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安康学院学报2021年

发布时间:2024-07-03 06:04:00

安康学院学报2021年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间,汉水之滨,与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邻,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样态在此交融生辉,是宜居宜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3亩,校舍总面积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中外文报刊753种,校园网出口带宽为电信联通双千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万元。

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1252人,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医学等十个门类,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771人,专任教师52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8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93人,“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24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17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44人为学科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

5名教师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60余位教师荣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四个一批”、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3名教师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

学校建有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和9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6个。设有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3个。

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13项,科研经费4242万元;出版著作、教材343部;发表学术论文5724篇;取得国家专利112项;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等403项。《安康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

一、安康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安康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为,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安康学院简介 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康大学,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8年8月恢复办学,1984年6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安康学院。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间,汉水之滨,与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邻,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样态在此交融生辉,是宜居宜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确立了“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实施特色发展,坚定走地方化、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道路,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办学声誉明显提升,学校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学校是陕西省首批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教育部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建设高校。 学校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3亩,校舍总面积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中外文报刊753种,校园网出口带宽为电信联通双千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万元。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近12000人,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医学等十个门类,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茶叶、魔芋、生猪养殖、富硒食品为特色的秦巴现代农业学科方向,以师范为特色的教师教育学科方向,以陕南民间文化为特色的人文社会学科方向,以陕南生态经济、生态旅游、汉江水资源为特色的秦巴资源保护利用学科方向。学校建有国家级农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在线开放课程1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学院1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771人,专任教师52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8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93人,“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24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17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44人为学科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学校现有陕西省优秀教师、三五人才、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4人,3名教师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20余名教师被聘为市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三区人才。 学校建有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陕西省茶叶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和9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14个。设有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3个。截至目前,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79项,科研经费4731万元;出版著作、教材369部;发表学术论文5896篇;取得国家专利133项;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等408项。《安康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 学校秉承“笃学、尚行、砺志、创新”的校训,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升本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20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省级优秀教材5部,建有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鉴定平台28个。近三年,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70项。学生在数学建模、挑战杯赛等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创新与技能竞赛和文体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200个、省部级奖399个;学生发表论文82篇,发表作品78篇,获得专利2项。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表彰。学校面向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积极探索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先后与省市政府签订共建协议,与 北京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 陕西科技大学 等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为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产教融合。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教学科研合作等,已有多名师生通过我校合作渠道出国、出境学习深造,每年聘请多名境外优秀教师来我校讲学并开展科研合作。目前有来自13个国家的89名留学生在我校学习。 ******、新气象、新作为,学校将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提升办学层次”主要任务,秉持“艰苦创业、团结奉献;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安康学院精神,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品质的省内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可以。可以投稿的有两种:一种是新闻报道类,叫校报。一种是学术或者理论类,叫学报。校报面向学校的全体师生以及教职员工、往届学生等,以发表新闻报道、综述以及反映学生生活、老师工作类文章为主,而学报一般属于学术期刊,主要发表老师和学生在学术方面的文章,如论文、科研项目等。这两种都是在自己学校可以投稿的。安康学院学报是省级刊物。安康学院学报是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主管单位是陕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是安康学院。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合肥学院学报2021年

