核方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绩效考核,打破员工干多干少,干得好与坏等都一样的格局。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

绩效管理作用旨在通过绩效考核方式提升团队、执行力及工作效率并将影响团队的负面情绪降低或彻底消除。对于绩效管理而言,考核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进行考核和奖惩,其真正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员工的绩效进而提升企业效益。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考核结果除了要与员工的薪资挂钩外,还应该与员工晋升、评优评先紧密相连,绩效考核成绩优异的员工可以获得职位晋升、评优评先的资格,籍此充分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KPI),及时、实时、动静态结合的方式属地化优化绩效词典,使指标与词典能够真实反映员工的真实工作效率,减少部门、班组、员工之间的摩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考核量化。同时,对考核结果要及时进行公示,保障员工的知情权、申诉权。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绩效考核,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最后,还应该结合员工的技能、身体素质进行差异化分工,优化绩效机制,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的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通过薪酬激励、职位激励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确保员工工作的效能,从而为电网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电网企业的良好发展。

通过薪酬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促进岗位人员自我提高

电网企业通过薪酬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促进岗位员工的自我提高[4]。当然,在电力市场不断发生变革的过程中,电网企业对内部机构也应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并实施升级、降级的绩效考核指标,甚至是对一些表现极为不好、工作不认真、不思上进的工作人员进行辞退处理,要让员工感到危机感,营造一个物竞天择的工作环境,切实有效地督促员工学习和进步,以此来促进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5]。例如,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简称为广东电网公司,该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共有员工已近万人,供电客户数2952万户,电网的连续安全运行已突破19年。广东电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贯穿各个部门,如,办公室、人事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企业管理部、计划发展部、 市场营销 部、生产设备管理部、基建部、物资部、信息部等20多个职能部门(如图1所示)。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将近万员工的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促进了广东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其中的薪酬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广东电网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地贡献。

3总结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在电网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则必须有效地进行薪酬和绩效管理。通过本文对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和绩效管理的作用分析,作者主要对当前一些地区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剖析,同时充分的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和绩效管理的作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以及促进电网企业发展,希望相关部门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提高电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雪燕.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广东科技,2012(09).

[2]宋小忠,易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索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02).

[3]徐力鹏.浅谈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01).

[4]雷雨田,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53-56.

[5]赵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4(12):41.

[6]吕廷婷,倪静静,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投资,2013(1):155-156.

有关企业绩效管理论文范文推荐:

1.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参考

2.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3. 企业绩效管理分析论文

4. 关于绩效管理论文

5. 关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

6.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

7. 企业员工激励研究论文

浅论绩效考核在激励机制中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绩效考核制度来激励员工的潜能,但是,普遍效果甚微。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从绩效考核过程设计、方法和结果反馈在激励机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剖析,证明合理的绩效考核能成为激励机制的核心,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则有负面效应。在此分析上,对企业如何促使绩效考核正真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绩效考核 激励机制 运用 一、引言 目前,绩效考核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对企业业绩影响的关键程度已经被企业广泛关注。绩效考核主要考核员工过去的表现,关注员工的当期价值,高绩效工作系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业绩。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人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定员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员工工作职责的履行程度和个人发展现状,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一个过程。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并用评价结果来判断被考核者是否胜任其工作岗位。最终的目的在于:确认和鼓励被考核者的工作成就,改进被考核者的工作方式、提高其工作效益、检验考核方法的合理性、能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在管理工作中的常用手段,也是激励员工的惯用手法,为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其他环节提供基础信息。[1]绩效考核是上级管理者和员工以共同合作、协作的方式完成的,这就有一个严格的要求:上级和员工之间要有一个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渠道,否则既达不到考核的目的,也达不到激励的作用。这是一个为了达到双方目标而采取的建设性措施,需要的是员工和考评人之间共同努力、排除障碍、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实现双赢。 激励机制就是企业中各种激励措施的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和目的,要清楚员工在什么条件和前提下,更愿意按时工作,更加情愿留下来而不是跳槽,怎么样更加有效率。绩效考核在激励员工上有很大的变数,值得人们进一步研究。实践证明,合理而科学的激励机制就是企业实现目标的一条单一轨道,另外一个就是绩效考核,它们相辅相成,这种双轨制的运行,才能确保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在一次员工激励调查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只要发挥20%—30%的能力就可以保牢饭碗,如果给予充分的激励,那么他们的能力就发挥到80%—90%。[2]这就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日趋复杂,单靠机器设备并不能增加生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当今国内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必须最大限度的激励全体职工,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内在潜力,是更对的员工能自愿地去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奋斗。从工作业绩看看激励: 绩效=能力×积极性 就是说,如果两位职工的能力相等而绩效完全不同或者是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原因很简单,就是积极性出现了偏差,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就是想办法把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断的才用激励措施,持续稳定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达到最终目标。 所以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绩效考核就可以提高激励机制的正效应,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依附于企业,努力完成工作目标,实现企业的最终愿景和使命。 二、双向的绩效考核计划设计促进激励机制的激励效应 企业制定绩效计划的主要依据是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在绩效计划阶段,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需要对绩效的期望问题达成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做出承诺,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承诺进行确认。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共同投入参与计划设计的计划更能够激励员工完成任务,这种协议式的计划制定,更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从而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目标。研究表明,当人们亲身参与了某一项决策的制定过程时,他们一般会倾向于坚持立场,并且在外部力量作用过程中也不会轻易改变和变更立场,对员工公开承诺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激励性。 俗话说:“计划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绩效考核计划,工作起来走东顾西,难以达到组织个员工的共同目标。[3]绩效计划设计能够保证组织、团队计划的贯彻实施,个人工作计划要服从组织,同时,组织计划的实施依赖于员工的工作,而员工个人计划制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相互之间起到促进作用。 双向性的优点:有助于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各个层次的计划制定,充分吸取员工意见,能够挑起员工完成目标的兴趣。飞利浦公司半导体部门的员工,由原来提高5%的变革计划,到后来提高到20%的目标,就是员工参与程度较高的结果。[4]迷失了方向,船只只能在大海中随波逐流,没有归程,没有目标的人,只能在蹉跎中消磨时光,方向和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有了目标没有动力的船只,也只能浮萍四处,凄惨宿命。 员工参与的绩效考核设计,便于员工发现自身优劣势,计划时需要对所处环境及其自身情况通盘考虑,这样员工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的短处,自己为了达到目标,对企业有什么样的要求,更好地与部门交流取得认同和帮助。明确了目标,有了对自身情况的认识,对企业要求和企业给予的条件的认识,员工就可以按照目标要求去完成任务。这种员工充分参与,自主管理,共同互助,协作工作能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何乐而不为呢? 对此认识,在计划阶段,企业就要做到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要求管理人员与员工重视这一过程,确定一个专门的的时间进行绩效计划沟通,而沟通的气氛要轻松,而不是给对方压力。最好选择那些休闲的场所、咖啡厅等,让员工轻松接受,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沟通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员工保持平等关系,沟通中,企业管理人员不但要多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还要对员工的目标思想进行总结和分析,知道员工在相互协调配合中实现个人目标,最后要鼓励员工做出决定,和员工一起实施企业的绩效管理。 三、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法推动激励机制作用于员工 随着外企在中国的疯狂增长,我国大多数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种情况,我国的家业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他们也建立起自己的绩效考核方案来激励员工。想要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以绩效为基础的激励体制,对员工工作绩效良莠的评价和有效的回馈,来激发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将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结合起来,运用有效的晋升、晋级激励体制体现公平与公正原则,通过各种奖励、晋升来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企业的根本任务。 