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

发布时间:2024-07-02 11:05:38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

跪求没分没诚意啊

《天文爱好者》,目前国内最有名、历史最久的天文杂志;《中国国家天文》,刚发行的,但我感觉内容不如《天文爱好者》;另外,二楼说的《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属于专业类的杂志,是学报性质的,而《天空和望远镜》恐怕是世界上最好的天文杂志了,但那是美国的,是英文的,而且比较昂贵。这些都可以在邮局订阅。不过现在已经过了明年杂志的征订期了。

推荐“天文新闻”(在线阅读)上新浪博客,搜天文新闻

《天文爱好者》 由中国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联合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公开发行的专业天文科普刊物,系中国科协所属优秀科普期刊。《中国国家天文》 是一本秉承天文人文理念的现代科普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国家天文台主办,2006年10月28日创刊,是中国科学院旗下最精彩的杂志之一。还有 《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天体物理学杂志》 〈天空与望远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星空〉等

天体物理学杂志官网

双黑洞合并产生引力波的模拟图。 (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图) 引力波的发现是21世纪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物理学成就之一,三位物理学家因为对发现引力波的重要贡献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自2015年9月14日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以来,科学家不断发现新的引力波信号。这种时空涟漪携带着源的重要信息,引力波天文学也开启了 探索 宇宙的新道路。 2020年9月2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与位于意大利的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gro)共同宣布他们利用引力波探测到一个质量为142个太阳的黑洞。这是科学家首次探测到质量介于100个太阳到1000个太阳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也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利用引力波探测到的质量最大的黑洞。科学家推测,这个黑洞由两个较小的黑洞合并而成,而两个参与合并的黑洞中质量较大的一个,其质量并不在此前理论允许的质量范围内。这些发现将挑战我们关于大质量恒星生命周期最后阶段的理解,并加深我们对黑洞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关于这项研究的两篇论文于9月2日同时发表:其中一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详细介绍了这个引力波信号的发现;另一篇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讨论了信号的物理性质和天体物理学意义。 LIGO和Virgo在2019年5月21日分别探测到这个信号,因此这个信号被编号为GW190521。这个信号源同地球的距离大约为70亿光年,是科学家探测到的最远的引力波源。科学家使用最先进的计算和建模工具,揭示出这次不同寻常的合并的大量信息。 他们推测GW190521最有可能来自不同寻常的双黑洞合并事件。到目前为止确认的所有引力波信号都来自双星合并事件,要么是双黑洞合并,要么是双中子星合并,而这次合并事件就是两个质量分别为85倍太阳质量和6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的合并。两个黑洞合并时,形成一个新的质量大约为142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大约相当于8个太阳的质量。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Virgo合作组织成员尼尔森·克里斯滕森(Nelson Christensen)表示:“这不像我们通常探测到的啁啾声一样的信号。”在科学家于2015年第一次探测到的引力波事件GW20150914中,两个黑洞合并释放出3个太阳的质量。与那次的信号相比,“这次更像是一次巨响,是LIGO和Virgo到目前为止探测到的最强大的信号。” 科学家目前观测到的黑洞根据质量可以分为两类: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恒星级黑洞的质量在几个到几十个太阳之间,被认为是恒星死亡时形成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在数千个太阳到数十亿个太阳之间,我们银河系的中心就有这样的黑洞。而142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则属于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这也是科学家第一次探测到这种类型的黑洞。它所在的100个到1000个太阳质量这个区间被称作“黑洞沙漠”,就是因为科学家此前发现的位于这个质量区间的黑洞候选天体极少。