籍贯为河南郸城,出生于安徽合肥。现工作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口研究所,是安徽大学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76年春至1978年春知识青年插队于安徽宣城,1982年春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设备及工艺专业,1997年夏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03年冬毕业于美国爱达荷大学统计学专业,2005年回国任教。 (一)科研概况主持科研项目: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安徽省人口变动研究(省人口计生委),新形势下安徽贫困线的测定(省教育厅)等。主要教授课程: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软件、人口统计学、人口信息分析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研究方法等。自2004年以来,已公开发表19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7篇刊登在CSSCI来源期刊上,有2篇在美国发表。(二)科研项目1、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012年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合肥市就业人口从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包河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委托课题,)3、蚌埠市人口规模及布局研究(项目负责人,蚌埠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课题,)4、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托研究课题,)5、合肥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聚集能力、承载能力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6、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合肥市软科学项目,)7、提高返乡农村妇女创业能力的行动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国家妇联/李嘉诚基金会委托项目)8、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托研究课题,)9、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合肥市软科学项目,)10、合肥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聚集能力、承载能力研究(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11、合肥市人口承载力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2、迁移人口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3、合肥市蜀山区流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需求调研(主要成员,2011年合肥市蜀山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课题,已结项)14、安徽省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的城乡比较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课题,AHSKF09-10D12)15、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16、合肥市一千万人口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17、安徽返乡农民工素质与再就业问题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基地重点项目,2010sk)18、社会学与安徽城乡社会发展研究(研究骨干,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学术创新团队,SKTD008A)19、我国产业集群的营销模式和耦合机制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0BGL025)20、安徽省“十二五”人口变动分析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21、安徽省“十二五”人口老龄化及保障服务问题研究(主要成员,安徽省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22、农民能力建设指标体系的建构(三级子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科研项目,一级:“经济学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二级:“农民能力建设”子项目)23、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8BRK010)24、安徽农村人口迁移实证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度省教育厅基地一般项目,2008sk072,已结项)25、新形势下安徽贫困线的测定(项目负责人,省教育厅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7sk033,已结项)26、安徽高校创新型文化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主要成员,200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AHSKF05-06D23,已结项)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daho.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current. SAS and S-Plus. 2003—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daho. SAS and Excel.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Logistic model.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daho. SAS, S-PLUS, and C++.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daho.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technology.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SAS. edu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ones. Questionnaire. SAS and Excel.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analyses.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indows. 、学校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项目负责人,研制及试运行,。(待续)(三)教研项目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安徽大学2010年校级精品课程教研项目)2、《社会统计学》(安徽大学2009年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研项目)3、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成员,省教育厅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校际合作项目,2007jyxm005)4、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主要成员,省教育厅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07jyxm021)5、全国中专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试题库系统,软件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6、全国电力中专机械零件试题库管理系统,软件主编,1992年发行。7、全国电力中专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管理系统,主编(题库及软件),1991年发行。(待续)(四)工程项目1、安徽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软件工程师,参与设计、编程及调试。。2、安徽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硬件工程师,参与硬件安装及调试。。3、黑龙江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软件工程师,功能拓宽软件设计,编程及调试。。4、材料力学实验室建设,独自完成,。(待续) (部分课程)(一)双语课程1、SPSS软件(本科生核心课程)2、SPSS应用(研究生必修课程)3、社会统计学(本科生核心课程、研究生选修课)4、管理信息系统(MBA必修课程)5、统计软件(全校素质教育课)6、统计思想(全校素质教育课)7、抽样设计(本科生必修课)8、定量分析(本科生必修课)(二)本科生课程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72学时(含课程设计),校级精品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2、《社会统计学》,72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3、《SPSS软件》,36课程(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4、《高级社会统计学--抽样设计》,72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5、《微积分》,72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6、《线性代数》,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8、《统计思想》,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双语教学。9、《统计软件》,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双语教学。10、《调查设计》,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11、《社会调查方法》,36学时,新闻学专业必修课程。12、《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54学时(含课程设计),政治与行政学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三)研究生课程1.《人口统计学》,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核心课程。2.《人口信息分析技术》,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3.《区域人口预测》,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4.《区域人口规划》,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5.《西方人口学》》,36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6.《管理信息系统》,36学时,双语教学,MBA核心课程。7.《管理研究方法》,36学时(含课程设计),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核心课程。8.《SPSS应用》,36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9.《社会统计学》,36学时,社会学专业选修课。10.《高级社会学统计学》,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待续......) (二)学术论文(自200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部分学术文章)1、田飞、王仙慧、张然.区域划分对合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积极影响[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宋佩锋、田飞.21世纪初合肥市人口承载力趋势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李梦迪、田飞.农民工的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宋佩锋、田飞.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合肥市人口容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23-285、孙宇凡、李梦迪、田飞. 社会资本的建构过程--以皖北C村云南籍婚迁流入妇女为例[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3):60-666、田飞. 未来40年安徽省户籍人口变动趋势[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9(1):26-337、田飞. 人口预测方法体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CSSCI扩展),2011(5):151-1568、田飞. 场景预测方法与概率预测方法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CSSCI、核心),2011,342(18):20-229、田飞. 人口概率预测方法及应用[J]. 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1,32(5):9-1310、田飞. 西方人口预报评价动态[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CSSCI扩展),2011(1):40-4311、田飞、张颖. 我国供方贫困线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核心),2010(31):17842-1784412、田飞. 贫困指标体系问题研究[J].学术界(CSSCI、核心),2010(11):211-21913、田飞. 西方人口分布预测研究动态[J].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0,31(4):73-7614、田飞. 西方人口概率预测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核心),2010(3):306-30915、田飞. 21世纪初人口场景预测研究回顾[J].