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有关谢灵运山水诗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7 13:50:38

有关谢灵运山水诗论文的参考文献

谢灵运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鲍照的乐府诗,唱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对产生巨大影响的,则是谢灵运。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如《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此外,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钟嵘说谢诗 “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萧纲也说 “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一方面,与颜诗的“铺锦列绣”、“雕缋满眼”相比,谢诗显得“自然”;另一方面,当人们读厌了那些 “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而一接触到谢诗中那些山姿水态与典丽新声时,自然会感到鲜丽清新、自然可爱。关于谢诗的“自然”,唐释皎然在《诗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中说:谢诗的“自然”,既不同于李陵、苏武那种“天与真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的自然,也不同于曹植等人那种“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的自然,而是“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所谓“作用”,就是经营安排、琢磨锻炼。以此而能达于自然,这正是谢诗胜人之处,也是他开启新诗风的关键所在。王世贞说:谢灵运诗“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则非馀子所可及也”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诗风是古朴的;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如其《入彭蠡湖口》,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 “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细致入微、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其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浑成,深得后人激赏。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同一篇篇旅行日记,而又常常拖首一条玄言的尾巴。如其著名的《登池上楼》。[9] 但由于过分追求新奇,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多生撰,非注莫解其词,非疏莫通其义”之弊。清汪师韩《诗学纂闻·谢诗累句》曾指摘谢诗中“不成句法”、“拙劣强凑”、“了无生气”之处达五十馀条。虽不免过分,但有些的确是符合实际的。然而尽管如此,谢灵运的诗正如钟嵘所说:“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谢灵运的诗,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唐释皎然誉之为“诗中之日月”,“上蹑风骚,下超魏晋”,虽未免过誉,但谢灵运毕竟为山水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9]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审美情趣,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这一新的特征乃是伴随着山水诗的发展而出现的创新现象。这新的特征成为 “诗运转关”的关键因素,它深深地影响着南朝一代诗风,成为南朝诗风的主流。而且这种诗风对后来盛唐诗风的形成,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自谢灵运之后,山水诗在南朝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题材,并日渐兴盛。

一、题材和内容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以后的研究者也经常将它们放在一起研究,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是陶渊明开拓的新题材,主要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田园生活,质朴无华,给诗人极美的享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长期在农村生活,他与农民已很熟稔,在《归园田居》其二中说:“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见面不再寒暄,而是直接进入对桑麻稼穑关心的话题,这一方面是以具体问题代替寒暄语,一方面也是农民所具有的独特的情感。陶诗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实地写出躬耕之苦。《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此诗虽写劳作生活,主旨却并非写其苦,“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一幅极具审美意义的画卷。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气里濑》中的“孤客伤逝湍,途旅苦奔峭。石浅水潺?,日落山照耀。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写到孤客、山水,日落和荒林等意象,在此直叙其事,直描其物。《登池上楼》中写到登楼的所见所为:初春的阳光赶走了秋冬的续风,池畔春草丛生,园柳中鸣禽已变。等等。二、产生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玄言诗成分的过度膨胀使得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注疏。陶渊明的田园诗冲破了玄言诗谈玄说理、淡乎寡味的阴霾,成功的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为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自然之风,开拓了人们向自然回归的新境界,开创了我国田园诗的传统,被后人誉为“田园诗之祖”、“隐逸诗人之宗”。早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涉江》中对景物的描绘“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相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都是十分优美的山水画。但他们都只是诗歌舞台上的幕景,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直到汉末,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山水诗。山水诗的产生与魏晋之后隐逸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宋初文咏,体有变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可说是对六朝人为艺术思潮的形象、艺术的概括,而这种现象长生的契机,正是由于“山水方滋”,极与山水诗的兴起密切相关。所谓“情必极貌以写物”正是“辞必穷力而追新”的原因。三、诗歌艺术陶谢诗歌在艺术上有很大的差别。方东树评陶谢异质,认为“陶公不烦绳削,谢则全由绳削,一天事,一人功也”(《诗味詹言》)。一方面陶渊明善写意,他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形似,只是写出自己胸中的一片天。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统摄。他诗中的意象入新苗、月亮、炊烟、春燕、青松、秋菊等已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诗人个人主观情感和个性的体现,往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名句都体现了陶诗的特点。陶渊明写景是以“意”来驾驭景物的。他的风景是日常的、平凡的、不敬意出现的,他的意与这些平凡的生活、景物是一体的、无法分离的。而谢灵运则注重山资水态的描写。刘勰《文心雕龙》和钟荣《诗品》中评谢灵运诗歌的艺术追求为“极貌似以写物”和“尚巧似”。如《初去郡》:溯溪中水涉,登领始山行。野矿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此诗写秋夜月明的幽静,写涉水登山的行程,写诗人陶醉自然的情形历历在目。自然已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客体,被诗人赏玩、品味。这样的名句还有很多: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过白岸亭》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石门岩上宿》春晚绿野秀,眼高白云屯。《入彭蠡上宿》等等。另一方面,陶渊明的诗歌注重言外效果,发挥语言的启事性,充分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体会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当然也是作者体会到很多道理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他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但他却采用以不辩为辩来解决这种困难。陶渊明很少用华丽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而只是使用白描,朴朴素素,明明白白。如《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一类诗歌,全篇没有一个漂亮的字眼,没有一个华丽的辞藻,也不见哪一句有锤炼之功,只是觉得其中那份闲适的情趣、悠然的生活使读者神往。如果再加体味,就更觉滋味无穷。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评价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表面上质朴,实际上华美;表面上简单,实际上丰富。谢灵运的诗歌则是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努力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词汇,运用各种技巧去描摹或形容自己所写的景物,并从不同的角度再现大自然的美,显示出其高度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晚出西射堂》中写到“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宛如一幅比浓色艳的风景画。最后,与玄理的结合方式不同。袁行霈说过,“谢灵运的山水诗……常常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谢诗往往是山水和哲理生硬板滞的结合。如在《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既有“昏旦变气候, 山水含清晖”的佳句,末了又冒出“虑淡物自轻 ,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的干瘪说教。在谢灵运的审美活动中 ,山水自然景物给予他的,主要是哲理的思、玄理的证据, 而非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兴会。“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在陶渊明的诗作里,自然景观不再是玄理思辨的媒介,而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对象同诗人的主体情感高度和谐融洽。如“日人群动息, 归鸟趋林鸣。傲啸东轩下 ,聊复得此生。”( 《饮酒》其七) “试酌百情远 ,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战! 任真无所先。”( 《连雨独酌》) 在这些诗中 ,我们很难指出哪句是理语 ,哪句是景语或情语。如朱光潜所说, “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 ,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 ,情趣更丰富; 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 ,”自然景物是作为“作者的整个的人格”而出现在作品中的。总之,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山水诗,共同勾画了两个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平淡自然的风格。将自然艺术推向了极至。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则掀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我们写作古代文学论文时,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论文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一) 1. 汉魏六朝书信体 散文 研究 2. 汉初政论散文研究 3. 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考论 4. 汉武帝时期辞赋考论 5. 论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 6. 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7. 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8. 论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9.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 10.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和抒情技巧 11. 论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 12.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 13.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 14. 论魏晋隐逸之风与魏晋文学 15. 阮籍咏怀诗略论 16. 左思咏史诗略论 17. 试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18.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19.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二) 1.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2. 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鸟、酒和菊等意象 3. 谢灵运山水诗略论 4. 南朝宫体诗略论 5. 试论《世说新语》刻画人物 6. 唐前女性作家诗文创作论略 7. 略论《诗经》中的民俗描写 8. “风”“雅”“颂”研究综述 9. 孔子“删诗”说检讨 10. 《论语》文学性检讨 11. “女娲” 故事 流变探略 12. 中国洪水神话考论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三) 1、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试论《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 3、试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 4、《诗经》宴飨诗与礼乐 文化 精神研究 5、《诗经》意象论 6、《诗经》抒情手段论 7、论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 8、试论《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9、试论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0、论汉人评屈 11、论班固评屈 12、论刘勰评屈 13、两汉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4、魏晋南北朝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5、论《左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16、《左传》行人辞令研究 17、《左传》、《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8、论《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19、《庄子》寓言探略 20、汉楚歌略论 猜你喜欢: 1.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 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3.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4. 有关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5.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

