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范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4-07-03 17:27:31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范文大全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将是明天的栋梁。因此我们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更应该去学习怎样爱国。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爱国就要坚定不移,致死不变。爱国就是要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至上。做为新世纪的少年一代,我们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怎样做称得上爱国呢?我认为:首先要认真刻苦地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加强综合素质方面的锻炼和学习,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再则是多读歌颂爱国主义的书籍,学习革命先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用他们的精神鼓舞自己、激励自己,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是最好的爱国,这就是最大的美德。

如果说生活是一块调色板,那么,和谐就是充满活力的七彩色。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和谐的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关和谐的议论文1

和谐犹如一幅画,和谐好像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产生力量。天空的和谐,是身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身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版耀眼;落日的和谐,是留下了最后灿烂的美丽。

其实,和谐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他就像我们的家人,朋友一样,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社会中,学校中,家庭中,大自然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他美丽的身影······一支红梅,傲雪独立,美在它的独立寒冬,美在它增添了风景的画面;一只雄鹰,冲上云天,美在它的勇猛,美在它冲破云端的刹那间。有人说:“和谐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也有人说:“和谐是一首美妙的音乐”。我说:“和谐就是生活的快乐”。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衬托,才显得格外动人;宁静的天空,因为有了云朵的依偎才显得更加安详;辽阔的大地,因为有了外物的爱护,才变得更加富饶。在我看来和谐很简单,爸妈之间没有冲突就和谐了!社会没有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这就是和谐。和不认识的人见面说声“你好”,这更是和谐。

和谐之美绝不容忍名利的束缚,只有淡泊才可以称之为美,老鹰是为了搏击长空而在天空自由翱翔,它是需要真正的获得快乐的空间;风帆只为乘风破浪闯出一片天地,它是需要真正拥有一片辽阔的海面广阔的天空。

和谐是一种美,和谐给我们带来了亲善的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友谊带来和谐,让和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和谐吧!

有关和谐的议论文2

那蓝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和安详;那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和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互相依存,互相映衬,互相促进,一起共同发展,才呈现出那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因为拥有宽容才有和谐。因为拥有宽容才有和谐。就举个例子吧!在大街上,有两个男人在打架,因为其中一个人不小心把另一个人碰了一下,不过这碰一下不要紧。但是他们却吵了起来,因为谁都认为自己有理:一个认为是他自己走路不看,要他道歉。

另一个认为他不是故意的,就不道歉。让我们想一想,如果没人都倒退一步,互相道歉,这件事情不久结束了吗?可是,就因为谁也不想吃亏,就争得面红耳赤,还打了起来,直到警察来了,才把他们强行分开。在许多人看来,扫大街的那些叔叔,阿姨们都是没有工作,才扫大街的。

可是,如果仔细想一想,没有他们,我们的城市不久变得十分脏乱了吗?塑料袋满天飞,垃圾堆成山也没有人来打扫。其实,只要有一颗和谐的心,这个世界就会少一点冲突,多一点关爱;少一点肮脏,多一点美好。

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温暖,和谐之美――无时无刻与我们现在,只是没有人留意到,承载一份爱的重量,我们应该付出同样一份爱;承载一份竞争的重量,我们应该勇往直前去接受挑战;承载一份挫折的重量,我们可以付出同样重量的决心和汗水……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永不超载,永远和谐。

有关和谐的议论文3

经常听得朋友的抱怨,无非就是说现在人际关系复杂,即便在同学之间也难以和对方产生信赖感,我只是笑,不做回答。

就我所见,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不能欣赏对方,本质就在于不能发现对方的优点。而不能发现对方优点的原因,还得从自身找起。

我曾经一度自大过,认为天地万物还不是如手旁的课本一样唾手可得。但这种日子并未维持多久。这段日子里,我不停地努力,试图作成什么。但失败却如密集的雨点一样接踵而至,可又偏逢屋漏。于是失败残留的阴影便经久不散地弥绕在我心头。那时的天空似乎都是阴沉的,于是我便躲在不起眼的角落反思。长久的反思并未使我认识到错误的根源。知识心头上的哀伤如同大雾一般,再大也会散。而越来越多的事物如流水般拥在我的生活中。然后悲哀就沉到了湖底。只是我不再年少张狂,多了些成熟稳重。小四说这是青春成长,我只记得当年柳叶落得一地彷徨。

在晚近的日子里,岁月将人雕得雄壮刚毅,而内在却是更加地细微柔韧了。百炼钢成饶指柔。只是命运之锤煅烧你的时候,你有没有一些抱怨和感慨呢?

后来朋友就开始向我抱怨,说现在的人们难以接触。我笑而不答,并非是学佛祖在灵山之上捻花微笑以示众妙,而是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他。

静夜,月色升起,我沉淀已酒的心底之事也被打捞起来。人与人之间为何不能更加贴金呢?夜风缓缓袭来,夏天大开的窗户来回回荡。污浊的窗户,透明的月光。冥思苦想,我想我明白了。我们总是隔着渲染的心态去看待一个人,这样我们所了解的对方并不是真正的对方而这道渲染的情绪,便是人与人之间尴尬羞涩的根源,也便是人们之间的隔阂。这就不是泰戈尔意义上无法逾越的鸿沟了,而是一道由万千巨石堆砌而成的苏堤。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朋友,他沉默了很久。然后孩提般地笑了。然后我就把意义扩展于人生之上,人们若是能打开窗户,虚怀若谷。那么到时自然是海纳百川,百川归海。更不会发生嘲笑别人但最终错误是自己的笑话了。

打开窗户,便是和谐的亮光。

有关和谐的议论文4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我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一回,我和我的好朋友闹别扭了。看到我的好朋友和别的同学玩得那么开心,又是做游戏,又是谈心的!看得我心里很后悔。觉得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呢?可是,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嘛!她要是没有错,我也就不会和她打心理战了。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索,我觉得如果我们俩都那么倔强的话,那老师说的什么“同学之间应该团结互助”之类的话不都是白讲了吗?所以后来我还是很主动地去向她道歉。就这样,一声“对不起”换回了一片真诚的友谊。通过这件事后,我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和谐”二字的重要性。

和谐,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学校。因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铭记在心,时时刻刻把它放在心上。构建和谐社会,是要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手拉起手,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共创一个文明的校园吧!

有关和谐的议论文5

有时候,真的很烦。

在这个世上真的有去多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东西,心头那重深厚的幕下究竟隐藏着怎样一个世界?是一弘清泉,抑或是一潭死水?

心灵深处渴望有一方净土,渴望净土上姹紫嫣红,香飘十里。为什么望着风中的一片落叶都可以生出千万感慨的脑子对这着这一大堆课本却一片空白?

我不需要聪明的智慧,不需要纷扰的思绪,我甚至不需要斑斓的世界。我只要自己是一只小鸟,一只灰色的鸟儿,高高地站在树枝上,抬头仰望蓝蓝的天空,尽情地唱着自己喜爱的歌。

可是我不能改变我是人的事实,但我可以奢求一块绿草地,奢求几朵野花和白云。我就这样仰面躺在野花和野草之中,静静地看着天上变幻的白云,我要让自己的思想游离于生命之外,任意追寻,摆脱肉体这沉重的枷锁。甚至,我什么也不用想,仅仅只是躺着,任自己的躯体慢慢地融入整个大地!

这样的想法让我平静,也让我的心冰凉……

我问过了天上的星星,它告诉我和谐最重要,它要我向一切和谐的东西学习。

是的,一朵娇嫩的,鲜艳欲滴的花放在茫茫沙漠中当然不和谐。注定了沙漠,那么只有漫天飞舞的沙石或移动的沙丘才是本色,偶尔,一块小小的绿洲会更加适合。总之,沙石,大风,绿洲的组合一定是快乐的,是美妙的。

是草原,就约定了只有珍珠般的牛羊与之相伴,只有漂浮的云朵与之共舞。你能强求老虎以之为家,瀑布与之为邻吗?

……

是的,心不也一样吗?心也需要和谐。

撅一杈树枝,驱赶着这些和我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要来到这世界的小昆虫。史铁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最终不也从迷茫中走出来了吗?不也将自己的心灵置之和谐之中了吗?

我也曾迷茫,也曾徘徊,也曾否定过自己的出生是这个世界的需要。但今天,我懂了,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心没有归于和谐。

让烦恼远去,让和谐伴随美妙的生命吧!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精选5篇优秀范文

我国是很注重和谐,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主旋律。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精选5篇优秀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1

我是一个匆匆的旅者,看惯了城市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长时间看不到真诚的目光,让我总觉得这世界缺少和谐……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想去大自然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漫步在林间小道,清风带着泥土的气息,笼罩这我,多么和谐的风啊!我这才发现,自己忽略的和谐还有很多……。我张开双臂,抓住划过身边的风,轻轻放入了背包中,又踏上了旅途。

路上我捕捉下了每一幅和谐的画,不一会儿,便填满了整个包。直到再也背不动了我才停下脚步。我打开背包,细细品味着,一天的收获:

之一:鹰击长空

(我来到一个空地里,面前是巍峨的高山)

一只强壮的老鹰,展开翅膀,羽毛在阳光下映出光芒。它的眼睛是那么锐利,捕捉着来自地面的每一缕光线。突然,它奋力拍动翅膀,迅速飞上了天空。盘旋起伏,没一个动作都显现出它的威严与生机。它与蓝天是那样和谐,处处都是那么协调。它越飞越高,我昂首记录下了这和谐的一景。

之二:小桥流水

(我走过了密密麻麻的草丛,猛然眼前一亮)

清澈的小河,流过面前。河面闪着粼粼波光,河上驾着一座石桥,石桥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清幽的石块上长着青苔,泛着绿色。河水的空灵活泼与桥的厚重深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截然不同的物体,在此时却更显和谐,也许反差映衬才是最完美的组合。我蹲下身去,捧起这美丽的景物,装在了行囊里。

之三:……

历数了自然的和谐,突然发觉自己似乎在着朦胧的夜色中,也已成了这和谐的一部分。

和谐的我,带着和谐的脚步回到了城市,用和谐的目光打量着,城市中的一切。才发现我

一直忽略了许多和谐的细节……

街头淡淡的晨雾中,依稀有几个忙碌的身影,他们正为城市的清洁无私的做着贡献。他们与街道是和谐的。车水马龙的道路上,一个盲人正在过马路,他两边停着许多车,没有车笛的轰鸣,只剩下安静的守侯。此时的车辆是和谐的,此时的一幕更是和谐的。一场场的爱心捐款,一次次的爱心义唱,一份份爱心在这个和谐的社会中传递……