人口与发展(CSSCI、核心),2010,16(2):48-5116、田飞. 用贫困指数测度安徽农村贫困线[J].合肥学院学报,2010,27(2):32-2617、张颖、田飞.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类型的实证研究[J].成功.教育,2008(3):、田飞、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值类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 (核心),2008(5):、田飞、曹威麟. 学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核心、CSSCI扩展), 2008(2):、田飞、郭江平、曹威麟.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与管理(CSSCI扩展),2007(5):、田飞. 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对学风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核心),2007(6):、田飞. 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指标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核心),2007,31(6):、曹威麟、郭江平、田飞.基于员工离职风险的培训投资决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7):、曹威麟、董玉芳、田飞.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J].江淮论坛 (核心),2007(2):、田飞.用马蒙模型解决社会调查研究中数据缺损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核心)2006,30(4):、Tian, Fei,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ass. 2005.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daho. Abstract.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45: 、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ass. 2004.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space. Pages 74-96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griculture. Manhattan, KS: Kansas State University.(二)教研论文1、田飞、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值类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08(5):、田飞、曹威麟. 学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15-21.(更新中......待续) 1、合肥市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专题研讨会(2011年8月在翰林奥体宾馆举行,市委宣传部主办)2、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2011年8月2日在合肥虹瑞金陵大酒店评审通过人口所的研究报告)3、安徽省人口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1年5月22日在万豪花园酒店,文章获三等奖)4、安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2010年8月,合肥黄山大厦)5、城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研究(2007年8月31日上午9:100--12:00,星期五,博学北楼B305), F.,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ass. 2005.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daho. Presented at the 4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February 7 - 10, 2005, Honolulu, , F., B. Shafii, T. S. Prather, W. J. Price, C. Williams, and L. W. Lass. Dispersal of Yellow Starthistle can be Predicted from Community Susceptabi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7th meeting of the Western Society of Weed Science, March 9-11, Colorado Springs, ,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ass.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spa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griculture, April 25-27, 2004. Manhattan 、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定量分析的应用现状(2005年11月26日下午1:30-3:00,星期六,新校区南楼C101)10、定量分析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发展历史11、用地理统计学方法预测美国西部地区某种野草的蔓延趋势(2003 USA)(待续) 在美国的科研情况:◦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daho.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2003.◦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current. SAS and S-Plus. 2003—2004◦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daho. SAS and Excel.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Logistic model.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daho. SAS, S-PLUS, and C++.2002.◦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daho.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technology. 2002.◦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SAS. edu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ones. Questionnaire. SAS and Excel. 2003.◦Multiple regression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on a dai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for dairy nutrition analysis. SAS. 2002.◦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s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daho. SAS, S-Plus, and C++. 2002.◦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analyses.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indows. 2002--2004.◦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for the search of the publ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records from the Statistical Programs by means of web pages.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2000年以来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一、教研论文⒈刘金龙,任小琴. 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⑴: 90~92.⒉刘金龙. 以实验报告为切入点加强土力学实验教学效果[J]. 山西建筑,2009,35⑹: 217~218.⒊李长花,刘金龙,肖华光.工程项目管理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企业家天地,2009年第四期,总第361期,ISSN 1003-8434,CN43-1027/F⒋江卫国. 工程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安徽建筑,2009,3:177-178,180.⒌江卫国.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途径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⑸:73-75.⒍胡晓军、吴延枝,《论本科土木专业3个教育阶段的跨越》合肥学院学报,2009年 5月第19卷第2期⒎ 吴延枝、胡晓军《高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第17卷第6期二、科研论文⒈孙爱琴《层合板壳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⒉孙爱琴《层合板壳振动控制LQR方法的理论推导》山西建筑2008年9月⒊孙爱琴《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频率和振幅的一种解法》 工业建筑 09年增刊⒋王青《水泥快速强度测试的实验验证》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4月第15卷 第2期⒌王青《SBS卷材检测技术研究》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2月第6卷 第1期⒍王青《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下检测业转型的思考》安徽建筑2007年4月20日第2期⒎王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散装水泥》散装水泥,2007年第3期⒏王青《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无损检测技术探讨》安徽建筑 2007年10月20日第5期⒐王青《水泥强度快速检测中预养方案的试验研究》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一期总第20期⒑刘金龙,夏勇. 路基体内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J].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⑸: 252~255.⒒刘金龙,夏勇. 关于“基于M-C准则的D-P系列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⑿: 2168~2169. (2007统计)⒓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袁凡凡. 土工织物加固软土路基的机理分析[J]. 岩土力学,2007,28⑸: 1009~1014.⒔刘金龙. 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⑺: 1511~1511.⒕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 测斜仪测量路基水平位移过程中的局限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⑸: 56~59.⒖刘金龙,王吉利,夏 勇. 基于不同破坏准则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元数值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⑽: 1357-1360.⒗刘金龙,王吉利,梁昌望,夏勇. 库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模拟[J]. 水力发电,2007,33⑽: 41~44.⒘刘金龙,朱建群,王吉利,夏 勇. 测斜仪在路基水平位移监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⑶: 71~75.⒙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水位变化对非均质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水电能源科学,2007,25⑹: 85~88.⒚刘金龙,刘洁群,陈陆望. 倾斜软弱路基上路堤的变形特征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⑹: 818~823.⒛刘金龙,陈陆望. 变形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⑴: 36~.刘金龙,陈陆望,刘洁群. 软土路基上路堤填筑方法的对比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⑵: 229~.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 挡土墙后填土面倾斜情况下土压力计算方法[J]. 人民长江,2008,39⑶: 78~.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简述[J]. 水电能源科学,2008,26⑴: 133~.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反压护道作用效果的对比分析[J]. 人民长江,2008,39⑹: 77~. L. Liu(刘金龙),. Liu,L. W. Chen.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embankment reinforced with geotextile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C]. Geosythetics in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Geosynthetics Asia 2008[A],Proceedings of the 4th Asia regional conference on geosynthetics in shanghai,China: Springer Press,2008: 662-666.

