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理化检验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6-30 00:04:40

理化检验论文题目

共发表科技和教学研究论文100多篇,已主编、副主编、参编出版著作28部,撰写260余万字,其中主编、副主编国家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和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1部,获国家级、省级和市、厅级优秀教材奖6部。一、论文(2005年以来)1. 2005,1月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鲜酒糟中微量乙醇的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核心期刊) p49~512. 2005,1月 发芽豆乳面包的生产工艺研究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1)p69~703. 2005,4月 改革本科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 总 p74~744. 2005,4月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核心期刊) 2005(4)p67~685. 2005,6月 微波增压消解-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去离子水中微量有机物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核心期刊) p654~6566. 2005,7月 鸡腿菇保健饮料的工艺探讨食品工业科技(核心期刊)2005年第7期 p158~1597. 2005,7月 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食用菌中微量氟的研究中国食用菌(核心期刊) 2005年第4期 VoL24,No4 p36~37,358. 2005,8月 海带粉的加工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粮食与饲料工业 . (中文核心) p18~199. 月 浅谈分析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国教育科学通报 VoL2,No8 p105、10810. 2005,9月 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碘盐中的微量碘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p423~42511. 2005,9月 微波消解快速测定特殊粒色小麦中的10种金属元素麦类作物学报(核心期刊) . p140~14212. 2005,11月 南阳彩色小麦微量氟的分布及浓度直读快速分析方法研究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p187~18913. 2005,11月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在南阳彩麦矿质元素测定中的应用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核心期刊) p365~367、38214. 月 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核心期刊) p1444~144615. 2006,3月 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测定小麦中的碘含量(通讯作者)食品与发酵工业(核心期刊) 2006年第3期 p89~, 3月 微波消解-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南阳彩色小麦中的微量钙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2006,34 p1048~1049,, 5月 南阳彩色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分析初报麦类作物学报(核心期刊) p164~16518. 2006,6 月 南阳彩色小麦中维生素含量的研究初报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p2355~235719. 2006,7月 色泽异常肉及其产生的原因肉类工业(统计源期刊)2006(7)p38~,7月 南阳特殊粒色小麦部分品质指标的初步分析麦类作物学报(核心期刊) p161~月 高校食品化学实验课程的创新性教学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总139期 p15~16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22.2006,10月 南阳彩色小麦面团拉伸性能测定及粉质评价研究初报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p32~, 10月 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火棘果中的铜含量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p4824~4825,月 海带挂面配方优化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核心期刊) p532~,10月 温室效应及其防治对策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p5351~,11月 Luminol-KMnO4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小麦中的微量砷*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p412~,12月 微波高压快速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南阳彩色小麦中的微量元素硒 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p6093~6095,月 标准加入直读法快速测定南阳彩色小麦面粉中硝酸根的研究 粮食储藏(核心期刊) p39~41,月 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火棘果中的微量钙*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 p305~月 微波溶样快速测定南阳彩色小麦面粉中的微量镉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p1893~1894、,5月 超声波诱导紫外光协同法降解苯酚化学通报(一级学报)第5期, p396~,5月 农产品中微量元素锗的分析方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No14 p4093~月 南阳彩色小麦面粉中微量铜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 p274~,7月 小麦中有害元素砷的测定及其生物吸收比的研究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 p407~410全国食品与环境学术会议宣读论文 中国.贵阳2007年8月,8月 南阳彩色小麦中氨基酸含量的研究及初步评价粮食储藏(核心期刊) , p42~45,, 9月 郑州市火棘果红色素的提取及理化特性研究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 p242~,11月 偶合化学发光法测定食用油中碘价的研究中国油脂(核心期刊) , p74~,11月 土壤样品中有效氮的化学发光法测定中国农学通报(核心期刊) , p228~,11月 反相HPLC法测定郑州地区火棘果中氨基酸含量的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核心期刊) , p86~89,,11月 南阳特殊粒色小麦色素的提取及粗提溶液理化特性的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核心期刊) , p99~,12月 微波压力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及其小麦中有害元素砷的研究 河南科学(核心期刊) , p911~91442. 2008,2月 Luminol-SCN—体系测定土壤中有效钼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2008,36(4):1300~130243. 2008,2月 Luminol-I2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研究食品科学(一级学报)2008. , p318~,4月 超声波-中性甲醛浸提—固定pH法快速测定水果中的总酸度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2008. , p341~,8月 标准加入直读法快速测定南阳彩色小麦中的微量铜河南科学(核心期刊) 2008. , p920~,8月 微波程序消解-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彩色小麦中微量铬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2008. , p547~,8月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酸奶中的钙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 p9352~,9月 微波消解-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2008. , p441~,10月 微波消解-恒pH滴定法快速测定粮食中的粗蛋白粮食储藏(核心期刊) ,p33~,11月 南阳彩色小麦中微量铅的快速测定技术研究农业工程学报(一级学报),~,12月 贮藏期间大蒜的生理特性变化研究江苏农业科学(核心期刊),2008,(6)p251~月 食品添加剂对南阳彩色小麦淀粉糊化黏度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核心期刊), 2009, ,~25553. 2009,7月 超声波辅助-反相HPLC法测定火棘果中的有机酸河南科学(核心期刊) 2009. ~82354. 2009,8月 超声波浸提-加标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大豆中的微量氟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2009. ,55. 2009,8月 郑州地区栾树果实理化参数的研究初报 900河南科学(核心期刊) 2009. ~108856. 2009,9月 栾树果实中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纤维营养特性的初步研究经济林研究(核心期刊)57. 2009,8月 加标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大蒜中微量氟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58. 2009,6月 南阳彩色小麦及其土壤中微量硒的相关性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核心期刊),10月 Luminol-K3Fe(CN)6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恩诺沙星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2009. ,60. 2009,11月 黄山栾果与栾果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河南科学(核心期刊),12月 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小麦中的稀土元素粮食贮藏(核心期刊),12月 超声波辅助-旋光法快速测定食品中蔗糖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二、著作(2004年以来)1. 月 新编仪器分析(第二版)ISBN 7-03-012731-5教育部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 高向阳(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2. 月(上册 实验化学(上下册)(第二版)月(下册) ISBN7-04-016084-6(上册) ISBN7-04-016085-4(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高向阳(副主编)获教育部2002年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3. 2006 .5月 现代仪器分析 (第二版) ISBN 7-04-018709-4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副主编)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研究成果4. 2006,7月 绿色食品 ISBN 7-5349-3290-4/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郑州)高向阳(主编)教育部全国高中职业技能试用教材年10月 食品分析与理化检验ISBN 7-5026-2485-6/中国计量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主编)“十一五”高等学校通用教材(食品类)6. 2006年11月 绿色食品 教师教学用书 ISBN 7-5349-3592-X/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郑州)高向阳(主编)教育部全国高中职业技能试用教材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选修4)现代农业技术 专题一7. 2007,7月 现代仪器分析学习指导与问题解答 ISBN 9787040218046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副主编)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研究成果8. 2008,8月 现代仪器分析 ISBN 978-7-04-018709-0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月 新编仪器分析实验 ISBN 978-7-03-022919-9科学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月 新编仪器分析(第三版)ISBN 978-7-03-023312-7科学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月 新编仪器分析学习指导 ISBN 978-7-03-024882-4科学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专利1.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微波炉用消解装置申请号: 专利号:申请日:2006年1月16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2.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移液管申请号: 专利号:申请日:2006年1月16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3.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高精度多功能环保型滴定装置申请号: 专利号:申请日:2006年1月16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4.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改进型定量分析用库仑测定液池申请号: 专利号:申请日:2006年12 月 8 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5.国家发明专利 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及物质的快速分析方法申请号:申请日:2006年5 月 30 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6. 国家发明专利 薯蔓越冬盆栽生产技术申请号:2006申请日:2006年12 月 8 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公开公告号 101194592A国际学术交流情况1. 2004年 海峡两岸食品加工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中国.福州2. 2005年7月17~21日参加全国食品工程类专业教材编写会议 中国.杭州为我院争取主编、参编教材16部3. 2005年~25,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会学术交流会 中国.开封4. ~21, 参加“功能食品与营养产业论坛”会议 中国.南京5. 2006年9月8~10日 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论坛 (中国.青岛)6. 2006年10月23-26日 第四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学术交流会 ,中国.厦门集美大学 4th FOOD SCIENC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ctober 23rd~26th,2006 Xiamen,China7. 2007年8月1~3日 全国食品与环境学术会议 中国.贵阳会议宣读论文:小麦中有害元素砷的测定及其生物吸收比的研究8. 2008年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 中国.北京2008年1月12~13日9. 2008年8月15-20日 第五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学术交流会 ,中国.昆明 5th FOOD SCIENC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ugust 15rd~20th,2008 KunMing,China10.2009年8月13日~8月20日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中国.南昌

