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古民居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2:44:14

古民居研究论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洛阳古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的论文,欢迎各位艺术类毕业的同学借鉴!

摘要 洛阳古民居建筑在屋宇格局、屋顶、梁架、门窗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其精神境界中蕴涵着以河图洛书和牡丹意象为文化元素的精髓,并因此显得简洁而不失大气,质朴而不乏典雅。

关键词: 洛阳古民居 装饰艺术 文化元素 简洁大气 质朴典雅

古往今来,人类对于物体的设计方式有两种:通用式和特殊式。综合各种要求,制定出标准形式以备选择即为通用式;按照个体要求进行特殊设计即为特殊式。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前者为制成品,后者为订制品。就世界建筑史而言,西方建筑是特殊式,中国建筑是通用式。西方建筑以石材建构,追求永恒,如金字塔。中国建筑以木材建构,追求时新,如北京四合院和洛阳古民居。但洛阳古民居建筑不仅依靠房屋的布局来表现其性格,还依靠其屋宇格局、屋顶装饰艺术、梁架装饰艺术、门的装饰艺术等来表现其地域特征和思想情趣,营造诗情画意的环境艺术。

一 屋宇格局、屋顶装饰艺术

洛阳位于北方黄河中游区域,其古民居屋顶与南方民居利于防雨的悬山顶不同,多为利于防风火的硬山顶。现以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大院――“洛八办”纪念馆为典型,试作分析。

庄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总建筑面积达3330平方米,由三座三进式四合院自东而西并排构成,相互有偏门连通,为清代砖木结构古民居。大院座南面北,其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临街房、厅堂、上房。大院两侧的厢房均为两层楼房式建筑。庄家大院屋顶为硬山顶。各进院落之间构成了“高――低――高”三段式有节奏感的起伏性主韵律格局,其长巷与墙垣则形成了衔接的“长――短――长”的交错状辅助韵律。行走其中,穿门越巷,会油然产生一种缓步悠游,韵律悠悠的清幽兴味。不由使人联想起宋代寇准《踏莎行春暮》“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的意境:三春渐深,黄莺新声,繁华缤纷,青梅小小。华屋静静,细雨蒙蒙。屏风半掩,余香袅袅。思妇伤春怀远,约言沉沉,音信杳杳,懒对菱花镜,倚楼独望远,失魂又落魄,怅然对长空,芳草连云天。

其屋顶正脊东西两端及其四条垂脊前端均装饰有鸱尾,屋脊棱之间的面上覆有盖瓦,盖瓦面上装饰着卷草纹的二方连续图案,屋檐的滴水瓦上塑有花卉走兽图案。正脊线条平直,垂脊线条斜欹,形成平欹对比,二方连续图案构成重复,屋脊的鸱尾装饰与滴水瓦上的图案装饰则构成了立体与平面的装饰对比。整个屋顶由“二方连续图案”的重复性和立体与平面的“高――低”对比构成平行重复、先高后低的和谐衔接,不仅具有防火、排水的实用性,而且也像一只缓急有度的小夜曲,给人以雅而美的视觉享受。

二 梁架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梁架形式与南方古民居穿斗式梁架形式不同,多采用抬梁式,把梁做成月梁形式,即梁的上下表面均被削成向上微微拱起的弧线。例如,新安县铁门镇73号现为刘隧杰居住的一杨姓故宅,其廊柱与墙体连接的横梁也加工成月牙形,足见其设计者的睿智表现。大有宋代诗人苏轼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的意趣。

在对魏家坡村125号民居考察时看到其堂屋前坡里面二檩木架上,双木檐檩上,以及梁端横面上镶有方形牡丹花饰件,红花绿叶依然明晰。而且在堂屋正中的一朵牡丹花饰件下面6根檩条的相间处,在长方形黄色底上绘有8个褐色菱形,褐色菱形上绘有白色八卦图形,八卦图的左右标有楷书字“八卦图”“万福图”。八卦图的中间绘有阴阳图形的太极图。太极八卦图之下的正堂房间,与其图下二檩木架连接的是整房间宽的隔断式屏风,其上4个金线方框中刻有“桂馥兰馨”楷书金字。整体气度恢弘,儒雅大方,充满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韵味。我们由此而联想起《河图》与《洛书》,二者均发生于洛阳。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宋人黄庚《赠易数周仁山》有“河洛图书排纸上,乾坤爻象只胸中”之句,宋代佚名《朝会》也有“爰有嘉禾,含章自天。宛城洛书,粲若奎光”之言,可见《河图》与《洛书》的深远影响,洛阳古民居装饰艺术出现其所衍生的太极八卦图也是自然之事。

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美誉的洛阳牡丹,其雍容华贵的容颜更是享誉古今,为洛阳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正如唐代诗人徐凝《赏牡丹》所吟:“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这就难怪洛阳古民居装饰偏好牡丹了。邵雍的一首《洛阳春吟》说得更妙:“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可见洛阳人热爱牡丹花之深,洛阳古民居建筑装饰有牡丹图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门的装饰艺术

“门”作为建筑平面设计段落的一种表达形式,成为变换封闭空间的转接点。洛阳古民居建筑的门具有引导带领的作用,在平面构图艺术上,强调视觉审美的程序化。大体而言,洛阳古民居的门分为:外墙门与内屋门。

1 外墙门的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的外墙门俗称大门楼,是一户人家贫富的形象建筑。因此,凡殷实富贵之家,无不殚精毕力,以求完美。例如,伊川县吕店乡温沟中街152号明清古民居,其门楼位于临街倒坐屋的东南部,属于占有一间房屋空间的大如意门样式。其大门楼左右两端的大门及鱼鳃墙与前檐柱平齐,鱼鳃墙上有如意状的砖石构件外挑。门楣部分自下而上依次是挂落、冰檐、望柱和朝天栏板。门框及鱼鳃墙外侧的墀头墙上方有盘头、垫花和博风头箱子型狮子,门枕石是一对相侧而视的石狮。门楼的正脊与倒坐屋相连一体,有鸱吻装饰。门楼两侧外向立壁面上,在花卉砖雕的下方分嵌的青条石上有雕刻精美的图案:右为雪胎梅骨图,左为荷香清赏图。整个门楼透露出一派富贵高雅之气,尤其是大门两侧的雪梅、荷香图,流露出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的心情,以及祖孙登在《赋得涉江采芙蓉》中所谓“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的意念,使人赏心悦目。

再如,伊川县吕店乡符村110号古民居的门楼。其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整体形象高俊秀伟。门楼为悬山式一殿一卷的垂花门,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清水脊,过陇清水脊端部有鸱尾装饰。门上檐柱垂花门是古民居的第二道院墙门。其形象几乎全部具备构成中国建筑的要素、构件、装修手法等。各种装饰手段,如砖雕、木雕、石雕、油漆彩画都用上去了,相衬得体,华丽悦目。悬于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联(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仰面为莲花雕件。垂花门朝外一面两侧的看面墙,使用磨砖砌法,做得很精致。左右相对的粉墙上开有灯窗,屋脊两端砖雕的花草,门两侧墙上的砖雕、抱鼓石的石雕、门簪、花板、垂珠等木雕都很精美。

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因此垂花门内有一个较大的空间,给家庭主妇与女亲友的话别提供了温馨的空间。张籍在《秋思》中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其“临行开封”书信的意象犹如昨天就发生在这垂花门下一样感人。垂花门建在民居建筑的主轴线上,她与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样,同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线上。内宅的.抄手游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门为中轴向左右展开。

2 内屋门的装饰艺术

内屋门包括版门、隔扇门等,工艺手法多样,重整体效果和细部刻画,使之近看有内容,远观有效果。

洛阳古民居房屋中使用的大木板门叫版门。版门即双扇木板门。版门又可分为棋盘版门和镜面版门。棋盘版门多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的大门,或民居外墙门。镜面版门,即门扇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用横木联结,无木框规范。镜面版门如魏家坡村125号民居二进院左右厦房的屋门即为版门。这种门在安装时,必有门枕石为轴,门上安装连楹固定门扇轴,可自如开门。这种门用约6厘米厚的木板制成,开起来很重,这样才有防御性。

洛阳古民居建筑以抬梁式木结构为主,一般无承重墙,廊柱内柱与柱之间一般以 扇门或 扇代替墙面。因为古代建筑物较高,所以 扇造型也窄而高,状如淑女。 扇中间的绦花板为腰板,束腰以下为裙板。其上部格心装饰,有多种纹饰,饰以人物、花卉。其腰板和裙板上则多以人物故事、山水、花卉、动物浮雕装饰。其人物或须发毕现,具体而微;或厮杀混战,生感动人;或醉酒赋诗,佯狂颠倒……均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卉纹花瓣翻卷有致,花叶抑扬纷披,自然生动。

例如,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民居一进院过厅门为四扇隔扇门。其绦花板为十字川龟纹饰,抹头与裙板饰以花卉图案。整体效果简洁大方。其二进院过厅门亦为四扇隔扇门。其绦花板为亚字锦地纹饰,抹头与裙板饰仍用花卉图案,与一进院的风格保持一致,表现出中原传统文化崇尚质朴、典雅的风格。

四 窗的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的窗有槛窗、横风窗、短窗等。

槛窗是设置在槛墙上的隔扇窗。槛窗,位于殿堂门两侧各间的槛墙上,它是由格子门演变而来的,其装饰主要集中在格心、绦花板、裙板。横风窗又称横披窗,装于上槛与中槛之间,成横长方形,窗可以向上、下开,一般不开启,作采光之用。以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大院为例,其槛窗位于过厅门的两侧槛墙上,绦花板以十字川龟等纹饰,上下抹头饰以花卉图案。其上与装饰有亚字锦地的横风窗相连,大方得体,简洁雅致。诗仙李白《谢公亭》有道槛窗之美:“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竹下秋虫鸣夜静,清响声声到窗前,是何等美妙。

进院的东西厢房墙壁上设置有短窗。短窗又称半窗,位置在半墙之上。其形状为正方形,绦花板为亚字锦地纹饰,上下抹头各有花卉装饰,简洁大方。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道出了半窗的好处:春梦短暂,秋云缥缈,好景易逝,斜月低临半窗,夜已深,情未了,床前画屏吴山翠,心境辗转人难寐。人对半窗月低临,极具诗情画意。

另以伊川县吕店乡符村120号古民居、洛阳市安乐邵雍故居为例,其临街厦房向内门左侧的短窗和邵雍故居大殿门右侧的短窗,分别以亚字锦地纹饰、十字川龟纹饰,四框素面,倒也显得小巧简洁。

综上所述,洛阳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以浙江东阳、安徽徽州为代表的具有文人化倾向的江南建筑装饰艺术典型“强调文化内涵、讲究情趣、收敛含蓄”的风格不同;与广东潮汕、云南昆明为代表的具有商业化倾向的繁华富丽、热烈奔放的风格不同;与山西平遥、陕西韩城等地继承中原传统文化而表现出质朴简约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洛阳古民居建筑艺术虽然也以质朴简洁为主,但在其精神境界中蕴涵着以河图洛书和牡丹意象为文化元素的精髓,并因此显得简洁而不失大气,质朴而不乏典雅。

参考文献:

[1] 许彦、许译丹:《南方古民居窗饰艺术风格论》,《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年第8期。

[2] 施维琳、丘正瑜:《中西民居建筑文化比较》,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徐伦虎:《中国古建筑密码》,测绘出版社,2010年版。

[4] 宋晓国:《中国古建筑吉祥装饰》,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

[5] 路玉章:《古建筑木门窗棂艺术与制作技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6] 王颂、冯波:《河南民居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延续――以刘青霞故居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3期。

[7] 周海萍、谷言:《苏州古民居生态价值浅析》,《山西建筑》,2010年第33期。

[8] 曹国庆、朱毅:《皖南古村落建筑装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以西递、宏村为例》,《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年第8期。