考核要真正在企业员工中创造价值,起到牵引与激励作用,确实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下面,就常见的两种考核方法来分析一下,对企业激励员工的作用。 1、360度考核方法与马斯诺需要层次相结合。 360度反馈,又称“360度绩效考核法”或“全方位考核法”,最早由被誉为“美国力量象征”的典范企业英特尔首先提出并加以实施的。[5]360度绩效反馈是指由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仁同事甚至顾客等全方位的各个角度来了解个人的绩效,如图一所示。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通过这种理想的绩效评估,被评估者不仅可以从自己、上司、部属、同事甚至顾客处获得多种角度的反馈,也可从这些不同的反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长处与发展需求,使以后的职业发展更为顺畅。 图一:360度考核示意图通过360这种自上而下的考核方法,能够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员工的整体,使员工更能认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继续发扬还是不断改进,从而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也能够不断激励员工做到自己的最优。但是,员工具有能动性,需要我们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具体操作。这种方法考核一个人是比较公正的,当上级和下级考评有很大的差异时,管理人员应该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应该在存在异议的地方去得一致的意见,上级帮助下级提高,能使下级员工心情舒畅,有归属感,更具有激励的效应。360度考核能推动激励机制的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激励的作用。其次,360考核的优点还有不同考核者拥有不同的特点,如图二所示:考核主体 优点 缺点上司 具有目标导向明确、了解业务内容、受考核者个人主观影响明显 同事 彼此间一起工作时间长、了解多,评价比较客观,利于协作团结 有时,个别人会刻意贬低被考核者本人 通常会降低自我防卫意识,了解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实现自我管理意识 一般对自己的打分高于他人的评价下属 可以对管理风格进行诊断,获得下属的反馈信息 会有个人主观因素存在客户 从组织外活的信息,客观公正 实际中,往往不容易获取 图二:不同考核者的特点 而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如图三所示: 图三:马斯诺需要层次 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一般情况下,人总是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满足需求,一个层次满足了就会像高一层次发展,并且越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越少。有时,在同一个阶段,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也受多种需求的支配。管理者实用360度考核方案时,要高瞻远瞩,不能鼠目寸光,根据西方管理心理学家研究,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能够帮助企业家管理好业务并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表一就是一张需要层次论同管理措施密切结合的参考表。 表一 需要层次论与管理措施相关表[6] 需要的层次 诱因(追求的目标) 管理制度与措施 安全的需要 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各种福利 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时间(休息)、住宅设施、福利设备 安全的需要 职位的保障、意外的防止 雇佣保证、退休金制度、健康保险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归属于相爱的需要 友谊(良好的人群关系)、团体的接纳与组织的一致 协谈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团体活动制度、娱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 尊重的需要 地位、名份、权力、责任、与他人薪水相对高低 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与奖金制度、选拔制度、委员会参与度 自我实现的需要 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发展计划、劳资会议 由上述对360度考核和马斯诺需要层次看,企业管理人员要根据员工的需要来制定考核的重点,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和效果。首先,满足员工的安全需要是基础,有合理的薪水设计,考核跟薪水福利挂钩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往往可以刺激员工完成既定的目标。其次就是安全的需要,安全对于员工也很重要,试想一下,没有安全保障的企业能指望员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他们能冒着生命危险去为企业工作吗?再次,归属和爱的需要,企业是一个团队,调节员工对团队合作感知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提高激励性,相关制度的探讨和制定需要员工参与。第四,尊重的需要,在进行360度考核时,把晋升、晋级作为考核的一方面,可以激励员工为了这一份尊重而努力工作。最后,考核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管理者还要清楚,中国的现状,很多员工对自我实现的需求更加浓烈,在实施360度考核时,尽量可以考虑到员工的自我实现,使人的潜力现实化以达到完美人性。[7]总之,只要把考核机制和需要理论合理的运用在一起,考虑各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就能够把企业的激励机制激活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循环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一种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员工作为一个生物体不是简单地有外界力量或是无意识冲动来控制的,而是受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性所支配。激励理论是直接或间接立论于人的需求理论,有需要引起动机,由动机需找目标以满足需求的驱动力从而激发员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把360度考核和需求理论揉合起来,这就抓住了关键,员工为了自己的需求会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工具,使企业不断进步。人的需要按不同的情况有所差异,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考核,才能正真取得效果。2、目标管理法考核对员工的激励作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8]目标管理的考核就是以员工的工作结果来论功行赏,这一考核对生产性的、以数量为生产目标的员工尤为管用,在中国现状的劳动密集企业里,这一考核体制的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强化,也对员工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完成目标成为员工的首要目的。首先,亲自参加目标制定的激励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望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此目标又对激发人的动机有影响,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效价和期望值。[9]这说明员工对目标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他实现目标的动机和行为,由于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员工自己的不懈努力,只有认可的目标才具有诱惑力,才能激发出员工的能量产生强大的动力。通过这个步骤,才能达到“自我控制”的激励功能,员工明确自己的目标、职权、职责,就可以把自己的劳动结果和目标进行对比来评价自己的绩效,能否达到考核的标准。其次,责任感意识的激励作用。目标管理的考核方法之所以发挥作用还在于它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而责任感就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因素。其实许多员工的动力来自于被强烈的责任感驱使,要充分发挥员工实现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责任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而增强责任感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实行“自我控制”,只依赖于强制性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目标,还会适得其反,不能取得员工的认可和尊重,就不能激发出积极性和主动性,目标就难以实现或者达不到要求的质量。再次,目标本身的激励引导功能。