分析化学发展史摘要]分析化学始于一些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分析检验工作。16世纪,化学反应广泛地应用于湿法分析。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由单纯的定性分析迈入了定量分析的时代。到了19世纪,定性分析趋于完善,定量分析的各种方法也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分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被称之为经典分析化学。20世纪以来,在经典化学不断充实、完善的同时,仪器分析也迅猛发展,并且在分析化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关键词]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在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中世纪,甚至古代,人们已开始从事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如为了冶炼各种金属,需要鉴别有关的矿石;采取天然矿物做药物治病,需要识别它们。这些鉴别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古人首先注意和掌握的当然是它们的外部特征。如水银又名“流珠”,“其状如水似银”,硫化汞名为“朱砂”、“丹砂”等都是抓住它们的外部特征。人们初步对不同物质进行概念上的区别,用感官对各种客观实体的现象和本质加以鉴别,就是原始的分析化学。在制陶、冶炼和制药、炼丹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对矿物的认识便逐步深化,于是便能进一步通过它们的一些其他物理特性和化学变化作为鉴别的依据。如中国曾利用“丹砂烧之成水银”来鉴定硫汞矿石。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控制、检验产品的质量和纯度的需求,于是产生了早期的商品检验工作。在古代主要是用简单的比重法来确定一些溶液的浓度,可用比重法衡量酒、醋、牛奶、蜂蜜和食油的质量。到了6世纪已经有了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基本相同的比重计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又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高值的货币是贵金属的制品,于是出现了货币的检验,也就是金属的检验。古代的金属检验,最重要的是试金技术。在我国古代,关于金的成色就有“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的谚语。在古罗马帝国则利用试金石,根据黄金在其上划痕颜色和深度来判断金的成色。16世纪初,在欧洲又有检验黄金的所谓“金针系列试验法”,这是简易的划痕试验法的进一步发展。16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所谓的“医药化学时期”。关于各地各类矿泉水药理性能的研究是当时医药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研究促进了水溶液分析的兴起和发展。1685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兼化学家R·波义耳(Boyle,1627-1691)编写了一本关于矿泉水的专著《矿泉的博物学考察》,相当全面地概括总结了当时已知的关于水溶液的各种检验方法和检定反应。波义耳在定性分析中的一项重要贡献是用多种动、植物浸液来检验水的酸碱性。波义耳还提出了“定性检出极限”这一重要概念。这一时期的湿法分析从过去利用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为主,发展到广泛应用化学反应为主,提高了分析检验法的多样性、可靠性和灵敏性,并为近代分析化学的产生做了准备。18世纪以后,由于冶金、机械工业的巨大发展,要求提供数量更大、品种更多的矿石,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以矿物、岩石和金属为主,而且这种研究从定性检验逐步发展到较高级的定量分析。其中干法的吹管分析法曾起过重要作用。此法是把要化验的金属矿样放在一块木炭的小孔中,然后以吹管将火焰吹到它上面,一些金属氧化物便熔化并会被还原为金属单质。但这种方法能够还原出的金属种类并不多。到了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迈入了定量分析的时代。当时著名的瑞典化学家和矿物学家贝格曼(Torbern Bergman,1735-1784)在《实用化学》一书中指出:“为了测定金属的含量,并不需要把这些金属转变为它们的单质状态,只要把他们以沉淀化合物的形式分离出来,如果我们事先测定沉淀的组成,就可以进行换算了。”到了19世纪,新元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加之矿物组成复杂,湿法检验若没有丰富的经验和周密的检验方案,想得到确切的检验结果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德国化学家汉立希(PfaffChristian Heinrich,1773-1852)在他1821出版的一书中指出:为了使湿法定性检验的问题简单化和减少盲目性,应进行初步试验。1829年,德国化学家罗塞(Hoinrich Rose ,1795-1864)首次明确地提出并制定了系统定性分析法。1841年德国化学家伏累森纽斯(Carl Remegius Frese-nius,1818-1897)改进了系统定性分析法,较之罗塞的方案使用的试剂较少。后来又得到美国化学家诺伊斯(Arthur )的进一步精细研究和改进,使定性分析趋于完善。同一期间,定量分析也迅猛发展。由伏累森纽斯对各种沉淀组成的测定结果和今天的数据加以对比,可以看出重量分析法到了伏累森纽斯时期已经非常准确。他当年研究的某些测定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其精确度也很可靠。他还对一系列复杂的分离问题如钙与镁、铜和汞、锡和锑等的分离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还将缓冲溶液、金属置换、络合掩蔽等手段用于解决这些问题。随着过滤技术的改进,有机沉淀剂的应用,加热、净化、重结晶、高精度分析天平等方面研究工作的进展,使重量分析的精确度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但这种方法操作手续繁琐,耗时长,这就使得容量分析迅速发展。根据沉淀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反应的特点,相应出现了沉淀滴定、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络合滴定的容量分析法。法国物理学家兼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sac,1778-1850)应该算是滴定分析的创始人,他继承前人的分析成果对滴定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对滴定法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对提高准确度方面做出了贡献,他所提出的银量法至今仍在应用。在各种滴定法中,氧化-还原滴定法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碘量法在该世纪中叶已经具有了今天我们沿用的各种形式。