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地震中的物理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3 05:15:44

地震中的物理论文参考文献

国际地震动态 1986年12期 目 录 1986年5—7月上海地震谣言事件概况及对策A GENERAL ACCOUNT OF THE RUMOUR OCCURRING IN SHANGHAI DURING MAY-JULY OF 1986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IT 苏公望 张君仪 李锦芳 王祖康 我国地震区划工作回顾与展望REVIEW AND PROSPECT OF SEISMIC ZONING WORK IN CHINA 鄢家全 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工作展望PROSPECT OF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UNDERGROUND WATER AND ITS RELATION WITH EARTHQUAKES IN CHINA 王铁成 1986年4—6月的全球地震动态DEVELOPMENTS IN GLOBAL SEISMICITY FOR APRIL—JUNE OF 1986 吴佳翼 一幢装有滑动带的住宅 靳君达 1626年北京地区特大灾异综合研究学术讨论会概况A BRIEF ACCOUNT OF THE SYMPOSIUM ON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CATASTROPHE IN BEIJING AREA IN 1626 徐好民 1985年度上半年全世界破坏性地震灾害情况综合汇编A COMPREHENSIVE COMPILLATION OF DESTRUCTIVE EARTHQUAKE DISASTERS ALL OVER THE WORLD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1985 李怀英 宋守全 《地震对策》专著已正式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THE MONOGRAPH“EARTHQUAKE COUNTERMEASURES”FORMALLY PUBLISHED AND OPENLY DISTRIBUTED AT HOME AND ABROAD 商宏宽 《国外地震科技情报》1987年度继续出版征订 董泰 希腊大地震临震前地电场的周期变化 迈耶 赵玉林 墨西哥地震的长周期波 竹内敬二 赵仕万 高加索的地震活动性特征与其地质构造的对比 雷姚镇 孔多尔斯卡娅 预测地下风暴 靳君达 马尔金 用空气代替混凝土作为水坝抗震防护层 科雷洛夫 靳君达 测试核反应堆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索洛 卓秀榕 许万通 “《国际地震动态》文集之三、之四、之五:国际震磁研究、国际地震学实验研究、国际地震预报警报和地震对策研究”将分别出版并征订发行 董泰 《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一书即将出版 姚家榴 《灾害学》杂志创刊 董泰 《自然灾害及其对策研究》文集出版并征订发行 董泰 零讯 《国际地震动态》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全国科技情报系统科技情报成果奖 往期检索

几个典型的地球物理学原理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几个典型的地球物理学原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题目:

浅谈几个典型的地球物理学原理

摘要:

地球物理学是以从固体内核至大气圈边界的整个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地矿类学科,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涵盖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值计算能力要求很高。本文重点对解决地球物理学问题所必需的几个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性的论述。

关键词:

典型;地球物理;原理

从地球物理学的组成来看,主要分两种,其一是研究大尺度和一般原理的,叫理论地球物理学;其二是勘查石油、金属、非金属矿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叫应用地球物理学。显然,理论地球物理学是实际应用的前提,而有关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则是理论内容最基础的部分。

一、地球形状与重力分布的重力学基本原理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有自转和公转运动。通俗说地球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对地球形状的研究是大地测量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共同课题,其目的是运用几何方法、重力方法和空间技术,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地面点的位置和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地球的形状主要是由地球的引力和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决定的,且地球非常接近于一个旋转椭球,其长半轴为6378136米,扁率为1∶。严格而言,地球形状应该是指地球表面的几何形状,但是地球自然表面极其复杂,所以从科学上,人们都把平均海水面及其延伸到大陆内部所构成的大地水准面作为地球形状的研究对象,因为大地水准面同地球表面形状十分接近,又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但是大地水准面还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曲面,无法在这样的面上直接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而从力学角度看,如果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均质流体,那么其平衡形状应该是一个旋转椭球体。于是人们进一步设想用一个合适的旋转椭球面来逼近大地水准面。要确定这一椭球,只需知道其形状参数(长半轴a,扁率α)和物理参数(地心引力常数GM和旋转角速度ω)即可。同大地水准面最为接近的椭球面称为平均地球椭球面。如果能确定大地水准面与该椭球面之间的偏差,亦即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间的差距(大地水准面差距N)和倾斜(垂线偏差θ),则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可完全确定。

地球的重力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即宇宙空间任意两质点,彼此相互吸引,其引力大小与他们的质量成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地面点重力近似值980Gal,赤道重力值978Gal,两极重力值983Gal。由于地球的极曲率及周日运动的原因,重力有从赤道向两极增大的'趋势。地球上重力的大小与方向只与被吸引点的位置有关,理论上应该是常数,但重力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即相同的点在不同的时刻所观测到的重力不相同。

二、地震及弹性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

地震波是地下传播的震动,必然与岩石的弹性有关,一般都假定岩石是一种完全弹性体。科技小论文在地震波计算中,地球介质可以做为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体来对待。而在地震波理论中,通常把地球介质当作均匀、各向同性和完全弹性介质来处理,只是一种简化的假定。实践证明,这种假定可以使分析大大简单,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与观测结果颇为符合的结果。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问题,主要有动力学和运动学两种方法。动力学方法是直接求解波动方程,研究平面波在平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均匀半空间及平行分层空间中的地震面波,以及球对称模型的地球的自由振荡。该方法相对繁琐,本书不做介绍。我们介绍的是第二种方法:运动学方法,就是将波动方程的求解简化成波传播的射线理论,用地震射线这一概念,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运动学特征。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其一是惠更斯原理,即在均匀弹性介质中,点振源产生球面波向周围传播,当距离r趋向无穷大时,球面波前的半径很大,曲率很小,此时球面波蜕变成了平面波;其二是费马原理,即地震波沿射线的旅行时间(传播)与沿其它任何路径的旅行时间相比为最小,换言之,波总是沿所使用旅行时间最少的路径传播,又叫费马最小原理和射线原理。

总结来讲,惠更斯是从波前面的角度来描述波在介质空间中传播的规律,而费马原理则从波射线的角度来描述波的传播规律。

三、地球磁现象和地球电性质

地球磁现象是指地球周围空间分布的磁场。地球磁场近似于一个位于地球中心的磁偶极子的磁场。它的磁南极(S)大致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N)大致指向地理南极附近。其磁力线分布特点是赤道附近磁场的方向是水平的,两极附近则与地表垂直,地球表面的磁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随时间发生变化,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相反。地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两个部分。基本磁场是地磁场的主要部分,起源于地球内部,比较稳定,属于静磁场部分。变化磁场包括地磁场的各种短期变化,主要起源于地球内部,相对比较微弱。地球变化磁场可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型。地磁场强度大约是—高斯。

根据大气电现象的探测,从静电角度来看,地球和大气近似形成一个漏电的球状电容器。由大气电测量表明:接近地球表面的电场是垂直指向地球表面,在晴天情况下,其数值约为E=100V/m,而地球表面上的电荷密度—×10—10C/m2,由此可计算得知,地球表面上携带总负电荷量为×105C,大气的电流密度约为—3×10—12A/m2。总电流约为1350安培,大气中消耗的总电功率P=亿瓦。整个地球由于自转使正负电荷分开,正电荷分布在地核,负电荷分布在地表,进而在外层产生一个环形电流,电流方向自东向西(电流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由此产生了由南向北的地磁。

四、结语

了解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自我知识框架的建立,同时对地球物理学的整体内容有非常好的梳理作用,笔者也建议广大在校学生能够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研究,以便于后期在深造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滕吉文.中国地球物理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发展空间和时代的挑战[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04:1101-1112.

[2]汤井田,任政勇,化希瑞.地球物理学中的电磁场正演与反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04:1181-1194.

[3]陈运泰,滕吉文,张中杰.地球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05:634-642.

[4]霍振华,戴世坤,蒋奇云.地球物理学中的电磁场积分方程正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02:742-747.

我这里有的是,不过要打这些文章,花费的时间太多了。还是你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进一步总结,找些有关的论文参考,自己编写,发表。我这里有:水位与地震,地热与地震,电磁波与地震,还有许多震例分析,这都是阶段性的总结的。在CN级发表的。

这里有以下文章: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微地震的线性方程定位求解及其病态处理 微地震技术在煤矿“两带”监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微地震监测揭示的采场围岩空间破裂形态 微地震相分析在河流储层精细描述中的应用 微地震研究及在深部采动围岩监测中的应用