谢灵运及其山水诗2004-12-24 13:39:34 目送归鸿@-0qPk /article/ 复制 评论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在谢灵运之前,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的一种点缀,山水只作为背景出现。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精致工整的语言刻画山水的秀美,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成为我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的山水诗,形式绮丽,声色并妙,在题材、内容、诗歌语言以及表现手法上别开生面,开拓了诗歌的新境界,对古典诗歌的发歌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谢灵运一生著作极丰,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有“宋临川内史《谢灵运集》十九卷”,但大多在宋代就散失了。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李献吉、黄勉之、沈道初等人先后将散见于《文选》、《乐府诗集》、《宋书》以及其它各类书中的谢灵运诗文辑出,编排成书,由焦竑刊刻行世。我们现在见到的收录谢诗较为完备的《谢康乐诗注》,就是黄节根据焦本《谢康乐集》中的诗歌部分加以重编注释的。从《谢康乐诗注》所辑录的七十多首谢诗来看,谢灵运的创作并没有局限于山水诗的范畴,还有乐府诗从及为数不多的田园诗和《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等等,但为谢灵运所擅长并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诗。一、身世遭遇与山水诗创作谢灵运是“淝水之战”名将谢玄的孙子,他生长在世族豪门、显贵大地主的家庭里,十八岁就承袭了“康乐公”的爵位。但魏晋时期,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尔虞我诈,彼此倾轧,斗争激烈。当时,以刘裕为代表的刘宋王朝统治者坚决地推行抑制门阀大族、提拨庶族地主作为辅佐、加强集权统治的政策,对王、谢等大贵族集团施以压力,企图摧毁他们顽强的势力。谢灵运便在刘裕这种削弱士族势力,实行皇帝专制的政策下被降爵为候。处身于这样的形势中,谢灵运为了维护自己贵族集团的地位和利益,经常与统治者处于一种复杂而剧烈的斗争中。他一直对刘宋集团采取不合作和反抗的态度。刘义隆即位后,深知谢灵运倔强不驯,更有意严加裁制。谢灵运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只求隐退。永初三年(422),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任职仅一年便托病回故乡始宁隐居。元嘉三年(426),谢灵运被召至京为秘书监,常常称病不朝,结果仍是请假回籍。这是刘宋王朝不能容忍的。刘义隆认为谢灵运脱离控制,很不放心,就唆使地方官告他造反,迫使谢灵运到京表白,乘机要他做临川内史,事事加以掣肘。谢灵运自然是不愿受这种约束的,刘义隆于是派人带兵逮捕他。这样,谢灵运不得不兴兵反抗,结果是兵败被杀。一代大诗人就这样在刘宋王朝与世族的斗争中了却了一生。朝廷失宠,宫廷之争失败后,谢灵运身在朝廷,心却在山水之中。他一方面隐逸泉林、纵情山水,在山水林野中去探寻、追求独立于黑暗现实之外的人生理想,一方面又还苦恋着昔日的荣华,对过去的特权难以忘怀。处于这样一种两难境地,谢灵运常常开山伐木,登山观水。因为只有这样,只有远行郊野荒林之中,才能忘却世道的艰难痛苦;只有在无限纯净的山水中,才能寻找到精神的自由与解脱。因此,谢灵运追求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但由于他没有最终跳出功名利禄的怪圈,短暂的惬意之后,他又感到迷茫,故而屡屡向山水诉说自己的失意与孤寂,倾吐自己的不幸与愤懑:“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运往无淹物,年逝觉易催。”(《岁暮》)“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嵋中川。”(《登江中孤屿》)“隐逸”和“仕途”这两种思想经常在谢灵运的心灵深处搏斗;逃避现实而又不能逃避现实的矛盾纠缠着他。遭受统治者的猜忌、排斥和打击,他被放逐到穷乡僻壤,只好遨游山水,怡情风月,但又不能真的忘情于权势;陷入庄园和林泉之中,却又不甘寂寞;逃避到自然美景和老庄哲理之中,但始终无法摆脱心中的烦恼,无法避免政治上的迫害,做个与世无争的真正隐士。他把这种对现实的苦闷、个人的苦闷和忧伤都写进诗文中,因此,在谢灵运的作品中,存在着主客观之间的深刻矛盾:黑暗残酷的现实生活与诗人主观愿望的强烈冲突以及自然美与人间离乱、悲苦的鲜明对照。正如白居易在《读谢灵运诗》中说:“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谢灵运的山水诗是自己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内心积闷的发泄,是刘宋朝时期那个特殊政治形势中种种矛盾和斗争和反映。二、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宋书·谢灵运传》说:“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灵运素所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期,民间所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然。”“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谢灵运一面欣赏山水美景,一面吟咏成诗。他对蕴存于山水云林中的自然美观察十分细致,一草一木经过他的艺术渲染就形成了优美的意境;他常常把自己对自然的一往情深和被山水神秀触发的哲思,都溶化在景物描写之中,从而使其山水诗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富有鲜明个性。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密林含余清,远山隐半规”(《游南亭》)、“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石门新营所住》)……这些诗句所营造的意境,或幽秀清空,或高华豪岩,全都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因此,谢灵运的艺术风格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鲍照称谢灵运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汤惠休也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钟嵘《诗品》)。谢灵运在不少的篇中,主动地刻画了自然界的优美景色,给人以清新之感。