1853年赫培尔(Hempel)应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这一方法的建立为以后一些重要的间接法和回滴法打下了基础。沉淀滴定法则在盖吕萨克银量法的启发下,继续有了较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1856年莫尔提出的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的银量法,这便是广泛应用于测定氯化物的“莫尔法”。1874年伏尔哈特()提出了间接沉淀滴定的方法,使沉淀滴定法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络合滴定法在该世纪的中叶,借助于有机试剂而得以形成,且有较大进展。酸碱滴定法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进展不大,直到19世纪70年代,酸碱滴定的状况仍没有重大改变。只是当人工合成指示剂问世并开始应用后,由于它们可在一个很宽的pH范围内变色,这才使酸碱滴定的应用范围显著地扩大。滴定分析发展中的另一个方面是仪器的设计和改进,使分析仪器已基本上具备了现有的各种形式。因而,这一时期堪称为滴定分析的极盛时期。直到19世纪末,分析化学基本上仍然是许多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物质组成的技术汇集。分析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很多分析家认为是以著名的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ilholnOstwald,1853-1932)出版《分析化学的科学基础》的1894年为新纪元的。20世纪初,关于沉淀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物形成反应的四个平衡理论的建立,使分析化学家的检测技术一跃成为分析化学学科,称之为经典分析化学。因此,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分析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20世纪以来,原有的各种经典方法不断充实、完善。直到目前,分析试样中的常量元素或常量组分的测定,基本上仍普遍采用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20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和科研的发展,分析的样品越来越复杂,要求对试样中的微量及痕量组分进行测定,对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以化学反应和物理特性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这些新的分析方法都是采用了电学、电子学和光学等仪器设备,因而称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所牵涉到的学科领域远较19世纪时的经典分析化学宽阔得多。光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层法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分析化学的发展要受到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广泛影响,同时也开始对其它学科作出显著贡献,这是分析化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70年代以后,分析化学已不仅仅局限于测定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而是着眼于降低测定下限、提高分析准确度上。并且打破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界限,利用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其它学科一切可以利用的理论、方法、技术对待测物质的组成、组分、状态、结构、形态、分布等性质进行全面的分析。由于这些非化学方法的建立和发展,有人认为分析化学已不只是化学的一部分,而是正逐步转化成为一门边缘学科———分析科学,并认为这是分析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目前,分析化学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它的发展同现代科学技术的总发展是分不开的。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对分析化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向分析化学输送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分析化学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电子计算机与各类化学分析仪器的结合,更使分析化学的发展如虎添翼,不仅使仪器的自动控制和操作实现了高速、准确、自动化,而且在数据处理的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终端设备方面也大大前进了一步。作为分析化学两大支柱之一的仪器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常量组分的精确分析仍然主要依靠化学分析,即经典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内容互相补充,化学分析仍是分析化学的一大支柱。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杂志1991年和1994年两次刊登同一作者的长文“经典分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强调重视经典分析的重要性。1] 余新武,张志钢,罗玉梅. 化学的发展史与环境的关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4) . [2] 张秉孝. 现代分析化学与发展动向[J]. 内蒙古石油化工 , 2001,(04) . [3] 王睿. 现代科技革命与分析化学[J]. 安徽化工 , 2004,(04) . [4] 王翔. 有机化学发展史概述[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06) . [5] 孙玉彬,耿玉宏.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 滨州师专学报 , 2001,(02) . [6] 金钦汉. 试谈分析化学的明天[J]. 大学化学 , 2000,(05) . [7] 高鸿. 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J]. 大学化学 , 1999,(04) . [8] 周南. 现代分析化学的内涵和新定义[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2001,(01) . [9] 邓星亮.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06) . [10] 钟桐生. 分析化学进展[J]. 益阳师专学报 , 2002,(06) .