这个质量的黑洞同对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来说最困扰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有关: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他们推测这些宇宙中的“巨兽”可能来自较小的中等质量黑洞的合并。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LIGO合作组织成员艾伦·韦恩斯坦(Alan Weinstein)在LIGO官网上表示:“这个事件提出的问题要比它给出的答案更多;从发现和物理学的角度,这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 这两个参与合并的黑洞同样非常独特。它们的质量很大,因此科学家怀疑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全都不是像一般的恒星级黑洞那样是由一颗塌缩的恒星形成的。 根据恒星演化理论,质量达到13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可以产生质量最高为6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对于质量更大的恒星,比如超过200倍太阳质量,由于物理机制不同,会最终直接塌缩成质量至少为12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样一来,一颗塌缩的恒星不会产生质量大约在65倍到120倍太阳质量之间的黑洞,这个范围被称作“对不稳定质量间隙”(pair instability mass gap)。 但是在产生引力波信号GW190521的两个黑洞中,有一个处于上述质量范围的边界附近,而其中质量较大的一颗为85倍太阳质量,则是第一颗探测到的位于“对不稳定质量间隙”中的黑洞。克里斯滕森在LIGO官网上表示:“我们看到了一个位于这个质量间隙中的黑洞,这足以令很多天体物理学家挠头,尝试研究这些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在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解释,即“分级合并”(hierarchical merger):在相互接近并发生合并之前,两个黑洞分别是由两个更小的黑洞合并而成。不过,除了这种可能性外,Virgo合作组织成员、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教授米盖拉·马佩利(Michela Mapelli)指出:“还有可能是来自大质量恒星的塌缩或者其他更加奇异的过程。然而,可能我们不得不修正我们目前关于恒星生命周期最后阶段的理解以及由此得来的对黑洞形成的质量限制。不管怎样,GW190521对黑洞形成的研究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GW190521的信号持续时间很短,只有不到秒,限制了科学家对源的天体物理性质的研究,但他们还是从中推测出合并前的两个黑洞旋转速度非常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Virgo合作组织成员蒂托·达尔·坎顿(Tito Dal Canton)认为:“这个信号显示了进动的迹象。”也就是说,当两个黑洞一边旋转一边相互靠近的时候,它们各自的自转轴可能会偏离轨道的轴向,而轴的错位会导致它们的轨道摇摆不定。坎顿表示:“这个效应很微弱,因此我们不能确定它一定存在;但是如果是真的话,那这个效应就会支持这样一种假设,即合并前的黑洞产生并存在于一个不稳定的、拥挤的宇宙环境中,比如致密的恒星星系团或者活跃星系核的吸积盘。” 除了最有可能的双黑洞合并外,也还存在科学家未知的全新机制产生这些引力波的可能性。科学家在论文中简要讨论了宇宙中其他可能产生他们探测到的信号的引力波源。例如,可能是一颗位于我们的星系之中的正在塌缩的恒星产生了这个引力波信号,但是科学家并没有发现超新星爆炸的其他迹象,比如中微子;也可能来自宇宙最早期的暴胀之后产生的宇宙弦;还有一种可能性,即两个黑洞并不是形成于合并或者恒星塌缩,而是来自原初黑洞。不过,这些奇异的可能性没有哪个能和双黑洞合并一样很好地与观测数据吻合。 针对这次发现,Vigro发言人乔瓦尼·洛苏尔多(Giovanni Losurdo)这样说道:“Virgo和LIGO合作进行的观测照亮了黑暗的宇宙,定义了一个新的宇宙图景。而在今天,我们再一次宣布一个史无前例的发现。我们始终在改进我们的探测器以提升它们的性能,从而更加深入地 探索 宇宙。”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鞠强

Gliese 581g是 Gliese 581 系统中其主星的第三颗行星,如果包括两颗未经证实的行星,则为第五颗行星。

Gliese 581g 是 Gliese 581 系统中一颗 未经证实的系外行星 。

系统中有四颗已确认的行星和一颗未确认的行星。

这颗行星是其 红矮星主星的第四个 。

Gliese 581g 的质量大约是 地球的 3 到 4 倍, 其 半径被认为是大约 倍 。

质量表明 Gliese 581g 很可能是一颗 岩石行星 ,其重力足以保持其 大气层 。

Gliese 581g 是在其恒星的可居住区发现的 最像地球 的行星之一。

Gliese 581g被认为是 潮汐锁定 的,这意味着这颗行星的同一侧总是面对着它的 主星 。

人们认为 Gliese 581g 上的 重力 与地球上的非常相似。

Gliese 581g 从它的主星接收到的 阳光水平 与地球从太阳接收到的阳光水平 相似 。

Gliese 581g 轨道

Gliese 581g 在 1360 万英里(2200 万公里)的距离内围绕其主星旋转,需要 37 天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轨道。