《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家乡江宁的思想感情。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扩展资料:《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的确很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对于植物的绿化作用,但还不如《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除却春风沙际绿”这个“绿”字。因为在那一句中,春风与绿究竟是两样东西,诗写由于春风,江南岸变绿了。这和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用意略同。而这一句则以为并非春风能使草水呈现绿色,而是春风本身就是绿的,因此吹到之处,水边沙际,就无往而非一片绿色了。以春风为有色而且可染,是诗人功参造化处。

合肥学院2021年分省市最低录取分数线:

河南522、河北487、山西457、内蒙古348、辽宁469、黑龙江387、江苏470、安徽506、福建499、江西510、湖北505、湖南504、广东498、广西454、重庆508、四川440、贵州435、云南484、陕西424。

合肥学院报考需知:

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1985年,学校成为德方在中国重点援建的两所示范性应用型高校之一。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与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2018年,学校整体进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院校代码:11059;学校名称:合肥学院;层次:本科;办学类型: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校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绣大道99号、158号邮编:230601;招生范围:安徽、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广东、广西、贵州。

以上内容参考 合肥学院招生信息网-通知公告-录取分数线

安徽大学学报2021年06

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河北事件1935年5月初,在天津日租界发生了亲日分子《国权报》社长胡某和《振报》社长白某被暗杀的“河北事件”。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等密谋挑起事端,声称此案“系中国排外之举动,若中国政府不加以注意改善,则日方将采取自卫行动”。向国民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并调兵遣将,驻津日军连日在河北省政府(当时天津是河北省会)门前武装示威,并举行巷战演习。1935年5月29日,日本关东军天津驻屯军借口中国当局破坏《塘沽协定》,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对华北的统治权,并从东北调集大批日军入关,以武力相要挟。5月31 日,南京国民党政府电令何应钦与日方谈判。6月,国民党军委会华北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谈判,达成了所谓的《何梅协定》。按协议规定,中国军队从河北撤退;取消河北省内的国民党部;撤换河北省主席和平、津两市市长;禁止河北省内的一切反日活动。《何梅协定》的签订,日本帝国主义实际取得了对华北的控制权。张北事件“河北事件”一波未平,又发生了“张北事件”。5月30日,4名没有护日本掠夺华北资源示意图照的日本特务机关人员潜入察哈尔省境内绘制地图,行至张北县,被当地驻军扣留,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为避免引起事端,即令释放。由于日方借口提出了蛮横要求,6月27日,察哈尔省民政厅长秦德纯和日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达成《秦土协定》。其主要内容为:(一)向日军道歉,撤换与该事件有关的军官,担保日人今后在察哈尔省可以自由行动;(二)取消在察哈尔省的国民党机构,成立冀东非武装区,第二十九军从该地区全部撤退;(三)中国方面停止向察哈尔省移民,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撤职。至此,中国在冀、察二省主权大部丧失。[1]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日本帝国主义在迫使国民党中央的势力退出华北后,随即积极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的所谓的自治运动,企图使华北五省成为“第二个东北”。10月22日,日本侵略者煽动河北东部香河、昌平、武清等县的“饥民”暴动,攻占香河县城,并由少数汉奸组织临时维持会。11月25日,日寇又收买一批汉奸,流氓向国民党天津当局“请愿”,要求自治。同日,日寇唆使国民党冀东行政督署专员汉奸殷汝耕在通县组织所谓“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使冀东20余县脱离了中国政府的管辖。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还策动阎锡山、韩复榘搞华北五省自治。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借“自治”的名义达到吞并华北的目的。而国民党政府既不能允许华北脱离南京中央政策管辖而宣布“自治”,又慑于日本的威胁,12月决定在北平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宋哲元任委员长,由日方推荐著名汉奸王揖唐、王克敏等十几人为委员。冀察政务委员会名义虽隶属南京国民政府,但它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势力对它有很大影响和控制力,实际上成为变相的“自治”。它的成立是蒋介石政府对日妥协的产物。冀东事变10月,日军在河北省香河、三河、昌平、武清等县收买汉奸举行暴动,占领香河县,成立汉奸政权。11月,又策划了“冀东事变”,由国民党政府特派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使冀东20余县脱离了中国政府的管辖。在日军的压力下,南京政府于1935年11月26日,在北平(今北京)成立以宋哲元为委员长,由日方推荐的王揖唐、王克敏等为委员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使冀察两省实际上置于中国行政区域之外。华北事变表明,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

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1933年长城抗战《塘沽协定》签订之后,日本暂时将对中国“武力鲸吞”的露骨侵略方式转变为有序推进的“渐进蚕食”方式,即企图一口一口啃噬掉中国。这样,继东北之后,华北顺理成章地成为日本侵略的下一个目标。在日本的既定世界霸权方针下,中国民众和中国共产党、熟悉形势的世界各国观察家都非常清楚,日本绝不会满足仅仅占据东北的现状,华北必将成为东北之续。【历史背景】日本侵占华北的具体谋略,使用了“华北分离”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方法,则和炮制伪“满洲国”的手法如出一辙,即收买小部分汉奸,强奸民意,凭空捏造出“地方自治”的假象,在刺刀威胁下实现“自治”,进而在刺刀控制下完成“独立”。这完全是日本侵略者一手制造的自欺欺人的荒诞闹剧。但日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掩人耳目,缓和国际干涉。日本法西斯的阴险狡诈不可谓不恶毒。但是,中国人民决不允许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得逞,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斗争。然而,面临如此紧迫的态势,南京政府当局竟继续对日妥协退让,丧权辱国,步步撤退,导致日军得寸进尺,越发贪得无厌,华北和中华民族产生了空前严重的危机。[1]