目标就是期望的成果,不管是个人、部门的还是整体努力的结果。目标不仅仅为管理决策层指明了方向,还可以为员工提供一种衡量实际绩效的标准,目标管理的考核方法能对员工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目标确定后,它能使员工明确方向看到前景,因而能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和激发斗志的作用;而在目标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定目标具有先进行和挑战性,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和实现过程中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因而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管理层和员工实现目标以后,由于愿望和追求得到满足,员工也看到自己的预期结果和工作成绩,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就会激励员工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承担新的任务以达到新的目标,形成良性循环体系。[10] 四、正确而充分的利用考核结果来激励员工绩效考核过程对员工的激励是最主要的,通过过程更方便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更正是很有效的,可是也不能忽略考核结果的辅助作用。不同的企业对考核结果有不同的运用,当然也起到不一样的激励效果,不仅仅如此,不一样的绩效考核方法起结果的侧重点不同。360度考核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目标考核方法得出的结果在激励员工的利用上就存在着差异性,各有侧重,却也相互补充。360度考核,在激励员工上主要表现在可以提供反馈指导和避免考评错误。提供反馈指导:360度绩效考核强调的是多角度和有效的沟通,结果来自多方面,有利于员工自我认知和反省,直接指导了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好可以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职位,必要时可以进行职位变动,如果绩效不好,可能是因为职位不合适,可以调整去从事自己更加擅长的岗位,好可以帮助员工认清自己的弱项,为自己的培训和发展提供信息。避免考评错误:360绩效考核是一种全方位的考核,可以减少考核误差,每一个员工都希望自己的考核结果是真实可靠的,是公平公正的,才能使员工信服,让员工认可,避免员工考核结果出现扭曲状态而影响员工的心情,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目标考核的结果对员工的激励性更强。目标考核的结果被普遍用来满足员工的生理需求而不是战略计划的改进,为了增强薪酬的激励作用,在很多企业中,目标的完成与否以及完成的额度跟薪酬奖励和工资挂钩,一般销售人员和生产工人都才用这种体系。员工往往为了达到考核目标的结果,努力工作,以达到自己和企业的共同期许,合理的目标计划能使员工充满动力,而正确的评价和认可员工工作成果能加速员工对企业的行人和忠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五、结束语绩效考核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管理的目的。如果一个企业的考核体系不能激发员工,不能将员工发展与企业成长相整合,那么这个企业的考核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个企业的考核体系也是无效的。如何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使员工把组织的任务目标看成是自己的任务目标?使员工为实现这种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工作呢? 第一、企业要不断提升管理阶层的意识和素质能力,强化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开发,真正使他们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发挥牵引力。[11]业管理者要通过考核的过程、结果对员工的工作动机进行引导和激励,让员工在有效的激励中成长。不断完善自己。 第二、绩效考核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企业整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应从整体战略的眼光来搭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厦,让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环节,特别是激励机制,相互联结、相互促进。[12]具体的措施包括:及时的目标确认与绩效辅导;评估后及时给予相应的奖惩或监督改进;将评估结果运用到培训中去等等。如果这些措施不完备,绩效评估效果就无法保证,激励员工也就成为一纸空谈,成为一种形式。第三、绩效考核要以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它虽然是按照行政职能结构形成的一种纵向延伸的考核体系,但它也应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考核者不仅要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员工,同时也要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13]可以借助漫谈和随机的和谐谈话来完成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第四、要充分利用绩效考核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要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员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要充分把考核机制与马斯诺需要理论联系起来,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才能真正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总之,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是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的重要基础。企业一定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将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下充分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和创新,正确、合理、科学的利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样构建起来的激励体系才会真正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才能迎接市场更加激烈的挑战。参考文献:[1] 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58.[2] 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5[3] 刘蕊,如何进行绩效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003年12月:135. [4] 赵国军,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5月:72--74[5] 孙建敏、张明睿,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满意度关系研究[J].企业管理研究,2010年2月:99--103[6] 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27--29[7] 刘颖、杨文堂,绩效考核制度与设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60--65.[8] 华贵军,目标管理提升基层管理者的绩效[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5月:943--45.[9] 黄顺春 ,企业员工的个性差异与激励方法[J].企业经济,2003年4月:43.[10] 赵国强、杨魏峰,管理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34.[11] 张志强、张彩铃 ,企业目标与激励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2月:67.[12] 程德俊、蒋春燕、戴万稳,所有制特征、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绩效[J].南大商学评论,2006年8月:73--75.[13] 张一驰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绩效考核关系研究,2004年9月:38--40.本文从企业绩效考核入手,把绩效考核的作用和系激励机制联系在一起,从绩效考核的设计、运行、结果几方面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企业提出几点建议。 文章思路清晰,有合理的条理性,能够把所学的科目联系起来分析问题,把360度考核方案和马斯诺需要层次结合在一起,从心理上分析满足员工需求的条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新颖的思路;另一方面,从目标管理的激励作用来分析绩效考核在激励机制中的核心作用,从几方面来总结企业怎么运用绩效考核来激励员工,达到共同的目的。 不过,由于知识不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内容比较浅陋,分析问题的深度有限,导致文章平淡无奇,缺少创意。个人觉得,有缺点也有优点,可行分数80--85分。