徽州古建筑的特色摘要: 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 关键词: 古建筑作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徽州的老房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服贾四方,或成巨富荣归故里,将域外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入境内,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致的民居建筑。故此,早在晚明时期,“入歙、休之境而遥望高墙白屋”就成为徽州村落的独特景观。与“五岳朝天”并称的“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徽州老房子多是以天井采光、通风及与外界沟通。外墙很少开窗,因此老房子总给人一种幽暗凄迷的感觉。我真正领略徽派建筑是在西递村。这是一个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旧梦。现代的阳光还没有照耀在它青灰的屋瓦上,在都市的喧哗这之外,它抱残守缺,在皖南的清澈中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生活。西递村在黟县,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建筑群。从远处望去,西递村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徽派建筑的形成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这里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早期徽派建筑中典型的“楼上厅”形式,楼上厅室特别轩敞,是人们日常活动休憩之处。这是因为山区潮湿,为了防止瘴疠之气,而保留了越人“干栏式”建筑的格局。同时,由于大量移民的涌人,人稠地狭,构建楼房也成为最佳选择,但多依山就势,局促一方,为解决通风光照问题,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了马头墙。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徽派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念的影响,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徽派建筑工艺特征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徽州古建“三绝”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表坊必须经朝廷颁旨才能兴建,只有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徽州宅居基本格局的形成传统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间式,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民间俗称为“一颗印”。平面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入口处形成一内天井,作采光通风用。在此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组合,可形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等格局。四合式大多为人口多的家庭居住,也可说是两组三间式相向组合而成,可分为大四合与小四合。大四合式前厅与后厅相向,中间是大天井。前厅是三间式,但地坪较高,为正厅堂;后厅亦为三间式,但进深可略浅,地坪面较前厅低。前后二厅以厢房相连,活动隔扇,楼梯间有设于厢房的,也有设在前厅背后的。内部木板分隔,外墙均为砖墙出山马头墙。天井则根据地形可大可小,也有的在前厅背后再设厢房、小天井。这种大四合式住宅前后均有楼层。小四合式前厅三间与大四合式同,后厅则为平房,也更小,进深浅,一般中间明堂不能构成后厅,而作为通道,两个房间供居住,天井也较小,楼梯均在前厅背后。大厅式住宅的大厅,主要是用于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和开展祭祀活动等,也作为日常起居场所,它往往是整座住宅的主体部分。大厅多为明厅,三间敞开,两根圆柱显示着大厅的气派。也有用活动隔扇封闭的,以便于冬季使用。一般大厅设二廊,面对天井。大厅式住宅可从正中入口设屏门,平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也有在侧面开边门出入,天井下方则设客房。还有由正门出入,门两侧设二厢房者。穿堂式又名回厅,穿堂的位置均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相连,为由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背向,入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穿堂部分有一明堂,两个小房间,可供客人居住,也可家中人居住。这种穿堂式建筑比正式三间式小,有天井采光。徽州人有聚族而居的习俗。有的大户人家宅屋成片相连,一百多个天井,但也只是上面几种基本格局的拼接组合而已。徽州是复杂的——它亦动亦静、亦俗亦雅。行商坐贾囊中银两的碰击声,交织着乡儒学究的吟哦;精工细作的木雕窗棂,映衬出自然的山水如画。徽州留给后人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实为一巨大宝藏。它有太多的智慧、启示、经验、鉴戒,值得我们去发掘、提炼、思考、总结。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空间研究【中文摘要】在《北京宪章》中曾这样指出:“技术与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建筑环境趋同,文化的多样性逐步消失。”作为中国古建筑瑰宝之一的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能否摆脱这种危机?在逐步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步伐当中,客家土楼特色文化能否屹立不倒?在未来的城市中,土楼能否体现其特有的人文与历史价值并继续延续下去?其空间构成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色魅力?带着诸多问题,本文试对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空间进行了相关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南迁的汉人来到荒芜的山林,面对重重生活困难,逐步开始了他们聚居生活。为了能够对福建客家土楼作出更好更细致的研究,本文主要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群当中的圆楼(圆寨)为典型研究对象,并围绕圆楼展开一系列检索与调研。首先对土楼的建筑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影响土楼建筑形成的历史与人文因素。另外,从客家土楼当地的自然资源入手,寻找土楼形成的自然与历史因素。然后重点分析土楼建筑的空间特质,从平面到立面,从墙体到空间结构逐一作出分析与诠释。探究其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接下来,从客家土楼的结构与装饰风格入手,进一步研究土楼空间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特性。最后重点阐述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对今天现代建筑空间及空间形态设计的启发。重点通过圆形土楼研究其空间形成的过程与构造特色,解释其内在的物质精髓与文化精髓,来探索与寻找空间设计的进一步发展途径。【关键词】:客家土楼建筑空间结构目录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Ⅱ绪论…………………………………………………………………………………1第一节课题研究意义………………………………………………………………1第二节课题研究的现状……………………………………………………………1第三节课题研究的特征、范围及基本框架………………………………………2第一章.客家土楼建筑环境的状况与成因………………………………………3第一节自然与地域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31.1.1地理气候、地形、地貌…………………………………………………31.1.2自然资源、建筑资源……………………………………………………3第二节社会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41.2.1人文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41.2.2历史环境…………………………………………………………………41.2.3思想观念(传统风水文化)……………………………………………5第二章.土楼建筑空间解析………………………………………………………5第一节.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形式特征……………………………….52.1.1土楼建筑空间的平面分析……………………………………………….2土楼建筑内部空间合理性……………………………………………….3土楼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4客家土楼建筑的空间形态组合………………………………………….5客家土楼建筑的立面设计………………………………………………9第二节土楼建筑的结构、材料与技术要素…………………………………….1土楼建筑结构的主要特征……………………………………………102.2.2土楼建筑结构与材料的有机联系……………………………………11第三节土楼建筑空间形态的风格与装饰要素…………………………………132.3.1土楼建筑装饰风格的主要特征………………………………………132.3.2土楼建筑装饰构造与装饰手法………………………………………13第三章.土楼建筑空间的形态与技术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启示…………15第一节土楼建筑空间的形式与功能互化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启示……………15第二节土楼建筑空间的生态技术手段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启示………………16第三节土楼建筑空间的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启示………………17第四章.结论与建议………………………………………………………………17致谢…………………………………………………………………………………19参考文献……………………………………………………………………………201绪论第一节.课题研究意义福建客家土楼作为中国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正式向联合国申报。福建客家土楼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它又凭借什么样的优势与特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奇葩之一究竟对我们今天的建筑与空间有什么影响,而今天的生活空间设计又能从土楼之中汲取到哪些养分呢?等等这些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与研究的。第二节.课题研究的现状福建永定(注释1),客家土楼(图1-1)达到2万多座,从造型上分就有方形、圆形、五凤形、八角形、日字形、一字形、殿堂式围楼、府第式方楼等30多个种类,分布于永定县各个乡镇。而土楼最早在公元13世纪的元代以后就已经出现。客家土楼最突出的功能是聚族而居,同时它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祖堂常是宗族议事、婚丧喜庆、会客、宴会、演戏的好地方。楼有门坪,既可作为休闲和举行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又可晾晒农作物、调节阳光等。其他建筑物,如水井、浴室、厕所、牛栏、猪舍、磨房等,也一应俱全。福建省文物局有关人士表示,福建土楼是汉民族客家民系形成并创造特殊文明的标志物。随着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专家、学者们对土楼的研究兴趣大增。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研究与阐释,如:马丽《对土楼聚居环境现状的思考》,程爱勤《风水学说对客家土楼的影响》,李志一个县级市,是客家分布区域之一。2文《客家土楼的建筑艺术特色》、《客家土楼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与精神性建构序列》,严志铭《永定客家土楼利用与保护间的共生关系》,张昉《土楼建筑与文化》等。第三节.课题研究的特征、范围及基本框架通过实地考察,从了解客家土楼到理解客家土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与诠释客家土楼的过程。为了能够作出更好更细致的研究,本文主要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群当中的圆楼(图1-2)为典型研究对象,并围绕圆楼展开一系列检索与调研。首先对土楼的建筑环境进行考察,调研影响客家土楼建筑形成的历史与人文因素。另外,从客家土楼当地的自然资源入手,寻找土楼形成的自然因素。然后重点分析土楼建筑的空间特质,从平面特征到立面特征,从墙体到空间逐一进行分析与诠释,探究其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接下来,从客家土楼的空间结构与装饰风格入手,进一步研究土楼空间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特质。最后重点阐述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对今天现代建筑空间及空间形态设计的启发。重点通过圆形土楼研究其空间形成的过程与构造特色,解释其内在的物质精髓与文化精髓,来推动空间设计的进一步发展。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群居建筑,独特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其二,福建客家土楼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和重大社会变迁与动乱中,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的民族传统基础之上的建筑艺术成就和历史见证;其三,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和“风水”建筑规划学说,就地取材,其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图1-3)。其实建筑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人类栖身居所的不断演变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居无定所到结庐而居,每一小步都是先人劳动创造的结晶。其中福建客家古民居无疑是一笔宝贵的建筑艺术与文化遗产,无论其空间结构方面还是其成因、工程特质、形式与功能特色。第一章.客家土楼建筑环境的状况与成因第一节.自然与地域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1.1.1地理气候、地形、地貌福建西南部山区地带海拔一般较高,山高水冷,地湿雾重。客家居民亦集中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这一地区山势蜿蜒,层峦叠嶂,山路盘旋。土楼则星罗棋布地坐落在山谷盆地。土楼民居建筑具体选址多在依山傍水的坡地或近溪山谷中,或选在山、水、田、楼相和谐的地理环境之间。书洋乡田寮坑土楼群、曲江河坑村的土楼群、塔下村土楼群、下版寮土楼群、后桥村土楼群、均沿溪流建筑在山坡、谷地,四周山峦环绕,天然的保护屏障(图2-1)。1.1.2自然资源、建筑资源人丁兴旺,自古以来是中国老人对家族的祈愿。伴随着客家家族人口猛增的势头,则不可避免的面临居住难题。为了解决这一朴素而迫切的要求,客家人开始思索着究竟用什么材料来铸造自己的家园。于是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始被逐渐挖掘出来。无从考证土楼的第一个发明者是谁,实际上土楼也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发明的。土楼是客家人迷恋历史情愫、超凡脱俗的天才想象和现实的物质条件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客家人建造的第一座土楼很丑陋,并没有眼前的壮观、美丽,很不成熟;甚至可能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客家人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努力创造,夯土技术越来越娴熟高超,审美境界越来越开阔,土楼也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越来越美红壤土、瓦砾土、田岬泥,当地最常见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平凡不过的竹、木等,通过客家人勤劳的双手演绎出高大、坚固、壮丽的土楼。其中,土作为首选,这是就地取材的最佳途径,比起石头更方便开采,更方便运输,更环保等等。第二节.社会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1.2.1人文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福建客家土楼以其鲜明的建筑风格屹立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其建筑特色有着深厚的地域与人文烙印。没有客家人就没有客家土楼,没有客家人自我防护的团结意识也不会有客家土楼。从一筐土到一段墙到一座楼都是凝聚着客家人的智慧与汗水。客家的人文生活造就了土楼,然而土楼的灵魂依然是客家人,土楼建成之后倘若长时间没有人在内居住,很快便会荒废掉,有人气才有土楼的生气,没有了客家人,土楼便会在风吹日晒中渐渐被风化,侵蚀,很快消失。而且土楼空间环境所以能保留几百年,正是因为土人的居住。生活在土楼中间的人们每天生火做饭,无疑使得环境干爽很多,而且人每时每刻呼出的二氧化碳有阻碍风化的作用。由此也可见“天人合一”是土楼的精髓所在。1.2.2历史环境客家土楼民居,是历史时期中原地区南迁汉人在极为艰险的自然社会环境下,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它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图2-2夯筑的土墙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2-3夯筑的土墙图片来源:土楼漫游5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体现出了客家土楼民居的文化适应.在中国福建省西南部,广袤千里的九龙江流域,成千上万幢建筑特别、造型别致的土楼矗立在平畴绿野、崇山谷地(图2-4)(图2-5).它折射出当地先民对于居住文化非同寻常的美学追求,反映出闽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南迁家族一路崎岖,荆棘满布,从兵荒马乱的北方走向偏安一偶的南方,时有强盗与猛兽出没,偷袭侵扰,时有山间瘴气弥漫,更是击倒不少壮健的身体。这种种情况必然加剧了南迁人们对家的渴望!同时安全因素与群居习惯促使他们必须聚居,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得以更好地生存。1.2.3思想观念(传统风水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理论,特别是由此衍生出来的“风水学说”,不仅深刻影响着客家民居的建筑思想和建筑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风水理论”规范着,乃至决定着客家民居的建筑思维.传统风水文化自始至终影响和决定着土楼始末(图3-1)。通常情况下,建造土楼之前,聘一风水先生,择一良辰吉时是头等大事。永定县裕昌楼依五行分为五个单元,楼内天井中心祖堂前面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振成楼,其实是一座八卦外形的同圆心内外两环组成的土楼。外环以标准八卦图式分八个单元,每卦设一楼梯。第二章.土楼建筑空间解析第一节.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形式特征2.1.1土楼建筑空间的平面分析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土楼一米多厚甚至更厚的土夯筑墙并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夯筑土墙围合形成的空间,即老子所言的“无”土楼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舂压、夯筑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通常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可以讲土楼是一座巨大的群居空间。土楼的形式多样,从总体平面布局来说可以划分为方、圆两大类。多以阴阳五行八卦等风水理论为依据进行平面规划,同时非常注重与环境的协调性(图3-2)。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规划,从唐宋至明清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原则:一是依山傍水,有利于生产生活;二是尽量选择坡地或者荒杂地做楼基,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三是利用自然条件构成村落景观,优化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三个原则使得永定的青山绿水和特殊的坡、台地段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通过规划在土楼建筑的组群部落上造就了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杰出范例。土楼的平面规划是把建筑本身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创造出富于自然美的生活空间。从南宋至元明,土楼建筑大多规划在依山傍水的坡地,这样的地带方便族人就近耕作,上山砍柴捕猎,便于采摘和捕捉。例如南溪、洪坑、湖坑、大溪等地绝大多数土楼都建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山腰坡地上。而且它们或南北对峙,或东西相望,在彼此相向之间,保留着生意盎然的田野、河流或谷地农田作为村落的内部空间,使得生活其中的村民泰7然自若、心旷神怡。从明清至民国,为了使居住环境更佳,客家人又在串珠状的河谷盆地创造了利用四周山峦构成群山环抱的生态空间。这种设计表现手法,多以市(市场)为中心采用周边是的土楼来组群空间。可以看到溪口,洪山等地的土楼群,它们的特点便是耸立在山川田野之间的、围绕于市的土楼建筑作为整个区域的内部空间处理,而把四周的层峦叠嶂作为维护生态的天然屏障。一句当地俗话说:“永定八山一水一分田”可见山多田少。节省耕地,充分利用和创造空间显得尤为重要。聪明的客家人用石砌小路联系三五成群的土楼如诗如画的生活空间。土楼建筑内部空间合理性土楼不是“四合院”,每栋土楼中间居住的不是一户人家,而是一个家族、一个宗亲系族;所以在内部空间规划上来讲,具有其独特性与复杂性。而且圆楼与方楼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然而圆楼是永定客家土楼的精髓所在,为了少占地方,扩大空间,适应山区河谷陡峭地形,永定客家土楼选择了更加美妙绝伦的圆形空间圆形土楼空间在合理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空间价值,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空间有诸多优点:①、方楼当中四个角落称为“死角”,光线暗,通风差,紧靠楼梯道噪音大,不受欢迎,而圆楼则不存在“死角”。②圆有平等均等的特点,好坏差别不明显,利用房间的分配和家族的和谐。③、一个简单的道理,同样周长的圆形空间面积是方形空间面积的倍。所以采用圆形空间将得到比方形空间更大的内院空间。④、圆楼的屋顶比方楼简化,施工相对简便。⑤、圆楼的构件比较统一8方便计算,方便生产与安装。⑥、圆楼的每个房间都被分割为扇形空间,由于外弧较长,以土墙承重,内弧较短,以木承重。因此,同样面积的扇形空间比矩形空间更节省木材。同时由于圆楼空间消除死角,对大木料的需要相对减少。所以防漏空间比原露空间更节省木材。⑦、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路有路煞,方有方煞,方楼的某个角总会碰上煞气,而圆楼无角则无煞。抛开迷信色彩,把煞气理解为山风,方楼阻力大,圆角阻力更小(图3-5)。⑧、从抗震角度看,圆楼能更均匀地传递水平的地震力,因此同样高度、墙厚相同的圆楼与方楼相比,如果圆的直径和方的边长相等,无疑圆楼具有更强的抗震能力。所以圆楼空间比方楼空间更安全(图3-6).3土楼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在土楼的建筑空间当中集中体现了虚与实结合、个体与群体的有机整合,从外观上看是一个单体建筑,而步入土楼大门,呈现在眼前的的是伟大的家和缩微的国整体与个体紧密连接、相辅相成。如永定承启楼平面规划上,占地5376平方米,直径73米,外墙周长229米,圆中带圆,圈中带圈,一共四圈,主墙为土内墙为木,围合出丰富的空间。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规划布局上按照五行八卦依次排开,在阴阳两极开水井命名“阳井”“阴井”(图3-7)。四部楼梯,共400个房间,最多居住时80多户,宛如现代的居民小区井井有条。外环楼共四层,一层空间规划为厨房,但作用远远超出了厨房的范畴,同时为二层粮仓的保持干燥及整栋楼体的除湿保干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充分利用了热能,无疑从形式和功能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二层为粮仓,搬运起来不用爬的太高,同时又避免了粮食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容易生霉腐烂。三层以上为居室。每层平均划分72个房间。第三环为两层,每层40个房间,这一区域空间主要规划为书房。第二层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4客家土楼建筑的空间形态组合点状柱网结构、线装墙体结构、面装层面结构,这三大体系的有机组合便是土楼空间形态的基本组合形式。其中土墙承接了线与面,既是立柱又是立面,既是“线”又是“面”。将“点”的排列与“线”的交织以及“面的组合统一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结构整体(图3-8)。圆土楼当中环形空间,中心为祖堂为议事之处,外圈为居住,从动静功能分析上来看比较合理,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妥善协调规划。议事祖堂,这一空间之外围规划为会客厅,再向外一圈是书房(图3-9),从而降低了议事祖堂对书房的干扰。三楼作为卧室,相对来讲比较安静,同时外圈距离外界最近,以便于察觉外界是否有入侵者,从而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其中可见在客家土楼当中,公共空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安排在中心位置。从空间规划上来讲对于每个房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利于人群的集中与疏散。