《何梅协定》的签署

【事变经过】(1)察哈尔事件:1935年1月中旬,日军首先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至7月,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今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又借口“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胁迫南京政府批准北平(今北京)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梅津达成的条件,即世人所称的“何梅协定”,及察哈尔代理主席秦德纯与土肥原贤二签定的“秦土协定”,接受日军所提取消冀、察两省境内的国民党党部等多项要求。使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2](2)河北事件:1935年5月初,在天津日租界发生了亲日分子《国权报》社长胡某和《振报》社长白某被暗杀的“河北事件”。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等密谋挑起事端,声称此案“系中国排外之举动,若中国政府不加以注意改善,则日方将采取自卫行动”。向国民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并调兵遣将,驻津日军连日在河北省政府(当时天津是河北省会)门前武装示威,并举行巷战演习。[3](3)华北事变1935年5月29日,日本关东军天津驻屯军借口中国当局破坏《塘沽协定》,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对华北的统治权,并从东北调集大批日军入关,以武力相要挟。5月31 日,南京国民党政府电令何应钦与日方谈判。6月,国民党军委会华北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谈判,达成了所谓的《何梅协定》。按协议规定,中国军队从河北撤退;取消河北省内的国民党部;撤换河北省主席和平、津两市市长;禁止河北省内的一切反日活动。《何梅协定》的签订,日本帝国主义实际取得了对华北的控制权。[3](4)张北事件“河北事件”一波未平,又发生了“张北事件”。5月30日,4名没有护照的日本特务机关人员潜入察哈尔省境内绘制地图,行至张北县,被当地驻军扣留,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为避免引起事端,即令释放。由于日方借口提出了蛮横要求,6月27日,察哈尔省民政厅长秦德纯和日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达成《秦土协定》。其主要内容为:(一)向日军道歉,撤换与该事件有关的军官,担保日人今后在察哈尔省可以自由行动;(二)取消在察哈尔省的国民党机构,成立冀东非武装区,第二十九军从该地区全部撤退;(三)中国方面停止向察哈尔省移民,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撤职。至此,中国在冀、察二省主权大部丧失。[1]华北五省自治运动10月20日,日军继“丰台夺城事件”后,再次收买汉奸、流氓发动“香河暴动事件”,并同时加紧进行以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为重点对象的上层策变活动。11月11日,土肥原贤二向宋提出《华北高度自治方案》,诱其出任华北共同防赤委员会委员长,限20日前宣布。25日,土肥原见宋哲元未如期宣布“自治”,转而先策动滦榆区兼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脱离南京中央政府的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一月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同时继续对宋及南京政府施加压力。经过日军、宋哲元、南京政府之间一系列的讨价还价,12月18日,终于在北平正式成立了既保存南京中央政府和宋的体面,又有一定“自治”之实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日本侵略者的压力下,南京国民政府特派宋哲元为委员长,王揖唐、王克敏等为委员。[4]