公司入职培训研究论文

入职研修业务总结报告书1得知要进行入职研修时,心里充满了期待。 以前我以为只有外资企业会进行有系统的入职教育。接受入职培训更是令人惊叹,培训内容丰富、翔实、富有创造力,从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到项目管理不等。在短短的一周内,我迅速从“学院人”转变为角色,以积极乐观的心情面对工作。研修之初,我们把由新人组成的班分成了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队,有自己的队名、队徽。 比如,我所在的“煤炭建设”集团,我们立志做祖国的煤炭事业,立志把武汉院发展得更好。这样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全体队员的团队意识,训练那天全体队员可以制定计划,为团队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友谊更深厚,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更强。听了院长关于企业文化的报告,第一次对企业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 企业文化在通俗意义上是“企业风气”、“企业风格”。企业文化可以打造企业形象,创造企业,增强企业凝聚力、战斗力。企业文化建设包括许多内容。武汉院核心价值观:多出精品,为顾客创造最有价值的工程,提供满意的服务。在我看来,简洁清晰,高瞻远瞩。只有全院通力合作,思想认识高度统一,才能实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愿景是企业成为国际性煤炭公司,员工成为受人尊敬的专家和人才。这样的愿景,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动力,让我看到了前进的方向。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后,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自觉学习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指导自己。看到矿山介绍时,我自豪地说,世界井工矿、群矿选煤厂是我院设计的。如此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如此出色,说明该院的实力非同一般。生产技术管理部主任在示范矿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中表示设计理念的创新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行业的制高点,改革煤炭工业的设计理念。设计院的工作是多专业多协调的工作,只有充分协调,才能设计出更合理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工作中,要勇于沟通,善于沟通,乐于沟通。只有做好沟通,设计才能做好。管理利润,制度是管理的手段,作为新人,我们要认真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人事部的钟部长和财务部的王主任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人事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我们系统地了解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寄来的《员工手册》,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在实践中加深对制度的认识,做到照章办事。如上所述,训练内容详尽,训练成果卓有成效,这一周的训练将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深刻的影响。最后引用一下,认真工作能办成事情,用心做成工作。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人,用心工作。入职培训总结报告两个人的一生就像城市里的公共汽车,有很多驿站,每个驿站都意味着新的征程。带着自己的美好希望和从零开始的心情,我加入了东莞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开始了我的新征程,正处在这样一个新的开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适应工作,公司开始对我们进行为期两天的入职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公司发展历史沿革、公司组织机构和企业文化介绍、新薪酬福利、BI培训、物业服务管理和法律基础知识、客户服务和有效沟通等。 培训时间不长,但每位专业教师都会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和自身经验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学习。经过两天的培训,我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了本公司的基本运作流程,以及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企业现状和一些专业知识等。通过这次训练,我获得了非常浅、深刻的体验。训练开始前全员分成五个小组,班主任诗明说,希望我们每组选出领队,考虑球队名称、口号。下一次研修中有问题,正确的回答会给小组加分。我所在的小组是第一小组,大家都很谦虚,不想当组长。 之后,有人自荐成为了组长。 哈哈,还是自主的。但是在讨论球队名称和口号的时候,大家都保持了沉默。 后来,我在现场发挥,想到了一件很庸俗的事。 “雄鹰、雄鹰、展翅高飞”的口号是有点过于宽泛,没办法。 我没有时间。 班主任正在让第一组开始演讲。所有组长演讲结束后,下一个选班长。 没有人会自告奋勇当班长。 所以,班主任说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前提是当组长就不能选班长。 我们的小组成员强烈推荐了我。 虽然特别不想登台,但也不能丢了质量部的脸。 五个人分别发表了演讲,但当我发表演讲时,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一直都是大方的我。 在几十人的舞台上还有点紧张,但成绩很好。 最终因为我的选票最多而被选为班长。 负责接下来两天的训练纪律、奖惩、上班等。正式训练马上就要开始了。首先,了解公司的历史沿革和公司的机关、企业文化,本教室的讲课是我的直接经理。上午,经理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历史沿革,详细讲解,仿佛让我们再次跨越了这万科多年的风雨,见证了企业的进化,理解了其中的艰辛。这将激励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今天,为建设辉煌的明天更加努力。下午,总运营的xx和xx向我们介绍了新员工的待遇、假期、职务等问题,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关心的话题。 