Gliese 581g 的直径可能只有地球的 倍。

Gliese 581g 大气

大气成分未知,但理论模型表明,如果地球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含量足够高,那么 Gliese 581g 可能具有 热带气候 。

Gliese 581g 适居性

尽管围绕 Gliese 581g 的确认 存在争议 ,但它仍然被认为是太阳系外潜在可居住性 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之一。

Gliese 581g 是距地球仅 20 光年 的行星系统内的太阳系外行星候选者,但目前它的存在受到 高度怀疑。

虽然已经发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候选者,但通常需要 至少两次独立观察, 才能确认这些行星确实存在。

为了科学严谨,这颗行星应该由 两个独立的团队 使用 两个不同的天文台 进行观测。

然而,在 2010 年发现 Gliese 581g 的最初研究人员在 2012 年为他们的方法进行了辩护,并对其他团队的一些工作提出了质疑。

这颗行星目前未列入由波多黎各大学阿雷西博行星宜居性实验室管理的宜居系外行星目录。

在 2014 年 10 月一篇描述系外行星宜居性“错误开始”的博客文章中,研究员 Abel Mendez 写道,这颗行星并不存在。

这颗行星于 2010 年 9 月由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 Steven Vogt 领导的团队首次宣布。

利用夏威夷 WM 凯克天文台11 年的观测数据,研究小组宣布了围绕恒星 Gliese 581 的两颗行星:

Gliese 581f 和 Gliese 581g。

结果发表在 《天体物理学杂志 》上,并在 Arxiv 上以预印本的形式提供。

这颗行星被认为位于其母星(一颗红矮星)的宜居带内。

这种类型的恒星比我们自己的太阳更冷,这意味着行星需要靠得更近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让水在其表面流动。

虽然天文学家通常通过行星是否可以支持液态水来定义可居住性,但人们承认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它。

这包括行星的大气层以及其母星在发射能量方面的变化程度。

之前在该系统中发现的两颗行星,格利泽 581c 和格利泽 581d,后来被认为位于宜居带的边缘。

(在未来几年,Gliese 581d 的存在也受到质疑)。

系统中行星数量的 历史 估计范围从大约 3 到 6 颗行星,这取决于所使用的方法。

至于 Gliese 581g,研究人员表示,这颗行星始终有一面面向其母星,而另一面则始终处于黑暗中。

宜居区域可能位于阴影和光线之间。

Gliese 581g 是通过检测它在其母星中引起的引力摆动而发现的,但研究人员说它很微妙。

需要以每秒 米的精度进行 200 多次观测。

来自凯克的数据与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拉西拉 米望远镜的另一个著名的行星搜寻仪器 HARPS(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项目)相结合。

田纳西州立大学的机器人望远镜也证实了恒星的亮度测量。

这颗行星的存在很快就受到了审查。

然而,那年 10 月,由 日内瓦天文台 的迈克尔市长领导的一个团队在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上展示了使用来自 HARPS 数据 的更多数据点。

他们说,他们看到了他们认为是该系统中 其他四颗行星 的信号,但信息并未显示 Gliese 581g。

天文学家弗朗西斯科·佩佩 (Francesco Pepe) 说:“原因是,尽管仪器和许多数据点非常精确,但这颗潜在的第五颗行星的信号幅度非常低,基本上处于测量噪声的水平。”

在日内瓦天文台研究 HARPS 数据,在 上重新发表的天体生物学杂志文章的电子邮件中。

该论文也在预印本网站 上发表,但似乎 未被接受发表 。

这是Vogt 在 2012 文章中提出的观点。

他还表示,他自己的团队 无法得出与瑞士团队相同的结论 ——除非他们删除了一些数据点。

“我不知道这种遗漏是故意的还是错误的,”他当时说。

“我只能说,如果这是一个错误,他们现在不止一次犯同样的错误,不仅在这篇论文中,在其他论文中也是如此。”

