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物哀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2 19:55:59

物哀论文文献

文化 作为人类文明的积累在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 传统文化 是在继承和吸收中形成的,其发展进程主要反映在社会 教育 活动中。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于日本传统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日本传统艺道文化的美学特征

摘要:日本艺道是日本独特的艺术和艺能,体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日本中世纪发展起来的艺道文化范围甚广,并且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蕴含闲寂、空寂、幽玄、风雅、枯淡等美学特征,形成颇有禅思色彩的美学范畴。其中空寂和闲寂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在文化和艺术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茶道和俳谐道两个领域,构建了幽玄美和风雅美的世界。

关键词:艺道 空寂 闲寂 茶道 俳句

古代日本从中国引进了各种艺术和艺能,这些艺术和艺能在长期的演变中,受到了日本本土风俗习惯的影响,变成了日本独特的艺术和艺能,并将之称为“道”。日本中世纪发展起来的艺道文化,范围甚广,涉及歌道、俳谐道、能艺道、花道、茶道、书道、画道、棋道乃至剑道、 柔道 、武士道等,直接与“文武两道”有关的技艺,都通称为“道”,并且拥有各自的艺道理念和艺道的规范。而各种艺道的理念十分复杂,各种艺道的规范也迥然不同。真正有代表性的是茶道、歌道、书道、花道、连歌道、能乐道,所谓“六艺”就是指这六种艺道。 “道”指有关活动中的出神入化的技巧及合规律性的自由创造的能力。日本人把技艺、技巧推崇到“道”的绝对地位,其意在于表明对技艺、技巧本身审美价值的重视程度。他们把中国人称呼的技艺、技巧称之为“艺道”,认为艺道较之于通常的技艺、技巧更能体现他们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日本美学和艺术思想中高度尊崇技巧、技艺之美,表明了日本民族审美趣味的独特性。

“道”的含义,在日本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道”字和大陆文化一起传到日本,平安时期,“道”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偏重于学术、技能方面。到了中世纪,随着日本自身的艺术观的形成,“道”字的含义发生了变化。“道”成了通向澈悟人生之路、之行程。大歌人藤原俊成的儿子藤原定家制定了歌道的理论,在其代表作《和歌大观》中,定家提出了“汉诗言志,和歌唱情”的理论,指出了日本文化的特点,给其后的“道”观以极大的影响。继歌道之后,便有连歌之道、能乐之道,后来便把茶汤也称作茶汤之道。这些道综合在一起,称之为“艺道”。日本的艺道不强调天赋和智能上的聪愚,而强调忠诚专一、全神贯注、认真磨练的精神,这是“道中人”和“道外人”的基本区别。他们认为,在实践中对“艺道”的体悟同思维上对“道”的认同是同样的道理,同佛教禅宗对“佛性”的直觉领悟也是同样的方式。因此,“艺道”可以通接“天道”、“人道”、“自然之道”、“万物之道”,从而赋予“艺道”以神奇性和神秘性,也使艺道文化蕴含了禅意美。

1 日本传统艺道美观——追求禅意禅境

中国宋代的佛教禅宗涌入日本后,对日本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深刻影响。室町时代禅宗在日本的流行,适应了日本民族的精神需要。日本民族不仅把佛禅思维和审美情趣推向艺术领域,而且推向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奉禅趣禅境为最高精神境界,并处处追求表现禅意,禅意同日本民族原有的神道教的生命意识融化在一起,成为艺术美的极致和日本艺术精神的核心。

日本禅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本体论上的“空”是万物的本性,“空”就是禅悟所需要把握的真如。所谓“禅悟”,就是以直觉的方式体验和领悟万物的“空”的本性。东方美学研究者邱紫华认为,艺术美须蕴含禅意禅趣是日本民族的艺术美观的基点之一,即艺术必须表现对生命本体的领悟和“无我”的自由心境。

禅对日本艺道美观的影响在于:首先,禅的“有限即是无限”的观念,决定日本艺术不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并形成日本艺术形式小巧和简化的特点。就诗歌而言,典型地表现在俳句的形式上。俳句形式非常短小,但美学追求却是以简约的形式和浓郁的意象来表现丰富的情感,以浓缩的语意抒发深厚的思想。其次,以自然界中个别事物来显现“真性”、“真如”。禅宗的真实观、真理观就是“真如”、“真性”,也就是主体领悟到事物本质的本性的“空性”、万物的“空性”。把这种生命的神秘感受贯注于艺术创造之中,艺术家就成了造物主的代言人。因此,在艺术中只要以禅意去描绘一景一物、一山一水的自然本色、天然情态就都富有禅趣。日本的艺术往往不加雕饰,破除人工的痕迹而追求淡泊浑朴,强调表现景物的原色和天然的生气,这也正是禅意的表达。再次,禅宗思想不仅对日本艺术创造有深远影响,而且渗透审美意识中,形成颇有禅思色彩的美学范畴。如“空寂”、“闲寂”、“枯淡”、“幽玄”等。室町时代由于禅宗对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一时期的审美意识也完全禅宗化,由古代的“真实”“物哀”为主体的审美观转向以“空寂”的幽玄和“闲寂”的风雅为主体的审美观。“空寂”和“闲寂”的审美意识渗透到日本艺术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空寂”的含义是幽玄、孤寂、枯淡;“闲寂”的含义是恬适、寂寥、古雅。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在萌芽初期阶段,两者常常是同义的,主要表达一种以悲哀和净寂为根底的枯淡和素朴、寂寥和孤绝的精神,与禅宗精神有着深刻联系。禅宗以“悟”为目的,“悟”的体验是超越理智分析的神秘存在,因此“悟”带有神秘色彩,在作为艺术表现时,就产生了空寂的幽玄美。空寂以幽玄作为基调,充满苦恼之情,更具情绪性,多体现在生活艺术上;闲寂是以风雅做为基调,充满寂寥之情,更具情调性,多体现在表现艺术上。艺道中的茶道、歌道、画道、俳谐道、能艺道足以表现日本中世纪的空寂和闲寂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中世“空寂”主要体现在作为生活艺术的千利休的茶道精神上,近世“闲寂”主要体现在作为表现艺术的松尾芭蕉的俳谐趣味上。

2 千利休的茶道——空寂的幽玄美

茶道是日本民族特有的审美生活方式之一。日本茶道的源流,应上溯至8世纪上半叶。当时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国贵族书院式的茶道模式。室町时代末期,村田珠光等一反书院式茶道,提倡“空寂茶”。茶道大师千利休继承吸取了村田珠光等人的茶道精神后提出来浓缩为四个字“和、敬、清、寂”茶道精神。千利休提倡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他改革了茶室,由书院式的豪华建筑改为简素的草庵式建筑,以简素和非对称性为其基本特色,从茶室建筑、装饰和摆设,到煮茶 方法 、使用茶具样式和吃茶礼仪,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狭窄的茶室和茶庭空间,简洁的内部摆设,反而使人感觉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情趣,蕴涵着无边的开阔和无垠的幽玄。朴素的草庵式茶庭,不规则的露地式茶庭和形态不匀整的茶具,使人进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与造化合一的古雅和空寂的理想境界。千利休的茶道俗称“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禅一味”的说法,茶道也因此成为修炼精神和交际礼法之道。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和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日本的茶道虽然源于中国,但在大和民族独特的环境下,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美学自然地融为一体,成为日本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茶道中的“本来无一物”的哲学思想,不对称、简朴、素淡,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千利休贯彻于茶道中的“空寂”,是强调从“无”的境界中发现完全的、纯粹的、精神性的东西。从美学的角度言之,其草庵式茶道,肯定简素,完成了茶道这一特殊艺术以“空寂”为中心的幽玄美。

如果是说中世以千利休为代表的茶道的美表现为“空寂的幽玄美”,近世以松尾芭蕉为代表的俳谐艺术美则表现为“闲寂的风雅美”。

3 松尾芭蕉的俳句——闲寂的风雅美

日本 文化史上的安土桃山时代末期,即江户前期,流行以芭蕉为代表的“闲寂美”的俳句。俳句是日本民族诗歌的一种独特形式,形成于室町时代,后以松尾芭蕉为代表的俳人,将俳句推向了全盛期。俳句无论在形式上或是在审美情趣上,都是由日本古代诗歌演变而来。拥有俳圣美誉的松尾芭蕉在俳谐 艺术世界进一步 发展了“闲寂”的审美情趣,创造了以“闲寂”为中心的风雅美,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日本歌论的美学范畴。这里所谓“风雅”的概念,是指日本人美意识中自然感的美。芭蕉主张俳句的特殊性格:一是风雅之诚,二是风雅之寂,三是不易流行。禅道修业、回归造化,成为芭蕉俳句思想的重要源泉。芭蕉出于“一切皆空”的佛法观,追求空虚的幻想世界,故而其俳谐观和自然观贯彻了“山川草木悉无常”的思想,这 也给他的“风雅之寂”平添了几分玄妙的禅趣。芭蕉以传统的日本精神——“贯道之物”为根本,创造了俳句闲寂风雅的新风,俗称“蕉风”。