当我们拥有了一颗和谐的心,那么我们与和谐就已经在一起。

当我们拥有了一颗和谐的心,那么我们就能发现身边的和谐一景。

当我们拥有了一颗和谐的心,那么我们就能用和谐的举动,感染他人,共建和谐社会。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2

一辆卡车有一个承载量,超过了这个承载量,它便会停滞不前甚至支蹋架散;一个人的心灵也有一个承载量,一旦超载,它便会扭曲变形。

每天早晨带着妈妈“注意安全”的叮嘱出门;每天望着老师饱含期望的目光;每天感受同学友爱的笑容;每天读着那印满铅字的书本和资料……我们的心灵承载着一份重量――爱的重量。

每天听着别人优秀的发言;每天望着别人作业本上的“优秀”和自己作业本上的“?”;每天想着不久就会到来的高考……我们的心灵承载着又一份重量――竞争的重量。

常常忍受疲劳的折磨,常常面对失败的压抑,常常感觉无奈和无辜……我们的心灵依然承载着一份重量――困难的重量。

这些重量叠加在一起,很重。可是我们的心灵在承载的同时,又在不停的“减负”:我们让自己健康地成长;我们不停地把知识装进自己的头脑;我们每天对同学报以同样友爱的微笑;我们不断地克服困难,解决困难;我们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奋力地赶超别人……这些都是我们的心灵在不断承载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卸重,从而达到了自我的和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李煜、李清照、陆游把亡国之痛、相思之苦、难酬壮志之悲融入了字里行间;少年时代的高尔基把艰苦生活的重压放入了一本一本书籍里;鲁迅把忧国忧民的重量放在他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笔尖上……这些,都是能正确处理承载与承载的关系,最终达到了完美的自我和谐的典型例子。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要别无选择地去承受一份又一份重量。我们只有用适当的方式去不断地卸下重量,就会使我们的心灵不扭曲,不碎裂,最终达到“心灵的和谐”。如果不想方设法卸下那一份又一份的心灵重量,我们的心灵就会超载,失去平衡,甚至造成“心灵毁灭”。有人因求职失败而自杀;有人因高考落榜而堕落;有人因感情失意而变态;有人因工作不顺而失落……这些,都是一颗颗心因为超载、因为心灵的不和谐而走向毁灭的典型例子。

承载一份爱的重量,我们应该付出同样一份爱;承载一份竞争的重量,我们应该勇往直前去接受挑战;承载一份挫折的重量,我们可以付出同样重量的决心和汗水……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永不超载,永远和谐。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3

“和谐”是什么?是和爸爸妈妈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是和同学手拉手一起玩耍做游戏……对这个其实我也说不清楚。这次老师恰巧发下了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书籍——《走进和谐的春天》,我便怀着好奇的心情,认真地读了起来。

我努力地读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和那些警句格言,不太明白的便请教爸爸妈妈。当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那一个个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我被故事中主人公那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的无私奉献换来了和谐的社会,是多么了不起啊!

其实我的身边也不乏这些为和谐谱写篇章的人。我敬爱的老师,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的明天和未来;我亲爱的同学,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成功和快乐。老师和同学共同谱写着我们和谐的校园。

我们安吉路实验学校一直在创建“和谐校园”。校内我们是安吉人,做好值日生,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文明行走文明说话;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我们师生的问候声,同学们亲密的交谈声,那朗朗的读书声更是校园的优美晨曲,常引得小鸟在枝头倾听。

校外的我们更是安吉人,我们深知我们的言行将影响学校的声誉,我们的言行是安吉人最好的见证。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假日小队活动:暑假期间,我们调查了公交车尾气排放情况,为打造“绿色杭城”奉献一份力量;学雷锋日那天,我们到灵峰开展“构建美好杭州,从我做起”的环保活动,不仅发了宣传单还做了一回小卫士,草地没有了垃圾更绿了,路面没有了垃圾,更亮了;十月假期的“防盗知识”宣传活动也很有意思,小小的宣传单承载着我们小队美好的心愿:愿家家户户平安!奥运会前期,我们两次做了奥运宣传,“奥运知识知多少”、“红心爱中国,为奥运加油!”这些活动还得到外国友人的好评呢……这所有的活动都让我们感到开心和自豪,我觉得我们就是一个和谐的小队,为和谐杭州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和谐”——它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让我们把它捧在手心,并慢慢融入我们的心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会就会充满和谐!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4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一径泥泞。推开了记忆斑驳的大门往昔峥嵘岁月如时光影壁上的帧帧画面,裹着土地浑浊的硝烟,夹杂着雪与泪的腥风,于历史的尘埃中一幕幕浮现。

江水滔滔,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凝聚着奋起地国人对解放和平的呐喊;白洋淀里,鲜嫩的芦花展开紫色的丝绒随风飘散,传扬着自信自尊的老英雄智勇抗敌的痛仇快意;被炮火烧焦的土地上燃起荧荧红烛燃烧着一位深沉强烈的爱;洁白的信封上一位作家对强盗妄图粉饰罪恶行径的斥责和声讨;鲜花一样的孩子们在死亡面前睁大双眼,来不及表达的爱是对无情的战争最好的控诉。

在这里,在这个个社会上,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今,维护祖国的安定才是,让祖国繁荣昌盛,成为新时代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我们要大胆地迎上去,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披荆斩浪,让神州处处展现新的明丽色彩,让我们的家园芳香四溢,歌声飞扬。

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社会上,和谐是最重要的。

有了和谐,战争的销烟随风而去,留下的只是袅袅炊烟。

有了和谐,失去家园的孩童们不会嘶竭哭泣,展现的只是一片欢声笑语。

……

让我们顺应历史潮流,为祖国的富强而加倍努力学习吧!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和幸福安宁的生活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吧!

有关和谐的800字议论文5

在我们这个物资极度繁荣的时代,总有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发生,成为我们生活进行曲中的不和谐音。

我每天要上学,经常能看到有一个十五六岁的人在路边乞讨。他穿着肮脏的丧服,一双因磨损而破旧不堪的橡胶鞋,额头上蒙着一层肮脏的灰,凸出的脸颊十分肮脏,跪在马路上,显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他旁边摆着一个水瓶,前面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亲爱的叔叔、阿姨们,………。。”读之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事。过路的行人都心生怜悯,纷纷施舍给他钱,他也点头哈腰,一一磕头言谢。

也许,他可能是真的有困难,需要人们伸出援手来帮助他;也许,他是好逸恶劳,只想依靠别人的施舍,来过着安逸的生活;也许,他是被坏人威逼利诱,不得不做这种自己不想干的事情。如果他真的有困难,他应该像洪战辉那样,自力更生,在困难中奋斗,那他就会处处受到人们的尊敬,而不是遭到人们的怀疑。如果他是好逸恶劳,他就会遭到人们的唾弃。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孔子说过:“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是啊!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就人生的大事业,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如果他是被坏人威逼利诱,他应该加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更应该学会向他人求助,因为只有会自爱的人,才会爱他人,才会成为有用的人。

一个人,只有知荣识耻,才不会走向歧路,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才不会危害社会、危害祖国,才不会成为我们这个的不和谐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知荣识耻呢?_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我们只要把“八荣八耻”作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道航标,就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通过自己的大脑来思考人生的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勤奋劳动,就能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实现我们的理想。

让我们知荣识耻吧,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关爱他人,回报社会,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成为我们生活进行曲的每一个和谐音。

