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十六国史研究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2024-07-03 01:43:11

十六国史研究论文目录

雕镌天花乱坠的世界 辛德勇 2011-3-23所谓“天凤三年鄣郡都尉”砖铭文与秦“故鄣郡”的名称以及莽汉之际的年号问题(上) 辛德勇 2011-3-7题天一阁旧藏明刻本《天台集》 辛德勇 2011-1-13补谈所谓“匆匆不暇草书” 辛德勇 2010-12-8金匮石室与残砖断瓦 辛德勇 2010-11-17唤起废墟遗址中酣睡的文化性灵 荣新江 2010-11-15关于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的若干问题 刘浦江 2010-10-12祖宗之法:再论宋太祖誓约及誓碑 刘浦江 2010-10-12说阜昌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 辛德勇 2010-8-24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 Deng Xiaonan 2010-5-21出土材料与唐宋女性研究 Deng Xiaonan 2010-5-21The Soviet Impact on Gender Equality in China in the 1950s' Zang Jian 2010-5-7Further Remarks Sogdian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Rong Xinjiang 2010-5-7Newly discovered Chinese-Khotanese Bilingual Tallies Rong Xinjiang 2010-5-7On the Dating of the Khotanese Documents from the Area of Khotan Zhang Guangda and Rong Xinjiang 2010-5-7The Name of the So-callde Tumshuqese Langguage Rong Xinjiang 2010-5-7草原地带の突厥石人から见た东西文化交流 Wang Xiaofu 2010-5-7近世以後における中国都市形态史研究 Li Xiaocong 2010-5-7The end of the Five Virtues theory:Change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since the Song Dynasty Liu Pujiang 2010-5-7契丹名、字研究——文化人类学の视点からみた父子连名制 Liu Pujiang 2010-5-7近年における北京吴简研讨班の主要成果につぃて Luo Xin 2010-5-7中国古地図の再会——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図の整理と考察 Li Xiaocong 2010-5-7拝火教と突厥の盛衰 Wang Xiaofu 2010-5-7日本の人文学杂感――中国史研究を中心として Deng Xiaonan 2010-5-7多面的な政治业绩と调查宋代の情报处理システム Deng Xiaonan 2010-5-7考古资料と唐宋女性史研究――唐代西北と宋代华北を事例として Deng Xiaonan 2010-5-14TheAncestors' Family Instructions:Authority and Sovereignty in Song China Deng Xiaonan 2010-5-7白江口の战いに関する历史的地名の考证 Wang Xiaofu 2010-5-7靺鞨、女真逓兴述论——渤海国を中心として Wang Xiaofu 2010-5-7Chinese maps in the Collections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Li Xiaocong 2010-5-7Women Returning Home-A Topic of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Zang Jian 2010-5-7Autorite imperiale et gouvernement dans la Chine medievale Deng Xiaonan 2010-5-10Women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Song China Zang Jian 2010-5-7Women in Turfan during the Sixth to Eighth Centuries: A Look at their Activities outside the Home Deng Xiaonan 2010-5-10论细柳仓与澄邑仓 辛德勇 2010-3-25越王勾践徙都琅邪事析义 辛德勇 2010-3-22隋大兴城坊考稿 辛德勇 2010-1-22述钱塘汪氏自存本振绮堂重刻《湖船录》 辛德勇 2010-1-21一时故实,百年蓍龟 辛德勇关于《水经注图》 辛德勇契丹开国年代问题——立足于史源学的考察 刘浦江穷尽·旁通·预流:辽金史研究的困厄与出路 刘浦江《汉书》赵佗“处粤四十九年”说订讹 辛德勇题嘉庆初刻两卷本黄钺《壹斋集》 辛德勇十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形态与结构演进之研究 李孝聪论《两京新记》在中国古代城市文献编述史上的意义 辛德勇创新与因循:从“祖宗之法”看宋代政治基调 邓小南永远的挑战: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 邓小南“真吏”新解 罗新吉木萨尔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的调查与思考 罗新由草原突厥石人看东西文化交流 王小甫蒙古崛兴与政治文化 王小甫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 罗新题孙人和旧藏初印本《禹贡本义》 辛德勇记百万塔陀罗尼清末传入中国的一条史料 辛德勇从《西教纪略》到《教务纪略》 辛德勇太原的异名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辛德勇汉“元朔五年弩”鐖郭铭文述疑 辛德勇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 辛德勇“访闻”与“体量”:宋廷考察地方的路径举例 邓小南《契丹地理之图》考略 刘浦江西汉宗室绝国考 陈苏镇新出吐鲁番文书所见唐龙朔年间哥逻禄部落破散问题 荣新江吐鲁番新出送使文书与阚氏高昌王国的郡县城镇 荣新江吐鲁番新出《前秦建元二十年籍》研究 荣新江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概说 荣新江浅议宋人子嗣观念变化及对妇女生活的影响 臧健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 辛德勇谭其骧先生写给我的一封信 辛德勇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说“借书一痴,还书一痴” 辛德勇跋绍良先生所藏元王氏《直说素书》 辛德勇《绍良书话》序言 辛德勇谈传言所说晚近存世金刻本《旧五代史》乃绝无其事 辛德勇论阙特勤之阙 罗新中韩关系视野下的《三国史记》撰作 王小甫19世纪后半期以来清朝学者编绘历史地图的主要成就 辛德勇导向的确立——兼谈宋初“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 邓小南苏联对中国性别平等的影响 臧健两汉之际的谶纬与《公羊》学 陈苏镇记我买过的几部影印本古籍 辛德勇跋绍良先生旧藏无著盦辑校《草窗词》 辛德勇读《隋代墓志铭汇考》 辛德勇漫谈丛书零本的收藏 辛德勇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黄永年先生与古文献研究 辛德勇《孙吴政区地理研究》序言 辛德勇再谈“东丹国”国号问题 刘浦江默室求深,备其宣导 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辛德勇《王重民向达先生所摄敦煌西域文献照片合集》序 荣新江池田温《敦煌文书的世界》序 荣新江北魏太武帝的鲜卑本名 罗新汉初侯国隶属关系考 陈苏镇“祖宗故事”与宋代的《宝训》、《圣政》 邓小南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 王小甫金中都“永安”考 刘浦江清代城镇街头的公众文字信息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 辛德勇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 辛德勇释《南史·宋本纪》之“禾绢闭眼诺” 辛德勇显曲江风度 见武溪风采 辛德勇上古史地研究二题 辛德勇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张希清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阎步克“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 刘浦江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 陈苏镇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邓小南柔然官制续考 罗新拜火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 王小甫收养:一个不可忽略的人口与社会问题——宋元民间收养习俗异同初探 臧健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 荣新江孔道与平台:杀虎口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李孝聪肃慎辛氏箧存稀见明人别集题录 辛德勇 中国对瑞典国最早的全面记述——述清末写本《瑞典国记略》之历史由来 辛德勇 《冥报记》报应故事中的隋唐西京影像 辛德勇 准望释义——兼谈裴秀制图诸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谓沈括制图六体问题 辛德勇 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 谭其骧 花冤大头钱买书读 辛德勇 《澶渊之盟新论》前言 张希清 《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前言 张希清 黄永年先生教我读书买书 辛德勇 《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 辛德勇 在老师身边读书的日子里 辛德勇 两汉州制新考 辛德勇 落伍的一年 辛德勇西汉关中龙首渠所灌溉之“卤地”抑或“恶地”与合理对待传世文献问题 辛德勇咸丰九修《毘陵徐氏宗谱》与中国古代的铜活字印本问题 辛德勇以五原郡的始设时间为例述吕祖谦之历史考辨 辛德勇一份有关《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学术史料——史念海《述<中国疆域沿革史>书》汉长安城的兴建与变迁 辛德勇我与绍良先生的书缘 辛德勇《中国考试通史》(宋辽金元卷)后记 张希清《中国考试通史》(宋辽金元卷)序言 张希清中国考试通史第二卷(宋辽金元)目录 张希清《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三卷(宋)简明目录 张希清“无情如造化 至公如权衡”——宋代科举封弥誊录制度述论 张希清“清、慎、勤”——为官第一箴言 张希清历史上的包公 张希清斯波义信先生北京大学座谈记录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研究》序言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 辛德勇河山集提要 辛德勇《靖逆记》原本判别 辛德勇《两京新记辑校》前言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 辛德勇在书市的最后一个秋日里 辛德勇钱泳《记事珠》稿本经眼识略 辛德勇五德终始说之终结 刘浦江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 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 刘浦江中国古典目录学中史部之演化轨迹述略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 辛德勇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的历史价值 辛德勇《三辅黄图校释》后述 辛德勇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 阎步克汉武帝徙民会稽史事证释 辛德勇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 辛德勇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 阎步克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制度述论 阎步克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 罗新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阎步克北朝墓志丛札(一) 罗新北魏直勤考 阎步克墨山国之路 罗新从可汗号到皇帝尊号 罗新北大与敦煌学 荣新江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荣新江从撒马尔干到长安——中古时期粟特人的迁徙与入居 荣新江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的关系 王小甫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 邓小南试析北宋初期的枢密院及其长官人选 邓小南关于“道理最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 邓小南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邓小南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 刘浦江辽朝“横帐”考 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 刘浦江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 刘浦江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刘浦江金代捺钵研究 刘浦江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辛德勇记南明刻本《西曹秋思》——并发黄道周弹劾杨嗣昌事件之覆 辛德勇