2010 年的研究团队彼此对立,开始了一系列关于 581g 的出版活动,有时还讨论了系统中其他假定行星的合理性。

2010 年,由德国海德堡马克斯普朗克天文学研究所的 Rene Andrae 领导的一个小组表示,Vogt 小组的发现是基于假设行星具有圆形轨道,德国小组认为这一结论是不正确的。

2011 年,一篇基于不同统计方法分析 HARPS 和 HIRES 数据的论文在 MNRAS 上发表。

这个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菲利普格雷戈里领导的小组也找不到表明存在 581g 的信号。

2012 年,沃格特(发现 581g)使用了与 2010 年 未能找到 581g 的瑞士队相同的数据。

他的团队表示,只要行星具有圆形轨道,行星就在那里,并表示对方团队在 2010 年的原始论文中可能会省略某些数据点。

Vogt 告诉 ,圆形轨道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动态稳定性、拟合优度和简约原则(奥卡姆剃刀)。

该论文发表在《天文新闻》上。

然而,对 581g 的进一步研究对它的存在产生了强烈的怀疑。

2014 年,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Paul Robertson 领导的团队表示,在对其太阳活动进行校正时,数据中看不到 Gliese 581d(系统中的另一颗行星)。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新闻稿指出, 太阳黑子 有时会 伪装成行星信号 。

通过观察 Gliese 581d 的轨道可以推断 Gliese 581g 的存在。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 如果 581d 根本不存在,那么 581g 也不存在。

由 Guillem Anglada-Escudé(伦敦大学)领导的另一个团队对 2015 年 3 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那篇文章提交了评论。

假如581g 被证明并不存在,那么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生命存在了。

这一切都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进一步 探索 。

至于火星,人类已经可以对其进行探测。

能不能找到生命,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我个人猜想,就马斯克对于火星 探索 的热情,以及那么热衷于太空移民来说,也许火星存在生命,只是我们暂时没有发现而已。

著名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网站:

天体物理学报

当人类意识到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时,就开始寻找其他和地球环境相当的星球,这样可以开辟第二个地球,那么人类的生存就更有保障了。而这么多年来,通过科学家们的苦心探寻,还真的找到了跟地球环境相似的星球。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个超级地球 - 开普勒22b

2011年12月,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到了第一个位于太阳系外的宜居星球,这个星球被命名为开普勒22b,虽然相比较地球所处的宜居带而言,开普勒22b距离它的主恒星要更近一点,但开普勒22b所受到的光照程度却比不上地球,以致于开普勒22b的平均气温仅仅只有21℃,且还有四季。

可见,倘若人类移居到了开普勒22b居住,会比在地球居住要更舒适。就目前而言,开普勒22b有问题困扰着人类:就是开普勒22b究竟是一颗岩石行星,还是一颗气态行星?显然如果是气态行星,哪怕开普勒22b和地球生态环境完全类似,人类也无法居住在开普勒22b。也因为分不清是岩石行星还是气态行星的缘故,科学家不能确定这颗行星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若是岩石行星,则开普勒22b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5倍,但如果是气态行星,那有可能仅仅只有10倍左右。粗略估计,一颗开普勒22b大约相当于14个地球之大。若是开普勒22b是一颗岩石行星,这颗星球上至少能够供十倍以上的地球人类居住。以及开普勒22b上大约有着多少说不清的矿产资源,人类可以安心地在开普勒22以上生存千万年亿万年,也不用担心资源随意的开采,百年之后就已经面临枯竭了。

只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因为这颗星球距离地球大约有600光年,依照人类目前最快的飞行的速度,也需要在太空中航行将近2000多万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开普勒22b。人类无法在太空中航行如此漫长的时间,哪怕是人类打造的飞行器探测器,也不可能在两千多万年时间后传回信息到地球上。不得不说,速度和距离时间,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人类。

第二个超级地球 - 比邻星b

由于开普勒22b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了,后来科学们就盯上了距离地球大约仅仅只有光年的比邻星b。这颗星球也被科学家们寄予了厚望,猜测比比邻星b不仅具备人类移居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这颗行星更有可能和地球一样,也已经孕育了生命万物。