古民居毕业论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洛阳古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的论文,欢迎各位艺术类毕业的同学借鉴!

摘要 洛阳古民居建筑在屋宇格局、屋顶、梁架、门窗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其精神境界中蕴涵着以河图洛书和牡丹意象为文化元素的精髓,并因此显得简洁而不失大气,质朴而不乏典雅。

关键词: 洛阳古民居 装饰艺术 文化元素 简洁大气 质朴典雅

古往今来,人类对于物体的设计方式有两种:通用式和特殊式。综合各种要求,制定出标准形式以备选择即为通用式;按照个体要求进行特殊设计即为特殊式。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前者为制成品,后者为订制品。就世界建筑史而言,西方建筑是特殊式,中国建筑是通用式。西方建筑以石材建构,追求永恒,如金字塔。中国建筑以木材建构,追求时新,如北京四合院和洛阳古民居。但洛阳古民居建筑不仅依靠房屋的布局来表现其性格,还依靠其屋宇格局、屋顶装饰艺术、梁架装饰艺术、门的装饰艺术等来表现其地域特征和思想情趣,营造诗情画意的环境艺术。

一 屋宇格局、屋顶装饰艺术

洛阳位于北方黄河中游区域,其古民居屋顶与南方民居利于防雨的悬山顶不同,多为利于防风火的硬山顶。现以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大院――“洛八办”纪念馆为典型,试作分析。

庄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总建筑面积达3330平方米,由三座三进式四合院自东而西并排构成,相互有偏门连通,为清代砖木结构古民居。大院座南面北,其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临街房、厅堂、上房。大院两侧的厢房均为两层楼房式建筑。庄家大院屋顶为硬山顶。各进院落之间构成了“高――低――高”三段式有节奏感的起伏性主韵律格局,其长巷与墙垣则形成了衔接的“长――短――长”的交错状辅助韵律。行走其中,穿门越巷,会油然产生一种缓步悠游,韵律悠悠的清幽兴味。不由使人联想起宋代寇准《踏莎行春暮》“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的意境:三春渐深,黄莺新声,繁华缤纷,青梅小小。华屋静静,细雨蒙蒙。屏风半掩,余香袅袅。思妇伤春怀远,约言沉沉,音信杳杳,懒对菱花镜,倚楼独望远,失魂又落魄,怅然对长空,芳草连云天。

其屋顶正脊东西两端及其四条垂脊前端均装饰有鸱尾,屋脊棱之间的面上覆有盖瓦,盖瓦面上装饰着卷草纹的二方连续图案,屋檐的滴水瓦上塑有花卉走兽图案。正脊线条平直,垂脊线条斜欹,形成平欹对比,二方连续图案构成重复,屋脊的鸱尾装饰与滴水瓦上的图案装饰则构成了立体与平面的装饰对比。整个屋顶由“二方连续图案”的重复性和立体与平面的“高――低”对比构成平行重复、先高后低的和谐衔接,不仅具有防火、排水的实用性,而且也像一只缓急有度的小夜曲,给人以雅而美的视觉享受。

二 梁架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梁架形式与南方古民居穿斗式梁架形式不同,多采用抬梁式,把梁做成月梁形式,即梁的上下表面均被削成向上微微拱起的弧线。例如,新安县铁门镇73号现为刘隧杰居住的一杨姓故宅,其廊柱与墙体连接的横梁也加工成月牙形,足见其设计者的睿智表现。大有宋代诗人苏轼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的意趣。

在对魏家坡村125号民居考察时看到其堂屋前坡里面二檩木架上,双木檐檩上,以及梁端横面上镶有方形牡丹花饰件,红花绿叶依然明晰。而且在堂屋正中的一朵牡丹花饰件下面6根檩条的相间处,在长方形黄色底上绘有8个褐色菱形,褐色菱形上绘有白色八卦图形,八卦图的左右标有楷书字“八卦图”“万福图”。八卦图的中间绘有阴阳图形的太极图。太极八卦图之下的正堂房间,与其图下二檩木架连接的是整房间宽的隔断式屏风,其上4个金线方框中刻有“桂馥兰馨”楷书金字。整体气度恢弘,儒雅大方,充满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韵味。我们由此而联想起《河图》与《洛书》,二者均发生于洛阳。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宋人黄庚《赠易数周仁山》有“河洛图书排纸上,乾坤爻象只胸中”之句,宋代佚名《朝会》也有“爰有嘉禾,含章自天。宛城洛书,粲若奎光”之言,可见《河图》与《洛书》的深远影响,洛阳古民居装饰艺术出现其所衍生的太极八卦图也是自然之事。

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美誉的洛阳牡丹,其雍容华贵的容颜更是享誉古今,为洛阳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正如唐代诗人徐凝《赏牡丹》所吟:“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这就难怪洛阳古民居装饰偏好牡丹了。邵雍的一首《洛阳春吟》说得更妙:“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可见洛阳人热爱牡丹花之深,洛阳古民居建筑装饰有牡丹图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门的装饰艺术

“门”作为建筑平面设计段落的一种表达形式,成为变换封闭空间的转接点。洛阳古民居建筑的门具有引导带领的作用,在平面构图艺术上,强调视觉审美的程序化。大体而言,洛阳古民居的门分为:外墙门与内屋门。

1 外墙门的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的外墙门俗称大门楼,是一户人家贫富的形象建筑。因此,凡殷实富贵之家,无不殚精毕力,以求完美。例如,伊川县吕店乡温沟中街152号明清古民居,其门楼位于临街倒坐屋的东南部,属于占有一间房屋空间的大如意门样式。其大门楼左右两端的大门及鱼鳃墙与前檐柱平齐,鱼鳃墙上有如意状的砖石构件外挑。门楣部分自下而上依次是挂落、冰檐、望柱和朝天栏板。门框及鱼鳃墙外侧的墀头墙上方有盘头、垫花和博风头箱子型狮子,门枕石是一对相侧而视的石狮。门楼的正脊与倒坐屋相连一体,有鸱吻装饰。门楼两侧外向立壁面上,在花卉砖雕的下方分嵌的青条石上有雕刻精美的图案:右为雪胎梅骨图,左为荷香清赏图。整个门楼透露出一派富贵高雅之气,尤其是大门两侧的雪梅、荷香图,流露出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的心情,以及祖孙登在《赋得涉江采芙蓉》中所谓“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的意念,使人赏心悦目。

再如,伊川县吕店乡符村110号古民居的门楼。其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整体形象高俊秀伟。门楼为悬山式一殿一卷的垂花门,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清水脊,过陇清水脊端部有鸱尾装饰。门上檐柱垂花门是古民居的第二道院墙门。其形象几乎全部具备构成中国建筑的要素、构件、装修手法等。各种装饰手段,如砖雕、木雕、石雕、油漆彩画都用上去了,相衬得体,华丽悦目。悬于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联(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仰面为莲花雕件。垂花门朝外一面两侧的看面墙,使用磨砖砌法,做得很精致。左右相对的粉墙上开有灯窗,屋脊两端砖雕的花草,门两侧墙上的砖雕、抱鼓石的石雕、门簪、花板、垂珠等木雕都很精美。

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因此垂花门内有一个较大的空间,给家庭主妇与女亲友的话别提供了温馨的空间。张籍在《秋思》中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其“临行开封”书信的意象犹如昨天就发生在这垂花门下一样感人。垂花门建在民居建筑的主轴线上,她与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样,同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线上。内宅的.抄手游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门为中轴向左右展开。

2 内屋门的装饰艺术

内屋门包括版门、隔扇门等,工艺手法多样,重整体效果和细部刻画,使之近看有内容,远观有效果。

洛阳古民居房屋中使用的大木板门叫版门。版门即双扇木板门。版门又可分为棋盘版门和镜面版门。棋盘版门多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的大门,或民居外墙门。镜面版门,即门扇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用横木联结,无木框规范。镜面版门如魏家坡村125号民居二进院左右厦房的屋门即为版门。这种门在安装时,必有门枕石为轴,门上安装连楹固定门扇轴,可自如开门。这种门用约6厘米厚的木板制成,开起来很重,这样才有防御性。

洛阳古民居建筑以抬梁式木结构为主,一般无承重墙,廊柱内柱与柱之间一般以 扇门或 扇代替墙面。因为古代建筑物较高,所以 扇造型也窄而高,状如淑女。 扇中间的绦花板为腰板,束腰以下为裙板。其上部格心装饰,有多种纹饰,饰以人物、花卉。其腰板和裙板上则多以人物故事、山水、花卉、动物浮雕装饰。其人物或须发毕现,具体而微;或厮杀混战,生感动人;或醉酒赋诗,佯狂颠倒……均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卉纹花瓣翻卷有致,花叶抑扬纷披,自然生动。

例如,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民居一进院过厅门为四扇隔扇门。其绦花板为十字川龟纹饰,抹头与裙板饰以花卉图案。整体效果简洁大方。其二进院过厅门亦为四扇隔扇门。其绦花板为亚字锦地纹饰,抹头与裙板饰仍用花卉图案,与一进院的风格保持一致,表现出中原传统文化崇尚质朴、典雅的风格。

四 窗的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的窗有槛窗、横风窗、短窗等。

槛窗是设置在槛墙上的隔扇窗。槛窗,位于殿堂门两侧各间的槛墙上,它是由格子门演变而来的,其装饰主要集中在格心、绦花板、裙板。横风窗又称横披窗,装于上槛与中槛之间,成横长方形,窗可以向上、下开,一般不开启,作采光之用。以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大院为例,其槛窗位于过厅门的两侧槛墙上,绦花板以十字川龟等纹饰,上下抹头饰以花卉图案。其上与装饰有亚字锦地的横风窗相连,大方得体,简洁雅致。诗仙李白《谢公亭》有道槛窗之美:“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竹下秋虫鸣夜静,清响声声到窗前,是何等美妙。

进院的东西厢房墙壁上设置有短窗。短窗又称半窗,位置在半墙之上。其形状为正方形,绦花板为亚字锦地纹饰,上下抹头各有花卉装饰,简洁大方。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道出了半窗的好处:春梦短暂,秋云缥缈,好景易逝,斜月低临半窗,夜已深,情未了,床前画屏吴山翠,心境辗转人难寐。人对半窗月低临,极具诗情画意。

另以伊川县吕店乡符村120号古民居、洛阳市安乐邵雍故居为例,其临街厦房向内门左侧的短窗和邵雍故居大殿门右侧的短窗,分别以亚字锦地纹饰、十字川龟纹饰,四框素面,倒也显得小巧简洁。