地震灾害论文参考文献

引言 近几年来,华北地区中上地壳构造探测与研究取得了新的重要成果,对地震与地质构造的空间关系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对1966年邢台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1695年临汾和1303年洪洞地震等大震区的研究表明:a)深浅构造是不连接的形态、产状、力学性质不同的两套断裂系统;b)直接的发震构造是地壳深部的高倾角断层;c) 浅层的铲形正断层消失在10km以内的地壳上部。这些观测事实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与浅层构造间的种种不协调现象都证明,不能简单地用地表断层代替地壳深处的发震构造。因此,研究地壳深断裂特征及其与浅层构造的对应关系是地震学的重要课题。然而现有多震层深断裂探测资料很少,短期内不可能编制出区域性深断裂展布图件,更难了解其活动性。目前最现实的思路是,采用以地震活动图象和震源机制为主要资料的构造分析方法,研究现代活动的震源断层。 1989年和1991年大同—阳高两次地震发生在山西剪切拉张带北部的晋北拉张区内,是本世纪在山西断陷构造带内发生的最大地震,这两次地震的发生提供了深入研究在张性断陷构造条件下地震成因机制的良好机会。本文以地震地质思想为指导,采用地震活动图象�平面和剖面和震源机制资料构造分析为主的方法,结合宏观烈度分布和地质构造资料,研究大同—阳高两次地震震源断层的三维特征,讨论震源断层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1 地震活动图象分析 傅承义院士(1963)在记述地震预报的地震地质方法时指出,用高灵敏度的高频地震仪可以划分出地下微弱震动的震中汇集带,这可能就是地下深处地震成因断裂在地面的痕迹,可以补地质方法之不足,对了解地震的地质条件大有帮助。本节以震中平面带状分布图象显示大同—阳高两次地震震源断层在地面的投影图象,即震源断层的平面特征;以震源分布图象显示震源断层的剖面特征。大同—阳高地震序列位于大同遥测台网的最佳控制范围,台网记录了整个地震序列,并且有较高的震源定位精度,为分析地震活动图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使用山西省地震局提供的序列目录分阶段进行地震活动图象分析。 a)第一阶段:1989年10月18日22时59分(级地震)—10月19日00时52分(级地震前)。这个阶段主要是级地震及其余震活动,震中分布如图1a所示。图中显示出NE25°和NW80°地震活动带的交叉图象。级地震和10月18日23时15分级、23时41分级地震发生在NE25°带内。 b)第二阶段:10月19日01时01分(地震)至10月19日12时30分。这个阶段是级主震和10月19日02时20分级地震及其余震活动。震中分布如图1b所示。图中显示出NE20°和NW60°地震活动带的交叉图象,若与图1a比较,NE20°地震活动带明显向SW方向延伸,级和10月19日01时26分级、10月19日05时02分级地震发生在这个带内。级地震发生在NW60°带内。图1a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序列第1阶段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1b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序列第2阶段地震震中分布图图1c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序列第3阶段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1d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序列第4阶段地震震中分布图图1e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序列地震震中分布图 c)第三阶段:10月19日18时29分(级地震)至10月21日23时39分。本阶段表现为级地震及其余震活动。图1c是震中分布图,图中显示出十分清楚的NE25°地震活动带。级地震和10月19日20时32分级、21时59分级、10月20日01时56分级、19时41分级地震都位于NE25°地震活动带内。 d)第四阶段:10月23日21时19分(级地震)至10月29日09时34分。本阶段表现为级地震及其余震活动,震中分布如图1d所示,由图可以看出,NE25°地震活动带仍有清楚的显示,10月24日01时07分级、10月24日23时36分级地震发生在这个带内。在该带东侧形成一条NW70°的分支地震活动带,级地震位于这个带内。 与上个阶段相隔近17个月发生的级地震子序列。由图1e震中分布图象可以看出,级地震发生在NE25°地震活动带内。该带东侧出现一条NW45°地震活动带。此外,还在该带的ES方向上形成了另一条NE25°的地震活动带,两条NNE向带呈明显的斜列图象。 在图1a~图1e中,由震中密集程度勾划出来的地震活动带是十分明显的,若统计图中带外离散地震与地震总数比值,各阶段均小于,说明这样的划分是可取的。 以地震活动条带表示震源断层,图1a~图1e所示的大同—阳高地震序列震源断层分布平面图象的特征是:1)全序列各阶段都是由NNE和NW—NWW向的共轭震源断层组合;2)全序列各阶段出现的NNE向震源断层是一条主干断层,长约20km,它自始至终贯穿于全序列的破裂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鲜明的稳定性。两次地震的主震都发生在这条断层上,成为主震震源断层。此外级、级地震和10次级~级地震也发生在这个断层面上;3)NNE向主干震源断层由两条断层斜列组成,以北面的一条为主,南面的一条是在序列破裂发展的最后阶段形成的。 为求得NNE向主震震源断层垂向剖面特征,作出了该断层的纵向和横向剖面图�由于1991年的震源定位精度不高,故未采用,由图2可以看出,两次地震的主震震源分布在10km和12km深度上。主震震源断层是近似垂直的高倾角断层,断层面埋深5km~17km,断面宽度为12km。图2a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断层横剖面图 图2b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断层纵剖面图 通过以上地震活动图象(平面与剖面)分析,我们得到了一条走向NNE向,长20多千米,埋深5km~17km,断面宽12km的高角度震源断层。 2 震源机制资料的构造分析 以上通过地震活动图象分析得到了大同—阳高地震两个主震震源断层的静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主震震源断层的力学性质和受力状况,使用在NNE向地震活动带内发生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进行构造分析。 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 以概率振幅模型利用初动符号计算得到NNE向地震活动带内发生的9个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列于第18页表1。按照地震活动图象分析得到的地震活动带(见图1),取与震中所在震源断层一致的节面为断层面,将9个位于NNE向地震活动带内的地震断层标在图3上。由表1和图2a可以看出,在NE25°地震活动带上,各地震断层走向与带走向基本一致,两次地震震源断层走向分别为25°和31°,与地震活动带一致或十分接近。大多数震源断层的倾角在60°以上,两个主震震源断层倾角为86°和85°,这与地震活动带横剖面所表示的接近直立的断层一致。各地震断层的滑动矢量与走向的夹角均小于15°,均为右旋以走滑为主的错动性质。再从P,T轴各参数来看,P轴仰角多数小于20°,平均值为°;T轴仰角多数小于20°,平均值为°。P,T轴的优势方位分别为NEE—SWW和NNW—SSE向,P轴平均方位为°,T轴平均方位为°。图3 NNE向活动带上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反映的破裂图象 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 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是一种汇集小地震震源信息的方法,常用来研究震源区应力场。李钦祖等最早提出利用单台小地震资料确定台站所在地区的地壳应力场。许忠淮等利用北京周围地区地震台站的地震P波初动资料,分区研究了综合断层面解得到区应力场方向。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反映的应力状态信息的可靠性可与一次强震相当。本文试图使用这个方法汇集由小地震带来的震源破裂信息,进一步论证由地震活动图象和单个较大地震震源机制资料得到的大同—阳高地震NE25°地震活动带上的多个小震P波初动资料,求得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这个结果可以抑制震源断层破裂过程的局部复杂因素,取得由小地震反映的主震震源断层的主体特征。 使用均匀分布于NNE向地震活动带内的多个小地震的879个初动符号,得到综合断层面解,使矛盾符号比为15%,将这个结果也列于表1中。它汇集了由主震断层面上发生的众多小地震带来的震源破裂总体信息。取节面Ⅱ为断层面,走向NE29°,倾角89°,滑动矢量与走向的夹角9°,为右旋走滑断层,P和T轴仰角小于10°,方位分别为NE74°和NW16°。序号 时间年-月-日T时:分 震级Ms 震源深度h/km 震中位置 节面1 节面2 P轴 T轴 N轴 资料 φN(°)(′) λE(°)(′) 走向(°) 倾向 倾角(°) 滑动角(°) 走向(°) 倾向 倾角(°) 滑动角(°) (°) (°) (°) (°) (°) (°) 矛盾符号比 1 1989-10-18T22:57 10 39°′ 113°′ NW NE 30/120 2 1989-10-19T01:01 10 39°′ 113°′ NE NW 31/102 3 1989-10-19T01:26 11 39°′ 113°′ NW NE 8/37 4 1989-10-19T05:02 14 39°′ 113°′ NW SW 8/48 5 1989-10-19T13:29 10 39°′ 113°′ SW SE 24/90 6 1989-10-19T20:32 15 39°′ 113°′ NW SW 10/34 7 1989-10-19T21:59 13 39°′ 113°′ NW SW 6/33 8 1989-10-20T01:56 13 39°′ 113°′ SE NE 10/46 9 1991-03-26T02:02 12 39°′ 113°′ SW NW 10 综合断层面解 132/879 由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众多小地震和9个级以上较大地震的断层面解得到的震源破裂信息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是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与两次地震主震断层面解十分接(见图4、图5),并且与地震活动图象(平面和剖面)反映的震源断层特征也十分一致,它们共同揭示出大同-阳高主震震源破裂面是在近水平的应力场作用下,产生的一条NNE向高倾角右旋走滑断层。图4a 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断层综合断层面解图4b 1991年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断层综合断层面解图4c 两次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断层综合断层面解图5 震源断层上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与综合断层面解的比较 3 震源断层与地壳分层结构及等震线的相互验证 80年代以来对大陆地壳内的地震研究发现,大多数地震发生在一个多震层层位内。大陆地壳热力学剖面研究指明,陆壳中、上部存在一个温压适中的介质高强度带;陆壳岩石学剖面表明多震层的岩石结构易于表现弹性行为;地壳地球物理环境的研究发现,多震层之下存在着低速层与高导层,这可以作为促使其上部岩石层易于断错的底部边界条件。于利民[4]等利用深源体波记录反演得到的大同一带的低速层深度为14km~19km,两次主震发生在12km和10km处,恰在地壳低速层之上,多震层位之中。 虽然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极震区等震线不甚规则,但长轴方向仍然显示出NNE向的优势方向,1991年级地震的极震区等震线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与震源断层的走向[5]、长度等大体相当[6]。 以上所述表明我们得到的震源断层结果有着构造发生学的基础和地表破裂的解释,因此是可靠的。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分析,我们认为1989年与1991年大同—阳高地震发生在同一条地震断层上。1991年地震破裂面略向南有所扩展,但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地震活动图象是震源断层在平面上的投影。平面上震源断层分布显示出为走向NE25°,长20多千米,剖面上为一陡立的断层,埋深在5km~17km范围内,宽度12km左右。由地震带上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和两次地震主震及单个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它们得到的断层面解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一条NNE向右旋走滑的高角度断层。此震源断层与地壳分层结构及等震线等资料一致。 从区域地壳浅层地质构造环境看,大同—阳高地震序列发生在山西剪切拉张带北部的拉张区内。震区的主体构造是NEE向的大同断陷盆地,长130km的六棱山北麓断裂是控制大同盆地东南边界的主控性构造,该断裂晚更新世—全新世强烈活动,表现为张性倾滑活动。然而大同—阳高地震序列震源断层与浅层主体构造有明显差异,以右旋走滑为主的NNE向震源断层在地下深处斜穿大同断陷盆地及六棱山北麓正断裂(见图6),表现出深浅断裂的不协调现象。图6 大同—阳高地震构造简图 苏宗正和程新原[7]根据野外调查、物探及钻探资料,发现斜切大同盆地的两条断裂,一条走向NE40°左右、长48km,称为大王村断裂,该断裂至少在晚更新世末有明显活动;另一条走向NW40°左右,长为47km,称为团堡断裂。大王村断裂与大同—阳高地震序列的震源断层大体吻合,是地壳浅层与地壳深部相对应的发震构造。参考文献:[1]王椿镛,王贵美,林中洋,等.用深地震反射方法研究邢台地震区的地壳细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1993,36(4);410-415.[2]张家茹,邵学钟,殷秀华,等.深部构造背景和强震的深部孕震环境[A],高学闻、马瑾.首都圈地震地质环境与地震灾害[C]北京:地震出版社,.[3]刘国栋.山西临汾地区的地壳上地幔构造裂谷模型和大地震震源结构[A],辽宁省地震局。发展中的地震科学研究——纪念海城地震成功预报2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地震出版社,.[4]于利民,刁桂苓,李钦祖,等.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J]。华北地震科学,1995(3):11-19.[5]阎海歌,安卫平,王国强,等.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震害和灾害评估[J].山西地震,1992(1):48-61.[6]王国强,安卫平,兰龙青,等.1991年大同—阳高级地震宏观烈度与地震构造[J].山西地震,1992(1):41-47.[7]苏宗正,程新原.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地质环境与地震构造[J].山西地震,1992(1):19-30.