此外,还有人事制度和BI行为规范培训,用于宏观了解公司的人事制度和行为规范。第二天上午培训物业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的适用,下午培训客户服务和有效沟通。 用了一天的时间,我们的系统学习了房地产相关的基础知识,相关房地产应用的法律法规,客户服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与客户有效的沟通方法等。 有很多理论知识和制度。 例如,与客户沟通时,任何细节都要注意。 因为,只有在这些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应对变化,并从中积累经验。我在学习,学习,学习。一刻也不能松懈。 不仅要了解自己部门的知识,还必须了解其他专业知识。 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要尽快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做好思想意识的转变,由接受者变为接受者。我觉得在这方面也做得比较好,但性质还是和之前公司的工作差不多,感觉现在也在慢慢走上正轨。最后,希望我们大家都有扎实的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为自己积累资本,为公司创造利润。我快一个月了。 我觉得公司的工作氛围、人际交往,甚至走在公司的路上都很热情和放松。之所以有热情,是因为在工作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技术,放松是心理上的,这正是“工作快乐”的感觉,我很满意。这次职前培训让我对公司有了深刻的理解,增进了很多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奋斗目标。 “水不流则腐,人不进则退”。 在今后的工作中,在生活中我会加倍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我作为公司的一员,要为了公司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对公司的利益最大化。相信自己能行,证明自己真的能行!入职培训工作总结报告3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努力的汗水酿造的琼浆—— (久弥香; 青春是用永不凋谢的希望和永不磨灭的憧憬编织的彩虹——华丽的光辉; 青春是用永恒的执念和毅力构筑的铁壁——的坚固金汤。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对青春的美好憧憬,我们加入了公司的团队,作为新员工,2020年我们的36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员工培训。 这次培训主要向我们介绍公司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解读公司文化和制度,邀请公司领导分享经验。在短短两天的培训时间里,我更好地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和成长,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训时间很短,但我们受益匪浅。 这多亏了公司的合理安排。第一天,社长致辞,欢迎新员工。在新员工的热烈掌声中,我们的总经理向我们介绍了企业文化和公司的历史与发展,让我们了解了公司党组织的建设情况。下午,公司几位副总经理分别介绍了公司的现状、工程承包、管理、设计、监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和如何尽快适应公司环境,如何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等知识。一整天充实的学习使我们新员工对公司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坚定了我们来公司的信念。第二天上午,我们热心学习了公司工程咨询项目之间的合作和项目勘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从一开始就认识了质量体系的认证、技术管理、技术贯彻以及公司的计算机维护等情况,为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一些差旅费报销掌握了商务礼仪方面的常识,明确了公司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员工手册,了解了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制度。最后大家畅所欲言,畅所欲言,无论有什么困难和疑问,领导都能耐心解答,让我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为期两天的培训结束了,领导们的殷切教诲将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新员工的心中,为我们早日适应海诚立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发现,成为一个合格的海诚人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在研修的这两天里,我们再次定位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无论做什么,都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请不要被学位所迷惑。 学历不再是人才的象征。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唯一的方法就是参与这场竞争,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现在,我们像一张白纸,青春的热情点缀着。 我们要尽快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更快成长,尽快进入角色转换,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成为海诚西安公司的一员,我们感到非常兴奋。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回报对我们的信任和培养,我们才能为公司的辉煌篇章谱写辉煌之曲。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企业员工培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员工培训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即有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并探讨了提高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方式,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能力;培训