论文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论文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医学理化检验论文题目

在现代技术中,理化检验是指借助一些测量工具进行物理、化学方面的测试和检验,因而又称“器具检验”。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一些理化检验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理化检验技术论文篇一:《试谈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考核中有关技术》 【摘要】 随着最近几年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项科研工作也不断扩大。理化检验是我国进行科学研究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卫生监督管理方面。而理化研究由于其高要求的精密性而要求在检测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检测的准确率,质量控制是一种提高准确率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不同的检测,质控控制的技术也不一样。 【关键词】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技术分析;物理;化学 理化检验就是借助一些测量工具进行物理、化学方面的测试和检验,因而又称“器具检验”,这种测量工具或器具都是非常精密,比如说一般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千分尺、千分表、验规、显微镜等等。随着我国对于卫生行业的改革和对卫生监督管理的加强,卫生部门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理化检验是卫生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为监督执法提供更加精确的检测数据,在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1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考核中有关技术 根据多年来众多研究者不断的探索发现和 总结 ,理化检验质控考核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滤膜上沉着的金属含量分析 这种技术就是运用化学 方法 ,通过添加相关化学剂使其沉淀然后过滤,对过滤金属进行类型、含量多少等分析。滤膜沉着的金属样品的稳定性比较高,在正常环境下不会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损失,在进行滤膜上沉着的金属含量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灰尘的污染,提取考核样品的时候应注意对工具的消毒、干燥处理,以免发生污染,致使考核结果数据不准确。考核完成后要将样品放入洁净的干燥器中。 固体盐中金属含量分析 顾名思义,这中理化检验考核技术就是通过对固体盐类中的金属含量和类型进行考核,同滤膜沉着的金属样品一样,固体盐中金属样品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提取样品的时候应注意样品量不宜过多,在提取样品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的时间至少在一个小时以上,考核完成后要将样品放入洁净的干燥器中。 活性炭管吸附有机毒物含量分析 这种技术考核原理是化学亲和力的作用,因为活性炭管的吸附有机会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如果运用物理办法则不容易对其进行分离,用化学亲和力将其分离和样品考核分析。在日常的样品保存中要注意防尘和防潮。因而,活性炭管吸附有机毒物样品不适宜保存在冰箱里。 水溶液中毒物含量分析 水溶液中待检测的毒物考核样品很多,比如:水溶液中氯化氢含量、水溶液中三氧化铬含量等,水溶液中待检测的毒物考核样品的稳定性比较差,在正常自然状态下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当环境温度升高了,就会增大样品水分的自然蒸发,在样品保存的时候,如果水溶液瓶盖密闭不严也会导致水分蒸发。所以,考核水溶液样品的保存非常重要,在保存的时候要注意放在温度不会发生变化的环境里,冰箱或者冷藏箱就是很好的方式,同时还要注意样品瓶是否密封好。 2 样品考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样品考核流程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 对于理化检验的质量考核,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流程规范标准。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以防出现错误或者测试不准。在考核前应将操作分析的计划详细书写清楚,按照相关指标和标准配置试剂,同时要取少量的考核样品先试验分析,主要是检测其浓度,以决定分析所用考核样品的取样量。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首先做好标准曲线,包括空白点共五个点,每点做六份,计算变异系数小于百分之二,列出回归方程,计算回归系数。为了提高考核的准确率,应该取考核样品3份按标准曲线同样的方法进行操作,然后计算这三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结果,注意还要计算其相对标准值,标准值应小于百分之五,否则就说明误差过大,数据不能作为测定结果。注意书写过程中各种格式及单位等要严格按照标准格式。 考核过程中各器具及试剂运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是实验所用的吸液管,要求必须使用取得计量认证的单位生产的标准计量器具,或者是经过了考核人员本人的校正,因为吸液管的指标参数也会影响着测试的准确性。整个分析考核样品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吸取标准试剂和考核样品溶液的剂量。其次是对实验所用的蒸馏水的注意,样品分析过程中,蒸馏水的质量会深深影响着化学分析铅的空白值,最终影响着分析结果。而分析试剂的纯度也会对分析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考核中,为了保证考核样品结果的准确性,应使用重蒸馏水和分析纯以上试剂,气相色谱的考核用GR级色谱纯试剂。 3 结 语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考核并非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由于其检测结果的重要性就要求了检测结果必须更加的精确,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各项操作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保护样品不受污染,检测结果 报告 一定按照相关格式要求,全面、准确。通过各方面的规范操作来加强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黄家钿,李诚,杜宏,张茵,方辰.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A].浙江省医学会.2012年浙江省医学 教育 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浙江省医学会,. [2] 关于举办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暨《理化检验》创刊40年庆典活动的征文通知(第一号)[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2,02:92. [3] 张云霞,蔡望伟,周代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海南医学,2011,15:135-137. [4] 张秀丽,廖兴广,张蒙,高葆真.2010年河南省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考核结果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07:856-857. 