综上所述,洛阳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以浙江东阳、安徽徽州为代表的具有文人化倾向的江南建筑装饰艺术典型“强调文化内涵、讲究情趣、收敛含蓄”的风格不同;与广东潮汕、云南昆明为代表的具有商业化倾向的繁华富丽、热烈奔放的风格不同;与山西平遥、陕西韩城等地继承中原传统文化而表现出质朴简约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洛阳古民居建筑艺术虽然也以质朴简洁为主,但在其精神境界中蕴涵着以河图洛书和牡丹意象为文化元素的精髓,并因此显得简洁而不失大气,质朴而不乏典雅。

参考文献:

[1] 许彦、许译丹:《南方古民居窗饰艺术风格论》,《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年第8期。

[2] 施维琳、丘正瑜:《中西民居建筑文化比较》,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徐伦虎:《中国古建筑密码》,测绘出版社,2010年版。

[4] 宋晓国:《中国古建筑吉祥装饰》,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

[5] 路玉章:《古建筑木门窗棂艺术与制作技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6] 王颂、冯波:《河南民居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延续――以刘青霞故居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3期。

[7] 周海萍、谷言:《苏州古民居生态价值浅析》,《山西建筑》,2010年第33期。

[8] 曹国庆、朱毅:《皖南古村落建筑装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以西递、宏村为例》,《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年第8期。

中国古民居实在是太古老了,因为我们甚至可以走进“山顶洞人”的家园。林林总总的中国民居,无不各具风情,它们是古人物化了的生活方式,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演绎人生话剧的最主要的舞台。民居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种类之多令人惊奇。北方地区建筑多用厚重的围墙做四壁,以抗风霜、雨雪的严寒气候,而南方炎热、潮湿,就必须使建筑有良好的通风、防潮等功能,以创造较舒适的环境。“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得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一、山西民居我国传统民居遍布全国各地,内容广泛、丰富。提起北方民居,人们一定会首先想到闻名遐迩的北京四合院,殊不知,北方民居的精华在山西。正如山西省的古代寺院等官式建筑是全国保存数量最多、年代最久、质量最好的,山西省也是全国传统民居建筑现存数量最多、质量上乘、艺术成就极高的一个省份。(一)晋中广厦――乔家居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就其建筑艺术而言,山西民居和皖南徽派民居齐名,素有“北山西,南皖南”之说,因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享誉海外的乔家大院便位于山西省祁县境内。祁县民居的平面布局及体型颇具特色,属于典型的山西民居。一是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符合风水术中“坎宅巽门”的说法。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院落四周房屋大都采用坡向内院的单坡顶,使外墙高大,雨水流向院内,形成“肥水不外流”。三是外墙高大厚重,防御性极强。祁县县城的巷道,两侧都是没有窗子的高墙,置身其中,不免发思古之幽。祁县民居中,最著名的要数乔家大院,当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拍摄视角清晰地反映了这座古民居的布局特色和空间组合,以及精美的细部装饰等。虽然拍摄者只是以这些作为渲染故事情节的背景,但我们仍能感受到这座大宅院的恢宏气魄。1.严谨有序的城堡乔家大院位于祁县的乔家堡村。这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村落,走进乔家堡村,路旁都是高耸的青灰砖墙,没有窗户,偶尔有一两个圆拱形门洞,里面是黑漆木门,显得壁垒森严。大院三面临街,独立于周围民居。大院四周是封闭的砖墙,高三丈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仿佛城墙上的敌楼,显得很有气势。乔家大院就是这样一座全封闭的方形的城堡式大院。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后又经过两次增修而建成现存的格局。整个宅院分6个大院,19个小院,房屋共计有313间,占地面积约8700平方米。建筑物多而不乱,布局严谨有序。2.新奇独特的造型山西民居的一大造型特点是单坡屋面,屋面向里倾斜,而单坡顶背后的高墙朝向院外,墙体高大封闭,具有极强的防御性。山西气候干燥,春冬两季有大风,高大的外墙可以防风。而祁县单坡顶的民居更是独具地方特色,都是船侧反曲的层面形式,这与常见的单一凹曲线,或凸曲线屋面都不相同,形式新奇独特。乔家大院最有特点之处还在于它的上人屋顶。大门上的城楼是上房顶暗室的必经之路,上下楼都要经过这下面的一条漆黑的通道楼梯。上去以后,所有的房顶都能去,房顶上的通道主要是为更夫设计的,道路曲曲弯弯,却四通八达。乔家大院的房顶上还设有更夫楼,尺度不大,却十分精致。平房顶随便走,但单坡顶都留有一条窄窄的道路,外侧还设有矮的女儿墙,防止人摔落。站在乔家大院的房顶上,看到面前高低错落的起伏变化,会令人感到建筑美学反复、交错、连续、间歇中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韵律感和神秘感。3.精美的细部装饰这样的大院落,其砖雕、木雕等各种装饰细部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而每一个雕刻每一幅画面都有其民俗的说法,都是一个故事,令人观之回味无穷。乔家大院共有六个大院,虽经几期分建,中间时空跨度将近两个世纪,但仍保持了统一的风格,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古老的街巷、高耸的灰砖墙、雕饰华丽的门楼,以及大门前的拴马桩和上马石……徜徉于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晋中地区的繁荣时代,感受到了当时居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生活,也体验到了前人用建筑的手段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华北平原上的明珠――平遥民居平遥古城是北方民居中的精粹。这里村镇建筑格局规整而严谨,住宅本身的排列十分整齐,而且相对封闭,呈内向型的形态。直而窄长的街两侧探出是山式门楼,简洁、明了,标志着下边人家的入口所在。门楼之下,自墙内悬挑出装饰精细、华美的梁枋,支撑起同样精致的斗拱,共同托起上面的屋顶,其上的正脊与院墙端头相平齐,给人的感觉是“见墙而不见屋”。其侧面沿街的外墙墙头上用整齐的磨制砖砌出各种透空的花墙,使较高大、平板的竖墙面显得活泼、轻巧了一些,而不会让人产生过分压抑之感,不失为一种简明而有效的装饰手法。大门外常放置有石雕的上马石。门洞两侧夹立砖垛,并置门枕石,门洞相对较窄小些,相当封闭、严密,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其内院较窄,可使两侧厢房受到东西两面日晒的时间较少一些。院落中轴线明确,正房相对高大、宽阔一些,有的深宅内院还有多重层院相连。院中放置花草,使单调的色彩环境变得新鲜、活泼、亲切一些。有的大家望族的住宅里,次要院落的平顶屋顶上还增建明楼,谓之“绣楼”,这是年少女眷的“闺阁”,其外形小巧玲珑,仿佛宅中的点景小品。除宅边院墙高筑(为防外侵、偷盗发生)之外,在外山墙顶上极容易被人翻越的墙顶都是虚砌并浮搁着,排列成花纹式的透空墙体,一旦有盗贼掠入,弄倒花墙,一可出动静惊人,二可将贼绊跌,起到防卫和警戒的作用。现在看来,则已成为一种惹人喜爱的、值得观赏的艺术装饰品了。平遥县的木结构民居,似乎没有祁县民居那么庄严华丽,然而走进民居院内,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正房竟然是独立式窑洞形式。

