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吴重生

发布时间:2024-06-30 18:34:13

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吴重生

17-19世纪这300年间, 世界最大的300位科学家, 有242位是信有神的。20世纪, 英法美3国的科学家, 90% 都是基督徒。1926年, 法国有74位大科学家(他们都是科学会会员)。其中只有一个不赞成基督教, 但他不反对神。1963年成立的创世研究社现在已经有400多正式社员, 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反对进化论的科学家。1.牛顿 Isaac Newton(1642-1727)他是发现三大力学定律的科学家。1672年当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长, 任职25年。他热心于神学。他曾说:“在没有物质的地方有什么存在呢?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从何而来呢?宇宙的万象为什么秩序井然呢?行星的目的是什么?…… 动物的眼睛是根据光学原理所设计的么?……岂不是宇宙间有一位造物主么?虽然科学未能使我们立刻明白万物的原始, 但引导我们归向宇宙的主宰。”“圣经的预言有许多可信的凭据”, 他又说:“我愿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来证明神的存在, 以便更好地事奉神。”他晚年写了长达150万字的神学著作, 证明神的存在。他还写了但以里和启示录两卷预言的注释。他认为天体之所以会运动, 是因神先把它们一推, 这样, 就按“动者恒动”的定律一直运动下去。不过有人反对, 他们说牛顿不懂物质内部是运动的, 而把物质的运动说成是“神的第一推动”。牛顿果真不明白物质里面是运动的吗?他肯定是知道的。但为什么物质里面的原子都在运动呢?谁又把电子推动使它们不停地绕原子核转动呢?按热力学第二定律: 万物若只靠自身运动而进行, 必陷入混乱。没有神的推动是无法解释的。一切都是神创造的; 他叫物质内部运动, 物质就很有规律的运动下去了。v 2.伏特 Volt这是在1欧姆电阻的导线上, 通以1安培电流所得的“电压单位”, 原来伏特是个人名, 因他发现“电压定律”, 人们就把电压单位叫做“伏特”, 伏特是个基督徒。3.安培 Ampere因他制定电流强度单位, 后人就把电流强度单位叫做“安培”。安培是个基督徒。4.欧姆 Ohm5.库仑 Covlumb因他制定了电量单位, 后人就把“电量单位”叫做库仑。他也是个基督徒。6.伦琴(栾琴)他是一个德国的物理学家。他于1895年发现了爱克斯光(X-ray)。当时他不知道这射线是什么射线, 所以叫做X射线, 即“未知”射线。后人也称这种射线为“伦琴射线”。这位威廉·康拉·伦琴(1845-1923)是个基督徒。7.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1867年)他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是电磁感应、电解定律和光与磁的基本关系的发现者。他是个基督徒。8.爱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年)这位大发明家, 到他去世时, 已获得1093个发明专利。他在1868年发明自动电力记录器, 改进两种新型电报机, 他在1877年发明炭精电话送话器、留声机, 1879年发明电灯, 1880年至1882年间, 他设计了电灯插座、电钮、保险丝、电流切断器、电表、挂灯, 又制成当时最大的发电机, 在纽约建成第一家发电厂。后来他又同乔治·伊斯曼发明电影摄影机。他是个基督徒。他曾说过:“假如我否认神的存在, 我就等于亵渎我的知识。”“我认为每个原子必由某种智慧所掌握, 所以能千变万化, 而成造化之妙……当然有神的存在。”9.马可尼 Marconi他和伯兰发明了无线电, 他是个基督徒。10.约瑟比利士他发现了氧, 他是个基督徒。11.莫尔斯他发明了电报机,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 他出生于一个牧师的家庭, 他是个基督徒。12.居里夫人 Curle(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她发现了钋和镭。她是个基督徒。13.高希他是个大数学家。他说:“微小的学识使人远离神, 广博的学识使人接近神。”14.琴纳丁 Jenner他发明了种牛痘。他是个基督徒。15.巴斯德 Pasteur他发明了防疫注射。他是个基督徒。16.拉昂乃他发明了医疗听诊器, 即一般医生所用的听诊器。他是个基督徒。17.力克 Lick他是个有名的天文台台长, 他是个基督徒。18.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1473-1543年)他是波兰天文学家。他反对托勒玫的“地心说”, 提倡“地动说”。为此, 他受到中世纪天主教的迫害。有人说, 他是受教会迫害的。但中世纪的教会操纵在天主教手里。他们迫害科学家, 也迫害基督徒。他是个基督徒。可惜许多人只知他被天主教会迫害, 而不知他是个基督徒。他曾说过:“人有灵魂的价值。”“引力是按照神的意志给予物质各部分的自然属性。”19.开普勒(1571-1630年)他是个德国天文学家, 于1618年发现了“开普勒三大定律”。他是个基督徒。20.伽利略 Galiler Galileo(1564-1642年)他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他发明了摆钟、温度计, 是“现代科学之父”。他是个基督徒。21.格里高·孟得尔 Gregor Mendel(1822-1884年)他在1865年提出遗传学说, 是经典遗传学的创始人。他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的莫勒温镇一所基督教修道院院长。22.