和谐校园建设主题论文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选准着力点,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十分重要。 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将 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德育为优先,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使命,确立“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和格局,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作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文化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一切工作都能自觉地以学生为中心,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调动好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学校育人,教师是主体,调动好保护好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同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的理念,关注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水平。学校要把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作为永恒的职责,为师生员工多办好事和实事,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教职员工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帮困救助制度和资助体系,关心帮助生活困难教职员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校园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头脑,共同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探索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钻研科学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培育科学发展的文化和环境,寻求科学发展的道路和途径,促使人人都成为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和模范,从而把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全面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科学性。全面发展不是同时发展,整体推进不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培育优势,要特别处理好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重点学科专业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协同发展,增强整体实力、综合实力和集成能力。目前,就天津科技大学而言,在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和谐发展,要建立有效机制,使基础学科支持应用学科,应用学科服务经济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天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考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和谐关系时,还要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协调性,坚持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并重的原则,注重文理交叉学科的发展,依据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学科。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质量。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更是发展。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要苦练内功,增强软实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鼓励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增强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与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营造民主、积极、向上、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努力为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为天津科技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已立足滨海新区,并紧密围绕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完成了学科专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我们要借助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形式,特别注意把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与下游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特殊作用,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背景下,发挥作用,发展自己。 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校园和谐,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要通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确立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 我们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要积极培育以“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牢固树立“和谐协调”的理念及“人和校兴”的意识,引导师生员工用和谐的理念认识世界,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同前进。 和谐始于内心。和谐的校园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主张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我们要注重促进师生员工心理和谐,积极培育豁达开朗、乐观善良、理性平和、进取向上的心态;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营造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与人为善、顾全大局、宽容礼让、立人达人的处事准则和道德风尚。 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石。我们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基点和重点,在全校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理念和规则意识,推动学校诚信体系建设。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和谐的校园一定是有责任感的校园。我们要大力加强责任教育,注重从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件小事着手,努力培养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负责精神,增强大家对祖国和民族、对自己和社会、对学习和工作、对家庭和邻里、对环境和人类的责任感,并转化为极端负责任的行为。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问题描述: 多谢哪位提供一个有关创建平安和谐文明的大学校园的论文,急用啊! 解析: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 *** 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生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其在启迪心智、传播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的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需要从思想认识、管理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着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大方向,是宏观思路。具体来说,创建和谐校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沿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思考,笔者认为现阶段创建和谐校园应当从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入手。 一、建设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带头人,只有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全校师生员工才能团结一致,有共识,同努力,形成最大的合力。因此,抓好包括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在内的班子建设,就成了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校长是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位好的校长,就会带出一所好的学校。“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我们总是力求做到使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工人)都来实现教育思想,使全体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这些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这些教育思想应贯穿在校长的管理中去,校长要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既要实施集中领导,发挥集体领导的方向性、引领性作用;更要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使班子整体效能最大化。校长要把教育的战略决策纳入社会整个大系统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源、财源、师源、生源,依靠社会、家长,在继承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使学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阵地。 学校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领导班子要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职责分明。如果领导班子之间为名利、为地位,分帮派,互相明争暗斗,必然造成师生员工思想的混乱,行动的无所适从,产生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这样的局面,连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就更别谈校园的和谐了。因此,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将为创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教职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因此,加强教工队伍建设是保证创建和谐校园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中长期目标。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对有学识、高水平、爱提不同意见或有小毛病的教师,不求全责备,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学校必须从教职工的长远发展出发,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和业务培训,为教师提供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任何一所学校,必须通过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这其中,每个人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企图通过几个“能人”是完不成系统任务的。因此,学校应大力提倡同心同德,团结乐群的协作精神。但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辅人员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矛盾。特别是每年的教职工考核不同程度的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考核本身促进了教工间的竞争,但一些不合理的考核制度影响了教师之间必要的坦诚交流与团结合作。因此领导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要注意让教工在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竞争,或多点进行团队合作的竞争,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从而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再就是教工对各类的竞赛看得过紧,对个人荣誉看得过重,于是闭关自守,孤军作战,对同事处处提防,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这些都需要学校在制定考核制度加以正确的引导。力争让同一学科教师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保守自卫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教师间团结合作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只有真诚合作,才能出成绩。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集体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才能主动融入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 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学校管理是以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为此,应处理好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关系。有的学校过分追求刚性制度约束,制定了比较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来强化对教工的控制监督。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并没有真正唤起教工的工作热情,还会出现高原现象,弄得教工不是潜心研究如何做好工作,而是诚惶诚恐地应对量化考核表,以免一不小心而被扣分。教工不是真心实意地为学校着想,不是时时处处维护学校的形象,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这样一来,学校还有和谐可言吗? 要创建和谐校园,学校领导必须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工观,努力搞好领导与教工的人际关系。因为学校的领导与教工之间绝不是老板与打工仔的关系,学校的教工也是学校的主人,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学校是育人的事业,如果没有了教工负责任的态度,没有了教工积极的参与,没有了教工创造性的发挥,单靠几个领导的力量,学校能出好成绩吗?因此,领导应彻底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不可否认,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管理关注的主要是学校工作的结果,注重学校管理的效率,出现了对管理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对人的创造潜能的忽视。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如果把具有思想、情趣、个性的人当作一般的“物”,见物不见人,过分强调制度的严格,势必造成人的创造欲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因此,学校管理应体现人文精神,要人格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要通过沟通、换位思考、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情感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从“量化”向“能动”的转变,努力构建“以人为和,追求人和”的学校管理模式。教师人心顺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师有了归属感,学校是大家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校兴则我兴,校荣则我荣。全校上下一条心,学校何患不和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那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教育效果,还会是困难的事吗? 在同学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人际关系。一个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只有与周围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一个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宿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爱好、个性上的差异,在待人接物上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他们很容易由于趣味相投而形成一个个小群体,对班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不加以引导,往往会产生磨擦,破坏彼此间的关系。对待差生,则应教育学生不要歧视、疏远他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拉他一把,给他一个悬崖勒马,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跟着班集体一同进步,共同搞好班集体。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双方都有莫大的得益。教师还应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长期处于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建立一种亲如兄弟姐妹的和谐关系。同时,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 此外,学校还要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五、“三位一体”的教育立交桥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 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具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作用,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育人网络的建设,优化整合三方面的教育资源,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立交桥。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学校要主动全面地接收社会动态信息,注重利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学校要主动与当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传播者,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提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与子女间血缘的向心力所形成的情感责任、义务感和期望心、友爱等,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但由于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有的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不理解,不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通过学生家长学校、家访、电子网络等形式,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健康、积极向上、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在学生与家长之间建立平等对话、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新型家庭人际关系。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开设讲座,印发资料、出版校园墙报等形式,向家长提供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 一、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一所学校,人际关系主要由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同学、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校长是关键。校长要有高尚的情操,光明磊落,以德服人,要相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为了搞好教育工作而来学校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为了搞好自己的学习而来学校读书的。在信任的基础上再考虑学校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说穿了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所以校长要善于沟通心灵,要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魁力臣服人心。中眼,校长和老师之间、校长和学生之间和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学校师生将会更加宽容,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也将得以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在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友好、合作对于学生进步和心理发展,以及增强集体凝聚力等都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纯洁性和丰富性。学校的向下一代传授知识与文明、传播科学与真理、传承道德与精神的场所,教育的对象是天真无邪的青少年,这种情况必然体现在学生的群体人际关系中。同时,在班集体中,所有成员都可以进行直接交往;几乎所有教育活动都是一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的。学校越是追求教育效果,学校的人际关系也就越加丰富多彩。因此,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积极创造教育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气氛,丰富集体活动内容,更新活动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等,都有利于和谐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二、 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成为构建和谐学校不可或缺的方面。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就是要按现代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生活,学校要加强生活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生存素质,拓宽劳动教育内涵,加强加大科技含量,传授科技知识,训练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会欣赏并享受美好的生活,达到“生活与生存的和谐”。学会健身,就是要探索特色教育和心理,提高学生素质,注重活动课程实效,拓宽特色教育活动面,提高活动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敢于竞争、竞技的个性品质和健康坚定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审美、塑美能力和完美的心理素质,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健身”,达到“训练与锻炼的和谐”。学生学习,重点是研究学法,改进教法,精讲精练,优化教学过程。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以“做中学”实验为基点,努力培养师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感官同时使用,激发兴趣,引导思维,探究问题,走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引导相信“学会学习”,达到“施教与求知的和谐”。学会关心,是要弘扬人文智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尊重人格,注重人格,注重心灵的共鸣。师生以尊重关心为前提,体现以“关爱、宽容、和谐、共生”为宗旨的人文素质特征,着力从人心、人格、人性、人生的四个方面推动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共同提高。通过创设的情境和教育机智,大力弘扬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优良的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学会关心”,达到“管理与自律的和谐”。三、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指各种影响人的教育因素的总和,主要由校园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关念环境及周边环境等组成。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学生能从环境中习得。与教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包括校园的花草树木,校园的绿色,乃至校园的空气质量、噪音范围和光线亮度等。校园的物质环境则指校舍建筑、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其他一切有形的教学设施。舒适、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卫生、安全的物质环境,使的师生们神清气爽,心情愉悦,能更好地投入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人际环境是无形的,即我们前面提到的人际关系。它和观念(最重要的有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文化观念等)为因素构成的环境,最不容易把握。观念环境的影响力取决于它附着于群体而又影响个体。通俗一点讲,这就是所谓的校风问题。当某种观念在师生群体中的附着面很小时,也就不成为“风”。校风的核心是学校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整合而形成比较稳定的观念系统、信仰系统、目标系统等。以上四类,一类和二类是物化环境,三类和四类属于人文环境。实际上,在物化环境中也可以反映出人文观念。观念环境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使得我们更容易理解观念环境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且,教育的使命是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观念环境,同时,又须从综合治理中来构建环境,有效地建设好观念文化环境。学校是个小环境,社会是个大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周边环境,即指社会大环境。这个周边环境既有地理位置的因素,更值得关心的却是周边观念的影响。社会观念环境对学校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我们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时,不能不加以特别的关心与思量。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论和谐校园环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作为学校工作者应该关注和思考“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构建和谐校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事实正是这样,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双向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可以说,处理、协调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不可回避的事情。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无疑也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职工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心情舒畅,群体具有凝聚力,学校面貌也才可能蒸蒸日上;反之,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纠纷丛生,磨擦不断,矛盾四起,宝贵的时间、精力都在内耗中丧失,不仅工作效益低下,学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甚至还会危及学校的生存。因此,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教职工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领导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二、怎样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当是正相关关系,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逐渐推广和深化,广大教师的观念已开始更新,作为新型教师,不能总是强调“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应该将“红烛精神”升华为“火箭精神”——通过不断添加燃料,不但自己能遨游太空,还能将“目标”送入预定的“轨道”。其实,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学生面前都是教育者,都需要以自己的高尚形象来做学生的楷模。要优化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而不同于企业组织那样一种纯粹行政上的关系,其次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中的典型来影响大家,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示范作用。再次相互沟通,增强了解,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政治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执行好师德规范,注意经常性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尽可能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最后领导要以身作则,做表率。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各种活动领导能亲自参加,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教师、学生。第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教育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与其它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 ,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因此,领导要善于引导,自觉地调节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其次要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要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要求教师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对自己要严格,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把身边的经验利用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总之有良好教师群体关系、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强,育人的效果就好。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学校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抓好师德教育。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磨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广大教师懂得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爱生是尊师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那种师生关系的束缚、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在教师中开展“爱岗、敬业、奉献、守纪”竞赛活动,大力提倡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庄重的仪表态度,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学生中开展尊师活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使学生懂得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是尊重教师最经常、最具体的表现,尽可能为老师分忧解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和特点,为了完成特定的职能和任务,就要求人们需具有某种特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这一工作性质和任务,对广大教师德才等方面都提出了高于一般人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职工,都应当加强个人素质方面的修养,并以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品格精神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人格,这是我们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是关系到校园和谐的关键,发扬团队精神,领导、教师形成一股力量,努力建设高尚师德、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