在俳句的世界里,松尾芭蕉是无与伦比的一代宗师。他经过苦心钻研,将俳句从俳谐的诙谐导向真诚,开辟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境界,被世人誉为“芭蕉风格”。而显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就是如下这首俳句:“寂静古池塘,青蛙跃入池中央,水声扑通响”。这首俳句既表现了自然的美感,又巧妙地将恒定的存在与瞬间的动作结合起来,从而暗示了无止境的事物与此时此刻的事物的并存这一人生的哲理。从芭蕉的 “徘眼”来审视,可以看到,古池周围一片幽寂,水面的平和更增添一种“寂”的气息,青蛙跃进池水,猝然打破了这一静谧的世界,水声过后,古池又恢复了宁静。在这一瞬间,动与静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表面是无穷尽的宁静,内里却蕴含着一种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无穷的奥秘,以及作者内心的激情。可以说,芭蕉感受自然不是单纯地观察自然,而是契入自然物的心,将自我的感情也移入其中,以直接把握对象物生命的律动,这样,自然与自我才能在最高层次上达到一体,从而自我能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进入幽邃的幻境,艺术上的“闲寂”之风雅也在其中了。芭蕉在奥洲小道旅行,置身于景色优美而沉寂的意境,心神不由为之清净,于是作了一首名句:“一片闲寂中,蝉声透山岩”。这首徘句的“闲寂”精神,与《古池》是相通的,都是体现了芭蕉的“闲寂风雅”的典型佳句。芭蕉是俳人,也是禅僧,他的禅文化精神流贯于他的俳论和俳作。这些“俳禅一如”的俳句,不仅贯穿了日本自古以来的传统精神,而且体现了流行于其时的日本化了的禅文化的精髓。

日本文化和美学研究者叶渭渠认为,芭蕉的艺术观以及基于此的艺术 实践,一是源自于日本传统的“真实”、“物哀”、“幽玄”的 文学思想,二是受中国老庄思想和朱子学世界观的影响。芭蕉将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和朱子的“天道既人道”思想移在徘句上,在把握主客合一的基础上,寻觅俳句的人生救济的至高之道。在表现上,他的俳句深受汉诗内在张力的表现的影响。他的“闲寂”看似消极无力,但内里却蕴藏着无限的力量。

松尾芭蕉一生写了一千多首俳句以及诸多俳论,他发现了禅文化中存在的美,创造并完成了一个时代的日本美。正如川端康成所说,芭蕉在俳句方面对传统美的传承与创造,的确是个“登峰造极者”。人们尊他为“俳圣”,这是当之无愧的。从芭蕉的俳句、俳文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日本的“闲寂”的风雅之美,并进一步领会到这种美只有在永恒的孤绝精神之中才能产生,而这种孤绝的精神只有在自然、自然精神和艺术三者浑然一体中才能放射出光芒。

空寂和闲寂作为审美理念,其意义是非常暧昧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空寂和闲寂在文化和艺术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茶道和俳谐道两个领域,构建了幽玄美和风雅美的世界。

4 结语

艺道文化是日本独特的文化之一,体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技艺之称为“道”,不仅意味着艺技达到至高至纯的技法,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精神内涵(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41页)和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哲理。日本艺术家把佛教的苦行和禅宗悟禅引进艺道之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和体悟获得艺术技巧的成熟,从而达到化境。在日本艺术精神中,艺术显现禅意禅趣之境是重要的审美原则之一。日本各门类艺术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都 总结 出某种 经验 性的理论,也陆续形成一些艺术美学特征。最典型的是“空寂”和“闲寂”两大范畴。作为美学范畴,空寂和闲寂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同佛教禅悟相结合的产物,是禅宗“无”的观念在艺术创造和审美领域的延伸,充分显现了日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和欣赏的审美情态。千利休的茶道和松尾芭蕉的俳句充分表达了禅意和禅趣的精神追求,也蕴含了空寂的幽玄美和闲寂的风雅美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 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 藤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3] 邱紫华.东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叶渭渠.日本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下页带来更多的有关于日本传统文化论文

《虫师》是漆原友纪别具一格的作品,相较于日本众多多少女漫,热血漫,它以“虫”为媒介,以主人公“银古”为主要叙事者,通过由“虫”引起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日本独有的“哀而不伤”的“物哀”精神。 那么从这个作品我们能知道日本的物哀文化是什么样的?

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在日本,“物哀”文化在日本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占据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同时它作为传统的精神文化的象征,深入在每一个日本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之中。不仅仅在文学方面,关于“物哀”文化的文献资料也是数不胜数。 本文首先概括了《虫师》这部作品的背景和概述,并且简述了“物哀”文化和考察了“物哀”在文化方面的表达,最后分析了在《虫师》作品所展现的“物哀”文化。通过这篇论文明确了“物哀”文化渗透在《虫师》的整部作品之中,以及全片所呈现出的哀而不伤的境界,这种境界正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物哀”精神。 从美学上讲,物哀并不指单一的悲伤的情绪,而是人与人,人与物间产生的一种恬淡的共有的情感,是“喜怒哀乐”等种种情绪体验,类似于佛教中的“寂静”和克制,又包含了对世事无常的隐约的哀恸。而在《虫师》之中,处处能够见到其“物哀”情绪的表现。作品中的“虫”事实上是人情感,欲望,情绪的外化和具象体现。至于存在于地底的生命源泉“光脉”,则在第十九话《天边草》中早已暗示,是与我们这个世界息息相关,却又触不可及的头顶的银河。它产生了世间种种生命和情感,也产生了众多的未知与不解。其次,作品中的人物常常有利于道德悖论,法律,生死的界限。

《虫师》中的人物面临的不再是可怖的敌人或强大的自然,而是在面对世事无常时,人的选择的问题。生死”在《虫师》这部动画中是轻盈的,淡然的,人们在面对生死这一人生重大问题的叩问时,所表现出的态度也常常是平淡且无奈的。但在这种平淡和无奈中,我们又明显能觉察出对生命,对万物的某种敬畏。 《虫师》以一种独有的物哀精神讲述了关于万物存在的某种必然的宿命。它包含的是一种面对世事无常和生命渺小的哀恸,同时也有着一种顺应和回归自然本性与规律的温情,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生与死”的执念,和一种哀而不伤的愁绪。