国际地震动态 1986年12期 目 录 1986年5—7月上海地震谣言事件概况及对策A GENERAL ACCOUNT OF THE RUMOUR OCCURRING IN SHANGHAI DURING MAY-JULY OF 1986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IT 苏公望 张君仪 李锦芳 王祖康 我国地震区划工作回顾与展望REVIEW AND PROSPECT OF SEISMIC ZONING WORK IN CHINA 鄢家全 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工作展望PROSPECT OF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UNDERGROUND WATER AND ITS RELATION WITH EARTHQUAKES IN CHINA 王铁成 1986年4—6月的全球地震动态DEVELOPMENTS IN GLOBAL SEISMICITY FOR APRIL—JUNE OF 1986 吴佳翼 一幢装有滑动带的住宅 靳君达 1626年北京地区特大灾异综合研究学术讨论会概况A BRIEF ACCOUNT OF THE SYMPOSIUM ON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CATASTROPHE IN BEIJING AREA IN 1626 徐好民 1985年度上半年全世界破坏性地震灾害情况综合汇编A COMPREHENSIVE COMPILLATION OF DESTRUCTIVE EARTHQUAKE DISASTERS ALL OVER THE WORLD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1985 李怀英 宋守全 《地震对策》专著已正式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THE MONOGRAPH“EARTHQUAKE COUNTERMEASURES”FORMALLY PUBLISHED AND OPENLY DISTRIBUTED AT HOME AND ABROAD 商宏宽 《国外地震科技情报》1987年度继续出版征订 董泰 希腊大地震临震前地电场的周期变化 迈耶 赵玉林 墨西哥地震的长周期波 竹内敬二 赵仕万 高加索的地震活动性特征与其地质构造的对比 雷姚镇 孔多尔斯卡娅 预测地下风暴 靳君达 马尔金 用空气代替混凝土作为水坝抗震防护层 科雷洛夫 靳君达 测试核反应堆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索洛 卓秀榕 许万通 “《国际地震动态》文集之三、之四、之五:国际震磁研究、国际地震学实验研究、国际地震预报警报和地震对策研究”将分别出版并征订发行 董泰 《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一书即将出版 姚家榴 《灾害学》杂志创刊 董泰 《自然灾害及其对策研究》文集出版并征订发行 董泰 零讯 《国际地震动态》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全国科技情报系统科技情报成果奖 往期检索

100分不能算高分的 不过我会帮你找找 有消息就用百度消息发给你

这里有以下文章: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微地震的线性方程定位求解及其病态处理 微地震技术在煤矿“两带”监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微地震监测揭示的采场围岩空间破裂形态 微地震相分析在河流储层精细描述中的应用 微地震研究及在深部采动围岩监测中的应用

地震地质期刊参考文献标准

1.地震地质的孕育

从地质力学发展的近90年的历史进程中,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李四光教授对地球海水进退规程中,把现代海平面变化就与地震预报联系在一起,在地质力学早期研究阶段中,从构造形象的力学分析时,已经开始探讨地应力场的雏形,已经为地震地质开拓了道路。在构造体系研究阶段中,建立构造体系基本概念时,已经划分出相对活动的构造带,与夹持在其中相对较稳定的地块,大体区分了地震的活动范围与大震的孕育的地带、地区、地段和地点,已经为地震地质研究打下了可靠的基础。依此,刘国昌、谷德振已经开始进入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1954年在《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中,充分论述活动构造体系和活动构造带及其与地震的关系,为地震地质的孕育和诞生奠定了基础。1962年对新丰江水库提出地震地质的研究,已经是该分支学科正在孕育诞生之际[1-36]。

2.地震地质的诞生

1965年12月李四光发表的《关于地震地质工作问题》论文(全文见本书第一章附录1),已经明确了该分支学科的目标任务(地震预报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研究内容方法步骤、研究思路核心以及前进的方向等,并提出了“安全岛”的概念,标志着地震地质的正式诞生。随后李四光安排陈庆宣带领专业队伍在西南“三线建设”地区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寻找“安全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7]1。2008年5月12日汶川级大震检验了“安全岛”理论的实用价值。

图2-6 李四光关于《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一书的手稿提纲

图2-7A 邢台地震区地表裂隙综合分析图[6]

图2-7B 邢台地震区地面破坏程度图[6]

3.地震预报实践与初步小结

除了关心全国的地震预测以外,李四光在1966年邢台地震他亲临现场,进行邢台-唐山地震系列活动幕的预测预报实践,结合保卫京津唐地区的地震安全预防研究工作,已经超前开展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的实测研究工作,并已经通过断层位移测量初步获得了新华夏系现今断层位移场的证据和唐滦大震严重危险性的活动证据,同时在唐滦地区部署了地应力监测台网,为准确预报地震创造了基本条件[1-3]。

1970年6月,李四光在《地震战线》第7期发表的《地震地质工作的几点意见》论文(全文见本书第一章附录2),对地震预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对具体工作方法步骤、研究内容思路以及仪器监测部署都作了具体安排,包括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都作了说明。在他临终前10个月发表该论文具有系统指导性意义,当然也使他对攻克地震预报难关,充满了信心与希望[2-3]。可惜当时在“文革”中,真正能比较全面了解和体会其意图者甚少,为之继续努力者更少。随着1976年唐山大震之后,中国东部地震进入平静期,地应力预报地震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削弱,全国110个地应力监测台站也大都停测,原来的分析研究人员也纷纷退休,随着进入了停滞的地震地质研究状态!

地震地质和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热地质、海洋地质等分支地质学科一样,都是以地质学作为基础,对地质领域进行专门研究的分支学科,它们都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因此离开地质研究地震是地质工作者不愿意接受的。

地震地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①构造体系研究阶段;②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李四光教授强调从构造体系研究入手,着重活动构造体系和活动构造带地震活动规律研究,把重点放在与地应力场关系方面的研究等;进而把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作为预测预报地震的指导思想,是攻克地震预报难关的重要武器;工作部署中的“三步走”则应该是他腹稿的重要内容,只是当时我们认识不到,“文革”中他也无法一一交代,临终遗言仅仅说出了再有半年时间可以见到结果[1-3,4-24]。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2]李四光.论地震.北京:地质出版社,1977.

[3]李四光.地震地质.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4]《地震问答》编写组.地震问答(增订本).北京:地质出版社,1977.

[5]国家地震局(马杏垣)主编.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

[6]《地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地球科学大辞典.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7]李四光.区域地质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8]李四光.旋扭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9]李四光.地质力学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10]J. S. Lee. Geology of China. Thomas Murby and Co, London, 1939.

[11]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初摘).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12]李四光.关于地震地质工作问题.中国地质,1965,第12期.

[13]原著李四光,《中国地质学》扩编委员会编著.中国地质学(扩编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14]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辑组.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

[15]刘光勋.地震地质工作的缘起与回顾.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2006,第112期.

[16]刘迅.邢台地震地表变形现象初步分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981,第1集.