如《初去郡》中:“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等句,把诗人在秋高气爽的夜晚,涉水登山,挹飞泉,搴落英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又如:“援萝聆青崖,春心自相属”(《过白岸亭》)写春;“晚霞枫叶丹,夕熏岚气阴”(《晚出西射堂》)写秋;“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写冬等等,诗人从不同角度揭示大自然的美,形象鲜明突出,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写诗人乘船在江中游览,所见的天明朗、湛蓝,几朵白云飘在天上,阳光明媚;所见之水,清澈透底,水中倒映着云和日,天朗水清。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并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但细细品味,这江水一色的美景却是令人陶醉和神往。谢灵运山水诗明丽清新的艺术风格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自然的诗风却是通过精雕细刻得来的。钟嵘在《诗品》中说谢诗“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 谢诗的艺术风格也此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缺点:雕琢过多、形容过多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繁冗堆砌、语言晦涩。三、谢灵运山水诗的表现手法东晋以前的诗,没有把山水作为主要的题材,因而写景技巧极不发达。到了谢灵运手里,才自觉地革新和提高了诗的写作技巧。谢灵运以山水入诗,特别注意声色的描绘,追求图画音乐式的美。沈德潜说:“至于宋,体制渐变,声色大开”(《古诗源·例言》),这种“声色大开”的诗风,正是谢灵运刻意追求的结果。如“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等诗句,注重色彩的描绘,笔触鲜明,逼真地再现了美妙的山光水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是诗里图画;又如“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石门岩上宿》)一联,又完全诉诸听觉,巧妙地再现了大自然中的天簌,是诗里的音乐。谢灵运在创作中非常重视对形式格局的精心推敲,他惯用“叙事----写景----说理”的结构,写出了一些写景抒情浑然一体的优秀诗篇,很得人们的赞赏,《登江中孤屿》一诗便是如此。全诗开头两联叙事,说明出游的打算;中间两联描写江中孤屿的景色;末尾三联发表人生感想并说明延年益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首诗结构绵密,前后呼应,层次井然,开合有致,丝毫没有生拼硬凑的痕迹。这些也正是谢灵运运用三段式结构成功诗篇的共同特色。但在谢灵运许多山水诗中,都存在着这样的结构,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程式,造成了谢诗整体风格的单一,显得呆板、枯燥、缺乏变化,令人不喜多读。并且,三段式的末尾往往是“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登江中孤屿》)这一类的消极出世思想,使山水诗拖上了一条玄言的尾巴。因此,他的诗普遍存在有句无篇的特点,名句迭出,而象《登池上楼》、《石譬精舍还湖中作》、《石门岩上宿》、《岁暮》这类情、景、理结合得较好的通篇风格浑融完整的诗作却不多。四、谢灵运山水诗与玄言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庄老”和“山水”都是晋宋时期诗歌主要的思想内容。“庄老”是魏晋以来流行的一种思想,“山水”是刘宋时新生的一种欣欣向荣的力量。在山水诗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老庄”思想的发展的玄学思想被逐步地排斥到诗外。但“庄老告退”并不意味着诗里的“庄老”成分已经完全被肃清、刘宋初期的诗歌里已丝毫没有玄学思想的存在,而是说“庄老”已经开始退出诗坛。山水诗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诗人们思想斗争的过程,是“山水”战胜“庄老”而在诗里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由此可见,在山水诗兴起的初期,玄言诗并没有中断,而是以玄理的形式残存在诗中。谢灵运诗歌的思想内容正是如此。在他的诗里,“山水”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诗歌风格明丽清新,形象鲜明,名句迭出,但也还保留着一小部分玄言的糟粕。“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游赤石进帆海》)、“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富春渚》)这一类专讲玄理的句子,在谢灵运的诗里随处可见;还有一些不是以完整句子表达的玄意,也渗透在他众多的诗篇里,浮现在字里行间。在谢灵运和山水诗中,也有玄言洗净之作。如《夜发石关亭》: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全诗仅六句,却溶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叙述了长途行役的经历,旅途的艰辛,描绘了凌晨旷野残月高悬、清露莹莹的独特景色,又写出了自己孤寂凄清的心境与几许羁旅愁怀。但这样的篇目在谢灵运的诗中却为数不多。因为他的山水诗虽表现了自己对美不胜收的山水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和忘情流连,但他对自然的感受受着时代的规定与限制:晋宋时期,山水往往不是或不完全是作为审美的对象,而是用来表现“道”的载体。人们欣赏山水泉林,不是同它们作情感的交流,把他们化为情思的载体,而是以哲学家的观念审视大自然,把宏观它们作为理念的外化。谢灵运的山水诗虽然在这一点上的所突破,但他在游观山水自然时表现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仍然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他的山水诗中出现玄言的成份也就顺理成章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中虽有一些玄言成份,但决不是玄言诗。玄言诗的特点在于巧陈要妙,象寓语式的谈玄论道,所以是“淡乎寡味”;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则是通过诗里的山水,将虚寂的理融入生意盎然的景中,用诉诸人们感官的景物去启示人们的悟道,表现出“超以象化”的理,具有一种玄趣。因此,谢诗中山水与玄言的杂揉主要是受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影响。作为士族代表人物的谢灵运受时代的限制本身就具有玄学思想,因而谢诗中的玄理也是谢灵运思想感情的一部分,而不纯粹是受玄言诗风的影响。谢灵运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力图使玄言与山水沟通起来,以山水的形象阐发玄理,寓玄理于景物之中。这种山水背后的老庄玄思,越往后发展就越被一种更为真挚的情感或心境所替代,在唐宋以后便形成了一种情景相生、相融的统一体。谢灵运对大自然审美价值的发现,使山川绚丽的风光为人们所瞩目,自然山水在题材上开始被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山水诗自此蓬勃兴起了。所以说,谢灵运是扭转玄言诗开创山水诗的第一人。