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年)他是英国人, 是进化论的鼻祖。但当他临终前, 他对一位牧师说:“我愿意收回我一生的学说。”牧师说:“这是没有可能的了, 因为现在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知道你的那套理论了。”后来他对牧师说:“那就请你为我祷告神, 求神赦免我的罪。”于是牧师为他祷告。他接受基督才去世的。达尔文有名的《物种起源》英文本结尾有这样的话:“生命是奇妙伟大的, 这是造物主最初给了一个或几个动物的生命。”达尔文的学生们, 你们的老师已经接受了基督, 可是你们还要唱他所要收回的呢!在他的自传里, 有这样的话:“我认为原始生命, 始于创造的神。”“若没有一个至性的原因, 宇宙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一生未作过无神论, 反对神的存在。” 最后他承认进化论只是他年轻时期的一种幻想。23.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1879-1955)1879年他生于德国, 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并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他在1905年发表了3篇文章, 其中最重要的是《狭义相对论》。1916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他又称为“原子弹之父”。他说:“人类没有可能透彻认识宇宙的一切。”他对宇宙各物存在感到惊讶。他认为宇宙是不可穷忖尽测的。他曾多次公开表示过他相信有造物者的存在。他说:“神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他是犹太教徒,信上帝。24.摩理逊 Morrison他是前纽约科学院主席。他是个基督徒, 也曾提出他信有神的七个理由。25.范伯朗博士 Dr. Wernher Von Braun他是美国太空研究所的总负责人, 称为“美国太空火箭”之父。他不但设计到月球的火箭, 就连到火星、金星、土星、天王星的火箭, 都是由他领导设计的。这位现代的哥伦布, 不仅是一位超级的科学家与­工程师, 他更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深信神是万物的创造主, 也确信灵魂是不灭的。26.阿波罗火箭第八号 Apollo 8(太阳神)去月球初步侦察, 在月球外围环绕之后返回, 3位太空飞行员携带了圣经, 并在太空朗诵了创世记第一章给全世界的人听。后来美国出了一张纪念邮票, 上面印有创世纪第1章1节:“起初, 神创造天地。”27.奥尔德林 Edwin Aldrin1969年7月20日他带领3人乘阿波罗11号首登月球。他们用无线电向地球全人类提议, 作片刻静默, 以表首登月球的感恩。他们又在那里读最后晚餐的经文, 同领主的晚餐, 并祷告说:“藉着这次登月得更进一步地感谢、认识创造宇宙和人类、维持宇宙的神。”他们还把诗篇第8篇插在月球上, 在美国国旗旁边。28.艾德宁 James Irwin他和另两位在1971年7月26日乘车到达发射台进入那360英尺高的太空火箭, 再进入顶部的太空囊, 距离地面足有一栋36层的大厦一般高。几天后, 他们到达月球。当他看到月球上的高山与深谷时, 他不禁地朗诵出诗篇的话来:“我要向山举目, 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诗121: 1-2)他在返回地球后, 他成为一位布道家。他在香港布道时说: 当他的太空船登陆之后, 他沿梯而下, 足踏月面时, 心中来了一种感悟, 知道神是实在的, 神亦与他同在。他说:“首先, 世界上有一位神, 这是绝对的事实。”29.得尤克 Charles Duke他在1972年乘阿波罗15号登月球。他在月球走了三天。当他回地球后, 改行经商。他虽名声显赫, 但内心空虚万分。一日, 在查经聚会归途中, 他重生得救了。他与神同行, 到处见证神的奇妙与大爱。自从美国人登月以来, 许多太空人都更深认识了真神, 其中有13位辞职, 到神学院深造, 做了传道人; 至少有71位决志全时间事奉神!英国皇家学会, 是一个有名的科学学会。该学会的格言是:“荣耀造化之主及增进人类福利”。末了, 我们还要说几句话。“圣经合科学”这句话不恰当。我们只能说,“科学(真科学)合圣经”“圣经与真科学没有矛盾”。圣经既然是神的启示, 当然不会与真科学冲突; 相反, 真科学更能证明圣经的真实可靠。我们还要郑重地说:“圣经不是一本科学经典, 传道人在讲台不应用讲科学或其他知识来代替传讲神的圣言——生命之道。”我们是传讲钉十字架的基督耶稣。他是万人的救主, 他为我们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 他为叫我们得称义而复活了。科学的成就只能证明圣经是神的启示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圣经是神的话, 就更要相信圣经所说的一切话, 接受耶稣基督做救主。只要我们承认自己是个罪人, 悔改回头, 相信耶稣基督, 靠他的宝血得蒙赦罪, 因他复活的生命使我们也得复活的生命。我们因信得救, 就要因信行事, 叫我们幼小的生命得以长大, 成为一个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的基督徒。一九八三年四月一日科学最新发现——基督教不是迷信看看世界历史最惊人的一件事:耶稣的降生,从耶稣降生开始便定为公元,在纷繁复杂的2000年漫长历史中,耶稣不用一枪一炮,然而他却用爱吸引了亿万人的心。耶稣也没有一兵一卒,然而他却振动了科学界,摇动了政治界,吸引了文学界,至今已有20亿人认为相信耶稣有永生,又有无数的教堂为纪念他拔地而起。看看世界组织最庞大的联合国:当联合国大厦建成时,各国政论为提醒人类联合国创立之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于是在墙壁上刻上一节圣经经文“他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赛2:4)并在大厦地基下埋藏着一本圣经。