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空间研究【中文摘要】在《北京宪章》中曾这样指出:“技术与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建筑环境趋同,文化的多样性逐步消失。”作为中国古建筑瑰宝之一的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能否摆脱这种危机?在逐步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步伐当中,客家土楼特色文化能否屹立不倒?在未来的城市中,土楼能否体现其特有的人文与历史价值并继续延续下去?其空间构成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色魅力?带着诸多问题,本文试对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空间进行了相关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南迁的汉人来到荒芜的山林,面对重重生活困难,逐步开始了他们聚居生活。为了能够对福建客家土楼作出更好更细致的研究,本文主要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群当中的圆楼(圆寨)为典型研究对象,并围绕圆楼展开一系列检索与调研。首先对土楼的建筑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影响土楼建筑形成的历史与人文因素。另外,从客家土楼当地的自然资源入手,寻找土楼形成的自然与历史因素。然后重点分析土楼建筑的空间特质,从平面到立面,从墙体到空间结构逐一作出分析与诠释。探究其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接下来,从客家土楼的结构与装饰风格入手,进一步研究土楼空间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特性。最后重点阐述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对今天现代建筑空间及空间形态设计的启发。重点通过圆形土楼研究其空间形成的过程与构造特色,解释其内在的物质精髓与文化精髓,来探索与寻找空间设计的进一步发展途径。【关键词】:客家土楼建筑空间结构目录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Ⅱ绪论…………………………………………………………………………………1第一节课题研究意义………………………………………………………………1第二节课题研究的现状……………………………………………………………1第三节课题研究的特征、范围及基本框架………………………………………2第一章.客家土楼建筑环境的状况与成因………………………………………3第一节自然与地域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31.1.1地理气候、地形、地貌…………………………………………………31.1.2自然资源、建筑资源……………………………………………………3第二节社会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41.2.1人文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41.2.2历史环境…………………………………………………………………41.2.3思想观念(传统风水文化)……………………………………………5第二章.土楼建筑空间解析………………………………………………………5第一节.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形式特征……………………………….52.1.1土楼建筑空间的平面分析……………………………………………….2土楼建筑内部空间合理性……………………………………………….3土楼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4客家土楼建筑的空间形态组合………………………………………….5客家土楼建筑的立面设计………………………………………………9第二节土楼建筑的结构、材料与技术要素…………………………………….1土楼建筑结构的主要特征……………………………………………102.2.2土楼建筑结构与材料的有机联系……………………………………11第三节土楼建筑空间形态的风格与装饰要素…………………………………132.3.1土楼建筑装饰风格的主要特征………………………………………132.3.2土楼建筑装饰构造与装饰手法………………………………………13第三章.土楼建筑空间的形态与技术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启示…………15第一节土楼建筑空间的形式与功能互化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启示……………15第二节土楼建筑空间的生态技术手段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启示………………16第三节土楼建筑空间的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启示………………17第四章.结论与建议………………………………………………………………17致谢…………………………………………………………………………………19参考文献……………………………………………………………………………201绪论第一节.课题研究意义福建客家土楼作为中国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正式向联合国申报。福建客家土楼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它又凭借什么样的优势与特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奇葩之一究竟对我们今天的建筑与空间有什么影响,而今天的生活空间设计又能从土楼之中汲取到哪些养分呢?等等这些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与研究的。第二节.课题研究的现状福建永定(注释1),客家土楼(图1-1)达到2万多座,从造型上分就有方形、圆形、五凤形、八角形、日字形、一字形、殿堂式围楼、府第式方楼等30多个种类,分布于永定县各个乡镇。而土楼最早在公元13世纪的元代以后就已经出现。客家土楼最突出的功能是聚族而居,同时它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祖堂常是宗族议事、婚丧喜庆、会客、宴会、演戏的好地方。楼有门坪,既可作为休闲和举行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又可晾晒农作物、调节阳光等。其他建筑物,如水井、浴室、厕所、牛栏、猪舍、磨房等,也一应俱全。福建省文物局有关人士表示,福建土楼是汉民族客家民系形成并创造特殊文明的标志物。随着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专家、学者们对土楼的研究兴趣大增。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研究与阐释,如:马丽《对土楼聚居环境现状的思考》,程爱勤《风水学说对客家土楼的影响》,李志一个县级市,是客家分布区域之一。2文《客家土楼的建筑艺术特色》、《客家土楼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与精神性建构序列》,严志铭《永定客家土楼利用与保护间的共生关系》,张昉《土楼建筑与文化》等。第三节.课题研究的特征、范围及基本框架通过实地考察,从了解客家土楼到理解客家土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与诠释客家土楼的过程。为了能够作出更好更细致的研究,本文主要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群当中的圆楼(图1-2)为典型研究对象,并围绕圆楼展开一系列检索与调研。首先对土楼的建筑环境进行考察,调研影响客家土楼建筑形成的历史与人文因素。另外,从客家土楼当地的自然资源入手,寻找土楼形成的自然因素。然后重点分析土楼建筑的空间特质,从平面特征到立面特征,从墙体到空间逐一进行分析与诠释,探究其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接下来,从客家土楼的空间结构与装饰风格入手,进一步研究土楼空间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特质。最后重点阐述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对今天现代建筑空间及空间形态设计的启发。重点通过圆形土楼研究其空间形成的过程与构造特色,解释其内在的物质精髓与文化精髓,来推动空间设计的进一步发展。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群居建筑,独特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其二,福建客家土楼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和重大社会变迁与动乱中,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的民族传统基础之上的建筑艺术成就和历史见证;其三,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和“风水”建筑规划学说,就地取材,其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图1-3)。其实建筑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人类栖身居所的不断演变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居无定所到结庐而居,每一小步都是先人劳动创造的结晶。其中福建客家古民居无疑是一笔宝贵的建筑艺术与文化遗产,无论其空间结构方面还是其成因、工程特质、形式与功能特色。第一章.客家土楼建筑环境的状况与成因第一节.自然与地域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1.1.1地理气候、地形、地貌福建西南部山区地带海拔一般较高,山高水冷,地湿雾重。客家居民亦集中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这一地区山势蜿蜒,层峦叠嶂,山路盘旋。土楼则星罗棋布地坐落在山谷盆地。土楼民居建筑具体选址多在依山傍水的坡地或近溪山谷中,或选在山、水、田、楼相和谐的地理环境之间。书洋乡田寮坑土楼群、曲江河坑村的土楼群、塔下村土楼群、下版寮土楼群、后桥村土楼群、均沿溪流建筑在山坡、谷地,四周山峦环绕,天然的保护屏障(图2-1)。1.1.2自然资源、建筑资源人丁兴旺,自古以来是中国老人对家族的祈愿。伴随着客家家族人口猛增的势头,则不可避免的面临居住难题。为了解决这一朴素而迫切的要求,客家人开始思索着究竟用什么材料来铸造自己的家园。于是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始被逐渐挖掘出来。无从考证土楼的第一个发明者是谁,实际上土楼也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发明的。土楼是客家人迷恋历史情愫、超凡脱俗的天才想象和现实的物质条件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客家人建造的第一座土楼很丑陋,并没有眼前的壮观、美丽,很不成熟;甚至可能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客家人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努力创造,夯土技术越来越娴熟高超,审美境界越来越开阔,土楼也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越来越美红壤土、瓦砾土、田岬泥,当地最常见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平凡不过的竹、木等,通过客家人勤劳的双手演绎出高大、坚固、壮丽的土楼。其中,土作为首选,这是就地取材的最佳途径,比起石头更方便开采,更方便运输,更环保等等。第二节.社会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1.2.1人文环境对土楼建筑的影响福建客家土楼以其鲜明的建筑风格屹立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其建筑特色有着深厚的地域与人文烙印。没有客家人就没有客家土楼,没有客家人自我防护的团结意识也不会有客家土楼。从一筐土到一段墙到一座楼都是凝聚着客家人的智慧与汗水。客家的人文生活造就了土楼,然而土楼的灵魂依然是客家人,土楼建成之后倘若长时间没有人在内居住,很快便会荒废掉,有人气才有土楼的生气,没有了客家人,土楼便会在风吹日晒中渐渐被风化,侵蚀,很快消失。而且土楼空间环境所以能保留几百年,正是因为土人的居住。生活在土楼中间的人们每天生火做饭,无疑使得环境干爽很多,而且人每时每刻呼出的二氧化碳有阻碍风化的作用。由此也可见“天人合一”是土楼的精髓所在。1.2.2历史环境客家土楼民居,是历史时期中原地区南迁汉人在极为艰险的自然社会环境下,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它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图2-2夯筑的土墙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2-3夯筑的土墙图片来源:土楼漫游5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体现出了客家土楼民居的文化适应.在中国福建省西南部,广袤千里的九龙江流域,成千上万幢建筑特别、造型别致的土楼矗立在平畴绿野、崇山谷地(图2-4)(图2-5).它折射出当地先民对于居住文化非同寻常的美学追求,反映出闽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南迁家族一路崎岖,荆棘满布,从兵荒马乱的北方走向偏安一偶的南方,时有强盗与猛兽出没,偷袭侵扰,时有山间瘴气弥漫,更是击倒不少壮健的身体。这种种情况必然加剧了南迁人们对家的渴望!同时安全因素与群居习惯促使他们必须聚居,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得以更好地生存。1.2.3思想观念(传统风水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理论,特别是由此衍生出来的“风水学说”,不仅深刻影响着客家民居的建筑思想和建筑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风水理论”规范着,乃至决定着客家民居的建筑思维.传统风水文化自始至终影响和决定着土楼始末(图3-1)。通常情况下,建造土楼之前,聘一风水先生,择一良辰吉时是头等大事。永定县裕昌楼依五行分为五个单元,楼内天井中心祖堂前面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振成楼,其实是一座八卦外形的同圆心内外两环组成的土楼。外环以标准八卦图式分八个单元,每卦设一楼梯。第二章.土楼建筑空间解析第一节.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形式特征2.1.1土楼建筑空间的平面分析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土楼一米多厚甚至更厚的土夯筑墙并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夯筑土墙围合形成的空间,即老子所言的“无”土楼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舂压、夯筑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通常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可以讲土楼是一座巨大的群居空间。土楼的形式多样,从总体平面布局来说可以划分为方、圆两大类。多以阴阳五行八卦等风水理论为依据进行平面规划,同时非常注重与环境的协调性(图3-2)。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规划,从唐宋至明清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原则:一是依山傍水,有利于生产生活;二是尽量选择坡地或者荒杂地做楼基,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三是利用自然条件构成村落景观,优化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三个原则使得永定的青山绿水和特殊的坡、台地段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通过规划在土楼建筑的组群部落上造就了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杰出范例。土楼的平面规划是把建筑本身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创造出富于自然美的生活空间。从南宋至元明,土楼建筑大多规划在依山傍水的坡地,这样的地带方便族人就近耕作,上山砍柴捕猎,便于采摘和捕捉。例如南溪、洪坑、湖坑、大溪等地绝大多数土楼都建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山腰坡地上。而且它们或南北对峙,或东西相望,在彼此相向之间,保留着生意盎然的田野、河流或谷地农田作为村落的内部空间,使得生活其中的村民泰7然自若、心旷神怡。从明清至民国,为了使居住环境更佳,客家人又在串珠状的河谷盆地创造了利用四周山峦构成群山环抱的生态空间。这种设计表现手法,多以市(市场)为中心采用周边是的土楼来组群空间。可以看到溪口,洪山等地的土楼群,它们的特点便是耸立在山川田野之间的、围绕于市的土楼建筑作为整个区域的内部空间处理,而把四周的层峦叠嶂作为维护生态的天然屏障。一句当地俗话说:“永定八山一水一分田”可见山多田少。节省耕地,充分利用和创造空间显得尤为重要。聪明的客家人用石砌小路联系三五成群的土楼如诗如画的生活空间。土楼建筑内部空间合理性土楼不是“四合院”,每栋土楼中间居住的不是一户人家,而是一个家族、一个宗亲系族;所以在内部空间规划上来讲,具有其独特性与复杂性。而且圆楼与方楼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然而圆楼是永定客家土楼的精髓所在,为了少占地方,扩大空间,适应山区河谷陡峭地形,永定客家土楼选择了更加美妙绝伦的圆形空间圆形土楼空间在合理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空间价值,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空间有诸多优点:①、方楼当中四个角落称为“死角”,光线暗,通风差,紧靠楼梯道噪音大,不受欢迎,而圆楼则不存在“死角”。②圆有平等均等的特点,好坏差别不明显,利用房间的分配和家族的和谐。③、一个简单的道理,同样周长的圆形空间面积是方形空间面积的倍。所以采用圆形空间将得到比方形空间更大的内院空间。④、圆楼的屋顶比方楼简化,施工相对简便。⑤、圆楼的构件比较统一8方便计算,方便生产与安装。⑥、圆楼的每个房间都被分割为扇形空间,由于外弧较长,以土墙承重,内弧较短,以木承重。因此,同样面积的扇形空间比矩形空间更节省木材。同时由于圆楼空间消除死角,对大木料的需要相对减少。所以防漏空间比原露空间更节省木材。⑦、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路有路煞,方有方煞,方楼的某个角总会碰上煞气,而圆楼无角则无煞。抛开迷信色彩,把煞气理解为山风,方楼阻力大,圆角阻力更小(图3-5)。⑧、从抗震角度看,圆楼能更均匀地传递水平的地震力,因此同样高度、墙厚相同的圆楼与方楼相比,如果圆的直径和方的边长相等,无疑圆楼具有更强的抗震能力。所以圆楼空间比方楼空间更安全(图3-6).3土楼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在土楼的建筑空间当中集中体现了虚与实结合、个体与群体的有机整合,从外观上看是一个单体建筑,而步入土楼大门,呈现在眼前的的是伟大的家和缩微的国整体与个体紧密连接、相辅相成。如永定承启楼平面规划上,占地5376平方米,直径73米,外墙周长229米,圆中带圆,圈中带圈,一共四圈,主墙为土内墙为木,围合出丰富的空间。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规划布局上按照五行八卦依次排开,在阴阳两极开水井命名“阳井”“阴井”(图3-7)。四部楼梯,共400个房间,最多居住时80多户,宛如现代的居民小区井井有条。外环楼共四层,一层空间规划为厨房,但作用远远超出了厨房的范畴,同时为二层粮仓的保持干燥及整栋楼体的除湿保干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充分利用了热能,无疑从形式和功能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二层为粮仓,搬运起来不用爬的太高,同时又避免了粮食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容易生霉腐烂。三层以上为居室。每层平均划分72个房间。第三环为两层,每层40个房间,这一区域空间主要规划为书房。第二层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4客家土楼建筑的空间形态组合点状柱网结构、线装墙体结构、面装层面结构,这三大体系的有机组合便是土楼空间形态的基本组合形式。其中土墙承接了线与面,既是立柱又是立面,既是“线”又是“面”。将“点”的排列与“线”的交织以及“面的组合统一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结构整体(图3-8)。圆土楼当中环形空间,中心为祖堂为议事之处,外圈为居住,从动静功能分析上来看比较合理,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妥善协调规划。议事祖堂,这一空间之外围规划为会客厅,再向外一圈是书房(图3-9),从而降低了议事祖堂对书房的干扰。三楼作为卧室,相对来讲比较安静,同时外圈距离外界最近,以便于察觉外界是否有入侵者,从而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其中可见在客家土楼当中,公共空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安排在中心位置。从空间规划上来讲对于每个房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利于人群的集中与疏散。

德国古典民居建筑方法研究论文

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

八十年代初,《中国古代建筑史》八易其稿,方付梓。

这部以编年史为特点、注重中国古代建筑各种特点及其同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的专著,可成为抗鼎之作。

自此,开始了中国建筑史学沉寂多年后的又一次研究勃兴。

八十年代初,《中国古代建筑史》八易其稿,方付梓。

这部以编年史为特点、注重中国古代建筑各种特点及其同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的专著,可成为抗鼎之作。

自此,开始了中国建筑史学沉寂多年后的又一次研究勃兴。

一方面,前辈的专著不断问世,如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上)、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童 《江南园林志》、刘致平《中国古代建筑史》一起,构成扎实、严谨、客观、史论结合的治学风貌。

另一方面,在八十年代,面大量广的关于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的讨论不断涌现,开放的社会带来新学新知对传统建筑史学的挑战,并突出表征在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对传统建筑史学的冲击和影响,甚而出现以论带史的研究状况。

然而,学术的演进除了有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外,其自身发展也存在内在逻辑。

了解中国建筑史学发展的途径、认识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规律,便成为客观的也是现实提出的历史课题。

9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 从中心移向边缘

如果说,自梁思成和刘敦桢先生等于本世纪20年代开创中国建筑历史学科始至80年代,研究对象主要以中原为中心进行发散,以汉民族建筑活动为主题的话,那么,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在公众视野中逐渐从中心移向边缘。

郭湖生先生在“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 一文中,高屋建瓴地指出,汉族的文化特征和建筑的地方性用单一祖源是说明不了的,线型发展的思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眼界,不足以完整地认识世界,也不足以正确认识中国建筑的自身。

在郭先生的计划中,将中国以外和中国毗邻或接壤的地区,纳入到东方建筑研究的范畴。

他的几位博士生研究成果,或论“西域文明与华夏建筑的变迁”、“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探析”,或谈“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均深入到先民的境外迁来、跨境而居和非中心的文化传播问题。

从中心移向边缘也突出表现在乡土建筑研究上。

8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以地方为划分的民居书籍,如《浙江民居》、《吉林民居》、《云南民居》等,但民居形态构成既受到不同地区之材料及构筑、不同民族之生活习俗和观念、不同地域之地理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一种类型通常又跨越几省,同一省份又含若干类型,是为研究难点,香港龙炳熙先生《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将民居划分为八类外型,涉及边缘问题,尤其强调少数民族与汉族民居最基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受礼制的规限较少,其标准方法可谓卓见。

陆元鼎先生近几年连续成功地召开了“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学术会议,或选址在西南边陲、西部边疆,或定点在广州进行海峡两岸和国际间的交流,实际上对边缘区域民居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也可从《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边缘地区民居研究所占比重之大略见一斑。

陈志华先生则倡导“请读乡土建筑这本书”,认为建筑环境表现出来的耕和读、利和义十分生动,往往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发。

他和他的同事研究并已出版的《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一书,对环境封闭、独立而有品格的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的规划、百姓喜闻乐见的崇祀建筑、文教建筑、商业建筑等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此较过去常见的对住宅本身和祠堂的关注,无疑拓宽了视野。

这种变化正如陈先生所说:没有民众的历史是残缺不全的 。

这也可视为以帝王将相建筑活动为中心的研究向民众历史和乡野建筑研究的移向。

2. 从中观转向林木互见

对中国古代各种类型建筑的研究,80年代十分活跃。

探讨型制、手法、空间、技术及观念等,基本上属于对历史上单个或群体的认识和研究,是一种不近不远的中观把握。

而要达到对建筑史上若干问题的深入理解乃至规律性的认识,则需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这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和视角。

潘谷西先生在90年代主持《中国建筑史研究·元明卷》时,就力主林木互见。

如元代的宫殿和城市建设,就触及 *** 的地位和蒙人的习俗等,它既包含制度化的层面,又涉及细微如器皿这样的生活内容,对“酒海”的考证和认识,不仅关系对饮具的理解,更影响至对建筑型制、制度和文化诸问题的认识。

再如张清常先生的《胡同及其他》,就是一本独具慧眼的从北京街巷名称入手去研究文化问题的好书。

书中部分内容是专门谈汉语中的蒙语借词的,张先生是语言学家,富于趣味,但相当篇幅涉及官府、市井、交通等,且涉及少数民族政权问题,其开创之功对中国建筑史研究亦不无裨益。

首届全国地名考证研讨会上,将地名考证与相关学科联系,从而展示见树见林的城市意义,是一重要特色。

葛剑雄先生关于中国史上移民与地名关系的探讨,对揭示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规律及理解聚落的形成,都具有启示作用。

关于古建筑保护理论,如何从物质层面跃进到文化层面,如何从技术手段、科学管理深入到进行系统的保护问题,在80年代,研究还相当不完善。

朱光亚先生在近年做了许多工作,“开发建筑遗产密集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筑遗产评估”和“一个古老村落的包含和发展研究”,均从个案入手,却上升到宏观的历史遗产保护和发展模式选择问题。