转自西祠胡同:“物哀”(もののぁはれ)这种意识诞生于日本,是日本古有的美学思潮,艺术美的精神源泉,也是现今日本文学乃至精神生活各个层面的宽阔地窖。“物哀”一词最早提出者是江户时代的本居宣长,他认为“物哀美”是一种感觉式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也就是说“物哀”指一种悲哀与同情相通,爱怜与感伤并存的情绪。他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一定程度上只能靠个体体会,难以言传。本居宣长的一些观点,现在的日本学者并不太赞同,但他关于“物哀”的论述,却是没有疑义的。“物哀”是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从文字上看,日文“哀”ぁはれ是由“啊”(ぁ)和“哟”(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这种感叹,最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即对现实的接触--认识--感动的过程而产生的。到《源氏物语.玉小栉》章节中正式提出“物哀”概念时,现实之“物(もの)”可触动内心之“哀”,而现实之物可为人为事,也可以为自然、社会、生活白态,这就大大扩展了“哀”的精神范畴。从中文字上理解,“物”指世界万物,“哀”指各种情感。睹物伤情、物我同悲是物哀最直观的理解。中国不乏有许多诗句能描述此类意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晾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亦如〈桃花扇〉最后一折那只千古绝调〈哀江南〉:“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斜阳道。”等。“物哀”的含义远远大于“悲哀”、“悲情”。“悲哀”只是其中一种情绪而已。“物哀”却包含了赞赏、亲爱、喜爱、可怜、共鸣、同情、悲伤、怜悯、壮美、感动、失望等诸多情绪。叶渭渠先生曾在《日本文学思潮史》中提过久松潜一博士关于“物哀”的无类情韵:一感动,二调和,三优美,四情趣,五哀感。而其最突出的是哀感。” 扬薇也说过:“所谓的“物哀美”即指喜怒哀乐的种种感动和体验,其所展现的是一种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说白了“物哀美”不等同“悲哀美”,而这种情绪里所包含的“同情”成分往往能诱发他人悲哀的共鸣。“物哀”比“悲哀”来的恬淡。叶渭渠说过:“‘物哀’是客观的对象(物)与主观感情(哀)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美的情趣,是对客体抱有一种朴素而深厚感情的态度作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主体所表露出来的内在心绪是非常静寂的,它交杂着哀伤、怜悯、同情、共鸣、爱怜等种种成分。”在这里叶渭渠提到了“静寂”二字,这正是物哀的恬淡意境。川端康成写《伊豆的舞女》,其中“大学生‘我’与舞女两人邂逅之后,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觉察又非觉察之间。作者有意识地将似爱情而又非爱情的情感色调淡化、‘物哀’化。” 试想若川端康成将此表现方式处理的强烈震撼,那她真是“悲哀”而不是“物哀”了。“物哀”正是通过遮掩在表层寂静下的暗浪激荡来传达隐隐约约甚至极深极痛的哀愁。“物哀”是种极端的审美意识。她使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异化,追求一种极端的“瞬间美”,在美的瞬间获求的寂静。川端康成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这种极端主义的审美观很多人无法理解。以川端康成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流派作家为例,川端一直试图营造一种高于尘世、超越世俗道德规范的极致美。历史最后也成全了这位悲情的作家,允许他以“自杀”完成了人生最后一部艺术。当然川端的极端心理与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川端康成一两岁上,父母先后辞世;七岁,祖母病故;十岁,姐姐芳子夭折;十六岁,唯一的亲人祖父也撒手人寰。成年后,先后知遇四位名叫“千代”的少女,并对她们产生了情感,也自以为她们对自己都有爱情。但事实上,除了第二个千代(即“伊豆的舞女”)对他有暧昧之意外,其余的对他均无爱意。但他却执迷不悟,始终一往情深,活在自己的“千代”情节中。并深信 “几个千代当然都是幽灵,至少是靠完的力量驱动的幻影”。再与千代们爱情的一次次失败后,川端变的孤僻,信天命。曾经有学者指出川端的这种极端主义精神源于缺少一个凡人该有的温馨,川端求死实际上是以死来求得温馨的瞬间美。爱,带上了困惑,那是物哀。我一直在想为何“极致美”只有在日本才得以整齐呈现。这或许和日本自古以来的潜在文化有关。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歌都是气势磅礴的,唯独日本的国歌带有哀调。就连日本的国旗都是中国人最忌讳的纯白色做底,在他们的审美意识里,白色是种极端的纯净之色,象雪,而雪又是如此纯洁。但雪又是那么容易融化,蕴涵着无偿的忧伤。在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殉死”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追求瞬间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获得永恒的寂静。因此,扑捉“极致美”的生命瞬间闪光点,成了物哀美的重要部分。但这种极端美的表现方式上却并不悲惋沉重。中国、欧洲习惯于用各中悲痛欲绝的场面来表现悲哀的心绪。日本多采用寂静地忍受着的表情、动作、言语,但却显现出一种内在张力,让观众主动的从恬然平静表层下体验暗浪激荡,品位历经时间消弭留下的清涩感动,调和之美,没有任何呼天抢地。掩卷之后的哀绪却伴随着忆往昔的风流雅事席卷而来,幻化成滔天大浪,一发不可收拾。“物哀美”贯穿了日本各个创作领域。是美与善的终极追求。美,是余韵,是冷艳。善,则是博大的爱与悲悯。近年来兴起的耽美是“物哀美”的终极体现。强调不被世俗所浸染腐蚀纯然之美的耽美,将“物哀美”扩大并拉伸至极限。立足耽美界的三大巨擎《绝爱》、《间之楔》、《炎之蜃气楼》更是以极端爱将“物哀美”升华。以桑原水菜先生最新完结之作《炎之蜃气楼》为例,这部包含40本正传+17本外传的“宏伟巨著”,她花了13年时间才得以竣工。在除佩服日本人“慢工出细活”的严谨工作态度及超强耐力外,不得不为《炎》FANS们视觉、听觉、心理上疲劳得以释放缓口气。《炎之蜃气楼》讲述日本最混乱和复杂的战国时期,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400年间的感情纠葛,他们在不断的转生种相遇,却永远经历着同样的结局。直江和景虎,在我看来就是两人感情的追逐……同时引出一系列人性的讨论。整整13年,作者想通过岁月表达的也许是她本人对“爱”这和字的权示。直江和景虎,两个拥有着同样优秀的头脑与判断力的主从,也同样拥有着绝对的领导才能。却因为一方对另一方固于执着的爱而甘愿成为对方的“仆从”。用自己的一切守护着对方,执着着自己的信念与爱,却因为自己得不到对方任何的回映而绝望。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贯穿了《炎》的全篇。而长达400年之久,不停轮回心中的那份感情,不管是爱或恨也早已发哮了吧!“物哀美”却没咆哮。她亦如往常,缥缈如雾,平静恬阔,凄艳委婉,从字里行间飘扬而起,袭向每一个执卷而读人的心头。

《虫师》是漆原友纪别具一格的作品,相较于日本众多多少女漫,热血漫,它以“虫”为媒介,以主人公“银古”为主要叙事者,通过由“虫”引起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日本独有的“哀而不伤”的“物哀”精神。

以物哀为主题的论文

可以针对某个作者或者作品写,莫文网很多日语的论文,我也是学姐给介绍的,相当靠谱的说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物哀村上春树与日本文学郁达夫的情爱书写与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日本文学史研究中基本概念的界定与使用——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思潮史》及《日本文学史》的成就与问题越界与位相:“日本文学”在近代中国的境遇——兼及中国日本文学教育孕育期相关问题的探讨中国近现代文学接受日本文学影响反思日本文学特质与当前日本文学研究——李俄宪教授访谈录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以南京大学引进课程“表象文化论”对日本文学教育的影响为例日本文学研究视域中“北京”的问题化——兼论日语学者日本文学研究的局限与可能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五四前后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的现代转型日本文学经典中的“歧视”——兼论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状况周作人——我国日本文学译介史上的先驱文学批评理论观照下的日本文学作品解读——以夏目漱石《心》的解读为例多元文化与日本文学谈日本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日本文学特殊论”之我见基于民族主义的矛盾性——战后日本文学战争反思主题评析世界文学能成为日本文学吗?“新时期”构造中的日本文学——以森村诚一和川端康成为例论郁达夫小说与日本文学的悲美传统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2010年度日本文学研究综述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研究日本文学民族特性论2006年日本文学研究现状与动向周作人与北京大学日本文学学科之建立——教育史与学术史的视角试论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接受——以吉川英治《三国志》中的关羽形象为例日本文学作品中的“无常观”湖南留日作家的日本文学影响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研究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翻译释“幽玄”——对日本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的解析 优先出版日本文学知识与鲁迅对文学“关系”的言说直接间接影响兼具,创作风格小同大异——鲁迅与日本文学鲁迅与日本文学的关系谈谈日本文学的特征论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上海与近现代转折期的日本文学——以芥川龙之介与横光利一的文学结合点为中心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逆转发生论日本文学研究方法论──以文学思潮史为中心中国诗人白居易与日本文学中的唯美、感伤风格鲁迅与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观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成就东方文学三大基石论“风雅”与“超政治性”的日本文学试析比较研究在日本文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关于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日本文学”的暧昧——浅谈“日本”一词日本文学中子路形象的变异与《史记》