看看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英国盖洛普先生曾对300位著名的科学家进行调查,发现有242位是相信上帝的,占总数的80%.(如科学家牛顿;原子弹之父爱因斯坦;天文学家哥伯尼;电报之父莫尔斯;火箭之父范伯朗;伟大女性居里夫人;第一个诺贝尔牧师奖获得者伦琴等)。看看世界航天最有声望的宇航员:阿波罗11号宇航员。当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第一脚印的时候,他们向人类发报的第一个信息,就是赞美上帝的创造大功。另据消息人士透露,从美国人登月以来,许多太空宇航员都认识了上帝,其中有13位辞职到神学院深造,做了传道士。至少有71位决志全时间做传福音工作。看看世界文坛最畅销的一本书: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据消息人士透露,世界各地每年发行《圣经》为6亿本左右。现今,《圣经》已被译成1900多种语言,并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联合国公认圣经是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一本书。看看世界各国伟大的救团:红十字会。世界红十字会旗帜是以十字架为徽记。为何十字架如此被人类看重呢?因十字架是耶稣为全人类钉死在其上,后各国人民为纪念他,才成其为标志。看看世界各地最统一的休假日:星期日,星期日是世界各国为纪念救世主耶稣从死里复活而设立的节日,现今全世界每一个星期日竟有20多亿人到教堂来记念他。他们其中有国家总统,国王,首相等(参考《辞海》)。看看世界华人最出名的基督徒,众所周知的国父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的时候,他为了向人们宣告自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于是便言道:“革命之所以成功,完全依赖上帝的恩助。”曾发动西安事变的大元帅张学良软禁获释后一直在见证耶稣的福音。1996年5月26日张学良夫妇特地到美国夏威夷传福音,近来他为了向上帝感恩而做了一首诗:“白发催年老,虚名误人深。主恩天高厚,世事如浮云。”(《人民日报》1991年4月3日第二版)。中国近代化学博士宋尚节也是一位有名的布道家。看看世界上第一份电报文:莫尔斯于1844年5月2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厅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中,向40英里以外的巴尔的摩城发出了历史上第一份电报,电文是“神创造了何等奇迹。”看看世界政界最闻名的首脑:法兰西的拿破仑;美国总统林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中国之父孙中山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看看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爱迪生:爱迪生一生发明电灯、电话、留声机等2000多种。曾有记者问爱迪生科坛生涯中最大的发现是什么?爱迪生说: “我发现耶稣是人类的救主。”他还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设立一块石碑,其上刻着“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充满万有,至高至尊的神存在”(见《爱迪生传》)。

李连杰阿弥陀佛

科 学 家 的 话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论生物演变最后有这样一句话;“生命是奇妙伟大的,这是造物主在最初给了一个或几个动物之生命,使他们渐渐进化、演变成更多的种类。”书中又说:“照我的意思来看,我们所知的造物者赋于物质的定律,更切合这个假定(指事物的生灭同等级的次原因)。”哥白尼:在《天体之运行》导言中说:“假如真有一种科学能以使人类灵魂高贵,脱离世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就是天文学。因为人类果真见到天主管理下的宇宙所有的庄严秩序时,必感到一种动力,促使律己修德。可从万物中看出造物主确是真美善之本源。”开蒲勒:(发明确合行星绕日运行的数学定律)说,“有机会研究天体的人太幸福了。天主、吾主,我感谢您!为了在我观察你的伟大事业所赏给我的快乐。”法伯乐:(1823—1915,第一流生物学家)有人问他信天主吗?他说:“我不仅说我信天主,我还要说我看见天主。因为没有他我什么也不能明白,没有他一切都是黑暗的。我觉得,无神论者的论调不过是一种时髦的事物,是当代的一种流行病。对我来说,我宁愿叫人剥去我的皮,也不愿叫人夺去我对天主的信仰。”(见所著《昆虫学杂志》)伏特:(又译伏打)当众声明说:“我现在在一切人面前宣布:我认为只有天主教是真的,我不断感谢造物主给我这样的信心。我曾仔细研究过天主教的基础,看过赞成和反对的书籍,权衡过承认与否认的理由,从此我们找到了最有力的证明,使任何有头脑的人不能不承认天主教;不能不真正热爱天主教。”(见《神职界之友》421页)高希:(1759—1857,法国大数学家,对函数、微积分、光学波动说等颇多贡献)曾说:“我是教友,就是说:我和哥白尼、笛卡尔、牛顿、费尔马、莱布尼兹、巴斯噶以及一切大天文家、大物理学家、一往时代的一切哲人贤士们相信耶稣基督的天主性;而且我们和他们中的大多数,同是天主教的信徒。人们将见到我的信念,并不是生来的一种成见,而是一种仔细考察的结果。我是个诚实的天主教信徒,犹如大多数的现在最杰出的人士。”沙巴梯尔:(法国化学家、获诺贝尔奖金)说:“我认为主张科学与宗教对立是毫无理由又毫无用处的。倡导这种论调的人,大概对于宗教和科学都认识不清楚。”