早在8 0年代,龙庆忠先生的若干研究生在城市和建筑的防灾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到90年代已形成景象,其中龙先生由具体的防洪、防涝、防潮、防风、防蛀、抗震、减灾等工作的开展而关注人聚环境的思考,是十分有远见的,也是典型的知微见著、见木见林的研究。

3. 从旁观走进心态和人

以今人思维、生活、观念理解历史,总是一种旁观的态度。

然而要理解中国古代建筑出现的真相是什么,就不能不贴近古代的人和当时人的心态。

如想关心明朝的城市那么就需关心明朝人的日常生活及他们想象的世界是什么,类似的方法论就是法国的年鉴学派,也就是把心态史与社会史的方法和历史研究结合起来。

朱建飞(Jian Fei Zhu)的“天朝战场:中国明清北京和紫禁城”(A Celestial Battlefield: The Forbidden City and Beij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a),就是以大臣和太监、皇后、妃子、宫女对皇帝理性要求和感情需要的争夺为契入,及以北京生活的人和故宫生活的人的关系为出发点,从四个层面来探讨外朝和内宫、宫殿和城市的布局与空间关系的,进而分析封建帝国灭亡的原因,其视角之独特,别开生面。

关于近代建筑史研究,赖德霖先生的博士论文较《中国近代建筑总揽》更进一步,其突出的标志就是重视中国近代建筑出现的民族心态和文化心理及建筑师自身所起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进程中,还有较多的国际行为,传教士、商人、建筑师等参与其中,一批外国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成果,如德国华纳的《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 ―建筑文化移植》一书,美国郭杰伟的《亨利·K·墨菲:一个美国建筑师在中国》和《两个美国营造技术输出商对中国的意义》论文等,均进一步注意到个体的人与中国近代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关系。

在园林方面,探讨空间、手法、意境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也是80年代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90年代初,中文系毕业的王毅先生,出了一本《园林与中国文化》,是致力于“道”、“器”结合的力作,其中探讨在“壶天”和“芥子”中叠山理水,构建完善、精美生活环境的关系方面,角度是独特的,契入到士大夫阶层的人格、心理和思维方式。

1 993年5月在南昌“建筑与文学”研讨会上,听曹汛先生谈起他在研究园林时,常迷入文学情境进行文史方面的考证,会上发言时短未能尽意,有幸的是后来读到曹先生的两篇文章,“陆游《钗头凤》的错解和绍兴沈园的错定”和“故苏城外寒山寺,一 个建筑与文学的大错结”,更是将建筑史上的疑点,通过对诗人的生平、诗作以及相关背景的考证解答出来。

曹先生不仅考出史料的虚假,进而揭示作伪的动机,对这些难言之隐的研究,就可能得出一些全新的结论,这种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专和广博相结合的治史方法,另开一派研究风气。

应该看到,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这三大特点,是中国建筑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是转变,也是延伸。

在这近三百年史学学术发展过程中,“实事求是”“无证不信”这一朴学传统,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充分体现这一思潮的考证学,曾成为清学的中坚。

本世纪初,梁、刘二先生开创的建筑历史学科基本上延续这一传统研究方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所展现的力求忠实、博证和归纳、比较风格,似乎和在此找到源头,给后人留下至深印象,其对建筑史学术真相所作的努力,也给后人进一步从事深入研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成就了永不磨灭的价值。

80年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除史论结合外,还有以论带史、论由史出等提法。

“重写”也是一个热门而沉重的话题。

最早大概重写的是文学史,然后是哲学史、文化史、建筑史等。

不过,“重写”两字的背后常常是一种重估价值的情感表达或一种变换体系的理论思考。

就中国建筑史而言,“重写”,除了人们希望将新的资料补充进去外,更是因为人们对过去以背景控制的历史的叙述脉络、对立统一的原则、、进化的线索加上经济史观的认识不满,丰富的建筑现象往往变成了图解,当然有人希望重写。

可是如果缺乏真正有突破性的成果和实物、文献发现,难免进行起来举步维艰,落入排列组合的俗套。

对于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特点,我理解是更注重历史建筑及其发展,而非建筑历史的论述。

从中心移向边缘、从中观转向林木互见、从旁观走进心态和人,实质上是要发展更多更实在的人类建筑活动内容。

中国古代本来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时代,建筑又属于“形下”范畴,因此,在古代一些史家那里,关于建筑只剩下不成片断的二三策,而在一些想象丰富的文人那里又会孱入神话虚言。

在研究中,这就有个“有意”的史料和“无意”的史料运用问题。

“有意”的史料,指成文的历史叙述、成定论的内容、有案可稽的制度等,如帝王将相的建筑活动,史官是他的代言人,但有时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经过精心粉饰后,使后人往往截取片断而难辩建筑本身形成的真伪。

如坛庙和陵墓,过去多年一直被划分为礼制建筑,实际上若从“型”的角度去认识,它自始至终和原始宗教唇齿相依,而隶属礼制建筑,只是在殷末周初文化大嬗替?

擅长的我 帮你写的

这篇是网上的,你要是用的话,记得把句子改一下哦。中西方美术的主要差异摘要:美学和哲学有密切关系,中国美学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儒道思想是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这些美学思想体现在西方不同文化领域,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中西方美学是屹立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两坐不同的高峰,他们之间没有根本上的谁高谁低之分,只是由于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美学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才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风格美术带给我们的震撼和美的感受。通过中西方美术在绘画、建筑、园林三个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中西方美术各自的魅力。关键词:美术 差异 绘画 建筑 园林正文中西方美术在我认为区别在于中西方的哲学观念不同,艺术的发展是要有哲学做指导的,西方人考虑问题理性的因素比较多,而中国的艺术人在考虑问题中以人的思想指导比较多.你可以看到,西方的美术作品追求的东西,以最为出名的,大家最熟知的文艺复兴时期为例,印象派的画家们是强调光的表现,是画家对光这种因素的主观和客观的科学分析.莫奈到了晚期甚至逐渐抛开对形的把握而疯狂的追求光的表现,比如他创作的以自家花园为题材的<莲花>系列.而反观中国的绘画,在国画中我们是看到的这种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解剖是不多的.中国画强调意境,而意境则已经是纯粹的画家意识中的东西了.直到国画大师黄宾弘开始,才逐渐的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绘画中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思想,进行一些方面的结合.但并不是中国的艺术落后于西方的观念,而在于根本的哲学理念不同.不同哲学指导所产生的艺术是不一样的。中西方美学是屹立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两坐不同的高峰,他们之间没有根本上的谁高谁低之分,只是由于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美学的差异,但这也更好的给了我们多样的选择。我再次选取了三个方面。从绘画、建筑、园林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美术的差异。绘画方面的差异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绘画风格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整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底蕴也同时反哺给了绘画。举例来说,从建筑上来说,人文,天气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变化。西方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波澜起伏,海纳百川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功不在风格多少,而在于这一风气带动了人们的思想,不段的创新;反观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迫使人们在一定框架中,不对君王,只对青山绿水,千年时间造就了中国画的辉煌,但也限制了中国绘画新时代的发展。当然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工笔绘画,在一定意义上也偏重了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工笔建筑要稍少一些)。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整个当时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总的来说,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楼,人物花鸟,增减不在话下,而西方绘画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但也更体现了西方绘画方寸之间的精工细做,用现今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画在于细细品味,西方画细部则更加耐看。绘画方面的其他不同点:1、材料工具不同西方古典绘画使用油画颜料,油画笔,以木板油画布为载体中国传统绘画使用墨,植物色矿物色,毛笔,以宣纸和绢为载体2、题材重点不同西方古典绘画最强调的是人,人物画十分兴盛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天人合一,人物画从唐以后变成配角,山水画十分兴盛。3、观察方式不同西方古典绘画从文艺复兴开始,和科学紧密结合,强调透视比例关系,画家的观察方式采用焦点透视。中国传统绘画采用散点透视,没有西方那种特别完善详细的美术理论著作,只有一些画论流传,如“三远法”“六要”等等建筑方面的差异1.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2.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3.在建筑造型方面,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面一般都做有明显的曲线,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高,特别是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对比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实例帕特侬神庙,它的檐部则是做成中央微微凸起的曲线,正好与中国古典建筑屋檐曲线相反。西方这种凸曲线产生了一种挺拔平整的艺术效果。西方古典建筑柱式有明显的收分和卷杀,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子还有侧脚和角柱加粗的手法;对比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正统建筑柱子的卷杀与侧脚也极常见,这反映了对审美手法的共同性,只是柱子由于材料的不同而在比例上有所不同。另:东西方建筑差异新实例分析1、西方建筑西方建筑每每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来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它们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常常以带有外张感的穹隆和尖塔来渲染房屋的垂直力度,形成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外观特征。古代埃及建筑文化的代表——金字塔与神庙,便突出表现了这一特点。金字塔是埃及法者或贵族的陵墓,古埃及人信奉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死后永久保存肉体,便可在天国求得永生。由此,埃及法老在世时均要为自己营建代表永恒信念的金字塔。金字塔与我国古代王陵绝然不同,它不带有“入土为安”的阴柔之美,也不在深埋地下的地宫中去创造宛若人世间的富庶华丽生活的地下天堂,而是以最简明有力的几何形式,集中表现出一种与世长存的永恒主题。从艺术哲学观念来看,位于尼罗河西岸开罗近郊的吉隆金字塔群,正是以其巨大、单纯、简洁、稳定的造型,在广阔、原始、浑朴的大漠中,表现了一种超自然的纯阳刚之美,而产生了强烈的纪念性——神圣,永恒,庄严,崇高。古埃及的神庙也一样,例如位于卡纳克的阿蒙神庙,建筑巨大而沉重,威严而神秘,完全显现了一种阳刚的崇高之美。阿蒙神庙最著名的是大殿,又称“多柱厅”,其面积达5000平方米,密密层层排列着十六行,一百三十四根高大粗壮的石柱。它们的底径比柱间净距还要大。这种处理,显然是追求压抑,超感性的艺术效果。马克思在论说西方宗教建筑时曾说过:“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使人吃惊……这些庞然大物,以宛若天然生成的体量,物质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阿蒙神庙建筑所夸张的正是这种纯物质的重压,旨在引起人们惊愕和震撼的观感,在这里,秀丽,含蓄的阴柔之美已完全被排斥了。2、中国建筑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形式多样,屋脊出现了鸱吻饰件。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相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园林方面的差异综观中国的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两者有很明显的区别。前者强调:自然、野趣;后者强调统一、讲究几何等等,二者在风格上迥然不同。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以自然、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丽融于一体,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西方园林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在他们的园林里,你会发现人工雕琢过的自然散发着另一种美,一种被人类理想化了的美。这种美表现的直白,很显露。1、中西方园林差异的历史渊源要了解中式园林和西式园林,我们首先比较一下东西方城市布局:在欧洲,城市是曲折的,而花园是方正整齐的;在中国,城市是方正整齐的,相反花园是曲折,甚至是曲径通幽的。为什么东西方城市布局和园林正好相反,我们可以追溯到二者城市历史的发展史:欧洲的几何式花园,形成于封建制的晚期。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和国王一起,正力求摆脱几百年的封建分离和混乱,建立统一的、集中的、秩序严谨的君主专制政体。而欧洲的城市,大多是从中世纪的商业、手工业和水陆交通发展起来的,中世纪城市的曲折,本是封建分裂和混乱的产物。中国的自然式花园,形成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政的统治之下。为它服务的政治斗争和僵硬的意识形态,压抑一切生机。尚有灵性的社会知识阶层,希望在这个僵化的社会中寻找透气的孔洞,因而他们向往自然和自然中的生活。而这个中国历史的城市发展,在大多数的年代,都是官僚体系的行政中心,城市的方正,都是历史中那些专政政权的产物,这方面在皇帝定都的城市中特征尤为明显。如北京的城市布局:整个城市是典型的棋盘式布局,但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中却处处体现小桥流水的自然情趣。从上面比较可以得出:几何式的西式花园和自然式的中国花园,在他们形成的时候,都反映着当时在思想文化上影响最大的人们的愿望:他们要摆脱什么、向往什么。当时的城市,反映着他们要摆脱的,当时的园林,反映着他们要追求的,所以,园林和城市、风格上形成对照。2、两者的具体区别在欧洲,建筑统率着园林。这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秩序和纪律统帅一切。不但建筑物在布局里占主导地位,而且它迫使园林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使它“建筑化”。不但花园,甚至连林、木都建筑化了,道路、水池和小建筑物把几何格律带进了园林。在花园里,人们并不欣赏树木花草本身的自然情趣美,他们只不过是有各种颜色和表质的材料,用来铺彻成平面的图案,或者修剪成圆锥形、长方形、球形等等绿色的集合体。花园的美,是这种图案和几何体的建筑美。所以,绣花植坛里用染过色的沙子和石头做底,他们的作用和花草差不多。这种园林,只有借人工的喷泉来给他一股生气、一股活力。在中国,建筑格律并不统率园林布局,而在园林里,是园林的构图规则统率着建筑,迫使建筑“园林化”,随高就低,打散体形,并且向自然敞开。自然本身还随着湖石、竹树、流水等等渗透到建筑物里去。人们欣赏的是树木花草本身的美,不但欣赏它们的形态,还欣赏他们的“生命”和“人格”。岁寒不凋的松柏,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劲节虚心的竹子,刚正坚贞的石头,他们和人们有感情上的联系。甚至象晋简文帝那样“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于是,人就融化在自然之中,率性适情,暂时忘掉尘世的烦恼。中国的造园艺术因此是抒情的,出世的,人们在自然山水中恬谈隐退,连皇帝都要自比为与世无争的樵夫渔翁。沉思默想,抚琴吟诗,感情磨练得十分敏锐细腻。竹影花影,风声雨声,露光荧光,茶香药香,都能引起心头的微澜和想象力。一片石、一池水,不但可以幻成江湖丘壑,还代表着一种生活理想,一种文化精义。所以,从园林的定名到题建筑物的联额都成了风雅的事。把文学引进到造园艺术中来,园林的精神容量就扩大了。而这文学,大多是描绘没有人间烟火气的自然风光之美,抒发蔑视名缰利锁、礼法名教的疏狂之情。园林里演出过多少浪漫故事,西厢记里的主人公也要到园林里才发现自己的青春。西式园林的造园艺术是理性的,入世的,在筑就的平平的台地上推敲着均衡、比例、节奏。他图解君权,而君主在这里仍然扮演着至高无上的角色。人们在里面交谊、歌舞,举办大型节庆活动,甚至放烟火,热热闹闹。连造园要素也有热闹的:大量喷泉、水风琴等等含有很多机械元素的东西。许许多多的雕刻把古代神话带进了园林,题材不外乎感官的享受。从来没有定园名、题联额这类风雅事情发生。所以西式园林不但在布局上是一览无余的,它的意境也是比较粗浅的,体会不出多少深永的生活滋味。3、东西方园林的审美差异两者的审美差异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中国的园林像一杯充满清香的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尝,然后用心去体会的话。那么西方的园林就像一壶浓郁香气的咖啡,给你以直接的享受。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中国古代向来把园林看成是一首诗或一幅画,而不是单纯的土木工程。它巧妙地将诗画艺术与园林熔为一炉。诗画与园林作品不仅赞美自然本身的形态美,而且更注重自然的内在美,将自然“人格”化。认为松柏延年,荷花廉洁、翠竹虚心、崖石坚贞、兰花品高等,这些都是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的。因此,竹影花影,风声雨声,阳光月光,茶香花香,都能激起人们的情感的丰富的联想,形成中国古典艺术园林艺术的独特风格。西方园林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在他们的园林里,你会发现人工雕琢的迹象到处存在,到处都是散布着集合图形,在这里,园林已经不是园林本身的自然美,他是建筑的一部分。从两者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人更注重个性的充分发挥和自我理念的完美结合,不过欲拘泥小节,张扬且十分大气,但有时他们的园林会给人一种与环境极不协调的感觉,身处其中有一种矛盾、冲突的体验,能给人一种振奋的感觉;而我们东方园林,造园处处体现“和谐”,注重人与景的和谐、景与景的和谐,而“个性”二字是很难以展现的,许多大胆的创新都因为会破坏了这份“和谐”而难以实现。因为和谐,东方的园林不免有点小家子气,因为和谐,带给你的宁静而安详的心境,所以中国的园林是修心养性的好地方,尤如世外桃源。就如吃饭,萝卜,青菜都有才好,园林建设不妨中、西的都有,中西合璧也是一个上佳的选择。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时候往往又有不同的心境,不同风格的园林恰与之相应。结束语由于中国传统美术自成体系和中华民族特定的审美意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美术理论和西方美术理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从理论形态上看,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多为感受性和经验性的评议,多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品评,进而涉及作者的个性品格;西方美术理论的理论性较强,多是侧重作品形式的抽象分析和阐释。②从哲学基础上看,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崇尚和谐、中正,其范畴多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形与神、情与理、虚与实、刚与柔、正与奇等;西方美术理论,偏重从科学的角度寻究造型艺术形式美的依据,从而,其传统的理论一直以模仿说为主导,并产生了透视学、艺术解剖学、色彩学等学科。西方现代美术理论因强调个性和意志的自由,而有极端化和绝对化的倾向。③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中国美术理论注重美术同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注重美术的社会功能;西方美术理论更多地强调对作品形式美的自由观照,强调美术的无利害和非功利性。当然,这种比较只是从整体上相对而言,随着中西美术交流和文化相互影响的加强,中西美术理论也相互产生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相互吸收和融合现象。然而,与此同时,在理论上所表现的差异增大和多元化倾向也更加明显。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美术理论自身的觉醒和自身价值的加强美术理论将出现由愈来愈强的独特性、科学性、严整性和丰富性所构成的空前繁荣。中西方美学比较,不仅要向我们传统美学提问,也要向西方美学提问。不仅研究它们的历史,还要促进解决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在美育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美,是思辨的哲学、最微妙的心理学、最情感的艺术。美是文化精髓的集焦点。参考文献:[1] 顾铮 著 《自我的迷宫》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2]贺西林 中国美术史简编 成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黄昏后的契机——后现代主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 『美』劳丽?S?亚当斯 著 时易 译 《 艺术鉴赏讲座》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5] 列?斯托洛维奇 《审美价值的本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 托马斯?门罗 《走向科学的美学》 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7] 阎增武 《美学原理导论》 黄河出版社[8] 张樟。住区过渡空间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2(3):19-22.