日本掠夺华北资源示意图

日本帝国主义在迫使国民党中央的势力退出华北后,随即积极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的所谓的自治运动,企图使华北五省成为“第二个东北”。10月22日,日本侵略者煽动河北东部香河、三河、昌平、武清等县的“饥民”(汉奸)举行暴动,攻占香河县城,并由少数汉奸组织临时维持会,实际上是成立汉奸政权。[5] 11月25日,日寇又收买一批汉奸,流氓向国民党天津当局“请愿”,要求自治。同日,日寇唆使国民党政府特派冀东行政督署专员汉奸殷汝耕(当时兼任滦榆、蓟密两区的行政督察专员)在通县组织所谓“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使冀东20余县脱离了中国政府的管辖。这就是“冀东事变”。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还策动阎锡山、韩复榘搞华北五省自治。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借“自治”的名义达到吞并华北的目的。而国民党政府既不能允许华北脱离南京中央政策管辖而宣布“自治”,又慑于日本的威胁,在日军的压力下,南京政府于1935年11月26日取消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和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12月18日在北平(今北京)成立以宋哲元为委员长,由日方推荐的著名汉奸王揖唐、王克敏等为委员的“冀察政务委员会”。这是蒋介石政府对日妥协的产物。冀察政务委员会名义虽隶属南京国民政府,但它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势力对它有很大影响和控制力,实际上成为变相的“自治”,使冀察两省实际上置于中国行政区域之外。[1]【历史评价】华北事变表明,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华北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步骤,虽一时得逞,但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作为侵华急先锋的关东军和华北驻屯军,积极策划其所谓以“华北特殊化”为目的的“华北自治”运动,并公开摆出一副武力外交的架势。之前,日军已在华北各地制造了一系列事件,压迫中国退让,撤兵,为其开展“自治运动”创造条件。首先是谋划建立“蒙古国”,在察哈尔制造了两次张北事件等多起事件,最后在1935年6月27日逼签《秦土协定》,“割让”察东6县于“满洲”,二十九军撤出察哈尔境内长城以北地区,国民党党部也撤出察省。1935年7月6日,制造河北事件,南京政府竟与之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承诺国民党党部和中央军完全撤出河北、平津,撤换平、津两市长,取缔一切抗日组织活动,并且凡是日本认为有“反日”嫌疑的中方势力都“不得重新进入”。这样日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扶植河北平津“地方人士”作为傀儡,实施其“自治”阴谋。这无异于将河北平津拱手让与日本。这时却突然发生了一件中日都未预料到的事件,即原受日本极力压迫排斥的驻察哈尔宋哲元第二十九军,突然利用丰台事件开进北平,成为中国在华北平津的主要军事力量,给“华北自治”事件造成了曲折,日军因宋不是中央嫡系认为可以利用,转而以宋为胁迫“自治”的主要对象。但是宋哲元并不甘作日本的傀儡,但又孤立无援,无力独自抵抗日本,故而态度非常暧昧。日本以军事讹诈为后盾,紧锣密鼓地开展“华北五省自治”(五省为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运动,企图先从它处入手最终胁迫宋哲元“自治”。1935年10月日本制造“香河事件”,煽动河北省东部香河、昌平、武清等县的“饥民”暴动,占据香河县城,并成立由汉奸组成的临时维持会。接着,日本扶植汉奸殷汝耕在河北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控制冀东22县,宣布脱离国民政府,以之作为促进宋哲元“自治”的“榜样”。日军还开列“反日分子”名单,在平津大肆滥捕。同时大批日军进入关内,威胁北平、天津。一时间,华北空气极其紧张。经过宋哲元、日本及南京政府之间紧张的三角交涉,南京政府虽也曾力争保留主权,但在妥协退让政策下,提出并得到日本的勉强同意,12月下旬,在北平成立了半独立性质的“冀察政务委员会”,除了名义上隶属南京政府,实质已经成为变相的自治,但也不是日本所希望的完全“自治”。华北平津地区包括了中国北方大片地区,尤其北平是中国的历史古都,当时也是全国 的文化中心。华北事变的发生,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生死危机。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游行示威活动,迅速扩大为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觉醒,打击了南京政府当局的妥协退让政策。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后,“华北自治”告一段落。日本对华北政策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总体上则暂停了军事侵略,采取了“不取其名而取其实”的手段,妄图从政治、军事、经济上紧密控制冀察当局。采用其惯用的阴谋手法,先由交通经济入手,企图使“成为张作霖时代之东北”。然而,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宋哲元受到鼓舞,逐步采取了一些抵制日本的措施,使其阴谋不能得逞,如此,日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更猛烈的骤雨,就要落下。[4]【事变影响】日军在华北所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使华北的局势处于危机关头,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重大。首先,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华北事变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作为其独霸亚洲,征服世界的战略基地的野心。华北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事变后,日本准备把战争扩展到更大的范围。1936年8月,广田内阁确定了“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海洋发展”的侵略方针。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6] 。其次,华北事变使中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成为国共两党由对峙到联合的重要契机。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全国各阶层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在此影响下发生的西安事变,反映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说明抗日救国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的序幕,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三,华北事变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事变发生后,中共发表的“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于1936年9月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正式将“反蒋抗日”的总方针改为“逼蒋抗日”,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第四,华北事变促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急剧分化,在对日政策上发生分歧,形成以蒋介石为首的亲美英派和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最后,华北事变加深了美英与日本的矛盾。华北事变后,日本从政治上和军事上控制了华北。他们扶植汉奸、买办拼凑了许多经济机构,使华北经济日益殖民地化。日本在华北经济势力的扩张,损害了美英帝国主义在华北的经济利益。于是英美就支持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亲美英派来抵制日本。[4]【参考资料】[1] 操申斌, 黄延敏, 论"华北事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6)[2] 田苏苏主编.《日军镜头中的侵华战争 日军、随军记者未公开影像资料》.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5:第52页[3] 西南政法学院.《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上》.西南政法学院党史教研室,1984:第189-190页