爱迪生:一天,一些新闻记者要求他准许在报上发表他反对宗教的言论,他气愤地说:“具有哲学思想的人对于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总应当接受。从万物所表现的情形看来,宇宙实在是全能者意志的伟大成绩。假如否认至上权能的存在,我就等于亵慢自己的知识。科学和宗教是由同一根源而来的,其间绝不会发生冲突。我相信我主的训示,人与物是由一个领袖来领导。世界的命运是由一位至上者来支配。”(《爱迪生传》)。他还说:“我是一个这样的人,我饮佩世上所有的工程师,可是我深深地钦佩那位最伟大的工程师——上帝。”赫胥黎教授:(十九世纪著名反宗教《天演论》作者赫胥黎之孙)在1946年8月的《机械工程杂志》上说;“科学对于道德是中立的,它不作高低评价。它永远不指出一件行为的善恶,只有宗教判定道德的价值,只有它协助人治理自己的心灵;只有它能从毁灭中救出世界。如果人皈依宗教,自然界的种种伟大能力,将要为人类的福利来服务。如果人类相信自己能解决一切,而不肯归属于全能的上主,本着这种心理去求进步,便是开始自取灭亡。”康普顿:(1892—1927,诺贝尔奖金得主)说:“要紧的是具有对上帝的活泼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告诉我们,人是上帝的子女,他有权力得到更多的享受,一方面在现世,一方面在来世。这种信仰促使我们的生活具有高贵感。”(1966年上海《英文科学文摘》载)莫利森:(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历任纽约科学院院长,著《人类不是孤立的》中译本《科学的新宇宙观》)说:“我们能够用千真万确的数学证明,宇宙由一位超然的工程师所设计、施工”;“根据数学来推论,地球(其生物生存条件)确实是有一位上智者为了繁殖生命而预备的,绝非碰巧。”诺威博士:(法国生物学家,天主教教友,青年时疏忽教规,中年后由于对科学的探讨而重新归向天主(1947年在美国出版《人类的命运》,哄动一时)说;“为了绘画造物主的形象,一切努力都是儿戏,必然失败。我们不能画出造物主的真面目,就像不能画出电子的真面目一样。有些人不信造物主,仅仅因为他们不能想像出造物主是什么模样。他们忘记,不能想像并不是不存在的论据。在今天,有许多仅凭它们的功用认识出来,却是绝对不能看见的物体,但是我们不能不信。”(就如:从来没有人见过电是什么样,只能从电灯、电视上认出它来。)穆勒:(1863—1929,天主教教友,法国近代化学家)说:“在少年时代,我认为科学与宗教互相反对……但我独自研究时,不得不多加思索。……我看出科学家的发明越多,引起的问题也越多,而我也越感到自己的幼稚和无知。……在这自然的景象面前,你不能不在心中生出宇宙的奇妙之谜,你不能不觉到下面这几句结论的需要:在这个宇宙以上,有它的创造者,他全能全善、是形体宇宙和心灵世界的创造者。”(参阅G Kenig《照路之光》)安培:(青年时曾失落信仰,中年以后又恢复信仰)在他妻子死的那天说了这样的话,“主啊!仁慈的天主,请赐我与我在世所爱的人相聚于天堂!”他曾对作家贺山南说:“贺山南啊!主是多么伟大呀!天主是多么伟大呀!”牛顿:《不列颠百科全书》“牛顿”节记他的话说;“在我望远镜的末端,我曾看见上帝经过。”(G Kenig《照路之光》)他又说:“这个美丽无比的太阳、行星与慧星的体系只能藉一位大能的、明智而具有权威的存在体(上帝)的计划而存在。这位存在体永远不灭,无所不在,因着他的永存与无所不在而构成了时间与空间”;“这位存在体掌管了万物……是一切的主人,我们惊讶其美善,崇拜其伟大。”马可尼:(1874—1937,获19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曾说:“一切科学界人士都知道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神秘,唯有相信一位至上的实体(天主)——这信仰叫我们不得不屈服——才给予我们勇气去果敢地研究人生的秘密”;“我发明无线电,不过是在天主造的万物当中,稍微懂得一点道理。叫我造电,我就不能,问我电是什么,我也不知道。”(《生命问题》)巴斯德:(1822——1895,生物化学家、细菌学之父):“我知道的越多,就越接近天主:如果我的知识进一步增加,我就成了一个布列塔尼人(布列塔尼是法国最热心的地方)。”在他领了终傅圣事之后,他紧握着苦像说:“我因研究科学认识了你,我坚信天主教的各端道理。”林奈:(1707——1778,瑞典自然科学家,以植物分类著称于世)他看到自然界的秩序和其生存的目的时说:“我见到上帝的足迹,使我眼花缭乱。”爱因斯坦:“如果不相信我们世界内在的和谐性,就不会有任何科学”;“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玩的”;“他(上帝)通过万有之间的秩序井然的和谐来显示自己。”普朗克:“一个愿有一种超乎短暂的知识生存的东西,那就不得不去寻求一种永存的素质,掌握一种智慧,在每日生活的纷扰中作为寄托。只有教会(天主教)能满足这种期望。”(《物理学的哲学》)。“宇宙秩序和宗教的上帝是联系在一起的”;“宗教和科学之间是不可能找出一个矛盾来,而对最重大的问题却看出完全的意见一致。”(《报告与回忆录》)

中国税务出版社总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财税、国际经贸、宏观经济。