研究方法(1)文献搜集法。搜集危化品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方案设计、需求预测等相关期刊专著以及网络文献,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分析,得出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系统分析法。在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中,始终贯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根本,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以此对本论文进行布局、设计,保证本论文体系结构的逻辑性、科学性、可行性。(3)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本文采取的定性方法是对液体皖江船运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其优势,并找出现阶段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定量方法是运用需求预测模型预测长江中上游大型、中小型苯乙烯生产企业的物流需求量,运用成本比较分析法设计物流联运模式等。

民居的研究论文

中国古民居实在是太古老了,因为我们甚至可以走进“山顶洞人”的家园。林林总总的中国民居,无不各具风情,它们是古人物化了的生活方式,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演绎人生话剧的最主要的舞台。民居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种类之多令人惊奇。北方地区建筑多用厚重的围墙做四壁,以抗风霜、雨雪的严寒气候,而南方炎热、潮湿,就必须使建筑有良好的通风、防潮等功能,以创造较舒适的环境。“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得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一、山西民居我国传统民居遍布全国各地,内容广泛、丰富。提起北方民居,人们一定会首先想到闻名遐迩的北京四合院,殊不知,北方民居的精华在山西。正如山西省的古代寺院等官式建筑是全国保存数量最多、年代最久、质量最好的,山西省也是全国传统民居建筑现存数量最多、质量上乘、艺术成就极高的一个省份。(一)晋中广厦――乔家居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就其建筑艺术而言,山西民居和皖南徽派民居齐名,素有“北山西,南皖南”之说,因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享誉海外的乔家大院便位于山西省祁县境内。祁县民居的平面布局及体型颇具特色,属于典型的山西民居。一是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符合风水术中“坎宅巽门”的说法。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院落四周房屋大都采用坡向内院的单坡顶,使外墙高大,雨水流向院内,形成“肥水不外流”。三是外墙高大厚重,防御性极强。祁县县城的巷道,两侧都是没有窗子的高墙,置身其中,不免发思古之幽。祁县民居中,最著名的要数乔家大院,当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拍摄视角清晰地反映了这座古民居的布局特色和空间组合,以及精美的细部装饰等。虽然拍摄者只是以这些作为渲染故事情节的背景,但我们仍能感受到这座大宅院的恢宏气魄。1.严谨有序的城堡乔家大院位于祁县的乔家堡村。这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村落,走进乔家堡村,路旁都是高耸的青灰砖墙,没有窗户,偶尔有一两个圆拱形门洞,里面是黑漆木门,显得壁垒森严。大院三面临街,独立于周围民居。大院四周是封闭的砖墙,高三丈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仿佛城墙上的敌楼,显得很有气势。乔家大院就是这样一座全封闭的方形的城堡式大院。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后又经过两次增修而建成现存的格局。整个宅院分6个大院,19个小院,房屋共计有313间,占地面积约8700平方米。建筑物多而不乱,布局严谨有序。2.新奇独特的造型山西民居的一大造型特点是单坡屋面,屋面向里倾斜,而单坡顶背后的高墙朝向院外,墙体高大封闭,具有极强的防御性。山西气候干燥,春冬两季有大风,高大的外墙可以防风。而祁县单坡顶的民居更是独具地方特色,都是船侧反曲的层面形式,这与常见的单一凹曲线,或凸曲线屋面都不相同,形式新奇独特。乔家大院最有特点之处还在于它的上人屋顶。大门上的城楼是上房顶暗室的必经之路,上下楼都要经过这下面的一条漆黑的通道楼梯。上去以后,所有的房顶都能去,房顶上的通道主要是为更夫设计的,道路曲曲弯弯,却四通八达。乔家大院的房顶上还设有更夫楼,尺度不大,却十分精致。平房顶随便走,但单坡顶都留有一条窄窄的道路,外侧还设有矮的女儿墙,防止人摔落。站在乔家大院的房顶上,看到面前高低错落的起伏变化,会令人感到建筑美学反复、交错、连续、间歇中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韵律感和神秘感。3.精美的细部装饰这样的大院落,其砖雕、木雕等各种装饰细部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缭乱。而每一个雕刻每一幅画面都有其民俗的说法,都是一个故事,令人观之回味无穷。乔家大院共有六个大院,虽经几期分建,中间时空跨度将近两个世纪,但仍保持了统一的风格,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古老的街巷、高耸的灰砖墙、雕饰华丽的门楼,以及大门前的拴马桩和上马石……徜徉于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晋中地区的繁荣时代,感受到了当时居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生活,也体验到了前人用建筑的手段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华北平原上的明珠――平遥民居平遥古城是北方民居中的精粹。这里村镇建筑格局规整而严谨,住宅本身的排列十分整齐,而且相对封闭,呈内向型的形态。直而窄长的街两侧探出是山式门楼,简洁、明了,标志着下边人家的入口所在。门楼之下,自墙内悬挑出装饰精细、华美的梁枋,支撑起同样精致的斗拱,共同托起上面的屋顶,其上的正脊与院墙端头相平齐,给人的感觉是“见墙而不见屋”。其侧面沿街的外墙墙头上用整齐的磨制砖砌出各种透空的花墙,使较高大、平板的竖墙面显得活泼、轻巧了一些,而不会让人产生过分压抑之感,不失为一种简明而有效的装饰手法。大门外常放置有石雕的上马石。门洞两侧夹立砖垛,并置门枕石,门洞相对较窄小些,相当封闭、严密,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其内院较窄,可使两侧厢房受到东西两面日晒的时间较少一些。院落中轴线明确,正房相对高大、宽阔一些,有的深宅内院还有多重层院相连。院中放置花草,使单调的色彩环境变得新鲜、活泼、亲切一些。有的大家望族的住宅里,次要院落的平顶屋顶上还增建明楼,谓之“绣楼”,这是年少女眷的“闺阁”,其外形小巧玲珑,仿佛宅中的点景小品。除宅边院墙高筑(为防外侵、偷盗发生)之外,在外山墙顶上极容易被人翻越的墙顶都是虚砌并浮搁着,排列成花纹式的透空墙体,一旦有盗贼掠入,弄倒花墙,一可出动静惊人,二可将贼绊跌,起到防卫和警戒的作用。现在看来,则已成为一种惹人喜爱的、值得观赏的艺术装饰品了。平遥县的木结构民居,似乎没有祁县民居那么庄严华丽,然而走进民居院内,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正房竟然是独立式窑洞形式。