自他之后,有南朝齐的谢朓、何逊,唐朝的孟浩然、王维等许多山水诗人的出现,他们以优美的山水诗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内容,促进了诗歌的繁荣发展。刘宋时代的诗坛上,山水诗盛极一时。谢灵运的山水诗为他引来了赞誉与推崇,开一代风尚,影响所及,竞相模仿学习。“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偏,远近钦慕,名动京师。”(《宋书·谢灵运列传》)对于后世来说,谢灵运也是一代宗师,特别是唐宋的一些著名文人极度推重谢灵运及其创作成就。李白在他的作品中一再提到谢灵运,对谢灵运游览山水、创作山水诗篇表达了热烈的向往与倾倒:“谢公入彭蠡,因此游松门”(《过彭蠡湖》)、“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称赞谢灵运说:“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陆游也说:“陶谢文章造化奇,篇成能使鬼神愁”(《读陶诗》)……除李白、杜甫、陆游外,从南朝齐梁时的谢朓、何逊、阴铿、庚信,到唐代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著名诗人的创作里,我们也都可以寻觅到谢灵运山水诗的影响来。综上所析,我们认为,时代、阶级的局限,现实生活和斗争,以及诗人自己思想和性格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决定了谢灵运创作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但谢灵运的山水诗绝不象某些评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政治失意时的游山玩水,只是在声色犬马之外寻求感官上的满足,并借此掩饰自己对权位的热衷……很难见出内心的思想感情。”(游国恩《中国文学史》)。总的说来,谢灵运的山水诗是妍媸并存,但瑕不掩瑜,成就是主要的。五、作品讲析《登池上楼》谢灵运官场失意后,纵情于山水,寄志于林泉,但他并未因山水的秀丽而忘却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苦闷。此诗便是诗人内心寂寞悲伤的集中休现,是一首官场失意郁郁不得志的即景抒情诗。“池上楼”,在永嘉郡(今浙江温州)。谢灵运永初三年(422)出任永嘉太守,在位一年,称病去职,此诗当作于第二年,即景平元年(423)初春。诗中写作者官场失意的满腹牢骚以及久病后见到满目春色的新鲜感受,最后表达了隐居的愿望。潜虬媚幽姿,飞鸣响远音:诗开篇便突如其来地描绘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理想蓝图:深深潜藏在水中的虬龙无拘无束地四处漫游,自我欣赏着优美的身姿;高飞的鸿雁直冲云霄,远远传来它兴奋愉快地鸣叫的声音。“媚幽姿”,以深潜的姿态自媚,形容虬龙潜游时逗弄姿态,自我欣赏。“响远音”,发出嘹亮悠远的鸣叫声。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一种何等自由的生活情景啊,这其中饱含着待人无限的向往与渴求。虽然,诗人用的是相当于兴的手法,以潜虬和飞鸿引入抒情性的叙述,但这与传统的因物起兴又略有不同。传统的做法,因以起兴的物,与诗中表现的内容或主旨,往往关系不明显,如“关关雎鸠”、“孔雀东南飞”等,很难说起兴之句与后文所表现的内容有什么必然联系。本诗则不同,虬和鸿都带有象征和对比的意义。虬的潜藏、鸿的高飞,象征着退隐与建功立业。如此看来,诗人在这里是提出了一个处世准则:“飞鸿”喻出世、做官,“响远音”指大干一番事业;“潜虬”喻隐居,“媚幽姿”指坚持德操、孤高自赏。虬龙潜藏时自赏幽姿,孤鸿高飞时声彻四方,无论进或退,都是那样自适,那样得所。这正与谢灵运当时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在现实中无法遵守这一准则。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薄”,迫近。“云浮”指高飞的鸿鸟。“薄霄”句是说:我要象鸿雁那样飞近云霄,又自愧不如。指自己不能飞黄腾达。“栖川”句说:我若象潜虬那样栖于水底,又自惭于不能。喻自己也做不到真正的退隐潜居。“渊沉”指潜沉深渊的虬龙。“沈”同“沉”。以上四句说:潜虬栖息深渊,飞鸿上于云霄,一高一下,都能各得其所;自己进有“薄霄”之志,退有“栖川”之想,但都不得实现,故对潜虬、飞鸿有愧色。他既不象高飞云间的鸿雁那样,远远抛弃灾祸与痛苦;也不能象潜藏水中的虬龙,能够自由漫游,忘却忧患和烦恼,因而只能留下万分的愧疚和不尽的遗憾,理想与现实相矛盾所引起的苦痛也就深深地埋藏在了诗人的内心之中。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进一步点明上两句的句意。“进德”与前句“薄霄”意同,仕进立德,指仕途上的进取;“退耕”,退隐耕作,与前句“栖川”意同。意思是:要在仕途上做一番事业,愧于才智笨拙;要退隐躬耕,又非力所能任。这是进一步说明了有愧于虬鸿的原因。这两句诗,把诗人内心的矛盾痛苦向前推进了一步,从而使一种“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走投无路、无可奈何的感情跃然纸上。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徇”,追求。“禄”,禄位官爵。反,同“返”,“穷”,尽头。“穷海”,海的尽头,指永嘉。“疴”,病。卧疴,卧病。“空林”,秋冬林木,因树叶落尽,故称空林。诗人在走投无路之际,只得供职于边远的海滨,到永嘉来做官。而无边无垠的苦恼和忧愁又不断追随和煎熬着他,于是他便抵挡不住隆冬的严寒,终于病倒了。他卧病在床,目睹着冬季干枯的树枝凄凉地颤抖在萧瑟的原野里,不由得悲凉异常。按:本诗中,诗人虽然将“飞鸿”、“薄霄”、“进德”、与“潜虬”、“栖川”、“退耕”对举,表面上看来,似乎两者并重,实则不然。“进德智所拙”并非由衷之言。谢灵运自恃其才,曾自比为春秋战国时的名将却克和李牧,只惜身不逢时,有才无处可施;又自比为和氏壁、魏王瓠,宝器无人识,大而无用。因此,“潜虬”、“栖川”不过只是“飞鸿”、“薄霄”的陪衬而已。他所自伤自愧的,是不能象高飞的大雁传扬鸣声,而不是潜藏的虬龙自赏风姿。前者需要时代和政治背景,不是自己主观努力就能实现的,而后者只要自己下决心便可办到。谢灵运在永嘉太守任上一年便挂冠而去,回到祖上传留下来的始宁墅去了。象谢灵运这样拥有大量土地的庄园主,实际上并不用担心什么“退耕不力不任”的,在他那座有山有水的庄园里物资生活他什么也不缺(从其《山居赋》可知)。当然,要下归隐的决心,对谢灵运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进与退、仕与隐的矛盾,写出了诗人郁郁的心情。追求“飞鸿”、“薄霄”而不可得,归隐决心又下不了,却被发落到穷僻海隅的永嘉郡来,十分痛苦。“徇禄反穷海”说明他当时到永嘉这僻远的海隅出任太守的复杂心境。“卧疴”句则叙述他一冬都在病榻上渡过,从而转入下文的临窗远眺的描写。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衾枕”卧病在床。“昧”,暗。“昧节候”,不知道季节的变化,分不清季节。“褰开”,揭开帷幔,打开窗户。“暂窥临”,暂且登楼眺望外景。这二句说,卧病床上,感觉不到季节气候的变化,揭开帷帘暂且登楼临视。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倾耳”,侧耳倾听。“聆”,听。“波澜”指水声。“岖嵚”,山高峻的样子,指山色。前句写所闻、后句写所见,都是远景。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初景”,初春的日光。