有关五胡十六国的史料主要是以下几部: 一、《晋书》,唐朝房玄龄等监修,令狐德(上)芬(下)木等20人分撰,记载了晋武帝司马炎代曹魏建晋(265年)到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建宋为止一百六十五年的历史,是研究两晋十六国的基本史料。有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新设的《载纪》一项,专门记载“僭伪”的君主贺臣属,共26篇,按国别设78传,是现存有关十六国的重要史料来源。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 二、《十六国春秋》(辑补本),北魏崔鸿(? - ?525年)。这部书为纪传体史书,书成于北魏正光三年(522年),记载五胡十六国的史事,原书至北宋亡佚,今本大都为明、清人从《晋书》、《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史书辑入,共载544人,对研究十六国历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有齐鲁书社的点校本(系《二十五别史》之一); 有关十六国的史书现存的极少,多已散逸,如,东晋陆(左)岁(右)羽著的《邺中记》(记后赵事)也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1 明代宦官势力干预北部边防的严重后果(提纲)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会议】第五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明史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1993-08-010 412 明太祖与明成祖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经营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会议】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5-08-011 413 明末清初社会矛盾的变化与洪承畴、郑成功、施琅的功过评价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会议】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05-010 484 论明王朝的民族观与民族政策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会议】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1994-12-011 785 朱元璋与明代文化(提要)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会议】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08-010 336 朱元璋民族成份考辨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会议】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手册2005-06-300 187 朱元璋民族成分考辨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会议】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08-010 138 教育部凤阳五七干校生活片段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明史学会【期刊】江淮文史2011-09-019 晋商做大做久的奥秘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明史学会【期刊】同舟共进2010-12-010 2610 明初空印案发生年代考 陈梧桐 【期刊】历史研究1982-06-150 1011 明神宗的贪财好货与化国为家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明史学会【期刊】同舟共进2011-08-01 612 刘基死因考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刊】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8-20 513 无尽的追思深切的怀念——忆张海鹏教授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期刊】博览群书2011-08-01 414 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中国明史学会; 北京市历史学会【期刊】同舟共进2010-03-010 2815 朱元璋出生地考辨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刊】社会科学辑刊2010-01-150 6516 严谨扎实的实证功夫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10-03-010 1917 怀念韦庆远教授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10-05-010 1318 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陈梧桐 【期刊】传承2010-05-100 3319 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陈梧桐 【期刊】领导文萃2010-11-230 1320 “学向勤中得”的启示 陈梧桐 【期刊】政策瞭望2009-01-200 621 明代后期: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9-0422 漫议明史通俗读物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9-05-010 4323 郑成功复台与汉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刊】江西社会科学2009-08-250 8224 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与教训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刊】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200 3925 黄河母亲的欢乐与忧伤 陈梧桐 【期刊】绿色中国2006-02-010 726 黄河母亲的欢乐与忧伤 陈梧桐 【期刊】绿色中国2006-04-010 1227 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的拓荒之作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6-05-300 4228 气势磅礴的农业文明史图卷——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农业考古2006-02-280 7129 论明前期的清官循吏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期刊】史学集刊2006-0930 从《由僧钵到皇权》到《朱元璋传》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31 “飞入寻常百姓家”读《看了明朝就明白》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7-01-150 2132 读《明代班军制度研究》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7-03-150 8733 从赐徐达食蒸鹅的传闻说起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7-08-150 6434 顾诚的治学之道与史学成就——《顾诚全集》序言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151 9235 少数民族风俗画卷——读《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 陈梧桐 【期刊】中国民族2008-01-060 4536 一部正德历史的活剧读《正德风云:荡子皇帝朱厚照别传》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8-07-010 4437 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中国茶文化读《长江流域茶文化》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5-06-070 8838 朱元璋民族成份考辨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史林2005-0639 《洪武大帝朱元璋传》写作札记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5-12-070 5940 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中国茶文化——读《长江流域茶文化》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期刊】农业考古2005-11-300 6541 施琅统一台湾与闽台区域文化的形成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期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42 自从出了朱皇帝——读《朱元璋与凤阳》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4-08-150 4243 面貌一新的汉光武帝传记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3-02-150 1744 顾诚印象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3-09-150 1845 黄启臣著《澳门通史》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历史研究1999-12-150 8546 西汉军事思想的重大成就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学术月刊1999-08-150 5047 澳门的昨天和今天──评黄启臣新作《澳门通史》 陈梧桐 【期刊】中国图书评论1999-12-300 1648 略说清官 陈梧桐 【期刊】文史天地2002-01-152 3649 再论朱元璋的功绩与历史地位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期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750 西汉王朝开拓边疆斗争的历史意义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09-154 14251 读《王朝鼎革与英雄悲歌》陈梧桐 【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01-250 452 论郑成功驱荷复台的英雄业绩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07-151 5653 《黄河传》自序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1-03-070 354 黄河文化──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 于希贤; 陈梧桐 【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1-205 31955 读《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陈梧桐 【期刊】历史研究1994-12-150 15356 一部有创见的心学研究著作──评《心学与中国社会》 陈梧桐 【期刊】贵州文史丛刊1994-05-050 5157 论朱元璋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江西社会科学1995-06-252 8658 明朝民族事务管理机构述略 陈梧桐 【期刊】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8-284 6959 明清松锦之战与洪承畴的功过评价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07-150 14060 论施琅统一台湾的历史功绩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09-150 6161 一部将南明史研究推向新水平的佳作——评顾诚著《南明史》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历史研究1998-02-153 26062 发挥学科优势办出基地特色——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文科基地建设的特色与措施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09-150 3063 孔子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卫道士 陈光中; 陈梧桐广西大学中文系; 广西大学中文系教师【期刊】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3-0665 历史的亡灵与“四人帮”的野心——王张江姚反党集团为什么要重新抬出帝王将相? 陈梧桐; 姚喁冰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7-03-020 666 一个篡党夺权、卖国投敌的严重步骤——揭开“四人帮”鼓吹“法家爱国,儒家卖国”的阴谋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7-05-010 667 “四人帮”鼓吹“法家爱国,儒家卖国”论的罪恶目的何在? 陈梧桐 【期刊】天津师院学报1977-08-290 468 论朱元璋对蒙古的“威德兼施”政策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05-0111 6969 论李光地对清初统一事业的贡献 陈梧桐 【期刊】清史研究1993-04-020 4570 论朱元璋的“居安虑危”思想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期刊】江西社会科学1993-10-280 3671 默默地钻在地下改良土壤——忆姚涌彬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期刊】农业考古1993-04-020 672 回味无穷的观音韵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期刊】农业考古1993-07-020 1373 正确阐述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陈梧桐 【期刊】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2-313 5774 关于新编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二册的几个基本观点问题 陈梧桐 【期刊】历史教学1979-01-310 1275 论朱元璋强化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04-304 13976 论朱元璋的封建文化专制 陈梧桐 【期刊】学术月刊1980-04-301 5377 关于处理中国民族关系史若干原则的商榷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05-019 4178 关于平均主义与封建主义在农民战争中的作用问题——与董楚平同志商榷 陈梧桐 【期刊】浙江学刊1981-05-012 2479 《明末清初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斗争》一课的教材分析 陈梧桐 【期刊】历史教学1981-06-300 1480 《三国鼎立》教材分析 陈梧桐 【期刊】历史教学1981-10-280 981 论中国的历史疆域与古代民族战争 陈梧桐 【期刊】求是学刊1982-08-291 10282 论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06-305 4983 朱元璋对人才的使用与摧残 陈梧桐 【期刊】社会科学辑刊1982-05-011 4384 论朱元璋的民族政策 陈梧桐 【期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3-022 7085 朱元璋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期刊】农业考古1982-04-021 2686 《明朝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封建专制主义的加强》教材分析 陈梧桐 【期刊】历史教学1982-07-300 2687 再论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与董楚平同志再商榷 陈梧桐 【期刊】浙江学刊1983-08-290 1888 朱元璋取得反元斗争胜利的基本原因 陈梧桐 【期刊】社会科学辑刊1983-08-290 3889 朱元璋创办过农桑学校吗?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期刊】农业考古1983-07-020 1790 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张士诚的经过和原因 陈梧桐 【期刊】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0-270 7991 论中国各族人民友好合作关系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兼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陈梧桐 【期刊】求是学刊1984-03-012 2692 论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 陈梧桐 【期刊】中州学刊1984-04-300 2593 如何对待涉及民族关系的爱国主义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期刊】江汉论坛1985-01-210 2194 论朱元璋的治国思想 陈梧桐 【期刊】社会科学辑刊1985-03-022 4695 应该重视史学理论的研究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期刊】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7-03-020 1796 明洪武年间的睦邻外交与海禁 陈梧桐 【期刊】史学集刊1988-07-017 10297 朱元璋功过评估 陈梧桐 【期刊】社会科学辑刊1990-03-020 8198 朱元璋处死贩卖私茶的驸马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期刊】农业考古1991-12-300 1899 不能忽视的“另一半”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梧桐 【报纸】中国民族报2010-12-240 0100 简评《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 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10-04-040 5101 纵横探察论民族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01-11-220 6102 明中期史研究又有新创获 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03-05-130 4103 追寻明清江南望族的踪迹 陈梧桐 【报纸】中华读书报2002-08-210 3104 谁证明了朱元璋是回族? 陈梧桐 【报纸】中华读书报2005-06-150 9105 什么人能称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陈梧桐 【报纸】北京日报2006-06-050 10106 《万历十五年》质疑 陈梧桐 【报纸】北京日报2007-03-050 47107 朱升的出山与退隐 中央民族大学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07-09-070 3108 揭示明朝民族政策演变的轨迹 陈梧桐 【报纸】学习时报2006-09-110 16109 明代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 陈梧桐 【报纸】学习时报2007-04-090 511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陈梧桐 【报纸】学习时报2007-06-180 4111 气势磅礴的农业文明史图卷 陈梧桐 【报纸】中华读书报2006-02-150 4112 明朝第一开国功臣徐达 中央民族大学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08-01-010 5113 “赞成大业,母仪天下”的马皇后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08-01-270 5114 民俗风情放异彩南江文化铸品牌 本版编辑?黄伟宗叶春生司徒尚纪张镇洪陈梧桐范兰德吴伟鸿 【报纸】南方日报2008-02-260 12115 概况一部优秀的历史人物传记——《朱元璋传》 陈梧桐 【年鉴】中国出版年鉴1980-01-010 4116 传记中国历代名君中国历代名巨中国历代名将 肖黎; 李桂海; 陈梧桐; 苏双碧 【年鉴】中国出版年鉴1988-01-010 0117 图书气势磅礴的农业文明史图卷——《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 陈梧桐 【年鉴】中国出版年鉴2007-01-010 3