只是别看仅光年。就目前而言,光年和600光年并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人类的飞行器探测飞船根本无法达到光速。更何况,载人的飞船探测器难度将会成倍地增加。美国宇航局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已经在太空中航行了43年的时间了。如今已经到达了太阳系的边界,却还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才能穿越太阳系。而太阳系的直径不过2光年,就让人类举步维艰,更何况光年。

未来科学家们还会发现到越来越多颗的类地行星。但是比比邻星b还要距地球更近的行星,可能已经所剩无几了。由此看来,人类需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去寻找类地行星吗?明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一直在保护着人类文明的前进。但人类却一再地忽视了地球的重要性,人类不断地从地球上开采资源,破坏地球生态平衡。等到地球予以反击,警告人类时,人类却埋怨地球不适合我们居住了。

刊号:CN31-1385/N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编辑部 地址:上海钦州南路71号 邮编:200235 《空间科学学报》空间科学是当代高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空间科学学报》是我国空间研究界有影响综合性刊物。所刊载的内容由以空间本身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和与空间环境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研究成果构成,报道的主要学科分支包括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化学与地质学、空间生命科学、微动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地球科学等。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探测与实验、综述、研究简报,学报动态等等。 期刊分类: 双月刊 创刊年份: 1981 国内刊号: CN 11-1783/V 国际刊号: ISSN 0254-6124 邮发代号: 2-562 定价: 2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编辑单位: 《空间科学学报》编辑部 天体物理学报(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简 介: 创刊时为中文期刊,2001年改为英文刊。主要刊登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和报道范围:“研究快报”用来报道天文观测的新结果及新理论;“特约综述”聘请国际知名天文学家就某些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评述。 期刊分类: 双月刊 创刊年份: 1981 国内刊号: CN 11-4631/P 国际刊号: ISSN 1009-9271 邮发代号: 2-187 定价: 2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编辑单位: CJAA编辑部

是理论上推断出来的然后发现了一种各项同性的微波辐射,就认为他只能事理论上推断的背景辐射

1948年,伽莫夫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他还预言:大爆炸有残余的辐射遗留下来,大约只有绝对温度几度。对于这样的学说及其预言,在得到确凿的观测证据以前让人们相信是困难的。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改进与通讯卫星的联系,美国贝尔实验室建立了一套新型高灵敏度天线接受系统。该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用这套仪器进行测量时,发现了一种微波干扰,相当于绝对温度。他们曾做了许多工作试图消除这种干扰,如赶走天线上的鸽子,消除上面的鸽子粪;检查天线金属板的所有接缝,调整天线的位置等。但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消除这种微波干扰。经过进一步观测,他们发现这一微波在所有方向上强度都均匀一致,并且不随季节变化。由此他们断定:这是一种宇宙深处的像背景一样无处不在的辐射。1965年5月28日,《贝尔实验室新闻》首先报道了发现宇宙背景微波本底辐射的消息,标题为《新发现的可能是宇宙起源的射电辐射》。

后来,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与以迪克为首的正在研究宇宙大爆炸遗迹的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组进行了互访。经过讨论他们确信,这种微波背景辐射正是伽莫夫所预言的宇宙大爆炸所遗留下来的残余辐射。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两人写了题为《4080兆赫的过剩天线温度测量》一文,发表在美国1965年7月的《天体物理学报》上。该文受到天体物理学家,尤其是宇宙学家的普遍重视,认为这是继哈勃定律以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又一重大突破,是20世纪60年代射电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正是由于这一发现,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共同获得了197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天体生物学杂志

药物它们通过各种分析得到的结论啊

可能是他们通过望远镜探测揣度出来是这样。

据发布在《科学》杂志的科学报告,科学家结合凌日法和径向速度光谱的综合技术,分析了用西班牙米高的卡洛斯·桑切斯望远镜上的MuSCAT2相机采集到的数据,结果发现距离地球大约26亿光年远的宇宙深处有一颗“超级地球”。

想发现这些遥远的“超级地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些星球并不会像太阳那样发出光芒。这一次发现的“超级地球”被命名为“格利泽486b”,与地球相比,超级地球“格利泽486b”的尺寸相对较大,它的质量大约为地球的倍,体积则比地球大了30%。