】 芥川奖是日本文坛上最有影响的纯文学奖项之一,是日本现当代纯文学发展的风向标。芥川奖的设立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芥川奖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35年到1944年,是芥川奖的设立与战时阶段。在文艺春秋社社长菊池宽的提议下,1935年1月正式设立了芥川奖,同年举行了第一届评奖。第一篇获奖作品是石川达三的小说《苍氓》(第一部)。这部小说深刻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国民为生活所迫无奈移民巴西的艰难历程,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到1944年为止,芥川奖进行了20届评奖,有22位作家的23篇作品获奖。这23篇获奖小说的作品主题可以比较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了日本国民艰难的生活状况,另一部分则是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歌功颂德和鼓噪。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到1960年,是战后芥川奖的恢复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24次评奖,有22位作家的24篇作品获奖。这些获奖作品的主题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反思战争的残酷及给人们造成的苦难;二是表现战后日本人的艰难生存状况;三是表现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出现新问题。许多日本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获此项殊荣。如井上靖的小说《斗牛》获得了第二十二届芥川奖,小说以《大阪新晚报》社举办的斗牛比赛为背景,深刻反映了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现实。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获得了第三十二届芥川奖,小说表现了美军占领下的日本的国民心理。石原慎太郎的《太阳的季节》获得了第三十四届芥川奖,这篇青春小说掀起了“太阳族”文学热潮。小说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中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失去了社会性目标的青春时代,恣意放纵自己的冲动和热情。开高健的《皇帝的新装》获得了第三十八届芥川奖,小说通过儿童的天真天性被利欲熏心的大人抹杀的故事,对现代一味追逐利益的成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大江健三郎的《饲育》获得了第三十九届芥川奖,作品通过一群儿童看护美军黑人俘虏的故事,表现了大江健三郎的少儿战争体验主题。第三个时期为1961年至1980年,这是日本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评奖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40届评奖,有44位作家的44篇作品获奖。在文学创作中,显示出西化的特征,这些获奖小说深刻表现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世界,揭示了新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处于一种文学的“混沌”的状态。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柴田翔的《然而,我们的日子…》、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等。《然而,我们的日子…》表现了日本新的社会时期青年人的心灵世界。这篇小说带有青春小说、政治小说、或者恋爱小说、教养小说等多层性,在内容上隐含着“不透明”的扭曲,这些要素的混合,形成了小说的特点。《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成为了“透明族”文学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深刻表现了驻日美军基地里的日本年轻人以放荡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及传统的挑战。第四个时期为1981年至今,这是日本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芥川奖发展阶段。截止到2011年,这个阶段共进行了61届评奖,共有62位作家的62篇小说获奖。这些获奖作品反映出在日本现代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对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类自我的艺术认知,是现代日本社会与人们心灵世界的艺术展现。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柳美里的《家庭电影》、丝山秋子的《在海浪上等待》、川上弘美的《踏蛇》等。《家庭电影》是1996年芥川奖的获奖作品。这篇小说以新颖的形式和手法表现了当代日本社会家庭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展现了市场经济时代日本青年一代对传统家庭、亲情、爱情以及社会伦理观的颠覆。《在海浪上等待》以新颖的结构和清晰语言,通过两位主人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交往和情感交流,表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那越来越令人担忧的精神与心灵状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相互信任和勾通的现实,揭示了电脑时代人与物异化关系的新变化。这篇小说鲜明体现了日本文学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新变化的敏感性。川上弘美的《踏蛇》以变形记的形式反映出90年代后日本文学上的异化现象。芥川奖至今已经有77年的历史。芥川奖的历史既是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日本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映。芥川奖的获奖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同时,在如今商品化社会里,芥川奖已经成为一种日本独有的近百年的文化品牌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芥川奖凭借评选的严肃性;对扶持新人作家的满腔热忱[1] 肖霞. 突围与建构:论日本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J]. 文史哲. 2010(05)[2] 陈世华. 直面社会和人性:2009年日本文坛回顾[J]. 译林. 2010(02)[3] 于长敏. 第136届芥川奖获奖作品解读[J]. 日本学论坛. 2007(01)[4] 施小炜. “他人就是暴力” ——漫话第133届芥川直木二奖[J]. 译林. 2005(06)[5] 李讴琳. 安部公房前期作品初探[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05)[6] 王宗杰. 试论当代日本女性文学的特征[J]. 东北师大学报. 2005(05)[7] 张文宏. 芥川文学“野性美”根源初探[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8] 臧运发. 日本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6)[9] 武德庆. 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日本文学理念“物哀”试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10] 宋凤军. 日本悲哀之美内涵的解读[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声无哀乐论文献综述

仅供参考(毕业论文提纲)(法律毕业论文提纲) 题目:XXX 一:序言 提出我国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中大量存在无证人出庭作证既怪异又正常的现象。

为引入正文作铺垫。 二:证人出庭之现状 首先提出法律要求证人作证的义务。

引用.齐文远.姚莉.邹斌:>,载>1997年第6期,崔敏:>载>1998年第1期中证人出庭作证现象之稀少作为本文论据之一,表明这种现象之严重。 三:证人缺席的危害 证人缺席将使法律真实偏离客观真实,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同时将损害司法公正。

主要体现在 1无法保证书面证言的真实性 ;2无法保证书面证言的同一性。同一性是指提出的证据未被替换,最初提出的证据与庭审中出现的证据系同一物。

引用张卫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3剥夺了合法的质证权利。 四:证人缺席的根源分析 诉讼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依法进行,法律的健全是诉讼活动的保障,这是诉讼的客观要求。

诉讼必须由人即诉讼主体来执行,诉讼主体的意志必将在诉讼过程中打下自身的烙印,这是诉讼中的主观体现。因此证人不出庭作证作为诉讼中的现象,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寻找答案。

即证人不出庭问题的解析必须置之于整个诉讼的背景下进行——这是本文的主要论点。 1 我国法律在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对证人出庭的规范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2 各诉讼主体的实践意志也在妨碍证人出庭 五:对策 1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限制书面证言的使用 2 针对各自诉讼角色的不同制定响应的法律措施促使证人出庭。

百科里有介绍前言的写作方法(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 (5)、前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长,太长可致读者乏味,太短则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 000一5 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一般掌握在200一250字为宜。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引言也叫绪言、绪论

引言的写法

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中的全部或其中几项:

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

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或比较;

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留下的技术空白,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研究课题的动机与意义;

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

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如何合理安排以上这些内容,将它们有条有理地给读者描绘清楚,并非容易之事。经验告诉我们,引言其实是全文最难写的—部分。这是因为作者对有关学科领域的熟悉程度,作者的知识是渊博、还是贫乏,研究的意义何在、价值如何等问题,都在引言的字里行间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可以将引言的内容分为三到四个层次来安排。第一层由研究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等内容组成,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第二层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第三层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最后是引言的结尾,可以介绍一下论文的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引言中各个层次所占的篇幅可以有很大差别。这一点与摘要大不一样,摘要中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项内容各自所占的篇幅大体比例一样。而在引言中,第一个层次往往占去大部分篇幅。对研究背景和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研究目的可能会比较简短。

引言与摘要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摘要中必须把主要研究结果列出,而在引言中(如果摘要与正文一同登出)结果则可以省略不写,这是因为正文中专门有一节写结果,不必在引言中重复。

以上就是好又多论文网关于毕业论文序言(绪言)写作的一些技巧,希望能够对广大学生朋友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有所帮助。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漂亮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嘻闹的浪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亮的泉水.时间过得真快,六年小学的光阴猛的就到了尾声,我写了很多作文,我把它们编成了这本作文集.

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我的这本作文集就是这样一册反映自己小学生活、思想、情感的作文集.它真真切切地记录了我丰富多彩的小学校园生活,既有对人、对事的独特感受,又有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还有对未来充满好奇的奇思妙想.这本作文集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很多篇作文都有老师修改的痕迹和评语,极其珍贵,因为它记录了真实的一切.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开心、有趣、悲伤、新奇的经历.回过头,让我们品味儿时的奇闻铁事,在忙碌中感受轻松与快乐;回过头,让我们追忆那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涯,在成长中感受酸甜苦辣;回过头,让我们吸取那难忘的教训,一步步走向成功.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毕业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

明确书写引言的基本问题:

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论文引言的写作原则:

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1、问题的提出;

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选题背景及意义;

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

3、文献综述;

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

4、研究方法;

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5、论文结构安排。

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

青春是蓝色的,四季是多情的,我记忆中的中学时代也是七彩的,充满欢乐的。在这段美丽的时光中,有多少美丽的记忆曾经被珍藏在心里,成为终身的最宝贵的梦境。 从曾经的懵懂少年到现在,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喜怒哀乐中走过了十几个七彩的春秋冬夏的中学生,是这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从小就爱好写作,现在已经是一名人民教师了,仍然在网上书写着我的博客,在这里我看到文采飞扬的***的莘莘学子的个人作文集,倍感欣慰和激动! 作为青少年,如果你学会了写作,就是学会了独自面对生活,学会了独自面对自己,学会了思考人生,学会了面对宇宙和未来,这是个人成长的声音,是生命的拔节的声音。 今天你的努力,成就的是明天的梦想和明天的现实,稚嫩的文笔中,你可以抒发自己少年的憧憬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这就像戈壁的春风吹过戈壁,我们不经意的发现,春天的气息已经被春风带来了,当你在冬天的时候写下愿望,春天的风会吹醒你萌动的新芽,少年的梦想,越过冬天的寒冷,将温暖你的一生。 满意不?