和谐校园建设研究论文

论和谐校园环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作为学校工作者应该关注和思考“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构建和谐校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事实正是这样,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双向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可以说,处理、协调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不可回避的事情。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无疑也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职工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心情舒畅,群体具有凝聚力,学校面貌也才可能蒸蒸日上;反之,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纠纷丛生,磨擦不断,矛盾四起,宝贵的时间、精力都在内耗中丧失,不仅工作效益低下,学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甚至还会危及学校的生存。因此,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教职工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领导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二、怎样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当是正相关关系,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逐渐推广和深化,广大教师的观念已开始更新,作为新型教师,不能总是强调“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应该将“红烛精神”升华为“火箭精神”——通过不断添加燃料,不但自己能遨游太空,还能将“目标”送入预定的“轨道”。其实,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学生面前都是教育者,都需要以自己的高尚形象来做学生的楷模。要优化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而不同于企业组织那样一种纯粹行政上的关系,其次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中的典型来影响大家,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示范作用。再次相互沟通,增强了解,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政治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执行好师德规范,注意经常性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尽可能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最后领导要以身作则,做表率。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各种活动领导能亲自参加,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教师、学生。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教育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与其它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 ,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因此,领导要善于引导,自觉地调节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其次要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要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要求教师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对自己要严格,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把身边的经验利用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总之有良好教师群体关系、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强,育人的效果就好。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学校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抓好师德教育。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磨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广大教师懂得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爱生是尊师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那种师生关系的束缚、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在教师中开展“爱岗、敬业、奉献、守纪”竞赛活动,大力提倡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庄重的仪表态度,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学生中开展尊师活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使学生懂得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是尊重教师最经常、最具体的表现,尽可能为老师分忧解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和特点,为了完成特定的职能和任务,就要求人们需具有某种特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这一工作性质和任务,对广大教师德才等方面都提出了高于一般人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职工,都应当加强个人素质方面的修养,并以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品格精神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人格,这是我们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是关系到校园和谐的关键,发扬团队精神,领导、教师形成一股力量,努力建设高尚师德、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选准着力点,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十分重要。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将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德育为优先,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使命,确立“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和格局,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作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文化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一切工作都能自觉地以学生为中心,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调动好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学校育人,教师是主体,调动好保护好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同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的理念,关注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水平。学校要把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作为永恒的职责,为师生员工多办好事和实事,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教职员工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帮困救助制度和资助体系,关心帮助生活困难教职员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校园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头脑,共同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探索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钻研科学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培育科学发展的文化和环境,寻求科学发展的道路和途径,促使人人都成为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和模范,从而把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全面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科学性。全面发展不是同时发展,整体推进不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培育优势,要特别处理好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重点学科专业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协同发展,增强整体实力、综合实力和集成能力。目前,就天津科技大学而言,在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和谐发展,要建立有效机制,使基础学科支持应用学科,应用学科服务经济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天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考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和谐关系时,还要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协调性,坚持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并重的原则,注重文理交叉学科的发展,依据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学科。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质量。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更是发展。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要苦练内功,增强软实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鼓励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增强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与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营造民主、积极、向上、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努力为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为天津科技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已立足滨海新区,并紧密围绕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完成了学科专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我们要借助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形式,特别注意把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与下游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特殊作用,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背景下,发挥作用,发展自己。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校园和谐,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要通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确立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我们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要积极培育以“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牢固树立“和谐协调”的理念及“人和校兴”的意识,引导师生员工用和谐的理念认识世界,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同前进。和谐始于内心。和谐的校园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主张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我们要注重促进师生员工心理和谐,积极培育豁达开朗、乐观善良、理性平和、进取向上的心态;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营造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与人为善、顾全大局、宽容礼让、立人达人的处事准则和道德风尚。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石。我们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基点和重点,在全校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理念和规则意识,推动学校诚信体系建设。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和谐的校园一定是有责任感的校园。我们要大力加强责任教育,注重从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件小事着手,努力培养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负责精神,增强大家对祖国和民族、对自己和社会、对学习和工作、对家庭和邻里、对环境和人类的责任感,并转化为极端负责任的行为。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还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提倡创新精神,开展创新教育,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事业发展中要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提倡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力提倡互助合作、公平竞争的品格,大力提倡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胸怀,从而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 一、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一所学校,人际关系主要由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同学、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校长是关键。校长要有高尚的情操,光明磊落,以德服人,要相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为了搞好教育工作而来学校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为了搞好自己的学习而来学校读书的。在信任的基础上再考虑学校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说穿了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所以校长要善于沟通心灵,要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魁力臣服人心。中眼,校长和老师之间、校长和学生之间和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学校师生将会更加宽容,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也将得以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在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友好、合作对于学生进步和心理发展,以及增强集体凝聚力等都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纯洁性和丰富性。学校的向下一代传授知识与文明、传播科学与真理、传承道德与精神的场所,教育的对象是天真无邪的青少年,这种情况必然体现在学生的群体人际关系中。同时,在班集体中,所有成员都可以进行直接交往;几乎所有教育活动都是一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的。学校越是追求教育效果,学校的人际关系也就越加丰富多彩。因此,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积极创造教育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气氛,丰富集体活动内容,更新活动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等,都有利于和谐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二、 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成为构建和谐学校不可或缺的方面。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就是要按现代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生活,学校要加强生活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生存素质,拓宽劳动教育内涵,加强加大科技含量,传授科技知识,训练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会欣赏并享受美好的生活,达到“生活与生存的和谐”。学会健身,就是要探索特色教育和心理,提高学生素质,注重活动课程实效,拓宽特色教育活动面,提高活动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敢于竞争、竞技的个性品质和健康坚定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审美、塑美能力和完美的心理素质,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健身”,达到“训练与锻炼的和谐”。学生学习,重点是研究学法,改进教法,精讲精练,优化教学过程。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以“做中学”实验为基点,努力培养师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感官同时使用,激发兴趣,引导思维,探究问题,走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引导相信“学会学习”,达到“施教与求知的和谐”。学会关心,是要弘扬人文智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尊重人格,注重人格,注重心灵的共鸣。师生以尊重关心为前提,体现以“关爱、宽容、和谐、共生”为宗旨的人文素质特征,着力从人心、人格、人性、人生的四个方面推动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共同提高。通过创设的情境和教育机智,大力弘扬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优良的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学会关心”,达到“管理与自律的和谐”。三、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指各种影响人的教育因素的总和,主要由校园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关念环境及周边环境等组成。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学生能从环境中习得。与教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包括校园的花草树木,校园的绿色,乃至校园的空气质量、噪音范围和光线亮度等。校园的物质环境则指校舍建筑、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其他一切有形的教学设施。舒适、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卫生、安全的物质环境,使的师生们神清气爽,心情愉悦,能更好地投入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人际环境是无形的,即我们前面提到的人际关系。它和观念(最重要的有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文化观念等)为因素构成的环境,最不容易把握。观念环境的影响力取决于它附着于群体而又影响个体。通俗一点讲,这就是所谓的校风问题。当某种观念在师生群体中的附着面很小时,也就不成为“风”。校风的核心是学校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整合而形成比较稳定的观念系统、信仰系统、目标系统等。以上四类,一类和二类是物化环境,三类和四类属于人文环境。实际上,在物化环境中也可以反映出人文观念。观念环境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使得我们更容易理解观念环境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且,教育的使命是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观念环境,同时,又须从综合治理中来构建环境,有效地建设好观念文化环境。学校是个小环境,社会是个大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周边环境,即指社会大环境。这个周边环境既有地理位置的因素,更值得关心的却是周边观念的影响。社会观念环境对学校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我们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时,不能不加以特别的关心与思量。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选准着力点,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很重要。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将 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德育为优先,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使命,确立“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和格局,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作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文化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一切工作都能自觉地以学生为中心,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调动好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学校育人,教师是主体,调动好保护好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同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的理念,关注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水平。学校要把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作为永恒的职责,为师生员工多办好事和实事,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教职员工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帮困救助制度和资助体系,关心帮助生活困难教职员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校园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头脑,共同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探索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钻研科学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培育科学发展的文化和环境,寻求科学发展的道路和途径,促使人人都成为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和模范,从而把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全面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科学性。全面发展不是同时发展,整体推进不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培育优势,要特别处理好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重点学科专业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协同发展,增强整体实力、综合实力和集成能力。目前,就天津科技大学而言,在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和谐发展,要建立有效机制,使基础学科支持应用学科,应用学科服务经济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天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考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和谐关系时,还要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协调性,坚持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并重的原则,注重文理交叉学科的发展,依据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学科。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质量。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更是发展。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要苦练内功,增强软实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鼓励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增强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与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营造民主、积极、向上、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努力为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为天津科技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已立足滨海新区,并紧密围绕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完成了学科专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我们要借助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形式,特别注意把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与下游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特殊作用,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背景下,发挥作用,发展自己。 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校园和谐,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要通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确立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 我们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要积极培育以“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牢固树立“和谐协调”的理念及“人和校兴”的意识,引导师生员工用和谐的理念认识世界,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同前进。 和谐始于内心。和谐的校园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主张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我们要注重促进师生员工心理和谐,积极培育豁达开朗、乐观善良、理性平和、进取向上的心态;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营造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与人为善、顾全大局、宽容礼让、立人达人的处事准则和道德风尚。 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石。我们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基点和重点,在全校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理念和规则意识,推动学校诚信体系建设。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和谐的校园一定是有责任感的校园。我们要大力加强责任教育,注重从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件小事着手,努力培养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负责精神,增强大家对祖国和民族、对自己和社会、对学习和工作、对家庭和邻里、对环境和人类的责任感,并转化为极端负责任的行为。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还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提倡创新精神,开展创新教育,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事业发展中要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提倡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力提倡互助合作、公平竞争的品格,大力提倡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胸怀,从而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选准着力点,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十分重要。 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将 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德育为优先,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使命,确立“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和格局,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作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文化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一切工作都能自觉地以学生为中心,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调动好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学校育人,教师是主体,调动好保护好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同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的理念,关注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水平。