建国六十周年论文题目

俺没有坐过飞机,没有手机、没有传呼机,太多人物传记都写的是成功的人,往往具有勇气、冒险、乐观等个性和精神。很多人于是推断这些特点才能使人成功。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现实中看到的是太多太多人因为冒险而失败了,冒险并没有帮助人们成功。失败者从来都不写书给出版商,但我觉得人的失败中的经验恰恰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却深藏在失败者的心中。告诉我们吧,为什么我们失败?因为立足现有资源,能用下脚料做出挑战先进国家的各种装置; 能立马回答学生的绝大部分问题,善于当场发现学生察觉不到的问题,指出许多可以达到高指标的方法; 端了别人的饭碗,威胁他们的岗位, 就被迫提前十多年退休,他们用书本上抄来的公式教育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都没有自主设计能力,不能对发达国家构成威胁,所以他们的工作非常忙碌,也有滋有味,非常自在,报酬非常如意,一个月收入起点8000元。 本人每月收入600元到300元。 他们对于书上标准电路、经典电路的基础元器件参数计算能力都不具备,创新教育就是要学生从网上下载电路模仿,在仿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都无法回答;能指导编写程序就是优秀教师了。 本人如果将错就错,跟着胡混,也将挺红火。军工企业的传统口号是“忽视产品质量就等于犯罪”,社会不和谐不打紧,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真本事,就会应付从书本上改编的考题(行家出的题他们这辈子也解不了),就会系统集成(买来各种成品组合),就是在危险国家整体的安全! 现实就是中庸之道,古往今来都如此,这是环境的根本要求。大家觉得易中天讲得怎么样能获得诺贝尔奖吗? 能预报四川地震吗? 能造航母弹射器吗? 能生产大飞机用的铝材吗? 能将核武器小型化吗? 就不要再浪费社会资源和糟蹋青少年的宝贵时光了!为什么社会这么浮躁啊 我害怕现在的社会是呀,在林8新0五的带领下,一群教授、海归、博士、本科生、大专生,将200万元的真金白银变成了电子垃圾,他们的子女也成了正式职工,而他们几十年干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用的?有什么可以保留的?有什么可以收藏的?Q办主任,是这样吗?要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新浪,搜狐,百度都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 的操盘手 、London Stock Market 伦敦股票市场的操盘手、东京股票市场、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操盘手, NYSE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操盘手用上下一代键盘;送到Coordinating Committee, COCOM 巴黎统筹委员会、International Monetary Found,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Midland Bank,Ltd. 米兰银行 、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 瑞士联合银行;装到法国香榭丽舍(香榭里舍大道 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香榭丽舍大道(Champs-Elysées)、拉德芳斯(La Défense)大街柜员机上、装到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林荫大道(Park Avenue)大街柜员机上、装到日本银座大街和日本东京都新宿大街 Shinjuku Odori Shopping Street柜员机上、装到意大利米兰和佛罗伦萨大街柜员机上、装到英国伦敦牛津街Oxford Street 和剑桥大街Cambridge streer柜员机上。 将中国独步全球的下一代键盘安装在中国载人航天器上。应当在每年4月份广州乐器展览会;5月份北京乐器展览会;10月份上海乐器展览会上展示;应进军2010年上海国际博览会;消费电子展CES;为2009年建国60周年华诞献礼;在每年的德国汉诺威信息展览会;每年10月5日至9日(日内瓦当地时间),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有“电信奥运会”之称的ITU World 2010(世界电信展);每年8月份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上展出,这是社会责任。最顶尖的键盘?独步创新的键盘?独创性的键盘?最具有前瞻性的键盘?原始创新的键盘?最昂贵的键盘?功能最全面的键盘?手感最好的键盘?打电玩打游戏机得分最高的键盘?世界上反应最灵敏的键盘?保密性和加密性最好的柜员机ATM键盘?最前卫最有发展性的键盘?使用键盘的喜好与品位、键盘的设计和生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题目,找出现有产品的实质缺陷,就是工艺、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商业眼光的综合体现。从合理中找出问题,提出在现有环境条件下确保实现的改进,提出切实可行的结构和加工方法,就是真本事。最好的是独立自主设计的,是整体创新。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钢琴有着不可克服的缺陷。钢琴的器乐学科 学历以及学位不跨过以上台阶的学位、论文、商品、展品,就是将真金白银变成渣子的腐败。就是打击科技创新,就是点金为石头,化神奇为腐朽,误人子弟,亵渎课酬;要杜绝能干的不准干,不能干的干大事为什么弹钢琴的时候反应很慢?怎么改变? 传统钢琴本身就有延迟,就有不可克服的缺陷,下一代键盘已经完全跨越了这个障碍。你目前的认识只是在个体自身技巧的层面。钢琴中变调是什么意思啊?楼上所说的是乐理上的变调,钢琴在物理意义上没有改变。以后高档的钢琴(不是说电钢琴),就具有物理上变调和自动调音的功能