[17]河北省地震局.1966年邢台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

[18]孙叶.对地震地质工作的一些设想.中国地质科学院五六二综合大队集刊,1982,第3号.

[19]孙叶等.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0]孙叶.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划分与减灾对策的战略分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1,第4期.

[21]马宗晋等.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

[22]朱凤鸣等.1975年海城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

[23]武烈等.山西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24]王治顺等.构造体系各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25]陈庆宣,王维襄,孙叶等.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6]高庆华等.地壳运动问题.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7]马宗晋,杜品仁.现今地壳运动问题.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8]刘迅等.地质力学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9]邵云惠等.地质力学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30]黄庆华.雁行褶皱构造型式的解析理论及实验的探讨.中国科学,1974,第5期.

[31]王维襄,韩玉英.一类入字型断裂构造力学的研究.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1),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408.

[2]Janssen W.,et networks on resilience,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withi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Environmental : 240—252.

[3]田亚平,常昊.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地理学报.(11): 1515~1525.

[4]Adger Environmental : 268—281.

[5]United Nations Inter-Agency Secretariat of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UN/ISDR).Living with risk: A global review of disaster reduction Nations .

[6]石勇,许世远,石纯,等.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自然灾害学报.(2): 131~137.

[7]沈珍瑶,杨志峰,曹瑜.环境脆弱性研究述评.地质科技情报.(3): 91~94.

[8]靳毅,蒙吉军.生态脆弱性评价与预测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11): 2646~2652.

[9]Committee on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Ground Water Vulnerability,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oard,Commission on Geosciences,Environment,and Resources,National Research water vulnerability Academy Press,Washington,—204.

[10]杨燕舞,张雁秋.水资源的脆弱性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4): 85~88.

[11]Hamouda .,·Nour El-Din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in the eastern Nile Resources : 2697—2725.

[12]Füssel : A generally applicabl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limate change Environmental : 155—167.

[13]周嘉慧,黄晓霞.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评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 55~59.

[14]李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 18~25.

[15]周爱国,孙自永,徐恒力,等.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地质科技情报.(2): 71~74.

[16]孙杰,贾建业,詹文欢.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73~76.

[17]刘传正,张明霞,刘艳辉.区域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初步研究.地学前缘.(1): 242~245.

[18]邢丽霞,李采,郑跃军,等.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健康指数(LRGE-HI)的构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 129~134.

[19]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院.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图(1∶5000000)及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25.

[20]邓启东,冉勇康,杨晓平,等.中国活动构造图(1∶4000000).2007.北京:地震出版社.

[21]姚鑫.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与问题兼谈规范编制.地质论评.(1): 22~30.

[22]李晓,易名初,王连庆,等.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编图研究.地质力学学报.(3): 23~29.

[23]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等.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地学前缘.(S): 66~73.

[24]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等.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中国科学(D辑).(12): 1020~1030.

[25]郭纯青,王莉,王洪涛.中国岩溶生态地质研究.生态环境.(2): 275~281.

[26]马柱国,符淙斌.中国北方干旱区地表湿润状况的趋势分析.气象学报.(6): 737~746.

[27]张科利,彭文英,杨红丽.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土壤学报.(1): 7~13.

[28]许峰,郭索彦,张增祥.20世纪末中国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理学报.(1): 139~146.

[29]张培震.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地震地质.(3): 577~583.

李尚林1 杨补旺2 袁华钵3 于景春1 赵寒冬4 李瑞清4 汪晓燕3

(1.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北京 101149;2.内蒙古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 010020;3.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北京 101601;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摘要 在藏北羌塘盆地索县-唐古拉山一带,自北而南首次确定为三个地层区: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分区和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其间被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和班公错-怒江断裂带所分割。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际资料。

关键词 藏北;唐古拉山;地层;断裂带

一、概述

藏北羌塘盆地索县至唐古拉山一带仅有1:100万地质调查简单路线穿越的资料,前人对研究区的地质认识多属于推断解释,并且认为是单一地层区[1~23]。笔者(2003~2005年)在藏北羌塘盆地1:25万仓来拉幅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根据研究区地层分布和发育特征、岩性及其组合、层序与接触关系、古生物组合和不同地质时期的建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23~37],将研究区自北而南划分为三个地层区: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分区和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图1),其间被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F2)和班公错-怒江断裂带(F1)所分割(图1)。为认识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和地史演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二、研究区地层系统概述

1.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分区(表1)

图1 研究区位置图

Ⅰ—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Ⅱ—滇藏地层大区羌南 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分区;Ⅲ—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地层分区;F1—班公错-怒江断裂带;F2—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

表1 研究区地层系统简表

唐古拉-昌都分区发育富含化石的以滨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下石炭统杂多群珊瑚河组和东风岭组,生物总体呈现华南暖水型化石面貌下侏罗统那底岗日组、中侏罗统雁石坪群雀莫错组、布曲组和夏里组的含火山岩碎屑的海相沉积地层直接覆盖于石炭系之上。古近系—新近系沱沱河组为陆相“磨拉石”泥石流沉积和査宝马组大陆性火山建造。

2.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分区(表1)

索县-左贡分区,在基底变质岩系之上发育上三叠统东达村组、“甲丕拉组”、“波里拉组”、“巴贡组”的“磨拉石”[37、41]——含震积岩海相沉积,东达村组中的菊石Paratibetites为喜马拉雅区所特有。中侏罗统查吾拉组的海相沉积[37]和古近系牛堡组的磨拉石建造,具有喜马拉雅地方种的生物分子。

3.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表1)

东恰错分区的上三叠统确哈拉群为深水相的浊流沉积,中侏罗统马里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和“吉匈达”混杂堆积岩,新近系康托组为磨拉石沉积。

三、分区断裂特征

1.班公错-怒江断裂带(F1)

该断裂带呈NWW—SEE向展布,是班公错-怒江断裂带与南羌塘地块的重要构造界线。该断裂由多条彼此近平行的大型断裂和断裂所夹持的断块组成,在研究区内的出露长度约50 km,最大宽度约5 km。区域资料表明,该断裂带沿走向延伸发育有蛇绿岩[39],其初始活动时间为早三叠世,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持续活动[5]。断块岩性复杂,其时代最老为前奥陶纪[40、41],最新为晚侏罗世。以班公错-怒江断裂带为界,它的南侧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北侧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分区。

2.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F2)

该断裂带多被白垩纪侵入岩所占据,断裂带对古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及古近系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它的南侧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分区,北侧是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地层分区。研究区地层发育不全,但各分区中发育的地层与区域上各分区中典型的地层均能够对比。

四、结论

在藏北羌塘盆地索县—唐古拉山一带,自北而南首次确定为三个地层区: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分区和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其间被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和班公错-怒江断裂带所分割。各分区发育各自的岩石地层组合和古生物组合,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际资料。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44~194

[2]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7.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58

[3]青海省地质矿产局.1991.青海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59~188

[4]青海省地质矿产局.1997.青海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42~298

[5]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500000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及说明书.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

[6]王成善,伊海生.2001.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演化与油气远景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183~233

[7]蒋忠惕.1983.羌塘地区侏罗纪地层的若干问题[A].见:青藏高原地质文集[C],第3集.北京:地质出版社,87~111

[8]蒋忠惕.1994.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提斯性质、演化及区域构造发育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第11—12号)[C],115~119

[9]李才,和中华,杨德明.1996.西藏羌塘地区几个地质构造问题[J].世界地质,15(3):18~23

[10]黄继钧.2001.藏北羌塘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J].中国区域地质,20(2):178~186

[11]黄继钧.2000.羌塘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J].地质力学学报,6(4):58~66

[12]黄汲清,陈炳蔚.1987.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

[13]李廷栋,肖序常等.1985.略论青藏高原的地壳构造和地壳演化[J].大自然探讨,4(12):61~66

[14]李勇,王成善,伊海生等.2001.青藏高原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羌塘复合型前陆盆地充填模式[J].沉积学报,19(1):1~8

[15]李勇,王成善,伊海生.2002.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过程[J].地层学杂志,26(1):63~79

[16]刘增乾,徐宪,潘桂堂.1990.青藏高原大地构造与形成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9~34

[17]王乃文.1985.青藏高原古生物地理与板块构造的探讨[J].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刊,第9号,1~28

[18]尹安.2001.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地球学报,193~230

[19]王鸿祯等.1990.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125

[20]肖序常,王军.1998.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及隆升的简要评述[J].地质论评,44(4):372~381

[21]赵政璋,李永铁,叶和飞.2001.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石油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349

[22]白生海.1989.青海西南部海相侏罗纪地层新认识[J].地质论评,35(6):529~536

[23]郝子文,饶荣标,姚冬升等.1999.西南区区域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96~156

[24]刘世坤,吕敬.1988.羌塘地区海相下侏罗统新知[J].地层学杂志,12(2):133~135

[25]马孝达.1983.青南藏北海相侏罗系划分的讨论[A].见:青藏高原地质文集[C],第3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13~118

[26]沙金庚.1995.青海可可里西地区古生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75

[27]王乃文.1983.中国侏罗系特提斯地层学问题[A].见:青藏高原地质文集[C],第3集.北京:地质出版社,62~86

[28]吴瑞忠.胡承祖等.1985.藏北羌塘地区地层系统[A].见:青藏高原地质文集[C],第9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32

[29]徐钰林,万晓樵,苟宗海等.1990.西藏侏罗、白至、第三纪生物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56