学校要把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作为永恒的职责,为师生员工多办好事和实事,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教职员工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帮困救助制度和资助体系,关心帮助生活困难教职员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校园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头脑,共同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探索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钻研科学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培育科学发展的文化和环境,寻求科学发展的道路和途径,促使人人都成为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和模范,从而把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全面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科学性。全面发展不是同时发展,整体推进不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培育优势,要特别处理好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重点学科专业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协同发展,增强整体实力、综合实力和集成能力。目前,就天津科技大学而言,在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和谐发展,要建立有效机制,使基础学科支持应用学科,应用学科服务经济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天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考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和谐关系时,还要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协调性,坚持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并重的原则,注重文理交叉学科的发展,依据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学科。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质量。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更是发展。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要苦练内功,增强软实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继续深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鼓励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增强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与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营造民主、积极、向上、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努力为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为天津科技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已立足滨海新区,并紧密围绕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完成了学科专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我们要借助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形式,特别注意把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与下游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特殊作用,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背景下,发挥作用,发展自己。 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校园和谐,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要通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确立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 我们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要积极培育以“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牢固树立“和谐协调”的理念及“人和校兴”的意识,引导师生员工用和谐的理念认识世界,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同前进。 和谐始于内心。和谐的校园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主张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我们要注重促进师生员工心理和谐,积极培育豁达开朗、乐观善良、理性平和、进取向上的心态;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营造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与人为善、顾全大局、宽容礼让、立人达人的处事准则和道德风尚。 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石。我们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基点和重点,在全校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理念和规则意识,推动学校诚信体系建设。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和谐的校园一定是有责任感的校园。我们要大力加强责任教育,注重从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件小事着手,努力培养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负责精神,增强大家对祖国和民族、对自己和社会、对学习和工作、对家庭和邻里、对环境和人类的责任感,并转化为极端负责任的行为。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还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提倡创新精神,开展创新教育,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事业发展中要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提倡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力提倡互助合作、公平竞争的品格,大力提倡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胸怀,从而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回答者: greencheck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12 23:23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选准着力点,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十分重要。 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将 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德育为优先,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使命,确立“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和格局,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作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文化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一切工作都能自觉地以学生为中心,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调动好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学校育人,教师是主体,调动好保护好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同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的理念,关注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水平。学校要把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作为永恒的职责,为师生员工多办好事和实事,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教职员工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帮困救助制度和资助体系,关心帮助生活困难教职员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校园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头脑,共同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探索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钻研科学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培育科学发展的文化和环境,寻求科学发展的道路和途径,促使人人都成为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和模范,从而把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全面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科学性。全面发展不是同时发展,整体推进不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培育优势,要特别处理好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重点学科专业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协同发展,增强整体实力、综合实力和集成能力。目前,就天津科技大学而言,在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和谐发展,要建立有效机制,使基础学科支持应用学科,应用学科服务经济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天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考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和谐关系时,还要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协调性,坚持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并重的原则,注重文理交叉学科的发展,依据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学科。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质量。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更是发展。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要苦练内功,增强软实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鼓励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增强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与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营造民主、积极、向上、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努力为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为天津科技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已立足滨海新区,并紧密围绕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完成了学科专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我们要借助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形式,特别注意把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与下游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特殊作用,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背景下,发挥作用,发展自己。 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校园和谐,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要通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确立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 我们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要积极培育以“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牢固树立“和谐协调”的理念及“人和校兴”的意识,引导师生员工用和谐的理念认识世界,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同前进。 和谐始于内心。和谐的校园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主张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我们要注重促进师生员工心理和谐,积极培育豁达开朗、乐观善良、理性平和、进取向上的心态;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营造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与人为善、顾全大局、宽容礼让、立人达人的处事准则和道德风尚。 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石。我们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基点和重点,在全校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理念和规则意识,推动学校诚信体系建设。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和谐的校园一定是有责任感的校园。我们要大力加强责任教育,注重从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件小事着手,努力培养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负责精神,增强大家对祖国和民族、对自己和社会、对学习和工作、对家庭和邻里、对环境和人类的责任感,并转化为极端负责任的行为。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主题论文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于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在这五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和谐的人是由和谐的校园孕育出来的。所以,构建和谐校园至关重要。一、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1、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2、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3、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二、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1、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一所学校,人际关系主要由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同学、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校长是关键。校长要有高尚的情操,光明磊落,以德服人,要相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为了搞好教育工作而来学校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为了搞好自己的学习而来学校读书的。在信任的基础上再考虑学校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说穿了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所以校长要善于沟通心灵,要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魁力“征服”人心。校长和老师之间、校长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这样,师生将会更加宽容,和谐人际关系也将得以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在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友好、合作对于学生进步和心理发展,以及增强集体凝聚力等都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纯洁性和丰富性。学校是向下一代传授知识与文明、传播科学与真理、传承道德与精神的场所,教育的对象是天真无邪的青少年,这种情况必然体现在学生的群体人际关系中。同时,在班集体中,所有成员都可以直接交往;几乎所有教育活动都是以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的。学校越是追求教育效果,学校的人际关系也就越丰富多彩。因此,改变管理方式,优化师生关系,积极创造教育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气氛,丰富集体活动内容,更新活动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等,都有利于和谐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2、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体系。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成为构建和谐学校不可或缺的方面。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就是要按现代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生活,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生活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生存素质,拓宽劳动教育内涵,加大科技含量,传授科技知识,训练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会欣赏并享受美好的生活,达到“生活与生存的和谐”。学会健身,就是要注重活动课程的实效,提高活动课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敢于竞争、竞技的个性品质和健康坚定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审美、塑美能力和完美的心理素质,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健身”,达到“训练与锻炼的和谐”。学会学习,重点是研究学法,改进教法,精讲精练,优化教学过程。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以“做中学”为基点,努力培养师生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眼、手、脑、口等感官的同时使用,激发兴趣,引导思维,探究问题,走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施教与求知的和谐”。学会关心,是要弘扬人文智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尊重人格,关注心灵的共鸣。师生以尊重关心为前提,体现为以“关爱、宽容、和谐、共生”为宗旨的人文素质特征,着力从人心、人格、人性、人生等四个方面推动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共同提高。通过创设的情境和教育机智,大力弘扬自主、创造、竞争、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优良的人文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关心”,达到“管理与自律的和谐”。3、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指各种影响人的教育因素的总和,主要由校园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观念环境及周边环境等组成。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学生能从环境中习得。与教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包括校园的花草树木、空气质量、声音和光线等。校园的物质环境则指校舍建筑、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其他一切有形的教学设施。舒适、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卫生、安全的物质环境,使得师生们神清气爽,心情愉悦,能更好地投入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人际环境是无形的,即我们前面提到的人际关系。它和以观念(最重要的有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文化观念等)为因素构成的环境,最不容易把握。观念环境的影响力取决于它附着于群体而又影响个体的程度。通俗一点讲,这就是所谓的校风问题。当某种观念在师生群体中的附着面很小时,也就不成为“风”。校风的核心是学校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整合而形成比较稳定的观念系统、信仰系统、目标系统等。以上四类,一类和二类是物化环境,三类和四类属于人文环境。实际上,在物化环境中也可以反映出人文观念,而人文观念也需在物化环境中生成。学校是个小环境,社会是个大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周边环境,即指社会大环境。这个周边环境既有社会治安的因素,更有周边观念的影响。社会观念环境对学校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我们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时,不能不加以特别的关心与思考,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属的派出所、街道、社区的力量,千方百计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问题描述: 多谢哪位提供一个有关创建平安和谐文明的大学校园的论文,急用啊! 解析: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 *** 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生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其在启迪心智、传播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的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需要从思想认识、管理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着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大方向,是宏观思路。具体来说,创建和谐校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沿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思考,笔者认为现阶段创建和谐校园应当从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入手。 一、建设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带头人,只有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全校师生员工才能团结一致,有共识,同努力,形成最大的合力。因此,抓好包括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在内的班子建设,就成了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校长是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位好的校长,就会带出一所好的学校。“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我们总是力求做到使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工人)都来实现教育思想,使全体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这些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这些教育思想应贯穿在校长的管理中去,校长要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既要实施集中领导,发挥集体领导的方向性、引领性作用;更要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使班子整体效能最大化。校长要把教育的战略决策纳入社会整个大系统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源、财源、师源、生源,依靠社会、家长,在继承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使学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阵地。 学校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领导班子要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职责分明。如果领导班子之间为名利、为地位,分帮派,互相明争暗斗,必然造成师生员工思想的混乱,行动的无所适从,产生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这样的局面,连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就更别谈校园的和谐了。因此,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将为创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教职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因此,加强教工队伍建设是保证创建和谐校园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中长期目标。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对有学识、高水平、爱提不同意见或有小毛病的教师,不求全责备,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学校必须从教职工的长远发展出发,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和业务培训,为教师提供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任何一所学校,必须通过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这其中,每个人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企图通过几个“能人”是完不成系统任务的。因此,学校应大力提倡同心同德,团结乐群的协作精神。但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辅人员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矛盾。特别是每年的教职工考核不同程度的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考核本身促进了教工间的竞争,但一些不合理的考核制度影响了教师之间必要的坦诚交流与团结合作。因此领导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要注意让教工在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竞争,或多点进行团队合作的竞争,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从而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再就是教工对各类的竞赛看得过紧,对个人荣誉看得过重,于是闭关自守,孤军作战,对同事处处提防,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这些都需要学校在制定考核制度加以正确的引导。力争让同一学科教师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保守自卫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教师间团结合作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只有真诚合作,才能出成绩。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集体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才能主动融入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 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学校管理是以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为此,应处理好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关系。有的学校过分追求刚性制度约束,制定了比较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来强化对教工的控制监督。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并没有真正唤起教工的工作热情,还会出现高原现象,弄得教工不是潜心研究如何做好工作,而是诚惶诚恐地应对量化考核表,以免一不小心而被扣分。教工不是真心实意地为学校着想,不是时时处处维护学校的形象,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这样一来,学校还有和谐可言吗? 要创建和谐校园,学校领导必须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工观,努力搞好领导与教工的人际关系。因为学校的领导与教工之间绝不是老板与打工仔的关系,学校的教工也是学校的主人,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学校是育人的事业,如果没有了教工负责任的态度,没有了教工积极的参与,没有了教工创造性的发挥,单靠几个领导的力量,学校能出好成绩吗?因此,领导应彻底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不可否认,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管理关注的主要是学校工作的结果,注重学校管理的效率,出现了对管理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对人的创造潜能的忽视。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如果把具有思想、情趣、个性的人当作一般的“物”,见物不见人,过分强调制度的严格,势必造成人的创造欲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因此,学校管理应体现人文精神,要人格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要通过沟通、换位思考、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情感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从“量化”向“能动”的转变,努力构建“以人为和,追求人和”的学校管理模式。教师人心顺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师有了归属感,学校是大家的学校,事业是共同的事业,校兴则我兴,校荣则我荣。全校上下一条心,学校何患不和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那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教育效果,还会是困难的事吗? 在同学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人际关系。