一曲优美动听的《新疆好》,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团结月”凝铸兄弟情 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隆重召开新疆首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发出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的倡议,将每年5月定为全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月。从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天山南北广泛开展起来。 每年5月春暖花开时,新疆各地的农村牧区、工厂矿山就荡漾起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之风和政策之风,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报刊、广播、电视宣传,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带到各族干部群众的身边,团结互助蔚成风气。 20年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针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动,自治区党委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使破坏民族团结的极少数人无处藏身。民族团结教育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同时,一大批德才兼备、立场坚定的少数民族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已达34.8万人,占干部总数的51.8%。随着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的第20个年头,各地不仅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报告会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而且举办了一系列的电影周、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自治区各家新闻媒体通过对20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回顾和评论进行宣传,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 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 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他视柯尔克孜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履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鲜血,累计鲜血7000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作“白衣圣人”。 吴登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回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多次获得各级政府颁发的民族团结模范称号。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党中央表彰了一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位始终如一、扎根边疆缔结各族人民兄弟情谊的人民医生也名列其中。 在并肩建设社会主义、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当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像吴登云这样无私奉献的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从1982年至今,新疆共表彰奖励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748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273名。 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一位普通工人,今年夏天为了抢救不慎落水的汉族儿童,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地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在各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杨忠贤,巴里坤草原上的一名乡村医生。他为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妇女接生3000名婴儿,挽救了数百濒危病人的生命,培养出上百名弟子在草原上救死扶伤。在他死后,哈萨克牧民破例第一次用自已的风俗接纳了这位汉族兄弟,将他安葬在雪山脚下的哈萨克族部落墓群中。 阿布旦,阿勒泰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牧民。1996年冬天,阿勒泰地区遭受3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上百名汉族矿工被大雪围困在离阿布旦家毡房不远的地方,随时有生命危险。阿布旦毅然把自家储备的面粉分给断粮的人,把自家正在怀胎的8头奶牛宰杀,将牛肉分给饥饿的汉族弟兄。他让冻伤的矿工住进自己的毡房并让儿子冒着被大雪埋没的危险踩着雪橇下山送信。他说:“为了挽救汉族兄弟的生命,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和危险,也要把信送到。” 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树立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全区营造出一种人人讲团结、个个争先进的氛围,推动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新疆各族百姓的心中。热爱民族团结的无数群众,在生活和工作中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地贯彻民族团结的精神,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默默付出。 团结稳定促社会发展 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建设合力,为新疆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新疆的发展。20多年来,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000多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占60%以上。这一时期,新疆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立起以农业为基储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一批大型骨干项目的完成和生产能力的实现,使新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大大加强。 棉花和石油是新疆两大优势资源,在中央政府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这两项资源已经变成新疆的支柱产业。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的三分之一,这几年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帮助各族群众掌握生产技术,使得棉花连年高产,棉农收入稳步增长。随着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两大油气田不断探明新的储量,新疆已经成为我国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也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巨大实惠。伴随石油开发进行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南疆人民的出行不便和照明问题,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 新疆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世居高原和沙漠边缘,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各族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特别艰苦。解决这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始终是自治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工作。去年,新疆30个贫困县市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138元,比“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前增加了570多元,农牧区的贫困发生率从1994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4.4%左右,贫困地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新疆对内对外的经贸合作,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无论是首府乌鲁木齐,还是南疆重镇喀什或西部边城伊宁,到处都是一派和睦安宁的景象,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者。 在新疆这片祖国西部的热土上,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共同营造着团结、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

光辉的足迹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又是一个重大成就,我开始浮想联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国国力,想起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综合国力第六的国家,想起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甲子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想起新中国历史,想起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光辉的足迹