开设的主要课程和专题包括:财税理论前沿、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税收研究、国际税收竞争研究、中国税制发展、国际经贸理论与实务、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研究、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税务总局科研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税务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对外开放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税务研究》、《涉外税务》、《东南学术》、《亚太经济》、《公共经济研究》等学术杂志编委 《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合编译)(1987)中国财经出版社《美国加拿大税制改革比较研究》(合著)(1991)中国财经出版社《当代西方通货膨胀理论》(著)(1992)厦门大学出版社《国际经济贸易的理论与实践》(主编)(1997)厦门大学出版社《中国对外贸易的经营和管理》(主编)(1999)厦门大学出版社《国际经济与贸易》(主编)(2000),科学出版社《入世:理性透视》(合著)(2000),安徽人民出版社《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税制》(合著)(2000),中国财经出版社《公共部门经济学》(主译)(200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迎接国际经贸新挑战》(主编)(2000),厦门大学出版社《经济全球化、WTO与现代税收发展》(著)(2000),中国税务出版社《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主译)(20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澳大利亚税制》(合著)(2002),中国财经出版社《经济全球化、WTO与中国特殊经济区再发展》(合著)(2003),厦门大学出版社《财政理论与实践》(合译)(2003),中国财经出版社《国际税收竞争研究》(合著)(2004),中国财经出版社《中国税制》(2005),经济科学出版社《服务贸易的理论实践》(合著)(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际税收学》(2005),清华大学出版社 国内论文“比较税制研究”,《涉外税务》,“对我国税制改革与借鉴西方税收理论关系的再思考”,《当代财经科学》,“浅谈中性与非中性出口退税制度”,《税务研究》,“当前应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管理的可兑换”,《金融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优化税制理论”,《税务研究》,“发展我国外贸规模经营的若干思考”(合作),《国际商务研究》,“理想优化还是现实优化:新时期税制改革思路的选择”,《涉外税务》,“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与我国外贸发展”(合作),《中国经济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经济学与优化税制理论”,《涉外税务》,“效率、公平、主权、协调--对税收国民待遇的再认识”(合作),《涉外税务》, “外贸代理制的信息经济学思考”(合作),《财贸经济》,“优化税制理论与西方税收新动向”,《税务研究》,“谈谈税费分流”,《涉外税务》,“税制改革与税制再建”(合作),《涉外税务》,“金融风险与深化改革”(合作),《金融研究》,“完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中国税务》,“关于优化税制理论” 《涉外税务》,“对当前税收收入形势的看法”,《中国税务报》,“知识经济、新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合作),《涉外税务》,“知识经济与税制优化”(合作), 《税务研究》,“不确定性与税收理论发展”,《涉外税务》,“森经济思想与财税理论发展”,《涉外税务》,“信息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发展”(合作),《国际贸易问题》,“现代市场经济与西方税收理论研究新进展”,《税务研究》,“税收优化中的不确定性”(合作),《税务研究》,“曼德尔的财税思想及其启示”,《涉外税务》,“现代世界市场经济、西方税收理论发展与国际税收发展”,《涉外税务》, “WTO与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中国税务报》,“努力防范三个风险”,《经济日报》,“经济热点与税收”,《中国税务报》,“经济全球化与税收政策国际协调”,《涉外税务》,“经济全球化、WTO与我国税制改革”,《税务研究》,“对税收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税务报》“WTO与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涉外税务》, “WTO与税制改革”,(合作),《金税》,“生态税收的现实观”,《涉外税务》, “关于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几点看法”,《公共财政:经济学界如是说》,经科出版社“经济全球化下税收国际关系的考察”(合作),《财政研究》,“调整特区产业结构,促进厦门外贸发展”,《中国外贸发展与改革》, 第15集.