[30]杨遵仪,阴家润.1988.青海省南部侏罗纪地层问题讨论[J].现代地质,(3):278~292

[31]阴家润.1989.青海南部侏罗纪雁石坪群中半碱水双壳类动物群及其古盐度分析[J].古生物学报,28(4):415~438

[32]阴家润.1988.唐古拉山北坡雁石坪群巴柔期双壳类动物群[J].地质论评,34(5):439~447

[33]阴家润.1987.唐古拉山北坡侏罗纪双壳类化石新材料[J].现代地质,(3+4):327~337

[34]顾知微.1962.中国的侏罗系和白里系[A].见: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C].北京:科学出版社

[35]范和平,杨金泉,张平.1988.藏北地区的晚侏罗世地层[J].地层学杂志,12(1):66~70

[36]陈兰,伊海生,时志强.2002.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纪沉积物特征与沉积环境[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2(3):80~84

[37]李尚林,王根厚,马伯永等.2005.藏东北巴县江绵乡上三叠统东达村组和“甲丕拉组”的沉积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通报,24(1):58~64

[38]李尚林,王根厚,胡敬仁等.2005.藏北聂荣县查吾拉区巴通阶与基底岩系的角度不整合及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4(3):239~242

[39]王建平,刘彦明,李秋生等.2002.班公错—丁青蛇绿岩带东段侏罗纪盖层沉积的地层划分[J].地质通报,21(7):405~410

[40]鲁兵,刘池阳,刘忠等.2001.羌塘盆地的基底组成、结构特征及其意义[J].地震地质,23(4):581~587

[41]王根厚,贾建称,李尚林等.2004.藏东巴青县以北基底变质岩系的发现[J].地质通报,23(5~6):613~615

Strata & their Regionalization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fromsuoxian to Tanggulamountains of Qiangtang Basin,Northern Tibet

Shanglin Li,Buwang Yang,Huabo Yuan,Jingchun Yu,Handong Zhao,Ruiqing Li,Xiaoyan Wang

( Geologicalsample Center,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1149; Institute of Innermongolia,Hohhot 010010; Geological Exploitation Engineering General Bureau First Geologicalsurvey Institute,Beijing 101601; Geolog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Abstract In Qiangtang Basin,Northern Tibet,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 fromsuoxian county to Tanggulamountain is initially recognized as consisting of threestratigraphic regionalization,from north tosouth as:Tanggula-Changdusubarea of the Qiangbei-Changdu-Lanpingstrati graphic area under thesouthern Chinastratigraphicsuper-division;Suoxian-Zuogongstratigraphicsubarea of the Qiangnan-Baoshanstratigraphic area under the Yunnan-Tibetstratigraphicsuper-division;East Qiangcuosubarea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stratigrapic area under the arespaced respectively byshuanghu-Chawola-BishiChangning fault zone and Bangong Co-Nujiang fault variousstrata provides important practical information for regional geologicalstudies.

Key words Northern Tibet;Tanggulamountains;stratigraphic regionaliztion;fault zone

与地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专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导语:作中征引过的文献须在文中注明出处,并列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是我带来的建筑专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顾晓鲁等.地基与基础(第二版)。

[2].吕斌.海上风电场降低成本前景分析[J].上海电力.2007.(4):429-437

[3]施晓春.徐日庆.俞建霖.筒型基础间接及试验研究.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0):39~40

[4]何炎平.谭家华.筒型基础的.发展历史和典型用途.中国海洋平台.(6):10~14

[5]袁晓铭.曹振中.孙锐等.汶川级地震特征初步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

[6]王成华.孙冬梅.横向受荷桩的p-y曲线研究与应用述评.中国港湾建设.

[7]林华国.贾兆宏.张立丽.砂土液化判刑方法研究.岩土工程技术.(2).89~93

[8]李芳.作为海上风机基础的筒型基础土体液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10

[9]林峰.黄润秋.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条分法的探讨.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7.(4).9~13

[10]沈玉光.海上风电筒型基础风机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12

[11]陈有顺.场地的地震效应及砂土地基的液化.高原地震.(1).35~39

[12]任金刚.王玉芳.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研究方法概述.海河水利.2006(3):51~53

[13]李敬梅.地震作用下坝基土体液化的判别及有限元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4

[14]王大伟.赵艳.初始地应力场分析方法探讨.水电站设计.(4).38~41

[1]高珊珊.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点云配准[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2]李宝瑞.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3]刘洋.基于编码结构光的三维扫描仪原型系统研发[D].杭州:浙江大学,2005

[4]杨永.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5]林源.古建筑测绘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王其亨.古建筑测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沙黛诺.古建筑测绘方法和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D].天津:天津大学,2009

[8]毛方儒,王磊.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J].宇航计测技术,2005,25(2):1-6

[9]代世威.地面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质量分析与评价[D].西安:长安大学,2013

[10]刘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其误差分析[J].工业工程与技术,2014,(1):40-43