一个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只有与周围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一个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宿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爱好、个性上的差异,在待人接物上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他们很容易由于趣味相投而形成一个个小群体,对班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不加以引导,往往会产生磨擦,破坏彼此间的关系。对待差生,则应教育学生不要歧视、疏远他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拉他一把,给他一个悬崖勒马,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跟着班集体一同进步,共同搞好班集体。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双方都有莫大的得益。教师还应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长期处于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建立一种亲如兄弟姐妹的和谐关系。同时,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 此外,学校还要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五、“三位一体”的教育立交桥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 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具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作用,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育人网络的建设,优化整合三方面的教育资源,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立交桥。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学校要主动全面地接收社会动态信息,注重利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学校要主动与当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传播者,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提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与子女间血缘的向心力所形成的情感责任、义务感和期望心、友爱等,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但由于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有的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不理解,不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通过学生家长学校、家访、电子网络等形式,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健康、积极向上、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在学生与家长之间建立平等对话、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新型家庭人际关系。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开设讲座,印发资料、出版校园墙报等形式,向家长提供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论和谐校园环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作为学校工作者应该关注和思考“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构建和谐校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事实正是这样,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双向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可以说,处理、协调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不可回避的事情。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无疑也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职工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心情舒畅,群体具有凝聚力,学校面貌也才可能蒸蒸日上;反之,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纠纷丛生,磨擦不断,矛盾四起,宝贵的时间、精力都在内耗中丧失,不仅工作效益低下,学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甚至还会危及学校的生存。因此,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教职工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领导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二、怎样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当是正相关关系,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逐渐推广和深化,广大教师的观念已开始更新,作为新型教师,不能总是强调“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应该将“红烛精神”升华为“火箭精神”——通过不断添加燃料,不但自己能遨游太空,还能将“目标”送入预定的“轨道”。其实,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学生面前都是教育者,都需要以自己的高尚形象来做学生的楷模。要优化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而不同于企业组织那样一种纯粹行政上的关系,其次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中的典型来影响大家,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示范作用。再次相互沟通,增强了解,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政治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执行好师德规范,注意经常性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尽可能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最后领导要以身作则,做表率。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各种活动领导能亲自参加,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教师、学生。第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教育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与其它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 ,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因此,领导要善于引导,自觉地调节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其次要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要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要求教师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对自己要严格,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把身边的经验利用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总之有良好教师群体关系、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强,育人的效果就好。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学校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抓好师德教育。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磨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广大教师懂得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爱生是尊师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那种师生关系的束缚、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在教师中开展“爱岗、敬业、奉献、守纪”竞赛活动,大力提倡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庄重的仪表态度,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学生中开展尊师活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使学生懂得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是尊重教师最经常、最具体的表现,尽可能为老师分忧解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和特点,为了完成特定的职能和任务,就要求人们需具有某种特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这一工作性质和任务,对广大教师德才等方面都提出了高于一般人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职工,都应当加强个人素质方面的修养,并以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品格精神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人格,这是我们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是关系到校园和谐的关键,发扬团队精神,领导、教师形成一股力量,努力建设高尚师德、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选准着力点,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很重要。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将 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德育为优先,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使命,确立“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和格局,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作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文化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一切工作都能自觉地以学生为中心,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调动好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学校育人,教师是主体,调动好保护好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同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的理念,关注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水平。学校要把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作为永恒的职责,为师生员工多办好事和实事,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教职员工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帮困救助制度和资助体系,关心帮助生活困难教职员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校园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头脑,共同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探索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钻研科学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培育科学发展的文化和环境,寻求科学发展的道路和途径,促使人人都成为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和模范,从而把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全面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科学性。全面发展不是同时发展,整体推进不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培育优势,要特别处理好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重点学科专业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协同发展,增强整体实力、综合实力和集成能力。目前,就天津科技大学而言,在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和谐发展,要建立有效机制,使基础学科支持应用学科,应用学科服务经济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天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考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和谐关系时,还要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协调性,坚持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并重的原则,注重文理交叉学科的发展,依据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学科。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质量。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更是发展。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要苦练内功,增强软实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鼓励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增强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与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营造民主、积极、向上、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努力为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为天津科技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已立足滨海新区,并紧密围绕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完成了学科专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我们要借助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形式,特别注意把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与下游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特殊作用,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背景下,发挥作用,发展自己。 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校园和谐,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要通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确立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 我们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要积极培育以“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牢固树立“和谐协调”的理念及“人和校兴”的意识,引导师生员工用和谐的理念认识世界,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同前进。 和谐始于内心。和谐的校园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主张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我们要注重促进师生员工心理和谐,积极培育豁达开朗、乐观善良、理性平和、进取向上的心态;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营造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与人为善、顾全大局、宽容礼让、立人达人的处事准则和道德风尚。 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石。我们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基点和重点,在全校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理念和规则意识,推动学校诚信体系建设。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和谐的校园一定是有责任感的校园。我们要大力加强责任教育,注重从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件小事着手,努力培养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负责精神,增强大家对祖国和民族、对自己和社会、对学习和工作、对家庭和邻里、对环境和人类的责任感,并转化为极端负责任的行为。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还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提倡创新精神,开展创新教育,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事业发展中要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提倡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力提倡互助合作、公平竞争的品格,大力提倡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胸怀,从而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选准着力点,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十分重要。 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将 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德育为优先,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使命,确立“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和格局,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作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文化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一切工作都能自觉地以学生为中心,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调动好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学校育人,教师是主体,调动好保护好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同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的理念,关注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水平。学校要把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作为永恒的职责,为师生员工多办好事和实事,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教职员工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帮困救助制度和资助体系,关心帮助生活困难教职员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校园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头脑,共同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探索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钻研科学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培育科学发展的文化和环境,寻求科学发展的道路和途径,促使人人都成为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和模范,从而把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全面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科学性。全面发展不是同时发展,整体推进不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培育优势,要特别处理好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重点学科专业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协同发展,增强整体实力、综合实力和集成能力。目前,就天津科技大学而言,在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和谐发展,要建立有效机制,使基础学科支持应用学科,应用学科服务经济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天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考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和谐关系时,还要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协调性,坚持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并重的原则,注重文理交叉学科的发展,依据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学科。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质量。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更是发展。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要苦练内功,增强软实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继续深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鼓励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增强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与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营造民主、积极、向上、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努力为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为天津科技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已立足滨海新区,并紧密围绕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完成了学科专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我们要借助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形式,特别注意把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与下游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特殊作用,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背景下,发挥作用,发展自己。 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校园和谐,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要通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确立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 我们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要积极培育以“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牢固树立“和谐协调”的理念及“人和校兴”的意识,引导师生员工用和谐的理念认识世界,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同前进。 和谐始于内心。和谐的校园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主张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我们要注重促进师生员工心理和谐,积极培育豁达开朗、乐观善良、理性平和、进取向上的心态;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营造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与人为善、顾全大局、宽容礼让、立人达人的处事准则和道德风尚。 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石。我们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基点和重点,在全校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理念和规则意识,推动学校诚信体系建设。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和谐的校园一定是有责任感的校园。我们要大力加强责任教育,注重从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件小事着手,努力培养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负责精神,增强大家对祖国和民族、对自己和社会、对学习和工作、对家庭和邻里、对环境和人类的责任感,并转化为极端负责任的行为。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还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提倡创新精神,开展创新教育,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事业发展中要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提倡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力提倡互助合作、公平竞争的品格,大力提倡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胸怀,从而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回答者: greencheck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12 23:23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选准着力点,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十分重要。 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将 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德育为优先,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使命,确立“大育人”和“大服务”的理念和格局,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作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文化建设、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一切工作都能自觉地以学生为中心,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调动好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学校育人,教师是主体,调动好保护好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同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的理念,关注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水平。学校要把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作为永恒的职责,为师生员工多办好事和实事,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教职员工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帮困救助制度和资助体系,关心帮助生活困难教职员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校园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头脑,共同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探索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钻研科学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培育科学发展的文化和环境,寻求科学发展的道路和途径,促使人人都成为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和模范,从而把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全面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科学性。全面发展不是同时发展,整体推进不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培育优势,要特别处理好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重点学科专业的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协同发展,增强整体实力、综合实力和集成能力。目前,就天津科技大学而言,在学科建设中应注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和谐发展,要建立有效机制,使基础学科支持应用学科,应用学科服务经济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天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考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和谐关系时,还要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协调性,坚持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并重的原则,注重文理交叉学科的发展,依据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学科。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质量。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更是发展。