“贸易结合度分析与出口战略选择”,(合作)《东南学术》,“WTO与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 《中国加入WTO与税制改革》,中国税务出版社,“WTO下的中国税制:寻求中性与非中性结合的新形式”, 《福建论坛》, “当前税负问题应该考虑的几个因素”, 《福建税务》,“国际税收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涉外税务》, “2000国际税收回放”,《中国税务》, “WTO反倾销反补贴与一国税制”,(合作) 《涉外税务》, “世贸组织与中国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研究”, (合作), 《国际贸易问题》, “税收政策实证研究新进展”, 《涉外税务》, “税收热点的理性透视”,《中国税务》,“研究我国宏观税负的国际背景”(合作) 《亚太经济》,“西方国际税收竞争理论研究新进展”(合作),《税务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预算制度变革的理论评析”,《中国财政理论前沿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跨国外部性、环境税与国际税收协调”(合作),《涉外税务》,“现实与原则之间:WTO与中国税制发展方向”,《福建税务》,“国际税收竞争与合理调整税负---兼议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税务》,“世界税制改革动向与入世后中国税制改革”,《甘肃税务》,“中国入世与经济特区再发展”,《特区展望》,“经济全球化,中国入世与经济特区再发展”,(合作)《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税制改革动向与我国税负水平调整”, 《纳税人》,“诚信纳税与讲真话”, 《涉外税务》,“税收适当高于GDP增长是正常的“, 《中国税务报》,“把税收征纳行为建立在诚信基础上”, 《中国税务报》,“在经济全球化下研究税收问题”,《福建税务》,“WTO与SEA:兼论中国入世后特殊经济区的发展”,(合作)《国际贸易论坛》,“入世后处理涉台税收关系的原则和对策研究”,《21世纪初期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第14章,九州出版社,2002“中国入世后税收竞争对策研究”,《形势与对策》,中国外经贸出版社, 2002“国际税收竞争的实证研究”, 《涉外税务》,“预期与税制改革”,《涉外税务》, “国际税收竞争下的我国税收对策”, 《中国税务报》,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税收竞争:理论框架”,《税务研究》,“国外税收赦免的理论与实践(上/下)”,(合作)《涉外税务》,“不对称信息与税收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税务研究》,“论加入WTO后中国SEA的规范性”,(合作)《国际贸易论坛》,“政府间出口退税的博奕分析与制度优化”(合作),《福建税务》,“农村税费改革的现实优化观”(合作),《福建论坛》,“税收国际协调与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关系之辨析”(合作)《会计研究》,“美国税收赦免:联邦与州的抉择比较”(合作)《福建税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福建论坛》,“研究国际税收问题的全球化视角”,《公共经济研究》,“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中性与非中性的结合”,《中国税务报》,“辨证地看优化服务和依法治税”,《中国税务》,“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对税收国际协调的基础作用”,(合作),《涉外税务》,“对税收赦免问题的几点看法”,(合作)《税务研究》,“用科学发展观为税改领跑”,《中国税务报》,“科学发展观与新一轮税改”,《涉外税务》,“现代市场经济下的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差异与协调”,《税务研究》,“后坎昆时代的国际税收研究”《涉外税务》“服务贸易壁垒规模的测量:文献回顾与评析”(合作)《国际贸易论坛》2005年1期“税制改革:基于税收与会计关系的理解”《涉外税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税收思改”《中国税务》“反倾销税与反倾销补贴”(合作)《国际贸易问题》“浅谈和谐导向型的税制改革”《涉外税务》“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类型:税收视角的分析”(合作)《税务研究》“和谐社会和和谐税收”《中国财经报》“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与财税政策运用”《中国税务报》“加快税制改革,应对贸易摩擦”《涉外税务》2006年3期“国际税收竞争的不对称性及其政策启示”《税务研究》2006年3期“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中国税收”《中国税务报》“充分运用财税手段妥善应对贸易摩擦”《香港文汇报》“关于十一五时期税收发展的几点看法”《中国税务报》“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财政税收发展的几点看法”《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3期“纳税人遵从的演化博弈分析”《涉外税务》“关于制定税收基本法的几点建议”《全国人大经工委新疆会议》“税收辨证观运用的三个例证”《涉外税务》“再论反倾销税与反倾销补贴”《国际贸易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税收视角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税收与会计信息失真治理:文献回顾与展望”《公共经济学评论》“税收制度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化中的税收竞争与协调”《涉外税务》“和谐世界新理念下国际税收关系研究”《中国税务报》“现代税收与会计关系研究”《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市场经济下的绩效预算管理”《财政部/UNDP项目》(湖北会议主报告)“关于政府绩效预算评估体系的几点看法”《财政部/UNDP项目》(海南研讨会主报告)国际论文“Recent