[11]李刚.基于逆向工程的自由曲面重构技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地震既然是巨大能量释放,那么就存在释放能量的物质,这个物质到底是什么?天然地震的动力,源于地球自身的核能郭德胜 佳木斯大学数学系伊春市汤旺河党校摘要:根据方法论,研究地壳的运动和形变,必须从物质的物理角度和化学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物体自身发生形变,产生动力的主要途径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和核裂变,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导致物体形变或移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化学能,导致物体形变或移动。而动能、势能、化学能、核能是物质自身形成动力的绝对因素。根据多年的细致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即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在地球内部的物质化学变化中,各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形成新的无机物、有机物,单质及核能,而这些物质都具有能量释放的特性,形成动力。对照地下能量物质与地震产生的位置,可以得出,地震发生的位置与核物质存在的位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再结合大量事实及文献,根据地震与能量物质的一系列复杂关系,循序渐进的逻辑分析、推导,推论出这样一个事实,天然地震的动力,来源于地球内的核能。关键词:铀;铀矿;钚;锎;氡;裂变;聚变;衰变;半衰期;中子;地震;天然核反应堆.前言: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气候恶化加剧,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与不适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地学科学家与学者当务之急。自古以来,科学研究者对地震研究一直纠结于地震的“动力”问题,运用“板块理论”进行了无数次的研究,最终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方法论给出了解释,研究地质形变,必须要针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所产生的动力入手,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形成的动力进行分析、判别,只有找到地质灾害的动力根源,一切地质灾害问题就将迎刃而解。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与文献,结合自己多年的认识和总结,按照方法论、以及正确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在长时间的细致研究与总结中,对地质灾害的动力根源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运用正确的思维逻辑,结合文献对地震等地质灾害问题加以全面的剖析和严谨的论述。一,地壳发生形变分析物体发生形变,不外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所形成的动能、势能、化学能以及核能所形成的动力,地壳发生形变,是地球外部因素与内部的动能、势能、化学能、核能导致的结果,在地球外部,存在风能、光能、水能,山体势能,在地球内部,存在着煤、石油、天然气,核物质等能量物质,而这些物质都隐含巨大的可释放能量,在一定条件和长时间的转化过程里,就会发生能量的释放。火山爆发、地震现象,这是一种能量释放,造成地壳出现抖动,由于地下本身就存在了各种可燃的能量物质以及核物质,那么,火山爆发、地震的“动力”一定来自地球内部。由此,我们要对地球内部的地质结构以及地球内部各种能量物质进行研究分析,找到使地壳发生形变的根源。二,地震、地下能量物质存在的位置分析根据“盆地、冲积平原,对成煤、成矿起了决定作用”这篇文章,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盆地、冲击平原地带会形成煤和天然气,而成煤地带,又是地震发生过的地带。比如山西,历史发生了无数次大地震,而山西是又是产煤的大省,地震、煤矿、天然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根据,铀矿与天然气伴生等大量的史料文献,让我们清楚了这样一个事实,铀矿与天然气共存,也存在于盆地及冲击平原内及其盆山边缘,那么,在盆地、冲击平原及其周围就存在这样一个事实。煤、天然气、石油、铀矿、地震在一个以盆地、冲击平原这样地貌的的特殊位置上。在盆地、冲击平原这个特殊位置上,让我们发现了无数的煤矿,天然气矿,油矿、铀矿,而这些物质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以释放能量的物质,在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时时的发生着地震,地震与这些能量物质,就存在了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三, 地下所有能量物质能否在地下释放能量对于埋藏地下的能量物质,我门所知道的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瓦斯、核物质。这些储存地下的能量物质能否进行能量的释放呢?按照煤、石油、天然气瓦斯的燃烧、爆炸性质,他们燃烧、爆炸需要氧气条件及明火,氧气的多少决定了能量释放的多少,矿井常常因瓦斯爆炸引发地震,这是井下瓦斯浓度与充足的氧气存在了爆炸的条件。在地下,如果煤、天然气、石油这些矿出现完全的能量释放,那么,就必须存在有足够的氧气。但事实证明,地下的氧气不足以释放这些能量的物质,但现在,大量的事实,以及无数的相关文献证明,地下存在与天然气伴生的铀矿[],铀是核物质,铀矿是运用到各个领域的基础燃料,而且释放的能量巨大。而对于核物质来讲,不需要任何条件,只需要一个“中子”撞击,就能将核物质的能量释放出来。 [9]四,分析地地球内部所存在核物质的特性现在所发现的地下核物质是铀矿,铀的原子序数为92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同位素铀234、铀235和铀238。铀238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铀235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而铀234的半衰期约为25万年,铀矿石里含有铀234、铀235和铀238。[6]参考关于“铀_钚和铀核裂变产物的若干问题_兼谈2011年福岛核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物质”,这篇文章详细的介绍了核物质的衰变、裂变以及产生的高能碎片继续衰变的过程,在铀的三种同位素U234,U235,U238中,铀U235有巨大的能量,1克U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吨优质煤所释放的能量,当铀U235在中子、热中子的轰击下,会发生裂变,裂变的途径有60多种,裂变所形成的高能碎片有20多种,主要的高能碎片有锶89(半衰期50天),锶90(半衰期29年),氪(半衰期年),氙半衰期(9个小时),铀233,钡141,等碎片,这些高能碎片,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发生衰变,裂变,继续释放能量。[6]铀矿中存在钚的痕量,钚的同位素有13种,自然界里有钚244,钚239 ,储量极少,半衰期年限比较长,人造的钚的同位素PU238,PU240,PU234,PU232,PU235,PU236,PU237,PU246等,PU244,半衰期约8千万年,PU239半衰期约万年,PU238半衰期约88年,PU240半衰期约6500年,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地球内部还存有着极少量的锎,主要出现在含铀量很高的铀矿中。[]锎的同位素已知的锎同位素共有20个,都是 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最稳定的有锎-251( 半衰期为898年)、锎-249(351年)、锎-250(年)及锎-252(年)。其余的同位素半衰期都在一年以下,大部分甚至少于20分钟。锎同位素的 质量数从237到256不等。[]锎-252是个强中子射源,因此其放射性极高,非常危险。锎-252有的概率进行α衰变(损失两颗质子和两颗中子),并形成锔-248,剩余的概率进行自发裂变。一微克(最)的锎-252每秒释放230万颗中子,平均每次自发裂变释放颗中子。其他大部分的锎同位素都以α衰变形成锔的同位素(原子序为96)。可用作高通量的中子源。[] 能够利用的锎的数量非常少,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可是,它作为裂解碎片源,被用于核研究。[]如果含铀量高的铀矿一旦出现锎,锎是强中子源,衰变会释放中子,对于含铀量高的铀矿,就会导致裂变,这如同成熟女人的卵细胞,当遇到精子,就会产生卵细胞分裂。铀即能自发裂变,又可以人工裂变,在裂变过程中产生巨大能量,同时会发光、发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产生爆炸。[12]五,一个铀矿形成的能量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对比分析根据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和古登堡提出的“里氏地震”,汶川八级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约为10亿吨左右当量的TNT,按照一千克铀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所释放的能量,来推导汶川大地震需要多少铀矿石,一般情况,铀在铀矿石里的比例约0.75/100,按照这个标准计算,10亿吨TNT当量需要多少吨铀矿石呢?把10亿吨TNT当量换算成铀裂变能量,经过计算,需要铀5万千克,换算成铀矿石,约0.6667万吨,这就是说,如果有0.6667万吨的铀矿石完全裂变,就会产生10亿吨TNT当量。2012年11月5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 ,内蒙古发现大型铀矿,储量达到3万吨,如果三万吨铀矿完全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5亿吨TNT当量。2016年1月17日 - 1月14日,记者从全区国土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内蒙古发现七处大型铀矿床,内蒙古的铀矿如果完全释放,将远远超过45亿TNT当量,由此对比,内蒙古铀矿如果发生完全裂变,所形成的能量远远超过8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23]六,地震发生的前后,氡气出现明显量的变化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铀是氡的母体,因此有铀存在的地方就有氡。根据这一说法,如果地表发生了氡气变化,那么地下就可能存在铀及其他核物质,现在常常运用氡出现的变化探测铀矿。另一方面,很多事实表明,在地震后,氡气有了明显变化,在地震后,对龙门山断裂地带检测,氡出现明显的不同,有铀矿的地方会出现氡气,氡气与铀有着直接的关系。[]七,铀矿的衰变、裂变,与地震和余震现象高度吻合根据奥克洛现象,地球内部存在天然的核反应堆,在一定的时间里就会产生核衰变、核裂变,释放能量,铀矿的大小及含量决定了能量释放的大小,一旦出现铀矿出现衰变、裂变,那么就会释放巨大能量,产生地动、地震现象。[]根据天然气与铀矿同存,及盆地、冲积平原,对成煤、成矿起了决定作用,推导出,铀矿与地震所发生的位置完全处于同一位置,[]根据地球内部还存有着极少量的锎,主要出现在含铀量很高的铀矿中。一个铀矿一旦有了锎及锎的同位素存在,那么铀矿发生裂变的时间,被锎所决定,锎及锎的同位素的衰变有900年的,有几十年的,有几十分钟的,而且是核变的中子源。根据铀是氡的母体,铀矿发生裂变,氡就自然脱离母体,氡气自然会发生变化。根据内蒙古地区铀矿的储量,三万吨的铀矿具备了大地震所产生的当量。根据铀发生裂变所产生的高能碎片,还会遇到其他核物质及其同位素的裂变或衰变所释放出的中子继续撞击,再次裂变。锎的同位素很多,而这些同位素衰变时间,从20几分钟到几百年不等。更重要的是释放中子,高能碎片接受中子,会继续裂变,进而形成持续的能量释放,直至核物质能量释放完为止,这和每次大地震后的余震过程高度相似。根据核裂变的特性,地球内部发生铀矿核裂变,采用声波预测是无法实现的。从上面所发现的结果,铀矿与天然气位置,铀矿能量与地震能量地震位置同处于一个位置,地震发生产生的TNT当量与铀矿转化的TNT的当量匹配,地震、余震的过程,与核裂变释放能量的过程极度相似。[]八,对核聚变的思考与分析核聚变的过程也是一种能量释放的过程。核聚变是小质量的两个原子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原子,核裂变就是一个大质量的原子分裂成两个比较小的原子, 在同等条件下,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远远大于核裂变。在史料和文献中还未有地球内部发生自然核聚变的解释和说明,只是有文献说明,地球内部发现3H的证据,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文献,对于地球内部是否存在核聚变还没有科学的证实,更因为,核聚变的条件比较苛刻,需要超高的温度,火山爆发会有较高的温度,地球内部核裂变会出现较高的温度,它们所产生的温度能否满足核聚变的条件,在核裂变中是否还存在核聚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证实。[]九,地震的消减方法另据报道,澳大利亚近些年很少地震,通过了解,澳大利亚是铀矿产量高的国家,而且很早就对铀矿进行了开采,到现在有80多年的历史,很多铀矿都被找到和开采,铀矿被开采后,奥克洛天然核反应堆现象也就不存在了。澳大利亚近几十年很少地震,与大量开采铀矿是否有关系?就有必要的思考了。[33]地震属于能量的释放,而对于地下的的能量物质来讲,铀矿的能量巨大,而且,铀矿发生能量释放的方式非常简单,释放的条件是,铀矿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存在中子源,就会出现铀裂变,导致能量释放,出现地壳的震动。通过上述的分析,消除地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快速找到铀矿并开采,把这个可以释放能量的核物质从地球内移除,除去地震的隐患,这是非常可行的办法。另一方面,对所存在的铀矿地区,进行铀矿含量鉴定,因为铀矿石达到一定含量,才会形成裂变条件。[]十,海啸的形成海啸也同地震一样,是海洋内出现巨大能量的释放,但根据已有的资料和文献,还无法断定海啸是哪种能量物质发生了释放,科学界对可燃冰这个能量物质特性,还没有较详细的论证,海洋底部是否也存在核物质也没有相关文献和实证,因而,海啸的发生,是什么哪一种能量物质还难以定论。结论通过上述的逻辑分析和推论,如果所采用的文献和数据是科学的,那么,地震将不再是奥秘。自然发生的地震、余震都是铀矿的含量到了一定程度,在含量高的铀矿中,锎及锎的同位素会发生衰变,射出中子而导致铀矿的裂变,释放能量产生巨大的动力,引起地震震动和无数次持续裂变而产生的余震,同时,根据盆地、冲击平原对成煤成矿、地质灾害起了决定作用,及天然气与铀矿同存,这两篇文章,就可以发现以往很难发现的各种矿物质,同时,对地震的减消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方向,为减免大地震的发生,为人类不再为地震所困找到了病因,这是造福人类,重新认识地球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突破。

1、硕士论文:《自然灾害防控过程中的人类行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 2007,作者:耿东风。2、硕士论文:《自然灾害:人与自然的另类互动》南昌大学 2009 鲁晓燕 3、参考文献:苏桂武 高庆华 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1)4、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 1994 5、马宗晋.李闽锋 自然灾害评估、灾度和对策 1990 6、聂高众.高建国.马宗晋 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