高等教育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要苦练内功,增强软实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向孟二冬同志等模范教师学习的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鼓励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增强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与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营造民主、积极、向上、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努力为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我们必须注重把握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为天津科技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已立足滨海新区,并紧密围绕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完成了学科专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我们要借助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形式,特别注意把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与下游大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特殊作用,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背景下,发挥作用,发展自己。 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校园和谐,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要通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确立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 我们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同时,要积极培育以“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牢固树立“和谐协调”的理念及“人和校兴”的意识,引导师生员工用和谐的理念认识世界,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同前进。 和谐始于内心。和谐的校园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主张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我们要注重促进师生员工心理和谐,积极培育豁达开朗、乐观善良、理性平和、进取向上的心态;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营造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与人为善、顾全大局、宽容礼让、立人达人的处事准则和道德风尚。 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石。我们要把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基点和重点,在全校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培养诚信理念和规则意识,推动学校诚信体系建设。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和谐的校园一定是有责任感的校园。我们要大力加强责任教育,注重从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件小事着手,努力培养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负责精神,增强大家对祖国和民族、对自己和社会、对学习和工作、对家庭和邻里、对环境和人类的责任感,并转化为极端负责任的行为。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1000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检察机关担负着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检察机关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具体应当立足于检察职能,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一、靠发检察建议促进和谐实践证明,检察建议在预防犯罪,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检察建议,首先要注重合理性,要讲事实,摆道理,这样才易于被相关单位所接受;其次,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犯罪发生的具体成因,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检察建议,要有的放矢,不能空穴来风;第三要有可采性,建议的对策要便于操作,便于实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际效果。二、靠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维护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作依托,几乎是不可想像的。提高公民的安全感,当前情况,就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检察机关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员单位,且负有法律的职能,所以更应承担更多的职责,更好地落实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要抓住“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措施不动摇,不但要强化“严打”力度,更要加强防范力度,配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协调的职责,把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好,提高公民的安感度。三、靠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检察机关应当有效发挥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特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黑恶性质犯罪,以突出的打击成效,彻底遏制严重刑事犯罪势头,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和谐的社会局面,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四、靠预防职务犯罪惩治腐败现象发展和谐官吏腐败历来是困扰社会的一大问题,也是影响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检察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促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通过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取信于民。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认真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清除腐败发生的根源,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从而创造廉洁的政务环境,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五、靠强化法律监督实现公平正义创造和谐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标尺。检察机关肩负着法律监督的神圣使命,维护法律公正实施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法律监督;充分行使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四项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坚决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裁判不公等突出问题;切实运用好民行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一轮发展时期,针对中国国情提出的一个重大的社会发展主题.与所有的社会一样,和谐社会也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必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决议》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并从四个方面原则上规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思想上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但我们也要看到长期以来,一些党员和干部中程度不同的产生了“信仰危机”,有些人怀疑和反对社会主义.国民心态中存在物欲化、粗俗化、躁动化、冷漠化、无责任化和虚假浮夸化等“六大负性倾向”.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经济关系和不同利益的人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多元化的态势,这些都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方面.面对这样一个基本国情,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引导全体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所以,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导向性.其次,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目的在于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开放的,它不是“专制化”或绝对的“一元化”,而是强调对多元价值观的“引领”.它的建设还要从国情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文化应该是多元一体的,充满活力的、具有指导性、包容性和整合性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多元文化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才能最终完成先进文化对消极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批评,以及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现代化整合.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思想道德建设肩负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任务.《决议》中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耻、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我们知道,一个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最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领域和地方存在着是非、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和蔓延.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商业贿赂、行业腐败、不讲信用等现象,成为当前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加强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3、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民族的科学素质,一个国家科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文化氛围.另外,要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单位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积极舆论导向作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互联网等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和舆论氛围,使各类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4,和谐文化重在创建.《决议》提出: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在创建活动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建和共享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看,和谐文化既不是少数人的精英文化,也不是传统的市井文化,而是先进的,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全民的、大众的、共享的文化.和谐文化创建活动在于全民的积极参与.文化是可以物化的,文化是可以实践的,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在开展文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创造了许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文明社区活动的具体形式.这些活动大多具有群众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不仅传播了先进文化,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和谐人际关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和谐》 和谐,无处不在。它就像我们的朋友、亲人一样,随时都在我们身边。社会中,学校中,家庭中,大自然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它美丽的身影……但是,它总是爱和我们捉迷藏,需要你去用眼睛发现,用心去感受…… 社会和谐镜头: 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中,处处都可以发现和谐。我就有过亲身经历……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育我,一定要尊老爱幼,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人如果没有座位,一定要主动大胆得把座位让给他们。我点点头,牢牢地把妈妈的话记在心里面。不过,我还没有碰到过,直到有一天…… 妈妈带我坐公共汽车出去,上了车,有空位,我便坐下了。过了没多长时间,有一位满头银发还拄着拐杖的矮个子老奶奶蹒跚地上了公共汽车。恰巧,车上也没有了空位。我想:这不正是我乐于助人的好机会嘛!妈妈也转过头来看着我,她的眼神告诉我,她说:“遥遥,妈妈相信你能做好的!”于是,我站起来,从容地走到老奶奶身边,温柔地说:“老奶奶,您这样站着很危险的!我把我的座位让给您,您坐吧!”“小姑娘,那…谢谢你啦!”“不用谢不用谢!这是我应该的!”我微笑着说。我感到做完好事以后好快乐啊!我为社会增添了和谐,增添了美丽……我开心地笑了!…… 学校和谐镜头: “小邓,我有道题不会,拜托给我讲一下啦!”我笑着说。“没问题!没问题!什么题啊?邓大女侠帮你解决!”小邓顽皮地说。“唔……这道题!给我讲了啦!”我撒娇地说。“我给你讲啊!你要认真听哦!听不懂就直说!我可以再给你讲!这个题,应该首先……然后……最后……”小邓认真地讲着,我也认真地听着。“听懂了吗?”小邓问。“嗯嗯!我明白啦!小邓,谢谢你啦!”我高兴地说。“不用谢!我们都是朋友嘛!朋友之间用不着这么客气!”小邓客气地说。我感到心里暖暖的,同学之间的这种和谐,是那样温馨…… 别看我们女生天天和男生打打闹闹,其实我们那根本就算不上是打架,只不过是在闹着玩儿罢了!我常常和自己班,别的班,别的年级的男生打打闹闹,我们那只是在玩儿而已。貌似我们是“一对冤家”。我常常在放学路上碰到那些男生,每次都会说一句:“真是冤家路窄啊……”其实,只不过嘴上说着玩儿而已。有的时候,回头想想,这些男生真的蛮可爱的!虽然他们总是故意给我找碴惹事儿,但是,他们都是和我闹着玩儿的!这种“打打闹闹”的和谐,我喜欢! 老师和学生也非常和谐。我们的数学老师才工作两年,很年轻,所以特别孩子气!他和我们特别合得来。我们都爱和他开玩笑玩儿,他也不介意,也和我们开玩笑。而且每次考完试他都会帮我们分析错题。我们的老班也是如此!总是和数学老师一起辅导那些班里学习比较落后的同学,老师和学生的这种和谐,是那么美丽…… 家庭和谐镜头: 在家中,我和爸爸妈妈就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每次餐桌上,总是最热闹的时候!我们会把一天里的新鲜事说出来。快乐的事,大家一起分享;烦恼的事,大家一起解决……这种时光,总是那么快乐!我们还常一起娱乐:打牌、下五子棋、看电视……这都是经常做的事。每次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总是那么温馨! 和爸爸妈妈打牌,是最常玩儿的!每次,我们总是沉浸在笑声之中。因为老爸总是老末儿,所以他也有一个外号叫“末末儿”! 在我们家里,小乌龟、小鱼鱼、小蝈蝈都是我们家庭的一员。它们也有自由,享受着和人一样的快乐生活!它们可以听音乐、看电视、吃对它们来说的美味……有空时,我和爸爸妈妈也会和这些小宝贝们玩儿! 家中,总是那么其乐融融…… 大自然和谐镜头: 现在人们不像原来了,现在都有了“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猎人也越来越少了!人们都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多多种植绿色植被。这多么令人欣慰啊!而且很多稀有的野生动物都得到了人们的保护,使它们不会濒临灭绝,能够生息繁衍……这都是人类的进步!这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篇章,让人感动……只有大自然的这种和谐,才让地球变得美丽…… 和谐,处处皆有。和谐,就是这么容易做到。但同时,和谐也需要我们去创造,去维护…… =========================================================================== 《寻找和谐》 “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谐,留下了最后的美丽;而我所追求的和谐,是和好友一起去采撷——每一份友情,每一丝快乐,每一片希望,每一线阳光……” 和谐,便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时光匆匆,流年似水。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童年的记忆是一片片叶子,从童年的大树上悄然飘落,便再也无法重新回到树上,只是那片片叶子依然翠得耀眼。还记得,那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总爱张开好奇的眸子仰望蔚蓝的晴空,想融入那片蓝;总爱和小伙伴们钻在“小房子”里,看调皮的雨滴在微风中嬉戏。那时的天很蓝,那时的草很青,那时的大自然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卷,那时的我徜徉在微风中,真的很幸福。 现在,我依然爱蓝蓝的天,爱蓝天下美好的一切,却鲜有时间和精力细细欣赏,偶尔抬头望望,觉得有种陌生的亲切,仿佛生活里少了许多情趣,平添了几许忧烦和困惑。岁月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的东西:人生本来就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 和谐,便是不和谐中的完美。 在这漫漫长途,要给自己信心,给自己希望,给自己拚搏的勇气,给自己点一盏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谐,此时已悄然根植于自己的心中。 而幸福是什么?在我眼里,幸福不是一叠厚厚的钞票,一件华丽无比的衣裳;也不是遮掩痛苦的工具,贪图片刻欢娱的美酒。幸福,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在你颓丧无助时,路人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会带给你幸福;幸福是你口渴难耐时一捧甘甜的泉水;幸福是你筋疲力尽时一张松软的大床;幸福是你孤寂时一封远方的素笺;幸福是你噩梦后一张慈祥的笑脸。 找到了幸福,我便看到了和谐的微笑。 成功是幸福,失败也是幸福,那是一种酸楚的甜蜜。在任何时候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的目标在前方,因为我有再爬起来的勇气,因为失败是一种幸福! 又是一片澈然晴空,丝丝阳光温暖如昔。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其实怎样的世界才算和谐,答案就在你眼里,就在你心中。 采撷幸福,给自己一份愉悦的心境;离幸福近些吧,你便找到了和谐。 =========================================================================== 《木匠的心》 古代有一人跟一木匠做学徒,他学习非常刻苦,头脑也很灵活。师父对他很用心,只是从来都没有对他做过半点赞扬之举。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样努力地学习却得不到半句赞美之词。 这样过了两年,他也努力了两年,他的师父对他也“沉默”了两年。他现在的做工技艺虽不能和师父相比,但也相差不远了。可师父看见他做的无比精美的小物件,却总是摇头。他很不明白。 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了,问师父这是为什么。师父没有回答,只是把他带到一间屋子里,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上好木材。师父指着这些木材对他说:“十天之内,把这些木头做成你自己认为最拿手的东西。”说完就转身走了。他心里一阵纳闷,但看到这些上好的木材,心里顿时又高兴起来了。既然这样,我可要不客气了,他这样想着,一丝笑容呈现在脸上。 十天之后,他把师父请到了屋里。其实,他只用了七天就全部完成了。剩下的三天他又用其他材料认真做了几只精致的物件放在里面,然后他才满意的请来了师父。 师父站在这些精致的物品当中,只是摇头。 向来对师父很尊敬的他也有些生气了。这些可全都是他的心血啊,随便挑一个,大到一张精美的床,小到一只小鸟,哪一个不是万中挑一的精品,可师父竟然还不满意。“师父,”他也顾不得对师父尊敬了,“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做得这么好,您却还是不满意?” 师父还是没有说话,把他带到了一间书房,这个书房他从来没有来过。咦,没想到师父还写得这么一手好字。师父拿出一幅,打开,让他看。这幅字有隶书、行书、楷书,隶书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行书笔势流动,意态活发;楷书笔势流丽,端正谨严。每一个字都是那么好看,但全篇看上去很不舒服。接着师父又拿出一幅字来,通篇都是行书,每个字都不怎么好看,但通篇看上去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甚是和谐,看了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他突然明白了。师父要的是和谐,而自己做的那些虽个个是精品,但一旦组合在一起便让人眼花缭乱,毫无美感可言。 从那以后,他更加刻苦了,经常跑到原野中观察自然的和谐之美。 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 《父亲和母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木与土的和谐;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是情与景的和谐; “孩子他爸——”“哎。”是父亲和母亲的和谐。 记忆里的父母,从没有过浪漫的约会,没有情语絮絮,更没有促膝长谈。或许是责任让他们走到一起,或许…… 在夜的宁静中,母亲寻觅着那熟悉的脚步声,应声而出;在喧嚣的白昼里,母亲洗涤着充满汗渍的衣衫,虽苦犹甜。辛苦了一天的父亲推门而入,或许是工作上的失利,他冷漠不语,母亲端上一盆热热的洗脚水,转身离去…… 父亲出差,总要千叮万嘱,锁好门窗,收拾衣物。因为话费太贵,父亲总要平安抵达后打电话“嘟”三声,然后挂机。母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祥和。 阴雨天气,父亲腰酸,母亲便垫上厚厚的“席梦思”,热得父亲溢出汗来,却一本正经地说:“出了汗,才会健康,汗可以排毒。” 父亲知道母亲喜欢吃新鲜蔬菜,一到星期天便上街买菜,然后买回一堆母亲喜爱的常绿蔬菜,却被母亲数落“不会还价,没有脑子。”然后,父亲嘿嘿地傻笑道,“下次吧,下次吧!” 好奇地询父亲,年轻时母亲的样子以及他们相识的经过。父亲总是故作严肃:“小孩子别问!”却又自己说起来。“很温柔,贤惠,很能干……”看着父亲认真的样子,我暗自偷笑。 母亲要是听见了,总会好气又好笑地从厨房里窜出来,“别带坏孩子!”接着红着脸,跑回厨房。只有在这时,父亲和母亲有了短暂的交流。 父亲和母亲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太多的行动,在和谐中谱写着爱的赞歌,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互相搀扶,恪守着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我仿佛又听见: “孩子他爸!” “哎!” ========================================================================== 《和谐之美》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每当我读到这句诗,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在夕阳的余辉里,一群白色的水鸟站在金色的沙滩上。它们忽然同时腾空而起,浑身洒满金色,朝太阳飞去。这和谐的一幕萦绕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近期北戴河会有大批白鹤迁徙,十分壮观。顿时,那幅和谐美丽的图画跃出脑海。我打算周末去拍摄这令我神往的美景。 我走在北戴河的沙滩上,目光搜寻着白鹤。突然,我看见远处有一小片烟雾似的腾起。我的心开始狂跳,我不顾冰冷的海水溅湿衣服,刺骨的海风刮着脸,急匆匆地跑了过去。不错,那是一群水鸟,但显然不是白鹤。它们有着灰色的小巧的身体,小黑眼睛里闪出机敏的光。在我面前,一大群灰鸟盖满了海滩。它们叽叽咕咕地聊着,偶尔唱一句大海的歌,应和着远处细浪“沙沙”的调子。在夕阳的照射下,沙滩仿佛是金子做的,这一刻却又显得那么柔软。灰鸟们三五成群地在这金子上走来走去,悠闲地散着步,灰色和金色看似平静,却又在跳动着。没有什么比这更安闲,更令人陶醉了。我赶紧拿出相机,对好焦,“咔嚓”,一幅和谐的图景被我记录下来。白色的细浪给这美景镶上了花边。 忽然,数百只水鸟一齐腾空而起,我赶紧把相机对准它们。“咔嚓”,一张百鸟争渡的照片定格在相机中。晚霞将天幕映得火红。数百只水鸟将它们深色的剪影铺满天,只漏出点点红光。夕阳红彤彤的,露出半边脸,对着这群可爱的精灵微笑。灰鸟们乘着清新的海风,踏着海浪的节拍,在天空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展开了奇异的舞蹈:它们在海浪的伴奏下高响着大海的歌,时而盘旋,时而俯冲,一会儿又一大群呼啦啦地掠过我的头顶。它们是天生的艺术家和舞蹈家,将自然中的和谐之美毫无保留地展现给我。我趁机拍了好几张美图,我的心正和这群灰鸟一起感受着这种美。一种简单的快乐油然而生。 踏着夕阳,我离开了北戴河。“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正是因为天地间有这群可爱的精灵创造着和谐的美,人类才不会感到寂寞! 在人类历史上,一些日子是永远不能忘怀的。5月9日就是这样一个日子,60年前的这一天,俄罗斯人民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同样,8月15日也是这样一个不能忘怀的日子,60年前的这一天,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世界各地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要义则在于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俄两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共同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专程前往莫斯科出席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8日在会见俄罗斯老战士代表时讲了这样一席话。 世界媒体注意到,中国在对内倡导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也对外发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呼唤。4月22日,胡锦涛在雅加达的亚非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要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5月7日,中国外长李肇星在日本参加亚欧外长会议期间说,应继续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包容共处,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和谐”思想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谷物称禾,禾在口边,丰衣足食,天地人和;“谐”字左边是“言”右边是“皆”,含人人有发言权之意。自从中国先哲提出了“和为贵”的著名理念,遂为炎黄子孙世代传诵,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被赋予特定内涵。从中国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到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以及“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从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到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等等,无一不体现着和谐的理念。 无疑,二战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之一便是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与秩序。建立规范的多边磋商体制———联合国,便是其重要成就之一。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己任的联合国,60年来在解决地区争端、促进各国发展,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与安宁 诚然,人类要建设起一个真正和谐的世界仍须不断努力。因为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局部战争、跨国犯罪等问题,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由于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扩大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外部因素,加之自身基础薄弱,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的甚至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人类就更需要提倡各国间的和谐相处,真诚互助,共谋发展,以实现共赢。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不小心丢失了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急,有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这是一个典故,真假虚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社会风气,这样的人际关系。 近段时间,我们大家都能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广告:妈妈给孩子洗脚,让孩子先睡觉,然后自己又去伺候老人。小孩没睡,看到了全部。于是给妈妈打了洗脚水准备帮妈妈洗脚。孩子在端洗脚水的时候,将水洒了一地,同时也将浓浓的爱意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难道不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缩影吗? 当然在共创和谐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插曲。 2006年2月27日,有杭州市民发现,江干区城东公园内,一座铜质少女塑像被人锯断后偷走。米高、几百斤重的铜像原来亭亭玉立,现在被锯得只剩下一双“脚掌”。近几个月来,杭州已陆续发生多起城市铜雕作品被盗、被切割的事件。位于杭州“信义坊”商业区的青铜雕塑“钓鱼郎”肩上的鱼竿被人偷走,只剩下光秃秃的一个把柄;菜市桥公园里《买菜》雕塑的秤砣也被人“强硬夺下”。不仅仅是铜雕,路灯、含铜电缆甚至是人行天桥台阶上的铜条,均遭“毒手”,引起市民群众强烈反响。有不少市民提议,保留这些不完整的铜像,让大家牢记这个教训。在我们共创和谐社会之际,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呢? 共创和谐社会很难,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共同努力;共创和谐社会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和谐社会! 2,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和谐家园,或许,有一些人就是生活在和谐家园里。和谐家园是美好的,是文明的,是安宁的!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叫做《藏羚羊的哭诉》。藏羚羊原本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可是由于人们的随意捕杀,它们几乎要濒临灭绝。有一次,在盗猎者捕杀藏羚羊下,一只藏羚羊的爷爷想让自己的孙子先走,可那只藏羚羊孙子并不走。最后,藏羚羊的孙子终于走了,它一边跑一边发出绝望的叫喊声,仿佛在哭泣,又像在诅咒盗猎者…… 有那些没有爱心的人生活的地方能叫和谐家园吗?那些可恶的盗猎者只能给世界带来泪水和悲伤!其实,和谐家园不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吗?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里;不随地吐痰;保护花草树木,不随意踩踏;公工场所内不大声喧哗;遵守交通规则……只要人人都讲文明,讲品德,和谐家园就在我们身 边! 图书馆里,人们都沉迷于书的世间里,安安静静的,没有争吵声,没有打闹声,是多么的和谐、安宁啊!公共汽车上,小姑娘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高兴的笑了,大家也为小姑娘的行为感到骄傲。邻里之间,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解决困难,就不会有矛盾。 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也是创建和谐家园的重大因素之一。你不必做很大的事情,你只要做一些随手之劳的事情就可以了。比如:随手捡起废纸果皮,扶着盲人过马路,帮体弱的人拿东西,把捡到的东西交给警察,创建和谐家园并不难! 其实,创建和谐家园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等着人们去实现。总有一天,这个美好的幻想就会成为现实,地球将会变成和谐的世界,和谐的家园!……