一、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

1.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劳动中从事具体劳动的体现,职业功能是职业实现的社会功效、价值,即“该职业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辅导员的职业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并详细解释了辅导员的能力特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教育引导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重大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复杂问题和形势的分析判断驾驭能力[1]。本文将这些能力特征投射到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将其概括为八项职业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学生事务管理、危机事件应对、科研。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承担了较多日常事务性工作,更承载了较强的教育教化使命。

2.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能力

所谓辅导员核心能力,就是辅导员立足岗位特殊性,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指导、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能切实提高工作效果的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针对性、感染力、吸引力的综合能力[2]。笔者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提炼出三大核心能力:学习能力、情感能力、管理能力。其中每项核心能力中又可细分为若干内容,如学习能力中的学习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既有专业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也有在处理日常事务中遇到的技能知识,如信息处理、新软件的使用等。见表1。

二、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获得

1.入职前获得的核心能力

学习能力: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的入职条件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要求,及是“中共党员”的政治要求。一般来讲,能够顺利应聘成为辅导员的个人,其一定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储备,掌握相关的技能,如要向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辅导员必须先自学就业政策;要指导学生开发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就必须先了解开发的总体步骤,等等。辅导员还应掌握基本的知识创新能力,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共情能力:共情,也称为同理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辅导员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共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变“说教”为“感染”。共情能力多表现为耐心倾听、设身处地、敏锐思考的能力。共情恰当时,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愿意了解自已、帮助自己,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这也就迈开了思想工作的第一步。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该是清楚地明白交流的对象、目的、方式、手段,这些能力是在大量的生活经历中逐渐获得的,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具有持续性的,在人的不同阶段都存在提高的空间。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页有助于他们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2.入职后获得的核心能力

辅导员工作的大部分核心能力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岗位角色的深入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需要通过计划性、目的性较强的培训予以强化。情感能力中的“自我定位能力”,即进入工作后能否准确定位工作角色的能力。很多辅导员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太多的工作经历一下子从“学生”到“老师”,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他们能否尽快适应新角色,真正担当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引导学生学业、职业规划,成人成才”的重任,与能否准确地自我定位有直接的关系。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尽快地准确定位自我、调整自我,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赋予自己的使命。工作中自我定位能力往往需要实际工作后得以体现与发展。管理能力:包含规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非空洞的说教,是通过管理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体现的,管理任务很繁重,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完成。管理中普遍使用到的功能在党团的工作、贫困生工作、奖助学金工作、就业工作、心理工作等中,需要规划、组织、控制。因为单靠自己亲自做所有的工作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合理地安排学生做一些辅助工作,其中应根据各项工作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对工作进行分类,向学生授权、分工,人尽其能,并采用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之形成有机的组织结构(如学生会、班委会等),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此外,辅导员还需要较强的控制能力,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三、围绕核心能力建设的培训

1.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定位能力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认为,可以根据年龄将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且每个阶段各有其发展任务,他将生涯发展分五个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辅导员的成长正是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职业匹配的动态过程[3]。根据相关的研究,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的自我定位与要求大致有以下四类:一是职业型,仅仅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二是学者型,这类辅导员有着较高的学识素养,以知识学习为工作兴趣;三是事业型,把自身的工作当作一生奋斗的事去干;四是教育家型,这类辅导员的层次最高,真正契合了教育的本质目的[4]。部分辅导员感觉工作繁琐、压力大、没发展,这实际反映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自我定位不清,动力不足。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与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分不开的,辅导员培训中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其中,它能帮助辅导员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采用SWOT分析法等,结合时代特点,确定最为理性的职业奋斗目标,促进自我定位能力的提升。该类培训应关注辅导员自我分析、职业潜力、阶段性规划,帮助辅导员制定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发展。