遗憾的是,这一颗新发现的超级地球并不是我们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而是人类的“禁区”。因为它离主恒星非常近,大约一天半就会环绕主恒星一圈,这意味着它不仅会被主恒星潮汐锁定,表面的温度还会非常高。根据目前科学家采集到的数据,这一颗超级地球表面的温度可能达到430 ,几乎与太阳系的金星相当。所以,我们在寻找“第二家园”时,就排除了这一种恶劣的行星。

虽然新发现的超级地球环境极为恶劣,但我们不需要因此灰心,因为宇宙中系外行星数不胜数,还有很多环境相对温和的系外行星,有一些系外行星甚至比地球更宜居。

据发布在美国《天体生物学》杂志的科学报告,科学家确定了“超宜居”的标准,其中就涉及到系外行星的年龄、质量、体积、表面温度、是否存在液态水、与主恒星的距离等。根据这些“超宜居”的标准,科学家从已知的4000多颗系外行星中选出了24颗“超宜居”行星,认为在这些超宜居行星上生活,可能比地球更舒适。

虽然这些“超宜居”行星的环境比较优越,我们现在却没法抵达,因为它们与我们的距离超过100亿光年。可能有一些朋友认为,研究如此遥远的“超宜居”行星没什么意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真的有必要寻找新的“第二家园”,因为地球没法永远支持我们人类文明的延续。

在不考虑太阳寿命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家现在又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威胁。科学家预测,在大约10亿年以后,地球的大气就会迅速失去氧气,随着地球大气含氧量的下降,很多生物也将会面临绝境,其中就包括我们人类,因为我们这些生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按照这些科学家的预测,预计在11亿年以后,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大约只有当前含氧量的1%,大部分生物将会走向灭绝。

当然,这只是部分科学家的预测结果,未来地球含氧量是否真的会下降,其实还是很难说的。 再加上人类文明经过上亿年的发展,未来我们或许能够改变地球大气环境,这一个威胁其实我们还是有能力应对的。 不过,能够有一些新的家园,对于人类文明的延续来说,或许会更好。