序言范文 国民精神的灯火———报告文学集《先锋之歌》序言 一群爱好文学的同仁,沿着“二为”的正确方向,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创作,报告文学集《先锋之歌》便问世了。

先锋,原指行军或作战时的先遣将领或先头部队,现用以比喻在事业中起先导作用的个人或集体。如此说来,这本集子的名字是最确切不过的了。

因为,中国人最具有勤劳、智慧、刚强、奉献的精神。《先锋之歌》通过选择、集中、想象等手段,像凸透镜聚光一样,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精神,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本质。

国民精神之光是客观的真实存在。通过聚光,就汇集成最亮的灯火,照亮了天地,指引着人们前进。

他们是神奇的风流人物,他们是真正的时代先锋。 收入本书的先进人物共19位,都具典型性。

讴歌这些典型,是“报告”的要求。报告文学是“报告”,也是文学。

说 它是“报告”,是指要及时反映现实,回答人们正在思考并迫切想了解的问题。例如,当前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各行各业的干部包括企业管理者呢?我们迫切地要把这个问题形象地报告读者,旨在说明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本书中的典型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对全国先进工作者、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同志,我早就通过新闻媒体及大小会议有所了解。这次实地采访,这个形象在我面前更加丰满。

他给我的印象首先是亲人。蔡林森同志置身在操场上、教室里、餐厅中,和师生亲密无间,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亲人关系。

其次是“少年”。虽然年过半百,但强烈的事业心使他青春焕发,精神状态犹如血气方刚的少年。

再次才是严师。没有亲人、“少年”的成分,他不可能成为严师,他这个形象就会残缺不全。

同时他还是财神。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每年约有10多万人。

学校周围包括泰兴城的交通、餐饮、旅宿、娱乐等行业都被带动起来,促进了全市GDP的增长。所以,许多受到惠泽的人尊称他为“财神”,可见,蔡林森形象的典型意义已经超出教育战线,具有更广的社会价值。

其他,如具有较大魄力、办事雷厉风行的吕 炳生;业务精、点子多、善组织、能写诗的鞠章网;科技兴企取得成功、严格管理堪称一绝的张国林;多元开发屡建奇功,做人的工作如春风化雨的何圣赐;聪慧过人,阅历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常庆昌、张正西、周国平、张伟亚、郭余龙;富而思源,乐于助人,做好事成瘾的薛长明等形象,都具有非凡的魅力。 本书严格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既具有艺术的真实,更做到事实的真实,没有“甄士隐”,也没有“贾雨村”。

作者们着意揭示人物本质,这是最主要的真实。同时,力求细节不掺假、不走样。

作者在写作之前,往往都要积累三倍于成文作品的采访资料。稿件形成后,一般都过了三道审核关。

真实,必将使本书具有经久的生命力。序言又称序,通常用来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经过。

也有他人代写的,多用来介绍和评论本书内容。常见的有作者序、非作者序言和译者序三种。

作者序是由作者个人撰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读者对象,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适用范围,对读者阅读的建议,再版书的修订情况说明,介绍协助编写的人员及致谢等。它的标题一般用“序言”或“序”,比较简单的作者序有时也用“前言”。

当另有非作者撰写的序言时,为区别起见,,可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翻译书的原作者专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标题用“中译本序”。

作者序一般排在目录之前,如果其内容与正文直接连贯的,也可排在目录之后。 非作者序言是由作者邀请知名专家或组织编写本书的单位所写的序言,内容一般为推荐作品,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内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

它的标题用“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非作者序一般都排在目录及作者前言之前,.如果是为丛书写的序,也排在丛书序之前.。

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的也包括翻译过程中的某些事务性说明,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内容比较简单的也可以“译者前言”或“译者的话”为标题,一般排在目录之前。 排版方面,提倡作出自己的风格,但是请注意准确、工整、风格的一致、美观等因素。

也请注意论文各部分的顺序,着重参照精彩范文《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1、行距到倍皆可。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字体间距设为标准较好。可以不设置文档网格,如果行距或字距异常,请检查行距和字符间距设置,如果设置正常,请检查文档网格的设置或者不向文档网格对齐。

2、每一段的首行缩进为两个字符最规范。设置办法:段落完成后,将光标移至首行开始,键入两个空格即设置了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也可用格式刷,段落设置对话框等。尽量少用段落缩进。

3、字体间距设置方法:选中文字→击右键→选择【字体】→选择【字符间距】→选择【间距】,设为标准。也可以应用格式刷工具 。

4、所有英文字用Times New roman(或别的英文字体如Courier New,尽量不用宋体)表示。 5、注意文章排版的层次结构,即缩进、居中、粗体、字体的设置。

目录版式使用分散对齐 。 6、页面设置建议,A4型。

我自己的,仅供参考 绪论 本次毕业设计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怎样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为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打基础,最后,让我们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出该零件达到图纸要求。

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机械,机电专业的人才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我国企业广泛应用现代化数控技术参与国际竞争。

数控技术是制造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少的物资手段。 此业设计让我们毕业生更好的熟悉数控车床,确定加工工艺,学会分析零件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祝您好运@!!!!。