2.多途径培训,提升管理能力

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组织、计划、控制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工作经验的累加,经验来源于亲身实践与外部培训,为提高培训的效果,途径及形式应多样化。如进行辅导员岗前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专家讲座等培训,这类培训方式优点在于人员与时间安排相对集中,知识传授较系统化,有利于集中学习。近些年来职业技能竞赛被越来越多地引用到辅导员工作领域,正因为职业能力大赛很好地为辅导员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培训工作中应当借鉴职业技能竞赛对核心能力的指向功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设置,充分考察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与个人魅力,强调辅导员人格素养的完善与丰富,这就要求技能培训方案要十分缜密全面,这也是对辅导员培训提出的更为高级的要求。

3.提升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是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工作之后的持续学习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与组织的发展潜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关于职业守则的规定是:辅导员要“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想要胜任辅导员这一工作,必须提升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是辅导员的一项核心能力,通过外部培训与自我培训共同实现,如开展辅导员座谈会、学习交流论坛等形式不断增强学习的意识,并增进“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我”的自省性体悟。

4.由内及外培养情感能力

共情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从幼年时期即可体现出的,工作后显现较为明显,而且随着工作的需要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类情感能力是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自我体会、自我培养重于外部培训。如何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传达信息,都成为辅导员“内功”修炼的目标。辅导员要从根本上提高关爱学生的觉悟,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提高情商。在外部培训方面,高校应请专业人士传授共情与沟通的技巧,让辅导员“听得懂”“说得出”,促进师生间有效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培养情感能力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我们的国家,并将实现自我价值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艾思明.高校学生辅导员核心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祥军,郑红运,陈道刚.大学辅导员成长体系的构建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1):83-84.

[3]项鑫,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7):240.

摘要:

培训需求分析作为系统培训的首要环节,不仅是培训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培训准确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多种研究方法,简述目前中小企业在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一、概述

所谓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一般情况,对企业培训需求的分析可以从战略分析、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和人员职业生涯分析五个方面进行。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它对于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后的评估有着重要作用。培训需求分析可以确认绩效、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距,有助于帮助查找问题根源,确立培训重点内容;培训需求分析可以改变企业固有分析方式,当组织面临变革时,及时的培训需求分析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规划,迅速配合企业的变革;培训需求分析可以评估培训的成本与价值,企业培训是一项内部投资,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培训,提升员工价值,获取更大的收益;培训需求分析为企业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制定的企业培训需求和目标,能为培训绩效测评提供考核依据。

三、中小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培训需求分析是保证企业培训具备相应有效性的必要手段,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要求能够客观评估企业、部门及员工的具体情况。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企业的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对培训意义认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导致企业培训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培训效果负增长的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不规范。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人员去从事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也有相当数目的企业在培训前不会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没有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为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不仅浪费了公司的资金而且还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质疑培训的作用,从而轻视企业培训工作,造成恶性循环的结果。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只有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的人力资源策略,才能使企业的培训活动发挥其战略价值。然而,大部分企业的战略意识还相对淡薄,做培训需求分析时忽略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导致企业的培训理念不明晰,企业各级对培训内容以及培训的目标不能达成一致,影响企业培训效果。

3、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缺乏科学性。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企业中,培训需求的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技术方法指导,不能保证企业培训需求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缺乏科学的技术方法的指导,可能会使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从而削弱了企业培训的效果,无形中浪费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二)建议

1、在制定企业培训计划之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合理的培训需求分析得到的企业培训需求,才能为企业制定出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方案。

2、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方向和对企业人才储备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其战略目标,就必须有相应的人才保证,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等手段来获取人才,但这并非是解决企业人才储备的最佳手段。因此,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培训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

3、规范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中小企业要将人才战略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层来考虑,提升企业管理者的专业水平,让企业的管理层认识到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制定培训流程、步骤,明确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地位;增加培训需求分析的专业人才;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多种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使业的培训活动能够有效进行,保证企业的培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企业相关管理者一定要明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对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意义的认识,重视并支持企业的培训工作。在企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的模式,严格按照分析步骤执行,以此制定的培训方案,才能使企业的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创造高效的业绩,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