这只是美国科学家一种推测而已,

天体物理学期刊

2021年已经过去,回顾这一年来全球 科技 领域的发展进步,人类有哪些科学技术取得了突破和进展?以下内容根据读者关注度,按照科研成果公布的时间顺序进行简要回顾。 曾经,关于导致恐龙灭绝原因的说法有几种:比如,连续火山喷发、小行星撞击地球等全球性灾难。2021年2月24日发表在《Science》子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的新研究成果,终于给这项长时间的调查研究结案了。 研究阐述:从目前为止收集的所有证据来看,可以断定恐龙的灭绝是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 撞击地球导致的。研究指出,在撞击后长达20年间,地球上75%的生物逐渐饿死、灭绝,其中包括恐龙。 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Vesuvius)喷发,导致庞贝城内约2000人遇难。在后来挖掘庞贝城(Pompeii)的遗址看到,很多人死亡时还保持着日常生活的姿势。这让这场灾难显得很神秘,说明这些人在意外的状态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遇难。 该研究报告发表于2021年3月2日《自然》子刊《科学报告》,研究显示庞贝城的居民在17分钟时间内,就被浓密的火山灰呛死,而不是像以前猜测的被岩浆“活埋”,或是被高温空气烫死。 以前科学家只在微观世界中观测到量子纠缠现象——两个粒子隔空保持同步的神奇状态。2021年5月7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期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宏观尺度上也观测到这种现象。该研究发现它打破了量子力学上经典的“测不准原理”(不确定性原理)。 研究人员使用两面只有10微米左右的铝制鼓面,用微波光子使它们的鼓膜振动,发现它们能够保持量子纠缠的同步状态。以前的研究受限于“测不准原理”,无法对纠缠的物体进行精确测量,只能通过推测得到估值,而这份研究第一次打破了这个原理,对纠缠状态下的物体进行了测量。 2021年7月23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期刊的研究报告指出:基于火星的洞察号探测器(InSight)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火星地壳层辐射性比以前所知的强得多。研究者表示,火星地壳层所含的核放射性元素是以前通过卫星探测值的13 20倍。 这项研究发现与美国等离子物理学家约翰‧勃兰登堡(John Brandenburg)提出的理论相符。2015年,勃兰登堡展示的研究显示:火星上在远古时期曾发生过巨大的核爆炸,其规模之大,完全有可能彻底改变火星的气候环境,导致火星变成现在的样子。 按照进化论,地球上的植物是逐步地从苔藓那样最简单的植物发展到陆地植物、再到会开花的植物,复杂度不断增加。2021年一项研究发现,地球上植物的发展出现了两次跳跃,之间间隔长达亿年。这么长的时期内,植物并没有“进化”的动作。该研究2021年9月17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期刊。 研究人员描绘在泥盆纪(Devonian)初期,即距今大约亿年 亿年前的时期,陆地上的植物经历了第一波繁荣潮。当时地球陆地上没有树木,只有草丛,能长到20英尺高、形似树墩的菌类植物可能是当时最高的植物。这之后,植物的发展停滞了,直到白垩纪(Cretaceous)晚期,即距今1亿年 6600万年前,地球上突然出现了大量能开花的复杂植物,生态环境才比较接近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 2021年10月15日发表在《科学》子刊《科学进展》上的一份研究发现,大约在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太阳周围浓厚的尘埃盘内有一圈明显空隙。这终于能解释为什么来自太阳系的陨石总是明显地来自两个地带——正是这圈空隙把太阳系分成了距离太阳远近不同的外围和内围两块地界。 地球上发现的陨石里面,一类来自较靠近太阳的区域,另一类则来自距离太阳较远的区域。研究发现,在太阳系形成初期,距离太阳较远区域的磁场强过距离太阳较近的区域。这意味着,太阳系外围区域行星的吸积能力比内围的行星更强。木星这颗巨大的气体行星就位于太阳系的外围区域。 2021年12月10日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的一份研究发现,地球和整个太阳系,位于一个巨大的磁场隧道内,而隧道长度大约是一千光年。 研究人员发现,这个隧道有一定弧度,带电粒子和磁场组成了一条条又长又细的绳状结构,充斥在隧道内。研究特别提到,原来认为不相干的两个大型天体结构——平行位于地球两侧的“北银极支”(North Polar Spur)和“扇区”(Fan Region)都是这个隧道的一部分,。 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1974年科学家发现的一具远古时期人类的骨骸(后被命名为Lucy)是唯一一种远古时期的人类。然而2021年12月1日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的一份研究,对几个原以为是熊留下的脚印化石重新分析后发现,它们其实是史前人类留下的,而且与Lucy不是同一种人。这些脚印来自的年代与Lucy生活的年代类似。 这项发现意味着,370万年前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不止一种。研究者表示,从化石遗址上的各种线索来看,位于非洲的该地区在那段史前时期有着完整的自然环境,不仅至少有两种人,还有鸟类、羚羊、鬣狗等各种动物。 2021年11月29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期刊的重要研究发现,太阳风内带电的粒子遇到太空尘埃会变成水!这项研究终于解开了科学家对于地球上水资源来源的谜团。 科学家以前只知道坠入地球的陨石为地球带来了水分,但是通过研究显示,陨石中的水分内所含的重水比例相对于地球的指标要高。研究人员指出,如果把来自尘埃辐射产生的水资源和来自陨石的水资源按照50:50的比例混合,所得到的水资源内氘和氢同位素的比例,正好和地球上的水相同。由此,研究人员认为地球上至少一半的水来自太阳风与尘埃的作用。 美国宇航局(NASA)发出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每次飞掠太阳都距离太阳更近一些,2021年是帕克太阳探测器第十次飞掠太阳,也是第一次进入了太阳的大气层。探测器首次发回了在日冕层内穿梭的视频,NASA称这犹如飞进“风暴之眼”。这一次,天体物理学家发现日冕层的表面不是光滑的球面,而是凹凸不平,有很多皱折。2021年12月14日,该研究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著名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网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