“革”改变、消除。“绪风”,秋冬的余风,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阳”,新春。“故阴”,残冬。这两句描写冬去春来的季节变换,是说冬去春回。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一联历来为诗论家们交口称赞。“变鸣禽”,树上叫的鸟儿变换了种类。池塘边已无声无息地钻出了满地的绿色小草,园内随风摇曳的柳枝上,有各种鸟儿在欢快宛转的啼叫。这联诗,初看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惊人之笔,可是读起来却感觉很美。楼外池塘边春草繁生,小园垂柳丛中禽鸟鸣声已变换,诗人在病榻上突然感到,原来外面已是一派春意了,这初春的风光是多么美好。宋人吴可在《学诗诗》中称此二句“惊天动地”,金人元好问《论诗绝句》说:“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据说谢灵运本人曾说:“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见钟嵘《诗品》引谢氏家录),这种说法的可靠性当然要大打折扣,但从中可以看出,谢灵运本人对这联诗也是很得意的。钟嵘《诗品》中说:“谢诗如芙蓉出水”或云“谢公诗如初发芙蓉”(《南史》)。所谓“芙蓉出水”、“初发芙蓉”,也就是清新自然的意思。这一联诗,佳妙之处也正在于它的不加雕饰,不用任何典故,自然而成。正如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说的:“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猝然,就是忽然间的意思。久病之后,猝然看到春天美好的景色,感到季节的变化,本来无所用心,而一经感触到新鲜的景物,便觉得格外清新。于是,诗人就不加雕饰地把这种视听感受传达给读者,以至后人读起来仍然有常新之感。“池塘”句上承“举目”所见,“园柳”句上承“倾耳”所闻,写的都是近景。在远景、近景中,诗人以“初景”、“新阳”两句隔开,使画面的变化略作停顿,又交代了冬去春来的时令更替。音响与画面,近景与远景,错综变化,写得有声有色。诗人病卧时,冬天已渐渐消退,春天已悄悄降临人间,他却一无所知。一天,他久病初起,拉开了长期关闭的帷帘,突然,一幅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色立即跳入诗人的眼帘。他惊愕了,内心充满了兴奋和喜悦。他贪婪地呼息着春天的气息,聚精会神地聆听远海的涛声,举目远眺着高峻的山势。一切都变了,初春的阳光清除了寒风的余威,春天真正地来到了,池塘草长,群鸟欢鸣。诗人这几句对初春景象的描绘,由于出自他久病初起的真切感受,因而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形象鲜明,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后两句更是千古绝唱。这一部分是全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豳歌”,《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春天的日子渐渐晚了,白蒿多得采不完。采蒿的女子心中悲伤,怕贵族子弟把她抢走。)“豳”,古国名。在今陕西内。这句说:“采蘩祁祁”这样的歌声叫我听了悲伤。“祁祁”,众多貌。“楚吟”,《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在外游历啊,他没有归来。春草已经长出了啊,多么的繁盛”)。这句说:“《楚辞》里‘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也使我联系到自己的身世,倍感伤怀。”《楚辞》中即是春草繁生之景触发了归思之情。诗人久病初起,目睹初春的勃勃生机,内心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喜悦,但很快又被哀怨所替代。因为他目睹春天景色,想起“采蘩祁祁”和“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不由倍感离家飘零、不得而归的凄苦和哀伤。春草鸣禽,不过是自然景物。诗人写外界的景物,毕竟不过是为抒发内心之情的手段。“祁祁”二句,就成为最末几句抒发内心感受的过渡。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索居”,独居。“离群”,离开朋友和众人。“易永久”,容易感到时间的长久。“难处心”,难以安心。这二句说离开朋友,独自闲居,容易觉得岁月长久,很难安心做到。这进一步突出、深化了诗人的内心的怆痛。孤居独处,日子过得如此之慢,如此之长,他又怎能忍受得了这孤独寂寞的漫长时光呢?写离群之感,加浓了怀人思归之情。然而诗人在痛苦寂寞之极,却不禁想到了遁世隐居的古人,于是便强作欢欣地写道。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持操”,坚持节操。“岂独古”,岂只是古人才能做到。“无闷”,没有烦闷。此是从《易经》“遁世无闷”中化出来,意思是只有贤人能做到隐遁避世而心无烦闷。“征”,验证、证明。这二句是说:离群独居尚能保持节操,不感烦闷,这样的事不仅古人能够做到,今人也能做到,在我身上便可得到验证。谢灵运早在在其《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一诗中就曾说过:“将穷山海迹,永绝赏心晤”。可见他原本就是把任永嘉太守看成是遁世归隐之举,因而这里便很自然地说出了“无闷征在今”的话,从而验证自己那“遁世无闷”的设想已经实现了。虽然“飞鸿”、“薄霄”是谢灵运的宏大理想,但诗人毕竟也表现出了隐居避世的愿望。并且,这首诗写后不久,诗人也真的退隐始宁墅。那么,谢灵运的这种思想又该如何解释呢?和谢灵运时代相近的陶渊明在诗文中反复歌颂田园生活的闲适,感情自然朴实,所以我们说陶渊明的作品的确表达了他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思想。而谢灵运的归隐避世是官场失意的产物。谢灵运的族曾祖谢安,也曾隐居会稽,后被朝廷征召,官至司徒,以至有“东山再起”的佳话。谢灵运的归隐的打算,又何尝没有一点“东山再起”的愿望?所以,本诗写所的“潜虬”、“栖川”,希望归隐、自赏风姿以免除烦恼,一方面是官场失意的写照,另一方面又如刘勰《文心雕龙》中所说是“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有点言不由衷了。思想内容:本诗写诗人由“徇禄”出任永嘉太守,到病起临窗远眺,耳闻目睹江南早春景色,有感于此,引起了归思。见景生情,层层逼进,从而完成了全诗的意旨。谢灵运的出任永嘉太守实际上是刘宋政权抑制打击世家大族政治影响和势力的表现。对本诗中所流露出的那种低沉情绪,那种进退维谷的忧郁,那种无可奈何的归思等,如果放在晋宋易代这种政治背景下来考察,就比较好理解了。艺术成就:1.本诗的成功,最主要的是写景自然清丽,并借景抒情来表达诗人的怀归之心。“倾耳聆波澜”六句,写群山高耸,江涛阵阵,阳光和熙,春风吹拂,春草繁盛,群鸟欢鸣,色彩和谐,声音清脆,一切都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清新而自然,我们仿佛可以从中感爱到春天新鲜的气息。这些诗句,起了承转的作用。诗人失意来到永嘉,之后又久病不起,偶然窥临,见此春景,便触动归隐避世的情思。2.多用偶句,篇章比较完整也是本诗的一个特色。全诗二十二句,形式上都是用整齐的俳偶句。使用偶句,可以起对比、衬托的作用,如首四句的“飞鸿”、“薄霄”与“潜虬”、“栖川”,第五、六句的“进德”与“退耕”,形象较鲜明地写出诗人进退维谷的复杂心情。章法方面,全诗