Development in Chinese Tax Law on Foreign Investment” , Proceedings of ABAC,ABAC,USA,1991,“Understanding the Controlled Currency the Chinese RMB D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ABAC, Ont.,Canada,1991“Foreign Banks in China: Lessons for the 3rd-world Countries”, Proceedings of ASAC, ,“Assessing Monetary Reform in Former CPEs: A Comment”, Proceedings of 7th Conference, PEA, PEA,USA,1992,“Managing Foreign Debt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ceedings of 7th Conference, PEA, PEA,USA,1992,“Wage Determination in China and an Econometric Test on CT”, Proceedings of 8th Conference, PEA, PEA,USA,1993,“A Socio-political Perspective on JV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IABS, IABS,CA,USA,1993,“Political Economy of Policy Changes Forward Foreign Enterprises in China”, Manage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Cambridge Univ. UK., March,1994,“Interest Rate Management in China Macro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Third World Studies Journal and Review, , ,“Two Lines of Development of Trade Theories”, 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Strategy, Idaho, USA, 1994,“Globalization of Japan and Japanese Investment in China”, Japan Studies, , Denver, USA,“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 Empirical Analysis”,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Journal, Winter 1995, USA,“Japan’s Office Development Assessment to China: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96 , Scotland,“Japan’s Trade in Services and I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Market”, Proceedings of Japan Studies in Canada, Halifax, Canada, 1996,“Understanding 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 Intercultur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 Sociology, USA, , 1997

简单地说仅次于社长

张木生,1965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5-1972年在内蒙古插队。插队期间,结合农村实际,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及研究,就中国农业发展史及世界农业发展史发表过一系列文章,并就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提出了改革意见。1973-1975年在内蒙古大学哲学系学习。1975-1980年在内蒙古商业学校教书,1980-198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1984-1990年任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1990-1993年任《中国百业信息报》 (后为《中国税务报》)社长兼总编辑;1993-1995年任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专员,1996-2009年任《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著有《超越左右说实话一一财税体制与政府行为》 (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年)。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哲学硕士。现任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出版社总编辑。著有《未来学》、《科技文明》,并参与多部论著的撰写。