理化检验技术论文篇二:《浅谈茶叶理化检验样品制备技术》 摘要:本文初步分析研究了茶叶理化检验样品的制备技术,并且从挑选与加工新鲜叶子、预处理与磨碎毛茶、均匀混合与分装磨碎样品、检验样品的均匀稳定性、检测特性数值等方面对茶叶理化检验样品制备技术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对标准化样品进行定值时,可以把定值根据转向实验室所提供的检测相关数据等发展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的茶叶质检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并且奉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茶叶 理化检验 制备样品 全球三大饮料之一便是茶叶,与 其它 饮料相比茶叶更加的实惠和经济,因此茶叶的饮用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拥有越来越大的消费人群,并且已经成为了21世界健康饮品的首先选择对象。可是,伴随着迅速发展壮大的商品经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伪劣产品,茶叶也不能被排除之外。为了能够满足商品市场的要求,对各种形式的假茶叶进行严厉打击,有效整顿非常混乱的茶叶市场,迫切需要对茶叶进行理化检验。 一、茶叶理化检验标准化样品概述 对茶叶进行检测的内容包含了检验茶叶的品质、理化标准以及卫生标准等。其中,理化检验程序重点是对出物水浸、水分、茶多酚、咖啡碱等指标进行检验;卫生检验则是对存在于茶叶中的六六六成分等各种残留农药实施检测,以及重金属与微生物等项目的科学检验。 标准化样品具体是指一种或是各种均匀充足以及特点价值已经确定了的物质材料,主要用途是对设备仪器、评测方式以及材料具有的赋值进行校准。当前,通过国家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研究制作、并且由我国标准物质机构特定销售的是存在于茶叶中的具备赋值特点的无机元素的茶叶标准样品。其它能够对茶叶理化各个指标体现的赋值标准化样品始终没有地方购买。为了可以有效提升全国检测茶叶机构的工作能力,加强检测机构对数据进行测定的可靠性,势必要设计针对茶叶理化各个指标所产生复制标准化样品,这也成为了各个检测单位对实验室检测茶叶项目技术水平客观了解的事实根据。 二、茶叶理化检验标准化样品制备技术 (一)挑选与加工新鲜叶子 影响茶叶理化指标数值的因素主要包括茶树的种类、产茶的时间、原材料的鲜嫩程度以及加工环节等。要想从根本上对原材料整体质量进行控制就需要挑选相同的种类、相同的茶园、根据一致的采摘要求对鲜叶实施采摘。并且在相同的步骤下加工生产等级相同的毛茶样品。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毛茶所含水平有效控制。保证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就是茶叶所含的水分,毛茶样品要想成为标准化的茶叶样品,其含有的水分应当在以下。另一方面是对原材料的鲜嫩程度进行合理控制。加工茶叶使用鲜嫩程度良好的茶叶,不仅消耗较高的成本,同时出现较多的绒毛也对制备均匀样品非常不利。制作茶叶标准化样品,最好选择一芽的对夹叶或者三四叶的新鲜叶子作为原材料,使用二级或者二级以下作为毛茶的原材料。曾经根据以上的要求制作了一些茶叶的相关样品,已经被实验室国家认可组织作为了验证茶叶能力的标准化样品。不但具有较低的成本,并且在开始就已经对其均匀性获得了保障。 (二)预处理与磨碎毛茶 刚刚加工出来的毛茶通常会包含一些杂物。为了能够确保整批毛茶统一的质量标准,迫切需要挑剔全部茶叶,同时除去茶梗与石粒等,可以避免这些杂物对指标 产生的影响。国际相关标准对茶叶理化检验样品进行了规定必须使用磨碎之后的茶叶,因此,在预处理的前提条件下,必须磨碎处理毛茶的样品。磨碎之前,首先要清理干净磨碎设备,其次放入一小部分样品实施磨碎,并且清理掉这些磨碎样品。最后开始对样品正式进行磨碎,选择孔径在毫米到1毫米之间的筛子对磨碎样品进行筛选并且将其作为制备样品。 (三)均匀混合与分装磨碎样品 制备标准化的样品与平常检测使用的样品不同。制备一次样品的数量比较大,为了能够确保样品具有较高的均匀性,必须在进行分装操作之前充分混合均匀筛选后的磨碎样品。样品在混合均匀之后分别盛放在干燥清洁的设备中,盖紧瓶盖,为保存茶叶样品提供一个密闭、干燥、避免阳光照射的环境。 (四)检验样品的均匀稳定性 随机在整体样品中选择超过10个样品后检验其均匀性。检验均匀性可以使用待测项目,选择具有代表性或者对不均匀样品产生敏感的项目。对每一个抽取的样品,通过相同的检测人员在不变的环境条件下测试2次以上。应用单因子方差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充分验证样品之间不会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其是均匀的样品。在验证茶叶能力所需样品的均匀性检验工作中,选择了总灰分和粗纤维等相关项目检验均匀性。由于前期制备均匀样品工作操作正确,应用单因子方差对上述检验均匀性结果进行验证表明其具有均匀性。上述茶叶项目在密闭与干燥的环境中状态稳定,因此,上述项目应用的样品可以不进行稳定试验。 (五)检测特性数值 检测某一个特性数值,通过需要具备检测茶叶能力的几十家实验室,根据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法,应用各个实验室之间的联合检测方法,联合定值对应的特质数值。也就是根据相关准则规定的方法,统计和计算各个实验室获得检测结果,最终确定标准化样品各个特性数值体现出的测量的不确定性。 三、茶叶理化检验样品的发展 我国当前正在努力对各种能力开展计划验证,在验证茶叶能力的各项活动中,参与单位具有极高的积极性,参加个别项目的实验室超过了百家。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深刻的意识到制备大量样品非常不容易,在制备样品过程中,怎样保证样品具有均匀性以及对其进行有效检验等工作耗费了较多的财力与精力。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认为可以凭借验证茶叶能力这个机会,增加制备验证样品的数量。由于每一次验证茶叶能力之后剩余的样品都已经通过了均匀性检验,同时在验证能力过程中进一步获得确认;通过验证能力又可以产生一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优秀实验室。所以,对标准化样品进行定值时,可以把定值根据转向这些实验室提供的检测相关数据。比如:可以将某种样品相关项目所需的标准数值规定为各个实验室得出的测定数值中的中位值,把标准化的IQR定义为标准偏差。假如能够科学有效的应用这些资源,不但能够大量减少制备与验证茶叶标准化样品所需的成本,同时也促使定值的结果更加无限接近真实数值,符合了各个质检单位对茶叶理化检验标准样品产生的要求。 结束语 目前,在制备茶叶标准样品工作上,茶叶工作者具备了丰富专业的茶叶背景优势,可是要想将验证茶叶能力提升为茶叶的标准化样品,还要对相关的研究程序作出进一步的分析理解,以便可以制备出具有稳定结果、准确定值、均匀样品同时充分发挥法律效力的茶叶标准化样品,也为我国发展茶叶质检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GB/T8303―2002.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9. [2]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M].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2008. 理化检验技术论文篇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作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课堂效果,教学过程是知识、 经验 、方法、能力的整体综合体现,教学过程既要体现做事的方式方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1-2]。为了搞好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本文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通过教学过程设计来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合乎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开发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开发是以企业的理化检验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的,将理化检验的工作过程设计成企业岗位需要的工作任务,并以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确定开发的流程,具体为首先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进行调研,写出 调研报告 ,分析企业理化检验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根据职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分析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课程结构,优化出该课程的课程体系,从而分析出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出课程标准和实验实训指导书,然后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结构 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上,根据国家和地方食品企业行业发展以及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食品理化检验的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根据“够用、必需”原则来选取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性、实践性的原则选取食品理化实训教学项目。 