研究谢灵运诗歌的书籍以及论文

一、题材和内容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以后的研究者也经常将它们放在一起研究,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是陶渊明开拓的新题材,主要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田园生活,质朴无华,给诗人极美的享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长期在农村生活,他与农民已很熟稔,在《归园田居》其二中说:“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见面不再寒暄,而是直接进入对桑麻稼穑关心的话题,这一方面是以具体问题代替寒暄语,一方面也是农民所具有的独特的情感。陶诗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实地写出躬耕之苦。《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此诗虽写劳作生活,主旨却并非写其苦,“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一幅极具审美意义的画卷。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气里濑》中的“孤客伤逝湍,途旅苦奔峭。石浅水潺?,日落山照耀。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写到孤客、山水,日落和荒林等意象,在此直叙其事,直描其物。《登池上楼》中写到登楼的所见所为:初春的阳光赶走了秋冬的续风,池畔春草丛生,园柳中鸣禽已变。等等。二、产生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玄言诗成分的过度膨胀使得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注疏。陶渊明的田园诗冲破了玄言诗谈玄说理、淡乎寡味的阴霾,成功的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为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自然之风,开拓了人们向自然回归的新境界,开创了我国田园诗的传统,被后人誉为“田园诗之祖”、“隐逸诗人之宗”。早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涉江》中对景物的描绘“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相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都是十分优美的山水画。但他们都只是诗歌舞台上的幕景,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直到汉末,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山水诗。山水诗的产生与魏晋之后隐逸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宋初文咏,体有变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可说是对六朝人为艺术思潮的形象、艺术的概括,而这种现象长生的契机,正是由于“山水方滋”,极与山水诗的兴起密切相关。所谓“情必极貌以写物”正是“辞必穷力而追新”的原因。三、诗歌艺术陶谢诗歌在艺术上有很大的差别。方东树评陶谢异质,认为“陶公不烦绳削,谢则全由绳削,一天事,一人功也”(《诗味詹言》)。一方面陶渊明善写意,他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形似,只是写出自己胸中的一片天。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统摄。他诗中的意象入新苗、月亮、炊烟、春燕、青松、秋菊等已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诗人个人主观情感和个性的体现,往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名句都体现了陶诗的特点。陶渊明写景是以“意”来驾驭景物的。他的风景是日常的、平凡的、不敬意出现的,他的意与这些平凡的生活、景物是一体的、无法分离的。而谢灵运则注重山资水态的描写。刘勰《文心雕龙》和钟荣《诗品》中评谢灵运诗歌的艺术追求为“极貌似以写物”和“尚巧似”。如《初去郡》:溯溪中水涉,登领始山行。野矿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此诗写秋夜月明的幽静,写涉水登山的行程,写诗人陶醉自然的情形历历在目。自然已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客体,被诗人赏玩、品味。这样的名句还有很多: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过白岸亭》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石门岩上宿》春晚绿野秀,眼高白云屯。《入彭蠡上宿》等等。另一方面,陶渊明的诗歌注重言外效果,发挥语言的启事性,充分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体会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当然也是作者体会到很多道理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他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但他却采用以不辩为辩来解决这种困难。陶渊明很少用华丽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而只是使用白描,朴朴素素,明明白白。如《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一类诗歌,全篇没有一个漂亮的字眼,没有一个华丽的辞藻,也不见哪一句有锤炼之功,只是觉得其中那份闲适的情趣、悠然的生活使读者神往。如果再加体味,就更觉滋味无穷。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评价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表面上质朴,实际上华美;表面上简单,实际上丰富。谢灵运的诗歌则是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努力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词汇,运用各种技巧去描摹或形容自己所写的景物,并从不同的角度再现大自然的美,显示出其高度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晚出西射堂》中写到“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宛如一幅比浓色艳的风景画。最后,与玄理的结合方式不同。袁行霈说过,“谢灵运的山水诗……常常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谢诗往往是山水和哲理生硬板滞的结合。如在《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既有“昏旦变气候, 山水含清晖”的佳句,末了又冒出“虑淡物自轻 ,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的干瘪说教。在谢灵运的审美活动中 ,山水自然景物给予他的,主要是哲理的思、玄理的证据, 而非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兴会。“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在陶渊明的诗作里,自然景观不再是玄理思辨的媒介,而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对象同诗人的主体情感高度和谐融洽。如“日人群动息, 归鸟趋林鸣。傲啸东轩下 ,聊复得此生。”( 《饮酒》其七) “试酌百情远 ,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战! 任真无所先。”( 《连雨独酌》) 在这些诗中 ,我们很难指出哪句是理语 ,哪句是景语或情语。如朱光潜所说, “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 ,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 ,情趣更丰富; 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 ,”自然景物是作为“作者的整个的人格”而出现在作品中的。总之,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山水诗,共同勾画了两个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平淡自然的风格。将自然艺术推向了极至。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则掀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既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大旅行家。既有天才的灵气,也有天才的狂傲,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那句“天下才共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与笨水诗组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如果是对诗词的名词解释,只能是注释如果你引用了另外作者对诗词的解释或者心得体会,算是参考文献。但要有文献的名称,出版社或者卷、期等信息。

引用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引用的是诗句,一般应当注明。“间接引用”是引用原诗句的意思,则可注明或不注明。但重要的论文,通常也以注明为好。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论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二是弄清论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最近在写论文,调了几篇word的格式,感觉可以发个干货系列~以 word2010 为例。今天就先讲讲关于参考文献的那些事: 很多同学可能会不明白页下注与尾注是什么意思。 这里是 页下注 ,就是每页的下方 而尾注呢,就是插入尾注的尾注, 它就是在全文的最后。 一般在参考文献之后还会有致谢等,所以如果要用这个功能的话,要把尾注插好之后,再写致谢等内容。 这个很简单。 点击这个 然后会出现这个界面:点一下编号,把 连续 改成 每页重新编号 即可。 有些学校论文会要求不要页下注,要尾注 不要页下注就意味着 不能用 插入脚注。 然后呢,就有两种方法,一种相对比较简单,就是把数字上标,但是参考文献需要手动排序。还有一种相对复杂,就是插入尾注,但是参考文献会自动排序。 先让大家明白 上标 插入脚注  插入尾注 有什么区别。 上标 是这样的: 插入脚注是这样的: 插入尾注是这样的: 如果要求最终的参考文献是这样的,那只能用上标的方法。 上标是这样完成的,选中你要上标的[1],然后点这个, 出现这个界面 在上标处打勾即可。 这是比较简单的。难一点的话,是用尾注。 用尾注会出现一条横线。怎么才能把这条横线去掉呢?找到选项。进入到自定义功能区: 新建选项卡之后,再新建组 然后把这里改成 所有命令 找到 查看尾注分隔符 加好之后,回到界面,就会出现 然后点 查看尾注分隔符 ,就会出现这个,把那条细一点的黑线删除,尾注的黑线就不在了。(粗一点的黑线不用管它~)把尾注的黑线删除之后,它就会出现一个无法删除的空白。 然后还是点查看尾注分隔符,在空白处右击,点开字体,然后把字号换成最小的1,然后确定。 然后空白就没有了。如图所示: 那么,先选中这个参考文献, 右击,选择段落把中文格式里的这个打勾即可。然后就好了OK!暂时也想不到其他关于参考文献的补充了~

与李山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李白的诗酒文化,是他人生体验的最好记录。他一生用酒当墨,用心作笔,写下了许多令人心惊和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字,在诗坛上成为一件又一件亮丽的瑰宝。李白一生关心国事,但为国立功的理想和不满黑暗现实的秉性,又构成了他特有的“诗酒”人生。

李白嗜酒,人称“醉圣”“酒仙”史书上记载他“每醉为文章,为少差错,与醉之人相谈议事,皆不出其所见.”客居任城时,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张叔明、裴政、陶沔在徂徕山,日日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虚”。

杜甫《饮中八仙歌》赞之:“李白斗酒诗百篇”又有人称其诗:“《乐府》之外,……,言酒者固多。”保留下来的1500多首诗中,写到饮酒的达700多首,其他的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的酒味。其中的《独酌》、《将进酒》、《襄阳歌》等流传甚广。

扩展资料:

酒文化其他名人

1、杜康。

《尚书 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唐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云:“杜康造酒。”杜康因为造酒,还曾被当作酒的代名词。有历史上跑得最快的人曹操(“说曹操,曹操到”)的诗句为证:“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河南陕西一带还有以“杜康”命名的酒。

2、纣王。

作为商朝的末代皇帝,他是臭名昭著的人物。他发明了利用酒进行宫廷娱乐的方法:“……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场面之壮观,可以跟罗马帝国凯撒大帝相媲美。

3、孔子。

孔子虽然贵为圣人,被称作万世师表,而实际上,他也有不少凡夫俗子的小嗜好,比如饮酒。孔子是主张饮酒的。《论语》中“酒”字一共出现过五次,其中四次出自孔子之口,可以证明他老先生平时是喜欢饮酒的。