摘 要 本文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在土石坝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和有限元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随机地震作用下土石坝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并通过对土坝动力模型试验的数值验证及—理想土石坝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证明这种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关键词 随机地震反应,有限元,边坡稳定分析,土石坝。本文于1998年10月13日收到,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以往惯用的极限平衡法及拟静力法分析边坡的地震动力稳定性存在着不少缺陷。本文在考虑输入地震动荷载的平稳随机特性进行坝体随机动力反应分析[1、2、3]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边坡稳定分析方法[4、5],分析了边坡的地震动力稳定性。文中对如何考虑随机动应力作了处理,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论证。通过对模型坝和高土石坝两个算例的计算分析,可以看出本文的方法还是很成功的。1 分析方法简述 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本文将地震过程看作零均值平稳高斯过程。由随机振动理论可知,对于高阻尼体系在平稳运动激励下的初始非平稳响应段很短,可近似忽略,而按平稳响应处理。土工建筑物可以当作高阻尼体系考虑,因此可以按平稳输入平稳响应来进行分析。在随机荷载作用下,决定土层反应的一般二维等价线性方程为(1)其中{JX}、{JY}为水平与竖向荷载指示向量,、为水平与竖向地震加速度输入过程,阻尼阵[ceq]按单元变阻尼法形成。在频域上示解需对一个个的频率离散点分别进行,求解上式时可输入加速度功率谱、在一系列ωj处离散。对第j个离散点,假定系统受幅值为、的虚拟简谐运动激励,这时问题的求解式(1)变为下述确定性线性方程(2)然后用振型分解法降价可迅速求解得到位移反应幅值,此即平稳随机响应的确定性算法,该法计算简便且精度较高[9]。将稳态反应的位移幅值作为结构的静变位,计算出各单元的正应变与剪应变幅值,由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3)即可求得每一单元的动应力幅值,幅值的平方即得功率值。对每一频率离散点进行上述计算即得位移、应力反应的功率谱。在得到动应力反应的功率谱后,通过积分可得反应量的方差;应用直接插值等价线性化法[10],可得等价的动应力平均幅值。同时,从此可求出最大动应力反应的中值(也即平均最大值)[1]。可以证明,按上面计算的稳态反应功率谱已计入了各阶振型互相耦合的影响,结果是比较准确的[9]。 随机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应用有限元边坡稳定分析方法[4,5],取土体的抗剪强度为莫尔-库仑强度准则,那么曲面上任一点土体的抗剪强度为τf=σntgφ+c(4)式中σn为法向应力,φ和c分别是土体的内摩擦角和粘滞力。边坡稳定分析的目的是要在计算区域内找到这样一个曲面(平面问题为一条曲线),沿这个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最小。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坝体区域的应力场,并将平面问题的曲线离散后,问题的求解可以表示为(5)e为离散后曲线上的一个单元。上式可进一步写成(6)式中|J|为雅可比行列式。上式可以用高斯数值积分计算。在静力条件下,一点沿曲线方向的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用下式计算(7)式中(8)其中y n'是沿曲线方向的法线斜率。在随机地震作用下,式(7)中的各应力分量应为静应力与随机动应力分量之和。由于动应力是由随机动力反应分析得到的,只能得到动应力的平均幅值与平均最大值的大小,而方向是不确定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迭加上随机动应力后进行最危险滑裂面的搜索。如前所述,本文所考虑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是一种在有限元应力分析基础之上的、假定初始滑裂面、采用虎克 捷夫(Hooke-Jeeves)方法逐点、逐步搜索求解的数学规划方法。为了迭加上随机动应力又不至于增加太多的计算量,在每一计算点考虑3个动应力(σdx、σdy、σdxy)的随机组合,则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可表示为(9)其中m=±1,n=±1,l=±1,它们的取值实际上代表了动应力的方向。当m、n、l分别取值时,在每一高斯点形成8种不同的应力组合。由每组算得的σn、τ代入目标函数,取其中对目标函数值贡献最小的应力组合作为此点的计算应力。从数学上讲,用上述方法最终都能搜索得到最危险滑裂面并求得最小安全系数。用于最后计算对目标函数值贡献的是其中最不利组合的一种,那么,此时的动应力方向能否代表实际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破坏时真实的动应力方向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里所考虑的地震作用是随机的,对某一点来说出现这样那样的应力方向是可能的,但以往大量的确定性地震反应分析表明,边坡破坏时沿破坏面的应力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这里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也应符合这种规律。在后面对模型坝的计算分析中将进一步对这一问题加以说明。 计算方法 为了分析随机地震作用下土石坝边坡的稳定性,需进行如下计算:(1)用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计算坝体的随机动力反应,求出动应力场的平均幅值及平均最大值。(2)分别考虑随机动应力的平均幅值及平均最大值按前述方法进行搜索求解,分别得到这两种情况下的最小安全系数及最危险滑裂面。(3)为了用数学规划法(Hook-Jeeves搜索法)搜索得到最危险滑裂面,先给定多条初始滑裂面进行搜索,找到各自的最小安全系数及其对应的滑裂面,将各安全系数进行比较,取其中最小的安全系数及其对应的滑裂面为问题的解。2 应用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应用本文所述的随机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求得平均意义上的最危险滑裂面及最小安全系数。而计算得到的滑裂面正确与否以及最后确定的动应力是否与实际相符还需要得到验证。由于这里所考虑的是随机动力反应,那么输入的动力过程也应该是随机的激励荷载。较为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大量的随机荷载激励下,进行土石坝边坡的破坏试验,然后在统计出的输入荷载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坝体的随机动力反应分析及坝坡的稳定性分析,再与统计的试验结果相比较。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试验资料,进行试验又有一定的困难,在目前情况下还难以做到,这里引用了董军在日本东京大学完成的在正弦波激励下模型砂坝破坏试验的研究成果[6],砂坝含水量为,粘聚力c=300Pa,内摩擦角φ=36°,坝的几何尺寸及其破坏曲线示于图2.在输入假定功率谱的情况下,对它进行随机动力反应分析及稳定性分析,以便能得到对随机动力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合理性的一个印证。为了尽可能与原试验有一定程度的近似,这里按以下两方面的要求选择输入的加速度功率谱:(1)由于原模型坝试验输入的是正弦波激励,只有一个频率分量,故选择输入的功率谱为一窄带过程,且其主振频率为正弦波的频率,即5Hz;(2)所输入加速度功率谱的总功率与输入正弦波的总功率一致。对输入的正弦波过程先进行FFT变换,再进行功率谱积分,即可得到输入正弦波加速度的总功率值,以此作为输入加速度功率谱的总功率值。图1 模型坝试验的输入功率谱曲线符合以上条件的功率谱是不难找到的。这里选取了图1所示的加速度功率谱作为输入,用上述方法进行随机动力反应分析,分别取动应力的平均幅值与平均最大值进行稳定性分析,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示于图2.由图可见,用本文的方法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趋势与试验结果是比较一致的。同时,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平均幅值还是用平均最大值计算出来的最危险滑裂面位置都比静力状态下的要浅,试验破坏面介于二者之间且更接近用平均幅值计算出来的最危险滑裂面。TFL为试验破坏曲线;SFL为静力状态下最危险滑裂面,K=;DFL为动应力取平均幅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DML为动应力取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图2 模型坝的静动力最危险滑裂面同时,这里将模型坝破坏时的实际主应力分布示于图3,将由搜索所确定的最危险滑裂面上各点的动应力示于表1,主应力沿滑裂面的分布示于图4.可以看出,动应力方向并没有因为考虑随机组合而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而是很有规律;接近边坡左表面的主应力分布与实际破坏时情况也相一致。3 随机地震作用下高土石坝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取一堆石坝的坝高为100m,坝顶宽10m,坝体上下游边坡坡比为1∶,堆石坝坝体为均质堆石材料,容重γ=,静力计算时坝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采用修改的邓肯非线性双曲线E—B模型。泊松比μ=,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K2)max(σ0),其中σ0为平均有效应力,(K2)max=150,动摩擦角φ=42°。表1 模型坝沿最危险滑裂面各点的动应力--------------------------------------------------------------------------------序号 沿滑裂线各点坐标 动应力(平均值)分量 序号 沿滑裂线各点坐标 动应力(平均值)分量--------------------------------------------------------------------------------------------------------------------------------------------------------------------------------------------------------------------------------------------------------------------------------------------------------------------------------X/m Y/m σd/104Pa σdy/104Pa τxy/104Pa X/m Y/m σd/104Pa σdy/104Pa τxy/104Pa--------------------------------------------------------------------------------1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基底输入加速度)图3 模型坝破坏时的主应力分布图4 模型坝取平均动应力幅值搜索得到的最危险滑裂面上主应力分布波选用了塔夫脱波的水平向分量、唐山波的水平向分量和竖直分量,而塔夫脱波又按最大加速度的不同考虑了几种情况。随机地震反应分析需要输入加速度功率谱,对于已经记录到的某加速度波形,可以将其看成是一平稳随机地震过程的一个样本的实现,按照Vanmarcke等介绍的寻求等价平稳运动的方法[7],换出与历时曲线相应的等价平稳运动的功率谱,同时也可求得这一平稳运动的持续时间。其功率谱曲线见图5~7.图5 输入塔夫脱波的加速度()功率谱曲线图6 输入水平向唐山波加速度()功率谱曲线由输入加速度功率谱曲线可见,在相同的最大加速度情况下,唐山波的最大谱值明显比塔夫脱的最大谱值小,而频带(约35Hz)明显比塔夫脱波的频带(约10Hz)宽;塔夫脱波在最大加速度不同情况下的频谱特性相同,只是最大加速度大的其谱值也大,图中只表示出了最大加速度为的功率谱曲线。用前述方法进行堆石坝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分别取动应力的平均幅值和平均最大值与静应力迭加进行堆石坝的随机动力稳定性分析,求出相应的最危险滑裂面及相应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见图8~12.同时,为了便于比较,静力状态下的最危险滑裂面及最小安全系数在图8及图12给出。图7 输入竖直向唐山波加速度()功率谱曲线AFL 动应力取平均幅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动应力取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静力状态下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图8 输入塔夫脱波加速度为时的滑裂面AFL 动应力取平均幅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动应力取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图9 输入塔夫脱波加速度为时的滑裂面AFL 动应力取平均幅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动应力取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图10 输入塔夫脱波加速度为时的滑裂面SAFL 唐山波(水平向)动应力取平均幅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SMFL 唐山波(水平向)动应力取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TAFA 塔夫脱波动应力取平均幅值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塔夫脱波动应力取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图11 输入不同波(加速度均为,唐山波只考虑水平向)滑裂面的比较HAFL 唐山波(水平向)动应力取平均幅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HMFL 唐山波(水平向)动应力取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VAFA 唐山波(两向)动应力取平均幅值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VMFL 唐山波(两向)动应力取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 STA 静力状态下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K=图12 输入唐山波的水平向()与输入唐山波两向(水平向,;竖直向,)滑裂面的比较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到:(1)无论取动应力平均幅值,还是取动应力的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小安全系数比静力状态下的要小,最危险滑裂面较为接近于坝顶及坝坡的表面,这与试验观察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8];只是取动应力的平均幅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与静力状态下的差不多或稍浅,而取动应力的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位置却较深一些,这在输入加速度较大时更为明显。(2)取动应力平均幅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接近一直线,而取动应力的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较为接近圆弧。(3)对于输入的同一加速度功率谱,一般来说,取动应力的平均最大值计算出的最危险滑裂面比以动应力平均幅值计算出最危险滑裂面要深一些,在输入地震动强度较大时尤其如此,见图9及图10.对于输入同样频谱特性的塔夫脱波加速度功率谱,其最大加速度越大,计算出的最小安全系数越小,最危险滑裂面相对也越深,见图8~图10.对于输入最大加速度相同的不同地震波,当动应力取平均幅值计算时,功率谱值越大(塔夫脱波),最小安全系数越小,而最危险滑裂面位置相差不大;当动应力取平均最大值计算时,功率谱值越大(塔夫脱波),最危险滑裂面位置也越深,见图11.从图12可以看出,对唐山波而言,只输入水平向地震波与同时输入水平向和竖直向地震波,计算出来的最危险滑裂面及最小安全系数差别甚微。这说明,在一般的计算应用中,只考虑水平向地震波是可行的。4 结语与讨论由前述分析可见,本文所进行的随机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分析是合理和有效的。它具有以下特点:(1)随机振动反应得出的是动应力的平均值,它包含了大量历时曲线统计的平均,比单一的历时曲线响应分析得出的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2)求出的动应力的平均幅值和平均最大值较为直观,用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得出的结果也比较直观明了,而不象时程分析那样繁琐。当然,这种直观是在统计平均的意义上的。(3)随机振动反应输入的是功率谱,这实际上是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对于类似的动力作用过程,如果对应的功率谱能量是已知的,则可用这种方法作类似的分析。参考文献1 吴再光,韩国城,林皋。随机土动力学概论。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2 吴再光。地基土石坝随机地震反应及动力稳定性的概率分析〔学位论文〕。大连:大连工学院, 刘文廷。土石坝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邵龙潭,韩国城。堆石坝边坡稳定分析的一种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34(3).5 邵龙潭,韩国城。水流作用下堆石边坡的稳定分析方法。水利学报,1997,(1).6 JUN DONG. STUDY ON DYNAMIC SLOPE STABILITY OF FILL-TYPE DAM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Engineering at the Graduat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Vanmarcke E H, Lai S S. Strong Motion Duration and RMS Amplitude of Earthquake. BSSA, 1980,70(4).8 韩国城,孔宪京,李寇。面板堆石坝动力破坏性态及抗震措施试验研究。水利学报,1994,(12).9 林家浩。随机地震响应的确定性算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5,5(1).10 吴再光。土层随机地震反应的一种改进算法。振动工程学报,1990,3(1).http://里面有图的 可以仔细看看