三、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学过程的设计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采用具体的工作任务来引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按照食品理化检验工作岗位的流程进行设计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从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任务来选择理化检验项目,检验项目选择完成后,学生根据检验项目查找资料进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确定出来后,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反复讨论、修改,通过后才能实施,根据确定的方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实训的各项准备工作,然后开始进行实训操作,操作完成,对实训的结果进行分析,再广泛收集教师和学生们的意见,最后教师把问题反馈给学生,避免学生下次出现同类错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见图1。 图1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学过程的设计 四、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纯个人心得总结)首先,我要说明这里的指导并非 常规意义的指导,我这里说的指导是到底应该如何写论文(应该还是很抽象,不过看完就知道了)。迄今为止,我大约也帮忙做了能有上千份的学生论文数据分析部分,包括一部分的整篇论文写作。因为我是做市场研究与数据分析的,擅长的主要工具是spss,不敢说百分百精通spss,但是应付个八九十应该是足够了,很自然的平时就利用下班和业余时间帮学生做一些论文数据分析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很多论文的核心部分都包括数据分析,而统计学也应该是所有学科应该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恰恰相反,很多学科只是把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作为一项选修甚至不重要的课程对待,这样导致学生在最后做论文时完全不懂。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因为对数据分析的一窍不通,导致论文从开始的设计到后续的数据收集、整理等都会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分析出问题。因此,在对数据分析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从头构建论文及写作呢?很多论文虽然数据分析部分是核心,但是不管哪种论文的写作,都脱离不了论文的框架。因此,具体的过程应该如下:首先是选题,当然很多时候是导师直接给选题,这个没有太多讨论。其次是选题确定后,马上要做的不是想我应该怎么去写作,或者在哪抱怨“哎~~郁闷,完全不知道怎么写嘛”。而是先通过文献查找,看前人在这个选题方面已经做了哪些研究,都是如何做的。通过查找文献找到跟选题有关的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整理不需要计较参考文献的结论和数据细节等,而是要把每篇文献的研究目的、采用的研究方法、采用的分析方法整理出来。当然参考文献中的分析方法你可能还完全不懂,但是没关系,你先把这些参考文献中使用的分析方法全部罗列出来,如线性回归、方差分析、均值t检验、logistic回归等,把这些文献中常用的统计方法罗列出来,你需要弄清楚对应关系,即每种分析方法是用来支持和实现什么样的研究目的,以及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认真阅读文献就能实现这一步。第三.通过上一步,你应该朦胧的知道你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名称,以及这些统计方法能够帮助实现哪些目的,或者得出什么结论,同时也不会对自己的选题那么恐惧和迷茫了,因为可能你的选题已经有前人做过了,你的论文只是“复制”一遍而已了,我说的复制是重复一遍前人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思下自己的选题,这一步属于纯理论层面的,你需要将自己的思路具体化,比如要实现什么目的,很自然的需要什么数据分析方法也就能确定了。当然很多论文会预先设计一系列待验证的假设,也是在这一步完成,因为你找到的文献中可能会存在矛盾的结论,可能会存在一些你认为的研究缺陷(文献看多了,自然自己就会有想法出来了),提出自己的一系列假设,能够很清楚的指导后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第四.选题、假设还有研究方法这些经过前面几步都能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具体研究和收集数据的环节了。这个环节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是弄清楚你的数据应该是什么类型的,通过哪种方法来获取。其实也容易了,因为前面你已经确定了统计分析方法,而每种方法有它特定的数据类型要求,比如是分类数据(如性别、民族、年级等)、比如连续性数据(如年龄、身高、体重、温度、长度、距离等)。分类数据简单通俗点的理解就是这些数字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是人为赋予它一定的含义,这些数据之间不存在连续性,且加减乘除没有意义,而连续性数据是数据本身有意义,且能够进行一些加减乘除运算。确定了所需要的数据类型,就大致能够知道在数据收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一份问卷调查,其中应该如何设计问题也就大致清楚了,通常问卷设计时就要考虑两种数据类型的问题,因为不同的选项设计会导致不同的数据类型。如你设计一个问题的答案选项是“有/没有”、“是/否”这种是属于分类数据,如果你的答案选项是李克特量表式“非常满意----非常不满意”这种,在处理时可以按照分类数据,只能统计出一些百分比,也可能将其按照连续数据如12345打分形式,这样可以求均值,可以做很多其他多元统计分析。因此这一步确定数据类型很关键,如果数据类型弄错的话,则收集的数据完全无用。第五.具体收集数据过程,不细说了,收集回来之后 就是数据的录入。记住一定要录入原始的数据,而不是经过加减整理汇总后的数据。数据录入格式也是有要求的,一般大致同样的情况下,都是一行代表一个个案或者一份问卷的数据,而一列对应表示的是问卷中的一个问题,即变量。因此数据录入完成后,应该是有多少样本数据,就有多少行,数据中包含多少个指标,那就有多少列。第六.这一步才是你应该开始头疼的数据分析不会了怎么办。因为到这里才开始是数据的具体分析过程了。不会怎么办,前面已经知道了分析方法,这种情况,只有找本教材,然后找对应的方法介绍学习即可,或者实在不行找人指导,找人帮忙等等。最后。分析完成后,开始整篇论文的写作。 PS:还要强调一点,现在的高校导师都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接触了那么多学生,他们的认为观点就是“我的统计检验结果不显著怎么办,那不就是说我的研究没有意义么?我的假设都是错的?”“我的结论跟前人的结果不一致啊,看来我的又错了”,这两种观点明显是错的:一、数据的来源对象发生了变化,谁规定的结论必须跟前人一致;二、请问爱迪生发明灯泡的前999次失败是没有意义么?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证伪的过程,一次次证伪来接近真相。三、如果你的假设一定是正确的,那不需要数据验证,你可以去帮助警察破案了,因为你认为你的假设一定是对的,那破案多简单的,假设一下就好了。但是很显然,很多导师并没有把这些正确的观点传达给学生。