写有关古诗词的论文引用古诗词不用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指的是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小册子以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会议录、政府出版物等。

国家标准《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3469-83)根据实用标准,将文献分成26个类型,即:专著、报纸、期刊、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技术标准、专利文献、产品样本、中译本、手稿、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图表、古籍、乐谱、缩微胶卷、缩微平片、录音带、唱片、录相带、电影片、幻灯片、其他(盲文等)。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类型的字母标注如下:

1、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信息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论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二是弄清论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小雅·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 设此旐(zhào)矣,建彼旄(máo)矣。 彼旟(yǔ)旐(zhào)斯,胡不旆(pèi)旆? 忧心悄悄,仆夫况瘁(cuì)。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出车彭彭,旂(qí)旐(zhào)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shuò)方。 赫赫南仲,玁(xiǎn)狁(yǔn)于襄(rǎng)。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 今我来思,雨(yù)雪载途。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 岂不怀归?畏此。 喓(yāo)喓草虫,趯(tì)趯阜(fù)螽(zhōng)。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赫赫南仲,薄(bó)伐西戎。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jiē)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讲解如下: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我”指车驾的主人,也就是战役的参加者。“牧”指城郊以外的地方。西周实行分封制,在诸侯采地的中心往往有城邑,或者是国都所在,或者是宗庙所在。其中居住着被分封的贵族及其人民。城邑之外有一片郊区,用以养马,也就是诗中所提到的“牧”。平时用来养马,战时由此出发拱卫王室。荀子《大略》中记载:“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周天子发出命令召唤“我”前去参战,于是“我”便召唤士卒们开始配备战车上的各种设备,比如弓箭,旗帜,戈等等。“载”在这里不再是一个结构词,而是一个动词。 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王朝现在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情势非常危急。“维”是结构词,“棘”通“急”,《采薇》篇中有“猃狁孔棘”。诗一开篇就写了战事的紧急,而从“仆夫”我们可以判断,诗中的“我”地位不低。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牧”与“郊”是同一个地方,相比于之前的“载”,此处对车上装备的叙述更加具体。“旐”是军旅狩猎或打仗时用来召集属下以及士卒的,旗幅比较狭长,按照传统的说法上面还绘有龟蛇图案。“建”指“树立”,“旄”是指挥士卒作战是所用的五彩羽毛做的旗帜。总而言之,这是一辆用以指挥的战车。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旟”是上面画有鹰隼等凶猛鸟类的旗帜,与“旐”“旄”有着相同的作用。“旆旆”指“旗帜飘扬的样子”。因为战事未定,前景未知,所以参与作战的士卒们都是忧心忡忡的。前两章描写的是战前的准备,接下来描写的是战争的场景。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那么是谁主导了这场战争呢?诗中出现了主帅的名字——南仲。此人是周宣王时期的大臣,他的名字是出现在青铜器铭文里的,而非传世文献中。这两件青铜器一个是驹父盨盖,另一个是无叀鼎。驹父是人名,盨是用来盛食物的礼器,由簋的形制发展而来。驹父盨是西周中晚期的器物,在它的盖子上的铭文中出现了南仲。 无叀鼎是西周晚期器物,原藏镇江焦山定慧寺,后毁于日军战火。根据郭沫若先生所释的铭文我们可以看到:“司徒南仲右无叀内(入)门,立中廷。”南仲是周王的司徒,相当于宰相,古代文臣武将划分的并不是很清楚,文臣也可以做主帅。“方”是国名,根据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观点,“方”的地理位置大致在今山西北部,或者包头附近。出车彭彭,旂旐央央。 “彭彭”指马盛壮的样子。“旂”也是旗帜的一种,通常用来表示车上人的身份。用布帛做正幅,上面画有双龙,旗杆顶端有铃铛,通常贵族朝觐、军礼、狩猎的时候会用到。在这里指的是主将的旗帜。“央央”指“鲜明的样子”。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汉代有地名叫“朔方”,但与诗中的朔方是不是同一地点尚未可知。这里的朔方极有可能是上文的“往城于方”中的“”方,而“朔”指的是北方。“襄”通“攘”,意为“消除”。诗中的“我”跟随南仲离家作战,这次战争的重点并不只是打击玁狁,而是为了消除外患。                                                                      无叀鼎铭文拓片 西周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 “我”离开的时候黍稷刚刚发芽,正是春夏相交之时,而当“我”回来的时候已是漫天飞雪的冬季。因为国家处在危急之中,所以我们不能安居。“我”怎么会不想回家,只是畏惧天子的诏令。 “”就是写在简册上的诏令,西周时期,国家危难要向分封的诸侯们下达命令,拱卫王室,作用相当于后世的虎符,可以调发各地的兵马。对西周贵族来说,接受天子册封的同时也就承担了守卫天子的责任。齐桓公争霸前期,北狄从太行山一带入侵进攻邢国,即今河北邢台一带。邢国的诸侯时周天子的庶子,被北狄围困后向齐国发出求救文书。此刻的齐国正在进行改革,兵强马壮,齐桓公就此事询问管仲的意见,管仲便提到了“畏此”。虽然邢国与齐国并不是君臣关系,但兄弟之国有难,不可不帮,否则我们的华夏民族将不复存在,即所谓“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天子有难出兵勤王,这是天经地义的,兄弟之国有难,出兵相救,这是大义。(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齐人救邢。《左传·闵公元年》)以上四章的内容,都是由男子吟唱的,而接下来的第五章吟唱的主角变成了女性,这也是这首诗的奇特之处。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讲的是本诗的创作背景,值得注意的是第五章的前两句。“喓喓”是草虫鸣叫的声音,“趯趯”是“跳跃貌”,“阜螽”是蝗虫。《草虫》见于《召南》,是一首思妇诗,男子在外作战,女子在家思念在外的征夫。由此可以判断这是以女子口吻来表达的情感,而后面的“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则呼应了这种情感。见不到自己的丈夫心中万般焦急,而见到他之后心中一块石头方落了地。 在此处,形成了一个男女对唱的格局。如果我们单纯把《出车》看作是李白杜甫诗歌一样的作品,这种现象就不足为奇,但如果作为王朝的礼乐,我们就可以还原出一个场景。在庆功的典礼上出现了男女对唱的表演形式,以此来表达对战士的慰问和体恤。就像宴饮上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一样,它不仅仅是诗人的作品,更是典礼上的一部分。 有了这样的一个场景,这首诗的意味就显得有些不同。战争是男人的事情,为什么要把女人拉进来?高适的《燕歌行》中有这样的句子:“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高适在表达战争的时候,往往会用这种对比的形式,男子在外征战思家的时候,女子也在后方思念远方的丈夫。这种格局实际上来自《诗经》。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主题:战争绝不仅仅是一个男人的事。之前我们谈到过,当一名战士在战场牺牲的时候,社会上可能有很多方面在流血。有人失去了丈夫,有人失去了儿子,有人失去了父亲,有人失去了兄弟,也有人失去了朋友。反战的主题进一步深化。根据《草虫》的诗句我们判断这是一场男女对唱的表演,那么,在西周时期的典礼上真的有“女歌唱家”吗?从历史上看商纣王时期有所谓“女乐”,在孔子的时代同样也有。《论语》:“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但西周关于女乐的记载是缺乏的。根据殷商和春秋来推测,西周的典礼上应该是有女乐的。在这样一个隆重的典礼上,出现了女歌手,代表全天下的女子表达她们的情绪。这种场景更像是一出歌剧。总之,这首诗歌代表礼乐,要表达的是全天下的情感。之前所讲的战争诗中都会有家人的身影,而典礼中把女性拉进来同样是为了深化表达反战的情绪。《出车》在艺术上并不像《采薇》那样漂亮,而是套用了《采薇》的模式。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在之前的诗篇中都曾见到过,“仓庚”是黄鹂鸟,“喈喈”是它的叫声。这几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写的是战士军中归来是的喜庆场面。“讯”指战俘,而“丑”指的是战场上斩杀的头颅。经过艰苦的作战,终于将外敌赶走了。这两句虽然显得有些血腥,但“执讯获丑”在《诗经》中出现过很多次,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结构。在小盂鼎的铭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首诗的重点要强调的就是周人典礼的篇章中有女声歌唱,而这种对唱的形式是为了深化战争的主题,强调战争不仅仅是男人的事情,一个战士的背后是一个家庭,一场战争的背后是一个社会。因此,对待战争要慎重。后世的边塞诗人高适就惯于用这种格局来表达反战的主题。唐代有两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一个是岑参,另一个就是高适。岑参更像是一个军旅作家,他诗中的光景没有亲临西北,亲临战场是写不出来的。而高适却可以在书斋中就写出反战的情绪。因为从《诗经》到汉代,再到魏晋南北朝,厌战的传统一直都在。而战争,也从未真正让女人走开。