秋天,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寻常。在这美好的季节,从江南水乡到北国边陲,从赣江只滨到拉萨林卡,共和国每一平方公里的热土都浸透着欢欣与幸福,流淌着甜蜜与歌唱。十三亿华夏儿女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呵,祖国,我的母亲,在欢庆您诞辰60周年之季,我热血沸腾,思绪澎湃。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有多少赞美的歌儿对您歌唱。6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伟大的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到处是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建设的洪流。我仿佛看见南湖的红船沐浴着太阳的金辉,向今天驶来。井冈山的红旗,杜鹃笑靥和映山红的壮美像的红霞款款飘来。宝塔山的热风,延河水的激浪,青纱帐的故事挟着黄河的琼浆,孕育了千万英雄的儿女。 呵,古老的长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腾的长江翻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深情的马头琴声,拉萨林卡正传来牧民奔向小康的欢歌笑语。于是,我看到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华夏儿女于天地间引吭高歌。欢庆祖国母亲60岁的生日,以共和国儿女的名义,向祖国致意,为母亲祝福。 啊,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驶来;从天山脚下热瓦甫与三弦琴动人的琴声中驶来;从黄河激越澎湃的涛声和万里长江雄浑的船工号子声中驶来;从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的神州5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历史告诉我们,告诉未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像灯塔照亮祖国的锦绣前程,党中央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美好未来。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军中,华夏儿女创造了无数奇迹,在世界民族之林让世人刮目相看。你看,深圳,珠海,厦门等一批特区掘起座座金山,浦东新区挺起胸膛,骄傲也抒写振兴中华的醒目标题。钢铁巨龙大京九腾飞南北,展示中国的雄姿。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战胜四川他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神舟七号胜利升空……所有这些,无不使中华儿女无不扬眉吐气,豪情万丈。 此刻,我的耳边又回响我的我爱国之心,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雄浑,激越的歌声。这歌声呼唤着华夏儿女励精图治,创造更家美好的明天。 朋友们,迎着太阳,秋风送爽,让我们站在古老的长城上以一种深情,以一种豪迈,以一种庄严的仪式,端起金杯,痛饮欢庆的美酒,轻轻柔扶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共同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百万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攀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或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即将迎来她五十七周岁的生日。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家。她像一位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优美秀丽的江南风光,雄伟豪放的北国山川。气势磅礴的长江,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都是那样的令人神往。我们热爱祖国,如同热爱我们的母亲,因为母亲是我们的心灵、身体的来源于归宿。祖国的甘泉、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他们为了自己的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朝阳。 我们的祖国走到今天经历了多少艰难的历程!谁会忘记悲壮的甲午战争?谁会忘记圆明园燃起的冲天大火?谁会忘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谁会忘记黄浦江畔“华人预购不得入内”的牌子?为了洗雪国耻,为了拯救危亡,多少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谭嗣同,李大钊,杨靖宇,赵一曼……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经历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今天,他依然坚定的驾驶着“南湖船”,迎风搏浪,向着社会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 为我们的祖国唱一首十月恋歌,那十月恋歌,是从守卫在南沙群岛的海疆战士们心中流露出来的,是从中国南极长城站考察站队员挥动的红旗中飘出来的,是从农民粗硬的手指间跳出来的,是从我们辛勤的园丁们的笔尖上耕耘出来的,是从炎黄子孙拳拳的心中涌出来的。 我们伟大的共和国已经五十七华诞了。五十七年前,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五十七年的风雨中,中华巨龙不断崛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这种氛围里展望未来,谁的激情不在诗人的笔端喷涌?谁的血液不在人民的动脉流淌?谁的探索不在艰难中跋涉?谁的意志不在痛苦中磨练?谁的遐想不在欢愉中沉思?谁的拼搏不再追求中进取…… 我国的钢产量、煤产量世界第一;我国粮食产量世界第一;体育健儿为祖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各种体育比赛不同项目的第一。身为炎黄子孙,由谁会不因祖国而骄傲,为祖国而欢呼呢? 祖国呀!眼光给你以色彩,雨露给你以芬芳,长城给你以脊梁,黄河给你以力量,人民给你以信任,战士给你以安宁,你还亲带着什么?历史的天平上正期待我们加上一颗金子般的心! 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种的庄稼,挑来的河水把我哺育长大。 我爱祖国的语言。她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们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一起跳跃。 我爱祖国的文化,有时我朗读中国诗歌中的名句,体会到其中的优美的图景,感触到其中的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韵律,领略到其中言外的神韵。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不觉反复吟诵,悠然神往。当他触动到我精神的褶皱的深处时,我就不觉留下了眼泪。 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刷过它,异国奴隶主的铁骑曾来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曾来轰击过它。不过,尽管受了这些磨难,他还是默默的存在着。一到了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的表现出来盎然的生意,万卉争荣的景色。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今天,它主要表现为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那么,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用我们的青春吸收和给予,吸收知识,是为了将个人的力量用来实现祖国的梦想。四化建设为我们青年一代提供了用武之地,无数的科学险阻在等待着我们去攀登,无数事业上的难关在等待着我们去攻克,“海阔人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在完成的任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中国经济腾飞所需要的人才! 深深的祝福我们的祖国“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共日月争辉!”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伟大祖国60岁的生日。万民同庆,举国欢腾,神州大地,普天欢庆各族人民的伟大节日。 六十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迈开巨大的步伐,意气风发地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展翅翱翔,祖国插上了改革开放的翅膀,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的生活质量年年提高,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世人瞩目。 是啊!仅仅五十六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那条通往家乡的路,我五岁时还是一条泥路,十岁时变成了柏油路,现在成了宽阔的水泥马路,两边不再是简陋、低矮的平房,而是一排排花园式的别墅。中国的变化难道不使全世界人民刮目相看吗?!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中国人民不会忘记,64年前那些难忘的荧幕形象: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红莲……不仅唤醒了一代人对过往历史的怀念,而且呼唤着和平年代中的英勇和坚贞。六十四年可以让一个豆蔻女儿成为一个耄耋老人;六十四年,可以将一个呀呀学语的孩童变为已过花甲的老人;六十四年,可以让两代人先后走过“而立”…… 记得2001年7月13日的晚上,那是一个不眠之夜。当宣布北京作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时,中国人赢了!流泪了!谁会容忍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谁会容忍日本教科书随意改写“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它受过非人的侮辱,使它变得更加坚强,更加长盛不衰。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民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够经受住百年的磨难,又怎会害怕挫折呢? 60年风同风雨雨,60年沧桑巨变,谁也不会忘记60年前一个个历史见证。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怎么样?