《新形势下继续加强环境保护部管理职能的政策建议》,提交世行和环保部,2009年《环境保护部区域环境执法督查机构建设项目之专题四 环境信息与应急研究报告》,提交亚洲开发银行和环保部,2008年《控制水污染》,提交世界银行,2008年4月《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机制》,提交环保部,2007年08月《加强国家防范控制水污染事件的能力: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启示》,提交世界银行,2006年8月《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执行情况评估:以淮河流域为例》,提交世界银行,2006年9月《POPs履约国家资金机制的体制、政策、分担原则和运行方式》,提交国家POPs履约办公室,2006年《建立环境财政 纠正市场失效 加强环境保护(研究报告与政策建议)》,提交中国环境与发展国家合作委员会和英国国际发展部,2005年10月,北京《中国北方十四省(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现状及前景》,提交世界银行,2005年6月《北京市丰台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区规划》,提交丰台区环保局,2005年《环境影响经济评价 主报告》,提交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5月《黄河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提交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3月《中国实施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评估及风险分析报告》,提交世界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研究》,提交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2002年11月,北京和华盛顿《排污收费资金使用与管理政策研究》, 提交国家环保局、世界银行, 1996年7月, 北京《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 提交国家环保局、世界银行, 1996年4月, 北京《拯救三江平原的湿地》, 提交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局, 1994年6月, 中国北京。出版物“新形势下改革和加强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考”(1),载于“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12期“构筑循环型社会”,载于“地球环境读本”第24-25页,2009年“与环境协调的经济、政治、社会”,载于“地球环境读本”第26-27页,2009年“应对水资源危机:解决中国水资源”(作者之一),中信出版社,2009年09月“关于区域环境政策的思考”(1),载“环境保护”,2009年13期“对节能减排指标的理解和再思考”(1),载于“低碳发展论”第156-167页,2009年“破解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难题”(2),载“环境保护”,2009年15期‘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评析’(1),载于“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第109-116页, 2009年08月“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一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主编“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手段分析——基于《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外实践经验”(2),环境保护, 2009年08期“环境税国际经验及对中国启示”(2),载“环境保护”, 2009年 01期“鄂尔多斯东胜地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3) 生态学报, 2009年 01期“护水是一切环保工作的基础”,载怀柔科学决策参考,总第5期,2009年2月“美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2),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5期,2008年9月“分权管理为什么:玻利维亚的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对第九章《玻利维亚森林经营分权:谁是受益者?为什么?》一文的评论”,载于《分权管理策略:森林、人民与权力》,人民武警出版社,2008年08月“建立基于效果和效率的减排长效机制”(1),收录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报告200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关于气候谈判与低碳经济之我见”(1),载《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环境经济学的中国风格和多重学科意义”(1),载《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从建筑中水到社区中水——以北京市为例”(2),载《环境保护》,2008年第18期“美欧利用气候设局,中国要坚持立场思考对策” (1),载《中国评论》之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应对,总第126期,2008年06月“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方式选择”(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材料中心,2008年2月“农民经济行为与环境问题研究”(2) 中州学刊,2008年03期“环境视野中的农民行为分析”(2) 江苏社会科学, 2008年02期“基于生物质能的城镇循环经济模式――县级城镇的环境综合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载“第三届东亚环境经济学国际会议论文集”,2008年03月“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我国流域综合管理”(1)绿叶,“谈建立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损害评价制度”(1),载《环境保护》,2007年6月“建立基于效果和效率的减排长效机制”(1),载《环境保护》,2007年12月“建立环境财政体系,增加环保投入是落实国务院《决定》的关键”(1),载《中国环境报》,2006年9月吴健、马中“环境财政与环境税收改革”,《环境税收与公共财政》,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8马中、吴健,“环境财政是落实‘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的关键”,《2007年度中国环境绿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3月马中、吴健,“环保目标与环保投入”,《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三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黄山风景区游憩价值”(2),载《资源科学》,2006年第3期“意愿调查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思考”(2),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编“以市场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载《绿色中国》,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北京“关于循环经济的笔谈”,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六卷第三期(总第二十九期),北京,“大政既出狠抓落实”,中国环境报,第3版,2006年3月3 日,北京“论环境风险及其管理制度建设”(2),载《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第2期(总第159期)《环境经济学与政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环境财政与市场经济”(1),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购买力平价法核算GDP的谬误何在”(1),载《环境保护》,2005年第11期“中国环境财政的改革:成就、调整和出路”(1),载《神州交流》,2005年第二卷第四期“渭河流域水价与水污染对农民的影响”(2),载《环境保护》,2005年10期“明晰产权:三江平原生态恢复的关键”(2),载《绿色中国》,2005年第9期“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2),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7期“我国促进节能财税政策的现状、国际经验与建议”(2),《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5年第7期“恢复和保护三江平原生态平衡迫在眉睫”(2),载《绿色中国》,2005年第7期“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功能”(2),载《环境保护》,2005年第5期“实行水环境监测服务市场化运营的思考”(2),载《中国水利》,2005年第3期(总第525期)“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载《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2期“从渭河流域水质状况看治污制度”(2),载《北方环境》,2005年第1期(第30卷,第1期,总第95期)“贫困约束下对消费者征收环境税的绩效分析”(1),载《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环境灾难与生态旅游”,载《绿叶》,2005年第1期“建立环境财政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1),载《环境保护》, 2004年11期“中央财政应在黄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加大集权控制力度”(2),载《环境保护》, 2004年12期“美国排污权交易政策的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载《环境保护》, 2004年8期“约束条件、产权结构与环境资源优化配置”(1),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4卷,第6期)“实行绿色GDP面临三大技术障碍”(1),载《绿叶》,2004年3期(总第75期)“GDP与绿色GDP”专访,《人民日报》,2004年01月17日第五版,北京“环境资源产权明晰是实行绿色GDP的关键”(1),载《生态经济》,2004年4期(总第139期)“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1),载《环境保护》,13-15,2004年3期(总第317期)“走向公共管理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1),载《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23-354页,2004年,北京“产权明晰和交易是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基础”(1),载《中国物价》,49-51页,2004年2期(总178期)“产权、价格、外部性与环境资源市场配置”(1),载《价格理论与实践》,29-32页,2003年11期“环境政策评估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意义”(2),载《环境保护》,34-37页,57页,2003年12期(总314期)《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中国的可行性》,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与王金南等编,北京《环境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副主编,北京“论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1),载《中国环境科学》,89-92页,2002年1期(22卷第1期)“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载《上海环境科学》,57-62页,2002年增刊(21卷增刊)“Total Emission Control of Major Pollutants in China”,in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ed.)(2),与Dan Dudek等人合作,China Environment Series, 32-42, Issue 4, 2001, Washington, DC. 美国“新世纪环境保护事业的六大趋势”(1),载《生态环境与保护》,64-66页,2001年第1期《二氧化碳排污权交易项目: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前景》,其中与王金南等合作:中国排污权交易的经验,与宋国君等合作:中国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排放控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北京《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主编《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主编,与Daniel Dudek合作《可持续发展论》(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副主笔,与张坤民等合作《RFF环境经济学丛书》,三联书店,1991-1996年,执行主编,与A. Kneese 和W. Spofford合作“排污收费资金使用与管理政策研究”(1),载国家环保局编:《中国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56-68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关于环境经济学教育的几点认识”,载国家环保局编《中国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94-106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环境经济政策”(1), 载国家环保局编: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环境与发展理论文集》, 31-35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年,第一作者,与张世秋、王满船合作“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资金配置功能”, 载国家环保局编: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环境与发展论文集》, 47-54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年“China's Past speaks to a Sustainable Future”, in Forum for Applied Research and Public Policy,1995年第4期(10卷4期), 美国“China Strives To Make the Polluter Pay”,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1995年第6期(29卷6期),与 K. Florig 等合作“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中国环境报,第3版,1995年8月12日,北京“环境经济学的源流与发展”, 载《教学与研究》, 1994年6期(总第206期)“环境经济评价”, 载《环境工作通讯》, 1994年5期(总第184期)“环境价值的取向、构成和量化”, 载《环境保护》, 1993年7期, 北京“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利益共同点”,中国环境报,第3版,1993年7月22日,北京“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环境工作通讯,1993年5月(84期),北京“中国乡镇生态经济学”,与庄翠岭等合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北京《农用机械应用原理》,与张扬等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北京“西方环境经济理论中的主要观点”,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年第4期,北京《农业技术》,与王元等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北京