谢灵运论文文献综述

对于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谢灵运思想的研究,以叶瑛的《谢灵运文学论述》论述最为全面和深入。该书从道家思想、佛学思想和儒家思想三方面的影响中分析了谢灵运思想的复杂性,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观点,即“灵运本道家之达观主义,故求超脱之自我;本佛家之顿悟及缮性,故求理想之世界;本儒家之尚志不屈,故主适性。合此三大思潮而造成一种超人之思想。此思想骤难实现,教可近似现实之理想世界,惟山水而已。”二是对谢灵运山水诗的研究,集中于玄言诗与山水诗的关系,及谢灵运山水诗创作艺术技巧和成就上。在张我军的《山水诗与谢灵运》、许文雨的《谢灵运研究》、邓潭州的《论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等著作论文中对这两点均有详细论述。三是对谢灵运山水诗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的研究,谢诗一开山水之风已成定论。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向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顿而至清晰。自仰韶文化起,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具有了象征性。在几何装饰的手法中,对称、运动等构成概念己明显地运用于时空的表现之中。特别让人感动的是《稷神祟拜图》。在以农立国的背景上,祭祀稷神一直成风。而这幅图中的禾、田、人的关系传达了先祖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素朴理解。在沉淀了人与动物、植物的自然关系认知的基础上,社会意识又成为最为关键的文明起源。沧源文化的《村落图》,用岩画形式记述了人类对农耕定居的“家”的理解。这幅画最有视觉趣味的是以村落为中心的道路关联,以及押俘、赶畜、祭天、跳神等场面围绕正面中心的梯度延深,平面中的深度己在这幅画中得到有力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这样拌随着艺术的看,不断地深化与发展。到了秦汉时期,描绘劳动生活的场面,由乡土而至皇权,殿堂宫室的壁画成为时代的主流。这种以宫室喻家室的认信取向,使中国美术摆脱了原始形态。统治阶级士大夫文化开始占主导地位。士者文化实现了与乡土文化的分离。对于山水画而言,这一分离是深刻的。若我们认真研究一下曲阜石刻的《庭院图》,就会被其视错觉创意震撼。这是两种视觉冲突的艺术:在满足正面的平视前题下,建筑物的平移重迭与倾斜重迭构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种不同透视法则所致生的力的碰撞,使画面具有了超现实的立体感。有趣的是,先贤的艺术家一开始便使用了纵横平移重迭、视线具有深度却不消失的重迭透视法则,而且在复合视域中能将正面与倾斜两种透视法则艺术的冲突起来。应该说这一法则较之当今的西方立体派早了近两千年。正如本书一再所讲的,祖先的聪慧绝非三言两语可以道白,只要我们认真地凭藉科学的双眼走入先贤的思想,我们一定会发现经学方式能告知我们的更多更多。这种用视觉形式冲突所构成的艺术感动,在石刻画的《春雨图》、画像砖的《宅门图》、《收获戈射图》等等古远经典中可以得到更为丰富的体验。一个十分明显的指向是,随着人与自然、社会的认识关系的深入,人们看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观念为象、装饰为用、几何为图的原始图式,演化为意志为象、生活为用、境界为图的古典图式。这一看的历程,认信的积淀,山水画构成要素的萌芽集合,都为山水画的问世奠定了基础。从个体生命的角度体验天地宇宙的永恒,体味人在此中的自由,是魏晋山水诗的开启。谢灵运的意义就是在文的自觉时注重形的依托,从哲学的本体论出发,追求玄远的神超理得。真正代表中国山水情怀的是陶潜。陶诗是超越玄言的哲学深刻,它没有放弃玄言诗的宇宙本体和生命本体的体悟,并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去捕捉和体现这种体悟的本质和意义,把它们变成一种可触知的东西。一个有艺术的创意,就是将亲身体验到的无形结构找到形状。山水草木在陶诗中是真意深情,是体现中国精神的哲学,是超然事外,是平淡中和。顾凯之《洛神赋图》局部 现今,用“确立”二字来正名山水画的众说是顾凯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在这类摹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峰、石、云、水、树的复杂表现。这位“发前人所未发,开后人之师承”的艺术家,第一次将山水搬上了中国美术的表现舞台,他的《画云台山记》可算山水画论的开山之作。虽然文题中心是赵升舍命从师的故事,但其环境刻划部分却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后来观照。这一模板作用的确立,主要源于以下几点:a . 山有受光面、背影,水有倒影,祥云可成为东与西的重要观照,水天的“空青”可托出有太阳的天气。b . 按照东西的顺序排置远近山峰,营造一个高峻险绝的境地。c . 中段布局主要讲求取势的“对峙”,具有相对意义。d . 东、西、中三段山要用“紧凑性”将长卷关联起来。在山的三分之一以上部位,做清气使之分为两重。顾氏的理论之所以重要,在于他提出了行云流水的线性形状,鸟瞰呼应的重迭形式,三段山、三分位的空间模式。被称为中国第一篇山水画论的是宋宗炳的《山水画序》。宗氏提出了著名的透视法则:“竖画三寸,当千刃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与宗氏同代的王微,亦是纵情丘壑的人物,他在《叙画》中提出了“望秋云,神飞场;临春风,思浩荡”的怡情说,和“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的尺幅千里说。可以讲,至魏晋以降,中国山水画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核心认信已确立了逻辑起点,而空间视觉原则也得以逻辑的深化。

既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大旅行家。既有天才的灵气,也有天才的狂傲,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那句“天下才共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白斑皱着 填↑空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