(一)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三、实验与观察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有些护理论文写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四、资料搜集与处理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五、论文写作提纲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时即可得心应手。六、执笔写作执笔写作标志着科研工作已进入表达成果的阶段。在有了好的选题、丰富的材料和详细的提纲基础上,执笔写作应该是顺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内容当然要充实,但形式也不可不讲究,文字表达要精炼、确切,语法修辞要合乎规范,句子长短要适度。特别应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医学科技语体,用陈述句表达,减少或避免感叹、抒情等语句以及俗言俚语,也不要在论文的开头或结尾无关联系党政领导及其言论或政治形势。论文写作也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存在着思维的连续性。因此,在写作时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使思维活动连续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气呵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论文,也要部分一气呵成,中途不要停顿,这样写作效果较好。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选题技巧: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

大家可以多看一些指导论文写作的书,这会让你论文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1、The Elements of Style 这本书在美国被誉为“写作圣经“。很多欧美名校的writing课程,都以这本书为资料。讲述了写作和语言的基本知识——do this...not do this这种。这本书我看了很多很多遍,最开始的感觉是——英文八股文的写法(我们很多人能写出标准的八股文,就已经是很好的学术写作了);随着学习的深入,感觉这本书像是一个教授对我的谆谆教诲,告诉我语言表达的基本原理。我不细致描述了,无论如何,希望大家一定要读,一定。2 、Writing Analytically(有北大出版社的影印版《分析性写作》),讲述了论文高端的写作逻辑,如何组织文章——引入,arguement, issue,论证,逻辑分析,推倒,deduction,这些该如何组织。在看完the element of style 之后,一定要看这个。(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指导)