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

一、专书1.金代的社会生活,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中国饮食史(第四卷·辽金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3.中国风俗通史(辽金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4.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金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中国服饰通史(辽金部分),宁波出版社,2002年6.中国考试通史(卷二·辽金部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辽金论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中国历史·金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9.宋德金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二、文章1.吴兆骞和他的边塞诗,《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6期2.金代女真族俗述论,《历史研究》1982年第3期3.近三十年辽金史若干问题研究,《民族研究》1982年第4期4.刘祁与《归潜志》,《史学月刊》1982年第3期5.“烧饭”琐议,《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6.《金代的诗歌创作》的史实订误与商榷,《文学遗产》1985年第1期7.谈桦木与东北古代文明,《北方文物》1985年第3期8.金史研究的新成果——评张博泉著《金史简编》,《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9.关于辽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1985年6月16日;《新华文摘》1985年第12期10.金代宗教简述,《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1期11.开拓研究领域 促进史学繁荣——中国社会史研讨会述评,《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新华文摘》1987年第3期12.金代的衣食住行,《辽金史论集》第3期,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13.契丹汉化礼俗述略,《辽金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4.金章宗简论,《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15.评近年的社会史研究,人民日报,1989年3月31日16.女真社会史研究的新成果——评王可宾著《女真国俗》,《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17.正统观与金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18.谈谈史学著作的可读性,光明日报,1990年4月18日19.金代女真的汉化、封建化与汉族士人的历史作用,《宋辽金史论丛》 第2辑,中华书局,1991年20.纠正史学著作中的若干混乱现象,光明日报,1991年8月14日21.《历史研究》四十年,《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22.金上京访古,《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3期23.金代社会与传统中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24.辽金妇女的社会地位,《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25.评《金代文学学发凡》,人民日报,1995年8月3日26.回忆陈述先生,《陈述先生纪念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5年27.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28.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画卷——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辽宁日报,1996年3月27日29.评近十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社会史研究通讯》创刊号,1996年8月30.金代儒学述略,《辽金史论集》第九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31.佟冬与历史学,《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11期32.当前俄罗斯史学界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对外学术交流情况》第81期;《学术动态》第942期33.辽朝的“因俗而治”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2期34.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35.金代文学研究的新高度——评周惠泉著《金代文学论》,《晋阳学刊》1998年第6期36.金代的学校考试和诠选考试,《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2期;《中国考试史专题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7.卢沟桥今昔,《文史知识》1999年第3期38.十年辛苦不寻常 东北史苑添新葩——评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39.辽金文人与酒,《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2期40.“跨鞍”“捧镜”之俗源流,《学林漫录》第十四集,中华书局.1999年41.辽代文化及其历史地位,《文史知识》1999年第8期42.读《金代政治制度研究》,《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43.说“本命年”,《学林漫录》第十五集,中华书局,2000年44.辽金文化比较研究,《北方论丛》2000年第1期45.金中都的历史地位,光明日报,2003年11月12日46.双陆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47.序《北京辽金史迹图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48.纪念张博泉,《辽金史论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49.构建理论体系 提高研究水平——重读胡乔木致黎澍函,《东北史地》2004年第4期50.辽金人的忠孝观,《史学集刊》2004年第4期51.我所知道的李泰棻,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9月24日52.《夷坚志》中的宋金关系和金代社会,《辽金论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3.序《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4.善疑与求实——从华罗庚对卢纶《塞下曲》的质疑想到的,《历史学家茶座》第2辑,2005年11月55.萧观音冤案与契汉文化冲突,光明日报,2006年2月21日56.忆杨向奎先生,《历史学家茶座》第5辑,2006年3月57.称谓的嬗变及尴尬——以同志、先生、小姐、师傅为例,《历史学家茶座》第6辑,2006年4月58.大金覆亡辨,《史学集刊》2007年第1期59.读《龙龛手镜》札记,《文史知识》2008年第1期60.金源文化的历史地位 ,《金上京文史论丛》第2集,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61.《社会科学战线》:31年前中国学术期刊史上的奇迹,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社科院专刊第3版,2009·5·2662.东北文化三题,光明日报,2009·7·1463.一名编辑眼中的邓广铭先生,《历史学家茶座》2009第1辑(总第15辑)64.大辽故都行,《文史知识》2009年第6期65.布衣傲王侯——我的老师金景芳先生,《文史知识》2009年第10期66.五国城文化琐谈,《五国城文化暨满族故里论坛》,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东北史地》2010年第1期67.《历史研究》: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局编《人民共和国是一切胜利之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25日、6月1日“期刊版”刊载详细摘要68.海林行,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院专刊第4版“家园”副刊,2010年7月8日69.元杂剧中的金朝和女真人,《文史知识》2010年9期70.辽金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1日71.评“征服王朝论”,《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1期三、索引·资料1.辽金史论文资料索引(1949—1982),《辽金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2.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四卷·辽金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四、主编或合作主编1.辽金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2.辽金史论集第四辑(与陈述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3.辽金史论集第五辑(与陈述等),文津出版社,1991年4.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卷,与张希清),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5.历史爱好者丛书文化系列20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军事系列18种,华夏出版社,1996年6.辽金西夏史研究(与史金波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7.中国社会史论(与周积明、郭莹),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宗教概论》(独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2)《莱布尼茨》(陈修斋、段德智著),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11月。(3)《死亡哲学》(独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台北:红叶出版公司,1994年8月(繁体字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生命之旅丛书之一)。(4)《宗教学》(独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5)《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合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1)《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译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5月。(2)《非理性的人》[译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1月。(3)《英国哲学史》[译著],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4)《论儒学的宗教性》[译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5)《哲学辞典》[译著],台湾:猫头鹰出版社,2004年4月(6)《论存在者与本质》[译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4月(7)《神学大全》[译著],北京:商务印书馆观,2013年10月(8)《反异教大全》[译著] (1)试论阿奎那特指质料学说的变革性质及其神哲学意义:兼论materia signata的中文翻译,段德智、赵敦华,《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2)阿奎那的本质学说对亚里士多德的超越及其意义,《哲学研究》2000年第4期(3)试论宗教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宗教学研究的规范功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4期(7)西方主体性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前景:兼评“主体死亡”观点,《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8)试论西方宗教哲学的人学化趋势及其历史定命,《哲学研究》1999年第8期。(9)从存有的层次性看儒学的宗教性,《哲学动态》1999年第7期。(10)简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历史嬗变与历史命运:从笛卡尔到胡塞尔和萨特,《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1)《西方死亡哲学》(独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2)《宗教概论》(独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参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4)《宗教与社会:对作为宗教学的宗教社会学的一个研究》(独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7月。(5)《脑死亡:现代死亡学》(合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6)《邪教不是宗教》(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7)《宗教思想家论宗教与人生》(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8)《当代英美哲学地图》(合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9)《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合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10)《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陈修斋译,段德智修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11)《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5月。(12)《湖北宗教研究》(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 (1) 试论阿奎那特指质料学说的变革性质及其神哲学意义:兼论materia signata的中文翻译,段德智、赵敦华,《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2)亡友的“七弦琴”,《光明日报》2006年9月19日(第10版)(3)阿奎那的本质学说对亚里士多德的超越及其意义,《哲学研究》2000年第4期(4)试论阿奎那的本质特殊学说及其现时代意义,《哲学动态》2006年第4期(5)树立宗教学意识乃推进我国宗教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4期(6)试论宗教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宗教学研究的规范功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4期(7)“庄严国土”,宗教有责,《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8)法国大革命的新阐释:读《法兰西风格:革命的政治文化》,载《〈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原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9)试论当代宗教哲学的历史背景和主要论域,《世界哲学》2005年第3期。(10)当代伦理的重构与“回到苏格拉底”:试论苏格拉底伦理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1)“匡正”必须“去伪”,“去伪”必须“辨伪”,载《湖北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12)论儒学的宗教性及其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辩证关联,载《湖北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13)试论现代西方基督宗教伦理思想的历史演绎、多元发展与理论困难,《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14)宗教的人学、道德伦理和社会学意义,《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中国宗教的“轴心时代”,《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2期。(15)“全球一体化”与当代中国基督宗教的历史使命,载香港信义宗神学院神学年刊《神学与生活》第26期(2003年)。(16)中国当代莱布尼茨研究述介,《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17)试论莱布尼茨和谐学说的理论特征:兼论其与中国阴阳和谐学说的根本差异,《复旦大学学报》2003年第 4期。(18)从儒学的宗教性看儒家的主体性思想及其现时代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9)“全球化道教”与“道教化全球”,《世界宗教文化》2003年第1期。(20)存在与分析哲学家,段德智译,陈修斋校,载《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卷),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原载《哲学译丛》1993年第1期。(21)试论莱布尼茨的现象主义与单子主义的内在关联:对国际莱布尼茨研究中一个重大问题的回应,《哲学研究》2002年第9期。(22)试论宗教对话的层次性、基本中介与普遍模式:三论21世纪基督宗教的对话形态,《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4期。(23)从全球化的观点看儒学的宗教性:兼评哈佛汉学家的世界情怀,载“中国哈佛-燕京学者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文明对话: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24)试论希克多元论假说的乌托邦性质,载《哲学评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4月。(25)第七届莱布尼茨国际学术会议在柏林召开,李文潮、余慧贤著,《哲学动态》2002年第3期。(26)On the History,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and Prospects of the Western Subjectivity Thought,in Philoosophic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ties of Globalization, , edit. By Oliva Blanchette, Tomonobu Imanich, George F. McLean, Washington: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2001.(27)试论当代西方基督宗教伦理思想研究中的三大难题,《哲学动态》2001年第11期。(28)实现宗教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方略,载《济南市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29)试论现代哲学的“返老还童”:现代西方主体性哲学发展趋势研究,《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30)On the Doctrine of Harmony of Leibniz and Its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with the Doctrine of Chinese Yin-yang Harmony,“第7届莱布尼茨国际学术研讨会”(德国柏林)会议论文,2001年9月。(31)试论当代中国邪教滋生、蔓延的社会文化根源,《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3期。(32)试论希克多元论假说的乌托邦性质:对21世纪基督宗教对话形态的一个考察,(台湾)《宗教哲学》2001年第2期。(33)墨子生死观述评:兼论儒墨两家生死观的同异,台中市《中国文化月刊》第254期。(34)从“中国礼仪之争”看基督宗教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加拿大)《维真学刊》2001年第2期。(35)“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对庄子生死观的一个考察,《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36)西方主体性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前景:兼评“主体死亡”观点,《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37)莱布尼茨的《神正论》与世间诸善的汇合,载《世纪之交的宗教与宗教学研究》(《珞珈哲学论坛》第4辑),余亮译,段德智校,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38)论莱布尼茨的自主的和神恩的和谐学说及其现时代意义,《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1期。