中国民居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碉楼与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西南民居研究论文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作者 陈瑶【摘 要】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分析了南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从而认识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明白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拓展南宁旅游的重要意义。【关键词】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SWOT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所谓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爱好、风尚、传统和禁忌。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2003年,广西制定了迈向旅游先进省区的发展规划,横县、上林、马山、隆安、宾阳五县划归南宁,南宁市也提出了“把南宁市建设成富有壮民族特色、南国园林化、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南宁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分析,加快民俗旅游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1 旅游开发优势(S) 南宁的区位优势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南宁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港口最远的也就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不超过230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据此,南宁成为广西旅游网络体系的重要核心节点,是广西南部旅游的中心,也是中国连接东盟的重要的陆路接合部,客观上具有南联北引、东西辐射的旅游集散地功能。 资源优势 南宁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顶蛳山贝丘遗址,1997年发掘出一千多件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包括石器、骨器、蚌器和当时人类遗弃的水类动物、牛、鹿、象等动物的骨骸,并且在顶蛳山发现了标志人类文明的石锛和杆栏式建筑,以及奇特的屈姿葬葬俗,被评为全国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人类生活贝丘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大明山地区有着丰富的龙母文化资源,流传着别具特色的壮族文化习俗;宾阳的炮龙节、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武鸣的壮族三月三歌圩,都是南宁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而且借壮族“三月三”歌圩为原型的南宁民歌艺术节以打造新民歌、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中外文化交流的办节宗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南宁市的一个城市品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现有二百多处;黄氏家族民居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保护提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从中清朝建筑的特点可见一斑,具有较高的人文景观价值。 市场优势 随着南宁的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境内旅游热潮的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不断扩大,选择来南宁旅游,体验异质文化的游客与日俱增。南宁作为广西旅游及东南亚跨国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地位已逐步显现,以商务、会展、购物为目标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2006年,南宁市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超1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广西率先突破百亿。从南宁稳步增长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发展南宁的民俗旅游是有广阔的市场和客源基础的。2 旅游开发劣势 (W) 缺乏旅游精品 南宁的旅游资源中并没有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缺乏高品位的旅游精品,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市区的青秀山和动物园、郊区的伊岭岩、周边地区的德天瀑布拥有较稳定的客源,而大量的景点远远达不到其旅游阈值。以体验民风民俗的旅游景点来说,景区、景点级别相对偏低,规模较小,景点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鲜明的个性特色。长期以来,南宁旅游建设投入不足,对景区景点建设投入偏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精品景区,已严重影响到南宁旅游的增长后劲,近两年来南宁入境旅游市场增速缓慢是这一影响的表现。 整体开发层次低 目前南宁市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随大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旅游业是以特色取胜的产业。根据旅游资源的普查,南宁市拥有众多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壮民族风情、顶蛳山贝丘遗址、大明山、扬美古镇等。但这些体现南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而且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至今仍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南宁的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处于自然状态,局限于原有的物质载体范围,并且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很多旅游产品都是一日或半日游,可参与性的活动不多见。而缺乏可参与性无疑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 顶蛳山贝丘遗址,南宁市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馆相媲美。建立起以顶蛳山贝丘遗址为轴心的文化旅游点,对提升南宁市历史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南宁,促进南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至今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仍未出台,影响了这一旅游景点的深入开发。 又如中山路位于南宁新城区外滩附近,是一条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最热闹的老街,这里有许多清末、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每一个到南宁来的人要品尝南宁美食,首选就是中山路。命名已有81年的中山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美食夜市街,不仅南宁人都懂,在全区甚至全国也小有名气。目前中山路夜市依然红火,但骑楼老化、电线线路复杂、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却困扰着它。 部分旅游资源可开发性不高 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仅要体现壮乡的民族特色,还应在开发中关注南宁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南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名人故居也不少。如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原为清朝右江镇总兵马盛治的祠堂“回春阁”)、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雷沛鸿故居、梁烈亚故居、孔庙、邕江防洪古堤、新会书院、粤东会馆、安徽会馆等等。它们是南宁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也是南宁市城市亮点的一个潜在优势。但作为旅游资源它们分散在南宁的各大街小巷,规模也小,从民俗资源旅游开发可行性来说,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3 旅游开发机遇(O) 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已基本形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社会生活,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升温,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出游去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将为南宁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遇。 政策的重视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力度。为保证“十一五”期间南宁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南宁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南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三个配套文件,在人、财、物和政策上配套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大旅游,要把南宁建设成为旅游强市。 为突出“壮乡首府、绿城生态、会展商务”三大旅游主题,重点打造旅游吸引物及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依托的旅游景区点,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南宁市政府提出要深度开发壮乡文化风情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刘三姐剧场、东南亚美食街、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地域的文化、饮食、旅游商品特色、展示壮乡民俗风情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随着“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逐步构建,为南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尤其是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秋天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伴随着中国大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成果,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关系的一座桥梁,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一个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南宁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南宁与东盟区域旅游的发展。2005年南宁入境旅游前10名的客源国中,有4个是东盟国家,越南排在第一位。作为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南宁市,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的作用,有条件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国家、西南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化的旅游基地。 4 旅游开发威胁(T) 周边省市旅游业蓬勃发展,造成南宁客源市场分流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确立以后,各地纷纷出台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创造旅游产品。南宁周边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广阔,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业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发展成本提高。尽管南宁的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总体来讲知名度、产品的规模、质量都有一定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都不算很强。例如省内的桂林,这几年不仅继续大打“山水甲天下”这张王牌,还大力开发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拓深桂林的文化内涵,对于南宁在同类资源产品开发方面就形成一种竞争态势。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石林以及贵州等地的旅游资源与广西又形成省与省之间的竞争。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南宁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展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广西的历史文化以及南宁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乏的,它极大地阻碍了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营销行家,使南宁市的旅游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通过SWOT模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保存较好,对南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劣势主要表现在如何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方面,面临的机会有人们强烈出游的愿望和要求,政府的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和引导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给南宁旅游带来的机遇等;存在的威胁主要有来自省内省外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以及旅游人才匮乏等。通过比较分析,在大环境下,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竞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南宁拓展旅游业的一种现实选择。参考文献[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邓永进,薛群慧,赵伯乐.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3]南宁统计年鉴2006[G].南宁:南宁市统计局,2006年9月. 【作者简介】陈瑶(1979-),女,瑶族,广西融安人,民俗学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民俗与旅游。

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

八十年代初,《中国古代建筑史》八易其稿,方付梓。

这部以编年史为特点、注重中国古代建筑各种特点及其同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的专著,可成为抗鼎之作。

自此,开始了中国建筑史学沉寂多年后的又一次研究勃兴。

八十年代初,《中国古代建筑史》八易其稿,方付梓。

这部以编年史为特点、注重中国古代建筑各种特点及其同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的专著,可成为抗鼎之作。

自此,开始了中国建筑史学沉寂多年后的又一次研究勃兴。

一方面,前辈的专著不断问世,如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上)、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童 《江南园林志》、刘致平《中国古代建筑史》一起,构成扎实、严谨、客观、史论结合的治学风貌。

另一方面,在八十年代,面大量广的关于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的讨论不断涌现,开放的社会带来新学新知对传统建筑史学的挑战,并突出表征在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对传统建筑史学的冲击和影响,甚而出现以论带史的研究状况。

然而,学术的演进除了有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外,其自身发展也存在内在逻辑。

了解中国建筑史学发展的途径、认识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规律,便成为客观的也是现实提出的历史课题。

9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 从中心移向边缘

如果说,自梁思成和刘敦桢先生等于本世纪20年代开创中国建筑历史学科始至80年代,研究对象主要以中原为中心进行发散,以汉民族建筑活动为主题的话,那么,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在公众视野中逐渐从中心移向边缘。

郭湖生先生在“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 一文中,高屋建瓴地指出,汉族的文化特征和建筑的地方性用单一祖源是说明不了的,线型发展的思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眼界,不足以完整地认识世界,也不足以正确认识中国建筑的自身。

在郭先生的计划中,将中国以外和中国毗邻或接壤的地区,纳入到东方建筑研究的范畴。

他的几位博士生研究成果,或论“西域文明与华夏建筑的变迁”、“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探析”,或谈“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均深入到先民的境外迁来、跨境而居和非中心的文化传播问题。

从中心移向边缘也突出表现在乡土建筑研究上。

8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以地方为划分的民居书籍,如《浙江民居》、《吉林民居》、《云南民居》等,但民居形态构成既受到不同地区之材料及构筑、不同民族之生活习俗和观念、不同地域之地理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一种类型通常又跨越几省,同一省份又含若干类型,是为研究难点,香港龙炳熙先生《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将民居划分为八类外型,涉及边缘问题,尤其强调少数民族与汉族民居最基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受礼制的规限较少,其标准方法可谓卓见。

陆元鼎先生近几年连续成功地召开了“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学术会议,或选址在西南边陲、西部边疆,或定点在广州进行海峡两岸和国际间的交流,实际上对边缘区域民居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也可从《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边缘地区民居研究所占比重之大略见一斑。

陈志华先生则倡导“请读乡土建筑这本书”,认为建筑环境表现出来的耕和读、利和义十分生动,往往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发。

他和他的同事研究并已出版的《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一书,对环境封闭、独立而有品格的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的规划、百姓喜闻乐见的崇祀建筑、文教建筑、商业建筑等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此较过去常见的对住宅本身和祠堂的关注,无疑拓宽了视野。

这种变化正如陈先生所说:没有民众的历史是残缺不全的 。

这也可视为以帝王将相建筑活动为中心的研究向民众历史和乡野建筑研究的移向。

2. 从中观转向林木互见

对中国古代各种类型建筑的研究,80年代十分活跃。

探讨型制、手法、空间、技术及观念等,基本上属于对历史上单个或群体的认识和研究,是一种不近不远的中观把握。

而要达到对建筑史上若干问题的深入理解乃至规律性的认识,则需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这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和视角。

潘谷西先生在90年代主持《中国建筑史研究·元明卷》时,就力主林木互见。

如元代的宫殿和城市建设,就触及 *** 的地位和蒙人的习俗等,它既包含制度化的层面,又涉及细微如器皿这样的生活内容,对“酒海”的考证和认识,不仅关系对饮具的理解,更影响至对建筑型制、制度和文化诸问题的认识。

再如张清常先生的《胡同及其他》,就是一本独具慧眼的从北京街巷名称入手去研究文化问题的好书。

书中部分内容是专门谈汉语中的蒙语借词的,张先生是语言学家,富于趣味,但相当篇幅涉及官府、市井、交通等,且涉及少数民族政权问题,其开创之功对中国建筑史研究亦不无裨益。

首届全国地名考证研讨会上,将地名考证与相关学科联系,从而展示见树见林的城市意义,是一重要特色。

葛剑雄先生关于中国史上移民与地名关系的探讨,对揭示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规律及理解聚落的形成,都具有启示作用。

关于古建筑保护理论,如何从物质层面跃进到文化层面,如何从技术手段、科学管理深入到进行系统的保护问题,在80年代,研究还相当不完善。

朱光亚先生在近年做了许多工作,“开发建筑遗产密集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筑遗产评估”和“一个古老村落的包含和发展研究”,均从个案入手,却上升到宏观的历史遗产保护和发展模式选择问题。

早在8 0年代,龙庆忠先生的若干研究生在城市和建筑的防灾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到90年代已形成景象,其中龙先生由具体的防洪、防涝、防潮、防风、防蛀、抗震、减灾等工作的开展而关注人聚环境的思考,是十分有远见的,也是典型的知微见著、见木见林的研究。

3. 从旁观走进心态和人

以今人思维、生活、观念理解历史,总是一种旁观的态度。

然而要理解中国古代建筑出现的真相是什么,就不能不贴近古代的人和当时人的心态。

如想关心明朝的城市那么就需关心明朝人的日常生活及他们想象的世界是什么,类似的方法论就是法国的年鉴学派,也就是把心态史与社会史的方法和历史研究结合起来。

朱建飞(Jian Fei Zhu)的“天朝战场:中国明清北京和紫禁城”(A Celestial Battlefield: The Forbidden City and Beij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a),就是以大臣和太监、皇后、妃子、宫女对皇帝理性要求和感情需要的争夺为契入,及以北京生活的人和故宫生活的人的关系为出发点,从四个层面来探讨外朝和内宫、宫殿和城市的布局与空间关系的,进而分析封建帝国灭亡的原因,其视角之独特,别开生面。

关于近代建筑史研究,赖德霖先生的博士论文较《中国近代建筑总揽》更进一步,其突出的标志就是重视中国近代建筑出现的民族心态和文化心理及建筑师自身所起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进程中,还有较多的国际行为,传教士、商人、建筑师等参与其中,一批外国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成果,如德国华纳的《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 ―建筑文化移植》一书,美国郭杰伟的《亨利·K·墨菲:一个美国建筑师在中国》和《两个美国营造技术输出商对中国的意义》论文等,均进一步注意到个体的人与中国近代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关系。

在园林方面,探讨空间、手法、意境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也是80年代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90年代初,中文系毕业的王毅先生,出了一本《园林与中国文化》,是致力于“道”、“器”结合的力作,其中探讨在“壶天”和“芥子”中叠山理水,构建完善、精美生活环境的关系方面,角度是独特的,契入到士大夫阶层的人格、心理和思维方式。

1 993年5月在南昌“建筑与文学”研讨会上,听曹汛先生谈起他在研究园林时,常迷入文学情境进行文史方面的考证,会上发言时短未能尽意,有幸的是后来读到曹先生的两篇文章,“陆游《钗头凤》的错解和绍兴沈园的错定”和“故苏城外寒山寺,一 个建筑与文学的大错结”,更是将建筑史上的疑点,通过对诗人的生平、诗作以及相关背景的考证解答出来。

曹先生不仅考出史料的虚假,进而揭示作伪的动机,对这些难言之隐的研究,就可能得出一些全新的结论,这种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专和广博相结合的治史方法,另开一派研究风气。

应该看到,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这三大特点,是中国建筑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是转变,也是延伸。

在这近三百年史学学术发展过程中,“实事求是”“无证不信”这一朴学传统,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充分体现这一思潮的考证学,曾成为清学的中坚。

本世纪初,梁、刘二先生开创的建筑历史学科基本上延续这一传统研究方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所展现的力求忠实、博证和归纳、比较风格,似乎和在此找到源头,给后人留下至深印象,其对建筑史学术真相所作的努力,也给后人进一步从事深入研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成就了永不磨灭的价值。

80年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除史论结合外,还有以论带史、论由史出等提法。

“重写”也是一个热门而沉重的话题。

最早大概重写的是文学史,然后是哲学史、文化史、建筑史等。

不过,“重写”两字的背后常常是一种重估价值的情感表达或一种变换体系的理论思考。

就中国建筑史而言,“重写”,除了人们希望将新的资料补充进去外,更是因为人们对过去以背景控制的历史的叙述脉络、对立统一的原则、、进化的线索加上经济史观的认识不满,丰富的建筑现象往往变成了图解,当然有人希望重写。

可是如果缺乏真正有突破性的成果和实物、文献发现,难免进行起来举步维艰,落入排列组合的俗套。

对于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特点,我理解是更注重历史建筑及其发展,而非建筑历史的论述。

从中心移向边缘、从中观转向林木互见、从旁观走进心态和人,实质上是要发展更多更实在的人类建筑活动内容。

中国古代本来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时代,建筑又属于“形下”范畴,因此,在古代一些史家那里,关于建筑只剩下不成片断的二三策,而在一些想象丰富的文人那里又会孱入神话虚言。

在研究中,这就有个“有意”的史料和“无意”的史料运用问题。

“有意”的史料,指成文的历史叙述、成定论的内容、有案可稽的制度等,如帝王将相的建筑活动,史官是他的代言人,但有时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经过精心粉饰后,使后人往往截取片断而难辩建筑本身形成的真伪。

如坛庙和陵墓,过去多年一直被划分为礼制建筑,实际上若从“型”的角度去认识,它自始至终和原始宗教唇齿相依,而隶属礼制建筑,只是在殷末周初文化大嬗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