安康学院学报地址

也算上我们全国的211大学,这一座大学也是非常的不错的,而且教学力量也非常的强,有很多专业可以让学生选择。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居秦巴之间,汉水之滨,与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邻,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样态在此交融生辉,是宜居宜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3亩,校舍总面积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中外文报刊753种,校园网出口带宽为电信联通双千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万元。

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1252人,学科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医学等十个门类,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771人,专任教师52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8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93人,“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24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17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44人为学科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

5名教师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60余位教师荣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四个一批”、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3名教师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

学校建有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和9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6个。设有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3个。

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13项,科研经费4242万元;出版著作、教材343部;发表学术论文5724篇;取得国家专利112项;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等403项。《安康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

不好。安康学院学报论文是比较难发的,因为学报其对文章和作者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且投稿审核的过程也很漫长。大学学报难发主要体现在其投稿过程,投稿需要漫长的等待,即是录用安排刊期出刊,之后也是漫长的等待。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的省、全日制普通工程学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安康大学,1963年停课,1978年8月恢复开学,1984年6月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改制为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学报审稿

可以。可以投稿的有两种:一种是新闻报道类,叫校报。一种是学术或者理论类,叫学报。校报面向学校的全体师生以及教职员工、往届学生等,以发表新闻报道、综述以及反映学生生活、老师工作类文章为主,而学报一般属于学术期刊,主要发表老师和学生在学术方面的文章,如论文、科研项目等。这两种都是在自己学校可以投稿的。安康学院学报是省级刊物。安康学院学报是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主管单位是陕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是安康学院。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不好。安康学院学报论文是比较难发的,因为学报其对文章和作者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且投稿审核的过程也很漫长。大学学报难发主要体现在其投稿过程,投稿需要漫长的等待,即是录用安排刊期出刊,之后也是漫长的等待。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的省、全日制普通工程学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安康大学,1963年停课,1978年8月恢复开学,1984年6月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改制为安康学院。

我个人觉得这所大学应该算是非常一般的大学了,毕竟我觉得这所大学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专业优势,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注意一下。

安康学院学报属于正规国家期刊,正常晋职的话都没问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