两晋十六国论文文献综述

出生

1.乞伏炽(chi)磐(pan)的出生时间:不详。

2.乞伏炽磐的父母:父亲 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皇后 秃发氏。

3.乞伏炽磐的出生地:陇西。

登帝位

1.少年英武:少年乞伏炽磐性格勇果英毅,临机能断,权略过人。

2.国灭为质:公元400年,西秦第一次亡国后,乞伏炽磐被送往南凉为人质。

3.逃奔后秦:公元402年,乞伏炽磐自西平逃奔后秦投降后秦文桓帝姚兴,姚兴以其为振忠将军、兴晋太守,又拜建武将军、行西夷校尉,留其回归西秦乞伏乾归处镇守苑川。

4.拥兵自守:乞伏乾归被后秦文桓帝姚兴调入长安后,乞伏炽磐召集军队据地自立。

5.立为太子:公元409年,乞伏乾归逃回西秦旧地,再称秦王,西秦复国,乞伏炽磐被立为太子。

6.外出征战:西秦复立后,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多次派遣乞伏炽磐外出征战,攻略南凉、后秦、吐谷浑之地。

7.续位称王:公元412年,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为侄儿乞伏公府所弑,乞伏炽磐擒杀公府,继位,称河南王,改元永康,是为西秦文昭王。

帝王作为

乞伏炽磐在位17年(412年—428年)

1.征讨吐谷浑: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续位后,派遣乞伏智达、平东王松寿讨吐谷浑树洛干于浇河,大破之;又派遣昙达与松寿率骑一万,东讨破休官权小郎、吕破胡于白石川,收降之,而后两人据守白坑又叛,旋即又破之;又派遣安北乌地延、冠军翟绍讨吐谷浑别统句旁于泣勤川,大破之;乞伏炽磐亲率诸将讨吐谷浑别统支旁于长柳川,掘达于渴浑川,皆破之。

2.灭南凉:公元414年,西秦袭取乐都,秃发檀降,南凉亡,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称秦王。

3.对战北凉: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后期,主要与北凉争战,你我相伤,互有胜负。

帝王之死

1.乞伏炽磐死亡时间:公元428年。

2.地点:苑川。

3.死亡方式:病逝。

疑惑?

十六国时期西秦君主乞伏炽磐的王后,史籍记载的似乎只有一位,即秃发王后,她是南凉国君秃发檀的女儿,414年南凉灭亡后,她随家族投降西秦时被乞伏炽磐一眼看中。随后她被立为王后,另外一位秃发氏被立为左夫人。

公元415年,乞伏炽磐毒死秃发檀。

秃发王后很受宠,但她为报杀父之仇,后来和哥哥秃发武台谋划杀死炽磐,左夫人告秘,兄妹皆被炽磐所杀。事情约发生在公元423年。

问题一来了:这位出卖秃发王后的左夫人,究竟和王后是什么关系?

1、她是秃发王后的妹妹,有的又说是她的姐姐,但都是秃发檀的女儿;

2、是她的堂姐(因为史籍记载,炽磐在南凉做人质时,国君秃发利鹿孤曾将女儿许给炽磐为妻);

3、是她的远房姐妹(因为有的史籍又说,秃发利鹿孤许给炽磐为妻的不是自己的女儿,而是宗室女)。

问题二:秃发利鹿孤 许配给炽磐的这位秃发氏,后来如何了?

是被降为左夫人?还是早死了?

核桃仁:(?~公元409年)高丽勇士,与离班同任北燕第一代君主高云侍卫长。

北燕第一代君主高云(?—409年)被慕容宝认作养子后,改姓慕容氏。慕容熙被杀后,他被拥立为帝。但实权都掌握在冯跋兄弟手中。为保安全,他花重金召集了一批勇士做自己的心腹。他最看重离班核桃仁。高云为防不测,厚待二人,每月赐钱以万计,衣食住行几乎与高云相同,然而二人却欲壑难填,因小事心生怨恨,正始三年十月戊辰(公元409年11月),离班,核桃仁二人身藏利剑,假称有事奏告,高云毫无防备,走出殿堂,桃仁递上一纸,高云接过展阅,离班突然抽出利剑朝高云头顶劈来,高云举起身旁茶几抵挡,桃仁又一剑刺中高云腰部,离班在补上一剑,高云当场身死。高云为离班、核桃仁所杀,征北大将军武邑公冯跋“升洪光门以观变”,故意放任了这次弑君事件的发生。帐下督张泰、李桑对冯跋说:“两个贼小子竟然猖獗成这样!下官请为明公斩了他们。”于是奋剑而下,李桑斩离班于西门,张泰杀桃仁于庭中。冯跋迁高云尸于东宫,高云谥惠懿皇帝。

尽管高云对核桃仁离班的赏赐不计其数,甚至衣食住行也都跟自己一样。但小人好利,贪婪无厌,任你高云如何宠遇,总有一二事未惬他意,遂致以怨报德,小人之难养也,如此。

十九届六中全会相关论文研究

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百年奋进路,风华正青春。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这样一次百年总结,用“历史之光”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徐徐绘出更加辉煌的千秋伟业宏图,令人深受鼓舞、倍感自豪。 7400余字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读之振奋,思之深刻。十九届六中全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历程中创造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全会通过的历史性决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为我们党领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党的百年奋斗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这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力量之源。 过去的100年中,党带领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从最初谋求民族解放,到后来进行经济建设,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的党始终同人民群众在一起。如今,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伟大奇迹已经载入史册,第二个百年目标在等待着******的青年去完成。 时代向前,我辈向上。作为一名高科建材员工,我愿意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积极响应*的号召,立足本职工作,身体力行,努力提升自身思想理论认知,为新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争做******的追梦人。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后,全县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 11月29日,阿克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在会议室对十九届六中全会进行了研讨学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开启全面建设国家新征程之际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论述精辟,为夺取******新的伟大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的指导地位的深远意义,为我们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完全拥护*所作的工作报告、发表的重要讲话,完全拥护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一体学习领会,整体抓好贯彻落实。全体干部职工要把*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当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学习全会精神与学*“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意义,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努力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部署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回首来时路,百年风华正茂,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披荆斩棘,百年复兴伟业。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血泪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时期,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时期,党带领全国人民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历史经验,生动呈现了进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作为一名党员,同时作为一名基层“三农”人,在乡村振兴这场考试前,“赶考”之路刚刚开始。在新的征程上,就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更好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应当不忘初心,在农业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方面加强技术攻关,为自治县农业技术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努力,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添砖加瓦。 (一)、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精选范文 (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精选10篇) (三)、六中全会发言材料(20篇) (四)、2022年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会发言材料 (五)、2021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知识答题 附答案 (六)、2021年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知识答题附答案 (七)、六中全会观后感200字,十九届六中全会观后感200字 (八)、十九届六中全会研讨发言材料400字到800字 (九)、民警警察十九届六中全会研讨发言材料和发言稿800-1000字 (十)、十九届六中全会研讨发言材料教师1000字 ;