嵇康、阮籍人生之比较嵇康、阮籍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是魏晋名士的代表人物,他们把魏晋玄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又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行为形象特征使他们成了“魏晋名士”、“魏晋风度”、“魏晋风流”的代名词;共同的理想、兴趣、共同的人生追求同时代的生存环境使他们不仅名誉当时,而且影响至今,成为后人追思景仰的对象,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珠联璧合的双星。然而,由于家世出身、个人性情、人生阅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也导致了两人人生态度、处世方式以及人生结局的不同。本文就此略作探究,请批评指正。一嵇康字叔夜,祖籍会稽上虞,先人本是奚姓,因避愁而徙居谯国銍县的嵇山,因地命民易姓嵇氏。康父嵇昭,曾任曹魏督军治书侍御史,早卒。兄嵇喜,才具当世,历扬州刺史、太仆、宗正职。嵇康本人是曹操孙沛王曹林的女婿,属曹魏宗室的姻亲,历官郎中,释中散大夫,时人称“嵇中散”。因为嵇康并不热衷从政仕进,所以也就没有政绩可以称述。(一)清心寡欲,恬淡自然受社会风气的濡染,嵇康好老、庄之学,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鄙视物质享受。他在《明胆论》中指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在《太师箴》中提到:“浩浩太素,阳曜阴凝,二仪陶化,人伦肇兴。”又在《声无哀乐论》中指出:“天地合德、万物贵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在形、神关系上,他在《养生论》中认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显然,他是承认形神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但他更注重精神的作用:如果“神躁于中”,就会“形丧于外”。“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寐”。时人以为:“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嵇康对此不以为然,他在《养生论》中说:“喜怒悖其正气,思虑销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至于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以老得终”。因此,他主张修心养性,安神全身,要做到“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平和”,养生就应该“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嵇康在他另一篇著名的文章《答难养生论》中进一步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古之人知酒色为甘鸩,弃之如遗;识名位为香饵,逝而不顾。使动足资生,不滥于物,知正其身,不营于外,背其所凶,守其所吉,此所以用智遂生之道也。嵇康提倡知足常乐的人生观:“故以荣华为生具,谓济万世不足以喜耳。此皆无主于内,借外物以乐之,外物严丰,哀亦备矣。有主于中,以内乐外,虽无钟鼓,乐已具矣。”正是基于上述思想的基础,嵇康性好饮酒服食,寄情山水,作神仙游。他的《游仙诗》具体体现了他的这种生活愿望:“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自遇一何高,独立迥无双,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飘飖戏玄圃,黄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旷若发蒙童。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 临觞奏九韵, 雅歌何邕邕, 长与俗人别, 谁能睹其踪。”[ 1 ] ( P39 - 40) 这种崇尚精神自由的神仙意识在《答二郭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己难,非余心所嘉,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 1 ] ( P63 - 64) 在这里,嵇康把神仙生活作为人生的最佳选择,以宽容逃避祸患,像渔翁一样推波助澜并不可取,隐逸遁世也不容易做到。只有神仙生活才是最美好最理想的追求:遨游徜徉于人寰之外的太清之中,交结挚友于灵岳之上,餐霞饮露,弹琴清歌,消释了人世间的一切牵累烦恼,是何等地逍遥快活。这种精神和品格,不只仅滞留在他对诗文的吟咏和胸臆的抒发上,更表现在他日常生活的实际行为上。嵇康好采药游历山泽,飘逸潇洒,任情旷达,见到樵夫渔父,都以为见到了神仙,“会其得意”竟“忽焉忘返”。他还有与众卓异的独特好尚,爱好锻铁,烈日炎炎,树下锤锻,旁若无人,悠然自得。嵇康以不同方式结交天下名士·37·风流,与阮籍神交,与山涛以识度相契,他们与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志趣相投,结伴游谈于竹中林下,时人谓之“竹林七贤”。(二)服膺儒学,鄙弃虚伪名教嵇康家世儒学,他对家传之学厚爱有加,对儒学仁爱忠恕之道信仰尤笃。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就有“古之王者,承天理物⋯⋯君静于上,臣顺于下,宏化潜通,天人交泰”的儒家治世图景的描绘。[ 1 ] ( P221) 他在《诫子书》中有“临朝让官,临义让生”等纯乎出于儒家人伦的教诲。他的《管蔡论》诗,又异乎寻常地为殷商遗臣管叔蔡叔翻案,认为管、蔡叛逆周朝“皆服教徇义,忠诚自然”,值得钦敬。因为他们“不达圣权,卒遇大变,不能自通,忠于乃心,思在王室,遂乃抗言率众,欲除国患”,可是后来之人,以成败论英雄,将管蔡为叛臣,这是不分曲直有失公正的。正如五仲荦先生所论:“嵇康的替周武五之弟管叔鲜、蔡叔度师屈,其实就是在替五陵、母丘俭、诸葛诞之些为司马氏所诛锄的人鸣冤。”[ 2 ] ( P755) 可见嵇氏实际上反对的乃是司马氏政权为稳固政权而玩弄的“虚伪名教”。在他们的理想人格中尽管张扬在外的是道家自然、恬淡无为的旗子,而他们内心深处蕴藏的则是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尊崇和依循。鲁迅先生警辟指出:“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得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反对礼教”。[ 3 ] ( P502)(三)越名教而任自然出于对司马氏倡导奉行的虚伪礼教的深恶痛绝,嵇康公然宣称要“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在政治上一直受到司马氏集团的排挤和迫害,他已看透了他们假“仁义忠孝之名”,行欺诈杀戮之实的可耻行径。因此,嵇康痛感那种“务于理伪”的“仁义”和“生于争夺”的“廉让”,都是束缚“自然人性”并与“自然人性”相对立的东西,他明确提出:“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赋而通物情。”(《释私论》)现实社会的龌龊肮脏,必然要引起有识之士对人类初始社会的怀恋向往。他倾心赞美讴歌“大朴未亏”的人类自然社会:“昔鸿燕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赏不自得。饱则安寝,饥则求食,怡然鼓腹,不知为至德之世也。若此,则安知仁义之端,礼律之文?”(《难自然好学论》)嵇康认为“名教”之所以与“自然”对立,不利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是因为它已成为产生虚伪骄饰、欺诈倾轧等罪恶现象的根源:“大道陵迟,乃始作文墨,以传其意,区别群物,使有族类,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为名分,以检其外。劝学讲文,以神其内;故六经纷错,百家繁炽,开荣利之途,故奔鹜而不觉。”(《难自然好学论》)他还在《太师箴》中进一步揭露名教的虚伪:“季世凌迟,继体承资,凭尊恃势,宰割天下,以奉其私。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竭智谋国,不吝灰沉。赏罚虽存,莫劝莫禁”,“刑本征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下疾其上,君猜其臣,丧乱弘多,国乃陨颠。”现实社会全然一塌糊涂。在此,嵇康的揭露与批判,已远远超出了对司马氏集团擅权政治,宰割天下的无情抨击,实际上已经触及封建专制社会的本质。“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玄学的主流,也是璀灿夺目的思想之光,是嵇康思想中最富时代特色的精彩内容,代表了魏晋名士最具个性和魅力的思想境界。(四)愤世嫉俗,刚肠嫉恶嵇康“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 4 ] (卷49) 志趣高洁,他对充满欺诈虚伪的社会深恶痛绝,对横行当世的邪恶势力更是水火不容。当时身为选曹郎的朋友山涛,升为散骑常侍以后,念其友情,推荐嵇康接替他原来的职务,本是好意,但志不同者道不合,嵇康认为是对他人格的莫大侮辱,激愤之下写下了言辞尖锐激烈的《与山居源绝交书》,借此向世人渲泄自己长期以来积郁在胸的愤懑,表明自己坚决不与司马氏合作的决心。他在信中自陈自己笃信老、庄,性情疏散简傲,处世与礼相背,“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 [ 1 ] ( P118) 无意于官场仕途。然后以激烈的话语宣称自己有“必不堪者七”,意即不愿遵守礼法,蔑视虚伪名教以及自己“刚肠疾恶,轻肆自言,遇事便发”的刚烈直性。他毫不隐晦地反对司马氏集团借礼教之名行篡曹之实的可耻行径。商汤、周武都是以武力取天下,周公以辅佐大臣的身份而秉政,孔子盛赞行禅让之制的尧舜,这本是先代圣迹,却被司马氏借来作为改朝换代篡窃政权的范例和根据。因此,嵇康慷慨激昂地喊出了“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战斗口号。可悲的正是这种刚烈正直的性情和直言不讳的行为造成了他人生的悲剧。难怪人们这样评价他:“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5 ] ( P649 - 650)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性烈才俊,难免不受权贵与同辈的忌妒痛恨。时贤后人都无不惋惜嵇康的刚烈之死:“龙性难驯,终于被害,哀哉。”[ 1 ] ( P131)二阮籍与嵇康齐名,同为魏晋时代的代表,魏晋玄学的代表,在主流方面与嵇康一样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行为上与礼教相悖。但在具体的生活方式,处世态度、心理状态及人生结局等方面与嵇康相比,又有很大不同。(一)少怀壮志,生不逢时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 ,是东汉大学者蔡邕的学生,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由于自幼受儒学熏陶,阮籍少“有济世志”, [ 4 ] (卷49)“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惜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壮士何感慨,志欲威八方”,“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等都是“咏怀诗》中抒发早年雄心壮志的著名诗句。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立身行事准则,并由此步入仕途。曹魏时,受太尉蒋济征辟而为尚书郎。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4 ] (卷49) 曹爽被诛,司马氏擅权,政治形势急转直下, 政治功名,成为幻影,阮籍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二)蔑视礼俗,放达荒诞生活在魏晋之际司马氏掌控之下的充满虚伪欺诈的乱世之中的阮籍早已看透了司马氏的险恶用心,他与嵇康有着共同的政治态度:反对虚伪名教,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在个人生活方面,他比嵇康走得更远,更加放荡不羁,或披头散发,裸坦箕踞,或言语颠狂,醉卧妇侧,或傲啸山林,与猪同饮⋯⋯ 他这种有悖常态的行为,正是对司马氏政治和虚伪名教的蔑视和反抗。阮籍认为天地万物都生于自然,并没有神灵的主宰存在,他在《达庄论》中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道,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他辛辣地讽刺那些虚伪的“正人君子”:“世人所谓君子,唯法是修,唯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独不见群虱之处裤中,逃手深逢,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隙,动不敢出裤裆⋯⋯”[ 4 ] (卷49) 他还无情地抨击虚伪礼法是“诚天下助残贼,乱危亡之术耳”。(三)言辞曲折,消极避世与嵇康相比,阮籍与曹魏的关系远不如嵇康那么密切,那么特·38·殊。嵇康身为曹魏宗室之婿,历官郎中,拜中散大夫。不仅属于曹魏政权核心中人,还有亲情在内。阮籍与曹魏集团瓜葛甚少,他不与司马氏合作纯粹是局外人出于“对曹魏的同情和司马氏的反感”, [ 6 ] ( P58) 因此,他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像嵇康那样激烈直率。先辈们的人生追求,自己家族信奉的理想以及在这种儒学世家文化背景下成就的济世之志,都被司马专政的残酷现实击得粉碎,一桩桩血淋淋的惨案的发生,使得阮籍内心深处的痛苦更为深沉惨烈,使得他的放达人生始终浸泡在生不如死的煎熬之中。阮籍一生有82首咏怀诗传世,这不仅代表着他的文学成就,更记录了他痛苦复杂的心路历程。然而,他的这些诗却隐晦曲折,费解难懂,钟嵘《诗品》(上)说:“归趣难求”。刘宋时代的颜延之认为:“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唐人李善在《文选》卷二十之《咏怀诗注》中也说:“嗣宗身世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差。”当代学者认为:从阮籍的“八十二首诗中看到,阮籍对生命的基本体验完全是悲剧性的。”①阮籍痛苦惆怅的心灵感受在他82首咏怀诗中,隐晦曲折地表现出来,《咏怀诗》首篇云:“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尽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他这种悲苦、忧伤、寂寞、焦虑的心情在《咏怀诗》中随处可见:“独坐空堂上,谁与可观者。”“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他又为冤死在司马氏淫威暴力之下的友人悲哀难己:“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三嵇康公开向司马氏叫板,断然不与其合作,终为司马氏所不容,付出了生命代价。而阮籍在恐怖恶劣的政治环境中走完了自己屈辱忧愤与痛苦的一生,两人的人生结局是不一样的。其中除了理想信仰、政治立场的因素之外,还有家世、性格、处世态度等原因。嵇康自幼早孤,靠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寡母的溺爱,兄长的呵护,聪慧的天姿,渊博的学问,魁伟的体态,诸多因素养成了他旷迈不群,傲岸任情的个性,这种个性决定了他不会心为形役,内心深处自由散淡的真意不可能自我抑制,更不愿受制于人。这样刚烈的性情在险恶的政局中,必然为人所忌,为人所不容,断然难以自保自存。同时,嵇康与司马氏集团要颠覆的曹氏政权有着直接的姻亲关系。他是曹操之子曹林的孙女婿,而曹林又是何晏之妻金乡公主的胞兄。尽管嵇康无意于仕途,但他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也自然是司马氏心目中的危险人物和惩治对象。嵇康最后被司马氏一党钟会所谗言构陷,死于非命也就毫不奇怪。而与嵇康并世齐名的阮籍之所以未引颈受戮,能够苟全性命于乱世,一是阮氏家族世代儒家,有高名于世,与世代服膺儒学的河内司马氏门第相当,司马氏从社会舆论、影响考虑,也不会对阮籍做出太出格的举动;二是阮籍对司马氏政权并没有公开决绝形成威胁之势;三是阮籍一直采取“至慎”态度,司马氏欲加死罪也无从下手。当然,他所采取的放达荒诞,至慎至谨的处世态度虽能苟且偷生,但无以厝置的心灵也无时不在刀绞油煎的折磨之中。行文至此,我们不妨以南朝刘宋时代的颜延之《五君咏》诗中对嵇康、阮籍的微妙而又中首的评价为本文作一总结:“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验默先,吐论知凝神。立欲忤流议,寻山洽隐论。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训。”(《五君咏·嵇中散》)“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五君咏·阮步兵》)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下面的地址里有详细的资料.参考资料:

日本物哀美学的论文中国知网

谈及美学,东方和西方的美学理念则是相当不同。在西方审美中,总能是在陈列的艺术品的表层下寻找到一双冷静的目光:僻静,理性,而省察。艺术家们遵循着这样的目光,搭就了西方审美的骨骼。传统油画,雕塑注重比例,结构的协调和遵循光影等物理原则。相比于理性氛围熏陶下的西方艺术,东方文化则更显含蓄。理性主导和知性主导的分歧就在于此显现。日本艺术中,素材本身是融洽,交融于美的理念之中的,它未曾被人试图拿着小刀层层剥离。比如为了搞清楚心脏是如何供血和运作的,18世纪的学者们通过解剖和分离器官和血管来探求真相。日本美学直接摒弃了这一欲望:美的理念浮游于素材本身,未曾被剥离。所以同样在感性色彩的渲染、张弛之下,西方审美调动了更多的理性,相反,东方审美则更具知性色彩。这便是一张网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了。西方美学依恋于“形”和“体”,而东方美学更钟情于"势”和”态“,“势”“态”两者本质上呢,达成了一种心理和知觉上的动态,它附于形,而又消弭于形。大西克礼曾试分析两者美学的结构,如果说西方美学的艺术品是 艺术美的形成+(自然美的形成+素材)=艺术品 那么东方文化下艺术品则是 (艺术美的形成+自然美的形成)+素材=艺术品 两者的差异显而易见。日本的三大主流美学文化:幽玄,物哀,侘寂。幽玄一般指的是一种隐秘而僻静的态。物哀,则是以感情和物体之间的胶着展开的。最后,侘寂,又称风雅,强调“雅”的形态。三者由深到浅,由内及表,自势到形,不同程度的显现着艺术美的理念和素材之间联系的关系程度。本篇文章打乱了顺序,便先介绍物哀了。       物哀,称あはれ,翻译下是“啊哇”,“噫” 是发出咏叹。物哀文化应该是被最广为人知的,它起源于日本平安朝时期,当时的人们缺少精密严谨的科学技术,对待生老病死等自然之象不像现今的人,能以着理性的方式去面对。一个例子便是,当时的女人生了病是不情愿医治的,因为她们觉得“治病”本身不够风雅,而病死是件十分的雅致的事情。就连当时的汤药也不能带有“药”字,而唤作“御汤”。因为不够风雅。这在现在人看来真是难以理解呢。而就在这样富有梦幻泡影的时代,理性和分辨逐渐失焦,人们却能以纯粹的敏感去体验事物。所以也就逐渐孕育了物哀这一文化。但物哀究竟是什么呢?人自其一生,或欣喜或凄悲,或感叹或忧愁。当移情于物时, 达成了物我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就是物哀。比如“秋日山村中,风摇树梢动,枝枝含物哀”(《山家集》)”。     “哀”字在日语里泛指一切喜怒哀乐,它既有“优”“好”“美”的意义,又有着“哀”“伤”“悲”的意思。我自己一直觉得“物我情”这三字更能串连哀的本质,因为物哀,也称“知物哀”,是人对内心情感的感召。源信明在《后撰集》中有一首歌云:“知物哀者有慧眼,月夜与花同时观。 ’’  当人由外界景色牵动起内心情感, 内心也在被自我观照和察觉。这种静谛,使人置身于真我的凝视之中。“物”寓于“情”,“情”寓于“我”,“我”寓于“物”。物哀在客体与主体,微观与宏观,对立与本一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最后回归到一切本源  “我” 。在诗歌方面,日本物哀文化和中国诗词文化却又很是相近。不过物哀更加笼统,它对心理过程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具体的概念。后续它又发展出了更多的内涵。这些将在下节中具体介绍。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所谓的“物”,指的是世界的万物,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所谓的“哀”,指的是人的情感,是一种主观的存在。“哀”这种情感指的不仅仅只是悲哀,还包括很多复杂的情感,类似于喜爱、同情、开心等等。物哀文化是对物对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例子就是对于吃的食物,一直怀着崇敬的态度。觉得浪费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在圆桌派里就讲到这样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人来到中国吃饭就是每一次就吃得肚圆回去,因为中国人豪爽,也有可能是知道日本人的传统习惯而整他们。我是小人,心理阴暗了!不好意思。这个真的是日本人的一个心态。

日本人对待人的态度上,尤其是看了很多日剧的人,都认为是非常舒服的。这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他们说话的时候,那种细语,有种江南吴语的感觉,真的很好,也是心态恬静的外在体现。很少在公共场合看到高谈阔论之徒,很少看到有人大声喧哗,他们的心理就是尽量不麻烦别人,这个心态也是我一直想有而不得的。以后一定要多多努力,尽量不要麻烦别人!

日本人的物哀文化一直流传下来,我们的文化渊源是类似的,我们现在也可以学习一下他们的这种物哀文化,再将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会不会更好,我们的文化大国梦想会不会就此实现呢?

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 举两个例子,大致就和下面说的一样: 据我所知,物哀这个概念是由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 (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虽说物哀意识诞生于日本,但是它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其实还是值得我们去细细琢磨的。在上面我有提到 那么,我认为以悲为美,就是物哀的特点了。因为这个世上不是只有正面事物具有价值,很多负面的东西甚至会有着更珍贵的价值。 那么,这篇更新到这里基本也就结束了,以上便是自己通过搜集整合资料,并思索之后得到的观点。 到最后,我附上几个句子,这些都是形容触景生情的句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物哀意识的体现吧!