浅谈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主要有: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代际结构的和谐、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主要有: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代际结构的和谐、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给社会发展创造了前提。但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时,也会妨碍经济增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我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只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了,才能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稳定才能得到保证。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全社会都得到了好处,但先富起来的毕竟是少数人,加之分配制度上的缺陷,我国的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这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我国经济上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并未同步协调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和谐方面,一是我国的农民数量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过大,这给我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困难。按国际贫困标准(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美元),农村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而现代化国家的最有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二是我国的收入差距没有按照应有的规律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是继续加速扩大。这既有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趋势限制了初级劳动工资提升的特殊原因,也有现代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和社会组织中间管理阶层出现新分化的新情况,还有转型期腐败和非法致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三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而呈现出劳动力在一个较长时期供大于求的趋势,就业问题一时难以根本缓解。四是我国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和严格的人口控制,出现还没有富裕起来就过早老龄化的现象。 二、从社会结构层面构建和谐社会 在我国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的过程中,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有时甚至集中暴露出来。从社会管理体系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重组,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从而使社会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众之间既存在着共同利益,又有着各自特殊的具体利益要求。为此,一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是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提高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健全社会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2.逐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许多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建立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善于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全面推进工作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务之急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结合起来,尤其要解决好上访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建立重大决策的群众听证会制度,疏通广大群众和社会各阶层表达意愿、意见、要求的渠道;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处理和解决信访问题不力导致矛盾激化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搞好配合与协作,逐步形成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社会秩序工作格局。 3.建立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能果断处理突发事件。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仅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而且有的群体性事件组织化倾向明显。此外,由于经济利益驱动造成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也引发了一些意外事故。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对党和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要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形成规律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地震、洪灾、矿难等灾害,应建立应急预案,并逐步建立应急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对于各种犯罪活动、各类社会丑恶现象,要严厉打击。要充分发挥司法等专门机关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4.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机遇(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因为存在着家庭出身、个人能力差距、智力水平的差别,但社会应该保障每个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过程公平是一种机会均等,不受民族、性别、户籍等的歧视和限制,使农民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结果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重要的目标,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但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和个人在起点与机会的差别等因素影响。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十六大提出,一次分配重效率,二次分配重公平。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打击非法致富。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相差20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6.打破城乡分割局面,促进城市化 建议国家出台取消“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