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王进简介:湖南湘谭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分管生产经营委员会和新闻传播、综合编辑室。 主要经营和出版:播音主持、新闻传播、电影电视、媒介经营、广告、动画、通信及计算机、非通用语等类别图书和相关音像制品。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与音像制品在近年有了较长足的发展,截止2002年我社已出版各类图书1000多个品种,音像制品有100多个品种。出版的主要构成为:语言与播音主持艺术类、新闻传播类、影视文化类、广告艺术设计类、媒体经营管理类、文艺美学类以及戏剧戏曲学、国际关系学、汉语言文字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传媒教育学等门类。目前,我社出版的图书已经涉猎了广播电影电视等传媒类几乎全部领域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层面。 近年来出版社着力打造图书的品牌和图书精品,图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由中国传媒大学或出版社组织策划的多套大型系列丛书、专著,为中国传媒大学学科与教材建设提供了有利支持并得到了有关专家、读者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其中有几十部图书及有关音像制品获得新闻出版署、教育部和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省部级奖励。如《中国播音学》、《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电视收视率解析、《表演艺术教程》、《电影编剧学》以及《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音像制品)等。

《中国播音学》 张颂(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播音语言通论》张颂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语言传播文论》张颂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播音创作基础》张颂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朗读学》张颂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朗读美学》张颂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语言和谐艺术论》张颂(与他人合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书籍作者:Edward Pincus 《电影制作手册》电影制作/陈清河技术成就梦想(现代电影制作工艺探讨与实践)你可以去TAOBAO上搜索一下以下几个软件的书!

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答案吗?乂我感觉我好像是不是还是,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相当正局级。按中国的行政级别,人民出版社属于局级单位,社长就是正局级。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育部所属的一家大型专业出版社,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及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编辑、出版与发行。具体消息可关注官方,获得第一手权威消息。

叶圣陶原名叶绍均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工人出版社总编辑

王家新,曾用笔名北新等。 1957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学。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肖川农化厂劳动。1977年考人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等,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风景》、《预感》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姓名:方文山生日:出生地:台湾花莲毕业院校:私立成功工商电子科

王家新(1957- )当代诗人.出版诗集: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等诗集.

这里有按专辑分类整理好的周杰伦所有歌曲准确的歌词(还包括LRC动态歌词) 并且制作成了电子书,方便查看、打印和收藏,请到网络免费个人空间下载 请点击"留得残荷听雨声"进入网址后点击左上方的"吾爱周杰伦" 方文山 1969年01月26日出生于台湾花莲,私立成功工商电子科毕业(高职)。比周杰伦大十岁的方文山也是被吴宗宪慧眼发掘。高职毕业的学历,退伍后的方文山,送过报纸、做过工厂代工、外劳中介以及安装保全系统管线的工人,出于对文字和电影的热爱,方文山报考了两个课程,系统地学习了电影编剧、剧本创作等与文字有关的“活计”,还拿到了行业协会颁发的“上岗证”。随后他将装订成册的一百多首歌词寄到各大唱片公司,直到1997年7月接到吴宗宪的电话,签下了七年的词曲创作约,跟周杰伦一起签约进了阿尔发唱片公司。方文山就这样成了周杰伦的“御用词作人”。曾获最佳词入围、奖。曾任/唱片公司版权主任。现职/出版社总编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