转自西祠胡同:“物哀”(もののぁはれ)这种意识诞生于日本,是日本古有的美学思潮,艺术美的精神源泉,也是现今日本文学乃至精神生活各个层面的宽阔地窖。“物哀”一词最早提出者是江户时代的本居宣长,他认为“物哀美”是一种感觉式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也就是说“物哀”指一种悲哀与同情相通,爱怜与感伤并存的情绪。他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一定程度上只能靠个体体会,难以言传。本居宣长的一些观点,现在的日本学者并不太赞同,但他关于“物哀”的论述,却是没有疑义的。“物哀”是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从文字上看,日文“哀”ぁはれ是由“啊”(ぁ)和“哟”(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这种感叹,最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即对现实的接触--认识--感动的过程而产生的。到《源氏物语.玉小栉》章节中正式提出“物哀”概念时,现实之“物(もの)”可触动内心之“哀”,而现实之物可为人为事,也可以为自然、社会、生活白态,这就大大扩展了“哀”的精神范畴。从中文字上理解,“物”指世界万物,“哀”指各种情感。睹物伤情、物我同悲是物哀最直观的理解。中国不乏有许多诗句能描述此类意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晾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亦如〈桃花扇〉最后一折那只千古绝调〈哀江南〉:“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斜阳道。”等。“物哀”的含义远远大于“悲哀”、“悲情”。“悲哀”只是其中一种情绪而已。“物哀”却包含了赞赏、亲爱、喜爱、可怜、共鸣、同情、悲伤、怜悯、壮美、感动、失望等诸多情绪。叶渭渠先生曾在《日本文学思潮史》中提过久松潜一博士关于“物哀”的无类情韵:一感动,二调和,三优美,四情趣,五哀感。而其最突出的是哀感。” 扬薇也说过:“所谓的“物哀美”即指喜怒哀乐的种种感动和体验,其所展现的是一种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说白了“物哀美”不等同“悲哀美”,而这种情绪里所包含的“同情”成分往往能诱发他人悲哀的共鸣。“物哀”比“悲哀”来的恬淡。叶渭渠说过:“‘物哀’是客观的对象(物)与主观感情(哀)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美的情趣,是对客体抱有一种朴素而深厚感情的态度作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主体所表露出来的内在心绪是非常静寂的,它交杂着哀伤、怜悯、同情、共鸣、爱怜等种种成分。”在这里叶渭渠提到了“静寂”二字,这正是物哀的恬淡意境。川端康成写《伊豆的舞女》,其中“大学生‘我’与舞女两人邂逅之后,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觉察又非觉察之间。作者有意识地将似爱情而又非爱情的情感色调淡化、‘物哀’化。” 试想若川端康成将此表现方式处理的强烈震撼,那她真是“悲哀”而不是“物哀”了。“物哀”正是通过遮掩在表层寂静下的暗浪激荡来传达隐隐约约甚至极深极痛的哀愁。“物哀”是种极端的审美意识。她使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异化,追求一种极端的“瞬间美”,在美的瞬间获求的寂静。川端康成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这种极端主义的审美观很多人无法理解。以川端康成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流派作家为例,川端一直试图营造一种高于尘世、超越世俗道德规范的极致美。历史最后也成全了这位悲情的作家,允许他以“自杀”完成了人生最后一部艺术。当然川端的极端心理与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川端康成一两岁上,父母先后辞世;七岁,祖母病故;十岁,姐姐芳子夭折;十六岁,唯一的亲人祖父也撒手人寰。成年后,先后知遇四位名叫“千代”的少女,并对她们产生了情感,也自以为她们对自己都有爱情。但事实上,除了第二个千代(即“伊豆的舞女”)对他有暧昧之意外,其余的对他均无爱意。但他却执迷不悟,始终一往情深,活在自己的“千代”情节中。并深信 “几个千代当然都是幽灵,至少是靠完的力量驱动的幻影”。再与千代们爱情的一次次失败后,川端变的孤僻,信天命。曾经有学者指出川端的这种极端主义精神源于缺少一个凡人该有的温馨,川端求死实际上是以死来求得温馨的瞬间美。爱,带上了困惑,那是物哀。我一直在想为何“极致美”只有在日本才得以整齐呈现。这或许和日本自古以来的潜在文化有关。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歌都是气势磅礴的,唯独日本的国歌带有哀调。就连日本的国旗都是中国人最忌讳的纯白色做底,在他们的审美意识里,白色是种极端的纯净之色,象雪,而雪又是如此纯洁。但雪又是那么容易融化,蕴涵着无偿的忧伤。在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殉死”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追求瞬间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获得永恒的寂静。因此,扑捉“极致美”的生命瞬间闪光点,成了物哀美的重要部分。但这种极端美的表现方式上却并不悲惋沉重。中国、欧洲习惯于用各中悲痛欲绝的场面来表现悲哀的心绪。日本多采用寂静地忍受着的表情、动作、言语,但却显现出一种内在张力,让观众主动的从恬然平静表层下体验暗浪激荡,品位历经时间消弭留下的清涩感动,调和之美,没有任何呼天抢地。掩卷之后的哀绪却伴随着忆往昔的风流雅事席卷而来,幻化成滔天大浪,一发不可收拾。“物哀美”贯穿了日本各个创作领域。是美与善的终极追求。美,是余韵,是冷艳。善,则是博大的爱与悲悯。近年来兴起的耽美是“物哀美”的终极体现。强调不被世俗所浸染腐蚀纯然之美的耽美,将“物哀美”扩大并拉伸至极限。立足耽美界的三大巨擎《绝爱》、《间之楔》、《炎之蜃气楼》更是以极端爱将“物哀美”升华。以桑原水菜先生最新完结之作《炎之蜃气楼》为例,这部包含40本正传+17本外传的“宏伟巨著”,她花了13年时间才得以竣工。在除佩服日本人“慢工出细活”的严谨工作态度及超强耐力外,不得不为《炎》FANS们视觉、听觉、心理上疲劳得以释放缓口气。《炎之蜃气楼》讲述日本最混乱和复杂的战国时期,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400年间的感情纠葛,他们在不断的转生种相遇,却永远经历着同样的结局。直江和景虎,在我看来就是两人感情的追逐……同时引出一系列人性的讨论。整整13年,作者想通过岁月表达的也许是她本人对“爱”这和字的权示。直江和景虎,两个拥有着同样优秀的头脑与判断力的主从,也同样拥有着绝对的领导才能。却因为一方对另一方固于执着的爱而甘愿成为对方的“仆从”。用自己的一切守护着对方,执着着自己的信念与爱,却因为自己得不到对方任何的回映而绝望。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贯穿了《炎》的全篇。而长达400年之久,不停轮回心中的那份感情,不管是爱或恨也早已发哮了吧!“物哀美”却没咆哮。她亦如往常,缥缈如雾,平静恬阔,凄艳委婉,从字里行间飘扬而起,袭向每一个执卷而读人的心头。

研究乐景哀情论文

古诗词常常借助外在的景物来表达感情,融情于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与景的关系如何呢?这是试题命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 总的说来,情与景的关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描写之景与作者的情相一致,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是正衬关系;一种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是反衬关系,可以更增一倍的哀或乐。 下面重点介绍以乐景写哀情的诗歌的答题方法。 高考题例析 2005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所给参考答案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乐景写哀情即用衬托的手法来表达孤独凄凉的思想感情。相关知识延伸:乐景写哀情。实际上,乐景写哀情说的是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大致有四种:一是用美好之景表现愁苦之情,即乐景写哀情;二是用美好之景表现欣喜之情,即乐景写乐情;三是用衰败之景表现昂扬、欣喜之情,即哀景写乐情;四是用衰败之景表现愁苦之情,即哀景写哀情。其实,以景写情,在表现手法上称之为衬托,它有正衬和反衬之分。以上四种景与情的关系加上衬托的表现手法就可以表述为:以乐景反衬哀情,以乐景正衬乐情,以哀景反衬乐情,以哀景正衬哀情。这首诗学生为什么会理解成是用衬托的手法来表达孤独凄凉的思想感情呢?学生抓住了“病夫”这一表达哀情的词语,将“百媚”的“杨柳微风”之乐景与之联系起来了,于是顺理成章的得出了“诗人用衬托的手法来表达孤独凄凉的思想感情”的结论。那么,在这首诗中,为什么不能如此将此景与此情联系起来?为什么不能理解成衬托手法呢?衬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依此解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衬托中事物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为了表现主要事物,用次要事物来陪衬或对照;在古典诗歌中,为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诗人往往借助于一些景物(意象)来表达,思想感情是主要事物,景象(意象)是次要事物。比如,杜甫有这样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以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意象描绘了春末夏初的美景,一句“今春看又过”使人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而将诗歌的情感引向了“何日是归年”的漂泊异乡的思念家乡的伤感。景虽是美景,情却是伤感。这份伤感源于诗人有眼前的美景想到了家乡。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用美好之景衬托伤感之情。再比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在诗歌中,诗人起笔抒“恨”,即亡国之痛,然后描写“旧时游上苑”的繁华盛况:车水马龙,花月春风。诗人的“恨”全在这“繁华盛况”之中,情与景的连接点就是“昨夜梦魂中”一句。在这里,“旧时游上苑”的景致描绘的越美,越能够表达出诗人梦醒之后被囚的亡国之痛。从景与情的关系上讲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以繁华盛况反衬亡国之痛。

用乐景写出哀情就好了,如:春风一吹,春天来了,但我却一点都不开心。春天来了有什么用?草多了也看着烦人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