地震工程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工程专业参考文献

[1] 王洪江、符长青主编,《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年。

[2] 魏道升主编,《路桥施工组织设计范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年。

[3] 崔新媛、周直编著,《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年。

[4]《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年。

[5] 刘燕主编,《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年。

[6] 郭小宏、曹源文等主编,《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7] 苏建林编,《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8] 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公司编,《公路施工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xx。

[9] 周水兴、向中富,《桥梁工程》,重庆大学、新疆大学出版社,20xx年10月。

[10] 凌天清、杨少伟,《道理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1] 沈其明、刘燕编,《公路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12] 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3] 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组,《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 王玉杰.浅谈施工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xx(10):56-58

[2] 李林.绩效管理在 HR 管理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J].商情,20xx(4):55

[3] 朱晨海.战略性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研究--从人力资源计分卡到胜任力模型[D].上海:同济大学,20xx

[4] 李溪.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才测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xx

[5] 彭剑锋.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12-13

[6] 曹志强.基于 KPI 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xx

[7] 魏群.供电企业 KPI 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xx

[8] 战冰峰.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绩效测评体系的应用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xx

[9] 徐中林.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xx

[10] 郭祥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模型构建[J].企业导报,20xx(1):89-91

[11] 刘芳.基于胜任力视角的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评价解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xx

[12] 宫鹤.企业实施绩效管理过程的.问题研究[J].华章,20xx(36):1

[13] 崔爱珍.腾飞的中建八局天津公司[J].天津建设科技,20xx(2):23-24

[14] 赵岳.我国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评价与培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xx

[15] 李晶晶,张玉清.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体系[J].企业导报,20xx(11):82-83

[16] 李作学.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第 2 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89-97

[17] 吴晓琴.基于执行力的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及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xx

[1]拓勇飞,孔令伟.湛江地区结构性软土的赋存规律及其工程特性[J].岩土力学,20xx,25(12):1879-1884.

[2]张先伟,孔令伟.湛江强结构性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相关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xx,19(4):447-454.

[3]孔令伟,吕海波,汪稔等.湛江海域结构性海洋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微观机制[J].水利学报,20xx,33(9):82-88

[4]孔令伟,吕海波.某防波堤下卧层软土的工程特性状态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xx,26(4):454-458.

[5]孙吉主,王勇.湛江海域结构性软土的边界面损伤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xx,27(1):99-103.

[6]姚珩珩,夏远野,刘胜娥.海口地区第四系湛江组灰色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J].港工技术,20xx,(6):54-55.

[7]张丽.浅谈第四系湛江组粘土层工程特点[J].采矿技术,20xx,10(1):24-25.

[8]陈书荣.湛江灰色粘土的工程特性[J].西部探矿工程,20xx,(6):30-31.

[9]雷严问.浅谈湛江市老粘性土的工程地质特性与环境地质因素的关系[J].广东水利水电,20xx,4:03-04.

[10]胥稳,侯玉宾,朱瑞田.大直径超长桩承载力影响因素数值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xx,10:104-106.

[11]魏静,王建华,李永林.西安地区单桩桩土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20xx,25(3):63-66.

[12]徐燕,佴磊.单桩不同加载条件下有限元模拟及侧摩阻力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xx,35(3):55-58.

[13]蔡志.钉形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的数值模拟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xx,8:147-149.

[14]赵健利,冯旭.基于薄层单元法的单桩挤土效应数值模拟[J].上海大学学报,20xx,19(2):208-213.

[15]吕全乐,鹿群,郭少龙.静压单桩施工对道路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xx,38(1):182-187.

[16]张瑞坤,石名磊,倪富健,王晋.黏性土中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及单桩沉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xx,32:4190-4198.

[17]周健,郭建军,张昭,贾敏才.砂土中单桩静载室内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xx,31(6):1763-1768.

[18]王幼青,张克绪.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工作性能模拟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xx,34(5):667-670.

[19]吴增伟.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三维模型参数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xx,10(2):351-355.

[20]邢克勇,江松,姚升康,赵春晓,张华文.PHC管桩单桩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xx,32(1):33-37.

[1]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上、下册,第四版,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主编,清华大学主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 《房屋建筑学》第三版,武汉理工大学编著,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3] 《结构力学》,文国治主编,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

[4]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赵明华主编,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5]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沈蒲生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xx),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8]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9] 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11]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简明建筑施工机械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2] 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 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第1版.,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4] 青岛市建委,青岛市工程结算资料汇编,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xx

[15] 中国建设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xx,,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xx

[16] 严微.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8] 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9] 重建工,同济,哈建工,建筑施工,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1] 郑少瑛,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2] 郑少瑛,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3] 王玉龙,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4] 徐伟,陈东杰,模板与脚手架工程详细图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5] 山东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xx),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8]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9] 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11]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简明建筑施工机械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2] 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 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第1版.,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4] 青岛市建委,青岛市工程结算资料汇编,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xx

[15] 中国建设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xx,,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xx

[16] 严微.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8] 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19] 重建工,同济,哈建工,建筑施工,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2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xx),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2] 汪正荣,朱国梁,简明施工手册,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3] 邢莉燕,王坚,梁振辉,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24] 邢莉燕,陈起俊,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25]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装饰工程(LD/T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xx

在word文件里,怎么设置论文的引用?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是什么样的?

是的,地震工程学报已经完成了最后的编修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们负责审核稿件,修改拼写错误、格式问题以及论文结构,实现文字流畅、逻辑清晰。此外,还要完成一些校对、排版等工作,以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高质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