一、四个历史时期,四个伟大飞跃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和新时期: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4、******: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次历史性飞跃。

2、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 列基本问题,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3、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两个确立

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四、五个方面总结百年奋斗历史意义

1、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2、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3、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4、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5、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王庭大(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

“两个确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会指出,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的指导地位。学习六中全会精神要特别充分认识“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两个确立”对于开启新征程,建设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指引航向。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深厚人民情怀、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了新征程、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

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升华。确立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就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互动的复杂条件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乘风破浪不迷航;就能始终把握发展规律,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要始终坚持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个确立”,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伟大的事业就有正确理论指引,中华“复兴”号巨轮就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刘峰松(中国科学报社党委书记):

浅谈“十个坚持”对履行好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的启示

《决议》以“十个坚持”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些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新闻舆论工作开创未来的根本路径与行动纲领。

中国科学报社作为深耕科教领域的全国性媒体,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结合中国科学报社当前开展新闻舆论工作实际,浅谈“十个坚持”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开拓创新”“坚持人民至上”的启示: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要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网,强调党管媒体、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保证。

其次,“坚持理论创新”就是要创新中国新闻理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努力做出******,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第三,“坚持敢于斗争”就是要勇于开展舆论斗争。统筹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好正面宣传,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也要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坚定立场、及时发声、敢于亮剑。

第四,“坚持开拓创新”就是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应当更加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五,“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走好群众路线。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一直有“开门办报”的优良传统,本质上就是落实好群众路线。针对当前互联网与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有效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开展网上舆论宣传,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关键。

中国科学报社始终坚持党管媒体,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力加强党对报社各方面工作的全面领导。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向未来,中国科学报社将努力打造中国领先的科学融媒体,助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政治部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

党领导中物院事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之际,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回顾党领导下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事业伟大历程,对传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坚定“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物院事业的发展历史,有力地诠释了六中全会对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总结,也是对“十个坚持”的有力佐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和魂。上世纪50年代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作出了发展中国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形成了全国大协作、集智攻关的工作格局,以最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关键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在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中物院都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国防尖端武器及其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为一流军队提供一流装备。

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奋斗基点。原子弹研究刚起步时,在没有现存的资料技术可以学习借鉴的情况下,广大科技人员从最基础的书籍学起。氢弹研制更是没有任何可参考的信息资料,需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开始探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从事氢弹理论先期探索的队伍转入中物院理论部,仅用两年零八个月,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了中国科技史上的伟大奇迹。

坚持自主创新是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中物院充分发扬学术民主、优选技术路线,集中力量研制有限型号,确保突破关键性技术难关,一步一个脚印,几步上一个台阶,实现了科学技术上的跨越发展。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推动原始创新,不断形成科技创新的集成优势,奠定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在随后的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中,都始终坚持这条工作路线。

党领导中物院事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为******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和启示弥足珍贵,将指引我们站在历史的深厚积淀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王素琴(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

《决议》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主题主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新征程上奋力夺取的根本保证。

百年来,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的伟大实践,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当前,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更需要依靠党的领导这个“定海神针”,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在******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因为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确保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形成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决议》提出“两个确立”,为我们做到“两个维护”提供了根本遵循。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始终掌握******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不断书写******新篇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放在首位,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落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黄小茹(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十个坚持”是党引领中国未来的科学指引

《决议》全面总结党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科学概括出“十个坚持”历史经验,回答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系统揭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历史规律。

学习“十个坚持”,首先是要认识到这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十个坚持”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

学习“十个坚持”,其次要认识到其逻辑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属于战略统领方面的要求;“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属于方向道路方面的要求;“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属于路径手段方面的要求。从战略统领到方向道路再到路径手段,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构成一个层层递进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学习“十个坚持”,还需要深刻认识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历史规律的昭示,是党引领中国未来的科学指引。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把“十个坚持”融入到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去。百年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不断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首先有绝对足够的自信来讲党创造伟大成就、伟大转折、伟大奇迹的成功密码和深层逻辑,这就是“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其次,要讲好“十个坚持”,在教学中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持宏观叙事和微观讲解相结合,把复杂的历史问题讲顺了、讲通了、讲透了,具体的事情又能梳理出道理、逻辑、理论,才能让学生在历史比较中深入体会、理解“十个坚持”历史经验,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才能“信”和“服”,才能领会全会、《决议》精神,从而自觉、自信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

曹志红(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深刻理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决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四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全党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创造了******的伟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决议》从十三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体现了这个阶段的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这十三个历史性成就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办好中国各项事情的关键;推进******,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设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现代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进******大国外交等,是全面建设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为全面建设国家保驾护航。

我们要全面透彻领悟党在******带领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要深刻体会党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来之不易;最后要号召全党同志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坚强决心、团结一致,再接再厉,坚定不移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

董天美(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共同富裕是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决议》中,“十个明确”和“十个坚持”都对共同富裕提出了要求。中国的现代化追求的是共同富裕。总体来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这是世界人口规模最大的共同富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中国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步,为全面建成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这是整体性推进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共同富裕坚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超越了西方福利社会以资本财富多寡为判断依据的“全民富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在注重经济建设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的同时,注重政治建设为共同富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化建设为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社会建设为共同富裕提供有利条件、生态建设为共同富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三,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正确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要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矛盾的过程,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优化分配结构的过程,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通过收入分配的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是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观,兼顾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这是的重要内容,也是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

董艺(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深刻理解“十个明确”的内涵与发展

《决议》用“十个明确”系统、科学、全面、准确地阐明了的理论内涵和核心要义。

首先,新增“两个明确”内容,凸显时代课题。与十九大报告相比,“十个明确”中第七个明确“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第十个明确“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作为新增内容,在理论与实践逻辑上都与新增的时代课题密切相关,均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明确”共同回答了时代课题之问。从这个意义而言,新增的“两个明确”内容,凸显了时代课题。

其次,结构顺序调整优化,突出党的领导。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由“八个明确”的第八条提升至“十个明确”的第一条,这一调整凸显了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后一条以“全面从严治党”进行收尾,与第一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成首尾呼应,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再次,条目表述补充完善,深化规律认知。“十个明确”中的第一、二、三、九条分别在“八个明确”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与完善。第一条增加了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内容,第二条结尾新加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条新增了“发展全过程民主”,第九条还增加了“******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总之,“十个明确”与“八个明确”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体现了创新与守正的结合、理论连续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以“十个明确”作为核心要义的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何迪(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从建党百年青年寄语看中国共产党育人思想的逻辑演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寄语青年,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实际上,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成长发展,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梳理建党百年青年寄语,有助于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育人思想的逻辑演进,对******党的青年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寄语的关键在于组织青年团结奋斗、通过工农武装成为一股积极的革命力量,并指导青年同一切内在的和外在的、陈腐的和反动的思想作斗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工作上就呈现出了教育青年勤俭建国的重要特点,即以青年团组织为依托实现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导;改革开放和新时期,倾向于对青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即引导青年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广大青年与时代共成长,在享受利好的同时,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承担起艰巨的时代使命。“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出号召,寄语******中国青年,“******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纵观建党百年青年寄语的演变,体现了历史和时代变迁对我党育人思想的影响。对于青年而言,我们既是时代的剧作者,也是剧中人,要以“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气概,把握历史契机,学以成人,做以成人,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高兴(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决议》指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科学判断,标志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具有历史性和实践性。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并确立了该思想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得到充分检验的百年历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我国正处于多种风险和矛盾的易发期,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具有人民性。提出“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历史方位,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所作的深刻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人民性的最高回应。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坚定地迈向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强国的“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