化学检验高级技师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来源:学术堂)

医学啥?你是发表职称的吧?

医学检验?是关于人的还是动物的?

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拼出一篇,再改改。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校园网免费下载。合适采纳

砷铅理化检验毕业论文

橡胶制品工业 PH值、SS、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锌等纺织印染工业 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挥发酚、硫化物、苯胺类、色度、六价铬等塑料 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硫化物、氰化物、铅、砷、汞、石油类、有机氯、苯类等化纤 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铜、锌、石油类等人造板、木材加工 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挥发酚等食品加工 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挥发酚、氨氮等造纸 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挥发酚、硫化物、铅、汞、木质素、色度等皮革及皮革加工 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硫化物、氯化物、总铬、六价铬、色度等

土壤环境监测的理化指标包括pH值、干物质和水分、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可交换酸度、有机质、有机碳、总磷、有效磷、氨氮、 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全氮、钾、钠、硫酸盐、硫化物、氟化物、 氯离子、氰化物21项。环境监测内容空气质量监测空气污染物大气中的物质--包括自然存在和人为-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有机体健康。随着新的化学品和工业过程的演变,大气中污染物的引入或增加,以及环境研究和法规的增加,增加了对空气质量监测的需求。土壤监测土壤监测包括收集和/或分析土及其相关质量, 组分和身体状况来确定或保证其适合使用。土壤面临许多威胁,包括压实, 污染, 有机材料失去,生物多样性 损失, 边坡稳定性问题,侵蚀, 盐渍化,和酸化。土壤监测有助于描述这些威胁和对土壤、周围环境、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的其他潜在风险。水质监测水质如果不明确和明确地界定监测的理由和监测将达到的目标,监测就没有多大用处。几乎所有的监控(也许除外)遥感)在某种程度上,正在研究中的环境具有侵入性,而广泛和计划不周全的监测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在荒野地区,或监测非常稀有的生物或那些不愿人类存在的生物。一些监视技术,如鳃网 鱼估计人口数量,可能是非常有害的,至少对当地居民是如此,同时也会降低公众对科学家进行监测的信任。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计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军团菌等。

理化指标:铅、砷、汞等重金属,甲醇、甲醛、黄曲霉毒素、耐寒、耐热、磷酸盐、pH、水分含量等。

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酶活性检测:纤维素酶、糖化酶、淀粉酶、蛋白酶、耐热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

安全性检测:杀菌剂、防腐剂、防霉剂和抗菌剂等。

化妆品功效:抗紫外线、保湿、美白等。

分析项目:成分分析、配方分析、对比分析、含量检测等。

检测标准:GB/T 21605 化工产品急性毒性试验等。

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等;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5033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用量标准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医学检验生化论文题目怎么定

要看你研究的方向是什么!我们才能给你个全面的回答!

你可以看下(临床医学进展)里面别人已经发表的论题参考下呗~记住~论题一定是要跟自己的论文是紧密结合的

法医学毕业论文写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的。当时也不太会弄,还是上届师姐给的雅文网,有高手帮忙简单多了法医临床鉴定细节问题的探讨病案在法医活体检验鉴定中的作用论法医鉴定的规范性接受法医鉴定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死刑复核中法医鉴定结论审查的特点与建议——基于634例统计分析我是法医四川大学法医学科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及其在法医个体识别中的应用谈法医对人身伤害案鉴定审查的看法法医在医疗纠纷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伦理学在法医实践中的应用初探虚拟解剖技术在解决法医尸检结论准确性和伦理学矛盾中的作用法医与侦查员的配合充分发挥法医门诊的职能作用PBL教学模式下法医毒物分析与法医毒理学阶段性合并实验教学探讨海峡两岸法医现状之比较再议法医在医疗纠纷技术鉴定中的定位、问题及建议法医案例信息库的构建与教研互动我国法医命案尸检现状及规范对策研究Mallory染色变法在法医病理切片中的应用发光细菌在法医毒物检测中的应用法医昆虫学死亡时间的推断与Daubert规则之思考第九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日本法医解剖法律制度及特点番禺区人民检察院2003-2011年法医文证审查工作分析第九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评述及其法医临床学应用价值基层法医学习方法浅谈我国法医鉴定体制的新发展法医文证审查案例分析要重视法医文证审查工作中山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对当前法医鉴定体制改革完善及执行新刑诉法第120条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最新医学检验生化论文选题参考1、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2、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3、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4、临床生化检验5、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干扰和影响6、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影响的探讨7、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8、临床生化检验9、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及分析后阶段的质量保证10、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精)11、临床生化检验12、医学生化检验手册13、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与实践14、临床生化检验参考方法及其主要分析原理15、分析前各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16、临床生物化学检验17、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18、医学检验系临床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初探19、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探讨20、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二、医学检验生化论文题目大全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与研究2、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3、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4、新时期临床生化及生化检验教学改革探讨5、临床生物化学及其检验教学改革初探6、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化课程的PBL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7、临床生化检验参考方法的主要作用8、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标本的采集9、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10、提高《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本科教学质量的探讨11、条形码技术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12、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的探讨13、临床生化检验的标本采集处理及质量控制14、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组合的应用15、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对策16、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初探17、生物化学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程——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配套教材18、生物化学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程19、生物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20、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三、热门医学检验生化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临床生化检验自动化的现状与展望2、临床生化检验参考方法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国内研究进展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自动化下实习生带教工作总结4、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相关问题5、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分析6、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对结果影响的研究探讨7、临床生化检验诊断手册8、反应曲线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9、临床生化检验技术10、《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规划教材的评价与建议1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体会12、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讨1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热点问题14、校准和溯源在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中的应用15、虚拟实验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16、临床生化检验应重视分析后质量保证17、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综合性实验课的教学体会18、医学检验本科生临床生化实验教学探讨19、临床生化检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20、临床生化检验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初探四、关于医学检验生化毕业论文题目1、临床检验生物化学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3、双语教学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中的应用体会4、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5、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实验指导6、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7、认知心理学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8、参加临床检验生化室间质评的几点体会9、综合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应用研究10、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11、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研究12、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13、浅谈如何提高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14、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15、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质量的保证16、探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中的质量保证17、临床医学检验生物化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18、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19、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20、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五、比较好写的医学检验生化论文题目1、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3、质量管理对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性4、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5、临床生物化学及其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6、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回顾与展望7、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8、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异常值及紧急值比率分析9、生化检验数学随临床生化检验自动化的实现进行改革的尝试10、宝山区一级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分折1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数据的有效使用12、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体会13、规范临床生化检验报告书写的几点意见14、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PBL教学探讨15、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对结果影响分析16、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的发展趋势17、药物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18、《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网络教学的设计思路19、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20、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研究(来源:学术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